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东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广东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
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省交通厅 公安厅 发展改革委 经贸委 质监局
安全监管局 工商局 物价局 法制办
(2004年6月15日)
经国务院同意,交通部、公安部、发展改革委、质检总局、安全监管局、工商总局、法制办联合以交公路发„2004‟219号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决定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指示精神,全面展开我省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根据该《实施方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治理工作的目标
按照国家确定的治理工作指导思想、原则和总体目标要求,坚持以“人、车、路”协调发展的方针,对货运机动车辆超限超载进行综合治理,确保实现国家既定的阶段性目标:一是用1年时间对车辆的超限超载、“大吨小标”、非法改装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力争使车辆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车辆核定吨位失实的现象得到纠正;二是通过3年左右时间的综合治理,力争使
—1—车辆超限超载运输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车辆基本杜绝。通过严格执法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道路运输行为规范,运价合理,逐步建立起开放、公平、健康的道路运输市场。
二、治理工作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一)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从2004年5月20日起,用1个月的时间,围绕超限超载的危害、治理的意义与目的、治理标准与政策法规、措施等内容,进行系列宣传和报道,使超限超载的危害性家喻户晓,特别是让货运司机知道经过1个月的宣传期后,要在全国范围内对超限超载车辆依法实行治理,从而形成强大舆论氛围。
一是新闻媒体宣传。商请省委宣传部牵头,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配合,组织省内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进行系列宣传报道;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安、交通部门联合发布通告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邀请专家就超限超载危害性发表文章,并展开讨论。
二是路面宣传。由省交通厅牵头,公安厅配合,编写路面宣传标语口号,及有关宣传资料,印发各地区和交通、公安部门进行广泛宣传,并在公路和附属设施设臵限载交通标志。
三是走访重点企业。由省经贸委会有关单位,负责组织对大宗原材料生产企业(如煤、电等厂矿)的走访,召开座谈会宣传—2— 有关治理政策,并帮助企业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省交通厅负责组织对大型运输企业的走访,宣传有关治理政策,要求国有大型运输企业按国家规定合理规范地从事道路运输。同时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各行业协会深入企业做好具体的宣传工作。
(二)全面清理整顿车辆“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行为 1.对在用“大吨小标”车辆吨位恢复工作
由省公安厅按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的“大吨小标”车辆恢复吨位的要求、具体车型和相关技术参数,负责制定我省“大吨小标”车辆恢复吨位工作的具体措施,并在全省组织实施。在用“大吨小标”车辆的标准吨位恢复工作力争在2004年底完成。
“大吨小标”车辆的车主在公安机关规定的时间内,向车籍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恢复标准吨位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更正车辆的核定载质量,免费换发车辆行驶证;如机动车档案中收存合格证的,还应当对合格证进行更正。各级交通部门对其以前应缴纳养路费等交通规费的吨位差额部分不再予以追缴,并对恢复吨位后的营运车辆免费换发道路运输证。
在省公安厅规定的时间内,对在公路上行驶的“大吨小标”车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责令车主限期恢复,并将违章情况抄告车籍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年检时发现未恢复的,强制更正核定载质量。
—3—集中治理结束转为日常治理以后,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部门发现的“大吨小标”车辆,车籍属本省的,交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强制更正核定载质量,并按规定给予处罚;由交通部门追缴该车辆吨位差额部分的交通规费。车籍不属本省的,由执法部门按规定给予处罚,并抄告车籍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2.对汽车生产厂家生产“大吨小标”车辆的治理工作 由省质监局牵头,对2004年4月1日国家发布的《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进行宣传。由省经贸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质监局等有关部门制定具体措施,督促检查各汽车生产厂家严格按照上述国家强制性标准生产汽车,规范车辆的生产行为。
汽车生产厂家不按国家强制性标准生产的汽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一律不予上牌、上路。否则,追究有关单位有关人员责任。
汽车生产厂家出厂“大吨小标”车辆是违规违法行为,各生产厂家有义务和责任无偿对错误的标定进行更正恢复。对拒不恢复更正的汽车生产厂家,有关部门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坚决清理查处;情节严重的,要依法取消企业生产资格。
3.对车辆非法改装企业的治理工作
由省经贸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对全省车辆非法改装企—4— 业的调查,了解非法改装企业产品合格证的来源,并将情况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出卖、转让车辆产品合格证的要依法严厉打击。
由省工商局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公安厅、交通厅、质监局等部门在全省范围内对车辆非法改装企业进行整顿,特别是对一些重点地区要采取联合行动进行集中整治,以规范车辆改装秩序和行为。各级工商部门负责对已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含有汽车改装业务的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将名单与经贸等部门进行核对,经贸等部门重新审查不合格的,通知工商部门责令企业办理经营范围变更或注销手续。对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汽车改装的企业,要按照无证经营的规定,坚决予以取缔;对虽经批准但经质监部门鉴定为不按国家规定或者超范围对车辆擅自进行改装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工商部门应将处理企业违法的情况抄告相关的行业主管部门。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要对擅自改装车辆的车主依法予以处罚。
(三)设臵检查站(点),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集中治理 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从2004年6月20日起,利用1年时间,由各级交通、公安部门按照“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的要求,采取固定检查和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集中治理。
1.由省交通厅会同省公安厅制定全省路面集中治理的具体
—5—方案措施,并组织落实。为便于管理,规范执法,原则上各级交通和公安部门在同一站(点)执法,分阶段推进治理工作。先在省政府已经批准的50个交通稽查站开展,一个月后,逐步扩展到省际和主要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费站设臵的10个临时检查站。从今年9月份开始,各地级以上市设立1个流动执勤点,对重点路段进行治理。高速公路临时检查站、各市流动执勤点由各市交通、公安部门联合采选,经省交通厅、公安厅实地察看认可,上报省政府审批后予以公布。执勤点要在与之相配套的卸载场的设施、设备和手续完善的基础上方可运作。
2.各级交通、公安部门在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加强配合、各司其职”的原则,共同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在集中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期间,交通、公安部门的执法人员要依照各自职责和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安排部署,防止失管失控。依法设臵固定或临时检查站和流动执勤点,要选择、配备必要的称重设备、卸载机具和卸载场地,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检测和卸载。
为规范管理和有利于接受社会的监督,全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执勤点统一悬挂“广东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执勤点”的牌子(附件),并公布处罚标准和依据、收费项目和标准、投诉电话等,接受咨询和监督。
各级交通、公安部门执法人员必须着装整齐,佩带执法证件,—6— 做到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热情服务。
3.由省交通厅专题报请省财政厅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补助各市配备执勤点的设备、卸载机具、修建或租用停车场地,以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各级人民政府也要安排专项经费,贴补执勤点的开支,确保执勤点正常运作。
4.严格执行统一的超限超载认定标准。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超限超载行为:
①二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20吨的;
②三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30吨的(双联轴按照二个轴计算,三联轴按照三个轴计算,下同);
③四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40吨的; ④五轴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0吨的;
⑤六轴及六轴以上车辆,其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 ⑥虽未超过上述五种标准,但车辆装载质量超过行驶证核定载质量的。
各级交通、公安部门对机动车超限超载的认定,必须经科学检测,严禁以目测或凭经验对车辆超限超载进行判定,并要严格按照上述标准认定和纠正超限超载车辆。在集中整治期间,交通部门主要负责第①至⑤种情形的认定和查处;公安部门主要负责第⑥种情形的认定和查处。交通部门在实施卸载、处罚并纠正违法行为后,要在开具给当事人的法律文书上记载卸载车号、时间
—7—以及卸载前、后载质量,所载货物的名称及保全价值,当事人应签字确认。当事人拒绝签收法律文书的,执法人员应将当事人拒签的情况、时间、地点记录在案,并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签名,也可邀请在场的其他部门执法人员作证。
5.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各级交通、公安部门在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中,必须坚持卸载与处罚相结合,对于车辆第1次超限超载且能主动卸载的,要以教育为主,不予罚款、不收取公路补偿费,但应在车主道路运输证的附页上进行超限超载违章登记,并将车辆违章情况抄告车籍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于车辆超限超载超过2次(含2次)的,除实施卸载和登记外,交通部门还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的规定,对单车处以每次不超过1000元的罚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还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扣留机动车至违法状态消除,对单车每次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对其中超载30%以上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还可同时对车辆所属运输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将超限超载车辆违章情况抄告车籍地省级交通部门予以处理。
对超限超载车辆实施卸载前,由交通、公安部门的执法人员告知车主或者司机自行卸载。需要提供协助卸载和保管货物的,交通部门应协助联系有能力的企业为其卸载和保管货物,相关的收费标准按省物价局公布的标准执行。交通部门可根据卸载货物—8— 的种类提供不超过3天的免费保管时间,并将保管货物有关事项书面告知当事人。卸载货物保管期限届满,经通知仍不运走的,按规定变卖,扣除相关费用后,如有余额,通知当事人领取,当事人逾期不领取的,按照有关规定上缴财政。因当事人提供的地址不详或不准确,不能送达通知而造成货物损失的,由当事人自己承担责任。
装卸费、保管费、公路补偿费的收费标准由省交通厅拟定,报省物价局核定并公布。
6.突出重点,分阶段进行整治。在集中治理工作全面开展的第1个月,要以车货总重超过20吨的超限超载车辆为重点,对车货总重不超过20吨的车辆暂时不予卸载和处罚。从2004年7月20日起,对所有的超限超载车辆进行集中治理。
另外,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车辆。对长、宽、高超限但重量不超限的不可解体物品和冰箱、彩电、汽车等规则尺寸物品的运输车辆,不予卸载;对蔬菜瓜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油汽等化学危险品专用运输车辆,原则上不实施卸载措施。但对上述情况都要实行现场告诫、登记,并将违章情况通报车籍地有关部门处理,车籍地交通、公安部门要加强对这类车辆的管理,控制其超限超载运输;对于超限超载登记超过3次的,由车籍地交通部门取消其经营性运输从业资格。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惠州、茂名市的交通、公安部门要特别加强对运输油汽等化学危险品的—9—专用车辆的管理,严把出口关,严禁超限超载车辆出厂门。
(四)采取经济手段,调节车辆超限超载的利益关系 1.省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交通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合理确定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适当降低多轴大型车辆收费标准;要建立和完善车辆通行费标准确定的听证制度,推进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进程,以减少营运性车辆的运输成本。
2.省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修改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使用办法。在解决车辆“大吨小标”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按照车辆行驶证核定吨位收取公路养路费等交通规费,实现车辆出厂标定吨位、行驶证核定吨位、车辆缴费计量吨位的统一。
3.在国家公路养路费征收管理新政策出台之前,我省要暂按车辆行驶证核定的吨位计量征收公路养路费等交通规费。“大吨小标”车辆恢复吨位后,按照恢复吨位后的行驶证核定吨位计量征收;对于车货总质量超过55吨的重型车辆,其公路养路费等交通规费的征收计量吨位暂按照本实施方案确定的车辆超限标准(即车货总质量)扣除车辆自重后的吨位来征费计量。已实行规费包交的车辆,各级交通部门要按要求退还多征部分费用,以确保交通规费征收标准与车辆超限超载认定标准的一致性。
(五)整顿道路运输市场秩序
从2004年5月中旬起用1-2年左右的时间,由交通、发展改革、—10— 公安、工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对全省道路运输市场进行全面整顿。
一是省交通厅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优化运输结构的措施,鼓励厢式货车、专用罐体货车的发展与更新,通过市场机制提高营运性运输车辆的市场准入条件,促进运输企业规模化发展,调整运力和车型结构。
二是省物价局要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清理整顿道路运输收费,取消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减轻运输经营者的负担。
三是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地区的货运代理机构进行全面调查摸底,规范无车承运人的经营行为和收费标准,用现代物流理论,提升道路货运的组织化程度和技术,创新货运组织方式,促进道路货运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实现运输供需信息在货主与车主之间的直接、快速交流,减少运输收益在中间环节的流失,提高运输业主的效益。
四是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力量,集中打击货运“黑车”;加强与驻地军分区(警备区)、武警部队的联系,协调军分区(警备区)、武警等有关部门对军、警车辆和假冒军、警号牌车辆的违章超限超载行为进行治理。规范运输行为,促进公平竞争。同时,出台鼓励道路货运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引导运输业主守法、诚信、规范地从事道路货物运输,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方
—11—面的调节作用,确保运输价格处于合理的水平。
五是省交通厅要建立健全道路货运经营管理相关制度。各级交通部门要对辖区内货运经营企业和营业性货运驾驶员建立信誉档案,实行违章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的登记、抄告和公告制度。对于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登记,以及执法部门抄送来的车辆超限超载信息,要及时予以公告。同一车辆被交通部门公告超过2次,或者同一运输企业被公告的超限超载营运货车超过该企业营运货车总数5%的,要降低该企业的资质等级,取消违法驾驶员的营业性运输从业资格。
六是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建筑施工、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领域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实施监督管理。对上述企业的车辆超限超载、接受超限超载车辆以及“假军车”运输服务的,要依法予以处罚;由此引发安全事故的,按有关规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三、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抓好这项治理工作,在全省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的框架内,由游宁丰副省长任组长,省交通厅、公安厅、发展改革委、经贸委、质监局、安全监管局、工商局、物价局、法制办等部门各指定一名—12— 领导组成全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期间,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各地开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由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人员组成,办公室设在省交通厅,办公室主任由省交通厅陈自昌副厅长兼任。领导小组每阶段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听取治理工作情况汇报,解决治理工作中需要部门协调的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工作简报,发各有关单位。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抓好各项治理工作的落实。各级领导小组的组成部门要按本方案确定的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配合和协作,建立起部门和区域的协调运作机制,随时处理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二)行动计划
全省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从2004年5月中旬开始,力争用1年时间完成,治理工作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04年5月中旬至2004年6月20日,为宣传和准备阶段。主要是集中进行宣传,同时启动“大吨小标”车辆恢复吨位工作和经济调节措施的制定,在此期间,各地有关部门要完成执法人员的集中培训、治理超限超载检查站点及称重设备、卸载机具和卸货场地等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从2004年6月20日至2005年2月28日,为路面集中治理阶段。从6月20日上午9时起,各地交通、公安部门对在公路上
—13—行驶的超限超载车辆同时进行统一集中治理。对不听劝告继续进行超限超载运输、继续使用“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车辆的驾驶员或车主进行严肃查处。
第三阶段从2005年3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为总结验收阶段。全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将对各地治理工作进行抽查验收,并召开会议对全省治理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将治理工作情况报告省政府和全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第三阶段结束后,路面治理工作由统一集中治理转为日常治理,由各地按规定持续开展工作。同时要按照要求,继续抓好经济调节、道路运输市场整顿的后续工作,确保长效治理的成效。此外,省各有关部门要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修改有关公路设施保护的法律、法规,使治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巩固治理成果。
(三)注意事项
1.在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治理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开展超限超载治理的根本目的是规范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道路运输环境,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不能因为治理而影响经济正常运行。
二是要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超限超载治理涉及部门多,治理难度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共同做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贯彻和落实。
—14— 三是要处理好与车主、货主的关系。治理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法制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治理,创造良好的运输环境,使运价趋向合理,运输成本降低,让车主和货主能够获得合理的运输经济效益。
四是处理好执法与管理的关系。不能单纯以治代管或者罚款了事,要规范收费行为,严禁在治理工作中违反规定乱收费。要积极探索采取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堵疏结合,防止一治就死、一放就乱。
五是处理好治理工作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坚持一手抓治理超限超载不放松,一手抓维护社会稳定不动摇。建立健全预防、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的应急措施,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2.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执法水平。各级交通、公安部门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和培训活动,让他们全面了解中央的精神,掌握政策,为治理工作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
3.加强信息通报与沟通工作。各地在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期间,要实行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各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和各组成部门,要明确有关工作的负责人和联络人,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对治理期间群众反映的问题、运输价格变化情况、干线公路上的货车流量情况、煤粮油等国家重要物资的运输情况和价格波动情况等,要及时收集、分析、研究和解决,—15—并定期向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对于重大问题,要立即报告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以便及时妥善解决,避免事态扩大。
4.建立应急机制,及时处理突发性事件。在超限超载集中治理期间,各级人民政府要针对可能发生运输紧张的事件,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各级公安部门要针对可能发生聚众闹事等突发性事件,制订相应的应急预案。
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依法打击借机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加强对有关收费行为的监督检查,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各级交通部门要组织好骨干运输企业,合理调度运力,确保治理期间物资的正常运输。各级公安部门要安排适当警力,维护公路交通、治安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5.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确保罚款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上缴国库。在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期间,对当事人作出的罚款处罚,由当事人到执勤点当地财政部门指定的银行缴交罚款;执勤点因交通不便等原因,当事人向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的,由所在地财政部门通知指定银行派员到执勤点收取罚款,并必须统一使用财政部门的罚款专用票据。
—16—
第二篇:车辆超载超限治理实施方案
附件1
治理车辆超载超限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我省治理车辆超载超限工作机制,着力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护公路基础设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研究,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加强车辆超载超限治理(以下简称“治超”)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1年时间的集中治理,有效遏制严重超载超限违法行为,“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车辆基本杜绝,进一步规范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行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路设施完好。
二、工作任务
(一)严把车辆生产、准入和审验源头关
由经济和信息化部门牵头,工商、质监等部门配合,全面排查省内货车生产企业,公布合法生产企业名单,严厉查处违规生产企业。对“大吨小标”等不符合国家公告标准的车型,一律禁止在省内销售,并依法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更正或撤销其相关产品《公告》。(2014年2月底前完成)
由工商部门牵头,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配合,全面排查省内货车销售企业,凡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非整车出厂货车一律禁止销售,对违规销售行为进行严肃查处。(2014年2月底前完成)
公安部门要严格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公告办理车辆注册登记,对非法改装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货车不得进行注册登记和审验,审验发现非法改装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货车要责令进行纠正,交通运输部门不得办理道路运输证和定期审验。(即时执行)
(二)严把车辆改装的源头关
由工商部门牵头,公安、经济和信息化、交通运输等部门配合,对改装机动车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非法改装、拼装机动车的企业或场所,依法予以取缔。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工商、公安等部门配合,对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全面排查,企业非法改装货车行为一经查实,吊销其维修生产许可。(2014年2月底前完成)
(三)严把货物装载源头关
各地人民政府要组织安监、公安、交通运输和农业(农机)等部门,加强对容易发生超载超限的矿山、水泥厂、沙石料场等货物集散地的监管,以政府名义向社会公布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联合驻点或巡查监管制度,坚决制止超载超限车辆出场、出站。(2014年1月底前完成)
各地交通运输、公安部门从即日起迅速摸清辖区底数,建立基础台账,一对一与当地货运企业和业主签订一律不得超限超载的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凡核发了“运输许可证”的企业、业主和货场由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签订,运输型拖拉机由农业(农机)部门负责签订,其他由公安部门负责签订。(2014年2月底前完成)
(四)严把高速公路入口关
由公安部门牵头,当地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门、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配合,2013年12月14日至16日排查并确定辖区内高速公路入口管控点,拟定并分批公布高速公路货车可通行入口名单(2013年12月18日前公布第一批名单,2014年1月20日公布第二批名单,2014年3月底前公布第三批名单)。高速公路营运公司按照时间进度安排在相关高速公路入口前提前配备称重设施设备、设置限高门架和警示标志标牌,有条件的要设置渠化货车专用通道、劝返专用通道等。高速公路入口以外的疏导、劝返及有关维稳工作由辖区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由公安部门牵头,当地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门、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配合,在高速公路省界入口加强对入川货车的管控。有条件的,要在站前收费广场渠化货车专用通道、设置移动称重设备,在货运车辆进站前实施检测,对检测出的超载超限货运车辆直接劝返;无条件的,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设点联合执法,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配备移动称重设备、设置治超警示标志,提示进入的违法超载超限车辆就近驶离高速公路。加强省际间治超信息沟通,对违法超载超限车辆实施有效管控。(即时执行)
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公安部门、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配合,合理统筹规划、调整完善治超监控网络,形成源头监管点、治超检测站、卸货场、流动检测车互联互动、相互补充的治超监控网络体系。(即时执行)
(五)严把路面管控关
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在省政府批准的固定超载超限检测站、高速公路入口管控点,实行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联合治超,落实抄告制度。公安部门要在检测站设立警务室并常驻警务人员。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各自职责,对车辆超载超限、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实行一站式查处,禁止以罚款或收费代替卸载。加强高速公路路面巡逻,发现超载超限货车引导就近驶离高速公路,并按照车籍地原则对货运车辆违法情况抄告相关部门。(即时执行)
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交通运输部门负责落实超载超限检测站称重、卸载机具设备和卸载场地等及配套政策。对经检测确认严重超载超限的车辆,交通运输部门要依法严格实施卸载,违法状态未消除的,不得放行或准予继续行驶公路。对发现的非法改装车辆,公安部门要依法顶格处罚,并现场予以切割。要加大对违法超载超限驾驶人员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违法记分制度。(即时执行)
(六)强化施工、应急救援路段交通安全管理 由公安部门牵头,高速公路营运公司、交通运输部门配合,加强高速公路维护和事故现场安全管理。可能影响通行安全时,由公安部门实施交通管制,封闭施救路段,实施对面道路半幅双向方式通行,确保不发生二次事故。(即时执行)
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严格施工审批和过程监管,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按照许可的施工方案施工,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公安部门负责施工路段的交通安全监管。(即时执行)
高速公路营运公司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配足应急救援人员和设备,落实应急保障措施,确保快速、有效处置突发状况;配合公安部门加强清排障服务,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提高事故应急救援效率,尽可能减少对道路通行安全的影响。(即时执行)
(七)加强政策引导,推进长效治理
由财政部门牵头,国税、交通运输等部门配合,研究起草交通运输企业补贴政策并报省政府审批,鼓励交通运输企业做大做强。
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财政、税务等部门配合,研究起草货运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实施方案并报省政府审批,筛选出一批基础条件较好、辐射能力较强、管理较为规范的货运企业予以重点指导并予以相关政策扶持,引导道路货物运输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经营。(2014年3月底前完成)
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配合,研究起草货运车辆公路通行费优惠政策并报省政府审批。(2014年3月底前完成)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一是各地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车辆超载超限治理工作的领导,市(州)长、县(市、区)长是第一责任人,把治超工作列入各级政府工作目标,制定治超责任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责任追究。二是进一步落实有关部门的责任,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行业监管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部门间、区域间的沟通、协作,重点强化源头管理和路面联合执法工作机制。三是2014年2月底前各地要落实治超工作机构、编制、人员及经费。
(二)强化监督检查,规范执法行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依法治超,提高执法效率。坚持明查暗访,对典型的违纪违法问题要严肃处理。对货运车辆拒检逃逸、聚众闯卡、故意滞留阻塞交通等影响和破坏治超工作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要组织力量开展专项整治,依法予以打击。
(三)逗硬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省政府将把治超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并由交通运输厅、公安厅、省政府督查室进行督查督办,对治超工作不力、违法超载超限运输未能得到有效遏止的市(州)及有关单位将严肃追究责任。各地也要将治超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内容。
第三篇:市治理车辆超载超限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治理车辆超载超限工作机制,着力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保护公路基础设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省上统一部署,从2014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加强车辆超载超限治理(以下简称“治超”)工作,现结合我市“双超”治理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1年时间的集中治理,有效遏制严重超载超限违法行为,“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车辆基本杜绝,进一步规范道路货物运输经营行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任务
(一)严把车辆生产、准入和审验源头关。
由经济和信息化部门牵头,工商、质监等部门配合,全面排查市内货车生产企业,公布合法生产企业名单,严厉查处违规生产企业。对“大吨小标”等不符合国家公告标准的车型,一律禁止在市内销售,并依法申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更正或撤销其相关产品《公告》。(2014年2月底前完成)
由工商部门牵头,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配合,全面排查市内货车销售企业,凡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非整车出厂货车一律禁止销售,对违规销售行为进行严肃查处。(2014年2月底前完成)
公安部门要严格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公告办理车辆注册登记,对非法改装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货车不得进行注册登记和审验,审验发现非法改装等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货车要责令进行纠正,交通运输部门不得办理道路运输证和定期审验。(即时执行)
(二)严把车辆改装源头关。
由工商部门牵头,公安、经济和信息化、交通运输等部门配合,对改装机动车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非法改装拼装机动车的企业或场所,坚决依法予以取缔。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工商、公安等部门配合,对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全面排查,企业非法改装货车行为一经查实,吊销其维修生产许可。(2014年2月底前完成)
(三)严把货物装载源头关。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要组织安监、公安、交通运输和农机等部门,加强对容易发生超载超限的矿山、水泥厂、沙石料场等货物集散地的监管,以政府名义向社会公布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联合驻点或巡查监管制度,坚决制止超载超限车辆出场、出站。(2014年1月底前完成)
各区市县交通运输、公安部门从即日起迅速摸清辖区底数,建立基础台账,一对一与当地货运企业和业主签订一律不得超载超限的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凡核发了“运输许可证”的企业、业主和货场由交通运输部门负责签订,运输型拖拉机由农机部门负责签订,其他由公安部门负责签订。(2014年2月底前完成)
(四)严把高速公路入口关。
由公安部门牵头,当地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门、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配合,2013年12月14日至16日排查并确定辖区内高速公路入口管控点,拟定并分批公布高速公路货车可通行入口名单(2013年12月18日前公布第一批名单,2014年1月20日公布第二批名单,2014年3月底前公布第三批名单)。高速公路营运公司按照时间进度安排在相关高速公路入口前提前配备称重设施设备,设置限高门架和警示标志标牌,有条件的要设置渠化货车专用通道、劝返专用通道等。高速公路入口前管控点的管控、疏导、劝返及有关维稳工作由辖区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控点的称重设备、办公临时用房等设施由高速公路营运公司负责提供。
由公安部门牵头,各区市县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门、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配合,在高速公路省界入口加强对入川货车的管控。有条件的,要在站前收费广场渠化货车专用通道、设置移动称重设备,在货运车辆进站前实施检测,对检测出的超载超限货运车辆直接劝返;无条件的,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设点联合执法,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配备移动称重设备、设置治超警示标志,提示进入的违法超载超限车辆就近驶离高速公路。加强市际间治超信息沟通,对违法超载超限车辆实施有效管控。(即时执行)
由交通运输部门牵头,公安部门、高速公路营运公司配合,合理统筹规划、调整完善治超监控网络,形成源头监管点、治超检测站、卸货场、流动检测车互联互动、相互补充的治超监控网络体系。(即时执行)
(五)严把路面管控关。
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在省政府批准的地方公路固定超载超限检测站、高速公路入口管控点,实行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联合治超,落实抄告制度。
高速公路入口管控点由公安部门牵头,交通部门配合实行24小时不间断管控,每个管控点的人员配备不少于8人(公安4人,路政、运管各2人),实行3班倒。
第四篇:郴州市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郴州市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情况汇报
(摘自郴州市政府向省人民政府有关治超工作的汇报材料)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十九日)
一、我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基本情况
货运车辆非法超限超载严重损害公路基础设施,影响公路交通安全畅通,引发大量道路交通事故,扰乱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危害深远。据统计,70%的道路安全事故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50%的群死群伤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与超限超载有直接关系。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在全国都是一个难题,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明确要求坚决治理,不能半途而废。郴州是全省重要的资源生产和运输大市,地处交通要冲,受经济结构和利益驱动的双重影响,车辆非法超限超载运输屡禁不止,一度成为全省“重灾区”。2004年6月全国统一治超后,我市相应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由于对治超工作认识不高、措施不硬,没有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治超格局,效果很不理想。尤其是2007年高速公路实施计重收费和2009年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大量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分流到我市国、省干线公路,车辆超限超载呈愈演愈烈之势,严重损坏公路基础设施,扰乱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治超工作形势逼人,刻不容缓。为此,我市决定自2010年3月开始,在全市开展货运车辆非法超限超载集中整治大行动,并根据整治效果决定整治时间,逐步建立长效治理机制。3月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全市车辆超限超载集中整治动员大会,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郴州军分区主要领导和各县市区长、分管交通的副县市区长、市县区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相关企业代表260多人参加了会议。3月16日,全市统一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治超启动仪式,4000余人整装上岗,新一轮“无缝隙、拉网式”治超总行动全面启动。10月27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强化治超工作会议,肯定了八个月的集中整治工作成绩,查问题找差距,自我加压,再次部署了以源头治超为重点的飓风行动、以打击非法改装车辆上路行驶行为为重点的霹雳行动、以打击边界违法“双超”为重点的闪电行动、以强化路面治理为重点的雷霆行动、以掀起宣传治超风暴强大声势为主题的聚焦行动,分别明确了期限要求、责任要求和效果要求,提出了将超限超载率控制在1%以下的总目标。通过九个月的不懈努力,全市车辆严重超限超载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大幅减少,公路运输秩序明显好转,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明显提升,治超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和阶段性成效。
一是超限超载率大幅下降。超限超载率由治超前的86.49%下降到0.88%,车货总重55吨以上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基本消除。
二是公路设施得到有效保护。公路好路率、通畅率大幅提升,大面积长时间交通堵塞现象基本消除。几条重要煤运公路过去每天长时间交通阻塞,治超以来还未发生一次较长时间、较大面积堵车现象。
三是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今年1至11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次数减少67次,下降22.79%;死亡人数减少31人,下降29.81%;受伤人数减少95人,下降23.69%;直接经济损失减少123万元,下降70.49%。
四是运输市场秩序稳定有序。今年1至11月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增营运货车3679台,新增货运从业人员3316人,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增长29.7%,客运正点率达99.68%,长途货运运价合理回升30%以上。
五是郴州的治超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7月8日《湖南日报》特别关注栏目整版推介郴州治超做法,并呼吁全省一盘棋治超。省纠风办以《纠风专报》形式向省委、省政府领导报告了郴州治超工作,刘力伟副省长在《纠风专报》上批示:“郴州的经验很好,请省公安厅交管局研究,在全省开展集中治超行动”。韩永文副省长批示省治超办、省交通厅阅办。
二、我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主要做法
(一)政府治超
我市治超的显著特点是由过去的部门行为提升为统一领导、各方联动的政府行为。一是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治超工作非常重视,思想高度统一,态度十分坚决,市人大、市政协给予了全力支持。市委书记戴道晋明确指示“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开展治超工作,坚持下去,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抓紧抓好,一抓到底”,“治超工作要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市长向力力亲自主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治超工作,深刻指出“抓治超就是抓科学发展”、“抓治超就是抓优化环境”、“修路重要,治超更重要”,“掀起治超风暴,强力推进治超,保畅通、保安全、保民生”。治超风暴行动期间,市领导轮流值班,督查治超风暴行动。市长向力力带头第一周值班,采取深夜暗访和现场督查的方式,深入6个县市区督查治超工作,亲自拦车检查,亲自指挥查处非法改装车辆的窝点,反复强调“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治超以来,共召开全市性治超工作会议8次,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治超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余次,亲临一线督查30多次。特别是市长向力力6次上路拦车,不仅作出了表率,更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坚定治超的决心和态度。二是健全机构。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毕华担任组长,首建中、雷晓达两名副市长和军分区王喜滨副司令员任副组长,19个部门25名处级领导干部为领导小组成员,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市治超办主任。市治超办设在市公路局,并从相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集中办公。各县市区政府参照市治超领导小组规格相应成立了治超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三是完善制度。市政府出台了《郴州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管理暂行办法》、《郴州市车辆超限超载集中整治工作方案》、《郴州市治理非法车辆超限超载责任追究暂行办法》、《郴州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全市治超工作的意见》、《郴州市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理超限超载暂行办法》、《郴州市治超风暴行动方案》、《郴州市治超风暴行动专项考核办法》,市纪委监察局出台了《郴州市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关于开展对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专项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对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监督的通告》。治超是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形成全力。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解决了治超职责不够明晰、责任义务不够明确、处理不能到位等问题。四是明确责任。明确规定县市区政府是治超的责任主体。县市区长为第一责任人。市直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为监管责任主体和第一责任人,初步建立了“管理无缝隙”、“责任网格化”的监管模式。市政府将治超工作纳入了对各县市区、市直相关责任部门的绩效评估考核范围。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出台方案,积极部署,落实责任,形成了政府主抓、各块结合、区域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为治超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强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重拳治超
治顽症,排“毒瘤”,须下猛药,针对我市日益猖獗的“双超”现象,市委市政府目标明确,提出决不要“带血带泪的GDP”,以铁腕治超的精神气概,像抓煤矿安全生产整顿一样抓治超,坚定不移,坚持到底。一是重拳出击。提出了“三个明显”的工作目标(源头治理有明显效果;路面执法有明显成效;运输环境有明显改善)、“四个坚决禁止”的强硬要求(坚决禁止车辆非法改装行为;坚决禁止道路货物运输源头超限超载行为;坚决禁止非法改装车辆上路行驶;坚决禁止车货总重超过55吨以上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过桥行驶)、“四个严厉查处”的工作重点(严厉查处非法改装拼装车辆,从载体环节消除“双超”行为;严厉查处“双超”源头,从装载环节规范车辆配载秩序;严厉查处非法改装车辆上路行驶,从运输环节切断不当利益链条;严厉查处路面“双超”,从路面管控环节消除违法运输现象)、“六个一律”综合治理措施(车辆超限超载一律从严处罚;车货总重55吨以上非法车辆一律劝返或卸载;非法改装车辆上路行驶一律扣留;非法改装窝点一律取缔;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一律拘留;治超不力、敷衍应付的一律问责)。11月1日,在总结前段治超实践的基础上,全市又掀起了新一轮治超风暴行动,采取了更严厉的治理措施:凡是违反规定超标准装载、配载,放行超限超载车辆出厂(站、场)的,要依法严厉处罚,屡次放行超限超载车辆,拒不改正的,要采取限电、停电、停供民爆产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证照等强制措施严厉惩处;质监部门监督过磅业户,禁止为违法双超车辆提供合法过磅单据,同时加强了对车辆检测站的监管,严禁为非法改装改型车辆进行检测、签署合格证明;由公安、交警、运管、质监部门综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改装车辆上路行驶行为,发现一辆,查扣一辆,强制恢复一辆,并依法从重处罚;开展区域联合整治“闪电行动”,严厉打击边界区域非法超限超载、夜间偷运、避站绕行、短途超限驳载、冲卡逃检、聚众闹事等行为,净化治超执法环境。全市除省政府批准设立的9个治超站外,增设治超集中整治点检测点9个,执勤点30余个,在省际、市际、县际等重要干线和高速公路出入口设立醒目的“禁止未经许可车货总重超过55吨以上车辆驶入”告示牌61块,市政府一次性投入620余万元购臵12台多功能治超监测车配发各县市区,实行全路网阻截。各地公路、公安、交警、运管等执法部门进驻治超站点,实行24小时值守,工商、质监部门对车辆改拼装场所实行地毯式巡查,对非法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形成了强大威慑。截止12月12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1.8万人次,检测车辆90.4万台次,处理处罚车辆15.1万台次,卸载1.7万多台货物8.4万余吨,劝返1万多台,查处非法改装车辆3780台;清查汽车修理厂1011家,公示合法的605家,查处证照不全的236家,取缔非法改装窝点152家;清查货运源头单位2210个,公示合法的1245个,查处证照不全的713个,取缔非法源头单位211个(其中非法煤矿10个),清理非法占地750亩;50人因阻碍治超执法或暴力抗法被拘留。二是因势利导。治超展开以后,先后有上百家企业向市政府打报告或施加压力,要求照顾或发放特别通行证。由于不允许车辆超限超载运输,在运价低迷的情况下,也一度影响运输各方利益,一度影响财政收入、企业利润,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多次全市性大会上,给大家算大帐,算长远帐,算可持续发展帐,使大家更进一步认清了治超的重要性、必要性,认清了从长远看是“划算的”的道理。一些企业主动调整了运输价格,规范了装载行为。由于市委、市政府领导态度坚决,要求全市上下步调一致,一个声音喊到底,治超工作开展后,没有一个领导和部门开一个口子,打一声招呼,始终保持了严管的态势。
(三)重典治超
治理超限超载这一“顽症”,既要用猛药,还须用重典。市委、市政府将治超上升到事关执政能力的高度来对待,提出“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是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一次重要考验,是对各级职能部门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风的一次重要考验”,要求将治超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实行严格的治超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同时以强有力的责任倒查,以刚性化的责任追究,确保了各项治超责任真正落到实处。一是实行目标考核制,重奖重罚。市政府制定了《郴州市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考核办法》,把目标、责任落实到各个具体环节中。市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责任状,各县市区与各乡镇职能部门签订责任状,有的还与企业签订责任状或要求企业作出承诺。市治超领导小组代表市政府对治超集中整治进行专项考评,评选治超优秀县市区、先进县市区和达标县市区,并分别给予50万、30万、10万元的经济奖励,同时在交通建设项目投资、大中修等养护经费安排上予以倾斜。对未达标的县市区进行通报曝光,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和纪律处分,同时扣减有关养护管理经费和实行交通项目限报限批。对治超风暴行动实行专项考核,车辆超限超载率超过1%、总体考核不达标的县市区政府的分管领导要严肃问责;对履职不主动、督促不到位的市直责任部门,也同样要问责。二是实行责任倒查制,问责推动。市政府出台了《郴州市治理非法车辆超限超载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市纪委监察局成立了由市纪委书记任顾问,市监察局局长任组长的治超工作专项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市纪委纠风室负责专项监督检查的日常工作,将治超工作列为年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抽调了专人组成专门督查组,同时组织《效能行风热线》记者对治超工作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效能监察。市纠风办、市治超办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对治理车辆非法超限超载工作监督的通告》,公布了受理投诉举报内容,公开了投诉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和信箱地址,实行有奖举报。市领导、市监察、督查部门和市治超办经常开展明查暗访,并对暗访发现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了认真查处,对组织不力、宣传不力、措施不力、引发重大事件和风暴行动无起色的提出明确问责意见,对在治超风暴行动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公职人员严肃问责。对查处的非法“双超”车辆开展倒查,逐一追究查获非法车辆所在地、途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集中整治期间,共对42名违纪违规人员给予了撤职、辞退、记过等党纪、政纪处分,其中一名乡长被免职,10家责任单位被责令限期整改,3个县政府向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6人被诫勉谈话,其中包括4名县级领导。
(四)全民治超
一是媒体大力宣传。市委宣传部组织郴州电视台、郴州日报、郴州广播电台、郴州新报、郴州新闻网等媒体安排重要版面和黄金时段,开设治超专栏,进行强力宣传,做到了每天报纸有文、电视有画、电台有声,共编发治超宣传稿件590多篇,国内各大网站纷纷转发我市治超新闻报道。二是社会广泛宣传。市治超办编发《治超简报》36期。全市发布政府通告4万余份,制作大型固定宣传牌400多块,出动巡回宣传车3000多台次,张贴标语10000多张,悬挂横幅7000多条,发放“告货运司机的公开信”等资料20万余份,编发手机短信上百万条。治超工作家喻户晓,治超政策众所周知,社会各界普遍认同“治超不力、无路可走”,市长公开电话和市纠风办、市治超办公开电话接访近800人次,人民群众普遍强烈要求坚持治超、常抓不懈。三是企业积极响应。我市一批重点货运源头企业积极自律,建立企业治超管理机制,主动履行企业治超责任。华运物流公司一次斥资300余万元把60余台改装车辆全部恢复原状。汝城荣兴铁矿公司自觉保护新改建的106国道,自己出资修建3公里专用公路,确保短途运输不上国道;安仁生平米业公司自己安装地磅,主动控制运输车辆装载行为,保证超载不出厂。东江金磊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自觉规范装载行为,水泥罐车装载量几乎减少一半。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治超工作虽初战告捷,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先进省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一是治超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方面是源头治超法律依据不足。目前的法律法规对货运源头的管理没有从治超角度加以规范,给治超带来不便。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是源头治超的主要法律依据,但由于《条例》的规定比较原则,对一些违法行为特别是企业违法装载等行为及责任人没有制定相应的处罚,在实践中不易操作。另一方面对车辆改装改型不能严厉打击。造成车辆严重超限超载主要是车辆非法改装,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却无相应处罚条款,对改装改型车辆不能扣证、扣分,更不能强制恢复原状。第三方面是卸载问题。超载必卸,必须消除违法行为,但没有任何法律法规赋予任何行政机关“强制卸载”的权力,使得治超部门“莫奈何”。四是违法行为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不对应。特别是超限超载车辆拒检、强行冲卡没有法律可以追究,因超限超载造成桥毁人亡等严重违法行为,也无法律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二是省内治超工作不同步,影响治超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一方面,郴州强力推进治超,保护了公路基础设施,维护了市场秩序,但也相对提高了运输门槛,使郴州的货运价格高于其它地方达30%至100%,使一些在郴企业无形中增加了成本,有失公平,使郴州的治超工作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周边地区治超工作没有同步跟进,治超力度也存在反差,原设在郴州境内的煤场、货场大量迁往周边地区,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也相应转移,使治超整体效果大打折扣。三是治超站点数量过少,难以实现联网治超、全面管控。经过国家近几年的大量投入,目前各地路网已趋于完善。但由于超限超载检测站点少,造成超限超载车辆避站绕行、短途驳载现象严重,对农村公路构成威胁。四是治超经费紧张。治超站场建设、治超检测设备都需要大量经费投入,经费非常紧张。
第五篇:市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
【法规名称】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颁布部门】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查看
【发文字号】 哈政办综[2004]59号
【颁布时间】 2004-08-1
1【实施时间】 2004-08-11
【效力属性】 有效
【正文】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
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将《哈尔滨市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四年八月十一日
哈尔滨市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解决货运机动车辆超限超载运输问题,减少道路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根据国家交通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219号)精神和省政府有关要求,市政府决定自2004年5月20日起至2005年5月31日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货运机动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立健康、规范、公平、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为目标,以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车辆为重点,按照“广泛宣传、统一行动;多方配合、依法严管;把住源头、经济调节;短期治标、长期治本”的要求,综合治理机动车辆超限超载问题,坚决打击车辆超限超载、“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等违法行为,保护并鼓励合法道路运输行为,推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是路面专项治理与源头长效治理相结合;二是部门协作与区域联动相结合;三是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四是治理力度与社会可接受程度相结合;五是依法行政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六是宣传先行与稳步推进相结合。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建立健康、规范、公平、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维护良好的车辆生产、使用和道路交通秩序,确保公路设施的完好和公路交通安全。
(二)阶段性目标:一是用1年时间对车辆超限超载、“大吨小标”、非法改装问题进行集中治理,力争使超限超载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车辆核定吨位失实现象得到纠正;二是通过3年左右时间的综合治理,力争使车辆超限超载运输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四、治理内容及时间要求
(一)全面清理整顿车辆“大吨小标”和非法改装行为
1、从2004年6月起,由市发改委、交通局和公安局在全市集中开展在用“大吨小标”车辆恢复标准吨位工作,年内完成。各级发改、交通、公安部门要互相配合,把好汽车生产、发牌和使用环节关,并为“大吨小标”车辆恢复标准吨位提供便利条件。在《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国家强制性标准正式实施以前,在用“大吨小标”车辆吨位恢复工作,暂按以下步骤和要求进行:
(1)由“大吨小标”车辆的车主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恢复标准吨位。
(2)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按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大吨小标”车辆和相关的技术参数,更正车辆的核定载质量,免费换发车辆行驶证。如机动车档案中收存合格证的,还应当对合格证进行更正。
(3)对“大吨小标”恢复标准吨位的车辆,各级交通部门对其以前应缴纳养路费等规费的吨位差额部分不再予以追缴。
(4)在集中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期间,对在公路上行驶的未恢复的“大吨小标”车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要责令其限期恢复;在年检时发现未恢复的,强制更正核定载质量。
2、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对2004年4月1日发布的《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进行宣传。各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特别是各汽车生产厂家要严格按照上述国家强制性标准规范车辆的生产行为,从源头上杜绝车辆“大吨小标”现象。
3、从2004年7月起,由市工商局会同市交通局、发改委、公安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车辆非法改装企业进行整顿,特别是对一些重点地区要采取联合行动进行集中整治,以规范车辆改装秩序和行为。对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汽车改装的企业,要按照规定坚决予以取缔;对虽经批准但不按国家规定或超范围对车辆擅自进行改装的企业,要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对擅自改装的车主依法予以处罚。各县(市)也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对本地区车辆非法改装企业进行整顿。
(二)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集中治理
从2004年6月20日起,利用1年左右时间,由各级交通、公安部门按照“统一口径,统一标准,统一行动”的要求,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集中治理。
1、加强协作与配合。各级交通、公安部门要按照“加强配合,各司其职”的原则,共同开展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在集中治理期间,交通、公安部门的执法人员,对具备条件的路段要尽可能在同一场地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综合治理;不具备共同治理条件的路段,要依照各自职责和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安排部署,防止失管失控。要依法设置固定或临时检测站点,选择、配备必要的称重设备、装载机具和卸载场地,采取固定检查和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超限超载车辆进行检测和卸载。对省政府已经批准的固定检查站,卸货场地不宜新征地,要利用附近养护工区、道班或可使用场地协商作为卸货场地;对2003年已修建完的通乡公路和2004年即将完工的通乡公路要向省请示增设检测站点。各检测站点最少要配备1台检测仪器,严禁以目测或凭经验对车辆超限超载进行判定。同时,要安排专项经费以确保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