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中国绘画作品欣赏-教学教案(合集5篇)

时间:2019-05-12 18:2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术教案-中国绘画作品欣赏-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术教案-中国绘画作品欣赏-教学教案》。

第一篇:美术教案-中国绘画作品欣赏-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

2、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益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内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

1、课件

2、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

教师: 中国绘画作品分类就题材而言,有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等等。这节课我们来欣赏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人物画。(板书课题)

二、欣赏作品:

1、介绍作品内容: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贫农”吗?(学生回答)

“贫农”是指在旧中国被地主、官僚压迫剥削的贫穷的农民。

教师:从画面上人物的衣着特点看,同学们知道作品表现的年代吗?(学生欣赏投影画面,回答问题)

教师:作品表现的是1934年至1936年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年代。

那是1933年10月,蒋介石向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反革命进攻。当时的领导人是王明(板书),硬要红军跟敌人死打硬拼,结果红军死伤很多,为了保存红军实力,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离开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队伍到了贵州省的遵义城,党中央开了一个大会,取消了王明的领导资格,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所以画面上表现的是毛泽东和两个贫农的儿子以及红军队伍。

学生通过课件看图片,对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举手发言)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幅作品美在哪里吗?

(1)、人物神情、动态刻画细腻真切:贫农的儿子神态恳切,体现了要求参军的迫切心情;毛泽东笑容满面,流露出爱护和欢迎的神,清;红军队伍由近到远步伐整齐,精神抖擞。

(2)、色彩沉着、协调:作品色彩的蓝灰色为主。身穿蓝灰色军装的红军队伍,蓝灰色的天空显得阴沉,说明长征路上会有很多风险。

(3)、仰视构图:画面上的地平线位置较低,人物形象高大。中间是毛泽东和贫农的儿子,左边是红军队伍,画面重点突出。

1、作品表现的背景:改革开放初期。

2、作品表现的内容: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小学生。

3、师生分析作品风格与特色(服饰、神态、动作、构图等)。

1、作品内容分析: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中的环境背景、人物穿着,说明爷孙俩是哪个地方的人?作品中的爷孙俩在干什么?你能说说他们在说什么吗?(学生回答)

教师:作品表现了陕北农家的生活小景,从背景上的窑洞、枣树和老大爷头上系的白毛巾上可以看出陕北农民的生活特征。

老大爷在编筐,系着红领巾的小孙女背着书包,手上拿着成绩通知书,兴冲冲地靠在爷爷身上,对着爷爷的耳朵,告诉爷爷她考试得了多少分。从她和爷爷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一定是好成绩,作品充满朴实、温馨、甜蜜的气氛。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1)、通过对比产生美:

一老一小,老的慈祥可亲,小的天真可爱。

画人物用墨浓,用线具体仔细,特别是人物面部线条生动自然,越看越觉得美。

画背景用墨淡,用笔用线简洁,衬托了人物形象,而且有立体感。

(2)、人物神态美:

爷爷停下手中的活,身子偏向孙女,侧耳细听。小孙女偏头伸颈对着爷爷的耳朵高兴地说什么。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搭在爷爷的肩膀上,胸脯靠着爷爷的背侧,重心都落在爷爷身上。另一只手拿着通知书背在后面像飞起来的小鸟翅膀。

1、介绍作品内容:

学生欣赏作品,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作品通过一个割草的小女孩吹蒲公英这一生活小景,引起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联想。

蒲公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本植物,种子藏在绒絮里,飞到哪就在哪里生根。割草的小女孩吹着蒲公英,看着它们随风飘向远方,心中也许有着一种向往吧!

2、介绍作品表现形式:

水印木刻:在特制的木板上用木刻刀刻出画面形象后,再用水调和颜料拓印在宣纸上的作品。

3.分析作品构图特点:

以大片的空白衬托朴实可爱的小女孩,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1、作品内容:《和平》、《小伙伴》都是表现富有生活气息的儿童题材作品。

2、作品的表现形式。

三、小结:

1、作品的表现形式:

写意画粗犷、豪放,又称泼墨画;工笔画整洁、细腻;兼工带写的中国画,比写意画法工,比工笔画法粗放。

2、分析作品的形式。

3、下课。

第二篇:七年级美术教案-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第 周第 课

【课

题】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课

型】欣赏课 【课

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欣赏绘画作品。

2、学生在欣赏作品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在欣赏作品中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了解绘画者的创作思维。

【教学重点】 描述分析解释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难点】 解释与评价的正确表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品分析片段,让学生感受一下如何来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从而由此进入到课本中来。

二、新授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中的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文字叙述部分,可以点名学生读一下,加深学生对这部文字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绘画作品《筛谷的妇女》,看看书中对此作品是如何景象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书中内容:

三、描述:

请你仔细观察,你在画中看到了什么?

画家细致的描绘了一个普通的劳动场面,画中有三个人:左边、右边、中间人物都在做什么?学生根据人物动态,来加以描述。

四、分析:

作品中的失误是什么样的?

造型、构图、光线、色彩、空间及方面进行分析。

五、解释:

艺术家为什么要这样画?通过这样的形式想表达什么观念?

六、评价:

1、这是一幅好作品吗?为什么?

2、教师和学生再分析书中几幅作品,采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方法进行作品的欣赏。

3、教师小结欣赏作品的方法:描述、分析、解释、评价

七、教师指导学生欣赏评述一下《春如线》绘画作品,教师提示学生要运用所学方法进行。

八、学生作业练习,写一篇200字的欣赏短文。教师有效引导写作过程。

九、教师总结:

学生对欣赏作品的方法的掌握程度,能否综合加以运用来分析作品,学生赞誉学习积极性如何?作业阶段,学生作品形成的质量。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第三篇: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

2、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益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内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

1、课件

2、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

教师: 中国绘画作品分类就题材而言,有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等等。这节课我们来欣赏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人物画。(板书课题)

二、欣赏作品:

(一)油画 《贫农的儿子》 作者:蔡亮(板书)

1、介绍作品内容:

学生通过课件看图片,对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举手发言)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中国画 《童年》 作者 王盛烈

1、作品表现的背景:改革开放初期。

2、作品表现的内容: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小学生。

3、师生分析作品风格与特色(服饰、神态、动作、构图等)。

(三)中国画(悄悄话》 作者:王有政

1、作品内容分析: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1)、通过对比产生美:

一老一小,老的慈祥可亲,小的天真可爱。

画人物用墨浓,用线具体仔细,特别是人物面部线条生动自然,越看越觉得美。

画背景用墨淡,用笔用线简洁,衬托了人物形象,而且有立体感。

(2)、人物神态美:

(四)水印木刻 《蒲公英》 作者:吴凡

1、介绍作品内容:

2、介绍作品表现形式:

3.分析作品构图特点:

(五)水印木刻 《和平》

作者 方国雄

(六)中国工笔画 《小伙伴》 作者 陈白一

三、小结:

第四篇:《中外绘画作品欣赏》教案

《中外绘画作品欣赏》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外绘画作品的历史、种类,感受其艺术特色,认识其文化价值。

2、培养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评述绘画作品,感悟中国绘画民族特色的造型构成美感以及国外有名的画作。学习、了解中外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为创作表现打基础。

3、培养学生探究中外绘画艺术审美特点的兴趣。

教学重点:

欣赏中外绘画作品,感受中外绘画艺术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与外国绘画作品形式与内容、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美术专业术语评述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你认识哪些画种?从书中或一些资料中辨认。

二、讲授新知,共同欣赏。

1、教师介绍中外绘画作品种类,引导学生从形式上区分辨别画种类型。提问:我们为什么喜欢优秀的作品?欣赏美术作品有什么意义?

2、师生共同欣赏课本范图。

3、教师引导学生以欣赏感受、评论交流为主线,逐步展开欣赏学习活动。

4、鼓励学生运用视觉语言,从画面的主题、表现的事物、画面的构成形式,笔墨颜色设置等多种因素,去欣赏、感受、认识作品。

三、课堂小结。

寻找大量的中外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鼓励他们进行评述,说说自己对作品的评价。让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中国绘画作品,给大家讲讲作品或作者的生平历史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鼓励大胆表达自己感受的学生。

第五篇:中国绘画作品欣赏1的教案

《中国绘画作品欣赏》教案

舞美政治组 潘 登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中国绘画作品的特点;

(2)、让学生了解绘画与历史背景的关系;(3)、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绘画进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到中国画的特点,开阔眼界,丰富绘画知识。(2)、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学会动脑筋思考问题,学会如何分析和鉴赏一幅绘画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在绘画欣赏的过程中,增强审美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2)、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审美品位。

二、教学重点:

1、中国画的分类与特点是基本掌握部分;

2、我国唐朝时的绘画作品及画家风格;

3、我国宋朝时的绘画作品及画家风格。

三、教学难点:

1、我国绘画作品的时代特点;

2、绘画与各个历史阶段的关系;

3、绘画与各民族历史审美习惯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中国画的特征: 复习原有知识。中国画的分类:

1、按材料、工具、技法的不同,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

2、按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

3、按形式不同,可分为:宣传画、连环画、漫画、年画、壁画、主题画、插图等。

(二)、唐朝以前:

宗教题材占主要位置,以帛画壁画为主,尤以南北朝和南梁为盛。代表作:汉朝跳丸画像砖,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等;

播放图片。

(三)、唐朝:

画家众多,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技巧成熟,造型富丽健康。代表作: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阎立本的“步辇图”等。

启发学生:

1、唐代为什么会产生很多大诗人大画家?诗圣是谁,画圣又是谁?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朝代?

2、唐朝时很多画家爱华牡丹,谁知道当时的牡丹比喻的谁?为什么?

3、为什么唐朝绘画作品很多?跟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什么关系? 播放图片。

(四)、唐到两宋:

封建割据严重,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绘画发展缓慢。代表画家有关同、荆浩、董源等,以山水画为主。播放图片。

(五)、北宋:

画院形成,空前发展。工笔和山水都有发展,代表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顾宏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

启发学生:

1、北宋的都城是现在的哪里?有谁去过?有什么特色?

2、谁知道北宋哪个皇帝喜欢绘画?他这种行为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3、《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描绘的哪个朝代末年的史实?谁会唱好汉歌?

教师作结。

播放图片。讲解每幅画的内容与故事。

(六)、元代:

文人画占主要地位,确定了中国画“诗情画意”的特点。以赵孟頫为代表。

提问:大家回想元代历史,是谁建立的元朝?哪个少数民族? 播放图片并讲解。

(七)、明代:

绘画贡献甚微,经济发展缓慢,以模仿古人为主。

启发学生:为什么明代的绘画发展缓慢?执政的是什么人? 播放图片并讲解。

(八)、清代:

临古之风有增无减。启发学生探讨:

为什么绘画不发展?是什么阻碍了绘画的发展?

讲清朝翰林大学士徐俊的故事:只因闲时吟了两句诗“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被当作反臣,斩首示众,清朝一批文人接连被斩,这就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文字狱。

让学生分析清朝绘画发展缓慢的原因。代表人物有,清初四僧:弘仁、髡残、朱耷、石涛,以郑板桥为首的“扬州八怪”画派。民间绘画开始发展,苏州桃花坞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很有名气。

(九)、近代:

1、五四前:革新的人物画取代了旧的文人画,以任熊、仁颐的人物画为代表。

2、五四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人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出现了许多新的画风。以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高劍父、陈半丁、张大千、刘海粟等为代表。反映这个时代的主题。

播放图片,“三毛流浪记”等,并讲解。总结中国画的特点:

1、以笔墨、线条为手段;

2、书画结合,意境第一;

3、与特定的历史阶段密不可分。

回顾:

思考题:

1、中国古代绘画的兴盛是在哪个朝代?为什么会在这个朝代?

2、一幅绘画作品能不能换成别的朝代?为什么不能?

下载美术教案-中国绘画作品欣赏-教学教案(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术教案-中国绘画作品欣赏-教学教案(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二)

    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二)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 2、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益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内容。 教学难......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绘画欣赏★

    美术教案-中国古代绘画欣赏 中国古代美术(绘画欣赏)教学目标: 感受中国古代绘画的艺术美,初步了解我国古代绘画的概况,提高对古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 : 一、铺垫1、 美......

    七年级美术 作品欣赏教案

    美术教案-作品欣赏外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古文明之旅 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本课在教材中的欣赏课中属于外国美术作品欣赏的第一课,学生对外国美术方面的知识了解太少,所以难度......

    美术《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案

    《绘画作品中的劳动者》教案 教学目标: 能用美术术语说出自己对画家笔下的纤夫的感受;能观察画中各人物的表情、特点,深刻感受到沙皇统治下纤夫们的沉重的苦难及坚强的毅力。......

    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一课《中国雕塑作品欣赏》教案-

    中国雕塑作品欣赏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让学生知道中国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现形式。②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③让学生能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2、能力......

    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14、如何欣赏绘画作品 学情分析: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的欣赏绘画作品水平在小学的基础上应该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在七年级上册,是一个承上启......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欣赏教案

    文艺复兴美术三杰及作品鉴赏(教案) 教学目的:欣赏课是通过美术欣赏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里、智力......

    中国绘画教案

    中国绘画教案 (Chinese Painting)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课 时】34 【学 分】2 课程性质 本学科是为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课程主要了解和实践中国绘画起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