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蚂蚁第三课一二节不适应教案
第三课第一二节《高一新生四种不适应》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认识高一新生四种不适应状态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变化带来的集中不适应症状,学会克服不安心理,更好的完成角色转换,融入新的生活。3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心理适应的途径和方法。[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对心理不适应的理解。重点: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不适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故事引入主题——学会适应新环境
心理学家将三只小猫放进一间背景全是竖线条的生活空间里,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将它们放进一间全是横线条的生活空间里,结果这三只小猫东倒西歪,站不稳了。
问题:是什么导致了小猫的不适反应
回答:由于生活环境的转变,小猫对新环境产生不适反应,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以此故事引出学生从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转换中,可能产生了不适应,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了解学生具体不适应的情况——“我手写我心”活动 二“我手写我心”活动——倾诉自己的不适应:
1、入学这么多天,你感觉高中的一切人、一切与预想的有什么不同? 自己的感触和评价是什么呢?
2、在生活上或者是心理上,你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吗?
3、将学生写的内容收集上来。结合学生的回答以及教材内容将高一新生的不适应情况大致总结为以下四种(教材P53)
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2、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3、对老师的不适应
4、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三、说明不适应的原因: 初高中大不同
1、初中交友是老面孔好朋友多较开放,高中是新面孔朋友少封闭防御多
2、初中是被动学习,高中是自主学习。目前重点高中新生面对激烈的竞争,父母、老师的压力,封闭住校的环境,感到茫然不安,不再像初中学习那样总有老师、父母两头监督,高中更多的是自己的自觉,而且高中课程任务繁重,让许多学生对后面的学习感到胆怯,产生学习适应性不良的现象。
3、高中学习科目增多,学习要求比初中高
四 引发思考环节 请你细思考
不适应时通常有三种选择:Ⅰ.改变环境 Ⅱ.改变他人 Ⅲ.改变你自己 问题:你会怎么选?你能做什么?
答案:环境与他人自己无法控制,只能改变自己,如何改变自己,首先,应向过去告别
五、“向过去告别”活动
(1)每个人写出中考成绩,初中获得的个人荣誉等。
(2)以小组为单位,一个一个走上讲台,分别丢进写有“过去”的信封。当众封好。(3)再请各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别将“过去”信封投进写有“死亡之墓”的纸盒。(4)教师寄语:考上重点怎么啦!过去辉煌怎么啦!过去失败又怎么啦!过去的你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已不重要,如今这一切统统成为历史!暂时的成功的不是成功,暂时的失败不是失败!如今我们面对的是新的起点,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感觉,每一天都是崭新的,要学会在新的起点上适应生活,努力奔跑,那具体应当怎么做,接下来就讲如何掌握适应生活的方法
六、适应生活的方法(第三节)在经历了初三后期的中考拼搏后,高一新生普遍存在可以松把劲儿的思想。这种情况是不行的,因为高
一、高二是高中的基础,而高一则是整个高中阶段基础中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为高三所搭的“金字塔”就不会牢固,一旦到了高三阶段学习仍旧落后,高考就将面临危险。因此,谁先进入状态,谁就将抢得高中学业成功先机。故事例证: 为生存而奔跑的故事
在非洲,每天天一亮,一头瞪羚就会醒来,它知道它必须跑的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否则就会被吃掉。每天天一亮,一头狮子也会醒来,它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慢的瞪羚要快,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瞪羚,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必须为生存奔跑。
在高手如林的高中阶段,稍有懈怠就会落于人后、让自信心受到打击,更不利于斗志昂扬地开启新的学习生活。因此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努力,做到:
㈠学会从行动上适应: 做好新学期的计划和安排,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时间赛跑
专家建议,高一新生首先要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因为高中学习科目多、难度大、任务重,不能再沿用初中那种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搞突击的办法。其次,要学会自学。高中有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自己,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理性思考、理解、消化掌握。学生要自己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并做到灵活运用。其三,要学会寻找优势和特色,发展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有个人的爱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个性特长,对于树立自信心、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很有帮助。其四,高一新生要尽量增加阅读量,学习要广博。高中生应拥有丰富的课外知识。因此,要在业余时间多读书,以增加自己的文化修养,也为将来的综合考试打下基础。此外,高一新生应逐渐开始培养自己的人生规划能力,为自己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高一新生还要学会与别人和睦相处,以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苦恼。
㈡培养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抱有积极的心态,对自己充满信心,提高自己心理调控能力
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初中时你可能是优等生,备受老师关爱。但在高手云集的高中阶段,你也许不再有昔日的荣耀.而且,高中阶段课程相对较难,一下子不能完全掌握,很多学生便开始怀疑自己。其实,在新的环境中,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学生经过各自努力重新排序是正常现象,要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你还是昔日那个聪明、优秀的你。
心理上的四种亚健康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理解心理亚健康的概念,正确认识高一新生四种亚健康状态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变化带来的集中不适应的心理症状,学会克服不安心理,更好的完成角色转换,融入新的生活。3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克服心理亚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对心理亚健康的理解。重点: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亚健康状态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故事引入主题——学会适应新环境
心理学家将一只小猫放进一间背景全是竖线条的生活空间里,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将它们放进一间全是横线条的生活空间里,结果这只小猫东倒西歪,站不稳了。(由于初中生刚成为高中生,)问题:是什么导致了小猫的不适反应
回答:由于生活环境的转变,小猫对新环境产生不适反应,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以此故事引出学生从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转换中,可能产生了对环境的不适应,导致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了解学生具体心理问题的情况——“我手写我心”活动
二“我手写我心”活动:
1、入学这么多天,你感觉高中的一切人、一切与预想的有什么不同? 自己有什么感受呢?
2、在心理上,你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吗?
3、将学生写的内容收集上来。
三、对亚健康的解释⑴什么是亚健康状态相对于健康而言的一种非病非健康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⑵何为心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是指在日常生活总,没有心理疾病,但情绪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状态,不稳定,变化无常不能恒定。⑶主要表现:对现状不满,常陷入一种无精打采的情景,对外界事物提不起兴趣,或者过分关心别人的态度,常自责,过于自负,有时也高兴,但马上会陷入不高兴之中。⑷诱发原因:学习工作上特别紧张⑸后果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目眩,四肢无力,悲观失望,易激怒,易哭泣,易被外界干扰。,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⑹高一新生的四种心理亚健康状态(结合学生的回答以及教材内容将高一新生的心理亚健康情况大致总结为以下四种:⑴失落心理⑵担忧心理⑶惶恐心理⑷懈怠心理让同学们回忆下自己刚写下的内容,是否也出现了以上心理问题。出现后应当如何解决——
四 引发思考环节 请你细思考
不适应时通常有三种选择:Ⅰ.改变环境 Ⅱ.改变他人 Ⅲ.改变你自己 问题:你会怎么选?你能做什么?
答案:环境与他人自己无法控制,只能改变自己,如何改变自己,首先,应向过去告别
五、“向过去告别”活动
(1)每个人写出中考成绩,初中获得的个人荣誉等。
(2)以小组为单位,一个一个走上讲台,分别丢进写有“过去”的信封。当众封好。(3)再请各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别将“过去”信封投进写有“死亡之墓”的纸盒。(4)教师寄语:考上重点怎么啦!过去辉煌怎么啦!过去失败又怎么啦!过去的你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已不重要,如今这一切统统成为历史!暂时的成功的不是成功,暂时的失败不是失败!如今我们面对的是新的起点,新的环境,新的朋友,新的感觉,每一天都是崭新的,要学会在新的起点上适应生活,努力奔跑,那具体应当怎么做,接下来就讲如何掌握适应生活的方法)
六、适应生活,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第三节)
㈠培养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对自己充满信心,提高自己心理调控能力
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初中时你可能是优等生,备受老师关爱。但在高手云集的高中阶段,你也许不再有昔日的荣耀.而且,高中阶段课程相对较难,一下子不能完全掌握,很多学生便开始怀疑自己。其实,在新的环境中,面对新的学习内容,学生经过各自努力重新排序是正常现象,要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你还是昔日那个聪明、优秀的你。
㈡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多关注自己的优点。课堂小游戏:十个优点
同学们可以在有空的时候找出一张白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的10个优点。要十个哦,只能多不能少。你们可以想想看,自己有什么得意的地方,比如特长方面很会跳舞啦,或者是画画得很漂亮,或者擅长篮球羽毛球体育活动的,或者是性格方面活泼开朗、心思细腻等等,只要是你们喜欢的地方它都是很棒的优点,不要怀疑,都把它写下来。可能有的同学写了3、4条之后会想,老师我实在写不出来了怎么办呢?这个也没关系的,我们可以请身边的朋友,同桌来给我们说说。写好之后,你们就把这10句话写在自己经常能看到的地方,可以写在课桌里,或者贴在床边的墙上,或者放在文具盒里。总之,要让自己经常看到他们,并且每天至少要将这10句话朗读一遍,或者在心里默念一遍,你们可以每天早起就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然后再开始一天的生活。相信过了一段时间后,你们一定会发现自己的优点在身上体现的越来越明显了,你会为之感到很骄傲的。㈢正确看待挫折
有些同学问我说,老师,我一开心积极起来还是很不错的,但是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我就很容易沮丧,而且会持续一阵时间。但其实挫折也有它的两面性,对于意志顽强者,挫折可能成为一块垫脚石,让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对于弱者,挫折可能成为绊脚石,一次挫折就使其一蹶不振,忧郁终生,一事无成。那同学们,你们是想成为强者还是弱者呢?恩,对,正因为我们都想成为强者,所以我们更要把受挫当做一次成长的机会。那如何才能通过挫折成长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受挫后,要先冷静下来,正确分析我们失败的原因,有的时候犯错并不是你自己的能力不好,而是一些我们无法左右的客观的外在原因,所以这时,就完全没必要把责任过错都归于自己,使得自己灰心绝望;当然,如果是自己不够努力等个人原因,我们就要好好地进行自我反省了,但是也不用很沮丧,好好改正,以后不要再犯就好了。不要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就否定自己,要时刻相信只要我们足够用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第二篇:第三课教案
第三课 小小的船(5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唱:《小小的船》
2、练练:换气记号V;律动。
3、听听:《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
二、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自然、轻柔的声音学唱歌曲《小小的船》,感受歌曲所创造的优美、恬静的意境,培养想象力。
2、认识唤气记号;通过学习三拍垫步的律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形象,提高韵律感。
3、通过听赏歌曲《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三、教学步骤
(一)学唱:《小小的船》。
1、启发学生想象夜空景象,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引起他们的学唱兴趣。
2、指导学生按节奏熟读歌词,要注意读准两拍一字和三拍一字的歌词。
3、通过有表情的范唱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用自然、轻柔的声音唱歌。注意第四乐句“3 2 3 | 5 6 5 |”的流畅性、准确性。“3 – 2 |1 6 3 | .1--| ”与第二乐句是部分重复。
4、指导学生在每两小节处急吸气。
(二)认识换气记号。
将“V”写在黑板或卡片上,向学生介绍它的形状和名称,这个记号标在乐句的后面,表示需无声、迅速地吸气。
(三)跟着老师唱。
1、用正确的示范,教会学生急吸缓呼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在乐句中间不换气或乱换气,都不能很好地表达歌曲情感。告诉学生正确的吸气方法,即用口、鼻同时吸气,到了标记“V”符号的地方,又换一口气,要做到无声、迅速的进行。乐句最后停顿,又一次自然地吸气。
2、先唱乐谱以巩固对拍号、音符的认识和感受,再用“啦”唱旋律,以中速练习。
3、在歌曲《小小的船》的歌谱中,标上换气记号,用手势提示,让学生逐步养成唱每一句之前应吸气做好准备的习惯。
4、学生认识换气记号后,随时纠正学生换气时的不良习惯(如:耸肩、有声响等)。
(四)边唱歌曲《小小的船》边拍手。
1、让学生按节奏边读“空、嗒、嗒”边拍手,使他们知道强拍为“空拍”,弱拍“嗒嗒”拍两次手。
2、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歌,一组拍手。
(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小小的船》伴奏。
1、伴奏前,分别读准各组节奏谱,再按节奏谱相应的乐器,重点练习双响筒敲击三拍子的演奏方法。
2、调整伴奏乐器。
3、组合练习时,用适当的手势指挥学生练习,注意保持统一的速度,强调按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敲击。尤其是第三行节奏谱应轻敲两个弱拍。
(六)随音乐律动。
1、让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进行学习,用“一、二、三”的口令来统一动作。
2、学生在学会基本动作后,再随音乐《小小的船》进行垫步练习,启发学生努力表现出三拍子音乐的韵律。
3、学生熟练掌握以上动作后,变化练习形式,如: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手拉手,或交叉拉手,同时迈一侧脚或同时反方向脚进行练习。
4、换其他三拍子的音乐进行律动。
5、动作说明:
1小节:预备姿势:两人并肩站立,左右手于体前互握。
第一拍,左脚向前一步,重心在左脚上;
第二拍,右脚前脚掌在左脚跟后踮地,重心移到右脚,同时左脚离地;
第三拍,左脚再向前一小步,重心移到左脚。
2小节:与第一小节动作相反。
(七)听赏歌曲《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
1、将歌词朗读给学生听,帮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
2、初听后让学生谈谈感受,知道自己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中是幸福、快乐的。
3、与《小小的船》对比听,感受3/4拍、2/4拍所表现的不同情绪和不同的节拍规律。
第三篇:第三课教案
第三课 课文一: 伞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词语部分,使学生熟练掌握词语中生字的字形和读音,并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标准发音、意思和使用方法、范围。
技能目标:通过讲解本课词语,让学生树立能正确读、写、说的能力,让学生具备正确使用本课所学的词语组词组,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词语,让学生理解做好事不分大人小人,做好事从我做起的重要性。
词语内容 2013-9-11日(2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住本课词语中生字的字形、读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难点:1.理解词语的使用方法和范围。2.能正确使用本课词语组词组,造句。3.日常生活中能用本课词语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组织学生根据课题讲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学习词语中一边讲解词语,一边让学生组词组,造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和个人形式组词组,造句。词语学习
伞:我们班学生每人都有一把伞。
心:我有一颗热爱祖国、乐于助人的好心。头发:我的头发很黑。湿:不要穿湿衣服。
一定:肯定。如: 你一定去我家。
淋:水(雨)落在物体上。如:他被淋得像落汤鸡。敲:用手打。如:有人在敲门。蹦:跳。如:她蹦蹦跳跳地跑来了。
称赞:表扬;夸奖。如:大家称赞他“小雷锋”。干:没水分。与“湿”的意义相反。如:衣服干了。
词语例解。
将词语例解部分先让学生自己根据解释来理解词语,然后讲解词语的意思和使用方法、范围。最后按照例子组织学生造别的句子。
巩固练习给下面的词语造句。
湿 一定 淋 敲 称赞 干 奇怪 弄
布置作业 内容:复习本课词语并随便选五个词语,每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第三课 课文一: 伞
教学内容
句子学习、课文 教学时间 2013-9-12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型。2.通过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的“句子学习”部分,让学生体会句型在某种语言语法中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学习所学语言的技巧,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要重视句子学习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课文学生能用课文中所学的句型来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本课句型进行交流。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课文,让学生理解做好事不分大人小人,做好事从我做起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住课文中的重要句型,并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范围。难点:1.能用本课所学句型造句,并进行交流。2.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将学生组织自己读课文,学生读完课文后,让他们说说“小宝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要怎么学她”等问题上的感受。最后组织学生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句子学习
1.是我们班里的一位同学送我回来的。.(1)是她告诉我这个消息的。(2)是我自己不小心弄坏的。2.他的衣服全湿了。.(1)老师讲的我们全记住了。(2)班里的学生全来了。
交际活动
小组讨论。
你们班里有小宝这样的同学吗?讲一件帮助别人的事给大家听听。
巩固练习表演。
(1)三人一组,分别扮演奶奶、小玲和小宝,看哪一组演得好。
(2)一位同学演老人,另一位同学帮助老人,边做边说。看哪一组表演最好。
布置作业 内容:熟读课文。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第三课 课文一: 伞
教学内容
字词练习、句子练习教学时间
2013-9-13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加偏旁,再组词”,让学生理解组词方式学习汉语,对掌握词汇,理解语法的益处。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练习把握练习题的解决方法,能解决其他练习题,能抵抗类似的考试题。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练习题,让学生体会做练习是巩固所学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好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住“加偏旁,再组词”的内容。难点:1.能解决“模仿造句”。2.能解决其他类似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让学生分组来做题。学生做完后让每个组的学生互换书本,检查,并让他们划出来错误的答案。此后抽出几名学生上黑板做练习题。最后师生一块儿总结正确答案。
在做练习题中始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要性和自主性。字词练习
1.给下列汉子先加偏旁,再组词。
显(湿)淋湿 关(送)送回 可(奇)奇特 高(敲)敲门 圣(怪)奇怪 林(淋)淋湿 2.照样子,写一写。
(1)例:摸——摸摸 看——看看
听听 碰碰 撞撞
(2)例:说——说一说 唱——唱一唱
尝一尝 写一写 读一读 句子练习
模仿造句。
(1)是.我们班里的一位同学送我回来的。
是他哥哥给我补课。
(2)他的衣服全.淋湿了。
我把作业全写完了。
巩固练习 用所给的词完成句子。
(1)天已经黑了。(2)我昨天上街。(3)雨太大了。布置作业 内容:完成优化作业和练习册相关部分。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6
(一定)(奇怪)(淋)第三课 课文一: 伞
教学内容
课文练习,交际活动 教学时间
2013-9-16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句子”和“课堂讨论”等问题,巩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练习把握练习题的解决方法,能解决其他练习题,能抵抗类似的考试题。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交际活动”,让学生体会多思考使开阔脑筋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理解养成像小宝一样乐于助人的好习惯的重要性。难点:1.在小组讨论中能表现自己的存在。2.能解决实际问题。
3.实际生活中自己也能够作名“小雷锋”。
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在做练习题中始终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要性和自主性。
课文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句子。
(1)奶奶望着外面的大雨,心里很着急。
(2)小玲虽然没带雨伞,但衣服都没湿。(3)小宝带了雨伞,但衣服都被淋湿了。
(4)奶奶有点儿生气,她以为小宝把雨伞弄丢了。2.课堂讨论。
(1)一开始,奶奶为什么心里很着急?(2)小玲没有带雨伞,但为什么没有淋湿呢?(3)小宝带了雨伞,身上为什么湿了呢?
(4)奶奶说小宝“也是个好孩子”,那另一个好孩子是谁?
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活动,采取游戏性,思考性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课内容的兴趣。
巩固练习小组讨论。
你们班里有小宝这样的同学吗?讲一件帮助别人的事给大家听听。
布置作业 内容:完成优化作业和练习册相关部分。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第三课 课文二: 传递爱心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词语部分,使学生熟练掌握词语中生字的字形和读音,并让他们理解词语的标准发音、意思和使用方法、范围。
技能目标:通过讲解本课词语,让学生树立能正确读、写、说的能力,让学生具备正确使用本课所学的词语组词组,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词语,让学生体会乐于助人,帮助别人从我做起。
词语内容 2013-9-17日(2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住本课词语中生字的字形、读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难点:1.理解词语的使用方法和范围。2.能正确使用本课词语组词组,造句。3.日常生活中能用本课词语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组织学生根据课题讲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学习词语中一边讲解词语,一边让学生组词组,造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和个人形式组词组,造句。
教学工具: 教材,参考书 教学内容 词语学习
困:她困在一个坑里了。野外:野外风景多好看。镇:我朋友读在策勒镇小学。承诺:我给爸爸交了我的承诺书。洪水:他的车困在了洪水里。岛:湖中有一个小岛。涌:洪水向我们涌来了。
办事:做事。如:昨天我去人民政府办事。回报:报答。如:以后我一定回报你。
尽力:用一切力量。如:我尽力完成这个任务。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如:没想到,他竟然说了这句话。顿时:立刻。如:他顿时站了起来。股:量词。如:一股气;一股水。
传递:一个接一个地传送。如:我们要把中华人民的美德传递给每一位下一代。
巩固练习给下面的词语造句。
困 承诺 涌 回报 尽力 竟然
布置作业 内容:复习本课词语并随便选五个词语,每个词语造一个句子。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第三课 课文二: 传递爱心
教学内容
课文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型。2.让学生体会句型在某种语言语法中的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学习所学语言的技巧,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要重视句子学习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课文学生能用课文中所学的句型来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本课句型进行交流。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课文,让学生体会乐于助人,帮助别人从我做起。
2013-9-18日(2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记住本课课文中的重要句型,并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和范围。
难点:1.能用本课所学句型造句,并进行交流。2.从小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将学生组织自己读课文,学生读完课文后,让他们说说“你从课文中感觉到了什么”等问题上的感受。最后组织学生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克雷斯外出办事时,发生了什么事? 2.克雷斯从来没有忘记哪句话?
3.少年的话为什么让克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对这些问题学生先按照课文的内容进行回答。对最后一个问题学生进行思考,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每个学生或者每小组中的一名学生讲出自己的感受。
巩固练习我们应该从课文中学到什么?
布置作业 内容:熟读课文。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第三课 课文二: 传递爱心
教学内容 练习、拓展阅读
教学时间
2013-9-22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学习练习部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重要句型。
2.让学生体会“拓展阅读”中所表达的意思,并让学生理解重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用所学的句型来造句,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本课句型进行交流。
情感价值目标: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甜蜜。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拓展阅读”中所表达的意思,并让学生理解重视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难点:1.能用本课所学句型造句,并进行交流。2.从小养成爱学习、爱思考的性格。
教学过程设计
1.首先将学生组织再读课文,学生读完课文后,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跟学生一起读“拓展阅读”,读完后让学生以短文内容上进行讨论和交流。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克雷斯给了骑马的中年男子一些钱。(×)2.中年男子没有接受克雷斯的钱。(√)3.克雷斯每次帮助别人,都要说那句话。(√)4.听了少年的话,克雷斯感到很温暖。(√)
拓展阅读
你从“植物的寿命有多长”这篇短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巩固练习请说说您在这篇短文取得的感受。
布置作业 内容:练习册第三课。
组长意见 课后反思
第四篇:第三课教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延津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宋继胜
一、良好道德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教
案
一、教学目标 认知
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观念
认同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运用
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从理论上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与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从实践上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适用于全体公民,是大家都应当熟知和遵守的,也是理解和遵守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前提,因而是本课教学重点。把握这一重点,首先要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然后要弄清楚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与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关系;最后,还要引导学生树立知行统一的道德观,努力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1.(2)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2.从理论上讲,社会公德既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行动准则,是公民个人道德水准和社会道德风气的标志;从实践上讲,社会公德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学生在某些方面也有做得不够的地方,需要加以强化,因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把握这一重点,首先需要理解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要弄清其具体要求,理解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要引导学生树立公德意识,认同“遵守公德,人人有责”的观念;还要知行统一,自觉把社会公德放在首位,尊重和关心他人,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身体力行,并长期坚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良好公德意识和文明习惯的好公民。
3.(3)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4.从理论上讲,个人品德修养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四德”建设的基石。从实践上讲,个人品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在中职学生身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对中职学生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意义,因而是本框教学的重点。
5.把握这一教学重点,首先要理解个人品德建设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理解个人品德建设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现实意义;要引导学生从现在开始,积极参加道德实践,切实加强道德修养。
教学难点
6.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
7.家庭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学生由于年龄较轻、阅历较浅,无法深刻把握这些道德规范所蕴涵的意义,由于学生成长环境及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要做到这些道德要求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家庭美德确定为教学难点。
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要帮助学生理解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要求,并突出重点;理解家庭美德在维系家庭关系、增进骨肉亲情、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要联系学生实际,找到影响把家庭道德规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障碍,并想办法加以克服;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感悟道理,避免干巴巴的理论说教。结构线索
8.从道德知识(特点和分类)到道德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
9.从共性到个性: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普遍性的道德要求,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是针对某一领域特定人群提出的道德要求。
10.在各种道德规范的学习中,体现着知、信、行的学习路径,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信念——道德行动。
三、学情分析
11.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些经历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成效,如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学生的道德意识薄弱等。因此,老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必须从学生实际入手,将内容细细融进,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方法
12.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分组教学。
五、教学过程
13.【创境激趣】
14.提出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1:“丁丁现象”
某报就一次救人事件引发的社会现象,进行过一场“丁丁现象”的讨论。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在人车如流的街头,一男青年将一位老太太撞倒后扬长而去,一位名叫丁丁的年轻人拨开围观的人群,将老人扶起,询问伤情,和母亲一起把老人送进了医院,并打电话通知了老太太的亲属。谁知当老太太的亲属听了事情的经过后,竟然一口咬定老人就是丁丁撞的。他们的理由是:现在世界上哪有这么好的人,把人救了送到医院不说,还自愿领着病人检查,连住院的押金都给垫上。老太太摄于其家人的压力,竟然也坚持说就是丁丁撞的。报纸针对丁丁的遭遇,就当今社会上出现的类似现象进行了一场大讨论,通过丁丁与老太太的家人所表现出来的善与恶的强烈对比,对丁丁行为的赞扬与激励,对老太太及亲属的批评与谴责,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善与恶的标尺,净化了人们的心灵。就连当初撞倒老太太后逃之夭夭的那个年轻人也给报社写了信,承认自己的过失,检讨自己的行为。【引思明理】
探究问题①:大家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些生活现象的? 案例分析提示:“丁丁现象”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以善恶为判断标准的;肇事逃逸者因受到社会舆论的压力和个人良心的谴责而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这说明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来维系的。(幻灯片)探究问题②: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
由“丁丁现象”拓展开来,由学生列举,然后,分类归纳,概括为五大方面:(幻灯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就是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板书:
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探究问题:上述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理解并掌握教材关于诸规范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存在的突出的思想现实,设置以下几个辩题:
辩题①:讲爱国是唱高调,与我无关,我只想做好本职工作。辩题②:礼仪过多太古板、不实在,现代人要自由、随便一点。
辩题③:我靠自己能力做事,团结与否无所谓;办事得靠关系,自强没用。辩题④:多劳多得,凭本事吃饭,奉献观念已过时。
这些问题多数要在后面解决,所以在这儿,只需议一议,明白道理即可,不要过度展开。通过辩论,解决以下问题,达到以下共识:
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学会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认同“无论古代还是现在,做人都要明礼,做事都要合礼”这一基本要求,养成依礼而行的良好道德习惯;认同“团结”和“自强”的道德要求,学会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体与团队的关系,培养自强意识和团队精神;明确“多劳多得”与“敬业奉献”并不矛盾,培养敬业奉献的道德信念。案例2:谢延信与罗映珍
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在妻子去世后,担起了照顾瘫痪的岳父、病弱的岳母和痴呆的妻弟的责任,无微不至,精心照料,33年如一日,用一颗赤子之心演了一段家庭美德佳话,被评为“中华孝老敬老之星”,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罗映珍的丈夫是一名优秀的缉毒警察,因公负伤昏迷不醒。在守候丈夫的600多个日日夜夜里,罗映珍用爱和信念书写了一曲呼唤生命的动人旋律。在罗映珍的感召和呼唤下,她丈夫终于站了起来。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
探究问题①:在谢延信、罗映珍身上体现出哪些家庭美德?
15.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二人身上体现出的家庭道德。16.探究问题②:说一说家庭美德还包含什么内容?
17.学生讨论,列举。最后,教师在学生列举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归纳概括出五条: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18.板书:
2.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19.探究问题: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20.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可以从教材上找到。
21.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取“尊敬老人、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作为重点。
22.为此,设置三个活动:
23.首先,互动在线:讲一讲《我的敬老故事》。24.交流问题:如何与老人沟通?
25.通过此活动,从情感到理性,认同和接受“尊敬老人”的道德观念,学会与老人交流沟通,强化亲情。互动过程中,为增强情感渲染效果,可以使用手机与家长即时沟通。
26.然后,组织一次辩论: 27.正方:勤俭持家应提倡;反方:勤俭持家已过时。28.通过辩论:引导学生懂得“勤俭持家”与追求幸福生活并不矛盾,认同“勤俭持家”的道德要求。
29.最后,互动在线:小组合作,总结一个《和睦邻里十宜十忌》。30.谈体会:处理邻里关系,最重要的是什么?
31.引导学生找到其中蕴涵的“尊重、友善、关心、谅解、互助„„”等道德要求。
32.案例3:四幅漫画
33.34.探究问题:结合漫画,谈谈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
35.学生讨论。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到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公德具有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的作用;②是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③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还不尽如人意。最后,总结: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36.板书:
3.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7.首先,通过阅读和思考,理解社会公德诸规范的基本要求。
同理,要界定其中几个概念的外延。如,社会公德基本规范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有一些提法从字面上很相近,如“文明礼貌”与“明礼”、“遵纪守法”与“守法”等,但所指不同,前者仅指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文明礼貌与纪律、法律;社会公德中的“保护环境”是指在公共场所保护环境整洁、卫生,也包括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等内容,但与完整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是有区别的。互动在线:《校园公德状况扫瞄》 探究问题①:谈一谈我的公德表现。探究问题②:议一议公德意识与人品。
通过扫瞄,发现问题;通过谈一谈,反思自己的公德表现及公德意识;通过议一议,把公德意识与人品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案例4:
某市深入持久地开展以“知荣辱、懂感恩、尽责任”为主题、以“市民形象提升行动、人际关系和谐行动、干事创业回馈行动”为主要形式的个人品德建设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各行各业把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结合在一起,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各级各类学校把个人品德修养引入课堂,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塑造良好形象、提升精神境界。
探究问题:为什么说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板书:
4.成长路上的个人品德 学生思考、讨论。
探究问题提示:各行各业把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结合在一起,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各级各类学校把个人品德修养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加强品德修养、塑造良好形象、提升精神境界。
通过辅助举例,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概括:
其一,从个人品德建设在“四德”建设中的地位来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都要诉诸个人品德;个人品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其二,从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来看,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塑造完美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②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有助于明辨是非善恶荣辱,避免走弯路,入歧途,从而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③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职业态度,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有利于促进事业的成功,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
其三,从个人品德建设的现实状况来看,当前,个人品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中职学生身上也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出来,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更具现实意义。
最后,要使学生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这一观念,从而增强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互动在线:搜集各大企业用人标准,看看他们在“人品”方面有什么要求?比较这些要求有无共同点?思考:企业用人重视“人品”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人品”主要是指人的道德品质、人格等因素。企业对劳动者个人品德十分重视,“德才兼备”才是合格的劳动者。个人品德好,既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体验导行】 1.学以致用
(1)餐厅里,大家有秩序地排队打饭。这时,一个男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径直挤到售饭窗口。队伍一下子骚乱起来,后面的往前挤,队伍乱了套。①请你评论一下夹塞儿的男生的行为。②结合此事,说明在公共场所和公共生活中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
(2)周恩来的七条修身要则:①加紧学习;②努力工作;③习作合一;④要与自己和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⑤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⑥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⑦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38.①说一说同伴在个人品德方面有哪些让你赞赏的亮点。39.②找一找自己在个人品德修养方面还有哪些不足? 40.③小组合作,开发一份《个人品德修养计划》。
课堂小结 41.运用“盘点收获”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①可以从知识方面进行盘点,如:“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家庭道德的基本规范有„„” ②也可以从情感方面进行盘点,如:“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父亲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自己以前的某件事表示懊悔”,“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想对妈妈说„„”。
42.③还可以从行动方面进行盘点,如:“在学校里,我打算„„”,“在家庭里,我打算„„”,“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我打算„„”。
推荐作业
43.(1)你认为自己在家中做的哪件事情最能体现家庭美德,写下来。44.(2)为教室、餐厅、公寓、广场、操场、公厕等场所设计几条社会公德警语。
六、教学反思
45.(1)德育目标明确,德育效果好。46.这节课扫除了学生观念中的一些盲区,对道德的内涵、各种道德规范有了全面的认识,使学生从感情上认可道德,拉近了学生和道德认识之间的距离,增强了行动的自觉性,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比如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德问题,教师自身如果没有研究思考,没有深刻理解,没有把追求崇高道德作为自己的价值观,那只能是照本宣科,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教师首先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习,坚定自己的信仰,学生才可能“信其师,信其道”。
47.(2)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德育教育水到渠成。48.这一节的设计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接受。这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分组讨论和讲解、案例分析结合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手段,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整节课就像经历一次头脑风暴,在不经意间开始,又一步步走向高潮,环环相扣,使人不能放弃,最后又似春风化雨般结束,可谓润物细无声。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以人为本,使学生爱上德育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9.(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研究性学习中提升德育的实效。50.这节课的开始通过设疑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他们急于知道道德是什么,有哪些内容?但教师没有简单地把教材的内容告诉学生,利用案例分析、问题探究,更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具体,深刻领会道德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发言,自己提出疑问,教师在此基础引导分析,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整节课以学生活动为主,使学生在主动的研究过程中掌握道德规范并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取得较好的德育效果。
51.(4)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实际,找到德育的切入点。
这节课所提供的材料都是学生很熟悉的话题,而题设计更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所以能吸引学生,师生实现了良好的互动,教育教学效果显著。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材料积累,必须善于通过各种途径比如读报、上网积累材料,增强教学的新颖性、趣味性和吸引力。
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二、良好道德促进家庭幸福和人生发展
延津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宋继胜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52.了解良好道德的作用,理解良好道德在促进人生发展、推动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
53.认同良好道德的重要作用,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对人生与社会的重要意义。
运用
54.自觉进行道德修养,推动个人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教材分析
55.教学重点
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良好道德的作用表现为几个方面: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促进人生的发展是道德最重要的作用,也是离学生的自身需求最近的作用,理解好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它几个方面。因此理解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2)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高尚道德通过影响先进生产力发展、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调整人际关系从而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
道德能够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
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但学生由于年龄较轻、阅历较浅,无法深刻理解各种不良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让学生掌握高尚道德对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道德能够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确定为教学难点。
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意识形态,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社会的影响。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感悟道理,避免干巴巴的理论说教。3.结构线索
按照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的线索,从良好道德对人生发展的作用谈起,过渡到高尚道德对于推进社会和谐(对先进生产力、其他意识形态、人际关系的影响)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些经历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成效,如社会一些不良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生的判断能力弱,道德意识薄弱等。因此,老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必须在教学中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从实际入手,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
用投影仪投影道德模范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投影:孔子、雷锋、王进喜的图片 讨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他们都具有良好的道德。这说明良好道德对他们人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良好道德是怎样促进人生的发展的呢?
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教师讲述案例: 案例1:“马福元事迹”
马福元,男,20岁,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学生。
家在重庆南川的马福元,出生仅3天母亲就离家出走,12岁时父亲病逝,一贫如洗的家里只剩下他和78岁的爷爷相依为命。17岁的马福元好不容易考上了学杂费、食宿费全免的“宏志班”,80多岁的爷爷却意外摔伤,从此卧病在床。马福元背起爷爷去上学,用微薄的生活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木棚房,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爷爷。由于房间很潮湿,爷爷风湿病一受寒就会发作,几乎每天晚上,马福元都要为爷爷暖被窝。一次,邻居阿姨给他几个鸡蛋,他担心爷爷不吃,就把鸡蛋蒸成鸡蛋羹悄悄地埋在爷爷饭里给爷爷吃,自己却一棵白菜吃上两三天。读书期间,为给爷爷治病,他一直坚持在学校饭堂打工。
56.马福元没有因为照顾爷爷耽误学习,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2006年3月,还在读高三的马福元,获得了由团中央、全国学联评选的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特别奖,在200多名候选人中得票最高。其实马福元对这些都不那么在意,他甚至很少看报纸和网络对他的报道。他说:“作为学生,我希望自己在一个平静的学习环境中,扎扎实实搞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过硬的本领,回报社会’特别是无数给予我太多关爱的人。这既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爷爷对我的期盼。”
57.【引思明理】
58.探究问题①:在案例中,马福元具有哪些良好道德品质? 59.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60.案例分析提示:在这个案例里,马福元刻苦勤奋,勤俭节约,孝顺长辈等。61.探究问题②:这些良好道德对他的人生发展有什么影响? 62.学生讨论,教师提问。63.分析提示:
64.正是这些良好道德促使他不断完善和推动自我的发展。案例中他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把爷爷照顾好,而且学习成绩优异。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后,他对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念念不忘,立志将来回报社会。对长辈的孝顺之情和对社会感恩的心将不断鞭策着他走向成功。
65.总结: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66.板书:
67.引领人生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68.1.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69.2.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70.学生活动:选择班里某个宿舍的学生,要求他们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出他们宿舍最受欢迎的人的名字,然后上交给老师。
71.老师公布这位“最受欢迎的人”,再提问其中某个学生:“为什么他会最受欢迎?”
72.教师总结:具有良好道德的人,懂得尊重别人,经常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所以在人群中,一般比较受欢迎。相反,如果有一个人,不懂得尊重别人,自私自利,那么久而久之,便会成为孤家寡人了。所以,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73.良好道德可以促进人生发展:①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②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③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74.2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75.阅读教材38-39页材料,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铁人精神?2.还有哪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事迹?
76.学生发言
77.教师总结:铁人精神体现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
78.教师讲述事例:李春燕:最后的赤脚医生
事例:李春燕,24岁的时候成为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道是啥原因。
79.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李春燕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他待遇,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
80.2004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于是李春燕没有离开。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81.82.教师总结:王进喜的铁人精神,李春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83.思考:良好道德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84.学生发言 85.教师总结: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可以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鼓舞我们全身心投入到社会的经济建设上,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李春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我们要敬业、乐业,以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为重,将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良好道德,有利于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良好道德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86.(过渡)良好道德怎样推动社会发展?
87.每个社会都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有些意识形态有利社会发展,如: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有些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有不良影响,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
88.教师总结: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意识形态能引导、促进社会的发展壮大;相反,错误的消极的意识形态会阻碍社会的进步。所以我们必须以高尚道德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引领、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89.高尚的道德不仅可以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还能够推动社会和谐。90.学生阅读教材第39~40
91.思考:高尚道德为什么能够推动社会和谐? 92.学生发言 93.教师分析: 94.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95.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96.学生讨论交流
97.教师总结:自身道德修养提高之后,足以为一家表率,这样,家庭便自然而然地会治理好。在齐家的基础上,治国与天下平也就不是难事了。这便是古人幻想的治国道路。同样的道理,我们培养高尚的道德,就能以德服人,促进家庭幸福、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创建和谐社会需要良好道德,良好道德能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98.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高尚道德有利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推进社会和谐。
六、课堂小结
99.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100.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101.2.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102.高尚道德通过影响先进生产力发展、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调整人际关系而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
七、推荐作业
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部分社会公德警示语,或公益广告画,并制作成宣传栏,放在校园里合适的位置上。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案例对于教学有关键性的作用。好的案例对学生有强有力的吸引力,老师和学生都较容易进入角色,能改变以往老师个人讲,学生全体听的状况。课堂活跃,气氛热烈,能充分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好的案例能促进学生们对教材内容深入理解,对基本原理理解透彻,对基本知识掌握扎实,使学生的分析问题、推理能力增强。同时好的例子还可以改变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课堂学习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收到良好的效果,对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能起重要作用。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尽可能发掘好的适合教学的案例。
第五篇:第三课第一节教案
课时:6
时间:9.19 第一节学生回眸传统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家的民族。
2了解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和讲究家庭秩序。
3了解中华文化和家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家的民族。教学难点:
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家的民族。教学用具:
多媒体 预设内容 重视家庭教育和讲究家庭秩序。2 姓名文化和家文化。学习目标 你是否感受到父母对你的殷切期望,父母是怎样教育你的?那些教育方式你能接受那些不能接受? 你知道古代有哪些家法?你认为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不可取的? 3 父母给你取名字的寓意,给大家讲讲家族中令你感到骄傲的人。4 填写p29表格 回顾与反思
学生查找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典故,并与同学交流,在交流中感受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