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笫一课《影子》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进行有关影子的实验、观察,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特点及在实践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影子产生条件。影子与测量创造条件进行实践操作。教学过程:
实验一:影子产生的条件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将橡皮立在桌子上,打开手电筒开关,从一侧照橡皮,出现了什么现象?关闭手电筒,在观察前后两次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实验二:影子哪去了?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把一块橡皮立在书桌中间,几名同学各拿同样型号手电筒围站在书桌周围。从一名同学开始,依次用手电筒照射橡皮,并保持住照射状态。全组同学观察橡皮产生影子的深浅程度。当全组同学都打开手电筒后,橡皮周围较深的影子还有吗?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产生影子的条件一是必须有光源,二是必须又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部分光线。
笫一课《影子》
(二)教学目标:
通过进行有关影子的实验、观察,研究影子产生的条件、特点及在实践的应用。教学重、难点:
1、影子产生条件。
2、影子与测量创造条件进行实践操作。教学过程: 实验一:影子与测量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
在操场的旗杆前,将一根2米长的竹竿垂直竖立在地上,扶好作为标志物。分别测量竹竿影子和旗杆影子的长度并记录下来。在三次实验中,影子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从影子长短或方向能估计出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吗?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在太阳照射下,利用物体影子长短或方向能知道当前大约是什么时间。
笫二课《“凿壁借光”与光的直进原理》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研究光沿着直线传播的原理,了解原理应用的相关内容。
教学重、难点: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人为什么能看见东西? 教学过程:
实验一:黑暗中能看见东西吗?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教师把两个鞋盒的一侧同位置各扎一个小洞,在一个鞋盒里放一块橡皮,盖严盒盖儿放在讲台上。在另一个鞋盒里放一个亮着的小手电筒,手电光对准橡皮但不要对着小洞,盖严盒盖儿放在讲台上。全班同学按顺序到讲台,通过小洞向盒里看,哪个鞋盒能看见橡皮?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实验二:光沿直线传播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用纸卷一个细直筒,透过这个直筒在距离灯光几米以外观察灯光。从直筒内看得见灯光吗?把直筒适当弯折再透过直筒观察灯光。从直筒内看得见灯光吗?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 光线沿直线传播,这就是光线的直进原理。光的直进原理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多应用。
笫三课《纸的再认识》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三种纸的对比实验,初步了解不同种类纸张的几个特征。教学重、难点:纸的三个特性。怎样观察到纤维的长短和粗细 教学过程:
实验一:纸张撕扯的实验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用尺在报纸的一个角画出一个长18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用剪刀剪下这块报纸,并在一张报纸的长边标明“横向”、另一张的短边标明“纵向”。撕同一种纸时,你的感觉一样吗?用放大镜观察纵向、横向撕扯后,纸的毛边有什么不同?怎样撕比较费力?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实验二:纸张的吸水性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从三种纸上分别剪下同样大小的纸片平放在桌子上。用滴管在三张纸片的中央各滴上一滴红色的水。观察哪种纸上颜色扩散得最快?用放大镜观察,扩散的快慢同纸的纤维长度和纤维之间紧密程度的关系。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纸张吸水性与纤维长短和纤维紧密程度之间的关系。
笫三课《纸的再认识》
(二)教学目标:
通过对三种纸的对比实验,初步了解不同种类纸张的几个特征。教学重、难点:纸的三个特性。怎样观察到纤维的长短和粗细 教学过程:
实验三:纸张的抻拉实验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
用剪刀对不同类型的纸按纵向和横向剪下两条长15厘米、宽1厘米的纸张。总想剪下的纸条标出“纵”,横向剪下的纸条标上“横”。紧紧捏住标有“纵”的纸条两端抻拉,逐渐加大用力直到纸条断裂,再用同样的方法用标有“横”的纸条做同样的实验。你感觉两次实验用的力有区别吗?哪个纸条用力要大些?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抻拉纸张,受力方向与纸中纤维大致方向垂直与纸中纤维大致方向一致时,纸张更容易抻拉断裂。
笫四课《用眼卫生》
教学目标:通过探索眼睛的作用和造成视力下降原因的研究,了解眼睛保健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关于用眼卫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进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教学过程: 实验一:眼睛的用处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把眼睛蒙上,试着做一做事情。(电脑打字、浇花、打扫地面)被蒙住眼睛的人做事时出现了什么现象?蒙住眼睛干事情的感觉怎样?
2、学生自由活动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实验二:眼睛的疲劳
1、教师讲解游戏过程:眼睛距书1尺,定睛看测试图1分钟,说说看图后眼睛有什么感觉。分小组讨论:测试图的图案有什么特点?你认为哪些特点易引起眼睛的疲劳?哪些不良的习惯会对眼睛有不好的影响?
2、学生活动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没有视觉,生活和学习有许多事情做不了,许多事情做不好。通过实验和调查,我们还了解到,排除遗传因素外,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
笫五课《热空气会向上升吗》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研究热空气上升的道理,并用研究的结论解释一些生活实践中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研究热空气的上升现象。教学过程:
实验一:验证热空气的上升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拿一个薄膜塑料袋倒扣在蜡烛上方,让热空气进入塑料袋内,然后松开手。你会看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实验二: 热空气的上升的道理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条中间拴好线绳并悬挂在实验铁架上,木条两端各用一根细线栓挂一个同样式的纸杯,呈倒扣状,并使两端处于平衡状态。并把一端的纸杯口加热。这样的试验会发生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自然界的空气受热,热空气上升,而其他地方的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
笫六课《弹弦听音》
教学目标:
通过改变琴弦(线绳)的松紧、粗细、长短变化研究音调变化的规律。教学重、难点: 琴弦震动与音调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制作实验工具:听筒
1、教师讲解制作的过程:
在第一个纸杯的底部扎一个小孔,将线绳一端打一个结,然后每隔15厘米再打两个结并和第一个纸杯串联起来。按照上面的程序再用粗绳制作一个同样的听筒。
2、学生用制作好的实验工具完成三个实验。实验一:线绳的松紧变化与音调变化的规律。实验二:琴弦的长短变化与音调变化的规律。实验三:琴弦的粗细变化与音调变化的规律。学生实验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通过实验,当琴弦由松变紧、由长变短、由粗变细时,用手弹琴弦发出的音调都升高了。
笫七课《泥石流》
教学目标:
通过模拟泥石流形成的实验,研究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及防灾办法。教学重、难点: 泥石流的成因与预防 教学过程:
一、制作实验工具:山体模型
1、教师讲解模型制作过程学生动手制作。
2、学生用制作好的实验工具完成两个实验。
实验一:探讨泥石流的成因。思考问题:这个实验是不是说明,突然间的大量水源能造成斜坡上松散土壤及地表向下滑动形成泥石流呢?
实验二:探讨泥石流的预防方法。思考问题:这个实验是不是证明了植树、种草能固坡,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3、学生实验并思考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如果山坡上树木或植被很少,土壤松软,一旦大暴雨来临,就容易形成泥石流。
笫八课《怎样从室内撤离》
教学目标: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遇险时快速撤离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从室内快速撤离地方法。教学过程:
一、制作实验工具
1、教师讲解器材制作过程学生动手制作。
2、学生用制作好的实验工具完成两个实验。
实验一:快速撤离实验。讨论问题:增加一个出口撤离时间缩短了多少?看看我们教室有几个门,为什么这样设计?
实验二:实地演练撤离。讨论问题:在实地演示过程中你们又遇到什么问题?又有什么新想法?
3、学生实验并思考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多一点防灾常识就会多一份安全系数,多几招自救本领就会多一些生存机会。
笫九课《辨认方向》
(一)教学目标:
通过进行有关辨认方向的时间和研究,学习辨认方向的几种方法。教学重、难点:
收集信息研究“太阳帮我们辨认方向”和“其它辨认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实验一:使用指南针辨认方向
1、教师讲解操作过程:观察指南针实物,认识指南针。在学习使用指南针的基础上,测一测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思考问题:用指南针辨认方向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动手操作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实验二: 太阳帮助我们辨认方向
1、教师活动操作过程: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时,面向太阳方向站立,你的前面是东方,后面是西方,那左面和右面各是什么方向?太阳落山时刻,面向太阳方向站立,你的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各是什么方向?
2、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讨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探索延伸:如果今天刮北风,看看国旗飘扬的情况,你可以辨认方向吗?
笫九课《辨认方向》
(二)教学目标:
通过进行有关辨认方向的时间和研究,学习辨认方向的几种方法。教学重、难点:
收集信息研究“太阳帮我们辨认方向”和“其它辨认方向”的方法 教学过程:
实验一:其他辨认方向的方法
1、教师提问:如果在雪地、森林、农村民居、锯后的树桩这四种没有阳光的情况下,你应怎样辨认方向呢?
2、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讨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教师总结:冬天的雪地上,朝向太阳的雪先融化,由此可以辨认方向。有树木的地方,树木枝叶茂盛的那部分是朝阳的。如果能看到树木的年轮,也可以辨认方向,年轮稍窄的一方应是朝向北方。农村民居的正房一般都是朝南开门,房子也可以辨认方向。
笫十课《火灾中的烟雾》
教学目标:
通过对于浓烟弥散性和窒息性的观察,感知火灾中浓烟对于人生命的威胁,学习遇到火灾如何避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研究火灾自救逃生的办法。教学过程:
一、制作实验工具
1、教师讲解器材制作过程学生动手制作。
2、学生用制作好的实验工具完成两个实验。
实验一:烟雾的窒息性。讨论问题:通过实验,对于烟雾你有什么看法?如果人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样呢?你有什么看法?
实验二:烟雾的弥散性。讨论问题:瓶中的烟雾主要集中在瓶中的什么地方?瓶中的火柴或蚊香在燃烧一会儿之后会出现什么现象?火柴或蚊香燃尽了吗?
3、学生实验并思考问题。
4、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发生火灾时,应避免和减少浓烟的吸入,并迅速撤离现场。烟雾流动的规律是:烟往上升,撤离时人应匍匐在地,用湿布捂住口鼻,减少烟雾的吸入。
笫十一课《校园尘降的研究》
教学目标:
通过用“尘降检测板”进行实验,了解尘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习用实验数据说明道理的科学方法。教学重、难点: 研究“校园尘降的”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制作实验工具
1、教师讲解器材制作过程学生动手制作。
2、学生用制作好的实验工具完成两个实验。
实验一:不同地方尘降个数。思考问题:是否说明尘降个数越多所检测的环境就越差,反之所检测的环境就越好呢?说说看,尘降个数少的地方环境有什么特点?
实验二:不同时间的尘降个数。思考问题:不同时间段尘降板上尘降平均个数相同吗?为什么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尘降个数不相同呢?
3、学生实验并思考问题。
4、为单位进行汇报。
全课小结:环境较好的地方,尘降个数较少;环境较差的地方,尘降个数较多;同一地点,一般是上午比下午尘降个数要少。
笫十二课《找夏天的足迹》
(一)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找出与夏天有关的事物和活动。从身体健康角度出发,研究我们怎样过好夏天? 教学重、难点:收集信息,研究夏天的特征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从昼夜长短变化重寻找夏天
1、教师讲解活动过程:回忆一下,今天大约什么时间天亮?用笔记在第一块表上。回忆一下,昨天大约什么天黑的?用笔记在第二块表上。思考:昼夜长短的变化是不是夏天来临的一个重要标志?
2、学生活动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活动二:气温变化与夏天信息
1、教师讲解活动过程:看图判断两个同学的着装,哪个着冬装,哪个着夏装?今天最高气温是多少?请你用铅笔画在温度计上。思考:气温升高是不是夏天来临的有一个重要标志?
2、学生活动并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探索延伸:请与家长讨论一下,夏天来了,为保证家人身体健康,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笫十二课《找夏天的足迹》
(二)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找出与夏天有关的事物和活动。从身体健康角度出发,研究我们怎样过好夏天? 教学重、难点:
收集信息,研究夏天的特征 教学过程:
活动一:校园中夏天的信息
1、教师提问:观察校园中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哪些变化反映了夏天的信息?进入6月份以来,谁看到了月季花、石榴花、茉莉花、木芙蓉花、荷花、合欢花?这些花朵的盛开,是否能说明夏天的的足迹已到了你的身边?想一想,你知道哪些能代表夏天到来的事例?
2、学生讨论思考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教师总结:通过活动,我们知道了可以从昼夜长短、气候变化、自然景色变化、植物和动物生长情况以及人们生活情况等方面找到夏天的足迹。
第二篇:三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
三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
第一课:为什么看错了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容易产生视错觉现象的图形进行实验分析,了解视错觉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把直尺、1张白纸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为什么看错
(一)教学导入:
出示图形,提问:上图中A和B两条线是平行的吗?
操作:用尺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二)学习新课:探索课题,视错觉现象。
1、实验一:观察课本图1中的3幅图,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①图中红蓝线那条长?
②图中排列的长斜线平行吗? ③图中的圆圈圆吗?
④思考:动手量一量,看看你的第一印象对吗?说明了什么? 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2、实验二:比较图2中横线A和B的长短。①用尺量一量,结果怎样?
②看一看图3中A和B图中心的圆哪个大些? ③思考: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感觉?
④小结:不适当的参照物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不容易分清长与短、大与小。
(三)课后作业
观察校内外引起我们是错觉的物体图形,下节课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第二课时 吹泡泡
学习内容
①完成三、四实验,②分组讨论
一、实验三:①观察图4中①和②哪个图形大? ②指导操作,先描后重合观察。③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④小结:图形的位置也能使我们产生视觉错误。
二、实验四:观察图,图中的三色条一样宽吗?
①指导看图,先用尺量一量,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本上。②讨论测量的结果与你的视觉一致吗?
③小结:白色给人以扩张的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是人们的经验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
三、小组讨论弄明白:
1、实验一的3幅图,说明了是错觉的存在。实验二说明
了不适当的参照物能影响人们产生视错觉。实验三说明图形(物品)的位置也能使人产生视错觉。实验四说明经验也可能使人产生视错觉。
2、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怎样注意视错觉现象?
四、探索延伸
动手量一量书中4幅图,看实际图形与视觉有什么不同?
第二课: 吹泡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配制泡泡液的实验,了解泡液成分的比例。
2、初步掌握用自己配制的泡液探索吹泡泡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支滴管、1小杯洗洁精、水。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吹泡泡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游戏,你们自己会制泡液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制泡液。
(二)学习新课:配制泡液与吹泡泡
1、实验一:目的是叫同学们明白清水吹不出泡泡。
2、实验二: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洗洁精看能否吹出泡泡?
3、实验三:重点指导,①试着向杯中用滴灌滴入2滴、3滴、4滴洗洁精,用吸管搅匀,一边滴一边吹,一直滴到可以吹出完美的泡泡。
②用吸管的一端蘸一下杯中的泡液,用嘴对着吸管连续吹几个泡泡,观察泡泡的大小。
③通过实验发现,用浓的洗洁精直接吹泡泡,效果不好。
④小结:配制吹泡泡的液体要根据水量的多少加入适量的洗洁精,搅拌均匀,才能吹出又大又好的泡泡。第二课时
一、探索发现: 活动设计:
1、分小组调制能够吹出泡泡的泡液
2、记录清楚泡液的比例
3、室外活动,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
4、用多支吸管捆在一起,一次吹出很多泡泡。
5、小组总结,在吹泡泡的活动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班内汇报:
1、配制泡液时,你经过多少次调配,才能配制出效果较好的泡液?
2、用自己配制的泡液慢慢吹出泡泡你有什么体会?
3、快吹的时候是什么结果?
4、用粗管吹时你有什么体会?
5、用多支吸管捆在一起吹时是么结果?
(四)练习吹泡泡的技巧
1、吹:泡泡连泡泡
2、泡泡套泡泡
3、思考:舞台上有时飞出很多泡泡,这些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三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上册)
第一课:为什么看错了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容易产生视错觉现象的图形进行实验分析,了解视错觉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2、初步掌握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把直尺、1张白纸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出示图形,提问:上图中A和B两条线是平行的吗?
操作:用尺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二)学习新课:探索课题,视错觉现象。
1、实验一:观察课本图1中的3幅图,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①图中红蓝线那条长?
②图中排列的长斜线平行吗? ③图中的圆圈圆吗?
④思考:动手量一量,看看你的第一印象对吗?说明了什么? 说说你的第一印象?
2、实验二:比较图2中横线A和B的长短。①用尺量一量,结果怎样?
②看一看图3中A和B图中心的圆哪个大些? ③思考: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感觉?
④小结:不适当的参照物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不容易分清长与短、大与小。
(三)课后作业
观察校内外引起我们是错觉的物体图形,下节课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①完成三、四实验,②分组讨论
一、实验三:①观察图4中①和②哪个图形大? ②指导操作,先描后重合观察。③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④小结:图形的位置也能使我们产生视觉错误。
二、实验四:观察图,图中的三色条一样宽吗?
①指导看图,先用尺量一量,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本上。②讨论测量的结果与你的视觉一致吗?
③小结:白色给人以扩张的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这是人们的经验使我们产生了视错觉。
三、小组讨论弄明白:
1、实验一的3幅图,说明了是错觉的存在。实验二说明
了不适当的参照物能影响人们产生视错觉。实验三说明图形(物品)的位置也能使人产生视错觉。实验四说明经验也可能使人产生视错觉。
2、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怎样注意视错觉现象?
四、探索延伸
动手量一量书中4幅图,看实际图形与视觉有什么不同?
第二课:吹泡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配制泡泡液的实验,了解泡液成分的比例。
2、初步掌握用自己配制的泡液探索吹泡泡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1支滴管、1小杯洗洁精、水。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吹泡泡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游戏,你们自己会制泡液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制泡液。
(二)学习新课:配制泡液与吹泡泡
1、实验一:目的是叫同学们明白清水吹不出泡泡。
2、实验二: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洗洁精看能否吹出泡泡?
3、实验三:重点指导,①试着向杯中用滴灌滴入2滴、3滴、4滴洗洁精,用吸管搅匀,一边滴一边吹,一直滴到可以吹出完美的泡泡。
②用吸管的一端蘸一下杯中的泡液,用嘴对着吸管连续吹几个泡泡,观察泡泡的大小。
③通过实验发现,用浓的洗洁精直接吹泡泡,效果不好。
④小结:配制吹泡泡的液体要根据水量的多少加入适量的洗洁精,搅拌均匀,才能吹出又大又好的泡泡。
第二课时
一、探索发现: 活动设计:
1、分小组调制能够吹出泡泡的泡液。
2、记录清楚泡液的比例
3、室外活动,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
4、用多支吸管捆在一起,一次吹出很多泡泡。
5、小组总结,在吹泡泡的活动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班内汇报:
1、配制泡液时,你经过多少次调配,才能配制出效果较好的泡液?
2、用自己配制的泡液慢慢吹出泡泡你有什么体会?
3、快吹的时候是什么结果?
4、用粗管吹时你有什么体会?
5、用多支吸管捆在一起吹时是么结果?
(四)练习吹泡泡的技巧
1、吹:泡泡连泡泡
2、泡泡套泡泡
3、思考:舞台上有时飞出很多泡泡,这些泡泡是怎么吹出来的?
第三课:照镜子的发现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镜子成像的有趣实验,探索其中的规律。
2、初步掌握镜子中图像的左右与实物的左右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1-3面小镜子、一把不锈钢勺子。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每个同学家里都有穿衣镜。我们每次出门都要照一照镜子,你知道吗?镜子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呢?
(二)学习新课:镜子中图像的左右
1、实验一:
①用镜子照自己的脸,能分清镜子中那是你的左眼?那是你的右眼吗? ②在桌子上立一个小镜子,在纸上用笔写个汉字和符号。如:“左”“右” “ ”“ ”。
③思考:说一说,照镜子时,镜中图像的左右与实物的左右之间是什么关系?
2、实验二:画圆圈,先在纸上画圆,然后,将镜子摆好,眼睛看着镜子中的圆形再描画这个圆形。对比两种画法的难易程度、观察镜中笔的运行方向与笔在纸上的运行方向,说说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3、实验三:照凸凹面镜的效果
用光亮的不锈钢勺的两面分别照自己的脸部。提问:你发现勺子两面照出的你有什么变化?图形变化与勺面之间有什么变化? 小结:通过实验证明了平面镜所形成的像与实物对镜面是互相对称的。非平面镜所成的像会产生奇妙的变化。
(三)探索延伸
1、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小组讨论,汽车后视镜的作用。
2、用一面小镜子,如果你在镜子中看到了同桌的眼睛,你的同桌是否会从镜子中看到你的眼睛?与同桌讨论一下其中的原因。
第四课:水轮转的快与慢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水流动能带动轮子转动的原理,探索让水轮转动更快的方法。
2、初步了解水流大小与水轮转动快慢的关系关系。
3、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水轮、塑料盆、易拉罐。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早在19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水轮带动的机械,后来人们发明了许多结构更为复杂的水轮,并用于完成不同的工作。水轮是怎样转动起来的呢?
(二)学习新课:水轮转动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1、实验一:教师指导实验 ①江水轮装置放在水盆里。
②用手堵住一拉罐底部小孔,灌满水。
③将孔眼对准轮叶,松开手使水流冲击轮叶,让它转动起来。④改变罐孔大小,观察水轮的转速
⑤小结: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水流越大,水轮转动越快。反之,越慢。
2、实验二:改变罐孔高度,观察水轮转动的快慢
①教师指导实验,用同一个易拉罐,在罐孔大小、冲击轮叶角度和部位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把易拉罐放在高、低两种不同位置,用水冲击水轮的轮叶。②小结:高度越高,水轮转动越快。
3、实验三:改变冲击水轮叶片的部位,观察水轮转动的快慢 ①指导实验,用笔在轮叶上分别标出“远轴点”和“近轴点”。用同一个易拉罐,在罐孔大小、冲击轮叶角度和部位、高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分别用水冲击水轮上的近轴点和远轴点。
②小结“冲击远轴点,水轮转动得快。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完成实验四,总结汇报。
一、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做了三个实验,知道了要使水轮转动得快,河水流的大小、高低、水流冲击的部位都有一定的关系。谁能给同学们讲一讲?
2、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水轮转的快慢与水流冲击的关系。
二、继续试验四:改变冲击水轮叶的角度,观察水轮转动的快慢。
1、教师指导实验,使用同一个易拉罐在同一高度对轮叶的同一点用不同角度冲击水轮。
2、观察有什么发现?
3、提问:哪种角度水轮转动得更快? 小结:角度越小,水轮转动越快。
三、探索发现
1、分小组实验并总结,一位同学记录,准备全班汇报。
2、教师出示小黑板表格,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填写。
3、根据表格内容,师生共同总结使水轮转的快的方法。
实验 块 慢
实验1 大孔易拉罐 小孔易拉罐
实验2 易拉罐高 易拉罐低
实验3近轴点 远轴点
实验4 与叶片垂直冲水 与叶片斜着冲水
四、探索延伸 思考:现代大型水电站的拦河坝修得很高,有的甚至超过300米,这是什么道理?
第五课:人的反应能力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利用直尺进行人的反应能力实验,感受人的反应过程需要一定时间。
2、初步知道人的反应能力通过训练是可以缩短反应时间的。
3、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两把学生直尺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当灰尘要进入眼睛时,你会很快的眨眼睛,者很快是多长时间?人在骑自行车时,突发意外情况要立即刹车,从发现情况到做出反应需要多长时间?人的反应有快慢吗?我们不妨做几个实验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视觉反应实验
①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甲同学负责接捏直尺,②乙同学突然松开,看甲同学能在靠近零刻度多少的地方把尺捏住。③两人交换进行实验 ④小组内作好记录
⑤小组讨论:被测试的同学每次能捏在零刻度位置吗?如果不是说明了什么?
2、实验二:听觉反应实验
①继续指导实验,甲同学闭上眼睛负责接捏直尺
②乙同学告诉甲同学再松开,看甲同学能在靠近零刻度多少的地方把尺捏住。③两人交换进行实验。④小组内作好记录。
3、实验三:触觉反应实验
①继续指导实验,甲同学闭上眼睛负责接捏直尺 ②乙同学放手时不出声,而是在甲同学手上碰一下,看甲同学能在靠近零刻度多少的地方把尺捏住。③两人交换进行实验。④小组内作好记录。
4、小结:通过几次试验说明,人的反应能力,不论是在视觉反应、听觉反应还是在触觉反映上够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探索发现
1、分小组继续进行三个试验,2、总结:人的反应是需要时间的,反应能力经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
(四)探索延伸 讨论:当汽车行驶到公路的人行道标志地方时,司机师傅都要提前做好刹车准备,这是为什么?
第六课:耳朵的功能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利用纸杯和线绳制作传声筒并进行实验,探索耳朵的功能。
2、初步知道人的耳朵能分辨出声音的差别。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眼罩、小铃铛、秒表一块、纸杯2个线绳一根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我们人的耳朵,不但能使我们听到各种美妙的声音,而且在辨别声音产生的方向和保持我们身体平衡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耳朵的功能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指导,分组制作传声筒 ①在纸杯底部中间扎一小孔
②在杯底小孔里穿入线绳并扎好结。③用同样方法穿好另一纸杯
2、实验一
①将纸杯两端拉紧,甲同学将纸杯放在耳朵上,乙同学对准纸杯轻轻说话。②甲同学听后,复述乙同学的话。
③小组内互相对话,体会小组各成员说话的声音特点。④熟悉了声音后,用眼罩蒙上眼睛,听话辨别说话的是谁。⑤小结:人的耳朵能分辨出声音的差别。
3、实验二:人的耳朵能起到保护身体平衡的作用 ①甲同学蒙上眼睛,听铃声前进。找拿铃的同学。
②蒙上眼睛,没有声音,在教室里走动,观察有什么感觉。
③小组讨论:闭上眼睛并捂住两个耳朵走路与平时走路有什么不同?
④小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不同发声物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我们的耳朵不但能听到不同的声音,而且还能区别他。我们的耳朵在辨别声音产生的方向、保持身体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三)探索延伸 讨论
1、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现象是应用了耳朵的某种功能?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耳朵?
第七课:哪种方法倒水快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研究,探索倒水快的方法和其中的道理。
2、知道在水流出的同时听到的声音与水流的快慢的关系。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塑料盆、塑料瓶(其中一个底部有孔)、计时器、塑料漏斗、水杯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遇到要把瓶子里的液体倒出来的事,有没有到得快一些的方法呢?下面我们做一个实验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
1、实验一:听声音,观察现象:
①、教师分小组指导实验,将没有扎孔的水瓶灌满水,再将瓶中水倒入盆中(倒水时手不动)
②、观察与思考:水是如何流出来的?在水流出来的同时,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③、小结:声音是空气进入平中产生的。说明空气进入瓶中,水才能到出来。
2、实验二:观察现象,研究道理 ①、指导实验,将有小孔的水瓶先按住底部小孔,再灌满水,如实验一将水倒出。②、观察:水是如何流出来的,和实验一有什么不同?其中,小孔起了什么作用? ③、多做几次试验,改变小孔大小进行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④、小结:水倒出的快慢与空气进入瓶中的多少快慢有关。
3、继续研究,哪种方法倒水快?在不破坏水平的前提下研究怎样倒水快。作好记录(写在笔记本上)。①垂直左右旋转倒水。
②、向前倾斜左右旋转倒水。③、向前倾斜倒水。
④向前倾斜上下晃动倒水。⑤、全班统计。方法 所用时间 A 秒 B 秒 C 秒 D 秒
其他方法 秒
(三)全班讨论总结
1、第一个实验说明,空气进入瓶中,水才能倒出来。第二个实验说明,空气进入瓶中,水很快倒了出来。
2、空气进入瓶中的快慢,决定了水倒出得快和慢。
(四)探索延伸 讨论:有的酱油瓶子的内盖上开了两个小孔,这有什么作用?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
第八课:水浮硬币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探索硬币能浮在水面上的方法。
2、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塑料盆、滴管1分、2分、5分硬币、蜡烛头、面巾纸、曲别针。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我们在一些旅游景点,常常会看到人们往泉水池水面上投一些硬币。有时,硬币会浮在水面上,过一会儿才会沉入水底。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
对比试验,分小组进行。作好记录。①、在塑料盆中放入四分之三的水,②、个小组把硬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涂上蜡烛。
③、实验分两次分进行。第一次:用不涂蜡的硬币进行实验。④第二次:用涂蜡的硬币进行实验。⑤记录两次实验浮在水面上硬币的数量。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没涂蜡硬币 枚 枚 枚 枚 枚 已涂蜡硬币 枚 枚 枚 枚 枚 两次浮币和 枚 枚 枚 枚 枚
⑥讨论:没有涂蜡的硬币放在水面上,有的会立刻沉入水底,有的过一会儿也会沉入水底。为什么涂过蜡的硬币,能够较长时间伏在水面上?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完成第二个实验,研究不用涂蜡的区别针和缝衣针为什么也能浮在水面上。
一、实验
二、让曲别针浮在水面上
1、教师指导实验
①、把一枚曲别针横放在一小块面巾纸上。②、将托有曲别针的面巾纸轻轻平放在水面上。③、观察:曲别针浮在水面的经过。
④、思考:曲别针没有涂蜡,为什么也能浮在水面上?
2、用缝衣针继续试验。方法同上。
二、探索发现
没有涂蜡的硬币,硬币表面上油脂恨少,放在水面后,立刻被水浸湿,在硬币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沉入水底。如果硬币上有油污,不能马上被水浸湿,单过一会儿硬币被水浸湿后,也会沉入水底。硬币上图上蜡以后,硬币没有被水浸湿,能在水面上浮较长时间。
二、探索延伸
1、研究:有时往杯中倒水,水已平满到杯口,用滴管向杯中继续注水,可以看到在杯口处凸起了“水丘”,说说你对产生这种现象的看法。
2、对比试验:把硬币分别放入清水盆中和装有浓盐水的盆中,哪个更容易些?为什么?
第九课:动物给我们的启示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动物保护色及结构的研究,认识动物为人类发明创造提供的启示。
2、通过观察与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意识。
二、教学准备:
按小组配备:有关动物保护色和呈弧形的建筑图片及文字资料。鸡蛋壳、铅笔、小酒杯。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人类模仿动物的颜色及结构,创造出许多运用于生产、学习、生活的仿生学技术。谁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2、研究动物身体结构的功能和特点不仅能揭示出许多奥秘,还能解决一些人类遇到的科学难题呢。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
(二)特征观察
1、教师指导观察图片。
2、思考问题
①、动物的保护色有什么作用? ②、变色龙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③、动物的保护色对人类有什么启示?举例说说。
3、小结:动物身上的颜色和它栖息环境颜色相近,有隐蔽的作用,这种体色叫保护色。自然界中有许多动物就是靠着保护色躲避敌人,在生存竞争中保护自己的。
(三)思考交流 分小组讨论
1、军队的服装、武器是如何利用动物保护色的?你还知道哪些利用保护色的发明?
2、蝙蝠采用回声定位的方式探测目标,人类利用这一方式有哪些发明?
3、海豚的体型呈流线形,皮肤结构也很独特。人们利用这一特点搞了哪些发明?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继续观察思考交流
一、思考交流
1、观察斑马图片,说说斑马的特征。
①、观察斑马身体表面花纹,你发现了什么? ②、观察斑马身体特征,说说它的奔跑速度。
③、提问:斑马身上色彩对比强烈的黑白条纹究竟有什么用呢? ④、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对人类有哪些启示?
教师:有人说:黑色条纹是群体互相辨认识别的标志;黑色条纹是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保护色;黑色条纹是适应环境的一种隐身术;黑色条纹是防止刺刺蝇叮
咬的一种手段。„„
二、探索发现
1、在对动物保护色的研究中,认识到仔细观察是研究的重要方法。我们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观察事物。
2、动物的身体结构和功能给人类的发明创造提供了启示,充分研究动物的结构和功能,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发明成果。
3、用鸡蛋壳做实验
①、把半个鸡蛋壳放在桌子上,凸面向上。
②、手拿铅笔从不同高处砸向鸡蛋壳,仔细观察研究记录。③、鸡蛋壳凹面向上,放在小酒杯上,用同样方法实验。④、观察蛋壳被戳时,那种位置容易破损?
4、思考问题
①、为什么鸡蛋壳凸面向上时,鸡蛋壳不容易被戳破?
②、利用这一特点,人们都有哪些发明创造?说说你的发现。教师提示:
①、蛋壳凸面壳体表现出良好的抗压能力,人类仿照它设计了薄壳结构的屋顶。②、蛋壳成凸面,能均匀的分散外力,结构牢固。③、你能举例说说人们根据这些特点发明了什么?
第十课:练练你的观察力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练习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2、初步掌握一些观察的方法。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每位同学几张草稿纸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观察是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我们学会观察才会创造。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几种观察的方法。
(二)学习新课
1、观察方法训练一:
①、分小组观察、讨论活动。
②、教师指导看图,建议:把每个人在拍照前与拍照后分别对照,看看有什么变化?
③、指名发言,说出不同处。
④、观察第二幅图,指导学生观察,提出建议:先找相同特征的钥匙柄,然后在相同特征钥匙柄的基础上再仔细看钥匙齿的特征。
⑤、指导观察第三幅图,建议:根据部位不同整体不同的道理,可以先找局部相同的图形。
2、观察方法训练二:
①、在下图中找出相同的图形。
②、教师指导建议:可采用将图案旋转一个角度的方法来找。③、指名回答,是怎样找的?
3、观察方法训练三:
①、指导观察:从“黑”到“白”两方面有什么结果?
②、建议:观察时,可采用以黑为主,排除白色干扰看是什么图形。再以白为主,排除黑色干扰看是什么图形。
4、小结:对比观察法,先找相同特征法,局部不同整体不同法,旋转图形法,以某色为主法。
(三)探索发现
1、我们的观察都是针对图形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的。在观察中,头脑要有层次性,方向感,分清主次,抓住图形的特征进行综合观察,效果才会更好。
2、知道了生活和学习中,处处离不开观察。观察是认识世界的起点,观察时我们要做到:全面、细致、认真。
(四)探索延伸
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课本47页作业。
第十一课:小兔为什么能往前跳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利用纸的变形研究纸的弹力。
2、知道不同纸张的纸质弹性不一样。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硬纸板、薄白纸、浆糊、剪刀、彩色笔。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拿一纸折小青蛙,演示青蛙跳跃,提问:为什么一按它,青蛙就往前跳?今天我们研究纸张的弹力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吹纸条,研究纸的弹力。
①、将复印纸剪一条长8厘米、宽6厘米的纸条,拿好向纸条断续吹气。②、观察纸条形状变化情况。
③、思考:停止吹气时纸条为什么能恢复原状?
2、实验二:吹纸条,研究纸的弹力。
①、剪长14厘米、宽7厘米的硬纸板和复印纸各一条,放在桌上,两端压上字典,使中间凸起,分别用手稍加用力向下按,②、观察并感受两张纸条形状变化及按纸条用力大小的情况。③、思考:不同纸质的纸的弹性一样吗?它靠什么力量恢复原状?
3、做游戏,研究纸的弹力。①、指导用纸折小兔或青蛙。
②、将做好的小兔或青蛙按一按,进行观察研究。
(三)总结:
1、通过实验证明,纸质的弹性和掌握外力的适度是使小兔或青蛙跳得远的关键。
2、纸张是有弹性的,纸质不同弹性也不一样。
(四)探索延伸
1、说出10种身边有弹性的物品,并将物品的名称记录在笔记本上。
2、继续用纸折小兔或青蛙观察研究。
第十二课:自组组合发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研究身边自组组合的物品,分析特点,找出规律。
2、实践自组组合发明技法的发明活动。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收集并了解一些物品的特点与功能的信息。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拿一把剪刀,教学生观察剪刀的组合,说说是由什么组合在一起的。教师指出:这就是发明技法之一——自组组合发明技法。
(二)学习新课
1、分析发明过程
①、指导观察课本图形,说说发明前后物品功能的变化。②、观察思考:小木棍+小木棍,小刀+小刀能发明什么?
③、分小组议论:玻璃杯+玻璃杯,自行车+自行车能发明什么? ④、提问:发明前的物品与发明后的物品是什么关系?发明前的物品与发明后的物品的功能有什么变化?
2、尝试发明
①、汽车+汽车能发明什么? ②、单人床+单人床能发明什么? ③、剃须刀+剃须刀能发明什么?
3、自主发明 要求:
①、说明选择哪种物品。
②、分析此种物品的重要功能。
③、准备将物品的什么功能进行组合。④、对发明后的物品进行描述。(或画出草图)
第四篇:六年级发现与探索下册教案
六年级发现与探索教案(下册)
本学段课程标准主要目标:
教材总目标:修订后的教材内容以学生实验为主体。教材通过科学小实验(兼顾课题研究、动手实践、思维训练等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初步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基本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研究,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初步的创新思维,逐步形成科学的思想和态度,在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升华,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1.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的基本方法,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3.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4.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材分析
《发现与探索》是天津市课程改革体系中的教材,新的课程改革特别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目前教学虽然也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由于教师的教学理念仍停留在“传道授业”这一传统的立场上,所以在教学行为上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或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
“发现与探索”的许多内容与小学中的“科学”内容相近,不要将此课上成“科学”课。“科学”课教学的首要目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发现与探索”中的学科知识只是学生形成能力、习得方法、形成价值观的载体,“学科知识”非教材重点的追求目标,目标重点是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方法和科学素养。
第一课:连通器
3月2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观察,研究连通器内水面保持同一高度的现象。
2、初步了解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漏斗、胶管、玻璃管等。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指导看图,这里有两把茶壶,你们观察一下有什么不同?对了,壶的容积一样,B壶的壶嘴短了些,如果我们用来装水,装的水还一样多吗?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认识连通器
①按书图组装连通器。
②在漏斗中注一些水。
实验观察:漏斗和玻璃管中的水面一样高吗?
③、试着把玻璃管抬高或降低些。
实验观察:漏斗和玻璃管中的水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水面还一样高吗?
思考:连通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连通器内的液体有什么特点?
2、实验二,连通器的原理,①、教师出示连通器,向A容器里注水,水量达到A容器的四分之三时停止注水。
②当水流动时,观察A、B、C容器水面现象。③打开连通器开关D,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思考:①、这是不是进一步证明了连通器内的液面总是一样高?
②、打开开关D后,为什么会喷出液体?根据这个道理,请你解释山上泉水涌出的道理。
讨论:现在我们再来讨论本课开始的问题,两把壶装的水一样多吗?试着说说它的道理。
3、实验 3:实验设计。
①设计题目:一条水渠与一条公路交叉,不架桥且能使车辆正常行驶,怎样让水流过去呢?请画出设计图。
②提示:运用连通器的原理进行设计。
(三)、探索发现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连通器的原理,连通器内同一种液体的液面总是一样高。
(四)、探索延伸
在房屋装修安装护墙板时,人们为了让室内护墙板同样高,装修工人往往用一根装上水的透明塑料管来完成测定工作。你解释一下其中的道理。
教学反思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第二课:走进三维空间
3月9日
一、教学目的:
1、用长方体纸盒进行三维空间的研究,了解三维空间的知识。
2、初步训练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按小组配备:牙膏空盒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拿出纸盒:纸盒平放在桌上占桌面多大面积?我们只要知道纸盒底部的长和宽就行了。如果想要知道纸盒占了多大空间?我们就必须计算出它的体积。
(二)学习新课:
1、观察与实验。
①、平方纸盒,观察长方体的六个面,由于我们的视线的局限性,只看到有三个面。
②、在思考时,我们必须要想到看不见的三个面,这就是空进想象。
2、空间想象训练
①、教师用教具正方体,提出以下问题: 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2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
思考建议:
①、想一想,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小正方体组成?
②、看到三面,是不是还有三面?
③、利用空间想象,把视线看不到的三种方块也考虑到。
说一说:结果8+12+6+1=27(块)
3、练一练空间想象力
学生看书7页,①、图3中的1、2、3、4、按虚线向一个方向折叠后,是A、B、C、D 哪个图?
②、找出图4中A、B、C三个立方体相应的平面展开图。
③、翻动立方体。
④、填数字练习。
(三)、探索发现
生活中许多物品是立体图形,了解和掌握这些图形,需要具备空间想象能力。通过训练,人的空进想象能力可以得到提高。
(四)、探索延伸 完成课本8页作业1题、2题。教学反思
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三课:有趣的离心现象
3月16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用玻璃球在盆壁的旋转和水的旋转的实验,了解离心现象。
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玻璃球、塑料盆、塑料勺、水碗、塑料水瓶、圆片、硬币、绳子、胶带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杂技演员舞水瓶吗?在一根绳子的两端,各拴有一个装有水的小水桶,杂技演员手抓绳子中间,用力甩动水桶,使水桶在空中转圈,并不断的加快速度。两桶中的水在空中甩来甩去,水却乖乖留在桶里,竟然没有洒出一滴水!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做个实验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一、实验一:飞球走壁
①把一个玻璃球放在塑料盆里。
②手端盆边轻轻的晃动,使小球在盆内作圆周运动,逐渐加快晃动速度,使小球恰好在盆壁上飞快的转动。
③、当晃动速度减慢时,小球由盆壁高处慢慢的转到盆底。
④、当晃动塑料盆过快时,小球会从盆壁飞出落地。
思考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小球上升到盆壁运动,而不是在盆底运动?如何解释小球从盆壁飞出落地现象?
二、实验二,旋转的水。
1、把碗放入塑料盆中。
2、向碗里倒入约二分之一的水。
3、把勺伸到碗的水中,由慢到快的搅动碗中的水,使水旋转。当水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时,碗里的水会沿着碗壁升起来,随着转动速度加快,一部分的水甩到水盆壁上。当水旋转速度越来越慢时,碗里的水会沿着碗壁回到碗底。
4、把盒内粘硬币的一侧放在桌上,向外移动,此时,你发现牙膏盒平稳的停在桌边保持了平衡。
思考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碗中的水会向外运动?
2、碗里旋转地水与实验一中旋转地玻璃球有相同的道理吗?试着说一说。
三、实验三制作一台简易离心仪
1、在透明大塑料瓶中装满水,把5枚1分硬币和5个小塑料圆片放进瓶中,拧紧瓶口,轻轻摇动瓶子,是硬币和塑料片在水中分布均匀。
2、用一根绳子缠绕在瓶子中间并系紧,提起绳子使水平保持平衡,用胶带固定好线绳。
3、手提绳子,提起瓶子,用手拨动瓶子,使瓶子旋转起来。当瓶子慢慢停下来时,注意观察。
4、认真观察,硬币都停留在瓶子什么地方?小塑料片都停留在瓶子什么地方?
三、探索发现
1、杂技演员表演的节目叫水流星,由于小桶和水在空中快速旋转,桶中的水会产生离心现象。
2、飞球走壁实验中,小球在旋转时产生了离心现象,使小球在盆壁上快速旋转,不会掉到盆底。
四、探索延伸
想一想,生活中使用的洗衣机,其中的甩干机是利用什么道理把湿衣服中的水甩出去的?
教学反思
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第四课:生活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
3月23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酸碱性测试小实验,认识生活中常见液体的酸性和碱性。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小组准备:PH试纸、塑料吸管、白醋、橘汁、牛奶、汽水、肥皂水、洗发液、护发素。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大家对酸性物质肯定不陌生,食醋和一些水果含有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对大家来说可能不如酸性物质那样熟悉,其实大家在生活中也经常见到,如肥皂和清洁剂都含有碱性物质。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几个小实验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二)学习新课:
1、实验过程一:学习PH试纸的使用 ①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边观察边记忆实验的方法。
②实验程序是: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张PH试纸。
③用一支塑料吸管吸取少量白醋,将白醋滴到PH试纸上。
④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到白醋的酸碱性。
观察思考:白醋是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
总结PH试纸的使用方法。
2、实验过程二:
①、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张PH试纸。
②、用一支塑料吸管吸取少量待测液体,把它滴到PH试纸上。
③、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到被测液体的酸碱性。
④、重复上面各项操作。分小组进行测试各种液体。
将测定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PH 酸性 PH碱性 橘汁 牛奶 汽水 肥皂水 护发素 洗发液
思考问题:试着说一说,认识物质的酸碱性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
3、分组讨论:
①、人的胃里含有适量的胃酸,他可以帮助消化。如果饮食过量,胃就会分泌出大量的胃酸,造成胃部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建议这个人少食用哪些食物?
②、大家可能都被蚊虫叮咬过,蚊虫叮咬后,叮咬处会红肿。这是蚊虫在人体的皮肤内分泌出一种酸性物质,使皮肤痛痒。此时,人们涂抹一些花露水来止痒。如果涂抹一些肥皂水是不是也可以减轻痛痒呢?
③、正常人的头皮及毛发呈酸性,如果使用碱性过大的洗发液时,会引起头皮干燥,头屑增多及毛发变脆、开叉等现象。我们如何正确选择洗发液及护发素呢?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物质的酸碱性,学会了用PH试纸测定液体的酸碱性。
2、明白了认识物质的酸碱性,对正确使用生活中的物品有帮助。
(四)、探索延伸
洗鱼时不小心把鱼胆弄破了,利用厨房内的哪种物质清洗,可以除去鱼胆苦味?(苦味的来源是鱼胆中含有的一种中酸性物质)
教学反思
平时做到观察、引导,捕捉最佳的契机,推波助澜,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第五课:不敲自鸣
3月30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研究声音共鸣现象及应用。
2、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和初步探究能力。
二、教学准备:
小组配备:音叉、收音机、空盒子、玻璃杯、竹筷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音乐会上,优美动听的乐器演奏令人陶醉,有人说,这是很好的利用了声音共鸣的结果。共鸣,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吗?我们做个实验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1、活动一,教师讲故事(被磬声吓病的和尚)我们做一个实验研究一下。
①、按课本中的图摆好两个相同的音叉。
②、用橡皮锤敲击音叉A,使其振动发声,然后用手握住音叉使它停止振动。
③、实验观察:听另一个音叉B是否发声。
思考问题:我们并没有敲击音叉B而他发出了声音,这是为什么?
2、活动二,观察共鸣现象
①打开收音机播放歌曲,放在地面上听一听。
②再把收音机放在空盒子上听一听。
实验观察:收音机放在地面上和放在空盒子上,其声音有变化吗?
思考问题:收音机放在空盒子上,声音比放在地面上响亮。这是不是说明了收音机的音乐声引起空盒子里的空气振动使声音加强了,盒子成了收音机的共鸣箱?
3、活动三,共鸣箱
①、用自己的饮水器具作为实验器材。
②、用耳朵贴在茶杯口细听声音。③、实验观察:听到了些什么声音?
④、思考问题:听到的声音,有的是嗡嗡声,有的是鸣鸣声,有的是沙沙声,这说明我们周围有许多微弱的声音,一般情况下我们感觉不到。茶杯、瓶子等容器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三)探索发现
1、通过三个实验,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共鸣现象。
2、共鸣现象与共振现象是一个道理。
(四)探索延伸
很多乐器都有共鸣箱,说说下面这些乐器的共鸣箱在哪里? 马头琴、二胡、柳琴、低音号、月琴、鼓、扬琴。教学反思
给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鼓舞和鞭策,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
第六课:有趣的回声
4月6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与信息交流,研究回声的产生及其应用。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镜子、纸筒、手表、雨伞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人站在山顶上,冲着对面的山头大喊一声,喂,你好吗?远处就会有一个声音回应你,喂,你好吗?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声音向外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会像球撞到墙上一样被弹回来,使声音再传到你的耳朵里。回声其实就是声音的反射。
(二)学习新课:
1、实验一:回声现象的研究(1)
①将镜子放在桌子上,在桌面上用粉笔画一条跟镜面垂直的直线,直线的两边各平放一个纸筒。
②、将一侧纸筒作为送音纸筒,可在纸筒口里放一块机械手表。
③、在另一侧,拿着平放的听音纸筒并慢慢改变其位置收听机械表的声音。④、你听到的声音如何?
思考问题:这个实验是不是说明了,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而产生回声?
2、实验二:声音现象的研究(2)①用两把雨伞按书图架好。
②在右侧伞把的横杆上挂一块机械手表。
③保持安静,把头慢慢凑近左侧伞把横杆位置,调整伞与头的远近位置,你听到了什么?
思考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说明了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声音反射了几次传到了你的耳朵里?
3、回声的应用。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利用回声解决了很多问题,例如:探测水下物体,石油勘探等等。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实验与信息交流,我们证明了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因此会产生回声。
2、声音反射原理可以有很多用途。
(四)、探索延伸
在新建的房子里说话可以听到回声,当搬进家具后,我们再说话就听不到回声了,说说其中的道理。
第七课:失重现象 教学反思
当学生有不正当行为时,我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引导他们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七课:失重现象
4月13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失重现象,了解一些有关在太空失重的有趣现象。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体重计,大小螺母、橡皮筋、纸杯、绳子。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你们做过电梯吗?乘电梯从高楼上下行时,有些人感觉不舒服,这是因为在电梯下降的瞬间人们处于失重状态。
(二)学习新课,1、实验一:体验失重
①、站在体重计上,每个同学做一次。
②、看一下自己的体重,然后快速蹲下。
③、在快速蹲下的同时,观看体重计上的指针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问题:体重计指针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在哪段过程有失重现象发生?
2、实验二,螺母的失重现象
①、把橡皮筋的中点拴上大螺母,橡皮筋的两端各拴上一个小螺母。将大螺母固定在纸杯底部正中,小螺母挂在纸杯的边上,使橡皮筋绷紧。
②、将纸杯从一米的高度放手,注意观察杯口螺母。③、实验观察:小落幕的运动情况?
思考问题:为什么纸杯下落时,小螺母会被拉入杯内?
3、实验三,太空中的玩具
①、玩杯子接球:把纸杯固定在直尺上,用胶带将乒乓球与线绳一端固定,线绳的另一端系在直尺上,一只手握住尺的一端,突然向上移动尺子,使乒乓球向上飞起,让球正好落杯中,体会短绳、长绳与球落入杯中的难易程度。
②、小组讨论:如果在宇宙飞船中做这个游戏,会出现什么现象?(带着各自的预测,课下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航天知识)
③、玩溜溜球:把线绳缠在溜溜球上,绳子另一端套在手指上,当松开溜溜球时,球会向下运动,当拿绳子的手猛然向上一拉,他又会向上运动。
④、思考:如果宇航员在太空中玩溜溜球,会是什么情景?设想一下。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物体在向地面突然落下时会产生失重现象。
2、在失重的状态下,地球上的许多事物会发生变化。
(四)探索延伸
1、研究一下,跳伞员背的伞包和武器很重,当跳下飞机后,伞包还没有打开时,伞兵这时并不感到伞包重,这是为什么?
2、在太空中生活,总是那么令人向往。讨论一下,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行走、吃饭、喝水等与地球上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我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在教学形式上:我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第八课:统计规律
4月20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橘子瓣数和人身高的研究,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寻找规律。
2、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橘子,果盘,健康卡片,记录表,统计图。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数一数,一个橘子有多少瓣?测一测,自己的身体有多高?这些问题都非常简单。如果面对的橘子和人数量很多,如何回答:“多少个瓣的橘子占多数?”“身体多高的人占多数?”
解答这样的问题会不会有规律可循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
1、实验一,橘子的瓣数
①、分小组实验(10人一组)每人剥一个橘子,保持橘子瓣的完整。
②、数一数橘子瓣的数量,把结果记录下来。
③、小组长统计组内相同橘子瓣的人数。
④、汇报本组统计情况,全班完成“全班橘子瓣数”统计图表。人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瓣数
思考问题:全班的橘子中,多少瓣数的橘子多?你能说出大多数橘子里面是多少瓣吗?
2、实验二,人的身高
①、分小组测量每个人你的身高,记录下来。
②、完成下表填写。
身高 1.26以下 1.41 1.45 1.61 1.65 人数
身高 1.26 1.30 1.46 1.50 1.66 1.70 人数 身高 1.31 1.35 1.51 1.55 1.70以上 人数
③、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由教师描绘出一条曲线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师描点、连线的方法,并观察曲线的特性。
④、思考:说一说,曲线像什么?曲线最高的部分代表什么?低处又代表什么?
(三)、探索发现
一个橘子或一个人的数据,无法表明橘子或人群的规律,随着统计的数据增加,就逐步显现出规律来。
(两头少,中间多的情况,普遍存在于自然与社会现实中。这种现象在科学上叫做正态分布。)
(四)探索延伸
1、课余时间,统计一下全班同学的手长或脚长,看看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正态分布规律。
2、服装厂生产裤子的时候,中号、大号、小号各做一样多吗?说说理由。
第九课:远离香烟
4月27日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烟雾环境生存实验,使学生目睹香烟中有有害物质的事实,增强自觉抵御香烟的诱惑而远离香烟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究意识。
二、教学准备:锥形瓶、胶塞、玻璃管、胶管、洗耳球、金鱼、香烟、火柴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香烟上的广告语,同学们,世界上每10秒就有1人因吸烟丧命!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自觉抵制香烟的诱惑,远离香烟!
(二)活动过程
1、小金鱼的对照试验
①、把两只小金鱼分别放入两个有水的锥形瓶里,②、安装好实验装置。
③、在玻璃管上端接上胶管,胶管的另一端插入香烟。
④、在玻璃罐的另一端接入洗耳球。
⑤、用洗耳球代替人吸烟,连续吸两支香烟。
⑥、观察水中烟雾对小金鱼的影响。
⑦、吸完2支香烟后,小金鱼游动变得迟缓,濒临死亡。
⑧、迅速把濒临死亡的小金鱼捞出,放入另一瓶中,过一会儿你看到了什么?
2、了解香烟中的有害成分
①、烟草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中,已鉴定出来的化学成分就达4200多种。
②、煤焦油——含有多种致癌和促癌物质,它是威胁人体健康的罪魁祸首。
③、烟碱——即尼古丁。尼古丁从吸入身体,到传至大脑仅需7—10秒钟,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④、一氧化碳——是烟草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当进入人体后,人就感到头昏眼花,四肢无力,全身不适,使心血管系统受损,使心脏病患者病情恶化。
3、惊人的数据 ①、目前,世界上约有11亿吸烟者,每天还有8——10万年轻人成为长期烟民。
②、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0年,全球吸烟者将达16亿。现在每年约有400万人死于烟草制品,到2020年,将增加到1000万人。
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我国烟民有3.2亿,占世界烟民的25%,比美国人口还多。
④、我国被动吸烟的人数也十分惊人,吸烟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公害。
⑤、我们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期,更不应该沾染吸烟的坏习惯,若从小吸烟,将会损失大约22年的正常寿命。
4、从我做起,抵御香烟的诱惑,远离香烟。
1、随时警示自己,不要接触香烟,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
2、向周边的人宣传吸烟的危害性,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
3、搜集有关吸烟有害健康的材料,办一期板报。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吸烟的危害。
2、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不要接触香烟,树立良好的学生形象。
(四)探索延伸
搜集有关世界无烟日的资料,近一步了解世界无烟日。教学反思
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关注的重点放在向学生提示知识形成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知识,掌握规律。
第十课: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5月4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进行有关实验,计算,烟碱搜集数据的数学方法及应用。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判断能力。
二、教学准备:搜集处理数据方面的资料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媛媛住的楼下有一排电线杆。他站在六层楼的窗口看电线杆的顶端,眼光要向下。站在五楼的窗口看电线杆的顶端,眼光要向上。每层楼大约有3米高,你帮他算一下电线杆有多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实验
一、计算数据的平均值(均数法)
日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温度19 20 22 18 17 19 18 15 12 13 要求:求出10月中旬上午10点的平均气温
①、将10天的气温数据相加,再除以10.②、得数即为均数。
③、小结:均数就是平均数,即数值平均。均数等于所有项目中数据的总和除以项目总数。
2、实验二,估算数据的平均值(众数法)①、有关数据,某汽车在行程中,烟碱人员每百公里测一次耗油量,随机选其中8 次数值如下表:
次序 1 2 3 4 5 6 7 8 耗油(升)6.2 7 6.2 6 6.2 6.3 6.2 5.8 ②、要求:不用计算,快速说出该汽车百公里耗油的平均值。③、观察:8个数值有什么特点?哪个数字反复出现?
(众数,在一系列数据中重复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叫众数。)
3、实验三,估算数据的平均值(中数法)
①、花园的花开了,随机抽取其中9株,开花的朵数分别是: 株次1 2 3 4 5 6 7 8 9 花数25 23 28 24 26 27 20 22 21 要求:快速求出花园开花朵数的平均值。
②、将9个数值从小到大排列。20、21、22、23、24、25、26、27、28 ③、找出中间位置数是24.。
小结:中数:就是指一系列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就叫中数(也称中位数)。
思考问题:练一练:有一列数据:87、82、74、90、89、75、88、86。它的中数和它的平均值各是多少?
(三)探索发现
我们进行了三项实验活动,知道了怎样计算平均值和估算平均值。
(四)探索延伸
1、有一群人,要估算一下有多少,你应用什么办法?
2、要估算一片森林有多少棵树,你有什么方法?
第十一课:你算的数字有多大
5月11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在棋盘上放麦粒等活动,研究等比数列问题。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画好一张8X8=64格计数统计表、计算器等。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讲故事:相传古印度有一个人发明了一种游戏棋,棋盘共64格,玩起来新奇、有趣。他把这种棋献给了国王。国王十分高兴,便下令奖赏献棋人。这个人只要求在他的这个棋盘上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小麦,第二个格子里放2粒小麦,第三个格子里放4粒小麦„„放满64个格子,你们猜,结果怎样?
(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
1、探索活动一
①在一张纸上绘制一张边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表格。
②、在表格里进行放麦粒模拟实验。(提示:随着数字的增大,可以使用计算器。)
思考问题:实验进行到第三行了,你有什么体会?
2、探索活动二 折纸的高度
①、一张A4的白纸(厚0.01厘米),将它对折、再对折、再对折„„一共对折30次,然后,你能测量它的高度吗?
②、几次就折不动了 ③、你能换算出它的高度(千米)吗?
④、看一看,他与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比较,谁高?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
2、查资料得知,有些病菌繁殖也是按等比数列进行的。如果病菌得不到及时控制,就对人类造成危害。
(四)探索延伸
读课本52页故事,想一想,这个协议能签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应由单向或双向的信息交流向立体式信息交流转变,要把学生的个体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及时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面的主体。
第十二课:用平面图形做成球体
5月18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粘合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纸片,了解有平面图形到拱形曲面的过程。
2、了解整个球体的缝制过程。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剪刀、胶水、复印图
5、足球。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踢足球,但是你知道吗,缝制一个足球需要多少块正五边形的皮子?它又是怎样由平面的皮块缝制成球体的?黑皮块和白皮块各有多少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学习新课
1、活动一,足球面上的知识。
①、认识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白皮块是正六边形,黑皮块是正五边形)
②、观察足球面上黑皮块与白块的关系。
③、每块黑皮块的五条边与白皮块相连,每块白皮块的三条边与黑皮块相连。
④、通过黑皮块计算足球上白皮块的数量。
⑤、拿足球验证计算结果。
2、活动二,怎样由平面的黑皮块缝制成一个球体?
①、用白纸描下课本图5的AB图形。
②、把A图的五个白色六边形的下端开口处粘接。③、把B图五边形周长的白色粘连处向下折,涂抹胶水。
④、将黑色五边形对准A图的空口处,仔细粘好。
⑤、稍干后,整理成凸起的拱形曲面。
思考问题:
我们把一个由32 块黑白皮组成的足球,按图示将缝合的线拆开,展现在面前的是什么?如果足球皮块都是用正六边形,能缝合成球体吗?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两种正多边形图案。
2、了解了平面与曲面之间的关系。
(四)探索延伸
实际操作:用纸把课本57页的图描下来,试着做一做,能不能粘成一个12个面的立方体?
教学反思
教学不仅是获取知识与技能,更要学会获取,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性的解放与发展。有了这样的理念,我不满足于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促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第十三课:地震
5月25日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和阅读减灾的信息资料,研究地震的成因和减灾的方法。
2、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意识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毛巾,地震模拟沙盘、一次性木筷2支。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大地震„„地震给当地民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我们来看真些图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画)
(二)学习新课,活动过程
1、活动一学习信息小资料。
①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地核)。②、地壳:地球的固体外壳,平均厚度17千米,由一层层岩石构成。地壳越深,压力越大,温度越高。地壳是在不断运动的,地壳的猛烈运动就是地震。(提示:随着数字的增大,可以使用计算器。)
思考问题:实验进行到第三行了,你有什么体会?
2、探索活动二,地震探讨(1)
①、把四条不同颜色的毛巾叠放在桌上,当做水平的岩层。两手按在岩层上,把它慢慢向中间挤压。
②、实验观察,毛巾出现了什么现象?
③、思考问题:这是不是证明了,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时会发生褶皱?
3、探索活动三 地震探讨(2)
①、教师用两手握住2支一次性木筷的两端,用力将木块压弯,继续用力,直到木筷被折断。
②、实验观察:当木筷被折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想一想,拿木筷的手有什么感觉?
③、思考问题:这是不是证明了岩层褶皱厉害了就可能断裂,断裂时产生振动,形成了地震?
4、探索活动三地震探讨(3)小组实验
①、布置沙盘。
②、用小木棍在扳子下敲击。
③、在板子下垫上几本书后,再用同样的力敲击几下板子底下的书。
实验观察:两次敲击,观察沙子上小玩具倾倒的程度,哪种敲击方式小玩具倾倒的程度大?说明什么问题?
思考问题:实验说明,地震震源越浅引起的危害越大。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地震产生的原因是: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发生褶皱、断裂而产生振动,形成了地震。
2、查资料得知,地震的产生还有陆地板块移动发生碰撞或火山喷发等原因。
(四)探索延伸
读课本62页图画,想一想,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呢?谈谈这些做法的道理?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所言所行,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
第十四课:希望发明法
6月1日
一、教学目标:
1、研究身边的物品,分析发明它的过程并找出发明的特点。
2、实践希望发明技法的发明活动。
3、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观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搜集运用希望发明技法相关物品的信息。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希望是创造发明的起点。传说鲁班的木工手艺非常好,很多人都请他做木工活。他风里来雨里去,十分辛苦。他的妻子想:这样日晒雨淋的,生了病可怎么办?应该有一个遮阳避雨的东西才好。于是,鲁班的妻子发明了伞。
(二)学习新课
1、活动一,查阅信息,了解希望发明法。
①、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帕斯卡的计算器;张衡发明地动仪。
②、思考问题:很多发明都是在希望的基础上萌发和实现的,应用希望法的发明活动,都是从无到有的发明,根本问题时要提出希望。对此,你有什么希望,说一说。
2、活动二,探索希望发明技法的发明规律
①、飞机的发明——希望“飞人”——希望“嫦娥奔月”——希望“扑翼机”。②、高压锅的发明——?——? ③、家用冰箱的发明——?——?
④、思考问题:希望法的发明规律是不是在于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你对身边哪些事物有新的追求?说说看。
3、活动三,希望发明活动的体验
①、对圆珠笔的希望:希望能写出多种颜色的字;希望能长期继续使用;希望写的字要粗就粗,要细就细;
②、请你从学习、生活中提出3个对某种物品的希望和设想。
(三)探索发现
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希望是发明的萌芽,是实现发明的基础。
2、应用希望法的发明活动,都是从无到有的发明。
(四)探索延伸 希望发明技法在我们的学习与工作中也要很好的应用。如果写一个课余读书计划,就需要我们将希望读什么书、怎样读书等内容列举出来。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所言所行,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
第五篇:四年级下册发现与探索教案
《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
笫一课
对称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对称”和“对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培养学生实验,动手和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对称的特点和作用。教法:自学研究 教具:剪刀等 教学过程:
实验一:认识对称图形
1.在图1.2.3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图形,用一张白纸白纸描绘下来。
2.把白纸上的图按图中蓝色线对折,按透过的图像轮廓描下图像的另一半,涂上相应的颜色。实验二:验证对称图形
1.在图中确认图形的对称性。
2.观察对称线两边图形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特点。实验三:研究在家住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
研究问题:北京天坛的祈平殿,这座壮丽的建筑采用了对称形式。实验四:进一步研究对称作用 探索发现:
(1)对称在建筑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能解释一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对称”在建筑艺术中的作用使建筑物更加坚固,平稳、美观、整齐、庄重、严肃、宏大、有气势等。
达标测评:观察图片,说一说哪个是对称形式的? 课堂小结: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对称
对称就是一条轴线的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特点。
第二课
溶解的作用
教学目标:了解溶解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溶解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教法:自学研究 教具:实验杯等 教学过程:
实验一:水溶解糖的快与慢 1.分组装配实验器材。
2.分别向A,B,C3个杯子里导入同样多平常温度的水。3.将3块糖分别放入3个杯的水中。4.小组讨论:为什么糖块在水的表面溶解的快,而在杯底溶解的慢? 实验二:液体在水中的溶解 液体在水中的溶解
1.分小组实验,向A,B两个杯的中倒入多半杯相同温度的水。2.将几滴花生油滴入A杯中。3.将几滴醋滴入B杯中。
达标测评:冬天,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问一问家长,其中有什么道理吗?
课堂小结: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溶解的作用
第三课
静电小实验
教学目标:静电产生的基本条件。
(通过用身边的物品进行静电实验,以验证生活中静电的存在)
教法:自学研究
教具:2个气球、2段线绳、2条塑料条
教学过程: 实验一:“听话”二塑料条 实验二:粘在双肩上的气球。实验程序:
1.吹起两只气球,用线绳把气球口扎紧 2.把两只气球用力在自己的毛衣上摩擦。
3.把两只气球放在刚摩擦过期球的毛衣肩上,两只气球可以粘在毛衣上。实验三:“粘”在墙上的报纸。试验程序:
(1)展开A4纸大小的报纸,八报纸平铺在墙上
(2)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在报纸上摩擦几下,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小来。(3)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
质疑:在“实验二”和“实验三”中,是什么原因使得气球“粘”在物体上,这种“粘合剂”
达标测评:相互吸引的物体所带的是不同的种类的电荷,而相互排斥的物体所带的是同一种类的电荷。
课堂小结: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静电”小实验
相互心音的物体所带的是不同种类的电荷,而相互排斥的物体所带的是同一种类的电荷。
第四课手上的触角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体验手上的触觉,感受手上的触觉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体验触觉,感受手上触觉的重要作用。教法:探究
教具:砂纸,曲别针
教学过程:
实验一:用手指手掌体验触觉 1.拉直曲别针。
2.把曲别针弯成U型。3.伸手感觉。4.伸手感觉。
实验二:辨别同类物体之间的差别。实验三:体验用手阅读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硬纸卡,将凸起点向上摆在桌面上。2.闭上双眼,把4块模板位置放乱。
达标测评:我们手上的触觉是由身体中的“感觉神经”实现的。感受器能收到的四个主要的感觉分别是“触摸感”“压力感”“疼痛感”“温度感”。课堂小结: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手上的触觉
第5课
小降落伞的实验
教学目标:通过小降落伞的制作与对比投放实验,研究小降落伞留空时间长短不一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研究小降落伞留空时间长短不一的原因。教法:探究
教具:伞面,伞绳
教学过程:
实验一:伞面大小不同,降落伞下降的快与慢。试验程序:
按图提示进行试验,将两个伞面大小不同的降落伞分别拴上曲别针,在曲别针上各挤压一块重量相同的橡皮泥,由两名同学站在相同的高度处,同时投放,观察两个降落伞准先触地。
实验二:重量不同,降落伞下降的快与慢。
程序:将2伞面大小相同的降落伞分别拴上曲别针,在曲别针上各挤压一块重量不同的橡皮泥,由2名同学站在相同高度,同时投放,观察两个降落伞谁先触地。
质疑:这是不是证明了小降落伞面大小相同,在携带不相同重物的情况时,携带重物越轻的降落伞落得越慢。
达标测评:说一说降落伞的用途。课堂小结:调查降落伞的一些知识。板书设计:
小降落伞的实验
影响降落伞降落速度(1)伞面大小不同(2)重量不同
第六课
坦克的履带
教学目标:通过几个小实验,研究坦克车轮外加装履带的原因,用研究所得的道理,解释身边的相关事物。
教学重难点:研究坦克车轮外加装履带的原因。教法:探究
教具:投影
教学过程:
实验一:纸上扎孔
1.在大号橡皮上盖上一张白纸。
2.用削好的铅笔尖和削的铅笔分别在垫有橡皮的白纸上扎孔。3.感觉一下,哪支铅笔比较容易的在白纸上扎出孔来。实验二:手按图钉与螺丝钉
1.分小组:每组放好一块木板,用同样的力将图钉与螺丝钉向木板按下去。2.图钉与螺丝钉哪个按到木板里比较深,是不是图钉比螺丝钉容易按入木板中。
实验三:沙盘上直尺的作用。
1.在盘子上放好一层厚而于煤的细黄沙。
2.在黄沙上放上一个砝码,轻微动一下盘子,观察砝码进入沙子中的深度。3.将直尺放在黄沙上,在直尺上放一个砝码,同样晃动几下盘子,观察尺子进入沙子的深度。
4.小组讨论:现在我们能不能解释坦克为什么能在轻松和泥泞的土地上快速行驶。
实验发现:一个物体压向另一个物体,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小越容易压进去。
板书设计:
坦克的履带
笫七课
叶子能吸尘增湿吗
1.教学目标: 本课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观察,研究叶子能吸尘增湿的情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1)知识内容:认识植物的叶子可以吸尘增湿的现象。(2)能力培养: 实验和观察能力的培养。(3)价值观培养: 培养环保意识。2.关键问题:
(1)认识植物的叶子可以增湿是教学重点内容。(2)注意环保意识的培养
3.建议:
(1)前期实验如何安排要考虑好。
(2)可以从盛夏在树木多的地方的感觉导入新课。(3)实验二第4点可以做为课上重点实验。
(4)“探索延伸”栏目可以让学生观察实物进行研究。
笫八课
测量的技巧
1.教学目标:
本课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习测量的实用而巧妙的方法。同时也体验了创造的意义。
(1)知识内容:测量的实用而巧妙的方法。(2)能力培养:动手动脑操作能力的培养(3)价值观培养:创造意识的培养。2.关键问题:
(1)测量圆杆铅笔直径为重点项目。
(2)让学生较好的掌握巧妙测量的方法,鼓励他们创造出“新”的方法。3.建议:
(1)实验要让全体学生亲自体验。(2)各项目教师请先测量一下。(3)硬币课前要清洗干净。
(4)“探索延伸”项目要安排好可以课上完成
笫九课
反冲作用
1教学目标.:
本课是通过学生自己或教师进行实验,研究气体和液体在向某方向喷出时,会产生反冲作用。并指导学生研究反冲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1)知识内容:认识“反冲作用”。(2)能力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3)价值观培养: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观点。2.关键问题:(1)“实验一”为重点项目,解决认识气体的反冲作用。(2)组织好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3.建议:
(1)实验有一定难度,教师要让全体学生亲自参加,并做好组织工作。(2)用视频课件演示反冲作用会很有很好的效果。(3)要用玩具气球打气泵给气球打气。
(4)要进行安全、纪律教育。(5)想办法做好教具配件。
笫十课
“王莲”与“牛蒡子” 的启示
1教学目标.:
本课是通过学生对“王莲”与“牛蒡子”信息的研究与制作实验,初步认识仿生学,并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1)知识内容:仿生学的认识。
(2)能力培养:信息研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3)价值观培养:培养对仿生科学的兴趣。
2.关键问题:
(1)认识仿生学为重点项目。(2)动手能力的锻炼。3.建议:
(1)实验要让全体学生亲自参加。
(2)用视频课件演示“王莲”的构造会很有作用,还可介绍一些仿生事例。(3)在实物的尽量让学生亲自体验。(4)要进行安全、纪律教育。
笫十一课
缓冲的作用
1.教学目标:
本课是通过学生自己或教师进行实验,研究缓冲作用现象。并指导学生研究缓冲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
(1)知识内容: 认识缓冲作用现象
(2)能力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3)价值观培养: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观点。2.关键问题:
(1)“实验一”为重点项目。
(2)认识缓冲作用现象为主要内容。
(3)培养创造性的完成实验的能力是本课突出的地方。3.建议:
(1)实验要让全体学生亲自参加。
(2)用视频课件演示缓冲作用的应用会有好的教学效果。(3)实验二为演示实验。
(4)要进行安全、纪律教育。(5)“探索延伸”栏目以小组讨论方式完成。
笫十二课
死海的秘密
1.教学目标:
本课是通过“死海”的特殊现象,引起学生进行实验,研究影响水的浓度与浮力的关系。并反向推导制作“小浓度计”进行测试活动。(1)知识内容:认识液体浓度与浮力的关系。(2)能力培养: 动手制作与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3)价值观培养: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研究的好习惯。
2.关键问题:
(1)“实验一”为重点项目,使学生认识液体的浓度与浮力的关系。(2)制作“小浓度计”有一定困难,教师做好指导工作。
(3)反向思考问题是本课特殊点,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上是很有意义的。3.建议:
(1)实验一有困难,可以改为教师演示实验。最好是对实验器材进行改造,选用代用品,效果可能更好。
(2)“小浓度计” 的制作是对研究结果的反向应用,很有意义,要重视这点。(3)关于“探索延伸” 栏目以小组讨论形式完成为好。(4)要进行安全、纪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