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2、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90-91“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掌握数方格的顺序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方格图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估算面积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体验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利用方格图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2、教学难点:
把不规则图形如何转化为近似的基本图形。教法、学法:动手操作。
教学资源:课件、透明网格纸、树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今天老师想请你们帮一个忙,你们愿意帮老师吗?(愿意)出示问题图片:有阳光时,大约25平方米的树叶能提供足够一个人一天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如果一棵树有大约10000片树叶,有阳光时一天能提供足够几个人呼吸的氧气?
引导知道树叶的总面积就能求出,怎么求树叶的总面积呢?
今天我们学完“成长的脚印”一课就会算一片树叶的面积了。
板书:成长的脚印
二、探究新知:
出示淘气出生时的脚印,怎么能知道脚印面积大约是多少呢?
1、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
(1)说明估计的结果及过程。
(2)数方格的方法验证估计值。
(3)大家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的,还有没有其他的估算法?
引导学生把图形看成了近似的已学图形,根据图形的面积公式,算出面积。
3、出示淘气两岁时的脚印,学生估计面积。
4、实践新知:
刚才大家对像脚印这样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进行了估算,想想刚才大家用什么方法进行估算的?
小结:
(1)借助方格图数一数所占的格数。
(2)把它看成一个近似的规则图形,测量后进行计算。
再次出示开始的问题,一片树叶的面积怎样估算出来呢?学生印到方格纸上,再计算。
(1)学生小组合作印树叶,算一片树叶的面积,每组合作画一片树叶。
(2)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3)统计五片树叶的面积值,算出平均值,再求出树叶的总面积,进而解决问题。
三、巩固、应用: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再说一说方法。
2、“练一练”第2题:
学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这三个圆的面积,让学生初步体会方格越小、分割得越细时,统计的面积越接近精确值。
3、“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估计一片树叶的面积,再计算10000片树叶的总面积以及释放度氧气能满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活动感受,说说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阅读小知识:
一个人要生存,每天需要吸进0.8千克氧气,排出0.9千克二氧化碳。1万平方米的森林所制造的氧气能供给一千人呼吸。10平方米的森林或25平方米的草地就能把一个人一天呼出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并供给所需氧气。就全球来说,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为空气提供60%的净洁
氧气。全球现有的森林,每年生产的氧气达555亿千克。
五、总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
六、板书设计:
成长的脚印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方法:
看成一个近似的规则图形,测量后计算。
借助方格图数一数所占的格数。
七、教学反思:
第二篇:成长的脚印(精选)
成长的脚印(品德与生活案例
一、教学设计理念
我所执教的《成长的脚印》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成长》中的第一部分的内容。教材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通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其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
1、设计意图
本节课,所有活动环节都紧紧抓住学生成长的变化为线索,带领学生分析理清他们成长的过程,体验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爱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儿童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设计思路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二、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三、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四、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几个活动,分别是:我长大了、我懂事多了、我们班级也进步了、制作成长袋,通过以上几个环节,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以上设计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按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进行分析),详细情况如下:
(一)认知目标: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二)能力目标:通过成长的脚印这一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学生。
(三)情感目标: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本课的重、难点:
1、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通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其体会自己成长中的艰辛并感到快乐。
3、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
2、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课前收集入学前、一年级和现在学习、生活方面的照片、作业等,供课上交流。
三、教学策略设计: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的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对学习的主体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通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换位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以促进学生与老师合作,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1、分析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研究、全班交流,寻找答案)、多媒体教学法(主要采用图片展示,创设情境,启发讨论,深化理解)、谈话法、提问法等。
2、学情分析:
这个单元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这时候的学生正处在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过渡阶段,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同时对升入中年级将要面对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四、活动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星期的体育课,老师为你们拍了一些照片,还记得吗? 生:记得。
师:那你们想看看这些美丽的照片吗? 生:想。
(屏幕出示照片)师:你们看看他们是谁?(生答)
师:再看看这张呢?(出示班上一位学生3岁时的照片)(生可能会猜错,或有不同意见)
师:这是谁呢?请你站起来让大家看看,他就是刚才相片中的XX同学。你们为什么没认出来呢? 生:因为他长大了和小时候不一样了。师:你自己说说现在和以前哪儿不一样了?(让照片中的学生说一说)
师:你说得真好,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长大,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时刻,都会留下你值得自豪、骄傲或者留恋的成长足迹,今天我们来学习《成长的脚印》这一课。
二、活动过程 活动
(一)我长大了
1、介绍自己
(课件出示课本70、71页图的内容,并伴随录音:看,这是我的成长包,我长高了,我敢上台讲故事了,我学的东西更多了,字也漂亮了,我跑得比以前快了,我的朋友更多了。同学们,这是我的一些成长过程中的变化,那二年(1)班的小朋友们,你们上学以后也都有哪些变化?)
师:对了,同学们,上学以后的你自己都有哪些变化,请你介绍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尤其是上学以来长大了以后的变化。谁愿意向大家介绍自己,把你成长的脚印留在这条成长路上。
请几个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并给介绍的同学照相)
师:时间有限,我们只能请这么多同学介绍,还想介绍的同学可以找自己的同学说一说。(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倾听)
3、爸爸妈妈的介绍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自己介绍那么多,你想知道关心你的爸爸妈妈都跟廖老师说什么了吗? 生:想。
师:好。那请静心听一下几位家长的说话。(课件播放几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师:听了爸爸妈妈的评价你有什么感受?(让几个学生谈一谈)
师: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一直关注着我们每一点变化进步。请大家拿出自己的成绩册,读一读两年来家长和老师写给自己的评语,并以“我对老师(家长)说”为题,在小组里说说看到自己成长进步后的感受以及今后的打算。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参与。)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看到自己成长进步后有什么感受呢? 生1:感到很高兴。……
师: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生1:继续努力,做得更好。生2:长大后要孝顺爸爸妈妈。……
活动
(二)我懂事多了。
师:看来很多同学都懂事多了,老师真高兴。我们的书本上也有两个懂事的孩子。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73页看一看书上的插图,然后和同桌说说为什么大人说他们懂事了?
(全班交流)
师:刚才我们班有个同学说长大后要孝顺爸爸妈妈,那是不是一定要长大后才能孝顺父母呢?现在你能做些什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还有哪些人关心你呢?你应该怎样感谢他们?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跟你的同伴说一说。
(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学生的交流)(全班交流)
活动
(三)我们班级也进步了
师:廖老师从你们的说话中感受到你们都在不断的成长进步,那我们二(1)班集体是不是和我们一起在成长在进步呢?
(教师出示班级获得的奖状、集体的作品、奖品,让学生回忆集体成绩的得来。)
师:有这么多爱集体的同学,我们的集体不愧是二年级的佼佼者,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你感觉怎样?
生:很开心。
师:老师也为大家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而感到骄傲。活动
(四)制作成长袋
师:刚才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聊天,你们发现没有,成长的过程我们有许多值得珍惜和保留的成长记录。我们用什么方法把它们保留下来呢?
生1:拍照片。生2:写日记。生3:录像。……
师:想了这么多方法,那赶快行动吧。把你们带来的袋子制作成一个“成长袋”。同学们,可以用老师发的纸在纸上写上“成长袋”三个字,回家再装饰一下它。我们先把今天带来的成长材料装进成长袋里。
学生开始制作“成长袋”。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听了大家的介绍,我很感动,我想不光是我,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也一样很感动。最后,请你记得把值得记录的这一刻收藏在你的成长袋里。
五、板书设计 成长的脚印 我长大了 我懂事多了 我们班级也进步了 制作成长袋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围绕《成长的脚印》这一主题,开展了“我长大了,我懂事多了,我们班级也进步了,制作成长袋”四个活动,真正做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也能参与课堂交流,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从不同方面找到了自己的许多成长变化,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成长的自信心。当学生在为自己的成长变化感到无比兴奋时,我又及时地引发学生体会父母、学校老师对自己的成长的期望,进行有效的交流,使学生比较容易地认识到: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自己的成长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进步而感到快乐。
一、教学设计理念
我所执教的《成长的脚印》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成长》中的第一部分的内容。教材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通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其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
1、设计意图
本节课,所有活动环节都紧紧抓住学生成长的变化为线索,带领学生分析理清他们成长的过程,体验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爱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从而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引导儿童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设计思路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二、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三、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其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民奠定基础。
四、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几个活动,分别是:我长大了、我懂事多了、我们班级也进步了、制作成长袋,通过以上几个环节,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学生。
二、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以上设计理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按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进行分析),详细情况如下:
(一)认知目标: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二)能力目标:通过成长的脚印这一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学会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好学生。
(三)情感目标:通过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快乐。本课的重、难点:
1、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2、通过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细微变化,让其体会自己成长中的艰辛并感到快乐。
3、学生回顾入学两年来的成长变化,进而总结自己的收获与不足。课前准备:
1、学生分组。
2、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课前收集入学前、一年级和现在学习、生活方面的照片、作业等,供课上交流。
三、教学策略设计: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积累出发,善于动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具体的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使得学生面对学习的主体的时候,感到他们所学习的内容,正是在生活中普通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因而理解课程的意义,乐于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换位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以促进学生与老师合作,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1、分析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研究、全班交流,寻找答案)、多媒体教学法(主要采用图片展示,创设情境,启发讨论,深化理解)、谈话法、提问法等。
2、学情分析:
这个单元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这时候的学生正处在从低年级到中年级的过渡阶段,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同时对升入中年级将要面对的学习和各方面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四、活动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星期的体育课,老师为你们拍了一些照片,还记得吗? 生:记得。师:那你们想看看这些美丽的照片吗? 生:想。
(屏幕出示照片)师:你们看看他们是谁?(生答)
师:再看看这张呢?(出示班上一位学生3岁时的照片)(生可能会猜错,或有不同意见)
师:这是谁呢?请你站起来让大家看看,他就是刚才相片中的XX同学。你们为什么没认出来呢? 生:因为他长大了和小时候不一样了。师:你自己说说现在和以前哪儿不一样了?(让照片中的学生说一说)
师:你说得真好,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长大,在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时刻,都会留下你值得自豪、骄傲或者留恋的成长足迹,今天我们来学习《成长的脚印》这一课。
二、活动过程 活动
(一)我长大了
1、介绍自己
(课件出示课本70、71页图的内容,并伴随录音:看,这是我的成长包,我长高了,我敢上台讲故事了,我学的东西更多了,字也漂亮了,我跑得比以前快了,我的朋友更多了。同学们,这是我的一些成长过程中的变化,那二年(1)班的小朋友们,你们上学以后也都有哪些变化?)
师:对了,同学们,上学以后的你自己都有哪些变化,请你介绍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尤其是上学以来长大了以后的变化。谁愿意向大家介绍自己,把你成长的脚印留在这条成长路上。
请几个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并给介绍的同学照相)
师:时间有限,我们只能请这么多同学介绍,还想介绍的同学可以找自己的同学说一说。(学生小组活动,师巡视,倾听)
3、爸爸妈妈的介绍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自己介绍那么多,你想知道关心你的爸爸妈妈都跟廖老师说什么了吗? 生:想。
师:好。那请静心听一下几位家长的说话。(课件播放几个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师:听了爸爸妈妈的评价你有什么感受?(让几个学生谈一谈)师: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一直关注着我们每一点变化进步。请大家拿出自己的成绩册,读一读两年来家长和老师写给自己的评语,并以“我对老师(家长)说”为题,在小组里说说看到自己成长进步后的感受以及今后的打算。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参与。)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看到自己成长进步后有什么感受呢? 生1:感到很高兴。……
师: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生1:继续努力,做得更好。生2:长大后要孝顺爸爸妈妈。……
活动
(二)我懂事多了。
师:看来很多同学都懂事多了,老师真高兴。我们的书本上也有两个懂事的孩子。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73页看一看书上的插图,然后和同桌说说为什么大人说他们懂事了?
(全班交流)
师:刚才我们班有个同学说长大后要孝顺爸爸妈妈,那是不是一定要长大后才能孝顺父母呢?现在你能做些什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还有哪些人关心你呢?你应该怎样感谢他们?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跟你的同伴说一说。
(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适时参与学生的交流)(全班交流)
活动
(三)我们班级也进步了
师:廖老师从你们的说话中感受到你们都在不断的成长进步,那我们二(1)班集体是不是和我们一起在成长在进步呢?
(教师出示班级获得的奖状、集体的作品、奖品,让学生回忆集体成绩的得来。)
师:有这么多爱集体的同学,我们的集体不愧是二年级的佼佼者,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你感觉怎样?
生:很开心。
师:老师也为大家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而感到骄傲。活动
(四)制作成长袋
师:刚才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聊天,你们发现没有,成长的过程我们有许多值得珍惜和保留的成长记录。我们用什么方法把它们保留下来呢?
生1:拍照片。生2:写日记。生3:录像。……
师:想了这么多方法,那赶快行动吧。把你们带来的袋子制作成一个“成长袋”。同学们,可以用老师发的纸在纸上写上“成长袋”三个字,回家再装饰一下它。我们先把今天带来的成长材料装进成长袋里。
学生开始制作“成长袋”。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听了大家的介绍,我很感动,我想不光是我,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也一样很感动。最后,请你记得把值得记录的这一刻收藏在你的成长袋里。
五、板书设计 成长的脚印 我长大了 我懂事多了 我们班级也进步了 制作成长袋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围绕《成长的脚印》这一主题,开展了“我长大了,我懂事多了,我们班级也进步了,制作成长袋”四个活动,真正做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也能参与课堂交流,与同学合作;与老师合作,从不同方面找到了自己的许多成长变化,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成长的自信心。当学生在为自己的成长变化感到无比兴奋时,我又及时地引发学生体会父母、学校老师对自己的成长的期望,进行有效的交流,使学生比较容易地认识到:在两年的学习、生活中自己的成长变化,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进步而感到快乐。
第三篇:成长的脚印
成长的脚印
人生之行悠远,人生之路漫漫。回首人生路上,每一个不会磨灭的深深脚印都记录着你的风风雨雨,每一个不能忘却的足迹都铭刻着你的深深记忆,每一个不可抹去的脚步都镌录着你的种种情感„„
你的快乐、幸福是轻快的脚印,你的忧愁、苦痛是凌乱的脚印;你的仇恨、悲愤是沉重的脚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个、一串串、一片片不同的脚印,你的人生之路才值得细细回味,你的人生之路才能够永远铭记。
脚印是一段段历史——成吉思汗因为征服欧亚、横跨半球而留下了“一代天骄”的脚印;秦始皇因为统一中原、连接长城而留下“华夏第一君”的脚印;唐太宗因为虚心纳谏、勤于政务而留下了“贞观之治”的脚印„„
脚印是一个个真理——居里夫人因为献身科学、鞠躬尽瘁而留下了“镭”的脚印;牛顿因为“冥思苦想”、敢于想象而留下了“苹果落地”的脚印;爱迪生因为不畏挫折,不惧失败而留下了“电灯”的脚印„„
脚印是一片片真爱——梁山伯和祝英台为爱留下“化蝶”的脚印;焦仲聊、刘兰芝为了情留下了“孔雀东南飞”的脚印;罗密欧与朱丽叶为幸福留下了各自殉情的脚印„„
因为有了人生的脚印,我们能体会到前人的伟大和今人的奋发;因为有了人生的脚印,我们能感受到从前的酸甜苦辣和现在的苦尽甘来;因为有了人生的脚印,我们能联想到往昔的峥嵘岁月和如今的幸福生活。
对于我们来说,成长之路上也布满了脚印。我们不求每一个脚印写下的都是甜蜜与欢乐,但求无悔于每一个脚印;我们不求每一个脚印留下的都是幸福与微笑,但求无愧于每一个脚印;我们不求每一个脚印记下的都是美好和痛快,但求无憾于每一个脚印„„
朋友,走好人生第一步,不要让人生之路布满悔恨、愧疚、遗憾;走好人生每一步,我们可以在未来一个如水的夜晚里,打开记忆的闸门,细心体味曾经的脚印,感受以前的风风雨雨,曾有的深深记忆、往昔的种种情感,你会感到心满意足!
第四篇:成长的脚印
成长的脚印 教学设计 五(2)班 李莉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90—91页。教学目标:
1、会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2、掌握几种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教学难点: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教学方法手段:情境导入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交流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图形,树叶若干片、方格纸两张。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出示课件与问题:小华出生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2、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推荐人进行全班交流。
小组1:我们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我先数了数整个格子的大约是11个,其他不够一个格子的我进行了拼补,这样大约是17 cm。
小组2:我们的方法也是这样的,我们把不满一格的按照一格进行计算,这样大约是18 cm。师:归纳一下同学们的做法,基本上都是利用数格子的方法进行估计的。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
生1:我把这个脚印看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3厘米,所以面积是3×6=18(cm)(学生在实物投影前画出他看的近似图形。学生们表示认可)
生2:我有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是7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2+3)×7÷2=17.5(cm)。这样和生1的差不多。师:回顾一下刚才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 生1:我们用了数一数的方法。
生2:我们把这个脚印看成一个近似图形进行计算。
4、小华2岁时,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自学,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二、应用方法,解决问题
1、计算树叶的面积
师:每人拿出准备好的树叶,先同桌互相估算一下它的面积。
能不能也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求出它的面积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回答:
生汇报:
(1)放在格子上数数。
(2)可以把外轮廓在网格纸上画出来,再数。
(3)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结果,看看谁估算的最准确。
2、计算手掌的面积
师:现在四人学习小组分工合作,计算一下一人手掌的面积,看哪组合作最快最准。
学生合作计算,交流汇报。
(1)我们先描手掌的轮廓,然后大家一起计算,×××的手掌面积大约是86平方厘米。
(2)我们一人描手掌的轮廓,1人数整格,1人数半格,一人计算,×××的手掌面积大约是93平方厘米。……
评选最佳合作小组。
师:我们在认识1平方分米的时候,说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发现了什么?
五、实践活动
1、用附页3的方格纸估计自己的脚印有多大。
2、实践活动:
怎样计算出树叶的面积?先讨论,在交流做法,回家之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成 长 的 脚 印
小华出生时的脚印大约16平方厘米
小华2岁时的脚印大约44平方厘米
小华11岁时的脚印大约-----平方厘米
第五篇:成长的脚印
成长的脚印
陪宝宝读书是件极快乐的事。他古灵精怪,天马行空,思维不受拘束,时常蹦出一些令人笑喷的词句;有时,你以为他太小,傻乎乎地啥也不懂,结果他又给你一个惊喜……现把一些经典的语句记录下来,作为你成长的足迹,等你长大,回头看看,一定也会觉得很搞笑。
一、学古诗篇
1、宝宝所在的逸仙小学要求每个学生每天背一首诗,据说每年还要进行背古诗考级。我看了一下,所选的古诗五花八门,有些我都没见过,令人叹服。
幸好宝宝记忆力好,对于他而言,不是什么难事。
但到底懂了没有呢?似懂非懂吧。
一日,背到《悯农》: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我问:“为什么农民种地丰收了,有粮食了,但还是会饿死呢?”我启发他说:“绝大部分到哪去了呢?”我还在想要怎么跟他解释“剥削”或是“税收”这种难懂的东西,结果宝宝给了我一个惊人的答案:绝大部分交给共产党了!
害我又给他讲了半天共产党现在已经免掉农民的税收了……
2、去白马公园,有人放风筝。宝宝也想要买一个。我说你能背一首和风筝有关的古诗吗?宝宝脱口就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故意逗他:“这里面没有风筝啊”。他说:“纸鸢就是风筝啊,你这都不懂啊?”
3、几十首古诗死记硬背没意思,我考他综合能力。
请背出含有“春”这个字的诗句?他答:“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我问,还有吗?他想一想,又答出:“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还有没有啊?”“还有啊?让我再想想啊”,结果又想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哪些诗里有动物?“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哪些说明农民很辛苦很可怜?在我启发下,他背了四首:《悯农》、《锄禾》、《陶者》、《蚕妇》。
这样一来,学习就像是游戏,成了一件快乐的事。
二、学成语篇
几百个成语要求朗读,我再用他能听懂的语言作简单解释,最后还要求他造个句子。
1、解释“歧路亡羊”时,我还只说了前面一半:“有人丢了羊,派家里很多人去找,但没有找到。为什么呢?因为村里有一个叉路口……”我还没说完,宝宝就打断我说:“我知道了,这个叉路口前面又有一个叉路口,叉路口前面又有一个叉路口,所以不知道走哪一条路,所以就找不到羊了。”边说还边比划,脑袋里有清晰的图像似的。我很惊讶:“你学过这个故事吗?”“没有啊,你可以想象嘛。”
2、囊萤夜读。――插一句,这个成语我好像是初中时学的,也太难了吧。我解释道:“古时候有个人家里很穷,晚上想读书,但家里那个时候没有电灯,也没有蜡烛,怎么办呢?他就抓来很多萤火虫,放到一个透明的小袋子里装着,靠着这一点微弱的光来读书,你看,感不感人啊?要不要向他学习啊?”宝宝却一脸神往,回答我:我也想抓很多萤火虫来读书……
3、南辕北辙。“古时候,人们要出门,没有飞机、火车,坐什么呀?”――本意要要引出“马车”,没想到宝宝回答我:坐公共汽车?地铁?
4、破釜沉舟,我给他解释:“打仗的时候,要过河,项羽为了不让士兵们退缩,就把锅啊碗啊都砸碎了,把船也沉了,士兵们就没有退路了,只能往前冲。”宝宝问道:“把锅啊碗啊砸了可以,但不要把船沉了嘛,沉了怎么回去啊?”
5、不可救药:解释完后,宝宝的句子是这样造的:“有人生了一个奇怪的病,没有药可以治了,就叫不可救药。”我给他造的是:“宝宝爱玩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简直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6、剖腹藏珠。有人有一颗很珍贵的珍珠,他想到一个城市里卖个好价钱,[莲山~课件]但又怕在路上被人偷,于是就用刀切开自己的肚子,把珍珠藏在里面,用线缝上。到了城市,又切开自己的肚子把珍珠拿出来。结果,失血过多,屎掉了。宝宝听了觉得太血腥,摇着头连连说:太恐怖了太恐怖了,他不痛啊?……我立马又给他来一番教育:没有什么比自己的身体更重要!钱很重要,但生命更重要。
三、“你又不是研究生”
在超市给宝宝买了一种叫“果然多”的零食,宝宝坚持认为是泡泡糖,嚼一嚼要吐掉,否则“吃下去会粘住肠子,肚子痛”,我看了说明后确认是软糖,是可以咽下去的。宝宝很不信任我,说了一句让我很无语的话:“你又不是研究生!”――姑姑姑爷都是研究生,具有权威性。我却……唉,在他的心里,研究生是起码的起线吧?妈妈真惭愧小时候没有认真读书,不能让你心生崇拜。但妈妈承诺,一定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和你一起成长。
四、小笑话
奶奶讲了一个小笑话:一日,宝宝上学时说:“奶奶,今天老师说要我们带脚去。”奶奶一脸迷惑。最后才搞明白,原来是要带《成长的脚印》,这东东类似我们小时候读书时的《学生手册》,记录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及各种情况。
五、“分享创意、共助青奥”小制作
寒假作业真是稀奇百怪,其中就有这个什么“分享创意、共助青奥”的小制作。还要有不少于300字的制作说明。我们的小制作如下。此处需要掌声。
环保小“砳砳”
我的环保小“砳砳”是以南京2014青奥会吉祥物“砳砳”为原型制作出来的。
用硬纸片卷成圆筒形就成了它的身子,再给它画上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身上涂上五颜六色的色彩,[~课件]画上一个俏皮的舌头,再加上伸手欢迎大家来到南京的胳膊,可爱又美丽的小“砳砳”就做成了。
为什么我要叫它环保小“砳砳”呢?因为它不仅仅有漂亮的外表,更有丰富的“内心”。我和小朋友走在上学的路上时,经常在路边看到一些小垃圾,可是又没办法捡。所以啊,我就在我的环保小“砳砳”的“肚子”里塞了一个环保袋。这样,我们看到垃圾就可以马上捡起来了。如果我们大家都这样做,人人动手,就一定可以让我们的城市更洁净更美丽,给所以来南京参加青奥会的人都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
这个吉祥物以环保为主题,体现了“绿色中国,绿色南京”的主旨,更表达了我们对2014南京青奥会的美好祝愿。
宝宝,你是妈妈的骄傲。你的幸福和快乐是我追求的目标,是我努力的方向,更是我前进的动力!加油,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