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六级教学法资料

时间:2019-05-13 22:29: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六级教学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六级教学法资料》。

第一篇: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六级教学法资料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六级教学法资料

(一)年级教学任务

1.扶把动作时能保持身体直立; 2.站立时“重心”正确;

3.腿直、脚绷、腰腿软度基本达标;

4.藏族舞、蒙古族舞的“舞步”和“舞姿”准确; 5.动作谐调,节拍准确; 6.舞蹈时有自娱感,有热情。

(二)教师确保教学质量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1.正确的示范。

2.认识教材的训练目的。3.恰当的教学方法。

(三)年级教学任务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1. 根据本系列教材的最终训练目标提出的(明确六级在本系列教材中所处的阶段,查书,书上有~)。2. 根据本系列教材由浅入深的系统性及本年级承上启下的任务确定的(结合四、五、六级的年级任务或动作举例说明)。3. 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段及这一年级的生理、心理特征提出的(明确年龄段)。

(四)什么是教学步骤 是达到训练目的的阶梯,每一个单一动作或组合动作的教学步骤均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具有科学性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并遵循其客观规律。

(五)为什么要设定教学步骤

合理的教学步骤是教学质量的保证,第个组合不能一步到位,应拆成单一动作,分解练习之后再进行组合。

(六)如何设定教学步骤

1. 熟悉教学对象的舞蹈基础;

2. 分析组合及动作节奏,找出主干动作和动作难点(组合考题找出主干动作,考官会问的)。

3. 按照教学步骤的规律,灵活运用。

(七)讲解规格、动作要领、节奏 [摊推手组合] 主干动作——摊手、推手

摊手的规格——双腿坐盘,双手扶地,掌心向下,经团指绕腕摊开掌心向上,手指外翘。

推手的规格——双腿坐盘,双手扶地,掌心向上,经团手绕手掌前推。摊手、推手的要领——以腕为轴,指根用力,指尖延伸。

[双手位组合] 主干动作——顺风旗手、托按手、山按手、斜托手 连接动作——双盖手、双晃手、双分手

顺风旗手的规格——一手在托手位,一手在山手位,双手指尖在同一圆线上。托按手的规格——一手在托手位,一手在按手位。山按手的规格——一手在山手位,一手在按手位

斜托手的规格——一手在斜托手位,另一手在旁平位,掌心均向上。

顺风旗手、托按手、山按手、斜托手的要领——沉肩、撑腕、指根用力、指尖延伸、手动眼随。

[后弯腰组合] 主干动作——后弯腰、后踢腿

后弯腰的规格——也称“后屈”,双跪立,双臂上举,与肩同宽,手臂带动头、颈、肩、胸、腰依次向后弯曲,双手扶地,返回直立时则腰、胸、肩、颈、头逐次直起。

后弯腰的要领——顶胯、腰椎上挑、呼吸均匀。后踢腿的规格——双手扶地,单跪后伸腿,绷脚、直腿向后上方踢起超过90度,眼视前方。

后踢腿的要领——脚尖带动,用力点在大腿根部,快踢轻落。

[前、旁大踢腿组合] 主干动作——前大踢腿、旁大踢腿

前大踢腿的规格——仰卧正步位绷脚,双臂举至头上方,与肩同宽,直膝勾脚或绷脚向前上踢起超过90度,主力腿贴地不动。旁大踢腿的规格——侧卧,动力腿外转成外开位,直膝勾脚或绷脚向身旁上方踢起超过90度,主力腿贴地不动。

前大踢腿、旁大踢腿的要领——骨盆固定,髋关节松弛,踢起时快速有力,有延伸感,下落时要轻,有控制,绷脚踢腿脚背用力,勾脚踢腿脚跟用力。[擦地组合] 主干动作——前擦地、旁擦地、后擦地

前擦地的规格——小八字位站立,一脚经全脚向前擦地伸出,绷脚点地,脚尖一心力脚跟成一条直线。

旁擦地规格——小八字位站立,一脚向旁擦地伸出,绷脚点地。后擦地规格——小八字位站立,一脚向后擦地伸出,绷脚点地

前擦地、旁擦地、后擦地要领——骨盆固定,双腿外旋,脚尖最大限度延伸,向前擦地,脚跟主动,向后擦地,脚尖主动。

[小跳二组合] 小八字位小跳的规格——站“小八字位”经半蹲向上跳起,空中直膝绷脚,身体垂直,经脚掌落地至全脚半蹲。

小八字位小跳的要领——全力点在踝关节,推地绷脚,离地有控制。

(八)组合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步骤 [双脚转] 1.训练目的——通过三种转的练习,学习转的正确方法,初步掌握旋转技巧的基础动作。

2.教学步骤——(1)单一的平步半蹲转,双踮脚转(2)加下摆臂,大八字移动重心的半蹲转,双踮脚转(3)复习并单一的练习点步转(4)完成组合。[蒙古族舞] 1.训练目的——通过吸腿跑马步和手臂、肩部、手部的练习,学会蒙族舞的基本动作,做到上下身协调配合。

2.教学步骤——(1)摆舞姿,找吸腿跳的位置(2)双勒马单一手臂练习(3)上下身配合练习吸跳跑马步(4)行进的吸跳跑马步(5)双勒马平踏步,笑肩+转腰,深蹲扬鞭、甩鞭、绕鞭小跑步(6)分段练习(7)组合。

[波浪二] 1.训练目的——通过波浪与碎步的配合练习,训练在流动中手臂和上下身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手臂的表现力。

2.教学步骤——(1)复习并单一训练不同位置的大小波浪,重点单一练习前平位、后斜下位小波浪,双手后斜下位小波浪加旁大波浪(2)练习脚下碎步(3)上下身配合,碎步加波浪(4)分组训练①前平位后斜下位小波浪+转腰②双手后斜下位小波浪+旁大波浪③前平位提按手原地碎步转(5)组合完成。

[藏族舞] 1.训练目的——较熟练掌握藏族踢踏舞颤膝的基本动律,学会第一基本步,抬踏步,训练上下身的协调配合。

2.教学步骤——(1)复习颤膝、腿踏步(2)分晃手、双盖手扶胯加退踏步(3)单一练习第一基本步、抬踏步(4)辅助动作平踏步、跳踢步练习(5)分段练习①退踏步+颤膝②第一基本步+颤膝③抬踏步+平踏步④辅助动作(6)完成组合。

第二篇: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文字教材)连载

文本采用新版的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OCR扫描制作,由于精力有限未进行审核,如发现文字错误请提出~~

新 版 序

为了培养和造就一代代新世纪的新人,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在广泛而深入地进行。包括舞蹈教育在内的美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人们发展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而值此之际,北京舞蹈学院的校外考试课程作为面向广大青少年为主体的国民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已经推行了10余年之久;与这一课程相匹配的《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自1993年首次出版以来,早已为广大青少年所熟悉、所实施;这一课程的领衔设计者和这一教材的主编孙光言教授的名字,已是中国舞蹈美育课程与教材建设中的一面旗帜。“老教授”倾毕生心血而浇灌的“小舞蹈”不仅茁壮地成长而且绚丽地绽放。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主体部分,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依据与参照。中国舞成型的、分等的考试教材的出现,说明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舞蹈美育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具有了相当的成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信息反馈,为使这套教材更符合幼儿、儿童、少年、青年不同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其学习时数所能承担的教学量,也为使这套教材在性情陶冶、身体美育的同时达到中国舞基础普及的目的,孙光言教授与她的合作者们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修订。

在赵讽、吕艺生、游惠海等前辈艺术家的“序言”中,已经对这门课程和这套教材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值此教材全面修订之际,主编孙光言教授嘱我再三为之写序,我想她的用意是希望她和她的同事们开创的这一事业能后继有人,后来居上。作为北京舞蹈学院的在任领导,我认为 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一事业的更大发展去服务、去宣传、去促进。虽然这门课程和这套教材已覆盖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地域,并已扩展到港、澳、台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澳大利亚和美国,但我们仍业兴而未尽,任重而道远„„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 于平

2000年4月 北京 序一

古代希腊人把体操和音乐作为重要的教育课程,并且还说:“音乐是灵魂的体操。”这意思是说身体和灵魂的体操是对青少年重要的教育手段,也就是我们所要求的“身心健全,和谐的发展,应该是教育的重要目的”。

舞蹈教育要求身体在音乐中和谐、优美地动作。所以,在现在,特别是学前教育和初级教育阶段,唱游和舞蹈是不可缺少的课程。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56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文化积累,音乐和舞蹈的丰富可以说是在世界各地都很少见的。仅以民歌为例,在近年进行的史无前例的采风普查中,一个省、市精选的民歌均达2000首左右,全国的民歌集成将印行60大卷,真可谓浩如烟海了。

中华民族的舞蹈,由于民族的众多,各个民族都有着风格十分丰富的舞姿和舞容。北京舞蹈学院编写出版了《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并且举办了校外舞蹈等级考试,这是继中国音乐家协会举办校外音乐考试之后的另一个创举。特别是中华民族在海外定居的数量据说已达6000万左右,不少国家和地区华人聚居的数量很大,由于他们对文化上的“根”的认同,中央音乐学院已经和新加坡合作,举办中国乐器的级别考试;我深信,北京舞蹈学院这个校外等级考试,也一定可以很快地推广到海外的华人社区中间去。因为我曾经亲眼看到在海外华人社区的青少年渴望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这些考级活动不仅对弘扬 中国传统文化,而且也将对人类文化宝库的发展,做出积极的有价值的贡献。

国家教育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赵讽

1992年8月 北京

序二

北京舞蹈学院是培养舞蹈专业人才的最高学府。近些年来,它把目光同时也投向了广大舞蹈爱好者。为幼儿、儿童、青少年编制的这套系列性的《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就是它迈步走向舞蹈爱好者中间去的佐证。

据编者介绍,这套教材的课程共分十级,其中幼儿课程二级,儿童课程四级,少年课程二级,青年课程二级。主编者孙光言教授说:他们力求使教材具有专业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与民族性,同时还应有群众舞蹈的通俗性、普及性、趣味性与自娱性的特点。从现已编出的启蒙课、初级课的教材来看,显然他们是为幼儿找到了一条认识舞蹈的途径。不论是一个手臂动作、一个头的动作、腰的动作,还是一个脚的动作,都是4—5岁或5—6岁的孩子可以做到、也喜欢做的。他们把许多简单的动作练习,融于小花猫、小钟、稻草人、小白兔、小鸭走、小鸡走、青蛙跳、小燕飞,开火车、吹泡泡、吹吹打打、小动物过生日的游戏与形象之中。我想孩子们是乐于接受它的。

据我了解,适合6一13岁儿童学习的一至四级教材已在北京等地试验教学了7年。由舞蹈学院直接培训的教师近500人,学员近2000人。并从1988年和1990年起,分别在香港、新加坡举办了培训教师的训练班。香港舞蹈总会、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还为此成立了“考试工作委员会”,已向香港的309名教师、新加坡的101名教师颁发了《教师资格证书》,向香港的1151名学员、新加坡的323名学员颁发了《学生考试合格证书》。可见,它的影响已经飘向了海内外。

在沟通舞蹈艺术与舞蹈爱好者之间的关系上,这套教材是一座有益的桥梁。而在向广大青少年、儿童实施舞蹈美育的过程中,无疑它会把他们引入舞蹈这座美的殿堂。繁荣中国的舞蹈艺术,大概也要从与爱好者的对话中开始,从这块地平线上起步。舞蹈是属于每一位青少年、属于每一位儿童的。

中国舞蹈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游惠海

中国舞蹈家协会儿童舞蹈委员会会长

1992年7月 北京 编者前言 EDIToR’S WoRDS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舞蹈文化占有重要的位置。舞蹈教育自古以来就被先人所重视。三千年前的周代,舞蹈被列为青年和少儿的必修课程。课程按繁简、高低编制,分别少儿和青年习学。因而是否精通乐舞为当时人们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

我国自宋以来国运日衰,故舞蹈和舞蹈教育亦日益没落,乃至勾栏、瓦舍只供人们娱乐观赏。于是在人民的意识中,舞蹈亦非大雅之物。民国以来,民族振兴运动蓬勃发展,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文化艺术受到国家的重视,舞蹈教育在全国各地普遍地建立起来,培养出许多出色的舞蹈专门人才。但是,普及的舞蹈教育尚未纳入国家的教育计划。当前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小学、中学、大学都设有舞蹈课。在我国,由于开放改革,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提高。所谓富裕而后知礼(中华民族是礼乐之邦),正如春风花草一样,学习舞蹈已悄然进人寻常百姓家。在舞蹈学院举办的周末儿童班,许多家长陪伴着孩子来上课,风雨不误。那种认真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我们正是在这种形势下,认识到应该担负起这个普及舞蹈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责任,把我国自古以来的舞蹈教育传统发扬光大。泱泱大国12亿人民岂能在舞蹈文化上落伍!我们是在干一件开拓性的工作,现在称做“校外”,未来一旦把舞蹈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规划,它将成为全国普及教育的内容之一。目前我们编写的这套《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是将中国舞蹈的知识性、训练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力求符合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强调舞蹈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以及舞蹈风格的民族特色,在促进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的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达到中国舞蹈启蒙和普及教育的目的。教材配有伴奏乐曲,为能辅助舞蹈训练并使之具有中国风格和年龄特点,我们要求乐曲结构完整、节奏鲜明、旋律性强。希望在舞蹈训练的同时,能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音乐知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对音乐的兴趣。我们希望这部修订的教材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地丰富、充实,能成为未来普通学 校中舞蹈课的基础。

北 京 舞 蹈 学 院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编委会

2000年8月

音乐编者的话

MUSIC EDIToR’S WORDS

这是我国第一套为发展校外舞蹈教育而编创的系列钢琴曲谱,共分为十三级,是北京舞蹈学院多年从事舞蹈音乐教育工作的教师们长期努力的结果。教师们在取材中充分注意到了各阶段学生年龄的特点和中国舞蹈的特色。幼儿课(第一、二、三级)以中国的儿歌和幼儿歌曲为主。儿童课(第四、五、六、七、八级)则以儿童歌曲、民歌、儿童钢琴曲为主,并注意融诗、歌、舞为一体,充分体现中国舞蹈所具有的载歌载舞的特色。少年及青年课(第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级)包括有基本训练、身韵和民间舞等三种风格迥异的教材,基本训练教材以青少年歌曲、钢琴曲、舞蹈和舞剧音乐为主;身韵教材以中国古典音乐、民歌为主;民间舞教材则采用我国各种民族和地方风格的音乐。这套钢琴的曲谱是由浅人深、风格丰富多彩的。因此,不仅可作为舞蹈的音乐教材,也可作为儿童和青少年的音乐教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人们普遍地认识到:让孩子从小就在音乐、舞蹈的熏陶中受到美的教育,对开发儿童智力、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自《中 国舞等级考试教材》推出以来,不仅已在国内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还逐步在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华人中受到了重视,并作为追根寻源和弘扬华夏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迅速发展着。为此,我们出版这套系列的舞蹈曲谱教材,以充分适应社会的需求。在选编的乐谱中我们曾转载或改编了部分作者的作品,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音乐教材编写组成立于1986年,全体成员都热心于舞蹈音乐的工作,因此在探索舞蹈音乐的规律中均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并能与舞蹈编写组密切配合,使编写工作得以顺利完 成。由于这项工作还只是初步的尝试,希望国内外读者不吝指正,使之日臻完善。凡

GUIDE TO’FHE USE OF THE BoOK

一、本书是《北京舞蹈学院》积几十年教学经验,为在幼儿、儿童和青少年中普及中国舞蹈艺术而编制的舞蹈教材。内容包括学员的训练动作,也包括教师的教授方法,为师生共用的系统教材。

二、教材共分

普及型教材:

《第一、二、三级课》 适用于4—7岁幼儿

《第四、五、六、七、八级课》

适用于7—13岁儿童

《第九、十级课》

适用于12—15岁少年

半专业型教材:

《初级课》(第十一级)适用于14一16岁青年

《中级课》(第十二级)适用于15—17岁青年

《高级课》(第十三级)适用于16—18岁青年

每级教材都同时出版有文字书、录影带和伴奏曲谱、录音带。

三、为适应国外舞蹈爱好者的需求,本书的序言、目录、教材内容索引均以汉、英对照的文字出版。

四、为使教材清晰、准确、便于施教,各级教材内容由简至繁并采取“音舞结合”、“图文并用”的方式加以介绍:

“音舞结合”,即每一级课均配有专用的伴奏曲谱(另有《钢琴伴奏曲谱》出版);每个练习动作(组合)均按音乐长度进行,例如:“[1]一[2]半蹲”。方括号“[ ]”表示“小节”,括号中的数码为小节数,上例即为第一小节至第二小节的音乐做“半蹲”动作。“图文并用”,即每个练习附有“场记”图,标志课堂上进行训练时学员的位置和动向。每个舞蹈动作都附有动作“舞姿”图以辅助文字说明。

五、本教材中有关舞蹈方位、动向的称呼均采用统一名称术语,即场记说明采用“舞台方位”;动作说明采用“人体方位”(均详见《第一级(幼儿)》“舞蹈词汇表:舞蹈专业术语’1。

六、教材中凡是舞蹈的专用动作名称、术语,均用双引号(“”)括起,如“正步位”、“前平位”、“扩指”等。其动作说明均列在“舞蹈词汇表”中,请对照阅读、施用。

七、每册书后均附有“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课》考试条例”。凡采用本教材的学员或教师,欲取得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委员会”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或《学生考试合格证书》者,均可按此条例办理。教学提示

TEACHING GUIDANCE

一、这是一套面向4岁至18岁的普及的、通俗的并具有综合性的系统舞蹈素质教育教材。教材具有舞蹈训练性也包含有自娱性。由于每级教材的内容均经过规范,对动作的规格、节奏、组合等都有具体要求。因此,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时间的保证,方能达到质量标准。此外,教材有地面练习、扶把练习和中间练习,需要有一定的训练设备,如地板、把杆等。

二、第一级至第十级课程,每级若每周一个半小时,第十一级至第十三级每周若三个小时,需一年的训练时间,可达到本级考试课的水准。本课程每级授课时间有伸缩性和灵活性。依每周授课时数的多或少可半年、一年或二年完成一级课。只要达到课程的标准要求,通过级别考试即可升级。

三、教材所展示的各级课程的内容均考虑到:教材纵线的系统性;横线的相互协调关系;动作的速度是否恰当;组合的水准是否适宜;教材是否有情趣性;以及学员的身体条件和学习时数等。它体现各年级应达到的水准。它是各年级教学的结果,也是考试的考题,是不能任意改动的。

四、教材规范的目的:一是便于衡量和检验学员学习成绩;二是便于教师认识和理解每级教材应达到的标准。

五、教师在授课时,应按照由简至繁的教学原则,将组合分解成单一动作,较难的单一动作还要分解成局部动作(分割成上肢或下肢动作)。经过局部练习、单一练习后,再做组合练习。如何分解组合,教师可根据学员的程度决定。实践证明,每一舞蹈动作若不经过单一的反复训练(不是一次性的),无法达到动作应有的质量。在单一训练时,教师也可选用一些教材规范外的乐曲,作为伴奏曲。

六、教师在指导训练过程中,请注意训练的科学性——运动量和动作幅度要符合不同年龄的生理特点。特别是面对幼儿及儿童,舞蹈训练正值他们处于生长发育期,人体的骨骼、韧带以及各种器官系统正处于不成熟至成熟的发育过程,在此期间施教应取慎重态度,一旦造成伤害将危及将来。人们身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对运动的承受量是不同的。对于幼儿及儿童不宜给予某一局部动作过多重复的训练,如:蹲、弯腰、跳跃等;亦不宜给予强烈的外力训练,如:强压、强扳等。超负荷训练有害学员的身体健康。教师应当时刻记住:舞蹈训练的目的是增强身心健康发展。对幼儿、儿童身体的软、开度的训练不能操之过急,应恰如其分,不能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七、在舞蹈训练时,从一开始就要十分重视在舞蹈训练过程中配以音乐教育。舞蹈动作练习时,必须同音乐节奏、旋律吻合,从小养成听音乐和用肢体表现音乐的良好习惯。舞蹈教育也具有音乐教育的任务。

八、部分舞蹈伴奏乐曲带有歌词,教师要指导边跳边唱,充分发挥他们的情感。但一堂课要适量,不使学员感到疲劳。

九、本教材教授方法应以教师示范为主。教师要给学员正确的规格、准确的节奏以及饱满的情感的舞蹈形象去感染学员。

十、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以鼓励、肯定为主。可让动作完成较好的学员表演给其他同学。对有进步的学员充分肯定,对接受稍慢的学员耐心辅导。

十一、教师在教学中要使用舞蹈的专用名称、术语,并教给学员们,以期教者与学者建立起共同的专业语言。

年级教学任务

第一级

一、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头、颈、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动的初步训练。

二、认识身体部位的左与右。

三、认识音乐节拍,培养幼儿按节拍做动作。

四、培养幼儿带着愉快的心态学习舞蹈,使他们在学舞蹈中产生

对舞蹈的热爱。

第一级教材内容索引

INDEX To CONTEN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OF GRADE I 1.走步Walk 伴奏曲 吹吹拉拉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 2.音乐反应 Music Response 伴奏曲之一大苹果Music 1 Big Apples 伴奏曲之二看星星Music 2 Watching Stars 3.扩指 Finger—stretch 伴奏曲保护小羊Protecting the Small Sheep 4.手臂动作Movements of Arms 伴奏曲 你说可笑不可笑Isn’t It Funny?

弯腰、转腰Bend and Turn

伴奏曲小钟Small Clock

前压腿Leg—pressing

伴奏曲小脚Tiny Feet

双吸腿Passe Deux

伴奏曲弹弹唱唱 Singing and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

脚位Position of Feet

伴奏曲擦玻璃Cleaning Window—panes

头的动作Movements of Head

伴奏曲小鸟的歌Song of the Small Birds 10.摆臂Swing of Arms

伴奏曲 伸出手Stretching Your Hands 1 1.蹦跳步Leap

伴奏曲小兔子Small Rabbits 12.平踏步Mark Time

伴奏曲开火车Driving the Locomotive 13.游戏Play Games

伴奏曲万花筒Kaleidoscope

第一级教材及伴奏曲谱

走步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双手下垂,[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见场记一)。[5]-[8] 原地不动胸前自拍手八次。[9]-[12] 同[1]一[4]动作。[13]-[14] 原地不动“旁按手”。[15]-[16]“低头”敬礼一次。第二遍音乐

[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同时“转体”二人相对(见场记二)。[5]-[8] 原地不动自拍手八次。[9]-[12] 同[1]-[4]动作。[13]-[14]原地不动,“旁按手”。[15]-[16]两人相互“低头”敬礼。要领及注意点:

通过简单地“自然走”,培养幼儿初步学会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此动作可原地或行进做。“自然走”时要挺胸、拔背。

音 乐 反 应

音 乐 反 应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音乐和舞蹈恰好符合幼儿这种天性。让幼儿自己动口、动手、动脚,全身心地去唱、去跳,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本节训练的目的是使其从小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均获得基础教育。

对幼儿进行舞蹈训练的同时,本课要求同时重视对幼儿的音乐感训练。节拍是音乐的基本元素,是音乐训练的基础。音乐的节拍和音调,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语言的抑、扬、顿、挫。从幼儿熟悉的词语开始,从节拍人手,用有节拍的朗诵;以游戏的方式向幼儿进行节拍训练,使语言、动作、节拍有机地统一,从而培养幼儿敏锐的节拍感。面对4岁的幼儿,首先从简单、易学的歌谣开始。音乐节拍简单,可以多次反复。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任何部位的动作,反映出单一的节拍。音乐反应

(一)音乐伴奏曲之一 2/4拍 随着曲谱边说歌谣边拍手或脚踏,每一字拍击手或踏脚一次(见场记三)。

注:2-10场记均同场记三

音乐反应(二)音乐反应(二)

音乐 伴奏曲之二 2/4拍

随曲谱边说歌谣边击打乐器(铃、鼓、钹、三角铁等),每字击一下或每字做一动作。要领及注意点:

录像中的音乐反应动作仅是示例,希望教师启发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力,每做一遍均变换不同的动作 扩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旁开腿勾脚”坐,或“双跪坐双背手”,身向l点。[1] 右手屈臂握拳经肩前向“前平位”伸出,“上翘指扩指”,手心向前(见图1)。[2] 同[1]动作,左手做。

[3]-[4] 双手向外,向内“转腕”,两次(见图2)。

[5] 右手屈臂握拳向“旁斜上位扩指”,手心向前(见图3)。[6] 同[5]动作,左手做。. [7] 双“背手”。[8] “摇头”。

[9] 右手屈臂握拳向“旁平位扩指”,手心向前(见图4)。[10] 同[9]动作,左手做。

[11] 双手向内,向外“转腕”,一次。

[12] 双手经“下弧线”向“前平位摊手”并“扩指”(见图5)。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屈臂握拳动作均在肩前。

第二,臂在“前平位”、“旁平位”、“旁斜上位”时要伸直,位置准确。

第三,“转腕”时,手要保持“扩指”手型,臂固定不动。第四,在地面上“坐”或“跪”均要求后背直立。

手臂动作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双跪坐旁按手”,身向1点。

[1]-[2] 双手“扩指”,屈臂,手心向里于嘴前,似摸猫胡须动作四次。同时向右、左“倾头”各一次(见图6)。

[3]-[4] 经“分晃手”至左脸颊处,双手合掌,向左“倾头”成睡状(见图7)。

[5] 左手指左耳,右“旁按手”,向右“倾头”(见图8)。[6] 做[5]的对称动作。[7] 拍手,向右“转腰”双“摊手”一次(见图9)。[8] 做[7]的对称动作。

[9]-[10] 双手心向外,在猫胡须的位置上模仿猫叫“喵”。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双手“扩指”屈臂于嘴前时要中指尖相对。第二,启发孩子按歌词表演。

弯腰、转腰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交叉盘坐旁按手”,身向1点。

[1]-[3] 向右、左、右“旁弯腰’’三次,同时右、左、右手扶地三次(见图10)。

[4] 还原“准备动作”。[5] 向右“转腰”(见图11)。[6] 同[4]动作。[7] 向左“转腰”。[8] 同[4]动作。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旁弯腰’’手扶地时,肘要放松,另一侧旁肋尽量拉长。第二,“转腰,时上体垂直,骨盆固定,以腰为轴,手臂是随上体移动。

压 腿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绷脚伸坐”,双手扶地,身向1点。[1]-[2] 右脚全脚贴地面移动成“前吸腿团身”(见图12)。[3]-[4] 还原“准备动作”。[5]-[6] 同[1]-[2]动作,左腿做。[7]-[8] 还原“准备动作”。

[9]-[11] “前压腿”三次。同时双手拍脚背三次(见图13)。[12] 还原“准备动作”。[13]-[16] 同[9]-[12]动作。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前吸腿团身”的“吸腿”要全脚着地,“团身”时额头贴膝盖。第二,“压腿”时,腿要伸直,脚要绷,后背拉直。

双 吸 腿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绷脚伏卧”,手臂向前平伸、抬头,身向1点。[1]-[6] 后“双吸腿”三次(见图14)。[7]-[8] 向右“转体”1/2成“仰卧”。[9]-[14] “绷脚”前“双吸腿”三次(见图15)。[15]-[16] 向左“转体”1/2成“伏卧”,双手托下颏。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手臂向前平伸时,两手相距与肩同宽。

第二,“前吸腿’’和“后吸腿”时,注意双膝和双脚并拢和“绷脚”。第三,“转体”时,手臂夹耳,保持“正步位绷脚”。

脚 位

音乐伴奏曲詈拍

【前奏】

准备动作:“小八字位”站立,“旁按手”(见图16)。最后一小节右脚向右旁“横移”一步成“大八字位”。

[1]一[3] 右手手心向前在身体前面划“立圆”三次(见图17)。[4] “旁按手”。

[5]-[6] 身前倾哈气一次(见图18)。[7] 右脚收回“小八字位”。[8] 静止。

[9]-[1l] 同[1]-[3]动作,左手做。[12] “旁按手”。[13]-[14]同[5 ]-[6]动作。[15] “正步位”。[16] 静止。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脚位”要准确。第二,教师要启发幼儿去捕捉擦玻璃时的形象,擦玻璃时手离身体远些。

头 的 动 作

音乐伴奏曲3/4拍

[前奏] 准备动作:“小八字位”,双手下垂,身向1点;[1]-[4]原地不动;[5]-[6]先右后左成“旁按手”;[7]右脚“横移”成“大八字位”。[1]-[2] “低头”(见图19),然后头还原。[3]-[4] “仰头”(见图20),然后头还原。[5]-[6] 右“转头”(见图21),然后头还原。[7]-[8] 左“转头”,然后头还原。

[9] 第一拍,第二拍向2点、l点各“点头”一次,第三拍停。[10] 头还原。’

[11] 第一拍,第二拍向8点、l点各“点头”一次,第三拍停。[12] 头还原。

[13]-[14]右、左“转腰”各一次。[15] “旁按手”还原成身向1点。第二遍音乐 [1]-[12] 双手“叉腰”做,其他同第一遍音乐。[13]-[15]“旁按手”。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低头”、“仰头”、“转头”时,保持上体直立,肩固定,颈部最大限度弯屈和转动,达到训练颈部的目的。

第二,使学生初步认识头的位置,注意位置要准确。

第三,头部动作时“旁按手”要固定不动。

摆 臂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背手”,身向1点。

[1]-[2] 向前“蹦跳步”停落成“半蹲”,同时右手“前平位扩指上翘指”,手心向前(见图22)。

[3]-[4] 直膝同时,右手收至肩前保持“扩指”(见图23)。[5] 右手伸向“上位扩指”(见图24)。

[6] 右手先“旁平位”再“上位”,“摆臂”各一次。[7] 右手落至右“旁平位上翘指”,手心向旁,眼视右手。[8] 收右手成“背手”。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左手做。第三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双手做。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始终保持“扩指”手型。“摆臂”动作臂要伸长、舒展。第二,单手“摆臂”要求在“上位”和“旁平位”之间摆动,手心向前。第三,双手“摆臂”在“上位”时,双手要交叉。

蹦 跳 步

音乐 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双手兔耳形,竖于头上两侧,身向1点(见图25)。

[1]-[4] “蹦跳步”四次并向右、左交替“倾头”四次,同时向下“折腕”四次(见场记四)。

[5]-[6] 再“蹦跳步”三次,第四拍静止。[7]-[8] 同[5]-[6]动作。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可向任何方位做。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蹦跳时,双膝要松弛,后背直立,保持“正步位”。第二,兔耳形手的手腕与头保持一拳距离。

第三,“蹦跳步”行进方向由教师自行安排,也可以原地做。

平踏 步

音乐 伴奏曲 2/4拍

准备动作:[1]两人一组,“正步位”;A“抱肘”做火车头,B在A身后双手搭A双肩做车厢,每组行进方向可任选(见图26)。

[2]--[9] “平踏步’’三十二次成“正步位”,找到另一组小朋友,两组相对(见场记五)。

[10] A成“旁按手”,B保持原状。[11]-[12] 相互低头,敬礼一次。

再反复做。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平踏步”要全脚踏地,每步均踏在节拍上。第二,A和B可以交换做火车头。

游 戏

音乐 伴奏曲 2/4拍

通过游戏增强小朋友们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教师发出口令,小朋友们按照曲谱节拍做动作,如“头碰头”(见图27),“肩碰肩”(见图28),tt背对背’’(见图29),“肘碰肘”(见图30),“脚对脚”(见图31),“膝对膝”(见图32),“拍拍手’’(见图33),“拉个大圆圈”等等(口令的内容和顺序可任意变换)。

做法:

老师发口令,小朋友原地准备。

[1]-[4] 可用任何“舞步”向任何方位跑动找伙伴,自由结合成若干对或组。

[5]-[8] 均按教师的口令“头碰头”(或其他内容)做出反应动作。

如此按教师的口令反复进行。

舞蹈词汇表

LISI’OF’DANCE VOCABULARY

从古至今,在舞蹈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舞蹈词汇。这个词汇表,是我们多年在校外舞蹈 教育中积累的适合校外舞蹈教学特征的舞蹈用语。同时,我们也继承了中国舞的传统习惯 和体育人体解剖学的科学分析。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便于这部教材的使用。为了让所有使 用本教材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能使用统一的课堂动作术语;对于教材中所选用的动作有 一个统一的认识,我们编制了这个词汇表。希望使用本教材的学校和教师,能按照本词汇表 来统一课堂动作用语,并统一课堂选用的动作规格。

对本考级教材中的舞蹈词汇,均进行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整理,其舞蹈动态和训 练成效均具有更完善及长远的价值。因此,在一定的舞蹈教育范围内,具有相对的权威性。

本教材动作的“规范化”、“系统化”,不是程式化,程式化会使动作刻板,减少了动作活 力。而“规范化”、“系统化”是为了突出舞蹈动作的各种动力因素并提高其训练性,使教、学

者更易抓住动作要领,从而更突出了训练目的。

“规范化”使舞蹈过程中躯体、四肢的方向、位置更严格而准确;舞蹈的姿态与动势愈加鲜明,使教、学者有明确的系统的依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规范化”更主要的目的之一,是从准确的动作运行和动作的节奏(轻、重、缓、急、大、小等)的规范中去突出动作的韵律和特点,使民族风格、动作情感特色更为显明。

本书中的词汇表,是对本年级教材中选用的动作说明。

为了便于查找,本词汇表按以下顺序分类:

舞蹈专业术语;

上肢动作;

上体动作;

下肢动作。

今后,随着不同级别教材的出版,将同样附有该级别选用动作的词汇表。第十三级将有。总词汇表。舞蹈专业术语

【舞蹈】 关于什么是舞蹈,中国古代早有定论。《礼记•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 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里的“乐”就是“乐舞”。《诗经•大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数千年前,中国就对舞蹈有此精辟论述,在世界上实属罕见。现代舞蹈艺术家吴晓邦也曾对舞蹈做过简要的说明:“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台湾学者、舞蹈教授李天民说:“舞蹈为综合的艺术,它含有历史、文学、哲学、音乐、美术、服饰、诗歌等,是民族精神,国家文化的具体表现,因其源自人类生活之伊始,所以称舞蹈为‘艺术之母’。”集古今之说,我们总括“舞蹈是艺术形式中的一种综合艺术。它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音乐的伴奏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它能表达语言、诗歌所不能充分表达的人类感情。”舞蹈在人类史上几经浮沉;作为艺术之母,它曾存在于诸艺术之前。巫术起源说者考证:原始部落首领人即是巫师。每当祈祷战争胜利或五谷丰收时,巫师跳起祭祀之舞,可通天地鬼神。舞蹈也曾经代替文学和语言,传授战争经验和生产技术。舞蹈也是两性之间表爱的最好形式。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舞蹈曾是贵族阶层的文化标志。中外各国皆如是。我国周朝制六艺以为青年贵族必修课业,舞蹈为六艺中的一艺。李天民曾说:中国的舞蹈学校办得最早,三千年前的周代就有,而且规定了不同年龄段学习不同程度的舞蹈课程。大教育家孔子终生致力于六艺教育,并以此分文野。到唐代,我国进人了封建社会的高峰,文化艺术亦达到世界的空前高度。唐代舞蹈集前秦、汉晋之大成,并广泛吸取各族、各国的舞蹈精华,创制十部乐。舞蹈学者彭松说:“舞蹈的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亲创舞蹈研究院,亲自扮演太阳神,借以光大王权。王家贵族必须会跳宫廷舞蹈。舞蹈也随着政治、经济的衰落而没落。艺术家欧阳予倩指出:“„„中国的舞蹈艺术自古以来就极为丰富,极为优美,有悠久而优良的传统。但自宋朝之后,由于封建帝王和一些学究们不断摧残,艺人们受到迫害,加之在历朝的战争中又散失很多,直到现在有许多有名的舞蹈已经都不可考。”甚至把舞蹈排斥在下九流,许多舞蹈家流落在勾栏、瓦舍之中。无独有偶,在俄国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曾多次下令禁止舞蹈活动,认为是有伤风化。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舞蹈在中国、在全世界还是在不断地发生和发展。因为它是人类社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是因时、因人而可消灭的。当今,无论在中国或是世界各国,舞蹈都在以新的面貌蓬勃地发展着。舞蹈随着人类发生而发生,舞蹈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舞蹈也将随着人类走向未来。

【舞台方位】舞蹈场记(舞蹈者的位置和走向、路线)专用以明确方向的名称,共八个 方位。即舞台正前方为第一方位,右侧前方为第二方位,右旁为第三方位,右侧后方为第四 方位,正后方为第五方位,左侧后方为第六方位,左旁为第七方位,左侧前方为第八方位。为叙述方便第一至第八方位,依次简称为第1、2、3、4、5、6、7、8点。

【人体方位】舞蹈动作多采用此种方位。即以身体本身的前、后、左、右为定位:分为正前,正后,左旁、右旁,左侧前,右侧前,左侧后,右侧后。为叙述方便可简称为前、后、左、右、左侧前、左侧后、右侧前、右侧后。

【人体部位名称】

【对称动作】左、右相对的同一动作。如右“按手”的对称动作即左“按手”,右脚起做 “平步”,对称动作即左脚起做“平步”。

【动作的左与右】单一舞蹈动作一般均有左、右面,常常是以动作腿(或动作臂)来区别左与右。例如,用左腿向前“踢腿”,即为左“前踢腿”;右腿后撤成“踏步”,即为右“踏步”;左手做“按手”的动作,即为左“按手”;右手做“盘手”的动作,即为右“盘手”等。所以舞蹈训练中,经常简称做某动作为左“××”、右“××”。例如:左“虚步”、右“端腿”、左“山手”、右“摇臂”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脚、腿、手、臂)为动作腿(或动作臂)做该动作。它是一种习惯用的、某动作略称的术语。

【动作的单与双】某些动作,有时以单腿(臂)或双腿(臂)来做。单腿(单臂)做该动作时,多标以左或右(见上条)。双腿(臂)同时做该动作时,多标以“双”字,例如:“双山手”、“双盘手”、“双踮脚”、“双脚转”、“双起双落”等。

【主力腿】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支撑腿”。顾名思义是指做舞蹈动作时支撑身体重心的那条腿。

【动力腿】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动作腿”。是在舞蹈时正在运动着的那条腿,一般不担任支撑身体重心的任务。

【身向】、【面向】 身体正面所朝的方向称“身向”。在中国舞的动作中,常常有身体朝一个方向,而面(脸)却转向另一个方向,即“面向”。例如:“身向”1点,“面向”8点。如果“面向”和“身向”是一致的,则只说“身向”。

【视点】 眼睛的视线,它是中国舞以“手、眼、身、法、步”突出舞蹈神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传情达意的窗口。“视点”方向以舞台方位(点)标记,如:“视8点”,即向8点平视;“视8点上方或下方,”即向8点的高处或低处看,当视点和身向一致时,则不再说明视点。【眼视】 眼睛所看的方向。在中国舞蹈的“身韵”中,往往眼视某个方向时,也略带动头(脸)转向或甩向眼所看的方向,以此加强动作的“精、气、神”。

【平圆】 与地面相平行的圆圈路线。如右手在头上方顺时针划一“平圆”,即右手在头上方经前往左,再向后至右划一个圆圈。

【立圆】 与地面相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也称“竖圆”。如右臂经右“旁平位”、“上位”、左“旁平位”、“下位”划一圆圈。

【上弧线】手臂的运动路线,不是动作名词。“上弧线”是指手臂划“立圆”的上半圆运动路线,如:右手臂由左“旁平位”经“上位”到右“旁平位”,这个运动路线即称“上弧线”。【下弧线】 与“上弧线”相对称的下半圆路线。如:右手臂由右“旁平位”经“下位”到左“旁平位”,这个运动路线称“下弧线”。

【双起单落】 “跳跃”术语。双脚同时向上跳起,一只脚落地,另一腿停在任何姿态上。

上肢动作

【扩指】 五指最大限度地伸展和张开。

【男式叉腰】 虎口叉在腰旁,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手腕下压,肘部对正旁。肩部要下沉。此种“叉腰”大多为男性用,女性也可以用。

【背手】 双臂成圆弧形背于身后,手心向后双手叠放在骶骨位置上双肩展平,肘向身体正旁。单手也可以做“背手”,称左或右“背手”。

【上位】 手臂向上直伸,在双肩上方、耳侧,两臂间距与肩同宽。

【前平位】手臂平抬于身体前方,高与肩平,两臂间距与肩同宽。

【旁平位】手臂平抬于身体两侧,高与肩平。

【旁斜上位】 手臂伸向“上位”和“旁平位”之间的位置。

【旁下位】手臂下垂于腿两侧。

【旁斜下位】(旁按手)手臂伸向“旁下位”与“旁平位”之间的位置。

【抱肘】双臂交叉于胸前,高与肩平,双手抱住肘部,一般用在舞蹈训练的连接或结束动作上。

【摊手】 手臂可向前或前侧方向成“平位”或“斜下位”,手心向上,指尖向下。两手同时做称“双摊手”,一手做时称“单摊手”。

【转腕】保持扩指手型,腕部主动向里,向外转动。【上翘指】保持“扩指”或“掌”式手型,指尖向上方。

【摆臂】 手臂在身前或身旁做“立圆”(上半圆或下半圆)的“弧线”动作(不超过180度)。可由右向左、由左向右或由前向后、由后向前摆。可单臂做,也可双臂同时做,双臂做时,两臂距离要保持与肩同宽。

【分晃手】 手臂动作的一种。因具有“分手”和“晃手”的双重特点,故称“分晃手”。手臂动作与“晃手”相同。双手同时由里经上向外“分晃”。“分晃手”与“双分手”的不同处是“双分手”如花蕾绽开,“分晃手”如拨荫见月。上体动作

【仰头】 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上仰,眼视上方。也称做“头上屈”。【低头】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下低,眼视下方。也称做“头下屈”。【点头】“低头”连续做,动作幅度缩小。

【转头】 身体保持不动,头部向左或向右最大限度转动,眼睛随头向左或向右看。

【摇头】“转头”连续做,转动幅度缩小。

【倾头】 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左或向右旁倾倒,眼视身体前方。

【旁弯腰】一种腰部软度的训练动作。也称“旁屈”0骨盆固定不动,上体正对前方,眼视前方,头部向旁倾倒,然后肩、胸、肋部、腰部依次向身旁弯屈。旁屈的一侧肌肉收缩,另一侧肌肉伸屈,可以在地面的“交叉盘坐”、“双跪坐”位上做,也可以在站立的“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和“踏步位”上做。

【转腰】腰部灵活与柔软的训练动作。也称“拧腰”。腿部与骨盆固定只是用腰部以上身体向左或向右转动。根据人体的骨骼结构情况,下肢不动,上体整个转动四分之一是不可能的,“转腰”只是一种拧转状态,肩部转动最大,腰部转动最小。这个动作实际是脊椎的转动,是以腰为轴,上体垂直向左或向右转到最大限度。头随身体转动,或留在原位。

下肢动作

【绷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的优美造型。

【勾脚】 脚尖勾起,脚腕收缩与小腿的弯曲度超过90度,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伸坐】 坐地,“上体直立”,双腿并拢向前伸直。脚成“正步位”或“

4、八字位”,“绷脚”或“勾脚”。

【双跪坐】 跪地,大腿与小腿屈叠在一起:小腿的膝盖、胫骨、脚背贴地;臀部坐于脚跟上;双膝并拢,“上体直立”。

【交叉盘坐】坐地、屈膝、小腿交叉盘于身前,双膝打开,或右腿在上,或左腿在上。

【仰卧】仰面躺卧。双腿并拢、伸直。可“正步位”或“小八字位”,可“绷脚”或“勾脚”。双臂在身体“旁斜下位”人字形平放于身旁地面,手心向下。

【伏卧】身体趴伏在地面。双腿并拢、伸直。可“正步位”或“小八字位”,“绷脚”。头转向一侧,用耳贴地。双臂平伸与肩同宽放于头上地面;双臂也可屈肘。手掌撑地于肩前。

【正步位】双脚内侧靠拢,脚尖对正前方。

【小八字位】两脚跟并拢,脚尖分开90度,分别对左、右侧前方。

【大八.字位】 脚的方位同“小八字位”,双脚跟距离约横脚一脚至一脚半。

【正步位半蹲】 在“正步位”上,全脚压在地上,下蹲到最大限度,臀部在脚跟上方,“上体”垂直。

【前吸腿】地面动作。“仰卧正步绷脚”,双腿曲膝上吸,小腿靠向大腿,脚尖顺地面滑动,可脚尖点地,亦可全脚落地做。可以双腿同时吸起,亦可单腿吸起,另一腿不动。

【后吸腿】地面动作。“伏卧正步绷脚”,大腿不动,小腿最大限度地向身后弯曲。可以双腿同时吸起,亦可单腿吸起,另一腿不动。【前吸腿团身】地面动作。“坐位”双腿曲膝上吸,全脚落地(也可以绷脚尖点地),低头以额触膝,双臂抱脚腕。这个动作也可单腿做。

【前压腿】初学者的做法是在“伸坐正步位”上,上体向前俯压。“绷脚”做时双手触摸脚尖,“勾脚”做时双手触摸脚跟,眼视脚踝。

【旁开腿】 “仰卧正步绷脚”,双腿同时向旁打开到最大限度,膝对上方。

【自然走】 同生活中行走状。

【平踏步】每步落地时全脚着地,踏地有声。可单腿连续(原地)踏地,也可两脚交替踏地。两膝微弯屈,膝关节放松。可以原地做,也可以向前、向后、向旁,以及带“转体”做。

【蹦跳步】一种带有低“跳跃”性的“舞步”。这种“舞步”的自然形态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很能表现儿童快乐、活泼的天性。做法是站“正步位”或“小八字位”,然后向上一蹦落地微屈膝,“蹦跳步”就完成了。“蹦跳步”可以向前、向后、向旁或原地做;可以连续做多次以及带“转体”做。

【横移步】(以右为例)“正步位”,首先右脚向右旁迈一步,脚尖方向不变,然后左脚向右脚移靠,停在“正步位”上。【附一】《中国舞等级考试课》考试条例

一、为了加强对幼儿、儿童及青少年的舞蹈美育,推动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歌舞教育活 动,培养他们热爱中国舞蹈艺术,发现和选拔舞蹈专业人材,北京舞蹈学院编写了这套普及 型的舞蹈素质教育教材。

二、教材供4岁至18岁幼儿、小学生、中学生的舞蹈爱好者业余时间进行舞蹈训练应 用,或培养这方面的师资。教材共分十三级:一级(4—5岁),二级(5—6岁),三级(6—7岁),四级(7—9岁),五级(8一10岁),六级(9一11岁),七级(10一12岁),八级(1l一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十一级(14一16岁),十二级(15—17岁),十三级(16一18岁)。

三、教材包括: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中华民族民间舞(汉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傣族、苗族、彝族、维吾尔族)以及舞蹈节奏感训练四部分,教材还配有伴奏乐曲及歌曲。

四、教材力求符合幼儿、儿童、少年及青年心理与生理特点,注意他们的情趣和训练的 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以及舞蹈的中华民族特色,是一套集训练性、娱乐性和中国舞蹈知 识性为一体的面向校外舞蹈爱好者的舞蹈教材。

五、本教材设:《教师资格证书》及《学生考试合格》证书,凡学习此教材学员(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及教授此课程的教师)于每级课程学习结束后均可自愿参加考试。经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委员会?指派的考试官考核合格者由“考级委员会”按级颁发合格证书。学员可以从第一级始逐级考取证书,证书确认其舞蹈特长及水准。

六、考试内容:

1.《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内容有:(1)课程动作示范,(2)教学法,(3)教课成绩(用本教材培训之学员合格率达70%以上)。

2.《学生考试合格》证书考试内容:表演所学课程,达到应具有的水准。

七、参加考核者须穿着规定的练习服及鞋、袜,表演由“中国舞考级委员会”规定的考题。

八、参加考核者交纳考试报名费,领取证书时交纳证书费。

北京舞蹈学院

中国舞考级委员会

1991年9月 中国舞考级学生考试规则

EXAMINA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1. 考生年龄:

第一级不低于5岁

第二级不低于6岁

第三级不低于7岁

凡低于上述年龄者,不予考试。2.考生6人一组 考生入场后的位置:

【附二】 常用音乐术语 APPENDIX Ⅱ

MUSIC TERMINoLoGY IN CoMMoN USE

速 度 术 语

Adagio

柔板缓慢 Adagietto 小柔板 Andante 行板 Andantino小行板 Moderato中板 Allegretto小快板 Allegro快板

accel.(accelerando的缩写)渐快 mosso稍快

fit.(fitard.的缩写)渐慢 a tempo恢复原速度 con moto稍快的 molto很

表 情 术 语 Caloroso 热烈地 Cantabile 如歌地 Comodo 舒适地 con brio充满活力地 espresslvo 有表情地 giocoso 快乐地 grazloso 优雅地 innocente 天真地 leggiero 轻快地 piacevole 愉快地 Soave 柔和地 Vivente活泼地

常 用 符 号

Staccato 断奏 Legato 连奏

non legato 非连奏 sempre 一直保持 D.C.从头反复

Fine 反复后的终止号

D.C.al Fine从头反复至写有Fine处为止 D.S.从前面有&处反复

【附三】 第一、二、三级课练习服设计 APPENDIX III PICTURES oF DANCER’S WEAR IN TRAINING

FoR GRADES I、Ⅱ、Ⅲ

女孩选用钻蓝色,丝双绉或仿丝绸,印有中国民间传统花朵图案,制成无腰身小喇叭裙,肩上用天蓝色缎带系成小蝴蝶结做装饰。穿白色尼龙连裤袜。

男孩选用天蓝色尼龙平面弹力料,制成连衣平角裤,腰间加系一条钴蓝色腰带。穿白色 尼龙连裤袜。

第三篇: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六级教学法资料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六级教学法资料

(一)年级教学任务

1.扶把动作时能保持身体直立; 2.站立时“重心”正确;

3.腿直、脚绷、腰腿软度基本达标;

4.藏族舞、蒙古族舞的“舞步”和“舞姿”准确; 5.动作谐调,节拍准确; 6.舞蹈时有自娱感,有热情。

(二)教师确保教学质量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1.正确的示范。

2.认识教材的训练目的。3.恰当的教学方法。

(三)年级教学任务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1. 根据本系列教材的最终训练目标提出的(明确六级在本系列教材中所处的阶段,查书,书上有~)。

2. 根据本系列教材由浅入深的系统性及本年级承上启下的任务确定的(结合四、五、六级的年级任务或动作举例说明)。

3. 根据教学对象的年龄段及这一年级的生理、心理特征提出的(明确年龄段)。

(四)什么是教学步骤

是达到训练目的的阶梯,每一个单一动作或组合动作的教学步骤均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是具有科学性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并遵循其客观规律。

(五)为什么要设定教学步骤

合理的教学步骤是教学质量的保证,第个组合不能一步到位,应拆成单一动作,分解练习之后再进行组合。

(六)如何设定教学步骤

1. 熟悉教学对象的舞蹈基础;

2. 分析组合及动作节奏,找出主干动作和动作难点(组合考题找出主干动作,考官会问的)。3. 按照教学步骤的规律,灵活运用。

(七)讲解规格、动作要领、节奏 [摊推手组合] 主干动作——摊手、推手

摊手的规格——双腿坐盘,双手扶地,掌心向下,经团指绕腕摊开掌心向上,手指外翘。推手的规格——双腿坐盘,双手扶地,掌心向上,经团手绕手掌前推。摊手、推手的要领——以腕为轴,指根用力,指尖延伸。[双手位组合] 主干动作——顺风旗手、托按手、山按手、斜托手 连接动作——双盖手、双晃手、双分手

顺风旗手的规格——一手在托手位,一手在山手位,双手指尖在同一圆线上。托按手的规格——一手在托手位,一手在按手位。山按手的规格——一手在山手位,一手在按手位

斜托手的规格——一手在斜托手位,另一手在旁平位,掌心均向上。

顺风旗手、托按手、山按手、斜托手的要领——沉肩、撑腕、指根用力、指尖延伸、手动眼随。[后弯腰组合] 主干动作——后弯腰、后踢腿 后弯腰的规格——也称“后屈”,双跪立,双臂上举,与肩同宽,手臂带动头、颈、肩、胸、腰依

次向后弯曲,双手扶地,返回直立时则腰、胸、肩、颈、头逐次直起。后弯腰的要领——顶胯、腰椎上挑、呼吸均匀。

后踢腿的规格——双手扶地,单跪后伸腿,绷脚、直腿向后上方踢起超过90度,眼视前方。后踢腿的要领——脚尖带动,用力点在大腿根部,快踢轻落。[前、旁大踢腿组合] 主干动作——前大踢腿、旁大踢腿

前大踢腿的规格——仰卧正步位绷脚,双臂举至头上方,与肩同宽,直膝勾脚或绷脚向前上踢起超过90度,主力腿贴地不动。

旁大踢腿的规格——侧卧,动力腿外转成外开位,直膝勾脚或绷脚向身旁上方踢起超过90度,主力腿贴地不动。

前大踢腿、旁大踢腿的要领——骨盆固定,髋关节松弛,踢起时快速有力,有延伸感,下落时要轻,有控制,绷脚踢腿脚背用力,勾脚踢腿脚跟用力。[擦地组合] 主干动作——前擦地、旁擦地、后擦地

前擦地的规格——小八字位站立,一脚经全脚向前擦地伸出,绷脚点地,脚尖一心力脚跟成一条直线。

旁擦地规格——小八字位站立,一脚向旁擦地伸出,绷脚点地。后擦地规格——小八字位站立,一脚向后擦地伸出,绷脚点地

前擦地、旁擦地、后擦地要领——骨盆固定,双腿外旋,脚尖最大限度延伸,向前擦地,脚跟主动,向后擦地,脚尖主动。[小跳二组合] 小八字位小跳的规格——站“小八字位”经半蹲向上跳起,空中直膝绷脚,身体垂直,经脚掌落地至全脚半蹲。

小八字位小跳的要领——全力点在踝关节,推地绷脚,离地有控制。

(八)组合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步骤 [双脚转] 1.训练目的——通过三种转的练习,学习转的正确方法,初步掌握旋转技巧的基础动作。

2.教学步骤——(1)单一的平步半蹲转,双踮脚转(2)加下摆臂,大八字移动重心的半蹲转,双踮脚转(3)复习并单一的练习点步转(4)完成组合。[蒙古族舞] 1.训练目的——通过吸腿跑马步和手臂、肩部、手部的练习,学会蒙族舞的基本动作,做到上下身协调配合。

2.教学步骤——(1)摆舞姿,找吸腿跳的位置(2)双勒马单一手臂练习(3)上下身配合练习吸跳跑马步(4)行进的吸跳跑马步(5)双勒马平踏步,笑肩+转腰,深蹲扬鞭、甩鞭、绕鞭小跑步(6)分段练习(7)组合。[波浪二] 1.训练目的——通过波浪与碎步的配合练习,训练在流动中手臂和上下身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手臂的表现力。

2.教学步骤——(1)复习并单一训练不同位置的大小波浪,重点单一练习前平位、后斜下位小波浪,双手后斜下位小波浪加旁大波浪(2)练习脚下碎步(3)上下身配合,碎步加波浪(4)分组训练①前平位后斜下位小波浪+转腰②双手后斜下位小波浪+旁大波浪③前平位提按手原地碎步转(5)组合完成。[藏族舞] 1.训练目的——较熟练掌握藏族踢踏舞颤膝的基本动律,学会第一基本步,抬踏步,训练上下身的协调配合。

2.教学步骤——(1)复习颤膝、腿踏步(2)分晃手、双盖手扶胯加退踏步(3)单一练习第一基

第四篇: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教案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

饶妃娥

2012年3月2日

第一级教材内容索引

1.走步 伴奏曲 吹吹拉拉

2.音乐反应 伴奏曲之一大苹果 伴奏曲之二看星星 3.扩指 伴奏曲保护小羊

4.手臂动作 伴奏曲 你说可笑不可笑

5.弯腰、转腰 伴奏曲小钟

6.前压腿

伴奏曲小脚

7.双吸腿 伴奏曲弹弹唱唱

8.脚位 伴奏曲擦玻璃

9.头的动作 伴奏曲小鸟的歌 10.摆臂

伴奏曲 伸出手 1 1.蹦跳步 伴奏曲小兔子 12.平踏步 伴奏曲开火车 13.游戏

伴奏曲万花筒

第一级教材及伴奏曲谱

1.走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双手下垂,[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见场记一)。[5]-[8] 原地不动胸前自拍手八次。

[9]-[12] 同[1]一[4]动作。[13]-[14] 原地不动“旁按手”。[15]-[16]“低头”敬礼一次。第二遍音乐

[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同时“转体”二人相对(见场记二)。[5]-[8] 原地不动自拍手八次。[9]-[12] 同[1]-[4]动作。[13]-[14]原地不动,“旁按手”。[15]-[16]两人相互“低头”敬礼。要领及注意点:

通过简单地“自然走”,培养幼儿初步学会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此动作可原地或行进做。“自然走”时要挺胸、拔背。

2.音 乐 反 应

音 乐 反 应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音乐和舞蹈恰好符合幼儿这种天性。让幼儿自己动口、动手、动脚,全身心地去唱、去跳,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本节训练的目的是使其从小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均获得基础教育。

对幼儿进行舞蹈训练的同时,本课要求同时重视对幼儿的音乐感训练。节拍是音乐的基本元素,是音乐训练的基础。音乐的节拍和音调,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语言的抑、扬、顿、挫。从幼儿熟悉的词语开始,从节拍人手,用有节拍的朗诵;以游戏的方式向幼儿进行节拍训练,使语言、动作、节拍有机地统一,从而培养幼儿敏锐的节拍感。面对4岁的幼儿,首先从简单、易学的歌谣开始。音乐节拍简单,可以多次反复。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任何部位的动作,反映出单一的节拍。音乐反应

(一)音乐伴奏曲之一 2/4拍

随着曲谱边说歌谣边拍手或脚踏,每一字拍击手或踏脚一次(见场记三)。

注:2-10场记均同场记三

音乐反应(二)音乐反应(二)

音乐 伴奏曲之二 2/4拍

随曲谱边说歌谣边击打乐器(铃、鼓、钹、三角铁等),每字击一下或每字做一动作。要领及注意点:

录像中的音乐反应动作仅是示例,希望教师启发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力,每做一遍均变换不同的动作

3.扩 指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旁开腿勾脚”坐,或“双跪坐双背手”,身向l点。[1] 右手屈臂握拳经肩前向“前平位”伸出,“上翘指扩指”,手心向前(见图1)。

[2] 同[1]动作,左手做。

[3]-[4] 双手向外,向内“转腕”,两次(见图2)。

[5] 右手屈臂握拳向“旁斜上位扩指”,手心向前(见图3)。[6] 同[5]动作,左手做。

. [7] 双“背手”。[8] “摇头”。

[9] 右手屈臂握拳向“旁平位扩指”,手心向前(见图4)。[10] 同[9]动作,左手做。

[11] 双手向内,向外“转腕”,一次。

[12] 双手经“下弧线”向“前平位摊手”并“扩指”(见图5)。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屈臂握拳动作均在肩前。

第二,臂在“前平位”、“旁平位”、“旁斜上位”时要伸直,位置准确。

第三,“转腕”时,手要保持“扩指”手型,臂固定不动。第四,在地面上“坐”或“跪”均要求后背直立。

4.手臂动作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双跪坐旁按手”,身向1点。

[1]-[2] 双手“扩指”,屈臂,手心向里于嘴前,似摸猫胡须动作四次。同时向右、左“倾头”各一次(见图6)。

[3]-[4] 经“分晃手”至左脸颊处,双手合掌,向左“倾头”成睡状(见图7)。

[5] 左手指左耳,右“旁按手”,向右“倾头”(见图8)。[6] 做[5]的对称动作。

[7] 拍手,向右“转腰”双“摊手”一次(见图9)。[8] 做[7]的对称动作。

[9]-[10] 双手心向外,在猫胡须的位置上模仿猫叫“喵”。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双手“扩指”屈臂于嘴前时要中指尖相对。第二,启发孩子按歌词表演。

5.弯腰、转腰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交叉盘坐旁按手”,身向1点。

[1]-[3] 向右、左、右“旁弯腰’’三次,同时右、左、右手扶地三次(见图10)。

[4] 还原“准备动作”。[5] 向右“转腰”(见图11)。[6] 同[4]动作。[7] 向左“转腰”。[8] 同[4]动作。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旁弯腰’’手扶地时,肘要放松,另一侧旁肋尽量拉长。第二,“转腰,时上体垂直,骨盆固定,以腰为轴,手臂是随上体移动。

6.前

压 腿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绷脚伸坐”,双手扶地,身向1点。[1]-[2] 右脚全脚贴地面移动成“前吸腿团身”(见图12)。[3]-[4] 还原“准备动作”。[5]-[6] 同[1]-[2]动作,左腿做。[7]-[8] 还原“准备动作”。

[9]-[11] “前压腿”三次。同时双手拍脚背三次(见图13)。

[12] 还原“准备动作”。[13]-[16] 同[9]-[12]动作。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前吸腿团身”的“吸腿”要全脚着地,“团身”时额头贴膝盖。第二,“压腿”时,腿要伸直,脚要绷,后背拉直。

7.双 吸 腿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绷脚伏卧”,手臂向前平伸、抬头,身向1点。[1]-[6] 后“双吸腿”三次(见图14)。[7]-[8] 向右“转体”1/2成“仰卧”。[9]-[14] “绷脚”前“双吸腿”三次(见图15)。[15]-[16] 向左“转体”1/2成“伏卧”,双手托下颏。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手臂向前平伸时,两手相距与肩同宽。

第二,“前吸腿’’和“后吸腿”时,注意双膝和双脚并拢和“绷脚”。第三,“转体”时,手臂夹耳,保持“正步位绷脚”。

8.脚 位

音乐伴奏曲詈拍

【前奏】

准备动作:“小八字位”站立,“旁按手”(见图16)。最后一小节右脚向右旁“横移”一步成“大八字位”。

[1]一[3] 右手手心向前在身体前面划“立圆”三次(见图17)。[4] “旁按手”。

[5]-[6] 身前倾哈气一次(见图18)。[7] 右脚收回“小八字位”。[8] 静止。

[9]-[1l] 同[1]-[3]动作,左手做。[12] “旁按手”。[13]-[14]同[5 ]-[6]动作。[15] “正步位”。[16] 静止。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脚位”要准确。

第二,教师要启发幼儿去捕捉擦玻璃时的形象,擦玻璃时手离身体远些。

9.头 的 动 作

音乐伴奏曲3/4拍

[前奏] 准备动作:“小八字位”,双手下垂,身向1点;[1]-[4]原地不动;[5]-[6]先右后左成“旁按手”;[7]右脚“横移”成“大八字位”。[1]-[2] “低头”(见图19),然后头还原。[3]-[4] “仰头”(见图20),然后头还原。[5]-[6] 右“转头”(见图21),然后头还原。[7]-[8] 左“转头”,然后头还原。

[9] 第一拍,第二拍向2点、l点各“点头”一次,第三拍停。[10] 头还原。’

[11] 第一拍,第二拍向8点、l点各“点头”一次,第三拍停。[12] 头还原。

[13]-[14]右、左“转腰”各一次。[15] “旁按手”还原成身向1点。第二遍音乐

[1]-[12] 双手“叉腰”做,其他同第一遍音乐。

[13]-[15]“旁按手”。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低头”、“仰头”、“转头”时,保持上体直立,肩固定,颈部最大限度弯屈和转动,达到训练颈部的目的。

第二,使学生初步认识头的位置,注意位置要准确。

第三,头部动作时“旁按手”要固定不动。

10.摆 臂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背手”,身向1点。

[1]-[2] 向前“蹦跳步”停落成“半蹲”,同时右手“前平位扩指上翘指”,手心向前(见图22)。

[3]-[4] 直膝同时,右手收至肩前保持“扩指”(见图23)。[5] 右手伸向“上位扩指”(见图24)。

[6] 右手先“旁平位”再“上位”,“摆臂”各一次。[7] 右手落至右“旁平位上翘指”,手心向旁,眼视右手。[8] 收右手成“背手”。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左手做。第三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双手做。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始终保持“扩指”手型。“摆臂”动作臂要伸长、舒展。第二,单手“摆臂”要求在“上位”和“旁平位”之间摆动,手心向前。第三,双手“摆臂”在“上位”时,双手要交叉。

11.蹦 跳 步

音乐 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双手兔耳形,竖于头上两侧,身向1点(见图25)。

[1]-[4] “蹦跳步”四次并向右、左交替“倾头”四次,同时向下“折腕”四次(见场记四)。

[5]-[6] 再“蹦跳步”三次,第四拍静止。[7]-[8] 同[5]-[6]动作。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可向任何方位做。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蹦跳时,双膝要松弛,后背直立,保持“正步位”。第二,兔耳形手的手腕与头保持一拳距离。

第三,“蹦跳步”行进方向由教师自行安排,也可以原地做。

12.平踏 步

音乐 伴奏曲 2/4拍

准备动作:[1]两人一组,“正步位”;A“抱肘”做火车头,B在A身后双手搭A双肩做车厢,每组行进方向可任选(见图26)。

[2]--[9] “平踏步’’三十二次成“正步位”,找到另一组小朋友,两组相对(见场记五)。

[10] A成“旁按手”,B保持原状。[11]-[12] 相互低头,敬礼一次。

再反复做。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平踏步”要全脚踏地,每步均踏在节拍上。第二,A和B可以交换做火车头。

13.游 戏

音乐 伴奏曲 2/4拍

通过游戏增强小朋友们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教师发出口令,小朋友们按照曲谱节拍做动作,如“头碰头”(见图27),“肩碰肩”(见图28),tt背对背’’(见图29),“肘碰肘”(见图30),“脚对脚”(见图31),“膝对膝”(见图32),“拍拍手’’(见图33),“拉个大圆圈”等等(口令的内容和顺序可任意变换)。

做法:

老师发口令,小朋友原地准备。

[1]-[4] 可用任何“舞步”向任何方位跑动找伙伴,自由结合成若干对或组。

[5]-[8] 均按教师的口令“头碰头”(或其他内容)做出反应动作。

如此按教师的口令反复进行。

舞蹈词汇表

LISI’OF’DANCE VOCABULARY

从古至今,在舞蹈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舞蹈词汇。这个词汇表,是我们多年在校外舞蹈 教育中积累的适合校外舞蹈教学特征的舞蹈用语。同时,我们也继承了中国舞的传统习惯 和体育人体解剖学的科学分析。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便于这部教材的使用。为了让所有使 用本教材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能使用统一的课堂动作术语;对于教材中所选用的动作有 一个统一的认识,我们编制了这个词汇表。希望使用本教材的学校和教师,能按照本词汇表 来统一课堂动作用语,并统一课堂选用的动作规格。

对本考级教材中的舞蹈词汇,均进行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整理,其舞蹈动态和训 练成效均具有更完善及长远的价值。因此,在一定的舞蹈教育范围内,具有相对的权威性。

本教材动作的“规范化”、“系统化”,不是程式化,程式化会使动作刻板,减少了动作活 力。而“规范化”、“系统化”是为了突出舞蹈动作的各种动力因素并提高其训练性,使教、学

者更易抓住动作要领,从而更突出了训练目的。

“规范化”使舞蹈过程中躯体、四肢的方向、位置更严格而准确;舞蹈的姿态与动势愈加鲜明,使教、学者有明确的系统的依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规范化”更主要的目的之一,是从准确的动作运行和动作的节奏(轻、重、缓、急、大、小等)的规范中去突出动作的韵律和特点,使民族风格、动作情感特色更为显明。

本书中的词汇表,是对本年级教材中选用的动作说明。

为了便于查找,本词汇表按以下顺序分类:

舞蹈专业术语;

上肢动作;

上体动作;

下肢动作。

今后,随着不同级别教材的出版,将同样附有该级别选用动作的词汇表。第十三级将有。总词汇表。舞蹈专业术语

【舞蹈】 关于什么是舞蹈,中国古代早有定论。《礼记•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 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里的“乐”就是“乐舞”。《诗经•大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数千年前,中国就对舞蹈有此精辟论述,在世界上实属罕见。现代舞蹈艺术家吴晓邦也曾对舞蹈做过简要的说明:“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台湾学者、舞蹈教授李天民说:“舞蹈为综合的艺术,它含有历史、文学、哲学、音乐、美术、服饰、诗歌等,是民族精神,国家文化的具体表现,因其源自人类生活之伊始,所以称舞蹈为‘艺术之母’。”集古今之说,我们总括“舞蹈是艺术形式中的一种综合艺术。它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音乐的伴奏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它能表达语言、诗歌所不能充分表达的人类感情。”舞蹈在人类史上几经浮沉;作为艺术之母,它曾存在于诸艺术之前。巫术起源说者考证:原始部落首领人即是巫师。每当祈祷战争胜利或五谷丰收时,巫师跳起祭祀之舞,可通天地鬼神。舞蹈也 16

曾经代替文学和语言,传授战争经验和生产技术。舞蹈也是两性之间表爱的最好形式。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舞蹈曾是贵族阶层的文化标志。中外各国皆如是。我国周朝制六艺以为青年贵族必修课业,舞蹈为六艺中的一艺。李天民曾说:中国的舞蹈学校办得最早,三千年前的周代就有,而且规定了不同年龄段学习不同程度的舞蹈课程。大教育家孔子终生致力于六艺教育,并以此分文野。到唐代,我国进人了封建社会的高峰,文化艺术亦达到世界的空前高度。唐代舞蹈集前秦、汉晋之大成,并广泛吸取各族、各国的舞蹈精华,创制十部乐。舞蹈学者彭松说:“舞蹈的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亲创舞蹈研究院,亲自扮演太阳神,借以光大王权。王家贵族必须会跳宫廷舞蹈。舞蹈也随着政治、经济的衰落而没落。艺术家欧阳予倩指出:“„„中国的舞蹈艺术自古以来就极为丰富,极为优美,有悠久而优良的传统。但自宋朝之后,由于封建帝王和一些学究们不断摧残,艺人们受到迫害,加之在历朝的战争中又散失很多,直到现在有许多有名的舞蹈已经都不可考。”甚至把舞蹈排斥在下九流,许多舞蹈家流落在勾栏、瓦舍之中。无独有偶,在俄国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曾多次下令禁止舞蹈活动,认为是有伤风化。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舞蹈在中国、在全世界还是在不断地发生和发展。因为它是人类社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是因时、因人而可消灭的。当今,无论在中国或是世界各国,舞蹈都在以新的面貌蓬勃地发展着。舞蹈随着人类发生而发生,舞蹈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舞蹈也将随着人类走向未来。

【舞台方位】舞蹈场记(舞蹈者的位置和走向、路线)专用以明确方向的名称,共八个 方位。即舞台正前方为第一方位,右侧前方为第二方位,右旁为第三方位,右侧后方为第四 方位,正后方为第五方位,左侧后方为第六方位,左旁为第七方位,左侧前方为第八方位。为叙述方便第一至第八方位,依次简称为第1、2、3、4、5、6、7、8点。

【人体方位】舞蹈动作多采用此种方位。即以身体本身的前、后、左、右为定位:分为正前,正后,左旁、右旁,左侧前,右侧前,左侧后,右侧后。为叙述方便可简称为前、后、左、右、左侧前、左侧后、右侧前、右侧后。

【人体部位名称】

【对称动作】左、右相对的同一动作。如右“按手”的对称动作即左“按手”,右脚起做“平步”,对称动作即左脚起做“平步”。

【动作的左与右】单一舞蹈动作一般均有左、右面,常常是以动作腿(或动作臂)来区别左与右。例如,用左腿向前“踢腿”,即为左“前踢腿”;右腿后撤成“踏步”,即为右“踏步”;左手做“按手”的动作,即为左“按手”;右手做“盘手”的动作,即为右“盘手”等。18

所以舞蹈训练中,经常简称做某动作为左“××”、右“××”。例如:左“虚步”、右“端腿”、左“山手”、右“摇臂”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脚、腿、手、臂)为动作腿(或动作臂)做该动作。它是一种习惯用的、某动作略称的术语。

【动作的单与双】某些动作,有时以单腿(臂)或双腿(臂)来做。单腿(单臂)做该动作时,多标以左或右(见上条)。双腿(臂)同时做该动作时,多标以“双”字,例如:“双山手”、“双盘手”、“双踮脚”、“双脚转”、“双起双落”等。

【主力腿】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支撑腿”。顾名思义是指做舞蹈动作时支撑身体重心的那条腿。

【动力腿】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动作腿”。是在舞蹈时正在运动着的那条腿,一般不担任支撑身体重心的任务。

【身向】、【面向】 身体正面所朝的方向称“身向”。在中国舞的动作中,常常有身体朝一个方向,而面(脸)却转向另一个方向,即“面向”。例如:“身向”1点,“面向”8点。如果“面向”和“身向”是一致的,则只说“身向”。

【视点】

眼睛的视线,它是中国舞以“手、眼、身、法、步”突出舞蹈神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传情达意的窗口。“视点”方向以舞台方位(点)标记,如:“视8点”,即向8点平视;“视8点上方或下方,”即向8点的高处或低处看,当视点和身向一致时,则不再说明视点。

【眼视】 眼睛所看的方向。在中国舞蹈的“身韵”中,往往眼视某个方向时,也略带动头(脸)转向或甩向眼所看的方向,以此加强动作的“精、气、神”。

【平圆】

与地面相平行的圆圈路线。如右手在头上方顺时针划一“平圆”,即右手在头上方经前往左,再向后至右划一个圆圈。

【立圆】 与地面相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也称“竖圆”。如右臂经右“旁平位”、“上位”、左“旁平位”、“下位”划一圆圈。

【上弧线】手臂的运动路线,不是动作名词。“上弧线”是指手臂划“立圆”的上半圆运动路线,如:右手臂由左“旁平位”经“上位”到右“旁平位”,这个运动路线即称“上弧线”。【下弧线】 与“上弧线”相对称的下半圆路线。如:右手臂由右“旁平位”经“下位”到左“旁平位”,这个运动路线称“下弧线”。

【双起单落】 “跳跃”术语。双脚同时向上跳起,一只脚落地,另一腿停在任何姿态上。

上肢动作

【扩指】 五指最大限度地伸展和张开。

【男式叉腰】 虎口叉在腰旁,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手腕下压,肘部对正旁。肩部要下沉。此种“叉腰”大多为男性用,女性也可以用。

【背手】 双臂成圆弧形背于身后,手心向后双手叠放在骶骨位置上双肩展平,肘向身体正旁。单手也可以做“背手”,称左或右“背手”。

【上位】 手臂向上直伸,在双肩上方、耳侧,两臂间距与肩同宽。

【前平位】手臂平抬于身体前方,高与肩平,两臂间距与肩同宽。

【旁平位】手臂平抬于身体两侧,高与肩平。

【旁斜上位】 手臂伸向“上位”和“旁平位”之间的位置。

【旁下位】手臂下垂于腿两侧。

【旁斜下位】(旁按手)手臂伸向“旁下位”与“旁平位”之间的位置。

【抱肘】双臂交叉于胸前,高与肩平,双手抱住肘部,一般用在舞蹈训练的连接或结束动作上。

【摊手】 手臂可向前或前侧方向成“平位”或“斜下位”,手心向上,指尖向下。两手同时做称“双摊手”,一手做时称“单摊手”。

【转腕】保持扩指手型,腕部主动向里,向外转动。【上翘指】保持“扩指”或“掌”式手型,指尖向上方。

【摆臂】 手臂在身前或身旁做“立圆”(上半圆或下半圆)的“弧线”动作(不超过180度)。可由右向左、由左向右或由前向后、由后向前摆。可单臂做,也可双臂同时做,双臂做时,两臂距离要保持与肩同宽。

【分晃手】 手臂动作的一种。因具有“分手”和“晃手”的双重特点,故称“分晃手”。手臂动作与“晃手”相同。双手同时由里经上向外“分晃”。“分晃手”与“双分手”的不同处是“双分手”如花蕾绽开,“分晃手”如拨荫见月。上体动作

【仰头】 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上仰,眼视上方。也称做“头上屈”。【低头】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下低,眼视下方。也称做“头下屈”。【点头】“低头”连续做,动作幅度缩小。

【转头】 身体保持不动,头部向左或向右最大限度转动,眼睛随头向左或向右看。

【摇头】“转头”连续做,转动幅度缩小。

【倾头】 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左或向右旁倾倒,眼视身体前方。

【旁弯腰】一种腰部软度的训练动作。也称“旁屈”0骨盆固定不动,上体正对前方,眼视前方,头部向旁倾倒,然后肩、胸、肋部、腰部依次向身旁弯屈。旁屈的一侧肌肉收缩,另一侧肌肉伸屈,可以在地面的“交叉盘坐”、“双跪坐”位上做,也可以在站立的“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和“踏步位”上做。

【转腰】腰部灵活与柔软的训练动作。也称“拧腰”。腿部与骨盆固定只是用腰部以上身体向左或向右转动。根据人体的骨骼结构情况,下肢不动,上体整个转动四分之一是不可能的,“转腰”只是一种拧转状态,肩部转动最大,腰部转动最小。这个动作实际是脊椎的转动,是以腰为轴,上体垂直向左或向右转到最大限度。头随身体转动,或留在原位。

下肢动作

【绷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的优美造型。

【勾脚】 脚尖勾起,脚腕收缩与小腿的弯曲度超过90度,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伸坐】 坐地,“上体直立”,双腿并拢向前伸直。脚成“正步位”或“

4、八字位”,“绷脚”或“勾脚”。

【双跪坐】 跪地,大腿与小腿屈叠在一起:小腿的膝盖、胫骨、脚背贴地;臀部坐于脚跟上;双膝并拢,“上体直立”。

【交叉盘坐】坐地、屈膝、小腿交叉盘于身前,双膝打开,或右腿在上,或左腿在上。

【仰卧】仰面躺卧。双腿并拢、伸直。可“正步位”或“小八字位”,可“绷脚”或“勾脚”。双臂在身体“旁斜下位”人字形平放于身旁地面,手心向下。

【伏卧】身体趴伏在地面。双腿并拢、伸直。可“正步位”或“小八字位”,“绷脚”。头转向一侧,用耳贴地。双臂平伸与肩同宽放于头上地面;双臂也可屈肘。手掌撑地于肩前。

【正步位】双脚内侧靠拢,脚尖对正前方。

【小八字位】两脚跟并拢,脚尖分开90度,分别对左、右侧前方。

【大八.字位】 脚的方位同“小八字位”,双脚跟距离约横脚一脚至一脚半。

【正步位半蹲】 在“正步位”上,全脚压在地上,下蹲到最大限度,臀部在脚跟上方,“上体”垂直。

【前吸腿】地面动作。“仰卧正步绷脚”,双腿曲膝上吸,小腿靠向大腿,脚尖顺地面滑动,可脚尖点地,亦可全脚落地做。可以双腿同时吸起,亦可单腿吸起,另一腿不动。

【后吸腿】地面动作。“伏卧正步绷脚”,大腿不动,小腿最大限度地向身后弯曲。可以

双腿同时吸起,亦可单腿吸起,另一腿不动。

【前吸腿团身】地面动作。“坐位”双腿曲膝上吸,全脚落地(也可以绷脚尖点地),低头以额触膝,双臂抱脚腕。这个动作也可单腿做。

【前压腿】初学者的做法是在“伸坐正步位”上,上体向前俯压。“绷脚”做时双手触摸脚尖,“勾脚”做时双手触摸脚跟,眼视脚踝。

【旁开腿】 “仰卧正步绷脚”,双腿同时向旁打开到最大限度,膝对上方。

【自然走】 同生活中行走状。

【平踏步】每步落地时全脚着地,踏地有声。可单腿连续(原地)踏地,也可两脚交替踏地。两膝微弯屈,膝关节放松。可以原地做,也可以向前、向后、向旁,以及带“转体”做。

【蹦跳步】一种带有低“跳跃”性的“舞步”。这种“舞步”的自然形态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很能表现儿童快乐、活泼的天性。做法是站“正步位”或“小八字位”,然后向上一蹦落地微屈膝,“蹦跳步”就完成了。“蹦跳步”可以向前、向后、向旁或原地做;可以连续做多次以及带“转体”做。

【横移步】(以右为例)“正步位”,首先右脚向右旁迈一步,脚尖方向不变,然后左脚向右脚移靠,停在“正步位”上。

第五篇: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文字教材)连载

年级教学任务

第一级

一、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头、颈、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动的初步训练。

二、认识身体部位的左与右。

三、认识音乐节拍,培养幼儿按节拍做动作。

四、培养幼儿带着愉快的心态学习舞蹈,使他们在学舞蹈中产生

对舞蹈的热爱。

第一级教材内容索引

INDEX To CONTEN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OF GRADE I 1.走步Walk 伴奏曲 吹吹拉拉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 2.音乐反应

Music Response 伴奏曲之一大苹果Music 1 Big Apples 伴奏曲之二看星星Music 2 Watching Stars 3.扩指 Finger—stretch 伴奏曲保护小羊Protecting the Small Sheep 4.手臂动作Movements of Arms 伴奏曲 你说可笑不可笑Isn’t It Funny?

弯腰、转腰Bend and Turn

伴奏曲小钟Small Clock

前压腿Leg—pressing

伴奏曲小脚Tiny Feet

双吸腿Passe Deux

伴奏曲弹弹唱唱 Singing and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

脚位Position of Feet

伴奏曲擦玻璃Cleaning Window—panes

头的动作Movements of Head

伴奏曲小鸟的歌Song of the Small Birds 10.摆臂Swing of Arms

伴奏曲 伸出手Stretching Your Hands 1 1.蹦跳步Leap

伴奏曲小兔子Small Rabbits 12.平踏步Mark Time

伴奏曲开火车Driving the Locomotive 13.游戏Play Games

伴奏曲万花筒Kaleidoscope

第一级教材及伴奏曲谱

走步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双手下垂,[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见场记一)。[5]-[8] 原地不动胸前自拍手八次。[9]-[12] 同[1]一[4]动作。[13]-[14] 原地不动“旁按手”。[15]-[16]“低头”敬礼一次。第二遍音乐

[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同时“转体”二人相对(见场记二)。[5]-[8] 原地不动自拍手八次。[9]-[12] 同[1]-[4]动作。[13]-[14]原地不动,“旁按手”。[15]-[16]两人相互“低头”敬礼。要领及注意点:

通过简单地“自然走”,培养幼儿初步学会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此动作可原地或行进做。“自然走”时要挺胸、拔背。

音 乐 反 应

音 乐 反 应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音乐和舞蹈恰好符合幼儿这种天性。让幼儿自己动口、动手、动脚,全身心地去唱、去跳,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本节训练的目的是使其从小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均获得基础教育。

对幼儿进行舞蹈训练的同时,本课要求同时重视对幼儿的音乐感训练。节拍是音乐的基本元素,是音乐训练的基础。音乐的节拍和音调,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语言的抑、扬、顿、挫。从幼儿熟悉的词语开始,从节拍人手,用有节拍的朗诵;以游戏的方式向幼儿进行节拍训练,使语言、动作、节拍有机地统一,从而培养幼儿敏锐的节拍感。面对4岁的幼儿,首先从简单、易学的歌谣开始。音乐节拍简单,可以多次反复。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任何部位的动作,反映出单一的节拍。音乐反应

(一)音乐伴奏曲之一 2/4拍

随着曲谱边说歌谣边拍手或脚踏,每一字拍击手或踏脚一次(见场记三)。

注:2-10场记均同场记三

音乐反应(二)音乐反应(二)

音乐 伴奏曲之二 2/4拍

随曲谱边说歌谣边击打乐器(铃、鼓、钹、三角铁等),每字击一下或每字做一动作。要领及注意点:

录像中的音乐反应动作仅是示例,希望教师启发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力,每做一遍均变换不同的动作 扩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旁开腿勾脚”坐,或“双跪坐双背手”,身向l点。[1] 右手屈臂握拳经肩前向“前平位”伸出,“上翘指扩指”,手心向前(见图1)。

[2] 同[1]动作,左手做。

[3]-[4] 双手向外,向内“转腕”,两次(见图2)。

[5] 右手屈臂握拳向“旁斜上位扩指”,手心向前(见图3)。[6] 同[5]动作,左手做。

. [7] 双“背手”。[8] “摇头”。

[9] 右手屈臂握拳向“旁平位扩指”,手心向前(见图4)。[10] 同[9]动作,左手做。

[11] 双手向内,向外“转腕”,一次。[12] 双手经“下弧线”向“前平位摊手”并“扩指”(见图5)。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屈臂握拳动作均在肩前。

第二,臂在“前平位”、“旁平位”、“旁斜上位”时要伸直,位置准确。

第三,“转腕”时,手要保持“扩指”手型,臂固定不动。第四,在地面上“坐”或“跪”均要求后背直立。

手臂动作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双跪坐旁按手”,身向1点。

[1]-[2] 双手“扩指”,屈臂,手心向里于嘴前,似摸猫胡须动作四次。同时向右、左“倾头”各一次(见图6)。

[3]-[4] 经“分晃手”至左脸颊处,双手合掌,向左“倾头”成睡状(见图7)。

[5] 左手指左耳,右“旁按手”,向右“倾头”(见图8)。[6] 做[5]的对称动作。

[7] 拍手,向右“转腰”双“摊手”一次(见图9)。[8] 做[7]的对称动作。

[9]-[10] 双手心向外,在猫胡须的位置上模仿猫叫“喵”。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双手“扩指”屈臂于嘴前时要中指尖相对。第二,启发孩子按歌词表演。

弯腰、转腰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交叉盘坐旁按手”,身向1点。[1]-[3] 向右、左、右“旁弯腰’’三次,同时右、左、右手扶地三次(见图10)。

[4] 还原“准备动作”。[5] 向右“转腰”(见图11)。[6] 同[4]动作。[7] 向左“转腰”。[8] 同[4]动作。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旁弯腰’’手扶地时,肘要放松,另一侧旁肋尽量拉长。第二,“转腰,时上体垂直,骨盆固定,以腰为轴,手臂是随上体移动。

腿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绷脚伸坐”,双手扶地,身向1点。[1]-[2] 右脚全脚贴地面移动成“前吸腿团身”(见图12)。[3]-[4] 还原“准备动作”。[5]-[6] 同[1]-[2]动作,左腿做。[7]-[8] 还原“准备动作”。

[9]-[11] “前压腿”三次。同时双手拍脚背三次(见图13)。[12] 还原“准备动作”。[13]-[16] 同[9]-[12]动作。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前吸腿团身”的“吸腿”要全脚着地,“团身”时额头贴膝盖。第二,“压腿”时,腿要伸直,脚要绷,后背拉直。

双 吸 腿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绷脚伏卧”,手臂向前平伸、抬头,身向1点。[1]-[6] 后“双吸腿”三次(见图14)。[7]-[8] 向右“转体”1/2成“仰卧”。[9]-[14] “绷脚”前“双吸腿”三次(见图15)。[15]-[16] 向左“转体”1/2成“伏卧”,双手托下颏。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手臂向前平伸时,两手相距与肩同宽。第二,“前吸腿’’和“后吸腿”时,注意双膝和双脚并拢和“绷脚”。第三,“转体”时,手臂夹耳,保持“正步位绷脚”。

脚 位

音乐伴奏曲詈拍

【前奏】

准备动作:“小八字位”站立,“旁按手”(见图16)。最后一小节右脚向右旁“横移”一步成“大八字位”。

[1]一[3] 右手手心向前在身体前面划“立圆”三次(见图17)。[4] “旁按手”。

[5]-[6] 身前倾哈气一次(见图18)。[7] 右脚收回“小八字位”。[8] 静止。

[9]-[1l] 同[1]-[3]动作,左手做。[12] “旁按手”。[13]-[14]同[5 ]-[6]动作。[15] “正步位”。[16] 静止。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脚位”要准确。

第二,教师要启发幼儿去捕捉擦玻璃时的形象,擦玻璃时手离身体远些。

头 的 动 作

音乐伴奏曲3/4拍

[前奏] 准备动作:“小八字位”,双手下垂,身向1点;[1]-[4]原地不动;[5]-[6]先右后左成“旁按手”;[7]右脚“横移”成“大八字位”。[1]-[2] “低头”(见图19),然后头还原。[3]-[4] “仰头”(见图20),然后头还原。[5]-[6] 右“转头”(见图21),然后头还原。[7]-[8] 左“转头”,然后头还原。

[9] 第一拍,第二拍向2点、l点各“点头”一次,第三拍停。[10] 头还原。’

[11] 第一拍,第二拍向8点、l点各“点头”一次,第三拍停。[12] 头还原。

[13]-[14]右、左“转腰”各一次。[15] “旁按手”还原成身向1点。第二遍音乐

[1]-[12] 双手“叉腰”做,其他同第一遍音乐。[13]-[15]“旁按手”。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低头”、“仰头”、“转头”时,保持上体直立,肩固定,颈部最大限度弯屈和转动,达到训练颈部的目的。

第二,使学生初步认识头的位置,注意位置要准确。

第三,头部动作时“旁按手”要固定不动。

摆 臂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背手”,身向1点。

[1]-[2] 向前“蹦跳步”停落成“半蹲”,同时右手“前平位扩指上翘指”,手心向前(见图22)。

[3]-[4] 直膝同时,右手收至肩前保持“扩指”(见图23)。[5] 右手伸向“上位扩指”(见图24)。[6] 右手先“旁平位”再“上位”,“摆臂”各一次。[7] 右手落至右“旁平位上翘指”,手心向旁,眼视右手。[8] 收右手成“背手”。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左手做。第三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双手做。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始终保持“扩指”手型。“摆臂”动作臂要伸长、舒展。第二,单手“摆臂”要求在“上位”和“旁平位”之间摆动,手心向前。第三,双手“摆臂”在“上位”时,双手要交叉。

蹦 跳 步

音乐 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双手兔耳形,竖于头上两侧,身向1点(见图25)。

[1]-[4] “蹦跳步”四次并向右、左交替“倾头”四次,同时向下“折腕”四次(见场记四)。[5]-[6] 再“蹦跳步”三次,第四拍静止。[7]-[8] 同[5]-[6]动作。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可向任何方位做。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蹦跳时,双膝要松弛,后背直立,保持“正步位”。第二,兔耳形手的手腕与头保持一拳距离。

第三,“蹦跳步”行进方向由教师自行安排,也可以原地做。

平踏 步

音乐 伴奏曲 2/4拍

准备动作:[1]两人一组,“正步位”;A“抱肘”做火车头,B在A身后双手搭A双肩做车厢,每组行进方向可任选(见图26)。

[2]--[9] “平踏步’’三十二次成“正步位”,找到另一组小朋友,两组相对(见场记五)。

[10] A成“旁按手”,B保持原状。[11]-[12] 相互低头,敬礼一次。再反复做。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平踏步”要全脚踏地,每步均踏在节拍上。第二,A和B可以交换做火车头。

游 戏

音乐 伴奏曲 2/4拍

通过游戏增强小朋友们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教师发出口令,小朋友们按照曲谱节拍做动作,如“头碰头”(见图27),“肩碰肩”(见图28),tt背对背’’(见图29),“肘碰肘”(见图30),“脚对脚”(见图31),“膝对膝”(见图32),“拍拍手’’(见图33),“拉个大圆圈”等等(口令的内容和顺序可任意变换)。

做法:

老师发口令,小朋友原地准备。

[1]-[4] 可用任何“舞步”向任何方位跑动找伙伴,自由结合成若干对或组。[5]-[8] 均按教师的口令“头碰头”(或其他内容)做出反应动作。

如此按教师的口令反复进行。

舞蹈词汇表

LISI’OF’DANCE VOCABULARY

从古至今,在舞蹈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舞蹈词汇。这个词汇表,是我们多年在校外舞蹈 教育中积累的适合校外舞蹈教学特征的舞蹈用语。同时,我们也继承了中国舞的传统习惯 和体育人体解剖学的科学分析。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便于这部教材的使用。为了让所有使 用本教材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能使用统一的课堂动作术语;对于教材中所选用的动作有 一个统一的认识,我们编制了这个词汇表。希望使用本教材的学校和教师,能按照本词汇表 来统一课堂动作用语,并统一课堂选用的动作规格。对本考级教材中的舞蹈词汇,均进行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整理,其舞蹈动态和训 练成效均具有更完善及长远的价值。因此,在一定的舞蹈教育范围内,具有相对的权威性。

本教材动作的“规范化”、“系统化”,不是程式化,程式化会使动作刻板,减少了动作活 力。而“规范化”、“系统化”是为了突出舞蹈动作的各种动力因素并提高其训练性,使教、学

者更易抓住动作要领,从而更突出了训练目的。

“规范化”使舞蹈过程中躯体、四肢的方向、位置更严格而准确;舞蹈的姿态与动势愈加鲜明,使教、学者有明确的系统的依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规范化”更主要的目的之一,是从准确的动作运行和动作的节奏(轻、重、缓、急、大、小等)的规范中去突出动作的韵律和特点,使民族风格、动作情感特色更为显明。

本书中的词汇表,是对本年级教材中选用的动作说明。

为了便于查找,本词汇表按以下顺序分类:

舞蹈专业术语;

上肢动作;

上体动作;

下肢动作。

今后,随着不同级别教材的出版,将同样附有该级别选用动作的词汇表。第十三级将有。总词汇表。舞蹈专业术语

【舞蹈】 关于什么是舞蹈,中国古代早有定论。《礼记•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 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里的“乐”就是“乐舞”。《诗经•大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数千年前,中国就对舞蹈有此精辟论述,在世界上实属罕见。现代舞蹈艺术家吴晓邦也曾对舞蹈做过简要的说明:“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台湾学者、舞蹈教授李天民说:“舞蹈为综合的艺术,它含有历史、文学、哲学、音乐、美术、服饰、诗歌等,是民族精神,国家文化的具体表现,因其源自人类生活之伊始,所以称舞蹈为‘艺术之母’。”集古今之说,我们总括“舞蹈是艺术形式中的一种综合艺术。它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音乐的伴奏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它能表达语言、诗歌所不能充分表达的人类感情。”舞蹈在人类史上几经浮沉;作为艺术之母,它曾存在于诸艺术之前。巫术起源说者考证:原始部落首领人即是巫师。每当祈祷战争胜利或五谷丰收时,巫师跳起祭祀之舞,可通天地鬼神。舞蹈也曾经代替文学和语言,传授战争经验和生产技术。舞蹈也是两性之间表爱的最好形式。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舞蹈曾是贵族阶层的文化标志。中外各国皆如是。我国周朝制六艺以为青年贵族必修课业,舞蹈为六艺中的一艺。李天民曾说:中国的舞蹈学校办得最早,三千年前的周代就有,而且规定了不同年龄段学习不同程度的舞蹈课程。大教育家孔子终生致力于六艺教育,并以此分文野。到唐代,我国进人了封建社会的高峰,文化艺术亦达到世界的空前高度。唐代舞蹈集前秦、汉晋之大成,并广泛吸取各族、各国的舞蹈精华,创制十部乐。舞蹈学者彭松说:“舞蹈的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亲创舞蹈研究院,亲自扮演太阳神,借以光大王权。王家贵族必须会跳宫廷舞蹈。舞蹈也随着政治、经济的衰落而没落。艺术家欧阳予倩指出:“„„中国的舞蹈艺术自古以来就极为丰富,极为优美,有悠久而优良的传统。但自宋朝之后,由于封建帝王和一些学究们不断摧残,艺人们受到迫害,加之在历朝的战争中又散失很多,直到现在有许多有名的舞蹈已经都不可考。”甚至把舞蹈排斥在下九流,许多舞蹈家流落在勾栏、瓦舍之中。无独有偶,在俄国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曾多次下令禁止舞蹈活动,认为是有伤风化。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舞蹈在中国、在全世界还是在不断地发生和发展。因为它是人类社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是因时、因人而可消灭的。当今,无论在中国或是世界各国,舞蹈都在以新的面貌蓬勃地发展着。舞蹈随着人类发生而发生,舞蹈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舞蹈也将随着人类走向未来。

【舞台方位】舞蹈场记(舞蹈者的位置和走向、路线)专用以明确方向的名称,共八个 方位。即舞台正前方为第一方位,右侧前方为第二方位,右旁为第三方位,右侧后方为第四 方位,正后方为第五方位,左侧后方为第六方位,左旁为第七方位,左侧前方为第八方位。为叙述方便第一至第八方位,依次简称为第1、2、3、4、5、6、7、8点。

【人体方位】舞蹈动作多采用此种方位。即以身体本身的前、后、左、右为定位:分为正前,正后,左旁、右旁,左侧前,右侧前,左侧后,右侧后。为叙述方便可简称为前、后、左、右、左侧前、左侧后、右侧前、右侧后。

【人体部位名称】

【对称动作】左、右相对的同一动作。如右“按手”的对称动作即左“按手”,右脚起做 “平步”,对称动作即左脚起做“平步”。

【动作的左与右】单一舞蹈动作一般均有左、右面,常常是以动作腿(或动作臂)来区别左与右。例如,用左腿向前“踢腿”,即为左“前踢腿”;右腿后撤成“踏步”,即为右“踏步”;左手做“按手”的动作,即为左“按手”;右手做“盘手”的动作,即为右“盘手”等。所以舞蹈训练中,经常简称做某动作为左“××”、右“××”。例如:左“虚步”、右“端腿”、左“山手”、右“摇臂”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脚、腿、手、臂)为动作腿(或动作臂)做该动作。它是一种习惯用的、某动作略称的术语。

【动作的单与双】某些动作,有时以单腿(臂)或双腿(臂)来做。单腿(单臂)做该动作时,多标以左或右(见上条)。双腿(臂)同时做该动作时,多标以“双”字,例如:“双山手”、“双盘手”、“双踮脚”、“双脚转”、“双起双落”等。

【主力腿】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支撑腿”。顾名思义是指做舞蹈动作时支撑身体重心的那条腿。

【动力腿】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动作腿”。是在舞蹈时正在运动着的那条腿,一般不担任支撑身体重心的任务。【身向】、【面向】 身体正面所朝的方向称“身向”。在中国舞的动作中,常常有身体朝一个方向,而面(脸)却转向另一个方向,即“面向”。例如:“身向”1点,“面向”8点。如果“面向”和“身向”是一致的,则只说“身向”。

【视点】 眼睛的视线,它是中国舞以“手、眼、身、法、步”突出舞蹈神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传情达意的窗口。“视点”方向以舞台方位(点)标记,如:“视8点”,即向8点平视;“视8点上方或下方,”即向8点的高处或低处看,当视点和身向一致时,则不再说明视点。【眼视】 眼睛所看的方向。在中国舞蹈的“身韵”中,往往眼视某个方向时,也略带动头(脸)转向或甩向眼所看的方向,以此加强动作的“精、气、神”。

【平圆】 与地面相平行的圆圈路线。如右手在头上方顺时针划一“平圆”,即右手在头上方经前往左,再向后至右划一个圆圈。

【立圆】 与地面相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也称“竖圆”。如右臂经右“旁平位”、“上位”、左“旁平位”、“下位”划一圆圈。

【上弧线】手臂的运动路线,不是动作名词。“上弧线”是指手臂划“立圆”的上半圆运动路线,如:右手臂由左“旁平位”经“上位”到右“旁平位”,这个运动路线即称“上弧线”。【下弧线】 与“上弧线”相对称的下半圆路线。如:右手臂由右“旁平位”经“下位”到左“旁平位”,这个运动路线称“下弧线”。

【双起单落】 “跳跃”术语。双脚同时向上跳起,一只脚落地,另一腿停在任何姿态上。

上肢动作

【扩指】 五指最大限度地伸展和张开。

【男式叉腰】 虎口叉在腰旁,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手腕下压,肘部对正旁。肩部要下沉。此种“叉腰”大多为男性用,女性也可以用。

【背手】 双臂成圆弧形背于身后,手心向后双手叠放在骶骨位置上双肩展平,肘向身体正旁。单手也可以做“背手”,称左或右“背手”。

【上位】 手臂向上直伸,在双肩上方、耳侧,两臂间距与肩同宽。

【前平位】手臂平抬于身体前方,高与肩平,两臂间距与肩同宽。

【旁平位】手臂平抬于身体两侧,高与肩平。

【旁斜上位】 手臂伸向“上位”和“旁平位”之间的位置。

【旁下位】手臂下垂于腿两侧。

【旁斜下位】(旁按手)手臂伸向“旁下位”与“旁平位”之间的位置。

【抱肘】双臂交叉于胸前,高与肩平,双手抱住肘部,一般用在舞蹈训练的连接或结束动作上。

【摊手】 手臂可向前或前侧方向成“平位”或“斜下位”,手心向上,指尖向下。两手同时做称“双摊手”,一手做时称“单摊手”。

【转腕】保持扩指手型,腕部主动向里,向外转动。【上翘指】保持“扩指”或“掌”式手型,指尖向上方。

【摆臂】 手臂在身前或身旁做“立圆”(上半圆或下半圆)的“弧线”动作(不超过180度)。可由右向左、由左向右或由前向后、由后向前摆。可单臂做,也可双臂同时做,双臂做时,两臂距离要保持与肩同宽。

【分晃手】 手臂动作的一种。因具有“分手”和“晃手”的双重特点,故称“分晃手”。手臂动作与“晃手”相同。双手同时由里经上向外“分晃”。“分晃手”与“双分手”的不同处是“双分手”如花蕾绽开,“分晃手”如拨荫见月。上体动作

【仰头】 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上仰,眼视上方。也称做“头上屈”。【低头】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下低,眼视下方。也称做“头下屈”。【点头】“低头”连续做,动作幅度缩小。

【转头】 身体保持不动,头部向左或向右最大限度转动,眼睛随头向左或向右看。

【摇头】“转头”连续做,转动幅度缩小。

【倾头】 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左或向右旁倾倒,眼视身体前方。

【旁弯腰】一种腰部软度的训练动作。也称“旁屈”0骨盆固定不动,上体正对前方,眼视前方,头部向旁倾倒,然后肩、胸、肋部、腰部依次向身旁弯屈。旁屈的一侧肌肉收缩,另一侧肌肉伸屈,可以在地面的“交叉盘坐”、“双跪坐”位上做,也可以在站立的“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和“踏步位”上做。

【转腰】腰部灵活与柔软的训练动作。也称“拧腰”。腿部与骨盆固定只是用腰部以上身体向左或向右转动。根据人体的骨骼结构情况,下肢不动,上体整个转动四分之一是不可能的,“转腰”只是一种拧转状态,肩部转动最大,腰部转动最小。这个动作实际是脊椎的转动,是以腰为轴,上体垂直向左或向右转到最大限度。头随身体转动,或留在原位。

下肢动作

【绷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的优美造型。

【勾脚】 脚尖勾起,脚腕收缩与小腿的弯曲度超过90度,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伸坐】 坐地,“上体直立”,双腿并拢向前伸直。脚成“正步位”或“

4、八字位”,“绷脚”或“勾脚”。

【双跪坐】 跪地,大腿与小腿屈叠在一起:小腿的膝盖、胫骨、脚背贴地;臀部坐于脚跟上;双膝并拢,“上体直立”。

【交叉盘坐】坐地、屈膝、小腿交叉盘于身前,双膝打开,或右腿在上,或左腿在上。

【仰卧】仰面躺卧。双腿并拢、伸直。可“正步位”或“小八字位”,可“绷脚”或“勾脚”。双臂在身体“旁斜下位”人字形平放于身旁地面,手心向下。

【伏卧】身体趴伏在地面。双腿并拢、伸直。可“正步位”或“小八字位”,“绷脚”。头转向一侧,用耳贴地。双臂平伸与肩同宽放于头上地面;双臂也可屈肘。手掌撑地于肩前。

【正步位】双脚内侧靠拢,脚尖对正前方。

【小八字位】两脚跟并拢,脚尖分开90度,分别对左、右侧前方。

【大八.字位】 脚的方位同“小八字位”,双脚跟距离约横脚一脚至一脚半。

【正步位半蹲】 在“正步位”上,全脚压在地上,下蹲到最大限度,臀部在脚跟上方,“上体”垂直。

【前吸腿】地面动作。“仰卧正步绷脚”,双腿曲膝上吸,小腿靠向大腿,脚尖顺地面滑动,可脚尖点地,亦可全脚落地做。可以双腿同时吸起,亦可单腿吸起,另一腿不动。

【后吸腿】地面动作。“伏卧正步绷脚”,大腿不动,小腿最大限度地向身后弯曲。可以双腿同时吸起,亦可单腿吸起,另一腿不动。【前吸腿团身】地面动作。“坐位”双腿曲膝上吸,全脚落地(也可以绷脚尖点地),低头以额触膝,双臂抱脚腕。这个动作也可单腿做。

【前压腿】初学者的做法是在“伸坐正步位”上,上体向前俯压。“绷脚”做时双手触摸脚尖,“勾脚”做时双手触摸脚跟,眼视脚踝。

【旁开腿】 “仰卧正步绷脚”,双腿同时向旁打开到最大限度,膝对上方。

【自然走】 同生活中行走状。

【平踏步】每步落地时全脚着地,踏地有声。可单腿连续(原地)踏地,也可两脚交替踏地。两膝微弯屈,膝关节放松。可以原地做,也可以向前、向后、向旁,以及带“转体”做。

【蹦跳步】一种带有低“跳跃”性的“舞步”。这种“舞步”的自然形态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很能表现儿童快乐、活泼的天性。做法是站“正步位”或“小八字位”,然后向上一蹦落地微屈膝,“蹦跳步”就完成了。“蹦跳步”可以向前、向后、向旁或原地做;可以连续做多次以及带“转体”做。

【横移步】(以右为例)“正步位”,首先右脚向右旁迈一步,脚尖方向不变,然后左脚向右脚移靠,停在“正步位”上。【附一】《中国舞等级考试课》考试条例

一、为了加强对幼儿、儿童及青少年的舞蹈美育,推动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歌舞教育活 动,培养他们热爱中国舞蹈艺术,发现和选拔舞蹈专业人材,北京舞蹈学院编写了这套普及 型的舞蹈素质教育教材。

二、教材供4岁至18岁幼儿、小学生、中学生的舞蹈爱好者业余时间进行舞蹈训练应 用,或培养这方面的师资。教材共分十三级:一级(4—5岁),二级(5—6岁),三级(6—7岁),四级(7—9岁),五级(8一10岁),六级(9一11岁),七级(10一12岁),八级(1l一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十一级(14一16岁),十二级(15—17岁),十三级(16一18岁)。

三、教材包括: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中华民族民间舞(汉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傣族、苗族、彝族、维吾尔族)以及舞蹈节奏感训练四部分,教材还配有伴奏乐曲及歌曲。

四、教材力求符合幼儿、儿童、少年及青年心理与生理特点,注意他们的情趣和训练的 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以及舞蹈的中华民族特色,是一套集训练性、娱乐性和中国舞蹈知 识性为一体的面向校外舞蹈爱好者的舞蹈教材。

五、本教材设:《教师资格证书》及《学生考试合格》证书,凡学习此教材学员(幼儿、儿童、少年、青年及教授此课程的教师)于每级课程学习结束后均可自愿参加考试。经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委员会?指派的考试官考核合格者由“考级委员会”按级颁发合格证书。学员可以从第一级始逐级考取证书,证书确认其舞蹈特长及水准。

六、考试内容:

1.《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内容有:(1)课程动作示范,(2)教学法,(3)教课成绩(用本教材培训之学员合格率达70%以上)。

2.《学生考试合格》证书考试内容:表演所学课程,达到应具有的水准。

七、参加考核者须穿着规定的练习服及鞋、袜,表演由“中国舞考级委员会”规定的考题。

八、参加考核者交纳考试报名费,领取证书时交纳证书费。

北京舞蹈学院

中国舞考级委员会

1991年9月 中国舞考级学生考试规则

EXAMINATION RULES AND REGULATIoNS 1. 考生年龄:

第一级不低于5岁

第二级不低于6岁

第三级不低于7岁

凡低于上述年龄者,不予考试。2.考生6人一组 考生入场后的位置:

【附二】 常用音乐术语 APPENDIX Ⅱ

MUSIC TERMINoLoGY IN CoMMoN USE

速 度 术 语

Adagio

柔板缓慢 Adagietto 小柔板 Andante 行板 Andantino小行板 Moderato中板 Allegretto小快板 Allegro快板

accel.(accelerando的缩写)渐快 mosso稍快

fit.(fitard.的缩写)渐慢 a tempo恢复原速度 con moto稍快的 molto很

表 情 术 语 Caloroso 热烈地 Cantabile 如歌地 Comodo 舒适地 con brio充满活力地 espresslvo 有表情地 giocoso 快乐地 grazloso 优雅地 innocente 天真地 leggiero 轻快地 piacevole 愉快地 Soave 柔和地 Vivente活泼地

常 用 符 号

Staccato 断奏 Legato 连奏

non legato 非连奏 sempre 一直保持 D.C.从头反复

Fine 反复后的终止号

D.C.al Fine从头反复至写有Fine处为止 D.S.从前面有&处反复

【附三】 第一、二、三级课练习服设计 APPENDIX III PICTURES oF DANCER’S WEAR IN TRAINING FoR GRADES I、Ⅱ、Ⅲ

女孩选用钻蓝色,丝双绉或仿丝绸,印有中国民间传统花朵图案,制成无腰身小喇叭裙,肩上用天蓝色缎带系成小蝴蝶结做装饰。穿白色尼龙连裤袜。

男孩选用天蓝色尼龙平面弹力料,制成连衣平角裤,腰间加系一条钴蓝色腰带。穿白色 尼龙连裤袜。

下载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六级教学法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六级教学法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舞等级考试课3级(★)

    第三级教师技术课试题 A B 1. 吸跳步和敬礼 1吸跳步和敬礼 2. 波浪2、波浪 3. 弯腰3、弯腰 4. 勾绷脚4、吸伸腿 5. 手位5、手位 6. 半蹲6、松肩 7. 踮脚走7、鸭走步 8. 蹦跳......

    中国舞考级新二级教学法资料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二级教学法资料 一、讲解下列词汇的概念 1、规格——动作的方位(教室、自身)、动作的角度、动作的形状以及运行的 路线。 教室的方位——寻找一个......

    中国舞等级考试课1,2级

    第一、 二级教师技术课试题 A B 1. 扩指 (一级)1、手位(二级) 2. 勾绷脚(二级)2、手臂动作(一级) 3. 弯腰、转腰(一级)3、提腰、松腰(二级) 4. 含胸、展胸(二级)4、前压腿(一级) 5. 推指、绕......

    中华民族民间舞等级考级教材 四至六级

    中华民族民间舞等级考级教材 四——六级 中华民族民间舞等级考级教材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考级 四级 1、剪羊毛 (蒙族) 2、扭扭舞 (苗族) 3、花皮球 (东北秧歌) 4、小木偶 (儿童舞蹈)......

    普通话等级考试完整教材

    第一部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易错词语 A. 挨近üi 挨打ái 癌ái 矮ǎi 隘口ài 碍眼ài 按捺 ànnà 肮脏üngzüng 昂然áng 盎然àng 凹üo 熬áo 遨游áoyïu 翱......

    中国舞等级考试课 - 北京舞蹈学院[5篇模版]

    中国舞等级考试课 一级学生试题 A 走 步 音乐反应 (曲一) 地 面扩 指弯腰、转腰前 压 腿 中 间脚 位头的动作摆 臂蹦 跳 步 B ⒈ 走 步 ⒉ 音乐反应 (曲二) 地 面 ⒊ 手......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一二级教学法资料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一二级教学法资料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一二级教学法资料 一二年级教学法 (一)名词及专业术语解释 1.规格——动作的方位(教室、自身);动作的角度;动......

    北舞中国舞等级考试课试题1-12级

    中国舞等级考试课 一级学生试题 A 走 步 音乐反应 (曲一) 地 面扩 指弯腰、转腰前 压 腿 中 间 脚 位头的动作摆 臂蹦 跳 步 B 走 步 音乐反应 (曲二) 地 面手臂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