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评价标准
附件1 振华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初级水平标准
1、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
2、会用简易多媒体设备、交互式平板一体机等 会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筛选和获取学科教学资源。
3、会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软件编辑处理文字、数据、图像等教学素材。
4、知道社会化网络平台(如博客、云盘、QQ空间等)的教育功能。
5、解适用于移动学习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教学功能;
6、知道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如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以及多媒体课件、学科软件、知识建构工具等)的教学应用功能;2.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使用恰当的技术,整合学科数字教育资源,辅助开展课堂教学某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改进课堂教学、评价等方式。
7、知道交互式平板一体机内置资源、外部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功能;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使用电子白板内置资源和外部数字教育资源,整合学科数字教育资源,辅助开展课堂教学某个环节的交互式教学活动,改进课堂教学、评价等方式。
8、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整门课程的学科教学资源,并能运用学科教学资源辅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9、了解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和技术资源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流程和组织管理方法;2.在同伴互助下,能尝试在移动学习环境中组建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能引用某种在移动学习环境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指导方法等。
10、知道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和学科软件在课堂导入中的作用;能选用两种以上教学素材,使用某种技术,设计课堂导入情境,制作课堂导入环节课件;4.在所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能利用上述技术资源,开展多媒体直接导入、知识回顾导入等类别的课堂导入活动。
11、在所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能利用上述技术资源,开展课堂总结与复习活动。
12、在同伴互助下,能利用网络研修社区平台、网络研修协作组中的优秀课例、课件来来改变课堂呈现方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等。
振华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中级水平标准
1、理解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
2、熟练操作简易多媒体设备、交互式平板一体机等
3、熟练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筛选和获取学科教学资源。熟练使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软件编辑处理文字、数据等教学素材;2.能用美图秀秀、格式工厂等软件对引用的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进行编辑、修改等。
4、熟练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或交互式平板一体机内置资源、外部数字教育资源,整体设计两个以上课堂教学环节方案,制作课堂教学课件的片段。熟练使用学科软件(如几何画板、拟真实验等)对引用的教学素材进行编辑、修改等。
5、熟悉社会化网络平台(如博客、云盘、QQ空间等)的教育功能。
6、知道适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教学软件类型与功能(如Box、iBook Author等);能尝试使用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教学软件来支持备课、课堂教学等活动。
7、熟悉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如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及多媒体课件、学科软件、知识建构工具等)的教学应用功能;掌握整合加工学科数字教育资源方法等;采用演示、讲授、启发等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反思和总结适用于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方法,整体优化课堂教学、评价等方式;能处理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常见问题。
8、总结归纳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和学科软件在课堂导入中的作用;2.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制作符合教与学需要的教学素材等;3.能综合使用多种教学素材及其相应的技术,创设课堂导入情境,制作课堂导入环节课件;4.在所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综合利用技术资源,能巧妙设疑等,开展课堂导入、讲授、指导、启发等活动,能启发学生理解、掌握重难点知识、总结与复习
振华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高级水平标准
1、理解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和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
2、熟练操作简易多媒体设备、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以及适用于移动学习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交互式平板一体机等);能适时解决多媒体设备、移动学习设备出现的常见故障。
3、熟练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筛选并能管理获取的学科教学资源。
4、能使用Photoshop、美图秀秀等图像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图像素材;能使用Cool Edit、Gold wave等音频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音频素材;能使用会声会影、格式工厂等视频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视频素材;能使用Flash、Gif等动画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动画素材。
5、熟练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以及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资源、外部数字教育资源,并能选用多种技术整合学科教学资源,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制作课堂教学课件。
6、学科软件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中熟练使用学科软件(如几何画板、拟真实验等)。
7、科学管理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注册的个人空间,并能在空间里深度开展协同备课、课例研讨、经验分享等专业发展活动; 能在社会化网络平台(如博客、云盘、QQ空间等)上注册和管理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8、熟练应用各类平台中学科教学资源来支持备课、课堂教学以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活动。
9、熟知适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教学软件类型与功能(如Box、iBook Author等);2.熟悉使用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教学软件来支持备课、课堂教学以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活动。
10、熟悉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如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素材及多媒体课件、学科软件、知识建构工具等)的教学应用功能;掌握优化整合学科数字教育资源方法等;采用演示、讲授、启发等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开发适用于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方法,整体优化课堂教学、评价等行为。
11、总结归纳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和学科软件在课堂导入中的作用;2.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制作符合教与学需要的教学素材等;3.能综合使用多种教学素材及其相应的技术,创设课堂导入情境,制作课堂导入环节课件;4.在所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综合利用技术资源,能巧妙设疑等,开展课堂导入、讲授、指导、启发等活动,能启发学生理解、掌握重难点知识、总结与复习
第二篇:英语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高)
涧西区英语学校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高级)
为科学考量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为教师信息技能培训与考核提供依据,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参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特制定《涧西区英语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高级)》: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本素养
基本要求:正确理解有关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形成基本的操作技能;对信息技术形成积极的态度;形成相关的自学能力,能持续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
具体内容:
一、能使用各种常见的信息技术资源
1、具有独立的信息技术学习和钻研能力,具有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与各学科合理整合的思想、理论和技术,热爱信息技术。
2、熟悉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与使用,能能进行基本的故障检测,解决教室中常规性的软硬件问题。
3、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操作和系统维护,熟悉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能够解决软件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二、能够使用常用的应用软件
1、熟练操作常用的办公自动化软件,能利用多媒体工具软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
2、掌握一种或多种流行的制作工具软件技术(如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等)。
三、了解网络的基本知识,能进行基本的网络应用操作
1.熟悉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并能够规范、文明使用网络;
2、能熟练地使用浏览器和相关软件进行网上信息检索、浏览、保存、下载和资料上传;
3、能够有效利用博客(微博)、论坛、聊天工具等软件进行教学反思、经验交流和师生(家长)适时互动、指导。
4、能够对学校网络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并能够处理简单的网络故障;
5、能够对其他教师进行常用网络软件、网络知识的指导与培训。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
基本要求:明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局限;能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以便发挥技术的优势;能实施教学设计方案,将信息技术整合应用在教学活动中,营造新型的学习环境;能将信息技术有效运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模式中。
具体内容:
一、明确信息技术的相关教学特性
1.明确信息技术的优势,如速度和自动化、容量和广度,以及在信息存储、加工、呈现、交流等方面的便利性和交互性等,明确这些特性对教学的意义;
2.明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局限。
二、能够寻找、获取、生成满足教学需要的资源
1.熟悉身边(如学校信息中心、电教馆、图书馆等)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并能够有效地整合相关教学资源;
2.能够合法、有效地获取或下载网络上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源(如相关法规文件、课件、素材、案例、论文等),并能够对获取的教学资源判断其可靠性和适用性,对其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3、能够利用较高级的软件制作或加工所需教学资源。
4、在必要时,能够独立地或与其他人员合作,选择利用有关资源合成制作所需要的教学软件。
3、能够对其他教师提供技术援助和指导、培训。
三、能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信息技术整合应用到教学中
1.明确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2、熟悉与各种具体教学目标相适应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以及为此所需要的设备、软件资源和程序准备;
3、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中,能够使用或提供促进学生的分析、综合、解释、推理等高级思维活动,促进创造性的学习;
4、学习并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案、方法,能够对其他教师提出合理、先进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呈现
1.能够选择合适、高效的多媒体软件来表现某种概念、事件、过程或理论;
2、能够将计算机与录音、录像、光学投影等其它媒体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精确的方式和速度呈现信息,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
五、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
初级要求:
1、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适合的探究任务或课题。
2.能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获取与特定主题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
3、在教学中使用与特定学科相结合的软、硬件工具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如几何画板、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语言实验室设备、MIDI 设备等。
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合作沟通
1.能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在协作、讨论活动中发挥促进、引导的作用。
2、能设计适当的主题任务,组织学生通过计算机会议工具(包括BBS、电子邮件、聊天室、视频会议等)进行协作和交流;
七、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1.能组织学生利用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进行自学、练习和自测;
2.能组织学生在网上自学一些相关材料,完成部分学习任务;
3.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以外(如在家中)使用技术工具进行学习。
第三部分: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能力
基本要求:能对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价;能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完成测验活动;能够对自己利用信息技术所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反思。
具体内容:
一、能利用计算机更好地进行教学测评活动
1、能利用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电子表格、数据库等软件工具进行考试成绩的管理与深入分析。
2.能撰写给学校、学生及家长的测评分析报告。
二、能够对自己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和评价
1.能够判断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2.能够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客观地评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发现其中的成功和不成功之处。
3、能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并改进。
第四部分:教师信息技术终身学习能力
基本要求:能够借助技术手段与同事、学生家长和更广范围内的社区进行交流、合作;能利用技术资源来促进自己的职 业发展和终身学习。
具体内容:
1、能利用网络或演示文稿软件等工具与同事、专家进行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
2、利用网络等促进学校与学生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沟通;
3、能通过教育网站了解有关教改信息和教学研究成果;
4、在有适当机会时能够通过远程培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实现终身学习;
5、对新出现的技术资源表现出积极的关注;
6、能认识新出现的技术资源在满足个人生活、终身学习和实际工作需求方面的潜力。
第五部分:信息技术人文、道德和法律问题
基本要求:
了解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能示范、传授与技术使用有关的法律和道德习惯;能引导学生健康、安全地使用技术资源;能利用技术资源使全体学生公平受益。
具体内容:
1.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伦理问题,包括版权、隐私以及技术系统、数据和信息的安全问题等;
2、引导学生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文明正确地使用网络资源。
3、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加强学生的网络自护意识,能正确判断网络不良行为并做出正确的处理。
洛阳市涧西区英语学校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一、总则
(一)《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二)《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要求
(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标准》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并完善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有关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养培训课程,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相关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中小学校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规划,整合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做好校本研修,为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有效支持。要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
和日常工作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四)中小学教师要将《能力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要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更新观念、补充知识、提升技能,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积极反思,勇于探索,将信息技术融于教学和师生交流等各个环节,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个性化发展。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成长路径,实现专业自主发展,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附录:
术语表
1.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2.通用软件:是指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通用性软件,例如办公软件、即时交流软件、音视频编辑软件等。
3.学科软件:是指特别适用于某些学科的软件,如几何画板、在线地图、听力训练软件、虚拟实验室等。
4.数字教育资源:是对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资源包、电子书、专题网站等各类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字资源的统称。
5.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泛指以信息技术支持为显著特征的教学形态。6.技术资源:是对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的统称。7.网络教学平台:是对能够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支持的网络平台的统称,如网络资源平台、网络互动平台、课程管理平台、在线测评系统、在线教学与学习空间等。
8.移动设备:是对便携式计算通讯设备的统称,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9.评价工具:是指开展评价所使用的各种支持工具,如试卷、调查问卷、测试量表、评价量规、观察记录表、成长记录或电子档案袋等。
10.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是指支持教师进行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的网络平台,一般具备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等功能,能够建立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汇聚与生成研修资源,支持教师进行常态化研修。
第四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
学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2013年10月25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一个将持续到2017年底的,并将引领培训变革的大规模全员培训拉开了序幕。2014年5月27日,由能力提升工程催化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发布,这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也是能力提升工程顶层设计的一部分。2015年1月5日,参加了河南省信息技术工程的网上学习,在学习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这门课程之后,受益匪浅,启发如下:
当今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飞速的发展,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的标志。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能只停留在课件的制作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共安排了五个模块:
一、理解能力提升工程,二、了解标准研制背景,三、了解标准结构和特点,四、理解标准内容要求,五、明确自己努力方向。这门课程,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不但给教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同时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力方向。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的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老师,要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对于一个老师来说,应用技术“讲解、启发、示范、指导、练习与反馈”和应用技术“支持学生开展交流合作、探究建构、自主学习与个性化发展等学习活动”的能力都是需要的,并不存在哪个能力高,哪个能力低的问题。教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为教学注入新鲜力量,增强教育教学实效。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电子白板)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信息素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数学教师。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达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让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服务于教学,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需求。
第五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的解读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的解读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是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主要内容有标准、培训、测评、应用。
1、标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中,共设定了27个课程主题。
2、培训,怎样满足学员个性化要求,怎样学用结合,怎样保障高质量课程资源。自主选学机制使网络研修和现场实践相结合。整合国际国内项目。
3、测评目的以评促学,以评促用。诊断测评确保有效选学。培训测评确保培训质量。发展测评确保持续提升。
4、应用,目的是建立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机制。加强管理、任务驱动、示范引领。
之所以说教师们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是因为教师们的技术应用差异性很大,但由于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因此都
有提升空间。还有很多老师必能很好的利用现有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有些老师虽然掌握了信息技术,并不代表能够很好的在教学中应用。一些教师们对在自己的学科里如何更好的应用及时,还缺乏深入的学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是各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应用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