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眼睛里的漂亮世界》教案
《大眼睛里的漂亮世界》教案
五里界小学
胡正军
教学目标:
1、认识ACDSEE这个软件,知道它的作用;
2、会使用ACDSEE看图软件来浏览图片;了解图片文件的类型;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看图软件ACDSEE;教学难点是图片文件格式类型; 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法、演示法、激励法。使用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教师调动,自我设计 谈话引入:在我们的计算机里存储存储着许多漂亮的图片,下面给一点时间到自己的桌面上去欣赏一下,然后告诉大家你看了几张图片,什么内容?
(学生查看图片,并说出自己的看图数量)
提出问题:图片一张张的查看非常浪费时间,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一次能查看多张图片呢?(学生自己尝试一下)
(二)师生互动,共同探究 教师提出问题:看图软件ACDSEE可以查看绝大多数类型的图片文件,你知道它可以打开哪些类型的图片文件呢?我们一起去调查一下:(1)启动应用程序ACDSEE后,在查看窗口的空白处单击右键,可选择适合的或自己喜欢的视图模式,如缩略图、图标、列表等;(2)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选项,在打开文件类型的下拉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ACDSEE可支持的文件格式有:GIF、BMP、JPEG„„这里面哪些图片文件的格式是你以前见过的?
教师提问:怎样用看图软件ACDSEE来查看电脑中的图片呢? 教师讲解游览图片的方法:
(1)在浏览窗口中选择浏览范围,如我的文档或我的电脑。以“小动物”这个文件夹为例子来讲解。
选择方法:在列表中单击“+”键或直接双击,可打开列表下一级。(2)单击列表中选定的范围,内容就会显示在或边的文件查看窗口中。仔细观察“查看窗口”中的内容,文件的类型和图片的格式都很清楚;
(3)单击中其中的图片,我们可以在左下角的预览窗口中预览这张图片;(4)整幅查看图片的方法:双击选中的图片,在图像查看界看中浏览这张图片;(5)单击下一幅按钮或键盘上的“PAGEUP”,可直接游览下一张图片。单击幻灯片按钮,可以自动游览后面的图片; 教师提问:上面的浏览方法可以一张张的来查看图片,如何迅速的浏览这组图片呢?自己动手试一试?
(学生自由探索,分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归纳快速浏览的方法:可以使用缩略图这种方式来浏览;
(三)学生主动,展示反馈
提出任务:使用看图软件ACDSEE来浏览电脑中的图片文件;
(1)在查看图片文件时,我们会发现计算机中几个常用的图片格式为BMP、JPG、GIF,其中哪一种图片模式用得最多?
(2)你在操作中还发现ACDSEE这个软件还有哪些功能?
(3)我们可以用ACDSEE来调整图片的大小和颜色吗?把你的发现展示给大家看看?
(四)小结
2011年10月 教师评价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况
第二篇:描写眼睛漂亮的词语汇总词语[范文模版]
描写眼睛漂亮的词语汇总词语
皓齿明眸
【解释】皓:白色的样子;眸:眼珠,泛指眼睛。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亦喻指美女。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盈盈秋水
【解释】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双瞳剪水
【解释】瞳:瞳孔,指眼睛。形容眼睛清澈明亮。
【出处】唐·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人剪秋水。”
浓眉大眼
【解释】又黑又密的眉毛,大大的眼睛。形容眉目有神的人。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只见里面一个浓眉大眼的黑面肥胖妇人,穿着一件黑夏布小衣,两袖勒得高高的,膊肘子也露了出来。”
眉清目秀
【解释】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小孩唤做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炯炯有神
【解释】炯炯:明亮的样子。形容人的眼睛发亮,很有精神。
【出处】明·李开先《闲居集·九·泾野吕亚卿传》:“先生头颅圆阔,体貌丰隆,海口童颜,轮耳方面,两目炯炯有神,须虽整秀,异不多耳。”
活灵活现
【解释】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美目盼兮
【解释】指美人眼珠黑白分明。
【出处】《诗经·卫风·硕人》:“手如柔荑(ti),肤如凝脂,领如蝤(qiú)蛴(qí),齿如瓠(hù)犀(x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第三篇:电视里看世界教案
一、学 科:品德与社会
二、课例名称:电视里看世界
三、执教教师:倪红梅
四、指导教师:
五、课 型:新授
六、年 级:四年级
七、教材版本:山东人民版
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备选择健康有益的电视节目的能力,了解电视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能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看电视的习惯。
3、能够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培养尊重他人、谦让的优良品质。
4、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与步骤,自己尝试编排一套自己喜欢的节目并进行展示评比。学生和内容分析:
提起看电视,学生非常熟悉,会侃侃而谈,但是他们的看电视,节目比较单一,往往只是停留在看热闹、消遣的程度,不能认识到电视是个双刃剑,不会合理地选择对自己身心有益的电视节目,不能正确地控制看电视的时间和角度,需要正确的引导。对于电视节目的制作,学生更是不知所云。本课教材中,除了稍微提及一些电视的起源发展知识外,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验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养成良好的看电视的习惯,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这三大方面上。根据教材安排,结合学生实际特点,本课可以分为两课时进行。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重难点:
第一课时:学会选择有益的电视节目,合理地看电视,养成良好的看电视的习惯。能够与父母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签订关于看电视的协议。
第二课时: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与步骤,自己尝试编排一套自己喜欢的节目。教学具准备:电子课件;协议样本;协议纸张。教学方法:模拟表演、讨论交流、课件演示。教学手段:资料补充谈感受、模拟表演入情境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词语导入,初识电视
1、听说咱班同学认字特别多,老师想考考大家,认识的就迅速响亮地读(课件中,一些电视节目名逐个出现。)
2、这些词语看起来没有规律,其实他们表示的是同一类事物,是什么呀?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课件出现课题)。
3、同学们,你都看过或见过什么样的电视机?
(教师板画电视)自从1924年,第一台电视机问世后,电视机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电视的频道由最初的很少几个发展到现在已经有2400多个了,电视节目也越来越丰富多彩。那么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呢?为什么?(板书:节目)
活动二:联系实际交流喜欢的电视节目
1、动画片——
A、引导——有一类节目咱们同学肯定都爱看。想想下午放学一回家,你一开电视,最先看的是什么节目? 有提到动画片的,随之追问——谁也喜欢动画片举手,那我可要考考你!这是谁?(课件出示机器猫等几个动画形象的描述,学生猜出来之后就出现该形象的图片)。
B、看来动画片的形象都成了大家的好朋友了!你最喜欢的动画明星是谁?为什么。
随学生回答,引导他们欣赏动画片主人公的可贵品质。同时鼓励学生唱自己喜欢的动画片的主题歌曲。C、小结提升。瞧,一部好的动画片既带给我们快乐,又让我们从主人公身上领悟到丰富的人生哲理。(板书:道理)
2、知识类——
A、引导——说到新闻,老师注意到这样一条,(课件:年仅10岁的小男孩用电视知识火里逃生),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有提到知识类节目的,随之追问——这个节目告诉了我们很多知识(板书:知识),其实,知识类的节目还有很多,比如生活小知识、百科知识、安全知识,你喜欢哪些? B、随学生回答追问,是哪个频道的?你知道了什么?主持人是谁啊?
C、这些知识对你和家人的学习生活有帮助吗?举例说说。知识改变命运,关键时刻,知识还能救命呢!(课件:年仅10岁的小男孩用电视知识火里逃生)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D、小结。是啊,电视就是一部大百科全书,我们应该细细品读!
3、新闻类——
A、引导——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节目,你看,是什么。(课件:直播威海节目片头的画面,但是没有声音)一猜就中。有没有喜欢新闻类节目的,推荐一下。
有提到知识类节目的,随之追问——新闻类节目还真不少,你知道哪些呢? B、这么多电视新闻节目中,哪条新闻给你的影响非常大、留下的印象深呢?
C、小结。谢谢大家,交流了这么多新闻,让我们了解了这么多信息(板书:信息),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你瞧,我们的课堂,变成了新闻发布会了。你给我三十分钟,我给你全世界。(板书:看世界)。电视让我们知道了家事国事天下事!
4、娱乐类——
A、引导——有一栏节目,大年三十晚上你肯定在看,是什么?
学生提到知识类节目的,随之追问——像这样有主持,融歌舞杂技小品相声于一体的节目都是综艺类节目,你还知道哪些?
B、说到明星,我把自己喜欢的综艺明星也请来了,认识的就叫出他们的名字!(课件:赵本山等的照片出现)我特别喜欢赵本山,他演的小品《功夫》,告诉我们要提高警惕,注意骗子。我还能模仿赵本山说两句呢!(教师模仿)你有没有喜欢的明星呢?你喜欢他什么?
C、小结。你瞧,综艺类节目让我们在休息娱乐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还欣赏、学习了很多表演才能呢!
5、从广告中领悟道理。
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下,广告之后再回来。(课件:洗脚的公益广告)再次重温这熟悉的广告,你明白了什么?
6、总结电视的作用。
A、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来设想一下,有一天,正当我们看电视休息、学习、获取知识的时候,很突然地,世界上所有的电视全部不能看了,电脑也不能用了,我们的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B、小结。是啊!这些电视节目,带给快乐的同时,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还带给我们最新的信息,真是我们不可缺少的重要伙伴啊!活动三:辨析,如何正确看电视
1、如何看电视,也是一个大学问。睁大眼睛,看看小雨哪儿做得不对。(课件:小孩看电视的过程。)你发现他哪儿做错了吗?可以参考课本34页。
2、随学生回答进行引导追问,深刻认识不良习惯的危害。
A、看电视时间长会有什么危害?据科学家研究发现(课件:看电视时间长的危害。)现在,你想说什么?所以,我们看电视的时间每次不超过——40分钟。
B、为什么不能躺着边吃零食边看?
C、正确的距离应该是多少呢?课前我通过网络了解到,这个距离取决于电视屏幕的大小,至少应是屏幕对角线的6倍。例如,21英寸彩电,最好观看距离是2.13米;29英寸彩电,观看距离最好2.95米。对着屏幕胳膊伸直,手掌横放,和眼睛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然后闭上一只眼睛,手掌能把电视屏幕正好遮挡住,这个位置是最佳位置。
D、小雨看的电视节目内容怎么样?看这些武侠、爱情片容易有什么危害呢?(课件:高中生校园枪杀事件。)现在你又明白了什么?
3、现在咱们实话实说,你平时看电视有没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呢?以后应该怎么办。
4、相信大家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并做到,看电视要控制时间,最好在40分钟之内,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看的内容,还要不与学习发生冲突,保证身体健康。活动四:交流解决看电视引起的矛盾
1、看电视时间长了要休息,上课这么长时间了,咱们也来休息一下(课件:歌曲《看电视》,伴动作。)师生一起表演。
2、现在是不是很轻松愉快啊!可日常生活中,因为看电视,很多事情让人不愉快,甚至产生矛盾和争执,谁也有这种经历?
3、(随学生发言引出。)晚上7点,爸爸要看新闻联播,妈妈要看直播威海,孩子要看少儿节目。怎么办呢?小组商量一下,一会看哪个小组有金点子。教师随学生回答进行即时评析。
4、同样是一家人看电视,有个家庭却能和平共处,相安无事,他们的秘诀是什么呢?(课件:动画。一家人看电视互相谦让。)你发现了他们的秘诀了吗?
5、这个大矛盾解决了,可小红又撅起了嘴巴不高兴呢!(课件:家长不允许看电视)我就是不允许小红看电视的妈妈,你们都是小红,咱们来交流交流。(师生模拟母女进行交流)
6、小红,你说的有道理。不过,口说无凭,咱们约法三章,签定协议。看这里。(课件展示一份协议样本,教师适当解释。)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家人签定一份科学合理的看电视的协议,看谁最快拟订好。可以和同学商量交流一下。(师生交流部分协议)
同学们拟订的协议真不错,回家后跟爸爸妈妈协商修改之后,请爸爸妈妈签字,贴在电视周围,提醒自己照约履行。
活动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电视节目丰富多彩,我们要有所选择,如何观看大有学问,我们要严格自律。老师送给大家一副对联:(课件:文字)
上联是:小电视不小 天下尽收眼底 下联是:大世界虽大 荧屏掌握手中 横批是:视事可乐
只要科学合理、严格自律,看电视这件事情可是很快乐的啊!希望同学们能合理地通过电视这扇小窗口,去了解丰富多彩的大世界。下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制作一期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请大家课后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如何制作电视节目,同时了解一下电视的发展史。板书设计
节目 知识、信息、快乐、道理 观看 时间、内容、学习、健康 争执 谦让
看世界
十、课后反思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头驴子进了一口枯井。主人想不出好办法去救它,就决定将枯井和驴子一起埋掉。当人们往井里铲土时,驴子竟不断抖落身上的泥土,使自己不断往上,最终走出了枯井。我就像这头驴子,在准备这节优质课的过程中,不断努力,依靠团队的力量,走出一个又一个困境。如何抖落一身的尘土?现在我愿意将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共同分享。
1、教学目标的确立,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
本课教材内容丰富,目标较多,认识电视节目的丰富,会合理地看电视,了解、学习制作一期电视节目,一节课是安排不了的。所以在第一课时,我只选择了两大重点——体会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的作用,认识如何正确观看电视。把“电视的发展史”这一个知识点放在第二课时快结束时进行,以引出课后作业——想象将来的电视和电视节目有什么新的变化。
在处理“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这一重点上,我利用丰富多彩的课件,将电视节目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类,通过我的提示激励语,引导学生把一类全部说清楚之后再说另一类,对如何引出每一类节目,都进行了预设,即使没有学生谈到这一类节目,教师也能巧妙地引导过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充分的备课,课堂上,不管学生交流到什么节目,我总能比较灵活、隐蔽、巧妙地组织课堂的进程,控制教学的节奏。不至于只说一个类别的电视节目,交流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电视节目的丰富多彩,从而爱上电视。可是这样操作也出现了一个误区,就是教师牵引过多,学生有时感觉受到局限,尤其是他们对有些电视节目的分类不是很清楚的时候。何时引导、何时放手,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对于“如何正确地观看电视”这一重点,我通过课件,模拟生活中一些看电视的不良习惯,引导学生发现交流。其实,家长平时肯定也经常跟他们唠叨应该怎么看电视,可为什么要注意看电视的距离、时间,到底对不同大小的电视,多长距离合适等,学生并不真正知道原因,所以他们未必能真正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好这些。因此,在备课中,我用心搜集了一些看电视时间长对身体的严重危害、应该是多长的距离才真正合适、看不良的电视节目有哪些危害的资料或真实事例,在课堂中,适时地出示这些资料,从学生惊讶的表情、由衷的感受中,我相信,这些资料确实触动了他们的心灵,他们真正从内心知道了,应该怎么看电视。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能持之以恒、坚持下来,我又在课堂结束处安排了一个“劝说小红的妈妈”的模拟表演,一个“与家长签定看电视的协议”活动,既是对上面所学内容的巩固,又促使学生将知识在生活中真正的落实。
2、信息技术手段的巧妙适时,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小学生还是无意注意居多,课堂上,适时地再现一些电视节目,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又能突出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不过,课堂上引进哪些节目,咱们引进,确实是一项技巧。
就拿“动画片”这个环节,我考虑到学生好胜、思维敏捷的特点,设计了“猜一猜”的课件,用几句话描述一个动画形象,让学生猜这是谁,然后出示这个动画形象的图片,接下来再请学生谈自己喜欢的其他的动画明星以及原因。可在试课中感觉,图片固然能打开思路、启迪智慧,但是在活跃课堂气氛上,用视频的效果更好一些。所以再次上这课时,我就增加了当时正在热播的动画片《神厨小富贵》的主题曲,果然激发了学生的热情,集体自发哼唱,也掀起了课堂的小高潮。
再比如公益广告,我经过精心比较,最终选择了童星尤浩然录制的广告《洗脚》。贴近儿童的,就是最适合的,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非常熟悉和喜欢这个公益广告,对他们的影响也是很直接的。
再说新闻节目,我是这样处理的,课件上首先只出现画面,没有声音,让学生猜是哪个节目。这一猜节目,一吊胃口,学生的积极性分外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3、超越教材、联系生活来备课,能真正震撼学生的心灵。
据我所知,大部分家庭在看电视这个问题上,还是有一些矛盾的,比如,争着在同一时段看不同的节目,尤其是家家只有一个孩子,大多让着他们先看。我到底要不要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和同伴的研讨中,我们达成共识——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且这个问题也是对学生进行谦让、关爱等品德教育的好机会。实际上课中,当我抛出“围绕看电视,你们家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这个球后,学生果然有提到“争电视节目”这个问题,我马上让他们讨论解决办法,学生谈的办法大多是再买一台电视、利用电脑看、轮流看等等,很少有想到家庭成员之间互相谦让的。此时,我播放的《看电视》小动画,就以其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丰富的内涵,影响打动着学生,不少学生都感到很惭愧,我想,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会和家长谦让着看电视的。
4、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可是有些课堂预设,我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思考,没有想到在教师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比如开始问,“你最喜欢什么电视节目,为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可学生要回答,是要动一番脑筋的,要把答案想清楚了,他们才敢发言的。如果把这个问题分解开,“你最喜欢什么电视节目”,请一个学生起来谈了之后,再追问“说说原因,为什么喜欢”,这样就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还有,新闻环节中,我的课件设计的是直播威海的片头,这个节目环翠区大部分学生都看,可是荣成的学生却不大看,因此,这个课件一播放就没有达到预想的学生兴奋、熟悉那种效果。
回忆整节课,应该说,一些细节虽然不起眼,但显示的却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尊重学生,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真正地在自己的课堂上扎扎实实地教给孩子一些知识,影响他们,打动他们,使课堂学到的能影响他们的生活。愿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学学那头驴子,在教学工作中,即使身陷绝境,也要顽强地抖落一身的尘土,早日步入潇洒从教的行列中。
十一、课例点评
从倪红梅老师执教的《电视里看世界》一课,我们从中解读出以下信息:
一、强调了生活性,从儿童的生活入手,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引领、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倪老师紧紧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或问题引导,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并且通过辨析、体验和感悟各种不同的电视节目,获得了最真实的感受,从而引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良好品德和行为的养成。
二、突出了活动性,重视从活动中体验,使得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发展自我,促进成长 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教师要设计各种活动,创设情景,提供充足的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搭建平台。倪老师在本课中,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讨论、交流、辨析、模拟表演等活动,动眼、动口、动手、动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和感悟,表达对生活和社会的理解、责任和关爱,获得了真知,发展了自我。
三、体现了社会性,引领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学会做人
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就是在于他们良好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在于把儿童培养成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社会性发展的社会公民,使得学生能科学的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适应并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本课中,倪老师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认识电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如何正确的看电视,处理解决看电视引起的矛盾,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科学的适应并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做事做人,逐步形成健康的社会价值观。
四、教师角色定位恰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欣赏者出现,倪老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搭建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样,就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得他们在自主观察中思考,在自主思考中交流,在自主探究中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篇:中班主题身体的秘密美术活动—眼睛里的世界
中班主题身体的秘密美术活动—眼睛里的世界
活动目标:
1、通过互相观看眼睛,对自己的眼睛产生好奇。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眼睛所看到的景象。
3、引导幼儿有意识的注视丰富多彩的周围环境。
活动准备:
1、眼睛小精灵,眼睛处可替换。
2、幼儿人手一张记录纸(上面画有眼睛)、水彩笔、彩铅。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眼睛小精灵,用小精灵的口吻与幼儿对话:嘿!小朋友,你好!认识我吗?我是眼睛小精灵。我就在你们的身上,找找吧!
二、基本部分:
1、幼儿互相观察同伴的眼睛,说说看到了什么。
教师将眼睛小精灵的眼球处替换成班中小朋友的形象,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请幼儿说说眼睛像什么?(照相机)
请幼儿眨眨眼睛,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模仿照相机拍照的样子。
3、带领幼儿到室外,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4、引导幼儿选择几处自己喜欢的“景象”合作拍摄。如来到花朵前,做照相机的幼儿盯住花朵,另一幼儿边说“咔嚓”,便轻拉当“照相机”幼儿的耳朵,此时做照相机的幼儿使劲闭一下眼睛,表示拍摄成功。
5、引导幼儿绘画特写的眼睛,重点画出眼睛上呈现的景象。
6、幼儿作画,请完成的幼儿将自己眼中看到的美丽世界画下来,送给那些看不到景象的眼睛,使那些眼睛和我们的眼睛一样美丽。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看到的丰富多彩的周围世界。幼儿张贴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评价同伴的作品。
第五篇:眼睛 教案
《眼睛》
一、教学目标
知识:
1、让学生认识眼球的构造;
2、使学生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3、了解近视和远视的成因,以及保护视力的方法。
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向学生进行眼的卫生保健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三、教学难点:
了解近视(假性近视)成因
四、教法和学法
1.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已经具备的对透镜的感性认识,结合多媒体课件素材,将提问示、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进行合理组合,努力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学法
根据教学要求,将教材中的内容及教学挂图、视频和动画资源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在阅读、比较、和操作中有意识地综合各种相关信息,获取新的、比较系统化的相关知识,既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保健意识,提高自我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谜语导入:“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生:谜底是眼睛。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大脑中约有90%的信息来自于眼睛。你知道我们的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眼睛。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1)认识眼球的构造。播放眼球的构造动画
①首先要了解眼睛的构造。你认为眼睛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其中哪部分最重要?(学生讨论)
②讲解:眼睛外部是眼睑,眼睑边长有睫毛,眼睑内是眼球。眼球是眼睛最重要的部分,眼睑、睫毛都是保护眼球的。
③下面,我们来观察眼球的构造。(播放眼球的构造的录像)
④出示眼球模型、动画,分别请几名学生指出眼球各部分的名称。
⑤教师分别讲述眼球各部分的名称与作用。
瞳孔: 眼球的前部有一个小孔,叫做瞳孔,瞳孔是外界光进入眼球的通道。晶状体:瞳孔后面是晶状体,晶状体是透明的,外形很像凸透镜。
视网膜:眼球的外部叫眼球壁,眼球壁有三层,内层是视网膜。视网膜含有很多感光细胞,既能感知光的强弱,又能感知光的色彩。
视神经:视神经是连接视网膜和大脑的通道,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2)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①讨论:在一间漆黑的屋子里,你能看见周围的物体吗?这说明要看得见物体,需要什么?(光)
②播放录像或动画(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③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④教师小结:我们周围的物体,有的自己发光,有的能反射别的物体的光。当它们发射或反射的光通过瞳孔、晶状体进入眼球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这些物体的像;连接视网膜的视神经立即把这些光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这些物体。
⑤讨论:人的眼睛是怎样调节晶状体的凸度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呢?
⑥教师讲解实验过程:在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变时,若要使距离透镜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都在光屏上,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引入眼睛的焦距调节问题
a 先用凸度较大的凸透镜实验:让蜡烛通过凸透镜,在纸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想一想:在这个实验中,哪几个部分相当于眼睛?它们分别相当于眼睛的哪个部分?哪个部分相当于眼睛看到的物体?)
b 将蜡烛离“眼睛”远一些,在“视网膜”上还能形成清晰的像吗?c 换用凸度较小的凸透镜,观察“视网膜”上的像怎样?(变清晰了)⑦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统一认识,使学生明白: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根据物体的不同距离而改变,使物像正好落在眼球内的视网膜上。晶状体的曲度大小是由睫状体调节的。肌肉收缩,晶状体的凸度变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肌肉舒张,晶状体的凸度变小,眼睛就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健康的眼睛晶状体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2、认识近视的成因及预防近视的方法。
①问:近视是怎样形成的呢?(播放录像:近视的形成)
②讲解:近距离的看书时,晶状体的凸度较大,牵引晶状的肌肉总处于紧张状态,时间长了,肌肉就会疲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调节能力,再看远处的物体时,肌肉就不能放松,晶状体的凸度就不能变小了,在视网膜上就不能形成清晰的像,这就是近视。
③请你说一说:怎样预防近视?
[小结]:“三要”
1.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在33厘米左右。
2.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
3.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四不看”: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④近视眼矫正
有的同学必须在眼镜的帮助下才能看清物体,采用学生讨论方式探究矫正方法,加深学生理解。
3、认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采用自学的形式,与近视眼进行类比,加深学生理解。
(三)课堂小结
1、教师概述全课。
2、问:(1)眼球的构造是怎样的?(2)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3)怎样预防近视、远视及矫正?
(四)板书设计
眼睛
构造视觉的形成眼睛
近视远视
(五)作业设计
作业本A13—14页基础与巩固(必做)提高与拓展(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