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http://www.xiexiebang.com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信息是(c)
A.教育影响 B.教育物质资源
C.教育内容 D.教育途径
2.人类自身再生产不仅指人的繁衍生存,还指(a)
A.个体社会化 B.人类的延续
C.社会的发展 D.知识的传播
3.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成为学前教育目标是(a)
A.工业社会初期 B.工业社会
C.农业社会初期 D.农业社会
4.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a)
A.文化 B.政治
C.经济 D.教育
5.认为儿童是民族和国家的财富,是家族传承和繁衍的工具是(b)
A.人本位的儿童观 B.社会本位的儿童观
C.神本位的儿童观 D.教育本位的儿童观
6.出生到3岁儿童的社会化主要是在(d)
A.社会机构中进行 B.托儿所中进行
C.幼儿园中进行 D.家庭中进行
7.个体发展是由头到脚、由中间向四周进行的,这表明个体发展具有(a)
A.规律性 B.个别差异
C.阶段性 D.社会性
8.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教育价值的是(a)
A.福禄贝尔 B.卢梭
C.蒙台梭利 D.夸美纽斯
9.皮亚杰认为心理特点为“自我中心化”的儿童处于(b)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10.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方法是(b)
A.自然后果法 B.教学做合一
C.整个教学法 D.发现式教学法
11.教育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的作者是(c)
A.戈尔曼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加德纳
12.《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a)
A.基本活动 B.教育活动
C.主要活动 D.生活活动
13.教师在布置活动区域时,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这是活动区之间的(b)
A.界限性 B.相容性
C.转换性 D.规则性
14.积木、拼板、穿珠等材料应投放在(a)
http://www.xiexiebang.com
A.操作区 B.木工区
C.科学区 D.语言区
15.会选择和利用建造材料,正确地建造物体,这种结构游戏的要求是针对(b127)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16.我国学前教育中特有的一条教育原则是(b)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保教结合原则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17.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的方法是(c)
A.讨论法 B.语言法
C.演示法 D.环境体验法
18.让幼儿分析讨论和角色扮演“如果你是一位老年人,在生活中有很多不方便,你的心情会怎么样?”这是移情训练的(c)
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情感换位 D.巩固深化
19.在家庭中,人们调剂精神、消除疲劳、恢复体力,这是家庭的(c)
A.经济功能 B.教育功能
C.休息娱乐功能 D.繁衍后代功能
20.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这是家庭教育的(c)
A.率先性 B.丰富性
C.终身性 D.深刻性
21.解除父母的后顾之忧,保证父母安心地参加工作,这是托儿所的(d)
A.保育性 B.教育性
C.社会性 D.社会福利性
22.能正确辨别基本颜色,但还不能正确命名颜色的是(d)
A.3个月儿童 B.6个月儿童
C.1岁儿童 D.3岁儿童
23.2个月的婴儿每天睡眠时间一般为(c)
A.8—10小时 B.13—14小时
C.17—18小时 D.21—22小时
24.处于发展的不平衡期,甚至出现“撒野”行为的是(a)
A.1—2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5.在刚入园时,当与家人暂时分离后,幼儿会出现情绪不安的表现,称为(c)
A.分离依恋 B.分离异常 C.分离焦虑 D.分离断乳
26.幼儿与同伴说:“我看到一条象牛那样大的狗”,幼儿的这种说谎属于(b)
A.夸耀式的说谎 B.分不清事实与想象的说谎
C.掩盖式的说谎 D.模仿式的说谎
27.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b)
A.合同关系 B.伙伴关系
C.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D.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
28.以联邦政府以及州政府为主投入资金,由受过培训的教师对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提供负责的学前教育的“提前开端计划”是(d)
http://www.xiexiebang.com
A.日本 B.澳大利亚
C.法国 D.美国
29.毛毛对小朋友说:“昨天我爸爸带我去动物园了”,其实他爸爸、妈妈计划近期带他去一次动物园,他的说谎行为属于(a199)A.分不清事实与想像的说慌
B.夸耀式说谎C.掩盖式说慌
D.模仿式说谎
30.社区教育形式是多样的,应面向社区内的(d
A.学前儿童
B.青少年
C.成人
D.全体成员
31.“三优”工程是由全国妇联倡导的群众性活动,其宗旨是(d365)
A.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B.创造良好育人环境C.推动儿童社会化进程
D.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2.社区教育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a)。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33.我国社区学前教育的“三优工程”是指(b)。
A.优产、优生、优育 B.优生、优育、优教 C.优产、优生、优教 D.优生、优护、优教
34.我国农村不发达地区为了适应所在地区园舍缺乏、设备不足、适龄幼儿多的特点而采取的农村社区学前教育形式是(c)。
A.二部制幼儿园 B.完全幼儿园 C.学前班 D.巡回辅导班
举例论述题
.试分析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以及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议。
答:答:教师在指导角色游戏时应注意:
1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
开阔眼界是发展角色游戏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途径,如散步、郊游、参观、看电影等来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激发儿童的游戏兴趣。
2尊重儿童的意愿。
角色游戏的主题反映了儿童对周围生活的认识,主题应该由儿童自己提出,教师不要硬性规定。对于年龄小的儿童,教师可以利用玩具以及富有情感的语言启发儿童,帮助他们确定游戏主题。例如,教师看到一个孩子在使劲地切菜,便可启发说:“你忙着切菜,给谁吃呀?”孩子说:“我给幼儿园切菜”。老师接着说:“那你是幼儿园的厨师了,你跟谁一起玩幼儿园的游戏呢,你还会烧饭吗?等。
在选择角色的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儿童扮演各种角色,根据他们的经验自由表现。
3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儿童的表现,进行个别教育。
角色游戏是按儿童的意愿进行活动,他们在活动中可以充分、真实地表现自己,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游戏活动,了解每个儿童的特点与表现,通过游戏教育他们。例如,一个儿童胆小、孤僻,很少参加游戏,教师观察到这一现象后,可以带领他去参加别的儿童的游戏活动,到“商店”买东西,到“娃娃家”做客,并鼓励他大胆与人交往,说话声音要大一些等。
根据儿童游戏的情况,参与到游戏中,促进儿童游戏情节的发展。
当儿童游戏出现困难,或者游戏内容单调乏味,以至于不能顺利进行等情况,教师可以适时地参加到游戏中,扮演其中的角色,可以起到示范榜样和指导作用。如,儿童在玩食堂游戏是,出现了混乱局面,教师可以扮演卫生检查员的角色,提 http://www.xiexiebang.com
出改进意见,使食堂工作变得有秩序了。
.试分析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以及原因,并提出改革建议。
答: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
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
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前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1、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2、师资力量薄弱
3、办学条件差
学前教育区别与学校教育,要杜绝学前班“小学化” 倾向。
1、以游戏活动为主,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学前班的教育活动应以游戏为主,掌握知识不是学前班的主要目的,而应通过游戏活动来增强体质,增长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根据农村幼儿卫生习惯差、社会适应能力弱等特点,抓好生活常规的培养和文明礼貌的教育。农村幼儿没有养成个人身体和服装清洁卫生的习惯,而且语言表达能力差,不爱说话,教师在日常教育中要重视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还要使幼儿逐渐学会与别人相处,待人有礼貌等行为规范。
3、根据农村幼儿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等特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读写算能力,为入小学打基础。
由于许多农村学前班附设于小学内,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小学生到学前班当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既丰富了幼儿生活,同时使幼儿学到了许多知识。
4、充分利用大自然对幼儿进行教育。
农村在自然条件上与城市相比有无与伦比的优势,有广阔的户外活动场地和丰富的自然材料,如各种豆子、树叶、石子、麦秆、黄泥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教玩具、布置环境,开展各种游戏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发展孩子的能力。
5、正确评价学前班的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机构不允许进行任何形式的测验与考试,应该纵合评价儿童的发展水平。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通过幼儿在教育教学中的表现进行的,主要评价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学前班教师的考评,更多地注重教师的全面技巧。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的是()。
A.睡眠不足
B.情绪低落
http://www.xiexiebang.com
C.经常感冒
D.人际关系不良
2.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A.非智力因素
B.思维能力
C.记忆知识
D.掌握技能
3.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方面。
A.入学的适应性
B.幼儿身体素质
C.文化课学习
D.社会性培养
4.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方面的适应能力。
A.主动性B.独立性C.人际交往D.规则意识
5.非智力品质主要是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不包括下列中的()。
A.兴趣B.意志C.自信心D.创造力
6.研究结果证明,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有效保证是()。
A.幼儿教师的素质B.园校的沟通C.家庭的配合D.社区的帮助
7.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http://www.xiexiebang.com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B.幼儿园小学化问题
C.小学幼儿园化问题
D.幼儿的读、写、算问题
8.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的是()。
A.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B.幼儿的兴趣
C.师资力量薄弱
D.办学条件差
二、名词解释
1.幼小衔接
2.过渡期
3.幼儿教育小学化
三、判断题
1.幼儿园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幼儿能顺利地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
2.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是由幼儿园和小学来完成。
3.幼儿阶段也需要让儿童养成阅读图书的良好习惯。
4.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是在幼儿大班和小学一年级之间的事情。
5.儿童入学后如果不适应,容易发生睡眠不足、人际交往不良、学习兴趣下降等现象
http://www.xiexiebang.com
6.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教育的区别就是小学开始分科教学。
7.幼儿园向小学阶段过渡只要顺其自然,不需要老师花太多精力。
四、简答题
1.如何摆脱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或“小学化教学”,发挥儿童学习的自主性?
2.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怎样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
3.列举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4.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解决这些问题有何意义?
5.对幼儿园来说,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6.幼小衔接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经常感冒属于疾病范畴,不属于适应性问题。
2.B.思维能力是智育的核心成分。
3.A.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是要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问题。
4.C.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帮助幼儿结交新朋友,取得教师的帮助。
5.D.创造力属于智力范畴。
6.A.幼儿教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
7.A.幼小衔接根本上是解决生理、心理等的适应性。
8.B.幼儿的兴趣不属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
二、名词解释
http://www.xiexiebang.com
1.幼小衔接:指幼儿园与小学直接过渡的特定阶段。学前阶段与小学阶段存在不同的教学特点,主导活动、作息制度、师生关系、环境布置、社会期望等都存在差异,导致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都出现不适应状态。幼小衔接是个长期的、整体性的工作,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2.过渡期:指幼小衔接的特定阶段。在幼儿园与小学这两个前后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个时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
3.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一种误区。是提前用小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幼儿。表现在两种情况中:一种是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书写汉字等,幼儿不能或不甚理解,学习中只能较多使用机械记忆和死记硬背的方法,体会不到学习乐趣;一种是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小学化,如教师长时间用言语方式教学。
三、判断题
1.×。幼儿园的教学是符合幼儿年龄阶段需要的,而不是专门为人学做准备。
2.×。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社会等多个方面相互配合完成。
3.√。
4.×。幼小衔接工作是长期的,贯穿多个年龄段。
5.√。
6.×。幼小两个阶段的区别包含多个方面,分科教学只是学习方面。
7.×。幼小衔接阶段对幼儿身心发展影响很大,需要各个方面的关注。
四、简答题
1.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或“小学化教学”,不但扼杀了儿童学习的主动性,还彻底摧毁了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和想像力。而活动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强调学习以主动认知建构为主的教学方法,则能够给儿童以足够的空间和 http://www.xiexiebang.com
环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学习的满足和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从而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
2.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主体的适应性问题,为解决这一实质问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培养入学意识。通过参观了解小学的生活情况,减少幼儿对小学的恐惧感。
(2)培养社会适应能力。要在认识兴趣、学习积极性、意志力、自信心等个性品质方面,以及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和训练,这样才能缩短进入小学后的适应期。
(3)培养学习适应能力。引导幼儿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做事情认真的习惯、注意力集中听老师讲课的习惯、保持文具和书本整洁的习惯等。同时,对大班的幼儿需要适当加入一些基本的认字、算术知识的学习。
(4)培养生活适应能力。小学有许多新的规则和任务,因此,必须通过游戏让幼儿懂得一些基本的规则,有意识地学会调节自我控制能力。
3.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幼儿时期,是身体各种机能迅速发育的时期,尤其是高级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的发育,常会使他们不停顿地活动,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如果把孩子限制在狭小的教室里,每天几小时静坐,将会使某些部分神经细胞长期处于抑制状态,严重制约身体各机能的迅速发育。
(2)制约幼儿智力的发展。幼儿时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智力发展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思维的形式主要靠表象,而非抽象的词语或概念。幼儿思维的这种具体性和形象,就决定他们只有充分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广泛地与人、与物直接接触,在动态生活中获得大量的感性经验,智力才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可能。
(3)压制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幼儿期是各种心理过程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一个人个f!生开始形成的时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的幼儿一般都比较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兴趣广泛,喜欢与同伴交往,喜欢得到成人的重视和夸奖。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幼儿是不会因为自己不断变换活动方式感到疲劳的,相反,往往由于活动过 http://www.xiexiebang.com
于单调或重复而引起厌倦。幼儿园过多的集体教学活动,使得幼儿没有充分的游戏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也使得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与幼儿进行更多的个别接触和交谈。而这些被挤掉的活动,却正是幼儿形成良好个性所不可缺少的。
(4)不利于幼儿入学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大量实践经验证明,在幼儿园提前进行知识教育并没有达到为人学做好充分准备的教育目标。虽然在入学之初,幼儿园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显得较为轻松,但事实上使幼儿处于一种松懈的状态,他们会以为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都是他们已经掌握的,没有必要再认真听讲,儿童表现为注意力涣散。这种不良的学习习惯,为儿童以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带来了许多消极的影响。学前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有其特有的教学目标、管理模式和教育方法,要注意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
4.幼小不衔接造成了幼儿入学后各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身心发展。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在身体方面,睡眠不足,身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在心理方面,精神负担重,心理压力大,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降低;在社会性方面,人际交往不良,人际关系紧张,有的学生甚至还出现怕学、厌学的情绪。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的解决,不仅会严重影响初入学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幼儿园与小学共同配合搞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十分必要而且意义非常重大。它既有利于儿童入学前后的学习和发展,也为小学生在中高年级以及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顺利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厌学、辍学等问题,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幼儿园与小学都要认真研究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共同做好衔接工作。
5.在幼儿园方面,幼小衔接教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性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名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 http://www.xiexiebang.com
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适应性的内容包括: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学习准备应着眼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幼儿园大致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6.有关教育机构在解决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需要通力配合,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加强研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
(1)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双方都把培养儿童的基本素质作为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共同创造合理的过渡期的外部教育环境与条件,搞好衔接工作。
(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认真研究过渡期儿童的特点与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许多幼小衔接的研究结果证明,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是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而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则在于转变旧有观念,提高教师对衔接意义的认识,加深广大教师对儿童过渡期特点的理解,从而使广大教师能够自觉研究过渡期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特点及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衔接工作。
(3)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各地区都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立足于当地幼儿的具体情况,针对幼儿过渡中的最主要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4)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幼小衔接工作仅仅依靠幼儿园或小学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幼儿园、小学、家长、社区必须互相配合,形成影响幼儿成长的教育合力。
一、单项选择题
1.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
http://www.xiexiebang.com
A.社会环境
B.精神环境
C.城市环境
D.局部环境
2.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
A.必备条件
B.主要条件
C.次要条件
D.生活条件
3.我国最早提出并回答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的是()。
A.孟子B.荀子C.孔子D.老子
4.现代教育认为,影响个人发展的因素是环境、教育和()。
A.遗传B.社会C.家庭D.学校
5.导致儿童个别差异的物质性基础是()。
A.后天环境B.教育C.遗传素质D.成熟
6.创设幼儿园环境时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这体现了()原则。
A.开放性
B.经济性
C.发展适宜性
http://www.xiexiebang.com
D.参与性
二、名词解释
1.精神环境
2.物质环境
3.环境的界限性
4.环境的相容性
5.环境的转换性
6.幼儿常规
三、判断题
1.幼儿园环境所具有的教育性与可控性是相互独立的。
2.参与性原则就是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与教师需要共同参与整个过程。
3.环境创设中的开放性原则就是幼儿园要多搞活动,让外界多参与幼儿园的各种建设。
4.教师要尽量让幼儿感受到环境是由幼儿自己决定的。
5.在调整环境的时候,教师只需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不是环境的发展性和教育
四、简答题
1.什么叫幼儿园环境?
2.什么叫发展适宜性原则?如何具体体现这一原则?
3.幼儿园内环境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http://www.xiexiebang.com
4.影响幼儿园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一、单项选择题
1.B.环境分物质和精神两个部分,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2.A.物质环境是发展的基础。
3.C.孔子最早提出先天与后天关系。
4.A.遗传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有重要的影响。
5.C.遗传因素是个体差异的物质基础。
6.B.少花钱多办事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二、名词解释
1.精神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或社会环境,它的内涵是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信息。
2.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气候、山、河、海洋、空气、水等为天然环境;城市和农村的建设、工作劳动环境条件、个人居住条件等为人工环境。
3.环境的界限性指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界限明确,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行管理。
4.环境的相容性指在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尽量把性质相似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以免相互干扰。
5.环境的转换性指教师在考虑划分各个区域的同时,也要考虑幼儿可能出现的将一个活动区内的活动延伸转换至其他活动区的需要。
6.幼儿常规即幼儿的行为常规。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按照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顺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地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判断题
http://www.xiexiebang.com
1.×。教育性与可控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2.√。
3.×。开放性原则是指将大、小环境有机结合。
4.√。
5.×。环境也应该是动态发展的过程。
四、简答题
1.幼儿园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
广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狭义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舍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各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等。
广义的精神环境泛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整个社会精神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狭义的精神环境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精神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幼儿园人际关系、幼儿园文化氛围等。
2.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从年龄的一般特征来看,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幼儿在身心发展上的特点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提供相应的发展环境。比如:设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提供合适的教学器具;开展有层次的游戏。同时,根据最近发展区的原理,为不同的幼儿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
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宽松的、自由的、和谐的,并且是安全的和多样的。
3.幼儿园内环境的特点表现为环境的教育性和可控性。
http://www.xiexiebang.com
(1)环境的教育性。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其环境创设与其他非教育机构有显著区别。它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及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精心创设的。环境创设不仅是美化的需要,更是教育者实现教育意图的重要中介,教育者把教育意图隐含在环境中,让环境去说话,让环境去引发幼儿应有的行为。
(2)环境的可控性。幼儿园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在进入幼儿园时必须经过精心的筛选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
环境的教育性与可控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环境的教育性决定了环境的可控性,使可控性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方向。反过来,可控性又保证了教育性的实现,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4.影响幼儿园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包括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
(1)物质因素。如前所述,物质环境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幼儿园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会对幼儿园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应结合幼儿园的各级教育目标,科学合理地选择材料与安排空间,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
(2)精神因素。精神环境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幼儿园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影响幼儿园环境质量的各种精神因素中,人的因素、幼儿园文化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①人的因素。在人的因素中,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中对幼儿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具备后,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是影响幼儿园环境质量的决定因素。②幼儿园文化。相对于人与物等可见的因素而言,幼儿园文化比较抽象,但对幼儿园环境质量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来源:中师教育 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B)。
A.6个月—1岁B.1岁—1.5岁C.1.5岁—2岁D.2岁—3岁
2、(A)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B.思维C.记忆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A)。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D)。
A.婴儿期B.学前期C.少年期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C)。
A.记得快忘得也快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D)。
A.客观性B.发展性C.教育性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B)。
A.思维具体形象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D.个性初具雏形
8、(C)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B.想象C.感知觉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B)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B.4岁C.5岁D.6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C)。
A.顶叶B.颞叶C.枕叶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
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_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事物之间或者事物与其特征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四岁0左右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直觉行动思维)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
1、问题言语
问题言语是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2、情绪情感
情绪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3、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
4、能力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
5、理智感
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四、简答题(30分)
1、创造想象有何表现?
(1)独立创造,一定新意性
(2)提出不寻常
(3)讲故事,编结尾
(4)讲出画面中没有画出的情节
(5)脱离现实与现实混淆
2、简述依恋感发展的四个阶段?
(1)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出生—3个月)
(2)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3—6岁)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3岁左右)
3、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
(1)从对话言语逐渐过渡到独白言语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
(4)逐渐掌握言语表达技巧
4、简述学前儿童思维发展总趋势。
(1)从思维工具的变化来看,从主要借助于感知和动作,到主要借助于表象,再过渡到借助于概念;
(2)从思维方式的变化来看,从直觉行动性思维,到具体形象性思维,再过渡为抽象逻辑思维;
(3)从思维反映内容来说,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应未来事物。
5、影响幼儿有意注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1)活动目的与任务的明确性
(2)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3)活动组织的合理性
(4)与已有知识经验的关系
(5)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论述(30分)
1、为什么幼儿中期常常出现“告状”现象。
(1)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2)中期幼儿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他们可以因为自己在行为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中班幼儿不但关心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感;(3)中班幼儿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
2、为什么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记忆的效果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接近?
这与幼儿两种信号系统的特点及其协同活动的发展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幼儿的头脑中,形象和词都不是单独起作用的,都不是某一个信号系统的孤立活动,而是两个信号系统的共同活动,再形象记忆中,固然是事物生动的形象起主要作用,但词所表达的事物的形象也是重要的记忆材料。
第三篇:幼儿心理学试题
幼儿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B.1996年C.1997年D.1998年 2.幼儿园教育应以()为基本的活动方式。A.学B.上课C.玩耍D.游戏
3.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A.陈鹤琴B.张宗麟C.张雪门D.陶行知
4.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因素是()。A.成熟B.生长C.遗传D.发育
5.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教育者的主导性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C.教育的目的D.教育的方法 6.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A.蒙台梭利B.柏拉图C.洛克D.福禄贝尔 7.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D.观看电视卡通节日而发展的 8.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基础教育B.启蒙教育C.属于义务教育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9.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B.教师的保育意识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D.幼儿的自理能力
10.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B.蒙台梭利C.德可乐利D.凯米
11.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并亲自主持幼稚园研究工作,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
A.陶行知B.陈鹤琴C.张宗麟D.张雪门
12.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保障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法律文书是()。
A.《义务教育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儿童权利公约》D.《幼儿园工作规程》 13.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主要说明了在教育过程中应()。
A.尊重儿童的个性B.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 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
14.“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A.颜色B.环境C.遗传D.物质
15.在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条件下,教育者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A.权威性B.知识性C.主导性D.艺术性、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幼儿园的物质环境2.间接教学3.幼儿园课程4.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5.幼儿体育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
1.教育与幼儿的沟通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2.幼儿园中必须给幼儿教授大量的读、写、算知识,否则影响幼儿智力的开发。()3.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幼儿发展的真实需要。()4.幼儿园的环境就是指幼儿园的校舍布置、幼儿生活的社区环境及家庭空间设计。()5.教师在用语言指导游戏时,口气应十分肯定。()6.保教结合就是教师要与保育员沟通、相互帮助。()7.幼儿与成人有同样的权利。
8.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没有必要进行教学。()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要叙述并评价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观。2.谈谈幼儿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简述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4.如何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参与性原则?、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幼儿园的物质环境2.间接教学3.幼儿园课程4.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5.幼儿体育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
1.教育与幼儿的沟通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2.幼儿园中必须给幼儿教授大量的读、写、算知识,否则影响幼儿智力的开发。()3.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幼儿发展的真实需要。()4.幼儿园的环境就是指幼儿园的校舍布置、幼儿生活的社区环境及家庭空间设计。()5.教师在用语言指导游戏时,口气应十分肯定。()6.保教结合就是教师要与保育员沟通、相互帮助。()7.幼儿与成人有同样的权利。
8.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没有必要进行教学。()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要叙述并评价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观。
2.谈谈幼儿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简述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4.如何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参与性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幼儿园工作规程》于1989年开始试行,1996年正式颁布实施。2.D【解析】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3.D【解析】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陈鹤琴倡导“活教育”。4.C【解析】遗传因素是先天因素的最重要内容。5.C【解析】教育目的直接影响教育的全过程。
6.D【解析】福禄贝尔是最早命名幼儿园、提出完整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人。7.A【解析】儿童的发展包括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8.C【解析】义务教育只包括初中和小学共九年。9.B【解析】教师在保教结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0.B【解析1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平民区创办了“儿童之家”,从事教育实验。11.B【解析11923年,陈鹤琴先生在南京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创立了“活教育”理论。
12.C【解析1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用法律保护儿童的权利。13.D【解析】儿童经过动手操作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14.B【解析】题干所述是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15.C【解析】在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比较欠缺的情况下,教师的主导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名词解释
1.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对幼儿园教育产生影响的一切天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中物的要素的总和,包括自然风光、城市建筑、社区绿化、家庭物质条件、居室空间安排、室内装潢设计等。狭义的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内对幼儿发展有影响作用的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园舍建筑、园内装饰、场所布置、设备条件、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利用及各种材料的选择与搭配等。
2.间接教学:指教师对幼儿教学指导的一种形式。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这种方式中的教师从讲授者变成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合作者、游戏伙伴、活动环境的创设者、材料的提供者,教育影响力不直接由教师而是通过中介间接地作用于幼儿。
3.幼儿园课程:是指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包括幼儿园进行的一切活动。
4.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 3 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5.幼儿体育: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发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增强幼儿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三、判断题 1.√【解析】略。
2.×【解析】幼儿园以活动为主要内容,只涉及简单的读、写、算,大量的文化知识学习不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阶段的需要。3.√【解析】略。
4.×【解析】幼儿园的环境按其性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大类。这里指的是物质环境的一部分。
5.×【解析】对游戏的指导应有启发性,不能盲目地干涉。
6.×【解析】保教结合又称保教合一或保教并重,指对幼儿保育和教育要给予同等的重视并使两者相互配合。
7.×【解析】幼儿和成人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是在特殊领域权利上有差异。8.×【解析】游戏是幼儿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者并不矛盾。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观:
(1)有吸收力的心灵:蒙台梭利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特定经验的吸收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驱动的情况下进行的。(2)专门为小组设计的情境能提供恰当刺激。(3)恰当的环境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变化。
(4)儿童有内部动机;儿童的学习、操作受内部动机的驱动,特别是当他们处于这种能力的边缘时。
(5)强调感觉和儿童的经验,不强调测验。
(6)支持者和指导者通过环境、短期的个体或小组教学;一日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儿童可以自由选择活动。
评价: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偏重智能而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
2.【答案要点】(1)我国幼儿教师的基本权利包括:①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③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⑤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2)我国幼儿教师的义务是: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③按国家规定的保教 4 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④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3.【答案要点】幼儿园环境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环境的教育性
幼儿园作为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其环境创设与其他非教育机构有显著区别。它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及幼儿的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精心创设的。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创设不仅是美化的需要,更是教育者实现教育意图的重要中介,教育者把教育意图隐含在环境中,让环境去说话,让环境去引发幼儿应有的行为。(2)环境的可控性
幼儿园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教育者的控制之下,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入幼儿园时,教师必须精心选择,以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
②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各种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
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与可控性之问是相互联系的,环境的教育性决定了环境的可控性,使可控性有了明确的标准和方向。而可控性又保证了教育性的实现,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4.【答案要点】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参与性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过程是幼儿与教师共同合作、共同参与的过程。对这一原则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1)环境创设过程本身的教育意义
①培养幼儿的主体精神,发展幼儿的主体意识。②培养幼儿的责任感。③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2)树立正确的观念是贯彻这一原则的根本保证 ①幼儿的参与是权利,不是“帮忙”。
②幼儿在参与中发展,克服“幼儿无能”的思想。
五、论述题
【答案要点】(1)幼儿教师是按照社会要求去促进幼儿发展的,是将教育目标真正落实为幼儿发展的总设计师。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正确、清楚、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幼儿园的教育目标的内涵,并将这种“外在”的教育目标转化为“内在”的正确的教育观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其次,教师必须掌握将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发展的技术;最后,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相适应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活动方式、组织形式、指导方法等,促进幼儿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这种努力,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不可能的。(2)教师在明确了教育目标后,实施过程中也不一定是一帆风顺的,或多或少总要受到外来 的干扰或影响。例如,来自家长的影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幼儿园训练孩子某种技能,或要求教小学才学习的读、写、算技能。又如,来自社会的影响,社会上各种幼儿技能大赛的宣传、偏重学历、追求升学率的风潮等,都可能干扰教师按教育目标组织教育活动,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偏离教育目标。因此,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排除一切干扰,坚定地按照教育目标来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以保证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六、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问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伺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2)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教师、家长均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这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两位教师的观点正是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2011年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A.父母 B.教育 C.环境 D.遗传 2.下列哪种社会因素会影响教育目的A.经济B.政治 C.文化 D.人口
3.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教育的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是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人口 4.经济政治作用于教育的中介是A.语言 B.制度 C.文化 D.人口 5.文化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是指 A.文化传递 B.文化传播 C.文化变迁D.文化选择
6.某种文化的自动撷取或排斥即择优汰劣,取精去糟的过程是指 A.文化传递 B.文化传播 C.文化变迁 D.文化选择 7.华生的“教育万能论”属于
A.教育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8.孔子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表达的观点是 A.父母决定论 B.教师决定论C.环境决定论D.遗传决定论 9.导致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性基础是 A.遗传差异 B.教育差异C.环境差异D.物质差异
10.个体发展的特征不包括A.规律性B.差异性C.阶段性 D.顺序性 11.下面哪一项不是个体发展规律性的表现
A.从简单到复杂 B.由一般到特殊 C.由头到脚D.由四周到中间 12.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A.学习B.游戏 C.看书 D.识字 13.幼儿期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A.讲授 B.游戏 C.自学D.参观
14.《教育漫话》是哪位教育家的教育论著A.洛克 B.卢梭 C.杜威D.福禄贝尔 15.卢梭所倡导的教育观是A.爱的教育 B.自然主义教育C.大教育观 D.进步主义教育 16.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卢梭 C.福禄贝尔 D.裴斯泰洛齐
17.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有四种本能,包括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 A.制作的本能B.创造的本能C.宗教的本能 D.运动的本能
18.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并有系统地把游戏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B.夸美纽斯 C.蒙台梭利 D.维果茨基 19.下列哪一项不是杜威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内容
A.教育即成长B.教育即生活 C.教育即学习D.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20.蒙台梭利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创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A.幼儿园 B.儿童之家C.快乐之家D.幸福乐园
21.根据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发展阶段,儿童的“自我中心化”出现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22.根据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发展阶段,儿童的守恒概念出现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3.运用惩罚要做到“三要”(A)A.惩罚要及时,惩罚要公平,惩罚时间要短 B.惩罚要及时,惩罚要严厉,惩罚时间要短 C.惩罚要及时,惩罚要公平,惩罚时间要长 D.惩罚要及时,惩罚要严厉,惩罚时间要长 24.幼儿园中期教育目标是指(B)A.中班的教育目标 B.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C.一周的教育目标D.一月的教育目标 25.小班幼儿的思维处于(A)A.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B.具体形象思维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 D.逻辑思维阶段 26.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的关系属于 C
A.帮助与被帮助的关系 B.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C.伙伴关系 D.教与被教的关系
,名词解释:(共30题,每题4分)
1.情商2.发现式教学法3.最近发展区4,整个教学法5.文化6.直观形象法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作简明扼要的解释.共30题,每题6分)1.简述洛克的“白板说”.2.试总结分析影响儿童发展的有关因素.3.简述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系.4.简述我国的现代教育观.5.美国教育学家认为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哪三种作用模式
四,论述题:(共18题,每题10分)
1.幼儿家庭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
2.如何教中班幼儿处理好同伴关系
3.试分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纠正策略.4.试析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来源:考试大-《学前教育学》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B 4.C 5.C 6.D 7.C 8.C 9.A 10.D 11.D 12.B 13.B 14.A 15.B 16.A 17.C 18.A 19.C 20.B 21.B 22.A 23 A 24 B 25 A 26 C 二,名词解释: 1.用来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感特征,它包括以下含义:同情和关心别人,表达和理解感情,控制情绪,独立性,适应性,受人喜欢,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坚持不懈,友爱,善良,尊重他 人等.2.指给儿童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设备,激发儿童的兴趣,使儿童自由地去探索事物,发现问题,找到答案.3.即儿童的发展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下一个阶段是儿童只有在成人的帮助下才可以完成的水平.在这两个阶段之间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是儿童已经能够做到,但不是独立地而只能是在教育指引下来做到的那个区域.4.就是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5.广义——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较普遍地把文化看做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6.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三,简答题:
1.洛克的“白板说”认为人脑开始只是一张“白纸,没有特性也没有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根本没有什么天赋原则.洛克认为,儿童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洛克的教育内容:体育,德育,智育.2.先天因素——遗传;后天因素——环境和教育;先天因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因素则是个体发展的条件,幼儿是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3.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经济发展引发的经济结构和变革影响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手段.4.儿童是学前教育的主体;因人而异地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适宜性”要求;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形式;家园配合,协同发展.5.第一种模式是“维持”,即儿童某些认知能力能够自然地完全发展,教育和经验的作用只是使儿童维持现有能力水平.(2分)第二种作用模式是“促进”,即后天教育经验只影响儿童发展的速度而不影响发展方向和顺序.例如,生理发育方面,后天环境及教育经验只影响其速度而不影响其发展方向和顺序.(2分)第三种模式是“诱导”,即后天教育经验的存在与否直接决定了儿童某种能力的发生与否,环境和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重大的决定性作用.(2分)四,论述题:
1.答: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包括如下方面:(1)和谐的生活气氛: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坦诚,和蔼;文明行为,文明语言;生活内容丰富,高尚,多彩.(2)整洁优美,时有变化的环境布置:整洁是指摆放有秩序;家庭环境装饰和布置应幽雅大方;时有变化的环境.(3)安全的,无危险隐患的环境:电器设备的安置;门窗的安全;管理好煤气,煤火,防止漏气造成煤气中毒,或者烧烫事件的发生;家庭药品的管理;家具的安全;进行安全教育;有属于儿童的天地.2.答:(1)教给幼儿必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尽可能地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鼓励幼儿与人交往;教给幼儿交往的技巧;通过角色游戏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一些专门设计的活动来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2)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解决幼儿之间的冲突:正确引导幼儿的竞争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正;幼儿说谎行为的纠正;幼儿告状行为的纠正.3.答: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一般而言,有以下原因:(1)生理特征.一些研究表明幼儿的气质类型会影响其攻击性行为;(1分)(2)家庭影响.幼儿具有易模仿的特点,许多攻击性行为是模仿所致.(1分)(3)大众媒介.电视充斥这许多暴力,复仇的镜头,甚至一些面向儿童的卡通片也在宣扬这暴力的情绪,而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常常因好奇,刺激而模仿,对于孩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1分)(4)幼儿园.研究证明空间狭窄,游戏材料不足也是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2分)攻击性行为的纠正策略:(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1分)(2)提供充足的材料与空间,避免攻击的产生;(1分)(3)提供合作的榜样.(1分)(4)帮助幼儿转移情绪,给幼儿提供宣泄的机会.(1分)(5)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避免无谓等待的环节和时间,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1分)4.答:(1)皮亚杰提出儿童心理发展有四个基本要素:成熟;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4分)(2)皮亚杰根据儿童认知发展将儿童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岁);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1-15岁).(4分)(3)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对儿童进行教育.10 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__________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给整个教育带来了革命。()A.全民教育B.终身教育C.教育民主化D.教育现代化 2.对生病儿童进行家访是什么性质的家访?()A.新生家访B.情感性家访C.定期家访D.问题儿童重点家访 3.儿童最先掌握的词汇种类是()。A.形容词B.连词C.副词D.名词
4.__________一般分为家庭教育时期与会堂教育时期。()A.古希伯来的幼儿教育B.古埃及的幼儿教育 C.古代印度的幼儿教育D.古希腊的幼儿教育
5.__________把幼儿教育看作是整个学制系统的最初阶段,认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提出“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福禄贝尔
6.1907年,__________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幼儿。()A.杜威B.蒙台梭利C.维果茨基D.皮亚杰
7.从全球学前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来看,20世纪70年代强调()。A.儿童全面和谐发展B.儿童个性、情感和社会化发展 C.智力开发D.培养创造力
8.我国于__________年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A.1994B.1995C.1996D.1997 9.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要求小班幼儿学会的结构知识是()。A.会识别高低、宽窄、厚薄B.会识别材料的形体、大小、颜色 C.会识别左右D.会识别轻重、长短、前后
10.以下几种游戏中,__________属于有规则的游戏。()A.角色游戏B.结构游戏C.体育游戏D.表演游戏 11.__________原则源自于杜威的“做中学”。()A.独立自主性B.启蒙性C.综合性D.活动性
12.__________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动作方面的基本内容。()A.学习“安静”B.学习剪指甲C.学习穿衣服D.学习浇花
13.在语言课上加上好听的歌曲,在体育游戏中加上故事,在数学课上加上绘画……,这体现了()。
A.教育目的的综合性B.教育内容的综合性C.教育制度的综合性D.教育手段的综合性 14.在幼儿园里,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是()。
A.真诚,同理心,深切的了解B.真诚,接纳与信任,同理心
C.真诚,接纳与信任,深切的了解D.同理心,接纳与信任,深切的了解
1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等,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A.观察法B.范例法C.演示法D.示范法 16.__________是最为科学的育儿教育方法。()A.游戏化方法B.语言法C.环境体验法D.移情法
17.角色扮演法的三个阶段中,__________是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高层次。()A.及时模仿B.认同C.简单再现D.内化
18.在游戏时,教师让违反游戏规则的儿童停玩一次,属于()。A.自然后果的惩罚B.剥夺性惩罚C.体罚D.生理性惩罚
19.家长对于托儿所、幼儿园的心态可分为几个阶段,其中“家长与教师联系的热情逐渐减退”属于()。
A.希求期B.忽略期C.需求期D.淡漠期
20.__________的主要宗旨在于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A.咨询活动B.家长委员会C.家长学校D.电话联系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儿童的发展2.启蒙性原则3.行动操练法4.近期目标5.幼儿常规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皮亚杰提出的儿童教育基本原则。2.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具有哪些特点?
3.简述幼儿园内部物质环境创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4.简述幼儿园教师的主要职责。
四、论述题
什么是结构游戏?教师在指导儿童结构游戏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终身教育思想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2.B【解析】略。
3.D【解析】儿童掌握词汇种类的顺序是:名词、动词、形容词。4.A【解析】古希伯来的幼儿教育分为家庭教育时期与会堂教育时期。5.A【解析】夸美纽斯提出了“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 6.B【解析】蒙台梭利创设了“儿童之家”。
7.D【解析】20世纪70年代幼儿教育强调培养创造力。
8.C【解析】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在1996年正式颁布,其中明确提出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9.B【解析】依据小班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小班幼儿应掌握的结构知识是会识别材料的形体、大小、颜色。
10.C【解析】我国一般把游戏分为创造性的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有规则的游戏包括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等。
11.D【解析】活动性原则源自杜威的“做中学”。实际来自于苏联心理学家的“活动主导论”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12.C【解析】学习穿衣服属于独立自主性教育中动作方面的基本内容。13.B【解析】题中所述现象属于教育内容的综合性。
14.C【解析】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条件有三个:一是真诚,二是接纳与信任,三是深切的了解。
15.D【解析】在题中所述案例中,教师运用了示范法。
16.A【解析】游戏化方法是最符合幼儿特点的、最为科学的育儿方法。17.D【解析】内化是角色扮演法中儿童社会性行为发展的最高层次。18.B【解析】教师让违反游戏规则的儿童停玩一次,属于剥夺性惩罚。19.B【解析】忽略期家长与教师联系的热情逐渐减退。
20.C【解析】家长学校旨在向家长系统宣传和指导教育孩子方法。
二、名词解释
1.儿童的发展: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身心两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和质变的过程。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互作用的。
2.启蒙性原则:启蒙性原则是指幼儿教育要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幼儿教育的实质是启蒙教育。
3.行动操练法:行动操练法即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
4.近期目标:近期目标是指幼儿教育近期内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主要教育活动与幼儿发展的预期目的等。它一般是教师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活动中制订的。
5.幼儿常规:幼儿常规是指幼儿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所要遵守的行为规则,它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皮亚杰提出的儿童教育基本原则包括:
(1)活动性原则。皮亚杰将“活动教学法”视为儿童教育的最重要的原则,强调只有儿童自己具体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形成自己的假设并予以证实与否定。(2)集体中教育的原则。皮亚杰突出教育中的个体活动,并不意味着要把学生导向无政府状态的个人主义,而是要把个人的活动与集体的活动结合起来,使自己自动服从纪律并自愿努力学习。
(3)教师指导的原则。皮亚杰在强调学校教育中“同伴影响”作用的同时,并不忽视教师在教 13 育过程中的地位。
2.【答案要点】(1)学习的目标是隐含的。(2)学习方式是潜移默化的。(3)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
3.【答案要点】幼儿园内部的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部的各种物质的设备条件,即幼儿园的“硬件”建设,幼儿园内部物质环境创设与管理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性;(2)教育性;(3)活动性;(4)丰富有序性;(5)经济性。
4.【答案要点】幼儿教师是幼儿园中全面负责幼儿生活与教育的人员,是教师这个群体当中十分特殊的一分子,《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其主要职责为:
(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订和执行教育计划,完成教育任务。
(2)观察分析并记录幼儿发展情况。幼儿教师在带领幼儿时,需要将幼儿的成长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在发展的时间段中注明任务和实现情况,对幼儿的身心成长进行严密的监控。这样,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和矛盾,集中精力和时间来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推动幼儿的发展。(3)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4)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
(5)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幼儿老师还需要通过业余的学习和培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实践能力。
(6)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
四、论述题
【答案要点】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它能够发展儿童的目测力、操作能力及创造力,磨炼幼儿的意志,培养做事认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团结协作的品质等。结构游戏的指导中教师应注意:
(1)逐步投入多样化的、可塑性强的结构游戏材料,包括一些废旧材料的应用,营造富有吸引力的游戏氛围。在对材料的选用上,不是选择所有的材料,而是应该进行一定的取舍和筛选,尽量选用对幼儿发展有利的材料和道具。
(2)引导儿童逐步掌握结构游戏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儿童只有掌握一定的建造知识和技能,才能独立地进行结构游戏,幼儿园各年龄班应学会对应的结构知识和技能。
(3)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关系。教师在结构游戏中起到导航的作用,教师要学会观察、诱导、鼓励、评议、示范等指导策略。教师也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做到不强迫,让幼儿有真正 的自主选择权;鼓励儿童进行尝试,激励儿童不怕失败。
(4)重视结构游戏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游戏的成品或结果。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尊重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建构、探索,允许幼儿出错,给予幼儿充分发展的机会。
(5)培养儿童正确对待游戏材料,教给儿童收放材料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在儿童进行结构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孩子把东西弄乱,但是要教育儿童爱惜玩具材料以及他人建造的成果
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因素是()。A.环境B.邻居C.母亲D.成熟 2.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A.良好的智力品质B.良好的道德素质C.良好的身体素质D.良好的个性品质 3.根据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教师的职责?()A.学期(或学年)初做好本班收费工作B.观察、分析、记录幼儿发展情况 C.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D.定期向园长汇报工作
4.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A.按规定不能用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5.对过生日儿童家访属于()。
A.定期家访B.情感性家访C.新生家访D.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
6.我国的()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
A.《幼儿园教育纲要》B.《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C.《幼儿园工作规程》D.《幼儿园暂行数学纲要》 7.特别适合用于与不愿见面的家长联系的书面联系形式是()。A.宣传版B.联系手册C.家长园地D.问卷调查表
8.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能增强其爱国的情感、对周围环境的了解等,幼儿园充分利用这一点是发挥了()。
A.社区文化的教育性B.社区环境的教育性C.社区资源的文化性D.社区环境的文化性 9.社区教育成为国际性的教育形式,并逐步走向学校、社会、家庭相互服务、互惠、互利的一体化教育,始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B.20世纪9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10.下列家庭教育做法中,哪种做法是较为合理的?()A.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身上,一切为了孩子 B.尽量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
C.当父母亲的教育观念与爷爷奶奶相抵触时,以父母的观念为准 D.即便是最民主的家庭,也对孩子有所保留,有时还要适当回避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6分)
1.__________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
2.__________是幼儿园向家长汇报幼儿园工作,反映幼儿情况,发动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 16 的家园联系形式。
3.幼儿园教育与社区的配合是__________的要求和__________的必然。
4.幼儿园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按《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规定,负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责任。
5.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意思是,幼儿园与其所处的社区、与__________密切结合,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6.提出“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
7.家访按其性质可以分为新生家访、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四种形式。
8.家长会是面向全体家长的会议,有全园性的家长会,也有班级性的家长会。家长会的主要形式一般有:新学期之初,向家长报告新学期的安排,主要的教育工作、计划等;__________;以咨询、交流形式出现的家长会;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
2.简述幼儿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之间的关系。3.简述家园合作的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4.家庭教育与托幼机构的教育相比有哪些特点? 5.哪些类型的家长比较难沟通?教师如何应对?
四、论述题(没体12分,共24分)1.教师应如何对待幼儿间的冲突?
2.为什么说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环境,特别是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2.C【解析】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在幼儿发展中起重宴作用。3.A【解析】收费工作不属于规定的幼儿教师职责范畴。4.B【解析】对小班幼儿应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为指导用语。
5.B【解析】对儿童生病、过生日或者是对一些特殊家长的访问,既能体现教师对儿童的关心和爱护,也能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使双方的情感得到沟通和交流。这属于情感性家访。因此,答案为B。
6.C【解析】我国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这是科学的、符合世界幼儿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因此,答案为C。7.B【解析】幼儿园要和不易见面的家长联系,就需要通过一个中介来实现。联系手册就是记录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活动情况的中介方式。因此,答案为B。
8.B【解析】幼儿园将教育扩展到社区的大背景下进行,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可以扩大教育的空间,而且还丰富和深化了教育内容。这种做法发挥了社区环境的教育性。因此,答案为B。
9.D【解析】社区教育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20世纪70年代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迈向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答案为D。
10.D【解析】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睦,家庭生活的某些方面儿童是不宜参与、不必知道的,这就是适当回避,不要认为一切公开的家庭是最民主的。因此,答案选D。
二、填空题 1.家庭 2.家长座谈会
3.社会发展幼儿教育发展
4.主勐与幼儿家庭配合 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制度
5.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 6.福禄贝尔
7.定期家访 情感性家访
8.阶段性的家长会新生家长会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幼小不衔接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教育存在差异。
(1)学习时间不同。(2)生活制度不同。(3)教学方式不同。(4)睡眠时间不同。(5)师生关系不同。(6)家长要求学习时问不同。
2.【答案要点】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包含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两类活动。两类活动相互交织,不可分割。
(1)教师的“教”,是指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教”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直接地“教”;二是间接地“教”。前者是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后者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2)幼儿的“学”。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其是否接受知识、到何种程度,主要依赖于幼儿的兴趣、经验、认知能力、情感等。幼儿的学包括“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等形式。前者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后者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3.【答案要点】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提高质量的必由之路,是幼儿园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1)家园合作的内容
①鼓励和引导家长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幼儿园教育,同心协力培养幼儿。②幼儿园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在家园合作中,上述两方面的内容是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可同时进行的。(2)家园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家园合作中,有两个问题是较普遍的,需要引起注意:
①家园合作尚不够深入,较多地停留在表面,表现为“三多和三少”。
②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脱节,表现在家长来园参与活动常常不过是和幼儿一起游戏,而回家后不大可能把这些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与之相对,家长学校又常常是在家长看不到幼儿活动的情况下进行,因此难以产生有针对性的效果。
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幼儿园进一步开拓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使家园合作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答案要点】与托幼机构的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家庭教育的率先性;(2)家庭交往的密切性;
(3)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生活性;(4)家庭对受教育者的控制方式具有多样性;(5)家庭教育的终身性;(6)父母对子女影响的深刻性。
5.【答案要点】较难沟通的家长类型以及教师的应对措施如下:
(1)对孩子要求过高,急于求成的家长。对于这种类型的家长,教师一方面要肯定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和关心,同时要多向他们解释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家长了解过高、过急的要求是不符合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对婴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危害,如可能使孩子胆怯,丧失自信心等。
(2)对儿童不太关心,认为交给老师就放心的家长。一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家庭问题或者其他原因,很少在园所露面,以为把儿童交给园所就万事大吉了。对于这种类型的家长,教师要耐心向他们宣传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使家长知道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切实担当起做父母的责任。
(3)不懂得如何教育婴幼儿或者教育方法不当的家苌。对于这种类型的家长,教师要尊重家长,先听一听他们的想法,然后再逐步引导家长观察、了解孩子,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可以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教育的心得,和家长们一起讨论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
(4)对儿童评价不当的家长。有一些家长总是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一朵花,没有缺点。对这样的家长,在交谈时要首先肯定孩子看的优点,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谈问题。这样家长容易接受,也愿意合作。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1)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宽松的环境会让幼儿身心放松,可增加幼 儿身体和心理的活动空间,促进幼儿之间融合关系的发展,避免紧张关系的发生。宽松的环境主要包括活动材料充足、活动场地宽敞明亮、限制性要求少、鼓励性言语多等。(2)教给幼儿一些避免和解决冲突的基本技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教幼儿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以及如何展开话题进行交际等。
(3)设计冲突教育课程,让幼儿进行体验学习。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教育活动,模拟现实中幼儿经常发生的一些冲突情境,让幼儿观看并进行讨论,让幼儿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产生冲突、如何解决等。教师也可以利用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冲突进行随机教育。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幼儿自我反思、自我判断,还可以促进幼儿道德水平的提高。
(4)增强幼儿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冲突时有发生,所有的冲突都让教师参与解决,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而且还会增加幼儿的依赖性,削弱或剥夺他们的独立性。事实上,由于幼儿间的冲突没有多少利害的关系,幼儿自己完全可以解决,为此,教师要敢于放手并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责任感。(5)家园配合,共同努力。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冲突是一种消极行为,有破坏性因素而应加以避免。实际上,冲突是自我中心的关键要素,能帮助幼儿逐渐形成采纳同伴观点的能力,为幼儿人际关系奠定基础。因此,应该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幼儿同伴间冲突的教育价值,让家长在家庭中也为幼儿提供解决同伴冲突的机会。同时,家庭的温馨氛围、家长的民主态度和家长的社交能力等潜在的环境因素,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家长应注重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幼儿能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并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2.【答案要点】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2)全面发展是针对片面发展而言的,偏重任何一个方面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地、平均地发展,也不意味着个体的各个发展侧面可以各自孤立地发展。因此,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教育在保证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幼儿个体在某方面突出一些。同时,应注重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和谐与协调。(3)体、智、德、美诸方面统一于幼儿个体的身心结构之中,体、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体、智、德、美四育融汇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教育力量,落实在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之中。只有正确认识四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2012年教师资格《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创建于河北省滦平县山区。
A.流动幼儿园B.巡回辅导班C.游戏点D.儿童游戏场 2.物质环境是学前教育存在与发展的()。
A.必备条件B.主要条件C.次要条件D.生活条件
3.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比具有可控性,即幼儿园内环境的构成处于()的控制之下。A.教育者B.家长C.园长D.社会 4.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是()。
A.幼儿的活动B.教师的活动C.幼儿与教师的活动D.个别活动 5.人本位儿童观认为()。
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B.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c.儿童是国家的财富D.儿童享有蟹存权、发展权、教育权
6.除了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外,幼儿在园内的所有活动都包含在()之中,这是幼儿困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A.课堂B.游戏C.日常活动和生活D.学习
7.集体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它的特点是()。A.有计划性B.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做相同的事情 C.有组织性D.幼儿按自己兴趣做事 8.课程评价最重要的作用是()。
A.检查或鉴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B.及时发现现行课程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 C.确保其正确的方向D.促进教育教学的改进 9.从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看,它的作用是()。A.选拔作用、分层作用、鉴定作用、导向作用 B.鉴定作用、选拔作用、促进作用、诊断作用 C.鉴定作用、诊断作用、改进作用、导向作用 D.导向作用、发展作用、改进作用、选拔作用
10.教案是一个()的具体计划,它阐明在预定的教学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目标等。
A.教学目标B.课程标准C.教学内容D.教学活动 11.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角色扮演法B.行动操作法C.发泄法D.表扬鼓励法 12.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
A.测验B.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算术、认字的水平C.考试D.幼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13.()是最能让幼儿有真实感受的教具,对幼儿发展来说,这是最有价值的与环境互动的媒 体。A.实物B.挂图C.幻灯片D.图书 14.下列哪种情形是运用讨论法教学应该避免的?()A.让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B.提供孩子们充分自由的氛围
C.设法让孩子们感觉到轻松愉快D.发现孩子说得不正确时立刻制止 15.比较研究发现,学前幼儿写字训练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是()。
A.在游戏和生活中训练幼儿的手指灵活性,如穿珠子、使筷子、用剪刀等 B.让幼儿先学习用毛笔写字,一段时间后再学习用硬笔写字 C.到大班时尽量让儿童多训练写字
D.坚持每天认、读、写l~2个简单的字,积少成多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课程组织是依据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
2.__________决定课程的方向、内容,以及实施过程的状态,它是整体课程的__________。3.教育教学计划依据课程目标或教育目标的层次可分为年龄班计划、__________、月(周)计划、具体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四种类型。
4.教师拟定教育教学计划的过程是把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
5.幼儿园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6.集体活动过程以__________为主。
7.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方面的评价。8.制定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计划有三个环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之间彼此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计划过程。
9.计划过程是一个__________的循环系统,应处于不断发展上升的过程之中,而__________是计划和设计活动的中心。
10.课程目标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表述:一是从教师的教育出发;二是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特点。2.简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幼儿教育巡回辅导班创建于河北省滦平县山区。
2.A【解析】学前教育要存在和发展,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房屋设施、幼儿教育工具、场所布置等物 质条件,这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没有这些,学前教育不可能存在和发展。因此,答案为A。
3.A【解析】幼儿园环境具有可控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各种儿童用品等在进入幼儿园时,教师必须经过精心地筛选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 22 有利于幼儿发展为选择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根据教育的要求及幼儿的特点,有效地调控环境中的要素,维护环境的动态平衡,使之始终保持在最适合幼儿发展的状态。因此,答案为A。
4.C【解析】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过程。
5.D【解析】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这是现代儿童观即人本位儿童观的基本观点。
6.C【解析】在幼儿园内,有幼儿自发自悦的游戏活动,有幼儿一日的常规生活,这些活动所占幼儿在园时间的比例,远远高于教师设计和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有很多是通过这一教育途径讲行的,尤其是幼儿的各种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一些社会性行为规范的养成。因此,答案为C。
7.B【解析】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集体活动,为实现集体活动目标努力。他们在同一时间内做的是相同的事情。因此,答案为B。
8.D【解析】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最主要是要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其质量。通过课程评价,评价者会发现许多不足和问题,这可以及时地通过信息反馈,引起注意,从而促进保教工作的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因此,答案为D。
9.C【解析】从评价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看,它具有鉴定、诊断、改进和导向的作用。因此,答案为C。
10.D【解析】教案是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而设计的,它是针对一个教学活动而拟定的具体计划。因此,答案为D。
11.B【解析】儿童参与实际行动,能够获得亲身体验,增强自己的认知、情感等,易于将行为规则、法规等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支配自己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行动操作法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答案为B。
12.D【解析】因为幼儿处于不断发展变化阶段,其身心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对幼儿的评价最重要的是过程性评价,这更有助于其成长。因此,答案为D。
13.A【解析】幼儿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他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嗅、用舌头尝、用皮肤来感觉物质的冷热、软硬、光滑与粗糙等,从而获得对真实世界的认识和感受。所以,实物是最能让幼儿有真实感受的教具,答案为A。
14.D【解析】讨论法具有自由性强的特点。儿童在讨论时,学习的氛围是自由、轻松、和谐的,儿童没有心理压力且情绪愉快,不必紧张地参与活动。因此,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意谈谈自己的看法、意见,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你一言我一语,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畅所欲言地共同议论、讨论着各种问题。选项D的做法限制了儿童自由的思想表达,给儿童造成心理上压力和紧张情绪,因此答案选D。
15.A【解析】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幼儿园对于儿童读写的要求就比较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要求幼儿园在儿童前书写能力上下足功夫,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运用多种材料如小班儿童穿珠,中班儿童学习使筷子,大班儿童用剪刀等,使得这些儿童不论从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做好了书写前的准备工作,这样使儿童在上小学后很快就学会了写字。因此,答案选A。
二、填空题
1.编排 组合平衡2.课程目标 轴心3.学期计划4.具有指向性的计划框架 可操作的教育教学活动 5.集体活动 小组活动 个别活动 6.教师的引导和组织 7.幼儿 教育活动 教师8.设计 准备 实施 9.幼儿教育目标 课程标准10.确定目标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2)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3)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2.【答案要点】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2)学习环境。(3)日常活动与生活。(4)家园合作。
3.【答案要点】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之间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1)课程目标规定了内容的范围与要求
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是依据课程目标来选择和确定的。幼儿园课程目标反映了社会对幼儿发展的期望,也反映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及规律、特点,因此,幼儿课程的内容必须适合幼儿的学习,同时还要有利于他们朝着社会的期望发展。
①课程目标规定着内容的范围。幼儿园要遵照目标所包含的几方面发展要求,来确定内容的范围,选择对幼儿发展具有永恒价值的内容,既使他们终身受用,同时又能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和实际生活需要。
②课程目标不仅规定着内容的范围,而且还规定着内容的深度。(2)课程内容是目标的体现与依托
幼儿园课程内容是依据课程目标选择和确定的,它要体现目标的方向和要求。幼儿园课程目标重视的是幼儿的全面和谐地发展,重视幼儿身体、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我们所选择的内容必须体现目标的实质要求。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在内容的选择上就会偏离目标的方向和要求,出现重知识,轻能力。重智力,轻全面发展等现象。在选择学习内容时不能脱离目标的指引,只从结果考虑而采取短期行为,将误导幼儿的发展方向。
总之,课程目标的实现不能没有内容,内容是目标的依托,没有内容就谈不上教育,没有内容,目标便被架空,根本无从实现。
4.【答案要点】(1)角色扮演训练是促进儿童亲社会行为、减少消极社会行为的有力手段。角色扮演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儿童在特设情景下的助人行为与日常行为中亲社会行为的人次,并且提高儿童的助人动机,儿童的消极社会行为人次也有显著下降,证明了角色扮演确为有效的训练手法。(2)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兴趣。角色扮演训练的内容直接取材于儿童的日常生活,反映了儿童的行为特点。教师可以讲一些日常发生在小朋友身边的事,让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这些内容对他们具有一种亲切感,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角色扮演训练的内容既取材于儿童生活,又是对生活事件的提炼。角色扮演训练以表演的形式出现,符合了儿童活泼好模仿的特点。这一训练既有语言,也有面部表情,还有鲜明的动作性,这符合了儿童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从而调动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
(3)角色扮演训练与表演游戏是截然不同的。表演游戏是“少数几个人表演给大家看”的单向输出活动,而角色扮演训练是由全班儿童共同参与的交流活动,每个儿童均担任角色,都可以体会在各种情景中不同角色的各种情感、思想与行为表现。
(4)角色扮演注重对他人内心世界的分析,促进儿童角色承担能力的提高。行为与认识的结合是角色扮演训练的重要特色。因此,它不仅提高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人次,也同样提高了行为的动机水平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1)要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整体需要,有效地发挥各领域的教育作用。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定从总体的范围来说,应能满足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包括身体、认知、语言、社会性、情感、创造诸方面,并使这几方面得到平衡的发展。同时,在选择和确定内容时,要综合考虑各领域对幼儿某方面发展的特殊教育作用及其对诸方面发展的一般作用。
(2)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且是幼儿必要的和有效的学习内容。
幼儿所处的童年时期,有其特殊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对象,不能把未来所必备的知识技能简单地压在幼儿身上,进行超前教育。也就是说,幼儿学习的内容,应当符合幼儿期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期的生活,不要把适合在小学学习的东西拉到幼儿期来。幼儿园教给幼儿的知识,要尽可能是他们能够加以应用的。幼儿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到的知识,才是对他们有意义的知识。如果他们能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释某些生活现象或解决某个简单问题,他们就会感到有兴趣,就能增强自信心,并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3)要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与兴趣,使内容具有时代性、丰富性。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只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就可以达到内容的时代性与丰富性,而且有助于幼儿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在提供幼儿学习的内容时,应尽可能地使幼儿看得见、摸得着,要让他们能够亲身感受与体验。如果让幼儿学习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事物,会使他们感到难于理解。如果勉强教给他们,不仅浪费其精力和时间,而且会减低他们学习的兴趣。
(4)要适合幼儿的能力与发展需要,对幼儿的进一步学习具有挑战性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既能满足幼儿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对幼儿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不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 展。对幼儿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才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才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在选择内容时要注意,既要联系幼儿已有的经验,又不是简单地重复其经验,应该是让幼儿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努力去学会新的经验。2.【答案要点】(1)观察法
观察法可辅导幼儿学会运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去认识所选定的观察对象,是幼儿获得感性经验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运用观察方法,让幼儿直接与客体相互作用,可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扩大幼儿的眼界,有效地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锻炼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和大脑机能,发展幼儿的智力,尤其是观察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和积极的态度。(2)实验法
幼儿园的科学实验主要是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进行尝试和探索。在使用实验方法时,应重视实验的过程,而不在乎是否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或有个什么了不起的发现。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真、专注等科学态度,才能让幼儿学会观察、提问、实验、分析、推理等科学方法。(3)游戏操作法
游戏操作法是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进行操作学习的方法。要避免把幼儿园的操作活动变成“骑兵式”的操练,让幼儿听着教师的指令,一步一步地摆弄学具或材料,全班齐步走,没有一点自己探索的空间,像这样的操作仍然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游戏操作是一种在玩中的学习,一要给幼儿自己探索的空间,二要让幼儿在过程中有愉悦感。(4)参观法
参观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组织幼儿到园外,如自然界、生产现场、社会生活场所等去学习的活动。参观能使幼儿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探究而获得较丰富的直接知识和经验。参观要有明确的目标,参观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注意幼儿的安全。同时,注意指导幼儿围绕参观的主要内容收集、整理信息。(5)谈话、讨论法
谈话与讨论是教师和幼儿双方围绕一个问题或主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进行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充分尊重幼儿的说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到的是在集体面前表达和交流的方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与别人沟通,而不仅仅是获得一个正确的结论。(6)讲解、讲述法
讲解是运用口头语言向幼儿说明、解释事物或事情。在教学中,很少单独使用讲解的方法,因为幼儿注意力难于持久,不可能长时间聚精会神地听讲解,而且他们对言语的理解能力也有限。如果讲解与其他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讲述是运用语言向幼儿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的对象。教师讲述时要善于运用语言表达技巧,注意语速的快慢、停顿,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强弱等。教师活跃愉快的神态也能使语言更具有感染力,这样不仅有助于幼儿吸收学习内容,而且有助于幼儿从教师那里学到语言表达的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运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的,也不是一次只能用一种方法。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每种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并能够将不同方法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使各方法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第四篇:《幼儿心理学》期末试题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生活自理
()3.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4.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运动觉
()5.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张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6.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A.榜样 B.强化 C.移情
D.挫折
()7.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
()8.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 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9.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10.让一个4岁半的幼儿看“牛、人、船、猪”四张图,要求拿出不同的一张,他拿出了“船”,是因为。
A.他认为牛、人、猪经常在一起出现,而船不是
B.他认为船是没有生命的,而另外的都是有生命的C.他认为牛、人、猪都有头、脚和身体,而船没有
D.以上理由都不正确
()11.儿童学习语言发音最容易的年龄阶段是。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2.“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
()13.幼儿语言发展中最早产生的句型是。A.陈述句
B.疑问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14.下列哪种情感不属于儿童的高级情感? A.道德感
B.归属感
C.美感
D.理智感
()15.3~6岁儿童个性发展阶段的主要表现是。A.先天气质差异 B.个性特征萌芽
C.个性初步形成D.个性基本定型
()16.对其掌握通常可以说明其智力发展相对达到较高水平的词类是。A.动词
B.名词
C.形容词
D.连词
()17.下面有关游戏的说法错误的是。A.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B.游戏以想象为条件,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游戏
C.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模仿生活中的行为规则,但无法将这些规则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D.合作性游戏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形式
()18.“视觉悬崖”可以测查婴儿的。A.距离知觉
B.方位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
()19.幼儿的形象记忆主要依靠的是。A.动作
B.言语
C.表象
D.情绪
()20.幼儿能用语言说出图形有大小一般是在。A.2岁后
B.3岁后
C.4岁后
D.5岁后
二、判断题(10*2
共20分)
()1,幼儿心理学是阐明幼儿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2,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3,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4,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
()5,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6,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幼儿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7,对于幼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8,六七岁的儿童的脑重基本阶接近成人的脑重()9,感觉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整体性的反映()10,幼儿应以学习为重。
三、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5分)1,幼儿心理学 2,注意
四、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1,研究、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2,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三、案例分析题
(共20分 每题10分)案例一:
一个14个月的孩子被成人抱着时,着急地往柜子的方向挣扎,嘴里叫“ta,ta”(音)。成人先给他拿出奶糕粉,他又摇头又摆手,说:“xi,xi”。成人于是给他拿糖罐,问:“是这个吗?”他用尽力喊:“xi,xi”。成人拿一块糖放在他嘴里,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分析案例中现象回答如下问题:
(1)此案例反映出儿童言语发展中掌握语法的什么特点?(2)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案例二
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
请结合游戏对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A 2.B 3.B 4.A 5.A 6.C 7.A 8.A 9.A 10.C 11.B 12.B 13.B 14.B 15.C 16.D 17.C 18.A 19.C 20.C
二、判断题
1对,2对,3对。4对,5对,6对,7错,8对,9错,10错
三、名词解释
1,幼儿心理学: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幼儿主要指3-
6、7岁的儿童。2,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四,简答题:
1,研究、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答:第一,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观。
第二,有助于教育者更合理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2,如何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
答:第一,重视对幼儿进行感官训练。
第二,给幼儿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任务。第三,给幼儿以具体的观察指导。
第四,观察过程中,尽可能引导幼儿眼、耳、鼻、口、舌、手等感官都参与认识活动。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案例一:
(1)此案例反映出儿童言语发展中掌握语法的什么特点?
答案:此案例中的儿童言语发展处于单词句阶段,特点是表达不够明确,语音不够清晰,必须辅以表情和动作。
(2)老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答案:教师和家长不能笑话儿童,应教儿童正确的发音和完整的语句。案例二:
答案:儿童的活动,除了日常生活活动外,主要有游戏、学习和劳动三种基本形式。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1.游戏是满足儿童需要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
到了幼儿期,由于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独立性的增强,对周围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产生了渴望参加成人的某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强烈愿望。但是幼儿年龄小,由于受到知识、经验、能力等的限制,不可能真正像成人一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也就是说,幼儿渴望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需要同从事这些活动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之间发生了矛盾,而游戏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好的活动方式。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认知发展的强有力的工具。
游戏中蕴涵着大量的学习。例如,儿童在搭积木、玩沙等建筑游戏中,能够认识各种建筑材料、各种物体的性质和特点,获得初步的物理经验,认识到只有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楼房”才能站稳。
游戏时,儿童的各种感官都要参加,从而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
游戏所表现的往往是幼儿经历过的事情,为了正确、确切地表现某些事物,幼儿必须有意识地回忆以往的知识经验。特别是在规则游戏中,幼儿必须有意识地去记住某些游戏规则,这就促进了有意记忆和有意注意的发展。
游戏并非是以往经验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幼儿在共同确定游戏主题、构思情节、制作“道具”等一系列活动中,总是在积极思考,不断解决问题,这样,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游戏以想象为前提,同时又不断增进想象的目的性,并促使它朝着创造想象的方向发展。3.游戏有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
幼儿在游戏中总是以角色自居,力图像扮演的人物那样行动,要做到这一点,幼儿必须站在所扮演的人物的角度上,去想象其可能的行为。因此,在游戏中幼儿逐渐学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有利于儿童去自我中心。
4.游戏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自制力 由于游戏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比较容易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了幼儿的意志。马努依连科的实验发现:幼儿在游戏条件下(哨兵站岗)坚持站立不动的时间,远远超过仅仅按照成人的要求而站立的时间。
游戏是一种不带任何强制性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儿童在游戏中可以随心所欲,他们的行为必须受游戏规则的约束。这种约束不是外加的,而是一种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因此,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自觉纪律。
因此,这些父母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第五篇:2015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课程试卷(A)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总分人 分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B)
A.1864年 B.1879年
C.1903年
D.1920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两部分?(D)
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
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3.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B)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正迁移
D.负迁移 4.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是(A)
A.记忆的作用
B.思维的作用
C.想象的作用
D.联想的作用
5.同一感受器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时,感受性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A)A.感觉对比
B.感觉融合C.感觉适应
D.感觉的掩蔽
6.学习程度对保持和遗忘有较大影响,实验证明,既不产生疲劳又使保持的效果最佳的过度学习为(B)
A.100%
B.150%
C.200%
D.80% 7.造成短时记忆遗忘的因素是(D)
A.信息得不到注意
B.抑制作用
C.信息提取机制失灵
D.信息受干扰 8.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改变时,知觉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特征是知觉的(C)A. 选择性
B.整体性
C.恒常性
D.理解性 9.注意力容易转移的气质类型是(B)
A.胆汁质
B.多血质
C. 黏液质
D. 抑郁质
10.即使集中注意力,感觉的清晰程度也会发生周期性.有节律的变化,这种现象叫(A)A. 注意的动摇
B.注意的分散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二、名词解释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
2.登门槛效应
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3.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有目的,具有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在实际的教学中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4.注意的分散 略 5.知觉
知觉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的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换句话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9分,共计27分)1.什么是发散思维?它有哪些特点? 答: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其特点有: 流畅性,指思维敏捷迅速,能一连串回答出十几个或几十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变通性,指能思考出多种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如回答布可以做伞、帐篷、绷带、画布等;独特性,指思考与众不同,如提出“一国两制”的方案。2.缓解和转移不良情绪的方法有哪些并阐述。放松法 宣泄法 认知调整 活动转移法
3.阐述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的反映 主观性 脑的机能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4分,共计28分)
1.论述从课堂教学角度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目的任务 实践 多种感官 观察结果
2.论述怎样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