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瓜分中国的狂潮高中历史教案(精选)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方式有做中国的债主、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建立工厂的权利;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2.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学生认识到:在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通过资本输出,列强基本上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铁路干线,霸占了许多矿山资源和土地资源,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通过学习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末,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高潮,在中国,同样掀起了瓜分狂潮;通过学习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使学生认识到:它有利于美国扩大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
3.通过讲述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在中国掀起的瓜分狂潮,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末,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对学生进行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特征是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即在世界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瓜分:争作中国债主,抢夺路矿和设厂权,掀起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狂潮。这使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正是民族危机的加深,先后引发了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和抗击列强侵略的义和团农民运动。重点分析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是本课的重点。帝国主义对外侵略的特征是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侵略方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侵略要求。资本输出对中国的危害影响要比商品输出大得多,深远得多。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是帝国主义分割世界的一种方式,它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所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是本课重点。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思考、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今天我国向外国贷款,二者有何不同;介绍俄、德在取得筑路权时所附加的条款;让学生回忆列强采矿权、办厂权何时取得,引导学生分析资本输出对中国的影响,强调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通过利用动画《瓜分狂潮》的演示和区别“租借地”与“租界”的不同,使学生理解列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难点分析
资本输出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是本课难点。学生在学习19世纪末列强对中国的政治借款很容易和现今的国际贷款混为一谈,课本中只是给出来了丧失筑路权产生的危害的结论性描述,学生在学习时也会产生疑惑。此外,资本输出对华影响是两方面的,一是便于列强政治上控制,经济上疯狂掠夺中国,阻碍中华民族工业发展,二是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条件。学生较难理解这种相反结果。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对美国来讲是加紧和扩大了侵华步骤,对华来讲是危机加深了,对列强来讲是暂时取得了表面上的一致。对此,学生较难理解。因而,资本输出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是本课难点。难点突破方案
通过让学生思考:“门户开放”政策是为了保持中国的领土完整和行政完整的的说法是否正确;在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前,美国有无独立的侵华行为,是如何侵华的;它追随哪些西方强国,为什么;为什么在19世纪末不再追随他国等问题,使学生全面理解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课内探究活动
在讲解列强争做中国债主时,引导学生思考: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今天我国向外国贷款,二者有何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阅读课本中相关的内容(包括小字部分和图表)并分析、讨论这一问题。之后,各组派一人提出本组的答案。
教学设计方案
第六节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重点:资本输出;势力范围的划分和强占租借地。难点:资本输出和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启发、讲解和学生活动相结合;教学用具:历史图片、flash动画、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初三所学的知识,19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以及时代特征。让学生回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一、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19世纪上半期以商品输出为主,1870年以后以资本输出为主?
1.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①资本家能在本国找到投资场所从而获利;②那时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价值很低。③资本家不具备大规模资本输出的条件,因此没意识到资本输出比商品输出能带来更多好处,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可能产生这种意识,它是随资本主义发展而产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 向垄断过渡时,垄断资本家认识到,在国内投资所得的利润远远低于在落后国家和地区投资所得的利润,为了赚取高额利润,因此,19世纪后半期,资本输出成为帝国主义进行经济掠夺的主要方式。同样的,这一时期,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也以资本输出为主。
由学生阅读课文,归纳列强在华进行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
1.争做中国债主
在讲解“争做中国债主”一目时,引导学生思考: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向列强大借外债同今天我国向外国贷款,二者有何不同?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阅读课本中相关的内容(包括小字部分和图表)并分析、讨论这一问题。之后,各组派一人提出本组的答案。
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引导学生从清政府借款的态度、目的、权利、影响等方面加以分析。
2.抢夺修筑铁路的权利
在讲解“抢夺修筑铁路的权利”一目时,应先让学生回忆最先获得在中国筑路权的是哪个国家、它是如何获得的?
教师应相应的介绍俄、德在取得筑路权时所附加的条款,由此,使学生认识到列强获得筑路权,不仅使其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而且,便于其的经济掠夺、军事控制和势力向中国内地深入。
3.开采矿山
让学生回忆最先获得采矿权的是哪个国家?强调中国的矿藏资源遭到掠夺,重工业无从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
4.开办工厂
让学生回忆外国可在华开办工厂始于何时?通过出示列强在华工厂的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这些企业技术性、管理先进。通过分析课本中的有关表格,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在华企业无论在资金、规模、管理、技术等方面占有很大优势,因而,在中国近代厂矿企业中占垄断地位,这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在讲完这一部分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资本输出对中国的影响,强调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帝国主义直接的殖民统治――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
利用动画《瓜分狂潮》,讲解这一部分内容。区分租界和租借地的不同,使学生认识到,列强在租借地实行殖民统治。
三、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提问:在瓜分中国的列强中,缺少哪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这样?教师要强调美西战争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战争,并让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和引用的文字材料。由此让学生认识到,美国不会放弃这一侵略时机 分析“门户开放”政策内容,并思考:“门户开放”政策是为了保持中国的领土完整和行政完整的的说法是否正确?从而使学生分析得出“门户开放”政策的作用。
应引导学生思考:在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前,美国有无独立的侵华行为,是如何侵华的?它追随哪些西方强国,为什么?为什么在19世纪末不再追随他国?由此,使学生认识到,此政策是美国侵略中国新阶段的标志。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讨论问题,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适当介绍与教学相关的资料,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二篇:《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说课稿
说教材
本课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共分为三个子目: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和瓜分中国狂潮。
内容解析: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构成了近代列强侵华的主线索。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并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期。同时也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唤醒了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兴起;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到来。因此,本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让初中学生深入认识甲午中日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一定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辩证思维能力较弱,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不强。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知道《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了解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史实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通过引导学生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内容作比较,从而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的影响,培养
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识读《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时局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通过《黄海海战》视频的展示,使学生切身感受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自然融入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历史。
另外,以启发和讨论探究为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从中日两国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加深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马关条约》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学习邓世昌等民族英雄英勇抗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
目标解析:本课主要通过史料研读、情景设置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
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学情,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瓜分中国狂潮和维新运动兴起。通过《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让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大致过程,形成空间概念,通过视频重点介绍黄海海战的经过。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则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同时
也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促成了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
醒。利用图片、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及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实质和影响。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了两次鸦片战争,了解了列强对中国侵略的背景、侵略过程、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因此在讲授难点的过程中我会通过引导学生与以往的条约进行对比、展示图片、设置探究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点,形成知识的迁移以及正确的知识结构,以此突破本课的难点。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首先,播放一段视频《盛衰易势——甲午战争始末》,用视频导入本课。教师:同学们知道这场战争是什么战争吗?这场战争是怎样爆发的,进程如何,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五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接下来,向学生展示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的照片,并以“一个人和一个帝国”为标题,介绍李鸿章的一生与大清国的紧密联系。“一个人和一个帝国”
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李氏一生,虽力所能及地推进改革,但终究“不敢破格”;周旋于列强之间,功不可没,最终却“国人皆欲杀”。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在读清朝这个大帝国的衰落与悲凉晚景。
教师:讲晚清的历史一定绕不开晚清第一重臣李鸿章,下面请一位同学阅读《一个人和一个帝国》……本节课我们就以李鸿章为线索来讲述这场战争。[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一段视频导入本课,是为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然后引出李鸿章这个人,通过一段文字,使学生了
解李鸿章在晚清所起的重要作用,然后过渡到本课。本课就以李鸿章为线索,运用“以人叙事”的方法进行讲解,3
以这种方式开始本课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历史的整体观,通过李鸿章来讲述本课也是为了让学生对李鸿章这个人有更全面的认识,能够对他做出更客观的评价。]
(二)授课环节
第一部分 战争前期 反对战争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战争前期,反对战争 展示两次鸦片战争图片
教师: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两次鸦片战争,清王朝已经从不可一世的天朝上国沦为了任人宰割的对象。而此时的日本呢? 【日本方面】
首先,展示一幅漫画《日本变身》
教师:通过这幅漫画,同学们看出了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曾经的日本和中国一样,都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但是后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并同西方列强一样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然后,展示一张世界地图,简单介绍日本大陆政策。
教师:为此日本还制定了一个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先占台湾,再占朝鲜,然后占满蒙,接着占领全中国,最后称霸亚洲乃至全世界。通过这个政策同学们不难看出小日本,大野心。同时也说明了日本对中国发动战争是必然的,是蓄谋已久的,只差一个时机和借口。【朝鲜方面】 展示东学党起义图片
教师:时间来到了1894年,此时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被迫向宗主国清朝求援,而日军却以此为契机,派军进入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趁机制造事端,蓄意挑起战争。
教师:面对挑衅,清政府中的官员都作何表态呢?(学生阅读材料)【中国方面】展示三段材料,分别是李鸿章、主战派和慈禧对此事件的态度: 李鸿章的态度:深知北洋水师的情况: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老化,行动迟缓,火力差。为保存实力,保持他的政治地位,力主“避战求和”,不肯轻于一战,乞求各国“调停”。
战争初期,许多清朝官员以为中国必胜,纷纷要求李鸿章火速出兵,先发制人。他们仍视日本为“蕞尔岛夷”,认为日本不自量力,如果与中国交锋,必败无疑。——《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慈禧的态度:既害怕日本的武力威胁,又怕60大寿过得不开心,故力保“和局”,支持李鸿章,希望“调停”成功。
教师:可见,李鸿章是反对战争,乞求各国调停,希望和平解决事端。最终,慈禧太后则是支持李鸿章的主张。
展示列强对此事件各自态度的图片,师生共同看图片。
教师:此时的列强,他们都希望通过这场战争来窥测大清帝国的真正实力,因此在调停上他们并没有尽心尽力,例如: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则是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等。总之,列强是支持日本对中国发动这场战争。
最后,总结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教师展示幻灯片)
教师:以下就是战争爆发的几点背景,其中哪一个是根本原因,哪一个是导火线呢?
帝国主义 默许 纵容 积极扩张 避战求和
日 本 甲午战争 清政府(根本原因)蓄谋已久 提供 腐朽落后(导火线)契机 朝 鲜(东学党起义)
[ 设计意图:通过材料使学生了解在战争前夕每个国家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的态度,使学生对战争发生的背景理解更加透彻。] 第二部分 战争期间 指挥战争
2、经过:战争期间,指挥战争
教师:战争最终还是爆发了,清政府没有派主战派的官员指挥战争,却派主张避战求和的李鸿章指挥战争。可见,李鸿章在清政府中的重要性。这一部分教师主要通过地图对战争的过程进行简单介绍。
教师设问:请同学阅读教材,哪场战役的爆发标志着这场战争的开始?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丰岛海战)A、丰岛海战(展示地图)教师:中日不宣而战,日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取得了第一战的胜利。接下来还有哪些重要的战役呢?(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以及涌现出的英雄人物)B、平壤战役:(展示地图、英雄人物左宝贵图片)
教师:在这场战役中李鸿章认为:先定守局,再图进取。最终,平壤还是陷落。C、黄海大战:(展示地图、英雄人物邓世昌图片和黄海海战视频)
教师:中日两国的王牌之军,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狭路相逢,双方展开激战。我们来看一段关于这场战役的视频,并且请同学们思考在这场战役中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英勇反击侵略、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向学生展示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观点的材料。
黄海海战后,李鸿章认为北洋舰队“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从令海战”,更不愿“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因而命令北洋海军聚泊于威海卫军港,实行所谓“保船制敌”的消极防御方针。
教师:通过材料可知李鸿章为了保存实力,采取 “保船制敌”的方针,命令舰队躲进了威海卫军港,不许迎敌。最终,日本掌握了黄海的制海权。接下来是哪场战役呢?
D、辽东半岛战役:(展示地图、英雄人物图片和旅顺大屠杀史料)
教师:日军控制黄海后,从辽东半岛登陆。徐邦道战败,大连守将不战而逃。日军在旅顺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国无辜群众两万余人被杀害,条条街巷血流成河。
史料:当时日本将卒之行为,实逸出常度之外… …彼等除战胜之初日,从其翌日起,残杀四日,非战斗者之妇女幼童亦不免。从军欧洲军人及特约通信员目击此残虐之状况,然亦无法制止。此时得免戮杀之华人,全市中仅三十六人耳!然此三十六名华人,为供埋葬其同胞之死尸而被救残留者。——英国胡兰德博士《中日战争之国际公法》
教师:同学们主要看红色的标注的部分,日军在旅顺连续残杀了四日,妇女幼童无一幸免,全城仅剩36个掩埋尸体的中国人侥幸存活。
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这些图片和文字有怎样的感悟呢?(它暴露出日本的残暴并且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要不忘国耻,时刻树立忧患意识)接下来是什么战役。
E、威海卫战役:(展示地图、英雄人物丁汝昌图片)
教师:日军对北洋舰队的所在地威海卫发动进攻,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海军提督丁汝昌自杀殉国,李鸿章辛苦建立起来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
[ 设计意图:因为战争的过程不是本课的重点,记住五场战役的名字及英雄人物即可,所以这一部分主要通过展示地图的方式,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简单了解一下过程,并在了解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将士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学生阅读:进行了三十年的自强运动,中国在海、陆两方面却落得这种耻辱的失败,使李鸿章面临严厉的批评和指责。他辩解说,单靠他的北洋舰队和淮军来对抗日本全国的力量,自然无法取胜。尽管如此,李鸿章还是遭到解职、贬谪,还被剥去了象征皇帝恩宠的黄马褂。【合作探究】 材料一:表格
材料二:叶志超急忙挂起了白旗,向敌军请求停战。当晚全部军队纷纷撤退,平壤被敌军占领……方伯谦不顾和日军苦战的“致远”“经远”两舰,像条丧家犬一样窜逃 ……和方伯谦一样贪生怕死的“广甲”也逃出阵外。——梁启超 著《李鸿章传》
材料三:李鸿章的外交不仅没有取得任何积极成效,而且延误了军事准备工作。直到外交解决的希望全告破灭时,他才同意袁世凯的紧急请求,派兵增援。
——徐中约 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建筑颐和园和宠信太监,以及世风普遍败坏。战前英国顾问曾建议中国购买两艘快舰,但由于资金缺乏,清廷也未予以重视。相反,日方购买了这两艘船,其中一艘“吉野”号在海战中战功卓著。——徐中约 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五:明治天皇发布诏敕:“国防一事,苟患一日,或将遗百年之悔。”因此他命“朕兹省内廷之费,6年期间每年拨下30万日圆,并命文武官僚,除特殊情况外,在同一期间,纳其薪俸1/10,以资补足造新式军舰之费”。
——林怀秋等 著《明治天皇》材料六:日本加紧进行以中国为作战目标的扩军备战活动,“以五年为期作准备,抓住时机,准备进攻。” ——《征讨清国策》
问题:李鸿章任北洋大臣,练兵整军二十年,为什么连一仗也打不了呢?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可以归咎为是李鸿章一个人的错吗?
教师:首先请同学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然后概括中国战败的原因。答案:不是,中国战败的原因有: 内因:
1、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
2、部分官兵贪生怕死、临阵逃脱
3、李鸿章“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贻误战机(主要原因)
4、清政府腐败落后(根本原因)
教师提问:在这些原因中,哪个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哪个是主要原因? 外因:日本制度先进、全国上下积极备战且蓄谋已久 结论: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难以抵挡先进资本主义的进攻。
[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间的合作探究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战争失败的原因
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搜集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论从史出的能力。] 第三部分 战争结束 谈判大臣
3、结果:战争结束,谈判大臣
教师:面对日军的节节进逼,清政府加紧求和并应日本要求,任命李鸿章作为头等全权大臣赴日谈判。日方代表则是首相伊藤博文,双方在日本马关春帆楼商定合约。(展示人物和谈判场景图片)我们来看谈判期间的一段材料(请同学阅读)
在谈判中,日本拿出预先拟定的条款摆在李鸿章面前,只准李鸿章说“允”或者“不允”。日本限定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手续,李鸿章请求宽限时日,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
教师:经过多个回合无比 “哀求式”谈判,最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正式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下面我们来看条约内容及影响。
(接下来,逐条展示条约的内容,并分析每一条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条:割三地,同学一起回忆之前学习的内容,即《南京条约》割了香港岛给英国,《北京条约》割了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这回中国又丧失了大片领土,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第二条:赔款,给出一组数据,其中三千万两是后来的赎辽费。可见,赔款数额巨大,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中国赔款的2.3亿两白银,相当于中国当时全国财政收入3年的总和,把当时中国的国家财富几乎都掏干了。
第三条:开埠,展示地图。第一次鸦片战争开通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则增开了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可见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由沿海逐步向中国内地,范围不断扩展。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对中国的影响则是使帝国主义侵略深入内地。(图中标出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开放的城市,从地理位置上分析增加通商口岸后对中国的影响)第四条:设厂,学习这一条款后,使学生理解从此列强的侵略方式从原来的商品输出变为了资本输出。
教师:通过这一条,列强的侵略方式就从原来的商品输出变为了资本输出。对中国的影响则是什么?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 设计意图:通过逐条分析条约内容的影响,使学生能够体会到《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多角度探究战争影响】
教师:通过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以及《马关条约》的内容,同学们知道它们对中日两国和西方列强各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吗?(师生共同思考)对中国的影响:
教师:通过刚刚对条约的分析我们知道对中国的影响是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对日本的影响,出示一段材料:
战后,日本的经济从1896到1897年,开始进一步的起飞。日本的国家财力得到大幅度地提升。从此,中日两国的国运就在这个甲午战争之后,迅速地拉开了距离。
教师:日本获得巨额战争赔款,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很快挤进帝国
主义强国的行列
对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影响,出示吴玉章的一段话:
吴玉章说:“以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败得那么惨,条约又订得那么惨,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回忆录》
教师:其他帝国主义列强通过这场战争看到了清政府的腐朽与孱弱。因此,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更加激烈。教师:此后,列强便掀起了一片瓜分中国的狂潮。
[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思考题是为了更能突出本课的重点,深化主题,使学生对本课的理解更深入、更透彻,并且通过这个思考题自然的过渡到下一个要讲的问题。]
二、瓜分中国狂潮:
1、强租海港和划分“势力范围”
教师:《马关条约》一签字,俄、德、法三国就联合起来强迫日本退还辽东半岛,因为侵害了俄国在辽东半岛的权利,三国干涉还辽也标志着瓜分局势的开始。
教师:19世纪末,中华民族危机加深,下面,我们来看一张时局图及表格。(展示图片并指出每个动物代表什么,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是哪。)
教师:此时的美国因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而姗姗来迟。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2、“门户开放”政策: 政策的内容是……(学生看书自主学习)
教师: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并没有影响到列强的利益,所以也没有遭到列强的公然反对。因此,政策的实质其实就是列强争夺在华利益的妥协方案,反映了列强在政治上共管中国的野心。从此,美国在中国的势力开始一天天扩
大。
[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战后的拓展与延伸,通过师生互动,利用史料、图片、漫画、表格等形式,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完善历史发展的线索。] 教师:今天我们以李鸿章为线索讲授了本课的全部内容,结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洋务运动,我们应该怎样评价李鸿章呢?
材料:他建海军,造炮舰,开矿山,通火车,派遣留学生,签和约。晚清帝国的每一缕新鲜空气都与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悲伤、沉痛、屈辱的记忆也都与李鸿章相连。
评价李鸿章:孙中山:“中堂自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 毛泽东:水浅而舟大也。
左宗棠:“对清朝而言,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李鸿章误尽苍生,将落个千古骂名。” 外国人眼中的李鸿章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评价:“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俄国报纸称李鸿章为“东方俾斯麦”
之后,教师教给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1、实事求是,论从史出;
2、一分为二,辩证分析。
方法: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看历史人物是否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然后,学生谈谈他们对李鸿章的认识。接着教师给出一个参考答案
李鸿章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人物,他是中国近代化开端的开拓者之一;他是镇压
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他对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要负直接的责任;同时他还是许多卖国条约的签订者。但他只是腐朽清王朝的一个缩影,历史的责任应由整个清王朝来承担,而不能简单地归到李鸿章一个人的身上。最后,以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作为结尾。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教师: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可以这样说李鸿章的结局其实就是一个时代的结局。
[ 设计意图:通过给出一些名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并教给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使学生对李鸿章有更全面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李鸿章所处的环境恰逢中国的内忧外患时期,他身处高位,有些决定表现了他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国家利益与安危,但有些决定他也是无可奈何。他认为自己不过是个“裱糊匠”,将破屋(清王朝)装饰一下嘘嘘人尚可,真遇到大风雨,岂是一个“裱糊匠”所能补贴支撑起来的呢?李鸿章是多面的,我们应该客观的去评价他。] 【教训和启示】
教师提问:从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观看视频:习近平称甲午战争是剜心之痛(学生根据视频回答问题)答案: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启示:走科技强国之路,推进军事现代化。
[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以史为鉴,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并联系当今播放习主席的一段讲话,他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要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以此升华本课内容。] 教师总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用我们 的热情、我们激昂的声音向世人宣告: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毛泽东曾多次表示:“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侵略我们,大都是从海上来的”,“有海就要有海军,过去我国有海无防,受人欺负,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海军经过6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越来越强大,新型武器层出不穷。(同时展示最新的海军装备成就)这是我国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我国首艘万吨级驱逐舰也在去年下水、舰载战斗机、095型攻击核潜艇,最后,亚丁湾护航舰队劈波斩浪,保卫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可以说,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终于在海上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钢铁长城。说板书设计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根本原因:日本的积极扩张、蓄谋已久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丰岛海战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3、结果:签订《马关条约》
第三篇: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案)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课标:2-3-8 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3-9 讲述近代人们反抗列强侵略和专制统治的故事。解析近代中国能人志士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
二、【教材简析】:
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频繁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此同时中国人民进行着不屈不挠的应用抗争。本课围绕“侵略”与“反侵略”这两条主线。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叙述了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此后相继而起的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生存危机。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的概况,2.了解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置展馆参观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问题分析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3.通过看图讲故事,培养学生用历史语言概括历史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深刻理解落后不就要挨打,闭关则衰、开放则兴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基本概况
难点:理解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五、【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
2.通过材料分析,让学生明白“论从史出”,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通过情景模拟,增加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设计】:
师:出示图片和课题:出示丘逢甲的图片和春愁的诗。
生:朗读诗歌,回答问题:这首诗写于那一年?为什么“四万万人同一哭”?台湾割给了哪个国家?
根据学生回答导入到“甲午中日战争”。
过渡: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四个展厅一一参观)1.教学环节一——展厅一:战争的背景
师:出示材料,明治天皇的御笔信,材料两则。生:阅读材料,分析甲午战争的背景。根本原因: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设计意图:明确甲午战争是日本政府推行扩展政策的必然结果。
导火线:1894年,朝鲜爆发起义。
2.教学环节二——展厅二:战争的过程
师:出示甲午战争过程线路图,引导学生用历史语言描述战争的过程。生:讲述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感人一幕。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爱国官兵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
师:引导学生看课本了解“旅顺大屠杀”。
3.教学环节三——展厅三:战争的结果
师:出示战争结果:清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师:出示慈溪太后和明治天皇的图片和观点。生:试着分析甲午战争中国为何败?
师:出示《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出示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图,回顾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与之对比,理解列强的侵略有沿海深入到内地,说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一步步加深。
生:根据条约内容,说说带来的危害。
师:出示台湾地图和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
师: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内容,你有何看法?
生:《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师:出示材料,结合课本P94内容,说说甲午战争对日本和中国各有什么影响?
根据学生回答,过渡到下面的内容。
4.教学环节四——展厅四:战争的余波
师:仔细观察教材图8—12,思考问题:1.甲午战争后,列强以哪种方式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列强还以哪些方式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对中国会带来什么危害?
师:出示诗歌和图片,找一找: 哪些国家在中国有势力范围?它们的势力范围分别在哪里?
在此基础上出示: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师:(叙述)从此以后,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
出示问题:1:为什么美国要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2:“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3:“门户开放”政策为什么被各国接受?
4:“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有何影响?
七、【课堂小结】
今天的参观带给你什么样的感悟?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八、【板书设计】:
甲午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战争背景 2.战争经过 3.战争影响 4.战争启示
九、【反思】
本节课是在805班上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所以设计问题的时候难度不大,以“是什么”的类型为主。最后一个环节是感情升华,“对于甲午战争的惨败,你对于现在国家的发展有什么感想”。
一节课的设计时间把握上,前面25分中左右是“甲午战争”,10分左右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最后5分钟是交流“甲午战争的启示”。
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总体状态良好。但是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还有待提升,比如问道“由P94图8—12这幅图反映日本对于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是什么”就回答不出来。反映出学生的解题思路还不够清晰。对于这道题,首先抓住图中的“八幡制铁所”这是一座工厂,由此得出“建工厂”是当时的侵略方式,因此答案是“资本输出”。
所以,之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会从材料中的信息提炼知识点是难点,也是重点,应该加强训练。
2015.5.20 卢海华
第四篇:高中历史教案
第17课
解放战争
A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掌握重庆谈判、全面内战、三大战役、北平和谈和渡江战役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和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片、诗词、材料及地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初步对所学内容能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不可屈服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抗战的坚强核心,以此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并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B重点难点
重点: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难点:重庆谈判中共如何应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
C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片、诗词、材料及地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应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初步对所学内容能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
D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全面抗战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抗战为什么会取得最终胜利?中国抗战的胜利具有什么意义? 提示:课本P74-77
【导入新课】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后,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 的矛盾。此时的蒋介石一面准备发动内战,一面采取假和平的策略,为发动内战做准备。面对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中国共产党采取了
怎样的对策呢?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将走向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一、内战的爆发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1)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由中日民族矛盾演变为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
(2)国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共产党——尽力争取和平民主。
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
(原因:①迫于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压力。②内战的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2、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45年8月――46年夏(1)重庆谈判。1945年8月
【合作探究】
1:蒋介石喊和平只是一个幌子,为什么蒋介石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谈判?其电邀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如果毛泽东不去,就借此宣传共产党没有和平诚意,制造舆论。欺骗中国人民,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如果毛泽东去了,就可以利用谈判的机会,一则争取运兵备战的时间,再则诱使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实现他们的“军令统一”、“政令统一”的目的。①时间:1945年8月 ②结果:签订《双十协定》
③意义:A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主动,在人民面前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
B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和各民主党派中扩大了影响。
C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国民党若破坏协定、发动内战,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地位。【合作探究】
2:毛泽东已经洞悉蒋介石的险恶用心,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赴重庆和国民党谈判?
为揭露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的阴谋,争取早日实现国内的和平民主等。(2)政协会议。1946年,重庆。
结果: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3、全面内战的爆发
(1)时间:1946年6月
(2)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失败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案
秦朝统治-高中三年级历史教案
教学建议
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和秦朝的历史地位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探索秦统一的原因。
(l)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⑤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秦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3)历史地位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②开创了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并被后世继承的政治、经济制度。
③秦朝因暴政而亡,给予汉及后世统治者以深刻教训。
④秦修筑的万里长城是影响深远的古代伟大工程。关于秦始皇的评价问题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一直是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建国以来,史学界对其评价有四种观点。第一,功大于过说。这派观点认为,秦始皇对当时的人民,对整个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很大贡献的,一方面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与实现统一、巩固统一分不开,另一方面他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政治体制为历代王朝沿袭,并在我国封建社会前期起了积极作用,把其称为暴君是不当的。第二,前功后过说。秦始皇一生活动应分三个时期,完成统一大业时期,统一后的几年为中期,后来的焚书坑儒、修造阿房宫、骊山墓为后期。其前期是丰功,后期是显过,中期是功过相兼。可以说,他是一位“前功后过,功过并重的一代君主”。第三,功过参半说。在秦始是身上就同时存在极端相反的两个方面——光明和黑暗,伟大和残暴。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第四,功大过亦大说。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功大过亦大的人物,集中在他身上的矛盾重重交错。综合史学界对秦始皇的评价,一般都肯定其在统一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同时指出其残暴、严苛压迫和剥削人民的一面。
秦朝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非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这里应把“秦的暴政”和“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区别,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主要的政治制度,对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容易产生“暴政”,这是因为专制主义制度具有其残暴性。但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不等于“暴政”。“暴政”是超越当时社会生产力条件的过度的剥削和压迫威胁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生存的统治。所以,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而是“秦的暴政”。
例: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B.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 D 对焚书坑儒的认识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文化专制,它表明秦期不仅要取缔与当局政策相抵触的不同政见,在政治上不准“以古非今”而且要在学术上严禁产生不同政见的思想渊源“私学”,即以儒家为主的诸子学说在民间的流行,而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焚书坑儒虽对巩固维护统一的封建集权新制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整体上看却适得其反,因为不同学派、学术观点不是单靠行政说压手段所能统一的。焚书坑儒这种野蛮做法造成了当权者与知识阶层的严重对立,加深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封建皇权摧残文化、迫害知识阶层的先例,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用来巩固统一的法家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秦始皇没有认识到守成与进取不同,应变换指导思想,采取不同的统治手段,反而日益迷信法家学说,一味强调法治,结果愈益加强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秦旋即灭亡。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
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战国时期,而不是汉武帝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开始。早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开始开发西南,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这是开发西南地区的开始。开发西南地区的开始与中央政权设置郡县地方行政机构是两个不同的历史现象。
例: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
A.战国时期
B.西汉
C.蜀汉建立以后
D.南朝时
答案 A 教学目标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有关秦朝修长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长城起到了少受少数民族侵扰的作用。
B.修长城的耗费,是秦灭亡的原因之一。
C.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城防
D.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和智慧
分析:这是一道否定选择题,主要是选出对长城不正确的描述,如果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长城的修建,作用和评价的把握正确,答案就迎刃而解了,秦长城之前,秦赵燕以有长城,答案C
例2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
分析:此题属于材料选择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还要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材料大意是天下长期受战争之苦因为有诸侯,天下刚稳定,再建立侯国是再生战争,想求安定不就太难了.基于此秦始皇反对分封,于是推行郡县制.答案B
例3 阅读下列材料: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新书·过秦论》
请回答:
①上文中的“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
②上文中的“焚百家之言”是指什么事件?应如何全面评价其作用?
③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析:做材料题有一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步,1.读懂材料(包括选自书本和问题)2.联系课本的相关知识3.分辨问题做答.答.①不是。②指“焚书坑儒”。它一方面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另一方面又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③是秦的暴政激起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的统治。
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探索秦统一的原因。
(l)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③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④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⑤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①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秦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3)历史地位
①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②开创了对中国历史有深远影响并被后世继承的政治、经济制度。
③秦朝因暴政而亡,给予汉及后世统治者以深刻教训。
④秦修筑的万里长城是影响深远的古代伟大工程。关于秦始皇的评价问题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一直是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建国以来,史学界对其评价有四种观点。第一,功大于过说。这派观点认为,秦始皇对当时的人民,对整个民族的发展,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很大贡献的,一方面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与实现统一、巩固统一分不开,另一方面他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政治体制为历代王朝沿袭,并在我国封建社会前期起了积极作用,把其称为暴君是不当的。第二,前功后过说。秦始皇一生活动应分三个时期,完成统一大业时期,统一后的几年为中期,后来的焚书坑儒、修造阿房宫、骊山墓为后期。其前期是丰功,后期是显过,中期是功过相兼。可以说,他是一位“前功后过,功过并重的一代君主”。第三,功过参半说。在秦始是身上就同时存在极端相反的两个方面——光明和黑暗,伟大和残暴。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第四,功大过亦大说。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功大过亦大的人物,集中在他身上的矛盾重重交错。综合史学界对秦始皇的评价,一般都肯定其在统一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历史作用,同时指出其残暴、严苛压迫和剥削人民的一面。
秦朝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非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这里应把“秦的暴政”和“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区别,封建专制主义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各个朝代的主要的政治制度,对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下,容易产生“暴政”,这是因为专制主义制度具有其残暴性。但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不等于“暴政”。“暴政”是超越当时社会生产力条件的过度的剥削和压迫威胁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生存的统治。所以,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不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而是“秦的暴政”。
例:以下有关秦朝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B.体现了封建主义的残暴性
C.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 D对焚书坑儒的认识
焚书坑儒的实质是文化专制,它表明秦期不仅要取缔与当局政策相抵触的不同政见,在政治上不准“以古非今”而且要在学术上严禁产生不同政见的思想渊源“私学”,即以儒家为主的诸子学说在民间的流行,而进一步确立法家学说的官学地位,实现学术思想的统一,以巩固秦政权。焚书坑儒虽对巩固维护统一的封建集权新制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整体上看却适得其反,因为不同学派、学术观点不是单靠行政说压手段所能统一的。焚书坑儒这种野蛮做法造成了当权者与知识阶层的严重对立,加深了社会矛盾,开创了封建皇权摧残文化、迫害知识阶层的先例,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用来巩固统一的法家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秦始皇没有认识到守成与进取不同,应变换指导思想,采取不同的统治手段,反而日益迷信法家学说,一味强调法治,结果愈益加强了对人民的压迫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秦旋即灭亡。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
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战国时期,而不是汉武帝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开始。早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开始开发西南,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这是开发西南地区的开始。开发西南地区的开始与中央政权设置郡县地方行政机构是两个不同的历史现象。
例: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
A.战国时期
B.西汉
C.蜀汉建立以后
D.南朝时
答案 A教学目标典型例题例1 下列有关秦朝修长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长城起到了少受少数民族侵扰的作用。
B.修长城的耗费,是秦灭亡的原因之一。
C.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人工城防
D.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和智慧
分析:这是一道否定选择题,主要是选出对长城不正确的描述,如果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对长城的修建,作用和评价的把握正确,答案就迎刃而解了,秦长城之前,秦赵燕以有长城,答案C
例2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
分析:此题属于材料选择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还要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材料大意是天下长期受战争之苦因为有诸侯,天下刚稳定,再建立侯国是再生战争,想求安定不就太难了.基于此秦始皇反对分封,于是推行郡县制.答案B
例3 阅读下列材料:
“及至始皇……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然陈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新书·过秦论》
请回答:
①上文中的“废先王之道”是秦亡的原因吗?
②上文中的“焚百家之言”是指什么事件?应如何全面评价其作用?
③你认为秦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析:做材料题有一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步,1.读懂材料(包括选自书本和问题)2.联系课本的相关知识3.分辨问题做答.答.①不是。②指“焚书坑儒”。它一方面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另一方面又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③是秦的暴政激起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秦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