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课 童谣新唱
教学内容:
1、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
2、学唱《海娃变油娃》
3、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总结上学期学习的情况。
二、提出新学期新要求: 课前准备,课堂上的要求
三、欣赏《落雨大》
1、欣赏《落雨大》,谈谈听的感受?在哪听过?说了什么?
2、老师简介在旧社会,广东的一些习俗并学说广东话比如:穿花鞋,水浸街,上街卖„„
3、看视频《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说说感想。
老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一首歌曲,代表了广东的地方特色。
四、有时间学读《落雨大》歌词,各种形式的朗读。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练声。
二、玩一下手号,唱一唱短旋律:121、131、532、161 .
三、学唱歌曲《落雨大》
1、听范唱,拍节拍,感受情绪。
2、lu哼唱
3、读词。
4、唱词。
5、加律动,边做边唱。
6、分组演唱,各种形式的表演唱。
四、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一、练声。
二、复习歌曲《落雨大》
三、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
1、听范唱:说说感受。
2、复习2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这首是2拍子吗?有何不同?
3、学习三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边听边拍。
4、用lu哼唱
5、读词,唱词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6、模仿石油工人的劳动动作来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 感知音的高低
(三)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铃铛》 复习音乐手势 do re mi la
2、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la”音高。通过学唱歌曲复
习巩固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2、能用“do、mi、sol、la” 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重难点:能用“do、mi、sol、la”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教师穿上瑶族服装边唱边跳。带同学走进瑶寨。
二、节奏语言引入。教师请同学用这样的步伐跟教师去瑶寨。×× × ×| 小朋 友 喽 ×× × ×| 去瑶 寨 喽(口念歌词手拍节奏。)
三、看。播放多媒体课件《瑶家儿童爱唱歌》,请同学观看瑶家儿童的歌舞。
四、唱。请同学一起来唱《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师可采用接龙游戏演唱。
五、动。熟唱后,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同学模仿瑶族舞步跳起来。脚步动作:左右左 跳;右左右 跳。
六、忆。启发学生在演唱中想想这首歌由哪些音组成。
七、创。请同学们用do,mi,sol,la创编歌曲。教师播放:课件1是由鼓组成的节奏图2/4 ×× ×× |×—| ×× ×× |×—| ×× ××|×× ××|××|×—||请同学用鼠标拖住do,mi,sol填入鼓节奏中,课件2是由桃子组成的节奏图。课件3是由三角铁组成的节奏图。
八、汇报表演。请同学演唱自编歌曲。
第二课时
一、玩玩、动动。
玩游戏:请同学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上挥手solsol mi |solsol mi|misol soldo| mimi mi|。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下挥手:domi mire|dore la|lare dola|dodo la|。
二、游戏。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教师可从游戏感知”do、mi、sol、la”入手。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卡片上可能是do,可能是mi,可能是sol或la。教师弹奏do或mi或sol、la,听到弹奏的同学出示相应的卡片并打出手号唱出唱名。游戏后,请比较谁高谁低?
三、学唱
《小铃铛》。播放课件《小铃铛》请同学跟教师一起唱《小铃铛》并轻轻敲击自制的简易铃铛。原来”do、mi、sol”三个音可以那么好听的歌曲。
四、巩固知识
请同学熟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最后教师可做如下活动让一组同学边敲铃铛演唱,一组同学唱唱名,一组同学打手号。
七、小结。
第三课 十个小印第安人
教学内容:
唱游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 教学目标:
通过唱游活动,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难点: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游戏引入。
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听音乐自报编号进课室。
讲故事。看课件讲故事,鼓励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十个印第安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2、听唱歌曲。请同学们哼唱旋律、默唱歌词,然后跟唱歌词、学会歌曲。
3、背唱歌曲。请同学们边做跑跳步,边背唱歌曲。
4、与人文知识结合。介绍印第安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等。
5、创设情景 同学们用老师准备好的色彩小纸条化装成印第安人。
三、即兴表演。戴头饰的十名学生,随着歌词里的数字一个个出场,跳印第安人风格的跑跳步,然后,再随音乐一个个退场,或者一个个躲藏起来。
四、接龙游戏。让十个扮演小印第安人的学生按顺序到同学中找其他人互换头饰和礼物,围着篝火多跳几遍,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扮演小印第安人参与跳舞和活动,达到全班体验音乐律动的效果。
五、小结
第四课 律动音乐《向前走》
教学内容:
律动《向前走》学唱歌曲《向前走》 教学目标:
1、用愉快的心情歌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并参与律动。
2、通过学唱歌曲和律动,让学生感知音的长短。
3、通过即兴表演和自编歌词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学唱歌曲《向前走》感受音乐,通过综合比较,初步感知固定的节拍、多变的节奏(长、段音)。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歌曲《向前走》。
1、听中动。听音乐,让学生在课室内原地踏步,然后一个一个地排队向前走,口念一二三四„„
2、画画、涂色。首先比较两支铅笔,把长的笔涂上颜色,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书中节奏色块,听音乐比较音的长短。
3、听中读。听音乐朗读《向前走》的歌词。
4、唱歌曲。学生把歌词按节奏朗读顺畅后,也提醒学生整首曲子要以进行曲的速度来演唱。
5、自编动作。请学生随音乐自编律动。
6、游戏活动。请学生扮演三个不同年龄的人物角色进行律动,在活动中体验走步时的节奏感,快步时的节奏感,跑步时的节奏感。
三、小结
第五课 感知音乐力度
(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2、能用自己好听的声音歌唱歌曲。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难点:表现歌曲的各种节奏,并能以好听的声音进行歌唱。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火车跑得快》
1、师:你有朋友吗?你听过火车的声音吗?
2、教师放歌曲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提问?(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讲的是什么事?
(3)你想用怎样的心情歌唱这首歌曲?
3、教师请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动作体会拍皮球的动作,同时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
4、教师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以轻快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朗诵歌词。
5、学生随教师进行歌词的学习。
6、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以清晰的吐字,愉快的情绪尽心个歌曲的歌唱。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渐强 渐弱表现等。
四、小结。
第六课 学唱中外童谣
教学内容:
1、《拍手谣》
2、《唐老伯有个小农场》 教学目标:
1、根据儿歌的节奏,利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尝试创编节奏游戏。
2、准确合拍地演奏儿歌节奏,培养节奏感和对节奏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
1、放音乐《拍手谣》,师生根据儿歌节奏,共同边拍手边复习儿歌《拍手谣》。
2、鼓励幼儿尝试用手进行节奏和节拍的练习。
老师提问:除了可以用这样的节奏来朗诵外我们还可以怎样玩呢?
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不满足于只拍一个地方,而是把身体各个部分都用上了,一会儿拍手,一会儿拍肩,一会儿跺脚,玩得不亦乐乎!接下来,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创编的节奏游戏的玩法展示给大家,有的独自上台表演;有的拉着小伙伴一同上台表演;还有的组长带领全组上台一起表演;表演的气氛空前高涨,教师和同伴的表扬,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3、继续鼓励学生用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尝试。
有的学生儿用手拍腿;有的幼儿双脚交替踏;还有的学生用手打响声。
4、教师讲评:表扬所有学生的创编行为,激发他们对节奏的继续探索。
教师:“孩子们今天看到你们把一个简单的儿歌变成这麽好玩的游戏,我觉得你们可真了不起!我们知道了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进行节奏创编游戏,美妙的节奏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小朋友们能更多的发现身边美妙的节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能模仿歌曲歌词创编歌词;边唱边表演,并请部分同学选择合适的敲击乐器尝试为演唱配伴奏。
2、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3、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看看
播放课件《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带学生参观唐老伯的小农场,在农场里看到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二、听听
请学生听听教师在农场看到的。如,教师可模仿迪士尼乐园里的唐老鸭音色演唱《唐老伯有个农场》,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
三、模唱。
请同学们模仿教师的演唱音色进行学唱。当唱到“这儿吱吱吱,那儿吱吱吱,处处吱吱吱”时,用“p”的要求唱出各种动物的神态。
四、玩玩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设计最有特征的动物动作,模仿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跳尽情地玩。
五、敲敲
请学生自选敲击乐器为《唐老伯有个小农场》伴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应有重有轻,要按书中提示的敲击,并要明确打击乐的伴奏地位,学会与歌唱的声音协调起来,不要喧宾夺主。
六、汇报演出
全班召开农场联欢会,一部分同学拿敲击乐器伴奏,一部分同学扮演各种动物。在农场里,除了有小鸡,小羊,还有小牛,小鸭,小兔,小狗等很多小动物。鼓励学生即兴编词边唱边表演。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音乐表演中学会聆听音乐,表现音乐。
第7课 认知音乐节奏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毛驴》能背唱歌曲,让学生自然、轻快声音来演唱曲。
2、通过欣赏图片、综合体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3、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加以想象、创作模仿。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的节奏。教学教具: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
1.师: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图片,玩个游戏,让学生分辩动物,看看唐老鸭农场有哪些动物。a.老师拿出两张图片一张是马,一张是小毛驴,左手同学说说老师左是什么图片, 右手同学说说老师右手是什么图片.b.师:说说马与小毛驴的区别.c.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国老,骑着小毛驴遨游天下的形象流传至今,影响广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骑着毛驴过着快乐的生活。驴的优点之一是勤恳。驴的优点之二是纯朴老实。
二、新课教学
1、师:这节课学习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小毛驴》,聆听一次音乐找出《小毛驴》的叫声,并且进行模仿叫声。扳书: 3 3 3 3 3 3 ︱2 2 3 2 ︱1—︱ 咕 噜 噜 噜 噜 我 摔了 一 身 泥
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轻巧的模仿声,保持笑脸来发声。指导学生正确用咕、噜、等音来发声,并在自然中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歌曲旋律
用Lu来跟钢琴模唱旋律。
唱谱两遍来,熟悉旋律。对歌曲的旋律熟悉
3、节奏歌词练习。
老师范唱歌曲,听后教师用打击乐器来念词.用打击乐器或用拍手的形式,进行节奏训练,为歌词伴奏。让学生熟悉歌词,风趣的特点来感受歌词,并掌握节奏。
4、学唱歌曲
a、学生随琴演唱歌曲.b、学生唱熟歌曲并背词,学会歌曲。教师再放一遍歌曲.5、填谱,让学生再次熟悉旋律的走向。让学生说说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
三、综合体验
师:唐老伯农场里有哪些动物。生:小鸡、鸭子、小羊、狗、小毛驴
师:要是让你们来开农场,你会养什么动物。
师:你们可以为你自己养的开心农场起个名字,相互参观农场。
生:分组分角色来表演,学生自由展示他们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让学生走进愉快中的音乐,并学会歌曲。
四、音色听辨
欣赏《Donkey Donkey I Beg You》让学生感受一首英文的小毛驴的歌曲,走进音乐世界,并在农场里开音乐会。
五、小结:爱护我们动物,保护好环境。热爱大自然,懂得欣赏动物的美。让我们生活越来越有趣,如歌般的美好。
第八课 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小鸭与大灰狼
教学目标:
1、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2、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管弦乐曲《小鸭与大灰狼》,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一个发生在河边的故事。
二、欣赏音乐中的动物型形象。
教师可启发学生听辨哪些音乐是小鸭子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哪些音乐是大灰狼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可用什么动作来表演?
三、表演音乐剧。
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大灰狼,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四、评价。
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评出最佳表演组。
第九课 感知音乐节拍
学唱歌曲《划船比赛》
一、听中感受
播放《划船比赛》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感受海南民歌风格。
二、跟读歌词
学唱前,可提示学生跟着老师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
教师可先范唱,然后学生再跟着录音唱,反复数遍。教师要关注有差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大胆的跟唱。
四、听中比
请同学听老师唱教材中第31页的歌曲,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同学们在音乐中感受3拍子与2拍子的特点。
五、动中创
“划船”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又最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它既可以作为体育竞技项目,又可以作为休闲娱乐。
六、汇报表演
让全班同学围成圈坐下,观看各组在“舵手”的指挥下,如何去拼搏、去争上游。各组推荐代表与教师组成评委会,选出冠、亚、季军并上台领奖。七.小结。
第十课 小小的船
教学内容:歌曲《小小的船》。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言感知三拍子;通过歌唱《小小的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意境。教学重点:
1、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2、感受古诗特有的华夏情韵、如诗如画的美境。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诵。边摇摆身体边朗读。因为是语文课中学过的内容,学生会倍感亲切。朗读时,要让学生似乎坐在船上,有微波荡漾的感觉,既清新又愉悦。并要有激情,用快慢、强弱、声音高低的对比来表现词的意境,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读出心中渴望遨游太空的天真遐想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美好愿望。
2、配乐朗诵。在以上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边听音乐边朗诵,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如坐在月亮似的小船上荡漾的感觉,自然地让学生体验强弱弱的三拍子,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身体摇摆动作配合音乐动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
3、感受三拍子及演唱歌曲。在玩中不断熟悉音乐,如做教材第43页的练习:与同桌的小朋友合作,双手搭起,模仿小船,随歌声前后或左右摇摆。小孩喜欢动,歌词又熟悉,很快会在听唱中学会这首歌。
4、选择小乐器伴奏。把学过的乐器拿来伴奏,让学生去敲、去摸索,并选出最好听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如三角铁等,可在强拍上敲一下。也可自己创造乐器,或寻找音源,鼓励创造。
5、唱名的引入。学生学会歌曲后,可用听唱法、跟唱法唱唱名,逐渐引入唱名概念
三、小结
第十一课 感知音的高低
教学内容:歌曲《牧童谣》。教学目标:
一、能根据音乐内容、节奏、速度、情绪,有感情地进行唱游活动。
二、学一个新的音“la”。教学重点:
1、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2、建立“la”音与“do、re、mi、sol”的相对音高观念。
第一课时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初步感受。这是一首湖北民歌。民歌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来抒发儿童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2、感受歌曲。先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述与音乐风格。
3、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带着学生小声唱。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唱准曲中衬词,感受la的音高。
4、学新手号。学习新手号,做教材第41页的活动“唱唱”。
5、师生互动。学生演唱歌曲,教师用牧童笛伴奏;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自选感受由四个音构成的湖北民歌《牧童谣》的风格。
三、表演
鼓励学生表演歌曲
四、小结
第十二课 到这里来享受音乐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二、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点,感受不同艺术形式演绎摇篮曲的不同魅力。
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谈母爱
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欣赏有关摇篮曲的图片,回忆自己的童年
3、想象为图画选择音乐应该是怎样的?(速度、力度、情趣)
3、引出《摇篮曲》这种体裁
――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摇篮曲
4、故事一盘土豆激发情感,走进舒伯特
师:“下面要听到的歌曲就是一位伟大音乐家在菜单上写下的一首摇篮曲,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是―――奥地利誉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欣赏大师作品《摇篮曲》感受情绪、速度、力度
2、采用听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观察旋律特点,发现重复句,了解曲式结构
4、难点突破:(采用的方法:体验式)
A、感受摇篮“摇的的感觉”对比不带附点和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 B、装饰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心情怎么样?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
三、创设情境,戏剧演绎
1、即兴创作表演母爱的情境(大胆表现)
2、生生,师生评价
五、释放情感
1、学生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2、大师事迹延伸:深入大师的情感世界体验母爱并介绍“歌曲之王”伯特的其他伟大著作和对生活的态度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结束。
七、课后延伸——进一步走进舒伯特的情感世界 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创作灵感等方面
第十三课 《落水天》
教学目标:
一、感受不同雨中情景的歌曲,并能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落水天》
二、学唱歌词、旋律,体验歌曲情感,感受广东民歌的美。
三、能够根据歌曲情景,进行二部创编活动,体验创编的乐趣。教学重点:
感受客家民歌的旋律特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听广州童谣《落雨大》进入课室。(律动)学生唱,谈感受。(表现一种轻松活泼的雨中情趣)学生谈下雨时的心情、感受。导入另一首雨中情景歌曲。
二、把握情感,演绎歌曲。师用客家方言唱《落水天》。学生谈感受(出示课题)
2、师讲歌曲背景及表达意境。(出示歌词)
3、学生学唱歌词。①师带唱
②再唱,注意客家方言的咬字。(律动)③解决难点。示范。④完整唱。
⑤引导把握歌曲情绪,体验“真可怜”的心情。再唱,师伴奏。⑥加上律动。
4、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①师唱旋律,讲装饰音的唱法。②学生唱旋律。
③分析旋律、节奏。学生谈感受。
师:一唱一叹,以前的客家人在下雨天没雨伞遮雨,显得是那么哀怨、那么无奈。④再唱歌词,把握情绪。
5、学生设计动作,情景表演,再次体验歌曲意境。
6、学生唱,师加入二声部。(出示歌谱)
学生二部合唱,师引导和谐的声音演唱,学生谈二部合唱感受。
三、自主创编,体验乐趣。
引导学生二部创编活动。(分小组讨论)展示(学生评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再唱。
四、总结归纳,激发探究。
第十四课 唱唱 跳跳
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边歌边舞。
二、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民族风情。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自由组合创编。教学难点:
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学生演唱时能吐字清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娃哈哈》)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新疆舞录象)
师:你们看,这些舞蹈的小女孩,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舞蹈吗? 生: 新疆的。
师:对,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大方。你们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呢?
师:对,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出示图片)所以新疆人最喜欢用葡萄和哈密瓜热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三、节奏训练
师:今天,我们就请吐鲁番的姑娘带领我们到葡萄园去摘葡萄,好吗?
师:你们看,葡萄园里的葡萄真多,一串串都垂下来了。在每一串葡萄上都有节奏,请你根据老师拍的节奏,把相应的葡萄摘下来。
(学生摘下葡萄以后,高举葡萄让全班同学一起拍一拍。)
师: 小朋友真棒,把成熟的葡萄都摘下来了,那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呢?找一位好朋友站在一起。拍一拍《娃哈哈》的节奏。(播放音乐《娃哈哈》)
师: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要一起分享快乐。(几个人排成一排,高举葡萄。)全班小朋友一起拍一拍。(音乐《娃哈哈》)
四、新授歌曲《娃哈哈》
师: 刚才我们跟这位新疆的女孩在葡萄园了摘了许多葡萄,心里特别快乐,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听一听新疆的歌曲吧!(边放歌曲录音,师边跳新疆舞)师:小朋友想不想学这首歌?好,听老师唱这首歌。(师范唱)
师: 你们怎么也会唱的?那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好,让老师听听你们唱。(学生唱)
师:你们再仔细地听老师唱,你们唱的歌词和老师的一样吗?(老师唱)师:跟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跟着音乐没有声音的唱一遍歌词。)(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遍。)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请你很有感情地来唱这首歌。(请男同学轻轻地唱给女同学听,请女同学轻轻地唱给男同学听。)师: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你们能模仿他们也边歌边舞吗?(学生自由发挥跳起来)师:好,你们跳得真棒。
五、编创活动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新疆人戴的帽子,以及为歌曲伴奏的铃鼓,接下来请每一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怎么表演,看哪组编的动作最多,最有创意。我们请大家评论一下。
(小组展示,评价、表扬)
师:新疆人民是最热情的,来,让我们邀请客人、朋友一起跳起来吧!(音乐《颂祖国》)
六、在愉快的新疆音乐中结束此课
第十五课 我要做好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教育学生说话要诚实,有错就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一、组织教学 初感音乐
1、听音乐进教室。
(听《好孩子要诚实》的伴奏音乐,轻松愉快的拍手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
二、故事导入 创设情境
师:(课件出示组图)看看下面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1.玩耍2.闯祸3.逃罪4.认错),你看懂了哪一幅?给大家说说!
学生分别讲解每一幅图,互相补充、各抒已见。教师顺势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四幅图其实有必定的联系,让学生互相讨论,加以想象,组织一段语言。你能利用这4幅图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吗? 请同学到台前讲故事,并奖励小贴饰。师: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啊?
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抓住时机很自然的和学生对话,教育学生做事要诚实。(体现师生间的平等联系,)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教给同学们一首新歌,名字就叫《好孩子要诚实》。(板书课题)
三、唤起共鸣 自由感觉
1、感受音乐。
(放音乐)听一听,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 学生感受整体的音乐,并试着领悟歌词大意。
2、视觉感受。
(出示画面)学生凭着歌词大意讲解画面,教师复述
画面小故事并与学生用神态和语言互相交流,字里行间要渗透做人要诚实,犯错就要敢于承认的道理。
3、学习歌词。
(打出字幕)随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拍手齐读歌词;
分组、分角色朗读歌词。在学的过程中多变化形式,语言中加点花样,把学歌词当成一种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枯燥,而且很愿意学,很有兴趣。
4、学习歌曲。
①随琴哼唱歌曲。②听录音范唱。③师生同唱。
④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介绍鼓的家族,能以看、听、摸得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
二、通过学唱歌曲,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变化。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且提高学生对音乐中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发生练习
二、音乐实践活动 学唱歌曲 方法步骤:
(一)创设情境、学唱歌曲
1、导语:刚才小朋友跳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坐好。因为老师想给你们听一首歌曲。歌曲里也给大家介绍了一面特殊的鼓,请大家仔细听歌词,听听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呢?歌词里面都唱了什么?(播放歌曲范唱。)
2、学生说一说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鼓?
3、这首小鼓响咚咚啊,它有一个特点,歌曲总共有四个乐句,而每个乐句的节奏都是一样的,就是刚才小鼓和我们打招呼的那个节奏,让我们再来打打看!(1)小朋友们仔细看,每一个乐句后面都有一个长音,他们分别是1-3-5.(2)一边做手势一边唱。
(3)我们还可以用身体来表示这三个音的音高:(1)蹲、(3)半蹲、(5)站。
4、复听歌曲,并为歌曲打拍子。(注:强弱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读的强,学生也要读的强,老师读的弱,学生也要读的弱。)
6、采用听唱法教唱歌曲。学生如果能力有限,教师适当带领他们唱。
第十六课 看画听歌―――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
教学内容:《司马光砸缸》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乐曲《司马光砸缸》,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
二、看看,讲讲。
播放课件《司马光砸缸》,从音色上感受角色。
三、表演音乐剧。
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司马光和小朋友,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四、评价。
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评出最佳表演组。
第二篇: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
第一课《春天》
教 学 目 标
一、通过聆听歌曲《春晓》(合唱版)《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并能随着《春晓》模唱,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二、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三、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四、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第一课时 一 律动:
聆听《春晓》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二 聆听《春晓》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三、表演《布谷》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可提示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2.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
五、课堂评价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律动:
聆听《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聆听《杜鹃圆舞曲》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聆听歌曲《杜鹃圆舞曲》。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2.听歌曲《杜鹃圆舞曲》分小组编创动作。 3.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表演《小雨沙沙》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精力听歌曲。 2.再听范唱。
3.尽快用听唱法学会歌曲。4.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复习歌曲 《布谷》: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第二课 《放牧》
教 学 目 标
一、通过听《牧童短笛》、《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牧童短笛》感受钢琴的音色。想象牛背上的牧童吹出的悠扬的笛声,感受音乐中的牧童的生活和童年情景。
二、聆听《牧童短笛》教学基本要求 1.在教师的指导下,带同学们进入课题 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
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三、表演《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四、复习歌曲 《小雨沙沙》:
五、课堂评价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律动:
聆听《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二 聆听《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的录音。 2.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3.随着歌曲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三、表演《放牛歌》教学基本要求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即: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四、复习歌曲 《牧童》:
六、教师小结,下课。
第三课 《手拉手》
教 学 目 标:
一、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雁群飞》、《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能反复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三、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四、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1、歌曲《雁群飞》
2、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3、编创与活动: 教 学 目 标:
一、通过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能反复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三、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 学 准 备:
钢琴、录音机、节奏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律动:
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全曲。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 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的自编动作表演。
三、歌曲《雁群飞》教学的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读歌词。
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学得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
7、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编创与活动:
五、课堂评价活动: 教师适当小结,适时下课。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内 容:
1、歌曲《数鸭子》
2、聆听《鸭子拌嘴》
3、编创与活动: 教 学 目 标:
一、通过聆听《鸭子拌嘴》,学唱歌曲《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四、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教 学 准 备:
钢琴、录音机、节奏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一、律动:
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鸭子拌嘴》教学基本要求
1、聆听《鸭子拌嘴》,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鸭子的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述教材分析中提供的小故事。
2、初听乐曲,提示哪里表现出小鸭叫,哪里表现出老鸭叫。
3、想像音乐描绘的情景,分小组讨论每一情景是怎样用打击乐配合的。A、这是结合本课安排的一个创造性练习。
B、提示学生看图并自选打击乐器,模仿鸭子的走路或叫声,制造出小鸭的故事。c、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教师可提示学生加上人声。
4、分小组编制、表演。再一组组表演给大家看。
四、表演《数鸭子》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的录音,用听唱的方法学会歌曲。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自编动作。
3、编创与活动:
4、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五、音乐活动:
六、课堂评价活动: 教师适当小结,适时下课。
第四课:长鼻子
教 学 目 标
一、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二、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观歌曲。
三、能够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
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小象》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小象》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初听前,教师可提示学生是否知道有关大象的事物,吃什么、住在哪?提示学生用手指指点小象的脚印。
2.复听时,随着乐曲表演、模仿小象的叫声。注意要求学生合着音乐和节拍。
三、表演《小象》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演唱,边听边用手指按课本上的图示划动,体会旋律的起伏。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分小组编创歌词,可用其它小动物,找出它们的特点编唱,看哪一组编唱得好。
3.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
4.请几名同学自愿用打击乐为同学的歌唱及表演伴奏。
四、编创与活动
五、课堂评价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律动:
聆听《大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绪。
二、聆听《大象》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初听前,提示学生:大象的音乐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为什么音乐缓慢沉重。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2.复听音乐做动作。
三、表演《两只小象》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聆听歌曲演唱。采用听唱法教学。演唱歌曲时要注意提示学生歌曲的每小节第一拍要唱得强。歌中的衬字“呀”不要唱得又重又长,要使演唱给人以亲切、优美的感受。2.歌曲学会后,为小组创编动作,要让学生听着演唱录音编创动作,一方面通过听觉加深印象,一方面用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3.有感情地边唱边表演。请几位自愿敲击打击乐的同学按课本上的标记用打击乐为大家演唱伴奏。
四、编创与活动
五、课堂评价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
第五课:游戏
教 学 目 标
一、能在聆听《火车波尔卡》时,用动作表现欢快的情绪。
二、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火车开啦》,并能和伙伴合作,用三声部模拟火车开动的效果。
三、能用灵巧的歌声,清晰的演唱《拍皮球》。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跳绳》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火车波尔卡》教学基本要求
1.聆听《火车波尔卡》时,可结合教材中的插图,也可选择适当的幻灯片、录像片启发学生。2.小组讨论并用简短的语言说一说音乐表现的火车的故事。
3.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随着音乐做动作,注意音乐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你感到火车由远至近?让学生感受渐强、渐弱的运用在乐曲中的效果。4.选择打击乐器进行参与或伴奏。
三、表演《火车开啦》教学基本要求 1.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 2.轻声随着演唱录音哼唱旋律。3.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4.分小组编创动作,请小组内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
四、编创与活动: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律动:
聆听《拍皮球》,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境。
二、聆听《拍皮球》教学基本要求
1.可在组织学生聆听《拍皮球》的同时选放有关《拍皮球》的录像,引发学生的兴趣。2.模仿拍球的动作,合着音乐跳一跳。
三、编创与活动
四、表演《火车开啦》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听录音的范唱和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2.轻声有感情地随着音乐读歌词。
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能正确地演唱时,可合着录音伴奏。 5.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
6.教师可不要求动作统一,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像力,编创自己独特的动作表演。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五 课堂评价活动: 六 教师小结,下课。
第六课:美好的夜
教 学 目 标
一、对比聆听中外两首《摇篮曲》。
二、能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能准确做手势模唱《闪烁的小星》的旋律,用自然优美的声音边唱边表演。
四、能用欢快的歌声和简单的动作,有节奏地表演《星光恰恰掐》。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小宝宝睡着了》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小宝宝睡着了》 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
2.听乐曲:联想“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候的样子” 3.听乐曲:学妈妈的样子抚摸小宝宝的动作
三、铃鼓及演奏方法简介
四、编创与活动
五、表演《闪烁的小星》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
2.听音乐按节奏读词,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3.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
六、响板及演奏方法简介
七、编创与活动
八、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律动: 聆听《摇篮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闪烁的小星》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童声合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听了这首歌后是愉快还是悲伤,并为课本上的小人头涂上颜色。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
3.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三、表演《星光恰恰恰》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这首歌是谁在唱《星光恰恰恰》,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2.听歌曲读歌词,教师可用事先做好的头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边读边拍手。3.用听唱法尽快学会歌曲。注意:读衬词时要清晰、准确。4.边唱歌边表演。
四、课堂评价活动:
五、教师小结,下课。
第7课 巧巧手
教学目标
1.通过编创动作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2.能理解劳动的愉快,并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边唱边表演《粉刷匠》。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2.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感受劳动的快乐。3.唱好歌曲《粉刷匠》中的第三乐句。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手工制作品、手风琴、打击乐、手工纸。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按规定坐好。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 1.导入。师: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谜面是:十个小朋友,你有我有他也有;十个小朋友,五个在左五个在右;十个小朋友,只会做事不会开口。(生答:手)对,就是我们的这双手。我听说,在昨天的美术课上,同学们用一双小手制作了许多漂亮的手工作品,老师真想看看。昨天通知你们今天音乐课带来展示一下,大家都带来了吗?(生答,同时拿出作品)哇,真不错,看了你们的作品,老师真佩服你们,因为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巧巧手》。(出示课题:巧巧手)(课件1)2.聆听《我有一双万能的手》(1)感受音乐,参与创编
师:同学们,我们的手除了剪纸之外,还能做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提出要求)请大家认真听,然后告诉我歌曲中小朋友的手都做了一些什么事?(放音乐出示课件2)现在哪位同学来回答我刚才提出的问题,歌曲中的小朋友的手都做了些什么呀?(生答:会洗衣、补袜子、缝纽扣、还会修桌子、补图书、栽花种树等)说得真棒!同学们再想想,歌曲中小朋友的手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把它表现出来:比如洗衣服、洗手娟……(学生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把音乐再听一遍,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根据自己刚才创编的动作把它表演出来。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学生表演)(2)思想教育:
师:大家表演得真好,谁能说说,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对,劳动最光荣,劳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我们从小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我们一起来想想,在生活中你们的这双小手还能做什么呢?谁来说说?(生答:会穿衣服、整理书包、扫地等)你们真棒,一双小小的手能做出这么多的事情来,真让我羡慕,同学们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也露一手,好吗?(好)3.学唱《粉刷匠》(1)学唱歌曲,体验快乐。
师:下面就让我弹一曲,同学们来评一评,老师的手巧不巧,给我打个分儿。(教师弹唱《粉刷匠》)老师弹得好不好,能打几分呀?谢谢同学们的夸奖。我发现刚才我在弹唱的时候,有的同学也跟着唱起来,看样子,有的同学在幼儿园、学前班就学过了这首歌,那太好了。谁来说说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生答:《粉刷匠》)(对)(出示课件3)谁愿意上来唱给大家听?(叫2名同学唱)唱得真好,让我们鼓励他一下。(学生鼓掌)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个新本领,学唱这首歌的歌谱,看看谁学得又快又好!(生学唱)大家学得真不错,能不能自己演唱一遍给我听,行吗?(生演唱)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学会了,真是太聪明了。不过刚才同学们演唱的时候,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把第三乐句唱错了,我们现在把这一乐句再学学。(生学唱)(解决难点)很好,把旋律再视唱一遍。(学演唱)接下来请大家把歌词朗读一遍,(生读歌词)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小粉刷匠的小鼻子为什么变了样呢?(生答:因为在劳动时,不小心弄脏的)那他怕不怕?(生答:不怕)是的,因为他用他那双勤劳的小手把房子刷得漂漂亮亮,并得到了大家的夸奖,你们说他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愉快)是的,我们大家要向小粉刷匠学习,劳动时要不怕脏不怕累。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把歌曲演唱一遍。(学生演唱)我真高兴,同学们唱得越来越好了。接下来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边唱边跳,大家能行吗?(行)(学生表演)
(2)动手操作,参与实践。
师:老师知道,在美术课上同学们还学过折帽子,是不是?那么现在我就要给同学们提出一个新的要求,就是用老师手上的手工纸来折一顶帽子,看看哪位同学的手最巧。希望同学们能用比以前更快的速度折好并把自己打扮成粉刷匠的样子,(学生动手操作)啊,不一会儿的功夫,我们都变成了粉刷匠,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粉刷匠。(放音乐,让师生一起歌表演)
(3)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师:在你们这双小手的辛勤劳动下,我们的房子变得更漂亮了,你们开心吗?为了更好地体现我们劳动的快乐,我们配上这些打击乐,(出示打击乐)让我们载歌载舞地再表演一遍。拿到打击乐的同学,不要担心,虽然我们还没学过,但只要把这份快乐表现出来,就行。
4、总结
今天这节课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同学们不仅懂得了从小要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还用你们的这双巧巧手为歌曲创编了许多的动作,使得你们的这双手变得更加灵巧了。我相信今后同学们一定能像歌中所说的那样:样样事情自己做,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播放《我有一双万能的手》让同学们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第八课:时间的歌 教 学 目 标
一、能随《在钟表店里》的乐曲主题,做时钟节奏的模仿。
二、能用活泼愉快的歌声,演唱《时间小马车》
三、能编创简单伴奏,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能按图意及节奏编创适当的词,并能准确地拍和读。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快乐的啰嗦》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快乐的啰嗦》教学基本要求
1.聆听乐曲时,教师可借助弹拨乐演奏的图片或电视录像,让学生感受弹拨乐合奏的这一形式。提示:这首乐曲的情绪,让学生回答。
2.复听乐曲时,可让学生分小组按自己熟悉的弹拨乐音做模拟演奏动作,或听教师介绍彝族的简单舞蹈动作,学做彝族一二个舞蹈动作,随着音乐表演,体会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三、聆听《夏天的阳光》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这首歌曲。
提示:歌中唱出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2.复听歌曲。
提示:你感到这首歌适合跳舞还是适合走路?选择一个图,并随着音乐试着做一做。3.教师可选择一组学生,用打击乐随着歌曲录音敲击。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
四、编创与活动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第二课时
一、律动:
聆听《快乐的啰嗦》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阳光下的孩子》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初听歌曲。
2.复听歌曲。边听边轻轻地合着节拍做拍手的动作。
三、编创与活动
四、表演《彝家娃娃真幸福》
五、表演《乃哟乃》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范唱。一至二遍学生拍手。
2.教师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简单介绍土家族的风俗,土家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个民族,歌词中的“乃哟乃,乃哟嗬”是快乐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轻声读歌词。
3.边听音乐或教师弹琴,边用手指着课本上的小人图形谱唱歌;感受音的高低变化。速度可稍慢些。
4.可跟着教师像唱歌词一样唱歌谱,学生只是感受歌谱。 5.歌曲熟悉后,可用稍快的速度演唱,以恰当地表现歌曲的情感。 6.分小组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 7.结合歌曲的音乐表现的需要,按小组编创伴奏,为歌曲伴奏。
六、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第三篇: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⒈学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⒉了解小学生常见的行为规范。⒊能在心里默唱《红眼睛绿眼睛》。教学过程
一、听唱歌曲《红眼睛绿眼睛》,做游戏。
⒈教师提问:同学们上学是用什么交通方式到学校的?学生回答走路、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家长开车送等等。在城市交通里,红绿灯是警察的帮手,与警察共同指挥交通秩序,保证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通行。红灯和绿灯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红灯亮时,车辆行人停止通行,绿灯亮时,车辆行人通行等。⒉听音乐,做游戏。
每个同学手上都有一张红纸牌和一张绿纸牌,听教师唱歌,教师唱到“红灯红,红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停一停”时,同学们举红牌,唱到“绿灯绿,绿眼睛,眼睛眨一眨车子向前进”时,同学举绿牌。⒊跟着歌曲〈〈红眼睛 绿眼睛〉〉,做游戏。
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其他同学边唱边扮演行人和车辆,看见红灯停止做动作,看见绿灯继续做动作。
二、看图标、做判断,选择放声歌唱与心里默唱。
⒈请一名同学做警察举纸牌,举红灯时,教师在心里默唱,举绿灯时,教师大声歌唱。教师做警察举纸牌,同学们默唱或放声唱。
⒉看图标,选择大声唱或心里默唱。
自己判断行为:吸烟、鸣喇叭、走人行道、废品扔到垃圾桶等。用红绿灯表示或用歌唱方示表现出来。
三、小结。
四、作业设计:自己设计图标做游戏。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赞美的情绪演唱好歌曲《小蚂蚁》。通过演唱歌曲,教育学生学习小蚂蚁遵守纪律、互相帮助,勤劳勇敢的精神,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的特点,初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专心听音乐的习惯。3.通过跳集体邀请舞这一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与同学的协作能力,同时主要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和集体合作的精神。教材分析:
歌曲《小蚂蚁》,是一首生动活泼非常有趣味的儿童歌曲。让学生通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它的群体性很强,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帮助,遵守纪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也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歌曲用了赞美的情绪,适合用中速演唱,上下两大乐句节奏相同,曲调不同,各有八小节旋律组成,反复强调了小蚂蚁的文明礼貌行为。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现歌曲。教学难点:歌词的记忆。
教学准备:课件、小蚂蚁头饰,学生提前搜集的蚂蚁资料等。起学过程: 1.组织教学。
(l)让学生边听着《小蚂蚁》音乐,边按节拍踏步走进教室。
(2)做一个拍手律动。让学生听着小蚂蚁的音乐跟着教师拍手,每四小节的前两小节分别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节的后两小节分别作邀请动作、招手动作、点头动作和握手动作(听着音乐做两遍)。2.导入新课。
(提前让学生搜集关于蚂蚁方面的资料,观察、了解蚂蚁有什么生活习性,学生有了这方面的资料准备,教师就可以提问。)
教师提问:“课下,你们观察到蚂蚁有什么特点?你对蚂蚁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学生回答:“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善于合作;蚂蚁见面相互用触角问好,用触角传话,很有礼貌;蚂蚁懂得天气,一到下雨天他们就把家搬到树上;蚂蚁注意积蓄,具有吃苦精神;蚂蚁的种类很多;蚂蚁的分工不同,有指挥的、有传信的、有搬运的、组织得很有秩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提示、引导,给予表扬。然后播放音乐课件;(几幅蚂蚁图)第一幅:蚂蚁面对面相互用触角问好(体现蚂蚁讲文明、懂礼貌)。第二幅:蚂蚁排队搬运粮食,同时有指挥的,有传信的,各有分工(体现蚂蚁遵守纪律,很有秩序)。第三幅:蚂蚁集体搬运一种大的食物(体现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合作精神)。
边放画面,边放《小蚂蚁》伴奏音乐,教师达朗诵歌词,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记忆小蚂蚁的特点。然后教师总结:蚂蚁这样讲文明、懂礼貌,蚂蚁能做到的,我们更能做到。接着对学生进行这些方面的教育,教师说蚂蚁的行为真值得我们歌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蚂蚁的歌曲,歌名就叫《小蚂蚁》。
(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3.听录音唱。
让学生完整欣赏一遍《小蚂蚁》这首歌曲,体会情绪,感受节奏。教师边听音乐,边加上动作表演一遍。
听完后,让学生观察大歌谱(课件),教师领学生数出一共有16小节旋律,前八小节是第一大乐句(教师视唱),后八小节是第二大乐句(再现唱),然后提问:谁观察出两个大乐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这时教师拍着手,唱着音高,拍出节奏,让学生边观察边感受,找出两大乐句节奏相同,音高木同的特点。4.朗读歌词。
让学生先听教师跟着音乐按节奏读一遍歌词,然后学生再听着音乐接节奏朗读一遍。5.填唱歌词。
先听录音范唱,小声跟唱一遍歌词,再听伴奏音乐跟唱一遍。6.做歌词接龙游戏。
为了让学生便于记住歌词,让学生做歌词接龙的游戏,先是老师和学生接龙,然后学生分组接龙,采用出声接龙和默唱接龙交替进行,直至学生掌握记熟歌词。7.表现歌曲。《咏 鹅》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咏鹅》
2、结合歌曲旋律模仿鹅的不同姿态,并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目的:
学唱由唐诗创编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现象——悠闲自在。从视觉、听觉和情感上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孩子不但能够吟《咏鹅》、能唱《咏鹅》,还能画出自己心中的《咏鹅》。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今天老师呀!先要给大家猜个谜语,听好了“红帽子,白围脖,走起路来摇又摆” 打一种小动物。(答)师:对了!这“大白鹅”就是我们今天这节音乐课的好朋友,既然是好朋友那我们就得先了解它,在坐的小朋友对鹅的生活习性有些怎样的认识哪?谁来和我们聊聊……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老师都为你们知识的丰富感到高兴,刚才老师用一个简单的谜语来描绘了鹅的外形,你们知道还有用别的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鹅吗?(答并朗诵)老师复读一遍并在黑板上画出鹅的形象。师:老师这里有这首古诗的朗诵及画面,请大家一起欣赏。(播放影像资料)然后全班齐颂。
师:大家觉得鹅是怎样的小动物?(可爱、憨厚、笨重、叫声……)我们跟着音乐来模仿一下鹅的动作吧!(学生自由的在原地进行模仿,教师用钢琴给出《咏鹅》的旋律)——(请学生模仿不同身份的鹅,如:鹅妈妈、鹅爸爸、小胖鹅等,同时反复的给孩子灌耳音)
三、新歌教学:
师:同学们跟着音乐做的真好,你们知道吗?老师刚才给你们伴奏的旋律就是作曲家叔叔为《咏鹅》配的曲谱,怎么样?好听吧!我一看大家的眼神就知道你们非常想学,哪我们开始吧!
1、教师范唱。
2、跟节奏朗读一遍歌词
3、模唱法教学。
四、歌表演:
师:现在我们又会模仿鹅的动作,又会演唱《咏鹅》,我想给大家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边唱边表演,你们能完成吗?(答)师生一起表演
师:下面老师请大家分小组讨论,请每个小组模仿一种鹅的形态。然后推举一位同学来表演,在他表演的同时呢请这组的同学把你们所表现的鹅的形态画出来,看哪一组表演的最要、画的最好。<贴画>(自由讨论)(表演)表演的同学结束后站在台上不要走。
师:同学们做的真是太棒了,可是现在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表演的鹅啊忘了他们的小组在那里了,我们怎么来帮助他们呢?(答)
师:我有一个办法,因为我们每种鹅都有自己的特点,我用音乐来表现出来,是那种鹅,就请那一组小朋友站起来欢迎他。
五、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和“大白鹅”做了好朋友,我想大家一定都很喜欢这个朋友,那么我给你们留个开外作业,回家找一找还有没有与鹅有关的诗或者是儿歌,下节课我请你们再来表演。颂《咏鹅》
(有画面、有音响、有诗韵)【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并创编歌词进行歌表演。【教学目标】
1.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中。2.通过创编歌词和歌表演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
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重点】
1.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中。2.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并创编歌词进行歌表演。【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弱起小节。【教学过程】
一、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1、师生问好
2、听辨声音的强弱。
二、学唱歌曲唱
1、律动
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师:“小朋友模仿得真棒,让我们随着音乐和小动物一起跳舞吧。比一比,谁学习动作又快又好?”(播放伴奏音乐)学生:随着音乐节拍与老师一起律动。
2、一边律动一边按节奏读歌词
帮助学生熟悉歌词。老师随着伴奏音乐一边律动一边带领学生一起读歌词。学生:和老师一起读歌词。
3、引入歌曲,范唱歌曲。进一步让学生熟悉歌曲
师:“小朋友,看我们跳得这样热闹,小动物也想来表演节目。看!它们为我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块听听吧。”(播放课件)学生认真聆听范唱。
4、按节奏读歌词。
帮助学生掌握歌词的节奏和读音。
师:“请小朋友来唱唱这首歌。”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学生演唱歌词。
5、学生演唱歌曲。
帮助学生掌握歌词的演唱。师:“请小朋友来唱唱这首歌。”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学生演唱歌词。
1、把声音的强弱正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进一步巩固对声音强弱的感受和运用。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歌曲,注意听小动物的叫声有什么变化。”
师:“对,第一声比较强,第二声比较弱,(同时贴上大嘴巴和小嘴巴)跟着琴声来唱一唱。” 学生用强弱不同的歌声演唱歌曲演唱。
2、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歌表演
师:“请大家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请小朋友随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表演。”
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歌表演。
1、学生个别发言。
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师:“在刚才的歌曲中小猫、小狗为我们演唱了歌曲。你还希望请哪位小动物来唱歌呢?你能学学它的叫声和动作吗?”
学生个别发言,全班集体模仿。
2、分小组创编进行歌表演。
师:“现在我们分小组选择两种你们最喜欢的动物一边演唱一边做动作,比一比哪个小组歌声最动听,表演最整齐。”
分小组创编进行歌表演,并分组展示。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和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一起唱歌、跳舞,大家一定很开心吧!小动物请老师给小朋友捎来了几句话:它们希望每一位小朋友都来爱护动物、关心动物。让我们一起快乐幸福地生活。”
教学 目的
1、复习歌曲《小胖胖》,同时新授歌曲《小蚂蚁》,进一步强化学生有秩序,纪律,讲礼貌的思想道德意识。
2、鼓励学生边唱歌边跳邀请舞,培养学生良好的表现力与团结合作能力。
3、通过歌曲学习,辨认旋律中出现的相同节奏,从而提高观察力与辨认分析能力。教学 重难点歌曲演唱与表演,找出相同节奏。教具 准备小蚂蚁卡片及头饰 《乃呦乃》
教学目标:
一、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通过听唱少数民族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二、学唱歌曲《乃呦乃》,了解有关土家族的简单知识。
三、能够用茶杯、碟子、碗演奏这首歌曲,并感受土家族欢快、跳跃的音乐特点;用动作表现音乐。课时安排:(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课件导入(课件:中国地图)
师:看!这是什么?(生答:中国地图)在这张中国地图上,分布着许多民族,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生答略)老师在课前让大家去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的资料,现在就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认识多少个少数民族。
2、点击地图出现少数民族人物,请生看图说说这个少数民族。师对生的发言作简单总结,引出下一环节:
3、师:我们以前还学过几首少数民族的歌曲,你们还记得吗?现在有几朵花,每朵花里都藏着一首歌,请你们听听、唱唱,如果能表演更好。(将生分组,每组选一朵花进行表演,之后进行简单评价)
4、师:这张地图上还有一个民族你们认识吗?(点击出土家族)这是土家族,(介绍土家族 ——课件演示图片,背景音乐《乃》)老师准备带你们去土家族生活的地方去做客,和土家族的小朋友交朋友,不过,和他们交朋友可不容易,你要会唱他们的歌曲,还要会跳他们的舞蹈才能和他们成为真正的好朋友,你们想不想和他们交朋友?好!现在老师就教你们唱一首土家族的歌曲。
三、新授注:每项训练前要有要求!还要有提高。
1、师范唱(要求:安静地听,听完后谈谈对歌曲的感受,还可评价教师的范唱)〈情绪、几拍子、教生字、节奏、重复的旋律〉
2、按节奏轻声读歌词(师生对读、拍手读,要求读出强弱)
3、听范唱,记忆图了颜色的小节。
4、听范唱,在有颜色小节处拍手。在请生在此小节出设计其他动作。
5、跟教师模唱歌谱(用多种方法进行)
6、完整的演唱歌曲
7、请一生领唱,其他生齐唱涂色的小节。
四、表现歌曲
1、师从底下拿出酒杯和碗,问:这是什么?(生答略)我要用他们来演奏这首歌曲。
2、演奏前,请你们听听他们各是什么音?(5 3 1)
3、师演奏歌曲。每种各一遍。
4、请生上来演奏。(1——2人)只需演奏其中的一句或第一句。(请生回家也去找自制乐器,演奏这首歌。
5、学舞蹈。
师:去土家族光会唱歌还不行,还要会跳他们的舞蹈。你们会跳吗? 教师也为这首歌曲设计了几个动作,我表演一边给你们看,好吗?(跳完,让生作简单评价,再请每个小组长和老师围圈跳一遍。
6、分组创编(分4组进行)背景音乐《乃》及图片。
师:请大家根据这些图片和老师教的基本动作,为这首歌曲编个歌表演。(要求:小组的动作要统一,或有唱有跳,或伴奏表演)
7、分组汇报,之后相互评价。(表演时,可请生上台演奏碗等)
8、评价:谁表演的最好?小组的成员是不是都参与了?他们设计的动作是不是合拍?
9、小结:今天学会了土家族的歌曲和舞蹈,了解了土家族,相信我们下次去土家人家做客时,一定受到他们的欢迎,并且和土家族的小朋友成为好朋友!
10、布置作业;在《乃呦乃》音乐声中结束。教学目的:
1、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感受雄壮而又活泼的情绪。
2、能随音乐走步。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感受雄壮而又活泼的情绪。教学模式:情景陶冶法。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卡片,大歌谱。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做过梦吧,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梦中的情景,一般都是我们平时所遇到的事情,但组合起来却非常离奇古怪。
二、完整的欣赏乐曲《玩具兵进行曲》 目的:感受雄壮的音乐情绪。
三、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1、引导学生想象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明朗活泼)
2、随音乐走步。
3、用打击乐器为第一部分主题伴奏。用小鼓,响板,串铃伴奏。
四、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1、感受乐曲活泼的情绪。(活泼风趣。)
单二部曲式,曲调清新,它是由小提琴来演奏,反复时加进了短笛,木琴,小钟琴,显得活泼风趣。
第四篇:最新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课 童谣新唱
教学内容:
1、学唱与欣赏歌曲《落雨大》
2、学唱《海娃变油娃》
3、观看《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唱《落雨天》《海娃变油娃》,让学生熟悉广东客家山歌的风格特色,感悟乡音之美,并了解人民的生活带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并启发学生爱南海、爱祖国的情怀。
2、观看《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感受时代赋予《落雨大》的独特魅力。教学重点:歌曲情绪的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感的复习,后十六音符节奏型的演唱。
教学难点:广东童谣与客家山歌韵味的演唱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2水浸街,上街卖??
第一课时
一、总结上学期学习的情况。
二、提出新学期新要求: 课前准备,课堂上的要求
三、欣赏《落雨大》、欣赏《落雨大》,谈谈听的感受?在哪听过?说了什么?、老师简介在旧社会,广东的一些习俗并学说广东话比如:穿花鞋,、看视频《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音像视频》,说说感想。
老师介绍这首歌曲是十六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的一首歌曲,代表了广东的地方特色。
四、有时间学读《落雨大》歌词,各种形式的朗读。
五、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练声。
二、玩一下手号,唱一唱短旋律:121、131、532、161 .
三、学唱歌曲《落雨大》
1、听范唱,拍节拍,感受情绪。
2、lu哼唱
3、读词。
4、唱词。
5、加律动,边做边唱。
6、分组演唱,各种形式的表演唱。
四、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一、练声。
二、复习歌曲《落雨大》
三、学唱歌曲《海娃变油娃》
1、听范唱:说说感受。
2、复习2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这首是2拍子吗?有何不同?
3、学习三拍子的节拍感,再听范唱,边听边拍。
4、用lu哼唱
5、读词,唱词
注意后十六分音符的演唱。
6、模仿石油工人的劳动动作来边唱边表演。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 感知音的高低
(三)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铃铛》 复习音乐手势 do re mi la
2、学唱歌曲《瑶家儿童爱唱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不同活动、游戏中感受和体验“do、mi、sol、la”音高。通过学唱歌曲复习巩固音高,并参与歌舞表演。
2、能用“do、mi、sol、la” 三个音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
教学重难点:能用“do、mi、sol、la”随意的组合成自己的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教师穿上瑶族服装边唱边跳。带同学走进瑶寨。
二、节奏语言引入。教师请同学用这样的步伐跟教师去瑶寨。
×× × ×|
小朋 友 喽
×× × ×|
去瑶 寨 喽(口念歌词手拍节奏。)
三、看。播放多媒体课件《瑶家儿童爱唱歌》,请同学观看瑶家儿童的歌舞。
四、唱。请同学一起来唱《瑶家儿童爱唱歌》。教师可采用接龙游戏演唱。
五、动。熟唱后,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同学模仿瑶族舞步跳起来。脚步动作:左右左 跳;右左右 跳。
六、忆。启发学生在演唱中想想这首歌由哪些音组成。
七、创。请同学们用do,mi,sol,la创编歌曲。教师播放:课件1是由鼓组成的节奏图2/4 ×× ×× |×—| ×× ×× |×—| ×× ××|×× ××|××|×—||请同学用鼠标拖住do,mi,sol填入鼓节奏中,课件2是由桃子组成的节奏图。课件3是由三角铁组成的节奏图。
八、汇报表演。请同学演唱自编歌曲。
第二课时
一、玩玩、动动。
玩游戏:请同学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上挥手solsol mi |solsol mi|misol soldo| mimi mi|。听到这样的音乐向下挥手:domi mire|dore la|lare dola|dodo la|。
二、游戏。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教师可从游戏感知”do、mi、sol、la”入手。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卡片,卡片上可能是do,可能是mi,可能是sol或la。教师弹奏do或mi或sol、la,听到弹奏的同学出示相应的卡片并打出手号唱出唱名。游戏后,请比较谁高谁低?
三、学唱
《小铃铛》。播放课件《小铃铛》请同学跟教师一起唱《小铃铛》并轻轻敲击自制的简易铃铛。原来”do、mi、sol”三个音可以那么好听的歌曲。
四、巩固知识
请同学熟唱《小铃铛》后,教师可以像教唱歌词一样教唱唱名,使学生在有一定音乐感受的基础上唱唱名。最后教师可做如下活动让一组同学边敲铃铛演唱,一组同学唱唱名,一组同学打手号。
七、小结。
第三课 十个小印第安人
教学内容:
唱游歌曲《十个小印第安人》
教学目标:
通过唱游活动,融入人文知识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教学重难点: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新歌
1、游戏引入。
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听音乐自报编号进课室。
讲故事。看课件讲故事,鼓励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十个印第安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
2、听唱歌曲。请同学们哼唱旋律、默唱歌词,然后跟唱歌词、学会歌曲。
3、背唱歌曲。请同学们边做跑跳步,边背唱歌曲。
4、与人文知识结合。介绍印第安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等。
5、创设情景 同学们用老师准备好的色彩小纸条化装成印第安人。
三、即兴表演。戴头饰的十名学生,随着歌词里的数字一个个出场,跳印第安人风格的跑跳步,然后,再随音乐一个个退场,或者一个个躲藏起来。
四、接龙游戏。让十个扮演小印第安人的学生按顺序到同学中找其他人互换头饰和礼物,围着篝火多跳几遍,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扮演小印第安人参与跳舞和活动,达到全班体验音乐律动的效果。
五、小结
第四课 律动音乐《向前走》
教学内容:
律动《向前走》学唱歌曲《向前走》
教学目标:
1、用愉快的心情歌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并参与律动。
2、通过学唱歌曲和律动,让学生感知音的长短。
3、通过即兴表演和自编歌词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学唱歌曲《向前走》感受音乐,通过综合比较,初步感知固定的节拍、多变的节奏(长、段音)。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表演
二、学唱歌曲《向前走》。
1、听中动。听音乐,让学生在课室内原地踏步,然后一个一个地排队向前走,口念一二三四??
2、画画、涂色。首先比较两支铅笔,把长的笔涂上颜色,接着引导学生观察书中节奏色块,听音乐比较音的长短。
3、听中读。听音乐朗读《向前走》的歌词。
4、唱歌曲。学生把歌词按节奏朗读顺畅后,也提醒学生整首曲子要以进行曲的速度来演唱。
5、自编动作。请学生随音乐自编律动。
6、游戏活动。请学生扮演三个不同年龄的人物角色进行律动,在活动中体验走步时的节奏感,快步时的节奏感,跑步时的节奏感。
三、小结
第五课 感知音乐力度
(二)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2、能用自己好听的声音歌唱歌曲。
教学重点:学会唱歌曲《火车跑得快》。
教学难点:表现歌曲的各种节奏,并能以好听的声音进行歌唱。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火车跑得快》
1、师:你有朋友吗?你听过火车的声音吗?
2、教师放歌曲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欣赏。提问?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讲的是什么事?
(3)你想用怎样的心情歌唱这首歌曲?
3、教师请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动作体会拍皮球的动作,同时感受歌曲愉快、活泼的情绪。
4、教师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以轻快的声音,清晰的吐字朗诵歌词。
5、学生随教师进行歌词的学习。
6、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以清晰的吐字,愉快的情绪尽心个歌曲的歌唱。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渐强 渐弱表现等。
四、小结。
第六课 学唱中外童谣
教学内容:
1、《拍手谣》
2、《唐老伯有个小农场》
教学目标:
1、根据儿歌的节奏,利用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尝试创编节奏游戏。
2、准确合拍地演奏儿歌节奏,培养节奏感和对节奏的兴趣。
第一课时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复习、表演
三、学习歌曲
1、放音乐《拍手谣》,师生根据儿歌节奏,共同边拍手边复习儿歌《拍手谣》。
2、鼓励幼儿尝试用手进行节奏和节拍的练习。
老师提问:除了可以用这样的节奏来朗诵外我们还可以怎样玩呢?
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不满足于只拍一个地方,而是把身体各个部分都用上了,一会儿拍手,一会儿拍肩,一会儿跺脚,玩得不亦乐乎!接下来,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创编的节奏游戏的玩法展示给大家,有的独自上台表演;有的拉着小伙伴一同上台表演;还有的组长带领全组上台一起表演;表演的气氛空前高涨,教师和同伴的表扬,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获得成功后的喜悦。
3、继续鼓励学生用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尝试。
有的学生儿用手拍腿;有的幼儿双脚交替踏;还有的学生用手打响声。
4、教师讲评:表扬所有学生的创编行为,激发他们对节奏的继续探索。
教师:“孩子们今天看到你们把一个简单的儿歌变成这麽好玩的游戏,我觉得你们可真了不起!我们知道了用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可以进行节奏创编游戏,美妙的节奏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小朋友们能更多的发现身边美妙的节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能模仿歌曲歌词创编歌词;边唱边表演,并请部分同学选择合适的敲击乐器尝试为演唱配伴奏。
2、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3、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软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看看
播放课件《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带学生参观唐老伯的小农场,在农场里看到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叫的。
二、听听
请学生听听教师在农场看到的。如,教师可模仿迪士尼乐园里的唐老鸭音色演唱《唐老伯有个农场》,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
三、模唱。
请同学们模仿教师的演唱音色进行学唱。当唱到“这儿吱吱吱,那儿吱吱吱,处处吱吱吱”时,用“p”的要求唱出各种动物的神态。
四、玩玩
熟唱歌曲后,请学生设计最有特征的动物动作,模仿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跳尽情地玩。
五、敲敲
请学生自选敲击乐器为《唐老伯有个小农场》伴奏。示意学生敲击的动作应有重有轻,要按书中提示的敲击,并要明确打击乐的伴奏地位,学会与歌唱的声音协调起来,不要喧宾夺主。
六、汇报演出
全班召开农场联欢会,一部分同学拿敲击乐器伴奏,一部分同学扮演各种动物。在农场里,除了有小鸡,小羊,还有小牛,小鸭,小兔,小狗等很多小动物。鼓励学生即兴编词边唱边表演。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多次的音乐表演中学会聆听音乐,表现音乐。
第7课 认知音乐节奏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毛驴》能背唱歌曲,让学生自然、轻快声音来演唱曲。
2、通过欣赏图片、综合体验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
3、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并加以想象、创作模仿。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2、能掌握歌曲中的八分音符的节奏。
教学教具:钢琴、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
1.师:复习歌曲《在农场里》。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图片,玩个游戏,让学生分辩动物,看看唐老鸭农场有哪些动物。
a.老师拿出两张图片一张是马,一张是小毛驴,左手同学说说老师左是什么图片, 右手同学说说老师右手是什么图片.b.师:说说马与小毛驴的区别.c.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国老,骑着小毛驴遨游天下的形象流传至今,影响广泛,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骑着毛驴过着快乐的生活。驴的优点之一是勤恳。驴的优点之二是纯朴老实。
二、新课教学
1、师:这节课学习一首与动物有关的歌曲《小毛驴》,聆听一次音乐找出《小毛驴》的叫声,并且进行模仿叫声。
扳书:
3 3 3 3 3 ︱2 2 3 2 ︱1—︱
咕 噜 噜 噜 噜 我 摔了 一 身 泥
学生用自然的声音轻巧的模仿声,保持笑脸来发声。指导学生正确用咕、噜、等音来发声,并在自然中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歌曲旋律
用lu来跟钢琴模唱旋律。
唱谱两遍来,熟悉旋律。对歌曲的旋律熟悉
3、节奏歌词练习。
老师范唱歌曲,听后教师用打击乐器来念词.用打击乐器或用拍手的形式,进行节奏训练,为歌词伴奏。
让学生熟悉歌词,风趣的特点来感受歌词,并掌握节奏。
4、学唱歌曲
a、学生随琴演唱歌曲.b、学生唱熟歌曲并背词,学会歌曲。教师再放一遍歌曲.5、填谱,让学生再次熟悉旋律的走向。让学生说说上行、下行、和同音反复。
三、综合体验
师:唐老伯农场里有哪些动物。
生:小鸡、鸭子、小羊、狗、小毛驴
师:要是让你们来开农场,你会养什么动物。
师:你们可以为你自己养的开心农场起个名字,相互参观农场。
生:分组分角色来表演,学生自由展示他们的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让学生走进愉快中的音乐,并学会歌曲。
四、音色听辨
欣赏《donkey donkey i beg you》让学生感受一首英文的小毛驴的歌曲,走进音乐世界,并在农场里开音乐会。
五、小结:爱护我们动物,保护好环境。热爱大自然,懂得欣赏动物的美。让我们生活越来越有趣,如歌般的美好。
第八课 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小鸭与大灰狼
教学目标:
1、能在音乐形象中听辨出双簧管的音色和圆号的音色。
2、感受音乐“快”与“慢”的对比,能用学过打击乐器为小歌舞剧创编声响。教学重难点:
1、通过音乐中动物的小故事培养学生对不同乐器其音乐色的感受
2、从直观上增添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与识别
3、模拟故事内容,进行音乐表演活动的。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管弦乐曲《小鸭与大灰狼》,教师随着音乐情绪讲述一个发生在河边的故事。
二、欣赏音乐中的动物型形象。
教师可启发学生听辨哪些音乐是小鸭子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哪些音乐是大灰狼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可用什么动作来表演?
三、表演音乐剧。
请出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大灰狼,全班同学进行评议。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每组派出代表汇报各自的表演方案。
四、评价。
教师发给每组学生一面红旗,请他们把红旗放到自己认为表演最好的一组,评出最佳表演组。
第九课 感知音乐节拍
学唱歌曲《划船比赛》
一、听中感受
播放《划船比赛》课件,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感受海南民歌风格。
二、跟读歌词
学唱前,可提示学生跟着老师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
教师可先范唱,然后学生再跟着录音唱,反复数遍。教师要关注有差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勇敢、大胆的跟唱。
四、听中比
请同学听老师唱教材中第31页的歌曲,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同学们在音乐中感受3拍子与2拍子的特点。
五、动中创
“划船”活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又最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它既可以作为体育竞技项目,又可以作为休闲娱乐。
六、汇报表演
让全班同学围成圈坐下,观看各组在“舵手”的指挥下,如何去拼搏、去争上游。各组推荐代表与教师组成评委会,选出冠、亚、季军并上台领奖。
七.小结。
第十课 小小的船
教学内容:歌曲《小小的船》。
教学目标:
一、通过语言感知三拍子;通过歌唱《小小的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文学的融合。
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古诗意境。
教学重点:
1、感受三拍子的节奏。
2、感受古诗特有的华夏情韵、如诗如画的美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二、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诵。边摇摆身体边朗读。因为是语文课中学过的内容,学生会倍感亲切。朗读时,要让学生似乎坐在船上,有微波荡漾的感觉,既清新又愉悦。并要有激情,用快慢、强弱、声音高低的对比来表现词的意境,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读出心中渴望遨游太空的天真遐想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美好愿望。2、配乐朗诵。在以上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边听音乐边朗诵,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作出体态反应。如坐在月亮似的小船上荡漾的感觉,自然地让学生体验强弱弱的三拍子,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身体摇摆动作配合音乐动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表现音乐。
3、感受三拍子及演唱歌曲。在玩中不断熟悉音乐,如做教材第43页的练习:与同桌的小朋友合作,双手搭起,模仿小船,随歌声前后或左右摇摆。小孩喜欢动,歌词又熟悉,很快会在听唱中学会这首歌。
4、选择小乐器伴奏。把学过的乐器拿来伴奏,让学生去敲、去摸索,并选出最好听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如三角铁等,可在强拍上敲一下。也可自己创造乐器,或寻找音源,鼓励创造。
5、唱名的引入。学生学会歌曲后,可用听唱法、跟唱法唱唱名,逐渐引入唱名概念
三、小结
第十一课 感知音的高低
教学内容:歌曲《牧童谣》。
教学目标:
一、能根据音乐内容、节奏、速度、情绪,有感情地进行唱游活动。
二、学一个新的音“la”。
教学重点:
1、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环境。
2、建立“la”音与“do、re、mi、sol”的相对音高观念。
第一课时
二、学唱新歌
1、初步感受。这是一首湖北民歌。民歌中巧妙运用“那斯那斯嗨”的衬词,来抒发儿童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
2、感受歌曲。先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述与音乐风格。
3、学唱歌曲。教师弹琴带着学生小声唱。教师注意指导学生唱准曲中衬词,感受la的音高。
4、学新手号。学习新手号,做教材第41页的活动“唱唱”。
5、师生互动。学生演唱歌曲,教师用牧童笛伴奏;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自选感受由四个音构成的湖北民歌《牧童谣》的风格。
三、表演
鼓励学生表演歌曲
四、小结
第十二课 到这里来享受音乐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学习,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艺术人生、艺术魅力及情感世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终身热爱音乐的情感。
二、指导学生用柔和、甜美的音色和连贯的方法深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柔情真挚的爱,培养热爱母亲,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了解《摇篮曲》的曲式结构及这种歌曲体裁形式,体会它的风格特点,感受不同艺术形式演绎摇篮曲的不同魅力。
教学重点: 能用歌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装饰音、附点音符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走进音乐大师的人生
1、谈母爱
师:“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和画家是如何表现母爱的。”
2、欣赏有关摇篮曲的图片,回忆自己的童年
3、想象为图画选择音乐应该是怎样的?(速度、力度、情趣)
3、引出《摇篮曲》这种体裁
――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摇篮曲
4、故事一盘土豆激发情感,走进舒伯特
师:“下面要听到的歌曲就是一位伟大音乐家在菜单上写下的一首摇篮曲,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就是―――奥地利誉为天才作曲家舒伯特。
二、学习歌曲《摇篮曲》
1、欣赏大师作品《摇篮曲》感受情绪、速度、力度
2、采用听唱法哼唱歌曲,想象入睡的情景
3、观察旋律特点,发现重复句,了解曲式结构
4、难点突破:(采用的方法:体验式)
a、感受摇篮“摇的的感觉”对比不带附点和带附点的不同,引导唱好附点节奏
b、装饰音的演唱(“快”字的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哄宝宝睡觉的心情怎么样?装饰音演唱自然、轻声一带而过的感觉。启发学生边演边唱,边体验!
三、创设情境,戏剧演绎
1、即兴创作表演母爱的情境(大胆表现)
2、生生,师生评价
五、释放情感
1、学生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
2、大师事迹延伸:深入大师的情感世界体验母爱并介绍“歌曲之王”伯特的其他伟大著作和对生活的态度
3、千言万语难以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就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深深的爱再一次演唱这首《摇篮曲》结束。
七、课后延伸——进一步走进舒伯特的情感世界
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创作灵感等方面
第十三课 《落水天》
教学目标:
一、感受不同雨中情景的歌曲,并能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落水天》
歌曲。教学难点:
二、学唱歌词、旋律,体验歌曲情感,感受广东民歌的美。
三、能够根据歌曲情景,进行二部创编活动,体验创编的乐趣。教学重点: 感受客家民歌的旋律特点,把握歌曲情绪,用客家方言有表情地演唱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听广州童谣《落雨大》进入课室。(律动)学生唱,谈感受。(表现一种轻松活泼的雨中情趣)
学生谈下雨时的心情、感受。
导入另一首雨中情景歌曲。
示课题)
3二、把握情感,演绎歌曲。师用客家方言唱《落水天》。学生谈感受(出、师讲歌曲背景及表达意境。(出示歌词)、学生学唱歌词。①师带唱 ②再唱,注意客家方言的咬字。(律动)③解决难点。示范。④完整唱。⑤引导把握歌曲情绪,体验“真可怜”的心情。再唱,师伴奏。
⑥加上律动。
4、唱旋律、感受旋律特点。
那么无奈。
①师唱旋律,讲装饰音的唱法。②学生唱旋律。③分析旋律、节奏。学生谈感受。师:一唱一叹,以前的客家人在下雨天没雨伞遮雨,显得是那么哀怨、④再唱歌词,把握情绪。、学生设计动作,情景表演,再次体验歌曲意境。、学生唱,师加入二声部。(出示歌谱)学生二部合唱,师引导和谐的声音演唱,学生谈二部合唱感受。
三、自主创编,体验乐趣。
引导学生二部创编活动。(分小组讨论)
作边歌边舞。
一些民族风情。
展示(学生评价、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再唱。
四、总结归纳,激发探究。第十四课 唱唱 跳跳 教学目标:
一、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学会用简单的新疆舞动
二、知道维吾尔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之一。了解维吾尔族的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欢乐、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新疆舞动作自由组合创编。教学难点:
歌曲中多处出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学生演唱时能吐字清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娃哈哈》)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新疆舞录象)
师:你们看,这些舞蹈的小女孩,他们的衣着打扮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民族的舞蹈吗?
生: 新疆的。
师:对,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我国一共有5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那里的人们个个能歌善舞,热情大方。你们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呢?
师:对,最有代表性的土特产是哈密瓜和葡萄,新疆的哈密盛产哈密瓜,吐鲁番盛产一串串紫葡萄。(出示图片)所以新疆人最喜欢用葡萄和哈密瓜热情招待远方来的客人。
三、节奏训练
师:今天,我们就请吐鲁番的姑娘带领我们到葡萄园去摘葡萄,好吗?
师:你们看,葡萄园里的葡萄真多,一串串都垂下来了。在每一串葡萄上都有节奏,请你根据老师拍的节奏,把相应的葡萄摘下来。
(学生摘下葡萄以后,高举葡萄让全班同学一起拍一拍。)
师: 小朋友真棒,把成熟的葡萄都摘下来了,那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呢?找一位好朋友站在一起。拍一拍《娃哈哈》的节奏。(播放音乐《娃哈哈》)
师: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们要一起分享快乐。(几个人排成一排,高举葡萄。)全班小朋友一起拍一拍。(音乐《娃哈哈》)
四、新授歌曲《娃哈哈》
师: 刚才我们跟这位新疆的女孩在葡萄园了摘了许多葡萄,心里特别快乐,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听一听新疆的歌曲吧!(边放歌曲录音,师边跳新疆舞)
师:小朋友想不想学这首歌?好,听老师唱这首歌。(师范唱)
师: 你们怎么也会唱的?那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好,让老师听听你们唱。(学生唱)
师:你们再仔细地听老师唱,你们唱的歌词和老师的一样吗?(老师唱)师:跟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
(跟着音乐没有声音的唱一遍歌词。)
(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遍。)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情绪应该是怎样的?请你很有感情地来唱这首歌。
(请男同学轻轻地唱给女同学听,请女同学轻轻地唱给男同学听。)
师:新疆人个个能歌善舞,你们能模仿他们也边歌边舞吗?
(学生自由发挥跳起来)
师:好,你们跳得真棒。
五、编创活动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新疆人戴的帽子,以及为歌曲伴奏的铃鼓,接下来请每一组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们准备怎么表演,看哪组编的动作最多,最有创意。我们请大家评论一下。
(小组展示,评价、表扬)
师:新疆人民是最热情的,来,让我们邀请客人、朋友一起跳起来吧!(音乐《颂祖国》)
六、在愉快的新疆音乐中结束此课
第十五课 我要做好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唱歌曲《好孩子要诚实》,教育学生说话要诚实,有错就改。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歌唱。
一、组织教学 初感音乐
1、听音乐进教室。
(听《好孩子要诚实》的伴奏音乐,轻松愉快的拍手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
二、故事导入 创设情境
师:(课件出示组图)看看下面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1.玩耍2.闯祸3.逃罪4.认错),你看懂了哪一幅?给大家说说!
学生分别讲解每一幅图,互相补充、各抒已见。教师顺势点拨,学生很容易发现,四幅图其实有必定的联系,让学生互相讨论,加以想象,组织一段语言。你能利用这4幅图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吗?
请同学到台前讲故事,并奖励小贴饰。
师:你有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啊?
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要抓住时机很自然的和学生对话,教育学生做事要诚实。(体现师生间的平等联系,)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教给同学们一首新歌,名字就叫《好孩子要诚实》。(板书课题)
三、唤起共鸣 自由感觉
1、感受音乐。
(放音乐)听一听,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
学生感受整体的音乐,并试着领悟歌词大意。
2、视觉感受。
(出示画面)学生凭着歌词大意讲解画面,教师复述
画面小故事并与学生用神态和语言互相交流,字里行间要渗透做人要诚实,犯错就要敢于承认的道理。
3、学习歌词。
(打出字幕)随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拍手齐读歌词;
分组、分角色朗读歌词。在学的过程中多变化形式,语言中加点花样,把学歌词当成一种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枯燥,而且很愿意学,很有兴趣。
4、学习歌曲。
①随琴哼唱歌曲。
②听录音范唱。
③师生同唱。
④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介绍鼓的家族,能以看、听、摸得形式了解打击乐器鼓,并感受鼓的不同的音色。
二、通过学唱歌曲,能感受歌曲不同的情绪和力度变化。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风趣的情绪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并且提高学生对音乐中强弱变化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用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即兴演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生练习
二、音乐实践活动
学唱歌曲
方法步骤:
(一)创设情境、学唱歌曲
1、导语:刚才小朋友跳得真好,现在请小朋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坐好。因为老师想给你们听一首歌曲。歌曲里也给大家介绍了一面特殊的鼓,请大家仔细听歌词,听听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呢?歌词里面都唱了什么?(播放歌曲范唱。)
2、学生说一说我的这面鼓是怎样的鼓?
3、这首小鼓响咚咚啊,它有一个特点,歌曲总共有四个乐句,而每个乐句的节奏都是一样的,就是刚才小鼓和我们打招呼的那个节奏,让我们再来打打看!
(1)小朋友们仔细看,每一个乐句后面都有一个长音,他们分别是1-3-5.(2)一边做手势一边唱。
(3)我们还可以用身体来表示这三个音的音高:(1)蹲、(3)半蹲、(5)站。
4、复听歌曲,并为歌曲打拍子。(注:强弱弱)
5、有节奏的朗读歌词。(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读的强,学生也要读的强,老师读的弱,学生也要读的弱。)
6、采用听唱法教唱歌曲。学生如果能力有限,教师适当带领他们唱。
第十六课 看画听歌―――司马光砸缸救人故事
第五篇: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
课题:演唱歌曲《板凳龙》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板凳龙》感受歌曲的民族风格,让学生初步了解壮族童谣的特点,感
受、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之情。
教学重点:演唱和歌表演
教学难点:演唱时的念唱和打节奏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看插图:让学生感受舞龙时火热欢腾、喜气洋洋的场面,加深他们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并结合 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自己家乡过节时的一些风俗习惯。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谈谈自己对“龙”的认识,并试着摆摆龙的造型。播放歌曲〈板凳龙〉做背
景。
二、新课教学
1、听赏歌曲《板凳龙》,师:小朋友,刚我们观看了热闹的舞龙场面,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听赏壮
族小朋友演唱的歌曲《板凳龙》,仔细听一听,歌曲中哪些地方有敲锣打鼓的声音。
2、请学生用笔勾画出歌曲中模仿敲锣打鼓的声音,然后拍一拍节奏,练一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拍手,拍腿等)
3、再听一次歌曲,在有敲锣的地方跟着音乐拍节奏
4、师范唱,生仔细听
5、跟老师读歌词
6、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7、指导:用天真活泼,热情欢快的情绪演唱。
三、模拟、创编、表演
让学生自由分组表演,在模拟表演过程中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四、小结
第二课时
课题:演唱歌曲《溜溜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溜溜歌》感受歌曲的民族风格,让学生初步了解苗族童谣的特点,感
受、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之情。
教学重点:演唱和歌表演
教学难点:延长拍的演唱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板凳龙》
三、教授新课
1、提问导入:“小朋友,我们的国家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你知道哪些民族呢?请你跟我们
说说。”——引出苗族
2、师出示一苗族小朋友的画片,然后分析她的服饰特点。在黑板上粘贴几张苗族小朋友的图片,请
学生上黑板给他们的衣服上色。比一比,谁的设计最好看。(播放音乐《溜溜歌》)
3、揭题:《溜溜歌》,苗族歌曲,是一首贵州民歌
4、师范唱,请生仔细听,并说说听后感受
5、跟师读第一段歌词
6、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7、师指导:用活泼、有趣的感情演唱。
8、跟身边的小朋友表演唱。
四、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阿西里西》感受歌曲的民族风格,让学生初步了解彝族童谣的特点,感受、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之情。
教学重点:演唱和歌表演
教学难点:歌表演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乐做背景
1篱笆洞游戏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复习歌曲《溜溜歌》,师带着学生表演
二、游戏导入:四个学生做“钻洞”的游戏,师播放《阿西里西》音、请学生为游戏起名字,师引出彝族语言“丘都拉迪”——中文是钻、简单介绍彝族人民服饰和生活习惯、揭题:《阿西里西》,“阿西里西”中文是好朋友
4、听录音范唱,说说歌曲情绪怎样?
5、师带动作范唱,生认真听
6、跟老师读歌词
7、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8、师指导唱:启发学生结合游戏情景用欢快的心情演唱,三、创编表演
1、学生自由分组进行歌表演
2、表演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四、小结:歌曲学习、演唱情况
第四课时
课题:音乐活动《我们来跳舞》
教学目标:通过音乐活动或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民族音乐的体验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表现自我的能力,教学重点:音乐活动和表演,教学难点:音乐表演
教法:情景法、模仿学习、启发引导法、创新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复习本单元的歌曲
1、独唱、小组唱、2、表演唱
3、游戏接龙
二、游戏:“歌曲大比拼”,规则:分小组演唱本单元学过的歌曲,比一比,哪一组唱的最好,哪
一组表演的最棒。
1、组织
2、比赛
3、表彰
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游戏中,并互相评价。
第五课时
课题::学唱歌曲《比一比》
教学目标:学习歌曲《比一比》,认识三角铁,并能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表
现自我的能力,情?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和表演,教学难点: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教法:情景法、模仿学习、启发引导法、创新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课前律动:《阿西里西》、《溜溜歌》
二、游戏:考考大家的耳朵,歌曲中唱了什么,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1、师放音乐《比一比》,2、生听后回答,师做简单小结
3、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曲子是一首么佬族民歌《比一比》
4、听音乐范唱,说说歌曲情绪
5、跟师读歌词
6、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三、认识打击乐器:三角铁
五、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五:小结:演唱情况
第六课时
课题:听赏《师公舞》 ;音乐活动:赛歌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表演《师公舞》,让孩子们了解师公舞的音乐旋律、节奏,领会壮族舞蹈
的独特的风格。
教学重点:律动、表演
教学难点:律动、表演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受师公舞的魅力
1、播放影音:师公舞
2、学生说自己的观后感
3、哼一哼
4、听老师范唱、范奏
5、跟老师唱一唱
6、跟琴把曲子唱熟
二、学习舞蹈:我也跳一跳
1、自己观察图画,想一想、做一做
2、老师跳一段师公舞
3、学生模仿跳师公舞
4、跟着音乐一起跳
5、难点解决、个别辅导
6、一起来表演
三、表演、创编
1、学生分组上台表演
2、评议评议
3、创编师公舞
4、上台汇报表演
5、选择优秀代表带领全体学生一起跳
6、总结:让壮族的民间舞蹈在我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四、赛歌会
1、分组、讲规则
2、有学生选出评委组
3、分小组赛歌
4、教师小结赛歌情况并宣布获胜者名单
5、个人赛歌
6、教师小结赛歌情况并宣布获胜者名单
五、课后小结: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几首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歌曲和乐曲,感受到了不同的音乐和节奏,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让民族的音乐之花通过我们的传唱永开不败。
第二单元: 小朋友喜爱的歌
第一课时
课题:学唱歌曲《睡吧小宝贝》
教学目标:
1、爱唱爱跳是小朋友的天性,通过学习充满童真的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轻快活泼、优美宁静和幸福喜悦等音乐情绪,获得身心的愉悦。
2、能主动的参与演唱和表演活动,能和小伙伴一起合作创编歌曲,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唱歌状态,能自然运用呼吸,不喊唱,培养其良好的唱歌习惯。
教学重点:唱歌、表演
教学难点:根据歌曲的不同情绪,运用不同的情感表现歌曲情境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师:“小朋友,今天我想考考你们的耳朵,请你们听一段音乐,请你们根据音乐的情绪,用你们的动作表现出来。”生初听歌曲《睡吧小宝贝》,可让学生闭起眼睛仔细感受。
2、谈谈听后感受,提问:你觉得听了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这是首什么样的曲子?
3、生回答以上问题,师做阶段性小结:“这是一首哄小宝宝睡觉的歌曲,我们把这样的歌曲统称做“摇篮曲”,古今中外有很多摇篮曲式的歌曲,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我们中国的摇篮曲《睡吧小宝贝》。
4、师范唱,请生闭起眼睛感受旋律
5、师带读歌词
6、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7、指导:
a、学习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b、结束句引导学生用轻而慢的声音演唱,体现小宝宝已经慢慢的进入了梦乡。(跟琴单独唱结束句)。
8、跟琴完整唱
9、再听一次录音范唱,说说录音唱和我们唱的有什么不同?(录音范唱节奏较慢,师指导的稍轻快些)你们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跟钢琴伴奏唱或是跟录音唱)
10、歌曲表演
11、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课题:学唱歌曲《萤火虫》
教学目标:
1、爱唱爱跳是小朋友的天性,通过学习充满童真的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轻快活泼、优美宁静和幸福喜悦等音乐情绪,获得身心的愉悦。
2、能主动的参与演唱和表演活动,能和小伙伴一起合作创编歌曲,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唱歌状态,能自然运用呼吸,不喊唱,培养其良好的唱歌习惯。教学重点:、唱好《萤火虫》,并律动。
教学难点:、唱好《萤火虫》中连音线的三拍子处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1动作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睡吧小宝贝》
二、新课导入、律动导入:跟《萤火虫》伴奏音乐自由表演各种昆虫、小鸟飞翔的、师生交流:说说自己对萤火虫的了解、揭题:《萤火虫》、初步感受歌曲:聆听录音范唱,说说自己听歌曲后的感受
5、跟师读歌词,指导读好连音线3拍子时值处
6、生自己有感情的读歌词
7、跟录音默唱——轻声唱
8、指导唱:说说用什么样的歌声来表现萤火虫可爱的样子,并请生跟琴唱。指导唱好歌曲中连音线的地方
9、跟琴完整唱
10、跟录音表演唱
11、创编表演:跟小伙伴一起,分组进行歌曲创编表演
12、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学唱歌曲《小青蛙》
教学目标:
1、爱唱爱跳是小朋友的天性,通过学习充满童真的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轻快活泼、优美宁静和幸福喜悦等音乐情绪,获得身心的愉悦。
2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3良好的唱歌习惯。
、能主动的参与演唱和表演活动,能和小伙伴一起合作创编歌曲,感、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唱歌状态,能自然运用呼吸,不喊唱,培养其教学重点:唱好《小青蛙》中的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处。教学难点:律动、表演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跟音乐律动:《小青蛙》
2、导入:师出示青蛙的图片,请生说说有关于青蛙的小故事。
5来读
9、初听歌曲:请小朋友听听这首歌曲,然后给它起个名字。、揭题:《小青蛙》、模仿小青蛙的叫声,引出节奏:x0 x0| x0 x0|
6、用“呱”和“ke”、再听歌曲,说说青蛙在哪里唱歌、跟师读歌词、跟录音默唱——轻声唱
10、指导:指导唱好歌曲中象声词“呱”和 “ke”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处
11、用有趣,跳跃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12、跟琴完整唱
13、跟录音表演
14、歌曲创编
a、生自由创编歌词和表演方式
b、表演展示,师生互评价,鼓励学生用更多的形式进行表演
15、小结
第四课时
课题:听赏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教学目标:
1、爱唱爱跳是小朋友的天性,通过学习充满童真的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轻快活泼、优美宁静和幸福喜悦等音乐情绪,获得身心的愉悦。
2、能主动的参与演唱和表演活动,能和小伙伴一起合作创编歌曲,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唱歌状态,能自然运用呼吸,不喊唱,培养其良好的唱歌习惯。教学重点:律动、表演
教学难点:律动、表演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展示春天的画面,生说说春天的景色—(用《请你唱个歌吧》做背景音乐)
二、欣赏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1、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有关春天的歌曲,边听边想:歌曲中,你听到什么声音,这声音在什么季节可以听得到?——启发学生听出歌曲中杜鹃鸟的叫声。(边听,边用身体轻微的摆动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师打拍子)
2、生听后回答以上问题
揭题:《请你唱个歌吧》,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歌曲轻快优美,表现了小朋友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的感情,歌曲中有模仿杜鹃鸟的叫声,它用歌声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4、再听歌曲,说说,歌曲中有多少处模仿杜鹃鸟叫的声音,“咕咕!咕咕!歌声使我们快乐”这句为什么要重复,怎样唱好这样乐句?
5、用琴在全班指导唱这一句,体会大家兴致勃勃的听杜鹃唱歌的感情。
6、跟音乐轻声唱
7、师:春天还能听到哪些鸟的叫声?你能模仿它吗?
8、创编歌词,师示范
9、创编展示,师生互评
第三单元: 敲锣打鼓
第一课时
课题:学唱歌曲:《锣鼓歌》
教学目标:
本单元是从孩子喜欢的打击乐器——锣鼓入手,通过听赏《锣鼓冬冬响》、《金蛇狂舞》,演唱歌曲《锣鼓歌》,让孩子和锣鼓成为好朋友,从看、听、敲、表演等几方面认识锣鼓的形状,感受锣鼓的音色、音量,认识音乐中的力度符号,并能运用到歌曲中。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运用锣鼓为歌曲伴奏。
2、认识音乐中的力度符号,并运用到歌曲中。
教学难点:
1、能正确运用锣鼓为歌曲伴奏。
2、认识音乐中的力度符号,并运用到歌曲中。律动、表演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1、新课导入:观看河南民间锣鼓歌舞表演
3、跟着音乐律动,跟老师表演锣鼓舞
4、揭题:《锣鼓歌》,师简介歌曲
5、听音乐范唱,说说听后感觉,初步聆听歌曲
6、跟师读歌词,简单分析歌词意思
7、跟录音默唱——轻声唱
8、师指导歌曲情绪
9、跟琴完整唱
10、跟录音表演唱
11、歌曲表演展示,师生互评
12、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课题:听赏《金蛇狂舞》
教学目标:
本单元是从孩子喜欢的打击乐器——锣鼓入手,通过听赏《锣鼓冬冬响》、《金蛇狂舞》,演唱歌曲《锣鼓歌》,让孩子和锣鼓成为好朋友,从看、听、敲、表演等几方面认识锣鼓的形状,感受锣鼓的音色、音量,认识音乐中的力度符号,并能运用到歌曲中。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运用锣鼓为歌曲伴奏。
2、认识音乐中的力度符号,并运用到歌曲中。
教学难点:
1、能正确运用锣鼓为歌曲伴奏。
2、认识音乐中的力度符号,并运用到歌曲中。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四课。上节课介绍了,聂耳叔叔不但写了许多反映穷苦劳动人民生活的歌曲和爱国歌曲,还创作了优秀的民乐合奏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首——《金蛇狂舞》。
三、新课教学
1、初听音乐,初次感受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听赏与学习做以铺垫
2、师介绍歌曲背景、作者等知识。师:下面请大家再次听赏聂耳的民乐合奏曲《金蛇狂舞》,听时,请留意曲子的速度,并大胆想象“金蛇”和“狂舞”分别指的什么意思?
3、师:对“金蛇”指的是江面上比赛的龙舟;“狂舞” 指的是龙舟队争先恐后竞赛的场面。那么大家认为最能体现热烈气氛的是那两件乐器?
师:大家音乐感觉非常好啊,老师也认为是这两件乐器。下面我们就用锣和堂鼓做一个经常玩的“对击游戏”好不好?师:好,马上找到自己的音源,准备好了吗?
4、分段聆听
a第一乐段,谁能说说歌曲中表现了一个什么场面?
师:第一段中乐曲通过整齐有力的节奏,表现出了一个热烈的比赛开始时的场面。下面同位两个讨论一下,合作为这段音乐设计一个奋力划船的动作。
师:再次感受歌曲旋律,跟音乐律动。
b、第二乐段
师:好,第一段听赏完毕。我们要随着音乐进入比赛的第二阶段了。这时又出现了什么样的场面呢?请欣赏——
c、第三乐段
师:第二段音乐中运用“螺丝结顶”和“对答呼应”这两种手法,生动的表现出了龙舟赛中你追我赶的场面,可到底谁取得了胜利呢?请大家继续欣赏第三乐段!
d、完整体验
师:同学们,聂耳叔叔写的《金蛇狂舞》精彩吗?喜欢不喜欢?那好,咱们再听一遍,把你感受到的和学到的知识都表现出来(设计意图:此时在此完整复听,旨在将分段赏析的参与表现进行连贯的综合检验,巩固学生对各乐段的听辨反应和全曲完整的体验。)
四、综合游戏
师:大家积极性这么高呀!那我就再领大家做一个“赛龙舟”游戏。我们分成红、黄两队,那队在划龙舟时最团结,把主旋律唱的整齐流畅,便为胜利。开始活动后,各组先选出小组长把乐器和头饰领走。
五、小结
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世界
第一课时
课题:学唱歌曲〈小松鼠吃核桃〉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欢快的情感演唱和表现歌曲
2、能跟小伙伴进行合作创编歌曲歌词或动作。/
3、认识并能运用木鱼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歌曲,能运用活泼欢快的情感进行演唱
教学难点: 能唱准歌曲中下行小七度的跳进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教授新课
1、律动导入:跟师表演〈请你唱个歌吧〉
2、游戏:听音乐,比一比,看谁听的最仔细。师放歌曲〈小松鼠吃核桃〉,请生仔细听,然后以抢答的方式进行比赛。师提问: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歌曲中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情?你听了歌曲后有什么感觉?
3、师小结,并揭题〈小松鼠吃核桃〉,简单介绍傈僳族
4、再次感受音乐,请生跟着音乐模仿小松鼠活泼可爱的样子。
5、跟师读歌词
6、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7、跟琴轻声唱,师重点指导第一小结中下行小七度的音准,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歌声表现出小松鼠聪明伶俐、大胆灵巧的音乐形象。(师及时表扬、评价)
8、跟琴有感情的完整唱
9、分小组比赛唱
10、跟音乐完整的,带表演唱
三、歌曲创编表演
1、自由分小组进行歌词或是表演动作的创编,比一比,哪一组表演的最棒。——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表演,如分角色唱、表演唱等
2、创编表演展示,评出三星级表演明星,分别是有表情的演唱、自信的演唱和大胆的表演。全班对每一组上来表演的同学进行手势打分,并评出最佳表演者。
3、师做小结
第二课时
课题: 学唱歌曲〈老牛和小羊〉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有趣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
2、能初步尝试二声部的演唱,并能分辨声部的不同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歌曲,初步接触二声部演唱
教学难点: 能分声部演唱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今天我们一起坐火车到农庄去游玩好吗?请同学们上火车,我们马上要出发了!(播放歌曲〈火车开了〉,跟音乐律动)
2、“我们到站了,请听,是谁在欢迎我们啊?(聆听小牛和老牛的叫声,并让学生谈谈对小样和老牛两种声音的认识——老牛声音低,小样声音高)
3、你们真聪明,让我们一起来模仿老牛和小羊的叫声,注意两种动物在音色上的对比。
二、学唱歌曲
1、听到同学们的声音,他们高兴极了,忍不住唱起了歌,要和你们比一比,播放音乐〈老牛和小羊〉
2、揭题〈老牛和小羊〉
3、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4、跟琴唱,师指导,注意分辨老牛和小羊的不同声音
5、分角色表演唱
6、跟录音完整唱
三、小结
第三课时:
课题:学唱〈老牛和小羊〉的第二声部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有趣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
2、能掌握第二声部的演唱,并能分辨声部的不同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歌曲,初步接触二声部演唱
教学难点: 能分声部演唱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老牛和小羊〉
二、学唱二声部
1、师简要介绍二声部歌曲的唱法
2、学生分为两组,分别练习老牛和小羊的声部,然后在师的指挥下,两个声部同时唱。(注意声部间的协调,控制好音量,培养学生间的合唱意识)
3、跟琴完整唱
4、跟录音齐唱,比一比,哪个声部唱的最好,谁最有表情
5、小结
第四课时:
1能力。
课题: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加强巩固本单元以及之前所学的歌曲,提高学生的演唱、在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教学难点:学生有针对性地点评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组。
5一、进行班级歌曲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评比出最优秀的小、将要求
2、明确目标、分组
4、动物名称、比赛
6、评奖
二、教师组织学生对歌咏比赛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
三、教师总结
第五单元:鱼米乡
第一课时
课题:学唱歌曲《同同飞》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初步了解湖南歌曲风格,引发学生对我国修理江山和丰富的资源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用自然、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演唱和提问:“小蜜蜂找到了几朵花”让提醒学生注意这首歌曲的特点,每一句的最后一个音都落在6上。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歌曲导入:
1、游戏导入:教师、学生自由结组打花巴掌,当学生兴趣浓厚时教师引导学生读《同同飞》歌词,熟读后让学生边读歌词边打花巴掌,让学生在游戏中熟记歌词,(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在学生游戏时多次播放)
2、揭题:《同同飞》
3、跟音乐律动
4、跟音乐默唱——轻声唱
5、跟师琴唱,并指导
6、跟音乐表演唱、三、创编、表演
1、分小组在老师的动作上进行改编,或是自由改编歌词
2、创编成果展示
四、小结
第二课时
课题:听赏歌曲《斑鸠调》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听赏歌曲《斑鸠调》,感受江西地区乡土风味的曲调,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鼓励学生尝试用颜色表达歌曲情绪。
3、让学生初步了解江西的基本情况,引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自豪感。
4、通过了解鸟类活动,引发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尝试用颜色表达歌曲情绪
2、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聆听音乐
教法:情景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体验感受、分析讨论、想想做做
教具:
1、让学生课前收集各种鸟类的图片和影视资料
2、手风琴、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后在班上汇报。
2乐《斑鸠调》)
7跟录音哼唱
8、请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有关鸟类的资料,跟身边小伙伴说说,然、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各种鸟类的图片,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背景音、师简单介绍斑鸠,并出示图片。、模仿斑鸠的可爱的样子、揭题:《斑鸠调》,这是一首4/2拍的江西民歌,请你们听听、生仔细聆听《斑鸠调》感受歌曲中风趣灵巧的声音。、仔细听歌曲,引导学生聆听歌曲中独特的民族风味的衬词。可轻声、再次欣赏歌曲,引导学生跟着音乐律动
9、引导学生用颜色表达情绪:
a、师播放歌曲第一段,请学生说说可以用什么颜色表达歌曲情绪
b情绪
c
1、师放第二、三段,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用颜色或者是图画表达歌曲、展示作品,生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师生互评,谈谈感受、启发学生说说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鸟类、小结,全班在歌曲《斑鸠调》的音乐中离开教室 第三课时 课题:学唱歌曲《彩龙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