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草原的教案讲解

时间:2019-05-13 22:0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课草原的教案讲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课草原的教案讲解》。

第一篇:1课草原的教案讲解

1草原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中,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必具的语文能力。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大作家老舍,描写草原的一篇力作,本文语句优美、行文流畅、结构清晰,写作手法独特新颖,是品读入境的好文章。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体现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感的设计理念,既读出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草原风貌,又要读出热情友好的蒙古情操。同时借助相关的课外资源,体会作者行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是本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要借助可感句式段落,及时组织学生练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3.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感。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导入语: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起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的奇峰怪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四季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台湾,见到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而又神奇的画卷。(教师配乐激情导入)

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的脚步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板书:草原)

2.师:课前大家都搜集了一些资料,说说你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

3.出示课题,感情读题。

师:“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歌声中的草原。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板书:天空明朗

空气清新)

4.播放歌曲《天堂》。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师: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师: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板书:风光美

人情美)

三、朗读品析,感受草原风光美

1.简介作者:作为著名小说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是如何把草原的美妙风光展现出来呢?现在,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一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有感情地范读。

3.学生自由练读。

4.师: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说说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

(1)课件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一碧千里”的意思。(“碧”是形容青草很绿。“千里”指草原的范围辽阔无边。“一”是“全”和“都”的意思。也就是说整个草原全是碧绿碧绿望不到边的青草。)(板书:大地:一碧千里)

师: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板书:小丘

翠色欲流)

②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板书:羊群

白色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课件出示:“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师:“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师: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生1:草原的美丽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生:2:作者沉醉在草原的美景里了。生3:作者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草原,感到很新奇。

4.师: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牢记这份美丽,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段。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只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但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对草原的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随着老舍先生到蒙古族同胞家里做客,去感受他们的热情与好客,感受大草原的人情美。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将课文第一自然段背诵下来。

六、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1.词语手拉手:

无边的小诗

各色的 帽子 白色的带子

静寂的 微笑 奇丽的大花

尖尖的衣裳 迂回的绿毯

会心的草原 2.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草原上绿色无边的景象。()

(2)十分自在、不受拘束。()

(3)绿色浓郁得将要流动似的。()

(4)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5)细细地回忆、品味。()

(6)形容骏马奔腾,草原上的人们热情奔放的样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师:同学们,上节课学习的草原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美”

师:没错。草原不仅风光美,还有人情美。

2.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配乐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在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

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

(3)感受洒脱: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欲流,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

(4)表现洒脱:你能否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来。

三、深读悟情,感受“人情美”

1.师:草原的风光美,令人陶醉;令人向往;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体验那独特的民族风情。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

思考: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根据学生回答,提炼板书:迎接 相见 款待 联欢 话别

4.师: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1)课件出示词语: 激情 盛情 尽情 深情 热情

(2)师:你能否认真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适。

5.师生交流小结。(板书:热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话别)热情迎接: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

师讲述:看,热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师: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情还不足以体现,全班齐读)。激情相见:

(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

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2)感情朗读,读出激动、兴奋之情。盛情款待:

(1)师: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客?

(2)师: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3)有感情地朗读。尽情联欢:

(1)出示课件: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

(2)师: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深情话别:

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师: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这正是──(课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6.师:这一切是那样美好,是那样和谐,人们总希望美好的瞬间能永远定格,永久珍藏。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同桌互说)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得知这篇课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所感,赞扬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希望你们能有所收获。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五、板书设计:

1草原

风光美

人情美 天空明朗

热情迎接 空气清鲜

激情相见 大地:一碧千里

盛情款待

羊群:白色大花

尽情联欢 小丘:翆色欲流

深情话别

六、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是我总是想(),表示我满心的()。在天底下,一碧(),而并不(),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绣上了白色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就像只用绿色(),不用墨线()的中国画那样,到处(),轻轻流入()。这种境界,既使人(),又叫人(),既愿(),又想坐下()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好像()着草原的无限()。

(2)草原上行车十分(),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也看不见(),除了一些()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的望见了一条()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快了,快到了。忽然,像()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襟飘带舞,像()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3)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草原上的景美

更美。2.品味探究。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个句子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

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

比作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里的“渲染”是指:();勾勒的意思是:();这句话说明了:()。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七、教学反思

第二篇:《草原放牧》说课教案

《草原放牧》说课教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草原放牧》。本节课我将围绕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说教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说大纲;根据大纲要求,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即: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音乐与人生的关系.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学生学习音乐鉴赏具有基础性,指导性的意义,而且对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形成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用音乐来提高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的第一节.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导言和琵琶曲《草原放牧》以及交响乐《第六悲怆交响曲》,还有的就是要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内容比较多,我计划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3、教学目标

一个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感悟、表现和创造音乐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二是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三是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4、教学重点有两个

一是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是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5、教学难点

认识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一的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和判断力,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紧紧围绕教学目教学重点,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的时候,尽量的结合作品,通过让学生听,看,参与体验,互动交流等形式来实现我教学的目的。在导入中,我用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起讨论,最后总结,从而达成与学生的互动.总之,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能从乐趣中学习到一些音乐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几首音乐作品来说明音乐要素的形式和作用,下面我主要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在这一课中我主要采用对比聆听法,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 1)导入:谈话导入: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是引起学生的思考。

2)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首先是课堂提问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学完导言之后便是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最后把节奏,速度,力度这三个最常见的音乐要素作重点讲解.

3)鉴赏《草原牧歌》.这一环节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完整聆听,再对比聆听.这一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指导学生参与鉴赏实践活动.第二部分是对比聆听这首曲子.教师分别打出两个不同主题的饿节奏,并请学生配上不同音高的乐音,并让学生体验哪位同学的配音最美.然后对比听,唱两个主题音乐.最后是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部分,介绍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题,请学生在音乐的配合下跳舞.这部分应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练习法,设计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四、拓展感受

再次完整聆听《草原放牧》思考“拓展与研究”第1、2、5题和第3题有关《草原放牧》的项目。完整播放音乐,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以鼓励为主的补充和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材料之一。这部分主要应用的是谈话法,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做题,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培养学习鉴赏音乐的信心。

五、小结:

总的来说,这是一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一堂课,教师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体验互动和聆听教学法,讲解教学法,感悟教学法,课堂提问法与练习法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对音乐鉴赏产生兴趣.

六、布置作业:

课后听一听交响乐《第六悲怆交响曲》。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评委老师指正,谢谢!

第三篇:《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1讲解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充分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光。

2、学生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以表达对祖国美丽大草原与家乡的热爱之情。

3、学习蒙古舞的基本舞蹈动作,并能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情绪,学跳简单的蒙古舞蹈动作。难点: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组织教学----师生随蒙古族音乐做“骑马”动作律动进教室。师生问好!

1、多媒体出示内蒙古美丽大草原的图片。(师简单介绍蒙古族

2、给美丽的图片配上儿歌。

二、出示课题——《草原就是我的家》

1、请你给这首儿歌加上题目。

2、揭示课题——《草原就是我的家》。

三、新授歌曲

(一听范唱

思考:听了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怎么样?(二歌曲的旋律学习

1、用母音“LA”集体轻声哼唱。

2、跟你的小伙伴“说悄悄话”的方式哼唱。

3、你还能用别的母音来哼唱吗?

4、师生对唱。(三歌词学习

1、师范唱。生用“对口型”的方式跟琴唱。

2、填上歌词轻声跟唱。

3、把你最喜欢的一句唱给老师和小朋友听。

4、集体完整演唱。

四、歌曲创编

1、你能给歌曲配上合适的舞蹈动作吗?(小组讨论

2、分组展示。

3、师完整表演。

4、全体齐表演。

五、拓展与总结

除了蒙古族你还知道我国的其他少数民族吗?生随音乐“骑马”出教室。

第四篇:草原说课

《草原》说课稿

新庄小学莫兴山

一、说教材:

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五十年代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写下了《内蒙风光》,本文就节选自《内蒙风光》。《草原》这篇课文,作者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描写了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风光以及受到草原人民热情欢迎的情景,表达了蒙汉人民的深厚情谊。

本文通篇文质兼美,堪称写景、抒情的典范佳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的景和情,并扎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取舍教材是关键。因此,我将此文教学安排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完成第一自然段的教学,领略草原的风光美。第二课时再引导学生体会草原的人情美。我今天所要说课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基于本文又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并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等词语。

2.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并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兴趣。

3.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积累语言,初步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展开丰富的想象,并通过多层次的朗读,感受草原风光的美好。而对于我们来说,草原是遥远、陌生的,因此,如何让学生突破时空障碍,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揣摩优美的语句,感受草原的景美,体会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就成了这篇文章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怎样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产生真正的共鸣,体会草原的景美呢?首先,我将注重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如:默读、自由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配乐读。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使学生体会草原的风光美,并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

其次,我将巧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文中意境,并配合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三、说学法: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本文第一自然段的语句美,意境也美,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一边读句子,一边想象画面,用自己的经验去补充形象,丰富形象,从而体会文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及想象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和资源应用:

《草原》这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语句美,意境也美,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图文结合,启发想象,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配合朗读,领会作者的情感美。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再因为,本组的主题是“走进西部”。因此,开课之初,我首先多媒体播放配有画面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入大草原绮丽的风光中: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一碧千里的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正悠闲地吃草、散步。远处的小河像一条明晃晃的长带迂回曲折„„这样用音乐、图像渲染的情境,能带给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入其境,爱其美”,在感到喜悦、快乐的同时,让学生谈谈自己欣赏后的感受。此时,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也就油然而生。于是顺势揭开课题,进入第二环节。

2.师生配乐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这一环节是由师生配乐朗读课文,弄清课文写作顺序,主要写了那几个画面,是从哪两部分来写草原的,即“风光美”和“人情美”。学生对于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后面的品读词句做好铺垫。

3.朗读品句,感受“风光美”。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于是,我先课件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四人小组自读第一自然段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草原的美景,并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交流品读。在品读重点语句时,我将引导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反复朗读;并借助多媒体展示草原图片,让学生图文结合地品味词句。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把学生们带入那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之中,并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渲染”等词语,从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领会作者表达的特点,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如:在本段中,作者描写小丘时,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由于“渲染”和“勾勒”都是美术上专用名词,讲起来抽象难懂,我准备了两幅国画,一幅是绿

色渲染的草原风景图,一幅是墨线勾勒的鸳鸯戏水图,出示图片,通过直观形象的画面让学生不仅感受到用绿色渲染的小丘的柔美,还感受到那饱满的绿色正向四周渗透、扩散。在这儿,我没有停止探究的脚步,而是紧紧抓住句中看似矛盾的一个点——“翠色欲流”与“轻轻流入云际”。先引导学生抓住“欲”字理解“翠色欲流”是指绿色快要流出。再让学生议一议与“轻轻流入云际”矛盾吗?学生一边看图想象画面,一边和着优美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这并不矛盾的美的意境。这是一幅多么鲜活的中国画啊!这正融入了老舍先生对草原无限的热爱之情,学生也就很自然地领悟到作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

再如:文中描写羊群的句子:“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我先让学生结合图画,抓住“绿毯”、“白色的大花”两处比喻,体会草原的辽阔和羊群带给草原的无限生机。之后,删去原句,再让学生展开想象,向老舍先生学习,用自己的比喻句重新描述这样的美景。这样,使学生不仅理解了原文描写的羊群的静态和动态的美,而且拓展了自己的思维,更深层次地体味了美的意境,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生反复品读这些精美语句中,我还将不断回扣本段的中心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相信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地回扣中心句,不仅能更深切地感受“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意境,作者对草原深深的热爱之情也将在学生内心一次次升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老舍笔下的草原那如诗如画的意境,品读之后,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再次展现一组配乐草原风光图画,引读第一自然段。在优美的旋律中再现草原美景,一定能牵动学生内心的情感。这一整体回读,也将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再次产生共鸣,在脑海中形成一幅蓝天共碧草一色,牛羊与骏马齐的美丽画卷。在此意境中,学生定能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激起他们对草原的无限热爱。

就当学生沉浸在此意境中时,我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在优美的旋律中,学生互相交流展示并走上讲台朗读诗歌、展示亲自去草原拍摄的照片一级打印的草原风光图,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个性再次得以释放,此时的课堂也将再次涌动着创造的生命力。

4.总结回顾,布置任务。

授课至此,我小结过后,以布置下节课的任务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这美丽的地方,又孕育着怎样的民族呢?老舍先生又是如何表现草原的人情美的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会会草原上的鄂温克族人民。”

总之,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尽量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整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及创造能力,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体现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第五篇:《草原》说课

《草原》说课

市实验潘颖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例——《草原》。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现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作者进行精神自由交流碰撞过程,也是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产生自己的读书感受、情感体验的过程。而实现这一对话过程,全在不同目标、不同层次、不同情味的读书活动中点滴积累,感悟而成。汇点滴而成江河,积跬步而至千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文本,营造积极主动、用心投入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在由浅入深的读书实践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和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唤醒自我意识,在深刻的情感体验中充分展现才华,发展思维,激活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教材简析

《草原》是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篇讲读课例。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是:重视积累语言,品味语言的美。《草原》作为重点课例,担负起学生对积累语言的重视、受到语言美的感染以及品味语言方法的任务。本课通过写作者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达了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情感。课文内容具体,条理清晰,按照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经历的顺序(初见草原—迎客—待客—话别)来叙述的,语言优美、清新,将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尽致。

根据教材及学生年龄特点,我设计教学目标如下:

基础性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掌握“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读懂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发展性目标:

1、在草原美和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2、培养学生重视积累语言、学会积累语言、品味优美语言的方法。

本课教学重点难点是:

1、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理解语言的美

2、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三、说教法

1.读书指导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如何带领学生走近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读书指导十分重要。在本课教学中,我将采用初读、精读、赏读、活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四个层面的读书指导,让学生的读步步深入,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2、情景教学法。

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关于草原的录像,引入课外学习资源,打开学生的视野,把活生生的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结和体验,加深学生对草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习的效果会很好。在学文之后,积极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请学生当小导游,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把文本语言内化,联系生活实际,将课堂与生活实际有效地整合。

3.自主、合作、探究法。

新课程倡导要培养学生的个体意识和团结协作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空范围,鼓

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同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教师要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学法的指导,做学生群体中的首领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我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同桌和小组的合作学习,合作欣赏,合作读文,合作探究,自始至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发挥群体的创新力量,使每个孩子得到不同层次的帮助和发展,在个体的自我满足中达成学习目标,使课堂上文本、教师、学生之间的信息、情感交流实现多维互动。

朗读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本课的学习中,要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读,如初读、精读、赏读,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指名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语文学习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课标指出了生活与语文学习的联系。教学中,将生活与课堂有效地整合,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五、说程序

在本课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分为个基本教学环节进行

一、创设请景,激趣导入

一开课,我板书课题,导入新课,请学生根据预习时查阅的资料简介草原,拓展课外知识。随后我以充满激情的导语、舒缓的音乐等手段努力营造气氛,播放录像,将学生带入美丽的草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初步直观感知草原的美丽,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学生交流看录像后对草原的感受之后,初略读课文后,指导学生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分为哪两大部分,使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三、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在“景色美丽”和“热情好客”两部分内容中,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自读自找不理解词、句、其它问题,合作、探究不懂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评价学习过程,在读懂的基础上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师生共议疑问。对“翠色欲流、勾勒、渲染”等难于理解的词语,教学中采用“实物感悟法”用树叶展示翠色欲流,操作演示法,勾勒、泻染加深对词意思的理解。

对于“景色优美”部分,语言优美,在读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品读佳句,体悟情感,培养语感。在音乐的渲染下,可以美美地背背这部分内容,再次感受草原美丽的风光,积累语言。

而对于“热情好客”部分的探究,在读懂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演一演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体会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民族团结的教育。

四、知识拓宽,课外延伸

在学文基础上设计广告语,请学生当导游,请设计出介绍内蒙古草原情况的广告语,可借鉴课文中好词、句,也可用具有磁性语言来介绍,小组合作解决,选代表发言、评论。培养了学生想象、实践和创新精神,还在学习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最后,教师用充满深情的语言总结全文,再现草原美景,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录像,学生边听边欣赏,再次受到美的陶冶。最后给学生布置课后查阅关于草原资料、制作手抄报的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板书设计

景色美丽初到草原景美

草原受到欢迎

热情好客热情相见

盛情款待

愉快联欢人美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板书设计言简意赅,体现教学层次,是对文字内容的掌握回顾,还有学习情感态度方面的反思,更有学习技能、读书方法的总结,三个纬度的整体协调发展在这里得到提升。

下载1课草原的教案讲解word格式文档
下载1课草原的教案讲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1zzcz讲解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艺术活动,感受音乐的美,提高学生思......

    《草原》教案

    16、草原(第二课时) 苏州市三元第三小学 谢敏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人民的民族风情。 2、研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

    《草原》教案

    《草原》教案《草原》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2.有感......

    草原教案

    《草原》教案课题草原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绿毯、渲染、勾勒、拘束、会心、摔跤”等......

    《草原》教案

    《草原》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文是“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笔下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

    草原教案

    第一组 1 草原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

    《草原》教案

    《草原》教案《草原》教案《草原》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相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画、骏马、无限、鞭子、奔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

    关于草原教案合集[大全]

    关于草原教案范文合集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