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逛公园---十几减9》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逛公园》信息窗一“十几减9”。【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2.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激发兴趣。
孩子们,去过公园吗?还想去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游乐园去玩一玩。学生开火车口答、抢答,复习9加几的内容。
9+5 3+9 9+7 9+9 9+()=15()+9=17 9+2 9+6 9+4 2+9 9+()=14()+9=13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公园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出示P2的主题图。这里人真多呀,看看,他们在做什么呢?
师:你想提问题吗?(让学生自由发挥,提出各种各样的有关加法或减法的问题。)
师:阿姨的气球好漂亮呀,走,我们去看看,阿姨和小朋友在说什么呢? 请大家读一读。
师:是呀,究竟还有几个气球没卖?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乐园情境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小组交流,探究算法。
师:15-9怎么算呢?孩子们,想想看,以前进行计算的时候咱们用过那些方法?
对学生进行算法的指导。15-9等于几,怎么知道的呢?(或者怎么算呢?)把你的好方法告诉小组的小伙伴吧。比一比,看哪组的孩子说的认真,听得仔细,方法最多。
给学生小组交流的时间,教师参与倾听指导交流。3.集体汇报
师:孩子们交流的特别好,愿意把你们的方法向全班同学展示吗?请这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其他组的孩子,你们和黄老师做什么呢?(认真听!)
算法一:9+6=15 15-9=6 算法二:10-9=1 1+5=6 ……
4.小结:刚才,小朋友用了摆小棒,看图数数,用加法算减法,还用了从15里面拿出10减9,再加的办法,知道了阿姨原来有17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8个。
17-9= 17-9=8(个)5.应用方法: 过渡:公园里还有几个小朋友呢,我们去看看,来了几名小男生,几名小女生呢?谁有办法很快知道有几个男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
三、及时达标 出示课题: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黑板上的这些算式。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对了,被减数都是十几,减数都是9,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十几减9的减法。
四、游戏:
过渡:孩子们学习得真不错,老师要奖励你们一个有趣的游戏——打气球(十几减九的题目)。愿意参加的小朋友都可以站起来抢答。
16-9= 15-9= 18-9= 12-9= 14-9= 17-9= 8+9= 3+9= 5+9= 7+9= 11-9= 10-9=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
五、课堂小结:
刚才在公园里,我们去看了卖气球,又去做了小游戏,孩子们一定还发现了好多数学问题,把你的问题告诉小伙伴,告诉老师,告诉爸爸妈妈。
六、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 17-9= 9+6=15 17-7=10 15-9=6 10-2=8
【课后反思】
第二篇:青岛版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丰收了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23—33页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意义、数位的顺序和数的大小比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100以内数,特别是数到几
十九、下一个整十数应该数几十比较困难。教学措施:
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别注意讲清数位的意义,使学生在理解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读法和写法。了解数位的意义包括知道数位的名称、数位的顺序、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他们熟悉的数量是100的实物学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数出物体个数的过程中,体会数是数出来的。通过直观摆小棒到闭目想象小棒的摆法,始终将数数与数的组成融合于一体,同时又突破了数整十数的难点。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计数器等。
课时数:3课时
信息窗1农家院
——数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会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记清楚各个数位,体会数位的重要性。
教学具准备:星星,教学挂图,计数器、小木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展示100颗星星)。估计一下,大约有几颗?为什么?
提示有100颗星星。
师:如果把这100颗星星送给全班同学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
2.显示信息窗中的教学挂图。
师:估计一下,大约多少个辣椒?为什么?
3.揭示课题。
二、探究方法,建立模型
教学数数方法。
师:想要知道准确的辣椒和玉米的数量,我们就来一起数数,先用自己桌上的学具(小木棒)来摆一摆,数一数。
数一数有多少根?
学生汇报。
在计数器上请同学拨出输出的数量。每数一根,就拨出一个。
师:怎样数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
三、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与请小朋友数一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
学生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
学生汇报。
怎样数出100的?
生: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两个两个地数,20个放一堆;五根五根地数,10根扎一捆„„
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或几个二十?几个五十?)
师:很多同学选择了10个一堆或10根一捆进行数数,觉得这样又好数,又看得清楚。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贴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
你怎么看出来的(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
(板书:10个十是100。)
小结:10个十是100。这句话还能怎样说?
学生自主回答:
100里面有10个十;5个二十是100;2个五十是100„„
25页自主练习1、2、4题。
25页自主练习6、8题。
四、引导总结,构建网络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的是从右边数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那么今天我们学的百位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出来的呢?
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信息窗2摘石榴
——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能读写100以内数的基础上对数的读写规则进行概括。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经历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的过程中,正确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回顾梳理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小朋友们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果园摘石榴了,大家想不想去呢,我们要准备好了,比赛看谁摘得多!(展示课件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看看这几个小朋友摘了多少个石榴呢,我们来当小裁判看谁摘的多?应该怎样比较呢,先比较谁和谁呢?
三、回顾情景,总结提升
小玉和小玲谁摘的多?
小雨和小强谁摘的多?(板书问题)
我们先来比较小玉和小玲,看谁摘的多呢?
小玉42个小玲27个
小组交流想办法,应该如何比较42和27,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2在27的后面,所以42>27.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比20大,所以42>27.小玉比小强摘的多,我们的小裁判还真公平呢,再来帮小玉和小强比较一下吧!
小玉42个小强48个
四、引导总结,构建网络
方法一:数数的时候,48在42的后面,所以48>42.方法二:先比较十位,再比较个位,40和40一样大,个位上8比2大,所以
48>42.小强比小玉摘的多。
最后我们要找出摘得最多是谁呢?是小强。
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
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以及方法:
十位不同看()位,十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看()位,个位数字大的数就大。
信息窗3摘南瓜
——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及一位数的加减。过程与方法目标: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情境图
第一单元逛公园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下册2—12页 教学过程:教材分析: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上几天老师带小朋友去果园摘石榴,还当了小裁判,大家都表现非常棒,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今天老师再带着大家一起去小阳同学的菜园里去帮小阳摘南瓜,看看今天在菜园里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来到了菜园里,小阳一家人都在这里摘南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瓜呢,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摘了多少个南瓜了,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又能每一部分的后面都安排有针对已学内容的练习题,练习题力求形式多样,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图文并茂,紧密配合学生的计算水平和生活实际,使数学应用与计算有机联(展示情境图,学生观察)
系,既增加计算和加减含义的巩固机会,又体现应用意识的培养。生汇报:我看到了妈妈摘了30个。
教学目标: 我看到了爸爸摘了40个。
我看到了小阳摘了6个。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生提问: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练地口算20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以内的退位减法。?
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板书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啊,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接下来就要看看谁兴趣。更聪明了,一起来解答刚才同学们的问题吧!
教学重点: 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
40+30=1.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开动小脑筋吧!(同桌讨论,并汇报)2.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方法一:我数一数,50、60、70.。3.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方法二:4个十加3个十得7个十,是70。
教学难点: 同学们的办法还真多呢,聪明的孩子再来解答这个问题吧!
三、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和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
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2.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30+6= 教学措施: 方法一:数一数,31、32、33、34、35、36.方法二:3个十加6个一,得36.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同学们肯定会自己解决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的,自己把算式写下来并计算。
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四、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自主练习第1、2题。
板书设计:
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整十数加减及相应的一位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具准备:爸爸和妈妈一共摘了多少个?40+30=多媒体课件、小棒、情境图等。?30+6=妈妈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
课时数:3课时。爸爸和小阳一共摘了多少个?40+6=
第三篇: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空气
风车转,柳枝摇,风筝飘飘入云霄。看一看,找一找,空气特点我知道。找空气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空气到处都有、到处都是特点。
2、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3、喜欢进行小实验,探究空气的秘密。教具准备:砖块、土块、海绵、塑料袋,水槽、杯子。教学过程:
一:让孩子知道空气的特点
(1)教师出示一个塑料袋(装空气)。塑料袋鼓鼓的。
师:小朋友塑料袋里装的什么呀?
生:空气。
师:空气宝宝,我好想跑出去和小朋友玩一玩„„
让孩子自己说出空气的特点。二:做实验证明被杯子里面有空气。
(1)在玻璃杯里放入面巾纸,将杯口朝下,垂直放入水中,过一会将杯子垂直拿出来,杯中的纸没有湿。幼儿猜想,教师最后
总结原因。
(2)同样做实验,这一次杯子斜斜的插入水中,这一次纸湿了,为什么?幼儿猜想,教师最后总结原因 三:学生自己找空气。
(1)同学们,杯子里面有空气,哪里还有空气呢?
(2)哦,这么多地方有空气,那教室里哪里有空气呢?
(3)那外面哪里有空气呢?
(4)原来啊,到处都有空气。拓展活动:
1、“抓空气”游戏结束本次活动(记住塑料袋用完不要乱扔呦。)
2、想一想,哪件衣服里面空气多。
2、认识空气
教学目的:
1、通过探索,让学生知道空气的特征和重要性。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醒学生绿化树木能净化空气。
3、培养学生积极去探索、发现和观察的能力。
教学准备:
塑料袋,空玻璃瓶,两只蜡烛,火柴,气球等。
教学过程:
1、探索发现空气的存在:
(1)请学生想办法把桌上的塑料袋、气球都鼓起来。(不能装东西)
(2)提问:它们是怎样鼓起来的?里面装的是什么?
(3)请学生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空气,有什么感觉?
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气体。
实验:将空瓶子瓶口朝下,垂直按到水底,然后慢慢将瓶子倾倒,看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2、认识空气
(1)让学生闭上嘴巴,捏住鼻子,说出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小结: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否则会因缺氧而死。
实验:空气助燃
把两只点燃的蜡烛粘在平板玻璃上,将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瓶同时到扣在两只蜡烛上,看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小结:空气能帮助燃烧,大瓶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时间长,小瓶里的空气少,蜡烛燃烧时间短。
教师小结:
1、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我们就会死 掉,小动物和小花、小草,还有土也需要空气。你还知道空气有那些用处?
2、空气和水有什么区别?
纸风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由拆解折纸作品探索学习风车折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大胆表现的能力。
2.通过折纸作品的变式操作激发学生对折纸活动的兴趣,发展学生手眼协调的精细动作。教学准备
1.正方形纸若干,小木棒,安全剪刀,纸风车作品。
2.大风车片头曲音乐。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玩风车,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手里的风车可以怎么玩呢?
教师播放大风车片头曲音乐,学生跟着音乐按照自己的想法玩自己的风车。
二、探索风车的折法,形成步骤图
1.自主探索。
师:这么好玩的风车,是怎么折成的呢?小朋友自己试一下,一步一步拆开,然后一步一步折好,看能不能折成好玩的风车?
学生独立拆解,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及时给予引导、鼓励。
2.共同探索。
教师出示范例风车作品,同学生一起分步拆开并呈现每一步形状,形成拆解步骤图。
3.整体示范。
翻转拆解步骤图,形成折纸步骤图。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每一步的详细要求。
4、让你自己制作的风车转起来吧。拓展活动
1.欣赏观摩同伴的作品,体验折纸活动带来的乐趣。
2.找一找,哪些地方用到了风车。
第四篇: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
快乐的校园 ——10以内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知道数的组成;读、写10以内各数;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是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难点是写0-10各数。
二、教学目标: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并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基数、序数的含义,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学会比较数的大小,认识“=”、“〉”、“〈”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快乐课堂”、“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刚入学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往往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为此,教材选取了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活动为题材。如用“老鹰捉小鸡”的情境学习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拔河比赛”的情境为题材,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想到两边人数相比较的问题,来学习“=”、“>”、“<”的含义等。
本单元设有四个信息窗。
第一个信息窗是“科技小组活动”,通过提出“火箭有几枚”的问题,引起学生数数的兴趣,图中提供的信息还可以数坦克有几辆、小汽车有几辆、机器人有几个、飞机有几架等,教材只选取了其中一个问题做引导,通过数、认、读、写,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并借助计数器、积木等学具认识后继数和5以内数的组成。
第二个信息窗是“快乐课堂”,以两幅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借助树上苹果数量减少到一个也没有来认识有关0的问题。同时图中借助直尺、足球记分牌上的0,进一步体会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起点和比分。自主练习中又设计了“按顺序排一排”的内容,进一步熟悉0—5各数的顺序。
第三个信息窗是借助学生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提出“跑步的有多少人?”的问题,在数一数这些运动员、树、吊环、向日葵和足球各有多少的过程中,理解6—10各数的意义;在数“扎小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含义;区分几个和第几。同时通过在自主练习中,“小鸟回家图”,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同样一个数,既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借助“根据给定的数涂圆圈”的画面,引导学生主动找出数的排列规律,初步认识单数、双数。第四个信息窗是学生喜爱的“拔河比赛”,借助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引起学生的争论。两边人数不相等不能开始比赛,同时这幅图有动态变化的特点,跑过来的小朋友的加入使两边人数相等可以进行比赛,从而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四、教学措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产生亲切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2、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3、充分利用自主练习,扩大学习空间。
4、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5、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励学生的学习。
五、本单元建议课:9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信息窗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信息窗1,自主练习第1、5、6题。教学目标:
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
2、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
3、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教学中首要的问题应该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快乐有趣。对于学生不了解的内容,教室要给与必要的解释。
2、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并向学生解释什么是“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模仿图中小男孩所指出的问题,试着提出关于数数的问题。
3、在数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数得是否正确外,还要特别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图中的实物有序的数。理解数的意义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由物到数”和“有数到物”的两个过程。
4、“自主练习”第1题是让学生先数一数每组中物品的个数,然后照例子画上线,这儿注意教学生正确使用尺子画线。
第二课时: 1—5的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1—5数字的写法,“自主练习”第2、3、4、9题。教学目的:
1、会写1-5各数,知道数的组成。
2、巩固对1-10各数的认识。
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教学准备:圆片
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数字书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可采取以下策略:记字形(可以用儿歌的形式)、讲要领、比异同、连难点。教师范写是重点说明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还要说明每个字在方格中的布局,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写数练习。
2、在教学数的组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数的组成的抽象过程,指导学生借助学具进行分与合的操作活动,通过操作形成数的组成的表象。
3、在学习了4的组成后,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2、3和5各数的组成。教学中让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认识和记忆2—5各数的组成,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
第三课时:信息窗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的信息窗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
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教学重点:0的含义。教具准备:苹果树模型。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教学0的写法是,应向学生说明笔顺,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并且要写圆滑。
2、在教学0的含义时,可先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能在哪里找到0,在利用准备好的学具(如记分牌、直尺等)让学生直观的看到0,感知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比分等。
第四课时:信息窗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的信息窗三及自主练习1、2、7题。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理解6—10各数的意义。
2、初步渗透数的组成、简单的找规律。
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建议:
1、教学中,要着重关注学生能否把数数和相应的物体个数对应起来,防止学生只“唱歌”而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有序地去数数。2、6—10各数学生不容易按群记数,所以让学生记住数的组成有助于理解数的意义,对学习加减法也具有重要意义。
3、自主练习第10题是进行数的分与合练习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地分,然后进行交流,最后整理出各数的分与合。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
第五课时:6—10的写法及序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6—10的写法及自主练习2、4、6、8题。教学目标:
1、学写6—10各数。
2、使学生明白序数表示的意义,理解第几的含义。
3、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为了加深“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可以充分利用课前进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互相说一说周围生活中接触到的几个和第几个的问题,如排队,住楼房的情况等。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自主练习第4题是小鸟回家图。是让学生体会同样的一个数既可以表示几个也可以表示第几个。还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身边的事物举例说一说类似的例子。
第六课时:信息窗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的信息窗4及自主练习1、3题。教学目标:
1、认识大于号、小于号,能运用“>”、“<”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并会正确的认读。
2、学会“>”、“<”在田字格中规范的的书写。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教学中,要着重关注学生能否把数数和相应的物体个数对应起来,防止学生只“唱歌”而不理解数的实际意义;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有序地去数数。
2、为了加深“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进行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互相说一说周围生活中接触到的几个和第几个的问题,如排队,住楼房的情况等。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练习第1题是动手比较题。交流时,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比的,如:是上下一一对应比的,还是直接数数比的;是由物找数,还是由数找物。
4、第3题是数叶子片数并比较叶子片数的多少,以巩固数的大小比较。此题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数大小的相对性,例如6>4,但6<9。
第七课时:认识等号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及自主练习2、8题。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以及相等的关系。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
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
3、建立初步的数感,学会观察、操作学具。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教学建议:
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后,可以利用顺口溜来帮助学生的记忆,如: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冲谁开口笑。
2、注意:对于“>”、“<”、“=”的写法,教学中要利用田字格进行规范的书写后,再做练习题。
3、自主练习第8题是开放性的游戏题目。游戏时,教师要先介绍游戏的规则,再开始正式做游戏。每次赢的同学可以得到一粒石子,每10次作为一轮。比完一轮,按照提供的方式记录比赛的结果,并比较数的大小。
第八课时:比较大小自主练习教学内容:
教科书20—21页自主练习第3-7题及思考题9。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正确的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
2、初步建立数感和逐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1、第7题是按要求涂一涂,比一比。此题具有答案不唯一的特点,如梨比苹果多,梨的个数可以涂6个也可以涂7个,联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涂法并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涂法。
第九课时:综合练习课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回顾整理“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并加以巩固。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建议:
练习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去数数、填数,在交流和订正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学会反思和评价自己。
六、教学设计
以第一课时为例,说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趣,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来到新学校,你觉得这个学校怎么样?(学生自由谈对学校的印象。)
2、现在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看看科技小组的活动吧!(出示情境图)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太阳”、“火箭”、“飞机”、“小朋友”„„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图)
4、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提一个问题吗?
如:“火箭有几枚„„”(学生提不出可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要想知道“飞机有几架?”用什么办法?(数一数)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大家想出的办法数一数天上有几架飞机吧,注意有顺序的数数,对于能有顺序数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2、坦克有2辆,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3、你还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后,再让全班同学或同桌解决解决。注意尽可能多的找图中的信息。4、1、2、3„„除了表示1枚火箭、2辆坦克、3辆小汽车还可以表示什么?
5、对于学生提出的这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在“问题口袋”中,做好记录。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
1、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来数一数。
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说一说要我们干什么(把每组物体与对应的数量连起来)。明白题意后,再来解决。
3、自主练习第6题,是一道联系生活认数的练习题。题目借助人物对话给与了练习的提示。练习时,学生分别根据卡片上的数,联系实际说一句话。体会数的意义。
4、自主练习第7题,涂一涂。
(四)、总结激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五)、课后反思
总之,本单元每节课的设计,应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动手实践中自主探究收获知识。
第五篇:苏教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由识字
1、识字
2、识字
3、识字
4、练习1组成的。
识字1是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春天”将12个词语分为四组,四组词语从不同的方面展示了春天的特征。
识字2也是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体育运动,把12个词语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成四行,介绍了各项体育运动。
识字3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舟”等6个现代字的“演变表”和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二是山水图,儿童画面图和儿歌,儿歌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提供了语言环境。
识字4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转盘图和生字词,转盘图显示了基本字“也”和不同的偏所成的字;第二部分是一首字谜和4幅插图,图文结合,使识字变得趣味无穷。
练习1的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是增加学生语言积累和训练学生口语的好教材。教学理念: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本单元是识字教学,要体现教师的大胆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充人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索,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的:
1、学会本单元53个生字,其中1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0个偏旁。
2、指导学生学习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了解春天的一些特征和一些体育运动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初步了解形近字的区别,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4、能正确诵读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体会文中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认识20个偏旁。
2、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教育,体会儿歌所表达的情感。
3、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背诵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难点:
1、区分带“也”的几个形近字,指导学生按顺序正确书写。
2、口语交际: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庭。方法措施:
1、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2、结合图画及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教学准备:
录音机、挂图、字卡,投影等。课时按排:
识字1
2课时 识字2
2课时 识字3
2课时 识字4
2课时 练习1
3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