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二班音乐游戏教案
中二班音乐游戏教案
《大公鸡与毛毛虫》
一.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
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与同伴合作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重点:用动作随音乐表现‘毛毛虫做鬼脸变石头’的情景。三.活动难点:能同伴合作搭建不同的石头造型。
四.活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大公鸡牌,大公鸡服饰,毛毛虫音乐,大公鸡与毛毛虫故事图,各种石头图片
五.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开始部分
1、故事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你们肯定没有听过,想不想听呀?(2)教师讲述故事《大公鸡与毛毛虫》并出示故事图片
春天到了,有一群可爱的毛毛虫在草地上游戏,它们一边散步,一边唱歌,它们走一走,不时做个鬼脸,还扭扭屁股,玩的可高兴了。“突然”,一只大公鸡昂首挺胸的,咯咯咯的走来了,“呀!”大公鸡来了,可把毛毛虫们吓坏了,怎么才能不被大公鸡发现,不被它吃掉呢?咦,有了:“我们变成一块块大石头,就不会被大公鸡吃掉了。”于是聪明的毛毛虫们,相互做了个鬼脸,赶紧变成一块块不同形状的大石头,大公鸡大摇大摆的走来了,看看着、瞅瞅那,原来都是一块块大石头呀!一点也不好玩,一条毛毛虫也没有吃到,就咯咯咯的走开了,聪明的毛毛虫们又开始游戏了。
2、师:毛毛虫真聪明,想出的办法太好了!它们为了保护自己,一动不动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大石头,那么我们今天就把这个故事跟着音乐用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吧!第二环节:基本部分
1、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们现在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2、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1遍)(这时在做鬼脸变成大石头时,配班教师拿着大公鸡牌开始上场)【提问环节】师:刚才我们在听音乐做游戏的时候,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请小朋友举手回答。答:我们先找朋友,找到朋友然后拍一下手,再扭屁股,最后再做鬼脸变成大石头一动不动了。师:刚才我们坐在椅子上玩游戏,那我们还可以怎么玩?(小朋友回答,站起来),好那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配班变成大公鸡再次上场)
3、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并变换不同鬼脸表情(身体不要动,可以变换面部表情,音乐停顿时可以变换4种)。
(1)师:现在毛毛虫已经找到好朋友了它要和朋友做什么动作?(教师和配班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教师不要说出要求,引导孩子说出来)。回答: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师:请你和你的旁边的好朋友来试一试。(先找好朋友,两人一组,跟你旁边的小朋友拥抱一下)教师边说边和配班做动作‘扭扭屁股,扭扭屁股,做鬼脸变成大石头一动不动’,幼儿随口令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并且变成大石头一动不动。师:好,这次我们能不能把新的游戏方法加到刚才的游戏中啊?(幼儿和老师一起随音乐跳一遍)
(2)变换不同鬼脸表情:师:刚才小朋友学了新的游戏方法,咱们还可以变换不同的什么呢?答:鬼脸表情。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手势(手势1就是第一种鬼脸表情,手势2就是第二种鬼脸表情,手势3就是第三种鬼脸表情,手势4就是第四种鬼脸表情)来换新的鬼脸表情,让老师看看你的新鬼脸是怎么做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规则:小朋友们变换表情时身体和手一定不要动,只能眼睛嘴巴可以动不然大公鸡看到你的身体动就要把你吃掉了。)
师:这次我们能不能把新的游戏方法和新的鬼脸表情带到刚才的音乐中啊? 在玩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老师的手势哦。师:先请小朋友跟好朋友面对面。幼儿随音乐开始做毛毛虫动作,然后找朋友找到朋友拍一下手然后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并且变成大石头一动不动还要看手势变换鬼脸表情。(幼儿随音乐单独跳一边,老师不要带领幼儿跳,只是给幼儿指挥手势,教师看情况再决定说不说歌词)
4、创编不同的石头造型。第一阶段先让孩子自己变石头然后第二阶段让3,4个孩子合作搭建石头。师:小朋友毛毛虫们一动不动变成了什么才没有被大公鸡吃掉呀,(孩子回答,石头)那请先小朋友们自己变成一块大石头。(安全提示:小朋友们可以随意变成各种形状的石头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踩到被人的手哦。)师:看看你们一动不动的就像真的石头一样,那我们开始增加难度了。你们看这是由石头搭建出来的各种造型。(出示几种石头造型图片)(给孩子提示老师也可以做一下示范请两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搭建石头造型),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合作一起搭建石头造型啊?(搭建石头规则:那请小朋友们在你座位旁边或者是找你的好朋友组建造型,但是最多不能超过4个人哦)。(开始摆造型),师:哇你们摆的石头造型太形象了,造型各异,奇特。奇形怪状。(教师到孩子身边去观察他们自由搭建的石头,并给予评价,还要帮助并指挥没有搭建好造型的组合:你们这组石头造型有点不奇特,那高老师来和你们一起搭一个)
5、情景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把之前学的所有动作包括搭建石头造型跟着音乐玩一遍,(规则玩法:大公鸡在游戏中一共出来几次?两次。当大公鸡第一次出来的时候小朋友们自己单独摆石头造型并且看高老师手势来变换4种鬼脸表情;当大公鸡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小朋友们继续做鬼脸但是需要你找你的好朋友来搭建不同的石头造型,.你们千万不能说话身体不能动可以变换鬼脸表情,如果你动了大公鸡就要把你捉回座位不能参加游戏了。小朋友们记住了吗,好那咱们跟随音乐再玩一遍。(配班教师变身大公鸡,幼儿和老师一起随音乐表演)。游戏结束,幼儿随着音乐毛毛虫,扭着下课站队。师:现在大公鸡走了请毛毛虫们随着音乐一起跳舞回家吧。(播放毛毛虫儿歌)
结束部分:师:今天小朋友们玩的是不是很开心,下次咱们再玩一个更有趣的游戏好不好,那现在下课请小朋友们好好休息一下吧。
第二篇:中二班音乐总结
中二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
商镇第一幼儿园 张粉莉
不知不觉中,这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回顾这学期的工作虽然很忙碌但很充实而愉快,孩子们也不断的在进步,教学任务也完成了,现将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情况分析
我班有41人,女孩少,男孩多。经过这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孩子们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二、主要成绩
1.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和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如采用音乐游戏的形式,带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动手、动脚、动口做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幼儿活泼好动,总是蹦蹦跳跳闲不住。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拍脚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幼儿只有在兴趣性较强的音乐活动中才能真正喜欢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情趣。
2.幼儿能自然的、有表情的歌唱,乐于参与其他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的活动。幼儿歌曲来自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与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和表现力。3.语言是音乐教学的保证。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象讲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协发展。其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寓语言于音乐教学之中。我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要做到有机结合,要努力将发展语言能力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学中。为幼儿创造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语境,幼儿可以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这使幼儿享受到了表现自我的乐趣,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不应局限于音乐课中,应渗透于日常生活中。
通过这学期的工作,我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例如:在组织活动时应该加强自己的口语组织能力;组织活动前应该了解幼儿对知识的了解情况;在组织活动时要有耐心的引导幼儿去观察,去学习新知识,语气也要温和。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改正自己这学期教学中的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第三篇:中二班安全教育教案
中二班安全教育教案
主题:防溺水安全教育
教学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要提高安全意识。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小朋友,准备到夏天了,,天气渐渐变得很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可是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热就悄悄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告诉你们,今年田东有好几个小孩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他们好可怜,老师伤心,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很伤心。
二、防溺水教育小朋友们,我们怎样使自己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 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先向幼儿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幼儿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2)教育幼儿在来园、离园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们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幼儿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我们不能擅自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二)说一说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第四篇:中二班安全教育教案
中班安全教案:安全过马路
卫家埭园区 中二班 沈金芬 丁姚洁
设计意图:
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促使我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我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几个场景,教育幼儿不在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等。我采用情景模拟游戏等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并请家长在平时参与教育活动,实现家园共育,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 3.不走斑马线会造成事故的危险性。
活动重点: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识--过马路要小心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活动难点:日常生活中,较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红绿灯图片、画有十字路口(有斑马线)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发生车祸图片,请幼儿观看
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呢?(幼儿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规则)引出主题。
二、教师出示十字路口的图片提问
1.这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2.上面的白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三、出示红绿灯图片提问:它有什么作用呢?
1.让幼儿讨论,如果没有红绿灯的地方怎么过马路。
2.如果没有红绿灯,行人怎么过马路?(学生表演)总结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
四、游戏:红灯停、绿灯行玩法
请一个小朋友当交通灯,一只手拿红灯,一只手拿绿灯。其他小朋友开着车子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绿灯往前开,红灯停下来,如违反罚停玩游戏一次。
第五篇:中二班泥工教案
中班泥工:可爱的小鱼
活动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塑造物体的主要特征。
2.巩固团、搓、压、捏等技能。活动准备:
1.橡皮泥若干
2.作品鱼一个。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1、我们学过很多儿歌,老师说前半句,下朋友说下半句,好不好?谁会游?鱼会游,鱼儿怎样游?摆摆尾巴摇摇头。
2、出示作品鱼,请小朋友观察鱼的外形特征。
3、老师小结:鱼的身体较大,扁扁的,像个水滴,身上有尾巴和鱼鳍,它们看起来像个小水滴。
二、幼儿操作。
1、老师做的鱼好看吗?小朋友想不想学着也做一条小鱼呢?
2、老师示范,请幼儿观察。先取出一块橡皮泥,把它团圆,然后再用小手搓成上大下小的水滴形状,然后压扁,小鱼的身体就做好了。接着取出另一种颜色的橡皮泥,把泥分成同样大小的四份,按照刚才的方法,先把泥团圆,再搓成小水滴状,再把四个小水滴压扁,分别粘在身体的两边,做成小鱼的鳍,另外两个放在后面做小鱼的尾巴。
3、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幼儿把捏好的鱼放在桌子上,幼儿一起观察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