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拓展课教案—抓逃手指 盲人方阵 袋鼠跳
体育拓展课教案 授课教师:潘海宁
教学内容:
1、抓逃手指
2、盲人方阵
3、袋鼠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项目体验中打破彼此的隔阂,体会团队同伴对自己的支持;
2、在体验中获取真知,提高自信心;
3、熔炼团队、挑战自我、考验集体。
教学重点:如何在做项目的同时熔炼团队精神,加强集体建设;
教学难点:学生对项目兴趣的激发,使学生学有所乐,乐有所得,得有所悟。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观察法、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强调课堂安全事项,宣布教学内容、目的要求。
2、热身跑,活动身体各关节。
二、基本部分
1、反应游戏1—抓逃手指
(1)游戏介绍:大家将右手平伸,掌心向下,左手食指向上,抵住你旁边朋友右手的掌心,当听到我说三或者是含有三的数字的时候,请迅速用自己的右手抓住旁边朋友左手的食指,同时自己的左手食指要迅速的逃开,如果被别人抓住了,或者没有抓住别人都将收到“惩罚”。我们先来试一下:
1、2、„„4,注意了假如不该抓的时候,你抓了同样要收到惩罚。
(2)游戏开始:我现在讲一个小故事,里面有很多数字,大家做好准备,注意听。从前有一座山,山里有一群猴子,有一天它们来到一个香蕉林,一只猴子上树摘了三个香蕉„„第三只猴子上树摘了两个香蕉,第五只猴子上树摘了三个香蕉„„忙了一阵子,一共每只猴子有几只香蕉呢?于是一只猴子站出来开始数了:1、2、4、6、13„„一共有十三只猴子,那有多少个香蕉呢,3„„,原来每只猴子可以分三个香蕉„„
(3)游戏目的:调动大家的兴奋度,增加大家的参与程度,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检验大家的反应能力。
2、游戏2—盲人方阵
(1)项目类型:团队协作型(2)道具要求:长绳一根(3)场地要求:空旷的大场地
(4)详细游戏规则:让所有队员被蒙上眼睛,在二十分钟内,将一根绳子拉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并且所有队员都要均分在四条边上。这个项目教会所有学员如何在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寻找出路,大家耗用时间最长、最混乱、所有人最焦虑的时候是在领导人选出、方案确定之前,当领导人产生、有序的组织开始运转的时候,大家虽然未有胜算,但心底已坦然了许多。而行动方案得到大家的认同并推进,使学员们在同心协力中初尝着胜利的喜悦。
五.活动目的:这个任务体现的是团队队员之间的配合和信任,一个有领导,有配合,有能动性的队伍才能称之为团队,本游戏主要为锻炼大家的团队合作能力。
3、袋鼠跳
(1)项目类型:团队游戏、趣味游戏(2)场地要求:空旷的场地一片,最好在操场
(3)需要道具:布袋若干。每组所用布袋均为同一规格,用明显的标记划出各队的起跑线和跑道线。A,B两队起跑线间距离20米,每条跑道宽1.2米。(4)比赛方法:各组排成一个纵队。比赛开始前,每组第一名队员将布袋套至腰部,听裁判发令后从起点向折返点前进(距离20米),到达折返点后将足球投入框中,按照原来的路线返回将布袋交给下一个队员,中途布袋不得脱离双腿,如上述循环直至最后一名队员。用时最短者获胜,并依次排名。
比赛过程中,如有摔倒可以自行爬起,但布袋必须始终套在腿上,如有滑落必须重新套上后方可继续比赛。从开始脱下布袋交接,至下一名队员的布袋完全套好前,整个交接过程必须在跑道端线以外进行,不能越线。
(5)活动目的:“袋鼠跳”游戏项目,是比较受学员欢迎的一项户外游戏,不仅锻炼了大家的身体,还锻炼了学员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及协调能力。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让同学们在本次课上的所体验到的身心收获进行分享;
2、下课,师生再见;
3、归还器材。
第二篇:幼儿园中班下学期体育教案《袋鼠跳》及教学反思
中班下学期体育教案《袋鼠跳》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体育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喜欢参与跳跃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会双脚向前跳跃,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下学期体育《袋鼠跳》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会双脚向前跳跃,提高腿部肌肉力量。
2.喜欢参与跳跃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3.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4.培养幼儿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活动准备:
跳袋若干、筐一个、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热身运动:今天袋鼠们要去参加森林运动会,那你们想不想去参加比赛?好,现在我就把你们全变成小袋鼠。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让我们一起来热身运动吧。音乐声音大,你们就在原地跑得快些,音乐声小时你们就在原地跑得慢些。(重点活动下肢的各个关节。)准备好了吗?
2.幼儿练习跳跃。
二、基本部分
1.导入: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本领,学好了才可以去参加比赛。大家一定要好好学哦。”
2.教师用动作示范表现袋鼠跳。, 幼儿探索尝试跳跳跳。
你们知道袋鼠是怎么走路的吗?诶,是跳着走的。那你们学一学小袋鼠,想一想小袋鼠是怎么跳的。
双脚并拢,膝盖稍微弯曲,用力向前跳。准备要跳的时候,要双腿用力蹬向前上方跳。落地时,前面的脚掌先碰到地面,动作要轻点。
3.让幼儿练习模仿袋鼠跳。
(1)原地跳(2)向前一步跳(3)连续向前跳
动作要求:每次准备要跳时要先站稳后再向前跳,不要着急,防止摔倒。
4.幼儿尝试用跳袋练习袋鼠跳。
袋鼠宝宝们学得可真棒!我有礼物要奖励给们,想不想要?
(出示跳袋)这是什么?可以怎么玩呢?
双手提着袋子的耳朵,一只脚踩进来,另一只脚再踩进来,然后拉紧小耳朵,用力往上跳。
(1)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对其表现加以肯定并给予指导。
(2)提问:"刚才老师看见许多小朋友都会站在跳袋里双脚向前行进跳了,可是还有些小朋友不大会跳,有的还差点摔倒。到底我们怎样做才能跳得又稳又好呢?'
小结:我们先将双脚站在布袋中,再用双手紧紧抓住袋口两边的把手,将布袋拉直,双脚并拢,腿稍微弯曲,用力向前跳。这样才能跳得又稳又好呢,那你们想不想再来试一试?
提醒幼儿在跳的过程中膝盖要稍微弯曲,身体前倾但不能倾得太厉害,避免摔倒。
阶段放松:针对腿部进行捶、拍等放松。
三、宣布游戏规则,分4人一组进行竞赛游戏听,这是什么声音?森林运动会要开始啦!你们跟着妈妈一起跳着去参加比赛吧。
四、放松整理
1.教师小结,并带领幼儿坐下,将跳袋收到筐中。
2.师幼一起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本文扩展阅读:袋鼠是任一种属于袋鼠目的有袋动物,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其中,有些种类为澳大利亚独有。不同种类的袋鼠在澳大利亚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从凉性气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热带地区。袋鼠是跳得最高最远的哺乳动物。
第三篇:体育拓展课云梯教案
云梯体育拓展课教案 荔波职校 授课教师:潘海宁
教学内容:
1、云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项目体验中打破彼此的隔阂,体会团队同伴对自己的支持;
2、在体验中获取真知,提高自信心;
3、熔炼团队、挑战自我、考验集体。
教学重点:如何在做项目的同时熔炼团队精神,加强集体建设;
教学难点:学生对项目兴趣的激发,使学生学有所乐,乐有所得,得有所悟。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观察法、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强调课堂安全事项,宣布教学内容、目的要求。
2、热身跑,活动身体各关节。
二、基本部分
(一)游戏名称:云梯
1、时间:40分钟,参加人员的多少将影响时间的长短。
2、人数:全班人数
3、道具:10~12根硬木棒儿或水管,要求每根长约l米.直径约32mm。
4、概述:这个游戏主要用于建立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虽然游戏设计很简单,但是非常有效。
5、目的:建立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6、步骤:(1)让每个队员找一个搭档。在总的参加人数为单数的情况下,让余下的一个人第一个爬云梯。如果参加人数为双数,那么随意叫出一对搭档,让其中一个人爬云梯,另一个人做监护员。
(2)给每对搭档发一根木棒儿(或水管)。让每对搭档面对面站好,所有搭档肩并肩排成两行(如主图所示)。
(3)每对搭档如主图所示握住木棒儿,木棒儿与地面平行,其高度介于肩膀和腰部之间,这样整个形成了一个类似水平摆放的木梯的形状。每根梯线的高度可以略有不同,以形成一定的起伏。
(4)把选好的爬梯者带到云梯的一端,让他从这里开始爬到云梯的另一端。在只有四五对搭档参加游戏的情况下,你可以让前端的搭档等爬梯者通过后,迅速跑到末端站好,这种方法可以帮你随意延长云梯。
7、讨论问题示例:每个人爬梯之前,之后感受如何?你在云梯之上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做“梯子”时你有何感受?
8、安全:要确保木棒儿或水管表面光滑,以避免划伤或扎伤爬梯者。确保每个人都能牢牢抓住木棒儿,千万不能在队友经过的时候失手。这是一个用来建立信任的游戏,如果有人不慎失手的话,丧失的信任感将很难恢复。另外,不允许将木棒儿举到比肩膀还高的位置上。
9、变通:
(1)可以调整队型,形成一个弧形的梯子。
(2)可以把爬梯者的眼睛蒙起来——但是不要蒙住做“梯子”的队员的眼睛。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让同学们在本次课上的所获得的体验到的身心收获进行分享;
2、下课,师生再见!
3、归还器材。
第四篇:体育教案-各种形式的单、双脚跳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1、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在体育课中体验运动参与的乐趣,增进健康,并掌握一定的技能是主要任务。所以在上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的身体现状和心理需要,让儿童在富有情景的环境中学习体育,参加锻炼。
2、体育健康课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和情感的体验,所以应给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展示、自我体验的机会,以完成动作参与,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等各领域的教育目标。
3、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适当渗透自我保护的常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
二、教材分析
单、双脚跳是低年级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重点是单双脚前脚掌蹬地起跳与落地的方法,所以教学应着重解决这两个问题:
1、培养学生正确的跳蹬姿势,为学生以后的发展与提高打下基础。
2、学会单跳,双脚轻巧落地的方法,增加安全地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学生分析
1、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各种方式的跳跃,如模仿动物的跳跃动作,对跳跃有了一定基础的认识,这些为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教学重点应放在协调用力与轻巧落地上。
2、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学生已经熟悉了学习环境,能通过一定合作共同参与可能的身体练习,能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性与创造性,是能相互交流。
四、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课前、课后的拓展,课中的活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态度与行为。
2、运动技能目标:初步体验单、双脚跳的动作,发展跳跃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及协调能力。
3、身体适应目标:发展跳跃能力,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4、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创新精神与尊重他人及合作学习的习惯。
五、教学流程
(一)引起动机
1、“1、2、3、4、5,上山看老虎„„”学生在第2个1、2、3、4、5口令完成以后,根据自己的想像,用身体、动作、语言表现出自己特有的造型动作(反复4次)。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开始体育课,完成热身活动,使学生体验自创动作的愉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在活动中表现出“动中有思、思中有练,练中有情”。
2、拍拍小皮球:教师扮演篮球运动员,学生模仿小皮球,师生按自编儿童歌的内容,节奏边说边练。
师:我有一群小皮球,拍一拍。
生:跳一跳,跳一跳。(边喊边做)
(设计意图)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角色游戏中,让学生体会双脚同时蹬地起跳的动作要领,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发展活动
1、小兔子旅行:设计情景,旅行途中有很多大灰狼,同学们该怎样旅行?引起学生思考,跳蹬时轻巧落地。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师生共同参与。
(设计意图)落地轻是本课重点,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情感经验,在游戏中让学生去体验落地动作,并掌握落地的方法,将教学重点内化在情景之中。
2、讨论尝试:
(1)怎样跳,才能与小兔子一样落地轻?
(2)各小组利用场地的交换及器材的调换继续练习,目标是落地轻、练得远。
3、发表分享:请各组做做看,选出做得好的小组或个人带领练习,相互交流,为完成目标而努力。
4、活动深化:最后两次让学生自编自创动作。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及情感体验,在有趣的情景之中,通过分组讨论,发表分享,展示归纳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并兼顾学生个体差异:适应给他们创造自我设计,展示交流及探讨的机会。
六、综合活动
1、编花篮:教师语言诱导学生分组编花篮。
师:春天到了,漫山遍野都开满了鲜花,同学们能编出漂亮的花篮吗?
生:自由组合进行编花篮的游戏。
2、搭帐蓬:设计设计情景,玩了一天了,晚上我们怎么办呢?(引起学生思考,自由分组创编动作)师生共同参与游戏 3、情景结束,进行放松。
第五篇:第41 课:跳长绳、耐久跑-小学六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第41 课:跳长绳、耐久跑-小学六年
级下册体育教案
学习阶段:水平三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发展耐力素质。学习内容:跳长绳、耐久跑学习步骤:
一、游戏激趣,活跃身心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游戏:贴烧饼
3、提出要求,组织柔韧练习学生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在体育委员的指挥下进行常规和队列训练。
3、围成一个圈进行贴烧饼游戏,注意安全充分活动。
4、学生自己进行柔韧练习,能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练习。组
织:四列横队、小组分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合作跳长绳,感受练习的持久性教师活动:
1、讲解分组练习的要求,组织学生分组,轮流指导
2、分组展示,比一比哪一组集体参与的人多。学生活动:
1、按老师要求分成三组,体验不断增加人数同时跳长绳,每个学生都要体验不同的进入顺序和配合时的节奏控制。
2、一组一组展示,用自己觉得最好的方式展示,展示一小组最多的时候能进入共同跳绳的人数。每个小组三次机会。
3、和老师一起参与评价。组
织:分三小组
三、听音乐耐久跑,体验有氧练习教师活动:
1、讲解耐久跑的动作要求和练习要求。
2、组织学生进行耐力跑。学生活动:
1、知道耐久跑的动作要求和练习要求。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听音乐进行耐久跑,自己控制速度。
3、放松慢走组
织:分组自主活动场地器材:操场、录音机、每人一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