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探究使学生识记:A.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
②通过探究使学生理解:A.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B.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③通过探究使学生能够结合我国及本地经济建设的现状,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充分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越性。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文化,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出一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难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十八大胡锦涛讲话
视频中提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催人奋进,令人激动的话语,其实关于全面小康,我们已经经过了一代代人的努力,先是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是十七大对全面小康提出新要求,现在是全面建成小康,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意义非凡。那么什么是全面小康?为什么要建成全面小康,怎么样建成全面小康,我们这节课就围绕这些问题做个探讨.(板书:全面小康是什么)幻灯片展示: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
(板书: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
那么为什么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呢?肯定是现在总体小康还存在很多不足,那么我们现在到底有哪些不足呢?我们所期望的美好生活是怎么样的?(讨论:现在社会生活中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
学生前后左右同学讨论,选几位代表回答。
学生可能的回答:教育、收入差距、医疗、住房、社会保障方面、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社会治安、诚信缺失、腐败……)
归纳板书:总体小康是低水平(人均GDP低)、不全面(政、文、社会落后)发展不平衡的(地区城乡差距),因此,我们要建成一个高水平、全面的发展更加平衡的全面小康。
幻灯片展示:图表: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比较
过渡:那么全面建成小康我们能做什么呢?(板书:怎么办)首先我们从经济上来看
幻灯片展示:从经济建设的角度,谈谈全面建成小康应该怎么样发展经济?
(学生讨论:发展经济、减少差距、完善社会保障、降低房价、保护环境等)
总结归纳,幻灯片展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依靠科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然后我们从政治上看应该做点什么?简单提下,板书关键词:民主法制 从文化上看呢?板书关键词:素质、文化产业 从社会上看,关键词:社会保障等
从生态上看,应该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学生讨论)
幻灯片展示: 国家:加强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宏观调控,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进行调节,如税收、财政等手段
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企业:依靠科技,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排放
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者素质
个人:增强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从小事做起
树立正确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
总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富民强,国家的富强跟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就落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落到我们的日常本职工作中,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板书:
1、是什么?全面小康的新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
2、为什么?总体小康的不足(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
3、怎么办?1)经济:谈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怎么发展经济?
2)政治(民主、法制)
3)文化(素质、文化产业)4)社会(社会保障、就业)5)生态:怎么建设生态文明?
第二篇:全面建设小康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当代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党的十六大所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针对我国目前所达到的低水平、不全面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状态而言的。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更”,即“更高水平”、“更全面”和“更平衡”。
2)所谓更高水平,是指到2020年使我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要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我国的小康社会建立在一个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3)所谓更全面,是指到2020年使我国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更为充分的满足,获得政治、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充分的满足,获得优美生态环境和个性自由方面更为充分的满足,等等。
4)所谓更平衡,是指到2020年使我国目前明显存在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社会阶层差别等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并逐步缩小,使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大幅度提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其本质是富民强国、民主进步、文明和谐,亦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强国富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客观需要。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行动纲领。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第二,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
另外,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和平外交,维护和平、稳定的内外部环境,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千万不可忽视。
全面建设小康将使我国成为 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为人们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的国家,成为人们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民主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国家。
第三篇: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实施方案
石淙镇银子桥村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
实 施 方 案
抓好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是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也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为了认真组织实施好市、区、镇政府关于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的任务,现根据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实施办法和考评标准,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服务强化”“八个化”的要求,达到“规划科学、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安居乐业、生活舒适、邻里和睦、管理民主”的标准,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坚持“村美户富,班子强”的建设发展要求,注重科学规划,突出建设重点,把握全面发展,实现稳步推进。通过全村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把银子桥村建设成为充满现代化生活气息和活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农村新社区。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镇政府成立以卫良镇长为组长,杨少华为副组长,沈明强、吴爱莲、施树荣、史阿玉、宋根华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李卫龙担任,俞贵安、高根荣、陆建民、陈斌、何国华、卢百民、盛水法、张振华、杨水法为办公室成员。主要任务是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指导、监督与协
1650平方米;规划建设村农贸市场1个;规范整治好现有商业市场;整治好3个自然村村庄环境。
(4)建设美化好景观带。银子桥景观带范围是从建新桥至银鑫轧钢铸造有限公司,全长约1.2公里。铺设平侧石1500米,种植绿化6000平方米,安装路灯40盏,设置塑钢护栏2000米。
(5)规划设置好银子桥村标及规划图,安装宣传广告50幅,整治管理好进村三岔口一带的环境。
2、整村整治提升。
(1)道路建设。进村道路宽度为5.5米以上,村内主要道路3.5米以上,进户道路1.5米以上,主干道配备路灯;
(2)每个自然村建设好休闲、健身为一体的绿地;(3)新增一座垃圾收集房,制作一批固定垃圾箱。
(二)、村庄环境整治:
1、拆除中心村所有违章和临时搭建的棚屋;
2、全面清理房前屋后做到无各类杂物堆放;
3、清理和整治好农户住宅区旁边的污水池塘和坑沟;
4、消灭露天粪坑,家庭卫生间或封闭式清洁厕所普及率100%,工业污水做到达标排放,生活污水得到无害化处理;
5、生产和生活垃圾得到收集处理,无害化处理率中心村达到100%;
6、全面完成各自然村河道的淤泥工作,村内其他河道河面杂草杂物同时进行清理;
7、村内无危房,老、旧墙面统一粉刷,“三电”线路架设规范、整齐,有明显的统一标志;
3、绿化工程组。组长杨水法,宋根华、陈斌、郑信江、陈斌、姚桂娜配合。主要任务是:①负责绿化工程规划设计的落实;②负责落实施工单位的协调;③负责按计划施工。
各项基础工程及绿化工程的招投标工作由史阿玉负责,李卫龙、高根荣、陈斌配合。
4、“三线”整治组:组长:盛水法,朱梅芳、黄新荣、陆建强配合,主要任务是负责村内的线网改造、“三电”线路的改造整治,包括路灯安装,标准是村内各种线路安装有序、整洁。
5、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组。
一组:组长郑信江,陆建强、高根荣,花店坝、高家桥、染店桥自然村队长配合。负责3个自然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任务按照考评办法中“村庄环境整治”部分要求和本方案中“村庄环境整治”部分要求执行。
二组:组长张振华,叶美、何国华、姚桂娜、三墩桥、东兜、王三圩、刘家兜自然村各队队长配合。主要任务是5个自然村的环境整治,整治标准按考评办法和本方案中“村庄环境整治”部分要求执行。
三组:组长杨水法,宋根华、周家坝、银桥坝自然村队长配合。主要任务是2个自然村的村庄环境整治,整治标准按考评办法和本方案中“村庄环境整治”部分要求执行。
6、资金筹集组。组长史阿玉,张振华、叶美配合。主要任务是:①向上级各个部门争取资金;②向各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筹集捐助资金;③统筹调配和安排支出资金。
7、宣传资料组。组长张振华,沈明强、陆建强、陈斌、何国华配合。
7月份任务
1、违章搭建物全部拆除;
2、联户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全面完成;
3、“三线”改造结合各项基础工程基本;
4、联户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全面完成;
3、休闲绿地、文化娱乐活动设施全面完成。
8月份任务:
1、墙面唰白工作全面完成;
2、制定各类制度和长效管理办法并开始实施;
3、各项工程扫尾;
5、对照创建示范村考评验收标准全面开展自查自评工作。
9月份任务:
1、各项建设与整治工作全面完成;
2、做好各类资料的汇集、整理、装订工作;
3、做好各项查漏补缺工作;
4、做好总结汇报工作。
10月份任务:
1、做好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创建“全面小康示范村”是一项时间紧、内容多、要求高、困难重的系统建设工程。因此,思想要高度重视,认识要高度一致,领导要切实加强,组织要认真严密。
(二)、广泛宣传,层层动员。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橱窗、横幅、标语等宣传工具广泛地进行宣传。要通过召开各类会议,宣传政策和创建示范村的目的意义,把思想统一起来,把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鼓动起来。
(三)、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创建工作件件都是实事,因此必须努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干事办事效率。要用不完成任务不罢休,不达到标准不罢休的精神和勇气,通过脚踏实地的苦干,去完成创建目标和任务。
第四篇:纪念提出小康目标30周年 奋力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有机统一。全面小康,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包含民主政治、科教文化、社会建设、人民生活、生态文明等内容。因此,我们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不仅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收入等经济指标,还包括城镇化率、住房状况、科教投入、绿化覆盖率、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等其他指标。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成要素,彼此不可替代。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相比较,可以直接感受且容易观测;其他指标一般不容易定量观测,也缺乏有效的参照标准。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地方确定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中,约束性的经济指标居多,而约束性的其他指标较少。其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地要求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相互作用、不可偏废。当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应全面认识和把握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之间的辩证关系,着力防范和克服重经济指标、轻其他指标的倾向,不能出现只顾短期经济目标实现、不顾积累长期发展后劲的做法,不能出现强调经济指标、模糊其他指标的考核导向。与此同时,应考虑不同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差异,因地制宜地确定全面小康指标考核体系,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进行差别化考核,培育和壮大主体功能区的核心竞争力,引导不同地区科学发展,切忌一刀切、齐步走。
统计数据与直观感受有机统一。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要看统计数据,更要看老百姓的切身体会。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统计数据可能存在两个不足:其一,运用的统计方法不科学,得出的统计数据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发展实际。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地方各级政府的发展积极性需要保护,但不必讳言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着统计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信息不对称,容易衍生出下级政府在上级政府面前高估发展成绩、低估甚至掩盖社会发展“短腿”问题的倾向。其二,统计数据难以考量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程度,难以分析出处于平均数以下人群的实际生活状态,也难以体现出大多数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感受和认可程度。因此,一定要以大多数老百姓认可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际成果为标准,不能完全以统计数据代替老百姓的直观感受。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夯实统计核算的基础,改善老百姓的直观感受,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此,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以及考核一个地方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既应在完善统计方法上下功夫,努力扩大统计覆盖面,增强数据科学性,体现整体真实性;又应在了解和掌握大多数老百姓认可程度与直观感受上下功夫。可以通过对处于平均数以下人群实际生活状况的分析、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召开群众座谈会、走访困难户、进行网络与媒体调查统计等方法,多途径、宽视野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本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果。
(江苏省委党校 孙南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渗透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越来越成为民族复兴的关键要素。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文化更加繁荣”,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现阶段,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建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在我国现阶段,在不断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把国家强大切实建立在人民富裕和谐的基础上,实现“民富”和“国强”有机统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包心鉴)努力做到三个有机统一年前,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我国要实现小康的重要构想。从提出小康、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党对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系统,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也是我国通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扎实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应努力做到三个有机统一。
整体达标与局部达标有机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目标的考核固然重
要,但整体目标一定要建立在局部目标的有机集成基础之上。整体目标一般难以囊括整体内各局部的结构特征,也难以衡量一定行政区域内城乡间、地区间统筹发展的进度和水平。因此,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着力杜绝为了指标达标而达标的做法,消除虽达到了整体目标但局部结构扭曲程度扩大的现象。就省域而言,应以县为单位来衡量是否达到全面小康水平,而不能以全省总体达标来代替各县全部达标,也不能以城市达标来掩盖农村的差距。正确处理和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应充分发挥“局部”的能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发展。一方面,高度重视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往往取决于先发展地区通过市场手段对后发展地区带动能力的大小。在培育和增强经济发达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的同时,应重视培育和增强其对周边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带动能力,促进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城市是生产要素流动活跃和现代产业集聚地区,对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的发展具有辐射带动功能。所以,应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城镇化带动农村、工业化致富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有机统一。全面小康,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还包含民主政治、科教文化、社会建设、人民生活、生态文明等内容。因此,我们建设的全面小康社会,不仅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收入等经济指标,还包括城镇化率、住房状况、科教投入、绿化覆盖率、环境保护、
生态修复等其他指标。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成要素,彼此不可替代。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相比较,可以直接感受且容易观测;其他指标一般不容易定量这篇文章来自[范文大全]***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观测,也缺乏有效的参照标准。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地方确定的全面小康指标体系中,约束性的经济指标居多,而约束性的其他指标较少。其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在地要求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相互作用、不可偏废。当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应全面认识和把握经济指标与其他指标之间的辩证关系,着力防范和克服重经济指标、轻其他指标的倾向,不能出现只顾短期经济目标实现、不顾积累长期发展后劲的做法,不能出现强调经济指标、模糊其他指标的考核导向。与此同时,应考虑不同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差异,因地制宜地确定全面小康指标考核体系,对不同主体功能区进行差别化考核,培育和壮大主体功能区的核心竞争力,引导不同地区科学发展,切忌一刀切、齐步走。统计数据与直观感受有机统一。衡量一个地方是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要看统计数据,更要看老百姓的切身体会。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统计数据可能存在两个不足:其一,运用的统计方法不科学,得出的统计数据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发展实际。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地方各级政府的发展积极性需要保护,但不必讳言各级政府之间存在着统计信息不对称问题。这种信息不对称,容易衍生出下级政府在上级政府面前高估发展成绩、低估甚至掩盖社会发展“短腿”问题的倾向。其二,统计数据难以考量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方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程度,难以分析出处于平均数以下人群的实际生活状态,也难以体现出大多数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感受和认可程度。因此,一定要以大多数老百姓认可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实际成果为标准,不能完全以统计数据代替老百姓的直观感受。各级党委、政府应切实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夯实统计核算的基础,改善老百姓的直观感受,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此,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以及考核一个地方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既应在完善统计方法上下功夫,努力扩大统计覆盖面,增强数据科学性,体现整体真实性;又应在了解和掌握大多数老百姓认可程度与直观感受上下功夫。可以通过对处于平均数以下人群实际生活状况的分析、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召开群众座谈会、走访困难户、进行网络与媒体调查统计等方法,多途径、宽视野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本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成果。本文来自[范文大全(江苏省委党校 孙南萌)通过改革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的30年,是不断深化改革的30年,是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30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深化改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需要富有活力、坚强有力的经济体制作保障。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来的,总体达到小康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上世纪末实现的。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之时,也必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之日。对此,邓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阶段,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方面,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这些年来,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积累了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把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比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扩大居民收入的比重,鼓励居民通过多种途径增收致富,取消和打击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逐步改变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治理成本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以及环境污染补偿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改变政府错位、越位、缺位的状况,把市场和社会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和社会,把政府该管的管住管好。这些重要改革,都需要政府和市场作用有机结合才能顺利推进。另一方面,把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使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统一起来。改革是一场革命,既要始终坚持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要不断冲破各种既得利益者的阻力。在改革越来越触及深层次矛盾的情况下,尤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敢想敢干、敢破敢立,统筹兼顾、善于协调,既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又遏制消极因素,并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比如,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改变一些地方过度维护投资者利益而对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够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状况,努力实现社会发展、就业充分、劳有所得;改革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状况,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努力实现住有所居;改革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制,改变教育发展不均衡、看病难看病贵、养儿防老的状况,努力实现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改革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河南财经学院 杨承训)这篇文章来自[范文大全]***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第五篇:围绕全面小康目标 扎实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围绕全面小康目标扎实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国共产党##镇党委##镇人民政府我镇地处姜堰市西北部。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亿元,财政总收入5651万元。现有各类残疾人765名,占全镇总人口的3.8%。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翻番、小康”目标,以在姜堰市率先实现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帮扶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积极探索残疾人社会保障新路子,初步建立了覆盖全镇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
一、建立“三大平台”,保障试点工作有序推进一是认识平台。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也是我镇实现“两个率先”的困难群体,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共同致富、共奔小康,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践行“三个代表”、坚持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更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关系的实际行动。基于这样的认识,镇党委、政府把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上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从2003年下半年起,在全市率先推行残疾人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二是组织平台。由镇残联、民政牵头,相关科室参与,组建业务指导小组,同时,健全残疾人基层群众组织和相关的残疾人保障工作制度。三是方案平台。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商讨残疾人的生活保障、环境改造、康复服务、就业扶持、教育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补助金的发放程序、管理和监督等内容,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方案,在反复论证、广泛征询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镇残疾人社会保障暂行办法》,从2004年1月1日开始实施。
二、完善“四项制度”,保障试点工作扎实推进按照《残疾人社会保障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镇实际,从四个方面着力增强保障体系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一是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制度。加大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将低保线以下的29户残疾人家庭全部纳入低保网络,并且保障标准上浮50%;对重残无业、老养少、一户多残等贫困残疾人每月给予45元的特别补助;对遭遇灾害或重病的残疾人给予临时生活救济。着力改善贫困残疾人生活条件。两年来,共为18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危草房改造;为8户低保残疾家庭免费安装了自来水;对需安装有线电视的12户低保残疾人家庭减免了初装费。二是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优惠政策,对残疾人免除“两工”负担,免征从事劳务及三产服务的营业税;加大福利企业残疾人集中安置力度,全镇共安置残疾人199名;对59名符合五保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五保供养体系,其中15名优先安排进敬老院集中供养;残疾人在本镇卫生院就医,减免各项诊疗费、床位费、住院费;全部免除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家庭学生的学杂费,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残疾学生给予500—2000元的奖励。三是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险制度。为在福利企业就业的199名残疾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基本社会保险,年投保资金约80万元;对低保残疾人、重病无业的残疾人,凡参加大病合作医疗保险的,其个人缴纳的费用全部由镇统筹支出,全镇残疾人大病合作医疗投保率达100%;鼓励残疾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无力缴纳费用的贫困残疾人,申请政府补贴。四是完善残疾人社会服务制度。依托社会力量,建立和完善残疾人就业、康复、文教、救助、法律服务等网络。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380余件,对58名贫困残疾人家庭实行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建立了“残疾人服务站”、“助残志愿者工作站”,200多名助残志愿者常年为残疾人提供各类服务。各位领导,我镇残疾人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今年全面结束。尽管先行了一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广大残疾人的保障需求以及我镇“两个率先”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在“三个结合”上下功夫:一是保障与提高相结合。下一步我们将着重研究如何扶持残疾人共同致富奔小康,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加强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广大残疾人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防止残疾人因病致贫或因老返贫。二是帮扶与自立相结合。一方面,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营造广大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我们将积极鼓励广大残疾人树立自强、自立精神,踊跃投身小康建设大潮,实现人生价值。三是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筹措残疾人保障资金,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我镇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