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进教师教学行为
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效益
(针对最近几次跑的内容的教学反思有感)
目前,在体育教学课堂调查中发现,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依然存在。一些漫无目的的活动课和“放羊课”也还没有完全杜绝。再加上专职体育教师的缺乏,兼职体育老师的普遍。导致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外化,教学层次低下。很多老师甚至一堂课都不知道教什么,学生也不知道学点什么运动技能,只知道一味的玩耍,因此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体育课堂效益势在必行。根据我自身的教学经验积累,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大方向来考虑。
一、充分的预设准备
许多老师在如今没有体育教材的前提下,将课堂的实际效益寄希望于课的随机生成,从而导致课堂上的教学时间白白浪费。其实对于更多的一线教师以及年轻教师来说,课的预设至关重要。这里的预设可以分两个方向来完成,一是课前充分备课,理清上课的思路;二是预设课中会产生的突发情况的解决方法。这样做好了准备,在课堂中就能得心应手,分秒必争。
二、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在如今提倡环保、节约的新时代。体育教科书已经无法下发到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手中。这时,对于新教师来言,教什么内容成了一个难题。为了提高课堂效益,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每个教师的必修课。在选择内容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的难易程度。比如,一年级学生在练习投掷的时候只适合投轻物,而五年级学生则可以投垒球。接着根据新课标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水平段需要掌握什么内容必须理清。新教师可以通过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或者翻阅以往的体育教科书来制定。这样为学生量身制定的教学内容,怎会达不到实际的效益呢?
三、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
知道了教什么内容还不够,还要研究怎么教。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学的内容是不同的,可想而知,教学方法也是不同的。人们常说因材施教,确实不错。比如一年级的学生需要用清楚明白的语言来表达教师的意思,如果讲的太深奥,他们完全听不懂,这样如此反复的解释,就浪费了一堂课的时间。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用不一样的方法。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许多共同点,总结来说可以有一下几点:
1、多一点自由,少一点限制
这里所说的自由不是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教师就可以不管了,而是在练习过程中可以少一点死板,有时候四路纵队进行练习看上去很整齐,但是练习效率太低。可以利用场地特点稍加改动,不必为了秩序整齐而忽略了课堂效率。比如,上球类课,有些老师为了容易管理,只用四个球来上一堂课。而此时,学生轮流练习等候的时间太长,以至于一堂课只练习到了几次,根本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老师们在上课时可以适当放开一点。
2、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
体育课是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之一。有些学生往往太兴奋,不能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课堂的纪律。有些学生体质差,达不到教学的要求时。老师们也应该少点批评,多点鼓励,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兴趣将体育这门学科学好。批评的越多反而会让其失去兴趣,学习效率反而会降低。
3、多一点讨论,少一点讲解
体育课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舞台。教师过多的讲解反而会使学生学的被动。在新课标引领下,学生已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转变观念,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让学生相互探讨去发现问题,真正的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拒绝“苦教”、“苦学”。
4、多一点创造,少一点模仿
教师们需要多一点思考运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可以把更多的游戏融入课堂中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练”,更好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倡原创,这样既能快速的达到学习目标,更能在学生中树立创新的榜样。
总之,体育课是一门不简单的学科,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思考,去研究。怎样才能令每一个学生更健康的学习,是我们一生的追求,一辈子的目标。
第二篇:课堂教师教学行为改进措施
课堂教师教学行为改进措施
一、课堂教学行为的特征
教学观的变化使得英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通过对话教学和实践,同时重视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具有一定的特征。课堂观察可以深入了解这些行为,从而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充分的准备和适当的教学方法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教师对课堂、学生和教学的把握游刃有余。有一位英语教师,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提前两个月准备,并在不同的班级试讲,邀请同科教师听讲,课后及时总结、反思课上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如此反复多次,最后该教师完成了一节成功的公开课,得到了全校教师的认可。
二、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课堂观察目的性、系统性、理论性等特点使之成为研究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重要方法。通过对导入课、阅读课、语法课、听力课等课型的观察,发现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课堂讲述效率低、问题设置不合理、多媒体运用不恰当、教师对课堂把握不够以及教师课堂用语不当等。在一次初一上学期的英语公开课上,可以看出教师的准备是充分的,多媒体的使用也很熟练,但是面对系统学习英语时间不长的初一新生来说,教师的课堂用语有点复杂,虽然语速不快,学生仍然无法很好地接收教师传达的信息,而教师为了让学生明白,不停地重复教学内容,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反应,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出现了问题,课堂气氛顿时变得压抑,教学环节的衔接也不是很自然,教师的教学显得被动、单调。
三、教学行为改进策略
为提高教师课堂行为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讲练时间,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用语,选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用语讲述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开展多样化教学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选择合适的讨论内容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教师要注意把握讨论时间并给予必要的引导来保证讨论顺利进行。此外,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以及对现代化设备的运用能力。针对上述教师在英语课上出现的问题,教师首先要分析初一新生学习的特点,提前告知学习内容,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在课上,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尽量用学生听得懂的用语讲述教学内容,避免不必要的重复,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把课堂交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理解知识。最后,教师要注意过多鲜艳动态的形象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发现学生走神,可以采用提问等方式重新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此外,课件内容不要太多,适量为宜,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高效地接受知识,保持对英语的新鲜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中小学科教学能手研修项目“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专家、特级教师讲课的思维与方法让我受益匪浅,各地的教师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习虽然辛苦,但收获颇多。难得的是学习结束后大家依然保持联系,讨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让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收获了珍贵的友谊。本文通过课堂观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针对当前英语教学的困境和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教师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培养及教师教学理念、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要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由于本人的学识水平和条件有限,本研究只是初步探索,所用方法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探讨。
第三篇:教学行为改进策略[模版]
教学行为改进策略
板书是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呈现在黑板上的文字、图画、图表、卡片、图片等视觉性教学内容的物化的载体,它可以是单纯的文字型,也可以是文图结合,文表结合,图表结合等混合型的,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按一定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呈现的知识网络,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是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主线。好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知识脉络,起到助学的作用,能帮助呈现教学主要内容和重难点,同时互动的及时生成的板书能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和形式。
板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图表、卡片等再现和突出教学主要内容,进行传递教学内容、展现教学思想的活动。它是教学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备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板书设计体现和反映了教师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理解,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和落实,对整体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处理,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教学创新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前期预设,板书设计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形象精炼地将教学内容呈现在黑板上,更大程度上,它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学习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年级,课堂板书的设计内容、形式、运用策略都有所区别,本课题的研究基于小学英语课堂,根据学科的特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及教材的编排特点,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进行分析,试图寻找出一些有助于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效率提高的板书设计策略。
小学英语板书设计策略
研究和分析板书,目的是把握以上原则设计板书,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设计与运用板书的过程中,建议教师注意以下策略,把板书设计、运用得恰到好处,辅助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1.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吻合策略
板书为教学服务,分析板书必然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紧密相关,服务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突破,并体现于教学过程中。设计运用板书的首要策略是要做到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吻合。“教学内容”是主旨,“教学过程”是实现内容的手段与 途径,而板书则是内容、过程相结合的载体,板书设计让板书无痕并融于教学中,每一笔、每一步都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过程预设与过程生成兼顾策略
上课前需要备课,板书也需要设计,板书设计是一种课前预设,但教学过程是动态的过程,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设计,而板书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的动态生成性,富有生命力的板书应根据教学的进程, 随着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而不断生成。教师在按照预设的教案运用板书时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修改和完善原先的板书设计, 使教学过程成为动态生成与灵活开放的过程。
3.图文结合策略
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在设计板书时需要借助文字、符号、色彩及图像的配合, 图文结合,形象而立体地展示教学内容, 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4.基于现代媒体的多维板书设计策略
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板书,处于现代教育环境下,板书还应是多媒体、多维度结合的基于现代教育媒体的板书。多媒体声、影、图、文等大量的信息资源能够充分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快捷方便的演示,情境创设的便利,是多媒体突出的优点,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学阶段的英语课中,首先应使传统黑板板书与其他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板书、录音、录像、实物投影仪、课件等各有特点,各有所长, 只有互相结合, 取长补短, 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其次,现代白板技术的互动性有助于板书的师生交叉互动,即时呈现、改变板书内容,信息量大,应变性强。现代信息化社会,全媒体、多平台的教学环境应用电子白板技术,使板书可以即时根据教学现场生成而进行突出、强化、修改、随时改变,随时复现,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媒体相结合的多维板书设计应成为现代小学英语课堂板书的重要组成形式,有助于教师调控课堂教学节奏、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的线性流程和点状强化。5.板位设计知识归纳、课堂演示、评价三结合策略
板书的位置, 又称板位, 它的安排就像规划报纸的版面一样, 应精心设计, 严谨布局,准确把握板书内容的主次, 并在板位安排上体现出来, 才能突出重点。在在学英语课堂板书设计时,对板位要进行精心安排,可以分成知识归纳,主要是重点内容的概括提炼展示,课堂演示,主要是对学生的回答、动态生成的 语言以及学生反馈展示的平台,以及评价三块内容,要对这三块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特别是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非常重要,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上文中的板书案例中就有这样的三结合做得很好的案例,如图
3、图6。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竞赛性的评价游戏,如在黑板一侧呈现贴画、红旗或者爬山等形式,以学生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依据,表现较好的小组,在相应的区域里给予奖励。
第四篇:教师个人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反思改进计划
教师个人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反思改进计划
随着教学反思的功能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那么,教师应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强化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来自教师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自我意识的觉醒产生于在旧有理念导向下的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因此,教师要自觉增强教学反思的意识,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二、明确反思内容
教师应从哪里入手进行教学反思呢?我认为,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行为的反思和教学效果的反思三个方面。
1.教学理念的反思
首先,教师要敢于对原有的教学理念进行质疑,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如,“我以这样的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是有效的吗?”“我从中学会了什么?”等。其次,教师要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贯穿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是否内化为了教学行为,克服就操作论操作的错误做法。再次,教师要以开放的姿态接纳新思想,积极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通过不断实践,思考和构建新的教学理念,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提高教学创新能力。
2.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应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基础,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不仅要对教学观念、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反思,还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方面去思考、质疑或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并自觉地根据反思的结果矫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良行为。反思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对课堂教学行为作出技术分析,如教学中教师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师生关系的处理是否符合主体性原则等;二是对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思考,总结精彩片段,思考失败之处,如“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好,可以怎样改进?”等;三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等。
3.教学效果的反思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教学也有遗憾之处,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因此,教师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成败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如“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行为有哪些差距?该如何处理这些差距?”等。同时,教师要学会用遗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这样,通过“由教反思到学、由学反思到教、由成功反思到失误、由失误反思到发展、由现象反思到本质”的多次循环,教师的教学实践会更加合理,更加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养成反思习惯
教师专业成长是建立在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富有个性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持续的修炼过程。对于一位追求成功、善于反思的教师来说,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的每次师生互动、教学冲突都会激发新的思考和创造。因此,教师要养成对每堂课进行反思的习惯,而且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的有机结合。
第五篇:教师行为的反思与改进
浅谈教师的“心灵关怀”
江西省于都县第三小学 朱石香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因而,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状态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下面就教师 “心灵关怀”的前提、误区、策略谈谈我的看法:
一、心灵关怀的前提----了解学生的心灵
事实上,许多教师行为偏差,也正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而造成的。我们常说,教学要获得应有的实效或效果,必须依赖于我们对教育的两条基本规律的遵循。一条是教育的内容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是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的,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必须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才会有安身立足之本,因此,教育要紧紧地随时代的脉搏,时时关注重 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另一条就是教育还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都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这样,教育才会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并为学生所接受。而这一条主要是从教育与人的关系出发来看的,这就是说,教育还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如果教育脱离了人的身心实际,那么,就很难言人的身心发展了,因此,教育中的有关年龄特征的问题,是不能被忽视的。在这两条规律中,就教师的工作性质而言,主要应该是对第二条规律的把握。原因有两点:第一,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往往是被政府部门的政策方针所决定的,教师并无权利随意更改教材的内容,但怎样把时代精神、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及教材内容中的规范与要求有效地落实到学生身上,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就离不开教师对学生本身的研究了;第二,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促进人本身的身心素质的发展,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幸福而服务的;同时,社会的要求也只有凝聚为人的个体的一种内在的、永恒不变的身心素质之时,教育的效果才会真正显露出来,我们才可以说教育是成功的,而教育要有效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外在教育影响要凝结为人 的内在素质,则又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现有身心发展水平与特征的了解和遵循,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以人的身心素质为本,这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对此,任何人都是不能忽略或轻视的,否则,就无真正的教育效果可言!因此,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心灵具有可塑性,同时也是一颗脆弱的心灵,一颗向上的心灵,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灵。所以教育的效果,并不在于教育内容本身的正确与否,而主要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是否贴近和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同时,符合身心实际的教育,又首先是建立在对学生年龄特征的尊重与了解基础之上的,要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要使教师真正具有一种富有实效的教育行为,教师就必须认真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年龄特征,并以此作为教育的起点。
二、心灵关怀的无知----比比皆是的伤害
教师对于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影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心灵的成长和发育。然而,许多教师至今却还并未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以致于对学生心灵的关怀一直以来漠然而无知,由此所引起的心灵伤害也就断然不可避免了。曾经有一位探索教师对学生心灵的伤害问题的探研者,对325名教师和653名学生就教师伤害学生一事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表现,年龄越小,年级越低,学生受到的伤害越大。有的学生被老师骂,有的教师甚至随意举手打学生;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的颜面,故意贬损学生的人格,等等。在学生遭受的伤害中,被调查者认为,体罚是表面的,而心罚所受到的伤害则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
曾经有一位这样的学生,他的英语成绩很差,他自己很想学好,但又不知道怎样学,有一天上课时,英语老师按顺序叫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眼看就要轮到他了,他心里很激动,因为那道题他能做出来,但还是有点紧张,然而,英语老师却没有叫他,而是叫了他后面的同学,这时,这位学生感到侮辱,后来升高中时,英语才考了48分,使他进不了重点中学。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例子,尤其是在老师讲公开课、观察课、优质课、示范课的课堂上更为多见,客观地讲,英语老师没叫他回答问题是无意的,而是认为英语老师可能一时疏忽,但对于这个学生来说却不是无意的,他认为是英语老师看不起她,嫌她英语太差才不让回答 问题。从此例中,英语教师的无意伤害极大地改变了这个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状况。她不仅放弃努力学习英语的动机,而且发展到害怕上英语课。这直接导致了她升学的失败和对未来的焦虑。当然,引发无意伤害的根本原因也应归之于这个学生,归之于她的无中生有和过度自尊。但是,这并非说老师没有任何责任,从心灵关注的角度来看,老师的言行任何时候都应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漫不经心。
三、心灵关怀的策略----掌握教育的方式与艺术
心灵关怀在了解了学生心灵发育的特点之后,还应注意掌握一些具体的教育方式与艺术,这是教育怎样更好地防止教育伤害,避免无意伤害,根除有意伤害的又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学生心灵成长的道路上,需要教师的辅助,教师对学生的帮助要得体,爱学生,还要会爱学生。爱,不仅仅只是一种付出和给予,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和灵巧的艺术,爱是奉献,爱也是理解;爱可以通过满意而传达,爱同样也可以通过不满意而流露;如何真正做到“爱学生”呢?
1、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隋”。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严,决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更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诚然,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或随意指责学生,而是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例如:学校发了一张“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表”,共有十项,这十项达标就能评上“三好”学生,我班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放学后悄悄地来找我,红着脸低声说:“老师,我很想当一名三好学生。”原来这位同学劳动没达标,想找老师高抬贵手。我严肃地说:“不行。你其它方面都达标,而且做得很好,老师相信热爱劳动这一项你一定能行。”从此,他每次劳动都积极肯干,在家里也能主动做家务活。我激动地在热爱劳动这一项为他写上达标两字。他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2、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具有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要求独立行动、独立自主的倾向,并不是老师想让学生怎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对学生要真诚,以自己的真实、完整的人格去面对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这样,一种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记得有一年我教五年级,我们班上有“一棵干枯的小草”——小邓,在众多的鲜花中竟显得那样的突出与不协调。黄瘦的小脸,很少见她笑过,反应慢,学习差,不善交谈,因此受到同学的冷落。有一次上课,我要求同学们做小花鹿。全班只有小邓没有完成任务,我严肃地问道:“你做的小花鹿呢?”她还是以前那副神情仍然不说话,我有些来气了,用手敲她的桌子叫她说话。“嘀哒”未等我话说完,一滴温热的水珠滴在我的手背上,融化了我心中一丝愤意,我用手擦去她的眼泪。原来她爸爸死了,妈妈病了。我感到深深的内疚,是我刺痛了她的心。打这以后我想尽一切办法来补偿我的“过失”,每天都要去看看她,问长问短,而她却总像一只受惊的小鸟躲避着我,回答我的方法是胆怯地点头或摇头。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我决心用心来补偿。我亲手做了一个小花鹿送给她,还把红丝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送给她当头花,我看到她嘴角上掠过一丝微笑,她接受我了。从这以后小邓见了我都会甜甜地叫一声“老师好”。由于我对她的好也同样引起同学们对她的注意和关心,小邓的转变很大,性格开朗了许多。爱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可以不断地挖掘,好似泉涌。
3、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爱学生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转化“问题生”。“闪光点”即优点、长处。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长处,“问题生”绝不例外。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承认和强化,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鼓足前进的勇气。只要细心观察,最终都会淘尽黄沙始得金。转化“问题生”除了多观察外,还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告状、少发火、不体罚、不放弃。孔子说“有教无类”,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题生”是可以教好的。
纵观上述所言,教师应当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综合知识和娴熟的教育技能,要以关怀、亲切的态度与学生沟通,探究行为的原因,教师应当走进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