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作品欣赏教案

时间:2019-05-12 16:5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印象主义作品欣赏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印象主义作品欣赏教案》。

第一篇:印象主义作品欣赏教案

内江师范学院

张大千美术学院教案设计

目: 印 象 主 义 绘 画 作 品 欣 赏

名:

级:2008

号:2 0 0 8 0 9 4 1 0 6 2

指导老师:李

材:《美术欣赏》上册 课

题: 印象主义绘画欣赏 课

时: 一课时 课

型:

欣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二年级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末法国艺术的主流。印象派画家主要探索色彩,描绘瞬间印象。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本课主要向学生介绍印象主义绘画的一些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绘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上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对作品的介绍以及同学的自我认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印象派的产生,技法和艺术风格有所了解,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艺术欣赏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的目的。

教学重点: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形式与风格及画家的艺术价值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的理解。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更深入的参与到欣赏活动中来。

教学方法:

1.教法:(1)讲授法:我借助多媒体讲解作品让学生能认识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点等。比较法:通过比较其他画派的作品引出新课,让学生更能深刻的接受认识印象派绘画。

(2)欣赏法:引导学生认识欣赏作品的内容和美术价值,体会画家的情感内涵。2学法:

(1)讨论法:学生可以自由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2)观察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观察。

教具准备: 多媒体、图片 学具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清点学生人数,安排课堂秩序。二:引入新课:(3分钟)(使用课件)

借助课件讲解,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新课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是19世纪的重要艺术流派之一,最终导致了现代艺术的产生。

三:讲授新课:(20分钟)

(一)印象主义的产生背景:印象主义是19世纪中叶继现实主义运动之后出现的一个新的运动。一批青年画家走出画室探索色彩,描绘瞬间印象,注重对自然的直接感受,突破传统的绘画模式和色彩观念,建立起一套新的色彩观念和绘画表现手法,引发出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等艺术流派,由此影响到整个艺术观念的转变,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印象主义绘画分类: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1.印象主义

1、印象主义画派是19世纪的重要艺术流派之一,它兴起于19世纪60—

○70年代,得名于1874年此派画家的第一次联展。19世纪最后30年里,它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到整个欧美画坛。

2、印象派的主要画家有马奈、,莫奈、德加和雷诺阿.

3、播放图片,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

日出·印象 莫奈

相关思考提示:(学生回答)

(1)这幅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内容?(2)这幅画采用了什么形式风格?(3)感受画家的情感内涵

教师讲述

1、○《日出·印象》是描绘莫奈家乡勒阿弗尔海港的日出景象。清晨,海

面上雾气弥漫,波光粼粼,一片迷茫的淡蓝色水汽中,太阳正破雾冉冉升起,给这清凉的蓝色世界染上了一层薄薄的淡红。雾霭中远处的港口依稀可见,一只小船正划向港口…….这一切都在清晨的雾气和天光水色中若隐若现,既有初升太阳的微温,又有清晨雾气的凉意,这种清新 的感觉通过画家对光和色彩的把握征服了观众,让人难以忘怀。

2、这幅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泼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

○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欣赏《草地上的午餐》

相关思考提示(学生回答)

(1)学生自由讨论分析并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教师讲解

(2)这幅画的构图是马奈根据文艺复兴时期一张版画绘制而成的,画中的森林草地上,坐着两位衣冠楚楚的黑衣绅士和一个裸体妇女,远处还有一位沐浴的女人。

(3)女人体采用了减少中间色,压缩暗部,运用大面积亮色的描绘方法。男子画的较为平面,运用了大量黑色,这一黑一亮的对比,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色彩效果和光感,有一种不同于古典绘画的特殊画面效果。

最后教师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泼、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印象派的基本特点是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客观再现个人的瞬间视觉印象,强调绘画的审美功能.

2.新印象主义

19世纪80年代中期,法国画坛上出现了更为新颖的画风,这就是新印象派,人们又称它为”点彩派”.代表人物.;修拉和西涅克

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修拉

相关思考提示(学生回答)

(1)这幅画的技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介绍该画的内容及艺术风格和特点:

这幅作品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由于画面都是由色点构成,显得安静.拘谨,缺乏生气。

3.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是指印象派高潮之后在法国出现的一种更新颖的画风,后印象派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派别,也说不上是一个艺术团体。

后印象派的主要画家有塞尚.凡高和高更。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

《有苹果的静物》塞尚 教师讲述

该画中的各种物体,尽管没有像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硬挺而内在的形体结构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色彩单纯、响亮而饱和,在对比中又使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六律。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现,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变革。

播放图片《向日葵》

《向日葵》凡。高

相关思考提示(学生回答)

(1)这幅画描绘的向日葵有什么特点?(2)这幅画表达的画家什么样的情感? 教师讲述

这幅插在陶罐中的向日葵几乎没有立体感和明暗变化,显然受了版画的影响,画家用扭曲,变化的笔触刻画出了一支支生机勃勃的向日葵,用各种颜色塑造着这些太阳的象征物。这幅画达到了传神的境界,通过这些黄色的花传递着自己满腔的热情。

(三).总结:印象主义绘画是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转折的起点,它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中,革新了传统的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色彩学。他还认识到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价值,在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四:课堂总结:(2分钟)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印象派绘画的性质,绘画特点和艺术风格有所了解了,希望课后大家能够多在网上或者书上欣赏到更多更好的作品,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以此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五:作业布置(练习):

1.思考一下印象派的绘画特点? 2.谈谈印象派绘画在美术史上的影响?(课件使用完毕)

印象主义绘画(板书设计):

一、印象主义绘画分类: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

1.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的产生:是19世纪的重要艺术流派之一,兴起于19世纪60—70年代。

印象派的主要画家:马奈,莫奈,德加和雷诺阿。

2.新印象主义:

产生:19世纪80年代中期,法国画坛上出现了更为新颖的画风,这就是新印象派,人们又称它为”点彩派”.代表人物.:修拉和西涅克

3后印象主义:

主要是指印象派之后的一些艺术家。后印象派的主要画家有塞尚.梵高和高更。

二、总结

1.、印象主义绘画是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转折的起点

2.、印象主义绘画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了绘画中

3.、印象主义绘画认识到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价值

第二篇:《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如何欣赏雕塑作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且知识内容对学生吸引不是很大,但是本课却是知识传授与欣赏融为一体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是按雕塑发展的时代背景来编排的,对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的重要成就和艺术特点,从而丰富学生的雕塑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2.了解陵墓雕刻、佛教石窟造像在中国雕塑史上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其发展的历程。3.中国古代雕塑是个艺术宝库及其背景,是各个朝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产物,在历史上曾经被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产生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懂得珍惜祖国文化遗产。

三.教学方法

1.任务型教学法

这篇文章内容较难理解,我设计了一些有关雕塑生动的故事让学生对此课内容感兴趣。再通过讲解与比较大概了解各时期雕塑,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2.多媒体教学法

这一课主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影片相关图片和录相,让学生直观和形象生动地了解有关雕塑的背景和形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3.问答式教学法

提出有关问题,然后通过观看图片回答问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目的的去观看,效果更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要点:

①知道中国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现形式。②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③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2、教学重难点: 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五、教学过程

1、涵义

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2、种类

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

(这里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

3、想一想

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

第三篇:《印象主义绘画》教案[定稿]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课业类型:欣赏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学会如何来欣赏现代绘画。

教学重点:l、色彩和光学的关系

2、莫奈、凡高 教学难点:如何用心来欣赏绘画

教具准备:电子课件

教 学 过 程

学生在德彪西的《月光曲》中进入教室。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艺术论坛上周的讨论题是:测试,你更喜欢哪一张画?很多同学都去参与了讨论。有同学在问:这是谁的作品啊?那我告诉大家,贵妇人肖像是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布竭的作品,老人肖像是法国后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以前讲过的罗可可艺术的风格特点?艳丽、精致、豪华浮华的法国宫廷艺术和我们的生活距离很大,所以从讨论结果来看,喜欢老人肖像的同学比较多。那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它呢?有同学说“老头帅。”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课题——印象主义绘画

上堂课我们已经抽签过自己小组的预习作业,现在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介绍一下: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请学生介绍莫奈和他的作品《印象·日出》。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这是什么颜色?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请同学回忆,曾经学过的形容阳光色彩的词句。我们来看莫奈笔下的阳光的颜色。请看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辨别这三张画,大家可以讨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黎明、中午、黄昏。

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者,除了莫奈还有谁?

马奈、毕沙罗、德加等。请介绍马奈的代表作。

看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酒吧侍女》、《吹笛的男孩》。

看了这些作品,请同学简单的来总结马奈的艺术风格。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的。使整个画面的色彩响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现在我们来看这些画,你能否分辨出莫奈的和马奈的作品。

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每组有一张纸,纸上画了一个圆,请大家用桌上现有的彩色粉笔,在圆中混和点色点,观察混和后的颜色。教师请几个小组的成员一起回答自己小组得到的颜色。

大家可以发现不同的颜色经过色点的组合,就形成了新的色彩,那刚才大家用的绘画的方法就是——点彩画法。看点彩大师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那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的艺术风格和画派。新印象主义: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

大家认为这种绘画方法好吗?这种绘画风格把印象主义对光与色的追求推向了一个极端,还有一批画家在寻求另外的一种对光和色的表现方法——后印象主义。

学生介绍后印象主义: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高更、塞尚、凡高。大家看看这是谁的画?很多同学非常熟悉凡高的作品,为什么?对,他的画卖世界的最高价,5300万美元。对,很多人说他的作品很好。我们的论坛上也有同学在讨论凡高,大家都已经去了解过凡高了。一说起凡高我们就想到向日葵,凡高在自己在一生中画过11幅《向日葵》,它体现了凡高的什么样的性格?凡高为什么要反复画向日葵?

凡高于1888年2月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在那里他深深地为南方璀璨的阳光而激动。他在给埃米尔·伯纳的信中表达了他的狂喜,他说,那里的河是翠绿的,落日象熔金的炼炉,太阳是金黄色的,“在我眼里,此地的乡间,气氛宁静,色彩绚丽,„„与人们在日本版画中见到的景象一模一样。他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金色向日葵。画中,那一朵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爱的最强光!”《向日葵》表现出了画家什么样的情绪?对生命的热爱!

这张《麦田上的乌鸦》,有人说这幅画是凡高死亡的预言。请同学们放下一切杂念,用自己的心灵来读这张画。你能读到点什么。“画上的线条很生硬,失去了秩序,不但天地鸣动,所有的凄切、悲哀、绝望、都似乎从地平线的那一端飞扑过来„„

我们还是能从画中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凄凉与痛苦。仿佛凡高因近于崩溃而扭曲的脸已融入画中,变成了翻滚的乌云,骚动的麦田,“仓皇逃离”的群鸦

……

凡高自杀后,从他身上发现的信中写道“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这一切都无所谓”画家是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让看画的人通过画面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

那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怎样的画,会是好画。倾注了画家全部感情的作品才可以打动观众,能激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以前不少同学都说过,读不懂现代的绘画,觉得画的莫名其妙,不好看。我在这儿要说,看现代的绘画作品不能仅仅看画家的绘画技巧、或画的像不像,而是先去简单了解一下画家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再去读作品。也许你就能读懂了。

好现在我们就来实践一下。请每个小组组长上来领一张作品。播放凡高的flash。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凡高艺术馆里有一首根据这幅作品创作的歌曲“Vincent”。给大家5分钟时间,每个小组商量一下给自己组领到的那张画配上一段简单的文字,或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这张画的感受。挑选几个小组的同学起来朗读小组集体写的文字。

三、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们明白了喜欢那幅肖像的原因是因为画家用心灵在绘画,而我们欣赏现代绘画的方法就是用心灵去读画。艺术教育论坛下周的讨论题是:讨论画家达利的绘画《时间的永恒》?大家对印象主义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去我的论坛,我们继续讨论。

第四篇:《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课题:《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江苏省常熟市中学 朱惬

课业类型:欣赏课 高中美术教案:《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学会如何来欣赏现代绘画。高中美术教案:《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教学重点:l、色彩和光学的关系

2、莫奈、凡高

教学难点:如何用心来欣赏绘画 高中美术教案:《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教具准备:电子课件

高中美术教案:《印象主义绘画》教案 教 学 过 程

学生在德彪西的《月光曲》中进入教室。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艺术论坛上周的讨论题是:测试,你更喜欢哪一张画?很多同学都去参与了讨论。有同学在问:这是谁的作品啊?那我告诉大家,贵妇人肖像是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布竭的作品,老人肖像是法国后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以前讲过的罗可可艺术的风格特点?艳丽、精致、豪华浮华的法国宫廷艺术和我们的生活距离很大,所以从讨论结果来看,喜欢老人肖像的同学比较多。那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它呢?有同学说“老头帅。”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课题——印象主义绘画

上堂课我们已经抽签过自己小组的预习作业,现在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介绍一下: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请学生介绍莫奈和他的作品《印象·日出》。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这是什么颜色?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请同学回忆,曾经学过的形容阳光色彩的词句。我们来看莫奈笔下的阳光的颜色。请看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辨别这三张画,大家可以讨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黎明、中午、黄昏。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者,除了莫奈还有谁? 马奈、毕沙罗、德加等。请介绍马奈的代表作。看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酒吧侍女》、《吹笛的男孩》。

看了这些作品,请同学简单的来总结马奈的艺术风格。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的。使整个画面的色彩响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现在我们来看这些画,你能否分辨出莫奈的和马奈的作品。

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每组有一张纸,纸上画了一个圆,请大家用桌上现有的彩色粉笔,在圆中混和点色点,观察混和后的颜色。教师请几个小组的成员一起回答自己小组得到的颜色。

大家可以发现不同的颜色经过色点的组合,就形成了新的色彩,那刚才大家用的绘画的方法就是——点彩画法。看点彩大师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那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的艺术风格和画派。新印象主义: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

大家认为这种绘画方法好吗?这种绘画风格把印象主义对光与色的追求推向了一个极端,还有一批画家在寻求另外的一种对光和色的表现方法——后印象主义。学生介绍后印象主义: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高更、塞尚、凡高。大家看看这是谁的画?很多同学非常熟悉凡高的作品,为什么?对,他的画卖世界的最高价,5300万美元。对,很多人说他的作品很好。我们的论坛上也有同学在讨论凡高,大家都已经去了解过凡高了。一说起凡高我们就想到向日葵,凡高在自己在一生中画过11幅《向日葵》,它体现了凡高的什么样的性格?凡高为什么要反复画向日葵?

凡高于1888年2月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在那里他深深地为南方璀璨的阳光而激动。他在给埃米尔·伯纳的信中表达了他的狂喜,他说,那里的河是翠绿的,落日象熔金的炼炉,太阳是金黄色的,“在我眼里,此地的乡间,气氛宁静,色彩绚丽,„„与人们在日本版画中见到的景象一模一样。他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金色向日葵。画中,那一朵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爱的最强光!”《向日葵》表现出了画家什么样的情绪?对生命的热爱!

这张《麦田上的乌鸦》,有人说这幅画是凡高死亡的预言。请同学们放下一切杂念,用自己的心灵来读这张画。你能读到点什么。“画上的线条很生硬,失去了秩序,不但天地鸣动,所有的凄切、悲哀、绝望、都似乎从地平线的那一端飞扑过来„„ ”

我们还是能从画中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凄凉与痛苦。仿佛凡高因近于崩溃而扭曲的脸已融入画中,变成了翻滚的乌云,骚动的麦田,“仓皇逃离”的群鸦 „„

凡高自杀后,从他身上发现的信中写道“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这一切都无所谓”画家是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让看画的人通过画面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那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怎样的画,会是好画。倾注了画家全部感情的作品才可以打动观众,能激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以前不少同学都说过,读不懂现代的绘画,觉得画的莫名其妙,不好看。我在这儿要说,看现代的绘画作品不能仅仅看画家的绘画技巧、或画的像不像,而是先去简单了解一下画家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再去读作品。也许你就能读懂了。

三、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们明白了喜欢那幅肖像的原因是因为画家用心灵在绘画,而我们欣赏现代绘画的方法就是用心灵去读画。艺术教育论坛下周的讨论题是:讨论画家达利的绘画《时间的永恒》?大家对印象主义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去我的论坛,我们继续讨论。

第五篇:《中外绘画作品欣赏》教案

《中外绘画作品欣赏》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外绘画作品的历史、种类,感受其艺术特色,认识其文化价值。

2、培养欣赏美术作品的能力,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评述绘画作品,感悟中国绘画民族特色的造型构成美感以及国外有名的画作。学习、了解中外绘画作品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法,为创作表现打基础。

3、培养学生探究中外绘画艺术审美特点的兴趣。

教学重点:

欣赏中外绘画作品,感受中外绘画艺术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与外国绘画作品形式与内容、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美术专业术语评述作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你认识哪些画种?从书中或一些资料中辨认。

二、讲授新知,共同欣赏。

1、教师介绍中外绘画作品种类,引导学生从形式上区分辨别画种类型。提问:我们为什么喜欢优秀的作品?欣赏美术作品有什么意义?

2、师生共同欣赏课本范图。

3、教师引导学生以欣赏感受、评论交流为主线,逐步展开欣赏学习活动。

4、鼓励学生运用视觉语言,从画面的主题、表现的事物、画面的构成形式,笔墨颜色设置等多种因素,去欣赏、感受、认识作品。

三、课堂小结。

寻找大量的中外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鼓励他们进行评述,说说自己对作品的评价。让学生自己寻找感兴趣中国绘画作品,给大家讲讲作品或作者的生平历史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鼓励大胆表达自己感受的学生。

下载印象主义作品欣赏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印象主义作品欣赏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美术 作品欣赏教案

    美术教案-作品欣赏外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 ——古文明之旅 本课在教材中的作用:本课在教材中的欣赏课中属于外国美术作品欣赏的第一课,学生对外国美术方面的知识了解太少,所以难度......

    《中外雕塑作品欣赏》教案

    《中外雕塑作品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画作品,了解我国优秀艺术瑰宝。(了解) 2、了解名画、作者、时代背景。(记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代......

    印象主义绘画绘画 教案(最终5篇)

    课题: 印象主义绘画绘画 课时:1课时 课型: 欣赏课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美术欣赏课本全一册第二十七课印象主义绘画,本科内容由一课时完......

    猫作品欣赏

    音乐剧《猫》作品欣赏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它是一门十分......

    徐悲鸿作品欣赏

    徐悲鸿作品欣赏 徐悲鸿(1895.7—1953.9)。 男,汉族,江苏宜兴人。自幼随父亲徐达章读书学画。十三岁时家乡遭水灾,随父流浪江湖卖画为生,绘画以“神州少年”题款。1915年去上海,谋事......

    席慕容作品欣赏(大全)

    席慕容诗歌欣赏 生平简介 席慕容作品 诗歌:《七里香》《戏子》《一棵开花的树》《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 ,《乡愁》(诗歌)、《外......

    张爱玲作品欣赏[推荐]

    安 阳 师 范 学 院 现代文学作品欣赏 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班级:08级综合文科一班 学号:080391036姓名:牛阳华 张爱玲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 张爱玲,女,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煐。1920......

    欣赏多媒体作品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欣赏多媒体作品》 总体来看,本课属于一节比较成功的体验性的教学活动,注意了体验活动的目的性;兼顾了形式的灵活性与学生讨论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