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绘画欣赏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绘画欣赏
中国古代美术(绘画欣赏)教学目标:
感受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绘画的概况,提高对古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
一、铺垫
1、美术的分类。(美术大致分:绘画和工艺美术)
2、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古今中外的绘画的一些特点。
二、新授
1、中国古代绘画从题材上分: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
2、你了解中国古代哪位或哪几位画家?他们是哪个朝代的?有什么代表作?(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回答。)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边纠正边补充。
4、教师把中国古代绘画的内容再疏理一遍:曹不兴(东吴)是第一位有记载的有影响的画家。顾恺之(东晋)代表作有《洛神赋图》。魏晋和南北朝是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萌芽时期。隋代历时不长,但绘画创作已出现向新的高峰发展的迹象。唐代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尤其是人物画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唐初有阎立本,盛唐时期有“画圣”吴道子,在仕女题材画方面有周肪(专门表现贵族阶层生活)。五代两宋是唐代之后中国绘画史上又一灿烂辉煌的鼎盛时期。五代南唐有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宋代画风流派多样化,最具代表的是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宋代山水继五代之后继续变得更为成熟,代表作有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元代出现了“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明代后期有徐渭,多才艺,《黄甲图》便是代表作。清代初期“清初四僧”之一朱耷,别号“八大山人”,明皇室后裔,笔墨功夫很有艺术魅力。
5、学生讲述自己对书本范图的理解及艺术魅力。
6、学生自习〈〈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7、师生共同分析〈韩熙载夜宴图〉第一段:听琵琶演奏第二段:观舞第三段:宴毕休息第四段:听笛子合奏第五段:送客作品在用笔设色等方面达到了很高水平,人物造型线条准确流畅,色彩变化丰富,色调绚丽雅致。
第二篇:七年级美术教案-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第 周第 课
节
【课
题】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课
型】欣赏课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欣赏绘画作品。
2、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在欣赏作品中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了解绘画者的创作思维。
【教学重点】 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 解释与评价的正确表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品分析片段,让学生感受一下如何来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从而由此进入到课本中来。
二、新授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中的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文字叙述部分,可以点名学生读一下,加深学生对这部文字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绘画作品《筛谷的妇女》,看看书中对此作品是如何景象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书中内容:
三、描述:
请你仔细观察,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
画家细致的描绘了一个普通的劳动场面,画中有三个人:左边、右边、中间人物都在做什么?学生根据人物动态,来加以描述。
四、分析:
作品中的失误是什么样的?
造型、构图、光线、色彩、空间及方面进行分析。
五、解释:
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画?通过这样的形式想表达什么观念?
六、评价:
1、这是一幅好作品吗?为什么?
2、教师和学生再分析书中几幅作品,采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进行作品的欣赏。
3、教师小结欣赏作品的方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七、教师指导学生欣赏评述一下《春如线》绘画作品,教师提示学生要运用所学方法进行。
八、学生作业练习,写一篇200字的欣赏短文。教师有效引导写作过程。
九、教师总结:
学生对欣赏作品的方法的掌握程度,能否综合加以运用来分析作品,学生赞誉学习积极性如何?作业阶段,学生作品形成的质量。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篇:中国古代绘画巡礼 教案
第一课中国古代绘画巡礼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画发展的大趋势及其三大门类。2.初步学习欣赏中国画的基本方法。3.培养对祖国传统绘画的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历史名作,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古代绘画的种类、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体会时代,背景对作品风格的影响。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
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首先,出示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自学,向同学们课件展示国画作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强调中国绘画的重要意义。“中国画”简称国画,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精 神文明创造的结晶之一。
通过学习和认识中国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性,培养人文品格,增长智慧和提高艺术审美素养,对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 面发展和提高艺术审美素养,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有着巨大的意义。
中国画的分类: 学生看课本回答问题
按照绘画技法的不同分为 :工笔画、写意画。按照内容的不同分为:人物、山水、花鸟。
三、分组讨论:如何有效区分工笔画和写意画?
工笔:笔法细腻 熟宣纸 先勾勒后填色 层层渲染 形神兼备 写意:笔法简练 生宣纸 用笔挥洒、墨彩飞扬 追求神韵
四、.按历史发展顺序讲解中国画的发展历程,采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观赏各个时期的绘画作品。
让学生去感受中国画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原始时期
2、先秦时期
3、秦汉时期
4、魏晋南北朝
5、隋唐五代
6、宋代
7、元代
8、明代
9、清代
原始美术:最早发现的绘画是出现在原始陶罐上的图案,纹饰种类繁多,主要有绳纹、锯齿纹、方格纹、人面纹、花草纹、舞蹈纹等。例如:舞蹈纹陶盆 鹳鱼石斧图罐
先秦美术:以青铜艺术为代表,中国青铜工艺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战国时期出现帛画。早期绘画作品:帛画。
《人物御龙图》 中国画的基本形态已经确立(战国帛画)帛画主要是指丧葬出殡时张举的一种在绢帛上绘出图画的旌幡。也有人称之为“非衣”,入 葬时作为随葬品将其盖在棺上。
秦汉美术:以雕塑作品为主。画像砖、画像石
魏晋南北朝美术:佛教艺术传入中国,以宗教绘画为主。《鹿王本生图》 隋唐五代绘画:宗教壁画为主。《韩熙载夜宴图》
唐代美术:中国美术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雕塑、建筑、装饰、绘画等,各方面都勃然大兴,蔚为壮观。《捣练图》 宋代:表现民间风情、市井生活为主题的风俗画非常盛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元明美术: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清代美术:绘画形成多种风格和流派。
五、中国画的主要装裱形式:卷、轴、册、镜片
六、小结:
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是传神写照。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是情景交融。
古代花鸟画的艺术特点是以写生为基础,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板书:中国古代绘画巡礼 1.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2.国画分类 人物、山水、花鸟
3.中国画的主要装裱形式:卷、轴、册、镜片
反思:学生更多的了解了中国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在欣赏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创造美,接受美的洗礼,坚定美的信念真正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
第四篇: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教案
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初识中国画
说课部分: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美术(学科)XX号,我今天说课与试讲的题目是《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学法等几个方面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第九课,在整个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激发民族审美情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画的相关知识,同时对比鉴赏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国画作品,并结合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学生具有较强判断辨别能力的实际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中国画,认识中国画绘画的工具,了解中国画的不同题材、表现形式,感受祖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丰厚底蕴。
2.通过作品对比鉴赏,初步掌握中国画分类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提高对中国画的兴趣,珍视中国画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的题材分类与表现形式,提高鉴赏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画独特的美,并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加以描述。【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
通过作品比较,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教具准备】 中国画绘画工具、中国画作品图片
试讲部分:
一、激发兴趣、提问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是哪三个?其中有一个是与美术相关的。(中医、京剧丶国画)1.提问:你了解中国画吗?你在哪里见过中国画作品?(生各抒己见)
师:这节课咱们学习第九课-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中国画的相关知识(板书),对它作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二、快乐抢答
1.基础知识抢答:学习中国画要准备必要的工具,你知道什么是“文房四宝”吗? 2.(生抢答)
三、初识题材分类
1.出示不同种类的中国画作品:《芙蓉锦鸡图》《泼墨仙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教师山水画作品。
2.提问:这些作品画的是什么?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学生欣赏作品,思考交流)预设:
教师作品是山水画;《芙蓉锦鸡图》是花鸟画;《泼墨仙人图》《韩熙载夜宴图》是人物画。
3.小结: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从题材上可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三大画科。
四、了解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对比观察1:
对比生活中的荷花与宋代佚名画家的《出水芙蓉》。
(1)生思考:画得像不像?画面形象有什么寓意?(2)请谈谈你的认识和感受。
预设:生欣赏宋代佚名画家的《出水芙蓉》感受花瓣上的红丝、嫩黄的花蕊、碧绿的荷叶画得精致逼真。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表现得深入细腻。
小结:工笔画讲求工整写实,把所画的对象的形态表现得一丝不苟,具有细致感。(工整、细致丶写实)对比观察2:
(1)出示宋代佚名画家的《出水芙蓉》和清代画家八大山人的《荷花》。
(2)生欣赏作品进行对比思考问题,交流谈谈自己认识和感受。预设:
花瓣:《出水芙蓉》刻画精妙,画出了花瓣上清晰的红丝,《荷花》以笔墨直接勾出。
荷叶:《出水芙蓉》中碧绿的荷叶表现得清晰、细腻,《荷花》中的荷叶以大笔饱蘸浓墨、侧锋粗放画成。
小结:写意画点画淋漓、简练粗犷,给人以豪放之感。(简练、夸张、变形)对比观察3:
(1)出示《泼墨仙人图》《韩熙载夜宴图》《芙蓉锦鸡图》教师作品等工笔画与写意画作品。
(2)学生欣赏作品,根据所学新知判断作品的画法。
五、本课小结
中国画重在文化积淀,讲究笔墨情趣。我们不仅要认识、热爱中国画艺术,更要不断深入学习、研究祖国丰厚的文化。
六、布置作业
课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一幅中国画作品,对它的题材、表现手法等进行分类,并通过语言或文字加以描述。【板书设计】
(正板)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初识中国画(副板)悬挂图片
工具:“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题材: 花鸟画 山水画 人物画
表现形式: 工笔画 写意画
第五篇:《中国古代绘画巡礼》教案
《中国古代绘画巡礼》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各时代经典作品,了解中国画发展史;体会作品风格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欣赏历史名作,了解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难点:体会时代背景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教学准备:
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1、首先,出示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自学,向同学们课件展示国画作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强调中国绘画的重要意义。“中国画”简称国画,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精神文明创造的结晶之一。通过学习和认识中国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性,培养人文品格,增长智慧和提高艺术审美素养,对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艺术审美素养,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有着巨大的意义。
2、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画发展的大趋势及其三大门类。
(2)初步学习欣赏中国画的基本方法。
(3)培养对祖国传统绘画的情感。
二、课程知识点讲解
1、按历史发展顺序讲解中国画的发展历程,采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观赏各个时期的绘画作品。让学生去感受中国画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重点讲解以下绘画: 《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 五代;《庐山高图》沈周 明代;《出水芙蓉图》佚名 南宋。
2、中国画的装裱方式:
立轴、横披、镜片、册页、手卷。
3、国画分类:人物、山水、花鸟。
4、中国画的形式美:诗、书、画、印为一体的审美形式。
5、中国画的意境美:含蓄,以写心为主,把对意境的追求作为创作的灵魂,颇有文人气息,秒在似与不似之间。
三、学习活动
1、挑选自己喜欢的中国画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与学生交流。
2、创造气氛引起学生兴趣,以历史发展顺序讲解,学生感觉脉络清晰。采用提问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而且学会了从描述、分析﹑ 解释评价角度去欣赏绘画。美术欣赏课极为重要,只有全面认识到欣赏教学的重要性,才会摆脱陈旧落后观点的束缚,上好欣赏教学课。培养审美情趣,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四、课后作业
更多的了解中国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课后更多的关注中国画,在欣赏中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创造美,接受美的洗礼,坚定美的信念真正达到欣赏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