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教案

时间:2019-05-13 21:5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老子》五章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老子》五章教案》。

第一篇:《老子》五章教案

《老子》五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2、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疏通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把握老子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把握老子的无为思想,形成正确的义利观。重难点:

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教学时数:2 课时

课前预习内容学生课前预习内容设计 1.文言知识积累A.读音

音声相和(hè)夫(fú)唯弗居 受国之垢(gòu)虽有舟舆(yú)B.重点字词

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

③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C.《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

①成语:有无相生 前后相随 绝圣弃智 见素抱朴 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 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D.断句难点

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应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应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老子其人其书,自学教材第20页“阅读指南”之“《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以及“儒道两家的思想为什么能够互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二、老子生平及作品

1、传说:

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

2、生平

他博学多才,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3、作品

这是一本微妙费解的书,文笔极其隐晦,可有许多不同的解释。“道”这个主要概念通常被译为“方法”或“道路”。但是这个概念有点儿含糊其辞,因为《道德经》本身一开始就说:“‘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但是我们可以说,道的大体意思是“自然”或“自然法则”。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

在中国,儒教大体上是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间出现鲜明的对立时,中国人大都遵从后者。但是老子大体上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况且在许多情况下,道教思想直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对数以百万计的自称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响。同样,道教对于佛教哲学,特别是对禅宗佛教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虽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像老子那样广泛和持久。

4、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三、文本内容讲析;

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以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译文

凡是可以言说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凡是可以被命名的名称,都不是永恒的名称。无任何名称,正是天地的元始。有最初的命名,乃是生育万物的神母。所以:从永恒普遍的虚无,可以理解道的消隐。从永恒的存有,可以观察道的连续。两者出自同一根源而名称不同。它们竟是如此玄奥。玄奥呵,玄奥!这正是洞察宇宙间一切神秘的大门。

2、解读: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道”是这章(也是《老子》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在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道”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本章旨在说明:(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2)“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无”和“有”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无”并不等于零,相反,因为“道”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无”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蕴涵着无限的“有。”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

3、何谓“道”?在传统的古书中,大约便有三种意义与用法。

(一)“道”就是道,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犹如元人马致远在《秋思曲》中所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古道西风瘦马”的道,便是道路的道。照《说文》意义的注释就是:“道者,径路也。”

(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如子产在《左传》中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所说:“兵者,诡道也。”等等。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选自南怀谨《老子他说》

有无互为生灭?《红楼梦》开头的一僧一道的开场白,梦游太虚幻境,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乃至假托林黛玉的笔下反骂贾宝玉:“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低他人”等等老庄与禅道思想,几乎俯拾皆是。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往返周行,就是一切行为动作的微妙法门。

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无所谓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了。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后左右互相对立而出现。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开创它。生养了万物,而不据调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占为己有)。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2、解读: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

在这里,“圣人”是老子心中理想人物的折射,他依照自然的规律而不强做妄为。天地间,万物欣然而作,各呈己态,圣明的人仅仅从旁边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展开其生命的内涵。

同时,老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发挥创造的动力,但是不能让自己的私欲无限发展。“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为”、“功成”,正是强调人要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但是对于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自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就是强调个人要消除占有的冲动,因为人类社会的争端,就在于人人都想扩张自己的私欲。从这点看,老子的人生观,并不消极。

第二课时

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直,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1、译文: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人民才能回到孝和慈;抛弃了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2、解读: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章老子首先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怎样做。

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因为“智慧”等往往成了人们雕饰言行乃至弄虚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贵的手段;同时,在老子看来,对百姓“仁”也不必要,因为“仁”必然会干涉百姓的生活,国家就不得安宁了。“绝仁弃义,名复孝慈”,是因为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就回能回到上慈下孝。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实际上是强调“无欲”,治国者无欲,不积聚奇巧器物,百姓见不着,就不会产生“欲”了,盗窃等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在老子看来,是在位者自己的贪欲引来了盗贼。

在这章里,“圣”“智”和“绝学”相对,“巧”、“利”相对的是“少私寡欲”,“仁”“义”相对的是“素”“朴”:前者是社会的祸害,后者是救世的良方。

特别强调的是,“素”、“朴”都是指的是没有搀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老子以为智巧谋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迷失,所以我们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见素抱朴。人们只有改变占有的观念,摆脱贪欲的困扰,无执无为,顺应自然,这样才能恬然安适。这一点和孟子的“不失其他赤子之心”不谋而合。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主。正言若反。

1、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超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小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祸,才算是天下的君主。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语。

2、解读:此章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其本质上也是强调“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可用《老子》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概括这种治国的“柔”性: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诉我们“圣人” 能做到谦卑,言辞谦逊,才能使国家安宁。

所谓“正言若反”,就是从反面来表述正面,从反面来表述肯定。《老子》中还有“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辩若讷”等等,就是从否定的方面来表述肯定。“正言若反”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则,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这些论述体现出老子不争、无私及以退为进的思想方法。

3、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柔”“弱”“贱”的一面,我们该如何理解与评价?

这是老子著名的“守柔若强”的思想。他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地强调这些思想,除了告诫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就是说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智慧、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者争夺那种强大,要“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

这是老子在总结世事经验上得出来的,能开启人生的指挥,所谓“哀兵必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宁受胯下之辱”等等,就是在忍让和屈辱中求得生存的可能,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种人生态度,承续了不动感情、坚韧冷静的理智状态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目的是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

八十章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名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行望,鸡犬之声相闻,名至老死不相往来。

1、译文:国家小,人民少,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去迁徙。虽然有船和车,没有地方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没有地方陈列它;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知道老死也不相往来。

2、解读:这一章。老子描述了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他的总的要求是:弃而不用各种各样的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具体做法是:不用车、船等技术先进的器物,让百姓出行困难;不用武器,就不会产生战争;不用文字,结绳而治,事情就简单化,最后就能让百姓衣服食无忧,安居乐业;和别的国家相邻,却能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不为于“益生”,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

(五)拓展延伸

1.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师点拨。)

无为的思想,本事就是一种“悖论”: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而故意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实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去“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是最大的“不自然”。道家的思想,对过去国人生活的萎靡不振,实应负一定的责任。

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害心,脱除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道家教人不要过分地伤毁自然,保养自己的精力,不胡乱地消耗,实在可以拯救社会的弊端。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干涉,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实在是有它的重要意义。

老子立说的最大动机,是要缓和人类社会的矛盾。而人类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剥削者肆意扩张一己之私。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质朴”“无欲”“谦退”“不无”种种观念,莫不是在想求得减少人类占有的冲动。因人的私欲而产生了多少争战和屠杀,有多少无谓的牺牲,老子说“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是多么伟大的人道主义,多么深沉的悲悯情怀。从此也可知老子具有积极救世的情怀,而不一定是消极悲观出世的。

他倡导“为而不恃”“弗居”“不争”,是要人们去创造去养育去贡献。他也并不反对人们成就功业,只是反对那种光想出风头占便宜贪利益、无功而争功、有功而居功的行为。

老子的“静虚”观念犹给人启迪。它表明着人的心灵保持凝聚充实的状态。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志与天真朴素的气质,才能导引出浓厚了创造能量。这对于现代之喧嚣浮华,无异于清醒剂。

老子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教人无为、无我、居下、退后、清虚、自然„„他的思想乍看很难让人接受,因为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而老子却看到了反面;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外表,而老子却看到了内涵。老子的思想,扩大了人类文化的广度,增加了深度与韧性。他反对无止境的追求物欲的满足,讲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反对以人为的方式扭曲,主张体法自然,正是化解今日危机的良丹妙药。

三、课后作业

1.熟读《<老子>五章》,尤其是要透过字面,把握老子思想的深邃与复杂; 2.预习《孟子见梁惠王》和《胠箧》,尤其是自己归纳整理其中的文言现象。

补充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 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9.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 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3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离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长寿。

66.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译文: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因此,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 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译文: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第二篇:老子五章教案

《老子》五章教案

教学要点

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一、课前预习内容 学生课前预习内容设计

1.文言知识积累 A.读音

音声相和(hè)

夫(fú)唯弗居

受国之垢(gòu)

虽有舟舆(yú)B.重点字词

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③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

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C.《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

①成语:有无相生

前后相随

绝圣弃智

见素抱朴

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 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D.断句难点

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应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应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老子其人其书,自学教材第20页“阅读指南”之“《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以及“儒道两家的思想为什么能够互补。”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以此作为导入文字,创设情景。

(二)检查学生预习内容。

(三)老子其人其书

教学预设可以参阅下列资料: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在卷帙浩繁的中国书海当中,有一卷薄而又薄,可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这本书名叫《老子》或《道德经》。《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

这是一本微妙令人费解的书,文笔极其隐晦,可有许多不同的解释。“道”这个主要概念通常被译为“方法”或“道路”。但是这个概念有点儿含糊其辞,因为《道德经》本身一开始就说:“‘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但是我们可以说,道的大体意思是:“自然”或“自然法则”。

道家认为:人不应该与道作斗争,而应该服从道,按照道来办事。积极追求得到权力或积极寻求行使权力,与其说是不道德的,倒不如说是愚昧无知和徒劳无益的。道是不可消灭的,人们在生活中应力求顺道而行。一个道家的学者会指出水是无限柔软的,它驯顺地流向最低点,甚至对最弱 的力也不加抵制,但是它却是不可毁灭的,而最硬的岩石是最终会被磨掉的。

对个人来说,通常应提倡纯朴和自然,应避免使用暴力,如同避免一切追名逐利的行为一样。人们不应该寻求改造世界,而应该尊敬世界。对政府来说,稍有消极的政策,通常也是最英明的政策。规章繁冗,通过更多的法律或严厉施行旧法律,通常会使事情弄得更糟。高税赋、雄心勃勃的政府计划和发动战争,这一切都是与道教哲学的精神背道而驰的。

按照中国的传说,《道德经》的作者是一位名叫老子的人。据说他是孔子的同时代人,但比孔子年长。孔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从《道德经》的内容和风格上来看,没有几个现代学者认为它是这么早期的作品;有关该书的实际创作日期问题,存在着许多争论(《道德经》本身未提到一个具体的人物、地点、日期或历史事件)。但是公元前320年是一个靠得住的估计——与实际日期的误差在八十年以内——也许比这个误差范围还要小得多。

这个问题,引起了对有关老子其人的生卒年,甚至对有关其人的真伪的许多争论。有些权威相信老子生活在公元前六世纪这个传说,因而断定他没有写《道德经》。其他学者指出他只不过是传说中的人物。我个人的观点仅为少数学者所接受,我认为:(1)老子实有其人,是《道德经》的作者;(2)他生活在公元前四世纪;(3)老子是孔子较年长的同时代人的传说纯属虚构,是后来的道教哲学家为给老子及其著作涂脂抹粉而编造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的中国作家当中,孔子(前551—479)、墨翟(前5世纪)和孟子(前371—289)既没有提到老子,也没有提过《道德经》;但是庄子——一位公元前三世纪誉满全国的道教哲学家却反复地提到过老子。

由于甚至对老子的存在都有争论,我们对他的生平详情就应该持怀疑的态度。但是下列的说法有很多的出处:老子诞生和生活在中国的北方;他在一个时期里很可能在国都洛阳当过历史学家或在朝中任守藏室的史官;老子不是他的原名而是一个尊称,大体意思是“大师”;他结过婚,有个儿子,叫聪;聪后来成为魏国的将领。

虽然道教开始时基本上是一种非宗教哲学,但是却最终由此掀起了一场宗教运动。然而,虽然作为一种哲学的道教,继续以《道德经》中所表达的思想为基础,但是道教不久就被芸芸众生的迷信信念和习惯所囊括,成为宗教,这些信念和习惯相对说来,同老子的说教没有什么关系。

假定老子实际上是《道德经》的作者,那么他的影响确实很大。这部书虽然很薄(不到六千中文字,因此足以用一张报纸登载),但却包含着许多精神食粮。整个系列的道家哲学家,都用此书作为他们自己思想的起点。

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

在中国,儒教大体上是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间出现鲜明的对立时,中国人大都遵从后者。但是老子大体上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况且在许多情况下,道教思想直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对数以百万计的自称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响。同样,道教对于佛教哲学,特别是对禅宗佛教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虽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像老子那样广泛和持久。

(四)文本内容讲析; 1.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以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如果)能够说得出,他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们用“无”来命名田地万物的开始,用“有”来命名万物的起源(母)。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极远啊,又极深,他是一切微妙的总门。

解读: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道”是这章(也是《老子》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 高的哲学范畴。在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道”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

“无”和“有”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

“无”并不等于零,相反,因为“道”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无”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蕴涵着无限的“有。”

“不见其形”被称为“无”的“道”,却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老子用“有”来形容“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到“形而下”的介于“有形”与“无形”的一种特定的状态。“无”和“有”,来源相同,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同叫做“玄”。

所以,综合起来“道”是“无”中“有”,“有”中“无”,“道”超越于人的经验世界。这一章启示我们: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2.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无所谓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了。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后左右互相对立而出现。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开创它。生养了万物,而不据调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占为己有)。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解读: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

在这里,“圣人”是老子心中理想人物的折射,他依照自然的规律而不强做妄为。天地间,万物欣然而作,各呈己态,圣明的人仅仅从旁边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展开其生命的内涵。

同时,老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发挥创造的动力,但是不能让自己的私欲无限发展。“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为”、“功成”,正是强调人要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但是对于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自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就是强调个人要消除占有的冲动,因为人类社会的争端,就在于人人都想扩张自己的私欲。从这点看,老子的人生观,并不消极。3.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直,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人民才能回到孝和慈;抛弃了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解读: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章老子首先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怎样做。

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因为“智慧”等往往成了人们雕饰言行乃至弄虚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贵的手段;同时,在老子看来,对百姓“仁”也不必要,因为“仁”必然会干涉百姓的生活,国家就不得安宁了。“绝仁弃义,名复孝慈”,是因为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就回能回到上慈下孝。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实际上是强调“无欲”,治国者无欲,不积聚奇巧器物,百姓见不着,就不会产生“欲”了,盗窃等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在老子看来,是在位者自己的贪欲引来了盗贼。在这章里,“圣”“智”和“绝学”相对,“巧”、“利”相对的是“少私寡欲”,“仁”“义”相对的是“素”“朴”:前者是社会的祸害,后者是救世的良方。

特别强调的是,“素”、“朴”都是指的是没有搀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老子以为智巧谋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迷失,所以我们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见素抱朴。人们只有改变占有的观念,摆脱贪欲的困扰,无执无为,顺应自然,这样才能恬然安适。这一点和孟子的“不失其他赤子之心”不谋而合。4.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主。正言若反。

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超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小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祸,才算是天下的君主。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语。

解读:此章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其本质上也是强调“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可用《老子》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概括这种治国的“柔”性: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诉我们“圣人” 能做到谦卑,言辞谦逊,才能使国家安宁。

这章中,“正言若反”是理解的难点。所谓“正言若反”,就是从反面来表述正面,从反面来表述肯定。《老子》中还有“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辩若讷”等等,就是从否定的方面来表述肯定。“正言若反”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则,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5.八十章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名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行望,鸡犬之声相闻,名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国家小,人民少,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去迁徙。虽然有船和车,没有地方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没有地方陈列它;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知道老死也不相往来。

解读:这一章。老子描述了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他的总的要求是:弃而不用各种各样的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具体做法是:不用车、船等技术先进的器物,让百姓出行困难;不用武器,就不会产生战争;不用文字,结绳而治,事情就简单化,最后就能让百姓衣服食无忧,安居乐业;和别的国家相邻,却能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不为于“益生”,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

(此环节教学预设说明:翻译可以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注释的基础上回答。教师适当点拨;然后对于各则语录所反映的思想,让学生自由讨论,教师也参与到其中,形成师生探讨互动的课堂气氛,但是太难的地方,教师一定要自己吃透,再形象讲解,然后才会引导得法。)

(五)拓展延伸

1.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

(课堂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教师明确:

无为的思想,本事就是一种“悖论”: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而故意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实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去“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是最大的“不自然”。道家的思想,对过去国人生活的萎靡不振,实应负一定的责任。

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害心,脱除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道家教人不要过分地伤毁自然,保养自己的精力,不胡乱地消耗,实在可以拯救社会的弊端。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干涉,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实在是有它的重要意义。2.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柔”“弱”“贱”的一面,我们该如何理解与评价? 教师明确:

这一点,就是老子著名的“守柔若强”的思想。他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地强调这些思想,除了告诫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就是说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智慧、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者争夺那种强大,要“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

这是老子在总结世事经验上得出来的,能开启人生的指挥,所谓“哀兵必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宁受胯下之辱”等等,就是在忍让和屈辱中求得生存的可能,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种人生态度,承续了不动感情、坚韧冷静的理智状态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目的是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

三、课后作业

1.熟读《<老子>五章》,尤其是要透过字面,把握老子思想的深邃与复杂; 2.预习《孟子见梁惠王》和《胠箧》,尤其是自己归纳整理其中的文言现象。

第三篇:《老子》五章教案

《老子》五章教案

一、教学要求

1.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二、重点、难点 1.老子的思想主张

2.《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

一、以老子简介导入:(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几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的思想: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天地万物的本源,并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所以道又可称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老子》论“道”,突出的是“自然”,即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对于个人如何立身处世,老子强调的是“谦 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无为”的意思是不妄为,让万事万物都顺着自然之性萌生、发展。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人们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

《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二、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现实社会中的士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三、内容分析:

(一)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译文:道,(如果)能过说出来,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够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们)用“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用“有”来命名万物之母。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极远啊,又极深,它是探求一切奥妙的门径。

2、拓展: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我不知道它的确切名号叫什么,给它加上一个标号说是“道”,勉强给它一个描述说它是无不包涵的整体存在。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个整体存在绵延运行,运行之中它远化展开,远化展开之后又循环反复。所以,道是整体性存在,天是整体性存在,地是整体性存在,人也是整体性存在。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宇宙中有四个层次的整体性存在,而人是其中之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则以随遇自在作为法则。“自然”:“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的,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谁,道是本来如是,原来如此,所以谓之“自然”。

3、相关评论:

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张岱年《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他的著作《老子》中认为天地万物大的本原为“道”全书即围绕“道”这一范畴展开,“道”是“无”,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无”生“有,万物由此产生。“道”永远存在,运行不息。可以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无可争议的最高范畴,道论则可称为中国哲学的缩影”——陈鼓应等《老子评传》

4、问:何谓“道”?

在传统的古书中,大约便有三种意义与用法。

(一)“道”就是路,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犹如元人马致远在《秋思曲》中所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古道西风瘦马”的道,便是道路的道。照《说文》意义的注释就是:“道者,径路也。”

(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如子产在《左传》中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所说:“兵者,诡道也。”等等。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明确:道是《老子》中最高的哲学范畴,含义有:1,构成世界的实体2,创造宇宙的动力3,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5,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

5、理解:在这一章里,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其余的文字都是一个形容词。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要求人们做事不可拘泥于万物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德实质。

(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好的,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善何以是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有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由互相对立而谐和,前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事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开创它。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的发展),而不以为恩泽在己,功成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才不会失去。

2、理解:本章内容分两层次。第一层意思: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盾对立面相互依存乃至转化的例子,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

3、本章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盾对立依存转化的例子,由此推论出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无为思想)。“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创建、去发挥能动性,去贡献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而顺着自然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即是要消除占有的冲动。人类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自己的欲望,因而老子极力鼓吹“功成而弗居”的精神。

4、问:怎么看待“清静无为”

明确:人有思想知识情欲作为,有为本是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而有意地不作为以求返于自然原始,实乃违反人之自然天性。无为悖乎人类生活之趋势,逆乎生活创造进步之主流。受其影响,国人生活萎靡不振,道家之流毒亦难辞其咎。然叫人减低欲望保养自身,亦可救弊,亦可养人

(三)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译文: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才会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百姓才能回到孝慈。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学问,没有忧愁。

2、理解:在这一章中,老子主张摈弃知识、智慧,摈弃仁义等道德规范。他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的政举,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利益。

3、论述方法:具体论述治国主张,反而论述该去除哪些东西。“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大道,本无仁可言。讲求仁义,表明大道已失。对百姓怀有“仁”也属多事,必然会打扰干涉百姓生活,国家就不宁静。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能回复到上慈下孝的状态。治国者无欲,则不积聚奇巧器物,“不见可欲,则民心不乱”

4、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孟子“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李贽)“素”“朴”是没有掺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私”“欲”使人迷失自我本性,这就需要人回到婴儿的天真状态,摆脱贪欲的控制,顺应自然,才能恬然自适,人人为私欲而争斗,则谁也难有安宁舒适之时。

(四)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1、译文: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能战胜强,柔能胜刚,(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才配作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才配做天下人的君王。正面的话听起来像是反话。

2、理解: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并非要君主真的居下位,是要让百姓觉得君主谦卑,不觉得有有压力,如此可使国家安宁而永保君位。——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3、拓展:“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上善若水”——一个人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儒、佛、道三家圣哲对水之赞语: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佛说:“大海不容死尸”。老子曰:“上善若水。”

从中可看出儒家的精进利生,道家的谦下养生,佛家的圣净无生三面古镜,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趋向,应当何去何从;或在某一时间,某一地位如何应用一面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水之特性:谦卑、宽容、无争。“居善地”:一个人的行为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心善渊”: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与善仁”: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言善信”: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正善治”: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事善能”: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动善时”: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

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犹如天地之道的似乎至私而起无私的妙用了。

4、【评析】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

5、以柔克刚的意义及现实运用:、“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而以下为基”,教导统治者要谦虚谨慎,民贵君轻。、韬光养晦,“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持久而有韧性,保全自己并转化劣势。、后发制人、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大勇若怯、能屈能伸,等。、清醒冷静的理智态度,是一种中国式智慧

(五)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1、译文:国土小,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地方去陈列。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舒适,过得习惯。邻国之间可以互相看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闻,但邻里间从生到死,却互不往来。

2、理解:这是老子理想中的“国家”的一幅美好蓝图,也是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农村欢乐图。老子用理想的笔墨,着力描绘了“小国寡民”的农村社会生活情景,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这个“国家”很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村庄,没有欺骗和狡诈的恶行,民风淳朴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们用结绳的方式记事,不会攻心斗智,也就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远徒谋生。老子的这种设想,当然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3、本章全面阐述“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措施。总的措施是:弃用各种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

具体做法是:不用船车使百姓出行困难,不用武器避免战争,不用文字把事情简单化,让百姓无忧无虑,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与清静无为的政治思想有关。回到远古并永远停滞,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4、总论:老子立说的最大动机,是要缓和人类社会的矛盾。而人类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剥削者肆意扩张一己的私欲。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质朴”“无欲”“谦退”“不无”种种观念,莫不是在想求得减少人类占有的冲动。因人的私欲而产生了多少争战和屠杀,有了多少无谓的牺牲,老子说“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这是多么伟大的人道主义,多么深沉的悲悯情怀。

从此也可知老子具有积极救世情怀,而不一定是消极悲观出世的。他倡导“为而不恃”“弗居”“不争”,是要人们去创造去养育去贡献。他也并不反对人们成就功业,只是反对那种光想出风头占便宜贪利益、无功而争功、有功而居功的行为。老子的“静虚”观念犹给人启迪。它表明着人的心灵保持凝聚充实的状态。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志与天真朴素的气质,才能导引出浓厚了创造能量。这对于现代之喧嚣浮华,无异于清醒剂。

老子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他教人无为、无我、居下、退后、清虚、自然„„他的思想乍看很难让人接受,因为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正面,而老子却看到了反面;一般人只能看到事物的外表,而老子却看到了内涵。老子的思想,扩大了人类文化的广度,增加了深度与韧性。他反对无止境的追求物欲的满足,讲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升,反对以人为的方式扭曲,主张体法自然,正是化解今日危机的良丹妙药。

四、艺术特色:正言相反

意即从反面来表述正面,从否定来表达肯定。如“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待等语中,就是以“缺”“屈”“拙”“讷”等“反”面的词来表达“大成”“大直”“大巧”“大辨”等正面的意思。“正言若反”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则,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

第四篇: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老子》五章教案.doc

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老子》五章教案

教学要求

1、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学习要点

1、老子的思想主张;

2、《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

3、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导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以此作为导入文字,创设情景。

作者生平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春秋时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唐代尊为《道德真经》。这是一本微妙费解的书,文笔极其隐晦,可有许多不同的解释。“道”这个主要概念通常被译为“方法”或“道路”。但是这个概念有点儿含糊其辞,因为《道德经》本身一开始就说:“‘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但是我们可以说,道的大体意思是“自然”或“自然法则”。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在中国,儒教大体上是占统治地位的哲学。当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间出现鲜明的对立时,中国人大都遵从后者。但是老子大体上深受儒家弟子的尊敬。况且在许多情况下,道教思想直接被儒教思想所吸收,因此对数以百万计的自称非道教徒的人都有影响。同样,道教对于佛教哲学,特别是对禅宗佛教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虽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像老子那样广泛和持久。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文言知识积累

A、读音 音声相和(hè)夫(fú)唯弗居 受国之垢(gòu)虽有舟舆(yú)

B、重点字词 ①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可道(演说,说出),非常(非:不是;常:永恒不变的,为两个词)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②名(名词、名称、称呼等)可名(叫出),非常名(名词、名称、称呼等)。③此三者,以为文不足(以为:应为“以(之)为”的省略,“把(它)作为”之意)④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即使,表假设关系)。⑤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四个词都是使动用法)。C、《老子》节选文本中的成语与格言

①成语:有无相生 前后相随 绝圣弃智 见素抱朴 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 ②格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D、断句难点

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应断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②“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应断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察其徼。”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老子其人其书,自学教材第20页“阅读指南”之“《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以及“儒道两家的思想为什么能够互补。” 课文讲解

一章【翻译】凡是可以言说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凡是可以被命名的名称,都不是永恒的名称。无任何名称,正是天地的元始。有最初的命名,乃是生育万物的神母。所以:从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永恒普遍的虚无,可以理解道的消隐。从永恒的存有,可以观察道的连续。两者出自同一根源而名称不同。它们竟是如此玄奥。玄奥呵,玄奥!这正是洞察宇宙间一切神秘的大门。评析: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道”是这章(也是《老子》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在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道”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本章旨在说明:(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2)“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无”和“有”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无”并不等于零,相反,因为“道”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无”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蕴涵着无限的“有。”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何谓“道”?在传统的古书中,大约便有三种意义与用法。

(一)“道”就是道,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犹如元人马致远在《秋思曲》中所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古道西风瘦马”的道,便是道路的道。照《说文》意义的注释就是:“道者,径路也。”

(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如子产在《左传》中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所说:“兵者,诡道也。”等等。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选自南怀谨《老子他说》

有无互为生灭?《红楼梦》开头的一僧一道的开场白,梦游太虚幻境,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乃至假托林黛玉的笔下反骂贾宝玉:“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低他人”等等老庄与禅道思想,几乎俯拾皆是。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往返周行,就是一切行为动作的微妙法门。

二章【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何以是美,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丑恶。都知道善何以是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所以:有与无相并而生,难与易互相成就,长与短互相对比,高与低互相映衬,音节与旋律互相配和,前与后互相追随。[这是永恒普遍之理。]所以:圣者作无形迹之事,传言无声的教诲。让万物自行发生而并不创始。任其生长而不培育,任其自为而绝不把持,任其成熟而并不割刿,正是由于从不占有,所以才永远不丢失。

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评析: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老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发挥创造的动力,但是不能让自己的私欲无限发展。“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为”、“功成”,正是强调人要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但是对于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自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就是强调个人要消除占有的冲动,因为人类社会的争端,就在于人人都想扩张自己的私欲,因而老子极力鼓吹“功成而弗居”的精神。十九章【翻译】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福利会增加百倍。放弃讲仁和义——让百姓回到天伦之爱。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仅仅写成文字,还不够。让我再嘱告人们:要坚守于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游学从而减少困扰。

评析: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章老子首先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怎样做。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特别强调的是,“素”、“朴”都是指的是没有搀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见素抱朴。

七十八章【翻译】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它冲激坚强却无往不胜,因为它的力量是无形的。弱者能胜于强者,柔者能胜于刚者。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才配作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才配做天下人的君王。”正面的话倒好像反话一样。

评析:此章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其本质上也是强调“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可用《老子》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概括这种治国的“柔”性: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诉我们“圣人” 能做到谦卑,言辞谦逊,才能使国家安宁。这章中,“正言若反”是理解的难点。所谓“正言若反”,就是从反面来表述正面,从反面来表述肯定。《老子》中还有“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辩若讷”等等,就是从否定的方面来表述肯定。“正言若反”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则,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这些论述体现出老子不争、无私及以退为进的思想方法。八十章【翻译】国土狭小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怕重死亡而不向远方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铠甲武器,却没有机会去使用。使人民回复到结绳记事有甜美的饮食,美丽的衣服,安全的居所,欢乐的习俗。邻国之间可以互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相看见,鸡鸣狗吠的声音可以互相听闻,但邻里间从生到死,却互不往来。

评析:这一章。老子描述了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他的总的要求是:弃而不用各种各样的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具体做法是:不用车、船等技术先进的器物,让百姓出行困难;不用武器,就不会产生战争;不用文字,结绳而治,事情就简单化,最后就能让百姓衣服食无忧,安居乐业;和别的国家相邻,却能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不为于“益生”,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相关评论

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张岱年《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他的著作《老子》中认为天地万物大的本原为“道”全书即围绕“道”这一范畴展开,“道”是“无”,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无”生“有,万物由此产生。“道”永远存在,运行不息。可以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无可争议的最高范畴,道论则可称为中国哲学的缩影”——陈鼓应等《老子评传》 拓展延伸

1、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

明确:无为的思想,本事就是一种“悖论”: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而故意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实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去“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是最大的“不自然”。道家的思想,对过去国人生活的萎靡不振,实应负一定的责任。

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害心,脱除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道家教人不要过分地伤毁自然,保养自己的精力,不胡乱地消耗,实在可以拯救社会的弊端。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干涉,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实在是有它的重要意义。

2、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柔”“弱”的一面,我们该如何理解与评价? 明确:这一点,就是老子著名的“守柔若强”的思想。他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地强调这些思想,除了告诫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就是说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智慧、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者争夺那种强大,要“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

这是老子在总结世事经验上得出来的,能开启人生的指挥,所谓“哀兵必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宁受胯下之辱”等等,就是在忍让和屈辱中求得生存的可能,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种人生态度,承续了不动感情、坚韧冷静的理智状态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目的是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研习思考

1、《老子》的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请结合所选第一章、第二十五章阐述老子的宇宙论。

2、阅读《老子》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你认为这一章在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所选的哪些章节有共同之处?

3、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道”,试论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之间的异同。课后作业

1、熟读《<老子>五章》,尤其是要透过字面,把握老子思想的深邃与复杂。

2、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连贯的一段话。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③);杨朱的贵我人格,(④);孟子的大丈夫人格,(①);荀子的君子式人格,②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1)锋芒毕露,正义在胸(2)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3)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4)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3、预习《孟子见梁惠王》和《胠箧》,尤其是自己归纳整理其中的文言现象。

祹 宝:微 微 一 笑 很 倾 我

第五篇:初二传统文化05 《老子》(五章)3

《老子》五章(第三课时)2010.10.1

1教学要求

1.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学习要点1.老子的思想主张!《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

3.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老子道家学术,孕育三千年的中国心灵鸡汤,助您洗涤心灵。老子是一位出色的智者,他所撰的《道德经》是一个知识宝库,内藏的哲理使不少迷茫的心灵得到解脱,几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今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

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

《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现实社会中的士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本章总结

本章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盾对立依存转化的例子,由此推论出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无为思想)

“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创建、去发挥能动性,去贡献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

而顺着自然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即是要消除占有的冲动。人类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自己的欲望,因而老子极力鼓吹“功成而弗居”的精神。怎么看待“清静无为”

人有思想知识情欲作为,有为本是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而有意地不作为以求返于自然原始,实乃违反人之自然天性

无为悖乎人类生活之趋势,逆乎生活创造进步之主流。受其影响,国人生活萎靡不振,道家之流毒亦难辞其咎

下载《老子》五章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老子》五章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选修《老子五章》原文和翻译

    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能够言说的......

    初二传统文化06 《老子》(五章)4

    《老子》(五章)(第四课时)2010.10.18 教学要点 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 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 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

    《道德经》里悟大道——读《老子》(五章)有感

    读《老子》(五章)有感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江来军 《老子》(五章)被选人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然而师生们阅读后普遍感叹晦涩费解,味同嚼蜡。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选修)2014届高三《中国文化经典研读》:2-2活页 《老子》五章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常有,欲以观其徼徼:边界。 .B.故令有所属属:依从。 .C.见素抱朴见:看见。 .D.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舆:车。 .解析 C......

    读老子学成语教案(DOC)

    读老子 学成语功成不居,有无相生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功成不居,有无相生的溯源及释义。 2.知道功成不居,有无相生所关联的故事。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成语的来源,意思。2、......

    5老子教案1

    老子第1.80章 老子生于公元前570年,卒年不可详考。胡适说:“老子死时,不知在于何时。《庄子·养生主》篇明记老聃之死。《庄子》这一段文字决非后人所能假造的,可见古人并无老子......

    文学理论教案第三、四、五章(精选5篇)

    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三章 文学作为活动 教学目标: 把握文学活动的性质。 教学要点: 1、文学活动的四要素 2、文学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教学方法: 讲述式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

    八上《老子_二章》教案

    八上《老子_二章》教案 文 章来源 莲 山 课 件 w w w. 5Y k J. c oM 一 五 《老子》二章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老子》,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