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数学活动——种树
小班数学活动
《种树》
作者姓名:武苗苗
作者单位:濮阳市华龙区幼儿园 联系电话:0393——4469407
小班数学活动《种树》
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年龄一般都在3岁多,而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属直观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对数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材料的操作和游戏来完成。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更是他们这个年龄的教育灵魂。因此本次活动我抓住我班幼儿的这一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及幼儿自己动手操作中体验点数的乐趣,初步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的数量物。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3以内的物品数量。
2、引导幼儿说出总数。
3、感受点数活动带来的快乐。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3以内的物品数量。
活动难点: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3以内的物品数量,并说出总数。活动准备:
图片若干:师:3只小狗(人手一份)3只小鸭子 3只小鸡 3棵树 2朵花 3颗草 一幅山坡图片 幼儿:3只小狗(人手一份)3只小鸭子(人手一份)3只小鸡(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游戏1—3《手指变变变》初步感知点数节律。“1根手指头,变变变,变成毛毛虫,爬呀爬。2根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兔子,蹦呀跳呀,蹦呀跳呀。3根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小鸟,飞呀飞。”
基本部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具,感知3以内的数量。
二、学习3的点数。
1.初步学习点数3以内的物品数量。
师:刚才小朋友用小手变变变了,现在老师用小手给小朋友变个魔术。
出示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幼儿:是一座山坡。师:山坡上可以种什么? 幼儿:种树(种花、种草等)。
师小结:山坡上可以种这么多东西,我们一起去帮忙吧。2.出示小狗图片
师:“汪汪汪”,“汪汪汪”我想和你们一起去山坡。咦,这是谁来了?(是小狗)
师:哦,原来是小狗啊,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狗? 请你伸出手指头,跟我一起数一数。
师幼共同数数,并说出总数,同时认识“3”这个数字。(幼儿点数自己的那份)点数完毕后,请个别幼儿数一数,验证学习情况。3.出示小鸭子图片
师:“嘎嘎嘎” “嘎嘎嘎”我也要和你们一起去山坡。咦,这又是谁啊?(小鸭子)师:小鸭子啊,那我们来数一数有几只小鸭子好不好?(好)
请你伸出手指头,我们一起数一数。
师幼共同数数,并说出总数,同时认识“3”这个数字。4.出示小鸡图片
师:“唧唧唧” “唧唧唧”不要丢下我,让我和你们一起去吧。咦,这又是谁呢?(是小鸡)
师:小鸡,那我们也来数一数有几只小鸡好不好?这次我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谁想来?
师幼共同数数,并说出总数,再一次认识“3”这个数字。三、一起去种树。(练习点数3以内的物品数量)1.点数动物
师:小朋友们,今天小狗、小鸭子、小鸡要和我们一起去山坡,我们把它们带在身上吧,一边数,一边拿。(请幼儿点数)2.开车去山坡。
师:好了,现在我们坐车去山坡吧,请小朋友坐好了,老师要开车了。
呜呜呜,去种树喽,红灯,刹车。
师:看看我们的小动物跑出去玩儿了没有。来,我们一起数一数。
(请幼儿来点数)
绿灯了,请小朋友坐好了,我们要走了。3.到达山坡。
师:现在开始吧,我们先把树种上吧,种完后请幼儿点数有几棵。依次是花、小草。(这中间可以由幼儿来决定顺序)全部完毕后,请幼儿一起来再数一数。
四、结束活动
师:我们在山坡上种上了树、花、草。现在变漂亮了没有啊?(漂亮了)
小狗跑到山坡上玩儿去了,数一数有几只小狗?(三只)
那我们带着小鸭子和小鸡也去山坡上玩儿吧。师带幼儿一起自然地离开教室。活动延伸:
在操作区中投入山坡的图片,并准备树、花、草,请幼儿在山坡上粘贴树、花、草打扮山坡,并且进行点数。同时自己设计带有图案的点卡,请幼儿在操作区中进行点数活动。
小班数学《种树》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把对点数的要求融入到游戏的规则之中,以“种树”这个简单的构思将情景性教学游戏贯穿始终,促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思考、体验,达成教学目标。
脉络清晰,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手口一致地点数3的数量物,难点是说出总数。节律感是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基础,因此活动开始,我设计的是以幼儿边动手边念《手指变变变》的环节。接下来几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目标服务,层层递进,突破重难点。
运用两大教法,让幼儿趣味学数学。一是操作法。活动一开始,我就设计了师点数和幼儿点数两个环节,给每个幼儿充分操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幼儿在体验中找到点数的规律,让每个孩子在独立操作、亲身体验中找到答案。
二是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灵魂,更是小班数学教育的灵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要让幼儿保持兴致、惊喜不断,才能够吸引幼儿注意,进行有效教学。活动中我创设了奇趣的数学点数游戏,如“种树”、“种花”等,让幼儿对点数始终兴趣不断。
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中指出,要为幼儿提供适时、适宜、适度的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发展。而手口一致的点数,只有在实践操作中,让幼儿们去反复练习、反复操作,才能习得。从幼儿的操作中,我也感到,只提供简单的物品数量还不够,还要提供多种多样的形象的物品,以提高幼儿的点数兴趣,再提供一些数字,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要。
第二篇:种树数学日记
星期六的中午,我和妈妈吃过午饭后我们来到了一片松树林。发现有许多又聪明又可爱的小松鼠。我看见小松鼠正兴高采烈地只想到吃松果,没有想到栽松树。我想了想,可是我还没有想到好办法。我应该怎么办呢?
我拍了拍脑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不知道能不能就解决问题呢?可我一定要去试试看能不能成功。我看见小松鼠扔在地上的松果,我一颗颗地捡起来种到泥土里。每次小松鼠扔多少松果我都捡起来种到泥土里。不久在我和妈妈的辛勤栽培和几场毛毛细雨过后,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松树。我高兴地跳起来说:“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了!”
第三篇:小班数学活动
小班数学活动:请客
活动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和游戏中的简单问题。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因此本次活动我充分运用了“情境教学法”。把教育内容自然的融入到情境中。运用幼儿喜爱的小动物,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了宽松的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使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尝试,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增进幼儿与老师之间的亲切感。让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3以内的数的实际意义,能正确按数取物。萌发幼儿关心、喜爱小动物的情感。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受3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能不受物体大小、形状、颜色的影响按数取物。
3、萌发关心、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小白兔(身上1个圆点)、小狗(身上3个圆点)、小猫(身上2个圆点)
2、骨头、小鱼、胡萝卜、(若干)
3、画有小狗、小猫、小白兔的盒子各一个。4、装满糖的六个盒子。
5、带圆点的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与指导:
一、组织幼儿围在老师身边
师:宝宝们,来到妈妈身边来,妈妈可喜欢你们了,希望你
们把身体锻炼的棒棒的。跟妈妈一起锻炼锻炼身体好吗?(好)
二、放音乐
师:宝宝们仔细听,妈妈让你们做什么样的动作,妈妈拍几
下铃鼓,你就做几下好吗?(好)
师:宝宝锻炼身体好,听听声音拍拍手(2下)。拍拍肩、跺
脚„„
三、教师引导幼儿把东西拿给小客人。
师、宝宝长大了会做事了,你们喜欢帮妈妈做事吗?(喜欢)师:今天,妈妈买了好多好吃的,因为今天我们家有客人要
来。你能帮妈妈把好吃的拿给小客人吃吗?(能)你猜猜妈妈请大小客人是谁呀?(幼儿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出示课件“小白兔”)
师:小白兔喜欢吃什么呀?(胡萝卜)宝宝们看小白兔的身
上有什么呀?(有圆点)有几个圆点?(1个)这就是说小白兔要吃一个胡萝卜。你能拿一个胡萝卜去喂喂它吗?
教师引导幼儿到四周的筐子里拿胡萝卜。
师:宝宝们跟妈妈去拿胡萝卜吧?(配课老师摆放小白兔的箱子,在大屏幕的前面)
师:宝宝们把你拿的胡萝卜给妈妈看一看,你拿对了吗?你
们真棒!来!把胡萝卜喂到小白兔的嘴里吧?
喂完小白兔的宝宝到妈妈这里来,说一说你刚才喂了小白兔几个胡萝卜?
师:你们猜一猜第二位小客人是谁?(幼儿猜)
师:出示小狗课件是谁呀?(小狗)小狗喜欢吃什么呀?
(骨头)
宝宝们看小狗的身上有什么呀?(有圆点)有几个圆点?(3个)这就是说小狗要吃3根骨头。你能拿3根骨头去喂喂它吗?
教师引导幼儿到四周的筐子里拿骨头。
师:宝宝们跟妈妈去拿骨头吧?(配课老师摆放小狗的箱子,在大屏幕的前面)
师:宝宝们把你拿的骨头给妈妈看一看,你拿对了吗?你们
真棒!来!把骨头喂到小狗的嘴里吧?
喂完小狗的宝宝到妈妈这里来,说一说你刚才喂了小狗几根
骨头?
师:还有一位小客人你想知道他是谁吗?(幼儿猜)
师:出示小猫课件是谁呀?(小猫)小猫喜欢吃什么呀?
(小鱼)
宝宝们看小猫的身上有什么呀?(有圆点)有几个圆点?(2个)这就是说小猫要吃2条小鱼。你能拿2条小鱼去喂喂它吗?
教师引导幼儿到四周的筐子里拿小鱼。
师:宝宝们跟妈妈去拿小鱼吧?(配课老师摆放小猫的箱子,在大屏幕的前面)
师:宝宝们把你拿的小鱼给妈妈看一看,你拿对了吗?你们
真棒!来!把小鱼喂到小猫的嘴里吧?
喂完小猫的宝宝到妈妈这里来,说一说你刚才喂了小猫几条
鱼?
四、教师引导幼儿拿礼物。
师:小客人们都吃饱了,他们可高兴了,小客人也要送给我们礼物,你高兴吗?可是有个要求注意不要抢,每个宝宝都有一张,你喜欢哪个小客人,就到他们那里抽一张卡片,坐到妈妈的身边了。
师:宝宝们看妈妈手里的小卡片是小狗送的?你们看卡片上
有什么?你喜欢的小客人是谁?它送给你几个礼物?请你跟其他的小宝宝说一说?
我们一起去拿礼物吧?记住小客人送你几个礼物你就拿几个礼物。宝宝们你拿到了什么礼物?
师:哇!原来是好吃的糖呀?你们喜欢吃糖吗?我们去洗洗
手一起吃糖好吗?
五、组织幼儿出教室
第四篇:小班数学活动
小班数学活动
——找规律排序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
2、在游戏情景中体验合作以及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图片、瓶子人手一个、实物若干。
活动重点:按物体颜色、数量间隔排序。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想出不同间隔排序的方法,并乐意用语言表达出 自己的意思。活动过程:
一、回忆生活经验,为幼儿自己找规律排序做经验铺垫。
幼儿排队感知排队的规律。(一个女小朋友,一个男小朋友,一个女小朋友,后面是谁呀?感知男女间隔排列。)
二、出示课件。
1、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内容(1):寻找规律向后排。
2、幼儿观看多媒体课件内容(2):感知另一种排序方法。
三、出示动物图片。
请个别幼儿在黑板上操作出不同的排序方法。
四、出示实物,让幼儿感知生活中的排序。
请幼儿举例出生活中的一些排序。
五、魔术:请幼儿晃动手中的瓶子观察发生的变化。
六、游戏:排排队
把幼儿分成两组,为瓶子进行有规律的排序,相互比较。
第五篇:大班数学:大家来种树[范文模版]
大班数学活动:一起来种树
教学目标:
1.尝试将物体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排列,感受植树中的各种排列乐趣; 2.初步学会小组合作; 3.感受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教学准备:
1.常见树种在不同地方的图片; 2.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树,底衬纸; 3.汉字“树”
4.背景音乐;散文诗《树真好》。教学过程:
一、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树。
1.(出示汉字“树”)这是“树”,你在哪里见过什么树?
小结。
2.刚才你们说了很多树,我这里也有一些树,你们认识吗?(播放PPT)3.(出示一半的PPT)问:这是什么树?是谁种的?(再出示另一半的PPT)问:这些是什么树?是谁种的?
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左边的这一幅乱七八糟的,我也不喜欢,我觉得你们种的话都比他强,你们愿意尝试一下吗? 二、一起来种树 1.一幼儿进行示范。
(出示操作用具)谁能把这些树种的又整齐又有规律?(请一幼儿示范操作,种在泥土里)
操作完引导其他幼儿对作品进行评价。
我很好奇,其他孩子是不是能种出更好看的树?你们想试一试吗?我喜欢和我种的不一样的。
先说来听听。
2.孩子进行小组第一次合作操作探索。分发学具
请每个人各拿一种树,两棵树是没有办法排出规律来的?怎么办呢? 只有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合作,把所有的树放在一起排,才能排出一列好看的树。
每组推选出一名组长,然后大家轻声商量排列的规律。由组长确定一种规律。
请一组先说一说你们组的规律。幼儿操作
3.交流各自种树的方法。展示各组的作品。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喜欢这幅作品的请举手。为什么? 教师进行评价。
4.孩子第二次合作操作探索(增加一种材料投放)
树多了,排列的方式也就更复杂了,你们想挑战一下自己吗?(出示设计好的图)请幼儿找规律。你们想再一次试试吗?
幼儿操作,选定其中一幅,进行按图合作操作。5.再次交流。交流,评价。6.欣赏园林作品。
刚才每组都很棒,种出了有规律的好看的树,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真正的园丁设计出的作品。(播放图片)
三、树真好(为什么要种树)
刚才我们种了许多可好看的树,那么,你想在树下干什么呢? 总结:我们可以在树下做很多事情,是啊,树真好!树的好处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边放音乐边播放PPT边朗诵散文诗《树真好》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树,尝试了树的很多排列方式,也知道了树有很多好处,春天到了,春天是植树的好季节,带上一棵小树苗,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到野外去种树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