第一篇:小康社会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二单元 投身经济建设
第五课 坚持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案
一、教学内容: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2. 促进小康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3.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及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具体目标,并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了解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4. 价值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活动中去。
二.教学重点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2. 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对科学发展观涵义的全面理解以及在经济发展中如何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材料和数据,增强教学的说服力。
2.图示片面发展观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必要性
3.展示有关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现代产业兴起和发展的材料,树立学科学、学文化的意识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分小组对课本中的有关提问进行准备,并通过网络、图书查阅和收集有关材料,作好发言准备。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五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课时)1.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中的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三个问题,从而导入新课,而巨大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改革的康庄大道上,城镇居民生活正沿着“温饱—小康—富裕”的既定目标稳步前进;农村居民也逐步实现由基本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到温饱,由温饱向建设小康社会的两次重大跨越。具体看:(多媒体显示):(1).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4元,2001年达到2366元,1979—2001年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3%。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温饱有余,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从城镇居民看,城镇居民 收入加速增长,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率达到7.1%,与此同时,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到2001年,农村贫困人口比1978年减少2.2亿多,比1989年减少7000多万。(2).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衡量生活质量的一项综合指标,它客观上反映了不同收入不同价格水平下各国居民的生活状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目前欧美发达国家一般为20%左右。
从农村居民看,1978年恩格尔系数高达67.7%,还处在贫困阶段,1989年降至54.8%,由贫困转向温饱,2001年则进一步降至47.7%,开始步入小康。
从城镇居民看,1978年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57.5%,仅能维持温饱,1989年略降到54.5%,仍在温饱上徘徊,进入1990年代,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1994年首次跌破50%大关,开始进入小康,2001年降到37.9%,由小康转向富裕。
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比重)逐年下降,标志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3).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从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变化情况看,农民家庭经历了从“老四大件”到“新四大件”的转变。1989年前,农民的主体选择是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收音机等“老四大件”,1989年前后,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等“新四大件”成为农民追求的新宠。现代家庭生活的许多耐用消费品,如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城镇居民家庭则经历了从“老四件”到“新六件”(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风扇和照相机)再追求电脑、轿车的转变。(4).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实现温饱以后,住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居民的居住环境、住房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政府加大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力度,延续了几十年的实物性、福利性分房体制彻底结束,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正全面实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步伐日益加快。(5).交通通信消费成为持续增长的消费热点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消费中变化最大的就是交通和通信。改革初期,城镇居民的交通方式只有自行车和公共汽车,通信方式只有邮信和电报,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很少。而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消费支出457元,比1989年增长21.6倍,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89年的1.7%增加到8.6%。
随着各种耐用消费品在农村得到普及,农民意识到了知识、信息和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将更多的消费支出用于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2001年,农民用于文教娱乐的支出人均193元,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5.2倍;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人均110元,与1989年相比提高了近12倍。
尽管互联网尚未普及到农村,其他通信发展程度也远不如城市,但从速度上比较,其发展也是较快的。近几年的电网改造、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为农村通信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描述小康水平的农村已通电话行政村比重指标也于1997年达到了小康标准。(6).人口素质一年更比一年高
人口素质的高低,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生活质量的综合反映,是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标志之一。1999该项指标年实现小康标准的88.4%,其实现程度是五个方面最低的,但比1990年的53%高了34.9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推进3.9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工作取得历史性进展,到2000年底,我国已顺利实现“两基”目标,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
2001年各级各类学校达到135万所,在校学生3.2亿人,平均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是学 生,国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教育人口比重由1990年的22.2%上升到2001年的26.6%,增长了4.4个百分点。(7).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略)(8).卫生保健条件逐步改善(略)
(9).精神生活:走向希望享受人生(略)(10).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略)
从宏观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国经济增长水平的基本指标,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达8。94万亿元人民币,排在世界第六位,谷类、肉类、棉花、钢、煤、水泥、化肥和电视机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以上成绩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然而,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生活总体上还不富裕,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仍然很大。
请同学们就课本中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说说经济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引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必须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经济建设的目标
(1)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请同学们算一算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是8。94万亿元人民币,如果翻两番是多少?
(2)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3)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4)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努力促进就业,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扶贫力度,不断提高全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的更快些,江苏省提出 “两个率先”,请你谈谈对它的理解和建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为完成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这个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各地各部门都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实现这个目标。而我们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力军,我们更要肩负起历史责任,刻苦学习,努力向上,树立远大理想。
课后作业:调查常州市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最低生活保障率各是多少?2010年、2020年分别要达到什么水平?
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1课时)1. 树立科学发展观
(1)为什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
多媒体显示因片面追求经济导致环境破坏、资源浪费的图片和材料
“科学发展观”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或战略机遇期提出来的一个重要命题和理论。它既不是哪个人一时心血来潮提出来的,也不是哪个人灵机一动提出来的。它在党中央文件中正式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25年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高,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为这些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巨大。诸如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浪费,“黄、赌、毒”重新泛滥,违法犯罪现象增多,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于市等,便是明证。因此,现在明确地提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摒弃过去那种单方面追求GDP,不计成本和代价的片面发展观,具有巨大意义。正如中央党校梁言顺博士提出的“低代价经济增长论”所认为的那样:一个不计成本和代价的经济模式肯定是个不完善的经济模式;一个不懂得计算成本和代价的经济理论肯定是个存在缺陷的理论;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不明细自己在发展中曾经或正在付出的代价,那就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和国家。今后2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是否还能继续高速发展?西方学者有人明确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世界上经济连续增长时间最长的日本也只有22年。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问题。(2)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A. 以人为本
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又是人类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我们经济建设必须以人为本,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请同学说一说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
B. 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C. 协调发展
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D. 可持续发展
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2.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为什么要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经济是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继续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
(2)怎样发展经济?
A. 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多媒体显示我国和发达国家三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说明优化产业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努力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今年以来,由于一些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投资过热,部分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相当明显,产业发展中结构问题比较突出。很多城市居民今年再次尝到了拉闸限电的滋味。和电力一样,骤然紧张起来的,还有煤炭和燃油,不仅价格上涨,有时候有市无货。2004年,中国将进一步安排好电源和电网建设,加强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加快重要交通干线和枢纽的建设。同时,突出抓好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和节约用水工作,搞好重要资源的综合利用。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并作为扩大就业的重大举措。积极创造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服务业。对商业等传统服务业要实现充分竞争,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金融、电信等服务业要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有步骤地放宽市场准入,对教育、科技等基础服务业要加大扶持力度。B.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多媒体展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等现代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介绍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及其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进一步了解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加快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历史表明,现代化是一个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进而再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又面临实现信息化的艰巨任务。这种状况决定我们的战略是:抓住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科技进步不仅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而且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向“集约”转化,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提升制造业水平,加快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近几年来,国家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战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信息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预计今年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3.7%左右。C.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的十六大着眼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提出的一个重大发展思路和战略举措。落实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就要跳出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积极寻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径。
路径之一:依托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是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运行的重大举措。推进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首先要以规划为龙头,树立“大规划”新理念,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要打破过去城乡规划相互独立的老路子,按照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要求,根据各地人口分布、自然地理、经济状况、历史文化、基础条件和市场前景,体现地方特色。其次,要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城镇化步伐。小城镇建设要因地制宜,选择最佳模式,并推行非均衡择优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建制镇。培植城镇产业,吸引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和城市搬迁企业向城镇集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并按照市场经济的办法,吸引各方以多种形式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使之成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以城镇的繁荣促进整个农村的繁荣。再次,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城中村”、“城边村”改造,通过试点引路,渐次推进,加速城郊农村城市化进程。路径之二:依托工业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工业化是产业集聚升级的主导力量,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应切实强化中心城市及重点县城集镇的产业特色,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保持城乡协调发展。第一,要用创新的理念推进工业升级裂变。在扶持农用工业,实现以工补农、促农的同时,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唐山传统产业优势明显。按经济学家的研究定位,唐山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为此唐山市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坚持城乡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同一技术水平重复布点生产的原则,通过狠抓城乡工业项目建设,实现在传统产业中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在传统产业中分离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结合、资源与生产能力配套、内部与外部产业链对接、辐射周边地区的工业格局。第二,要用工业的理念推进农业升级裂变。要用企业化的工业基本模式大幅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伸农村产业链,特别要大力发展公司制的优势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高效化。第三,用“工贸结合”的理念推进第三产业升级裂变。抓住开放兴商、现代物流、业态创新、大企业大市场培育等重点,加快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一体化和外向化,逐步形成连接城乡、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经营规范、服务优质的商品流通体系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路径之三:依托市场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第一,围绕城乡市场对接,稳步推进城乡商品市场现代化建设。打破城乡市场壁垒,畅通市场信息渠道,建立以专业批发市场为中心、网络齐全、功能完善、交易灵活、高效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把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置于一个统一的平台。特别要适应长远发展需要,组织力量研究大宗农产品的中远期合同业务,逐步向期货市场过渡。第二,围绕城市消费热点,大力开拓城市市场。帮助农民树立市场意识,引导他们自觉进入市场、瞄准市场需求发展市场需要的绿色无公害名优特产品。第三,要围绕“三农”消费需求,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农民是全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但当前我国农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很低,我们应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的同时,创造良好消费环境,抓住拉动消费需求这个关键,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市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刺激农村消费需求。整顿流通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和坑农骗农行为;加大宣传力度,根据地区间消费水平的差异,引导农民增强消费倾向,把农村的潜在市场变为现实市场;组织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优质商品下乡活动,增加农村销售服务网点,建立健全农村市场营销体系。比如鼓励引导城区流通企业到农村开设农村超市,依托供销社优势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站,通过不断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促进工业品的生产和销售。围绕农民增收和保证粮食安全,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央多次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想方设法增加农民的收入。2004年的重点是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的现象,继续调整农业结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强农业科技储备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继续做好农村扶贫工作。D.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区域协调发展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国家最近批准了首批振兴东北的100个工业项目,总投资达610亿元。
请你就西部大开发提几点建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党的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20年,是巩固和提高现在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的时期,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1世纪头20年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经过这个阶段的改革和发展,就可以为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经济具备持续快速增长的诸多有利条件。我国经济有广阔的增长空间,有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进一步的解放,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体制保证。支持经济发展的群众基础和人力资源具备。从外部环境看,虽然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但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实践证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正确的,基本方针政策行之有效。十六大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坚持这些基本经验将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预期的成功。
在中国这样一个各地区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的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不会是没有困难和一帆风顺的。我们对于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对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要有清醒的估量。
21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现在中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世界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只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做到发展有新的思路,改革有新的突破,开放有新的局面,各项工作有新的举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实现了十六大所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社会经济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现代化就胜券在握了。
第二篇:小康社会教案
《小康社会》教案
三(3)班
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我国政府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初步了解我国政府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了解“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概念. 能力目标: 学习搜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学习“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知识;搜集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情感 态度价值观目标 :
1、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懂得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2.指导学生查找反映我国人民小康生活的照片或其他文字资料,思考并写出自己对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的看法,准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教 学方 法:本节课以讨论分析为主,辅之以讲授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增强分析能力.其主要思路是:分析导入——学生认知——讨论现象——得出结论.各环节均体现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媒体教具:PPT课件、有关影片剪辑资料、文字材料
教 学 过 程 :
引入:看图片,感受小康生活
1.呈现一组反映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等方面变化的照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说说自己家庭近年来发生的变化以及家人的感受。
教学环节一:感受小康
1.用一个词概括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小康”。那么,什么是“小康”?我们来感受一下人们对小康生活的描述。
2.教师呈现一组老百姓对小康生活的描述,让学生了解老百姓眼中的小康生活。
(1)我家盖了三间瓦房,买了拖拉机,我过的就是小康生活,不愁吃穿嘛!
(2)我家买了一百多平米的新房,买了小轿车,我家算是小康了。
(3)我妈妈爸爸都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属于中等偏上,我妈妈说我家的生活就算是小康生活了。
3.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反映小康生活的资料,或者自己家庭生活的状况,说说自己心目中的小康生活。
教学环节二:我眼中的小康
1.呈现本备课系统提供的多媒体资源《我眼中的小康》,让学生了解一些人对小康社会的看法,引发学生的讨论。
2.学生交流各自对小康社会的看法。可以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人们的精神面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意见和看法,总结出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的内容。
教学环节三:解读小康
1.教师:前面我们初步了解了“小康”一词,懂得了小康生活是一种衣食无忧、内心感到满足的生活状况。“小康”是否就是指“靓起来的服饰”“精起来的饮食”“大起来的住房”“鼓起来的钱袋子”等等这些物质生活?“小康”一词是怎么来的?“小康”到底指什么?只有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才能够全面地把握我们现在的状况,懂得我国经济建设的意义,了解未来社会的发展前景。
2.呈现对“小康”概念的各种表述,如“小康”一词的来源、包含的意义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含义等。学生讨论其意义,畅谈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的美好。本备课系统提供的资料《小康词典》可以供师生参考。
3.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6 页的第一篇阅读资料,回答如下问题。
①“小康”一词源自哪里?
②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概念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6 页的第二篇阅读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①最早提出“小康”设想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②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的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六大
③从()年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
A.1979 B.2000 C.2003 D.2008
5.呈现教科书第27页中的第一篇阅读资料,让学生通过分析资料了解我国现阶段小康生活的状况:到2000年,我国国家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一个大台阶,总体实现了小康,但是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6.学生阅读教科书第27页最后一段阅读资料,了解我国21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了解“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科书第28页的阅读资料了解“全面小康”或更高层次的小康的内容。
小结:本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所取得的成就,了解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要经历的基本过程。现在,我们懂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懂得了建设国家、改善人民生活是一项艰巨的
任务,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可以请学生发表意见,说说学习了本节课后的感想。初步感受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变化,体会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
初步感受小康生活,了解人民对小康生活的期盼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小康社会。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更加深入地了解小康社会的美好,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铺垫
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小康”一词的含义以及我国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了解建设小康社会与提高我国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我国政府是如何促进生产发展、实施强国富民政策
让学生懂得: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总体实现了小康。但是,我国现代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等的小康
总结升华
第三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案
“高举旗帜明使命、推进转变当先锋”主题教育(七)
教 案
题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单位: 姓名:
一、授课地点:
二、参加人员:
三、教育目的: 深入领会党的要根本宗旨,正确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意义。
四、教育重点: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世纪宏伟奋斗目标,迈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步伐。进一步明确了党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发展解决存在的问题,以发展满足人民的需求,以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力量,运用一切资源,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面繁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是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五、教育方法:
1、课堂授课。
2、分组讨论。
六、学习要求:
1、认真学习并做好笔记。
2、认真完成讨论题。
七、讨论题: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
八、授课要点: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2、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党的根本宗旨
3、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重要历史阶段。进一步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既是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的要求,也是研究制定今后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当前在小康社会内涵的理解上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一是将小康社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概念。这主要是从小康概念的历史渊源上来理解的。有专家认为,小康是一个由收入水平决定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也有的学者认为,小康的含义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含义,一般包含三层意思,即:物质生活状况,主要指食品、衣着、住房和交通等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状况,主要指空气是否清新、交通是否拥挤以及水质和绿化状况;社会环境状况,主要是指社会秩序与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等状况。
二是将小康社会作为一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目标概念。这主要是根据“十七大”报告的基本精神,将小康社会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联系来认识的。这种观点认为,从理论上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实际上就是现代化的概念。它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探索的现代化道路,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具有我国特色的。
根据小康社会概念的来源分析,特别是根据“十七大”报告的精神,我们认为,小康社会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是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时段,是一个被中国化了的现代化概念,当然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了特定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准确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关键在于把握这一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也就是要理解在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实现小康的条件下,党中央为什么还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的原因。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命题。这个命题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小康的一系列论述,总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借用了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所熟悉的“小康”概念,又赋予崭新的含义,使其成为一个与现代化紧密联系、内容丰富、衡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科学概念。这既便于人民群众形象生动地接受和理解,又有利于发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团结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奋斗。
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党的根本宗旨
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最早在1979年提出的,他所说的“小康社会”不仅不是私有制的社会,而且也不只是指经济比较宽裕的社会,它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明确要求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发展阶段,是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一个通俗的描述。在“十七大”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作为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被提出,这是我们国家和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是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也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发展变革过程。“十七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论述,更加明确地指出:“这次大会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显而易见,我们要建设的小康社会,与那种“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是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理想。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十七大”报告指出,根据“十六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七大”报告在有关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部分还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三、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根据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提出的。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先是实现了从贫困向温饱的跨越,而后又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综观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尤其是科技教育、经济结构、社会事业、资源环境、体制改革、民主法制、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我们面临的国际竞争的压力,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从这个实际出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是历史的必然。这个构想从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
首先,它强调必须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实现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它规划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邓小平规划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任务的具体化。这个目标的实现,就可以为最终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坚实的政治基础、先进的文化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经过三十年的全面持续发展,就可以胜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由此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如果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般层次上关于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的定性概念,那么,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则是现代化建设初级阶段的具体的定量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现代化建设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中期战略规划,是衡量现代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科学概念,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标志。从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规律,也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第四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案
党课教育(十八大精神教育)
授课题目: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正确理解“全面建成小看社会”
授课目的:通过学习,使官兵更深入地领会十八大精神,一、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历史
(一)什么是“小康”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小康”是天下为家、温馨和睦、讲究礼仪的亲情社会。
“小康生活”寄托了普通老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尽管”小康之家“、”小康生活“寄托了普通百姓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朴素向往,但在古人眼里的小康社会,归根到底反映的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状态。
(二)邓小平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与小康社会的提出
小康,是邓小平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为了规划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蓝图,邓小平设想了著名的现代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00年,我们已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均GDP达到848美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一步将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程度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阶段。
(三)江泽民新“三步走”战略——新的历史起点是对“三步走”战略的进一步展开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邓小平设计的“三步走”战略,对第三步只作了一个大致的构想。现在,在走完前两步目标的时候,把第三步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作出新的战略规划,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要求。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上指出: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重申:“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按照这个战略部署,我们从上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将分2010年、2020年、2050年三个阶段,逐步达到现代化的目标。2010年前,是第一步。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2010年到2020年,是第二步,根据十六大的规划,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从2020年到2050年,是第三步,通过30年的奋斗,基本实现现代化。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我们还有多远
(一)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准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从此,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
全面建成小看社会标准: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八是大学入学率20%;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二)目前我国小康水平现状
2003年初,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开始研究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007年进行了修订。这套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6个方面23项指标组成。
2011年底,这家官方研究机构发布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2011)》表明,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
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和谐,从生活质量到民主法制,从文化教育到资源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6大方面的实现程度都有较大提高。以“生活质量”为例:2010年中国在生活质量方面的实现程度为86.4%,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程度为67%,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恩格尔系数为38.4%,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平方米,均达到预定目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6.4‟,实现程度为73.2%;平均预期寿命实现程度为98%。
监测同时显示,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在10年间均有明显提升,2010年分别为88.0%、77.7%、71.4%和82.3%。
以上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从此,我们党在新时期的任务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
专家指出,按照2000年到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年均提高2个多百分点的速度,中国完全有希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很强的紧迫感
(一)一字之变:倒计时开始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给“小康”一词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提出到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基本实现总体小康;21世纪之初,中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2002年,面对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很大的现状,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 “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伴随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中国吹响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军的号角。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引起外界普遍关注。分析人士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已进入“倒计时”。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如期建成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全党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8年零1个多月。“如期”两字重如千钧!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示,只能如期,也必须如期建成。
“紧迫感”也出现在十八大报告之中。报告要求“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
白驹过隙,8年多时间加起来才2960多天,不到3000天!这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紧迫感不仅来自时间的紧迫,更来自任务的艰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仍然很不平衡,城乡差距依然很大;还有1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十八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了路线图,指出了前进道路上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6大困难和问题。工作千头万绪,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建设任务都很繁重。时不我待,时不我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场硬仗,十八大报告为经济社会发展号了脉,开了药方,必须有强烈的紧迫感,以分秒必争的精神抓好工作,抓好落实。四、十八大报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胡锦涛在报告中指出,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第五篇:小康社会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解
陈璧琦 社会学 10251216103
内容摘要:从小康社会的概念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和要求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结合实际,指导我们大学生怎么做。
关键词:小康社会
一、小康社会的概念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从此,“小康”、“小康社会”、“小康生活”、“小康水平”等,就成了中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概念。他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是所有的人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 党的十三大在确认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时,把实现小康作为第二步的战略目标。
二、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和更高要求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从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的实际出发,提出大体用20年的时间,从各方面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围绕实现这个目标制定了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这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战略,为我们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党的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给我国提供了在较高起点上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但科技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实情况,又使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为了应对当今世界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新的世界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树立主动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保证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竟争中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完成好这个主要任务,我们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弘扬良好思想道德风;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适应人民对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的需求;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
我们大学生肩负的不仅仅是祖国的明天,更是民族的希望,而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成为了我们新一代青年必须肩负的历史重任。站在时代的前沿我们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彷徨茫然,我们应该积极的应对,做我们能做的和我们该做的。首先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摆正思想态度,全面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其次我们应该立足本职岗位,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知识更新,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工作。最后我们必须将个人的力量融入集体的智慧之中,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我坚信全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