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识字教案《荡秋千》
识字《荡秋千》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荡秋千》。
2、复习已经学过的歌曲。
3、认识汉字“秋千”、“像”。
材料准备:
1、儿歌汉字卡:《荡秋千》及已经学过的部分字卡。
2、《字宝宝乐园》第二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活动内容:
1、欣赏画面并提出问题
观察问题:(1)图中有什么?(2)两个小娃娃在做什么?(3)小朋友们有没有玩过秋千?在哪里玩过? 收书。出示字卡:听音乐收书。
常规要求:从后往前传,常规同发书。
(4)听读:我们一起来听听叔叔阿姨给我读的这首诗歌吧。(听录音磁带)常规要求:出示字条“手指字,耳朵听,眼睛看书不出声”。(二)出示大范例,幼儿跟读。
老师呀把小朋友书上的字宝宝变大了,把他们请到黑板上来了,请小朋友看黑板,跟叔叔阿姨一起读吧,要读的和录音机里的叔叔阿姨一样好听哦!(三)游戏
小朋友刚才听了叔叔阿姨给我们读的诗歌好听吗?现在字宝宝要和我们玩游戏了。请看黑板。
游戏一:什么字宝宝不见了?(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将大范例中所学到的新字盖住,让小朋友猜猜看,什么汉字不见了?)游戏二:什么字宝宝变大了?(用大字卡盖在大范例中相应的字上面)游戏三:我的字宝宝在哪里?(教师出示字妈妈,即大字卡,幼儿找出字宝宝-----小字卡)。(四)结束活动
宝宝还想和小朋友一起出去跳舞呢,我们出去和他们跳舞吧!(幼儿随老师小碎步飞出活动室)。
第二篇:《荡秋千》教案
《荡秋千》
教学目标:
1、准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
2、生动地演唱歌曲,富有表现力的演唱。
3、用歌声展示孩子们的童心、童趣。
教材分析
《荡秋千》是一首曲调活泼跳跃,节奏明快,反映仡佬族儿童生活情景的童谣,结构方整而短小。可以把它看着是一首三乐句结构的对称性极强的单二部曲式。除第二部分的首句与第一部分的首句同尾换头外,其余二个乐句完全一致。旋律的调式音阶“1、2、3、5、6”五声宫调式。A段的第一乐句有着鲜明的个性,曲调质朴流畅,口语化的旋律平稳而亲切,第二乐句词曲营造的意境浑然一体,在旋律上先是一个三度小跳“6→i”,继而下行六度大跳 “i→3”,再一个七度大跳“ ",把秋千“上下来回”荡来荡去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第三句子又回到了平稳的旋律线上来,它似乎是荡秋千的儿童陶醉了,自由地飞荡,情景多美啊!教学重点、难点:
1、这首歌曲重点是表现出歌曲的情绪,也就是连线的演唱,圆滑、连贯。
2、能找出歌曲中重复出现的句子,并根据歌词的含义进行音乐情绪的转变,从而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面具)教具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音乐导入《金孔雀轻轻跳》学生跟老师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
师:“你知道这首曲子是哪个民族的吗?”生回答。
师:“对,傣族,我国有56个民族,在贵州有一个神奇而古老的民族——仡佬族,你们不知道吧?让我们一起听听音乐。
2、(荡秋千伴奏)律动。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一首仡佬族的童谣,多么美得音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刚才我们的动作像是在玩什么游戏?生回答。
师:对,感受到了音乐的快乐,我们上下起伏的动作感受到了音的高低起伏,像是在玩荡秋千。!瞧!他们玩的多么高兴。)
3、再次聆听歌曲
师:荡秋千是我国的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项休闲运动,今天让我们和仡佬族的小朋友一起在音乐中荡秋千。
【设计意图】: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音乐课上来,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歌曲内容“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是本课教法的宗旨。通过聆听、形体动作,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寓教于乐
1、自主学习
学唱歌曲《荡秋千》 1)
出示歌词,齐读歌词
2)
聆听歌曲
3)
齐读歌词
4)
再次聆听全曲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在于听辨、比较探究的活动中进行,着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培养了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在活动中让学生多遍聆听了歌曲,记忆了旋律,为唱好歌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演唱体验
1、师: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板书:欢快、活泼)
2、听师唱一遍曲。
设问你能听出这里有几句是重复的乐句。(练习)
3、老师也想参与进去跟他们一起玩,你们帮老师打节奏。(听录音范唱)
4、你们想在音乐中玩荡秋千吗?一起来吧,用啦来轻声演唱。
5、加入歌词轻声唱。
6、注意音的高低起伏,其中这5和低音6这两个音的跨度很大。(解决歌曲难点)
7、全班一起唱这一句。
6ⅰ6 ∣ⅰ ⅰ3 ∣ 5 5 6 ∣ 5 6 0 ‖
用手势来表示音的高低。这一句在这首歌出现过几次?唱一唱。
8、哪一句让我们感受到荡秋千真开心,唱一唱。开心的表情是这样的?
9、让我们带着欢快、活泼的情绪甜美的声音来演唱。
10、歌词接龙游戏(分组和男女来演唱)
11、在歌词中我们感受到了荡秋千,让我们在曲调中感受荡秋千,同学们轻声唱旋律。
12、会唱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演唱。
【设计意图】《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完整而充分的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快的感受与体验,创设情境以不同的力度对比恰当的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三、创造表现:
1、合作探究、创造实践
1)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演唱歌曲。(如师生互换角色,分组对唱,男女接龙等。)
2、表演展示,交流评价
1)再次播放音乐
2)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看图自编动作,可以分组合作或自由创编。(包括歌词创作,制作动物头饰,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共同展示,审美
3、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师:(了解):在仡佬族除了有优美动听的童谣,还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文化——戏曲文化的活化石地戏。地戏一般在元旦或春节的时候演出,剧目一般取材于《三国演义》、《封神演义》等,在饰演中加入了许多青目獠雅的人物以加强驱邪崇尚的气氛,人们在看戏时也是在看人的戏脸子(面具)。
【设计意图】为强调音乐学科与其它艺术学科的横向联系与沟通,课中设计了创编音乐故事等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并且使学生在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形体艺术和语言艺术等方面都得到培养。
四、完美结课
今天我们了解了仡佬族,在以后以后的音乐课中我们还会走进其他的民族的音乐。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节课再见。
【设计意图】:这样结课,紧扣歌曲的主题。使学生融入到故事的情节之中,融入到音乐美的感受之中。最后,学生带着满怀喜悦、满怀收获的愉悦心情,离开教室。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情感满足而又留连忘返、意犹未尽的感觉。
第三篇:荡秋千教案
成都市武侯区金童幼稚园
分享阅读《荡秋千》
第一阶段教学
教师:袁金梅2012年11月 活动目标:
1.能关注画面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发展细节观察能力。
2.能大胆地表达表现,感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今天严老师带来了一本好看的书,小朋友们想看吗?“想看。”
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阅读这本书,好吗?“好。”
二、图画阅读
我们先来看大书的第一页:(遮挡鳄鱼)在图画中,你发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 树上有几只猴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四只猴子)
它们在干什么?它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鳄鱼)鳄鱼想要做什么呢?(幼儿思考后做出回答)
第二页:现在树上还剩下几只猴子呢?我们一起来数数吧。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第三页:鳄鱼现在又想干什么呢?猴子的动作和表情是怎样的?
第四页:现在树上还剩下几只猴子呢?我们一起来数数。现在猴子的动作有什么变化?
鳄鱼又在干什么呢?
第五页:鳄鱼这次又到了什么地方?猴子的动作和表情怎么样?
第六页:现在树上还剩下几只猴子呢?这只猴子在想什么呢?鳄鱼在想什么呢? 你看到它头上的小火苗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七页:现在鳄鱼的动作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呢?
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动作吧!这只猴子会被鳄鱼吃掉吗?
第八页:鳄鱼现在怎么样了?请你来说说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鳄鱼呢?
最后再回到封面:这是一个关于猴子和鳄鱼的故事,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荡秋千》。
教师带领幼儿指读大书的题目(荡秋千)。
故事中是谁在荡秋千,猴子在荡秋千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三、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请幼儿认真地倾听。
四、活动结束。
第四篇:《荡秋千》教案
《荡秋千》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荡秋千》,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这充满朝气,欢乐的童心世界。
2、通过节奏拍击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3、在学唱过程中了解仡佬族歌曲欢快的情绪,并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教学重点与难点:
1、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附点四分符点节奏要唱好;两处的大跳要唱准;八分休止符要断开。
2、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处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开始本堂的学习。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一首《爱我中华》唱的是中国一共有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就有个。我知道大家外知识都很丰富,那么,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
二、走近仡佬族
1老师最近也去了解了一个非常神秘的民族,它是
出示仡佬,并标注拼音
2你知道仡佬族吗?
仡佬主要居住在去南贵州广西等地,现有四十三万人。
你想不想跟着老师的步伐再去深入了解下仡佬族呢?
三、节奏练习
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仡佬族。全体起立,跟老师一起轻轻地走。XXXXX|xx
XXX–请听第三条有什么特点:迅速停止,在音乐中,迅速停止用什么符号——休止符
第一条节奏:附点四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第三条节奏:迅速停止;
四、歌曲学习:
1我们走啊走,走啊走,来到了仡佬族的村庄,一进村子,就发现有很多小朋友在——出示图片荡秋千,他们呀荡得非常的高兴,一边荡还一边唱歌。
仡佬族小朋友非常热情邀请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一起来荡一荡秋千。我请表现最好的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
播放歌曲《荡秋千》
学生随音乐晃动手臂,老师请个别同学上台荡秋千。
2我们知道好的歌曲都是由美妙的旋律构成的,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的耳朵灵不灵。
这里有四条旋律,现在老师来唱一唱,请你听一听,我唱的是哪一条,用手指迅速地表示。
3跟唱四个曲调,注意:
附点四分音符,休止符、低音
连起来唱歌谱,并跟琴唱一唱。
4刚才我们唱的旋律就是仡佬族儿歌,荡秋千的曲调。既然来到了仡佬族,怎能不学学仡佬族的儿歌呢?
这首荡秋千是四二拍的歌曲,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我们一起边听歌曲边挥拍,并找一找,哪两句的歌谱是一样的。
第二句和第五句
第三句和第六句
唱谱
现在老师给这首歌曲加一点点变化,请你仔细听,在哪里有了变化,当听到这个变化的时候,迅速地用手表示
加哟哟
在后面是二分音符的地方加了哟哟,这两个哟哟,唱的要有弹性。
师生合作:生加哟哟
6在这首歌曲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秋千的声音?唱一唱
第二句,如果这样唱(不加休止符)
哪些地方表现了秋千从高荡到低?
7跟琴唱全曲,重难点指导
8跟音乐唱全曲,手臂荡起来
五、仡佬族舞蹈学习
跟歌曲一起来三个动作
六、表演歌曲
1加哟哟
2铃鼓
3舞蹈
4荡秋千
第五篇:荡秋千--教案
《荡秋千》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荡秋千》,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这充满朝气,欢乐的童心世界。
2、通过节奏拍击和训练,使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难点。
3、在学唱过程中了解仡佬族歌曲欢快的情绪,并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教学重点与难点:
1、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附点四分符点节奏要唱好;两处的大跳要唱准;八分休止符要断开。
2、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处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开始本堂课的学习。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一首《爱我中华》唱的是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就有55个。我知道大家课外知识都很丰富,那么,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
二、节奏练习
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仡佬族。全体起立,跟老师一起轻轻地走。X X X X X|x.x
X X X – 请听第三条有什么特点: 迅速停止,在音乐中,迅速停止用什么符号——休止符第一条节奏:附点四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第三条节奏:迅速停止;
三、歌曲学习:;1.我们走啊走,走啊走,来到了仡佬族的村庄,一进;仡佬族小朋友非常热情邀请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播放歌曲《荡秋千》;学生随音乐晃动手臂,老师请个别同学上台荡秋千;2.我们知道好的歌曲都是由美妙的旋律构成的,现在;这里有四条旋律,现在老师来唱一唱,请你听一听,我;3.跟唱四个曲调
第一条节奏:附点四分音符、后十六分音符
第三条节奏:迅速停止
四、歌曲学习:
1.我们走啊走,走啊走,来到了仡佬族的村庄,一进村子,就发现有很多小朋友在——出示图片 荡秋千,他们呀荡得非常的高兴,一边荡还一边唱歌。
仡佬族小朋友非常热情邀请我们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现在请我们的小朋友一起来荡一荡秋千。我请表现最好的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
播放歌曲《荡秋千》
学生随音乐晃动手臂,老师请个别同学上台荡秋千。
2.我们知道好的歌曲都是由美妙的旋律构成的,现在我就来考考大家的耳朵灵不灵。
这里有四条旋律,现在老师来唱一唱,请你听一听,我唱的是哪一条,用手指迅速地表示。
3.跟唱四个曲调,注意:
附点四分音符,休止符、低音
连起来唱歌谱,并跟琴唱一唱。
4.刚才我们唱的旋律就是仡佬族儿歌,荡秋千的曲调。既然来到了仡佬族,怎能不学学仡佬族的儿歌呢?
这首荡秋千是四二拍的歌曲,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我们一起边听歌曲边挥拍,并找一找,哪两句的歌谱是一样的。
第二句和第五句
第三句和第六句
唱谱
5.现在老师给这首歌曲加一点点变化,请你仔细听,在哪里有了变化,当听到这个变化的时候,迅速地用手表示
加哟哟
在后面是二分音符的地方加了哟哟,这两个哟哟,唱的要有弹性。
师生合作:生加哟哟
6.在这首歌曲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秋千的声音?唱一唱
第二句,如果这样唱(不加休止符)
哪些地方表现了秋千从高荡到低?
7.跟琴唱全曲,重难点指导
8.跟音乐唱全曲,手臂荡起来
五、仡佬族舞蹈学习
跟歌曲一起来
三个动作
六、表演歌曲
1.加哟哟
2.铃鼓
3.舞蹈
七、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仡佬族,在以后以后的音乐课中我们还会走进其他的民族的音乐。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