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给父母洗脚”想开去--丛培坤

时间:2019-05-13 21:3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给父母洗脚”想开去--丛培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给父母洗脚”想开去--丛培坤》。

第一篇:从“给父母洗脚”想开去--丛培坤

从“给父母洗脚”想开去

——探索情感教育缺失的主要成因及对策

山东省邹城市鲍店煤矿学校

丛培坤

沐浴着三月春日的暖阳,我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悠然自得地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忽然一个略带稚嫩的叹息声无意的随风而来:“哎!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真奇怪,竟然让我们给父母洗脚”。接着另一个也略有无奈的声音随声附和着:“是呀!你说这让我们如何向他们开口呀?平时都是父母给我们洗脚,现在我真不习惯”。我循声望去是一对四五年级样子的两个小男生边走边小声的交谈着。

这虽是两个孩子与我不相干的交流,但却勾起了我过去给学生布置类似作业情景的回忆,还有曾经看过的付诸报端的对孩子的“负重教育”,“重走长征路”等教育实例都一一闪过我的脑际。通过我的回忆分析发现,无论是“负重教育”还是“重走长征路”教育,学生们虽然都付出了辛苦的汗水,体会了劳累的滋味,但他们都完成的很开心。而恰恰是不费太多辛苦的洗脚却让学生最难为情,并且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小学生中,大学生亦是如此。记得我曾看过《读者》杂志就曾登载过这样一篇报道:说是2003年的寒假,华中科

技大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3级的400多名新生被要求完成一份家庭作业,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结果完成作业的学生只有百分之五十,剩下的那百分之五十不是以忘记了就是以其它理由搪塞。即便是问起完成作业的这百分之五十的学生的感受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用了“太别扭了”,“羞涩”这样的字眼,除此之外大家就这件事再没什么可交流的。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重新审视我们的情感教育,究竟是什么侵占了我们情感的天空,让我们表达情感变得那么不可思议,我希望能从审视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随后在我对学生的交流和反思中发现两点最根本的原因:

一、传统教育中的认知因素仍然占据着教学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智育仍是教育教学的主要任务。虽然现在我们大多数教师和专家也已经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国家也力图通过各种改革措施摆脱当前的局面,然而长期以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们关注的往往是教学中的认知因素,而对情感教育则缺乏应有的重视。作为学习的主人往往体验不到学习的快乐,课堂上看不到少年儿童应有的灵气,学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知识的灌输在课堂上仍旧“魔力四射”,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种违背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失衡现象自然要受到规律的

惩罚,最终的结果是学生更加厌学、学习效率下降、身心健康受损、个性片面发展等副作用日趋严重。

二、师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缺少真诚而坦率的交流。当学生有问题,有疑惑了又有多少老师和家长是俯下身子跟学生面对面解决问题的?又有多少老师和家长是为了应付孩子在那里摆形式走过场搪塞应付的呢?这还算好的,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老师和家长我们有谁敢拍着胸脯说现在没有了吗?长此以往又有几个学生愿意跟老师说出自己的真心话呢?又有多少学生敢于向老师表白自己真实的情感意愿呢?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情感温暖与理解是学生最为缺乏的稀有品”。我想它足以说明了当前情感教育缺失的严重现状。如果你是一个基本称职的老师或家长,你就不难看到孩子往往最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身边的同学或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有的人会说因为他们是同龄人,有共同的话题。我们承认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我们能否理解为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呢?深思之后很多人会发现这往往是成人在为自己开脱,根本的原因是我们从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里。一个孩子他从小没有得到良好的交流和理解环境,你能指望他长大后跟你就有共同的语言吗?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我想解决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对症下药。一方面现代教学要加速发展以适应社会和时代需要为主的内容,突破以认知为主的单线推进的教学模式;要乘

借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东风,利用好这个平台。这次基础教育改革从小学到中学,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设置了具有特色的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新课程,如小学阶段新开设的安全课和实践课,初中新开设的健康课等。这些课程的开设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紧密相连,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解决了学生生活中许多的困惑,为他们健康生活和科学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师生交流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作为学生生活的指导者,我们教师应该充分科学的利用好这个平台,给学生乏味的学习生活送去更多的乐趣,让他们沉寂的心灵更加阳光。

另一方面就是把我们常说的“要学会蹲下身子跟孩子说话”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深厚、融恰的师生之情会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合作气氛,学生精力充沛,情绪高涨,思维积极主动,长时间下来,敢于表达,勇于表达将会成为一种风尚。教师还要学会聆听,并且随时准备好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消除他们内心的距离感,从而达到师生情感交流的连续性。同时情感教育也不能缺少家长的参与,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生活的亲密合作者。家长要通过谈话,共同参与活动,如跟孩子一起郊游,一起看他们喜欢的动漫节目等来达到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目的,从而及时发现他们的需求,困惑以及思想倾向,并且及时向他们伸出关爱的手,天长日久孩子与家长的亲近感定能与日俱增,心理的距离也便烟消云散。

有人说天下的问题千千万,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万万千。我想只要我们能够做个有心人,当前的情感教育问题应该不是无法逾越的天堑。其中爱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基础,只有我们用爱去开启孩子们的情感之门,孩子们才能还我们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情感世界。

第二篇:给父母洗脚

给父母洗脚月的华中科技大学进入了真正的春天。在这个春天里,该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 院 2003 级的学生夏琰感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某种微妙的变化——自信和快 乐。

夏琰觉得这种变化和寒假里的一项作业有关。在这个寒假里,能源与动力工程学 院 2003 级的四百多名新生被要求完成一份家庭作业: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

夏琰完成了她的作业。“太别扭了”,为母亲洗了脚的夏琰这样描述她开始时的感 受。

不只夏琰有这样的感觉,反应最强烈的是那些男生们。“大男人干这事总是不好 意思的”,说话的男生低头垂目的样子,充分注释了他的“羞涩”感受。

“当我在班上传达顾老师布置的作业时,班里突然静了几十秒,接着大家就窃笑 起来”。曾任一班之长、现任年级团干部的徐亚威回忆,当时大家的感觉一是出 乎意料,二是难以接受,觉得这个作业太形式化,太不符合中国人的感情表达方式了。

“回家给父母洗一次脚”的要求,随着顾馨江老师发给每位学生父母的一封信和 四百多名回家过年的学生,进入了城市、农村的家庭。年级辅导老师、作业的布 置者顾馨江老师告诉记者:有一半的同学完成了作业。

“寒假作业做了吗?”返校的学生之间有这样的一句问话,但回答一般只有“做 了”或者“没有”。“没什么可交流的。不管是洗了的还是没洗的,大部分人觉得 那种感觉不太正常,蛮别扭的。”夏琰说。

尽管大家都在沉默,但“洗脚作业”还是触动了内心一些微妙的东西。在一次主 题团会上,诉说的闸门因为某种气氛而打开。“很多同学说到自己的家庭和父母的 时候都哭了。”团干部徐亚威说。洗和不洗就是不一样“他们真的是很害羞的那 种。”黑龙江女孩孙微这样形容她的父母。

同样,孙微和父母表达感情的方式也是很“害羞”的。“我一直想给他们洗一次 脚,从放假回家的第一天起我就惦记着这件事,但就是开不了口。”

直到那封信的到达。信到家时已经是大年初二。看到信,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推辞。

“晚上 9 点的时候我又提出来了,我说‘妈妈,你看这是学校留的作业,我必须 完成,我得给你洗一次’,她就同意了。”

孙微打来水,母女之间突然什么话也没有了,电视独自响着。妈妈的脚放入水中,孙微的一双手碰到妈妈的皮肤。那一瞬间,孙微触到了妈妈脚上粗糙的老皮,“我 妈妈年轻的时候很漂亮,现在的妈妈真的老了很多。”

孙微说她很久没有和妈妈这么近地接触过了。她从高中开始就住校,学校离家远,一个月难得回家一次,高三时回去的就更少,回家也只是问父母要钱或拿点日用 品。

脚洗了大约 10 分钟,母女俩没有说一句话。“我当时使劲低着头,没敢看我妈,我怕我会哭。我当时想了很多以前的事,母子连心,我想我妈妈肯定也想了很多。”

“我觉得父母为我们付出的真的很多。我爸爸特别喜欢吃臭豆腐,但我就是闻不 了那个味道,所以我在家时,他再想吃也没吃过一口。洗脚那天,我爸不在家,后来我就走了。我当时就想,以后一定要给他补洗一次。”

这个当年高考时发誓东北三省所有大学都不上、一定要离家远点的女孩,忽然觉 得有种和父母亲近的需要: “我返校的时候,他们来送我,我看着他们,眼泪不 由自主地流下来了。”

夏琰说,洗过一次觉得好多了,下一次回家再洗的时候,就会觉得舒服很多。她

认为,对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很多,这只是其中一种,而且是需要特意去做的那种,和父母多交流也是一件挺不错的事。

尽管如此,夏琰在给妈妈洗脚的时候也没敢抬头,她怕自己感情失控。上初中时,老师布置过一个作业:回家对父母说“我爱你”,“当时我觉得怪怪的,我们平时 从不这样表达感情。”憋了很久,夏琰终于在一天晚上突然对正看电视的妈妈说 “妈妈,我爱你。”爸爸、妈妈吓了一跳,马上说“我们也爱你。”

“我突然大哭起来,有一种火山爆发的感觉。他们也觉得很突然,很感动。”

可能是不习惯这样的感情表达,或者害怕突如其来的感情冲击,夏琰的爸爸在夏 琰给她妈妈洗脚的时候,飞也似地“逃”到床上。夏琰没能给爸爸洗成。

“洗了以后你会发现它不是一个作业那么简单,洗和没洗绝对是不一样的。也许 有人会说这是一种形式,但如果他们真正为父母洗一次,他们就不会这样说了。” 完成作业的同学如是说。洗脚太做作了

另外一些洗了脚的同学并没把这事看得那么重。尹俊俊说,回到家的第一天就和 妈妈说了,第二天父亲先让他洗了,洗了之后发现很舒服,就每天都让他洗。父

亲是个体户,看到儿子懂得孝敬父母很高兴。尹俊俊的妈妈平时和儿子无话不谈,觉得洗个脚也没什么。

而没有完成洗脚作业的同学有的说是忘记了;有的说是父母认为没有必要,自己 也就没有坚持;有的是自己和父母都觉得不好意思。来自湖南岳阳的傅维炎说,没给父母洗脚,是觉得洗脚太做作,太形式化了。自己粗枝大叶的,不会因为洗 次脚就和父母的感情增进多少。

有的同学说,自己无论如何也过不了这个坎儿,将来挣钱了,可以给父母买很多 好吃的,可以照顾他们,但洗脚这种事他们做不出来。

江苏连云港的张家灿反对用这种方式和父母沟通。他说,这个作业他是故意不做 的,而且下次还不会做。因为它太刻意了,对父母的爱不该通过这种强制的方式 来表达。

和张家灿同宿舍的两个男生都赞同他的观点。

“如果到了给父母洗脚时才发现对父母的爱,那这个人就白活了。”张家灿告诉记 者,他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懂得父母的不容易。父母是做水产生意的,每天披星 戴月,特别辛苦,寒假张家灿每天都去摊位上给父母帮忙。

“对父母的爱应该在平常的小事中体现。”这位个头有 1.90 米的小伙子说。

张家灿说,他和父母应该能够体会对方的情感。他每个周六都给家里打电话,电 话总是响了一两声就通了,他明白那是妈妈守在电话旁等他。农村的和城里的和同学的访谈进行到十多位时,一条规律似乎就显现出来:来自农村的学生比城 里的学生更难完成作业。让农村的孩子与父母表达或交流情感似乎有点奢侈,或 者说,上了大学会使孩子和父母产生更多隔阂。

来自安徽太和农村的刘栋材没完成作业,因为他一直想找个只有他和父亲在家的 时间,觉得只有这样他才能说出口,但家里兄弟姐妹太多,一直找不到这样的机 会。

父亲在他的印象里是威严的: “小时候没少挨打,所以我从来就不敢和他沟通”。

“对我爸来说,最好的孝顺就是学习好,将来能有出息。我爸希望我们走出农村,所以拼命地让我们上学。”

刘栋材家里还有三个兄妹在读高中,两个在读初中,大哥去年考得不好,今年仍 在复读。刘栋材家是临近几个村惟一一个所有孩子都在上学的家庭,而且所有的 孩子都在远离父母的异地读书。家里十多亩地,劳力只有父母两个,“他们一年 到头都很忙”。

刘栋材有点后悔没有给父亲洗脚。

他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借钱读书。他现在读大学完全靠贷款支撑,第一学期贷了五 千多元。平时父亲不让他往家里打电话,怕花钱,但父亲上学期突然来了一趟学 校,走时留下一句话: “你的成绩单是对我最好的孝敬。”

来自湖北房县的席炎炎给当农民的父亲洗了脚。三五分钟草草洗完之后,父亲说 “谢谢”。“谢谢”,是这对父子间绝少使用的词。

“当时我流泪了,觉得很久没有和他那么亲近了。”席炎炎说,“我爸学历低,人 也比较严肃,我和他说不到一块儿。我尽量避免回家,放假我总是最晚离开学校,又最早回来。今年我年初五就回校了。”

席炎炎十多岁丧母,从初中开始就一直住校,“觉得家里容不下我”,无论什么事,高兴的还是烦恼的,第一个想告诉的决不会是父亲,“我和我爸没有共同语言”。

尽管席炎炎说今年“五一”和暑假都不打算回家,但他其实还是很想爸爸的,也 知道爸爸很想他。“上中学回家时,我爸总会给我做很多好吃的,但两个人总也 热闹不起来,实在不行我就用当时的国内外大事来打破僵局,但他对这个也不太 感兴趣,他和我说农村的事,我也没兴趣。”教育似乎彻底改变了这对父子的关 系。

席炎炎说家里常年只有父亲一个人,很孤单,但他还是不想改变和父亲的关系,因为两人都习惯了。

“如果顾老师让我们再给父母洗一次脚,我还会给他洗;但要是不布置,我不会主动去洗。”席炎炎说。

来自城市的学生就和父母亲亲近很多。不少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和父母无话不谈。如果觉得有些事父母会不同意,他们一般采取的策略是软磨硬泡、慢慢同化或者 干脆不说。

城里的孩子和父母关系的亲密程度,似乎更多地取决于家庭成员的性格、文化背 景。已快 20 岁的这些大学生们,不少人在家里还和父母撒娇。一位同学说他不

好好吃饭,都上高一了,妈妈还常常把饭端到他跟前,“就差亲自喂了”。一位家 住武汉的男生,到现在还让妈妈钻进被窝帮他挠痒痒。一位来自贵州的女同学说 她出门上学父母像丢了魂似的,每天不知道做什么好。

而农村家庭的学生更多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显得懂事成熟。他们大多数从初中

开始就在县中学寄宿,很多人七八年没怎么和父母接触,对父母 “敬” 更多于 “亲”。

“洗脚”与人格教育空档

辅导员顾馨江洗脚的想法来自一则广告:一位母亲每晚给老人洗脚,感染了自己的 孩子。当然,受感染的还有顾馨江。2001 年的一个晚上,他坚持给父母洗了脚,那 时候他刚刚大学毕业。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他突然回家,发现父母的餐桌上只有一碟小萝卡、一碟小 白菜。他突然体会到父母供他上大学的不易,心中有一种愧疚,也有一种责任感。那次洗脚是一次报答,但他也从中找到了一种“成人”的感觉。

“人老脚先老,我给父母洗脚才发现他们确实老了,自己应该挑起家里的重担了。我想让学生们也能感受到父母双脚的粗糙,从而有所触动。”

顾老师认为,目前的应试教育有一个很大的空档,缺乏对学生品格、成人意识、责任感、自我设计意识的培养与塑造。

夏琰的母亲任淑玲说,孩子上高中的时候,基本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对 她的要求就是学习。“这也?

荒芄趾⒆樱茄把沽Φ奈侍狻!闭馕荒盖姿怠?

任女士承认,夏琰上高中的时候,自己把她管得特别严,好让她一条道奔高考。母女关系一度非常紧张,曾经“冷战”达一个星期之久,每天做好饭摆上桌,夏 琰就出来吃,吃完了一推碗就走,谁也不理谁。

但高考成绩优秀的夏琰却在大学第一学期出了问题: 学习跟不上,同学关系紧张,情绪焦虑,心理极不稳定。任女士认为,这是因为以前忙于高考,孩子根本无暇 学习与人交往和应付社会的技巧。

刘栋材的父亲刘炯对孩子的逼迫更近于“残酷”,要求 6 个孩子都必须考前三名。孩子不听话,他就用家里包着铁皮的棍子打。

刘炯说孩子们都挺懂事,上高中时人家的孩子一学期花三四千元,自己的四个孩 子还花不到一千。四个人在县城租了个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平时吃的粮食、青菜 都从家里带,红薯叶子炒炒就是一个菜。刘炯认为,农村孩子的路只有高考,除 了成绩之外,其他的都顾不上了。

新生在人校时都被要求做了心理调查,调查反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学 生普遍觉得活得比较累,不适应大学教学方式,与同学、老师沟通上存在障碍,有严重的失落感。

顾老师说,对有问题的学生,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能起的作用很有限,只能指出 某某学生有心理问题,但不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法。

他认为,学生父母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中是不应该缺席的。他举国外学校在学生毕 业典礼时邀请父母参加的做法为例,强调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终身性。他希望更 多地和家长们联系,让孩子和父母情感互动,参与到大学教育中来。在学院四百 多名学生中,有 60%的家庭供养大学生极为艰难,在这种状况下,让孩子体察父 母的艰辛,能够促使其树立成人意识和责任感,而成人意识和责任感正是学习的 动力。

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陈仁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次提到“马加爵”这个 名字。他说让他感到惊讶的是现在大学生的封闭和冷漠,认为这种冷漠情绪对培 养高素质人才是很不利的。他觉得,洗脚本是一份很正常的作业,在学生当中引 起这么大反响并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关注,本身就说明了某种不正常。

第三篇:给父母洗脚感受

第一次给爸爸洗脚

长兴县实验二小

404班

薛伟

小时候,总是爸爸为我洗脚。今天,我决定给爸爸洗脚,我要让爸爸好好享受一下。

首先,我让爸爸在沙发上坐好,我去厨房准备一盆温水。等我摇摇晃晃地将沉甸甸的温水端到爸爸身旁时,我已经气喘吁吁。我帮爸爸脱下鞋子和袜子,一股臭气扑鼻而来,我问爸爸:“你这是什么脚啊!”爸爸笑着说:“我是香港脚。”我们大笑起来。我看着爸爸那双黑黝黝的、瘦瘦的大脚,觉得有点心酸;我用双手触摸着他那粗糙的脚,感觉到脚底厚厚的老茧。我心里想:为什么爸爸脚上有这么多的老茧呢?肯定是爸爸为了撑起一个温暖的家,整天在外面忙碌奔波而形成的。我一面想着,一面细心地揉搓着这双脚。

想想我小时候,是多么不懂事和调皮,我以为爸爸为我洗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却从来没有想过回报。这次为爸爸洗脚,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爸爸工作的辛苦,以及他任劳任怨地为家庭付出。我长大后,一定要好好孝顺爸爸,让爸爸享享清福。现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不让老爸失望。

第四篇:给父母洗脚心得体会

给父母洗脚心得体会

周三晚上,我准备给妈妈和妈妈洗脚:我先把凉水和热水分别倒入盆里,然后给先给妈妈洗脚,妈妈在脚放入盆里的时候,妈妈开始的时候非常不自然。平时,她都是为我洗脚,把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才喊我去洗手间,并且把板凳都放在洗脚盆旁边,在我把脚放入盆里之后,她毫无怨言地为我洗脚。然后仔细搽干净之后才让我起身出去。在大家的感觉里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

而这一次洗脚角色的调换,让妈妈受宠若惊,做了几次工作,妈妈才答应了我的请求,尽管第一次给妈妈洗脚有些纰漏,但是,妈妈还是连连地说:“不错”。

之后,我在给爸爸洗脚的时候,突然发现在爸爸的脚上有给水泡,我问爸爸怎么弄的,他说是自己不小心磨的,其实,我知道,爸爸的工作非常繁重,一定是他在日常的劳动中所因为劳累所导致的„„

我在帮助妈妈、爸爸洗脚之后,他们分别在我做的“洗脚感受卡”上写下了感受。而我却在想:我们这些孩子平时哪怕是手上扎了一根刺也要父母帮忙,而父母的难处却从来不和孩子讲。我们以后也应该多多体谅父母的难处,让父母少让我们这些孩子操心,我们才能够让父母放心。

第五篇:给父母洗脚心得体会(定稿)

给父母洗脚心得体会

记得我只给妈妈洗了几次脚。记得洗脚时,妈妈在脚放入盆里的时候,妈妈开始的时候非常不自然。平时,她都是为我洗脚,而这一次洗脚角色的调换,让妈妈受宠若惊,做了几次工作,妈妈才答应了我的请求,我把妈妈的脚,在水盆里浸泡了一会儿,用手搓了搓并仔细的按摩起来.我发现妈妈脚底上有些地方很硬,妈妈说那是脚上的老茧.以前妈妈的脚也和我的一样又柔又软,可随着岁月的推移,伴着妈妈一天天一年年的辛苦劳动,慢慢地,妈妈的脚变硬了,变老了。和我的脚有着天壤之别。我见状,心想:妈妈为了这个家,长年累月地在外奔波,为家里分忧解难,忙得不可开交,这些老茧也许就是最好的见证了。我把手指伸进妈妈的脚趾与脚趾之间的缝隙里,不停地轻轻地慢慢地搓着。不久,那里的污垢都被我一一搓了出来,与此同时,水也渐渐地凉了。妈妈您为女儿付出多少无私的爱啊!从小到现在,这十三年来您为我付出的太多了.而您却忽略了自己„„

洗一次脚的过程其实非常的简单,但简单的过程却包含着丰富的情感,于是简单的洗脚就变得不再简单了。正是爱让洗脚不单单是洗脚,而是子女传达对父母的爱的一种桥梁。这种爱,是父母最想要的礼物,是父母最欣慰最珍惜的东西。感谢这次洗脚,让我更深刻的体会着父母的不易和自己的不足。想对爸爸妈妈说:“女儿会学着懂事,不让你们太操心,请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要健健康康,长命百岁,我爱你们。”

爸爸妈妈对我恩重如山,这情、这债,我是永远无法还清的!我只有平时做个有心人,抓住点点滴滴的机会,关心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他们——常陪老人聊聊天,常帮父母做些家务。这些情感回报,对于我来说是力所能及的,比起大人们对我的付出,这,显得太单薄、太渺小了!

下载从“给父母洗脚”想开去--丛培坤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给父母洗脚”想开去--丛培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