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教案1
数字化声音播放默认分类 2008-03-31 14:28:00 阅读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第一节 数字化声音播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数字化过程
2、影响数字化声音的两个要素
3、理解声音数字化的表示方法
二、重点、难点
模拟声音与数字声音的转化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自然界的声音:自然中的声音都是连续变化的,称之为模拟量。
2、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量,因此,必须将自然界中存在的模拟量转化称数字量。
3、模拟量声音转化为数字量的第一步:建立坐标系,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压力,我们也可以用电压来表示。
4、第一个步骤:采样,就是提取合适的采样点
5、第二个步骤:离散。将原有的模拟声波取消,信息点离散
6、量化过程,将不在整数上的点整数化
7、讨论:如果需要更多的原有声音信息保存下来,可以采取哪些手段和方法?
讲过讨论:采样频率的提高,可以保留更多的原有信息,文件体积会增大
量化位数的增加,可以保留更多的信息。
8、二进制数位的增加,实现了更多数据信息的保留。例如SOS信号的数字化表示
9、、声音试听
分别听不同采样频率、不同量化深度的同一段音乐,找出还原效果最好的一个。
10、师生共同探讨原因:
1)、自然界中存在的是模拟化的声音,是一个连续变化的量,具有连续的波形。
2)、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二进制数值。
3)、如何将模拟量转化成二进制数值。
数字化声音的二个过程:采样,量化。
4)、影响声音数字化的因素,采样频率,量化深度
5)、采样频率、量化深度都是越大越好吗?
11、计算机处理声音转化的设备――声卡
12、数字声音的获取方法二:MIDI设备输入
13、识别计算机中的声音格式文件:
1)具有相同的图标
2)使用相同的播放器播放
3)具有相同的后缀名 压缩文件的构成
15数字音频的常用编码有三种:波形编码、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
四、课堂总结
数字化的一般过程
数字化过程种的技术参数: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
五、布置作业:准备一段mp3音乐,结合自己的录音,制作一段配乐录音。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内容相对比较独立,概念比较多,但是大多数学生似乎都还能接受。特别是关于模拟到数字的“数模转换”概念,基本都能接受。
数字化声音录制默认分类 2008-03-31 14:28:49 阅读1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第二节 数字化声音录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录制工具--录音机的功能设置。
2、掌握声音的录制。
3、保存声音文件。
二、重点、难点:声音的录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录制声音的方式很多,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用个人电脑录制数字化声音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这样做不但成本低,而且同样能做出声音效果较好的作品。
2、认识录制数字化声音软件:录制数字化声音的软件很多,如Cool Edit Pro,Gold Wave,超级解霸等,但是Windows系统自身也带有“录音机”这一方便快捷的工具。
3、实践:
录音过程:
第一步:打开“录音机”,然后双击任务栏右侧声音控制图标,打开“音量控制”对话框,执行“选项/属性”菜单项,出现“属性”对话框,选中“录音”单选按钮,同时选中“麦克风”复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
第二步:保持环境安静,单击“录音”按钮,然后对着麦克风朗诵(朗诵内容为课本P10“春”),完成后单击“停止”按钮。
第三步:将录制好的文件保存到个人文件夹中(通常保存的格式为.wav)。
4、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调整好话筒与嘴的距离,远近要合适。
(2)Windows的录音机程序默认最长能够录制60秒的时间,当录制刚达到60秒时,迅速单击“录音”按钮,将会将录音时间再延长60秒,依些类推。
5、个人实践:同学在课本中自选一段文字内容自行录制,注意录制步骤及文件保存。
四、课后延伸:
利用业余时间,在家里录制一首自己喜欢的散文诗。
数字化声音编辑默认分类 2008-03-31 14:30:07 阅读1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课前准备
1、素材准备:把“李平”和“练习”文件夹提前发送到学生机的桌面上;
2、学生准备:录音机会用吗?
(1)如何打开“录音机”?
(2)会用“录音机”听音乐吗?
3、通过听“李平”文件夹中的声音文件,检查耳机情况。
4、提前分好小组,选好组长。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创设情景)
李平同学非常喜欢朱自清的名篇《春》,于是在课外录制了前两段,分别命名为“春1”和 “春2”。后来,她想把“春1”和 “春2”合并成“春3”,以“春之声”作为背景音乐,编辑成配乐朗诵。你愿意帮助李平完成这项操作吗?怎样操作呢?这正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3节 数字化声音编辑》,不但能够很好的帮助李平,还可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标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我们先看看本节的学习目标?
2、出示教学目标(找一生读吗?强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掌握以下技能:
(1)掌握用“录音机”合并声音文件;
(2)学会用“录音机”混合声音文件;
(3)能根据需要用“录音机”调整声音效果。
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我们帮李平完成第一项操作,进行“录音剪接”。学而知困,请大家完成“自主学习:请大家参照课本15页上面的‘录音剪接’的三个步骤,通过自主学习帮李平把‘春1’和‘春2’按顺序合成一个声音文件,并以‘春3’进行保存。”
3、录音剪接
(1)学生自学的时候,自己巡回指导,强调一定要认真看操作步骤,留心查看学生操作中的问题,也可以进行讨论。
(2)找一生到教师机上演示(哪位同学愿意到教师机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让我们共同学习,好吗?也是锻炼勇气与表达能力的机会。)
(3)强调两点:
①我们在插入文件的时候,一定要把“滑块”准确定位后,再进行插入文件,并且文件是插入到滑块的后面。在这里 “用‘录音机’程序打开‘春1’后”,将滑块移动到最后,也就是第一段的结束处,再插入“春2”,才能帮李平按顺序剪接;
②如何保存“春3”,使用“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选项进行保存。如果选择“保存”菜单的话,将会„„对!将“春1”替换。我们编辑多媒体时,应当养成保留原素材的习惯,以备再用。
另外,如果滑块没移到正确位置就插入了“春2”,未保存之前有补救措施,就是„„还记得学习“word”时,出现误操作时可以用“撤消”按钮,录音机也有类似的功能,那就是用“文件”菜单中的“还原”选项。
请大家再看看课本上的三个步骤,加深印象。
录音机不只可以合成两个声音文件,还可以合成两个以上的声音文件,简单易学。
(4)好!下面用1分钟的时间继续完成刚才的任务,并且注意观察“‘春3’的播放长度和‘春1’、‘春2’的播放长度的关系”。组长要尽职尽责啊。要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学会,才能更好地学习下面的内容。
出示问题:“春3”的播放长度和“春1”、“春2”的播放长度有什么关系?
对!“春3”的播放长度和“春1”、“春2”的播放长度的和。
建立好“春3”的请举手!我们知道,好的音乐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同时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接下来,我们帮李平合成配乐朗诵,即学习“混合声音”,请完成“自主学习2:请大家参照课本15页中间的‘混合声音’的三个步骤,自主完成给‘春3’加上背景音乐‘春之声’。”
4、混合声音
(1)学生自学的时候,自己巡回指导,强调一定要认真看操作步骤,留心查看学生操作中的问题,也可以进行讨论。
强调:“春之声”给“春3”做背景音乐,混合好了再保存。
(2)找一生到教师机上演示(哪位同学愿意到教师机展示自己的操作过程,让我们共同学习,好吗?也是锻炼勇气与表达能力的机会。)
强调:
①正确定位滑块的位置后,再进入声音混合,朗诵与音乐混合协调;
②背景音乐要与声音文件内容相吻合。
请大家再看看课本上的三个步骤,加深印象。
(4)好!下面再用1分钟的时间完成刚才的任务。
(5)提问:录音剪接与混合声音有什么异同点?
师生共同总结。
我们已经帮李平加上背景音乐了,大家在欣赏的时候,有没有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
生:有!“春之声”的音乐要比“春3”的录音时间长一些。
那么怎样处理?
对!把多余的音乐部分去掉,让背景音乐和朗读声音同时结束。怎样去掉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三个内容“去掉不需要的声音”。
5、去掉不需要的声音
(1)大家要不要根据课本15页下面和16页上面的三个步骤,先试试?完成“自主学习3”。
(2)找一生到教师机上演示;
强调:我们在删除的时候,还是要正确定位滑块的位置,而且录音机无法直接删除中间的部分,只有较专业的录音软件才能实现这项功能。
(3)好!下面再用1分钟的时间完成刚才的任务,小老师要尽职尽责啊。争取所有同学都能完成任务。
(4)编辑好后不要忘记保存啊。
提问:如果背景音乐比朗诵声音短怎么办?
师生共同讨论,利用合并,可将同一首背景音乐重复播放,再将多余的删除。
同学们,小小的录音机还有一些优化效果呢?想知道吗?那下面我们再帮李平的配乐朗诵加上适合的效果,感受声音的变化。请完成“自主学习4:请大家参照课本16页中下部的‘混合声音’的三个步骤添加优化效果,可以先尝试收听不同的效果,然后再选择最佳的播放效果,并进行保存。”
6、优化音效
(1)学生自学的时候,自己巡回指导,强调一定要认真看操作步骤,留心查看学生操作中的问题,也可以进行讨论。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很圆满的帮李平完成了任务,她知道了肯定会特别高兴。
7、展示
大家学得很好,哪些同学愿意把“春3”进行展示,请举手!(在教师机上展示两个同学的“春3”。)
然后,我们共同回顾这节课学会了什么?谁能说说?
8、小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生答)
我们再回头看看教学目标。
最后,我准备了了几个练习,请分组完成。
A、比一比
(1)剪接古诗“春江晚景”(将题目+分开的四句进行合成)。
(2)完成“世界杯”朗诵(背景音乐短)。
(3)做成歌曲“采一束鲜花”(把清唱和伴奏合成)。
B、挑战自我(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操作)
将歌曲大串烧进行分解,编辑成三个独立的声音文件。数字化视频的播放默认分类 2009-09-21 08:08:53 阅读2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的数字化视频文件类型;
2.学会播放不同类型的视频文件;
3.能够在线欣赏数字化视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感受数字化视频的特色和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真正体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积极探索、互助学习的意识和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重点、难点和疑点:
重点是会选择适当的工具,播放各种数字化视频文件。
难点是在因特网上在线播放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播放学生喜爱的动画片片断,让学生欣赏。
二、新课:
(一)视频播放控制
第一步:分析数字化视频常用的存储介质。
第二步:确定视频播放工具,播放视频。
第三步:控制播放过程和效果。
教师演示视频文件的播放。
(二)常用视频播放工具的特点
教师介绍,学生了解。
1.媒体播放机
2.超级解霸
3.Realplayer
4.QuickTime
(三)视频文件的类型
教师介绍,学生了解
1.Avi
2.mov
3.mpg
4.Rm
5.asf
(四)在线收看视频节目
学生自学并操作:登录中央电视台(http://www.xiexiebang.com)网站,在首页“视听在线”中观看最近一期的“焦点访谈”节目或其他感兴趣的视频节目。
三、课堂练习:
1.数字化视频文件常见类型有()()和()等。
2.常用的视频播放器有()()和()等。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收获,教师加以强调:常见的四种视频播放器播放的视频文件格式有区别,同学们要重点注意
第二篇:初二物理公开课教案1[范文模版]
课题: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能用速度描叙物体的运动(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2)经历建立速度概念的过程,理解速度的定义 方法——比值定义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原来比较熟悉的速度,会有新的、更加透彻的认识,从中体验到科学方法的魅力,启迪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我们周围的物理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经历建立速度概念的过程。
2.理解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学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 1.理解速度定义中的”单位时间”。.速度单位换算,用公式司求解物理题。
教学方法
采用观察、讨论、计算、讲授的方法。
教学器材: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计算机及大屏幕。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视频展示:蜗牛在地面上沿直线爬行,自行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沿直线飞行,„„
提问:它们做机械运动的情况有何区别? 学生回答:运动的快慢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多媒体课件)二.进行新课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的两种方法 活动1:谁跑得快?
播放视频:2007年第1届世界田径锦标赛110米跨栏决赛。当比赛进行到中途时,暂停播放,问学生:就现阶段来说,谁跑得最快?你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回答后,继续播放,直至运动员全部到达终点,再问:到达终点后,裁判员是如何比较他们快慢的?
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一是“相同时间比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时间。
(二)速度及其计算公式
展示:豹子与老虎奔跑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它们的运动的快慢呢?
提出问题:豹子与老虎奔跑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它们的运动快慢呢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出分别求出它们在1秒钟内通过的距离来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在此基础上引入速度的概念。
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课件展示)
2.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v— 速度
s— 路程
t—时间
v=s/t(课件展示)
3.单位:国际单位制(SI)中的单位是: 米/秒(m/s),其他常用单位:千米/时(km/h)(课件展示)
引导学生推导、掌握速度单位间的换算:1m/s=3.6km/h 强调速度单位的读法。4速度的计算
(1)多媒体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求解,注重强调解题规范。(2)学生练习(多媒体出示练习),巩固用公式求解物理问题的方法。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视频展示:流星划过夜空、特技飞行场景,让学生意识到物体做机械运动时,总要经过一定的“路线”。
课件展示:教材图7—
15、图7—16,引导学生观察并体会“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的含义。活动2:比较汽车速度的变化
课件展示教材图7—17,引导学生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计算汽车在各段时间中的速度值,然后分析比较计算的结果,看(a)、(b)两图汽车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得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师生共同得出机械运动的分类(课件展示)引导学生列举出生活中一些机械运动的事例。学生阅读:“信息浏览”一些物体运动的大致速度。
学生抢答:下面给出的速度值,可能是那些运动物体的大致速度,看谁猜得对。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归纳本节的主要内容。(课件展示)
四、布置作业:课本PXX页第XXX题。
板书设计
7.2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一、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相同路程比时间
相同时间比路程
二、速度及其计算公式
1.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
2. 公式: v=s/t
3. 单位:1m/s=3.6m/s
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变化的直线运动。
教学反思
第三篇:初二美德教案1
中华美德教案———忠孝诚信
2010.9.7
1、知识目标:记住文天祥、苏武、黄香等中华民族道德典范的名字和他们的故事。
1、结合你收集到的资料,再联系课文评说一下中华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的体现? ①:我们从爱国志士文天祥和苏武的故事身上体现的是“忠”;
2、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在现在生活中,遇事能分辨是非,做到诚实守信。
3、情感目标:初步了解孔子以及他的思想言行。
课前准备:收集一些文天祥、苏武、雷锋、孔子等一些道德典范的影像资料。教学重点: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并给以继承发扬。
教学难点:能正确评价孔子的言行。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导入新知
1、出示课件:播放文天祥、苏武、黄香等中华道德典范的故事。听老师或同学逐一讲述并评说他们的故事所表现出来的中华传统美德。
提示:师生在讲述文天祥、苏武、黄香的故事时,应设法突显他们的个性化精神气质,以感染学生。
2、这些故事都展现了他们什么品德?谈谈听了故事后的感想。
3、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板书课题:中华传统美德
二、研究讨论 学习新知
②:从黄香扇枕温衾的故事身上看到的是“孝”。③:而我们今天对朋友同学要讲究一个“信”字.结合生活实际,围绕“什么时候都要讲诚信吗”这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或辩论,寻求正确答案。
学生分两组展开辩论
A方为男组 B方为女组
2、当我知道朋友所做的事实错误的还要帮助朋友履行诺言吗?
3、如果我答应要去看望朋友,但老师交给我一项重要的任务,或我的母亲生病需
要我照顾,我应以什么为重?
带着上述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
4、播放孔子的故事。
5、老师介绍孔子及其思想言行。
孔子认为学生只有通过艰苦的学生才能获得知识,他提倡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不懂不能装懂,要因人施教,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独立思考。几千年来,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成为我们读书做事为人的重要行为准则。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言论?与同学交流交流。
议一议:孔子以及他的弟子的哪些言论值得提倡,哪些值得批判? 引导学生评说一下孔子的教育思想。小组讨论并交流
三、质疑解难 交流收获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诚实守信。有“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言必信,信必果”等说法。但是,有的同学认为,守信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的。
请你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华的传统美德,了解了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收获非常大,受益匪浅,少年儿童要把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第四篇:初二教案
八年级下册教案
Module 5
Problems Unit 2 If you tell him the truth, you’ll prove how honest you are.辛兴初级中学
赵金国
课型:读写课
教材分析:通过不同形式呈现并讨论了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和这一年龄段学生会遇到的一些烦恼。阅读课文是以报刊、杂志中读者来信寻求解决问题建议的形式出现的,内容源自学生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回信中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语法内容为条件状语从句,是比较重要,也比较难的一向语法。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词汇:Remember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truth, prove, honest, onto, take off, terrible, at least, pocket money, after all, help sb.with sth.Realize, virus, mend 2)句型:if…, warn sb.to do sth.Decide to do sth.Be angry with sb.be able to do sth.That does sound serious.2.能力目标:熟练掌握速读和细读的阅读技巧,学会正确的书信书写格式;能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或他人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truth, prove ,honest , terrible , realize , mend ,go wrong, tell sb.the truth , be angry with sb, help sb.with sth.等单词和短语的用法 难点:
1)阅读中不同阅读方法的灵活使用;
2)短语的学以致用;tell sb.to do sth.、tell sb.not to do sth、.warn sb.not to do sth.【教学过程】
[课前朗读]:齐读单词,小组内成员互相检查单词、短语等的预习情况。老师每组抽查一人。[检测]:听写下列短语(组长交叉检查)
警告某人不要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_ 卸掉,拿走,拔__________________ 不管怎样;毕竟__________________
把……复制到电脑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某人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做某事__________________ 零用钱
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某人诚实__________________
一、情景导入
Do you have any problems? Do you want to work them out? 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共同解决吧
二、多层阅读
(一)目的性泛读:快速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个人静心默读)
(二)针对性精读:
小组谈论答案,并展示。
1.小组内合作解决activity 1的意思,找出不懂的地方。2.小组间合作解决不懂的地方,教师适时点拨。
五、重难点突破
(一)对重点内容和疑难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二)自主完成后,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成果,共同释疑。
(三)学生朗读巩固以上重点知识。
六、归纳短语
(一)通过对文章的学习,让学生归纳文章中的短语,可以小组合作,然后通过实物投影呈现出一个小组的成果,然后其他小组补充完善。
1.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疯狂朗读,听写落实,组长交叉监督。对默写错的进行改正,直至巩固。
七、诵读积累
(一)跟录音机朗读文章,模仿语音语调。
(二)读熟文章
(三)读烂下列重点句子
(四)复述文章
八、当堂检测(主要检测重难点)
九、Homework 1.复习巩固
① 在作业本上用本课的重难点进行造句
② 在笔记本上整理本单元知识网络,包括知识点,短语,重点句子等。2.分层作业
① 熟读课文(必做)② 背诵重点句(选做)3.预习任务
预习第三单元课文,完成activity2,3, 4 and 5
第五篇:初二教案
《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人物一直是画家们经常表现的对象。他们把自己内心对人物的理解,用细腻或者粗犷或者写实或者夸张的造型手法表现出来,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特征与个性,让看画的人一眼就能辨识与了解画中的人。本课就是从欣赏不同的人物形象开始,然后分析他们的相貌特点和性格特征;再从简单的人物的脸形五官的比例关系着手,结合人物的表情和神态的变化,成功的把握再现一个人的基本特征。画家们还通过对人物的仰视、平视和俯视的变化,来刻画并丰富对象的表情、性格特征和神态的变化。
本课教材按大纲要求,本教学内容为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像的赏析,帮助同学们对人头的一些基本比列进行了解。为以后的美术学习打下一些基础
2、教学目地
①使学生了解为什么画家能表现出生态各异的人物形象,以及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规律.
②初步掌握人物头像的观察方法和比例。
3、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头像的特征及五官和表情变化对头像的影响。
4、教学难点
①培养学生观察和了解神态各异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
②简单了解人物头像的比例。
5、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
根据本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根据课改要求: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时间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绘画水平。我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运用上述教学手段先调动学生积极性,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人的特征,在观察中思考提问,最后在老师的点拨下练习。
三、说学法:
课堂教学要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学法安排如下:
1、教学初同学们相互观看同学们的形象,再看课件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根据图片分析人物特征,找出规律。
四、授课部分
<引入新课部分>
在上课之前,同学们相互观看同学们不同的形象,再线条简单的画一张人头像(同学为模特)点放音乐。
这时提出问题:为什么画家们画谁大家一看就知道呢?同学们是依靠什么来加以判断的呢?引导学生思考,这时同学们会得出答案:是通过人的样子及人的脸来判断的。这时候就可以告诉大家:人的脸是一个人的标志。所以在进行人物绘画时,首先要对人脸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所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与我们人脸有关的知识。
一、脸型特征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同样子的人,这些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脸不一样,认识一张脸,首先得从他的脸的轮廓开始,既人物的脸型。
首先通过观看课件的图片并分析图片上的人物形象特征。看《徐悲鸿自画》像问同学们是不是同一个人,画家成功的抓住了自己的特点并绘制好画。点击《朝元图》问同学们这几个人从外表上看上去你们最怕哪一个,不怕哪一个?再逐一分析其他图片的人物相貌特点和性格特征。用这些图片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下面这个问题:这么多的脸,他们的脸型有没有规律呢?
点击“八格”,出现“田国目用,由甲申风”。
“田、国、目、由、甲、申、用、风”八个字,请学生观察这八个字从形状上讲有什么特点?
回答,五官看上去都比较协调。
二、五官位置
提问:画家是怎样做到五官协调的呢?引入传统的“三停五眼”。
1、三停
就是把我们的脸从上到下分成三份,这三份就叫“三停”,是如何分的呢?请大家看图:
① “发际”到 “眉弓”的距离,叫做 “上停”;
② “眉弓”到“鼻底”的距离叫做 “中停”;
③ “鼻底”到“下颏”的距离叫做 “下停”;
提问:同学们你们的眼睛是在哪一停?(讲这部分是应该结合同学们自己的面部进行教学,可以叫同学们自己带上尺子相互的量一下对方的三停)
2、五眼
就是我们的脸(正面)宽为五个眼睛长。把脸横向分成五份。这五份的宽度是相同的都是一只眼睛的宽度。(一方面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另一方面直观的让学生看着多媒体图片上,五眼的关系;同时叫同学们相互的测量一下对方的五官。)
讲授“三停五眼”时拿出老师自己的绘画作品,可以用自己的作品来给学生看,并找到正确的比例。
如果某人的五官不同于这一标准,则成为其明显特征?这是因为,“三停五眼”是衡量人的五官大小、比例、位置的基本判断,可能有个别的人因为面部生理发育不正常,而导致畸形。
人是有生命的,同时也是有感情的,而人们的感情往往都是写在脸上的,那么这种写在脸上的感情,我们通常就叫他表情人有喜,怒、衰,乐等丰富的感情
(三)丰富的表情
点击屏幕,出现几句口决“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画人怒;垂眼落嘴眉皱掉。”这就是画人物表情的基本方法,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念一念,在念的时候,希望大学能记住这几句口诀。当然,今天我们讲的只是一点基本的方法,但这又是其它表现方法的基础,其它的表现方法都是在这样的方法基础之上展开的,同学们可以用来自己训练和欣赏。
点开头部不同姿态的图片,观看头部转动时我们能看到的部分,同事观察五官比例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可以要同学们自己观察一下对方)
总结,人的表情、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是由人的五官变化和头部姿态的变化而出现的。同时播放多媒体照片,再分析图片上的人物的面部表情并试着琢磨其内心世界。钱绍武《人物速写》,鲁本斯《肖像》,达芬奇《利达的头像》,费欣的四幅素描(可以叫同学们自己赏析,并分享给大家)
(过渡)我们讲了这么多了,可能很多同学的手也开始痒了,我也很想欣赏一下你们的绘画。
(四)步骤演示与练习
把准备好的纸给学生,屏幕打出一张图。要求同学们临摹?点放音乐。
首先,我们要仔细观察对象,在观察的时候就要运用到我们今天讲的这些知识。根据给出的照片,第一步、分析照片中人物的脸型。第二步、确定五官的位置。
<小节>点评学生完成的作业。
(六)总结
正确把握好五官的特征和比例是成功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的关键,同时根据作业情况复习巩固讲的知识点。
难忘的岁月 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江西版美术中学八年级第5课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授课年级:中学八年级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对鲁迅先生与中国新兴木刻艺术的介绍导入版画教学,突出木刻版画在我国革命战争年代所起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学术作品的宣传教育功能。教材所选版画名家作品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为学生再审美过程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画面。学情分析:
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传统版画教学过于专业化,初中学生的水平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过于专业的东西同时也失去了趣味性,加上羊场中学学生家庭的不均衡经济条件,课堂学习材料较难准备的客观方面,我选择最常见的卡纸、美工刀做材料,运用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革命战争年代的版画中学习版画文化,认识版画的艺术特色,轻松快乐地学习,培养学生对版画兴趣。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了解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木刻艺术在革命年代所起的宣传教育作用,使同学们了解版画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使同学们掌握撕纸版画的技法创作,并激发同学们用新的工具﹑材料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学习兴趣。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革命战争版画题材,使学生加深爱国情感。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撕纸版画的技法创作。
教学难点:激发同学们用撕纸版画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范画、美工刀、卡纸、铅笔 教学模式: 激情入境 ——观察探索—— 启发构思—— 深化主题 —— 追求完美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播放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大家一起唱。生: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师:这首激人奋起的革命歌曲描写 的是什么样画面?
生:在抗战时期义勇军崛起打日本人。
师:是啊,勇敢的义勇军都崛起奋战了,同学们,这首歌曲激起多少人的爱国之情,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那难忘的岁月。板书:《难忘的岁月》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播放革命歌曲版画背景视频,感受体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学生欣赏 版画的特点
师:在那时,人们除了歌声,教化国人拿起武器,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还会通过其他什么方式来宣传抗敌?
生:报刊,诗歌,革命歌曲„ 师:真不错,鲁迅先生曾说过:“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学生仔细观察并互动交流感受,自主探究。
通过对黑白版画作品进行观察,借此自主探讨版画的特点。
var cpro_psid =“u2572954”;var cpro_pswidth =966;var cpro_psheight =120;
黑白版画作品 顷刻能办。”
因为它印刷量大、发行量广的特点,所以自1931年起,鲁迅先生就开始倡导我国的新兴木刻版画,并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你们瞧—— 欣赏革命战争时的版画图片 图① 黑白分明 师:这幅版画用了那两种色彩? 生:黑白
师:作者通过黑和白拉开了远近的层次,把亲人分离的痛苦这一刻表现得淋漓尽致。图②对比强烈 师:人民终于受不了了,你瞧大家都怎样了? 生:愤怒,反抗,战斗
师:请个同学来表演一下(掌声鼓励)图③形象突出
师:可是这战争不是那么容易打的!我们艰难抗战了多少年啊? 生:8年 师:是啊,整整8年,为了鼓舞大家坚持抗战,毛主席还写了本《论持久战》 师:为了突出这本书,作者运用了红色来表现,这就是套色木刻。
图片欣赏,观察比较 版画的分类
①按颜色可分为:黑白版画、单色版画、套色版画
②按使用材料可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纸版画等。学生欣赏观察图片,将画面中具有不同材料、色彩的版画进行对比,并 欣赏黑白版画外的的版画作品,将不 同的材料进行对照——启发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