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定稿]
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 贾栋材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典型流感起病急,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持续时间长,体温正常后乏力等症状可持续1-2周;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等;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有少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老人、婴幼儿、有心肺疾病着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流感后可发展为肺炎。
预防原理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染。这两种传播途径最主要的入侵点都在鼻腔。流感病毒随空气或被污染的物品和手在接触到鼻子时进入鼻腔。
正常情况下,鼻腔本身具备一定的排毒能力,能够及时将流感病毒清理掉。在出现诱发因素的情况下,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情况下,鼻腔排毒能力减弱,流感病毒长时间停留在鼻腔
内,并大量繁殖侵入人体,从而感染上流行性感冒。
洗鼻法可帮助人体在出现诱发因素的情况下将流感病毒清除出鼻腔,从而极大降低感染几率。预防流感的几种常用小措施: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3、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4、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5、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6、注射流感疫苗。
饮食禁忌
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力强,发病快。虽然容易治愈,但由于婴幼儿体质较弱,加之饮食不合理,所以极容易引起感冒的反复发作。所以,感冒除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也不可缺少。
1.禁吃咸食:食用咸食后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等症状。而且过咸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剧。
2.禁食甜、腻食物:甜味能助湿,而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应忌食各类糖果、饮料、肥肉等。
3.禁食辛热食物:辛热食物易伤气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葱一定要少吃。
4.不宜吃烧烤煎炸的食物:此类食物气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
道,易导致黏膜收缩,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
儿童流行性感冒
[症状]
1、学龄儿童与青春期儿童:表现出与成人相似的典型感冒,发作甚快。
2、会有发烧(39-40℃)肌肉酸痛、畏寒、头痛、脸部潮红、身体不适、流鼻水、咳嗽、结膜炎。
3、B型感冒:则以眼及鼻部的症状较明显,而全身症状较不明显。
4、无并发症时白血球多为正常值。
5、较小的孩子,临床变化较大。
6、通常有明显的发烧,中度的鼻炎,有水样鼻涕,有时会有发烧性抽搐、腹泻、中耳炎、皮疹等。
7、可以引起喉头、气管、支气管炎,细小支气管炎、肺炎等。[注意事项]
1.卧床休息,补充适当水份。
2.须戴口罩、隔离、避免传染。
3.如有续发细菌感染,则适当依医嘱抗生素使用。
第二篇:流行性感冒、鼠疫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流行性感冒、鼠疫防治知识培训工作总结
为了让院广大医务人员都能掌握流感、鼠疫疾病防治基本知识,根据县卫生局统一部署,我院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认真开展培训,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2013年4月15日下午3时,在院医务科、疾控科的主办下,由黄洋明主任主讲,于院八楼会议室举办了“流行性感冒、鼠疫防治知识培训”会议,陈福寿副院长首先转达了县卫生局关于急性传染病的防治文件精神,介绍了2013年传染病防治形势,要求广大医务人员通过培训能提高认识,继续把传染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平时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增强责任心,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并及时报告。
黄洋明主任根据卫生部下发的流感、鼠疫防治预案的要求,就流感、鼠疫一般可疑症状、传播途径、临床诊断标准、以及流感的诊治和护理要点做了详细的介绍,针对流感报告的时限要求,掌握基本的预防知识,做了进一步的部署。
通过此次培训,使得全体医务人员认识到流感、鼠疫、登革热等传染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能够基本掌握防治的一般知识,为本院流感防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昌江县人民医院疾控科
2013年4月16日
第三篇:流行性感冒预防知识讲稿
流行性感冒预防知识讲稿
一、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早期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困难。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二、流感如何预防?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二)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六)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七)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卫生部制定了《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已刊登在卫生部官方网站。
三、哪些人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由公民自费并自愿接种。但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组织的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的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一般来说,年龄在6个月以上,没有接种禁忌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以下人群推荐接种: 1、60岁以上人群;
2、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
3、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
4、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5、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
6、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
7、经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行的人员。
四、什么人不能接种流感疫苗?
怀孕3个月以上的孕妇应慎用流感疫苗。此外,以下人群禁止接种流感疫苗:
1、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
2、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
3、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
4、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
5、慢性病发作期;
6、严重过敏体质者; 7、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
8、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五、流感疫苗有哪几种,如何选择?
目前在我国使用的流感疫苗有三种: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国产和进口产品均有销售。每种疫苗均含有甲1亚型、甲3亚型和乙型3种流感灭活病毒或抗原组份。这三种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副作用相差不大。
但需要注意的是,全病毒灭活疫苗对儿童副作用较大,12岁以下的儿童禁止接种此种疫苗。
六、何时接种流感疫苗为宜?效果如何?
1、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我国推荐接种时间为每年9至11月份。由于每年疫苗所含毒株成分因流行优势株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每年都需要接种当的流感疫苗。我国属北半球国家,世界卫生组织每年初根据全球上个流行季节病毒的监测情况,推荐本北半球流感疫苗组份,由厂家组织疫苗生产。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5-2006年流感流行季节北半球疫苗成分包括: 甲/新喀里多尼亚/20/99(H1N1)类似株 甲/加利福尼亚/7/2004(H3N2)类似株 乙/上海/361/2002类似株
2、流感疫苗接种对于甲、乙型流感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但对禽流感没有预防效果。
七、接种流感疫苗可能发生哪些副作用?
全病毒灭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成分都没有感染性,不会引起流感,但是接种疫苗后有可能发生与疫苗接种无关的偶合性呼吸道疾病。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
全身反应:接种后可能发生低热、不适。一般只需对症处理,不会影响疫苗效果。对鸡蛋蛋白高度过敏者可发生急性超敏反应。
八、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如何管理?
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应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流感监测和预警信息,为预防、控制流感的暴发、流行,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备案,可在本行政区域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流感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可采取应急接种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群体性接种或者应急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
除上述情况外,流感疫苗由群众自愿接种,费用自行负担或通过其它途径解决;疫苗接种应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接种单位内进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及其医疗卫生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应当依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时处理,并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报告的卫生主管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处理,并将异常反应及处理情况逐级上报至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第四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流行性感冒防治应急预案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流行性感冒防治
应急预案
(一)目标与原则
1、目标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和监测网络报告,提高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强部门间协调,及时沟通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发现SARS疫情,控制SARS疫情蔓延,防止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大流行的发生,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管理,科学防治。
(二)监测与报告
1.按照县卫生局转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诊疗方案》的要求,发现疑似、临床诊断的SARS首例病例,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报告实施方案》文件中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进行报告。
2.发现流感首例病例时应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发生流感暴发疫情时应在1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3.指定防保科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上报县卫生局、防病站)。
(三)预防和控制
1、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采用多种形式,利用电子滚动屏幕、宣传橱窗等开展向社会公众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SARS、流感和流感的认识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大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发现SARS和流感预警病例后,立即送渠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
3、参与临床救治的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4、防保科负责疫苗接种和药物预防工作。
5、感染科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发生。
(四)医疗救治
1、病人的诊治
(1)配备有一定经验的,经过传染病知识培训的医师,对发热病人进行甄别和鉴别诊断。
(2)SARS和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转送由医务科统一负责。
2、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根据卫生部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传染病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要求,做好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通知要求做好医疗废物的处理。
(五)预警和应急 发布预警的判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和应急响应:按照《渠县人民医院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工作应急预案》执行。
(六)保障措施与应急准备
1、分析疫情趋势,判定工作方案
认真总结SARS防治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分析疫情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
2、组织保障
医院成立SARS和流感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全院SARS和流感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信息管理工作。成立专家救治组和救治队伍。
3、做好物资储备
做到防治人员、治疗药品、防护设备、消毒器械四到位。
4、技术培训
对全体卫技人员开展业务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相关法律、法规及防治规范性文件的学习,SARS、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的防治基本知识、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疫情报告的程序和基本要求、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隔离区设置及操作规范等。
(七)监督管理
院领导班子和领导小组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责与义务,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对各科室SARS和流感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篇:流行性感冒预防小知识(全)
流行性感冒预防知识
一、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二、流感的症状?
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胃肠不适。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
三、流感的传播途径?
1、主要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咳嗽及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
2、亦可通过接触表面沾有病毒的物件后再接触口鼻而染病。
四、流感的预防措施
1、勤开窗户,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
2、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
3、勤洗手,注意防寒保暖,衣着适量随气候增减。
4、注意体育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增强体质。
5、饮食合理,多吃蔬菜水果,保证足够的营养,多喝白开水。
6、对呼吸道传染病缺乏抵抗力者应避免接触呼吸道传染病病人,难以避免时,戴棉纱口罩有一定预防效果。
7、若有发烧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呼吸道传染病。
8、预防接种,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五、流感的症状:区分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流感的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他远比普通感冒危险。如果你患有流感,通常会出现高热(39-40摄氏度),头痛,严重咳嗽,极度疲劳,肌肉酸痛。与普通感冒不同,流感可引起并发症并危及生命。
六、流感免疫接种的推荐人群是哪些人?
根据中国卫生部门推荐,流感免疫接种推荐人群为: * 老年人
* 幼儿园儿童及在校的大、中、小学生。
* 在人员集中的商业、服务业等集体单位工作人员。* 患有心、肺慢性疾患(包括哮喘)的成人和儿童。
* 患有慢性代谢疾患(包括糖尿病,肾功能损伤,血红蛋白病,免疫抑制等疾病)* 18岁以下长期接受阿斯匹林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 鼓励给6-23个月健康儿童接种。
* 任何想减少患流感的可能性和减低流感症状严重性的自愿接种者。* 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流感疫苗通常在流感季节到来之前接种,即使在流感期间接种也有效。在美国,每年十月注射流感疫苗,春季预防流感十大方法
初春即时节,忽冷忽热的天气,使各医院呼吸内科门诊病人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当前是流行性感冒的好发季节,针对目前天气状况以及感冒病人增加等情况,我们来一起学习如何预防流感以及使身体强健的方法。
一、热水泡脚,常泡常好
在抵御感冒病毒的战斗中,我们还可以选择一种非常舒服的方法,那就是泡脚。脚部上有着连接身体里各个部位的经络,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因此,脚暖和了身体自然也就暖和了。在泡脚的时候,应选择较热水,(注:糖尿病人切忌不可选择过热的水泡脚,以免加重病情)泡15-20分钟即可。在泡的时候如果可以,最好再对脚部加以按摩,就更加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冒。
二、按摩按摩,才不得病
预防感冒,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外部疗法,如按摩就是不错的选择。这里说的按摩不是专业的按摩,而是用我们的两只手手掌对搓,待掌心热后按摩身体的一些易感部位。比如鼻梁两侧、脸颊、耳朵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按摩就能够充分的预防感冒了。
三、护好口鼻,利人利己
还记得03年非典的时候,人人一个大口罩,那时是不得意的选择,但其实,寒冷天气戴上一个干净清爽的口罩是非常不错的一个选择。感冒流感病菌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播的,也就是通过口鼻进入的。因此,戴上口罩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不被病毒侵袭,同时,对于已经染上感冒的人群,戴上口罩既是防止寒流进一步对自己的刺激,还可以防止病毒的外传,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四、盐水漱口,护身法宝
感冒病菌是通过口鼻进入人体的。因此,我们可以在每天回家之后,用淡盐水来漱口,用以清除口腔里的大量病菌,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方法。当然,如果没有淡盐水,用清水漱口同样可以保护我们不受到侵袭。如果仰着头,在口里含着漱口水,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这样的效果最佳。
五、可乐煮姜,可治大病
都说偏方能治大病,咱们这里说的既不是很怪的偏方,也不是大病,而是用非常简单的材料来预防感冒。你只需要用切碎的鲜姜20至30克,放入一大瓶可口可乐中,用锅煮开,趁热喝下,就ok啦。据说这种方法防治流感效果非常不错。当然,疗效怎么样,还是要您亲自试一试才行。
不过也不可全都指望着偏方,除了我们上面说了那么多预防感冒的方法以外,还有一些常识要提醒大家。寒冷天气保暖那是必须的,也是预防感冒的首要措施。
六、控制病源,及早治疗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流感呼吸道传染性比较强,发现病源应及早隔离,积极治疗。一般隔离时间为1周,至使主要症状消失就可以了。
七、切断传播途径
1.、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应少去公共场所,住房、办公室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2、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3; 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八、疫苗预防
灭活疫苗:效果较好,接种对象为老人、儿童、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接种时间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2周可产生有效抗体。但是对下列情况禁用:对鸡蛋过敏者;急性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早期,6个月以下婴儿。
减毒活疫苗:采用喷鼻法接种。
九、药物预防
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发病者,可服用金刚烷胺100mg/口服,2次/日,服用10-14天,对甲型流感有一定预防作用,但对乙型流感无效。
预防流感的几种常用小措施: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3、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4、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5、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6、注射流感疫苗。
十、综合预防:洗鼻+洗手
洗鼻法:以清洁温水兑不含碘的优质食盐,浓度为0.9%。通常以4.5克盐兑500毫升温水。灌入专门的洗鼻用具,如洗鼻壶中,分别对两边的鼻孔进行冲洗,直到鼻腔无异物为止。此法可重复数次,以保持鼻腔无过多分泌物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