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计划及方案
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计划
及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和《残疾人保障法》,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权,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针对我校残疾儿童人数的减少,目前有两名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更便于我们把工作做细、做深,从而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的工作,为残疾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经研究决定我校采取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方案。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李荣成 副组长:严世山
组员:其他各中层及随班的各科任教师
(二)制定、落实保障制度
1.重视残疾儿童入学教育工作,加强领导。2.加强宣传动员,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3.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必备师资。
4.加强对残疾少年儿童任课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教学水平。5.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师生结对制度,促进残疾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二、具体工做安排
(一)随班就读
1.教育要面向全体,根据残疾儿童的残疾情况选择教育形式,正确看待残疾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差异,决不放弃任何一个。
2.承认随班就读生的个体差异,并试图缩减差异,因材施教,对随班就读学生区别对待。
3.在课堂上及时关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想办法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4.作业布置分层次,及时批改,多鼓励、多指导。5.加强家校之间联系,了解家庭情况,多沟通走进学生内心,多做思想工作,消除内心的自卑感,杜绝班上学生欺负、辱骂等现象发生,为他们创造充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送教上门
针对无法到校随班就读的学生,我校采取送交上门的方式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1.制定送教上门的计划和方案,分配送教上门的责任教师,定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3.每学年初、学年末举行送教教师工作座谈,研究计划,总结工作。
4.要根据所确定的服务对象的情况,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
5.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教案,教学过程、作业资料等。
第二篇: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计划及方案
天巨泉小学2017-2018 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计划
及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和《残疾人保障法》,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权,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工作,针对我校残疾儿童人数的减少,目前有两名残疾儿童的具体情况,更便于我们把工作做细、做深,从而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我校领导非常重视落实残疾儿童教育有保障的工作,为残疾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条件。经研究决定我校采取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方案。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李作亭
副组长:张晓玲 鲁雪健
组员:各班班主任教师
(二)制定、落实保障制度
1.重视残疾儿童入学教育工作,加强领导。2.加强宣传动员,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少年儿童入学。3.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必备师资。
4.加强对残疾少年儿童任课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对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教学水平。
5.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师生结对制度,促进残疾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二、具体工做安排
(一)随班就读
1.教育要面向全体,根据残疾儿童的残疾情况选择教育形式,正确看待残疾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差异,决不放弃任何一个。
2.承认随班就读生的个体差异,并试图缩减差异,因材施教,对随班就读学生区别对待。
3.在课堂上及时关注,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想办法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4.作业布置分层次,及时批改,多鼓励、多指导。
5.加强家校之间联系,了解家庭情况,多沟通走进学生内心,多做思想工作,消除内心的自卑感,杜绝班上学生欺负、辱骂等现象发生,为他们创造充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送教上门
针对无法到校随班就读的学生,我校采取送交上门的方式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1.制定送教上门的计划和方案,分配送教上门的责任教师,定期开展送教上门活动。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采取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效益。承担“送教上门”服务的教师,要针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残疾类别,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化教育方案。
3.每学年初、学年末举行送教教师工作座谈,研究计划,总结工作。4.要根据所确定的服务对象的情况,多形式地选择“送教上门”服务方式。
5.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教案,教学过程、作业资料等。
第三篇: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保障
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保障
摘要: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其教育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其中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指出:会员国应保证残疾人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包括使最严重残疾的儿童享受义务教育。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我国对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也逐渐重视起来,出台了一系列与残疾儿童教育有关的法律,如《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这些都对残疾儿童教育保障做了相关法律规定,同时,国家也在加大对残疾儿童教育的资金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特殊教育学校也随之不断增加,办学条件也在逐步改善,特殊教育的形式也日益多样。此外,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职称也在逐渐提高,为残疾儿童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尽管我国已经在残疾儿童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仍然存在着义务教育比例低和升学率低,教育质量差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残疾儿童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一些改善建议,希望可以为我国残疾儿童教育保障提供一些有益帮助。
关键词: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法律保障,学校建设,师资保障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残疾儿童的概念界定
对残疾儿童的界定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区分。在我国,对残疾儿童(Disabled Child)的定义采用狭义上的概念,指生理功能,解剖结构,心理和精神状态异常或丧失,部分或全部丧失日常生活自理,学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 14 岁以下儿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把残疾人分为视听、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由于这些方面的缺陷导致残疾儿童比正常儿童在知识的学习接受方面差一些,受教育的年龄和年限往往会推后。因本文主要研究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情况,因此将其年龄界定为 6-16 岁。
1(二)残疾儿童教育的界定
残疾儿童教育就是以满足残疾儿童的教育需要,从其身心特征出发,本着最大限度地发挥受教育者潜能的原则,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增强社会适应力的一种教育,它是对普通常规教育的一种补充。
2(三)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的界定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作为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家和社会提供给患有残疾的儿童享有平等教育机会的一种制度安排,旨在通过教育来发展其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增强其融入社会的能力,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保障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种制度安排通常是通过法律的形式实现的,除了法律规定之外,师资的培训和学校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条件,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二、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的现状
众所周知,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保障有赖于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多方合力才能使残疾儿童获得发展的机会,为未来的独立、有尊严的生活奠定基础。而国家的保障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国家的立法将使残疾儿童的教育有法可依,学校的基础 1 闫伟.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政策发展及完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2王宇.残疾儿童教育之中美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9 设施建设、师资的培养将关系到残疾儿童去哪接受教育的问题,必须予以保障。因此下面将 从立法、学校、师资等角度对我国现行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教育保障的现状进行概括。
(一)立法保障现状
2006 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增加了随班就读的教育形式,并且将其作为对残疾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形式,并且对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学校做出了处罚规定。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县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责令学校限期改正,如果情况严重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2008 年 4 月 24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
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进行了修订,提出要保障义务教育,代替了过去的着重发展义务教育的说法。增加了“各级人民政府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给予寄宿生活费等费用补助”的规定,比 1990 年的《权益保障法》在经费保障方面更加有利于残疾儿童,也体现了国家在不断的加大投入力度。
2013 年 2 月教育部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进一步扩展了传统的残疾人教育对象,不单局限于视力、听力、肢体和智力残疾,还扩展到脑瘫、孤独症、自闭症、多重残疾等残疾类型。对残疾人教育的方式更加突出“融合教育”的理念,主张优先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或特殊教育班,如果普通学校难以满足需求,才由特殊教育学校提供,并且提出要通过改善普通学校的无障碍环境,建立个别化的教育计划来提高普通学校的教育质量。另外明确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责,规定实行特殊教育专业证书制度。增加教师编制和相关专业人员的配置,不仅要保留特殊教育教师的津贴,还要继续扩大享受津贴的范围。
残疾儿童教育相关的法律条文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为主的法律体系,在教育形式经费保障、师资保障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为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具体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学校建设现状
学校作为残疾儿童上学的场所,是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中最关键的要素。学校建设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入学情况,而且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在我国残疾儿童就读的学校分为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两类。普通学校作为接收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载体,它的设施完备程度和教师专业水平是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2003 年教育部在全国选择了 100 个县开展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少县区增加了配套经费,普通学校建起了资源教室。2014 年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又对随班就读提出了新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要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辅助周边随班就读的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特殊教育学校则是承担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和满足特殊教育需求的专门机构,其数量和分布关系到能否满足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和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按我国的行政区划将特殊教育学校分为东、中、西三个区域,2013 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 1933 所,东部 11 省共有 812 所,占全国的42%,平均每省有 74 所,其中河北最多有 155 所,海南最少只有 7 所,相差 148 所。中部 8 省共有 613 所,占全国的 31.7%,平均每省 77 所,其中河南最多有 137 所,吉林最少有 47 所,相差 90 所。西部地区 12 省共有 508 所特殊教育学校,占全国的26.3%,平均每省 42 所,与东中部地区差距明显,其中四川最多有 119 所,西藏最少只有 5 所,相差 114 所。另外特殊教育学校按照行政级别可以分为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县镇特殊教育学校和农村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呈现直线增长的趋势,从2004 年的 1560 所增加到 2013 年的 1933 所,增加了 373 所,平均每年增加 41 所,平均增长率为 2.4%;城市的
1数据来源:2013 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的分地区特殊教育情况
特殊教育学校从 2004 年的 710 所增加到 2013 年的 942 所,增长了 232 所,尤其是 2011 年迅速增加,从 2010 年的 750 所增加到了 907 所,增加了 157所,体现了国家在加大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县镇的特殊教育学校从 2004 年的 771 所增加到 2010 年的 867 所,增长了 96 所,2011 年开始下降,下降到了 2004 年的水平之后又开始增加,2013 年增加到 872 所;农村的特殊教育学校从 2004 年的 79 所增加到2013 年的 119 所,增长了 40 所,平均每年增加 4 所,但相比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差距太大,急需加强。
(三)师资建设状况
在特殊教育方面,教师做为学校的软件,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何缩小残疾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差距,就需要特殊教育教师悉心与专业的教导;由于我国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特殊教育教师较少,没有统计数据,因而只能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情况进行介绍。2003 年至 2013 年间我国特殊教育专任教师由 30349人增加到了 45700 人,增加了 15351 人,平均增长速度为 4.18%。特殊教育在校学生数由 2003 年的 36.5 人增加到了 36.81 万人,增加了 3100 人,平均增长速度为 0.08%。相对而言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增长速度还是很快的。与此相对应特殊教育的生师比也在不断的缩小,由 2003 年的 12:1 缩小至 8:1,这是我国十年来不懈努力的成果。当然除了教师的数量,最重要还是教师的质量。衡量教师质量的指标包括教师的学历,教师的资格认证,教师的职称和教师的工作经验。2013 年我国特殊教育教师的学历中,本科学历 54.91%,专科学历占 38.48%,研究生毕业的微乎其微,仅占 1.54%。特殊教育专任教师中受过专业培训的占 61%,并且是学历越高受培训的比例越高,研究生受培训的比例达到 70%,而高中以下受培训的比例仅为 46.43%。2
三、完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的对策
(一)加强法律建设,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
1、提高立法层次,出台专门法律
基于我国现在还没有针对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专门法律,我国的立法机关应尽快制 定《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法》,以此来保障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权。在这部专门立法中明 确残疾儿童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改变过去在《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保障法》中对 残疾儿童含义鉴定的不一致。在保障内容方面使所有适龄阶段的残疾儿童都能依据法律 的规定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明确自己的义务。对于能适应学校教学的残疾儿童少年,居委会、村委会、监护人所在单位、残疾人联合会有义务劝说其监护人送其入学。任何 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禁止招用残疾儿童工作,禁止威胁、哄 骗残疾儿童乞讨、卖艺或者从事其他有害身心健康的活动。
2、明确相关标准,使操作有法可依
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专门法重点要明确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特殊教育学校的相关标准,包括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班级学生总数、残疾儿童的残疾程度,特殊教育学校的设立标准。通过这些标准的确定可以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应该采取哪种教育形式,班级应该是多少人、应该有几个残疾孩子,从而可以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二)加强学校建设,满足就学需求
1、完善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普通学校缺乏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这就制约了残疾儿童的随班就读,尤其是肢体残疾儿童的就学,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的改善教育的环境。在普通学校增加残疾儿童需要的设施,如校园楼梯增加斜坡的设计、电梯的安装,残疾人厕所的配备,在教 1 数据来源:2004-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情况 2 数据来源:2003-201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 数据来源:2013 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特殊教育教师学历整理
室安装可调试灯,配备听力辅助器材等等。在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较多的区域设立特殊教育资 源教室,配备基本的教育教学设施和康复设备,安排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为残疾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和康复训练。
2、增加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学校设施
针对农村残疾儿童多而特殊教育学校少,中西部特殊教育学校少的情况,应加大特殊教育学校在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力度,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使得特殊教育学校真正分布在残疾儿童需要的地方。
(三)注重师资培养,提高教师质量
师资力量的建设始终是办好教育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存在着特殊教育教师短缺的情况,这不仅与我国的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有关,也与当前特殊教育教师的薪酬福利待遇有关。
首先,教育部要鼓励有条件的综合院校、师范院校、医学院校开办特殊教育的专科、本科教育。对于已经开办的高校则应提高办学质量,申报研究生点,并扩大招生规模,使得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跟得上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当然,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注重专业实践,这样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服务于残疾儿童的教育。
其次,相关的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共同落实特殊教育教师的编制问题,完善岗位的补贴制度,提高这些教师的福利待遇,吸引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做特殊教育教师,不要造成人才的浪费,可以做到“招来人”。对于现在在职的特殊教育教师也要建立完善的职称晋升制度和培训制度,做到“留住人”。只有将清晰的职业晋升通道展示给这些教师他们才有动力留下来并且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长效的培训机制的建立则有助于特殊教育教师不断地学习更多科学的专业的技能,提升特殊教育的水平。
残疾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极易被忽略。但是,作为未成年儿童,无论他们是否身体健全,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国已经做了许多努力来保障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但仍存在不足,残疾儿童教育保障的现状仍旧刻不容缓。在此从立法、学校建设、师资培养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我们当下残疾儿童的教育提供一些帮助。终有一天,全部残疾的孩子可以像普通儿童一样,在校园中快乐生活。
参考文献:
[1]王孟楠.《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08 [2]潘小宁.《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权国家保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8 [3]闫伟.《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政策发展及完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4]王宇.《残疾儿童教育之中美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9 [5]李莎.《残疾儿童特殊教育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6]中国残联.《残疾儿童立法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0 [7]教育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 年)》
http:// [8] 2013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files/moe/moe_633/201407/1 71144.html
第四篇:残疾儿童个性化教育方案(针对性完成)
残疾儿童个性化教育方案
北票市小塔子乡虎爪小学
xxxx,男,xx年xx月xx日出生。家住xx市xxxx乡xx村xx组。身份证号:xxxxxxxxxx,残疾证号:xxxxxxxxxxxxx。
该学生由于出生时大脑缺氧,导致智力残疾。现在生活不能自理,一切生活起居都需要家人来照顾,时刻不能脱离监护人的看护。
针对该同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此教育方案:
一、语文学习方面:
1、从最基础入手学拼音
结合该生的情况,从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开始学习,不做掌握程度要求。一个一个地指认读,一遍一遍地领认读,从依次读到个别指认读。
2、认读生字有耐心
认字教学对该生来说是个极大的难点,这就需要送教教师有极大地耐心。从认识一个字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认,哪怕几天学会一个字也是收获;一个字一个字地积累,哪怕反复地认读一个字也是成功;一次又一次地坚持,只有坚持才有进步。
3、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从一个词语开始训练,逐步拓展加字,训练再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二、数学学习方面
1、数数练习从数手指开始。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地练习数数,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把数量与手指数对应起来数,知道自己数的是几个。
2、数数练习从数手指向多个数字拓展,同时结合与实物的对照来练习数。
3、物数对照计数练习,能够区分多几个,少几个。
4、能够区别不同形状,在教师的帮助下,能按要求找出指定形状的物体。
5、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找出颜色与数字对应的练习。
6、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10以内的数字拆分活动。
三、家长辅导方面
1、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家长参与进来,为家长自己辅导孩子奠定基础。
2、教师与家长时刻保持联系,指导家长在家辅导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四、教师的自我学习
1、教师要主动上网寻找与教育残疾儿童相关的文字资料和视频资料,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送教上门的教学方式方法。
2、教师要主动与同事探讨送教上门工作中出现的突发状况,积极向专家学习,向同事学习,更好地为残疾儿童服务。
第五篇:残疾儿童关爱方案
关爱残疾儿童工作
实施方案
新
集
中
学
新集中学 2015年9月9日新集中学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
当同学们每天健康成长时,还有一部分残疾儿童由于身体原因不能接受正常的学校教育,为了给这些孩子送去一些温暖,为能让这部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校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残疾学生康复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关爱工作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维护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残疾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二、领导机构:
组
长:马德辉
副组长:杨志亮
杨文元
赵玉贵
组 员:台银忠
马 军
刘黎明 马世武
剡俊虎
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
积极探索、创新残疾儿童教育管理模式,把学校建成残疾儿童的温馨家园和成长乐园。组织全体教职工认领受助学生,分析研究,找到影响这些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残疾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实现残疾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目标。
四、主要措施:
1、建立帮扶学生档案,签订承诺书。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残疾儿童的底数,建立每残疾儿童的专门档案。学校与党员教师签定帮扶残疾儿童工作承诺书。
2、建立健全教职工与帮扶学生的谈心制度。教职工要经常与结队学生谈心,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教职工要不时与帮扶互相交流、沟通,掌握被帮扶残疾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定期家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召开教职工、受助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3、开展人文关爱活动。注重对帮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思想上出现问题、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结对教职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多与学生交流,作到细致入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充分利用我校的心理咨询室,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他们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鼓励结对学生积极参加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和学校、老师们对他们的关心。
4、加强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通过电话家访、实地家访等方式充分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孩子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学生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学生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残疾儿童的帮扶工作将作为全体教职工学期考核和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年终评出模范教师,也就是学校的先进工作者,凡工作不够认真深入的不得参加学校的评优评先活动。
新集中学
201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