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法制渗透)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奥林匹克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
2、了解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含义。
3、通过歌曲的学习,启发学生立志从小锻炼,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师:有谁知道奥林匹克五环旗的含义? 生答,师作补充。
2、学唱歌曲。(1)听录音范唱。
提出问题:歌曲内容唱的是什么?分为几段?(2)分段学习歌谱。(3)解决难点。(4)学唱歌词。(5)设计演唱形式。
3、总结。教学随笔:学生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奥运五环标志的含义,能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
第二课时
歌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奥林匹克号角》。教学目标:
1、欣赏《奥林匹克号角》。
2、了解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奥林匹克知识。学生汇报完后,师总结。导入欣赏内容《奥林匹克号角》。
2、欣赏《奥林匹克号角》。(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2)师简介作品。(3)分段欣赏。听赏第一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情绪?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节奏有何变化?与第一主题有何不同?
听赏第三主题。
这段旋律与第一、二主题又有何不同?(4)总结曲式结构。(5)完整欣赏。
(6)欣赏了这首乐曲后,请说一说你的感受。
3、观看录像片段:体现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的资料。边看边再次听赏。
4、总结。
教学随笔: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学习中外奥运健儿奋力拼搏、永不放弃的奥运精神。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活动“奔向2008”。教学目标:
1、为画面选配适当的音乐。
2、了解有关奥运会的相关文化。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运动员进行曲》,学生由教室外步入 3 教室。
2、分组准备。师:2008年,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举行。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今天我们就来举办一个班组音乐活动——“奔向2008”。咱们几个小组的同学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得更充分。好不好?
生:好!
师:咱们推选两个主持人吧。学生推选两个小主持人。
3、分组展示、汇报(每个小组各有一个同学戴福娃头饰)。
(1)各组展示自己小组创编的入场式音乐。(2)各组汇报、展示自己小组创编的入场式音乐。(3)第一组同学(贝贝)介绍奥运五环标志的含义。全班同学一听歌曲《手拉手》。
(4)第二组同学(晶晶)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游泳馆;唱《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5)第三组同学(欢欢)介绍奥运会开幕式,为北京奥运会设计开幕式圣火点燃方式(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汇报自己小组的设计)。全班同学一起听《奥林匹克号角》。
(6)第四组同学(迎迎)介绍奥运会会徵;全班同 4 学一起听《巴塞罗那》;介绍北京奥运会会徵。
(7)第五小组同学(妮妮)介绍奥运会吉祥物;介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8)分组为几幅画面选配音乐。
4、总结、评价。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体现创新精神,对奥运会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单元
星空畅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我爱银河》.
2、欣赏歌曲《啊,高山》.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5 的热情。
2、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合唱和谐优美。
3、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教学过程:
1、导入。
师:本单元的标题是“星空畅想”。星空能引起人无数的遐想。自古到今,关于星空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例如“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还有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星空的美丽传说?
生答。
师讲解银河知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1)听范唱录音。(2)简介“银河合唱同”。
(3)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和歌词。(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
(5)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处理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
3、欣赏歌曲《啊,高山》。(1)初听歌曲录音。(2)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讨论。
6(3)学习八六拍。
(4)复听。听后完成课后练习。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效率高,演唱歌曲时声音和谐优美。
第二课时 歌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教学目标:
1、能将《我爱银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
2、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3、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1、复习《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1)从神
五、神六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学生展开讨论。
7(2)朗读歌词。
请学生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3)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
(4)随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5)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6)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7)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
3、随歌曲录演唱。
4、小结。
教学随笔:对神州飞船热切的关注,对航天英雄们的敬仰是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3、器乐演奏、旋律创作。教学目标:
1、较为完整、熟练地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
2、启发音乐想象力,继续培养欣赏器乐曲的能力。
3、能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歌》的旋律,并能自己创作4--8小节旋律进行演奏。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1)导入欣赏内容。教师播放乐曲。
(2)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视唱书中出示的《欢乐颂歌》旋律。其后的旋律由教师在琴上弹奏,学生边听边挥拍。
(3)教师完整地演奏这段音乐,学生边听边挥拍。(4)复听。回答书中问题。
3、器乐演奏。用竖笛演奏乐器。
4、创造。
完成书中的创作题。学生可两人合作。教师巡视辅导。
5、作品展示。
6、小结。
教学随笔:欣赏器乐曲时非常投入。视谱水平有所增长。创作旋律时积极投入。
第五课时
歌表演
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条规定 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三单元
旋转的舞步
教学内容: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教学目标:
1、欣赏《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能够区分乐曲的段落,记忆乐曲中第一圆舞曲的旋律主题。
2、感受这首充满活力、抒情优美的乐曲。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世界多元文化,丰富情感体验。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教师自制的录像片段,画面是春天来临的景色,背景音乐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问:什么季节?表现了什么?背景音乐有谁听过?
2、新授内容。
(1)初听: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2)出示曲名:《蓝色多瑙河圆舞曲》。(3)复听:歌曲是几拍子的?(4)分段欣赏。听赏第一圆舞曲。
第一圆舞曲的速度、旋律有什么特点? 听赏第二圆舞曲。
速度、旋律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三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音区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四圆舞曲。
这段旋律的节奏与第三圆舞曲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给这段圆舞曲起个名字。
听赏第五圆舞曲。(方法同上。)
3、介绍曲作者。
4、对比欣赏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5、拓展。
6、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在听赏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寻找问题的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儿童圆舞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在音乐的伴奏下,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学会跳一段集体舞,培养学生协调的运动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儿童圆舞曲》。问:歌曲的情绪?
2、学习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演唱指导。
4、介绍圆舞曲。
5、请学生观赏一段圆舞曲的录像。
6、跟着老师学习三拍子舞蹈的基本步伐。
7、在《儿童圆舞曲》的音乐伴奏下边唱边跳。
8、欣赏学生收集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其它圆舞曲。
9、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音乐的伴奏下,肢体动作协调,准确,对音乐节拍的感受能力强。
第三课时
歌表演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小步舞曲》。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以及他的代表作。
2、欣赏《小步舞曲》,掌握这首乐曲的结构。
3、创编伴奏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莫扎特的故事。(1)认识莫扎特。
(2)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2、欣赏《小步舞曲》。(1)初听乐曲。
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速度?情绪?(2)分段欣赏。
记忆第一主题旋律。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
用“哒”模唱主题旋律、续编完成图形谱并用打击乐器为第一乐段伴奏。
听赏第二主题。
这段旋律的速度、力度与刚才的旋律有什么不同?(3)总结曲式结构。
(4)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创编图谱,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介绍“小步舞”。
4、观看录像片段:宫廷舞蹈《小步舞》。
5、介绍不同作曲家创作的《小步舞曲》。
6、拓展欣赏。
7、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在课前能够收集一些资料;在课上能够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伴奏。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教学目标:
演唱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在音乐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歌曲:《开心的感觉真好》。
问:歌曲都唱了什么内容?什么事情会让你最开心?
2、学唱歌曲。
运用视唱法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3、学唱歌词,指导演唱。
4、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集体舞《开心的感觉真好》。
6、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的市场能力、音准程度以及歌曲的表现能力有所提高。在集体舞的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力强。
第六课时
歌表演
第四单元
舞剧之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花香鼓舞》。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花香鼓舞》,感受歌曲所具有的江南音乐风格,并能举出类似风格的音乐作品。
2、哼唱歌曲《花香鼓舞》,3、了解舞剧《小刀会》。教学过程:
1、分辨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
师:同学们学习了很多音乐,你们有没有发现,许多音乐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有的流畅优美,有的很粗犷,现在我们先来欣赏两段你们很熟悉的音乐,请同学们谈一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并猜一猜是哪个地区的民歌。
学生欣赏《茉莉花》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并谈感受。
师:为什么这两首歌曲给人的感受是那样的不同 16 呢?这就是因为音乐的风格不同。
导入欣赏歌曲《花香鼓舞》。
2、欣赏歌曲《花香鼓舞》。
听后师:这首歌曲的旋律和哪首歌曲的旋律有些相似?
师出示“旋律对照谱”,唱一唱。
3、讲解舞剧《小刀会》。
4、再听。
5、小结。
教学随笔:感受江南的音乐风格,了解舞剧《小刀会》的剧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欣赏管弦乐合奏《快乐的女战士》。
教学目标:
1、用热爱解放军的情感演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2、分辨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并有一定的联想,记忆第一乐段主题。
教学过程:
1、感受歌曲《红色娘子军连连歌》、《军民团结一家 17 亲》不同的音乐情绪。
师:歌中唱了什么?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2、介绍舞剧《红色娘子军》。
3、学唱《军民团结一家亲》。
师:《军民团结一家亲》是舞剧第四场中《斗笠舞》的配乐,通过老百姓编斗笠送给红军战士的情景,表现人民热爱子第兵的情感。
学生观看舞蹈片段。学生视唱歌曲。
视唱书中黎族民歌《五指山歌》,想一想,《军民团结一家亲》和它有什么联系?
学生视唱《五指山歌》并回答书中问题。学生演唱歌曲。
3、欣赏《快乐的女战士》。
师:在舞剧的第中场中,还有一段《女战士与炊事班长》的舞蹈音乐——《快乐的女战士》,听一听,它和《军民团结一家亲》有什么联系?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师小结。
学生听赏第一部分。学生哼唱主题。
学生欣赏全曲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乐曲的结构。
4、小结。
教学随笔:能用热爱解放军的情感演唱歌曲《居民团结一家亲》。
第三课时
歌表演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管弦乐合奏《西班牙舞曲》、《那不勒斯舞曲》。
2、用固定的节奏型给《西班牙舞曲》伴奏。
3、了解芭蕾舞剧《天鹅湖》剧情。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感受小号的音色;能正确的用 X XX X X X X 节奏型为《西班牙舞曲》伴奏。
3、了解芭蕾舞剧《天鹅湖》剧情。教学过程:
1、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1)导语: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舞蹈,你们知道这是哪一部舞剧的选段吗?
播放录像。
生答,师小结,简介舞剧《天鹅湖》。
19(2)初听全曲,感受小号嘹亮的音色。师:你们觉得小号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生答后,师小结并简单介绍小号的演奏方法。(3)复听乐曲,分辨乐曲的结构。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两个不同的主题。
2、欣赏《西班牙舞曲》。(1)欣赏舞蹈——西班牙舞。
(2)分辨《西班牙舞曲》伴奏的节奏型。问:在情绪上和《那不勒斯舞曲》有什么不同? 生答师补充。
学生复听乐曲,选择节奏型。学生分组练习,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3、总结舞剧特点和音乐在舞剧中的作用。教学随笔:学生能够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能正确运用X XX X X X X节奏型为《西班牙舞曲》音乐伴奏。了解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故事情节。
第五单元
影视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啊!朋友》。
2、欣赏电影《桥》的主题音乐。教学目标:
1、能用乐队的情绪演唱歌曲《啊!朋友》。
2、感受主题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作用。教学过程:
1、欣赏并演唱歌曲《啊!朋友》。师简介南斯拉夫电影《桥》。播放电影片段1。
师:影片中的配乐是怎样的? 你们认为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为什么在那么残酷的战争中,他们还能唱着活泼的歌曲呢?
生答。师补充。
出示歌片,学生欣赏歌曲《啊!朋友》并复述歌词。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曲。先请同学们自己视唱曲谱,也可以两三个同学一起视唱。
学生视唱曲谱。
师:同学们在视唱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或由同学解答并视唱。学生朗诵歌词,并演唱歌曲。学生演唱。
2、初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播放电影片段2。
师:这段音乐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生答师补充。播放电影片段3。
师:这时的音乐有了什么变化? 生答。
师补充:通过以上三段音乐的欣赏,我们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一些作用,同一段音乐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可以表现不同的情绪和情景。
学生演唱歌曲。
3、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能用乐观、自然的声音演唱《啊!朋友》。能够感受主题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作用。
第二课时
歌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电影《谍中谍》主题音乐、《现代启示录》配乐、《日瓦戈医生》主题音乐《重逢有日》。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与画面的结合,体会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
2、了解电影《谍中谍》、《现代启示录》、《日瓦戈医生》的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1、欣赏《谍中谍》主题音乐。
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南斯拉夫电影《桥》中的音乐,初步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如可以与画面结合表现情景,也可以烘托气氛。今天再请同学们欣赏几首电影配乐,进一步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师播放《谍中谍》的配乐。学生聆听并回答。师补充。
简介《谍中谍》的配乐。
学生欣赏《谍中谍》的片段,体会音乐在这个场景中的作用。
2、欣赏《现代启示录》配乐。播放《现代启示录》配乐。师:这段音乐在影片中有什么作用? 生答,师补充。学生观看影片。
3、欣赏《重逢有日》。
欣赏电影音乐《重逢有日》,想象这段音乐应该配以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欣赏音乐并回答。
师简介电影《日瓦戈医生》的主题曲。
4、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一路平安》。
2、学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一路平安》优美、抒情的情绪。
2、理解同一段音乐在电影不同场景中的运用。
3、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开长》。
师: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次相聚和离别,再过半年,你们就是毕业了,毕业之后大家会升入不同的中学,也许你们中间有很多人很长时间都不会再见面,但是在小学六年的友谊是永远不会忘怀的。作曲家为了表达这种友情创作了很多歌曲,你们能举几个例子吗?
生答。
师: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看看谁知道是什么名字?
学生欣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并回答。师简介歌曲。
2、学唱歌曲。学生边听音乐边默唱。学生演唱。
学生跟电子琴视唱二声部旋律。学生完整演唱全曲。
3、欣赏乐曲《一路平安》。播放《一路平安》音乐。
师:这首乐曲和《友谊地久天长》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生听后回答。师简介歌曲。
再欣赏。进一步感受音乐的情绪。师讲解电影《魂断蓝桥》。学生观看电影片段。
4、舞蹈《一路平安》。
学生在《一路平安》的伴奏下学跳三步舞。
5、小结。
教学随笔:在音乐中感受优美、抒情、略带忧伤的情绪。能随音乐跳三拍子的舞步。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创编《人鱼的童话》小剧本,分角色表演。
教学目标:
1、能通过集体讨论创编《人鱼的童话》小剧本,并为表演选配合适的音乐。
2、能担任一个角色,积极参与表演。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上几节课我们欣赏了一些电影片段,了解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亲自实践,自编自导一部我们自己的小电影《人鱼的童话》。
1、创编故事《人鱼的童话》。让学生看书上五幅插图。
学生分小组进行创编。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任选一幅,把它当成一个独立的故事去思考,最后对它们进行串联。
师到每个组进行启发引导。
2、学生分小组汇报创编内容。
3、师生互评。每组进行修改、定稿。
4、完整表演小电影《人鱼的童话》。
师:拍一部小电影是件不容易的事,需要大家的密切配合,大家想一想,都需要有什么样的工作。
生答,师补充。师为学生具体分工:(1)导演。(2)演员角色。(3)化妆。(4)群众演员。(5)道具。(6)讲解。(7)灯光。(8)音响。(9)杂务。
3、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第六单元
我的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提高学唱歌曲的效率,能较快学会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2、对藏族民歌及其音调感到兴趣。
3、初听《红旗颂》,感受其宏伟的气势,听出其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调。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我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但是热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音乐课上,我们主要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也最能激发起人们的某种情感。例如今天我们要欣赏的管弦乐曲《红旗颂》,听了就会使人感到精神抖擞、信心百倍,一种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怀抱中的温暖感油然而生,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2、欣赏乐曲《红旗颂》。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管弦乐合奏《红旗颂》,这是一首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优秀作品。同学们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奏吗(学生回答)?教师在钢琴上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再用卡片出示《红旗颂》引子部分:教师在琴上奏几遍,使学生加深印象。
同学们可以听出这一音调基本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一样,但只用了原前奏的前半部分素材,并突出了三连音的进行,显得更有气势和紧迫感。
这首乐曲的主题就是“红旗主题”,同学们可以看教科书41页。
师在琴上弹奏。播放《红旗颂》录音。生听完后,互谈感受。
3、学唱歌曲。
(1)听一遍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范唱录音。(2)请学生朗读一遍歌词,并与学生装共同讨论这首歌词的含义与风格。
(3)简介藏族。
(4)再听一遍范唱录音后随录音学唱歌词。(5)克服难点。
29(6)请学生回答教科书上的两个问题。(7)随教师的琴声有感情地唱两到三遍。
4、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歌曲效率高,听赏音乐时非常专注。
第二课时
歌表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的家在中国》、继续深入欣赏《红旗颂》。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我的家在中国》。
2、能熟练地演唱“红旗主题”。
3、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红旗主题”。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唱了表现藏汉一家亲的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合唱歌曲《我家在中国》。请同学们朗读一遍歌词。教科书中有一个问题,说 30 一说你是怎样理解“从前我总在心里默默地说”“今天我总是这样自豪地说”这两句歌词的?
生答。师补充。
2、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1)听范唱录音。(2)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
(3)学习第二乐段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3、继续欣赏《红旗颂》。
(1)上节课我们初听了《红旗颂》,还记得乐曲中的“红旗主题”吗?
(2)现在我们来学唱“红旗主题”。(3)再次欣赏《红旗颂》。
(4)再次放声歌唱“红旗主题”,鼓励学生为第一乐句填词。
4、小结。
第四课时
歌表演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欣赏合唱《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完成《我家在中国》的合唱部分,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2、记住《我的祖国》的主要旋律,并能分析两个乐段在音乐情绪上的对比。
3、在演唱和欣赏过程中继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气势磅礴的《红旗颂》,这节课我们要欣赏一首既优美亲切又宏伟壮丽的合唱歌曲《我的祖国》,这首歌被选入“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听来使人既感亲切又心潮澎湃,同《红旗颂》一样,能激起我们的爱国之情。
简介歌曲。
2、欣赏歌曲《我的祖国》。(1)初听一遍。
(2)请学生说说听赏的感受。
(3)复听。随录音哼唱第一乐段的歌词。(4)学生完成课本上填空。
(5)再欣赏一遍,要求学生记住歌名及主要旋律。
3、继续学唱歌曲《我家在中国》。(1)复习第二乐段。(只唱第一声部)
32(2)共同学习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3)分两声部合唱。
(4)学习反复记号,这个记号常用在结尾部分。(5)学习结尾句。(6)学习第一乐段的歌谱。(7)富有感情地演唱全歌。
4、小结。
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七单元
多彩的贵州
教学内容
唱歌《夸我侗家小歌手》
教学目标:
1.会唱夸我侗家小歌手。
2.分角色表演唱。
3.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热爱贵州的情感。
教学重点:会表演唱《夸我侗家小歌手》。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二. 进入新课,播放《夸我侗家小歌手》录音,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反复播放《夸我侗家小歌手》让学生先欣赏两遍。掌握节奏,然后跟着录音试唱。
四. 突破难点,学生认为唱不准的地方,教师示范指导。
五. 学生自己练唱。六. 表演唱。
七. 总结,贵州是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这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村寨独特,侗族的音乐和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身为贵州的一员应感到骄傲和自豪。
第二篇:六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音乐教案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星空畅想.蓝天向我们召唤》学科渗透
法
制
教
育
教 学 设 计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二官小学
胡恩海
教学内容: 《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热情的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学习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自豪、热情地声音来演唱歌曲。二声部要求要准确、协调
4、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条。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雄伟壮观的旋律 教材分析:
《蓝天向我们召唤》为大调式,两段体。第一乐段音区较低,曲调具有叙述性,2003年10月,我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胜利返航,轰动了世界。也在广大青少年中掀起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潮。这首歌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脚踏风琴、播放机。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第一乐段:可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演唱,如领唱、小组唱、男生唱等。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3、由学生朗读歌词,并请学生介绍神
五、神六。资料: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
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新华社记者赵建伟摄
神舟六号飞船转场至发射塔架。神州五号是单人,而神州六号是双人。多天飞行,这说明我国已经成功掌握了在人航天技术。
4、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条规定: 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5、学生朗读歌词,说一说感受,结合课本,说一说向航天英雄们学什么?
6、欣赏歌曲范唱录音。
7、随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这部分的旋律节奏比较多样,其中四分休止、八分休止和顿音的使用使旋律更加生动。
8、学唱歌合唱部分的第一声步,初步学唱会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旋律,使学唱更加理性。
9、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学习的方法同第一声部。
10、两声部合唱。做到音准节奏基本准确。小结
第三篇:六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音乐教案
六年级上册渗透法制教育音乐教案
凯里十二中
欧晓梅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星空畅想.蓝天向我们召唤;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热情的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学习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自豪、热情地声音来演唱歌;
4、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星空畅想.蓝天向我们召唤》学科渗透法 制 教 育 教 学 设 计 教学内容:
《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热情的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学习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自豪、热情地声音来演唱歌曲。二声部要求要准确、协调
4、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条。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感受歌曲雄伟壮观的旋律 教材分析:
《蓝天向我们召唤》为大调式,两段体。第一乐段音区较低,曲调具有叙述性,2003年10月,我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胜利返航,轰动了世界。也在广大青少年中掀起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潮。这首歌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结合的方法教学 教 具:脚踏风琴、播放机。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第一乐段:可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演唱,如领唱、小组唱、男生唱等。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3、由学生朗读歌词,并请学生介绍神
五、神六。资料: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
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 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新华社记者赵建伟摄 神舟六号飞船转场至发射塔架。神州五号是单人,而神州六号是双人。多天飞行,这说明我国已经成功掌握了在人航天技术。
4、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条规定: 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5、学生朗读歌词,说一说感受,结合课本,说一说向航天英雄们学什么?
6、欣赏歌曲范唱录音。
7、随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这部分的旋律节奏比较多样,其中四分休止、八分休止和顿音的使用使旋律更加生动。
8、学唱歌合唱部分的第一声步,初步学唱会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旋律,使学唱更加理性。
9、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学习的方法同第一声部。
10、两声部合唱。做到音准节奏基本准确。
2014/10/23
第四篇:法制渗透教案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平坝县乐平中学:王应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从中体会节水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让学生体会用数据分析问题的过程,提出合理化建议,感受数学给生活带来的价值.
3、通过具体的数据,使学生了解节水的重要性.
知识重点:
学会收集、分析数据,从中得出结论,并能针对有关问题,给出解决办法.
教学难点:
如何找到合理解决缺水问题的办法.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世界淡水资源,中国缺水的形势以及我国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有关资料.
学生:收集有关节水的案例,调查各自家庭人均月用水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一)在地球上,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
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哩!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有人估计为两个月),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
(二)一滴水,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据测定,“滴水”在1个小时里可以集到3.6公斤水;1个水月里可集到2.6吨水。这些水量,足可以供给予一个人的生活所需。可见,一点一滴的浪费都是不应该有的。至于连续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可集水17公斤,每月可集水12吨;哗哗响的“大流水”,每小时可集水670公斤,每月可集水482吨。所以,节约用水要从点滴做起。目前全球正面临着缺水的严峻挑战,那么我国的情况怎样呢? 教师借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一条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八条 国家厉行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
第十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的先进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题学习10.3《从数据谈节水》
【活动二】预习课本153—154页材料,从中收集数据,画出统计图,学生画出统计图描述数据,然后全班交流,改进统计图.教师巡视学生画图情况,展示各种类型的统计图,与学生一起点评所画统计图是否准确,所选统计图类型是否恰当.(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五条:国家加强统计科学研究,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淡水资源分布情况怎样?
(2)我国的农业和工业耗水量情况怎样?
(3)我国不同年份城市生活用水的变化趋势怎样?
(4)根据国外的经验,一个国家的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总量的20%,就有可能发生“水危机”,依据这个标准,我国2000年是否曾出现过”水危机”?
教师应重点关注: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就会有不同的答案,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及时肯定。
【活动三】收集全班同学各家庭人均月用水量,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
频数折线图描述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家庭人均用水量在哪个范围的家庭最多?这个范围的家庭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2)家庭人均月用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小组各有多少家庭?各占全班家庭的百分之几?
(3)全班同学家庭人均日用水量的平均数是多少?按生活基本日均需水量50升的用水标准,这个平均数是否超过用水标准?
(4)如果每人每天节约用水10升,按13亿人口计算,一天可以节约多少吨?水?按 BWR标准计算,这些水可供1个人多少年的生活用水?
(5)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交流话题:列举出身边浪费水的现象,提出几种节约用水的可行性做法。
【活动四】讨论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活动五】结合统计图表,写一篇研究报告,说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及节约用水的紧迫性和可行办法。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在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年内变化莫测,年际差别很大,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更加紧
缺,自来水其实来之不易。节水要从爱惜水做起,牢固地树立“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的信念,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
【活动六】请你设计说出一句警示人们节约用水的口号:
(1)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资源!
(2)为了人类和您自身的生命,请珍惜每一滴水!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4)节约用水光荣,浪费水可耻!
(5)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必须保护和合理使用好水资源!
【活动七】 作为中学生,你准备如何宣传使大家节约用水?
第五篇: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郑州市中原区向阳小学
刘学飞、9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010
第一课 同一首歌
一、教 学 目 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二)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四)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五)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教学内容: 歌曲《同一首歌》
聆听《我的祖国》《大中国》 了解秧歌舞 教学重点
歌曲《同一首歌》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
2、学会演唱《同一首歌》,在歌声中与同学、朋友分享《同一首歌》真挚情感,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生活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播放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
二、教授新课
1、介绍歌曲
师:歌曲创作于1950年,作为十一届来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
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
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4.14青海玉树发生7.1级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玉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
(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生:
师: 角落——失意、孤独、无助
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 沟通、理解、鼓励
渴望—— 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5、教师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
生:
师:(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2)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6、学生跟琴演唱并纠错 提示:
(1)句尾 长音,时值要足;#4记号要唱准;(2)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3)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7、跟着伴奏演唱一遍
师:歌曲象师长的谆谆教诲,又象同学之间的款款深情,既象充满阳光的母爱,又象儿女敬慕长辈之情,但是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表达了人间的真情-----浓浓的爱。特别是“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让人人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8、师:“现在同一首歌已经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有多种演唱形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边听边思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生:(学生回答)
师:合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WU”演唱第二声部。(1)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2)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3)加入歌词演唱
9、学生自由讨论构思一种能比较恰当表现歌曲思想感情的艺术处理方式并实践。
10、最后请同学们欣赏由毛阿敏演唱的《同一首歌》
三、欣赏并创作
师:即将离开母校,你一定有许多不舍,你想对母校、老师、同学、好友说些什么呢?欣赏完下面这段艺术院校大学生表演的诗朗诵,一定会带给你很多启示。尝试着也创作一段作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吧!
1、学生讨论并创作
2、选出代表进行表演。
四、总结:
现在这这首歌曲已经传遍整个大江南北,歌曲也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演唱方式,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唱同一首歌,回忆往忆,共叙友情,相信这青春的旋律和纯真的誓言,一定会伴随我们走向美好的明天。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教学内容:欣赏《我的祖国》 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复习歌曲《同一首歌》
二、欣赏《我的祖国》 A、学习领唱、合唱。
师:刚才唱歌的演唱形式属于:独唱 全班同学的演唱形式是:合唱 B、引出歌曲《我的祖国》
师:刚才听到同学们的歌声,不由让我想起现在中央三台亚宁主持的非常火的一个节目。叫―――《同一首歌》。
a)欣赏彭丽媛在《同一首歌》大型演唱会上演唱的《我的祖国》。A:完整听赏全曲。
师:听的时候请想一想:歌曲的词、曲作者是谁?听后你想到什么? b)完整听《我的祖国》。c)提问:词、曲作者是谁?
师:刘炽.乔羽都是我国著名的词.曲作者,他们写的歌曲烩至人口,《让我们荡起双浆》会唱吗?唱一唱,这就是他们合作的歌曲。没学过的歌曲大家怎么会唱? 师:可见已深入人心,深受喜爱。
d)讨论:听后想到什么?(小组讨论、自由想象)B:简介电影《上甘岭》
a)故事《上甘岭》。
师:这是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故事发生在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我军某部七连战士占领了上甘岭,因伤亡惨重,八连战士接上坚守阵地。敌人疯狂的一次又一次发起进攻,八连战士一个上午就击退敌人23次。为彻底消灭敌人,我军进入坑道将与敌人展开全面的战争。狡猾的敌人改变了方法,将我坑道部队团团围住,切断后方支援。一时使战士们缺水少粮,后方为送粮牺牲了许多的战士,而战士们为找水也付出了生命。战士们对敌人深恶痛绝,于是发起了全面进攻,终于我军取得了最后胜利。
2、《我的祖国》是战士们将战前工作准备好后,大家坐到了一起,深情的唱起这首歌。我们来听听。(放一段)
师: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坚守阵地时所唱的歌。想想表现了我志愿军什么样的精神?
生: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师:战士们唱《我的祖国》时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3、师:好,大家都有统一答案了。这是正确的。
师:女声领唱――深情,旋律委婉曲折,优美深情,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得真切动人,唱起来使人倍感亲切。
混声合唱――表达全体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二者有强烈的对比,又有紧密联系。C:分析歌曲:
1、给歌曲分乐段。
师:请打开书,我们一起看一看歌曲分为几个乐段。指名:两个乐段。
师:我们来听一听两个乐段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第一乐段――抒情性的。赞美祖国的秀美江山 热爱 第二乐段――开放性的,赞美祖国的强大 自豪 是高潮部分。
2、哪些地方音的跨度大?
师:“是我生长的地----方”处音的夸度比较大,大家看一看。再找找书中还有没这样的情况。在哪里?(小组讨论)师:作曲家这样处理的歌曲,效果怎么样。(可以交流)D:完整再听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师:感受.体会抒情歌曲与赞颂歌曲的有机结合。E:表演情景。师生同唱《我的祖国》
师:让我们将教室当成坑道,来表演一次电影中的情景,每组发几条硼带,这个大坑道里都是八连战士,大家先替受伤的战士包扎。之后老师领唱同学们伴随音乐扮演选择影片中的任何一个角色来表演唱,并找好姿势。共同体会歌曲的情感。F:新时代的《我的祖国》
师:刚才大家欣赏到的是五十年代我的祖国,五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的祖国是怎么样的? 生:祖国更强大。
现在我们的祖国与原来的祖国一样吗?(讨论)
1、学生讨论
师:学了这一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2、教师小结
师:对,只有我们的祖国强大了,我们才会更幸福。而我们要珍惜这来之来易的生活。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二)聆听欣赏曲《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能够辨别《我的祖国》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三)学习秧歌知识,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四)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教学内容:聆听《大中国》 秧歌知识 教学过程:
一、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师:“前一阶段我们进行了《我的祖国》,大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许多知识,你觉得我们中国是个怎样的国家?” 生:回答
师:“你们讲的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中国很大。今天,我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听一听。” 提问:这首歌曲听上去有什么感觉? 生:回答
二、感受、理解歌曲:
1、欣赏歌曲一遍。(仔细倾听)提问:
(1)从这首歌中,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呢?(2)歌曲中用了一个比喻,把中国比做一个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
(是指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亲相爱)
2、欣赏歌曲第二遍
(1)你听到歌里唱了哪些美丽景色?
(教师以歌词做归纳,同时出示多媒体风景图片)
(2)“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麽说?(3)我们中国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教师以歌词总结)(4)长城在古代是派什么用处的?(抵御敌人的入侵)(5)歌曲中为什么说“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
(6)“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是什么意思?(祖国经历了很多磨难,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好好珍惜。)
3、欣赏歌曲第三遍: 提问:
(1)喜欢这首歌吗?这首歌的前后节奏有什么不同吗?
(2)听了这首歌是不是有一种非常激动、非常自豪的感觉?是哪一句听上去感觉很激动很自豪?(3)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四、进一步激发情感:
师:“歌曲唱完了,你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光荣吗?好像很多朋友还没有尽兴,我们再用舞蹈动作来表现一下这首歌!”
五、学跳秧歌舞
师:我们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小舞蹈家,她要给大家展示一段舞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请学生示范)
师:谁知道刚才她跳的是什么舞蹈? 生:秧歌。
师:今天我们就请这位小小舞蹈家来教我们跳一跳吧 生:全班学跳秧歌舞。
师:让我们合着音乐来一遍,如何? 生:跟音乐跳。
三、小结
师:比一比,这首歌与《我的祖国》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生:小组讨论。
四、课时结束 课后反思:
第二课 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及《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及《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四、学习并感受五声调式音阶,尝试用五声音阶进行旋律创作。教学重、难点:
1、继续训练用和谐自然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
2、学习五声调式,并进行创作。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二、能够根据《银杯》的情感演唱歌曲,并能背唱《银杯》;能用独唱的形式演唱《银杯》
三、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 教学内容:
1、歌曲《银杯》
2、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重点
歌曲《银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我们平时过节日的时候都是怎么过的呀?(师生讨论)
二、学习歌曲《银杯》
1、歌曲简介: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草原地区流传着一种短调民歌。每当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家便会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通常,宴歌的歌词多为珍重友谊、尊老爱幼、提倡团结的格言警句。
2、聆听《银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3、请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带着学生演唱歌谱。
5、完整的演唱歌谱。
6、自由朗读歌词。
7、把歌词带进歌谱中试着演唱。
8、老师随机纠错,指导。
9、完整演唱。
三、进行音乐知识拓展活动
1、让学生自由学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动作。
2、创设情境,随音乐进行蒙古族有关节日的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气氛。
四、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聆听《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感受其情绪、风格。师:“感受了蒙古族人民的好客之后,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内蒙古草原的优美风光,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2、学生讨论、交流,并提出在音色上与我们平时听到的女声演唱的不同之处。
五、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附:音乐常识 蒙古族民歌中的长调与短调 1、长 调
长调歌曲也称作“长调”,是蒙古族民歌中的重要体裁之一。这种民歌多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牧区。如呼伦贝尔、鄂尔多斯…… 长调歌曲具有节奏自由,旋律悠长、多大跳音程、尾音拖长,速度缓慢,音域宽广,情绪热烈奔放等特点。长调歌曲的内容多为赞美草原、歌颂故乡、夸奖坐骑、表达爱情等题材。如《辽阔的草原》。2、短 调
短调歌曲是蒙古族人民最早发展起来的民歌体裁。在草原牧歌充分发展起来之前,短调民歌在蒙古族的音乐生活中曾占有主导地位。在短调民歌中,爱情歌曲、叙事歌曲占有很大比重,如《小黄鹂鸟》、《森吉德玛》、《嘎达梅林》等;其次,一些革命民歌亦属此类,如《引狼入室的李鸿章》、《反日歌》等。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能够根据《小黄鹂鸟》的情感演唱歌曲,能用二部合唱的形式演唱《小黄鹂鸟》。
二、聆听《天堂》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
教学内容:
歌曲《小黄鹂鸟》 2 聆听《天堂》
教学重点:
歌曲《小黄鹂鸟》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银杯》
二、复习蒙古族的问候语及形式。
三、学习歌曲《小黄鹂鸟》
谈话导入:我们前节课学习了蒙古长调民歌——《银杯》,那么长调与短调有什么区别呢?(请学生复习长调与短调的含义,找出不同支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蒙古歌曲《小黄鹂鸟》,看看它到底属于哪一种类型
1、老师范唱、初步聆听,学生感受旋律并判断它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2、简单介绍歌曲。
3、让学生跟着录音,视唱歌谱。
4、老师伴奏,学生演唱歌谱。
5、自由朗读歌词。
6、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7、把歌词带进歌谱里,试着演唱。
8、随机纠错。
9、完整演唱。
四、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五、欣赏《天堂》
1、初听,完整聆听作品。
2、复听,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判断歌手的音色。
3、介绍歌手腾格尔。说说对他音色的认识和理解。
4、再听,跟唱主题旋律。
5、对比德德玛和腾格尔的音色,认识他们不同的演唱风格。
六、老师小结。师生再见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文化,喜欢蒙古族音乐。
三、聆听《万马奔腾》,感受体验蒙古族歌曲的风格;能够辨别马头琴的音色。教学过程:
一、聆听《万马奔腾》
1、初听时完整地聆听作品,并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判断乐器的音色。
2、要引导学生抓住音乐要素的特点,感受体验音乐的情感,及其鲜明的民族风格。
3、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背景材料。
4、聆听《万马奔腾》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课本上的旋律线图谱,也可鼓励学生用他们喜爱的方式记录、表现自己聆听的现象。
二、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三、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
四、跟着音乐,学动作。
五、随音乐舞蹈。
六、分组展示。
七、小结。课后反思:
第三课 多彩的美洲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和《红河谷》,能表现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其中的一首歌。
三、聆听《平原,我的心》和《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
四、结合歌唱、欣赏活动,参与敲打节奏等创造性活动。教学重、难点:
1、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
2、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
3、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拉库卡拉查》能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并能背唱。
三、聆听《平原,我的心》,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教学难点
歌曲《拉库卡拉查》后半拍开始的节奏特点是这首歌的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
一、竞猜游戏开课: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啊我要给大家猜个谜语,打一个国家的名字,给四个提示:
——它是美洲的一个国家; ——它位于伽勒比海岸边;
——他们国家最著名的舞蹈是“草帽舞”;
——著名的“玛雅”文化就是他们的印第安人发明的,(墨西哥)。
二、导入:那么下面就跟着一段桑巴舞的音乐,让我们尽情的舞蹈吧。(放《拉库卡拉查》录音)
三、学习歌曲
1、聆听录音,让学生感受旋律,思考“拉库卡拉查”是什么意思?
2、老师简介歌曲,并解释“拉库卡拉查”的含义。
3、再次聆听录音,感受歌谱旋律。
4、跟着伴奏演唱歌谱。
5、有感情朗读歌词。
6、学习歌曲。
7、纠错。
8、有感情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让学生创编自己的“拉库卡拉查”。
五、欣赏乐曲《平原,我的心》 1初听
——讲解歌曲的一些历史,并引导学生去感受歌曲。2复听。
——可以根据歌曲的舞蹈特即兴表演。
六、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的民族音乐。
二、能够演唱歌曲《红河谷》,能表现歌曲的情绪,并能背唱
三、聆听《化装舞会》,能够领会拉丁美洲音乐的鲜明民族风格和它们的节奏特点。教学重点:
1、让学生领会、体验国标舞蹈的风格。
2、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红河谷》。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拉库卡拉查》。
二、学习歌曲《红河谷》
1、初听乐曲:
师:同学们,我们的音乐快乐40分钟又要开始了,首先请你们来听听这首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乐曲)师:你感觉这段曲调是怎么样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2、再听乐曲:
师:请你们来听听,边听边用手拍一拍、哼一哼,看看它会是什么节拍的?(播放乐曲)
师:是几拍子的曲调?(四拍子)四拍子的指挥图式怎么打?
3、再听歌曲:
师:请你们再听听,边听边唱边做图式,看看歌曲的旋律是从第几拍进入的?(播放歌曲)师:是第几拍?
师:这种不是在强拍上进入的歌曲,我们把它称为什么?
4、学生用自制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师:老师上节课布置要大家带能发出声响的东西都带来了吗?想一想你手中的这些物品能为这节课做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物品来为歌曲伴奏。(播放乐曲,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师:刚才,老师听到你们的伴奏只是用节拍的形式,你们能不能想出它的伴奏谱呢?
(再次播放乐曲,学生用打击乐按节奏谱伴奏)
三、学习歌曲:
1、出示乐谱,老师用电子琴为学生演奏。
师:相信同学们已经很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了,这段优美动听的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请来听听。(老师用竖笛为学生演奏)
2、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
师:这么好听的旋律你们想跟老师一样吹的这么好听吗?请先大家随着琴声一起来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
3、分析曲调:
师:请你们看看这两行谱,都有什么特点?
师:你们有没有觉得那个地方比较困难的,或者你觉得要提醒大家的?
4、吹奏曲调:
师:请同学们拿出口风琴,边唱旋律边做一次指法。师:真不错,好,请大家吹奏一遍。
5、出示课题。
师:大家吹得真不错,我想,你们一定想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吧,请大家翻开课本22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是什么?是那个国家的民歌?
(板书:红河谷、加拿大)
6、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师:好,下面请同学们来看看这首歌曲到底讲述了什么?(欣赏歌曲演唱)
7、简介歌曲:
师:《红河谷》是流传在加拿大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人民来到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8、学生填词演唱。
师:听老师的伴奏,请大家试着来演唱歌词。(边唱边纠正错误的地方)
9、教师演唱,学生评价老师。
师:大家唱的棒极了,听到同学们的歌声,老师也想唱,你们来给老师当评委好吗?(学生评价老师)
10、学生pk赛。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的评委,看过超级女生的同学都知道,那里最流行的词语是什么?好,现在就让我们来分组pk一次。(学生之间互评)
11、学生再次演唱。
师:好,那就请你们按刚才的要求,再来演唱一次。
三、合奏歌曲。
1、学习第二声部(1)出示第二声部曲谱。
师:让我们一起安静下来听听这段旋律,想想它与《红河谷》有和联系呢?(教师吹奏第二声部)(2)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
师:请先大家随着琴声一起来边做指法边唱谱演唱曲调。(3)用笛子吹奏第二声部旋律。
师:好!我们试着来吹奏一次。
(4)进行合奏。(反复练习中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师:下面,我们分成两个声部,试试来合奏一次。(5)学生再合奏一次。
师:请你们用悠长的气息,我们再来合奏一次。
三、简单跟着录音学唱英文歌词。
五、欣赏改编成爵士乐的《红河谷》
师:刚才我们已经欣赏和吹奏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红河谷》,下面我们再来欣赏另一首器乐的《红河谷》,看看它又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体验。
(1)说出属于是什么类型的音乐? 师:你们知道它是属于摇滚乐还是爵士乐?
(2)再次聆听
(学生用瓶子和筷子给乐曲伴奏)
师:好,我们再来欣赏一次,请你们用你手中的打击乐,用自己喜欢的节奏型再一次为这首乐曲伴奏,好吗?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是无处不在,就象今天我们手中的瓶子和筷子也能变成打击乐,为表现音乐增添色彩,相信同学们今后能从我们的生活用品中发现更好的打击乐和乐器,并且能够演奏出更加美妙动听的音乐。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四、欣赏乐曲《化装舞会》
1、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当中的化装舞会是什么样子的。
2、初步聆听乐曲,说感受。
3、向学生介绍“探戈”舞曲的种类和节奏。《化装舞会》是一首著名的探戈舞曲,是阿根廷家喻户晓的乐曲,被称为阿根廷的第二国歌。
4、介绍“探戈”舞曲的节奏。
5、再次分部分聆听。
6、再听全曲。让学生跟着敲打节奏。——举行化装舞会(有时间就举行)
(1)化装晚会将各自扮演哪些角色?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角色,故事情节。有的说要扮演童话故事的人物,有的说要扮演语
文书中的故事,有的说要扮演动画片中动物,有的说自己创编角色。说着说着有的学生手舞足蹈,恨不得马上表演,真让人羡慕啊!(2)怎样打扮自己呢?用什么材料更能突出角色?有的学生用皱纹纸做衣服,把自己变成美人鱼,有的学生用塑料袋披在身上,把自己装扮成天使,有的做头饰,有的做面具,各组分工合作制作,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看到孩子们奇思妙想,真让人高兴呀!
(3)纷纷上台表演。孩子们穿上各种表演的服装,带上面具或头饰,扮演成各种角色,然后开始表演,你看那有的表演憨态可鞠,有的表演绘声绘色,有的组分配非常合理,行动统一,有表演,有拿道具,欢声、笑声在教室里回荡,真让人感慨啊!
五、结束新课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音乐是无处不在,就象今天我们手中的瓶子和筷子也能变成打击乐,为表现音乐增添色彩,相信同学们今后能从我们的生活用品中发现更好的打击乐和乐器,并且能够演奏出更加美妙动听的音乐。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后反思:
第四课 芬芳茉莉
教学目标:
一、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二、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三、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四、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
一、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二、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3节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茉莉花》、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3、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
刘老师教音乐,也会讲故事。不信,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你看,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
2、播放话剧片断
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3、播放到百姓的场面
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
4、茉莉花的旋律响起
或许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 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没听过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曲子原本是我们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乐使上的地位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朵特》的片断,称为《东边升起月亮》,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停顿)还有更早的,英国人190多年前就把这首歌写在书里印刷出版了。
5、复听《东边升起月亮》
三、欣赏《茉莉花》与活动
1、历史简介
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谁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
2、听旋律
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乐器,认识吗?(对了)这叫二胡,是我国的民族乐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们的民族乐器来演奏才能体现它的韵味。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拉完一段,看学生状态,“抓住”听得入神的同学:“老师发现有些同学听得很入神,老师也一样,快要被着美妙的旋律陶醉了。你们能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你们的感受吗?比如说,用手来表示听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师示范,再拉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显示歌词)
先在江苏地区广泛传唱,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一起听一听,边听边留意一下歌词,看看歌词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学生回答问题: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真的有这么香吗?我们一起来切身体会一下。(喷洒空气清新剂)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真的那么白吗?老师这里有几张照片一起来看看(播放照片)
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该花原产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
自明代起,扬州已有少量茉莉引进种植,但大批种植至少始于清光绪初年。
4、新版《茉莉花》
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边。(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出现两首歌的旋律(简短的一句)。学生对比,知道的确发生了变化。
6、师生互动,说说茉莉花
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实茉莉花并不仅仅可以用来观赏,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吗?(泡茶、入药、做成工艺品等)
7、学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听歌,老师非常高兴。大家觉得呢?这自古阿,高兴时必当高歌一曲。老师有个提议,不如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茉莉花》如何?
四、教师小结
总结歌曲内涵
茉莉花在我国历史悠久,这首民歌轻盈活泼,淳朴优美,婉转流畅,短小精致,易唱易记,表达了人们爱花、惜花、护花,热爱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积极健康,又储蓄柔美。
小结点题
今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关于《茉莉花》的内容,尤其是它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作为一个江苏人,我们?(学生总结:感到骄傲自豪)
教师接:是呀,老师也想起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创唱下去。
五、歌曲拓展
宋祖英悉尼放歌(视频)
前不久,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了全世界,获得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热烈的掌声。为她伴唱、伴奏的人中有很多是外国人。老师有个提议,我们一边欣赏一边也来跟着合唱队担任伴唱,感受那激动人性的场面。(起立)
六、师生再见 课后反思: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茉莉花〉,使学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丽,并能通过优美、抒情的歌声表现出来。
2、指导学生熟练演唱,并能背唱
3、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看过影片之后猜一猜 我们到了哪里?
给 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放录像
同学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师:背景音乐有没有注意到?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水乡走一走,共同学习并演绎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
四、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课件)A、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唱歌谱
师: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把歌谱唱一唱(出示歌谱)学生分三组唱,第一组先慢唱,然后恢复原速。
5、歌曲教唱
师:这么动听的旋律配上美妙的歌词一定更好听 a)放录象(学生听)b)学生跟唱(多唱几遍)划拍唱-----难点纠正:
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6、放开声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处理? a)学生自己试着唱一唱
b)教师可提示:从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c)学生把每一句都试唱出来,说出为什么这样处理,全体在试唱,教师指导。
d)按照同学们处理的方法大家一起感受演唱。(放录音)
五、欣赏与拓展
1、《茉莉花》是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奇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
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拓展
师:我们加一种唱法:轮唱 a)练习轮唱 b)清唱
c)放录音请同学唱第一段,全体起立唱第二段。
六、教师总结,师生再见 课后反思: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通过欣赏,让学生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地区的歌曲《茉莉花》。教学难点:
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统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东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莉花开得怎么样。
二、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点? B音乐的风格与东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关系
C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词、旋律方面有何异同的地方? 2.小组讨论:
歌词基本相同,旋律变化比较大,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东北民歌《茉莉花》:
辽宁海城的《茉莉花》旋律进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
4.生学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转版的《茉莉花》。(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域的差异决定了民歌的风格。)
三、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
1.师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设问:
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
旋律中加入了升“sol”和升“do”等音符,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河北民歌《茉莉花》:
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歌词的变化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
4.师用听唱法指导学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四、巩固练习
1、师播放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辨别是哪个地区的歌曲。
2、完成课本上的选择题。课后反思:
第五课 神奇的童话
教学内容:
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 表演:《洛列莱》 教 学 目 标:
1、喜欢以音乐方式所描述的童话——《洛列莱》、《魔法师的弟子》和《黄鹤的故事》。乐于主动了解其创作过程、文化背景及表现形式。知道法国作曲家迪卡斯。
2、能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
3、聆听《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黄鹤的故事》的主题及主奏乐器的音色与在音乐中的表情作用。
4、能依据《三个小和尚》的故事,集体创编表演,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承担任务。教学重、难点:
1、用正确的发音方法和略带忧伤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乐曲,能听辨主题音乐及音色。
3、创编音乐短剧。
教材分析:(一)《洛列莱》
1、背景材料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儿子奥尔菲斯,他美丽的歌声能使猛兽俯首、顽石让路。一次,他率船队在蓬托斯海航行,遇上两座浮动的岩礁。多少年来,这岩礁上的女妖用迷人的歌声诱惑来往船只上的海员,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寻声而去,结果船被岩石撞得粉碎,人也随船葬身海底。奥尔菲斯知道这个危险,当歌声刚一传来,他便用棉球堵住了海员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的身子让人捆绑在桅杆上,使之无法寻声而去。奥尔菲斯弹着里拉琴,高声歌唱,终于带船队闯过了险境。这个古老的故事在欧洲广为流传,在不同国家又和本国民间故事结合在一起。《洛列莱》就是德国诗人海涅根据德国民间故事编成的一首叙事诗。在德国,这个女海妖叫洛累莱,海变成了莱茵河。歌曲《洛列莱》是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海涅的同名诗谱成的一首叙事歌。《洛列莱》已成为德国最著名的一首艺术歌曲。
2、作者简介:弗雷德里赫?西尔歇 1789年6月27日出生在沃腾堡,是19世纪德国有名的作曲家和民歌搜集家。西尔歇从小随父亲学习音乐,后师从奥伯兰学弹管风琴。1815年他定居在斯图加特,师从
克罗采和赫默学习钢琴和作曲。1817年,他成为艾尔万里卡学院的作曲教师。西尔歇的主要作品是歌曲。1860年8月26日逝世,终年71岁。
3、歌曲分析
歌曲《洛列莱》C大调、6/8拍、单乐段结构。它用三段词精炼地概括了这个古老的传说。它的曲调带有很浓郁的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它是基于第一句的主题发展而成的,而歌曲中先后三次出现第一句的主题。歌曲为弱拍起唱、速度适中、带有叙述性。(二)《魔法师的弟子》
1、背景材料
《魔法师的弟子》,法国作曲家迪卡斯创作于1897年。翌年5月1日在巴黎国民音乐协会管弦乐演奏会上首次演出。作者亲自指挥。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1749~1832)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情节为:魔法师的徒弟经多次窥察,从师父那里学得一句咒语,能使扫帚代人取水。一日,师父外出,徒弟趁机念起咒语,于是扫帚取水不止,徒弟乐不可支。水越来越多,徒弟忽然发现自己未学会使扫帚停止取水的咒语,眼看流水滚滚不止,徒弟惊慌失措,一斧头将扫帚劈成了两半。不料,分成两半的扫帚变成两把扫帚,轮流取水,42
大水泛滥成灾,徒弟大呼救命。正巧师父赶到,急念咒语,才解救了灾难。
2、作者简介:迪卡斯(1865~1935)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882~1889年在巴黎音乐院学习。1888年以清唱剧《维勒达》获罗马奖二奖。1892年开始在杂志上发表音乐评论文章。1910年起,先后任巴黎音乐院管弦乐法和作曲教授;1913年起兼任师范学院教授。曾参加整理、出版《拉莫全集》和《库普兰古钢琴曲集》,校订贝多芬、D.斯卡拉蒂的作品。1934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迪卡斯的创作态度严谨,不轻易发表作品,且晚年丢弃大量手稿。从仅存作品中反映出,他遵循古典音乐传统,吸收现代音乐(特别是印象主义)的某些因素,坚持表现自己的个性,在法国被称为“独立派”。其音乐成就主要表现在大型管弦乐曲方面。例如,C大调交响曲兼有古典主义的严谨和浪漫主义的热情;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有生动的节奏和绚丽的配器,是他独创性最强的作品,被德彪西誉为一部“作曲法讲义”。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在法国曾随迪卡斯学习过理论作曲。迪卡斯创作的主要作品有:《C大调交响曲》、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波利耶克特》序曲,芭蕾舞剧《仙女》、歌剧《阿兰娜和蓝胡子》,清唱剧《维勒达》,钢琴曲《降e小调奏鸣曲》、《拉莫主题变奏曲、间奏曲和终曲》、《悲哀的前奏曲》、《远方牧人的呻吟》等。
3、乐曲分析
《魔法师的弟子》为交响诗。全曲分成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部速度较慢,9/8拍。小提琴和单簧管先后奏出的两个动机: 都描写了魔法师的弟子轻声咕哝、诵念咒语的情景。两个接连出现的动机中,乐曲对后一个动机予以强调,然后反复一遍。接着突然增 强力度,表示咒语开始生效,扫帚突然活动起来。随后,在定音鼓的猛击下结束了这一富于戏剧性的序奏部。接着乐曲进入由谐谑曲组成的主体部分。一开始由大管呈示的谐谑曲主题(见下例),由序奏部第二个动机演变而成。生动地描绘了扫帚拎水的情景。同时也使人联想到魔法师的弟子得意洋洋的神态: 紧接着出现的序奏部第一动机的变体,使人仿佛看到兴奋的魔法师的弟子更为起劲地诵念咒语使扫帚工作得更勤快些:接着,扫帚搬桶倒水的谐谑曲主题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开,气氛越来越热烈,使人仿佛看到没有学会解除魔法咒语的魔法师的弟子在滔滔不绝的流水面前手足无措的慌张神情。这时小号猛然吹响,顷刻间乐声突然停止,象征惊慌失措的魔法师弟子猛地用斧头将扫帚劈成两半,一切骤然归于安宁。然而,稍过片刻,谐谑曲主题再次奏响,情绪更为激烈,气氛更为紧张,象征两把扫 帚同时积极行动起来,轮番取水,流水滚滚而来,不可阻挡。结尾部由铜管奏出号角性的音调,表示魔法师回来了。于是乐曲回复与序奏部一
样的慢速度,象征魔法师急念咒语后,扫帚立刻停止行动,一切回归平静,最后,乐曲在安宁的气氛中结束。演奏时间约12分钟。
(三)《黄鹤的故事》
1、背景材料
这部交响诗是根据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写的。故事大意是:很早以前的江南水乡,人们辛勤地劳动着。在这些善良的人们中间,有一位豪爽乐观的民间艺人老马,他常以美妙的竹笛声为人们驱散忧愁、带来欢乐。一天老马要远去,为了不使朋友们失去欢乐,他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并唱道:“黄鹤黄鹤快跳舞,千万别去老爷府;在我的笛声下,给人们多跳舞。”老马走了,黄鹤从墙上飞下来,人们高兴地唱道:“老马老马好老马,画只黄鹤顶呱呱,黄鹤啊,给我们跳舞吧!”黄鹤高兴地为人们跳着舞。突然,丑陋愚蠢的官老爷闯进来,抢去了黄鹤。从此,黄鹤不再起舞,人们失去了欢乐。过了些时候,老马回来了,他那悠扬悦耳的笛声,使官老爷惊慌失措。黄鹤终于迎着笛声冲出官府,与勤劳的人们一起,欢歌飞舞,共庆胜利。
2、作者简介
施咏康(1929~)作曲家。《黄鹤的故事》是施咏康195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毕业作品,1956年首演于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周。19
545
7年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曾被一些世界著名交响乐团演奏。
3、乐曲分析:交响诗《黄鹤的故事》是用奏鸣曲式写成的。开始在轻柔平稳的弦乐颤音背景上,由双簧管与长笛先后奏出引子的主题平稳的和声,清淡的乐器组合,描绘出一幅秀丽的江南水乡情景。呈示部主部主题是艺人老马的主题,它优美欢快,具有浓郁的江南民间音乐风格。当清脆的竹笛(曲笛)演奏这一主题时,使人联想到这是艺人老马美妙的笛声。老马与人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乐曲在竖琴琶音与小提琴泛音的衬托上,利用乐器的变换交替,即音区音色的变换交接,由高到低,由强而弱,主部主题慢慢的消失。它仿佛在描述老马的离去。连接部的短小华彩句由钢片琴演奏,纯四度双音的连续四五度跳进,音型华丽,充满幻想。好像黄鹤展开那漂亮翅膀,由墙上飞舞下来。呈示部副部,有两个主题,着力刻画黄鹤形象的不同侧面。副部第一主题是轻快、抒情、歌唱性的,在铃鼓固定的节奏型 伴奏下,先后由小提琴、单簧管、长笛及木管与弦乐四次重复,表现了黄鹤边唱边舞、抒情优美的动人形象。副部第二主题是由一个具有5/8特点的活泼而跳跃的动机 多次反复而成。但有趣的是伴奏的铃鼓与小鼓,却仍然是欢快而富有弹性的6/8拍子,两种节拍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使我们看到了黄鹤的另一侧面——活泼欢乐的舞蹈形象,一个上下飞
舞、欢腾跳跃的形象。在经过转调进一步渲染欢乐的气氛,黄鹤越跳越起劲、舞姿变化多端,副部的两个主题交融一起,使呈示部进入高潮,随后以螺旋式下行音调,使欢舞的场面渐趋平静,乐曲进入呈示部结束部。在弦乐的 旋转摇晃的拨奏上,由小提琴与单簧管,小提琴、双簧管与长笛对奏副部两个主题的变形。音乐轻柔多了,好像黄鹤又变换了一种舞姿。乐曲进入展开部。突然不协和和弦的闯入,一些不安的、紧张而惊恐的音响,预示着代表恶势力的官老爷将破坏这一切,音乐由短笛和长笛尖锐地奏出副部第一主题的动机变形,表现出黄鹤的紧张与不安,同时伴以长号演奏的老马主题动机的变形,显示了人们对老马的思念和潜藏着的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节奏逐渐紧缩,由三连音变成连续出现的十六分音符,然后自由模进倾泻而下,官老爷闯来,抢走了黄鹤,黄鹤不再跳舞了,小提琴在中低音区以不同的调性演奏黄鹤主题的变形,加深了苦难和悲剧的情调,但光明终归要战胜黑暗,音乐逐渐明朗起来,最后,通过竖琴的华彩乐段,结束了展开部。再现部是从远处传来老马悠扬悦耳的笛声开始的。官老爷愚蠢奸诈的主题动机一再出现,但黄鹤终于在老马的召唤下冲出官府,飞回人民中间,和人民一起尽情地欢乐歌唱。热烈的歌舞场面,长号与小号相互模仿黄鹤的第一主题动机,而木管与弦乐则以黄鹤的第二主题流畅地伴奏。后通过圆号的过渡,出现中国竹笛的大段华彩,47
描述艺人老马欢快乐观的性格与人们对他的爱戴,也象征着人们希望永远得到和平幸福的生活。最后,在十分欢腾热烈的舞蹈场面中,结束全曲。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光碟、多媒体设备、电子琴。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洛列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叙述的口吻、平静的呼吸、有表情地齐唱或独唱《洛列莱》。
2、能运用不完全小节的知识划分乐句,标记换气记号。教材分析:
歌曲《洛列莱》C大调、6/8拍、单乐段结构。它用三段词精炼地概括了这个古老的传说。它的曲调带有很浓郁的德国民歌特色,朴实无华。它是基于第一句的主题发展而成的,而歌曲中先后三次出现第一句的主题。歌曲为弱拍起唱、速度适中、带有叙述性。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旋律。教学难点:
弱起小节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讲述《洛列莱》的故事: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动人的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儿子奥尔菲斯,他美丽的歌声能使猛兽俯首、顽石让路。一次,他率船队在蓬托斯海航行,遇上两座浮动的岩礁。多少年来,这岩礁上的女妖用迷人的歌声诱惑来往船只上的海员,使他们不由自主地寻声而去,结果船被岩石撞得粉碎,人也随船葬身海底。奥尔菲斯知道这个危险,当歌声刚一传来,他便用棉球堵住了海员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的身子让人捆绑在桅杆上,使之无法寻声而去。奥尔菲斯弹着里拉琴,高声歌唱,终于带船队闯过了险境。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新歌学习
1、歌词学习A学生自己读歌词
B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歌词的内容 C分析歌词的情绪
D根据歌词的含义猜想歌曲的旋律
2、歌曲学习
A师播放歌曲《洛列莱》 设问:歌曲的情绪怎样? 生听后回答:情绪比较抒情。
B指导学生复听歌曲.设问:《洛列莱》是几拍子歌曲?第一小节为什么只有一拍? C生相互交流,师小结:
《洛列莱》是6/8拍歌曲,第一小节称为弱起小节,即:
歌(乐)曲的开头或歌(乐)曲中某一段的开头,由弱拍或强拍的弱部分开始叫做弱起小节。
3、带领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并用色笔标出,并唱一唱: a.5 | 565 176 | 5 4 4 | 333 212 | 3 305 | b.5 | 565 176 | 5 4 4 | 3 3 542 | 1 103 |
4、师:这个古老的故事在欧洲广为流传,在不同国家又和本国民间故事结合在一起。《洛列莱》就是德国诗人海涅根据德国民间故事编成的一首叙事诗。在德国,这个女海妖叫洛列莱,海变成了莱茵河。歌曲《洛列莱》是海涅同时代作曲家西尔歇用海涅的同名诗谱成的一首叙事歌。《洛列莱》已成为德国最著名的一首艺术歌曲。
5、学习歌谱,突破难点。A请学生跟琴演唱歌谱。B教师讲解弱起小结。C带领学生演唱弱起小结。
三、小结全课 课后反思:
第 二 课 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