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实践案例及反思
一、激趣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
同学们,十年前,也就是1997年,我和你们差不多年龄时,正在读高二,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有一天,为看一个电视节目,我们全校停课。这个节目就是中国为收回香港而与英国举行的“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谈祖国和民族这个话题有些遥远,但从那一天开始——1997年7月1日,我的这一想法彻底改变了,特别是在午夜0时,英国“米”字旗刚刚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我相信每一名华夏子孙都忍不住想对自己的祖国表达最深沉的爱。
因此,现在我常对我们班级的同学说,做人就要从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做起。我们从来就应该为我们这一天天强大起来的祖国而骄傲,为我们这古老而觉醒的民族而自豪。所以,先让我们来重温那激动而自豪的一刻。
(运用教学媒体,显示视频文件“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现场”,板书课题。)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别了,不列颠尼亚》。
二、感知
2、新闻体裁的知识简介。要品读一篇优秀的新闻稿,我们首先要了解有关新闻的知识。(屏幕展示新闻通讯的概念)
明确:本文是一篇通讯,广义上是新闻的一种,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通讯除具有新闻性之外,还具有形象性。
其结构一般包括五个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三、品读、赏析
3.释题
好,了解有关新闻之后,我们先看本篇通讯的标题。请说说你如何理解标题?
明确: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③“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4.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本篇通讯的结构顺序(事先由教师指导)请一名同学带着对这一事件的理解来深情地朗读课文,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明确:是当时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
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
四、讨论、实践
5.深入体味作品,把握本篇通讯的重要特色
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之后,我们可以了解虽然本篇通讯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录的,但绝不是记帐式的刻录,它采用一种重要的写作手法就是特写。由此引入“什么是新闻特写”(大屏幕展示)
明确: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主体部分就是选取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几个重要场景。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几个场景。明确:共4个场景
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教师总结:本文通过描述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四个场景,出色地记录了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充分表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深刻的历史主题。
这篇新闻报道以特写的手法描绘了四个重大场景,而在这些场景中还大量地运用背景材料,成为本篇通讯的重要特色之一。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明确:4、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4、港督府的历史;
7、156年前,英国士兵占领港岛,第一次升起英国国旗;
11、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方式插上港岛。)
作用: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背景材料的引用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厚重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
(教学效果如何主要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把练习定位于将本篇通讯的部分内容缩写为新闻。)这就是本篇通讯精彩处之一,此外,其还有一特色——语言,我们选择其中一段来品味一下。
(请一名同学来朗读一下第2、3段。)
把这段通讯改写成一篇新闻,你觉得应该省略了哪些语言?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
小结:
通过以上对这篇通讯中所描绘的场景及涉及的背景的提炼研究,我们来总结一下通讯较之一般的新闻有何区别。(强化学生知识结构)
五、拓展、延伸。
6.充分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
学习到这里,我们基本完成了对《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的研究,可是我还是要多问一句,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地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明确:曾经因为愚昧落后,因为懦弱,我们的领土曾被列强侵占,我们的人民曾被奴役。现在我们经济强大了,综合国力增强了。我们才会收回属于我们的领土,才能赢回属于我们的尊严。那么,这段屈辱的历史将时刻警醒我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不断崛起并走向强盛而拼命读书。”这是我们作为中华子孙应永记于心,铭刻于骨的誓言。
六、作业
好!今天我们共同研习了新闻报道的写法,正巧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发生了一件重要事件,就是有这么多老师来我们班听课,欣赏我们同学的风采,这是我们同学上高中以来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请就此重大事件写一篇新闻报道。(写在周记本里)
七、板书设计
如果说练习是教学检测,那么板书则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本课板书设计遵循简明精练,突出重点,形象美观原则。
八、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新闻报道,第一次在高中课本中出现新闻报道,学生觉得新鲜,更觉得因缺少所谓的“故事性”而枯燥。怎么入手去教,一直困扰着我。一段时间的揣摩,我不禁退一步想,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去想怎么去学,把这个烦恼丢给他们。那么,好,我不当老师了,由学生们来扮演记者好了,我是个听众,一个会去吹毛求疵的听众。在经过对新闻这一文体仔细地讲解之后,我要求学生把这篇具有文学色彩的报道,改编成各式各样的新闻简讯,我真诚而又客观地去挑剔,去赞赏,结果出乎意料地好……
所以,一份对人有意义的工作比金钱更激励人,学习也如此,一份有意义,甚至于有趣的学习任务比严格要求效果更好。
第二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反思
6.《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反思
元善中学
叶健强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我对新闻类教学有了一点深切的体会,改变了以往浅尝辄止的教学方法,我是这样安排的:
1.以“别了,司徒雷登”这一题目导入。2.了解并掌握新闻的一些相关知识
3.从课文中印证新闻的相关知识。(导语,历史背景,新闻事实)4.总结回顾
我们与实用类文章打交道的机会要远远大于与其它类文体打交道的机会,因为在教学中,不但不应忽视,反而应有所侧重和。要做的首先就是争取通过“别了,不列颠尼亚”,让学生真正了解新闻体裁的作用和价值。其次是,了解它的独特之处:一是修饰性的语言;二是以时间顺序来架构整个篇目;三是对四个场景的侧重。
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就是学生对此类文章不感兴趣,我采取的措施就是明确告诉他们能够迅速准确的获取信息就一件对未来生活多么重要的事情,以此来激励学习兴趣,效果不错,学生跃跃欲试。
但教学过程中,还是有所遗憾的,就是学生不太理解为什么要介绍历史背景,对我所做出的可以增强报道的广度和深度的说法不是很理解,如果再上这堂课的话,我会用红花和绿叶来做比喻,再罗列几
个例子,这样应该更容易理解。
第三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反思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师说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新闻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众多香港回归的报道中脱颖而出,被选入语文教材。学习本文,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是要注重新闻旧知的复习和新知的掌握。第二就是要教学学生如何看懂新闻特写,指导学生通过本文,掌握特写对新闻横切面的报道方法。体会其独特的魅力所在。同时,渗透爱国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生对新闻并不陌生,但是他们缺乏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把握文章重要信息,体会本篇新闻的突出特点(描写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回顾,使作品厚重感增加)。并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品味本文是如何将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的。由于作者按时间顺序,在抓取重要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列出文中的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加以分析,体会文章中的深含的思想感情。
另外,指导学生品味本文在新闻性和文学性上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文中相关细节描写的分析和赏鉴,分析本文文学性特点。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基本如预期进行。学生掌握新闻及新闻特写的相关知识。对文中所述新闻事实有深入了解,对新闻背景和新闻事实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能分析到位。不足之处在于,对新闻特写的独特之处的赏析不足,学生课堂能动性发挥不够。教师包办得过多。
第四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课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课型:新授课 执笔:谢文香 备课组:初二备课组 审核人: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标题及关键句含义,分析文章现实场景与历史背景相融合的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国家主权和领土的意识,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新闻主体的梳理)教学难点
标题及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速度
品读
讨论
点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对香港了解多少?(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现状)
1840年爆发中英鸦片战争,1841年英国侵占中国香港岛,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到《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到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条约月底生效。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古老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下面,就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明确目标
三、检查预习
1、凝重 níng 紫荆 jīng 停泊 bî 掩映 yǎn 1 世人瞩目 zhǔ 旗帜zhì
2、速读课文,谈谈你对课文标题的理解。
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2、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3、“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四、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
1、速读课文按照新闻的结构筛选本文信息 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第1段)末任港督离港 主体:2——11 背景:港督府的变迁
结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自学指导二
1、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明确: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下午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下午6点15分——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7月1日零点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自学指导三
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明确: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拓展延伸
1、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明确:4、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2、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是什么意思?
明确: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文章主旨:
这则通讯通过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盛事的回顾,证明了只有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昌盛,我们才不会被别人欺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阅读与写作上,要求学生了解消息及特写性消息的特点。学习作者语言表达上的技巧。
五、完成当堂训练
第五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案例比较研究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案例比较研究
《别了,“不列颠尼亚”》被选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必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对于刚刚迈出初中校园,步入高中大门的同学们来说,要将高中学科与初中学科这两种新旧知识衔接起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即使是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因为高中和初中这两个阶段,不管是在教材本身,还是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大差异。
在教材编排上,初中语文是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包括“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而高中教材的编排则是以模块为单位。一本书为一个模块,分为若干专题,每个专题又是由若干板块和写作训练构成。
在教学方法上,初中字词教学要求学生利用字典,对字词进行归纳整理、复习记忆,教师注重考核;阅读教学则重视解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文言教学则以读、背为重点,要求学生学会利用注释理解文言基础知识,并能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高中阶段的字词教学要求学生自主识字,教师只做定期抽查;阅读教学则要求学生掌握鉴赏方法,在探究中学习;文言教学中,除初中阶段要求的读、背之外,学生还应自主并多渠道解决字词含义,重视文本内涵、意蕴和文化的体验。
基于这些方面的差异,即使是在两个阶段教学同样体裁、同样内容的课文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会不一样。下面就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为例来做一说明。
初中阶段,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选入了五篇新闻(《三个太阳》《录音新闻》《“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其中的第五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和我们高中第一册第十课的《别了,“不列颠尼亚”》体裁相同,都属于新闻;内容上,都是在说有关香港回归时交接政权的事情。在教学这两篇课文时,方法绝对是有差异的。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一文详细记述了政权交接仪式进行的整个过程,如查尔斯王子的讲话、降旗、升旗、江泽民主席的讲话等都占了很大的篇幅。根据初中语文教学要求的特点,重在对程序性知识(为什么)和策略性知识(怎样做)的学习。那么,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就可以主要安排为:第一,让学生根据新闻体裁的结构特征,提炼课文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第二,尝试着运用新闻文体将最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某件事情写下来,让大家互相点评、借鉴。
《别了,“不列颠尼亚”》作为高中语文课文,比较《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在深度上应有所拓展,如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探讨一下标题的含义及妙处,深入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所蕴含的情感,体悟课文在材料组织方面的巧妙之处等。下面是两位老师在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案例,我们来做一比较。
案例一
上课铃声响起之前,马老师便将课文标题及作者板书在黑板上。行的师生问候。之后,马老师用投影请大家观看了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剪辑。接着,的热情从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入侵开始讲起香港是如何沦为殖民地的。在马老师热情洋溢的7分钟“导入语”之后,他给学生据新闻的体裁结构,将课文各结构部分的内容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验大家的预习效果。马老师在教室转悠2一同学的回答做任何评价,接着提问第二位。进行比较、分析、评点两人答案。其间,顺势就结合本文,回顾初中所学新闻文体的特征。
说到标题往往是文章的文眼,他让同学们用亚’”的用意何在?之后同样是对同学的回答做出分析、评点。接下来,马老师要求同学们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快速找出文中的一两句用得类似于标题这么好的句子,并说说它们好在什么地方。于是,同学们找出了像“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之类的句子,而且,同学们还争先恐后地发言,分析了“‘不列颠尼亚’号”和“紫荆花图案”各自的象征含义、对比效果以及“日落仪式”这一短语中一语双关的用法等。
正当激烈氛围到达高潮时,马老师让大家冷静比较:归的交接仪式,《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的笔调显得很严肃,而 1997提问第一位同学,3分钟思考:铃响,7月1日中英政府关以非常饱满
2分钟,要求学生根以便检但没有对这他才给大家“别了,‘不列颠尼恰好构成这2
是例年他用一种高昂的语调,分钟后,听完两位同学的回答,为什么同样是写香港回《别了,“不列颠尼亚”》却可以写得如此意蕴深邃?《别了,“不列颠尼亚”》在表述事件时是用了哪些特殊的表达技巧?通过简单的引导,同学们便很快发现,《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报道重大事件、描述现实场景时,兼顾了对历史的回顾。由此,一幅幅历史图景在我们脑海中幻化为虚景,对比眼前真实的画面,虚实相生。也正是这种对历史的耻辱感和痛楚与现实景象带来的欣喜之情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滋味更增加了作品的厚重。
文章教学至此,主要的教学目的(文体特点的掌握、解题、感知文意、词句鉴赏、表达技巧的分析)都已经达成。
下课铃声响起之前,马老师让同学们课后体会本文的其它任何一点妙处,写在课文40页的空白处,下次课前抽查。
案例二
上课铃响,李老师让同学们翻开课本到第四单元,看单元提示中的相关信息,并用多媒体展示了关于新闻和报告文学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如新闻特点:新、真、快、实、短,常见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大部分同学都很自觉地不停地用笔记下来,有几个同学看见老师正盯着自己,也赶紧拿起笔来抄写。李老师待大部分同学抄好后,开始引入对第十课第一篇短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学习。李老师说:“标题乍看之下像是作者在一个送别场面流露出来对‘不列颠尼亚’的依恋,很容易让人想到中国古代的送别诗,如李白的那首《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但实际上,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究竟是在写什么内容呢?下面,我给同学们范读一遍。在我读课文的同时,同学们需要完成一个任务:课文内容进行分层概括。”
李老师以非常恰到好处的语调读完了课文。然后,她点了一名同学起来,名学生把课文翻来翻去看了好半天还回答不出来。李老师有些不耐烦,又提问另一名同学。第二位同学回答完之后,李老师给予表扬,并详细点评了他的答案。课文内容熟悉之后,李老师让同学们回过头来思考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妙处何在。同样,李老师还是先提问同学,可是,一连问了三位,似乎都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李老师只有自己说了,同学们又开始埋头苦记。
并这 接下来,李老师让同学们翻到43页的课后练习三,思考1、2两个句子的内涵。我发现一有些同学正在忙着将参考书上的答案搬到课本上。之后,依旧是提问,老师说答案。
“完成”了练习三,又用同样的方式来“对付”练习一。
最后,李老师给同学们简单介绍了这篇文章在同类文体中的地位(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以及自己读完文章后体会到的种种诸多妙处。还剩下两分钟时间,李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安排,可以再来读读课文,也可以预习下一课。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马老师的这节课很具“人情味”,算是一节“有效率”达标的课。其优点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老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了解得比较清楚。比如,有关新闻文体的特点、常规结构等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掌握,老师没有必要将它作为重点知识来讲,在此马老师结合本篇课文结构,联系初中所学知识,稍作点拨,顺势就将体裁知识解决掉。
第二,导入灵活、趣味性强。老师先以多媒体的形式再现了当年香港回归时政权交接仪式的场景,这很让学生入境。接着,老师凭借自身渊博的历史知识,用非常生动的口吻介绍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明确香港丢失的原因。此间,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语文老师,从老师激昂的言辞中,他们明显感受到老师学识的渊博以及对祖国的一腔热忱。的确,“好老师是书堆出来的。”
第三,课文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衔接自然,而且讲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老师用影片将学生带回历史,由此引入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熟悉课文内容之后,来探讨作者取题的用意,紧接着,让学生分析文中那些与标题一样用得极好的句子。在对文意有了透彻把握之后,才来探究整篇文章布局的妙处,这就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教学节奏把握适当。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出了适当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比如,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老师让他们用2分钟来根据文体结构概括
再4
学生课文内容;在熟悉课文内容后,用3分钟来思考作者取题的用意等。
第五,老师的问题能遵循“有效提问”的基本要求:问题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回应,如对课文妙句的分析;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教学主题,如对相同内容的不同篇目的笔调作比较,从而让学生自觉发现所学课文的表达技巧的独特之处;问题提出之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一点前面已经谈过;问题语言简洁、问域清楚。如:“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用意何在?《别了,“不列颠尼亚”》在表述事件时是用了哪些特殊的表达技巧?„„
第六,让学生感觉自己的活动是一种“有效参与”。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给学生任务后,进行了适度的关注、监控并适时指导、点评、分析,学生因此觉得自己的活动是有意义的。„„
总之,马老师这节课,优点众多,很值得借鉴,但是,也存在缺点:第一,导入时间过长,远远超出3分钟。
第二,没有留给学生自由质疑的空间。虽然“讲授”学形式,但是我们也永远不能忽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感受。鉴于以上几点,案例一的教学可将导入部分中对于有关香港丢失这一段历史事件压缩一下,留出时间让学生自由质疑。因为课文最后一句来,又从海上去”将会涉及到相关的史实,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把导入中的史料放到这里来介绍一下。
案例二中,李老师教学的突出优点表现在:
第一,教学步骤清晰。先明确“单元提示信息”中的要点,再导入新课,接着研习课文内容,解答相关问题,最后对课文进行小结,布置作业。第二,导入新颖独特。大多数老师会采用以讲述1997的重要性为开场白,但是李老师却以标题给人的最初感受为切入点,古诗作为对照,显得儒雅、灵气,极具“书卷味”。
第三,恰当地运用了“诵读”的教学方式。诵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其中,教师的诵读示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读会有明确的目的,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本篇课文很短,7月1日这个日子并随性引用在时间上为
永远是最重要的教
“大英帝国从海上年设计得好的教师范教师范读作了有力的保障,而且李老师或低沉或高昂的语调读出了作者所希望表达的情感。这为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此外,李老师范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概括课文内容。
第四,采用了“有效激励”手段。李老师对同学做出的回答能够实事求是地给予适度的表扬,这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欣赏我的!
存在缺点:
第一,学生存在“无效参与”的活动。比如,李老师在介绍新闻文体知识点时,用眼光强迫学生记笔记;在讲到作者取题的用意时,学生“埋头苦记”;让学生思考课后练习三中句子的内涵时,学生“忙着将参考书上的答案搬到课本上”„„虽然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主要还是要用心理解。
第二,不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比如,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完一整个单元的新闻篇目,对新闻特点已经很熟悉,没有必要作为教学重点来强调。
第三,问域模糊、不善引导。在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层概括时,可以提示分层依据,顺势就把新闻的文体结构知识作一回顾、复习。
第四,节奏不当。老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便要求学生作出回答,如让学生思考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妙处何在之后,紧接着就提问学生,显得过于匆忙。
第五,太过于注重答案的标准性,致使学生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他们更“乐于”搬答案。
第六,布置作业要求不够明确。课文教学结束,李老师让同学们“可以再来读读课文,也可以预习下一课”,但是,“再来读读课文”有什么意义,“预习下一课”要达到什么效果,都没有相关指标。
整课课文上完,同学们似乎显得很被动,让人感觉真的是“学生被阅读”,而不是学生在阅读。
针对李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亟待解决的:首先,去了解学生初中阶段已经掌握的知识点;第二,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第三,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以上两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不难发现,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必须透彻掌握学科知识,才能知道“教什么”;其次,还得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才能知道“怎么教”;最后,不得不体会学生的心里需求,其实,学生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寻找到答案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