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教案

时间:2019-05-13 21:2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教案》。

第一篇:《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教案

第3课 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

主备人:田芙蓉 参备人: 陈孟

教学目标

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的意义。通过汉文与日文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接受中国先进文化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汉字和日文两种文字共性的归纳,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效仿隋唐封建制度,实现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的了解,认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一、重点: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二、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述法、图示法、问题探究等。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上古亚非文明,知道了产生于亚洲和非洲大河流域的几个神奇辉煌的古代文明,今天我们将和同学们一道,继续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两个古代国家,即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也就是封建时代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我们着重从日本大化改新、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国家的兴起三方面来了解这段历史,首先我们看日本的大化改新。(板书第一子目,导入新课)

学习新课:

一、日本大化改新

(教师引导过渡)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一次成功改革。当时的日本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有哪些具体内容?改革收到了什么效果?我们下面逐一探究,先看背景。(教师板书第一个小标题)

㈠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

(教师出示《古代日本》地图,帮助学生弄清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并结合P15小字对改革前的日本情况做概略介绍)日本位于亚洲东北部,是西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国,其领土同我国大陆最近处仅相隔400余海里,同台湾岛更仅相隔100多海里,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列岛很早就有居民活动。公元前1世纪前后,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5世纪初,大和国统一日本,国王最初称“大王”,以后称“天皇”。居民被编入各种不同的“部”里,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称为“部民”。部民没有人身自由,地位近似于奴隶。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统治,各种矛盾空前激化,大和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大化改新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6第一段大字,了解大化改新这一历史名词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大化改新的时间、组织者、目的、名称由来等基本内容,教会学生善于抓住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掌握历史史实的方法)

㈡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师指导生阅读教材P16第二段大字,要求学生从三方面归纳大化改新的内容,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1.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

2.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3.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师启发提问:大化改新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引导学生探究大化改新的意义)

㈢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生回答,师总结)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思考,组织探究活动)

1.7世纪中叶的日本通过一次成功的改革,克服了统治危机,实现了国家的跨越发展,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2.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可重点借助汉字对日本文字的影响去应证:指导学生看教材有关图片:《片假名》《平假名》《日语短文》,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他们之间的联系,认识中国汉字对日本文字的重大影响)

10世纪中期以后,日本发展又有新变化,班田制经济逐渐被封建庄园经济取代,武士集团开始形成。到1192年,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直到明治维新结束。

(师过渡)刚才我们了解了日本是完成封建化进程的方式途径,那么西亚的阿拉伯又是怎样建国和完成封建化的呢?我们接着看第二个问题。(师板书)

二、阿拉伯的兴起

(师引导过渡)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有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芝麻开门的故事、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列举,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学习兴趣),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师板书:伊斯兰教的创立)

㈠伊斯兰教的创立

(师设问过渡)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创立的?兴起于哪一地区?创始人是谁?基本教义是什么?它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有何关系?下面我们逐一探究。先看产生的社会背景,即6-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社会形势。(教师板书)

1.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

(师概略介绍)6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团结阿拉伯民族,要团结整个阿拉伯民族,一个重要方面就要使阿拉伯人在同一种信仰之下统一起来,一神教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2.宗教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⑴指导阅读教材P17第一段大字,要求学生把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创立者和兴起地区等基本要素勾画在书上,并记住。

⑵结合教材小字,教师概略介绍穆罕默德其人及创立伊斯兰教的简单经过。㈡政教合一政权的建立(622年,麦地那)

⑴弄清穆罕默德建立政教合一政权以及实现半岛统一的简单过程。⑵理解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是政教合一政权的国家。㈢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国家兴起的作用

神教教伊斯兰教适应阿拉伯半岛统一需要而诞生,伊斯兰教的迅速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各部落迅速走向统一,并建立起统一的、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在国家和民族统一中起过重要作用。

阿拉伯半岛统一后,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以“圣战”为号召向外扩张,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

(总结梳理如下要点)

7世纪初,创立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 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630年,兵临麦加城,迫使麦加贵族皈依伊斯兰教。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中古的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阿拉伯在也在向外扩张过程中实现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化。大家重点掌握日本大化改新(时间、组织者、内容和作用)、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地点、创立者)和阿拉伯政教合一国家的建立(时间、地点、建立者)。【练习巩固】

一、选一选

1、日本大化改新开始的时间是()

A、公元前1世纪前后 B、公元622年 C、公元7世纪中叶 D、公元646年

2、主持大化改新的日本天皇是()

A、明治天皇 B、孝德天皇 C、裕仁天皇 D、德仁天皇 3、7世纪初,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是()

A、建立统一国家 B、废除奴隶制度 C、对外扩张领土 D、创立伊斯兰教

4、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

A、玉皇大帝 B、穆罕默德 C、释迦牟尼 D、传说耶酥

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来源:学§科§网]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庙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请回答:①这是哪国的改革法令?颁布于何时?

②此法令属于哪一项改革内容?

③这次改革对该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三、课堂延伸:

1.你认为日本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2.结合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关系,谈谈你对宗教的认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篇:中古日本和阿拉伯国家历史网络教案设计者韩冬

中古日本和阿拉伯国家

唐纪云

知识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汉文和日文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接受中国先进文化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汉文和日文两种文字共性的归纳,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

通过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效仿隋唐封建制度,实现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 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文 明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的了解,认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二、难点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教具准备:挂图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复习中日隋唐时期的交往导入 一.日本的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 ⒈大和统一日本(提问)日本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大和统一(掌握统治者名称)、部民制 ⒉大化改新(646年)

1)背景:朝廷统治的危机,孝德天皇的上台 2)改革的内容:(提问,归纳)分析: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内容;深受唐朝的影响 3)历史意义: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分析: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内容;深受唐朝的影响。3.幕府统治的建立(学生自度,提问,了解)日本幕府统治建立的标志:1192年源赖朝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幕府”一词的含义

日本封建庄园的发展→武士集团的兴起

二、阿拉伯国家的兴起

(一)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伊斯兰教的创立(板书)1)历史背景(板书)阿拉伯半岛地理位置(结合地图分析)创立背景归纳成三点来理解:A.由于“各部落有自己信仰的神”,所以半岛未能实现统一。B.“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残酷的战争。C.贵族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财富,人民为了消除社会纷争,获得安定的生活生产的环境,他们都渴望半岛尽早统一。这说明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同的宗教信仰能把人们维系在一起,成为人们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既然“各部落有自己信仰的神”是阿拉伯半岛不能实现统一的思想障碍,那么,创立一个一神教,用以统一人们的思想,也就成为实现阿拉伯半岛统一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了。在这种形势下,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教兰教

2)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板书)在阿拉伯半岛西部红海沿岸,有一条通商要道,要道上有两座著名的商业城市麦加和麦地那(指图)。7世纪初,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传教。他号召大家都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安拉”。这种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穆罕默德的说教被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的必修课。

(小结:学生答出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地点、人物)由于穆斯林遭到麦加贵族的迫害,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因此622年后来被定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元,即回历元年。要求同学们必须记住这个重要的年代。

2.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实现统一

630年,穆罕默德从麦地那返回来,进军麦加,麦加贵族无力抵抗,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和宗教领袖,即政教合一的国家元首。不久,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二)阿拉伯帝国(板书)1.帝国的形成与繁荣(板书)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继承人称为哈里发。哈里发接连征服了西西、北非、中西和欧洲的西班牙等地。8世纪中期,阿拉伯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指图说明帝国的疆域)。阿拉伯承袭了被征服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制度。这种情况在世界历史上是个特例。随着哈里发的扩张,伊斯兰教传到了帝国势力所及的一些地方,逐渐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帝国初期的100年间,国势强盛,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帝国的首都巴格达是一座繁华的国际性大城市。(让学生阅读教材56页第一段小字,具体地了解、感受巴格达的繁华景况。)2.帝国的衰亡(板书)帝国衰亡原因:1)人民起义的打击;2)封建割据势力的成长;蒙古人的征服。(提问法)10世纪时,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三个哈里发国家。指导学生看脚注,以明确三个哈里发国家的称谓。

巩固小结:1.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强盛、分裂→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的基本线索,进行小结

布置作业:学习目标。(当堂课上做并订正)板书设计:(见前)教学后记:

第三学习主题: 古代欧洲文明

第4课 古代希腊

邵兴兰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知道希腊著名的奴隶制城邦斯巴达和雅典,掌握雅典著名的改革家梭伦、伯里克利及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希腊文明的起源及城邦繁荣的状况。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阅读插图,提高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认识奴隶制民主的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古代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了解希腊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劳动的基础之上的史实,理解古希腊文明是奴隶制文明;

通过雅典民主政治从形成到繁荣过程中的梭伦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对学生进行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进行改革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雅典民主政治、希腊城邦的繁荣。

二、难点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教具:图片、挂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由奥运会的来历导入

一、古希腊的繁荣

1.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临海、多山 2.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国家机构:奴隶制共和国 爱琴文明的历史地位 3.斯巴达和雅典 1)斯巴达:地理位置

居民组成 斯巴达人、皮里阿西人、希洛人及阶级状况 国家机构:奴隶制王国

2)雅典:地理位置→经济状况

居民组成:雅典公民、奴隶和外邦人。出现时间、地点、线形文字及迷宫

4、古希腊的繁荣 提问、讨论、理解:

公元前5世纪希腊进入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繁荣的时期。表现为:一是奴隶制的繁荣。奴隶制度充分发展起来。当时奴隶数量众多,被广泛使用成为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奴隶的地位非常低下,被看作“会说话的工具”(亚里士多德语)。二是经济的繁荣。雅典的商业发达,各种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商贾云集,是当时地中海地区国际贸易中心。三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四是文化的繁荣。雅典思想文化活跃,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哲学家。戏剧活动兴盛,创作了大量流传于世的悲剧和喜剧作品。雕塑和建筑艺术成就巨大。这一切,使雅典成为希腊世界最先进的城邦。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古希腊繁荣时期城邦政治知道的基本情况

明确:绝大多数城邦废除了国王,实现共和,一些城邦建立了公民享有充分权利的民主国家。

2、梭伦改革 学生阅读,明确

梭伦改革的背景、时间、内容及主要的民主权利机关。

3、伯里克利改革 学生阅读,理解

改革的目的、内容及结果

4、讨论:我们该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雅典的民主政治由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和“贝壳放逐法”构成,基本上实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每一个有公民权的男子都有参加五百人会议的机会。

雅典民主政治建立的基础是奴隶主对奴隶的专政,是为雅典的奴隶制经济、奴隶主服务的,规定只有男子才有公民权,奴隶和妇女都没有政治权利,即使享有公民权的人,也不可能经常参加政治活动,实际上真正参与民主政治活动的人是不多的。据当时粗略的估计,雅典的奴隶达三十六万五千人左右,外邦人和无产者约四万五千人,自由公民,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共约九万人。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总结:

关键词:爱琴文明、城邦、梭伦改革、民主政治 作业:学习目标 板书:以上条目 教学后记:

第2课 古代罗马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罗马共和国建立和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记住恺撒、屋大维及其相关的史实;知道布匿战争;了解罗马奴隶制发达的状况和斯巴达克起义;理解古代罗马国家的奴隶制性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转化,分析罗马共和制崩溃、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变化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认识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奴隶制性质,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让学生概述斯巴达克起义的过程和起义奴隶的英勇斗争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罗马社会经济繁荣的史实,认识广大奴隶为社会经济繁荣所作的贡献,对学生进行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教育;

通过学习斯巴达克起义,使学生认识到奴隶起义具有正义性,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古代罗马社会经济的繁荣是建立在奴隶劳动基础之上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重点

罗马国家的演变过程、罗马奴隶制。

二、难点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复习导入:

复习旧课:古代希腊的奴隶制城邦、雅典的改革、希腊的文化、商业中 心、亚历山大帝国。从意大利半岛的地形特征导入。一.罗马共和国

1.罗马共和国的建立 罗马城的来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材料)公元前509年建立奴隶制共和国。2.罗马共和国的征服和扩张 1)对意大利的统一 2)布匿战争

3)对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征服

3、。罗马的共和制度

国家机构:执政官、元老院 4.罗马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奴隶使用的普遍和奴隶地位的低下 5.斯巴达克起义 时间:前73年 经过

历史意义:世界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二.罗马帝国

1.罗马帝国的建立

背景:罗马奴隶主统治遭到沉重打击,军事实力人物为建立军事独裁进行争夺。建立者:屋大维 时间:公元前27年 2.帝国前期的繁荣

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我国称之为“大秦”帝国繁荣状况 三.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1.罗马帝国的衰落与分裂

原因:罗马奴隶制的危机、日耳曼人的入侵 分裂:公元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两部分、首都 2.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消灭 历史影响:标志 巩固小结

古罗马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 作业:学习目标

板书设计: 按以上条目板书 教学后记:

第3课 中古时代的欧洲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和西欧封建庄园形成的时间,记住11世纪前后西欧著名的工商业城市的名称,记住拜占庭帝国名称的由来和灭亡的时间;了解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及影响;理解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分析查理大帝和查士丁尼大帝在历史上的作用,提高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对学生读图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比较5世纪叫世纪西欧和中国的情况,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教会的作用,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西欧社会结构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封建制度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的社会制度,比原西罗马奴隶制更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西欧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农奴的处境仍然很悲惨;

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分析教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统治及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教会统治的黑暗; 通过对比9世纪一14世纪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情况,认识东方文明的先进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封建等级制度;教会的统治。

二、难点

西欧城市的兴起。教具:挂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一.封建等级制度 1.读书,列表:欧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结合地图)

法国:西法兰克→法兰西

德国:东法兰克→德意志

意大利:意大利王国

英国:英吉利王国 2.阅读教材,理解

1)欧洲封建社会的核心是什么? 2)欧洲封建等级制度采取什么形式? 3)西欧封建庄园在封建制度中的地位。回答,明确

第一,封建等级制度是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

第二,等级制度是由于实行采邑制形成的。公元8世纪初,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改革采邑制,实行土地分封,即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臣下,臣下又把自己的封地再次分封给自己的下属,下属又将土地再分封。经过层层分封,形成了国王、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和骑士等不同爵位的封建主等级。各封建主之间以主臣关系依次隶从,构成一座封建等级金字塔。各级土地分封都要举行“臣服礼”的仪式。

第三,西欧封建庄园。西欧封建庄园是随着9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的确立而形成的,兴盛于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到资本主义萌芽的9世纪一14世纪。它既是西欧封建社会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基本单位,又是封建主实现其封建剥削的基本组织,它既是封建大地主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的经济组织,又是封建社会最基层的政治组织。

教材插图《西欧庄园情景图》作了生动的展现。指导学生看插图)。

二、教会的统治

提问:罗马教皇国是怎样形成的? “丕平献土”

阅读、讨论:为什么我们把欧洲中古时期称为“黑暗时代”? 指导学生归纳要点

1.政治上:教会是西欧最强大的封建政治力量。2.经济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地主。3.思想文化上:教会推行愚民政策。结论:“黑暗时代”

三、西欧城市的兴起 1.兴起的根本原因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根本原因:学生答出)→产品增多→对外交流增多...............→手工者、商人聚集(讲述法)

2.西欧著名的工商业城市

3.城市和商业兴起的影响(学生齐读)积极影响(促进贸易)、消极影响(刺激战争)(分析)

四.拜占廷帝国的败落(阅读部分)

指导学生学生阅读:简介帝国首都的富庶、建筑物、帝国向封建社会转化。

巩固小结

(提问)⒈西欧封建社会的确立时间⒉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⒊西欧封建社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⒋西欧最强大的封建政治力量和封建地主 作业:学习目标 板书:以上条目 教学札记:

第三篇:2017川教版历史 九年级上册 第二主题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中古日本和阿拉伯国家 教案.doc

第2课 中古日本和阿拉伯国家

知识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日本大化改新的年代和伊斯兰教创立者的名字,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和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兴起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汉文和日文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接受中国先进文化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汉文和日文两种文字共性的归纳,学习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日本大化改新效仿隋唐封建制度,实现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实,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通过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认识先进文化和国际交流对改变落后面貌、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的了解,认识宗教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二、难点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合一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复习中日隋唐时期的交往导入

一.日本的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 ⒈大和统一日本(提问)日本奴隶制国家的出现、大和统一(掌握统治者名称)、部民制 ⒉大化改新(646年)

1)背景:朝廷统治的危机,孝德天皇的上台 2)改革的内容:(提问,归纳)分析: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内容;深受唐朝的影响

3)历史意义: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分析: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内容;深受唐朝的影响。

3.幕府统治的建立(学生自度,提问,了解)日本幕府统治建立的标志:1192年源赖朝取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幕府”一词的含义,日本封建庄园的发展→武士集团的兴起

二、阿拉伯国家的兴起

(一)伊斯兰教的产生和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1.伊斯兰教的创立(板书)1)历史背景(板书)阿拉伯半岛地理位置(结合地图分析)创立背景归纳成三点来理解:A.由于“各部落有自己信仰的神”,所以半岛未能实现统一。B.“氏族制度日趋解体,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各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残酷的战争。C.贵族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财富,人民为了消除社会纷争,获得安定的生活生产的环境,他们都渴望半岛尽早统一。这说明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共同的宗教信仰能把人们维系在一起,成为人们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既然“各部落有自己信仰的神”是阿拉伯半岛不能实现统一的思想障碍,那么,创立一个一神教,用以统一人们的思想,也就成为实现阿拉伯半岛统一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了。在这种形势下,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教兰教

2)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板书)在阿拉伯半岛西部红海沿岸,有一条通商要道,要道上有两座著名的商业城市麦加和麦地那(指图)。7世纪初,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传教。他号召大家都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安拉”。这种关于一神教的宣传,有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对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穆罕默德的说教被集录成为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徒穆斯林的必修课。

(小结:学生答出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地点、人物)由于穆斯林遭到麦加贵族的迫害,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因此622年后来被定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元,即回历元年。要求同学们必须记住这个重要的年代。

2.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实现统一

630年,穆罕默德从麦地那返回来,进军麦加,麦加贵族无力抵抗,承认穆罕默德为政治和宗教领袖,即政教合一的国家元首。不久,阿拉伯半岛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二)阿拉伯帝国(板书)1.帝国的形成与繁荣(板书)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继承人称为哈里发。哈里发接连征服了西西、北非、中西和欧洲的西班牙等地。8世纪中期,阿拉伯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指图说明帝国的疆域)。阿拉伯承袭了被征服地区的封建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制度。这种情况在世界历史上是个特例。随着哈里发的扩张,伊斯兰教传到了帝国势力所及的一些地方,逐渐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帝国初期的100年间,国势强盛,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帝国的首都巴格达是一座繁华的国际性大城市。(让学生阅读教材56页第一段小字,具体地了解、感受巴格达的繁华景况。)2.帝国的衰亡(板书)帝国衰亡原因:1)人民起义的打击;2)封建割据势力的成长;蒙古人的征服。(提问法)10世纪时,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三个哈里发国家。指导学生看脚注,以明确三个哈里发国家的称谓。

巩固小结:1.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形成、强盛、分裂→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的基本线索,进行小结

布置作业:学习目标。(当堂课上做并订正)板书设计:(见前)教学札记:

第四篇:中古欧洲社会教案

课程标准

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教材分析

本课涵盖了西欧的封建制度建立、教皇、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拜占庭帝国灭亡四个问题。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离学生生活很远,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应尽量指导学生读历史地图,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从中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强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读资料、看录像等,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社会有什么特点?”和“拜占廷帝国曾以其繁荣的经济、辉煌的文化在当时世界上巍然屹立,但后来却衰亡了?”等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 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

教学重点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

教学策略:

1、学生提前搜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信息。

2、分组导学,学案导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相结合。

3、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 45分钟⑴导入新课,板书课题(3分钟)⑵学案导学,分组导学(10分钟)⑶教师点拨,师生释疑(16分钟)⑷当堂巩固,检测评价(16分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目的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标志是什么?西罗马帝国在什么时间被什么人所灭?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中古欧洲社会。

二、学案导学,分组导学:

学生根据导学提纲,整理、了解法兰克王国、查理马特改革、封建等级制度、基督教会、市民阶层的出现、拜占庭帝国的灭门等基本史实,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三、师生释疑,讲授新课:

1、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出示:法兰克王国地图,学生回答:5世纪,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强大的国家是哪个国家?后来在此基础上又建立了哪些国家呢?欧洲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出示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学生思考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学生自己画出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并标出每一个等级。

那么这种层层分封、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与谁的改革有关呢?改革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会势力的扩张,罗马教会的权利日益增长,那么它的地位和影响有哪些?

学生阅读导入框的内容,小组讲述丕平献土的故事。,师生共同总结:罗马教廷的地位和影响。

哪位同学还可以举例说明:教皇和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不容许任何力量和个人怀疑它的权威?

2、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教会势力的强大,使神权凌驾于一切之上,在教会和封建主的领土上出现的城市,封建主贪婪的对市民进行剥削,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一起走进西欧的封建城市。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和出现的城市有哪些?

哪国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最为典型?

学生阅读课本,小组讨论: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

出示动脑筋:小组讨论交流

3、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曾经繁荣一时,融合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文化,它绚丽多彩傲立于当时相当黑暗的欧洲世界,但是它却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发明的优点和长处,固步自封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灭亡,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同学们首先回忆一下,拜占庭帝国的由来:

出示图片《圣索菲亚大教堂》

学生体会它的建筑艺术

如此强大的拜占庭帝国是怎么由强盛走向衰落的呢?

出示课件:师生共同总结灭亡的原因。它的灭亡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归纳:拜占庭帝国从建立到灭亡的过程:

思考:从鸦片战争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遭受了百年耻辱,原因是什么?中国近代历史

和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历史有哪些相似之处?对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四、课堂小节,检测反馈:中古欧洲社会封建等级制度确立教会神权凌驾一切。城市市民的斗争使西欧出现了新的文明因素即资产阶级,他们要自由的发展资本主义势必冲破教会的桎梏。在西欧新环境的挑战下繁荣一时的拜占廷帝国却走向了灭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第五篇:《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案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案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李慧文

一、教案背景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为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7课。

二、教学课题

7、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

三、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文的主题是“正义必胜”。《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是这一单元第三篇课文中,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聂荣臻救助了两个日本孤女,无微不至地照料她们并把她们转送回国的感人事迹,赞颂了聂荣臻的慈善心肠和宽广的胸怀,深刻地表现了中日两国人民珍视友好往来的美好情怀。课文按照时间顺序,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赞颂了聂荣臻至仁至义的高尚品质,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正义必胜”这一单元主题。文中第二、五自然段为重点,聂将军的语言凝练有力,含义深刻,读来令人钦佩、震撼。

编者意图在于,通过将军义救孤女这样一段佳话,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抗战,领略聂荣臻宽容大度、至仁至义的元帅风采,认识战争的罪魁祸首是法西斯分子,树立像聂荣臻元帅那样建立中日友谊的思想。

四、教学方法

1.利用网络资源,了解人物生平,让学生走近聂荣臻;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顺利地读准课文。

2.抓住关键词,通过对重点段的研读和品读,使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在思想、情感上产生共鸣,受到震撼。

3.引导借助互联网论坛平台,及时地进行“写”的迁移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 力和写作能力。

4.把学习文本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引导比较思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目标

1.利用百度搜索网络资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字词。

2.品读课文,理解重点句段,感受聂将军至仁至义的高尚品质,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3.借助“凤凰语文论坛”,想象写话:美穗子谢恩,师生即时互动交流。

4.利用百度搜索至“搜狐新闻”,了解新闻“热点”,引导与本文比较、思辨。

六、教学重点

抓住描写聂将军语言的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他的高大形象。

七、教学时间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浏览“百度百科”,了解聂荣臻生平。

1.复习导入。

第5课、第6课分别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今天,我们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2.了解聂荣臻。

师:要想对聂荣臻有更多了解,请“百度”一下,感受伟人的风采。

(1)学生利用“百度”搜索聂荣臻的资料。

(2)引导浏览“百度百科”中聂荣臻的“人物生平”。

学生谈读后感受。

(二)搜索、登录“中国儿童资源网”,读准课文。

1.师生利用“百度”搜索,登录“中国儿童资源网”,点击“小学电子课本”——“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7课《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

2.学生认真听范读。

3.学生在四人小组中分节练读课文。

一生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帮助纠正读错的词句。

4.师抽查学生朗读的效果。

5.指导学生写好四个生字。

由“百度”搜索“辜”,进入“百度百科”,理解“辜”字的意思。

强调“辜”为形声字,“古”为声旁,不能写成“吉”。

6.练习简练地概括本课主要内容。

(三)感受人物形象,学习写法。

1.师:结合读到的资料,再读课文,思考:聂荣臻是一个怎样的人?

(1)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圈画语句。

(2)生读所画语句,交流聂荣臻元帅的特点。

2.讨论表现聂荣臻高大形象的方法。

(1)师: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和蔼可亲、心肠慈善、胸襟宽广、至仁至义的聂荣臻元帅。那么课文运用了哪些写法来表现聂帅这些高尚品质呢?

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概括写法。

(2)研读第二自然段中聂荣臻对战士们说的话,相机学习重点写法——语言描写。

1)结合文后第2题,圈画出“杀害”、“受害”、“伤害”,引导理清三个词语的关系。通过“百度百科”,学生比较理解“杀害”、“受害”、“伤害”这三个词的意思。师点拨:看一看“杀害”、“伤害”这两个词的感情色彩有什么不同?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两者的本质不同。

2)师:请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聂荣臻对战士们说话的态度,试着理解这段话的 真正用意。

生带着思考朗读,体会聂荣臻语言的内涵,然后交流。

指名朗读,适当评点;师生一起朗读,在读中体会。

(3)研读第五自然段信中的内容。

1)生朗读第五自然段,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信中的内容。

2)引导交流方法,讨论对信中内容的理解。

师生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体会一下“仇敌”,联系《半截蜡烛》一文,理解日本法西斯分子才是我们的敌人,而日本人民是我们的朋友。

抓住“至仁至义”一词,体会八路军战士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精神。

师充满激情地范读,感染学生。

运用“百度”搜索至“酷我音乐”命运交响乐,师生在配乐中齐读。

(四)借助“凤凰语文论坛”,写话后互动交流。

1.阅读文后第3题,按照要求,利用“百度”搜索“凤凰语文论坛”,登录“凤凰语文论坛”,点击进入专题帖——《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写话。

学生在《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专题帖下写话,然后回帖。

2.师生共读学生写话帖。

3.引导评点,指导修改。

(1)师生评价:帖子中运用了哪些写法?哪些词句运用得当,令你佩服?

(2)师指导修改典型的写话帖。

(五)了解新闻“热点”,引导与本文比较、思辨。

1.引导学生登录“搜狐新闻”,点击“新华社发文指责名古屋市长”一则新闻。

2.学生浏览新闻,发表感想。

3.师:我们把名古屋市长的言论与聂荣臻元帅的行为做一个比较,应该支持谁?

(1)引导学生结合“活菩萨”和“中日友谊的使者”发表看法。

(2)师总结:我们都应该正视历史,像聂荣臻元帅一样致力于缔结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4.布置课后作业:

(1)在《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写话”专题帖下修改自己的写话帖。

(2)在专题帖下发表自己对名古屋市长言论的看法。

九、教学反思

(一)利用百度搜索网络资源,学生自主学习。

1.引导学生利用“百度”搜索聂荣臻的资料,通过浏览“百度百科”,了解聂荣臻的“人物生平”,感受元帅风采。

2.师生利用“百度”搜索,登录“中国儿童资源网”,利用电子课本,达到读准读通课文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借助互联网论坛平台,师生即时互动交流。

在教学结尾部分时,引导学生利用“百度”搜索“凤凰语文论坛”,借助论坛平台,在“《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写话”专题帖下写话,然后回帖。师生即时互动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三)让学生得益于课内,语文学习延伸至课外。

我有意识地把文本学习与社会热点结合起来,指导学生用百度搜索至“搜狐新闻”,把名古屋市长的言论与聂荣臻元帅的行为进行比较、思辨。教育要永远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要捕捉社会现实当中最富有教育性的要素。凭借互联网百度搜索,我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这一点,让课堂增添了“亮点”。另外,我还布置学生课后修改写话帖,真正让学生得益于课内,语文素养发展至课外。

十、教案中涉及到的资源

聂荣臻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中的“辜”字: http://baike.baidu.com/view/258201.htm

“百度百科”中“杀害”、“受害”、“伤害”的意思。http://baike.baidu.com/view/3389546.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1941615.htm http://baike.baidu.com/view/323918.htm

“百度”搜索至“酷我音乐”命运交响乐:

http:///dispbbs.asp?boardid=70&Id=168541

新华社发文指责名古屋市长——搜狐新闻:

http://news.sohu.com/20120224/n335708017.shtml

著作权与使用申明:获奖作品的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并同意授权《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与百度公司在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相关推广活动中对该获奖作品进行复制、使用。

下载《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古日本与阿拉伯国家》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案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教案 江苏省泰兴市老叶小学 李慧文 一、教案背景 《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为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7课。 二、教学课题 7、聂荣臻与日本小姑娘......

    日本教案

    《第一节 日本》教案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日本在世界上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大国,又是我国的近邻,因此在世界地理的学习中,日本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国家。教材以“地狭人稠”、“岛......

    日本 教案(精选合集)

    第一节日本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教学目标 1. 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范围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了解日本的岛国,多优良港湾、 多火山地震等......

    日本教案

    第七章 第一节 日本 第一、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②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教案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主备人: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2. 过程与方......

    日本民族音乐教案与反思5则范文

    课题: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册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之《日本民族音乐》 授课人:高级中学 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欣赏有代表性的日本民族音乐作品,了解日本传统......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案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六年级 2、学科、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3、课时数:1课时 4、学情分析和课前准备:这是发生在抗......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案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案 一、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认识一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残忍、无辜、拘束、仁至义尽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