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下地理教案(星球板)
第五单元 我国的地理差异
第1课 四大地理区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依据
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2.使学 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重点】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教学难点】
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 投影片、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分别把课前挂好的新疆高山牧区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景观图、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景观图与四位扮演者(学生)口述台词(课文中的叙述)配套,依次打开。
(讲授新课)
这项活动完毕后,再叫
一、两名同学试着描述自己家乡的特点。
教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以上同学的描述,说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大屏幕依次显示)
至此,同学们已经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中国的地理差异。
(板书)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展示西北沙漠、东北的林海雪原、青藏的牧场、南方的水田图片
承转: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根据不同的理由(或满足不同的需要)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地理区域。(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下面我们将根 据各地的气候和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的不同,把我国分 成四大地理区域,既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这时,在中国地形图上出现闪动的区域界线,并附有区域名称)教师用光标指到哪个区域,即请同学们集体读出这个区域的名称。
(板书):第一课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划分依据: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 素
(学生活动)阅读3页材料,了解区域划分的依据。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 四大地理区域 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活动,探究)——做第2页活动题,同 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总结)青藏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上,它周围有昆仑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等围绕。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这两侧的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不同,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以大兴安岭为界,这里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由此看出,四大区域的划分主要根据气候和地形等要素的不同进行的。
板书:
2、四大区域的界限
(学生活动)利用空白纸描画中国四大区域图,标出主要的分界线和区域名称。
(过渡)在区域的分界线中,秦岭-淮河一线非常重要,它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我们来具体学习一下。
板书:
二、秦岭-淮河一线 展示秦岭和淮河的图片
(学生活动)根据读图册中的我国气温和降水分布图,还有干湿地区和温度带的划分,回忆秦岭-淮河一线有哪些地理分界线通过。
(讲述)秦岭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高大而绵长,犹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东部季风区的中部,使山脉两侧气候有显著的不同。它是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也是,还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因此在它的南北两侧,地形、水文、农业、文化存在明显的区别。
板书:
1、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一月0°等温线;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地理区 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 一类型的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和范围。重点是四大区域的范围和界限,我们还要加深对于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理解。
板书设计: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划分依据:气候、地形等自然要素
2、四大区域的界限
二、秦岭-淮河一线
1、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一月0°等温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3、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4、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教学反思:
第2课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教学方法】 比较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板书:第二课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讲授新课]
大屏幕显示投影图:图5.5: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 一线。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
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 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深入)教师用鼠标在地图 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名称和大致范围 展示中国地形图,组织学生活动
(1)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根据图 片观察其特点。(2)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湖。
总结讲述:北方地区主要有三大地形区,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南方地区有四大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北方的河流主要有黑龙江、松花江、黄河;南方的河流有长江和珠江等,还有鄱阳湖、洞庭湖等许多湖泊。
拓展:东北平原分布着肥沃的黑土,这里俗称“黑土地”,华北平原又成黄淮海平原,是由黄土高原下来的泥沙沉积而成,因而又称“黄土地”。南方的丘陵地区是贫瘠的红壤,平原地区则的肥沃的水稻土。
展示中国气温分布图和降水分布图及气候类型图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读图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大致降水量和主要的气候类型
总结: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方地区降水较多,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板书:将本节内容总结成表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 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 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脉以东
面积 人口 地形 河湖 20% 40%
25% 55% 东北平原(黑土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东南丘陵(红壤),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土地)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黑龙江、松花江、黄河
长江,珠江,鄱阳湖,洞庭湖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类型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南、北方的自然差 异有哪些?(回答:略)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了解两区域在人文方面的差异。
[讲授新课][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放录像片段:分别介绍北方、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及熟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工具、民居的特点等。
根据片中讲述,完成活动!(大屏幕显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至三熟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在完成“其他不同”这一项内容时,分成几个小组,最后由组长发表组里的集体观点,学生们会从:饮食、服饰、音乐等方面说出两区域的差异,教师要总结、点评。
大家想一想,造成这些人文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提问。提问时第一个同学回答完后,其他的同学则主要让其说出与前面同学的不同之处,最后教师总结,大屏幕显示:
南 方、北方差异类型 差异特征 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北方:旱地为主 南方:水田为主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北方:小麦、大豆等 南方: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北方: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南方: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北方: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水运
传统民居 北方: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南方: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在“其他不同”这一栏中,主要针对前面提出的几项,分析其形成原因,关于这些原因,首先由同学回答,之后教师要做好点评,“去伪存真”。
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2题)
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
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3题)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所以寒假较长。南方地区夏季更热,所以暑假较长。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南、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两地人文方面的差异也较大,这些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反思:
第3课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的比较,了解两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
2.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 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
3.对比和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及主要的气候特征,分析并理 解其对本区自然景观、植被、河湖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2.教学难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位置的关系。【教学用具】 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地图演示]图5.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学生活动]说出我国四大区域A、B、C、D的名称。我们前面讲解了南方和北方地区,为了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我们来研究西部。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西部的自然条件及自然条件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
[讲授新课] [图片演示]塔克拉玛干沙漠 图和青藏高原景观图。
[学生活动]描述两幅图片。西北地区的图是沙漠景观,说明西北气候比较干旱。而青藏地区的图片中,我(学生)看到了山脉,说明青藏地区多高山,山上是白色的,因为气候寒冷,所以山上有积雪。
[教师总结]两幅图片中,我们知道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出现了沙漠,并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而青藏地区气温低,多雪山、冰川。
[提问]为什么西北地区这么干旱? [学生活动]说出西北干旱的原因。
[地图演示](西北在亚欧大陆的位置图):西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即远离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三个环绕亚欧 大陆的大洋。相比较而言,哪个大洋近点?──太平洋
[教师引导]较近的是太平洋,太平洋的水汽千里迢迢想给西北地区带来充沛的降水,西北地区有没有创造有利条件使水汽容易进入呢?──(没有)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有高大山脉阻挡。[地图演示](西北地区地形图):学生明确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大兴安岭等山脉的位置,认识西北西部的三山夹两盆和东部的内蒙古高原。
[学生活动]通过认识西北地形,说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和昆仑山以北称为西北地区。
[启发提问]观察西北地区的山脉,大多位于西北什么地方? [学生观察]主要位于边缘地带。
[提问]这样分布的山脉对气候有什么影响?(阻挡了海洋湿润气流 的推进)[地图演示]中国季风的行进动画图。
[教师讲解]中国的夏季风主要是东南季风,东南风把海洋的湿润气流带到中国内陆,但是当它运行到东北时,(指图)受到什么山脉的阻挡?
[学生活动]看图知道大兴安岭、阴山、祁连山等高大山脉的阻挡。
[教师总结]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再加上山脉的阻挡,使西北地区降水很少,气候干旱。所以,课本的第一个标题为“干旱的西北地区”。由于降水极少,风力作用显著,形成了独特的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和风蚀城堡(如课件的西北风光图)。西北地区东西延伸长,跨经度大,所以内部景观还存在差异。
[地图演示]西北自东向西的植被变化图
[学生活动]说出西北地区植被的变化,分析原因。
[师生总结]西北地区自东向西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是因为降水自东向西不断减少,因为离海洋距离越来越远。
[地图演示]青藏地区地形图
[学生活动]计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的青藏地区要比同纬度地区温度大约低多少度?(结果是约低24°C)
[教师引导]海拔高,气温低,所以高原上雪 山连绵、冰川广布。[图片演示]青藏高原景观
[学生探究]高寒的青藏地区,却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就 是拉萨由于晴天多,阳光灿烂,有“日光城”的美誉,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青藏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空气透明度好,太阳光线穿过时,热量耗损少,到达地面的热量多,所以青藏地区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其首府成为“日光城”。
[图片演示]内蒙古牧场,新疆牧场和青藏高原牧场
[学生活动]说说以上牧场有什么不同之处。(分别是草原牧场、山地牧场和高寒牧场)[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
[师生共讨]内蒙古高原是四大高原中最平坦 广阔的高原,地面起伏不大,草场广布,成为温带草原牧场。新疆,我们知道,气候干旱,降水及少,养牛养羊没有水源是不行的,那么牧场应该建在什么地方呢?沙漠里吗?
[学生回答]利用高山冰雪融水解决饮水问题,所以牧场主要分布在山坡上,成为山地牧场。而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植被较少,牧场为高寒牧场。
[图片演示]内蒙古草原优良畜种三河马和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地区的牦牛和藏绵羊。[学生讨论]三河牛和牦牛 有什么不同?细毛羊和澳洲的美利奴羊有什么不同?
牦牛的毛多而且长,可以卧雪保暖御寒,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适宜在高原上生活,被称为
“高原之舟”,新疆的细毛羊腿短而且粗,适合爬山,因为新疆是山地牧场。
[总结]列表如 下:
项目
牧场类型
优良畜种 西北地区 温带草原牧场 三河马,三河牛,细毛羊,滩羊 青藏地区 高寒牧场
藏山羊,藏绵羊,牦牛 [图片演示]温带草原牧场和高寒牧场
[学生活动]比较温带草原牧场和高寒牧场的差异。[学生回答] 温带草原牧场:地形平坦开阔,绿草如茵,草质较好 高寒牧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以荒漠草原为主 [学生探讨] 原因:内蒙古高原气候较为温暖,降水较多;而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
[承转提问]西北地区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在发展农业中最大限制因素又是什么?因此决定农业是什么类型?
[学生回答]西北地区十分干旱,发展农业最大的限制就是水,因为气候干旱,天然降水水少,只有发展灌溉农业。
[读图分析]找出西北四大灌溉农业区是河套地区、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学生活动]分析以上地区如何进行灌溉。
[学生回答]河套和宁夏平原,有黄河经过,是用黄河水进行灌溉的;河西走廊,附近就是祁连山,有祁连山的高山融水可以灌溉,而新疆,降水最少,沙漠广布,灌溉农业只能分布在沙漠边缘有地下水的绿洲和有高山融水的天山山麓附近。
[课堂小结]本节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类型,重点是各个区域的特征和优良畜种,我们要结合他们的位置特征来分析其自然环境。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区域 划分的依据和四大区域的界限,知道主要的地形区和阶梯,理解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理解其工农业生产和文化的不同。
3、知道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理解其自然环境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业和矿产的区别,西北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2、教学难点:各地自然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准备】 多媒 体课件 【教学方法】
学生 回忆复习为主,教师点拨补充为辅 【教学过程】 一、四大地理区域。
展示中国四大区域划分图 组织学生活动:
(1)讨论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气候、地形)
(2)指派代表去黑板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说明分界线的依据。
(3)回忆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和地势划分,指出各个区域主要的地形区和阶梯。(4)讨论秦岭-淮河一些通过了哪些地理分 界线。
强调: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和北方以气温和降水为依据;西北和北方以季风为依据;青藏地区以地势为依据。秦岭-淮河一线有很多分界线通过,如一月 份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等。
板 书:
一、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气候,地形
2、秦岭-淮河线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展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图 列表总结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位置 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 秦岭-淮河以南,横断山脉以东 面积 20% 25% 人口 40% 55% 地形 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黄土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东南丘陵(红壤),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河湖 黑龙江、松花江、黄河
长江,珠江,鄱阳湖,洞庭湖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其他不同 北咸 南甜
三、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屋顶坡 度大,墙体高
展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图 学生活动:(1)找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及主要地形区、河流。(2)分析两地自然环境的特点。(3)了解其人口分布和主要民族。项目 位置
面积
人口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以北 30% 25% 4% 1%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横断 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脉以北,昆仑山-阿 尔金山-祁连山以南。
地形河流 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塔里木河
长江,雅鲁藏布江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自然环境特点 干旱 高寒 主要民族 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
汉族,藏族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我国的地理差异一章,重点是了解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别,理解其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还要掌握学习区域的方法。
第六单元 首都—北京
第1课 祖国的心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并会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2.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城市职能和名胜古迹。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 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北京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
2.教学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来源:学科网]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师:(边画边说)同学们好,俗 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请认真观察,判断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标记?
生: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师:主办地在哪?
生:北京。
师:咱们当中有没有人去过北京或了解北京,你能描述一下对北京的印象吗? 生:回答略。
师:真棒,描述的真生动,让我心动。北京带给我的印象也是古典的,浪漫的,又富有新鲜的时代气息的,我一直很想去北京,我想你们一定也很想去北京,请来把你想去北京的理由写在黑板上。
生:书写略。
师:看起来,大家真的很想去北京,有人想上清华北大,有人想去中关村、中央电视台,有人想去考查古都风情„„北京有你的梦、我的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
二、组织活动、学习新课
师:(边绘北京轮廓图边说)请打开课本第19页,地图册第16页,让我们学会从地图上寻找北京、认识北京。请每个小组积极合作,作好记录。并把结果整理到相应表格中。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最认真、最主动。[出示问题:1.请查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和交通状况,看你能说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吗?] 生:小组活动、探究、组织答案。
师生互动,以任一组为中心,提问交流,其他组适当补充,反馈、检查学习情况,督促、矫正
学习结果。提问问题依次如下:北京的纬度位置怎样,属于什么温度带,是内陆还是沿海,有哪些邻省,北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附近地形区分别是什么,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什么特点,有哪些主要河流,流向„„北京的交通状况怎样,请上来指图说明。
生:依次回答略。
师:还有没有其他小组同学补充?
生:补充回答略。
师:北京的确交通便利,不仅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还是全国重要的航空港,另有多条公路、高速公路、京杭运河在这里穿行。你能不能结合地图册把课本第18 页的主要铁路线指认出来呢?找一同学指图讲解,其他同学予以更正、补充。
师:大家识别的完全正确,真聪明,现在你能明白地总结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吗?
找多组代表回答、补充,并及时予以激励性点评。
师:(指图总结)综合各组的发言,不难看出:北京纬度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黄淮海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应丰盈。难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再次定都北京。
师:作为首都,她又为祖国的腾飞发挥着哪些主要城市职能,辐射全国,起着什么中心带动作用呢?请结合课本第18页、第20页,举例说明。[出示习题:2.你知道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吗?] 师生互动,让学生随意抢答,补充。
生:回答略。师:(适当点评、补充)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天安门不仅是北京的象征,也是我国国徽图案的中心组成,成为了中国的象征。文化中心,就连我们用的教材出版社也在北京„„
师: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同时,作为古都,北京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你又知道哪些呢?请打开课本第22页看一看,同时老师放首歌大家听一听,让我们赛一赛谁知道的多、说的清?(播放《故乡是北京》)[出示习题:3.你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吗,你能说出哪些?] 生:故宫、天坛、长城„„
三、回顾活动、测试应用
师:京 腔京韵自多情,甘美芬芳故乡情。出于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在短暂的时间内,我们了解了北京的位置、环境、职能、名胜,你领会了多少呢?来让我们进行一次征询、闯关活动?[出示习题:4.根据你对北京的了解,你认为作为一名国内游客什么时节最适宜去北京旅行,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最经济易行,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最好什么时间举行?] 师:第一关:根据你对北京的了解,你认为作为一名国内游客什么时节最适宜去北京旅行? 生:秋季。师:理由?
生:因为北京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春寒料峭、多风,而且沙尘暴天气也时有发生,只有秋季秋高气爽、云淡风清,最舒适宜行。
师:不错,这的确是 大多数人的决定。但此时正是北京旅游高峰,可能会遇到门票上涨,阻碍交通„„其他小组,有没有别的决定?
生:我们组选择六月底,七月初去北京。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时是北京旅游淡季,我 们放暑假,既经济又轻松。
师:很好,咱们再看看哪个小组有没有更特别的决定?
生:我们认为任何时节 都可以去北京旅行,完全不用亲自到北京。师:不亲自到北京?!怎么做呢? 生:网上旅行。
师:太好了,老师真佩服你们的决定。才子不出门,便知天 下事,一张地图,游历天下,一台电脑,饱览北京春夏秋冬。
师:第 二关:我们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最经济易行?请抢答。生:乘火车„„
师:我 们郑州人沿什么线路,向什么方向去北京? 生:京广线、向北„„
师:太厉害了,第三关:2008年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最好什么时间举行?
生:九月。
师:九月是北京的什么季节,北京奥运会是什么季节奥运会„„况且许多欧美选手如果由于档期不能来,怎么办?
生:七月。
师:让我们来审视一下你的决定,七月的北京正是„„ 生:八月。
师:确实,经奥委会讨论决定,北京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至8月22日举行。大家回答得好极了,大家的回答不仅体现了北京奥运理念: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精神,还让我再次感到了大家对 北京浓浓的亲情,2008,不愧是我们亿万炎黄子孙,共同的梦,到那时,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生:去参加比赛,去参加志愿者行动„„
四、升华情感、倡导行动
师:我想,到那时,无论我们为北京做什么,都不能忘记宣传北京,请大家课后登陆北京政府网站(www.xiexiebang.com)或浏览其他相关资料,完成课本第24页第三题活动。交流活动,咱们下一节进行,我拭目以待,看一看谁是最具潜力的 北京通。再见!
附:《板书设计》
1.请查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和交通状况,看你能说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吗? 2.你知道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吗?
3.你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吗,你能说出哪些?
4.根据你对北京的了解,你认为作为一名国内游客什么时节最适宜你去北京旅行,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最经济易行,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最好什么时间举行?
教学反思:
第2课 现代化大都市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职能,了解各种现代化交通枢纽。
2、了解北京城市 建设的发展成就。
3、了解北京面临的很多环境问题,理解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4、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北京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教学难点:北京发展和保护的辩证关系。【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分组讨论,总结讲述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 件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北京的国际活动视频资料。
北京不仅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且这里还是国际交往的中心,我们今天了解一下北京的其它方面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展示北京与世界部分城市的国际航线
学生活动:找出从北京出发到达哪几个大洲和城市,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意义。讲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交往的窗口的就是首都国际 机场。
板书:
一、国际交往的窗口
学生活动:阅读26页材料,了解国 际机场。
过渡:不仅是首都国际机场,北京的城市 建设也是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展示北 京城区道路网图和西客站等 图片
讲述:北京的城市发展主要包括交通发展,建筑特色和配套设施建设,交通方面主要是各种路组成的交通网络和西客站和首都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建设。在建筑特色上,兼顾传统和现代建筑的结合。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使北京充满了生 机和活力。
板书:
二、日臻完善的产生功能
1、交通设施。
2、建筑特色。
3、配套设施
展示北京的交通拥挤和住房紧张和沙尘暴等图片和视频。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27页,找出北京主要问题。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交通拥挤和保护传统建筑。总结讲述: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如人口 激增,沙尘暴天气增加,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这也是任何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慢慢解决。
板书:
4、发展问题。
过渡: 北京的发展方向建设国际化的大都市,为此做了很多工作。
展示中央商务区和中关村科技园的图片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观看视频资料,找出 北京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功能区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讲述:北京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完善城市功能。大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点功能区的兴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30页,了解北京的发展目标和规划。
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方向和各种准备工作。了解了北京的发展目标好规划,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家园 建设的更加美好。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悠久的历史及众多的名胜古迹。
2、理解北京作为对外交往的窗口的职能,了解北京市政建设的成就。
3、了解北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及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北京的城市职能和名胜古迹。
2、教学难点: 北京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教学准 备】
多媒体课件 【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复习,直观演示。【教学过程】
一、祖国的心脏。
展示北京市位置和范围图 学生活动:(1)在图上找出北京相邻的省份。
(2)找出北京的主要地形区和河流,分析其地势特 点。(3)找出联系 北京的重要交通线。
总结: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和河北、天津相邻,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来源:学&科&网] 展示中南海、北京大学、鸟巢等图片
学生活动:分成两个小组,讨论典型发言,介绍北京作为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依据。板书:
一、祖国的心脏
1、位置和范 围
2、城市职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讲述: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还有很多地方特点的景点也引人入胜,如城楼,胡 同等,还有国粹京剧。
板书:
3、名胜古迹: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 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
二、现代化大都市
展示首都国际机场和西客站图片
分析:北京的另外一个职能是国际交往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里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首都机场成了交往的门户。为了适应这样的要求,北京正在大力进行市政建设,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板书:
二、现代化大都市
1、对外交往窗口
2、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
学生活动:(1)找出北京发展中出现的问 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措施,特别是传统聚落的保护问题。
(2)明确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总结:北京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环境问 题,人口问题等,这些都需要逐步解决,特别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更是迫在眉睫。今后北京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和旅游业。努力打造成一流的旅游城市和中国的金融中心和政治 文化中心。
板书:3、发展方向和目标
板书设计
:
一、祖国的心脏
1、位置和范围
2、城市职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3、名胜古迹: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
二、现代化大都市
1、对外交往窗口
2、日趋完善的城市功能
3、发展方向和目标
第七单元 黄土高原
第1课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理解其自然环境的过渡性。
2、了解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特征,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3、了解黄土高原的古代文明,知 道这里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于黄土高原的学习,增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2、教学难点: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和证据。【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分组讨论学习【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播放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录像,导 入新课。播放前提出问题:录像反映 的是哪一 地形区的自然景观?看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总结: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的真实写照,更是它与众不同的所在,今天就让我们师生共同学习这一特殊的地形区──黄土 高原。
学生都能够很准确地回答出黄土高原极其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开篇点题直接进入正题,生动形象的情境创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对学生的精彩回答要给予艺术性的中 肯评价。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你们对黄土高原有哪些了解呢?下面就让 我们进行信息交流”。
(投影)信息交流:黄土高原知多少
总结:学生讲解、介绍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最后的总结归纳强调以下内容 :
(投影)地图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黄土的厚度超过100米。
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陕西省、山西省及甘肃省的一部分。
板书:
一、位置和范围
展示黄土高原不同的地标景观。板书:
二、沟壑纵横的 地表景观
1、黄土梁,黄土塬,黄土峁
引导: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景观,和他们的位置是有很大关系的,还涉及黄土高原的形成。板书:
2、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展示黄帝陵,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图片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现在还留有大量的名胜古迹。板书:
三、文明的摇篮 播放安塞腰鼓视频
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的独特的 文化,如信天游,腰鼓等,被称为“黄土风情”。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了其形成的基本原因和在我 国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为学习下一节打下了基础。
教学反思:
第2课 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现状。
2.初步学会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3.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脆弱的生态环境。4.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合作的意识,提高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对黄土高原进行生态建设的方法探讨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黄土高原脆弱的 生态环境及生态建设。
2、教学难点:造成黄土高原脆弱的 生态环 境的原因。【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导入:播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视频资料。引起同学们对于黄土高 原地区生态问题和重视和思考。
板书:
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同学们刚才介绍时,都提及到了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 56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危害呢?”水土流失的危害如此之大。黄土高原地区不仅有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不协调在这里体现得非常明显。
(投影)“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 突出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过渡)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有哪些?
气氛热烈,学生的谈论涉及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
学生分成小组,选择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可以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讲解介绍的方式不限,有课件演示、表演式、实验式。
涉及的内容 有:
1.课件演示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的图片。历史的对比,提出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这一严重的后果。
2.深入地探讨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对土地的使用量激增,也使得水土流失加剧。
3.黄土本身具有质地疏松、粘性差的特点,多大孔隙、松软且具有湿陷性。4.本区旱涝灾害频繁发生,降水集中,多暴雨。
5.人口素质低,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盲目地砍伐树木。
6.经济的落后导致了人们过度利用资源、开发资源而满足自身经济的需求。
以上的内容是学生们观点的总结,学生们的思维开阔,课堂氛围热烈,讨论中有的同学举出了很多具体的事例。那么教师在总结时,对学生们提出的每一条原因,都要进 行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另外一方面,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提示点拨。板书:
二、综合 治理
同学们刚才深入浅出的分析讨论,给了老师很多惊喜,既有论点又有论据。我们是地球上的主人,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要让大自然与人类和谐地相处。那么,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有哪些好的办法呢?
(投影)献计献策
1.结合刚才 的原因,同学们提出了很多的措 施。包括植树种草,控制人口的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退耕还林,修建工程等。
2.辩论:黄土高原是否应该全部退耕 开放式的问题,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
课堂延伸
同学们为黄土高原的治理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当地人也通过实践摸索了很多经验,可以说与同学们是不谋而合。在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黄 土高原环境在变化着,改善着。我们走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满足其需求的环境。(投影)经过初步治理的黄土高原的图片
可见,只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黄土大地上将再现往昔风采。我们没有生活在黄土地上,作为一名生活在黑土地上的学生,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的有哪些? 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将自己的零用
钱寄给黄土高原治理部门;努力学习„„
本教学环节的设计,将教材延伸到生活中,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教材是我们进行德育教育的较好素材,课堂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结束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作为地球上的主人,地球上的孩子,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家,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家,播放《地球的孩子》。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 黄土高原复习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土 高原的位置和范围,理解其地理特征的过渡性。
2、了解黄土高 原地表特征,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证据。
3、了解黄土高原独特的文化。
4、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掌握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
2、教学难点: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讲解为辅 【教学过程】
一、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展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图 学生活动:(1)在图上找 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包括的主要省份。
(2)讨论分析其地理特征的过渡性。
讲解:黄土高原是一个独特的地形区,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由于范围大,从地形、气候和植被都有明显的过渡性。
板书:
一、世界上最大是黄土分布区
1、位置和范围
展示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的图片。学生活动:(1)分析各种景 观的特征,了解其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2)阅读材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和主要证据。
总结: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很复杂,现在比较认可的是风成说,就是这些黄土是被西北风从蒙古和中亚地区吹来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不同地区黄土的构成 来了解。
板书:
3、地表景观和形成。
展示黄帝陵图片和信天游视频资料。
分析: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农耕区最早的地 区之一,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流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黄帝陵等。还有这里的服饰和音乐,都被称为“黄土风情”。
板书:
4、文明的摇篮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黄帝陵
二、黄土高原的治理和开发 总结水土流失的原因:
土质疏松,多孔隙,易受流失侵蚀,遇水易塌陷。
自然原因 地表缺乏植被保护,夏季多暴雨
乱砍滥伐和多度放牧破坏了地表植被
认为原因 修路、采 矿等工程建设对地表的破坏
落后 的经济和观念 治理措施:(1)把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筑梯田、修堤坝等工程措施相 结合,治理水土流失。(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逐步退耕还林、还草,杜绝过渡放牧。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 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1课 珠江三角洲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
(二)能力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填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关的地理名称;
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
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及城镇的发展。
(二)教学难点 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 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教学方法】
读图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具准备】
有关彩图、自制投影片、录像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利用有关地图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 角洲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正是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它才成为我国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
板书:第1课 珠江三角洲
一、开放的前沿
[讲授新课]
设疑思考:人们说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那么它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读图观察:投影“珠江三角洲地区”彩图,引导学生观察本区地理位置后,分析上述问题。评价点拨:对学生的发言加以激励评价后,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之所以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南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河流──珠江下游,毗邻港澳,面向海洋,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
读图分析1:引导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图,并在图上描画出北回归线,并利用已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地球上哪个热量带和我国的哪个温度带?[学生:热带、亚热带;教师:同学们判断得很对。接着出示“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投影图)印证学生答案]在此基础上再出示“ 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投影)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降水条件和干湿状况(珠江三角洲地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进而得出这里的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等环境特点。
读图分析2:引导学生观察投影图《东南亚地图》,重点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以及隔海相望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评价点拨:对学生的分析激励评价后,教师指出: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的根本条件。正是由于具有这样的位置条件,历史上才会有大量的移民从这里流向“南洋”,广东和福建才成为 华侨的主要故乡,而今日的华侨故乡又能获得境外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现代经济发展条件。
设疑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仅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能行吗?(学生:仅凭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还不够。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学生)那么还应具备哪些因素才能使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呢?
读图分析3:引导学生阅读投影图“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图7.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利用外资上有哪些特点呢?学生分析后得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有数量大、增速快、约占全国的30%,在全国占居首要地位等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设疑 思考: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 速度上都高居全国榜首呢?它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呢?
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适当启发。
评价点拨: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后,教师给予激励评价,然后指出:珠江三角洲吸引的外资之所以在数量和增速上高居全国榜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优势:(1)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是我国的“南大门”;(2)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3)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全国著名的侨乡,华侨、海外华人众多,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利用其优势条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而且对全国其他地区起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阅读材料: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1和下面材料,了解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不仅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还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播放录像1: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华人、华侨的事迹录像片,之后讲解:历史上华人、华侨有着不可磨灭的爱国、爱家乡和爱人民的光荣传统。每当祖国危难之际,他们都会省吃俭用,慷慨解囊,为我们祖国捐钱、捐物,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如陈嘉庚、李林、李嘉诚、霍英东、邵逸夫等等。祖国改革开放后,广大华侨、海外华人为了改变祖国的落后面貌,献计献策,还大量向祖国内地、家乡投资办厂、捐资助学等。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状况,我
们每一个人都应为有这么多爱国华侨、华人而自豪,都应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骄傲!播放录像2:引导学生收看国家为经济特区制定的优惠政策及珠江三角洲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带来巨大变化的录像后,指出:我们党和国家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珠江三角洲 这个祖国的“南大门”采取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战略以及促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国家的政策对区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也说明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大有发展前途的,是充满希望的。
分组讨论:将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组,结合以上所学知识,分别从区位因素、人文因素和政策因素三个方面讨论,归纳总结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
A组: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B组:人文因素: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C组: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全开放;先富带后富)的策略。
评价点拨: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
设疑思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办法和最新高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多的加工制造企业,如纺织和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玩具制造业等。(教师及时激励评价)
设疑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引进的大量外资来自哪里呢? 投影1:“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
珠江三角洲的外资74%来自港澳地区,这是本区最大的外资来源地。其中3%的外资来自祖国的台湾地区;23%的外资来源地在世界其他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呢?引导学生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及外向型经济的名称,边想象边画出外向型经济示意图。
评价点拨:学生回答,画出示意图,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外向型经济是一种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出口外销为经营方向的经济。
投影2:“外向型经济一例”(图7.4)加深学生对外向型经济的理解。
设疑思考: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是通过什么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的呢?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把本区的主导产品出口至世界各地的。(教师及时给予激励评价)
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怎样的合作方式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从而使该地区贸易国际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的呢?
阅读材料:指导学生阅读P53材料,明确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以“前店后厂”的基本模式合作发展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的。两地区正是采取了这种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合作模式,到20世纪末,珠江三角洲才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 产出口基地之一。
发散思维:“前店后厂”模式充分利用两地的互补优势,实现了强强联手。你认为这种分工合作模式还对哪些地区有借鉴意义?
评价点拨:学生发言后,教师及时激励评价并点拨:“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对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如辽中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发展外向型经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投影3:“珠江三角洲和全国GDP增长曲线”
分组探讨1: 外向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读图7.5,分析珠江三角洲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 变化。
(1)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和 全国的趋势有何差异?(2)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变得越来越明显。请你分析其原因。评价点拨:小组讨论,学习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1)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上,珠江三角洲地区增长幅度较大,而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却较小。(2)这种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变得越来越明 显。主要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实行改革开放,以“前店后厂”的分工合作模式大力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因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度上升。
分组探讨2: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结合下列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吸引了台湾各大电脑厂商前来投资建厂,形成了完备的电脑零配件生产体系。但是,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劳动力成本上涨,加上远离市场,人才储备不足,使得这里吸引资金的优势渐失。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才资源丰富,科技实力雄厚,而且本身就是一个深具潜力的市场,使得这里开始成为台商投资的热点。近几年来,台商投资已经向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昆山、苏州、南京一带转移。
评价点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激励评价后点拨: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税收减少等。这些现象毫不奇怪。因为投资者追求的主要是经济效益,什么地区获得经济效益大,就投资什么地区。什么地区投资环境好,就投资什么地区。这是商人的经营之道。投资要考虑各种因素,才可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条件,采取的独特的模式,城镇发展的主要原因、利弊和解决办法。
板书设计
一、开放的前沿
1、优越的地理位置
2、优惠的政策扶持
3、著名 的侨乡
二、外向型经济
1、模式:前店后厂
2、发展方向:高新技术产业 教学反思:
第2课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说明港澳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通过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探究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港澳的身世与政策等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计算分析能力、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探究合作交流。
(三)、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港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方法以及港澳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 难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方法
1.提问探究法。2.读图分析法。
3.讲述法、讲解法。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准备 1.相关图片与地图。2.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首都北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国另外两个重要的行政区域。(先播放《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香港美境图片,再让学生们大声的告诉歌曲里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
生:香港、澳门。师: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里的这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二)、讲授新课
师:这节课呢,我分为三个板块,下面我们进入板块一——走进香港和澳门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港澳在哪儿?它们的范围又是怎样的呢?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本,思考香港和澳门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一下请同学回答。
生:略。
师:先展示《香港与澳门政区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读图回答。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相对位置);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海陆位置)。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约25.4平方千米。港、澳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是以祖国大陆为腹地,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这里要为其外向型经济打基础,也为内外型广阔发展空间作铺垫。
师:那同学们知道香港的海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吗?
香港地处中国大陆东南端,珠江口东侧,邻深圳市,香港背陆面海,海陆兼顾,具有双向优势,既有利于开拓中国内地,也为开拓沿海经济地带和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海陆位置对其发展对外贸易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以中国内地为腹地的相对位置使其获得了对内对外广阔发展的空间。
维多利亚港是优良天然港湾,又位于沟通日本、东南亚、大洋洲及太平洋沿岸美洲各国的海上交通要道,这使得香港成为许多国家商品的中转站,转口贸易发达。
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香港、澳门在哪,知道他们的范围了吧。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香港、澳门的其他方面。首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香港与澳门面积、人口数量,迅速计算出这两个地方的人口密度。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表格,请比较分析香港、澳门在人口数量、面积上有什么特点?
生:略。
师:针对人多地狭的特点,港、澳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拓展空间发展经济的呢?(投影“高楼林立”和“填海造地、的图片)
师:通过图6.13和图6.16的比较,可以看到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带。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原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为了
克服人多地狭、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这一限制性因素,采取“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的措施,扩展生存空间。这是一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地区优势的好办法。
师:从课本图6.16上,估算香港的植被覆盖率约为70%,为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还要加大绿化面积?保留大片的绿地,意义何在呢?针对这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时应注意什么?
生A:略。
生B:略。生C:略。
师:香港山地多,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沿海地带城市建设的安全;城市绿地可以美化环境,让香港人生活在宜人的环境中。这说明香港尽管人多地狭,也没有忽视环境保护,香港走出了一条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师:看来高楼林立和绿树成荫在香港得到了很好的统一,那么你知道知道香港、澳门为什么叫特别行政区?你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吗?他们的身世了解吗?区旗的含义你们知道吗?带着问题看书28页阅读资料。待会儿请同学把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与分享。
生A:略。
生B:略。生C:略。
师:同学们现在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知道了他们的身世,那你对一国两制了解多少? 生:略。师:“一国”中国是统一的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又促进港澳的稳定繁荣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祖国大陆与其在经济、科技、教育等互利互补、互相促进。
师:学习了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分析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了解港澳的身世和政策,那么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港澳的经济如何发展的呢?下面进入第二板块探究港澳经济的发展
板块二 探究港、澳经济发展 师:(播放有关港澳国际贸易、交通 运输、金融、信息、旅游、博彩业的资料及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及资料)同学们你知道吗香港是靠哪些产业部门发展经济的? 生:略。
师:香港经济结构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的多元经济结构,澳门是靠博彩业旅游业发展经济,博彩业是他的支柱产业。国际贸易在香港经济中占主导作用,下面我们来进一步了解香港的转口贸易。
生:略。
师:那同学们你们知道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与祖国大陆有怎样的关系? 生:略。
师:这是本课的难点,以香港为主来讲授。出示“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说一说祖国内地、香港各自的优势?然后出示优势互补表格。让学生对照“香港和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完成表格。
生:略。
师:内地的优势:自然资源、厂房、能源、淡水、日常生活消费品和众多廉价的劳动力。
香港的优势:先进的技术、管理人才和经验、雄厚的资金。
香港通过内地廉价的劳动力制造出了鞋子、服装、玩具、电器等产品,并出口创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与哪个地方密不可分?
生:内地。
师:香港所购进的产品是不是都在本地销售呢?
生:不是。
师:它会直接卖到其他国家,这种贸易我们把它叫做“转口贸易”。祖国内地是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
投影: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的增长表。《香港进出口贸易地方构成饼形图》 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在不断增长,并且增长得很快。
师:除了经济联系外,港澳地区和内地的联系还包括哪些方面?下面是个小活动。生A:略。生B:略。生C:略。
屏幕显示:
1、香港人愿到深圳就业。
2、内地与香港的科研机构的交流有较长的历史,双方以定期研讨、人员互访、交换研究生、合作申请研究项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进行交流。
3、人员往来频繁,早期是探亲访友,现在是往来旅游。仅2000年一年港澳到内地旅游人数就达到七千多万人次。
小结: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人员交流和科技交流方面这些都说明了祖国内地与港澳地区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双方都获利,形成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模式。
师:经过前面的学习以及平时生活中获得的有关信息,大家讨论交流香港目前港澳所面临的挑战并畅想香港澳门以后发展,进入最后一个板块的学习。
板块三 畅想香港的明天
师:接下来我们探究香港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的方向?分小组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香港进出口贸易地方构成饼形图》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归纳香港的经济只有和祖国大陆全面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才是香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动力,也是它发展的方向。
(三)、课堂小结:略。
(四)、课后作业:
1.列表归纳香港、澳门在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异同。2.完成地理填图册。
结束语:香港和澳门回归到祖**亲的怀抱,带来了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和港澳的繁荣,我们衷心地祝愿香港的明天会更好,澳门的明天会更好,同时我们也期待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盼望着七子之一的台湾早日回家,中国早日实现统一。下课!
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 台湾省
第1课 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能够从地图上准确说出台湾省 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台湾省的地形特征。
2.使学生掌握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
3.通过阅读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
台湾、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气候特征 三、教学方法 读图、讲授、分析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 学过程(一)引入:
播放歌曲《高山青》片断,然后提问:刚才我们 听到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高山族主要分布在哪个省?
(二)新课教学:
1.地理位 置:
(1)读 图说出台湾省位置: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四隔台 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
(2)台湾省的 范围: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及周围众多岛屿组 成 2.地形与气候
(1)读《台湾地形图》,思考 以下问题:
①台湾岛有哪几种主要地形? ②台湾山脉的分布、走向及台湾平原的分布如何? ③台湾河流有何特征?主要分布在哪里?
(2)归纳 台湾省的地形 特征。
(3)分组活动:完成课本58页 读图练习。
(4)台湾省的气候
3.结合史实材料,举例说明 台湾自古以来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三)课堂练习:(另发)(四)小结:(结合板书进行)(五)板书设计:
第九单元 第1课 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1.位置: 2.范围:
二、地形与气候
1.地形:以山地为主
2.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三、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教学反思:
第2课 台湾省的经济与人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台湾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产,掌握主要的农产品和矿产的分布地区。
2、了解台湾经济的发展过程,理解其经济特点和工业城市的分布。
3、了解台湾居民和城市的分布,理解其和大陆的关系。
4、理解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台湾经济的特点和城市的分布。
2、教学难点:台湾和大陆 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教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播放台湾日月潭 美丽风光。上节我们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的特点,今天继续走进台湾,感受其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经济。
展示台湾岛主要的农作物和矿产分布 学生活动:(1)找出台湾主要的动植物资源。
(2)找出台湾的主要农作物和分布。(3)找出台湾的矿产和分布地区。
(4)在图上指出台湾的主要旅游景点:日月潭,阿里山等。
总结讲述: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其中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热带水果的主要区,因此台湾有“海上粮 仓”“ 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
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因此台湾又有了“东南盐都”的美称。
从图上我们还可得知,台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板书:
一、丰富的物产
1、动植物:樟树(樟脑)
2、农作物:水稻,小麦和甘蔗
3、矿产
4、旅游资源:日月潭,阿里山
承转: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 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
展示台湾交通及工业中心的分布图
讲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大家看图,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的出口比例远 大于工业产品,但从60年代以后,台湾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一加 工一出口”型经济。大 家从图 6.28上可以明显看出60年代后出口商品中工业品直线上升,而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下降很快,到90年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台湾出口商品中所占比例已微乎其微。台湾还大力建设了大量出口加工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台湾硅谷”——新竹科学园。请大家阅读61页材料。
承转:在以上优势条件的推动下,台湾经济发展很快,那么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呢?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9.5,回答以下问题 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 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提问,学生回答。略。
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 板书:
二、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工业
1、分布:西部平原
2、城 市:台北,高雄,基隆,新竹
转承:台湾的居民和城市分布很有特点,我们了解一下他们的分布 学生活动:(1)找出台湾主要城市。
(2)找出台湾的主要民族,阅读63页材料分析其和大陆的关系
讲述:台湾最大的城市是台北,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是高雄。人口以汉族为主,主要来自中国的福建和广东,分布在西部平原,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板书:
三、城市 与居 民
1、城市
2、居民
播放郑成功收复台湾视频
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同学们阅读课本63页找出几个证据。
讲述:台湾在东汉开始进入我们国家的视线,清朝正式设立台湾省,居民,语言和文字和大陆一脉相承,台湾总有一天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板书:
四、期盼祖国统一
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 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
板书设计
一、丰富的物产
1、动植物:樟树(樟脑)
2、农作物:水稻,小麦和甘蔗
3、矿产
4、旅游资源:日月潭,阿里山
二、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工业
1、分布:西部平原
2、城市:台北,高雄,基隆,新竹
三、城市与居民
1、城市
2、居民
四、期盼祖国统一 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 台湾复习
【教学目的】
1.使学 生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面积等基本概况,以及台湾岛、彭湖列岛、钓鱼岛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台湾省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学会分析农产品和森林分布与其气候、地形的关系,培养学生区域地理的分析能力。
3.使学生知道台湾省的经济特点,了解其“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4.使学生认识到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
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
2.台湾省农产 品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台湾的工业发展和分布。
【教具准备 】台湾省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学生喜欢的台湾歌手周杰伦,爱看的台湾娱乐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和“TV三贱客”引入台湾,还引出台语──闽南语,上课时,请会讲闽南语的学生来说说闽南话或唱闽南歌,并让学生欣赏由台湾人作曲作词并演唱的赞美诗,体会闽南语。
[教授新课] [地图演示]读图分析台湾省的范围和位置,并指出北回归线的位置,由此分析台湾的纬度位置,得出台湾是热带、亚热带气候,四面环海,使台湾的气候温暖湿润,生产各种热带亚热带水果。
[板书]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太平洋,台湾海峡
2、组成:台湾岛,澎 湖列岛,钓鱼岛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台湾地形特点(由台湾铁路分布原因引出地形分布),并认识台湾的重要城市:台北、台中和台南,高雄和基隆。[学生活动]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板书]
二、地形与气 候
1、地形:山地为主,玉山,日月潭。
2、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教师承转]以上是课本的第一节,课本的第二节是“美丽富饶的宝岛”。美丽是指什么?富饶呢?(有许多迷人风景,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富饶指物产丰富)下面,我们在轻快的高山族音乐中尽情欣赏一下台湾的美景,并看看有哪些丰富的物产。
[多媒体音乐放映]音乐中图片自动放映。
[地图演示]台湾主要农矿产品的分布图
[学生活动]看图完成P活动题2,并分析台湾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并尝试用图分析台湾树种十分丰富的原 因。
[学 生朗读 “出口导向型经济”。
[图片演示]学生分析台湾出口贸易的变化
[教师讲解]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和国家比较落后的原因的以及台湾如何实现经济转型。[提出问题]台湾利用哪些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工业?
[教师讲解]四个有利条件,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什么条件也比较重 要吗?请读P38阅读材料后回答。
[读图回答]台湾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这些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这几个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读表6.1]分析台湾产业产值的变化,从数据角度 把握经济的变化和发展。
[学生活动]完成台湾产业变化的折线图。板书设计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太平洋,台湾海峡
2、组成: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
二、地形和气候
1、地形:山地为主,玉山,日月潭。
2、气候: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三、丰富的物产
1、动植物:樟脑
2、矿产
3、旅游:日月潭,阿里山,阳明山
四、出口加工为主的工业[来源:学,科,网]
1、工业分布:西部平原
2、工业城市:台北,高雄,基隆
四、城市居民
1、主要城市:台北,高雄
2、居民:汉族,高山族
五、期盼祖国统一
附钓鱼岛问题资料:中日甲午战争之前,日本没有对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提出异议。但是,后来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定了《马关条约》,而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把台湾归还中国,却把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等私自交给了美国托管。60年代末,联合国一委员会宣布该岛附近可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日方立即单方面行动,先是由多家石油公司前往勘探,接着又将巡逻船开去,将岛上原有的中国标记毁掉,换上了标明这些岛屿属于日本冲绳县的界碑,并给钓鱼列岛8个岛屿规定了日本 名 字。1971年,美日两国在签定归还冲绳协定时,擅自把钓鱼岛等岛屿划入归还区域。这一交易遭到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1972年,中日两国在恢复邦交的谈判中,双方从中日友好大局出发,同意将钓鱼岛列岛归属问题搁置,留待以后条件成熟时解决。可是,日本一些敌视中国的国会议员提出要中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拥有主权。日本政府顺应右派要求,出动巡逻艇和飞机对我国在钓鱼岛列岛海域作业的渔民进行监视。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局势和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日本再次将手伸向钓鱼岛,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上修建灯塔,企图使灯塔列于海图上,以便让国际社会承认钓鱼岛是日本领土,还竖起“太阳旗”和纪念死者字样的木牌。这些活动,都得到日本政府的纵容和支持。
第十单元 走进西部
第1课 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1、了解西部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知道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和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
2、了解西部 丰富的资源,掌握主要的资源的分布地区。
3、培养热爱西部,关心西部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西部地区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
2、教学难点:西部地区复杂的自然环境对于发 展经济的利与弊。【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讲解为辅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展示西部地区石林、盐湖、沙漠的图片。今天我们走进一片神秘而富饶的土地,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
展示西部地区行政区划图
学生活动:找出西部地区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总结: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级行政区,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新藏青陕内蒙古,云贵桂宁甘渝蜀。
展示我国地形图和气候类型 图 学生活动:(1)找出西部地区主要的山脉、高原和盆地。
(2)找出西部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干湿地区等。(3)讨论西部地区自然环境 的复杂性。
讲述:西部地区地形和气候复杂多样,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这些为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板书:
一、复杂的自然环境
1、位置和组成
2、复杂的自然环境
展示西部地区主要自然资源占全国的比重图。
讲述: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但是也有有利的方面,就是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如矿产资源,水能等都远远多于东部地区,这成为发展经济的一个增长点。
学生活动:(1)回忆长江、黄河的水能,讨论我国水能的分布地区。(2)根据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图,填写67页表格。
总结:西部地区水能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的川、渝、云、贵、藏等地,就河 流来说,主要集中于长江,雅鲁藏布江和黄河流域。矿产资源丰富,如 钾盐几乎全部在西部地区。
板书:
二、丰富的资源资源
1、水能
2、矿产
转折:西部地区不但常规能源丰富,新能源也很多,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西藏地区的太阳能和地热,西北地区的风能,都在积极开发。
学生活动:阅读68页材料,了解西部地区新能源的分布。
板书:
3、新能源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西部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知道了其自然环境对于发展经济既有有利的方法,也有不利方面,因 此在发展过程中尽量的趋利避害。
板书 设计:
一、复杂的自然环境
1、位置和组成
2、复杂的自然环境
二、丰 富的资源资源
1、水能
2、矿产
3、新能源 教学 反思:
第2课 特色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西部地区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和类型。
2、知道西部主要的牧场,掌握优良畜种。
3、理解西部草原存在的问题和改良措施。
4、了解西部地区灌 溉农业的水源和主要农产品。【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西部地区优良畜 种和主要农产品。
2、教学 难点:西部地区草原的质量和保护。【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展示西部地区牧场和新疆哈密瓜的图片。今天我们走进西部地区,了解其农业发展的特点和主要的农产品。
展示西部地区土地资源构成和我国土地资源构成图
学生活动:(1)找出我国及西部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2)分析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分析讲解:我国西部地区的土地以牧草地和林地为主,地形崎岖,降水较少,因此以畜牧业为主,主要分为草原牧业和高寒牧业。种植业以灌溉农业为主。
板书:
一、特色农业
1、畜牧业:草原牧业,高寒牧业
2、种植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展示我国西部地区各省草地面积柱状图
学生活动:对比各省 草地 面积的大小,了解四大牧区的由来,按不同的位置分为草原牧业和高寒牧业。
总结:西藏,青海,内蒙古和新疆是我国的四大牧区,其中西藏和青海属于高寒牧区,主要有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新疆和内蒙古属于草原牧区,主要有新疆细毛羊,内蒙古三河马和三河牛,31
宁夏的滩羊等。
板书:
二、草原牧业和高寒牧业
1、草原牧业:新疆细毛羊,内蒙古三河马和三 河牛,宁夏的滩羊等。
2、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
转折:西部地区的草原近年来出现了很多问题,都和不合理的利用有关。学生活动:分 析西部草原出现的问题,讨论解决措施 板书:
3、草原保护
展示西部地区农作物分布图 学生活动:(1)找出西部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甜菜,棉花,青稞,小麦,水稻,甘蔗。(2)分析其地理位置对于农作物的影响。(西北,青藏,西南)
总结: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产品产地,也是特色农产品的产地,不但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支持了全国经济的发展。
板书设计:
一、特色农业
1、畜牧业:草原牧业,高寒牧业
2、种植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二、草原牧业和高寒牧业
1、草原牧业:新疆细毛羊,内蒙古三河马和三河牛,宁夏的滩羊等。
2、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
3、草原保护
三、灌溉农业与绿洲农业
地区 农业类型 农作物 西北 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天山南北绿洲农业 长绒棉,葡萄,哈密瓜
宁夏、内蒙古灌溉农业 小麦,甜菜 青藏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和河谷农业 青稞,小麦,豌豆 西南
教学反思:
立体农业 水稻,甘蔗,花卉,水果。
第3课 工业、城市与交通
【教学目标】
1、了解西部 地区主要的工业中心。
2、知道西部地区的主要产业和发展条件。
3、理解西部城市化的进程和主要的工业城市。
4、了解西部地区交通的改善和发展概况。【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西部地区主要的工业中心。
2、教学难点:西部地区主要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学为主,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播放“神舟”飞船发射的视频资料。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西部地区的工业、城市和交通的发展情况。
展示西部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图 学生活动:(1)回忆西部地区矿产分布。
(2)找出课本列出的主要工业中心。(3)分析工业分布和 矿产资源的关系。
讲述:西部地区的工业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 上发展起来,如包头和攀枝花的钢铁,玉门和克拉玛依的石油等。还有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如西昌和酒泉的航天工业,西安的飞机制造等。
板书:
一、工业与城市
1、主要工业中心
学生活动:(1)阅读76页各省主要产业,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2)阅读西部之最,分析西部发展工业的有 利和不利条件。
总结:西部 地区发展的有利条件是:有丰富的矿产,能源和动植物资源。不利条件是:交通灯基础设施落后,资源环境恶劣。
板书:
2、西部发展的条件。
讲解:在西部地区有唯一的一个直辖市——重庆。它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对于西部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地区逐渐形成了一批工业城市,大 多是各省市的行政中心。
板书:
3、唯一的 直辖市——重庆。
转折:西部地区自然风光优美,有很多的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丰富,有很多的历史名城:拉萨,丽江,西安,咸阳等。
展示西部地区交通图 学生活动:(1)找出西北,青藏和西南地区主要的 铁路干线。(2)找出各地的高速公路和青 藏地区的公路。
总结列表 地区 铁路 西北 青藏 西南 公路
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
青藏铁路 青藏公路,新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 宝成-成昆线,成渝线,贵昆线,总结:通过本 节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知道西部地区已经有了很多工业中心和城市,相信随着西部地区的进一步的开发,西部一定建设的更美好。
板书设计
一、工业与城市
1、主要工业中心
2、西部发展的条件。
3、唯一的 直辖市——重庆
二、迅速发展的交通
教学反思:
第4课 西部地区的重大工程
【教学目标】
1、了 解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 到的困难,知 道它的起止地点和重大意义。、了解西气东输的起止地 点和经过的省区和地形区,理解其对于东西部的意义。
3、了解西电东送的线路和运输目标,知道其产生和重大作用。【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西部地区重大工程的起止地点和意义。
2、教学难点: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对于环境方面的意义。【教学方法】
学生阅读讨论为主,分析讲解为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青藏铁路通车的视频资料。我们在开发西部的过程中,修建了许多重大的工程,他们不但对于 西部发展,对于全国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工程。
展示青藏铁路相关图片。
学生活动:(1)青藏铁路的几个世界之最。(2)青藏铁路的起止地点和意义。
(3)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总结讲述: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 高,最长的高原铁路,北起西宁,南到拉萨,2006 年全线通车。在修建过程中克服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地壳活动活跃等重大困难,接受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对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板书:
一、青藏铁路
1、世界之最。
2、起止地点。
3、克服困难。
展示西气东 输的线路图
分析讲述:西气东 输是我国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主要是把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能源缺乏的华北和华东地 区,对于东西部的经济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指导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找出西气东输经过的省区和地形区。(2)讨论西气东输对于东西部环境的影响。
总 结:西气东输经过的省区有:新、甘、宁、陕、山、豫、皖、苏、沪。三次通过黄河,一次通过长江。对于改善东西部的环境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板书:
二、西气东输
1、起止地点。
2、意义。
展示西电东送线路图。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80页图和81页材料,回忆前面学过的西部地区水能的分布地区,分析西电东送的三条线路的起止地点和意义。
总结:西电东送对于缓解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上海,江苏,浙江以及京津唐地区的能源缺乏都有巨 大的作用。
板书:
三、西电东送 板书设计:
一、青藏铁路
1、世界之最。
2、起止地点。
3、克服困难。
二、西气东输
1、起止地点。
2、意义。
三、西电东送
教学反思:
第5课 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的开发
【教学目标】
1、了解西部地区在开发的过程中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2、理解实施生态保护工 程的重要意义,知道“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范围和作用。
3、理解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 要性,知道重要的保护区保护的资源。
4、知道西部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掌握主要的名胜古迹。【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西部地区生态问题的解决措施,重要的旅游资源。
2、教学难点:西部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学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为主,分析讲解为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西部地区风景图片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视频。西部地区风景秀丽,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展示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图片 学生 活动:(1)翻看地图,回忆西 部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和气候类型及特点。
(2)了解西部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分析讲述:西部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在开发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导致产生了很多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且对于东部的环境和生活都产生了重大 的影响,如沙尘暴和水资源短缺等,都是西部地区惹的祸。
板书:
一、生态保护
1、主要问题: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
讲解:西部地区是全国生态保护屏障,这里对于全国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生态保护。我们主要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实施一系 列生态保护工程,二是建立了很多自然保护区。
学生活动(1)找出“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主要范围和作用。
(2)找出 主要的自然保护区,重点是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 区网”的几个,了解其保护的主要对象。
强调:三北主要指东北、华北和 西北。四川卧龙主要保护大熊猫,可可西里主要保护藏羚羊。板书:
2、主要措施:生态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长江上中游防护林。
建立自然保护区:四川卧龙,三江源,可可西里 学生活动:阅读87、88页材料,了 解一下具体的生态保护实例。展示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图片
学生活动:找出西部地区主要的旅游景点,分成自然风光,文化古迹,民族风情和革命纪念地等不同的类型。记住所在的省区和景点名称。
板书: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西部地区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丰富的绿资源,知道发展经济不能以 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板书设计:
一、生态保护
1、主要问题: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
2、主要措施:生态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长江上中游防护林。
建立自 然保护区:四川卧龙,三江源,可可西里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
教学反思:
第6课 认识家乡——四川省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四川的位置、地形、地势、气候、各种资源、经济差异和文化。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地图,了解四川的位置和范围、地形和地势、经济和文化。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操。教学重点 : 四川的位置和地形、地势、气候、各种资源。教学难点 : 四川经济差异的原因。教具准备 : 四川地形图、政区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阅读探索的内容并回答问题,四川仅仅是一个盆地吗?你了解四川吗?让我们一同走进四川吧!
二、新课讲授
1、四川的地理环境
教师提问;从图A可以看出四川的地形由那两部分组成? 川西高原山地和四川盆地。
教师提问:从图B可以看出四川的地势特征有什么特点? 西高东低,地跨一二级阶梯。
①教师介绍:四川省地形西高东低,大致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全省分为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两大部分。川西北高原是四川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四川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四川的省会位于该平原上。全省最高点是川西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
②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地理图册说出四川的位置和范围:四川位于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是中国第五大省,介于东经97°21′~108°31′和北纬26°03′~34°19′之间,全省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面积48.41万平方公里。四川西部地区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东部地区则大都位于四川盆地内。四川与重庆、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和西藏自治区接壤。四川省有地区6个:达川.广安、巴中:黔江.宜宾、雅安;少数民族自治州3个: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地级市13个:成都、自贡、攀枝花、泸州、绵阳、德阳,广元、遂宁、南充。万县、涪陵,内江、乐山; 15个县级市,43个市辖区和156个县。
③教师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四川的河流:四川省除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小部属黄河流域外,其余均属长江流域。长江也是流经四川的最大河流,上游称金沙江,是四川和西藏的界河,金沙江流至宜宾后称长江。长江四川境内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包括大渡河、青衣江)、37
沱江、嘉陵江(包括涪江、渠江)、赤水河等。四川是中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大量水电站。
④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图F和G分析四川的气候特征;受地形影响,全省东西部气候差异明显。东部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平均气温14-19℃,全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四川盆地春早,夏长.冬暖,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约6℃,无霜期始于2月初至3月初,长 8-10个月,农业发达,素称“天府之国”,水稻产量居全国首位,麦、棉、丝、油菜籽、茶、柑桔、桐油、白蜡(产量居全国首位)、猪棕等都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西部属高原性大陆气候,干燥寒冷,平均气温6-12℃,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约-5℃,全年降水量600~700毫米,无霜期短(在7月前后一个月左右时间),水草丰美,牛羊成群。
⑤教师介绍;由于四川面积广大,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导致四川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省份,如;图H所列。
2、四川的经济差异
教师提问;看图K说说四川经济的地区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四川是我国西部地区工业总量最大,门类最齐全,优势产品最多的省。也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第一人口大省。省内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和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与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大是密不可分的。阅读图L了解四川的各种资源分布情况?
①旅游资源:山水名胜、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兼备。长江三峡之一半,大宁河小三峡在四川境内,峨眉山、青城山、缙云山、九寨沟黄龙、兴文石林等都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引人入胜。都江堰、剑门蜀道则是人工改造自然的辉煌成果。乐山大佛(位于四川乐山东面凌云山西壁,是世界最大的石刻佛像,“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足与安岳石刻等是著名的宗教遗存。王建墓、刘备墓与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楼公园都与著名历史人物有密切关系。红岩、白公馆、渣滓洞是现代史的重要纪念地。自贡是“恐龙窝”,为恐龙化石集中产地。卧龙自然保护区因大熊猫而为世界注目。成都青羊宫花会、凉山彝族火把节、川西北藏族转山会、重庆灯会等,都是民俗旅游的重点。
②动植物资源:大熊猫、金丝猴、羚羊、小熊猫、白唇鹿、梅花鹿、黑颈鹤、四川红杉、岷
江柏、独叶草、追龄草、香樟、珙桐、桫椤、攀枝花苏铁等。
③矿产资源:已探明的地下矿藏132种,仅攀西地区就蕴藏有全国13.3%的铁、93%的钛、69%的钒和83%的钴。有32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它们分别是:第1位:钛矿、钒矿、硫铁矿、熔炼水晶、光学萤石、白垩、玻璃用脉石英,共计7种;第2位:天然气、锂矿、芒硝、碘矿、盐矿、晶质石墨、石棉、云母、砖瓦用砂岩、霞石正长岩、石榴子石,共计11种;第3位:铂族金属、铁矿、铍矿、熔剂用灰岩、毒重石,共计5种;第4位:炼镁用白云岩、轻稀土矿、镉矿、铸型用砂岩、蓝石棉、玻璃用白云岩、海泡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共计8种;第5位:磷矿1种。在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45种矿产资源中,有天然气、铁、钛、钒、铂族、轻稀土、硫铁矿、磷、芒硝、岩盐、玻璃用石英、石棉、石墨、炼镁白云岩等14种矿产资源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煤、铅、锌、银、饰面大理石、水泥原料等矿种,虽然探明储量较少,但开发强度大,产量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迄至1997年底,四川省探明储量的矿产有90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种155种的60%。
3、独特的地域文化 教师结合课本上的图介绍:
①地方文艺: 康定转山会:每年四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康定,在山顶草坪上,帐篷绵延,人山人海,白天赛马,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入夜,燃起篝火,席地饮酒,载歌载舞,通宵达旦,黄龙庙会: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人民集会黄龙寺,在寺前空地上帐篷连营,炉火如星,各部酋长率众排列大围.环跳互唱,应声山谷。川剧:是流行四川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剧,是戏曲中较为古老的剧种之一,川剧形式活泼,曲调多样,浅显易懂,语言诙谐,表演程式多样化,一些特技如变脸、旋舞、喷火等,有强烈艺术效果。四川扬琴、四川清音等为主要曲艺形式。相书由一人在幔后表演,能模拟各种声音,维妙维肖。谐剧寓壮于谐,能及时反映生活现实。由于它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我国戏剧舞台上占有一定位置,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还有自贡的灯会,彝族的火把节等
②饮食文化:川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用料广泛,味多而深浓,以麻辣味为特色。宫爆鸡
丁、麻婆豆腐、灯影牛肉、怪味鸡块等最有特色。小吃品种极多,赖汤园、担担面、豆花面、宋嫂面、小笼蒸牛肉、蛋烘糕等均为传统小吃。四川茶文化:四川人利用茶叶的历史,有文献可查的.已有三干多年。饮茶对人体有益无害,因茶叶中含有30多种芳香物质,可以溶解脂肪,使胆固醇含量下降。而四川茶馆之多堪称中国之最。城乡处处有茶馆,形成人们都喜爱喝茶的——大地方特色。茶馆除休闲之外还是社会社交的一重要场合:了解行情,洽淡生意,有些茶馆增设娱乐文艺节目,打围鼓、唱清音、打金钱板等曲艺节目,看板,录像节目等:四川酒文化:川酒在中国酿酒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郎酒、全兴大曲,沱牌酒被国人称为川酒的“六朵金花”。
③比较四川和北京在饮食、文化、民居等方面的差异?见课本
三、课堂小结:四川的地形、地势、范围、气候、各种资源、经济差异和文化
板书设计:
第6课 认识家乡——四川省
1、四川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势、范围、气候
2、四川的经济差异
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3、独特的地域文化
地方文艺 饮食文化
备课心得:
1、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学生情况做出合理的取舍
2、注重地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二篇:八年级下地理教案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3.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第一节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教学要求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不同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的类型;结合生活体验,以某一类型的区域为例,举例说出不同尺度、不同级别的区域。
2.初步学会在简单的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的方法。3.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界线的分析,知道我国四大区域划分的自然、人文综合原因,初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结构分析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的角度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内容点析
1.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即差异性。区域的划分依据一定的指标,总体来说,区内主要指标有明显的一致性,区域间有显著的差异性。差异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所在区域的不同而不同。
(1)教材通过四个人物分别描述自己生活地理区域的显著特征,形象直观地说明地理区域的差异性。第一位身着维吾尔族服装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一级行政区划中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山地上有大面积的草场”描述出自然环境情况;而高山牧场成为“我国有名的牧区”,表现出畜牧业是本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第二位来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该地位于云南省,属二级行政区划单位;傣家少女服饰表明这里也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区;“位于热带,气候湿热”,点出那里具有的热带气候特征;“美丽、旖旎的风光”、典型的热带景观和独特的傣家风情,不难得出结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会大大促进本区经济的发展。第三位家住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说明本区位于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特区”是根据本区对外开放的需要再划分的特殊经济区。
第四位来自长江三角洲,是个自然地理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在良好的农业基础上,又形成实力雄厚的工业区。
在四位人物的描述中都表明自己生活的区域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对于各自区域特点的形成原因,教材没有解释以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区域学习的兴趣。
(2)上面四位虽然来自不同的区域,但是区域划分的标准是不一致的,因而属于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其中提到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属于行政区;山地上的草场、热带、长江三角洲属于自然区域;牧区、经济特区、旅游区、工业区是经济区划的结果。标准不同、需要不同,划分的区域不同;对于某一地区来说,就可能有多重“身份”。
活动1“尝试划分区域”为学生提供实际演练划分区域的机会。图5.2是一张简单的综合区域地图。可看出本区地形、河流、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分布情况,以及居民点和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分布情况。按照活动要求,在图中进行两种标准的划分:山区与平原的自然划分和林区与农耕区两种农业区的划分。山区和平原的划分可依据等高线的数值和疏密情况,把图中的东南部划分为山区,西北部划分为平原。林区和农耕区仅依据树和农作物的分布不能准确划分,学生会对坡度较大、海拔较高而又没有树木生长的地区的归属发生争执:人口增加,居民区扩大,划为农耕区可增加粮食产量;坡度较大,不适宜耕种,且会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整个区域的环境,发展林业为宜。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会发现山区与平原的划分和林区与农耕区的划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
本活动的目的不在区域划分的本身,而是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划分区域,以及掌握划分的基本方法。
(3)区域的划分还可根据需要层层递进或细化划分标准,从而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例如,自然区划中根据积温划分的温度带有温带、亚热带、热带;而其中的温带又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一级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二级为县(自治县、市),三级为乡(镇)。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可通过活动2的问题,在生活中得到落实。在此明确区域划分的不同尺度,对教材后面选取不同尺度的区域作好知识的铺垫。
2.我国面积广大,跨经度和纬度都很宽广,地形、气候、植被、河流等自然条件,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还有农业、工业、交通、居民及其生活方式等,各地均有明显的差异。教材在八年级上册学习了中国地理知识总论部分的基础上,根据各地区在自然、社会等方面的不同,划分为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诸方面各具特色的四个地区。在各区域内容的学习中,应抓住各区域的特征,从中认识自然条件对人们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人们
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加深对人地关系的理解。
(1)本节教材只需让学生在读图中认识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划分四大区域的依据是综合的;这种划分是宏观层次上的划分,在各大区域内部还会存在差异性。
(2)图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是在中国地形图、中国河流和湖泊分布图及中国一级行政区划图的叠加图上,标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的,表明划分的依据是综合的。界线A、界线B、界线C的区分显示也说明划分依据的差异性。四大区域的名称刚好和它们在我国分布的位置相对应。北方地区──东北、华北、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地区──长江流域及东南、华南、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北部、西北地区;青藏地区──青藏高原地区。
(3)活动课文与正文内容有机结合,从分解四大区域界线入手,既落实了四大区域界线的位置,又解读了区域划分的综合方法,同时还突出了区域的主导因素及区域特征。
活动1寻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与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的相似性,引导学生分析界线A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同时也对比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不受季风影响,干旱为主的区域特征,与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活动2提供界线B的位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其位置相对应的1月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分别是1月的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而确定界线B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然后再从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中落实这条重要地理界线是秦岭—淮河。看似绕了一个大弯儿,浪费很多课堂上的时间,但是,教材活动的设计,恰恰给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空间,教材提出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可以逐一解决,最终得到结论。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还使学生对自己探究出来的结果记忆深刻──不仅知道秦岭—淮河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同时还更具体了解到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气温和降水及其他自然条件上的差异。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活动3提供界线C的位置,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其相对应的地势阶梯的界限。学生会在图5.8的引导下,自己发现界线C与我国地势一级阶梯与二级阶梯的界线十分相似,从而推导出青藏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势和地形。教学建议
【课时建议】
1课时 【新课引入】
1.由于是新学期的开始,可以请学生从谈论外出见闻,引出对不同区域差异的认识(挂出中国地图作为学生谈论不同区域的背景)。
2.分别挂出新疆高山牧区的景观图、西双版纳热带风光傣家竹楼的景观图、反映东南沿海经济特区的工业生产流水线景观图和表现长江三角洲农业及工业的景观图,请四位学生模拟来自上述四个区域的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情况,让学生直观感知不同区域的差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放相关区域的录像)。【区域的划分】
1.从复习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入手,说明根据不同的需要,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型的区域。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举例说出各种类型的区域,如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等,并说明划分这些类型区域的主要依据。然后,选取一个学生熟悉的区域(如当地),让学生讨论它有多少种“身份”。
2.结合活动1落实对区域划分的理解。首先带领学生粗读图中的等高线、河流和农作物及居民点的分布。然后,把班上学生分成两部分,在同一张地图中,由一部分同学的代表划出山区的范围,另一部分同学的代表划出平原的范围(可以把图5.2事先画在胶片上,上面再覆盖一张透明胶片;有条件的学校,可直接使用实物投影),说明划分的理由。继续仿照上面的方法,由一部分同学划林区,另一部分同学划农耕区,并分别说明理由。学生可能会把某部分区域空出来,既不划归林区也不划归农耕区;还有一种可能,某部分区域既被划归林区又被划归农耕区。教师就此及时提出问题:同学们划分的区域为什么不一致?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划分区域要有明确的指标。本活动目的是通过学生实践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因而不必强求学生形成一致的划分结果。
3.结合活动2,模拟打长途电话或是寄信写地址和邮编,体会不同尺度和不同的级别的区域。例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邮政编码是100009,其中“10”表示一级行政区划中的北京,接下来的“00”表示下一级行政区划中东城区邮电局,“09”表示投递局的代码。
4.教师小结。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区域,因而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区域和不同级别的区域。【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1.我国地域辽阔,跨经度和纬度都很大,由此直接引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读图5.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首先通过界线A、界线B、界线C的具体分布,落实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2.根据活动1的提示,观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同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A,引导学生分析两界线的相似性,说明这里区域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影响。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不到季风影响,降水较少,体现出干旱的区域特征,而位于东部季风区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处于湿润和半湿润区。
3.根据活动2的提示,观察界线B的位置,学生自己在1月等温线分布图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中寻找与其位置相应的1月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结果分别是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由此确定界线B划分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其主要区域差异表现在气温和降水综合的气候方面。最后再根据提示从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中落实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学生根据教材的问题提示,逐一寻找答案,速度可能会较慢,但教师应避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给学生的探究学习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4.根据活动3的提示,观察界线C的位置与我国第一级阶梯的界限的吻合情况。在学生发现界线C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界线十分吻合之后,再判断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及西北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5.教师小结。完成下表 名称
位置范围 主要省区 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
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 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区)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南部地区,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 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包括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西北部 非季风气候区,深居内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 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海拔高,气候寒冷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学要求
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4.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结构分析
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节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内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
1.本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内容点析
1.在本节教材的第一个框题下主要对比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
首先,教材通过图5.9,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自然景观(主要体现植被)做对比描述来体现。从地形图上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上。北方地区的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方地区西部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第二,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仍然存在差异。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四大地理单元是为了适应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需要划分的,这是一种宏观尺度的划分。应该注意即使在同一单元内也存在很大差异”。从图5.9我们可以看出,哈尔滨和北京的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同属北方地区的东北地区与华北平原在自然景观上有显著的差异:从图5.9中可以看到“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又从图5.10中看到东北林海雪原中被白雪覆盖的针叶林。表现出即使是在同一区域──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同理,我们可以看出同属南方地区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条件也有差异,从图中反映出的海南岛与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景观也有明显的不同。所以首先要找到南北方两大区域各自地理事物的共性,即区域的明显特征。从气候来看,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7、8月;而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接近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较多,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
第三,分别就上述自然地理要素在区域间进行比较。从气候上讲,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不同之处:北方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而南方地区1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上;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明显少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南方地区的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教材安排设计了活动,可以从图像比较、归纳,上升为抽象的语言文字,落实教学内容要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低于0℃)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
高原、平原、山地
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继续进行活动1,分别可以比较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教材中用长江代表南方地区的河流,用黄河代表北方地区的河流,通过分析河流流量过程线,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通过图5.9中的两幅景观图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的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河流流量
小
大 典型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其他
第四,分析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差异的主要原因,突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继续完成活动2。从植被类型来看,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南方地区主要分布有常绿阔叶林,表现为植物的生长要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从河流流量来看,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小,南方地区河流的流量大,主要原因是与当地的降水量有关。因此,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应当归结为气候的影响。
以上这些内容主要通过地理图像知识加以体现,通过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
高。
2.在本节教材的第二个框题下主要对比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首先明确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较早的地区,目前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从上一个框题分析得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河流流量也小,水资源相对较为短缺,所以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以旱地为主;相反,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田为主。
第二,教材用了两幅素描图,以农村生活为依据,对比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完成活动1。教材主要从农田类型、主要农作物、作物的熟制、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工具、房屋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应该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北方人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已经逐渐趋同。过去人们常用“南船北马”来形容南北方主要交通工具的差异,但现在这种差别越来越小,城市生活尤其如此。
教材设计了开放的问题:你还能说出北方人和南方人有哪些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继续深入、细致的思考,强调思考过程,答案应该是开放的。
第三,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不同区域的人文活动与当地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思想的极好体现。
3.归纳总结区域特点的形成
教材在活动课文中体现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先是通过分析人文差异的自然原因,将自然与人文特色重新组合;又用了两个小例子来进一步说明:一个例子来自于我国古代文献《周礼•考工记》,说明南方和北方的自然差异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另一例子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说明南方和北方不同的气候条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课时。【引入新课】
1.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是在中国总论的基础上讲述的,因此,所涉及的内容中很多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抓住这一点,尽量采用简明生动的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区域知识的构建。
2.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直观地感到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在教学中要突出区域特色。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1.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录像资料。提出问题:从图片或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差异?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
2.这部分教材中的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景观图,包括图5.9中的“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5.10的“东北林海雪原”、图5.11的“海南岛热带风光”。另一类是地理图表,包括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长江和黄河的流量过程线图,这部分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3.指导学生分别阅读哈尔滨和北京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得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再将这样的特点与武汉和广州的气候进行对比,认识到南方比北方冬季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而且年降水量多。同时为分析河流流量的特点和植被的特点打下基础。填活动1表格。4.由降水的特点引导到河流流量分析。首先让学生明白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来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补给,由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所以造成了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进一步帮助学生发现,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河流的流量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减少。引申到我国南方地区夏季会出现洪涝灾害,明确灾害的形成原因,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完成活动2的有关部分。
5.由气候的特点引导到对植被的分析。仍然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不同区域的植被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植被类型与气候条件的关系。首先分析“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区别,然后继续分析区域内部植被的区别,又突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差异明显的特征。完成活动2的有关部分。6.总结归纳,继续完成活动2的讨论,归纳出形成南方和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一步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所以,活动1的表格中可以多设计几行让学生填写。【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2.阅读比较图5.12和图5.13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并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对比体现出来。这实际上是八年级上册有关我国农业部分的知识的再现,学生通过回忆上学期所学知识,再通过两张素描图的比较体现出来。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其他不同
3.组织学生探究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和南方农村景观差异的原因,完成活动1:
主要形成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地形、气候
主要农作物
气候
作物熟制
气候 传统运输方式
地形 传统民居
气候
其他不同
4.通过区域比较研究归纳区域特征。教材中只是分别通过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和人文地理差异说明两个区域的不同,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归纳每个区域的特征,对于理解区域内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完成活动1之后,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和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尤其是突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生动的人地关系的教育。
第三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明确我国西北地区的范围和以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2.理解我国西北地区从东部向西部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并初步探讨其形成原因。
3.明确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认识到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4.通过阅读青藏地区的地形图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并分析出其以“高”、“寒”为特色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由此而形成的其他地理特征。
5.明确西北和青藏地区分布的我国主要的牧区。结构分析
1.本节教材内容与第二节并列,分别就中国四大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做进一步的描述,它们同属西部非季风区,在自然条件和人类生活、生产方面有相似的地方。
2.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运用地图指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内容点析
1.在本节教材的第一个框题下描述了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西北地区与我国东部季风区中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它地处内陆,东西距离很长,区内高原面积广大,有大兴安岭等山脉与东部平原相隔,这种位置和地形决定了从海洋上吹来的夏季风基本上不能到达这里,而且,越往西距离海洋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所以,气候干旱是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在标题中明确了“干旱的西北地区”。
在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风力显著,沙漠面积广大,因而直接影响着本区的农牧业生产,也影响着这里的人民生活。
另外,本区地理环境也还有差异性的一面,主要体现在自东向西的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变化,这是由降水量和干湿状况的逐渐变化所决定的。
西北地区是我国一个地域辽阔、人口较少、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受气候的影响,西北地区的地表景观表现为四个方面:(1)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西部有浩瀚的戈壁、沙漠;(2)由东向西,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3)河流稀少,且多内流河;(4)农田、村镇、城市多沿河流或山麓水源地呈带状或点状分布。2.在本节教材的第二个框题下描述了我国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
从自然地理角度来看,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属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的位置和地形,决定了它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教材利用一幅分层设色的地形图和两幅景观图直观地反映了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青藏高原因高生寒,相同季节的温度比同纬度地区低。教材通过对比我国同纬度的两个城市(拉萨和成都)的气温变化图,反映出青藏地区气候寒冷的特点。究其原因,青藏地区海拔高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原因。由于气候寒冷,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抓住“高”和“寒”两个特征,是研究青藏地区的关键。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中,气候、水文、生物、资源也都具有独特性,并且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极深刻的影响。因而青藏地区不仅在我国,同时在世界上也是一个重要地区。认识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的特性,对于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发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地热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内容通过活动2部分体现出来。青藏地区是地球上一个神秘诱人的地方,有奇异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地下宝藏,灿烂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许多未被揭露的自然奥秘,因而这里已经成为科研和旅游的宝地。3.在本节教材的第三个框题下讲述了这两个区域共同的经济生活。
首先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然后又从自然条件的差异,谈到牧业生产的差异。
由于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气候越来越干旱,草原植被的分布也由东向西逐渐变化,反映在牧场的特点就表现为内蒙古高原东部主要是草原牧场,如呼伦贝尔草原牧场和锡林郭勒草原牧场;到了贺兰山以西,荒漠植被占据了主导地位,牧场便局限于地下水出露的绿洲上了;而新疆的高山牧场,由于受地形影响,则形成了森林带以上的夏季牧场和森林带以下的冬季牧场垂直分布的特点。教材通过活动课文用两张景观图对比了内蒙古的温带草原牧场和青藏地区的高寒牧场。放牧的方式由过去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方式逐渐走向定居放牧方式。
广阔的温带草原使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牧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其产品不仅供应本地需要,而且还支援外省市并出口国外,参与国际市场。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细毛羊等。青藏地区主要是高寒牧场,牧场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青海,优良畜种主要有牦牛、藏绵羊。除了牧业生产,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各具特色。
西北地区夏季气温相当高,日照时间长,但天然降水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农耕必须依靠灌溉,因此,在有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农作物都生长良好,形成许多农业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都是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而形成的灌溉农业区;甘肃的河西走廊是利用祁连山地的冰雪融水灌溉农田;新疆各盆地边缘的绿洲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等进行灌溉而形成绿洲农业。
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的特色是河谷农业。青藏地区的自然特色是地势高、气候寒,自然条件恶劣,高原上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只有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水热条件组合相对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生产。因此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形成了河谷农业生产。主要农作物是青稞和小麦。教材通过阅读材料进一步说明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2~3课时。【引入新课】
1.从第一节直接引入,进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学习。
2.对比与东部的两个区域的景观差异,从宏观认识到我国东部与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的不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干旱的西北地区】
1.通过读图体现出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收集一些能够表现西北干旱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图片,再加上教材中提供的三幅景观图像: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由风力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使学生感受到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
引导学生阅读西北地区的地形图,从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东部主要是广阔坦荡的内蒙古高原,西部则是雄伟的高山和巨大的内陆盆地相间分布。
利用西北地形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出西北地区是全国东西跨经度最广的地区。引导学生探究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利用“中国地形图”分别量算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喀什到最近的海洋的直线距离,体会出本区距离海洋遥远的特点,推导出对降水的影响。
利用教材中的图5.15可以看出,西北大部分地区的年降水量在50~400毫米之间,影响了这里的地表形态,造成了大面积的沙漠分布。由于气候比较干旱,我国90%以上的沙漠、戈壁分布在西北地区,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活动1体现了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彼此影响的。2.区域内部干旱程度不同,存在很大差异。通过继续研究西北地区降水量分布图可以发现,由于西北地区东西跨度较大,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与西北地区的中部和西部相比,东部距海洋较近,降水量相对较多,自然景观表现为草原;往西,距海洋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由草原过渡为荒漠草原;再往西,距海洋的距离更远,降水量更加稀少,自然景观由荒漠草原过渡为沙漠。让学生观察景观图,更形象地看出西北地区的东西差异,完成活动2。
这样我们不仅知道了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的明显差异,而且学会了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感受了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高寒的青藏地区】
1.“高”是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
首先,引导学生从分层设色的地形图上观察、分析青藏地区的地形特色。青藏高原不仅海拔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而且在青藏高原上分布有许多高大的山脉。引导学生从海拔高和多高山两个方面认识青藏高原“高”的自然特征。第二,再从地形图下面的两张景观图,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这一点。
第三,通过开展活动,利用教材中的图5.18拉萨的气温年变化和图5.19成都的气温年变化,比较两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同时再次复习气温曲线图的阅读方法。
2.“寒”是青藏高原另一个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它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地势特征有密切的联系。
学生继续阅读青藏高原的地形图。引导学生复习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让学生通过计算深刻理解海拔高度对气候的影响,从理论上解释上面的活动,从科学和理性的角度认识到拉萨和成都的气温差异。
由于气候寒冷,青藏地区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不化,冰川分布广泛。这样又加剧了寒冷的程度。从中分析出自然界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
3.从高寒的区域自然特征方面,解释青藏地区的许多自然现象。
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是全国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这是因为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能资源。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可以给学生补充关于三江源的资料。【以牧业为主的地区】
承转: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条件会对这些区域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影响。
1.教材中的图5.21提供了许多信息:首先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两个区域的地形特征,引导学生对比、归纳、总结。在这里将前面两个框题的有关内容重新整合,形成新的知识框架,对比出两个区域在地形方面的特色。联系前面学到的西北地区从东向西的自然景观的差异,联想到对牧业生产的影响。
或者从活动课文中的景观图入手,先从感性上了解牧场的差异,然后再通过读图分析原因。
第二,观察图5.21中草地的分布地区,很容易从图中看出以草地为主的地区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认识到我国牧业生产的分布地区。
第三,观察不同牧区的主要畜牧品种,细心的同学观察出不同动物的特点。例如,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的动物,被称为“高原之舟”,它的毛厚而长,可以卧雪御寒,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牦牛的肉质好,乳可制酥油,皮能制皮衣、帐篷和绳索,绒可制毡,牛粪可作燃料。牦牛是藏民不可缺少的牲畜。
2.牧民的生活要与自然环境和牧业生产相协调,体现了良好的人地关系。通过对牧民的传统民居──蒙古包的认识,明确民居与牧区自然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关系。
3.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是分布在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有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从图5.21中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在图中找到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地区,观察这些地区有什么特点?分布规律是什么?
这些地区面积较小,分散分布。它们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这些地区往往出现在有河流灌溉的地区、山麓地带(河西走
廊、天山等),另外还有河流的谷地。
提出问题:为什么分布在这些地区?与学生一同分析原因,突出区域特色。
第六章 认识省级区域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根据一个城市的职能和历史等条件,考虑城市发展和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
3.通过了解祖国内地和港澳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明确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理解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4.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第一节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
教学要求
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结构分析
选择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根本的考虑:首先,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中国的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状况;另外,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教材的内容主要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几点要求:①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②能够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城市建设的成就。
本节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北京作为首都的城市职能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第三部分描述了北京的未来发展趋向。本节教材的线索非常明确,即北京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政治职能;正是由于北京自古就是政治中心,所以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全国的文化中心;正因为北京是首都,所以需要进一步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又因为它是历史古都,所以在发展的同时还要注意传统风貌的保留。从整体上来看,教材始终围绕着“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城市发展建设”三个方面展开的。
首先,教材通过图片、文字资料及活动式课文介绍了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在地理位置、对外联系、地形地势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并且通过“北京的国家机关、对外机构等部门数量多、文化机构和设施密度大”的事实,进一步来验证“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这与古都有着直接的渊源。于是,教材在第二部分介绍了北京的传统文化,包括城市的格局、历史遗迹等,同时还提出了如何保护古城特色的问题,为后面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介绍了古城北京现代化的一面,无论从城市的建设还是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看,北京都体现了时代的气息。当学生对北京“传统”与“现代”的层面都有所了解之后,教材又很自然地提出了是“保护”还是“发展”的问题,启发学生辩证、全面地思考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内容点析
1.关于北京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材是通过图6.1“北京市略图”和19页活动题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通过“北京市略图”可以得到以下几个信息:一是北京的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二是其交通位置──由于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需要与各地联系,所以有着四通八达的铁路线,成为了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结合活动题图中的文字,会对北京作为古都的战略性地理位置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图6.1“北京市略图”中,我们只能从整体上来看北京的自然条件,而局部的自然特征主要是通过图6.3“北京城区的地理位置”以及图上的说明来介绍的。从图上可以看出,北京的地势特征为西部和北部高,东部和南部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温榆河)等河流经境内。当然最主要的是突出北京在对外联络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下一框题打基础,说明悠久的历史与自然条件关系密不可分。
2.关于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为了说明北京在中国的政治地位,教材选择了中国政治中心的象征──天安门广场的照片,学生会通过天安门的位置以及设立在北京的党政机构,认识到其重要的地位;北京还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主要体现在北京有很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体育场馆、博物馆和文艺团体等文化机构和设施,教材给出了北京市城区文化机构和设施分布图(图6.4),目的是想通过学生观察,得出感性认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地图上信息的提取、认定和加工能力。
3.北京的悠久历史。第二框题的文字、图6.5和图6.6以及阅读资料“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共同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北京是一个古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第二,这样悠久的历史,使得今天的北京在建筑风格以及城市的规划格局上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的风格;第三,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更加突出了北京的文化职能,这也是北京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地方,北京可以凭借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同时,教师要通过这一框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研究一个地区,要更好了解它现在的地理环境,就应该了解它过去的地理状况,一个地区的现状往往与它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4.人地关系的体现。教材两次出现了北京城区地图,而活动题中的图6.7“北京古代城区的变迁”决不是图6.5的重复,而是为了说明北京城址的迁移与水源的密切关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一个城市发展的影响。从图上可以看出,不管城区如何变迁,有一个宗旨是不变的,那就是始终要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随着城市职能的丰富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水源的丰裕程度直接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城址变迁。
5.有效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既然历史为北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那么就应该珍惜它,使之能够持续地利用下去,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23页活动第2题,就将这个“利用”与“保护”的问题摆在了学生的面前,供学生讨论。值得注意的是,教材列举的几条建议中,不仅有强制性行为,还有利用现代新技术的解决办法,这会启发学生认识到
科学技术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故宫是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北京悠久历史的见证,所以教材特意在这里通过照片和简要的文字对其进行了介绍。6.关于图6.9“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布局”。从本图中可以看到两个问题:第一,北京周围密布着卫星城和新区,这是大都市的典型特征;第二,北京不仅有着四通八达的铁路线,并且还有发达的公路系统,它使北京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内部各区的联系和沟通更加方便、快捷。
7.北京的现代化。由于其特殊的身份,使得北京必须要朝着现代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图6.11的四幅照片介绍了北京的重点功能区,这充分反映了北京城的现代化特征。高速的发展必然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材紧接着就通过活动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注意生活中的点滴变化,从而感受到北京的时代气息。
8.由于北京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特有的城市职能,使得北京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共存”的景象。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也必然会出现“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这对北京来说,是一个独特的考验。教材通过图6.10“北京城市道路改造一例”介绍了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即平安大街的改建。并且紧接着将“胡同”和“四合院”的问题提出,让学生讨论,从而培养学生合理发展区域的意识。
教学建议
【课时建议】
建议本节内容讲授2课时。【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在34个省级行政区当中,政治地位最重要的是哪个?”从而引出北京,突出北京的城市职能。2.提出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对我们的首都了解多少?”请去过北京的同学介绍一下北京的情况。3.对于北京市的学生,可以直接引入:“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大家都已经有了多多少少的感性认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对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城市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政治文化中心】
1.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首先安排学生读图6.1“北京市略图”,明确北京的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并且让学生结合图6.3的文字,简要评价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接着读图获取信息,并讨论归纳出北京的自然特征,包括气候、地势地形、河流、对外交通等等。在对外联络的问题上,要注意让学生观察图6.3的古关口和图6.1中的铁路线,将历史和现在对比,说明北京由于自身的位置优势,始终是一个对外联系、对外发展的窗口。2.北京的城市职能。这部分内容学生多多少少有一些认识,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要使学生心中的印象变得更加实在、深刻,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看到真凭实据。北京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时可以不拘泥于课本,教师可以安排他们说一说天安门周边的党政机关,还可以让他们介绍自己知道的重要的党政机关所在地和自己家附近有哪些文化机构和设施,并且安排学生把党政机关补充到图6.4中,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他地区的学生在学习时由于条件所限,可能做不了,但教师可以请去过北京的学生介绍情况,并且找一张或几张“北京市地图”,让学生通过读图来了解。【历史悠久的古城】
1.教学中对这部分的处理注意抓住图,针对图6.5提出这样两个问题:“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布局?”学生的分析能力可能不足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建议教师安排学生上网或从报刊杂志上找一些背景材料。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观察北京现在的二环线都是以北京旧城城墙为基础的,这说明“历史”对“今天”有着深刻的影响。
2.关于北京的名胜古迹,可以安排学生分组介绍,但注意不要上成旅游课,注意让学生从历史价值的角度来介绍北京。3.转折过渡:“北京由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而成为了历史名城,悠久的历史又为它留下了独特的文化色彩,在从古至今北京的发展中,自然环境一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引出活动1题。通过读图,使学生理解水源对北京古代城址变迁的影响。进一步再讲,“如今北京又出现了新的矛盾,我们这一次应该如何处理呢”,转到活动2题,安排学生分析讨论。
【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1.这部分对于其他地区的教师来说,困难较大,因为学生的背景知识不足,所以需要查找一些文字或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北京的发展情况。北京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相对比较方便。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做一次问卷调查,看看他们眼中北京的变化(包括北京城市的面貌、北京人民的生活等各方面),了解他们是如何看待北京的“发展”与“保护”问题的,然后做一次交流。
2.本框题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材将“传统”与“现代”、“发展”与“保护”的现实矛盾通过活动题的形式摆在了学生面前。这部分可以先安排学生讨论几种观点的合理与不足,然后写一篇小论文,主题是为北京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辩证看待问题的意识。
总之,这一节对于北京地区的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学生的兴趣会更浓厚一些;而其他地区的学校,由于条件所限,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可能会大一些,教师和学生最好多找一些关于北京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为了考察学生对城市分析方法的掌握,教师可以找当地某个有代表性的城市(或者就是学校所在的城市),安排学生按照教材的思路来分析。也可以给学生其他历史名城的资料,让学生分析它们与北京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职能发展上的差异。
第二节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香港和澳门政区图,学生能够说明其地理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初步培养获取图上信息的能力与分析技能。
2.通过香港和澳门人口密度的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进而总结归纳出其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保护环境等持续发展的措施。逐步树立城市的发展更应重视人地协调的基本观念。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综合概括出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的模式、意义及影响因素;逐步培养地理图文信息的处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认同“一国两制”与优势互补是港澳地区增强国际地位与竞争力及长期高速发展的根本保障。
4.通过港澳地区特点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其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结构分析
1.教材在“香港和澳门”一节中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优越的地理位置;(2)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及拓展空间与环境保护的持续发展战略;(3)从历史背景和“一国两制”的政治背景入手,分析香港和澳门日益提高的国际竞争力,为说明港澳地区与内地优势互补对其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打下伏笔;(4)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的模式和意义。上述内容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2)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2.教材在编写时以介绍香港特点为主、澳门为辅;同时突出了两者的共性──同为城市案例来介绍给学生。3.本区域内容选取和组织的主要思路如下:从港澳地区地理位置切入,结合人多地狭和殖民侵入的历史以及“一国两制”政策,重点介绍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心思路是香港和澳门的可持续发展与祖国内地关系密不可分。内容点析
1.在本节第一个框题“人多地狭”内,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教材的文字虽然不多,但依据课标“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的要求,其教材功能还是丰富的。第一,教会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明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点出了其真正以祖国大陆为腹地,获得内外广阔发展空间的内涵。第二,教会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明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点出了其具体的海陆位置,为学习其外向型经济打下基础。第三,本框题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分析和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借助地图,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对位置的思维线索入手,去分析区域的地理位置;并抓住主要的地理位置特点,而不是面面俱到;引导学生认识区域地理位置特点对其自然、经济及社会的重大影响,以培养学生区域地理位置的分析技能和分析推理能力,初步认识港澳地区依托祖国大陆,拥有的美好发展前景。
(2)人多地狭的区域基本特点。教材采用循序渐进的手法介绍了人多地狭、因地制宜地发展以及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教材在叙述性课文里提供了港澳地区的组成、全境面积及人口数量。第二,教材在活动性课文中设置了港澳地区人口密度的计算及与其他城市的比较,以从定性到定量地帮助学生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实现了两种课文呈现方式的有机结合。第三,教材在“人多地狭”的特点基础之上,叠加了香港地形与城市土地用地的卫星遥感影像图,引导学生分析和认同香港因地制宜、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方式,为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和应用及创新能力创设了问题情景。第四,通过香港地形与城市土地用地的卫星照片和绿地景观照片的阅读,教材展示了香港在人多地狭的条件下,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城市为主体的地理区域如何做到协调人地关系,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3)港澳的历史以及“一国两制”的政策。教材在本框题的最后一段叙述性课文中简明地介绍“一国两制”的政策内容,并在阅读材料中简单地叙述了港澳地区的“身世”,其目的是:第一,使学生能够从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从政治体制的变化过程中认同港澳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以及未来依托祖国大陆不断发展的美好前景;第二,使学生能够从宏观背景方面分析影响港澳地区发展的促进因素,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现实问题的思维能力;第三,为下面“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密切联系对其长期稳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学习做好铺垫,强化了教材前后的内在关联性。因此,此段教材的编写并不是空洞的政治说教,其教育功能是十分具体和重要的。2.在本节第二个框题“港澳与内地的密切联系”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香港的产业构成。第一,教材首先强调了港澳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多地狭的区域基本情况对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决定了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和对外贸易发达。第二,具体介绍了香港产业构成是以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业为主。上述内容为培养学生依据具体条件、合理推断发展方向的推理判断能力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强化了本节教材两大框题的内在联系。
(2)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模式。第一,介绍了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的性质是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政策。第二,结合图像,详尽地说明了祖国内地和香港的各自优势所在和优势互补的基本模式──积极在祖国内地建厂和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往来,这是本框题的教学重点。第三,教材在活动式课文中还展示了港澳地区与内地更广泛的联系──人才流动、文化和体育的交流、科技交流及双边旅游的发展。上述内容的教学,可以培养综合、比较及分析不同区域发展优势、优势互补模式的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结合具体实例、阅读图像信息、解释现实问题的应用能力;认同实行“一国两制”,对港澳地区和祖国内地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3)香港的转口贸易。以阅读材料的方式介绍了转口贸易的特点、香港转口贸易的地位及祖国内地经香港转口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势头。本段内容的呈现是辅助说明“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联系”这一主题的。
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本节教学内容因考虑到学生参与的活动时间较多,故建议安排1~2课时为宜。【新课引入】
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图案,说说其寓意(五颗五角星与紫荆花)。2.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指明香港和澳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与祖国内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及该类区域地理特点的认识方法是本节的重点。【人多地狭】
1.在黑板前挂出大幅“中国行政地图”,并结合教材中香港和澳门的插图,引导学生阅读两幅地图,讨论和回答下列问题:①如何描述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②香港的海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③香港以祖国大陆为腹地的相对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重点在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的影响和地理位置的分析方法。
3.教师提供香港和澳门的面积与人口数量,要求学生计算两地的人口密度,并与北京、上海、新加坡等城市比较,思考和说明香港和澳门土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特点。
4.引导学生依据人多地狭的结论,讨论“香港城市空间扩展的措施”,并进行利弊的评价,引出环境保护及绿化问题。
5.投影教材中“香港卫星遥感影像图”和“香港城市中的绿化图”,估算香港的植被覆盖率,思考“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加大绿化面积的意义是什么?”
6.教师给出香港植被覆盖率的数据,引导学生认同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7.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8页“一国两制”的正文和“香港和澳门的‘身世’”的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①从港澳的历史和“一国两制”的政策入手,分析香港和澳门国际地位的巨大变化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的原因;②为什么说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 8.教师总结,并追问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香港和澳门的发展与祖国大陆密不可分?从而引出“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播放香港有关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业简介的录像,讨论“香港为什么积极发展上述产业”,以巩固地理位置、人多地狭、历史演进、“一国两制”等因素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师在课前提供下列资料,要求学生阅读:①祖国内地土地资源、能源资源及矿产资源的统计数字表与相关图像;②香港有哪些生活、生产资料来自祖国内地;③祖国内地和香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④祖国内地和香港每万人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的人数比较表;⑤香港有哪些工业门类转移到内地;香港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的分布图。
3.要求学生在课前依据上述资料,进行角色扮演,表现香港商人到祖国内地与内地相关领导就优势互补、互利互惠、投资办厂事宜洽谈的过程。4.将上述短剧在课堂上表演。
5.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讨论祖国内地对香港经济的促进作用。6.引导学生阅读香港转口贸易的材料,以及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增长表,以此说明“互惠互利”的内涵。7.结合短剧的表演和上述的讨论,以教材中香港在祖国内地的优势互补图为题,让学生总结归纳两地优势互补的基本模式。
8.教师总结:“全面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是香港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拓展学生世界地理知识的宽度;巩固“地理位置优越、人多地狭及城市为主体”国家或地区地理特征的一般认识和分析方法;进一步强化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具体要求: 1.让同学们课后分组收集有关新加坡的图文资料;
2.提示学生可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中获取相关资料; 3.依据图文资料归纳总结新加坡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对比新加坡与香港经济发展条件有何差异,环境保护措施有何共性; 5.办一期新加坡简介的壁报。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教学要求
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通过阅读史实材料使学生能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构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本节教材从内容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祖国神圣的领土”,以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相结合的形式,主要介绍台湾的范围、位置,让学生利用比例尺量算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说明“祖国神圣领土”的问题,并利用地质历史上的地壳变迁事实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史实材料,从时间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说明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台湾的自然条件及丰富的物产。物产丰富与其自然条件优越有着直接联系,因此教材在叙述性课文中主要介绍台湾的物产,并结合活动课文提出问题验证其丰富的物产,同时提供“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示意图,明确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台湾的经济发展状况。教材通过叙述性课文配示意图的形式,说明台湾经济如何由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到出口加工工业占主导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不同阶段发展经济的影响因素。这部分教材与前面自然条件部分结合紧密,特别是说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发展阶段,联系尤为紧密。阅读材料分析新竹科学园区发展变化的过程,以案例形式再次说明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过程,以及当地鼓励政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活动性课文既是叙述性课文的补充,又是对学生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学生阅读工业的分布特点图可以自己总结归纳,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因此将台湾工业分布的相关内容安排在活动课文中,通过三道小题,配以分布图,以递进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化,教材在叙述课文中没有提及,而是安排在活动课文中,并且首先让学生绘制产业结构变化折线图,在绘图的基础上,分析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既培养了学生绘制统计图表的技能,又将知识进一步深化,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以上三部分内容,突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同时也较好地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台湾首先应该明确其在政治上的领土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台湾的自然条件及其经济发展特点,这就是本节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内容点析
1.关于“台湾省的范围和领土归属”,教材通过叙述性课文和活动题1,配以台湾省地图,使学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出发,明确台湾省在政治上的领土归属问题。结合活动题1中的第一小题,使学生明确台湾省除台湾岛外,还有周边的许多小岛,重点找出钓鱼岛,说明其归属。活动题1的第三小题是通过学生量算实地直线距离,说明台湾与大陆近在咫尺、不可分割的关系。活动题2以时间发展为线索,从地质历史和社会、文化等史实材料出发说明台湾与大陆不可
分割的关系。
2.关于“台湾省的位置”,教材通过叙述性课文和活动题1中的第二小题,并结合台湾省地图,重点强调了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强调这两个方面,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领土归属问题,对于其纬度位置,教材利用活动题1的第四小题,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找出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通过重要的纬线确定某区域的位置,这是一种较好的定位方法,教材希望通过活动题的方式培养学生认识区域的能力。3.关于“台湾岛的物产和资源”,教材以叙述课文和活动课文相结合的形式,并配以“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说明台湾岛丰富的资源和物产及其分布。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教材主要列举了森林、矿产和水产,并在活动题1中重点提到了“森林之海”和“东南盐库”。从物产的角度,教材主要提到了一些农产品,并通过活动题2中的第一、第三小题引导学生说明台湾岛的农产品有哪些?农产品和森林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另外教材中还配有两幅图片“玉山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和“阿里山中的日月潭景色迷人”,这两幅图片是台湾岛美丽风景的缩影,可以由此说明台湾岛旅游资源丰富。
4.教材通过简短的叙述性课文和活动课文,并配以相应的地图和示意图,体现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活动题2中的第二、第三小题和活动题3都是说明这种关系的。分析这几道题时,可以将“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台湾省地图”与“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结合,从地形、气候两个方面说明台湾物产、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及分布特点。教材用“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图”与“气温和降水分布图”结合说明台湾森林树种丰富的原因。从气温状况可知,台湾山脉处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因此山麓地带应该是热带植被。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植被变化为亚热带植被──温带植被──亚寒带植被──高山灌丛及草甸等,因此气候的垂直变化引起了植被的垂直变化,使得森林树种丰富。
5.关于“台湾经济的发展和特点。分析台湾的经济,应从其自然条件、资源出发,说明早期经济以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为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单纯的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无法满足台湾当地的需求,台湾经济发展的重心开始转变。教材利用“台湾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统计图,直观说明台湾经济由过去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发展到现在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的变化,利用“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示意图,直观说明能够促使台湾经济变化的有利条件,除示意图中显示的内容以外,还可以补充一个因素,即台湾鼓励发展出口加工的政策,也是台湾经济发展较快的重要因素。为了较好地说明台湾经济的特点和变化,教材在阅读材料中以新竹科学园区为案例,进一步说明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发展,并较好地补充了“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示意图中没有涉及的政策因素等。
6.关于“台湾工业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这部分内容教材以活动课文配“台湾岛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和“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示意图的形式出现,并且活动课文的三道小题以递进形式设问。解第一、二小题时,注意观察“台湾岛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图即可得出答案。在学生得出答案后,教师应该结合“台湾省地图”及第三小题的示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完成第三小题。
7.关于“绘制统计图”的技能训练。本节教材不仅引导学生判读统计图,同时在最后的活动题中给出学生关于“台湾三类产业产值构成”的数值变化,并绘出部分折线,未完成的折线部分由学生继续完成。通过此题训练学生绘制统计图的技能,训练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图例确定三类产业所用的折线颜色,如何根据图表所给数据在图中查找横坐标、纵坐标。在学生完成此图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所绘制的折线图并结合“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折线图,分析说明台湾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教学建议
【课时建议】
本节教材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引入新课】
1.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反映台湾风光的视频,或出示有关高山族、日月潭的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并由此提出问题:“我们平时所说的台湾岛与台湾省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出示关于台湾与祖国大陆历史上有渊源的考古方面的史实资料或图片,让学生分析这些资料说明什么问题? 【祖国神圣的领土】
1.台湾省的范围。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省地图完成活动题1中的第一小题和第三小题。在学生说明台湾省的范围时,教师应特别强调钓鱼岛属于台湾省。第三小题量算实地直线距离,教师可以让学生量算金门岛到厦门的实地直线距离,使学生通过数字感受台湾与大陆在空间上密不可分的关系。完成以上两道小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活动题2的四组材料,完成此题,其中材料A,是从地质历史的角度分析台湾海峡发生地壳变迁前后台湾岛与大陆之间的关系。结合活动题2,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更多的史实材料或实例说明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台湾省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省地图完成活动题1中第二、四小题。由第二小题说明台湾的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由第四小题说明台湾的纬度位置,并向学生说明,确定一个区域的纬度位置,也可以采用重要纬线定位的方法。【美丽富饶的宝岛】
1.丰富的物产和自然资源。教师应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物产和资源丰富的感性认识,能够与“美丽富饶的宝岛”这一标题相对应。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观察“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观察图例,完成活动题2中的第一小题,了解台湾岛主要有哪些物产、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台湾风光图片”,联想到旅游资源,这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完成活动题1,以此验证台湾物产和资源的丰富。2.结合图例进一步观察“台湾岛主要农矿产品分布图”,了解这些物产、资源主要分布地区,完成活动题2中第三小题的第一问,为后面分析原因做知识的铺垫。
3.分析台湾物产和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及影响分布的原因。完成上述两步教学过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台湾岛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台湾省地图”和“台湾山脉南段植被的垂直分布图”完成活动题2中第二小题、第三小题的第二问和活动题3,由于地形、气候对植被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因此通过分析各地理要素图,思考回答活动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各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关系。【出口导向型经济】
1.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完成这部分教学内容,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由图例可知台湾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特点。20世纪60年代后,农产品出口所占比例急剧下降,农产品加工品的出口比例从70年代后降到最低点,而工业产品的出口比例从60年代开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到70年代后占主导地位。
学生明确了产品出口比例的变化,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应具备哪些条件?”指导学生参考阅读材料“新竹科学园区”思考回答。
从新竹的案例出发,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除影响新竹园区发展的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促使台湾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引导学生观察“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示意图”,思考回答。
2.台湾工业分布。这部分内容以活动课文的形式出现,并且三道小题以递进的方式呈现,使学生由了解台湾的工业中心──明确台湾工业中心分布的特点──分析这种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阅读“台湾岛主要的工业中心”分布图,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台湾工业主要分布的城市及其分布特点,由此图结合台湾省地图和“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3.绘制折线图的训练。
第四节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教学要求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新疆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使学生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绘制简图表示新疆地形分布特点,初步训练学生绘制简图反映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技能和方法。3.了解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地理因素,初步学会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4.明确我国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结构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①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②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③举例说出影响区域农业或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④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从《课标》的要求可以看出,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案例有极其鲜明的代表性,首先新疆是我国西部开发重要的边疆省区之一,其次新疆的自然环境特点对人口、城市的分布和农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本节教材从内容选择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描述自然环境特征;第二部分描述绿洲农业;第三部分突出西部地区的能源和资源开发。这三部分内容彼此之间具有关联性,并以递进的方式呈现,自始至终贯穿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线。
第一,自然环境部分突出“三山两盆”的地形特征以及在海陆位置和地形特征影响下的“干旱气候”,并说明自然环境对人口、城市和交通分布及农业发展的影响,特别突出水对本区域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影响。虽然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但人类却逐渐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生存条件。教材以活动课文的形式列举了人口、城市和交通线路的分布与地形、水源的关系,以叙述性课文和活动性课文相结合的形式说明了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特别是水源的关系,以及人类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趋利避害开凿“坎儿井”为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等事实。
第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生产和生活用水量猛增,原有的引水手段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水资源匮乏现象严重,供需之间的矛盾明显。因此新疆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应该怎样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朝着市场化和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考虑发展其他产业以满足现有环境下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教材以活动课文形式提出了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第三,基于以上问题的出现,教材以叙述课文和活动课文相结合的形式说明了新疆资源、能源的开发与开发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从而体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内容点析
1.阅读“新疆地形与城市的分布”图,可以达到以下目的。第一,阅读图例了解雪线的海拔,根据此图例读图,了解新疆地区哪些山脉在雪线以上,由此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山脉的冰雪融水是新疆重要的水资源来源,为后面讲述“坎儿井”工程奠定基础。从图例入手认识区域、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也是认识区域的方法之一。第二,了解新疆地形分布特征。并能够结合活动题1在新疆轮廓图中示意性地绘制“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学会用简图表示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应是这部分内容重点落实的技能,而绘制方法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落实地形分布这一知识点。第三,从图中了解新疆城市分布的特点,将城市标注在地形图上,旨在提醒学生新疆城市的分布与地形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因此读图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知识的学习进行铺垫,从新疆的案例可以迁移到整个西部地区,引导学生观察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由此总结出干旱地区人口、城市分布的规律,以及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2.关于“新疆的气候特点及成因”,教材没有系统讲述,但新疆的气候特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补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引导学生由分析统计图表得出气候特点,并结合新疆地形图分析形成这种特征的原因。由新疆再迁移到整个西部地区,通过读图观察,使学生明确我国西部地区受地形、海陆位置等要素的共同影响形成干旱的气候特征,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明确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3.关于“新疆的荒漠及周围环境”示意图和“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分布图。教材编排这两幅图的目的是为说明新疆人口、城市和交通分布的特点,以及绿洲在干旱地区的作用。这一宗旨在活动课文第2题的三个设问中体现得非常清楚,三个设问以递进的形式,涉及范围由小到大逐层展开,从塔里木盆地到新疆,再迁移到整个西部干旱地区,始终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人们生产、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解答这三个问题时,应该从观察上述两幅图入手,由感性认识逐渐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区内的发展扩展到区际间的联系和发展。
4.关于“绿洲农业”,教材通过叙述课文、活动课文、示意图和图片等形式体现了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含义,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有利条件,修建适应当地环境的“坎儿井”等水利工程,弥补当地水资源缺乏的不足,发展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其中教材以活动课文和示意图的形式介绍了“坎儿井”工程的原理,让学生理解这一水利工程是如何避免蒸发,为当地的生产建设提供有利条件的。这一水利工程建设充分体现了新疆人民的聪明才智,而且符合人地协调发展的方向。
第二层含义,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规模扩大,现有的水利设施不再能够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而且水资源匮乏的现象日渐突出,在这样的现状下当地如何应对。教材以活动课文形式提出若干办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新疆人民在现有的环境下如何生存。结合教材的问题可以再拓展,即新疆如何继续发展农业,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如何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在节水的同时是否要注意水污染的问题。由新疆的问题再迁移到西部其他省区的农业发展。教材中的设问极具开放性和拓展性,可以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对这些问题的开放性讨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三层含义,人口的增长与环境承载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地协调发展受到威胁。单纯的农业发展无法满足当地生存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新疆以及整个西部地区应如何应对?第三层含义可以是本段教材的结束,也可以是下一段教材的引言,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引出新疆及西部地区资源和能源的开发等相关内容。5.关于“能源开发”,应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引导学生进行东西部差异的比较,包括经济发展状况,能源利用状况,能源开发状况等。通过比较使学生明确新疆乃至西部地区能源的开发并向东部地区输送,可以弥补东部地区能源的不足,对东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应特别引导学生讨论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改善环境的积极作用。第二,西部地区在开发资源与能源时,如何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人地如何协调发展?教材给出了两段资料,如果可能,教师可以再提供一些资料,使学生能够有更多讨论的素材。第三,新疆乃至西部地区除能源开发外,是否还有其他可以开发的资源?这个问题是本节教材的拓展部分,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定的关于新疆或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资料,进行开放性的讨论。此外仅仅靠开发资源获取经济效益是不够的,使学生意识到应该进行资源或能源的深加工,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在开发利用中必须做到人地协调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建议
【课时建议】
本节教材的课时安排为2课时。【引入新课】
1.出示新疆风光的图片或录像、VCD等,引导学生观察新疆民族的构成、地形分布等特点。2.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提出问题“你熟悉的或吃过的新疆瓜果有哪些?”
3.结合时事提问“我国关于西部开发的重要工程有什么?”其中西气东输的一条线路来自新疆。【高山、荒漠和绿洲】
1.以维吾尔、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我国民族分布在总论部分已经学过,对于学生来说属于旧知识,教师可以提供我国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自己判读得出多民族聚居的结论。教师还可以出示一些反映少数民族服饰、民俗的图片和照片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新疆风土人情的资料、图片和照片等,在课堂上展示。
2.“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征。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新疆地形与城市的分布”图,首先阅读图例,观察雪线的海拔,指导学生根据图例在图中找出哪些山脉的海拔超过雪线,这些山脉对于新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意义。其次引导学生找出新疆主要的地形区及分布特征。根据观察的结果,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活动题1,在新疆轮廓图上绘制新疆主要的山脉和盆地并说出地形分布的特点。
在“新疆地形与城市的分布”图上找出新疆主要的河流,观察河流与地形的关系。教师提供新疆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新疆的气候特征。结合新疆在全国所处的位置及新疆地形特点分析形成气候的因素,将地形与气候结合,引导学生分析新疆河流的水源,指导学生将河流绘制在新疆轮廓图上。
在“新疆地形与城市的分布”图上找出新疆主要的城市,观察城市与地形、河流的关系,指导学生用城市符号将城市位置标注在新疆轮廓图上。
将城市、河流与地形绘制在同一幅新疆轮廓图上,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3.人口、城市、交通分布与绿洲的关系。运用学生绘制的简图及前面已有的关于新疆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分析新疆人口和城市分布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运用活动题2的“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及“新疆的荒漠及周围环境”示意图,以及学生已观察的在雪线以上的山脉分布,引导学生分析绿洲的分布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人口、城市分布与绿洲的关系,由此说明绿洲在新疆的作用。
引导学生在“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绿洲”图上观察绿洲之间的距离,完成活动题2中的第(2)小题。通过学生讨论使其明确由于绿洲之间距离较远,因此交通建设对于促进新疆乃至西部干旱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新疆深居内陆,如何与外界联系,说明交通在区际间联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4.荒漠化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根据学生已有的关于新疆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知识,并观察“新疆地形与城市的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新疆地区发展生产及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由此引出,由于人类不合理活动使植被破坏,土壤失去植被的保护导致土壤沙化。另外干旱地区灌溉不合理,很容易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致使土壤退化。因此荒漠化是这个地区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绿洲边缘地区,最容易出现荒漠化。由新疆迁移到西部地区,使学生明确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人们必须注意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1.发展绿洲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及绿洲农业的发展状况。运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从发展农业的角度分析有利条件(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的匮乏)。运用地形图分析地形、地貌、水源等因素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盆地边缘有绿洲,水源丰富)和不利影响(荒漠广布)。根据以上分析,进一步引导思考:新疆人们如何做到趋利避害发展农业?引导学生阅读活动题1“坎儿井”剖面示意图,说明为什么在新疆修建坎儿井?修建这种水利工程的好处是什么?结合教材中提供的“绿洲特色产品”图片,说明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特色是什么?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坎儿井”、绿洲农业及农产品的视频,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在学生具备上述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适度利用水资源,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类是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关键。“度”把握得好,农业可以良性发展;过度及不当地利用水资源,或对水资源的需求超过自然所能够提供的量,农业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2.新疆农业发展与水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结合活动题2,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个地区农业发展是否能够始终与当地环境相协调,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不协调?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人口的增长对资源需求增大,经济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对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原有的发展模式不再适应新形势,矛盾会逐渐显露出来。新疆农业发展与水资源之间就是这种矛盾的体现。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出现这种矛盾怎么办?活动题2的对策中,“维护和修建更多的坎儿井工程”是不可取的,因为绿洲的水资源消耗过大,致使地下水位下降较快,新疆现有的坎儿井工程有些已经废弃。“跨流域调水”和“开挖深井”比较可行。这种深入的讨论,可以使学生明确出现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解决问题是最重要的。
3.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延续活动题2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新疆地区农业发展的出路是什么?提出节水农业、立体农业、无土栽培技术等农业发展模式和技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使学生对较为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和发展模式有所了解。
结合活动题3的第(3)小题由新疆迁移到西部地区,提出农业发展除技术上的改进和提高外,还可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本小题极具开放性和拓展性,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例如,农产品的深加工,葡萄沟的品牌效益,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西部地区特色农业等。通过这种开放性的讨论,使学生明确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获得经济效益,同时获得生态效益。
由农业发展可以进一步引申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新疆乃至西部地区仅靠发展农业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因此这些地区还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当地是否具有资源优势?由此引出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开发】
1.新疆油气资源的分布。教师可以提供“中国石油天然气分布图”及我国主要油田开发现状、东部地区对能源需求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分布地区,及主要油田的开发状况,使学生明确我国东部地区对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开发时间较长,增产难度大,而西部地区能源丰富。通过东西部地区的比较,使学生明确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不仅为发展西部经济,对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新疆油气资源分布”图,了解新疆油气资源的分布地区,结合“西气东输线路”图,说明图中输气管线通过了哪些地区,并完成活动题2。
2.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结合活动题1和3,教师可以再补充一些相关的资料,如西气东输可以给西部提供多大的经济效益,对东部哪些省区贡献最大,现在东部这些省区的能源利用状况如何;天然气与其他能源相比,在环境效益上的优势是什么;西气东输工程建设过程中,如何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西气东输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及生态保护的意义,特别应提示学生思考在开发西部资源和能源的过程中,为什么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根据前面已有的知识,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对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
3.西部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仅靠能源的输出是否可行;是否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未来其经济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讨论,旨在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够扩展性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或建议。并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仅靠能源的输出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进行原料的初级加工和深加工,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独特自然条件发展旅游业,利用其边境省份的独特位置发展边境贸易,这一切发展都应该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教学目标
1.能够以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为例,说明分析区域位置和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并初步学会评价自然区域特点。2.能够结合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两个地区的实例,说明地理环境中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
3.能够结合西双版纳的实例,说明支柱产业及其形成的条件,以及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4.能够结合珠江三角洲的实例说明,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5.能够联系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两个地区的具体情况,认识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位置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2.通过阅读有关统计图表,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主要产业部门,并能结合案例资料分析说明其形成的原因,理解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3.通过阅读我国城镇分布图和有关数据统计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理解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4.分析、评价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结构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以及几个主要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点、差异的基础上,本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中国的省内区域。
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国一个富有特色的
地理区域。因此,教材选择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学生学习省内区域的典型区域。
本节学习内容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学习的重点是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政策的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优势的形成,有的是由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更主要的则是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第二部分学习的重点是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发展的基本特点和形成原因。城镇的发展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环境和景观发生巨大变化的显著标志。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这个快速发展的地理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的介绍,旨在使学生了解沿海地区经济改革开放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以及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相互关系等。
在教材中,除了叙述式课文与活动式课文外,还有丰富的插图和阅读材料。这些内容都是教师组织学生自学,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学习素材。教师要充分发挥好教科书中各种不同内容的教学功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有利于知识、能力、方法和品德的发展过程。
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3.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4.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内容点析
1.珠江三角洲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的名称。通常把河口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展而形成的冲积平原叫做三角洲。珠江径流在河口处注入时,被一些隐蔽的岩岛阻挡,引起水流分汊,使泥沙在岩岛隐蔽处沉积。珠江三角洲的发育,有一部分就是由于这些岩岛的联合作用形成的,属于岛屿状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表自然环境特点是地势低平,河网密集,土质肥沃,水热资源丰富。珠江三角洲地区自明末清初开始大兴基塘耕作制度,并不断扩大垦殖面积,发展商品农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和商品粮基地。
2.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资;经济体系建立起来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及外商独资企业将占最大比重;对前来投资的外商,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劳务费、外汇管理、人员入境和出境等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管理体制,国家给经济特区比较多的经济活动自主权。
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经济开放区,其中广州市为沿海开放城市。
3.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最重要的特点是外向型。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一半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不少企业的绝大部分产品供应国际市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本途径是从境外引进资金,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同时本地区有临近港澳的位置优势,有侨乡的优势,有多优良海港的优势和劳动力丰富等优势,再加上国家为这里制订的优惠政策,使这里成为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风水宝地。1996年外资在广东的总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30.1%,这就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4.按照产业部门的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工业发展带动服务业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会吸纳大量的劳动力,促使过剩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化,同时也吸引外地民工的流入。另外,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还促使非农业用地的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这些都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具备了这些因素,才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快、水平较高的地区。
当某区域城镇化发展过快时,会导致城镇建设规划、科学管理、环境保护等相对滞后,造成大片良田被占用、“三废”污染严重、部分城镇居民生活和工作条件差等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适宜发展的作物种类丰富且一年三熟。要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政策调节、法律约束、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等措施,处理好经济腾飞、城镇化发展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人口容量、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关系。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课安排2课时。【新课导入】
一般来说,教学导入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和积极参与。本节课导入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让学生说出他们对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所见所闻。在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初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关于该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等理性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设问法,直接问:“你们知道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内区域有哪些吗?”预想在学生的发言中会提到苏南、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然后,教师继续设疑:“那么为什么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会成为我国最发达地区之一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仍然可以采取让学生优先发表见解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感性知识和经验尝试着解答,在学生解答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继续深入分析,完成理性知识的学习过程。教师也可以直接出示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从图中获得答案。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有关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录像,为学生提供关于该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感性材料,然后再利用地图引导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总之,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进行新课导入,特别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达成学习目标。【对外开放的前沿】
“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个结论,是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空间特征的描述;让学生理解这样一个空间结论,必须借助于地图的学习。因为只有地图才能向学生呈现区域的整体范围,区域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与周边地区的相对位置关系。为此,学习这部分内容离不开对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在利用地图作为主要认知材料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描画出北回归线,并利用已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属于地球上哪个热量带和我国的哪个温度带。然后再出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干湿地区分布图,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降水条件和干湿状况,进而得出这里的气候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等环境特点。
从本节课教学要求和教科书内容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地图重点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与周边地区,以及隔海相望国家的相对位置关系。因为与周边地区的位置关系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对外开放前沿”的根本条件。正由于具有这样的位置条件,历史上才会有大量的移民从这里流向“南洋”,广东和福建才能成为华侨的主要故乡,而今日的华侨故乡又能获得境外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现代经济发展条件。
建议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占全国的比例”图,让学生自己得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外资的数量大、增长快,约占全国的30%,在全国居首要地位等特点。然后再利用地图,启发学生从珠江三角洲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全国著名的侨乡”这段阅读材料,要让学生阅读,要引导学生认识华侨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贡献,认识国家优先在广东和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收集并利用有关资料,尽可能选用生动的教学媒体,向学生介绍国家为经济特区制订的一些优惠政策,使学生了解国家对珠江三角洲这个祖国的“南大门”采取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战略,以及促使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效果是明显的,使学生认识国家政策因素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情感。【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建议教师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案例或资料,也可以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及其说明文字,让学生阅读并归纳、概括出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教师要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对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有更全面和辩证的了解。使学生懂得各地的外向型经济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个性特征。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特点是:从初期以合资、独资的企业为主,发展到在海外建厂;从引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方法为主,到吸收、消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并以形成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目标;同时带动当地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通过让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一图,让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最有利的条件是临近港、澳、台,所以才能优先获得港、澳、台的资金支持。对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工业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轻工业产品的加工装配为主。例如,广东流传着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区轻工业起步时的顺口溜:三水一瓶水(健力宝饮料),顺德一把扇(各种名牌电风扇),鹤山一条毯(拉舍尔毛毯)。就是这三种轻工业产品使这些地区名声大震,也大大加快了当地人致富的步伐。
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产品主要投放东南亚、欧洲、非洲、大洋洲等国际市场的贸易渠道是如何形成的?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与临近香港和澳门的优越条件是分不开的,使学生理解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形成“前店后厂”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模式的基本原因。
接下来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在这种“前店后厂”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模式中,港澳和祖国内地各扮演什么角色?各有什么优势?使学生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条件和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城镇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镇发展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来展开。同时还要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地理解工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
建议教师出示两类景观图片或放映有关录像,让学生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其中最显著的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前者农田广阔(以农业用地为主),而后者城镇密集。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形成这种巨大变化需要哪些条件?或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问学生,这些城镇中的建筑都是用来干什么的?从对建筑功能的了解,引导学生理解工业的发展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以及对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
教师还可以采用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前后的人口数量变化图表或数字,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这里的人口增加比较快?由人口的变化,也能分析得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繁荣,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用地转化为城镇和工交用地,吸引外来民工,并促进农业劳动力转化为非农业劳动力的主要原因。
接下来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大量的农业用地变成工业、商业、居住和交通用地,会对环境及人类产生哪些不利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城镇化发展过快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教育。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普通工人、工厂的厂长、某城市(如深圳、三水等)的市长和广东省的省长等几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来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经济和城镇发展的设想和建议,一方面作为对学生知识、能力、价值观发展情况和效果的反馈,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对所学所得的运用能力,并为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发展营造一种有利的氛围。
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
教学要求
1.认识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学会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形成的基本原因。
2.掌握原始热带雨林景观的基本特征,分析西双版纳之所以成为“热带动物王国”的原因。
3.了解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分析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崛起的原因,以及旅游业对西双版纳经济的带动作用。4.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深刻认识设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结构分析
1.该节内容结构的联系特点
该节是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个特例,主要是认识西双版纳的旅游特色。它是地理科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体现,帮助同学建立学习地理的基本思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是,从区域的位置入手,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自然、人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
系,得出该区域的总体特征,然后确定其经济发展方向。
西双版纳地区得惠于大自然的恩赐,形成了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形成了闻名中外的“热带动植物王国”,再加上少数民族的特色,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改革政策的实施,使旅游业得以充分的发展。2.教学内容的思想能力培养途径和能力层次
本节的知识多为理解性的知识,侧重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制约关系的理解,要多引导同学进行讨论,以培养同学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本节内容还涉及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对理解我们国家的多民族特点有很大的帮助,这属于爱国主义思想的灌输,在教学中要予以体现。另外,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也必不可少。
3.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①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②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③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内容点析
1.本节内容突出了地理科学的基本特点──区域性。首先从位置入手(图7.13),概要分析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这一部分和西双版纳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这应该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关键。西双版纳是全球回归沙漠带上的一片“绿洲”,这与我国独特的海陆位置密切相关,由此形成的季风气候为我国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和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也成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的发展基础。西双版纳陆上相邻的东南亚,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与我国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旅游发展上也容易形成规模,开辟更广泛的空间。这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2.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它有着独特的景观特点,雨林中高低错落的垂直结构、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等,都是高温多雨、湿热气候的产物,这与第一部分内容密切相关。植物分布是制约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雨林良好的隐蔽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来源为热带动物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这种制约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了西双版纳特有的生物群落。3.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西双版纳地区更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化民族风情而增添了无穷魅力。这些重要的人文资源同样是西双版纳旅游资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讲述,可以有效地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4.西双版纳长期以农业为主,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崛起,首先得惠于它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版纳人也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发展了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教材中设计了“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比较清晰地展示了这点。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带动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有关行业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又推动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这就是近年来西双版纳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的原因。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事业是否兴旺发达,不仅取决于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还取决于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的科学性、合理性。在旅游事业的发展上,必须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对旅游机构要加强管理,另一方面对旅游者也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倡文明旅游,爱护旅游资源。我们在教学中要贯彻这一基本思想。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安排1课时。【引入新课】
【丰富的旅游资源】
1.“风景旅游资源,是激起旅游者兴趣并导致各种旅游活动最直接的第一位因素,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保证。风景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是决定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上课一开始,可以出示一些西双版纳的景观照片,直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然后引导同学们认识西双版纳旅游资源丰富的原因。采取的办法是:在展示西双版纳景观照片的同时,穿插一些热带沙漠的照片,引导同学读图,分析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却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的原因。着重指出,由于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对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所以形成独特的季风气候,特别是来自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对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的形成有着独特的意义。可以让同学完成活动1。
2.关于热带雨林的特点,可以参照书中的图片,引导同学讨论。主要讨论热带雨林的植物特点,待同学认识清楚以后,再提出问题:为什么西双版纳被称为“热带动物王国”?使同学对动植物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3.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西双版纳是我国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傣族人民世代居住在西双版纳,由于临近泰国、缅甸等佛教国家,小乘佛教在这里深入人心,处处可见佛寺、佛塔,傣族人基本上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傣族特有的生活习俗,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1.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委提出“旅游兴州、生物强州、口岸活州、文化立州、依法治州”的基本思路,充分发挥民族、资源、区位三大优势,稳步发展以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边境风光为特色的旅游经济,加快发展以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为重点的生物经济,积极发展以走出去、引进来并举,经济与文化、经贸与旅游结合为内涵的口岸经济,努力振兴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大力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切实抓好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特色浓郁的旅游之州、环境优美的生态之州、物质丰盈的富裕之州、民风向上的文明之州。
这是“因地制宜”的英明之举,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引导同学讨论西双版纳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向问题,认识西双版纳地区为什么过去长期以农业为主,现在转变成为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
2.在讨论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同学读“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突出认识西双版纳怎样利用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发展了哪些旅游产品。再认识一下西双版纳的相关位置,看一下与相邻国家交通的通达情况,分析一下远景。讨论这种规划对西双版纳的旅游业的发展有什么好处(如可以形成规模效益等)。3.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也会带来诸如环境污染、动植物资源的破坏等环境问题,旅游者也会出现一些不文明的举止。以“为西双版纳旅游业献计献策”为题,让同学讨论或辩论,以加深对西双版纳设立自然保护区意义的认识和对可持
续发展思想的认识。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结合实际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穿插讨论,以活跃课堂气氛。
第八章 认识跨省区域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黄土高原和长江沿岸地带的学习,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2.通过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出区域的主要气候特征。3.通过学习,能够举例说明某区域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认识到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5.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区域的中心事物与当地发展的关系,从而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
教学要求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2.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图示与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3.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4.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5.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结构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①运用地图说明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②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③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④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黄土高原是教材中涉及到的第一个跨省区域,同时也是教材重点分析的我国惟一一个地形区,教材在第一标题“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中首先给出了“黄土高原的位置图”,并安排活动使学生熟悉黄土高原的位置及其包括的省区,并且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黄土高原特殊的地表景观。接着很自然地引出黄土的由来,以活动题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示意图和证据资料,安排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由于黄土特殊的性质和黄土高原特定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再加上人类不恰当的生产活动,所以黄土高原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包括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教材在“严重的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这两个框题中着重分析了黄土高原各自然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一个框题“生态建设”,是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人的行为改变不利的自然条件,二是避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人类对该地区的开发更趋于科学化、合理化。教材还通过活动题让学生对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进行辩论,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并使学生最终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并未涉及到黄土高原的人文方面,例如黄土高原极有特色的民俗,其目的是要突出黄土高原的自然特征,使学生认识到它在中国和世界上的特殊地位。内容点析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是本册教材第一个要研究的“跨省区域”,它与前面省级区域的不同点在于:其划分是以自然特征为依据的。正因为如此,所以黄土高原的范围基本都是自然形成的,并且跨越了多个省级行政单位。教材在一开始就给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图,并安排了活动1,目的就是训练学生读图能力,学会查找跨省区域的范围。2.图8.2“黄土高原景观”。塬梁峁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地貌,三种不同的类型同时也显示了黄土地区被流水侵蚀的不同程度。详见阅读材料“塬梁峁”。
3.“风成说”的证据。67页“活动2”的安排有以下几个目的:第一,是让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第二是通过讨论分析,培养学生推理、分析、判断的能力;第三,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建立这样一种意识,即“科学理论应该以实际观察到的现象为基础,经过严密的推理之后,才能够形成”,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活动(2)的答案如下: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第三条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第四条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4.关于图8.4“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各种相关因素的因果关系,教材将时间断面截至目前,而将历史上的因果关系安排活动让学生讨论。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黄土丘陵区、地面坡度大部分在15°以上,有的达30°;坡长一般100~200米甚至更长。每年每公顷流失75~150吨,甚至225吨以上。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③地面物质组成。黄土高原几乎为黄土所覆盖,黄土多为风积物,土体疏松,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干燥时较坚硬,能保持直立陡壁,遇水侵润后易崩解,抗蚀力很低。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能力越强。而黄土高原恰恰是一个植被极度缺乏的地区。造成黄土高原现状的人为原因包括: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②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废土弃石随意向河沟倾倒,造成大量新的水土流失。5.关于图8.5“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图中显示的是黄土塬地区,由于其地表平坦广阔,所以这里农业较发达,村镇密集,人口密度达100~200人/平方千米。历史上黄土保存较完好的塬面上大都建有密度较大的村镇。正因为如此,一旦水土流失发展到一定程度,对本地的社会经济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6.关于图8.6“同等降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状况的关系。读图时让学生注意几点:第一,三个实验中植被状况的差异;第二,烧杯内水量的多少;第三,烧杯内沙土的情况。实验的结果证明:植被覆盖率越高,涵养水源的能力就越强(烧杯里的水越少),水土流失的状况就相对不会特别严重(杯子里的沙土越少)。
7.关于图8.7的对话。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导致了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了千沟万壑”。实际上,教材恰恰就是利用这种矛盾引起学生思考。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是有道理的,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的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在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另外还应注意,两个学生在讲原因时都提到了植被破坏,这说明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的作用。学生如果能够通过分析认识到这两点,自然也就为后面提出解决办法打下了基础。
8.关于图8.8“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这幅图的安排有以下两个目的。首先,让学生通过读图认识到,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还有很多,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其次,前面教师已经引导学生分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学生掌握了方法,在这里教材以图层叠加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析,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方法、能力的迁移,同时验证学生掌握这种方法的程度如何。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般降水量较大(或者降水季节差异大),地形一般为山区,地表坡度较大。
9.地形、气候条件与自然灾害的关系。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和年际变化大,使得黄土高原经常发生旱灾和涝灾,再加上地形破碎、土质疏松,就使该地区非常容易出现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对这部分内容,学生一般都能说出一二,但对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可能还不足,教师要通过以上关系的梳理,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10.关于71页“阅读材料”。这段材料看起来似乎与主题没什么联系,但实际上与图8.8有类似的作用,即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用刚学过的思路去分析其他地区,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11.关于73页的辩题。教材在这一框题安排了辩论的活动,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素材,开放性较强。同时,该活动也便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前面刚了解了对黄土高原的治理措施,紧接着让他们思考:既然要保持水土,是不是对黄土高原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退耕的土地又是不是都要还林呢?由此引发学生对此问题的思考,最终得出结论:采取任何措施都要掌握好“度”,对于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建议本节内容讲授2课时。【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新课引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一段关于黄土高原的电影或电视片段,让学生判断这是什么地区的景观,然后进入本节的学习;或者直接引入,请同学们根据平时的所见所闻,并结合图8.2“黄土高原景观”,谈谈对黄土高原的印象。既然是跨省区域,就要让学生对它的位置范围有明确的概念。因此进入学习的第一步,就要安排学生进行活动1,明确黄土高原跨越了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进而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一看录像或图片就知道这里是黄土高原,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以此来引出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物质──厚厚的黄土引起重视。在介绍黄土高原的厚度以及在世界的地位之后,进一步提出疑问:“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对“风成说”的探讨。
2.关于对“风成说”的探讨。这部分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假说,然后读图和文字,分析每条证据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接着分组讨论:“这些证据能不能说明黄土高原的黄土一定是风吹来的?”如果条件成熟,可以让学生分成两派(“赞成派”与“反对派”)进行辩论。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风成说”有更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或者可以采取更开放的思路:向同学们介绍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的其他学说(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前查找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理论,课上由学生介绍),然后进行辩论。并且让赞成其他学说的学生试着解释67页活动中提到的现象,这是个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好机会。【严重的水土流失】
1.在这一框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由学生对黄土高原景观的认识入手,然后安排学生分组做69页“活动1”的实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地表状况与水土流失程度的关系。最后结合图8.4,分析归纳造成“千沟万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讨论“活动2”,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植被的减少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千沟万壑,而地表的破碎又会加剧水土流失。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并且归根到底,地表植被破坏是造成这一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这里,可以安排学生画一个恶性循环的模式图,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为后面提出解决办法作铺垫。2.关于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教师可以连续提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水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流走之后,留下了什么?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水带着泥沙流向了何处?结合上学期所学的黄河的内容,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会帮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3.对“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的判读,可以分为以下几步:首先确定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以外,还包括哪些地区,请学生来描述;第二步从地形地势着手,看看这一类地区分布在哪些地形区内,又在第几级阶梯上;第三步看等降水量线,观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降水量在哪个范围内;最后归纳总结,具备了什么条件,才会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有可能的话,可以让学生试着想一想解决的办法。【脆弱的生态环境】 1.承转过渡:“看来,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实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这两个因素还会产生其他的不
利影响,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请学生做72页活动1,通过读图,分析黄土高原会产生哪些气象灾害。当提到涝灾之后,立刻问学生:“黄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会有什么结果?”进一步引出其他灾害及产生的后果。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在这样的气候及地表状况等自然条件下,会产生一系列的自然灾害。
2.之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因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讨论72页活动2,然后读图8.10,了解人类在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被破坏过程中起的负面作用,并且明确人类活动加剧了这种“脆弱”。【生态建设】
1.关于这一框题,建议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前面的分析找出解决措施。有可能的话,最好找一些图片或数据,使学生对生态治理的具体办法和治理的效果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这部分的内容开放性较强,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设计安排讨论或辩论。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最好让他们提前分组讨论,并查找相关的资料。总之,一定要做到“言之有理”。
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地图,学生能够说明其范围和相对地理位置──沿长江地带分布的特点;并对本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出简单的评价;初步培养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2.通过阅读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气候的特点,培养分析和归纳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分层设色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图以及上、中、下游景观图片,对比分析及归纳本区内的区域地理差异,并初步培养对比分析的学习能力。
3.通过学习长江对沿江东西地带的纽带作用和由沿江地带纵贯南北的辐射作用,了解长江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西部开发等方面综合分析其纽带与辐射作用的综合能力,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运用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和工业分布图及相关文字资料,描述本区内人口、城市和工业部门结构的空间分布特点与地区差异,进而了解长江沿江地带中心城市在区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培养学生因果推理的能力。
5.运用图文资料,说明长江沿江地带毁林开荒、水土流失、江水污染、酸雨等生态问题的危害与治理保护,培养推理和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逐步树立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通过本区内容及“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阅读材料的学习,初步掌握沿江地带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结构分析
1.教材本节中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2)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3)沿江地带的城市;(4)沿江地带的工业;(5)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上述内容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3)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4)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5)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6)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7)以区域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为例,绘制略图,并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
2.本区域内容选取和组织的主要思路如下:上一节“黄土高原”是典型的跨省自然地理区域,而本节“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典型的跨省经济地理区域。教材在简单介绍了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和不同河段特点)以及自然资源条件后,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长江对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其他发展条件所形成的城市群和产业基地,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措施;(2)沿江地带南北的辐射作用。
长江沿江地带内部横向的经济发展与本区向外部纵向辐射两部分内容存在着相互依托与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综合等项地理能力,并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本节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念树立的主旨。内容点析
1.在本节第一个框题“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内,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教材文字简明扼要,依据《课标》“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的要求,教材突出了以下要点。第一,教会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相对位置──沿长江东西带状分布的地理区域。第二,对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做出简要的评价──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以上两点突出了长江在沿江地带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点出了长江流域内外依托长江的广阔发展空间;自然而然地导出了流域内优越的自然条件;巩固了学生区域地理位置的分析技能和推理能力。(2)长江沿江地带的自然条件。本节重点是把长江沿江地带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加以介绍,围绕着本区的自然条件,教材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以地形和气候为重点,利用本区地形分布图和上、中、下游的三个城市气温降水统计图表的分析,描述了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势、地形类型、热量、降水条件及气候特征。(2)教材为配合叙述式课文的内容,采用了活动式课文的形式展示了上游流域与下游流域在地形、气候、河流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区内差异。(3)不同河段的利用方式,例如航运、水能发电、旅游及淡水养殖。从教材表象上看,这部分内容的编写形式显得比较“松散”,涉及方面较多(地形、气候、河流及资源),甚至有“偏离”跨省经济发展这一主题之嫌。但深入分析,其编写思路又是十分清晰的:本框题始终围绕着长江自然资源的形成、差异和开发利用而展开,强化了“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纽带和辐射作用──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的主线,提供了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区内差异、因果推理水资源成因和综合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项能力的契机。以下三点值得注意。第一,本节教材与八年级上册“长江开发”一节的关系。上册侧重于长江的水文特征及水灾与防治,本节侧重于长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沿岸与周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二,上册是基础,依据上册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本节通过大量活动性课文去推理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资源形成原因和利用方式,从而完成了两种课文形式的
有机结合。第三,在实施活动内容时,应注意引导长江上、中、下游景观图片与长江沿江地带地形图的结合阅读。2.在本节第二个框题“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教材主要介绍了长江沿江地带纽带的格局──以长江干流为横轴,东连沿海经济地带,西接广大内陆地区,所构成的“H”形经济格局图示;长江沿江地带纽带的意义──不仅联系了长江上游与下游的省内经济区域,更重要的是沟通了东西两大经济地区,形成了自东向西的4条经济通道──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的交通通道。
(2)沿江地带的辐射作用。本段教材突出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基础与条件──农业和工业基础雄厚,其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开发水准在国内位居领先地位,水陆交通便利;第二,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动力──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和相关的产业;第三,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方向──由本地带向南向北辐射;第四,长江沿江地带辐射的意义──以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使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3)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本段阅读教材看似与长江沿江地带的内容无关,但深入剖析可知该段教材的教育功能:第一,拓展同类型(沿河产业带)的知识视野;第二,通过莱茵河和密西西比河产业带形成与特点的分析,掌握认识和分析同类区域的一般方法──发挥沿江河湖海地带的地理位置、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文化的巨大优势;连通区内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国家及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发展,形成纽带和辐射作用。此外,必须说明的是:第一,“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内容,是选择本区域独立成节的核心依据;第二,通过本框题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综合分析、迁移与应用能力;第三,使学生初步形成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第四,在实施活动内容时,应注意修建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问题的开放性,只要学生回答言之有理有据,教师就要肯定。
3.在本节第三个框题“沿江地带的城市”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1)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
(2)依托长江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在长江沿江地带已形成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以及以它们为中心形成的四大城市密集区。
(3)上述特大城市是本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活动式教材中以上海为例,说明作为全国最大的中心城市,上海具有的优势,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整个流域乃至全国都有极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4)长江上、中、下游城市在分布密度、城市规模、城市数量等方面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讲长江沿江的城市,不仅是要介绍这里城市的形成、发展、分布、数量、差异等项内容,更重要的是要说明由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带向外强大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呼应与强化上一个框题的中心内容;第二,通过上海实例的分析总结,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已学知识和技能,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在分析上海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辐射作用时,应引导学生结合实例来说明,教材图8.27只表现了上海的优势条件与地位,并未具体展现其辐射的作用。
4.在本节第四个框题“沿江地带的工业”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以“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和工业分布图”为基础,介绍了长江沿江地带形成的四大工业基地。(2)长江沿江地带形成四大“产业走廊”的雏形。
(3)在活动式课文中,通过上、下游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分析,以及如何相互协调发展的探究,有效地巩固了对长江沿江地带纽带作用的认识。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本框题对学生读图认定、提取、加工、分析等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契机。第二,强化了区域协作、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念。第三,在实施活动内容时,应引导学生将西电东送、东部用技术信息和教育文化及资金的优势支援西部等具体内容落实在图内。
5.在本节第五个框题“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中,教材主要介绍了以下内容。
(1)长江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教材从毁林开荒和陡坡垦殖等原因入手,详尽地说明了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壤退化、水库淤积、河道淤塞、灌溉和发电及航运能力下降、加剧了洪灾威胁等危害;并在活动式课文中涉及了治理保护的相关思考问题。
(2)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集中体现在频发的洪涝灾害、难以恢复的灾后环境、日趋严重的水体污染,以及如何治理。
(3)长江上、中、下游的酸雨问题。介绍了本区酸雨的基本概念、酸雨区的分布、酸雨的直接危害。
必须提示的是:第一,本框题教材的编写十分注重上、中、下游生态环境问题的关联性与差异性,特别是上游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又成为了中下游河湖淤积问题及降低湖泊蓄洪能力等危害的成因;第二,应注意将八上教材关于长江水文特征、水利水害、利用治理等内容及学科能力与八下相关内容的融合,以完成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与迁移;第三,教材中创设了因果推理、综合分析、迁移应用等项能力培养的条件;第四,使学生初步树立了资源观念、环境观念、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五,在实施活动内容时,教师应通俗易懂地介绍有关酸雨的基础知 识。教学建议
【课时安排】
本节教学内容较多,建议安排3课时。【新课引入】
1.播放《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纪实》片断,或让学生阅读八年级上册教材58页《长江流域三次特大洪水比较》的材料,要求学生回忆并讨论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以及水灾的防治。
2.经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指明长江在给我们带来灾害的同时,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流域内外经济发展的机遇。导入新课,板书。
【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在黑板前挂出大幅“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和回答下列问题:①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与区域形状;②如何概括长江沿江地带最重要的地理位置特点;③为什么说长江沿江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2.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点明长江沿江地带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沿江的相对位置,以及依托长江对其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3.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地形图、上海等三城市气温与降水量统计图表,思考下列问题:①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特点;②长江上、中、下游的地形差异对其各段水文特征有何影响;③针对长江流域各河段自然条件的差异,如何开发利用其水资源。
4.教师总结时应强调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为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和特色形成打下了坚固的基础。【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1.要求学生按下列步骤画出长江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略图:①画出长江干流略图;②标注出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的位置;③标注出西部地区、沿海经济带的位置、长江沿江地带。
2.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①以长江为横轴连接的沿海地区、西部地区构成了什么样的图形;②读图说明为什么长江沿江地带具有纽带作用;③沿海地带与西部地区各自的经济发展优势是什么;④从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入手,具体说明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
3.教师强调应该掌握长江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略图和纽带作用的意义(产业、技术、信息、商贸通道;自西向东江海联运的交通通道)。
4.让学生在长江沿江地带“H”形的经济格局略图上绘出长江主要的南北支流和铁路干线。
5.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①长江沿江地带经济发展的基础。②长江沿江地带最具活力的产业部门是哪一个。③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哪些方向辐射。④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6.教师对长江沿江地带辐射作用的基础、动力、方向、意义进行小结。
7.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并补充莱茵河流域经济带的相关资料,分组讨论问题。①莱茵河流域经济带形成的有利条件。②莱茵河流域经济带与长江沿江经济地带在形成条件、纽带作用、辐射作用等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③学习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的基本思路有哪些。
8.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学习世界著名沿河产业带的基本思路。【沿江地带的城市】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80页的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学习活动。①思考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分布与长江的干支流有何内在联系。②在图中圈出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为中心的四大城市密集地区。③举例说明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作为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④比较说明长江上、中、下游城市的密度差异。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活动中上海辐射作用的相关内容,分组讨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整个流域乃至全国都有极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3.依据学生的结论,教师强调长江沿江地带城市与其辐射作用的关系。【沿江地带的工业】
1.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说明工业部门和工业中心。2.举办小型分组竞赛,让学生以汽车品牌为例,说出长江沿江地带中汽车工业走廊的主要产品与生产基地。
3.引导学生阅读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分布图和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分布图,比较分析四大工业基地工业部门构成与其所在区域自然资源种类构成的内在关联。
4.课上独立完成长江沿江地带相互协作的活动,并及时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考虑到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生态环境问题已有一定的了解,可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①课前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选出组长。②课前公布三个探究性问题──长江上游地区大规模毁林开荒的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形成原因、直接损失、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干流地区水污染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长江沿江地带及其附近地区三大酸雨区的形成原因、环境危害及对策。③课前由组长抽签领取探究性问题。④在组长的组织下,全组学生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⑤课上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介绍本小组的研究报告。⑥课上其他学生可针对代表的发言提出质疑,由被质疑的小组学生解答问题。⑦教师讲评。
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我国一些重点区域和学生家乡的可持续发展事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的基本国情以及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加强区域联系的必要性。2.收集祖国走向世界、世界不断发展的相关信息,进而明确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基本国情。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和对比,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图文信息的获取、整理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4.通过对家乡经济发展或国家跨区域重点工程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论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走向世界的中国在全球化进程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中所起的作用,增强民族自豪感,初步树立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通过关心身边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明确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家乡经济发展或我国重点工程建设的事例,说明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加强区际联系与合作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通过我家、我家乡、我们国家的变化等方面的资料,说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这一基本国情。理解我国加入
WTO的意义和在国际和全球重大问题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教学难点
1.理解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加强区际联系与合作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理解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意义。教学准备
1.中国政区挂图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挂图;有关我国目前建设的重点工程的录像剪辑或多媒体课件;有关祖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闻资料。
2.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预习;从身边与网络、电视、广播和书籍、报刊等媒体中收集有关家乡经济发展和我国重点工程建设、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等方面的图文材料。
3.课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一小组以6~8人为宜。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师生活动 提示和建议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中国政区挂图
教师提问:在中国区域地理中,我们学习了大小不等的哪些区域,请概括各区域的主要特点。学生发言。(略)
教师承转: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点,面临不同的发展问题。我们怎样才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世界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是今天这节课需要探究的问题。轮流请多位同学回答,区域特点把握不准的,老师给予帮助。讲授新课
教师板书:第九章走向世界的中国 教师板书:
一、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板书:1.区域差异
教师出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挂图),并提问: 观察“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特点,想一想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是什么? 学生发言: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千差万别,这说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教师承转:不同的区域地理条件不同,发展的方向、途径和所走的发展道路也不尽相同。教师板书:2.区域发展 教师提问:
1.读图9.1,结合已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分组讨论自己的家乡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的地理条件,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因地制宜地发展家乡的经济? 学生讨论发言。(略)师生共同总结:
1.从图9.1上,我们可以看到东北平原地势平坦、面积辽阔,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人口密度较低,适宜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这些都是东北平原的农业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条件,发展商品粮生产,是东北平原区域发展的方向。因而东北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家乡发展经济的地理条件既有优势也存在着问题。就人口这一条件而言,从不利的方面看是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而从有利的方面看是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这就需要我们扬长避短,发展农业要走多种经营之路,发展工业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并积极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这样不但充分利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创造了更多的产值。看来,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
教师承转:有了优势,是否就能够发展得好呢?如果东北平原生产的粮食,我们家乡加工的产品没有广阔的消费市场,任何优势也就无法实现,也就不能促进区域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的发展需要其他地区的合作。教师板书:3.区域合作
教师出示文字资料或录像和图片
“三北”防护林东起黑龙江的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占国土面积的42.4%;规划造林3 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2050年防护林体系将全面竣工,届时“三北”地区农田实现林网化,大部分牧场也有了牧场防护林的保护,黄土高原和人为因素造成的荒漠化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宜林荒山荒地将被绿化,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基本得到控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学生阅读后思考:
1.为什么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营造防护林?
2.“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对于促进区域发展有何作用和意义? 学生讨论发言。(略)师生共同概括:
1.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已严重阻碍了这些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在这片广大的地区建设“三北”防护林,是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牧场,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2.“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这一事例说明为了促进各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共同治理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人与环境的协调是任何区域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三篇:最新2014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第四节 首都北京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通过运用地图了解北京的位置、范围,并会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2.让学生学会利用资料了解北京的自然条件、城市职能和名胜古迹。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2.使学生初步领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分析和评价一个 区域的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对北京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城市职能 2.教学难点: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谈话法等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二、组织活动、学习新课
课本第27页,让我们学会从地图上寻找北京、认识北京。请每个小组积极合作,作好记录。并把结果整理到相应表格中。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学习最认真、最主动。[出示问题:1.请查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和交通状况,看你能说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吗?] 生:小组活动、探究、组织答案。
师生互动,以任一组为中心,提问交流,其他组适当补充,反馈、检查学习情况,督促、矫正学习结果。提问问题依次如下:北京的纬度位置怎样,属于什么温度带,是内陆还是沿海,有哪些邻省,北京的地形有什么特点,附近地形区分别是什么,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什么特点,有哪些主要河流,流向??北京的交通状况怎样,请上来指图说明。
北京的确交通便利,不仅是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还是全国重要的航空港,另有多条公路、高速公路、京杭运河在这里穿行。你能不能结合地图册把课本第18 页的主要铁路线指认出来呢?找一同学指图讲解,其他同学予以更正、补充。
找多组代表回答、补充,并及时予以激励性点评。总结:北京纬度位置优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战略位置优越,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经济区位优越,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黄淮海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应丰盈。难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再次定都北京。
作为首都,她又为祖国的腾飞发挥着哪些主要城市职能,辐射全国,起着什么中心带动作用呢?请结合课本第28页,完成读图6-4-3京还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你又知道哪些呢?请打开课本第22页看一看,三、回顾活动、测试应用
四、升华情感、倡导行动
五、作业
1.请查图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自然环境(地形、气候和河流)和交通状况,看你能说出北京长期作为全国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吗?
2.你知道北京主要的城市职能是什么,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吗? 3.你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吗,你能说出哪些?
4.根据你对北京的了解,你认为作为一名国内游客什么时节最适宜你去北京旅行,选择什么交通工具最经济易行,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最好什么时间举行?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职能,了解各种现代化交通枢纽。2、2、了解北京城市 建设的发展成就。
3、了解北京面临的很多环境问题,理解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
4、4、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北京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2、教学难点:北京发展和保护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北京的国际活动视频资料。
北京不仅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且这里还是国际交往的中心,我们今天了解一下北京的其它方面的内容和发展方向。
展示北京与世界部分城市的国际航线 学生活动:找出从北京出发到达哪几个大洲和城市,理解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意义。
讲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和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交往的窗口的就是首都国际 机场。
讲述:北京的城市发展主要包括交通发展,建筑特色和配套设施建设,交通方面主要是各种路组成的交通网络和西客站和首都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建设。在建筑特色上,兼顾传统和现代建筑的结合。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使北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展示北京的交通拥挤和住房紧张和沙尘暴等图片和视频。学生活动:阅读课本27页,找出北京主要问题。分组讨论如何解决交通拥挤和保护传统建筑。总结讲述:北京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如人口 激增,沙尘暴天气增加,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这也是任何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慢慢解决。
过渡: 北京的发展方向建设国际化的大都市,为此做了很多工作。展示中央商务区和中关村科技园的图片
学生活动:阅读课文,观看视频资料,找出 北京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功能区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理解北京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讲述:北京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完善城市功能。大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点功能区的兴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还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人与环境和谐的城市。学生活动:阅读课本35页,了解北京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方向和各种准备工作。了解了北京的发展目标好规划,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家园 建设的更加美好。【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优点主要有:1.本节课的最大特点是教师重视了地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生成。注重了地理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引导推理,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掌握了地理知识,顺理成章的去记忆地理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地理知识的演示,图文配合使学生的直观感受与理性思维相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2.本节课教师强化了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设计了较多的活动,重视学生的参与,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力争去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形成适合学生自己的一套行之有效学习思路,便于今后的教学与学习。
针对本课的不足或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1.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分层次对学生进行指导,力争全面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关爱照顾最不会学习的学生。让他们在地理学习中也能产生乐趣,分享地理学习的成果,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优秀率和合格率。2.尽可能的理论联系实际。让教学贴近现实生活,用生活的知识来学习地理。
第四篇: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商务星球版)
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
那达慕大会
蒙古族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亦称“那雅尔”,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欢聚”或“游戏”。起源于古代祭敖包。多在七八月份水草丰美、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故有“敖包那雅尔”之说。一般一年一度,节期视规模而定,每次一至三日,或五至七天不等。规模也大小不一,大则全国、自治区,小则县、乡,甚至个人也可以组织。过去只是在蒙古大草原上举行,现在居住在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各大城市的蒙古族也都举行那达慕大会。届时男女老少身着盛装,骑马乘车,带上蒙古包,从远近各地赶来参加。那达慕大会历史久远,早在13世纪的古籍中就有有关此节的记载。过去的那达慕,是祭祖和群众娱乐两者兼有的活动,摔跤、射箭和赛马是那达慕必有的3项游戏,俗称“男子三项那达慕”。解放前,那达慕为王公、牧主、喇嘛**、奸商所控制,成为他们寻欢作乐、盘剥人民的场所。现在的那达慕,祭祖内容渐趋减弱,而发展成为群众性的文化娱乐和物资交流盛会。除传统的三项游戏外,还有棋艺、拔河、歌舞、体育、影视放映、图片展览及推广科技等内容,并交流各种农牧土特产、砖茶、布匹、绸缎、日用百货等产品。改革开放以来,那达慕大会更加紧密的与经贸活动联系起来,促进了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和招商活动。
开斋节
亦称肉孜节。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音译,所以也称“尔德”节。与古尔邦节、圣纪节并称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是我国回、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伊斯兰教规定,教历每年9月是教徒斋戒的月份。在斋月里,人们在每日破晓至日落这段时间里禁止饮食和房事,称为“封斋”“闭斋”。这一月的开始(9月1日)和最后一天(10月1 日)均以见新月牙为准。斋戒期满,即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为开斋节。开斋节这天,所有虔诚的穆斯林,都要沐浴更衣,身着节日盛装,前往清真寺会礼,听教长讲经布道,并上坟悼念亡人。人们走亲访友,互相登门祝贺。家家炸油香、傲子等食品待客或馈赠。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活动。解放后,人民政府为这些民族的职工放假1~3天,以示尊重。
藏历年
藏族新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节前,各家都要将屋子打扫干净,备好油炸果子、青稞酒、酥油、茶叶、人参果、糌粑、炸蚕豆、灌肠、牛羊肉等丰富食品,在大门
外、房梁、灶壁撒上面粉,并在门外画上象征吉祥、永恒的“八吉祥徽”,在室内茶几上摆好叫做“卓索切玛”的五谷斗,内装糌粑、人参果、炒青稞花,上面插上各色青稞穗、鸡冠花和酥油供品。还摆有供灯、酥油花塑的绵羊头、盆栽的青稞嫩苗等,以标志过去一年的收成,预祝新的一年农业丰收。除夕前一天,各户人家在太阳快落山时,把一切污水脏物往两边倒掉。藏族认为,这是人丁兴旺万物生长的保证。初一天不亮,妇女们便到河边或井旁背“吉祥水”,让家人洗漱和喂饱牲畜。初一进食前,嘴上必须沾一点糌粑以示自己是吃糌粑的子孙。节日期间,闺家老小穿上新衣,先在家中互相祝福。有的人家到寺庙去拜佛,求菩萨保佑平安顺利,然后去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无论男女老幼,见面都要互相祝“扎西德勒”(藏语,吉祥如意),有的还互相祝酒。晚间青年男女在篝火周围,跳舞姿雄健的锅庄舞、踢踏舞。初一不互访,从初二开始,互相到亲友家拜年,持续3~5天。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历新年,亦称“浴佛节”。傣历,把一年分为12个月,拟6月为首。规定太阳进入金牛宫的那一天为泼水节。傣历6月上旬相当于公历4月,所以泼水节即在公历4月清明节后
2主要牲畜。
【作业设计】 我国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作业设计】
列表比较我国种植业的分布地区和主要农作物
第2课农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发展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进行。
2、知道我国商品性农业基地的情况,记住商品粮基地的名称和位置。
3、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教学重点】
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和三大商品棉基地 【教学用具】
中国主要商品粮、棉基地图 【教学过程】
【作业设计】
填注我国商品粮、棉基地图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和景观图片以及文字说明,进行抽象概括,形成 工业的地理概念。
3、使学生认识到要实现国富民强,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充分认识到发展工业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互联网上收集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同学们,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
(采用竞答(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内容的引入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使学生认识到工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工业知识的兴趣。)
[教师承转]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通过提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出示板书]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
一、工业与我们
[提问]对照课本查图,你能说出工业的定义(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抢答]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阶段、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阶段。
[出示板书]1.工业: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或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生产部门。
[小组活动]汽车轮胎“追根寻源”:合成橡胶工业──石油工业
[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分析汽车工业与轮胎制造业相互按比例发展的关系。归纳生产过程的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的特点。
[教师承转]从工业生产的过程看,工业可分成哪几种类型呢?每种类型有哪些工业部门?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的工业──采煤工业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工业──钢铁工业 “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业──汽车工业
[教师承转提问]每一种工业产品都与多个工业部门有关,这么多工业部门是如何分类的? [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各个部门:重工业是生产主要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满足生产需要;轻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大部分满足生活需要的生活消费品,部分用于生产。[学生讨论交流填写下表] 重工业 轻工业
(用图表形式边提示边回答并填表,知识脉络清晰,比较记忆。)
[教师承转]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学生活动、角色扮演]学生自愿扮演农民、建筑师、军人、科学家,分别来评述对工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学生扮演其他多种角色并谈谈对工业的认识。(角色扮演,使学生把身边的生活引入地理课堂。)
[教师小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出示板书]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定义
主要工业部门
[调查发现]安排调查内容:工业在所在县区三大产业部门中所占比重;当地“龙头”工业部门。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心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
板书
二、主要工业地带和工业基地
[提问]对照“我国工业的分布”,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学生抢答]
──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
[出示板书]1.我国工业分布大势
[教师承转]你能说出沿铁路干线、长江沿线、沿海地区的主要工业城市吗?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你能说出主要能源工业吗?
[出示课件、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我国工业的分布图”制作的电脑动画,依次指出京广、京沪、哈大等主要铁路干线的工业城市;黄河、长江沿线的工业城市;沿海的四个工业基地的位置和范围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教师指导]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最为丰富的能源分别是什么?
[师生小结]上游──水能 中游──煤炭 下游──石油
[教师承转]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合理的工业分布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关键。那么沿铁路线、沿江、沿海三方面来说,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地区在哪里?
[学生抢答]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
[教师承转]下面我们就以沿海地区的辽中南和沪宁杭地区为例,看一看区域发展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出示板书]2.区域工业分布类型及特点
[教师指导]案例指导学生读图4.27“辽中南地区”、图4.28“沪宁杭地区”,先了解位置,然后根据图例熟悉图中的矿产资源分布、工业城市工业部门的构成、交通路线,最后根据活动1.2的要求组织学生讨论,重点探究区域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学生对工业部门饼状图接触不多,教师应让学生在充分熟悉图例的基础上分析工业分布的特点;学生在了解了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后,对于这部分区域工业分布的教学,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从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掌握地理学习的科学方法。)
[师生小结]
(学会知识归纳的方法。)
[教师承转]学生自己分析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条件,总结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工业的分布。
[学生讨论交流]政策、环境、劳动力等。
总结:我国工业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广大的西部地区较为落后,因此要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资源,发展工业。
【作业设计】
沪宁杭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工业基地图的描绘和填注。
第4课 工业的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
2、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产业特点、分布及发展方向;收集资料加深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技能,读图、析图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的技能。
3、通过感知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形成地理表象,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抽象、概括思维过程,形成、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进而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分布特点;举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分布特点及发展方向。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
学生:收集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的图片,“武汉·光谷”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一些特殊的带“洋”的称号,引入我国工业的发展。
读图课本找出我国解放前后工业产品的增长,了解我国工业品产量的增长和布局的变化。板书:
一、我国工业的发展
讲解:旧中国的工业非常落后,产量少,部门不全,只有几个大城市工业相对发达。如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
转承:课前,同学们通过报纸杂志或上网收集了有关高新技术产业成果的资料,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所收集的资料并作简要解释。学生活动:学生在投影仪上展示资料。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对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初步的认识,展示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教师引导:其实,我们从互联网上收集资料就是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了我们收集资料的方式,体会到互联网带来了一场新的学习革命。那么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呢?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工业相比有什么特点?分布如何呢?发展方向怎样呢?这就是我们要一起来了解的内容。板书: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出示课件、提问:“北京高新技术园区”,介绍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
[学生抢答]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科技含量高。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
[出示板书]1.高新技术产业
[出示课件、教师承转]通过观看中关村的视频材料,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什么特点呢?填写下表。
项目
科技人员比例
产品增加值
生产增长速度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
[学生活动](加深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及特点的理解。)
[出示板书]2.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
[教师承转]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电子和信息类产业、生物技术类、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正在形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呢?
[出示课件、提问]对照“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说出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学生抢答]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出示板书]3.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特点:大分散、小集中。
[教师承转]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因地理位置不同,就具有不同的开发重点。沿海、沿边、内地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重点有什么不同?
[学生抢答]
──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
──沿边地区以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的地理优势,开发以贸易导向型的产业;
──内地以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
[教师承转]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的发展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呢?请阅读p115活动1的三则短文,然后回答活动2的(1)(2)(3)小题。高新技术产业 传统工业
[学生讨论]
[教师指导]问题(1)高新技术产业对上海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所起的作用;问题(2)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对北京市的经济发展所起到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问题(3)国际互联网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将会改变企业的传统生产方式。
[实例分析讨论]最近几年,电子通讯、生物工程、软件行业成了各路求职人员眼中的“香饽饽”,相比之下,钢铁、纺织、机械制造等传统工业的吸引力就小多了。在不少人眼中,传统工业“老气横秋”,不如所谓“朝阳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有前途。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探讨、教师提示点拨]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缩短一个产品从开发、生产到销售的周期,保证企业产品能紧跟市场需求。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工业生产摆脱了“找米下锅”的局面。纳米技术在材料、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带动了新产品的开发;环境技术使工业发展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并为其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造了条件;各国政府积极推动用生物技术、生物医学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促进社会产业结构越来越多元化、高效化,为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交流中展现个性才能。)
[学以致用]1992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临沂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对临沂市的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借鉴高新技术产业对上海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你有什么建议呢?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结]传统工业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将闯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凭借高新技术,传统工业重振雄风指日可待。
【作业设计】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第5课交通运输网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
2、了解我国铁路运输的重要性,掌握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3、了解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和主要的高速公路。
4、了解我国水运的分类和主要的海港和河港。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和铁路枢纽
【教学用具】
中国铁路运输网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越来越重要,今天了解一下我国的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各种运输形式的概况。
2、读课文总结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类型。
讲解:现代运输方式共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对于我国来说最重要的是铁路运输。
板书:
一、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读这个铁路运输网图,找出我国主要的南北和东西铁路干线。
小结:东西干线:京包-包兰线
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南北干线:京哈线
京广线
京九线
焦柳线
宝成-成昆线
主要的铁路枢纽有:北京,徐州,郑州,兰州,株洲,成都。
补充:注意铁路枢纽处通过的铁路的名称和方向。还要结合以前学习的省级行政单位的中心城市。
板书:
二、公路网和高速公路
读中国公路网图,找出我国主要的高速公路,看分布特点。
讲解:我国公路遍及全国,高速公路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在西部,特别是青藏地区,公路运输还是主要的方式。
板书:
三、水上运输
找出我国内河运输的主要地区和港口。
回忆我国的河流分布,找出松花江、长江、珠江等河流和哈尔滨、天津、上海、广州等港口。
总结:我国内河运输主要在南方地区,以长江和珠江为主,北方是东北的松花江。重点掌握既是河港又是海港的城市:天津、上海、广州。
我国海洋运输发达,港口众多,在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港口。
讲述:我国沿海航线分北方和南方,主要港口有上海、大连、广州和香港。远洋运输主要有上海、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和广州为中心。
我国的航空运输以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为中心。
【作业设计】
描画我国铁路运输网图,并填注主要铁路线的名称。
第6课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学目标】
1、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和变化。
2、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3、掌握选择合理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
合理选择运输方式
【教学用具】
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我们学习了各种运输方式,今天看看应该怎样合理的选择运输方式。首先了解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过程,板书:
一、交通运输与我们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读图比较)用电脑打出课本上各种运输方式比较图。引导学生从费用、速度、运量等方面考虑,各种运输方式有何特点?在哪些方面占优势?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填写下表:
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教师总结)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劣势,在实际运用时,我们就应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运输方式,否则难免会“事与愿违”。
(学生活动)用电脑打出以下具体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各案例该选哪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选择时都考虑了哪些因素?
1.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临时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简析:坐飞机。因为乌鲁木齐到北京的距离远,而时间紧,坐飞机较快。
2.河南郑州某公司的业务员小张,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合同。
简析:坐火车。因为火车速度较快,两天时间足够从郑州赶到北京。
第五篇: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教案(星球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黄河》教案
中馆驿中心学校 张学文
一、教材分析
内容选自星球地图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本课简要介绍母亲河黄河的基本概况、黄河的功绩、黄河的忧患及形成原因、黄河的治理等方面知识。
二、教学目标设定 1.知识目标:
(1)黄河的源流概况
(2)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及危害(3)黄河的治理及开发利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增进学生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母亲河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母亲河现状的思考
四、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是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时候,针对学生特点可以让学生查找有关《黄河》的历史、地理资料,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教学方法
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教师适当引导、积极拓展。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黄河流域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将全班分成12个小组,分别收集黄河流域的图片和文字
(二)导入新课
教师让各组分别展示黄河流域相关图片,让学生欣赏黄河流域景观风采,教师略作讲解,把大家带入轻松的课堂。
(三)展示黄河流域地图,让学生了解其概况
1、教师设问:
(1)黄河发源地、入海口,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各是什么?(2)黄河流经哪几个省、自治区?(3)黄河流经哪些地形区?
(4)黄河所处的干湿地区有哪些?
2、学生抢答。(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四)展示课件(上游刘家峡等水电站及宁夏、河套平原等景观),讨论“母亲河”的奉献
1.教师设问:黄河为什么有“母亲河”之称?
2.学生讨论分析黄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积极影响(增强对母亲河的热爱之情)3.师生归结:
(1)冲积形成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并成为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使中华民族沿河而居,得以繁衍生息)。
(2)丰富的水能资源(龙羊峡、青铜峡、刘家峡等水电站)(3)引黄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
(五)展示黄土高原及黄河下游景观、分析黄河的危害及成因。
讨论:1.黄河为什么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2.“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
3.“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直观演示,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对黄河的忧患意识)
(六)探讨黄河的治理
1.学生讨论畅谈保护母亲河的具体建议和措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其社会责任感)2.师生归纳
(七)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在关注母亲河的同时,希望大家也关注流经家乡麻城的第一大河——举水河,看看举水河对麻城带来哪些福音?想想举水河给家乡带来了哪些灾难?该如何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