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案例比较研究

时间:2019-05-13 21:3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案例比较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案例比较研究》。

第一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案例比较研究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案例比较研究

《别了,“不列颠尼亚”》被选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必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对于刚刚迈出初中校园,步入高中大门的同学们来说,要将高中学科与初中学科这两种新旧知识衔接起来,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即使是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因为高中和初中这两个阶段,不管是在教材本身,还是在教师的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大差异。

在教材编排上,初中语文是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包括“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而高中教材的编排则是以模块为单位。一本书为一个模块,分为若干专题,每个专题又是由若干板块和写作训练构成。

在教学方法上,初中字词教学要求学生利用字典,对字词进行归纳整理、复习记忆,教师注重考核;阅读教学则重视解读,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文言教学则以读、背为重点,要求学生学会利用注释理解文言基础知识,并能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高中阶段的字词教学要求学生自主识字,教师只做定期抽查;阅读教学则要求学生掌握鉴赏方法,在探究中学习;文言教学中,除初中阶段要求的读、背之外,学生还应自主并多渠道解决字词含义,重视文本内涵、意蕴和文化的体验。

基于这些方面的差异,即使是在两个阶段教学同样体裁、同样内容的课文时,教师的教学方法也会不一样。下面就以《别了,“不列颠尼亚”》为例来做一说明。

初中阶段,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选入了五篇新闻(《三个太阳》《录音新闻》《“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其中的第五篇《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和我们高中第一册第十课的《别了,“不列颠尼亚”》体裁相同,都属于新闻;内容上,都是在说有关香港回归时交接政权的事情。在教学这两篇课文时,方法绝对是有差异的。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一文详细记述了政权交接仪式进行的整个过程,如查尔斯王子的讲话、降旗、升旗、江泽民主席的讲话等都占了很大的篇幅。根据初中语文教学要求的特点,重在对程序性知识(为什么)和策略性知识(怎样做)的学习。那么,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就可以主要安排为:第一,让学生根据新闻体裁的结构特征,提炼课文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第二,尝试着运用新闻文体将最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某件事情写下来,让大家互相点评、借鉴。

《别了,“不列颠尼亚”》作为高中语文课文,比较《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在深度上应有所拓展,如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探讨一下标题的含义及妙处,深入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所蕴含的情感,体悟课文在材料组织方面的巧妙之处等。下面是两位老师在教学《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案例,我们来做一比较。

案例一

上课铃声响起之前,马老师便将课文标题及作者板书在黑板上。行的师生问候。之后,马老师用投影请大家观看了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剪辑。接着,的热情从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入侵开始讲起香港是如何沦为殖民地的。在马老师热情洋溢的7分钟“导入语”之后,他给学生据新闻的体裁结构,将课文各结构部分的内容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验大家的预习效果。马老师在教室转悠2一同学的回答做任何评价,接着提问第二位。进行比较、分析、评点两人答案。其间,顺势就结合本文,回顾初中所学新闻文体的特征。

说到标题往往是文章的文眼,他让同学们用亚’”的用意何在?之后同样是对同学的回答做出分析、评点。接下来,马老师要求同学们在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快速找出文中的一两句用得类似于标题这么好的句子,并说说它们好在什么地方。于是,同学们找出了像“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个‘日落仪式’的背景”之类的句子,而且,同学们还争先恐后地发言,分析了“‘不列颠尼亚’号”和“紫荆花图案”各自的象征含义、对比效果以及“日落仪式”这一短语中一语双关的用法等。

正当激烈氛围到达高潮时,马老师让大家冷静比较:归的交接仪式,《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的笔调显得很严肃,而 1997提问第一位同学,3分钟思考:铃响,7月1日中英政府关以非常饱满

2分钟,要求学生根以便检但没有对这他才给大家“别了,‘不列颠尼恰好构成这2

是例年他用一种高昂的语调,分钟后,听完两位同学的回答,为什么同样是写香港回《别了,“不列颠尼亚”》却可以写得如此意蕴深邃?《别了,“不列颠尼亚”》在表述事件时是用了哪些特殊的表达技巧?通过简单的引导,同学们便很快发现,《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报道重大事件、描述现实场景时,兼顾了对历史的回顾。由此,一幅幅历史图景在我们脑海中幻化为虚景,对比眼前真实的画面,虚实相生。也正是这种对历史的耻辱感和痛楚与现实景象带来的欣喜之情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滋味更增加了作品的厚重。

文章教学至此,主要的教学目的(文体特点的掌握、解题、感知文意、词句鉴赏、表达技巧的分析)都已经达成。

下课铃声响起之前,马老师让同学们课后体会本文的其它任何一点妙处,写在课文40页的空白处,下次课前抽查。

案例二

上课铃响,李老师让同学们翻开课本到第四单元,看单元提示中的相关信息,并用多媒体展示了关于新闻和报告文学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如新闻特点:新、真、快、实、短,常见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大部分同学都很自觉地不停地用笔记下来,有几个同学看见老师正盯着自己,也赶紧拿起笔来抄写。李老师待大部分同学抄好后,开始引入对第十课第一篇短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学习。李老师说:“标题乍看之下像是作者在一个送别场面流露出来对‘不列颠尼亚’的依恋,很容易让人想到中国古代的送别诗,如李白的那首《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但实际上,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究竟是在写什么内容呢?下面,我给同学们范读一遍。在我读课文的同时,同学们需要完成一个任务:课文内容进行分层概括。”

李老师以非常恰到好处的语调读完了课文。然后,她点了一名同学起来,名学生把课文翻来翻去看了好半天还回答不出来。李老师有些不耐烦,又提问另一名同学。第二位同学回答完之后,李老师给予表扬,并详细点评了他的答案。课文内容熟悉之后,李老师让同学们回过头来思考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妙处何在。同样,李老师还是先提问同学,可是,一连问了三位,似乎都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李老师只有自己说了,同学们又开始埋头苦记。

并这 接下来,李老师让同学们翻到43页的课后练习三,思考1、2两个句子的内涵。我发现一有些同学正在忙着将参考书上的答案搬到课本上。之后,依旧是提问,老师说答案。

“完成”了练习三,又用同样的方式来“对付”练习一。

最后,李老师给同学们简单介绍了这篇文章在同类文体中的地位(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以及自己读完文章后体会到的种种诸多妙处。还剩下两分钟时间,李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安排,可以再来读读课文,也可以预习下一课。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马老师的这节课很具“人情味”,算是一节“有效率”达标的课。其优点至少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老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了解得比较清楚。比如,有关新闻文体的特点、常规结构等知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掌握,老师没有必要将它作为重点知识来讲,在此马老师结合本篇课文结构,联系初中所学知识,稍作点拨,顺势就将体裁知识解决掉。

第二,导入灵活、趣味性强。老师先以多媒体的形式再现了当年香港回归时政权交接仪式的场景,这很让学生入境。接着,老师凭借自身渊博的历史知识,用非常生动的口吻介绍了相关的知识,让学生明确香港丢失的原因。此间,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位语文老师,从老师激昂的言辞中,他们明显感受到老师学识的渊博以及对祖国的一腔热忱。的确,“好老师是书堆出来的。”

第三,课文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衔接自然,而且讲授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老师用影片将学生带回历史,由此引入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熟悉课文内容之后,来探讨作者取题的用意,紧接着,让学生分析文中那些与标题一样用得极好的句子。在对文意有了透彻把握之后,才来探究整篇文章布局的妙处,这就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教学节奏把握适当。提出问题后,给学生留出了适当的独立思考的时间。比如,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老师让他们用2分钟来根据文体结构概括

再4

学生课文内容;在熟悉课文内容后,用3分钟来思考作者取题的用意等。

第五,老师的问题能遵循“有效提问”的基本要求:问题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回应,如对课文妙句的分析;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教学主题,如对相同内容的不同篇目的笔调作比较,从而让学生自觉发现所学课文的表达技巧的独特之处;问题提出之后,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一点前面已经谈过;问题语言简洁、问域清楚。如:“别了,‘不列颠尼亚’”的用意何在?《别了,“不列颠尼亚”》在表述事件时是用了哪些特殊的表达技巧?„„

第六,让学生感觉自己的活动是一种“有效参与”。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给学生任务后,进行了适度的关注、监控并适时指导、点评、分析,学生因此觉得自己的活动是有意义的。„„

总之,马老师这节课,优点众多,很值得借鉴,但是,也存在缺点:第一,导入时间过长,远远超出3分钟。

第二,没有留给学生自由质疑的空间。虽然“讲授”学形式,但是我们也永远不能忽视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感受。鉴于以上几点,案例一的教学可将导入部分中对于有关香港丢失这一段历史事件压缩一下,留出时间让学生自由质疑。因为课文最后一句来,又从海上去”将会涉及到相关的史实,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把导入中的史料放到这里来介绍一下。

案例二中,李老师教学的突出优点表现在:

第一,教学步骤清晰。先明确“单元提示信息”中的要点,再导入新课,接着研习课文内容,解答相关问题,最后对课文进行小结,布置作业。第二,导入新颖独特。大多数老师会采用以讲述1997的重要性为开场白,但是李老师却以标题给人的最初感受为切入点,古诗作为对照,显得儒雅、灵气,极具“书卷味”。

第三,恰当地运用了“诵读”的教学方式。诵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其中,教师的诵读示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读会有明确的目的,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本篇课文很短,7月1日这个日子并随性引用在时间上为

永远是最重要的教

“大英帝国从海上年设计得好的教师范教师范读作了有力的保障,而且李老师或低沉或高昂的语调读出了作者所希望表达的情感。这为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此外,李老师范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体会作者情感的同时,概括课文内容。

第四,采用了“有效激励”手段。李老师对同学做出的回答能够实事求是地给予适度的表扬,这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欣赏我的!

存在缺点:

第一,学生存在“无效参与”的活动。比如,李老师在介绍新闻文体知识点时,用眼光强迫学生记笔记;在讲到作者取题的用意时,学生“埋头苦记”;让学生思考课后练习三中句子的内涵时,学生“忙着将参考书上的答案搬到课本上”„„虽然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是,对知识的掌握主要还是要用心理解。

第二,不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比如,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完一整个单元的新闻篇目,对新闻特点已经很熟悉,没有必要作为教学重点来强调。

第三,问域模糊、不善引导。在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分层概括时,可以提示分层依据,顺势就把新闻的文体结构知识作一回顾、复习。

第四,节奏不当。老师提出问题后,没有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便要求学生作出回答,如让学生思考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妙处何在之后,紧接着就提问学生,显得过于匆忙。

第五,太过于注重答案的标准性,致使学生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他们更“乐于”搬答案。

第六,布置作业要求不够明确。课文教学结束,李老师让同学们“可以再来读读课文,也可以预习下一课”,但是,“再来读读课文”有什么意义,“预习下一课”要达到什么效果,都没有相关指标。

整课课文上完,同学们似乎显得很被动,让人感觉真的是“学生被阅读”,而不是学生在阅读。

针对李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亟待解决的:首先,去了解学生初中阶段已经掌握的知识点;第二,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第三,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

通过对以上两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不难发现,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必须透彻掌握学科知识,才能知道“教什么”;其次,还得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才能知道“怎么教”;最后,不得不体会学生的心里需求,其实,学生要的不是答案,而是寻找到答案的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第二篇:别了,不列颠尼亚

课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课型:新授课 执笔:谢文香 备课组:初二备课组 审核人: 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标题及关键句含义,分析文章现实场景与历史背景相融合的表达效果 3.培养学生国家主权和领土的意识,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新闻主体的梳理)教学难点

标题及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方法

速度

品读

讨论

点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同学们对香港了解多少?(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现状)

1840年爆发中英鸦片战争,1841年英国侵占中国香港岛,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到《南京条约》,其中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中英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到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条约月底生效。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古老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下面,就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二、明确目标

三、检查预习

1、凝重 níng 紫荆 jīng 停泊 bî 掩映 yǎn 1 世人瞩目 zhǔ 旗帜zhì

2、速读课文,谈谈你对课文标题的理解。

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2、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3、“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四、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

1、速读课文按照新闻的结构筛选本文信息 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第1段)末任港督离港 主体:2——11 背景:港督府的变迁

结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自学指导二

1、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明确:1997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下午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下午6点15分——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下午7点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997年7月1日零点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自学指导三

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明确:场景一: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拓展延伸

1、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明确:4、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2、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是什么意思?

明确: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文章主旨:

这则通讯通过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盛事的回顾,证明了只有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昌盛,我们才不会被别人欺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阅读与写作上,要求学生了解消息及特写性消息的特点。学习作者语言表达上的技巧。

五、完成当堂训练

第三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反思

6.《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反思

元善中学

叶健强

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我对新闻类教学有了一点深切的体会,改变了以往浅尝辄止的教学方法,我是这样安排的:

1.以“别了,司徒雷登”这一题目导入。2.了解并掌握新闻的一些相关知识

3.从课文中印证新闻的相关知识。(导语,历史背景,新闻事实)4.总结回顾

我们与实用类文章打交道的机会要远远大于与其它类文体打交道的机会,因为在教学中,不但不应忽视,反而应有所侧重和。要做的首先就是争取通过“别了,不列颠尼亚”,让学生真正了解新闻体裁的作用和价值。其次是,了解它的独特之处:一是修饰性的语言;二是以时间顺序来架构整个篇目;三是对四个场景的侧重。

教学中遇到的难题就是学生对此类文章不感兴趣,我采取的措施就是明确告诉他们能够迅速准确的获取信息就一件对未来生活多么重要的事情,以此来激励学习兴趣,效果不错,学生跃跃欲试。

但教学过程中,还是有所遗憾的,就是学生不太理解为什么要介绍历史背景,对我所做出的可以增强报道的广度和深度的说法不是很理解,如果再上这堂课的话,我会用红花和绿叶来做比喻,再罗列几

个例子,这样应该更容易理解。

第四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

儋州市第一中学

语文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的目标

(1)了解新闻体裁的特点和结构,培养阅读新闻作品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本篇文章所用的材料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现场);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主观情感。引导学生把握这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据此分析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

2、情感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祖国的强大,能维护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的主权,不受外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毫感,培养其爱国情操。

(2)教育学生永记历史教训,落后则挨打,落后则任人宰割,国家繁荣昌盛则要兴科教,激励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教学重点难点:

(1)、本单元的主体为新闻,学习本单元不仅要关注社会,增强爱国意识,理解新闻特点,把握新闻结构,掌握其写法为教学重点。

(2)、把握和理解本篇文章所用的材料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现 场);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主观情感。

(3)、理解课本篩选信息为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课(复习有关新闻知识)

我们在初中第五册学过新闻两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一短一长,尤其是第一篇,是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的一篇新闻稿。1949年4月21日我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22日新华社播放了毛泽东同志为撰写的新闻稿这则消息500余字,及时报道了震惊中外的渡江战役概况。尤其可见,新闻的特征是(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扼要。

那么,新闻的结构怎么样(由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标题(引标、正标、副标)、导语(概述新闻的中心内容)、主体(祥细报道新闻的主要内容)。

二、板书课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三、朗读全文(齐读和个人读)

四、由新闻的结构分析课文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课文的第一段(英国查尔斯王子和香港末任港督乘“不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主体:

1、4时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2、4时45分,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3、7时45分,降下英国国旗。

4、次日0时左右,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旗。

5、次日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五、探究问题:

(1)中国顺利收回香港的原因是什么?你读了本文后有什么体会?(2)本文除了简洁的叙述之外,还有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作者主观评论,请划出来,并说说其目的。

六、拓展

(1)给本文标题加上引题和副标题。

(2)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我们不仅感受到香港回归激动人心的时刻,而且也学到有关香港的历史,作者是怎样把现实场景和历史背景结合在一起的。

(3)作者在整篇报道中,表现出浓浓爱国之情,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作者的这种情感。

七、堂上作业

谈谈祖国收回香港的体会(字数不限)

八、板书设计:

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

英国查尔斯王子和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主体1、4时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2、4时45分,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3、7时45分,降下英国国旗。

4、次日0时左右,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旗。

5、次日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 告别港督府

第五篇:《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精选)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2、品味文章语言,学习写作特点。

3、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

1、了解新闻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2、品味文章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学习写作特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7年7月1日,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来共同感受一下那一神圣时刻。

二、简介文题与体裁

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的“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往往采用文学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三、课前预习,复习旧知

我们首先来复习一下新闻的有关知识:

新闻定义:新闻也叫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事实的简短报道。特点: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 分类:广义上,是整个新闻事业;

狭义上,分为消息、通讯、特写和评论等; 结构:

标题:全文的“眼睛”。

导语: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

主体:新闻的主干部分。

背景:事件发生时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结语:新闻消息的结束语。

注意:标题、导语、主体是缺一不可的;背景和结语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时间到了,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为题:

1、同学们根据新闻的结构特点,找一找这篇新闻的导语、主体、结语各是哪几段?并试着概括。

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1)英国撤离香港

主体:(2-10)叙述了英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结尾:(11)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背景:港督府的变迁

2、主体部分依次记叙了哪些事件?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描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4时30分:末任港督降旗仪式 • 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 6时15分:英国告别仪式

• 7时45分:英国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 0时左右: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时间顺序,作用是突出了新闻事件的连续性,渲染了激动紧张的气氛,现场感强。3.这篇文章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它的新颖,从标题上就可见一斑,你觉得标题有什么特点和深意?

① 表面上写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实则是象征英国在香港殖民统治的结束,可谓是一语双关。② 句式倒装,重在突出强调;

③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本文活用此题。

五、合作学习,文本探究

请同学了再读课文,分小组合作探究第一个问题,1.文中描写了英国撤离时的哪几个场景?有何象征意义?

第一场景:6月30日下午4时30分至4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第3自然段)

第二场景: 6月30日下午6时15分至7时4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5、7自然段)

第三场景:6月30日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第8自然段)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10自然段)有什么象征意义?

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结束,中国恢复行使主权。

2、文章中哪些段落穿插了背景材料?这些“背景材料”是如何与“现实场景”融合在一起的?有什么作用?

背景材料:4、7、11段 背景材料:

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第4段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了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第7段英国的降旗仪式,第11段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都令人想起英国殖民者在港岛的首次升旗。

这三处背景材料的引入,使得现实场景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和厚重感,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加强了表现主题的力度。

六、品味语言,感受精彩(自由讨论)

这篇新闻在报道这样宏大的场景时叙述沉着而冷静,没有直接的议论和抒情,但我们却能感受到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先看两个例子:

1、旗帜在《日落余音》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英国的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提示】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所以被称为“日不落帝国”。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陨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表达了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的欣喜之情。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提示】短短的十三个字,运用对比手法,包含着无穷的意蕴:当年大英帝国从海上耀武扬威地来,现在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不得不沮丧地从海上离去。没有任何修饰性的语言,在不动声色的描写中,那种胜利的自豪之情,却溢于言表。

通过记叙的表达方式和庄重含蓄的语言表达出来的 细读课文,请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

1、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港督府)成为历史的陈迹。【提示】这句话表面上说的是港督的建筑,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香港已经回归祖国,末代港督已经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

示例

2、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提示】这句话平实的语言,对比的鲜明,其中饱含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

七、拓展延伸: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地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这是收回香港的根本原因。(2)“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关键。

(3)香港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奠定了群众基础。

(4)全国人民喜迎回归,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

其中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尤其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祖国的发展更是开启了新的纪元。回归祖国怀抱后的香港怎样了呢?让我们伴着这首经典歌曲《东方之珠》来感受一下它今日的灿烂和辉煌吧!明清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些什么呢?

1、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责任意识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3、勤于实践,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八、结束语:最后,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吧!也祝我们的祖国和香港明天会更好。

九、课后作业:

假如你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的现场,根据你的所见所闻写一则新闻。

十、板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事件 场景 意义 语言

下载《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案例比较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案例比较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单元知识讲解: 一、结合教材38页,教师补充: 过渡语:阅读新闻作品对我们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方面,新闻之所以是新闻,在于它是新近发生的,这些可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们可......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新闻六要素、新闻的特点,掌握新闻这一体裁的结构。 2. 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3. 体会课文 “现实场景......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想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郭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了解特写新闻的特点。 ⑵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⑶ 思考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能力目标: 培养快速阅读能......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反思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师说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高中语文必修一新闻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记叙了香港回归的盛事。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在众多香港回归的......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1、了解特写的特点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能力目标: 1、培养速读能力 2、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廖连亚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别了,“不列颠尼亚”》 一、说教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高中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语文 必修1 第10课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 江西省余江县第一中学 姜舟斌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新闻知识,明确新闻与新闻特写的异同 2、品味文......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第一课件网www.xiexiebang.com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新闻六要素、新闻的特点,掌握新闻这一体裁的结构。 2. 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