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肝炎防治知识
肝炎防治知识
2011年7月28日是第一个“世界肝炎日”宣传主题为“认识肝炎,科学防治”。2012年7月28日是第二个“世界肝炎日”宣传主题为“积极行动,共抗肝炎”。
一、基本知识
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人出现黄疸。病毒性肝炎隐性感染率较高,无症状感染者比较常见。
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感染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感染是年龄越小,越容易慢性化;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2、我国肝炎现状与挑战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发病率高。2010年我国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近132万例,死亡884例,位居传染病发病之首,其中乙肝占所有肝炎病例的80%。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15岁以下儿童HBsAg 携带率为2.08%,与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我国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下降了2.5百分点,15岁以下儿童下降更明显,下降7~8个百分点。特别是4岁以下儿童携带率已降低0.96%,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根据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计,全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因该病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5000亿人民币。卫生部将乙型肝炎列为全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
3、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但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二、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1、慢性乙肝和丙肝需到正规医院检查,规范化治疗,切勿轻信虚假广告。
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每6-12个月定期检查,根据病情进行规范化治疗。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切勿轻信虚假广告,以免造成病情的延误和经济损失。
2、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需要遵从医嘱,主动配合,切忌自行停药
慢性乙肝和丙肝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清除病毒,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因此,患者遵从医嘱和主动配合治疗是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患者在医生的配合下详细了解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疗程和疗效、所需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减轻的方法,积极配合,可以提高疗效。相反自行停药可能会引起病毒耐药、反弹或复发。
3、有疑似肝炎症状或高风险行为人群应主动到医疗机构检查 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国家,鼓励有条件者,到医疗机构检查自身乙肝感染状况。疑似乙肝或高风险行为的人群建议进行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检测。乙肝感染者的配偶、性伴、家庭成员进行相关检测,了解感染状况。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如未感染,建议尽早接种乙肝疫苗进行预防。
4、丙肝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
丙肝病毒感染后多无临床症状,建议有输血史、创伤性治疗、共用注射器、多性伴、器官移植者、HIV感染者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检测。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70%的丙肝患者可以实现治愈。丙肝主动检测,规范治疗,预后良好。
5、甲型肝炎的治疗
甲型肝炎属于自限性传染病,通常预后良好,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要根据病情给予适当休息、合理的营养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即可迅速恢复健康。少数肝衰竭患者,则应采取综合治疗,加强支持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必要时实行肝移植。
三、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1、甲、乙肝预防疫苗首选,国家实施初免儿童免费政策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约80%-95%的人群可产生免疫能力,保护效果可持续20年以上。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因素,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也可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发生感染,因而接种乙肝疫苗还可预防丁肝病毒感染。
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接种3针。1992年开始实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策略,2002年起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第1针应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并完成全程接种。2009-2011年,实施对15岁以下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措施,以更大程度保护儿童少年免受乙肝病毒危害。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也应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甲肝疫苗效果肯定,可有效预防儿童、青少年甲肝发病与流行。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为18月以上的婴幼儿、儿童以及成人,接种1次。灭活疫苗需0、1、6月接种3次。甲肝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对18月龄儿童给予免费接种甲肝疫苗。
2、防止“病从口入”,预防甲肝和戊肝
甲肝和戊肝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可预防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
戊肝疫苗已经研制成功。
3、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丙型肝炎
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丙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4、健康教育
(1)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乙肝和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与乙肝和丙肝感染者共同生活、工作、学习不会感染。(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可结婚、生育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配偶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注射乙肝疫苗后一定要检查有无抗-HBs产生。一般而言,体内产生抗-HBs后,即使同乙肝患者有性等密切接触也不会被感染。另外,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大多数可以自动清除病毒而痊愈。现实中乙肝患者的配偶因为都是成年人,婚后虽然可能被感染,但很少转为慢性乙肝,相反多数可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建议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要及时(最好在婚前)注射乙肝疫苗。
由于乙肝病毒存在母婴传播,一些携带乙肝病毒的育龄妇女在生育问题上,产生畏难情绪,担心自己的孩子感染乙肝病毒。自乙肝疫苗问世以来,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如联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保证在出生24h内及时接种(越早越好)首针乙肝疫苗,可保护95%以上的小孩不被感染;但极少数(约2%~3%)可能通过宫内感染而导致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阻断宫内感染的方法。总的看来绝大多数新生儿在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可以避免乙肝病毒感染的。(3)、我国已明确取消了入学、就业乙肝体检项目 随着人们对乙肝传播途径的认识,目前确认乙肝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为保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合法权益,2010年2月1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取消了入学和就业体检中检测乙肝项目。目的是保护公众的平等教育和就业权利。
从医学角度讲,为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乙肝,对于有医疗需要或个人常规健康体检,并不限制检查乙肝感染标志物。对于单位组织在职人员集体健康体检,则应本着自愿和私密的原则(乙肝检查结果只反馈给个人,不得告知单位和任何其他第三方)。从保护未感染者自身的角度讲,也鼓励个人通过体检、检测了解自身感染状况,如为乙肝易感者(未感染乙肝病毒且未具免疫力),应接种乙肝疫苗。
四、控制措施
我国法定传染病系统每年报告超过130万例病毒性肝炎病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病例数的1/3,由此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巨大经济负担,给疾病防治工作带来严峻挑战。我国政府重视肝炎防治工作,将乙型病毒性肝炎作为四个重大传染病之一,不断加强病毒性肝炎防治力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制订防治策略,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与传播,已经取得明显效果。1.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应向群众宣传乙肝知识,认清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复杂性和乙肝在我国人群中的普遍性,要树立预防为主,自我保护的意识。(2)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制度,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越早越好”;做好产前检查,HBsAg阳性、HBeAg阳性的“双阳母亲”的新生儿,要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阻断母婴传播。(3)献血员的筛选:献血员必须做到每次献血前检测血清转氨酶(ALT),以敏感的方法(ELISA)检测HBsAg,两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均不得献血。
(4)防止医源性传播,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卫生用品及器械应遵照GB15982有关规定执行。2.做好慢性HBsAg携带者的管理与随访,血液HBsAg阳性、各项肝功能正常、但无症状体征,经半年随访无变化者为慢性HBsAg携带者。
(1)慢性HBsAg携带者不能献血,可以照常工作与学习。
(2)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和行业卫生,所用剃须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等应单独使用。
3.对病人、接触者及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乙型肝炎病人确诊后要及时进行疫情报告,患者隔离要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措施,乙肝病人使用的器具物品应单独使用,接触者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4.流行期措施
乙型肝炎在我国常年散发,感染人群基数很大,没有明显季节性,暴发流行的形势也不常见,突然暴发流行常见于血制品污染和吸毒人群,应特别做好血制品管理,打击贩毒等工作。控制流行的首选方法是新生儿免疫接种,降低下一代感染率,最终达到控制流行的目的。肝炎防治知识
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
第二篇:肝炎防治知识培训班会总结
爱肝护肝主题班会总结
一、班会时间:2012年5月13日
二、班会地点:西3103
三、参会人员:采矿09级全体学生
四、班会背景:
据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5—59岁人群的携带率水平仍为8.75%,处于高流行水平,尤其以20-25岁年龄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12%。另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对全国60所高校大学生人群乙型肝炎预防状况调查和西北大学生乙肝防控项目的实践提示,不仅在校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而且其乙肝疫苗接种率大约在50%左右,大学生群体成为乙肝感染高风险的重点群体。针对这一庞大的特殊人群,有必要加强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对高校肝炎防治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指导力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大学生群体免受肝炎病毒的侵害。
五、班会目的:
通过开展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水平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使我校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进而提高我市大学生群体的乙肝疫苗接种率。
六、班会内容:
1、辅导员讲解、组织学生观看视屏、现场提问、自由发言等方式,让同学们来学习、了解肝病防治知识。
2、各寝室选派代表把收集的有关肝炎的知识分享给班上同学,并在现场与同学们就已知的有关肝炎的知识进行讨论。大家针对肝炎的传播途径、肝炎的类型以及肝炎预防等方面交流讨论。
3、辅导员总结:爱肝护肝活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活动,而是要在同学们的心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要让“爱肝护肝”这个主题一直延续下去,这是一项持久的工作。举办此次活动就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多,更全面的了解肝病,在生活中注意细节,从而拥有爱肝护肝的意识。今后会通过更多的有意义的活动来带动大家一起增强并传递“爱肝护肝”意识。增强大家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七、班会总结:
本次班会通过辅导员讲解、组织学生观看视屏、现场提问、自由发言等方式,让同学们来学习、了解肝病防治知识。
通过本次班会,使大家真正对肝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了解肝炎的同时也不忘一起传播健康理念,消除肝炎歧视,积极行动起来,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从细节做起,为健康负责,远离肝炎。
环资采矿09级辅导员:应立朝
2012年5月13日
第三篇:肝炎防治知识讲座小结
肝炎防治知识讲座小结
讲座时间:2014年7月10日 讲座地点:天堂村村委会议室 讲座内容:“肝炎防治知识” 主 讲 人:胡 俊 参加人员:中老年人
2014年7月10日我院和天堂村卫生室联合开展肝炎防治知识讲座,普及群众预防肝炎知识,倡导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道德风尚,提高广大群众对肝炎防治工作的认识,确保我辖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本次健康讲座参加人数70余人,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宣传小礼品80份。胡俊就肝炎的传播方式、发病症状、临床表现、危害情况、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等和大家做了交流。并指导参会人员如何有效预防肝炎及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卫生行为,必要时可以通过接种肝炎疫苗进行预防。
通过此次讲座增强了广大群众对肝炎的认识及防治意识,消除对肝炎的歧视,积极参与、关心理解肝炎病人,向肝炎病人献爱心。
歙县璜田中心卫生院 二〇一四年七月十一日
第四篇: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
肝炎的健康教育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所致的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肝脏。目前已明确有6种病毒性肝炎,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和庚(即A,B,C,D,E,G)型,其中甲型与戊型肝炎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乙、丙、丁和庚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部分乙、丙、丁和庚型肝炎可转化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少数患者可并发肝癌。因此,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病毒性肝炎。诊断主要靠抽血进行检查。甲型病毒性肝炎
1.患者必须与家人隔离,隔离期为30天,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2.急性期卧床休息,出院后继续休息1~3个月,以后逐渐恢复工作。工作时以不疲劳为原则,定期复查l~2年。
3.饮食宜清淡,热量要足够,蛋白质应达到每天每公斤体重l~1.5g,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C,如新鲜蔬菜、豆浆及其他豆制品、水果等。不强调高糖和低脂饮食,恢复期逐渐增加营养丰富和易消化的食物。4.避免饮酒、过度劳累。
5.适当辅以中药治疗。避免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6.做好集体卫生工作,如食具消毒、水源、饮食、粪便管理等。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乙型、丙型、丁型和庚型病毒性肝炎
1.及早诊断,早治疗,注意休息(体力与脑力)。
2.重型肝炎需住院以保证绝对卧床休息,中、轻型肝炎适当休息,可在门诊治疗,至肝功能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后,仍需要休息3~6个月。
3.不吸烟,不饮酒,不过度疲劳。
4.以清淡饮食为主,进食后舒服为宜;以植物蛋白为主,适当配优质动物蛋白;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如新鲜蔬菜、瓜果,少吃海中蟹、虾及无鳞鱼类;不宜进食过多糖分,以免导致肝性糖尿病。5.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以中、西药物治疗,药物不宜过多,避免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6.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恢复期逐渐增加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爬山等。
7.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甲胎蛋白、病毒有关指标等,以及肝脏B超检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及早治疗。需终生随访。8.漱洗、刮面用具要专用,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9.乙型肝炎可酌情隔离至 HBeAg阴转,丙型肝炎隔离至HCV-RNA阴转。
10.凡HBsAg阳性母亲生下的婴儿都应在分娩后立即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同时联合使用高滴度抗-HBVIgG(HBIG)注射,并避免母乳喂养。
11.血清病毒指标阳性者,不能献血,避免从事饮食业、食品加工、自来水管理及托幼工作。
12.乙肝三对阴性者,应进行疫苗接种。戊型病毒性肝炎
1.一旦发病应隔离,隔离期为发病后2周左右。
2.急性期来势凶险,须绝对住院卧床休息,恢复期适当增加活动,以不疲劳为原则。
3.以清淡饮食为主,舒服为宜,多食富有营养、含有维生素类易消化食物,不宜过饱。4.不能饮酒。
5.注意食品消毒,加强个人卫生,加强粪便管理,饭前便后洗手,最好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6.在专科门诊给予适当的中西药物护肝及对症治疗,重者需住院治疗,出院后门诊观察复查肝功能1~2年。
7.孕妇得病后易早产、流产,需特别重视,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1、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
乙肝和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与乙肝和丙肝感染者共同生活、工作、学习不会感染。
8.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可结婚、生育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配偶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注射乙肝疫苗后一定要检查有无抗-HBs产生。一般而言,体内产生抗-HBs后,即使同乙肝患者有性等密切接触也不会被感染。另外,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大多数可以自动清除病毒而痊愈。现实中乙肝患者的配偶因为都是成年人,婚后虽然可能被感染,但很少转为慢性乙肝,相反多数可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建议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要及时(最好在婚前)注射乙肝疫苗。
由于乙肝病毒存在母婴传播,一些携带乙肝病毒的育龄妇女在生育问题上,产生畏难情绪,担心自己的孩子感染乙肝病毒。自乙肝疫苗问世以来,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如联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保证在出生24h内及时接种(越早越好)首针乙肝疫苗,可保护95%以上的小孩不被感染;但极少数(约2%~3%)可能通过宫内感染而导致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阻断宫内感染的方法。总的看来绝大多数新生儿在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可以避免乙肝病毒感染的。9.我国已明确取消了入学、就业乙肝体检项目
当您发热时,别急者用退烧药,护士会帮您量体温,指导您注意以下几方面:
1、卧床休息,保持室内清洁通风。
2、多饮水,应吃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不要吃油腻刺激性食物。
3、出汗多时要及时更换衣裤、床单等,注意保暖。
4、当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要用温水全身擦拭,或用酒精擦拭大血管处,进行物理降温。遵从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吃药。年老体弱者不能一次降温太低或出汗太多,以防虚脱。
5、若您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无需用药物降温,只需物理降温。
6、定时监测体温变化。
7、高热病人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
第五篇:肝炎防治班会总结-采矿09(写写帮推荐)
活动一:爱肝护肝主题班会总结
一、班会时间:2012年5月7日
二、班会地点:西3103
三、参会人员:采矿09级全体学生
四、班会背景:
据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5—59岁人群的携带率水平仍为8.75%,处于高流行水平,尤其以20-25岁年龄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12%。另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对全国60所高校大学生人群乙型肝炎预防状况调查和西北大学生乙肝防控项目的实践提示,不仅在校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而且其乙肝疫苗接种率大约在50%左右,大学生群体成为乙肝感染高风险的重点群体。针对这一庞大的特殊人群,有必要加强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对高校肝炎防治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指导力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大学生群体免受肝炎病毒的侵害。
五、班会目的:
通过开展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水平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使我校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进而提高我市大学生群体的乙肝疫苗接种率。
六、班会内容:
1、辅导员讲解、组织学生观看视屏、现场提问、自由发言等方式,让同学们来学习、了解肝病防治知识。
2、各寝室选派代表把收集的有关肝炎的知识分享给班上同学,并在现场与同学们就已知的有关肝炎的知识进行讨论。大家针对肝炎的传播途径、肝炎的类型以及肝炎预防等方面交流讨论。
3、辅导员总结:爱肝护肝活动,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活动,而是要在同学们的心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要让“爱肝护肝”这个主题一直延续下去,这是一项持久的工作。举办此次活动就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多,更全面的了解肝病,在生活中注意细节,从而拥有爱肝护肝的意识。今后会通过更多的有意义的活动来带动大家一起增强并传递“爱肝护肝”意识。增强大家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七、班会总结:
本次班会通过辅导员讲解、组织学生观看视屏、现场提问、自由发言等方式,让同学们来学习、了解肝病防治知识。
通过本次班会,使大家真正对肝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了解肝炎的同时也不忘一起传播健康理念,消除肝炎歧视,积极行动起来,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从细节做起,为健康负责,远离肝炎。
环资采矿09级辅导员:应立朝
2012年5月13日
活动二:爱肝护肝知识宣传活动总结
一、活动时间:2012年5月8日
二、活动地点:老区柳池旁
三、活动人员:采矿09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背景:
据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5—59岁人群的携带率水平仍为8.75%,处于高流行水平,尤其以20-25岁年龄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12%。另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对全国60所高校大学生人群乙型肝炎预防状况调查和西北大学生乙肝防控项目的实践提示,不仅在校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而且其乙肝疫苗接种率大约在50%左右,大学生群体成为乙肝感染高风险的重点群体。针对这一庞大的特殊人群,有必要加强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对高校肝炎防治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指导力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大学生群体免受肝炎病毒的侵害。
五、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水平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使我校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进而提高我校大学生群体的乙肝疫苗接种率。
六、活动内容:
1、同学们通过派发关于肝病防治的宣传单使本校学生学习、了解肝病防治知识。
七、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通过向同学们派发肝病防治宣传单使其学习和了解肝病防治知识。使大家真正对肝病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了解肝炎的同时也不忘一起传播健康理念,消除肝炎歧视,积极行动起来,爱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从细节做起,为健康负责,远离肝炎。
附:肝病知识问答卷
环资采矿09级辅导员:应立朝
2012年5月13日
肝病知识问答卷
1、下列哪项不是乙肝的主要传染途径? A不洁饮食 B无防护性行为 C输血或血制品 D母婴传播 E拔牙补牙
2、下列哪个人群不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A医务人员 B感染乙肝病毒的妇女所产新生儿 C多个性伴侣者 D感染乙肝病毒者的家庭密切接触 E同性恋者 F与HBV携带者共餐者
3、乙肝是否经蚊虫叮咬传播? A是 B不是 C不知道
4、多人使用同一注射器能传播乙肝吗?
5、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同桌吃饭等)能否感染乙肝病毒?
6、如何预防丙肝感染?(多选)A杜绝毒品 B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 C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D杜绝非法采、供血 E注射丙肝疫苗6感染丙肝病毒的女性在治愈前,应避免生育
7、丙肝防治的关键是? A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 B接种丙肝疫苗
8、慢性丙肝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吗? A可以 B不可以
9、下面哪些途径可以传播丙肝?(多选)A血液传播 B性接触传播 C母婴传播
D与丙肝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 E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
环境与资源学院采矿09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