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财务管理专业)
英 文 名: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
前 置 课: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等
后 置 课: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
学 分:4学分
课 时:64课时
主讲教师:涂娟、彭胜平等
选定教材:刘永泽,陈立军等主编.中级财务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本课程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导向、以财务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我国企业会计核算标准为依据,主要阐述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与报告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具体包括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具体程序与方法,财务报告体系的构成及编制方法等内容。具体分为12章:第一章总论,是财务会计基本概念框架介绍;第二章至第七章,主要介绍资产要素的核算;第八章负债,主要介绍流动负债、长期负债的核算;第九章主要介绍所有者权益的核算;第十章、十一章,主要介绍费用、收入、利润的核算;第十二章主要介绍财务报告的内容、主要财务报表的编制等。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依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运用财务会计的方法,掌握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培养学生财务会计的应用能力,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规范性较强的课程,且有内容多、难度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各章的知识点及重难点内容。教师在讲授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应采用举例、案例分析等方式阐释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并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企业的会计问题;对学生课后预习、复习和知识的拓展应加强引导和指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应安排一定的作业,并适时做好作业的点评,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 总论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财务会计的特征,理解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重点掌握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要素的内涵。教学内容:
一、财务会计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财务会计的含义
(二)财务会计的特征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
(一)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二)财务会计的目标
三、财务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五)权责发生制
四、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一)客观性
(二)相关性
(三)明晰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五、会计要素及其计量基础
(一)会计要素
(二)计量基础 思考题:
1.财务会计含义?财务会计的特征有哪些? 2.如何理解财务会计核算的前提和基础? 3.如何理解财务会计的目标? 4.会计信息质量应具有哪些特征?
5.我国企业会计要素有哪些?它们的计量属性有哪些?
第二章 货币资金
课时分配: 3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货币资金的管理、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理解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基本概念和内容;重点掌握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会计核算。教学内容:
一、现金
(一)现金管理
(二)现金的核算
(三)备用金的核算
(四)库存现金的清查
二、银行存款
(一)银行存款账户的管理
(二)银行转账结算方式
(三)银行存款的核算
(四)银行存款的核对
三、其他货币资金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包含哪些内容? 2.企业应如何加强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3.现金的支付范围是什么?
4.银行存款账户的开立和使用有何规定? 5.银行转账结算方式有哪些?有何特点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相关概念;掌握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及其他应收款的核算。本章的重、难点是现金折扣、坏账损失的备抵法、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等。教学内容:
一、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及其确认
(二)应收账款的计价
(三)应收账款的核算
(四)坏账损失的核算
二、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的确认和计价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三)应收票据的贴现
三、预付及其他应收款项
(一)预付账款
(二)其他应收款 思考题:
1.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方法有几种?有哪些优缺点? 2.何为坏账?坏账损失如何核算? 3.什么是应收票据?应如何核算? 4.应收票据的贴现收入如何计算?会计上应如何处理? 5.其他应收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第四章 存货
课时分配: 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在了解存货的概念与分类基础上,理解存货取得、发出及期末存货的计价与核算,掌握存货清查结果的核算,重点掌握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的方法。本章难点内容是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及会计处理。教学内容:
一、存货概述
(一)存货的性质和确认
(二)存货的分类
二、存货的取得
(一)存货的初始计价
(二)外购存货的核算
(三)自制存货的核算
(四)委托加工存货
三、存货的发出: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
(一)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
(二)发出材料的核算
(三)发出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四)发出库存商品的核算
四、存货的清查
(一)存货盘盈的核算
(二)存货盘亏的核算
五、存货的期末计价
(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含义
(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运用 思考题: 1.什么是存货?可分为哪几类? 2.存货取得时的初始成本应如何确定?
3.实际成本计价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适用范围如何? 4.存货清查有何意义?清查结果应如何核算? 5.什么是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如何运用?
第五章 投资
课时分配:8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投资的概念及分类,理解有关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基本核算方法,重点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的核算原理。本章难点是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教学内容:
一、投资及其分类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含义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含义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含义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五、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五)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思考题:
1.什么是投资?包括哪些内容? 2.什么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如何核算? 3.什么是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何核算? 4.什么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何核算? 5.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时如何计量? 6.什么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其适用范围如何?
第六章 固定资产
课时分配: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固定资产性质、分类,理解固定资产计价方式、后续支出和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重点掌握固定资产增减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和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本章难点内容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期末计价的账务处理等。教学内容:
一、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三)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
二、固定资产的取得
(一)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核算
(三)接受投资固定资产的核算
(四)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核算
三、固定资产折旧
(一)折旧的性质及范围
(二)折旧方法
(三)折旧的核算
四、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含义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五、固定资产的处置
(一)固定资产出售的核算
(二)固定资产报废的核算
六、固定资产的清查
(一)固定资产盘盈的核算
(二)固定资产盘亏的核算
七、固定资产的减值
(一)固定资产减值的认定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 思考题:
1.什么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确认应符合什么条件? 2.不同途径取得的固定资产,其入账价值如何确定? 3.你如何理解固定资产折旧的意义? 4.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有哪些? 5.企业应该怎样选择折旧方法? 6.固定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是什么?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无形资产的性质与种类、其他长期资产的内容,理解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价、无形资产的减值,掌握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出租与出售的核算。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无形资产取得与摊销核算,难点内容是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价、无形资产减值。教学内容:
一、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价
(三)无形资产的取得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
(五)无形资产的出售和出租
(六)无形资产的减值
二、其他资产
(一)其他长期资产的内容
(二)其他长期资产的核算 思考题:
1.什么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哪些特征? 2.无形资产如何确认与计价? 3.如何确定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 4.无形资产的处置应如何核算? 5.其他资产有哪些内容?
第八章 负债
课时分配:8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负债的分类与计价,掌握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主要项目的基本核算方法。本章的重点是应付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增值税的核算,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基本核算方法;难点内容是企业应交税金、长期负债的利息、债券溢(或折)价的会计处理。教学内容:
一、负债概述
(一)负债及其分类
(二)负债的计价方式
二、流动负债
(一)短期借款的核算
(二)应付票据的核算
(三)应付和预收款项
(四)应交税费
(五)应付职工薪酬
三、长期负债
(一)长期借款的核算
(二)应付债券的核算 思考题:
1.什么是负债?负债有哪些特征? 2.什么是流动负债?流动负债应如何计价? 3.什么是增值税?增值税应如何核算? 4.什么是长期负债?应如何计价?
5.什么是借款费用?它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处理? 6.何为债券溢价、折价?溢、折价应如何核算?
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构成,掌握一般企业实收资本、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基本核算、资本公积及留存收益的基本核算。本章的重、难点实收资本(股本)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核算、留存收益的核算。教学内容:
一、所有者权益概述
(一)所有者权益及特征
(二)所有者权益的构成
二、投入资本
(一)一般企业实收资本的核算
(二)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核算
(三)资本公积的核算
三、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的内容
(二)留存收益的核算 思考题:
1.什么是所有者权益?它包括哪些内容? 2.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有何区别? 3.股份公司发行股票应如何核算?
4.什么是资本公积?资本公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什么是留存收益?留存收益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第十章 费用
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了解成本、费用的概念与分类,了解生产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与一般程序;掌握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方法、期间费用的内容及核算。本章的重点、难点主要有: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方法,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内容及核算。教学内容:
一、费用及其确认
(一)费用的分类
(二)费用的确认
二、生产成本
(一)生产成本的构成
(二)生产成本的核算
三、期间费用
(一)销售费用的核算
(二)管理费用的核算
(三)财务费用的核算 思考题:
1.什么是费用?费用有何特点?费用如何分类? 2.什么是产品成本?成本核算程序这样? 3.什么是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包括哪些内容? 4.期间费用在会计核算上有何特点?
第十一章 收入和利润
课时分配:5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收入的特征和分类、收入确认条件、营业外收支的内容,掌握销售商品收入、利润的形成与利润分配的核算,了解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核算、所得税的一般核算。本章重点是一般方式下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核算、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的核算,难点内容是收入确认与计量的方法,特殊销售方式下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所得税的核算等。
教学内容:
一、收入概述
(一)收入的特征
(二)收入的分类
二、收入的确认与计价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 1.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 2.特殊销售方式的收入确认
(二)劳务收入核算简介
(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核算简介
三、利润
(一)利润的构成
(二)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三)利润总额形成的核算
(四)所得税的核算
(五)净利润形成的核算
四、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二)利润分配的核算 思考题:
1.什么是收入?收入有哪些特征? 2.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应满足哪些条件? 3.销货退回应如何核算?
4.什么是利润?利润是如何构成的? 5.税后利润的分配程序如何?应怎样核算?
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
课时分配:5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编制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的基本方法,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和基本的编制方法,了解财务报表附注。本章重点内容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的理解,难点是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
一、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告的内容
(二)财务报表的作用
(三)财务报告的分类
(四)财务报告编制要求
二、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四)资产负债表的附表
三、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性质
(二)利润表的结构
(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四)利润表的附表
四、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三)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和方法
五、财务报表附注
(一)财务报表附注的作用
(二)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 思考题:
1.什么是财务会计报告?其内容包括哪些? 2.什么是资产负债表?有何作用?应如何编制? 3.什么是利润表?利润表有何作用?如何编制? 4.什么是现金流量表?有何作用?编制原理是什么? 5.会计报表附注主要内容有哪些?
附录: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C.2006.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第38号[S].2006.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4.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制度讲解[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5.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7.孙铮.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8.戴德明.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9.陈良华、戚啸艳.会计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0.王跃堂、陈丽花.财务会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吴中春.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谢获宝.中级财务会计[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3.贾莉莉.财务会计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14.李海波、刘学华.新编中级财务会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15.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6.Charles T.Horngren、Gary L.Sundem、John A.Elliott,Financial Accounting,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执笔人: 涂娟 2010年5月
审定人: 年 月
院(系、部)负责人: 年 月
第二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中级财务会计(上)》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会计学
学 时 数:64 学 分 数:4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中级财务会计(上)是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本科生、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与中级财务会计(下)构成中级财务会计的完整内容。中级财务会计是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四大环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全面阐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紧密结合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重点介绍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突出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实务也是本课程的重要特色。中级财务会计(上)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资产要素的相关实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本课程的作用与地位显得更为重要。
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核算方法和报告要求;学生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锻炼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会计一般问题的能力,增强财务意识,提高理财能力;进一步为会计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财务会计基础概念讲解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资产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理论和方法。以下分章说明。
第一章 总 论(4学时)
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与特征、中级财务会计的特点;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了解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第二章 货币资金(6学时)
了解货币资金的概念、特征和内容;了解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管理制度;了解银行结算方式;掌握现金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掌握银行存款的总分类
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掌握现金和银行存款的盘点制度和会计处理;掌握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第三章 应收和预付款项(12学时)
了解应收及预付账款的性质和范围;掌握应收账款的确认标准和基本核算;了解折扣对应收账款的影响;掌握净价法和总价法的区别和应用;掌握应收票据的相关业务核算;掌握预付账款账户的性质和核算;掌握其他应收款的内容与核算;掌握坏帐准备金计提方法和会计处理;掌握债务重组的内容。
第四章 存 货(12学时)
了解存货的概念、分类与范围、存货盘存制度、存货确认的条件;掌握存货入账价值和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方法;掌握材料按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和其他方法的核算;掌握委托加工物资、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的核算;掌握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和核算;掌握存货清查的方法和会计处理;掌握非货币性交易的内容。
第五章 投 资(12学时)
了解投资的概念、分类及意义;掌握短期投资取得、持有及转让等账务处理;掌握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和核算。理解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的特点;掌握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计算和核算;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和成本法;掌握长期债券投资的形成、溢折价摊销、处置或到期收回的核算;理解委托贷款的业务及核算;掌握长期投资的期末计价方法和核算。
第六章 固定资产(12学时)
了解固定资产的概念、特征、分类及确认条件;掌握固定资产取得时的入账价值和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折旧范围和计算折旧的方法及计提折旧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处置和盘盈盘亏得核算;掌握固定资产期末计价。
第七章 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6学时)
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分类及内容;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和无形资产计量;掌握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处置的核算;掌握无形资产的期末计价方法和减值准备金的提取、转回的核算;理解其他资产的概念和内容。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系统性强,理论性与技术性高度融合,造成学生接受的难度和教师的授课难度相对都比较
大。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利用率,保证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通过布置思考题和作业题以及安排撰写读书报告等手段,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
2.作业量(包括思考题和业务练习题)。
3.考核方法:期末闭卷考试。着重是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基础会计学》。本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课,它也是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如《中级财务会计(下)》、《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等等。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 陈立军 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 中国财政部颁发的系列《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中级财务会计(下)》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会计学
学 时 数:64 学 分 数:4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中级财务会计(下)是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本科生、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与中级财务会计(上)构成中级财务会计的完整内容。中级财务会计是以企业的资金运动为研究对象,以会计信息系统的四大环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线,全面阐述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紧密结合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重点介绍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突出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实务也是本课程的重要特色。中级财务会计(下)主要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的相关实务以及财务报告的基本内容和编报方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本课程的作用与地位显得更为重要。
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全面系统地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和结果的核算方法和报告要求;学生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锻炼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会计一般问题的能力,增强财务意识,提高理财能力;进一步为会计专业的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财务会计基础概念讲解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理论和方法。以下分章说明。
第八章 负债(14学时)
了解流动负债的概念、特点、分类及计价;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股利及预提费用的核算。了解长期负债的概念、特点、分类、确认和计量;掌握借款费用的处理;掌握长期借款及利息的核算;掌握应付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掌握企业债券发行、溢折价的摊销、应付利息的计提以及债券到期偿还的会计处理;理解长期应付款和专项应付款的核算。
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8学时)
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构成;掌握实收资本的核算;掌握资本公积的概念、来源和核算;掌握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第十章 费用(4学时)
了解费用的概念和分类;了解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区别和联系;了解费用确认与计量的原则;熟悉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内容与核算;掌握要素费用的核算;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核算;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
第十一章 收入和利润(14学时)
了解收入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理解商品销售收入和劳务收入的确认标准和计量原则;掌握商品销售收入实现的账务处理,重点是特殊销售业务的核算;了解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有关业务的核算方法;了解利润的概念和组成,了解利润分配政策;掌握所得税的核算;掌握本年利润的形成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14学时)
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意义、种类和编制要求;了解会计报表附注的作用和内容;了解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作用和基本内容;了解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资产负债表及其附表的内容、格式及编制方法;了解利润表及其附表的概念及作用;掌握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了解分部报告的意义和基本内容;了解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和现金流量的分类;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结构、项目及编制方法。
第十三章 会计调整(10学时)
掌握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处理方法;了解会计估计及其变更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处理方法;掌握会计差错更正的基本理论与会计处理方法;掌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基本理论和会计处理方法。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由于本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系统性强,理论性与技术性高度结合,造成学生接受的难度和教师的授课难度相对都比较大。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注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利用率,保证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要通过布置思考题和作业题以及安排撰写读书报告等手段,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及动手能力。
2.作业量(包括思考题和业务练习题):
章 次 思考题 业务题 第八章 负债 4—7题 8—10题 第九章 所有者权益 3—4题 3—5题 第十章 费用 2—4题 3—5题 第十一章 收入和利润 2—4题 4—6题 第十二章 财务会计报告 4—7题 3—5题 第十三章 会计调整 2—4题 3—5题
3.考核方法:期末闭卷考试。着重是对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是《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上)》。本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开设的第二门专业课,它也是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如《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等等。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 陈立军 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 中国财政部颁发的系列《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第三篇: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四、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总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特征、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财务会计的目标,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财务报告要素,重点掌握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和计量属性。第一节 财务会计及其特点
一、财务会计的特征
二、财务报告的目标
三、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四、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1、可靠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可比性;
5、实质重于形式;
6、重要性;
7、谨慎性;
8、及时性。
五、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㈠政治环境;㈡经济环境;㈢法律环境;㈣文化环境。
第二节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
一、会计的基本假设 ㈠会计主体;㈡持续经营;㈢会计分期㈣货币计量。
二、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权责发生制
第三节 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原则
一、配比原则
二、历史成本原则
三、划分收益性支出与性支出的原则 第四节 会计确认与计量
一、会计确认
二、会计计量 ㈠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
4、现值;
5、公允价值。㈡各种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财务报告要素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1、资产;
2、负债;
3、所有者权益。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1、收入;
2、费用;
3、利润 第二章 货币资金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明确货币资金的基本内容和有关的基本概念,了解货币资金在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各项有关规定,熟练掌握货币资金各组成部分的核算方法。
第一节 库存现金
一、现金的管理
二、现金的序时核算
三、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四、现金的清查 第二节 银行存款
一、开立和使用银行存款账户的规定
二、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
三、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
四、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五、银行转账结算 第三节 其他货币资金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第三章 存货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存货的概念、特征、确认条件和分类,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存货估价法,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存货清查的方法;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基本要求及通过自制、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取得存货的会计处理,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发出库存商品的会计处理,存货盘盈与盘亏的会计处理;重点掌握外购存货和委托加工存货的会计处理,发出原材料的会计处理,计划成本法,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第一节 存货及其分类
一、存货的概念与特征
二、存货的确认条件
三、存货的分类
第二节 存货的初始计量
一、外购存货
1、外购存货的成本
2、外购存货的核算
二、自制存货
三、委托加工存货
四、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五、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
六、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存货 ㈠换入存货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㈡换入存货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七、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存货 第三节 发出存货的计价
一、存货成本流转假设
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㈠个别计价法 ㈡先进先出法
㈢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㈣移动加权平均法
三、发出存货的会计处理 ㈠生产经营领用原材料
㈡出售的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㈢在建工程领用的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㈣其他用途发出的库存商品或原材料 ㈤生产经营领用的周转材料
第四节 计划成本法与存货估价法
一、计划成本法
㈠计划成本法的基本核算程序 ㈡存货取得及成本差异的形成 ㈢存货发出及成本差异的分摊 ㈣计划成本法的优点。
二、存货估价法 ㈠毛利率法 ㈡零售价法
第五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含义
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㈠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
㈡存货估计售价的确定 ㈢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㈠存货减值的判断依据
㈡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和转回 ㈢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第六节 存货清查
一、存货清查的意义与方法
二、存货盘盈与盘亏的会计处理 ㈠存货盘盈 ㈡存货盘亏 第四章 金融资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过本章学习,应了解金融资产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各类金融资产的初始的计量与期末计量,重点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减值的基本会计处理方法。
第一节 金融资产及其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内容
二、金融资产的分类
㈠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㈡持有至到期投资 ㈢贷款和应收款项 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五、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的确认 ㈠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
㈡分期付息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
㈢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利息收入的确认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与重分类 第四节 贷款和应收款项
一、贷款和应收款项概述
二、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 ㈠应收账款 ㈡应收票据 ㈢预付账款 ㈣其他应收款
㈤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 第五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 第六节 金融资产减值
一、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
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㈠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的计量 ㈡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
1、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
2、账龄分析法
㈢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第五章 长期股权投资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长期股权投资及其初始计量原则 ㈠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
㈡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原则
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㈠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㈡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三、以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㈠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㈡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㈢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㈣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㈤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成本法的基本核算程序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㈠会计科目的设置
㈡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一、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二、权益法置换为成本法
第四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一、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的构成
二、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 第六章 固定资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明确固定资产的基本概念、特征与分类,掌握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以及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方法,掌握企业通过不同的来源取得固定资产的业务以及关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业务、固定资产处置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第一节 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的含义及特征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三、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
1、原始价值
2、重置完全价值
3、净值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㈠外购的固定资产 ㈡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1、营工程
2、出包工程
㈢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 ㈣租入的固定资产
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 ㈤债务重组取得的固定资产
㈥非货币发生资产交换取得的固定资产 ㈦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㈧盘盈的固定资产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折旧
㈠固定资产折旧及其性质
㈡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及折旧范围
㈢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2、工作量法
3、加速折旧法 ⑴双倍余额递减法 ⑵年数总和法
㈣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㈠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含义及分类 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1、增置
2、改良与改善
3、换新
4、修理
5、重安装
第四节 固定资产处置
一、固定资产处置的含义及业务内容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㈠固定资产出售 ㈡固定资产报废 ㈢固定资产毁损 ㈣固定资产盘亏 第六章 无形资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明确无形资产的基本概念、特征,了解无形资产的分类以及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方面的有关规定,熟练掌握无形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第一节 无形资产概述
一、无形资产的含义及特征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三、无形资产的确认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㈠外购的无形资产
㈡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
㈢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无形资产 ㈣债务重组取得的无形资产 ㈤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
第三节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一、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
二、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的原则
三、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 第四节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无形资产使用寿命
二、无形资产摊销方法
三、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 第五节 无形资产的处置
一、无形资产的出售
二、无形资产的报废
第八章 投资性房地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理解投资性房地产入账价值的构成及后续支出核算的原则,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核算方法、期末计价及处置的核算方法。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性质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㈠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项目 ㈡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项目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 第二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㈠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
㈡自行建造的投资性房地产
第三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㈠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
㈡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会计处理
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第四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支出
一、投资性房地产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
二、资本化的后续支出
三、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第五节 投资性房地产与非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一、房地产的转换形式
二、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㈠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㈡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三、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
㈠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 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存货 第六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终止确认与处置损益
二、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三、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第九章 资产减值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资产减值的含义,了解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资产减值的认定标准。了解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理论依据与计算方法,掌握各类资产减值的处理方法。
第一节 资产减值概述
一、资产减值的含义
二、资产减值的确认
第二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一、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
二、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
三、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估计
第三节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一、资产减值损失确认与计量的一般原则
二、资产减值损失的账务处理
第四节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一、资产组的认定
二、资产组减值测试
三、总部资产的减值测试 第十章 负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负债的含义、特征和分类;掌握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预计负债和应交税费的核算内容及其相应的账务处理;掌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核算内容及相应的账务处理;掌握各种债务重组方式下债务人的账务处理。第一节 负债概述
一、负债的含义及特征
二、负债的分类及确认 第二节 流动负债
一、短期借款
二、交易性金融负债
三、应付票据
四、应付账款
五、预收账款
六、应付职工薪酬
七、应交税费
㈠应交税费核算的内容 ㈡应交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㈢应交消费税的会计核算 ㈣应交营业税的会计核算 ㈤其他应交税费的核算
八、应付利息
九、应付股利
十、其他应付款 第三节 非流动负债
一、长期贷款
二、应付债券
㈠应付债券核算的内容
㈡应付债券发行时的会计核算 ㈢应付债券利息的会计核算
㈣应付债券到期偿还金额的会计核算
三、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四、专项应付款
五、预计负债
㈠或有事项的含义及特征 ㈡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 ㈢预计负债的计量 ㈣预计负债的披露 ㈤或有负债的披露 第四节 借款费用
一、借款费用的定义及确认 ㈠专门借款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㈠一般借款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第五节 债务重组
一、债务重组的含义及其特征
二、债务重组的方式
三、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 ㈠以资产清偿债务
1、以现金清偿债务
2、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 ㈡将债务转为资本 ㈢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㈣混合重组方式
第十一章 所有者权益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及其构成,公司型企业及其特征;了解投入资本的主要法律规定;掌握股票发行与认购的会计处理方法;熟悉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的构成内容及会计处理方法。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概述
一、企业组织形式
二、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及构成 ㈠所有者权益的含义
㈡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
三、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第二节 投入资本
一、投入资本概述
二、投入资本的会计处理 ㈠一般企业投入资本
㈡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资本 ㈢资本公积
第三节 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的性质及构成、㈠留存收益的性质 ㈡留存收益的构成
1、盈余公积
2、未分配利润
二、留存收益的会计处理 ㈠盈余公积的会计处理 ㈡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㈢弥补亏损的会计处理
三、股利分配 ㈠股利分派限制 ㈡股利分配的日期 ㈢股利的种类
四、股票分割
第十二章 成本费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过本章学习,了解费用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费用确认和计量,掌握期间费用的核算和生产成本的概念及生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第一节 费用的概念及其确认
一、费用的概念
二、费用与资产、成本和损失的关系
三、费用的分类
四、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㈠费用的确认 ㈡费用的计量 第二节 生产成本
一、生产成本的概念
二、生产成本核算应设置的账户
三、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㈠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㈡工资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㈢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㈣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四、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第三节 期间费用
一、销售费用
二、管理费用
三、财务费用
第十三章 收入和利润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收入的概念和分类,重点掌握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条件及其运用;了解各种销售方式下收入的确认及会计处理;了解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和建造合同收入与计量的原则;熟悉利润的构成和营业外收支的主要内容;掌握本年利润的结转方法、净利润的分配程序;了解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第一节 收入
一、收入及其分类 ㈠收入的概念与特征 ㈡收入的分类
二、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㈠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 ㈡销售商品的一般会计处理
㈢销售折扣、折让与退回的会计处理 ㈣特殊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
1、托收承付
2、分期收款销售
3、委托代销
4、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销售
5、分期预收款销售
三、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㈠劳务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基本原则 ㈡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分拆 ㈢特殊劳务收入的确认
四、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第二节 利润
一、利润及其构成 ㈠利润的概念 ㈡利润的构成
㈢营业外收入与支出
二、利润的结转与分配 ㈠利润的结转 ㈡利润的分配 第三节 所得税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㈠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㈡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㈢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核算程序
二、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㈠资产的计税基础 ㈡负债的计税基础
三、暂时性差异 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㈡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四、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 ㈠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㈡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五、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㈠当期所得税 ㈡递延所得税 ㈢所得税费用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财务报告的种类及编制的基本要求;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了解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与方法。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告的内容
二、财务报告的作用
三、财务报告的披露方式
四、财务报告的分类
五、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
六、财务报告列报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述
二、资产负债表的列报格式和列报方法 第三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概述
二、不同收益计量观
三、利润表的局限
四、利润表的列报格式和列报方法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概述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三、现金流量表附注
四、现金流量表及附注的平衡关系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概述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列报 第六节 财务报表附注
一、财务报表附注概述
二、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 第七节 中期财务报告
一、中期财务报告概述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 第十五章 会计调整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会计变更的种类及构成内容,掌握会计变更处理的方法,掌握各类会计差错的调整方法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类别及调整事项的调整方法。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一、会计政策
二、会计政策变更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四、会计变更的披露
五、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
第二节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
一、会计估计
二、会计估计变更
三、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
四、会计估计的披露 第三节 前期差错更正
一、前期差错的概念及类型
二、前期差错重要性的判断
三、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四、前期差错更正的披露
第四节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概念及涵盖期间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
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处理
五、课程教学的安排及要求 教学环节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通过各教学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理论教学
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
2.教学手段:课堂讲授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板书进行。
(二)实践环节
包括作业练习、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作业练习以自编习题集为主,采取抽查方式评阅。
(三)考试环节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试题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及账务处理、简答题几种类型,主观题约占50%~60%,客观题约占50%~40%。中级财务会计(上)和中级财务会计(下)单独考试,合并计算学分。
期末总评成绩按平时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其中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出勤状况)占25%,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75%。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教材
《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陈立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教学参考书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与案例》,陈立军,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中级财务会计》,陈信元,高等教育出版社
《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企业会计制度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小企业会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中级会计实务》及配套练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教材
《初级会计实务》及配套练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教材
《会计》及配套练习,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 《会计研究》,中国会计学会主办 《财务与会计》,中国财政杂志社 《会计之友》,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财会月刊》,《财会月刊》杂志社 《财会研究》,甘肃省财政科学研究所 《财会信报》,财会信报出版社
3、常用网站
中国财政部 http://www.xiexiebang.compan.com/bbs/index.php
CPA俱乐部 http://www.xiexiebang.com/bbs/index.asp
CPA天空 http://www.xucpa.net/bbs/index.asp
大纲执笔人:朱国
第四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方案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方案
《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最重要的、处于中心环节的课程,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是重头戏。其方案如下:
首先,优秀教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在这方面,主要抓文字性主教材和辅导教材、练习教材、模拟实验教材和课件辅助媒体的建设。计划在三年内自编适合我们自己需要的,体现镇江高专培养目标的《中级财务会计》主教材,辅导教材和练习教材,并制作理论联系实际的,为教师和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课件,并选用优秀的模拟实验教材。祁美云老师制作了《中级财务会计》多媒体课件,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其次,以科研为龙头,为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近几年,中外会计,尤其是中国会计改革的力度加大,改革的频率日益加快,会计问题不断增加。因此,探讨时代性,前沿性的会计问题,并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建设中教材内容和教学改革两个重大项目,理所应当地加大科研力度,鼓励教师积极探讨相关问题。我们在这方面的具体目标是:鼓励教师研究探讨新问题,多写科研和教研方面的有见地的文章,在学报和各级学刊上发表。除此之外,还利用教研室活动时间进行专题讲座,鼓励大家相互切磋和探讨,以提高自己会计教学研究水平。由于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保证,所以本课程规划培育一支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初步拟定财务会计课程组应有3名专职教师组成。
再次,实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改革。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是我们会计学专业的基本目标。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尤其应当体现。为了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重点在于统一任课教师对各知识点及重点、难点的认识和把握,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采取案例教学、传统理论教学和课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将书本中所涉及到的国际国内最新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动态,以及我国大公司、中小企业的改革实践,及时地与学生交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需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强分析、剖析案例。这样才能使他们在纷繁复杂的企业会计的日常业务活动中,拓宽分析问题的思路,真正地提高他们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目前有1位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具体、生动、形象,并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最后,作为会计专业中心主干课程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不可忽视的一项课程建设措施,是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有一个稳定的校外专业技术和会计实际训练的基地。以便使学生在就业之前有一个施展才能的练兵场,有一个过度到为了就业的“准企业”。这样可以使用学生尽快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比较容易地使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一步到位。
第五篇: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大纲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中级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中级财务会计》 课程负责人:余海宗
授课教师:傅代国、焦薇、唐国琼、于晓谦、吴学斌、黄增玉、张雪南、梁婷、谭洪涛
学 时:周3 学 分:3 先修要求:会计学基础
授课对象: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CPA专业方向 讲课学时:50学时
实验学时:习题课及课外习题讲解4学时 案例分析:4学时 期末考试:2学时
教材名称及主编姓名:《财务会计学》,傅代国主编,新版教材正在编写出版过程中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CPA方向所开设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构成会计学科体系的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是以我国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最新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国际惯例为依据,既有财务会计理论的阐述,又有财务会计实务的讲析,成为会计专门人才必修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介绍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培养学生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
三、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基础会计,其后续课程依次为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与成本会计课程在部分内容上有交叉,处理的原则是:财务会计课程只涉及到有关费用的核算方法,完成费用按要素的核算与归集。费用按成本项目或成本计算对象的归集与分配等方面的内容则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加以解决。有关报表分析的内容放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讲授。有关破产清算、合并报表等内容列入高级财务会计中讲授。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财务会计学主要讲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各具体会计要素的核算及对外陈报。从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和基本要求上看,一是注重会计问题的经济背景,分析会计的经济社会影响,从经济学等广泛的领域理解、学习会计,注重会计的经济生命和经济价值;二是注重会计职业判断的特征,引导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三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参与会计工作的基本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能力以及分析会计政策对会计信息的影响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会计原理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过程,并紧密结合企业的基本经济业务,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的账务处理以及财务报表的编制,并为进一步学习《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五、教学形式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可利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电子讲稿,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以及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实践性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内容。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课堂测试和课外作业。
本课程配备了习题集。习题的选择结合实际,以加深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对本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作业是本课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完成规定的课外作业。
本课程平时采用案例分析,分小组讨论,或口试、或写阶段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期末采用闭卷考试的办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考核。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4学时)第二章
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4学时)第三章
应收款项(4学时)第四章
存货(3学时)
第五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的投资(4学时)第六章
固定资产(2学时)第七章
无形资产(2学时)第八章
投资性房地产(2学时)第九章
长期股权投资(5学时)第十章
资产减值(4学时)第十一章
负债(4学时)第十二章
所有者权益(2学时)第十三章
收入、费用及利润(4学时)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4学时)案例教学(4学时)作业评讲(4学时)期末考试(2学时)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实务操作性很强,就会计学的内在教学规律而言,本课程各章教学内容在方法上应以讲授账务处理的内在逻辑及业务例示为主线,侧重于会计的经济社会价值和会计的职业判断特征。因此,一方面要结合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实施情况以及企业实际会计工作,适当组织一些相关的课堂讨论;另一方面,在每章适当的地方都安排有判断流程图,即可把握整体教学思路,又可增强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时间以外,还应辅之一会计模拟实验操作。此外,认真完成课后练习对于理解本课程课堂教学内容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在课堂上讲解。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建议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同时辅之以少量的板书。
八、考核方法 本课的成绩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和实验考核以及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
九、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1.修订大纲的指导思想:根据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的特点,结合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会计实务发展的最新动态修订本大纲。
2.本大纲是依据本科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编写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践性。
十、课程章节基本内容
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
1.掌握会计要素概念及其确认条件 2.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掌握会计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4.熟悉财务报告目标 5.熟悉财务报告的构成 6.了解会计基本假设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我国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和结构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第一节
财务会计的概念和特征
一、财务会计的概念
二、财务会计的特征 第二节
财务会计的目标
一、财务信息的使用者
(一)投资者
(二)债权人
(三)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四)社会公众
二、财务会计目标的内容
(一)受托责任观
(二)决策有用观
(三)融合观
第三节
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信息质量特征
一、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
二、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
(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会计要素概念
二、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资产
(二)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三、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一)收入
(二)费用
(三)利润
第五节
财务会计要素的计量
一、会计计量基本理论
(一)计量对象
(二)计量属性
(三)计量对象
二、会计计量基本要求和会计计量属性的构成(一)历史成本
(二)重置成本
(三)可变现净值
(四)现值
(五)公允价值
三、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第六节
财务报告
一、财务报告的概念
二、财务报表的组成及相关概念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三)现金流量表
(四)附注
第二章 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基本理论和会计处理,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 1.了解货币资金的核算内容 2.掌握金融资产的分类
3.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和核算 4.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后续计量和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货币资金的管理和内部控制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性质、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货币资金
一、货币资金的范围及内部控制制度
(一)货币资金的性质与范围
(二)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库存现金的核算
(一)库存现金的管理
(二)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
(三)备用金的核算
(四)库存现金清查
三、银行存款的核算
(一)银行存款的管理
(二)银行转帐结算方式
(三)银行存款收付的核算
(四)银行存款的核对
四、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金融资产的概念和分类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性质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出售
第三章 应收款项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应收款项的基本理论与会计核算,通过本章学习,要求: 1.了解应收帐款的性质与范围 2.掌握应收帐款发生与收回的核算 3.掌握应收票据的核算 3.掌握坏帐的核算
4.掌握预付及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应收帐款发生与收回的核算 2.坏帐的核算
第一节 应收款项概述
一、应收款项的概念
二、应收款项的分类 第二节 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的概述
(一)应收票据的分类
(二)应收票据的计价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
(一)不带息票据的核算
(二)带息应收票据的核算
第三节 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的确认
二、应收账款的计价
(一)商业折扣
(二)现金折扣
三、应收账款的核算
(一)没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的核算
(二)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的核算
(三)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的核算
四、坏账损失的核算
(一)坏账的确认标准
(二)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计提比例和计提方法
(三)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第四节 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
一、预付账款
(一)预付账款的核算内容
(二)预付账款的核算
二、其他应收款
(一)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内容
(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第五节
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
一、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
二、应收债权出售
(一)不附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
(二)附追索权的应收债权出售
(三)应收债权贴现
第四章 存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存货的基本理论和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 1.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 2.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 3.掌握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 4.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 5.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
2.掌握存货初始计量和期末计量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一)外购的存货
(二)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三)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第二节 存货发出的计价
一、存货盘存制度
二、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一)先进先出法、(二)加权平均法
(三)个别计价法 第三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第四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的投资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讲授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的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
1.了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性质
2.掌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3.掌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核算
4.掌握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 5.掌握不同类金融资产转换的核算 6.掌握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2.采用实际利率确定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方法 3.不同类金融资产转换的核算 4.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核算
第一节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性质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第二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性质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
三、不同类金融资产之间转换 第三节 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一、金融资产减值测试
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
(二)贷款和应收款项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第六章 固定资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固定资产的基本理论和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 1.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2.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3.掌掌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4.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5.熟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2.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及其核算
3.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及其核算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原则
(二)不同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确认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第三节 固定资产处置
一、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处理
第七章 无形资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无形资产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 1.掌握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2.掌握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条件 3.掌握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4.掌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原则 5.掌握无形资产摊销原则 6.熟悉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2.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及其核算 3.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确定和摊销 4.无形资产的处置
第一节 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及确认条件
(一)无形资产的概念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
(三)土地使用权
二、研究与开发支出
(一)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区分
(二)研究与开发支出的确认
三、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一)外购无形资产
(二)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
(三)投资者投入无形资产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政府补助取得的无形资产 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判断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是否确定
二、确定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因素
三、无形资产摊销
第三节 无形资产处置和报废
一、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
二、出售无形资产所有权
第八章 投资性房地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投资性房地产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
1.掌握投资性房地产概念和范围 2.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 3.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的核算 4.掌握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的核算 5.掌握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核算 6.熟悉投资性房地产处置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 2.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 3.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核算 4.投资性房地产处置
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第二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一、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一)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的前提条件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会计处理
三、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第三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一、房地产的转换
(一)房地产的转换形式及转换日
(二)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第九章 长期股权投资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长期股权投资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2.掌握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3.掌握以非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方法 4.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 5.掌握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 6.熟悉长期股权投资处置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不同方式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方法 2.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基本理论和核算 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的基本理论和核算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原则
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企业合并概述
(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
三、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一)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三)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五)债务重组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一、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原则
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一)成本法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二)成本法核算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
(一)权益法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二)权益法核算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和处置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第十章 资产减值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资产减值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认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2.掌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3.掌握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原则 4.掌握资产组的认定方法及其减值的处理 5.熟悉资产减值的概念 6.了解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认定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 2.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3.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原则
4.资产组的认定方法及其减值的处理
第一节 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认定
一、资产减值概念
二、资产减值的迹象
第二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和减值损失的确定
一、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的确定
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
(一)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
(二)折现率的预计
(三)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计
(四)外币未来现金流量及其现值的预计
三、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第三节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的处理
一、资产组的认定
二、资产组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的确定
三、资产组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四、涉及总部资产的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商誉减值的处理
一、商誉账面价值的分摊
二、商誉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
第十一章 负 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负债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一般纳税企业应交增值税的核算
2.掌握职工薪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3.熟悉应付股利的核算
4.了解应交消费税和应交营业税的核算 5.了解小规模纳税企业增值税的核算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流转税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
2.职工薪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第一节 负债概述
一、负债的概念和特征
二、负债的分类 第二节 应付职工薪酬
一、职工薪酬的内容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一)职工薪酬确认的原则
(二)职工薪酬的计量标准
(三)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
(四)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第二节 应付债券 一、一般公司债券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 第三节 应交税费
一、流转税概述
二、应交增值税
三、应交消费税
四、应交营业税
五、其他税费 第三节 其他负债
一、短期借款
二、应付票据
三、应付账款
四、预收账款
五、其他应付款
六、应付股利
七、长期借款
八、长期应付款
九、专项应付款
第十二章 所有者权益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了解所有者权益的性质和内容 2.掌握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和联系
2.投入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所有者权益的性质及构成
一、所有者权益的性质
二、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三、所有者权益的组成内容 第二节 实收资本
一、实收资本概述
二、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 第三节 资本公积
一、资本公积概述
二、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第四节 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的性质
二、盈余公积
(一)盈余公积的性质和内容
(二)盈余公积提取和使用的会计处理
三、未分配利润
(一)未分配利润的两层含义
(二)未分配利润的会计处理
四、未弥补亏损
(一)弥补亏损的方法
(二)会计处理
第十三章 收入、费用及利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2.掌握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3.掌握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4.掌握建造合同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5.熟悉商业折扣,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的处理 6.掌握利润形成及其分配的核算 7.掌握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8.掌握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9.掌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10.掌握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建造合同收入等的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 2.不同商品销售方式的会计处理 3.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
4.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确定 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 6.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7.股票股利和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差异 8.利润形成和分配的会计核算
第一节 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
(二)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运用
二、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
三、现金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的处理
(一)现金折扣
(二)销售折让
(三)销售退回
第二节 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
(一)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条件
(二)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运用
二、提供劳务收入的计量
三、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的区分
第三节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
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计量 第四节 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建造合同的概念
二、合同的分立与合并
三、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一)合同收入的内容
(二)建造合同成本
(三)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第五节 期间费用的核算
(一)营业费用的核算
(二)管理费用的核算
(三)财务费用的核算 第六节 利润总额的核算
一、营业外收支的核算
二、利润形成的核算 第七节 所得税的核算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二、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一)一般原则
(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四、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一)一般原则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五、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一)当期所得税
(二)递延所得税
(三)所得税费用 第八节 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三、利润的年终结转
第十四章 财务报告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讲授财务报告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同学们: 1.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2.掌握利润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3.掌握现金流量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4.掌握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5.掌握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
6.熟悉附注的概念和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本章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
1.主要报表的内容,格式和编制方法 2.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表的概念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三)现金流量表
(四)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
(五)附注
二、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一)持续经营
(二)列报项目一致性
(三)性质或功能
(四)抵销
(五)指标可比性
(六)明了性
(七)期间要求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二)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列示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一)填制依据(二)填列方法 第三节 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内容和格式
二、利润表的编制
(一)填制依据
(二)填列方法
三、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三)每股收益的列报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概述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三、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 第六节 附注
一、附注的性质
二、附注的主要内容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六)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七)分部报告
(八)关联方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