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教案
第一课时: 歌曲《故乡的小路》
教学内容:
表演、歌曲《故乡的小路》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
2)学习二部和声的演唱,唱好二声部的合唱。3)了解“变拍子”的定义与“变音记号”。
2、情感目标:热爱故乡是本课的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家。让我们从学习音乐作品中培养爱家、爱故乡的基本的思想感情。并通过聆听、表演、观看画画、动手写写、亲口讲讲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家乡的爱。
3、能力目标: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拍子”知识,并在技能方面进行创作练习。
学情分析 :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谱能力,在平时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多随着钢琴视唱,利用“听和模仿”相结合来进行识谱。学生在艺术上的天赋层次差别是很大的,所以应减少让学生自行识谱的教学。
教材分析 :
这是一首两段体的优美抒情歌曲。4/
4、3/4拍,D宫调式,曲调流畅而又抒情。歌曲表达了人们回忆美好童年的内心激动的心情。歌曲的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此段音区低而深沉,乐句都以弱拍起音开始,平稳的曲调,表达了人们带着思绪万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在第二乐句中还出现了一个临时变化音。音调上使人感到对小路是多么亲切的情感流露。在第二乐句中一个八度跳进,使人仿佛追忆到儿时欢乐生活的情景。歌曲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使情绪渐渐地得以抒发,在音区上升高,由衷地抒发了热爱家乡的心情。全曲未句,在“呣”的哼鸣中结束,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历历在目,仿佛“童年多美好”的话语还要向你倾诉。
教学重点 :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2)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教学难点 :
唱好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 :
电子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课时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简谱的现象上去切入。“#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路》进行。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
二、教唱、学唱歌曲:表演《故乡的小路》
1、导入:
(1)、多媒体播放《济宁之歌》,先认识一下我们的家乡,(孔孟之乡、东方圣城、运河之都、日出斗金的微山湖)。借以体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问:谁能说出一些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思念家乡的诗词或佳句?
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
(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有几个声部组成?
(第一次聆听)
(第二次聆听)
(第三次聆听)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5.结合旋律讲解音乐知识——变拍子(变换拍子)。
1)设问: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1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
归纳:歌曲由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2)复习音名变音记号,在琴声中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与“#4”的手势。
6.学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注意三拍子(1、3、5、7小节)和四拍子(2、4、6、8小节)的小节。(每小节强拍拍手,其它拍拍臂)
7.在前8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分声部各组学唱自己的声部旋律。(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8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8小节熟练的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分。)
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之中去表现。
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4/4与3/4的交换。
三、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1.不讲变奏的概念。
2.从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
3.完善书本上的“例”。
4.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四、课堂总结,下课。
教学后记:
通过信息技术对教学环节的优化让这节课精彩纷呈: 这节课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很多,而且乐理知识是基础,要给学生准确的概念,所以不能一带而过,因此课堂结构的安排就要从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来考虑.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是否有音乐天赋决定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有很大的不同。有的学生音准、节奏感都很好,乐感很强,学得很快,有的学生接受力很差,缺少乐感,学起来就很困难;加上有的学生除了在校内学习艺术课,在校外还利用课外时间学习,所以,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艺术素质有很大的差异。自学、互助可以提高层次高的学生的能力,带动稍差的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交流,相互学习,同时也可以保护较差的学生的自尊心。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大组,每个组都有识谱程度较好的学生负责。在识谱教学中,让学生自学,小范围的互助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先小组内学生自我检查,再以小组形式检查。学生学习的整体效果很好。
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多种学习方法结合不会让学习变得枯燥,也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法中得到锻炼,学会倾听、模仿,自主的感受音乐。
2、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拓展知识面 :
课前,我搜集了一些关于济宁名胜古迹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图片、景物、现代化的企业设施、历史名人等。在展示之前,我先让学生说说对家乡济宁的了解,其实,学生知道的还是不少的。但是当看到大屏幕的歌曲上那些熟悉和不熟悉的景物和人物时还是十分激动。多媒体的效果就是能直观形象地激发出人内心的情感,使学生对家乡济宁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感情更加深厚。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目标得以展开、深入。
3、不足之处 :
课堂内容较满,虽然课堂结构安排很好,但是有些细节问题,如二声部合唱部分还是因为时间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当然这也与平时的练习有关,学生对低声部的把握有畏惧心理,容易跑到高声部去,以后这方面要加强练习。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故乡的小路》︳人音版(五线谱)
《故乡的小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聆听和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对家的爱。
教学重点:
熟练的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变拍子。
教学难点:
理解、表现《故乡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配乐诗朗诵《静夜思》。
同学们,大家好。刚才老师朗诵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吗?
同学: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老师:对的。这首诗讲述的就是李白对故乡的思念、眷念之情。古今中外,思乡之情人皆有之。走遍天涯海角,拳拳的思乡情意,总是常驻心间。
今天我不止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静夜思》。还带来了一首关于“故乡”的歌曲。(播放ppt),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听一听这首故乡的小路。
二、新课学习:
学生回答预设问题。
师:这首深情委婉的思乡歌曲节拍舒展而自由,通过对故乡小路的描述,追忆了童年的幸福时光,饱含深情,充满着浓浓的思乡情怀!
老师:我们再来找一找它的基本信息(调号,拍号,速度,情绪)
生答。
师:我们来看,在我们音乐中对于这种情况有个术语叫作“变拍子”,意思是说:一首乐曲中,出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拍子,我们叫作“变拍子”或者“变换拍子”。这种情况在器乐曲中是非常常见的,歌曲中虽不多见,但也是有的,比如我们今天要学的故乡的小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看到了这里有,对,4/4拍,还有3/4拍。那他们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呢?
生答:4/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
师:很好,那我们下次再见到这种情况,不但要知道它是变拍子,还要熟练掌握他们的强弱规律呦。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3/4和4/4拍该如何区分。
师生:这个mi是一拍,附点和后面的两个十六分的mi,又构成了一拍,mi
fa是一拍,总共是3拍,所以这个小节就是3/4拍。再来看第二小节(黄圈内),这个do是三拍,mi
fa是一拍,总共是4拍,那么这就是个4/4拍小节了。后面这些小节,放到课后,大家自己去划分辨别。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学习的新内容,再来听一遍这首充满浓浓思乡情谊的《故乡的小路》。在演唱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这里这个
~对了,反复跳跃记号,所以这段歌词我们需要唱两遍。
这是一首典型的二段式体裁的歌曲。歌曲可以分为两段。我们先来学习第一段。
第一乐段(逐句教唱)
第二乐段(学生跟伴奏自己唱)
非常好,同学们的感情都非常的饱满,你们的演唱也让我也不禁想到我的故乡。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原唱轻声唱一唱,要注意,带着我们满满的思乡情感,轻声来演唱。
很好,同学们对于歌曲的处理已经非常的游刃有余了。
三、课堂拓展:
咱们今天朗诵了唐代的思乡诗句,演唱了现代思乡的歌曲,我再给大家来一首美国的思乡歌曲怎么样,我们来听一听,听一听这首country
road和我们这首故乡的小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从速度、情感回答两首歌曲不同之处。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无论古今的诗词还是中外的歌曲,不乏对自己祖国的赞美和对家乡的留恋。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而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路要走。老师希望你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坎坷都能够坚持不懈的走完自己的路,老师也希望你们在展翅高飞的同时不要忘了那条故乡的小路。让我们共同热爱我们的家乡,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家乡的小路吧。(播放歌曲)
下课。
第三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
一、节奏
这首歌曲与以前所学歌曲最大的不同是歌曲中同时存在两种拍子,这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变拍子。我想让学生自己发现,于是在初学歌曲后,利用节奏游戏,我跟着歌曲拍节奏,让学生模仿节奏,然后让学生说出节奏型有哪些不同?最终,大家发现两种拍号在歌曲中是以小节交替的形式出现的。(抓住这一点,让学生明白节奏的反复性)与此同时,老师弹琴,学生来伴奏,帮助学生熟悉巩固歌曲,更好地把握这种结构上的相同性,为学生进一步演唱歌曲奠定了基础。
二、歌曲的意境
因为歌曲中乐句很相似,很多同学在歌曲演唱过程中都唱得没有什么变化,缺少歌曲意境的表现。我先让孩子们将歌曲按旋律分段,明白歌曲的前半段重在叙述,后半段重在抒情,歌曲的高潮在后半段。但是,后半段的这两个乐句在演唱中力度也是不一样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区别不同的力度?
我先让学生用朗读的方法体验文学朗读中的高潮。我先朗读,学生跟读,有些同学的处理是前一句强,后一句弱,有些同学处理是前一句强,后一句更强,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先强后弱,能更好地表现这种对故乡的意犹未尽的思念,先强再强,表现自己对故乡无比强烈的思念。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的见解,接着说:“同学们,刚才是我们在朗读中的处理,音乐中的高潮不一样,它必须借助旋律来表现。我们想一下,歌曲高潮处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怎么样的旋律才有助于我们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情?我们再来看这两个乐句的旋律,你听一听,想一想,怎么样的处理能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最终,在我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一致认为先强后弱的方法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创编活动
这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创编歌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
通过这节课,学生都参与活动,而且每个小组都表现的很好,表现了团体的力量,难点、重点在游戏中已经突破,了解变换拍子并能创编,我通过小组接唱、创编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反应能力。这节课,让我们都明白了唱好一首歌曲的不容易,但也知道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思考,多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小组合作,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我们的歌一定会唱得更好,更动听!
第四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教后反思(本站推荐)
《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
《故乡的小路》是小学五年级教材中的一首歌曲,表现了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学生没有这方面的亲身感受,怎么样让学生“唱好”这首歌曲呢?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抓住以下几点进行歌曲教学。
一、节奏
这首歌曲与以前所学歌曲最大的不同是歌曲中同时存在两种拍子,这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变拍子。我想让学生自己发现,于是在初听歌曲的时候,利用节奏游戏,我跟着歌曲拍节奏,让学生模仿节奏,然后让学生说出节奏型有哪些不同?最终,大家发现两种拍号在歌曲中是以小节交替的形式出现的。(抓住这一点,让学生明白节奏的反复性)与此同时,老师弹琴,学生来伴奏,帮助学生熟悉歌曲,更好地把握这种结构上的相同性,为歌曲的演唱奠定了基础。
二、歌曲的意境
因为歌曲中乐句很相似,很多同学在歌曲演唱过程中都唱得没有什么变化,缺少歌曲意境的表现。我先让孩子们将歌曲按旋律分段,明白歌曲的前半段重在叙述,后半段重在抒情,歌曲的高潮在后半段。但是,后半段的这两个乐句在演唱中力度也是不一样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区别不同的力度?
我先让学生用朗读的方法体验文学朗读中的高潮。我先朗读,学生跟读,有些同学的处理是前一句强,后一句弱,有些同学处理是前一句强,后一句更强,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先强后弱,能更好地表现这种对故乡的意犹未尽的思念,先强再强,表现自己对故乡无比强烈的思念。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的见解,接着说:“同学们,刚才是我们在朗读中的处理,音乐中的高潮不一样,它必须借助旋律来表现。我们想一下,歌曲高潮处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怎么样的旋律才有助于我们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情?我们再来看这两个乐句的旋律,你听一听,想一想,怎么样的处理能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最终,在我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一致认为先强后弱的方法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三、创编活动
这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创编歌词,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
通过这节课,学生都参与活动,而且每个小组都表现的很好,表现了团体的力量,难点、重点在游戏中已经突破,了解变换拍子并能创编,我通过小组接唱、创编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反应能力。这节课,让我们都明白了唱好一首歌曲的不容易,但也知道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思考,多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小组合作,让课堂活起来、动起来。我们的歌一定会唱得更好,更动听!
第五篇: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故乡的小路》教学反思
《故乡的小路》是一首两段体的抒情歌曲。4/43/4拍,d宫调式,全曲共分为两乐段。第一乐段音区低而深沉,以弱起开始,曲调平稳,在以六度跳进到第二乐段之后,情绪逐渐得以抒发。这首歌曲要向我们表达的是一种对故乡淡淡的回忆和深深的眷恋之情。歌曲的第一乐段,似乎是在用倾诉的口吻向我们描述着一段童年往事,清幽流淌着的旋律仿佛像这条童年走过的蜿蜒小路一般沁入人们的心里;第二乐段则是在第一乐段的铺垫下,旋律上有了一些起伏,情绪逐渐在回忆的梦中升温,将一种忆往事、思故乡的情感倾诉出来。《故乡的小路》所要向我们表达的并非是喷涌而出的浓烈情感,而是像一眼淡淡的清泉,逐渐将那种内敛而深沉的爱送达心底,令人回味无穷。
依据对教材的分析,本课设计思路的主线以“浓浓故乡情”为情感基垫,在音乐情境中抒发故乡情,表达故乡爱。主要设计了以下3个教学环节:
1、故乡小路上的回忆——导入新课。
2、演唱《故乡的小路》——学习歌曲。
3、纵向挖掘不同艺术作品,归“情”于“故乡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这节课,将课堂创设成一种具有音乐性和情感色彩的音乐情境,帮助孩子投入音乐活动,使音乐审美教学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ffkj.net始终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做到真正的情景交融。依据此,我确立了本课的三个关键处,分别是:
1、视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
2、学习掌握升记号——体会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3、激发对歌曲丰富的情感体验。
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始终感觉识谱教学是一个很难把握又必需抓牢的难点。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进行音乐表演和创作等教学活动的开展。
《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五六年级识读乐谱做出了这样的要求:能够识读简单乐谱,并且能够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等常用记号
作为情感延伸的另外一种表现手段,我牢牢把握住“思乡”这一条主线,分别选择了描写故乡的不同艺术作品,在聆听中感受不同作品的情感表达,拓宽了学生的认知广度和深度。使孩子们了解到:对家乡的记忆,不仅仅在那条通往故乡的幽静小路上,一枚小小的邮票,无不寄托着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深深离愁别绪,故乡的云,更是另一种激情澎湃的表达。这也正是我努力想向大家传达的一个重要思想情感:“长长来时路,依依寸草心”。“归情于故乡”是整堂课的最终情感归依。
总之:这节课最终能按照预想的目标得以实现。也收到良好的效果。在音乐的学习里,我只希望学生的情感世界能够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而需要我们做的,便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他们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使他们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