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问题教学反思[精选]

时间:2019-05-13 21:56: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程问题教学反思[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程问题教学反思[精选]》。

第一篇:工程问题教学反思[精选]

《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回归教材,大胆放心。

这是听完邵老师的点评,我脑海中浮现的八个字。工程问题是新教材中的新内容,学生在此之前,零散地接触过这一类问题,初步了解过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现在将这样内容放于“分数除法”的应用中,只要的目的就不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工程问题,而是分数除法的一种特殊应用,作为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还应该把握好解决问题的一般形式。这是我没有正确解读教材,从而出现的两个误读。

如何将复习时间缩短?新课一开始的复习用时过长,但并不是特别必要,造成后面练习时间不长。我可以在新授过程中,从学生提取信息引出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进行简短的复习。在练习题的设计中,第二部分的练习要求的思维程度已经抽象化,但是在后来的新授环节思维程度又降低一个层次,这样会混淆学生思维,也减少了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

完整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出现信息,可以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找信息,找问题,提问题。然后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法,在学生说一说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寻找到解决的方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到最后的回顾反思。最后,应该让学生再一次回顾解题的过程。从分析和思考题目中,归纳或感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多让孩子体验失败。在让学生动手解一解之前,我就引导学生假设了最为方便的数据。这样的“越俎代庖”实际上会滋长孩子懒惰的学习习惯。不妨就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假设数据进行解题,然后再择优数据,说理由,会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练习环节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不要总是一对一。

本节课中做的比较好的是,认真倾听学生的的发言,及时做出反馈。

第二篇: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研究问题在路上

工程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点,是分数应用题的引申与补充,是培养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工程问题也是分数应用题中的教学难点。工程问题是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的应用题,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它还具有相当的抽象性,学生认知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整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迁移到用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教学的关键。本节课我还是以人教版教学思路为出发点。

精彩之处:“工程问题”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数学问题。它运用分数的意义,用特殊的形式来表示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正是由于它的特殊性,学生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我认为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用分数表示工作效率的过程,感受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好处,学生才能很好的理解方法,主动愉快的运用这种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处理的:

在学生初步理解可以用表示工作效率的基础上,我又出示了一组结构完全相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1)一段公路长 3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2)一段公路长140千米,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3)一段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在依次解决三个问题的过程中,由于我未加任何限制和提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解法。在第一次出现两种解法的时候,我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简便;在第二次又出现两种解法时,我让学生思考:发现了什么?是否无论长度是多少都能得到这种结果?并要求他们举例验证自己的猜想。在猜想得到证明后,再让学生解答第三题。最后比较第三题与前两题的异同,归纳出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突出了学生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的过程。由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己发现工程问题的特点,并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这种方法的优势,因此对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印象深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致盎然。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做好铺垫,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悟出算理和算法,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不足之处:多让孩子体验失败。在让学生动手解一解之前,我就引导学生假设了最为方便的数据。这样的“越俎代庖”实际上会滋长了学生的懒惰的学习习惯。

再教设计:不妨就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假设数据进行解题,然后再择优数据,说理由,会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首先出示一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1.粮仓有一批大米,用卡车10小时可以全部运完.平均每小时运了这批大米的几分之几?2.服装厂加工一批成衣,3个月完工.平均每个月完成总量的几分之几?3.一项工程,5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

三道题都解答完后我引导学生讨论:上面三题有什么相同点?(相同点:都是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求工作效率.其中工作总量均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用表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在讨论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小结:当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时,工作效率可以用表示.

第三篇:《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是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学问题。它与研究这三个量之间关系的整数工作问题的解题思路相同,不同的是工程问题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没有直接指明,解题时要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这是工程问题的基本特征也是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情境,先安排了一道工作总量已知的比较简单的工程问题的应用题。例如:工程队修一条长1800米的公路,甲队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甲、乙合作需要几天完成?让学生进行解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然后,我把工作总量1800米该为3600米,让学生猜一猜,现在甲、乙合作需要几天完成呢?学生们非常激动,有的说,太简单了,不用计算我就知道了;有的学生把手举的高高,想回答。有的学生切切私语。我马上让学生回答,第一个学生回答的是工作总量是原来的2倍,那么,合作工作时间肯定是原来的2倍。第二个学生马上回答说合作工作时间和原来的是一样的。乘此机会,我又追问你有办法证明合作时间没有变吗?这为学生马上说有。于是他用了刚才的这种计算方法证明了工作时间没变,其他学生心服口服。而后,我又问学生如果工作总量变900米,现在甲、乙合作需要几天完成呢?当我问题一说出,学生就说,现在不会上当了,当然还是和原来的一样啦?那么就请你们计算一下?计算出来结果还是和原来一样。于是,我就设下疑问,为什么工作总量变了,合作的工作没变呢?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并交流,然后,在小结时我又把学生说的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下,这样学生明白了工作总量不管怎样变化,只要两队单独完成的工作时间没变,两队合作的工作时间也是不变的道理。在此基础上,我将工作总量抽象为“一项工程”,由此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学生不仅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潜能,培养了他们的探索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快乐。

第四篇: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工程问题是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一个数学问题。它与研究这三个量之间关系的整数工作问题的解题思路相同,不同的是工程问题的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没有直接指明,解题时要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这是工程问题的基本特征也是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情境,先安排了一道工作总量已知的比较简单的工程问题的应用题。例如:工程队修一条长1800米的公路,甲队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甲、乙合作需要几天完成?让学生进行解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然后,我把工作总量1800米该为3600米,让学生猜一猜,现在甲、乙合作需要几天完成呢?学生们非常激动,有的说,太简单了,不用计算我就知道了;有的学生把手举的高高,想回答。有的学生切切私语。我马上让学生回答,第一个学生回答的是工作总量是原来的2倍,那么,合作工作时间肯定是原来的2倍。第二个学生马上回答说合作工作时间和原来的是一样的。乘此机会,我又追问你有办法证明合作时间没有变吗?这为学生马上说有。于是他用了刚才的这种计算方法证明了工作时间没变,其他学生心服口服。而后,我又问学生如果工作总量变900米,现在甲、乙合作需要几天完成呢?当我问题一说出,学生就说,现在不会上当了,当然还是和原来的一样啦?那么就请你们计算一下?计算出来结果还是和原来一样。于是,我就设下疑问,为什么工作总量变了,合作的工作没变呢?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并交流,然后,在小结时我又把学生说的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下,这样学生明白了工作总量不管怎样变化,只要两队单独完成的工作时间没变,两队合作的工作时间也是不变的道理。在此基础上,我将工作总量抽象为“一项工程”,由此导入新课,然后,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学生不仅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潜能,培养了他们的探索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的开心,教师教的快乐。

第五篇:“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新版教材把“工程问题”放在了分数除法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并非是要教学各种各样的“工程问题”,主要引导学生透过各种现实表象,找出隐藏其后的数量关系,让学生通过解决此类问题,经历把现实问题模型化的过程,体验“模型思想”,本例作为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还应该把握好解决问题的一般形式。

一、这节课中,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是教师精心创设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教学情境。教师首先创设了一个东莞修地铁的情境:一段地铁,甲工程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工程队单独修15天完成。现在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这样安排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愿意也乐意解决这样一个与总结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在情境之中教与学,不只是学生学得投入,学得高兴,老师也感觉教得轻松。

2、经历把现实问题模型化的过程。

请你估计一下两队合修几天可以完成?很多学生会想(12+18)÷2=15天,有些学生马上提出质疑甲工程队单独修10天完成,两队合修怎么还需15天呢?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我觉得是因为学生没去认真地思考,只是根据常规的想法。然后利用这一点培养学生合情猜测,合理估算的能力,是国家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这一环节的安排,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是尤为重要的。使学生亲身经历这种探索的过程,同时找出合作时间不变的原因,从而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通过运用实际数量解题的思路迁移到单位“1”的难点渗透,用分数解题的方法,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所以教师只要提供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研究总结出解题的方法即可。并适时地评价,鼓励、使学生的探索欲望越来越强烈,从而他们的潜能、创造力也得到张扬,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3、完整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出现信息,可以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找信息,找问题,提问题。然后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法,在学生说一说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寻找到解决的方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到最后的回顾反思。最后,应该让学生再一次回顾解题的过程。从分析和思考题目中,归纳或感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二、不足之处。

多让孩子体验失败。在让学生动手解一解之前,我就引导学生假设了最为方便的数据。这样的“越俎代庖”实际上会滋长孩子懒惰的学习习惯。不妨就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假设数据进行解题,然后再择优数据,说理由,会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李辉

2014年12月

下载工程问题教学反思[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程问题教学反思[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和反思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4页例5,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四相关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假设法”解决分数工程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把工......

    《工程问题复习》教学反思

    《工程问题复习》教学反思 《工程问题复习》教学反思工程问题是小学阶段比较抽象的一类应用题。最近,这几个单元的学习有没有再涉及有关的工程问题。所以在做综合题的时候,有......

    工程问题教学的反思(最终定稿)

    工程问题属于小学阶段较典型且较重要的一类应用题。课始,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为新知识的展开作了解题思路的铺垫。同时让学生初步掌握工作总量......

    《工程问题复习》教学反思

    工程问题是小学阶段比较抽象的一类应用题。最近,这几个单元的学习有没有再涉及有关的工程问题。所以在做综合题的时候,有不少同学看到工程问题都没有思路了。我针对这个情况,先......

    工程问题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工程问题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从学生讨论中得到的启示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教师教得如何,关键是看学生学得怎样,要以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讨论时,教师不打断学生的发言,......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将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工作时间的倒数看作工作效率从而计算得出工作时间的道理; 2、 通过看书自学提高学生的理解......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 【学习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42页例7 【学习目标】 1、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能灵活运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解答较简单的工程问题。......

    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准备题练习,帮助学生回忆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2、理解工作总量用"1"表示,工作效率用完成这个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 3、会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