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冀教版小学美术第二册教案(大全)
第二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第二册教材的编制以《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为依据,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本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需要,描述视觉审美的丰富含义。
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采用了多种活动的形式,并对每一课、每一单元都尽可能的设臵有意味的情景,方法和内容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出以趣启智的效果。
在教材的结构上共设18课,画和做的界限比较模糊,各内容间的知识主线清晰明了,描述性语言活泼、自然亲切。教学重难点:
1、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多种媒材在美术领域的巧妙应用。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锻炼创造性思维。
3、学生对多种媒材的恰当、正确使用;学生观察方法的运用等。主要教具:
自制课件、电脑、自制教具、彩纸、胶水、剪刀等多种媒材。
1.画纸传传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撞击学生思维想像的灵感火花。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锻炼创造性思维。教学重难点:活动过程中的协调合作。教学准备:绘画工具、画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绘画接龙游戏)
1、老师说明游戏规则。
2、指明一组同学到前面以黑板为画纸进行绘画接龙游戏。
3、师引导生评价并导入课题——画纸传传传。
二、进行画纸传传传游戏。
1、师说明游戏规则。
因为是首次采用集体合作方式,师在做作业之前,提前让学生明白,如每次作画时间的长短;大家按什么要求更换作业;并就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安全要求,比如扭身传作业时,要先放下手中的铅笔等尖状物,以免伤到后面的同学;最后的同学给第一位同学送作业时,注意教室的路面,不要摔倒等。
2、全体同学参与,分组合作进行。
3、师指挥并随时指导。
师通过控制时间来控制学生的画面进度。
三、评价
采用互评、自评的方式,以学生从合作学习中体验画画的乐趣,交流绘画的感受,从作业赏析中受到启发为目的。
教学反思:
2.彩色的圆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圆形,了解其特点,学会区分;学会用彩色的圆形制作陀螺;会画圆形,在圆形中画出彩色的故事内容、物象或图案。
2、能力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能力、审美能力、动手动脑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品格,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教学重难点:认识、画出圆形并对其涂画装饰,制成陀螺。
课前准备:学生用具准备:剪子、胶水、双面胶、橡皮泥、铅笔、彩色笔、剪刀、废旧光盘。教师用具准备:动画课件、废旧光盘若干、圆形纸、橡皮泥;铅笔、陀螺、戏剧小脸谱奖品、双面胶。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特意给你们请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瞧,它来了!课件动画展示:一个拟人化的光盘形象,光盘做它的大脑袋,极负夸张的面部表情显示着苦恼,愁眉苦脸的样子,小而细的手臂和腿脚配合着相应的动作走过来。教师问:“光盘使者,您这是怎么了,一幅愁眉不展的样子?”“唉!本来今天能和小朋友们在一起我非常高兴,但是VCD不要我了,嫌我不思进取,内容单调,颜色也不漂亮。我可怎么办呢?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我吗?”
课件展示完后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光盘使者(光盘)的形状(圆形),有什么特点(中间有一圆孔),在纸上画一画。由此引出课题“圆形”。
自发的小组讨论,为光盘使者重回VCD怀抱出金点子。学生讨论的时候放歌曲《世界需要热心肠》,渲染气氛。
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会有如下方面:
1、为光盘设计精彩丰富的内容;
2、为光盘穿上漂亮的服装;
3、让光盘变得多彩。
由讨论总结出:同学们出的点子很好,但是光盘很滑颜色涂不上,影响我们的绘画水平,所以得借助纸来完成绘画任务。服装必须量身定做,光盘需要圆形的衣服,利用手中的工具尝试如何以最快的速度画出需要的圆形(给学生时间让学生画一画)。在圆形上用多彩的颜色画出精彩丰富的内容作为光盘的衣服进行装饰才是漂亮的。引出课题“彩色的圆形”。
二、启发思维,绘画创作
1、思考聆听、确定方案
请学生用形象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在圆形上画些什么内容最漂亮)。归纳总结:A、可画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B、可画多彩的图案。
2、师生互动,设计创新
设计思路有了,学生绘画创作。教师巡回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生可随时观摩其他同学的作品,取长补短。
3、动手制作,评价交流
让学生把设计的彩色的圆形剪下来,以小组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互评,取长补短。动画课件展示:光盘使者高兴地手舞足蹈:“谢谢同学们,你们为我设计的服装太漂亮了,我又能重回VCD的怀抱了!让我来穿上它(粘在光盘的正面),转个圈,耶,太棒了!为了答谢同学们对我的热心帮助,我现在为大家献上一段舞蹈——陀螺转转转。”光盘使者把铅笔插在自己圆形衣服的正中间,再用橡皮泥从下面粘住铅笔并捏平、捏牢,摇身一转变成陀螺随音乐转起来,越转越快。(制作陀螺的方法步骤主要通过光盘使者演示,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让我们帮助更多的光盘落难者,快快行动起来吧!让学生充分自立、自主,利用他们手中废旧光盘、铅笔、橡皮泥动手制作陀螺。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找准圆形的中心用铅笔扎下去。学生自由交流、评价,然后通过“陀螺转转转”的展示会形式使学生的陀螺作品形成规模,转起来,学生互相交流、评价。对做得有个性的作品发给“戏剧小脸谱”奖品以示鼓励。
三、课堂小结与延伸 准备一块装饰完的大泡沫板,让学生把各自的陀螺扎在上面,来捐给希望小学的小伙伴们。多彩的圆形可以做成陀螺,它还可以做成很多漂亮的饰品,想一想,做一做,别让我们的巧手闲着!教学反思:
3.彩旗飘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进行拼摆,组合成不同的彩旗形状。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搭配,做出不同效果的彩旗。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1、录像片(平时常见的彩旗以及各国国旗)。
2、教师制作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风格的彩旗。
3、彩纸、花布、胶水、钝头小剪刀、尺子、小木棍、绳子。
4、不同颜色的方形、圆形、三角形。教学过程:
一、美丽的旗
l、录像画面一:生活中有彩旗的地方。
引导学生讨论:节日的广场、单位的门厅上、学校联欢的场所(教室与操场)、新年的街道都有彩旗。(使学生意识到:彩旗具有渲染气氛的作用,使气氛变得更加喜庆、热烈。)
2、录像画面二:各国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国旗。
讨论:内容丰富,有寓意,是国家的象征。(不作为重点,仅供学生欣赏、参考。)
3、小结:彩旗的作用很大,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二、不同形状组合的旗
l、请学生把桌子上的方、圆、三角形状的彩纸任意组合,粘贴。形成不同形状的彩旗。
2、教师:能不能回答你制作的彩旗是由哪几种形状组成的?(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形状进行组合可以获得更复杂的形状。)自评:请学生用现成的基本形去拼摆,会获得新的形状。低年级的学生空间感不强,习惯表达平面的形状,通过这次练习使学生对形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三、多彩的旗
1、请学生自己搭配颜色,认为怎样漂亮,就怎样搭配。
2、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展示有风格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如果用深与浅组合很响亮,用浅色系列很柔和,用大红大绿去组合很具有中国传统风格。
3、学生会知道,选用不同颜色进行搭配会获得不同效果,或大方或庄严或活泼或热烈。自评:低年级学生并不具备有关颜色的基本知识,只凭自己的直观感受和主观爱好去搭配,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一些色彩知识。
四、欢乐的旗
l、把学生制作的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彩旗连在一起,挂在教室里。(气氛一下子变得欢快起来,学生会被这种气氛所感染,绽放出最开心的笑脸,心中涌动着一种强烈的成功之感。)
2、教师:同学们,每个学生都是那样心灵手巧,只要努力去做,一定会成功。
3、教师:同学们,让我们边歌边舞,一起庆祝我们的劳动成果吧!(放起音乐和学生在彩旗飘飘的教室里一起唱歌跳舞,使气氛达到高潮。)教学反思:
4.彩蛋拍卖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感悟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的区别。领悟基本的制作要领和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拍卖活动与实践作业,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协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民族团结精神。教学重难点:掌握绘画装饰的方法。对绘画装饰方法的创新。
教学准备:录像机、拍卖会资料(录像资料)、课件“装饰蛋儿歌”、拍卖作品的系列号码、拍卖会的会标、拍卖纪录单、锣。学生:按学号自制举号牌、熟鸡蛋一个、彩笔、白纸2张、硬卡纸一张。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录像,长见识,认识拍卖会。
教师引导:“爱委会”组织了一场特殊的特卖会,大家想不想看一看拍卖会的实况?以此开门见山地引入学习内容。组织讨论拍卖会的过程。
生观看拍卖过程,让同学们讨论主持人教做了什么,台下的竞拍人员作了什么,加深记忆。活动二:接受任务,树立信心。
师倡议:为灾区的小朋友献上一份爱心,我们举行一次作品拍卖会,以此鼓动学生的热情。学生纷纷响应倡议,表现完成任务的决心和能力。活动三:认识鸡蛋,想象描述。欣赏儿歌配画,掌握制作方法。
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归纳鸡蛋的特点,启发学生想象,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儿歌配画中的作品。
①学生观察鸡蛋的外形、颜色,触摸表皮,总结出它的特点。②学生通过想象,描述自己想象出的鸡蛋的造型,并简述怎样装饰。⑧欣赏儿歌配画,领悟制作方法,开进行讨论交流。
活动四:引出献爱心彩蛋拍卖会,鼓励学生的创造热情,进行工艺品创作。
师引出彩蛋拍卖会,并贴会标。介绍拍卖会的意图。用情感激励学生的创造热情,使学生成为创造的主人。
学生两两合作,全身心投入到绘画装饰的创作过程中,用自己的爱心与灵巧的双手,装扮出最精美的工艺品。
活动五:学生自行组织拍卖会。
①组织学生报名、推选拍卖会的主持人与记录员,开简单交待注意的问题。②教师对拍卖会进行录制。
自愿报名或大家推选主持人、记录员。由主持人宣布拍卖会开始:①介绍灾区小朋友的情况。简述拍卖会的目的。②学生拿出课前按自己的学号制作的小牌子。③主持报价三次,无人竞标时,主持人敲锣定音,记录员记录。④主持人总结拍卖会情况,宣布拍卖会到此结束。
活动六:教师指定学生的表现,布臵实践性作业。①肯定学生的表现。
②告诉学生此录相活动作为宣传资料在全校播放。⑧布臵实践性作业:
课下讨论:在活动中有哪些不足之处,提出完善方法。
实践锻炼:每个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都会聘请我们当小顾问,指导并策划他们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拍卖活动。
提出希望:希望人家用自己获得的经验做好此项上作。
学生面对教师的评价,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会更好地完成实践性作业。教学反思:
5、图形剪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参与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2、感受同一分解不同构成的愉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教学演示,变变图形
1、老师这有张圆形的纸片,同学们注意观察经过我任意的剪割后会有什么变化。
2、教师进行教学演示。
3、还有哪位同学有更新颖的摆法?(1—2名学生)
三、自主探究,尝试制作
1、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图片,并思考讨论拆分图形和重新造型的方法要领有哪些?
2、自己尝试选择喜欢的方形或圆形进行拆分造型。
四、发现问题,质疑释疑
1、在造型的时,你们觉得纸片剪成几块最好造型?(3—5)
2、在造型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五、学生活动
1、强调在造型过程中,不能有半点遗漏,即分与合的块数相同。
2、强调反复拼摆后再进行粘贴。
3、个体或分组方式随机进行,鼓励大胆地想象创造。
六、欣赏评析
1、在小组内评价,比比哪位同学拼摆的造型最有趣。
2、下位交流:去看看别组同学拼摆的图形,评选出你认为最新颖的造型。
3、展示作品:把学生推荐的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教学反思:
6.大鱼和小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观察、了解鱼的造型特点,仔细品味艺术家笔下的大鱼和小鱼给人们生活中带来的乐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情感目标: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大鱼和小鱼的美。
教学的重难点:了解鱼的造型特点和艺术特色。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鱼的特征。教学准备:课前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各种鱼的图片资料。多媒体课件。纸做的鱼的灯饰、玩具鱼,鱼形的饰物。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引发思维
课件先出示鱼形的灯饰、玩具鱼、卡通鱼,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从这几幅画中想到了什么?(二)佳作欣赏——了解方法——活跃思维
演示课件。展示出各种鱼的自然形态,与艺术加工后的鱼对比着出现在幕布上,让学生直观地比较欣赏画面,谈论画中的鱼。(三)变换情境——展开联想——激活思维
课件出示一幅鱼的图片,将此鱼放入不同的情景中(家庭、广阔的天空、无边的宇宙、神秘的海洋),让学生在特定的审美情景中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鱼的联想。(四)渲染气氛——手脑并用——强化思维
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创作。
1、作业形式:可小组合作完成;也可单独完成。
2、作业要求:可从平面表现入手,采用水彩、水粉、水彩笔、油画棒等多种方法进行鱼的联想创作。
3、学生进行创作时,大屏幕上出示刚才欣赏过的画面和播放优美的音乐。(五)课尾欣赏——延伸空间——拓展思维
采用自评、互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评论谁的作品最有趣,谁的作品最吸引人,尽量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课后让学生留心观察各种鱼的特点与应用。
教学反思:
7.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把自己对春天的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加以表现。教学重难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学生在绘画时能采用喜欢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精美图片、诗歌。学生:画纸、色笔等。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讲授新课
师:春天美吗?春天已轻轻地、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它正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寻找呢!小朋友,你们想到哪儿去找春天?
(引导儿童讨论,自主选择,决定参观的路线和计划,自由结合分组。)
学生讨论后决定先到田野去寻找。再在身边找。
师:今天我和小朋友先到田野里寻找春天,小朋友要仔细观察,你们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耳朵听……(放录像)
(师生愉快地融进春天的大自然中,学生有许多表现,也有许多发现。教师留意学生的表现,并适当给予引导。以下截取活动的片段情景。)
生1:小草绿了,桃花红了,迎春花开了。生2: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小幼芽。
生3:我听到了小河流水声音。听,还有小鸟的叫声,像告诉我们春来了,春来了。生4:小蜜蜂,小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看,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师:你知道它们为什么从南方飞回来吗?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小动物,像青蛙、蛇、小刺猬,它们是怎样适应气候变化的呢?小朋友课后要仔细观察、研究。
师:田野里的春天这么美丽,在我们身边也有春天你能找到吗? 生1:我们换上了春装,像小鸟换上了新的羽毛。生2:天气变暖了,暖气停了。生3:我们可以到郊外放风筝……
师:(小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春天这么好,谁愿意来夸夸春天呢?采用多种形式:儿歌、诗歌、图片等(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春天的资料参与全班交流)。
三、作品欣赏
师:春天的感觉真好,那么美丽!有人是这样表现的……(出示作品学生欣赏,感受别人在表现春天时采用的方法。)
师:说说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一幅画,因为这位小朋友用彩纸剪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出了许多美丽的花。生2:我喜欢《春天来了》这幅画,小朋友在田野里玩的多高兴呀!我也想和他们一起玩。师:让我们也试着表现春天的样子。
四、学生创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五、作业评价:每个小朋友找个同伴先自评再互评。(可采用写评语的方式)老师做好鼓励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分体验创造的快乐。
六、小结:同学们表现的春天这么多姿多彩,看,把小燕子都吸引来了,(伴随着《小燕子》音乐下课。)
教学反思:
8.数字、拼音字母变化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联想,把感兴趣的数字或拼音字母变成有趣的画。
2、能力目标: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的联想能力有所提高。
3、情感目标:在对数字或拼音字母进行联想、设计的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联想能力及表现能力。
教学准备:
1、分成四组。
2、课前师生共学一段简单舞蹈。
3、教具、课件。
4、与学生一起做游戏,活跃学生情绪,拉近师生间距离。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自从我们走进校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让我们懂得更多,变得更聪明了。今天,在语文、数学课上经常用到的数字和拼音字母也来到了美术课堂上,(拉开幕帘,出示教具)看一看,你认识它们吗?(认识)当然认识了,而且还非常熟悉,除了书本上能见到数字和拼音字母外,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用到数字和拼音字母,比如:体育课上,我们喊着的口令,步伐一致,队伍整齐;你的彩笔上就有字母。找一找,想一想,看谁还知道更多。(生:钟表上有数字,挂历、电话、电脑上有数字和拼音字母,文具上、衣服上,做广播操的时候……,)
2、真棒!我们可以从这么多地方找到数字和拼音字母,因为有了“一、二、一”的口令,使我们做操时动作一致,所以很美。你的文具上,衣服上因为有了数字、字母的装饰,变得更可爱、更美了。下面,请大家跟随老师用数字喊出的节奏,扬起你可爱的小脸,跳起我们的舞蹈,1,2,3,4,……1,2,3,(师生共舞)。有了数字和拼音字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快乐。今天,和我们一样快乐的数字和拼音字母还有另外一个愿望——希望通过同学们的奇思妙想,把自己装扮得更可爱、更美丽,走到大家的画纸上,变成一幅有趣的画。小朋友们愿意帮它们实现愿望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数字、拼音字母变化多》。
二、讲授新课
1、什么样的数字和字母才是更美的呢?让我们把自己找到的数字、拼音字母,和同组的小朋友的比较一下,看谁的最美,它们和你写在作业本上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呢?(生:我的更好看,因为……比写在作业本上的大、胖、颜色好看……)
这只未吹起的棒形气球就像老师写出的“1”一样,又小又瘦,我给它打气,看它变大、变胖……。咦!你们发现了吗?把这支吹起的气球棒随意扭动,还可以变成一个胖胖的“6”,好像还可以变,谁来试一试?(学生操作,大家说出像……)
好!现在老师看一看,哪些小朋友能够在纸上画出一个你最喜欢的、大大的、胖胖的,颜色还漂亮的数字或字母!(学生绘画、展示)
2、请同学们把画纸举起来,互相看一看,再摇一摇,然后放在桌上。相信每个同学的数字或字母都会发生有趣的变化,让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课件——看看它们像哪些数字或字母)(学生发现,回答……)
许多同学发现一些事物好像自己画出的数字或字母,所以只要在你的画面上稍加改动就可以发生有趣的变化。比如:这支蜡烛像谁画出的数字或字母呢?把数字、字母怎样改变一下,就像一支蜡烛呢?想画支点燃的蜡烛怎么办呢?有许多支蜡烛插在你的生日蛋糕上。再如:(随机选择数字或字母进行修饰、美化,使之更美或变成另一种形象。)
3、学生根据自己的画面,进行单个数字、字母的创作。
4、如果把你的画编进一个故事,就更有意思了,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课本中的作品。(学生发现,教师强调、补充、示范)
(1)字母A变成大型玩具,接近联想,色彩鲜艳。(2)老鼠的家字母组成,很有创新,构思巧妙。(3)字母W,单纯的字母加上一些装饰,变得生动有趣。(4)老虎跳火圈,类似联想。
同学们看,这些画的小作者和我们一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画笔展现出来,那你们能不能也让数字、拼音字母变成一幅有趣的画呢?请大家把画放在一起,同组的同学互相欣赏,思考一下,你认为在自己的画或别人的画上添画些什么,让它变得更有意思呢?把你的建议告诉他。(学生讨论,而后添画)
三、学生作画,教师巡视
四、学生作品展示,自评、互评
五、总结: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你们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让我们来吹呼一下——“耶——”(手势“V”),看我们的手势像什么字母?(V)为什么这样表达呢?你们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回家后与他们交流一下。再动一动身体,你发现了吗?身体也可以表现字母和数字,想一想,或者和同伴商量一下怎样组合,然后跟随老师排成一队。这一节课结束了,但是还有很多、很多的数字、拼音字母藏在身边的事物中,等待我们去观察、去想象。让我们踏着优美的乐曲,走出教室去继续寻找。不过每位同学经过小地毯时,要用身体表现出一个数字或字母来,好!跟老师一起来吧!(学生陆续走出教室,结束。)
教学反思:
9圈圈乐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感知活动,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共性。
2、能力目标:在游戏中教会学生观察和会提出问题,能用绘画工具大胆地表现滚动现象,创作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地有趣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各种各样能滚动的物体,水彩笔、油画棒;教师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实物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画面上滚动出西红柿、大苹果、小足球并配以卡通声音。学生看画面,初步感受滚动,回忆生活中可以滚动的物体。
师:它们是从滚动乐园来的小使者,接你们到滚动乐园去做客的,你们想去么?
二、联想观察
师:滚动乐园里都有什么呢?课件展示:滚动乐园里圆形的物体。师:什么物体可以滚动呢?
三、对比感受
师: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么?
实验:方形物和圆形物的滚动。学生观察试验,并总结会滚动物体的特征。
小结:只有圆溜溜的物体才好滚动。请同学闭上眼睛,把手伸进桌斗里摸一摸:那些物体能滚动?那些物体不能滚动?学生用手摸很多形状的物体,找出能滚动的。
四、感知体验
组织游戏:把所有能滚动的东西传到每组的最前面,师生共同游戏,体会滚动不同形式。
五、观察联想
在刚才的滚动游戏中,那些物体滚动的最快?为什么?学生回忆、分析问题。
六、欣赏作品
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学生分析作品
七、愉快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每组用一条长长的纸共同完成作业,小组合作完成一幅作品来表现滚动乐园的故事。教师从每组最前方把纸滚到最后一个面前。教师巡视辅导,参与解决绘画中存在问题。
八、讲述评价
九、课后拓展 教学反思:
10大嘴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尝试运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合适的废旧材料,制作出大嘴巴。
2、能力目标: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感受恰当运用多媒材创作的欣喜。
3、情感目标:发现生活中有趣的各种大嘴巴,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难点:运用合适的废旧材料进行制作。
教学准备:教师的准备:
1、废旧纸盒、一次性水杯、饮料瓶等生活中的废旧物。
2、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大嘴巴的动物;植物中的食蝇草、猪笼草;工具中的剪刀、钳子等多媒体图片。
3、教师制作若干以大嘴巴为题材的创作作品。学生的准备:搜集纸盒、饮料瓶等废旧材料以及查找与大嘴巴有关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激情激思:(此环节的目的使学生产生兴趣,在兴趣同时进行资料互交活动,使学生开拓思路,对大嘴巴产生深刻印象。)
1、告知学生要搞一个“大嘴巴要讲话”的活动,可是这个大嘴巴要我们用自己的小巧手来做,请同学们展示出自己课下查找的大嘴巴的资料。
2、学习互相交流搜集的大嘴巴的资料、图片,找出其特征。
3、教师展示多媒体——多种大嘴巴,包括动物、植物、工具等典型图片,边看边思考他们的特点,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制作。
(二)探究发现(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己探索出两个问题,一是懂得选择最适合的材料进行制作;二是探究出制作的方法。)
1、学生谈最感兴趣的大嘴巴的特点。
2、老师把课下制作好的大嘴巴的作品发给各学习小组一起探究这些大嘴巴是怎样制作的,它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它又是如何进行巧妙装饰的等一系列问题。
(三)合作探究并创作
以小组形式进行创作,教师进行巡回辅导。辅导重点: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重点点拨。
(四)展示交流(此环节是一个扩展环节,在扩展中评价并抓时机进行智育以外的教育活动。)以组为单位把自己做的大嘴巴以编儿歌或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展示,在此随机进行美术评价,发表独特的见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交流活动如:有些小动物讲:你们要爱护我。有些工具说:你们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等等。
教学反思:
11小兔的奇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教给学生应对现实生活中突发事件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等。
3、情感目标: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小动物,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拓宽学生的思路,加强趣味性,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把想象的内容加以整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准备:
服装头饰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本课的主人公——小兔子。
二、讲解
1.播放小兔子的录像片。2.学生总结兔子的特征。
3.教师戴小兔子的头饰边唱儿歌边表演小兔子,并让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自由表演小兔子的各种动作和特点。
三、练习
引导学生把心中的小兔子快速的画下来,然后要求给小兔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四、想象
教师创设情境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如果你是小兔子,你想学什么本领?会去哪里学本领?在学本领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当遇到危险怎样解决?也许还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且把小组内编的故事分角色表演出来,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表演进行相应的评价,适时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结合现实生活,教给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
五、创作: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情节表现在绘画作品中。教师加以辅导。
六、评价
师生共同将作品展示,(利用实况投影),相互交流,将优秀的作品展示,并让作者讲述故事情节,请同学们提出优缺点,不断完善作品。并且为自己的画起名。
教学反思: 小兜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用剪贴的方法设计一个漂亮、合身的小兜肚。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欣赏、设计兜肚作品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教学重难点:
用剪贴的方法设计小兜肚。教学准备:
大屏幕投影、实物展台、彩纸、剪刀、胶棒;将学生每六人分成一组围坐方桌前,每人一袋各色彩纸,一把剪刀,一个胶棒。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告诉老师,你们以前谁用彩纸剪过小物象,好剪吗? 生1:好剪,我剪过蝴蝶、小鸟、还有飞机。师:啊!我知道了,你剪的物象都会飞。
生2:不好剪,姥姥教我了半天我才学会一种图案。
师:是吗?那我们今天就不学剪图案,随便剪,想怎么剪就怎么剪好吗?
二、尝试探索,自主学习。
(一)自由选择彩纸,随意折剪,无形中学习设计、剪制知识。
(二)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仔细看、细心观察。
1、师:诶?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孩子人人都是小巧手,你们已经剪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形象了,快点找一找,再给大家讲讲吧!
生1:我剪出了一条美丽的鱼 生2:我的像刚出生的小鸡
生3:赵雯剪了个能吃的大红螃蟹。
师:老师发现你们的眼睛已经不是普通的眼睛了,看到自己任意折剪的彩纸竟然看出了这么多小形象,真棒!你们都学会剪图案了,如果同学们能相互合作把剩下的碎彩纸与刚才的形象在组合,添加一些细节那就更形象了,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设计、剪制的第一步。
2、揭示课题:小兜肚
师: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看录像,是我校舞蹈队表演的《种南瓜》 生1:老师这里有我表演。生2:还有我!生3:也有我。
师:是吗?那你们先来介绍当时穿的服饰好吗? 生:我们都穿着兜肚,扎着一个朝天辫。生:兜兜上贴着个大南瓜。
师:那咱们快来看看(放录像),瞧!他们跳的多美呀!戴着绿色的兜兜,知道吗?兜肚以前是妈妈们为自己的宝宝制作的,多是带刺绣图案的民间艺术品,色彩鲜艳夺目,特有乡土气息。现在又是大姐姐们的时尚了。
(三)欣赏分析书中及教师制作的作品
1、分析兜肚的外型(欣赏书中作品)师:你们说兜肚都有什么形状?
生1:菱形的。生2:梯形的。生3:椭圆形的。
2、欣赏兜肚的装饰(欣赏教师制作的作品)师:一轮明月悠闲地挂满天星斗的夜空……。
师:聪明的一休和我们一样已经 想好了兜肚的剪贴图案了……。师:这幅图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风景? 生1:南方。生2:海南岛。
师:这一幅可以利用你手中的边角料粘贴,你们谁都会做。
(四)尝试制作兜肚外型
师:刚才大家设计剪制的图案很漂亮,很有创意,老师相信你们兜肚的外型设计就更不是你们的对手了,开始你的创作吧,一定会成功。
学生尝试操作。
(五)引导发现
1、师:同学们都剪制了小兜肚的外型,孙老师也想试试,行吗?你们看看老师剪纸时的技巧,聪明的你也许会有更多的发现。
2、进行小兜肚外型剪纸的示范。操作过程如下:
在实物投影上用方形纸演示(方形纸折、剪)展示形状各异的兜肚外形。方形纸 调角 对角折叠 剪去一角
3、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在剪兜肚形时采用的方法。
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1、鼓励,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剪出你心目中最美的兜肚外形。
2、把已经剪好的图案贴在兜肚形内,注意大小适度,颜色搭配的要漂亮,鲜明。
3、胶要少用些以粘上为佳,这样的作品更活泼。
4、重点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展示作品,激励促进:
学生陆续把制作完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在实物投影上。一节课里,每个学生至少完成了一件作品。
1、生主动介绍自己的作品。
2、学生、老师评价。
3、教师简单点评。
五、全课小结。
师:上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生答略)自己动手做一做,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而且还会给生活带来一抹亮丽的风景!教学反思:
13泥捏餐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餐具的由来;泥工制作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经历自主学习的过程,体验创作的欣喜;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审美的情趣。教学重难点:
泥工制作的基本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橡皮泥、雕塑工具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稳定秩序,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一、欣赏餐具,导入新课。
(课件欣赏)看看生活中的餐具,归纳出餐具的含义。
想一想餐具是怎样形成的? 比一比,古汉代餐具与现代餐具有什么异同与作用?(感知餐具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特征,从造型、色彩、花纹特点等方面来说)
二、探究体验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二)、尝试探索,自主学习。
教师提出问题:这些餐具怎么用泥捏呢?学生交流。学生动手试一试。
(三)欣赏分析教科书中以及教师制作的作品。学生自由交流。
看一看:书上介绍的餐具及教师制作的作品。
说一说:我喜欢哪一种?我掌握了哪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制作什么餐具? 做一做:选择一种方法设计一个自己喜欢的餐具。
教学反思: 从家到学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使用常见的工具,材料表现从家到学校的路和有特证的景物。
2、能力目标:鼓励学生在认真观察事物的基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用图画或其他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景象乐趣。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能力,引导学生不要太拘泥于生活的真实,鼓励学生文间多交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通玩具手偶,各种路边景物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手偶,边演示边配音:同学们,我是快乐的小鸡jenny,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生:愿意,(学生喜欢手偶的形象,激起了学习兴趣)师:(模仿小鸡)那我请你们到我家玩好吗?生:好!师:(模仿小鸡)你们看看从我家到学校就是这样走……课件出示小鸡Jenny从家到学校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路边的景物。(学生情绪激动)
二、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部认识小鸡Jenny的家了,那么怎么才能让jenny也认识你的家呢? 生:我给他带路。生:给他画一张地图。生:告诉他路边有什么景物。
师:真棒,Jenny给自己的家和学校之间画了一张路线图。(出示路线图)咱们也来画一张路线图怎么样?生:好,师:这样,Jenny就可以看着图找到你的家了,可是这要怎么画呢?从那入手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书中的学生作品。课件出示学生作品并讲解。
师:他们画了自己的家和学校,中间有的隔着弯弯曲曲的公路,有的隔着绿茵茵的草地,有的需要绕过高楼大厦才能到达学校。我们来看这一幅学生作品,这位同学从家出发一路上经过了商场、宾馆、公园,看到了许多汽车,行人。有做生意的小贩,最后来到了学校,不知道你们注意了吗?我们来上学走的公路上有许多的交通标志,是提醒我们注意安全的,谁能告诉我都有那些?
生:有红绿灯。生:有人行横道。
生:还有许多的实线和虚线,告诉我们汽车在哪走,行人在哪走。
师:对了,公路上有许多的标志,如果我们遵守交通规则,那就一定能安全的到达学校。好了,从家到学校的路上有许多有特征的景物,比如建筑、树林、车辆、行人等,我们可以画出来,也可以从面板上剪下相应的东西贴在你的线图上。那这些弯弯曲曲的路怎么来表现呢?
生:可以用折线,还可以用弯线。生:也能用螺旋线。师:那请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下,谁想来? 学生踊跃举手,争先到前面来。老师请了3位同学到黑板上分别画出折线、弯线、螺旋线。师:(总结)拐弯的地方可以用折线,弯弯曲曲的公路可以用弯线,立交桥或天桥可以用螺旋线来表示,我们还可以用线的距离来表现路况,通畅的地方线的距离宽,曲折,狭窄的地方线的距离窄。(老师黑板在黑板上演示)
三、学生作画,老师巡视辅导。
师: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画出一张让人一目了然的路线,让每个同学都能看着图到你的家,现在咱们就用自己的方法来画一张路线图吧!
指导学生练习,不过于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只要学生在创作练习中把从家到学校的路及一些景物的特征表现出来,富有情趣就达到要求了。
四、展示作品,激励促进
老师帮学生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师:大家来看看XX同学的画,谁来给他提点优点? 生:我觉得他画的非常清楚,而且画面特别干净。师:好,说得真棒。再来看这一幅,这是谁画的?(学生举手示意)
师:谁来说说这幅画哪画的好?生:我觉得她的画颜色用的好。师:怎么好呢?
生:颜色鲜艳,而且颜色多。师:颜色丰富、鲜艳。很好。师:接着再看这幅画,谁来说说? 生:他这幅画画的东西特别多,有好多的车和人。
师:他把路上的车和人画出来了,表现了一种繁忙的景象,人们都茫茫碌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和学习。这一幅呢?
生:这幅画的公路上画了斑马线和虚线,还有红绿灯。告诉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师:真棒,一下就说出了重要的问题,就是注意安全。
师:好了,大家欣赏了同学们的画,然后想一想自己的画怎样改进,然后我们把这些画送给Jenny,好吗?生:好吧。
五、小结
师:(用手偶配合),同学们,谢谢你们能够把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送给我,我太高兴了,以后我一定会到你们家去做客的,再见!
师:让我们鼓掌送Jenny回家。出示课件,Jenny回家的情景。教学反思: 大家一起真快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活动,学习有组织、有计划地工作。
2、能力目标:通过绘画和剪贴,提高造型和表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
围绕主题进行绘画剪贴创作。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由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
生:爱听。师:如果大家能够快速坐好,作为奖励,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生:(安静)师:(开始讲故事,课件演示)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座城市叫“欢乐谷”。城里住着很多人,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
可是有一个小朋友他不喜欢这样,他的名字叫嘟嘟。他很自私,有了新书不愿让其他同学看,有了新玩具也从来不让其他同学玩。上车嫌拥挤,去游乐场嫌人多。他总是说:“这么多人烦死了!要是整个城市只有我一个人就好了。”
师:同学们,你说嘟嘟这样做对吗? 生:分组讨论(略)师:通过讨论,大家都不同意嘟嘟的做法,接下来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天,他的话被一位路过的天使听见了,她真的把城里的人们都变没了,偌大的一个城市里,只剩下嘟嘟一个人了。(我们来看看城市变成了什么样子)乘客和司机都不见了,车开不了了。热闹的餐厅里没人了,可口的美食不见了。游乐园里冷冷清清。旋转木马没有了欢笑。
师:城市变成了这个样子,你们喜欢吗? 生:不喜欢。
师:大家看看嘟嘟现在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生:他在哭呢。
师:可是他应该高兴才对啊!他不是嫌人多吗?联系我们自己平时生活中遇到一个人独处时候的心情,想一想嘟嘟为什么哭?他在想些什么? 生:他很后悔,他想朋友们了;他肚子饿了,也没人给他做饭;没人跟他说话,他很孤单;天黑了,他很害怕……
二、小结
师:对!因为嘟嘟现在明白了,真正只剩一个人是无法生活的,处处需要与他人的合作。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师:嘟嘟现在知道错了后悔的不得了,看他哭得多伤心啊!我们大家帮帮他,和他做朋友,让欢乐谷重新充满欢乐好吗?
生:好。(激动兴奋)
三、作业要求
师:可是欢乐谷好大好大,我们来分工合作,一组负责一块场景的布臵。打开你们桌上的图片,漂亮吗? 生:漂亮!
师:可是再漂亮的景色,没有大家一起来分享,也是不快乐的对吗? 生:对!
师:那么,我们每个人画一个活泼可爱的自己,剪下来贴在美景中,让欢乐谷重新热闹起来,充满欢乐好吗? 生:好!
四、创作
指导学生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加以强化和突出。注意面部表情的刻画(喜悦的)。
五、点评
将各组学生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共同欣赏被同学们重新装点过的城市各处呈现出的 欢闹景象。
六、总结
师神秘的说:“大家帮助嘟嘟使欢乐谷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他要跟大家说几句知心话。你听……”
嘟嘟:“以前都怪我太自私了,才会使欢乐谷变成这个样子。谢谢大家的帮助,谢谢你们愿意 和我做朋友。通过这件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啊!希望你们永远记得我!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 小吊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小吊饰与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各种材料制作小吊饰,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并且能够用一个新的眼光来对待生活中的废弃物。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装扮生活,美化生活的审美情感。了解小吊饰所蕴含的祝福含义。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了解生活中的小吊饰都有那些式样,启发学生作出不同的小吊饰。多种材料的收集是本课难点。发动学生要在平时多收集各种材料以及废弃物。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示范用的吊饰。剪刀、胶棒、双面胶等各种工具。彩纸等手工用品,各种废弃物。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发现今天老师在身上戴了什么吗?(暗示自己身上挂着的如意结)学生纷纷答道:老师戴着一个红色的如意结。(用各种语言形容如意结)师:老师还带来了一些东西(拿出带有吊坠的别针),大家看看这个可以装饰在什么地方?(用询问的目光环视全班)学生:可以别在身上!(用肯定的语气大声回答)师:这些装饰品真好看,老师戴上它们是不是显得更好看了?学生纷纷回答:是。师:那同学们看看这个是什么?它应该装饰在哪里?(出示准备好的彩棕,暗示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都兴奋地举起手来。跃跃欲试。
学生1:这是个棕子,我可以把它挂在墙上。学生2:我想把它挂在黑板上。师:恩,同学们原来都知道这是我们民间的工艺品——彩棕,真棒。现在老师就把它挂在黑板上,让黑板也变得漂亮起来,好不好?学生纷纷回答:好!师:刚才我们看到的都是市场上卖的装饰品,大家看看这些是什么(出示学生手工制作的小吊饰,学生们很兴奋,发出各种各样的赞叹声,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1:老师,这些是您做的吗?学生2:真好看啊!
师:这些漂亮的装饰品有些是老师自己做的,有些是和你们一样大的同学们做的。学生3:真的?好棒啊!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这些美丽的装饰品,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制作它们,好不好? 学生齐答:好!(此时学习气氛非常浓厚)
二、讲授新课(出示多媒体课件课题:小吊饰)师: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街上卖的,自己做的工艺品都是吊饰,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吊饰的图片,想不想再看看?学生:想。(兴奋、激动、异口同声)教师出示课件,在配有音乐的幻灯片自动播放的同时观察学生的表情,时间约1分钟,期间提醒没有认真观看的学生集中注意力。大部分学生惊叹不已,发出赞叹。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漂亮的吊饰,大家知道它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教师举起两三个吊饰,用询问的目光环视全班)。
有些学生摇了摇头,有些学生思索了一下,开始举手。教师选择其中一个吊饰(纸杯制作的小鸟吊饰),高举起来,走到学生中间。
师:这个吊饰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么做出来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吊饰的特点和制作方法。)学生1:这个吊饰是用一次性纸杯和彩纸制作的。学生2:穿吊饰的绳是一根鞋带。师:回答的真好,你们的观察真仔细。(教师出示第二个吊饰,彩纸制作的吊饰,目的是防止学生的思维被一种制作方法局限住。)这个吊饰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么做出来的?
学生1:这个吊饰是用彩纸制作的,彩纸剪成了花。学生2:还用彩纸做成了纸环。师:真不错。咱们同学一定能做的比这个还要好看!(教师出示第三个吊饰,用扣子、彩片、毛线等废旧材料作成的吊饰,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废旧材料可以重新利用,扮美生活。)学生1:那是扣子!学生2:还有毛线和片儿!学生3:哇,这样也能做成吊饰…… 师总结:这些废旧材料可是我们美术课的宝贝,它们可以将吊饰装饰得更好看,而我们的吊饰就是为了将生活装饰得更好看!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师:我们看了这么多漂亮的吊饰,同学们是不是都想赶紧开始制作了? 学生流露出制作的渴望,用力点头。
师:但是我想问问,你们到底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吊饰呢?(用疑问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学生有的开始举手,想要回答,有的开始用寻问的眼光互相注视。有的看着老师,期待老师的意见。
师:好,我看得出每个同学都有想法,咱们先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把自己想做的吊饰样式告诉同学,看看谁的想法最好!开始吧。
学生开始小组讨论,教师有重点的听一到两个小组的意见。时间控制在两三分钟以内。师:谁先说一说?(师生互动环节,通过共同分析为学生预想自己要做的吊饰打下基础。)学生1:我们想用纸杯制作一个吊饰。然后用彩纸把它贴得漂亮一点!师:好的,希望你们能作出很棒的作品。
学生2:我想用彩纸和彩片做一个吊饰,把它挂在我的书包上。师:真好,老师很期待你的作品。
学生3:我想作一个头饰,可以戴在头上!(是个女孩子,看来受现在电视上古装片影响挺深)师:好啊,你的想法真棒!祝你做得漂亮。学生依然举手,教师示意学生将手放下,开始总结。师:大家都有了这么好的想法(故意拖长声音,环视大家,示意学生稳定情绪),我们制作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拿起手中的剪刀、彩纸,做剪的动作)学生马上领会,齐声回答:注意安全。
师:对,我们使用工具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还有注意卫生!碎纸不要乱丢。学生齐答:是!师:那么你们现在赶快行动吧,老师都快等不及啦!(老师做出迫不及待的样子)
三、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学生制作时,教师巡回辅导。不特别限制学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更好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注意安全和保持卫生的良好习惯。(学生制作时间约20分钟)师:使用剪子的同学一定注意,既不要伤到自己,也不要伤到其他同学,不要把没用的材料随处乱扔,要注意保护环境卫生。(边巡视边说,并把学生掉到地上的废弃材料捡起来)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启发他们将作品做得更完美。
四、学生作品展示
师:已经有很多同学都完成了小吊饰,现在我们都静下来,来介绍介绍自己的小吊饰。哪位同学先来呢?
(老师说完后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有的还站起来,想要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1:我用纸杯做了一个吊饰,还给它贴上了彩条。
师:真棒!这个小吊饰真好看,你打算把它放在哪里呢?(用眼光环视教室四周,暗示同学将吊饰挂在教室的某个地方)学生1:我想把它挂在教室的饮水机上,这样饮水机显得更好看了。师:你的想法真不错,现在你就去把它挂上吧。
学生2:我用彩纸和彩片作了一个小吊饰,我想把它挂在黑板上。师:真的很漂亮!那你现在就把它挂上去吧。
学生3:我制作的吊饰上有贴画还有扣子,我觉得这样特别漂亮。我想把它挂在暖气管上。师:好啊,老师也来帮你。(帮学生把吊饰挂上)同学们,我们的吊饰既有美化生活的作用,也能表达美好祝福。(拿出自己制作的小吊饰)老师把自己做的吊饰送给你们,祝你们健康快乐。你们也把自己制作的吊饰送给自己喜欢的同学还有家长、老师,把祝福送给他们,好不好?
学生纷纷走下座位,赠送吊饰,也有同学把老师围住,将自己制作的吊饰送给老师。
五、教学小结:
师: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同学们既能做出美丽的吊饰,又能用它来装扮我们的生活,还能把美好的祝福送给自己的朋友、老师和家长,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希望你们以后能多做一些好看的装饰品,多把祝福送给大家。
教学反思: 神奇的大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和对大自然中各种树的认识。
2、能力目标:对各种材料工具的使用和驾驭能力;对神奇大树的创造性表现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师生、生生的真诚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用具:相关课件,大树道具。学生用具:各种表现材料:彩纸、彩笔、双面胶、纸盒、毛线、橡皮泥等。教学过程
一、神秘的故事
1、(播放课件):在一个神秘的小岛上,有一群美丽的小鸟,他们每天从很远的地方衔来珍奇的种子,不久,种子发芽了,长出了神奇的大树……展示千奇百怪的大树。
2、我们也得到了一颗种子,瞧!它长成了一棵大树:教师用彩纸在黑板上贴出大树的树干,并用语言引导学生表现出树干、树枝、树叶。
二、奇妙的想法
1、教师:“在这棵大树上发生了许多神奇而有趣的故事……”展示学生作品。
2、教师:“你们说这棵大树上还会发生哪些神奇的故事呢?”学生们讨论、发言。
3、教师:"我想这棵树上会长出很多的糖果,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树上摘到糖果了。"
三、神奇的大树
1、教师:“我非常想实现我的愿望,我就用彩纸和橡皮泥来制作糖果。你们用什么材料呢?”
2、学生观察各种材料,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想法。
3、学生和教师共同创作。
四、愉快的交流
1、美丽的小鸟听说这里长出了一棵神奇的大树,从小岛上飞来了,我们邀请它来欣赏我们的大树吧!
2、学生介绍作品。
3、教师介绍自己的作品,摘下糖果,把糖果奖励给整理最整齐的小组,下课。教学反思:
18我们看木偶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中外主要的木偶形象及木偶戏的精彩片段,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能够用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对木偶形象或木偶戏的感受。
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审美情感,喜爱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教学重难点:大胆表达自己对木偶形象或木偶戏的感受以及制作木偶的方法。教学准备:收集或制做大量的手偶、指偶、袜偶、纸盘偶、布袋木偶、棒偶、人面偶、提线木偶等彩纸、剪刀、胶棒、记号笔、彩笔、手帕、皮筋等 教学过程:
一、手拿一手偶以故事形式导入课程(可现场编辑)
二、欣赏激起学生欲望:
1.展示各种木偶样式 2.和部分学生表演对白 3.分析手偶结构表演规律 4.让它动起来和学生“直接”交流。尽可能多地搜集一些木偶戏的资料,如图片、实物、光等,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来丰富教学情景,在课堂教学时采用让学生边看边说、边演边评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而对木偶形象及木偶戏有深入、直观的感受
三、自制一个简单的提线木偶,让它引领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电视上见到的木偶戏。
四、评价活动: 1.交流、欣赏 2.自评互评相结合,让学生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反思:
第二篇:冀教版小学美术第二册全教案
1、画纸传传传
2、彩色的圆形
3、彩旗飘飘
4、彩蛋拍卖会
5、图形剪拼
6、大鱼和小鱼
7、春天在哪里
8、数字、拼音字母变化多
9、圈圈乐园
10、大嘴巴
11、小兔的奇遇
12、小兜肚
13、泥捏餐具
14、从家到学校
15、大家一起真快乐
16、小吊饰
17、神奇的大树
18、我们看木偶戏
1、画纸传传传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集体创作课,用我的智慧加上你的智慧,一起创作出一幅有趣的作品。
区别于旧教材第一课安排欣赏•评述的做法,更有利于学生从假期的思维方式向学习状态的转换。
在这节课中,绘画的内容是极其偶然出现的,所以画什么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新学期伊始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构建更融洽、更和谐的精神环境。设计思路:
可以自由结组,也可以有教师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绘画的接力跑。可以几个人共同创作一幅大画,也可以几张小的作品传着画。总之给予学生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放心大胆的进行自由创作。教师在这里只扮演一个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的组织者的角色。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体会合作交流的乐趣。
认知领域:学习其他同学的划线、涂色的方法。
能力领域:能够在现有形的基础上,发挥自己想想继续创作。教学准备:
素描纸若干(一部分整张的、一部分裁成小张的)教学过程:
一、激趣结组
好久不见了,一起画一张画好吗? 自由结组。
二、提出要求
由于休息了一段时间,学生对课堂创作要求有些生疏了,所以要求要尽可能的具体一些。如:保持安静,尽可能不打扰别人。
尊重创作,不批评别人的作品。大胆添画,使作品变得更有趣。
三、集体创作
小组内自己决定时使用大纸还是小纸,派代表找老师领纸。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集体创作。
四、展评交流
把学生作品贴在教室里进行集体交流。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请一些同学谈谈自己的创作想法。
2、彩色的圆形 教学目标:
1、认识圆形,了解其特点,学会区分;
2、会画圆形,在圆形中画出彩色的故事内容、物象或图案;
3、学会用彩色的圆形制作陀螺;
4、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主能力、审美能力、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品格,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学重点、难点:
认识、画出圆形并对其涂画装饰,制成陀螺。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特意给你们请来了一位特殊的朋友。瞧,它来了!(课件动画展示:一个拟人化的光盘形象,光盘做它的大脑袋,极负夸张的面部表情显示着苦恼,愁眉苦脸的样子。)教师问:“光盘使者,您这是怎么了,一幅愁眉不展的样子?”“唉!本来今天能和小朋友们在一起我非常高兴,但是VCD不要我了,内容单调,颜色也不漂亮。我可怎么办呢?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我吗?”
课件展示完后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光盘使者(光盘)的形状(圆形),有什么特点(中间有一圆孔),在纸上画一画。由此引出课题“圆形”。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会有如下方面:
1、为光盘穿上漂亮的服装;
2、让光盘变得多彩。师:在圆形上用多彩的颜色画出精彩丰富的内容作为光盘的衣服进行装饰才是漂亮的。引出课题“彩色的圆形”。
二、启发思维,绘画创作
1、请学生用形象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在圆形上画些什么内容最漂亮)。
2、学生绘画创作。教师巡回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动手制作,评价交流。让学生把设计的彩色的圆形剪下来,以小组形式进行展示,让学生互评,取长补短。
三、制作陀螺
1、演示制作陀螺的过程(通过动画把“陀螺”的制作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制作过程一目了然。)
2、学生制作
让学生充分自立、自主,利用他们手中废旧光盘、铅笔、橡皮泥动手制作陀螺。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找准圆形的中心用铅笔扎下去。
四、学生自由交流、评价。
通过“陀螺转转转”的展示会形式使学生的陀螺作品形成规模,转起来,学生互相交流、评价。对做得有个性的作品发给“戏剧小脸谱”奖品以示鼓励。
3、彩旗飘飘 教材分析:
本课是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手工制作课。通过彩旗这种常见的物品,对学生进行了与色的综合训练,使学生对已学过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和涂画训练有进一步的认识。教师侧重引导学生从形的组合和色彩的变化上去表现各种各样的彩旗,使学生懂得用不同的基本形状能够组合成新的形状。并在其中学会由随意性的色彩搭配,到有意识的色彩搭配。教学目标:
1、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进行拼摆,组合成不同的彩旗形状。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搭配,做出不同效果的彩旗。
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学流程:
一、美丽的旗
l、录像画面一:生活中有彩旗的地方。
引导学生讨论:节日的广场、单位的门厅上、学校联欢的场所(教室与操场)、新年的街道都有彩旗。(使学生意识到:彩旗具有渲染气氛的作用,使气氛变得更加喜庆、热烈。)
2、录像画面二:各国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国旗。
讨论:内容丰富,有寓意,是国家的象征。(不作为重点,仅供学生欣赏、参考。)
3、小结:彩旗的作用很大,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二、探索旗的组合
l、请学生把桌子上的方、圆、三角形状的彩纸任意组合,粘贴。形成不同形状的彩旗。
2、教师:能不能回答你制作的彩旗是由哪几种形状组成的?(让学生知道,不同的形状进行组合可以获得更复杂的形状。)自评:请学生用现成的基本形去拼摆,会获得新的形状。低年级的学生空间感不强,习惯表达平面的形状,通过这次练习使学生对形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三、制作多彩的旗
1、请学生自己搭配颜色,认为怎样漂亮,就怎样搭配。
2、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展示有风格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选用不同颜色进行搭配会获得不同效果,或大方或庄严或活泼或热烈。
自评:低年级学生并不具备有关颜色的基本知识,只凭自己的直观感受和主观爱好去搭配,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一些色彩知识。
四、欢乐的旗
l、把学生制作的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彩旗连在一起,挂在教室里。(气氛一下子变得欢快起来,学生会被这种气氛所感染,绽放出最开心的笑脸,心中涌动着一种强烈的成功之感。)
2、教师:同学们,每个学生都是那样心灵手巧,只要努力去做,一定会成功。
3、教师:同学们,让我们边歌边舞,一起庆祝我们的劳动成果吧!(放起音乐和学生在彩旗飘飘的教室里一起唱歌跳舞,使气氛达到高潮。)
4、《彩蛋拍卖会》彩蛋拍卖会 教材分析:
本课是让学生利用蛋壳来进行设计和表现。蛋壳彩绘是许多国家和民族都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俄罗斯、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蛋壳彩绘更是成为了一些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对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深刻的影响。本课采用拍卖会的形式来呈现,目的主要是增加学生的兴趣,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作品展示形式。学生做完作品后,通过开展拍卖会的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学生作业的质量。教学目标:
1.能够大胆地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练习,激发学生对装饰色彩的审美感受。2.能够进行积极、健康的交流活动,表现出热爱生活的品质。3.欣赏彩色蛋壳的艺术美。教学重点: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2、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
3、学会欣赏别人作品中的闪光点。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年龄小,手的控制力较弱,容易将蛋壳弄破。教具准备:
选用教具为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相结合。学生自备鸡蛋、彩笔、油画棒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画画吗?
生:喜欢,特别喜欢(肯定有力且异口同声地回答)。师:既然你们都那么喜欢画画,那你们画在什么地方呢? 生:一般画在纸上。
师:对。那你们再想一想,画除了可以画在纸上,还可以画在哪里?(学生都兴奋地举起手来)生1:还可以画在地上。生2:还可以画在墙上。生3:还可以画在水果上。
师:你们说的都很对。下面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看看这画都是画在哪里的?(出示电脑图片一壁画)(聚精会神地看)生:是画在墙上的。
师:大家观察的都很仔细。我们一般把画在墙上或雕刻在墙上的艺术作品称为壁画。中国最有名的壁画是—敦煌壁画(欣赏图片),谁能描述一下这幅作品当时的场景呢? 生1:他们在庆祝节日,有的在演奏、有的在跳舞、还有的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生2:他们都很高兴,每个人都在笑着。
师:说的好。作者把当时欢庆的场面以及自己高兴的心情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在西方最有名的壁画是—埃及壁画(欣赏图片),谁能描述一下这幅作品当时的情景? 生:画中有三个人,其中一个人穿着漂亮的衣服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另外两个人好像在给他端吃的。
师:很好。这幅画描绘的是侍者在侍奉国王的情景,画中从国王的服饰及侍者对他的敬畏中我们就能感觉到他的地位与威严。国王身后的墙上有一些图形,你们能看出是什么吗? 生1:有人的形状,好像还有碗、筷子和其他的形状。(不确定的表情)生2:不知道,看不出来(皱着眉头连连摇头儿)
师:还是我来告诉你们吧!因为当时文字还没有产生,人们就用画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想法,这是他们之间沟通最好的方式。生:呀原来是这样啊!(恍然大悟)
师:我们再来看几张图片,看看这些画又是画在哪里的?(出示电脑图片——彩陶)生:画在罐子上的。(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对。我们--般把绘制在陶器上的作品称为——彩陶。那这些呢?(出示电脑图片——鼻烟壶)
生:画在小瓶子上的。(得意地说)
师:直接画在瓶子外侧吗?(用疑问的目光注视着学生)生:是啊。(肯定地回答)
师:哈哈,这回你们错了!这是我们国家最有名的工艺品叫鼻烟壶,很多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都非常喜欢这种艺术品,常以高价买走它,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这么值钱吗? 生:不知道。
师:因为它的制作工艺非常难„„(停顿,环视四周,看学生专著的神情)它是用一种特殊的绘画工具从瓶口伸进去,直接画在瓶子内壁上的,因此需要制作者很深地绘画功底。生:哇!太神奇了!(学生惊叹不已)
二、新授
师:今天,大家通过学习,增长了很多的见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幅作品都是作者用“心”去画的,里面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我们再来欣赏几张图片,看看这些画又是画在哪里的?(出示电脑图片——蛋壳画)生:画在蛋壳上的。(兴奋,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没想到小小的--枚蛋壳上能画出这么多形态各异的作品。我也忍不住做了一个,你们想看看吗?
生:想!(迫不及待)(老师出示画好的彩蛋)
生:哇!真漂亮啊!(兴奋地手舞足蹈)师: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作的呢? 生1:先用勾边笔勾出轮廓,再涂色。生2:也可以用彩笔直接画在上面。(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
师:大家说的制作方法都很正确。你们想不想自己也亲手做一个蛋壳宝宝,赋予它生命呢? 生:想!(兴奋、激动、异口同声)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师:希望大家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鸡蛋的安全,不可直接放在桌子上,以免滚落到地上。(边巡视边嘱咐)师:大家看。(老师托起一位同学做的作品向大家展示),这位同学的蛋壳宝宝真有趣,还给它粘贴了纸做的头发呢。(边说边指这个地方)真漂亮呀!(稍作停顿)其他同学也可以发挥我们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出更有趣的蛋壳宝宝吧!(由此激发其他学生的创作灵感)(学生制作老师巡视辅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师:好,我看大家都做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都静下来,谁来介绍介绍自己的蛋壳宝宝呀。哪位同学先来呢?
(老师说完后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有的还站起来,想要介绍自己的成果)
生1:春天来了,我画了很多的树和鲜花,还有很多小朋友在大自然中玩耍,小鸟飞来还为他们唱歌呢!师:你真是个热爱大自然的好孩子。
生2:我画的是海底世界,有很多漂亮的小鱼穿梭在水草间,海底还有很多五颜六色的彩石和贝壳,最漂亮的是还有--条很美很美的“美人鱼”。(学生自豪地举着作品,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只不过“美人鱼”的头被画成了男孩子的头)
师:真是太神奇了,不过我们需要给他改一下名字,叫他“美男鱼”吧!(哈„„孩子们开心地笑了)太有创意啦!(其他学生展示,大家的作品都各有特色)
师:看来大家都做完了,而且对自己的作品都很满意。下面我们来开一个小型的拍卖会,看看你的作品会被谁以高价买走,你们说好吗? 生:好!(兴奋着大声回答)
师:但我还有个条件,出高价买走彩蛋的同学要说出它的优点。
生:可以。(迫不及待地说)
(老师把学生作品全部摆在讲台上,选出一名拍卖师,一名展示员,拍卖正式开始啦)(展示员出示一枚彩蛋)生1:1.2元。生2:2.5元。生3:3.1元。(台下没了声响)
拍卖师:还有叫的吗?(提醒大家)3.1元一次,3.1元两次,3.1元三次,成交!(一锤定音)
师:好,你能说说喜欢它的原因吗?
生:我喜欢它的颜色,搭配的很漂亮,在这些彩蛋中最醒目。师:说的好。(拍卖继续进行)(展示员出示另一枚彩蛋)生1:1.5元。生2:5元。生3:20元。生4:30元。(毫不示弱地样子)(教室里又一次安静了下来)拍卖师:30元一次,30元两次,(没等说完--个声音突然响起)生5:40元。(得意的表情甚是可爱)(稍等片刻后)
拍卖师:40元一次,40元两次,40元三次,成交!(一锤定音)(不等我问,他就抢着发言)
生5:我喜欢它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做这枚彩蛋的同学今天画的最认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表情如此的认真)
(我被感动地说不出话来,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拍卖仍在进行)
(展示员又出示一枚彩蛋)生1:10元。生2:20元。生1:30元。(毫不示弱)生2:40元。(仍不放弃)
(气氛很是紧张,竞争在两人之间激烈展开)生1:(停顿片刻)80元(让人意想不到的数字)拍卖师:(表情有些激动)80元一次,80元两次,80元三次,成交!(轻轻地松了口气)师:(问生1)你为什么会出这么高的价钱呢?
生1:因为他画的很仔细,很精致,象工艺品一样,我想把它拿回去摆在家里。师:(转问生2)你为什么不继续和他竞争下去呢? 生2:我看他真的很喜欢,就不和他争了。(我又一次被感动了)
五、教学小结
师:今天我们的收获太大了,我们不仅收获了成功,还收获了喜悦,我们用心赋予了蛋壳新的生命,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异口同声地说)
师:老师也为你们高兴,这充分展示了我们的创造力。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学会了蛋壳画的制作方法,我看到了大家制作过程中的投入和兴奋,也看到了大家制作成功后的喜悦和欢笑,我一次次被你们感动着,你们的成功与成长给了老师最大的安慰。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象今天一样互敬、互赏、互爱。教学反思:
在美术教学中我一直在用直观、有趣味的事物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今天这节美术课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彩蛋的制作方法,而且还让他们了解了很多书中没有的知识,如壁画、彩陶、鼻烟壶,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眼界,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美术课其实不只是单讲美术,而是传播一种文化,让孩子们的视野不再狭小,真正地用心去画、去感受。在学生进行作品交流的过程中,有个孩子把“美人鱼”画成了男孩的头,我灵机一动给它起名为“美男鱼”,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不会使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错误上,从而拓宽他们的想象力。在教学设计中我有意安排了一个环节:在拍卖成交后,让出价高的孩子说出为什么拍下这个作品并说明原因,其目的就是让他们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由此来提高自己的水平,没想到的是他们的表现一次次的把我感动了,这是我在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我相信他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也会有所收获的。
5、图形剪拼
一、图形剪拼教学目标
1.平面构成设计的基础知识,图形拼摆使学生初步理解基本形图形拼摆的概念、构成,以及基本形在平面构成设计中的意义。运用形象与空间关系的规律,设计出新颖的图形拼摆图案。
2.学习用分割、组合的方法获得基本形,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巧妙组合、色彩搭配,图形拼摆完成简单的平面构成设计。培养、锻炼学生的组合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3.通过动手拼摆、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分解构成的原理,增强设计意识,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探索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平面构成已发展成为现代造型设计教学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平面构成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印染、时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商业美术设计等领域中被广泛运用。本课的编写目的就是向学生介绍浅显的平面构成的知识,并作简单的练习。
平面构成是一种理性的造型行为,是将两个以上的基本形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解并重新组合成新的单元,赋予视觉化的形态美感。扩大传统抽象图案和几何图案的表现领域,大大丰富了装饰图案的图像和表现手段。
教材将“基本形的变化与排列”,“基本形的重复构成”,“平面形态的分解构成”等三项内容作为平面构成的基础知识,以“图形拼摆”的游戏形式简单地介绍给学生,并与生活相联系。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较早地对现代设计有所接触,并通过构成方法的练习, 初步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建立学生对形态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观念,并且通过研究构成的形态及构成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
“基本形的变化与排列” 和“基本形的重复构成”让学生了解基本形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单位元素。图形是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基本形用相加合成或相减分割的方法获得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又可以构成更大的基本形。基本形的变化是极其丰富的,教材运用并列、对称、平移、重叠等方式组合成不同的新形象,图片充分体现了视觉上理性、明朗的美感。“基本形的分解构成”这一课时中,“分解”是对原始关系的解脱和破坏;“构成”则是对新关系的建立与创造。可加深学生对视觉元素、空间的整体关系与构成方法的认识,培养对形态的基本感受和创造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自由、大胆、巧妙地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组合,运用接触、覆盖、透叠、分离、等变化方法构成各个不同的基本形。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难点:掌握基本形的构成方式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创新;“正形”与“负形”的相互转化这一平面构成形态的创造与表现的基本手段。●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水彩笔,画纸,尺子,各种基本图形的硬纸片学具(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圆形等)
教师:课件,平面构成作品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请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圆形等。学生边说,老师边画出来,或用课件展示。
让学生在彩色纸上画出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并用剪刀剪下。(提示:将各色彩纸叠在一起来剪,可以一下子得到很多相同的图形。)
圆形、方形、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它们能组成许多不同的形状。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个人)把剪下的图形随意组合成一幅画。
学生上台演示。揭示课题:《图形拼摆》。
2.引导欣赏,拼摆游戏。
(1)欣赏作品及生活中有基本形排列的画面图片。(如:花布、拼花地板、地砖等。)
(2)基本形通过排列可以构成各种图形,说说在生活中见到过的实例。(提示:各国的国旗、商标、奥运会五环标志等。)
(3)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把剪好的图形进行随意的拼摆游戏。
在拼摆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基本形组成的许多奇妙的图形。
3.联系生活,激发创意。
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而成,请大家想一想,找一找,都有哪些?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在回答时最好能具体说出物体的哪个部分像哪种图形。(提示:如房子的房顶像三角形,房门像方形;乒乓球拍像圆形和方形组成。)
4.传授方法,创作表现。
(1)引导学生拼摆出两个基本形所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平面构成中基本形与基本形相遇时出现的接触、覆盖、透叠、分离、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情况。)
(2)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构成中的“形”与“地”的关系,提供创作的建议。
(3)鼓励学生还可以用彩色笔随意画出一些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而成的画面,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
(4)提出作业要求:
①用基本原形进行有趣的变化,将获得的基本形画在作业纸上,并涂上漂亮的颜色。要求:形象新颖、绘制工整。
②用彩纸剪贴的方法,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成生活中的物体,(或者将多个相同的基本形通过组合成不同的图形,)创作出一幅漂亮的画面。
③利用形与地的关系构成新颖图形。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让大家猜猜看表现的是什么主题。互评作业。
(2)选出优秀作业,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点、线、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学生课外的研究拓展活动:寻找并收集生活中有关基本形组合构成的商标或图形实例。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胶水,彩纸,七巧板学具(玩具)
(教师)七巧板教具,范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1.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大家玩过七巧板吗?谁能用七巧板拼摆一个图形?教师出示七巧板的课件并演示。学生拼摆,讨论。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19世纪初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迅速传播,被称为“东方魔板”„„
(简单地介绍七巧板的来历,激发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文化探究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小结:将一个基本形剪切(分解)成几个形状后,可以重新拼成多种图形。七巧板就是利用了分解构成的这个原理。
2.欣赏激趣,启发思维。
(1)展示一张平面构成图形,提问此图是怎样制作的?
(2)教师演示“分解”与“构成”的方法。
①出示圆形,将它沿直径分割成两个半圆,再将分割成的两个半圆在演示板上作各种不同的组合,并把每次组合成的新图形画在黑板上。
(也可以选择长方形作为“母体”进行分解三次,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形态。)
分解法:对称分解,十字分解,整形分解。
②请学生练习变换构成的方法:分离、翻转、错位、连接
组合法:分离式,左右置换式,同向式,相接式,万字式,口字式,十字式,嵌入式等。
小结:将基本形加以分割并重新组合,可获得众多的图形。
3.巩固新知,启发创造。
(1)象形物品的分解构成:
展示两幅范画(熊猫和热带鱼),让学生分辨原始“母体”的形态,以及分解的次数。
(2)抽象几何的分解构成:
展示两幅范画(方和圆),让学生分辨原始“母体”的形态,以及分解的次数。
(示范作品详见相关资料)
4.作业练习,拼摆创作。
(1)作业要求。
①分解次数不宜过多;
②构成时不得重叠或舍弃;
③作品可随心所欲地创造,但必须创新。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强调学生在切割纸张时注意安全!)
5.作业欣赏,评价深化。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2)选出代表性的同学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创作过程,谈构想。
(3)小结本节课内容。
●方案二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或水彩笔,纸张,剪刀,胶水,尺子等常用作画工具
(教师)演示教具:基本原形图例,各种不同的基本形挂图,教师范作
教学过程
1.游戏与揭题。
(1)出示一些基本形,(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请几个学生组合拼摆出有趣的图形。
(提示:可将几个图形的背后贴上小磁铁,在磁性黑板上拼摆。或用象棋和围棋子进行拼摆。)
(2)揭题。设计师们把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称为基本形。基本形通过排列和组合后可以构成各种图形和有趣的画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几个基本形拼摆成平面构成的知识。
(3)板书课题:《图形拼摆》。
(4)欣赏教材中的图片。
2.欣赏与评述。
(1)出示一组图形
(2)找一找它们的共同点:由基本形变化而来。
(3)请学生谈谈第一印象:美观、醒目、简洁、色彩、形状„„
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类似的图形吗?
(提示:教师可以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商标图案,作为学具。)
3.启发与尝试。
(1)选几个同类的基本形进行拼摆,看一看能构成怎样的图形。鼓励学生尽量多地进行拼摆尝试。
(2)选两种不同的基本形若干个进行拼摆尝试。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并说一说设计的方法、思路。展开讨论:这些图形有什么含义,可以装饰在哪里?
4.谈话和分析。
(1)分析、探究:教师进行示范,找一找有什么规律吗?
引导得出一些基本形构成的方法:接触、重叠、分离„„(详见相关资料)
(2)巩固提高再欣赏:欣赏优秀的基本形平面构成作品。
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著名标志、精美图形,就是巧妙地运用这些构成方法设计的。
(3)还有其他构成的规律和方法吗?(发散、分割、综合„„)
5.创作与指导。
(1)你能用基本形拼贴出美丽、新颖的图形吗?
(制作3个,根据具体掌握情况可多练习。可以用绘画和剪贴的形式,视学生准备的学具而定。)
(2)鼓励积极思考、操作细致、大胆创新的同学。
(3)在创作过程中学习利用形与地的关系。
6.展示反馈,评价小结。
展示优秀作品,评选最佳设计、最佳图形构成作品。
(1)学生相互交流设计的感受。
(2)小组评、集体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7.提供主题,拓展思路。
(1)教师课堂小结: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表达出自己心中的美感来。
(2)收集各种基本形组合或拼摆的图案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的作画工具
(教师)七巧板玩具,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构成中基本形的排列与组合,我们通过对许多基本形的组合创造了具有美感的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基本形进行分解与再构成的创作练习。
(1)展示范画(熊猫)——圆的分解构成,观察后说说这张画是由怎样的一个基本形分解而成的?
(2)师生互动,拼摆图形。
2.拼摆七巧板。
(1)大家玩过七巧板吗?谁能用七巧板拼摆一个图形?教师出示七巧板的课件及图形,进行拼摆演示。
七巧板是中国著名的拼图游戏玩具之一。设计科学,构思巧妙,变化无穷,能活跃形象思维,特别是通过拼摆能启发我们少年儿童的智慧,所以深受欢迎„„
(简单地介绍七巧板,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制作七巧板:将一个正方形切割分解成7块。(如教材所示)
(3)拼摆七巧板:出示一幅七巧板构成的图形,请学生用自己做的七巧板拼摆出来,比一比谁拼得快。
小结:将一个基本形剪切(分解)成几个形状后,可以重新拼成多种图形。七巧板就是利用了分解构成的这个原理。
3.互动演练,激发创意
(1)出示一张方形图纸。(基本形)
(2)分解基本形。(3次)
(3)组合成新形态。
(4)变换构成方法。
展示后,启发学生了解构成的几种方法:分离、错位、连接等,让学生观察后找出以上在组合中相应的部分。相同的剪法可以拼出不同的图形。
小结:任何一个基本形,我们都可以视作为“母体”,进行分解组合,创造新的形态。从母体中被切挖出的部分,我们叫它“正形”,切挖后的空白部分,我们叫它“负形”,正形和负形之间就构成了“形”与“地”的关系。
4.欣赏作品,创作练习。
(1)欣赏平面构成作品,引发讨论。
(2)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交流展评。
(1)学生展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并作讲解。
(2)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分析指导。
6.小结拓展。
(1)小结本课,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7、春天在哪里
课的类型:综合·探索 教材分析: 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桃红柳绿,麦苗饱吸着春天的阳光雨露,茁壮的成长。蜜蜂忙着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春天里,小朋友可以尽情欢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画出对春天的感受。
本课教材由“欣赏春天”和“描绘春天”两个学习内容组成,它是结合了欣赏、表现两方面内容的综合探索课。目的是让学生爱春天,使他们的多种能力得到发展。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把自己对春天的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并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加以表现。教学重点:
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教学难点:
学生在绘画时能采用喜欢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生:喜欢)找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春天。
二、找春天
师:现在春天已经来了,他和小朋友一样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它藏起来了,正等着我们小朋友去寻找呢!小朋友,你们想到哪儿去找春天?
(引导儿童讨论,自主选择,决定参观的路线和计划,自由结合分组。)学生讨论后决定先到田野去寻找。再在身边找。
师:今天我和小朋友先到田野里寻找春天,小朋友要仔细观察,你们可以用眼睛看,也可以用耳朵听„„。(放录像)
师:田野里的春天这么美丽,在我们身边也有春天你能找到吗? 生1:我们换上了春装,像小鸟换上了新的羽毛。生2:天气变暖了,暖气停了。
生3:我们可以到郊外放风筝„„ 师:(小结)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春天这么好,谁愿意来夸夸春天呢?采用多种形式:儿歌、诗歌、图片等(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关于春天的资料参与全班交流)。
三、作品欣赏
师:春天的感觉真好,那么美丽!有人是这样表现的„„(出示作品学生欣赏,感受别人在表现春天时采用的方法。)
师:说说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生1:我喜欢第一幅画,因为这位小朋友用彩纸剪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出了许多美丽的花。生2:我喜欢《春天来了》这幅画,小朋友在田野里玩的多高兴呀!我也想和他们一起玩。师:让我们也试着表现春天的样子。
四、学生创作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五、作业评价
每个小朋友找个同伴先自评再互评。(可采用写评语的方式)老师做好鼓励者的角色,让学生充分体验创造的快乐。
六、小结
同学们表现的春天这么多姿多彩,看,把小燕子都吸引来了,(伴随着《小燕子》音乐下课。)
8、数字、拼音字母变化多 教材分析
美术课是最能培养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本课以学生熟悉的数字和拼音字母为想象的载体,联想到生活中已有的与此类似的事物,或想象用数字和拼音字母设计未有的事物。类似联想,接近联想运用较多一些。
另外,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也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在学生熟悉的数字、字母外形上做一些装饰或修饰,就变成另外一种形象,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趣的一件事,也是颇感自豪的事情,恰恰是这种兴趣,让学生在愉快地学习中掌握一种绘画方法。教学目标:
1. 通过联想,把感兴趣的数字或拼音字母变成有趣的画。2. 在教师的启发下,使学生的联想能力有所提高。
3. 在对数字或拼音字母进行联想、设计的过程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一、导入
1、同学们,在语文、数学课上我们学会了拼音和数字,除了书本上能见到数字和拼音字母外,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用到数字和拼音字母,找一找,想一想,看谁还知道更多。(生:钟表上有数字,挂历、电话、电脑上有数字和拼音字母,文具上、衣服上,做广播操的时候„„,)
有了数字和拼音字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快乐。今天,和我们一样快乐的数字和拼音字母还有另外一个愿望——希望通过同学们的奇思妙想,把自己装扮得更可爱、更美丽,走到大家的画纸上,变成一幅有趣的画。小朋友们愿意帮它们实现愿望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数字、拼音字母变化多》。
二、欣赏拼音数字变化作品
师:大家快看这些拼音数字变成了什么,认真看,想一想,它们还能变成什么?(在欣赏中启发学生展开联想)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把自己喜欢的拼音、数字变成一幅画或变成新颖有趣的新形象。
四、学生作品展示,自评、互评。
五、小结。
同学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都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你们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让我们来吹呼一下——“耶——”(手势“V”),看我们的手势像什么字母?(V)再动一动身体,你发现了吗?身体也可以表现字母和数字,想一想,或者和同伴商量一下怎样组合,下课后,我们到操场做一做。
9、圈圈乐园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纸材种类很多,可以进行多种造型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能较大程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创造的需要。因此,在教材中,按照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安排了一系列的练习和纸工相关的课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把握不同练习的训练重点。
本课是在学生基本了解了纸材特性,了解和掌握了剪、折、卷等基本造型方法后进行的练习。教师要在本课中对造型方面给予一定的指导。通过本课的练习提高学生对纸材应用的能力,锻炼手部肌肉群的发展,提高学生手的精细制作能力。
本课内容以“圈”为媒介为学生提供了两种创作形式。利用多个大小不同的纸圈组合拼摆,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的新形象;在纸圈内粘贴上一个形象,使它成为一个会滚动的玩具。这些创作形式丰富、有趣,会变、能玩,很好地将美术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
1.感受圆形,在造型活动中触发学生对事物的感受、分析、概括能力。
2.进行纸工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手的精细制作能力。3.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体验造型活动带来的乐趣。
一、快乐的休验,用纸条制作圆形
1、回忆身边的圆形,引出今天我们就要用纸条来制作圆形的事物。
2、演示纸条变圆形
3、学生尝试
师:现在我们的圆形做好了,五颜六色的,老师还可以把一张纸条进行变化,两种螺旋的制作),如果把刚才制作的两个圆形组合在一起就能变成装饰的圆形。我们还可以通过拉、捏使这个圆形改变形状。有趣吗?
学生们欣赏老师的演示,兴趣很高,一个个脸上部是开心、喜悦的表情。
二、到圈圈乐园作客
我们现在就出发,看看圈圈乐园有哪些有趣的东西。
(播放课件动画,三种纸圈的形成,和各种圈圈形象。学生依次说出纸条形象,蝴蝶、瓢虫、松鼠、小娃娃等。)
三、分析圈圈作品的制作方法
师:为什么这些纸圈组合成的形象,我们一看就知道是蝴蝶、瓢虫、松鼠呢? 生:因为这些圈圈做的很象真的东西。
师:同学说的很好,就是因为象真实的事物,所以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什么。师: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生活中真实的这些形象,看看是怎样用圆形的圈圈表现这些形象的。
(多媒体出示纸圈形象和真实形象的对比图片。)
师:我们发现,用圈圈制作的形象抓住了生活中真实的形象的特点,也就是大的外形,而省略了不重要的部分,比如四肢、变化了花纹,所以我们才会感觉很象。看来认真观察真的很重要。如果我们不了解生活中事物的样子,我们也做不出生动的作品的。
三、设计自己喜欢的圈圈形象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圆形的事物,现在我们就一起去找找吧,看看我们能不能抓住它们的大形,用纸圈把它们表现出来?(欣赏多媒休课件,生活中的圆形形象。)
师:你能不能根据刚才看到的形象,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用笔画一画它的图形呢?也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形象,想一想能不能根据你的设计用纸条制作出来呢? 学生画。教师把优秀作品和有问题的作品展示讲评。
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设计来制作我们班的圈圈乐园,老师看很多同学都着急了,现在我们就开始吧!
四、学生制作圈圈作品,教师辅导。
师:同学们看这只小鸟(把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外形简单而有趣,圆形的头和身体,把圆形的眼睛和头连接的很巧妙,鸟的翅膀也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同学们在制作的时候多动脑筋,设计出有自己风格的圈圈作品。
师:同学们在制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胶水的使用,尽量少用,以免弄脏衣服和书桌,还要注意把剪掉的纸屑及时放在书桌旁边的垃圾袋里,保持教室环境卫生。
五、展示学生的圈圈作品。(教师把学生制作好的圈圈作品粘贴到黑板上的圈圈乐园里)师:同学们看,我们的圈圈乐园多美呀,有可爱的动物有鲜艳的花朵,还有各种生活中的物品。现在谁愿意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件作品,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我们的圈圈乐园有很多精彩的作品,现在同学们向小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是怎么制作的。让同学分享你的快乐。(学生小组交流。)
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到圈圈乐园去作了客,还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圈圈作品,希望同学们今后多观察生活,你会发现,我们身边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可以成为我们制作的好参考。
10、大嘴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折和粘的方法制作出“大嘴巴”的基本形。
2、学会把握剪贴装饰的基本要求。
情感目标:
1、通过有趣的美术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和整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剪贴、装饰“大嘴巴”
教学难点:
有创新地对“大嘴巴”进行装饰。
课程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制作好的“大嘴巴”若干,磁带录音机。
学具准备:
剪刀、胶水、各色蜡光纸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折纸玩具,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大嘴巴”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制作结束后,设计学生的展示活动,把学生自评与互评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导入新课(4分)教师与手中的“大嘴巴”进行对话导入,学生倾听教师与“大嘴巴”的对话,欣赏教师制作的“大嘴巴”。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对话”形式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并激发起学习兴趣,二、学习新课
1、探究(4分)展示几个制作好的大嘴巴,分发给每个小组。学生欣赏这些作品,对分发到小组的“大嘴巴”进行研究。说一说这些作品是怎样做的。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嘴巴”的制作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2、制作(5分)放两首儿童歌曲,学生在这两首歌曲的时间内完成“大嘴巴”的基本形——即“东西南北”的折叠。
设计意图:通过限时完成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为下一步装饰打好基础。
3、谈话(4分)提问:你打算怎样装饰“大嘴巴”,学生谈谈自己的打算
设计意图:在谈话的过程中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三、学生作业(15分)
1、提出作业要求
学生对前面折好的“大嘴巴”基本形进行设计、装饰。即可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进行。
2、学生作业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并在作业过程中放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两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不同对待,面向全体,通过放音乐使较长的作业时间不至使学生感到疲劳、枯燥。
四、评价
学生自愿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欣赏。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同时在欣赏别人的作品的过程认识自身不足。
五、小结
1、清理卫生(1.5分)
2、小结(0.5分)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多方面对学生活动过程进行评价。11、11小兔的奇遇 教材分析
《小兔的奇遇》属于绘画创作课,是一幅想象画,所以本节课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作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等。
2、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小动物,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给学生应对现实生活中突发事件的方法。重点、难点:
拓宽学生的思路,加强趣味性,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把想象的内容加以整理,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引出本课的主人公——小兔子。
二、讲解
播放小兔子的录像片。学生总结兔子的特征。
找学生戴小兔子的头饰边唱儿歌边表演小兔子,并让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自由表演小兔子的各种动作和特点。
三、练习
引导学生把心中的小兔子快速的画下来,然后要求给小兔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四、学生创作
1、教师创设情境并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如果你是小兔子,你想学什么本领?会去哪里学本领?在学本领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当遇到危险怎样解决?也许还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且把小组内编的故事分角色表演出来,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表演进行相应的评价,适时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结合现实生活,教给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
2、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情节表现在绘画作品当中。教师加以辅导。
五、展评
师生共同将作品展示,(利用实况投影),相互交流,将优秀的作品展示,并让作者讲述故事情节,请同学们提出优缺点,不断完善作品。并且为自己的画起名。课后总结
这是一节绘画课,而且要强调学生的想象。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充分利用了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本课的学习既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又充满了浪漫的童话色彩,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好的调动,不仅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12、小兜肚 教学目标:
1.能用画或贴的方法设计一件漂亮的小兜肚。
2.了解兜肚是我们民族传统的贴身服饰,种类多,不同地域有不同的特点,寄寓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3.在观赏、设计兜肚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教学重难点:兜肚的外形、图案设计;小兜肚寓意的理解。教具:
《小兜肚》课件、实物小兜肚。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东西,(出示小兜肚实物)大家喜欢吗? 生:喜欢!
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猪八戒、小孩、哪吒。师:对,穿的衣服叫“兜肚”,平时我们都叫做“小肚兜”或“小兜兜”。它是我们中国古代儿童的贴身服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兜肚》(展示课题)(出示目标)。
二、讲授新课
(一)认识小兜肚的好处,理解小兜肚的寓意:
师:老师也准备了几件小兜肚,大家看看(出示实物兜肚),大家想一想,大人为什么要给小孩子带兜肚呢?它能有什么好处? 生1:穿着兜肚好看呗!生2:夏天穿着它凉快呀!生3:怕小孩拉肚子。
生4:夏天天气热,小孩光着身子,大人怕小孩的肚子着凉了!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好!师:仔细看!(出示福字兜肚)大人为什么在小孩兜肚上绣福字呢? 生:希望孩子有福。生2:希望孩子幸福!
师:说的真好!绣个福字是希望小朋友一生幸福、年年有福。师:(出示老虎图案兜肚)那绣个老虎有什么意义? 生:把别的动物吓走,不敢伤害孩子。生:希望孩子像老虎一样勇敢。生:希望孩子像老虎一样健壮。
师:好极了,就是寄托着大人对孩子的美好祝福!(二)领悟小兜肚的组成及制作方法: 师:(出示实物兜肚)这是兜肚的外形。
接着介绍演示兜肚的贴边、花纹(图案)带子,在交流中让学生掌握兜肚的组成。
三、设计别致小兜肚(展示哪吒穿着小兜肚的图片)
1、师在黑板示范画,外形、(具体指导画法:想定点,后联线。)
(边讲边画,外形各不相同,可以是正方形,也可以是圆形)贴边、(边各种形状:曲线、弧状等)花纹。(启发联想)
我准备画桃子,希望孩子长寿。你呢? 生:香蕉、西瓜。
师:还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动物、人物。
2、师准备了一些外形、贴边(不同造型)、花纹。让学生上台随意组合。
3、引导欣赏课本26页的学生作品。师:说说你喜欢它的那些部分,为什么? 生自由说。
四、布置作业。
我们赶快动手吧!自己画或剪贴一个小兜肚。巡视辅导。(同班学生之间欣赏)
五、教学小结
师:今天真高兴,我发现我们当中涌现出这么多的设计师!我们回家偷偷地,送给妈妈,给她一个惊喜好吗?祝福妈妈健康!(生齐声:好!)
十三、泥捏餐具(造型?表现)教材分析
《泥捏餐具》这节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活动。
玩泥——一种需要多种感官参与的材料,不存在所谓的正确与错误的操作方法。“当越来越多得很好的泥土变成混凝土覆盖在墙上时,我们有必要赶紧为成长中的孩子们多储存一些泥土”。玩泥的活动将会给儿童提供另一种体验世界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想象和创作现实生活有中的或自己设计的餐具。在玩泥的活动中,学生不怕脏和累。这种非智力因素的锻炼是学生更加珍视自己的艺术创作。学生分析
学生对泥性天生的情感,使他们可以自主的创作出各种作品。面对泥胚,将自己意识中的形态变为立体形态,学生的思维观念上将得到一个新的层次上的转变。教学思路
从情感交流的角度出发,先介绍古代的人用泥制作餐具的原因,再欣赏古代的人 用泥制作的餐具,然后自己尝试用泥制作餐具,最后大家在一起交流创作的经验。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感悟生活、发展想象、磨练意志,使学生的心理、智力、技能等方面均产生很大的变化。
认知领域:立体型的基本认识和制作
能力领域:用手指、手掌、手臂对泥胚进行团、揉、提、切、挖、搓、压、按、挤、捏,促使泥产生形态的变化,还可以尝试使用拍泥板、搓泥条等成型技能。教学准备
古代陶艺作品图片、泥 教学流程
一、教师引导,展开想象 老师:“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一已经有了人类。但是他们没 有碗,无论是吃饭还是喝水,都只能用手。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好不好?” 师生共同模仿用手舀水喝、用手抓东西吃的动作。(体会发明泥捏容器的必要性)老师:“同学们都感到很有趣,但是这种生活很不方便,怎么办呢?” 学生畅所欲言,给古代的人出主意、想办法。(学生出谋划策,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老师:“古代的人和同学们一样聪明,他们发现把土和水混合起来就得到了泥——粘粘的泥,而这种东西可以做成一些餐具,用来装水、食物或其他的一些物品。”
二、欣赏图片,实践操作 老师:“你们想知道古代的人类都做了些什么餐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古代的陶艺作品图片,共同欣赏。
(欣赏活动的安排既有审美价值,又是造型提示。)
老师:“看了这么多精美的餐具,我们不禁为古代的人的智慧感到惊叹。你打 算做一件什么餐具和古代的人比一比呢?”
每个学生发一块泥,自由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一件实用的物品——碗、盆、罐、瓶、壶、杯、盘、刀、叉、勺„„
对于学生使用的团、揉、提、切、挖、搓、压、按、挤、捏等方法,及时表扬,加以鼓励。(通过玩泥,熟悉泥性,尝试造型。)
老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分组进行拍泥板、搓泥条等基本成型技能的示范 能帮助学生制作出更成熟、更完善的作品。学生对新方法充满好奇,大胆尝 试创作出更有新意的作品。
(为学生进一步创作提供了基础。)
三、交流展示,反馈评价
学生完成的作品自己摆放在展示台上,鼓励学生进行多种方法的尝试。(便于比较、交流。)
学生围在展示台前,交换创作感想,相互评价作品。老师:“谁来谈谈你制作的过程和方法?” “谁觉得自己做得特别有趣?”
“谁觉得自己想得特别巧妙?”
“……”
(尽量使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
老师:“古代的人除了用泥制作餐具以外,还制作了许多闻名世界的珍品,秦代的兵马俑就是其中最著名的。现在,秦代的兵马俑从古城西安来到石家庄做客了,它们就住在石家庄市博物馆里,欢迎大家去观看,近距离领略古代泥塑作品的美。”(提供展览信息,拓宽审美渠道。)
14、从家到学校 教材分析:
《从家到学校》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事情,学生对上学的路再熟悉不过了,每天上学 放学,都要来往于这条路上,因此,这个内容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课教学,通过 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上学的路及沿途景物的描绘,让学生充分体验用图画或其他形式表现生活中景象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目标:
1.能使用常见的工具、材料表现从家到学校的路和有特征的景物。
2.鼓励学生在认真观察事物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体验用图画或其他形式表现生活中景象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手偶,边演示边配音:同学们,我是快乐的小鸡jenny,你们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生:愿意,(学生喜欢手偶的形象,激起了学习兴趣)师:(模仿小鸡)那我请你们到我家玩好吗? 生:好!师:(模仿小鸡)你们看看从我家到学校就是这样走„„
课件出示小鸡Jenny从家到学校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路边的景物。(学生情绪激动)
二、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部认识小鸡Jenny的家了,那么怎么才能让jenny也认识你的家呢? 生:我给他带路。生:给他画一张地图。
生:告诉他路边有什么景物。
师:真棒,Jenny给自己的家和学校之间画了一张路线图。(出示路线图)咱们也来画一张路线图怎么样? 生:好,师:这样,Jenny就可以看着图找到你的家了,可是这要怎么画呢?从那入手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书中的学生作品。课件出示学生作品并讲解。师:(总结)拐弯的地方可以用折线,弯弯曲曲的公路可以用弯线,立交桥或天桥可以用螺旋线来表示,我们还可以用线的距离来表现路况,通畅的地方线的距离宽,曲折,狭窄的地方线的距离窄。(老师黑板在黑板上演示)
三、学生作画,老师巡视辅导。
师: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画出一张让人一目了然的路线,让每个同学都能看着图到你的家,现在咱们就用自己的方法来画一张路线图吧!指导学生练习,不过于强调内容的真实性,只要学生在创作练习中把从家到学校的路及一些景物的特征表现出来,富有情趣就达到要求了。
四、展示作品,激励促进
老师帮学生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师:大家来看看XX同学的画,谁来给他提点优点?
五、小结 师:(用手偶配合),同学们,谢谢你们能够把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送给我,我太高兴了,以后我一定会到你们家去做客的,再见!课后总结:本课通过学生对自己熟悉的上学的路及沿途的景物描绘,使学生充分体验用画图和其他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景色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美好情感。
15、大家一起真快乐 教材分析:
本课为一年级新生的教材,基于受教方年龄较小,因此知识目标制定得较低,便于学生完成。现在进行的美术学科课改,目的是尽可能地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用的、感兴趣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学习,培养基本的美术素养。形成有益社会和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放在情感目标的完成上。
与幼儿相比,小学生的同伴交往频率更大了。共同参加的社会性活动也增加了。这时孩子可能会感到害怕、迷茫而无所适从。更有甚者产生自闭心理。这时教师或家长应及时给予建设性的指导,使孩子接受现实,尽快溶入集体生活。
因此,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起学生与他人交往的正确态度和技能,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并学会多方吸纳来自集体中的各种信息、知识,完善自己;也将更善于协调处理与其他儿童的关系。从而增强自信心,有利于逐渐形成完整、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对自我形象的认知;并会运用一些基本绘画语言表达内心感受。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的技能和正确的态度,并在参与集体活动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
师:如果大家能够快速坐好,作为奖励,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生:(安静)师:(开始讲故事,课件演示)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个小岛,岛上有一座城市叫“欢乐谷”。城里住着很多人,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可是有一个小朋友他不喜欢这样,他的名字叫嘟嘟。他很自私,有了新书不愿让其他同学看,有了新玩具也从来不让其他同学玩。上车嫌拥挤,去游乐场嫌人多。他总是说:“这么多人烦死了!要是整个城市只有我一个人就好了。” 师:同学们,你说嘟嘟这样做对吗? 生:分组讨论(略)师:通过讨论,大家都不同意嘟嘟的做法,接下来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天,他的话被一位路过的天使听见了,她真的把城里的人们都变没了,偌大的一个城市里,只剩下嘟嘟一个人了。
二、师:城市变成了这个样子,你们喜欢吗? 生:不喜欢。
师:大家看看嘟嘟现在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生:他在哭呢。师:可是他应该高兴才对啊!他不是嫌人多吗?联系我们自己平时生活中遇到一个人独处时候的心情,想一想嘟嘟为什么哭?他在想些什么? 生:他很后悔,他想朋友们了;他肚子饿了,也没人给他做饭;没人跟他说话,他很孤单;天黑了,他很害怕„„
师:对!因为嘟嘟现在明白了,真正只剩一个人是无法生活的,处处需要与他人的合作。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师:嘟嘟现在知道错了后悔的不得了,看他哭得多伤心啊!我们大家帮帮他,和他做朋友,让欢乐谷重新充满欢乐好吗? 生:好。(激动兴奋)师:可是欢乐谷好大好大,我们来分工合作,一组负责一块场景的布置。打开你们桌上的图片,漂亮吗? 生:漂亮!
师:可是再漂亮的景色,没有大家一起来分享,也是不快乐的对吗? 生:对!师:那么,我们每个人画一个活泼可爱的自己,剪下来贴在美景中,让欢乐谷重新热闹起来,充满欢乐好吗? 生:好!
指导学生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加以强化和突出。注意面部表情的刻画(喜悦的)。将各组学生作品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共同欣赏被同学们重新装点过的城市各处呈现出的欢闹景象。师神秘的说:“大家帮助嘟嘟使欢乐谷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他要跟大家说几句知心话。你们听„„” 嘟嘟:“以前都怪我太自私了,才会使欢乐谷变成这个样子。谢谢大家的帮助,谢谢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通过这件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啊!希望你们永远记得我!同学们再见。”
16、小吊饰
一、导入课题(课前用各种各样的吊饰布置教室)今天,我们教室里悬挂了许多各种各样的饰物,美化了我们的教室,增添了情趣和色彩,我们给他们取个名字,叫《吊饰》(板书课题---吊饰)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这些花花绿绿的美丽的吊饰你们
16、小吊饰
一、导入课题
(课前用各种各样的吊饰布置教室)今天,我们教室里悬挂了许多各种各样的饰物,美化了我们的教室,增添了情趣和色彩,我们给他们取个名字,叫《吊饰》(板书课题---吊饰)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这些花花绿绿的美丽的吊饰你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见过呀? 生:
1)过年时,我家里挂了一个“春”字的吊饰,意思是春节到了,全家欢度春节。2)过节时,我家里挂了一个“福”字的吊饰,意思是说福到了,福到我家里了。
2、同学们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的吊饰。请看看老师手里的吊饰。(出示平面的吊饰)
3、老师手里的吊饰漂亮吗?(生:漂亮)如果让你来做一个吊饰,你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生答,师总结:1)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2)吊饰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3)每个部分如何装饰,连接呢?
4、请同学们看看教室里的吊饰,可以告诉老师,它们是用什么材料、什么工具做的 吗? 生:彩色纸,剪刀,胶水----
5、不错,那每个吊饰又都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呢? 生:中间部分(就是主体部分),边缘部分(装饰部分),挂起部分(悬挂部分)
6、那每个部分应该怎样装饰呢?(可请学生上台观看教师的作品)1)请同学们观察主体部分,想想可以设计成什么形状呀? 学生:圆形,方形,菱形,扇形-----这些形状的主体部分只能用红色来做吗? 学生:还可以用黄色、蓝色、绿色------师:加以肯定,表扬
2)除了这种方法可以装饰主体部分,你还有什么创新设计呢?(师拿出一张没有图案的主体部分)
师启发:如在这菱形的主体部分上还可以如何添加?
生:剪贴上字:福,寿。画上动物:羊,鱼。写上字:春
3)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我们再看看它的装饰部分,谁来说说在什么部位装饰,效果最好?
生:可以在下面的左右两个角吊上图案。师:那应该怎么装饰呢?
生:可以用纸条粘成圈,一圈一圈的连起来,最下面的圈挂上美丽的图片。师:除了这种方法,还可以把剪好的图案直接贴在3个角上。
4)我们把装饰部分和主体部分再连接起来,就是一个美丽的吊饰了。装饰好的吊饰如何挂起来呢?(师可演示,提示要打结)
生:在主体部分的上部,打一个洞,用线穿起来,并打上结,就可以挂在家里了。
8、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来做,看到12-13页。同学间相互讨论。
9、这么美丽的吊饰,同学们想不想也拥有一个呀? 生:想!
师:出示作业要求:
创造性地设计并制作一个平面吊饰,并用一两句话说说美丽的吊饰。(制作时,可独立制作,可同学间合作)放音乐
10、请生说说。
11、结尾。
17、神奇的大树 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的是造型?表现领域。
树象征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在大自然中,有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神奇的树木,有的盘根 错节,有的笔直冲天,有的互相缠绕„„
不同的姿态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引得画家也拿起画笔描绘它的神奇和美丽。神奇的大 树这个题目本身就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通过对各种树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拓 展创造的空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和对大自然中各种树的认识。
能力目标:对各种材料工具的使用和驾驭能力;对神奇大树的创造性表现能力;锻炼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师生、生生的真诚交流。
教学流程
一、神秘的故事
1、(播放课件):在一个神秘的小岛上,有一群美丽的小鸟,他们每天从很远的地方衔 来珍奇的种子,不久,种子发芽了,长出了神奇的大树„„展示千奇百怪的大树。
2、我们也得到了一颗种子,瞧!它长成了一棵大树:教师用彩纸在黑板上贴出大树的 树干,并用语言引导学生表现出树干、树枝、树叶。
二、奇妙的想法 1、教师:“在这棵大树上发生了许多神奇而有趣的故事„„”展示学生作品。2、教师:“你们说这棵大树上还会发生哪些神奇的故事呢?”学生们讨论、发言。3、教师:"我想这棵树上会长出很多的糖果,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树上摘到糖果了。"
三、神奇的大树
1、教师:“我非常想实现我的愿望,我就用彩纸和橡皮泥来制作糖果。你们用什么材料呢?”
2、学生观察各种材料,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想法。
3、学生和教师共同创作。
四、愉快的交流
1、美丽的小鸟听说这里长出了一棵神奇的大树,从小岛上飞来了,我们邀请它来欣赏 我们的大树吧!
2、学生介绍作品。
3、教师介绍自己的作品,摘下糖果,把糖果奖励给整理最整齐的小组,下课。
课 后 总 结
本课有两个最大的特点:
一、黑板上一棵大树的出现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也把学生所有的作品展示出来。
二、注重了师生的共同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用故事导入,给学生营造了神秘的气氛,通过观看各种千奇百怪的大树图片,调动的学生参与热情。接着是得到了一颗神奇的树种,这个环节的出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并与教师共同展示种子长出的大树,使学生自然而然的了解了大树的基本结构,在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时,用一句话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在这棵树上,发生了许多神奇有趣的故事”。很好的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增加了信息量。教师建议学生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大树的神奇,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由于,作品能够很快速的展示出来,给了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时间,学生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有的画出水果剪贴,有的利用现成的图片,还有的用彩纸折出小船,有的学生甚至用纸盒做成火车,教师也参与创作,用彩纸包糖果„„ 展示环节很自然,请学生扮演小鸟飞来,学生们把这颗神奇的大树介绍给小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十八、我们爱看木偶戏 教材分析
本节课属于欣赏?评述的类型。
使用木偶进行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独立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增加情感交流与语言交流的机会,学会与人分享及按次序做事的处事原则。长期使用名叫“大耳朵”的手偶帮助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倾听技巧。
欣赏经典的木偶剧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提高学生对美术信息及美术语言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为学生提供自由表演的机会,加大对新知的探索空间。学生分析
对于第一学段的儿童来说,他们认为木偶是什么,木偶就是什么!他们作为木偶操纵者的发现就是他们最奇妙的发现。他们创造木偶和分享木偶时的兴奋、喜悦和想象将会以同样的方式感染别人,决不能忽视儿童之间交流活动的教育价值。另外,儿童使用木偶进行交流活动,还可以练习手与眼的协调、手与手的协调及肌肉的控制技能。在儿童创造的活动中最重要的方面在于过程而不是最后的产品,在教学活动中永远支持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究和创造。教学思路
木偶吸引了儿童的注意力,为教师提供了与儿童沟通的另一途径。在活动的过程中,自然的融入其中,教给儿童真实的人性。
教学活动在平等、自由的气氛中展开,学生先欣赏、思索“木偶剧是怎样表演的”,再亲自尝试、感受木偶剧的表演方法,进而独立创作木偶进行表演。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从学生本体出发,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形成自主学习的机制,溶欣赏、表现、创作于一体。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 培养善于发现、善于思索的精神,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尝试的精神。
认知领域: 了解木偶的表演方法,独立进行表演,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创作复杂的故事情节。能力领域: 运用现成的木偶进行表演的能力,有能力的同学可以 自己制作木偶进行表演。教学准备
长期准备:在几周前的课堂活动中就开始使用一个善于倾听名叫“大耳朵”的手偶和自己共同进行教学。
前期准备:剪辑几段由提线木偶、布袋木偶、棒偶等表演的经典木偶剧;收集或制做大量的手偶、指偶、袜偶、纸盘偶、布袋木偶、棒偶、人面偶、提线木偶等 课前准备:彩纸、剪刀、胶棒、记号笔、彩笔、手帕、皮筋等 教学流程
一、碰撞产生火花
老师走进教室说:“新年到了,同学们又长大了一岁。为了表达老师对你们的祝贺,今天我请客!”
“大耳朵”抢着说:“不行,不行,过新年了,我要请好朋友们一起庆祝,你怎么能和我抢呢?”
“同学们一定愿意让王老师请客!” 老师争辩道。
“谁说的?” “大耳朵”不服气地说,“让同学们说,让同学们说!” 老师和“大耳朵”一起征求同学们的意见,让学生做出选择。(教师、“大耳朵”、学生三者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创设平等、自由的气氛。体现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则。)
二、欣赏激起欲望
老师(或“大耳朵”)先请同学们观看由提线木偶表演的经典木偶剧片断。老师(或“大耳朵”)问:“谁能讲讲你看到了什么情节?” “你想知道这个节目是由谁表演的吗?”
(问题地提出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要。)教师(或“大耳朵”)拿出一个提线木偶简单示范一下使用方法,或由录像片演示。(对提线木偶的表演方法进行示范可以降低难度。)
“大耳朵”(或老师)蹦出来说:“该我了,该我了,我也请同学们看一段木偶剧,一定比王老师(或“大耳朵”)请你们看的更精彩!” 请同学们观看由其他类型木偶表演的木偶剧片断 “大耳朵”(或老师)问:“你认识它们吗?” “我的木偶比她的好看多了吧?”
老师(或“大耳朵”)反驳道:“还是我的好!”
“我的好!我的好!” “大耳朵”(或老师)喊。“你们就别争了”老师出示的指偶发言,“一节课也不能光让你们两个表现呀!不就是表演木偶剧吗?我们都会,大家说是不是呀?”
(指偶以学生中的一员的身份出现,拉进了师生间交流的距离。)
三、探索加深体验 老师质疑:“你们真的能行吗?”
(激将法的使用利用了学生的好胜心。)
指偶坚定地说:“大家桌上的盒子里有道具,我们可以使用它来表演;盒子里还有一些制作木偶的工具,我们也可以自己制作木偶。你们俩呀,就等着看我们的表演吧!”
(指偶的发言具有创作指导性。)
在最初的探索中学生会学习使用现成的木偶进行表演,当学生不再满足于使用成品时,要及时提示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木偶,但绝不可进行统一要求,一定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探索方向的差别。
(此处最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最能体现教师对主导作用的分寸的掌握。)
四、表演展示才华
指偶说:“我们编个自己的木偶剧吧!让王老师和‘大耳朵’他们刮目相看!好不好?”(指偶进一步提出创作的要求。)
学生一边创作,一边进行表演尝试,和同学交换意见,取长补短,修改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大耳朵” 不断发出惊叹,给学生鼓励。(小范围的进行表演,为学生提供修正的机会。)
“我提议。” “大耳朵”说,“这个星期五班会的时候,我们开个‘木偶剧大会’好吗?”(另选集中表演时间,为学生留有再创作的余地。)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没问题,就看我们的吧!”指偶说。老师说:“别忘了,还有我呢!我也要参加。”(提前和班主任沟通,约好时间。)
第三篇:小学美术第二册教案汇总
小学美术第二册教案 课题:影子的游戏
教学目标:
1、通过描画自己的影子,感受图形的外形美。
2、通过描画和添加的表现手法,对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有初步的了解。
3、在描画中,能运用合理的构图、丰富的想象进行添加和组合。教学重、难点:
通过合理的构图使影子图形作为主体鲜明、饱满的反映在画纸上。产生对事物外形变化的观察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理解力。
教学准备:
收集剪影作品,在大自然中寻找影子。准备手电筒、彩色纸、画板、作业纸、铅笔。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看影子
放有关皮影戏表演的录像,体会其中的乐趣。利用投影仪做类似的表演。带领学生来到校园里,在阳光下观察自己和大树及其它事物的影子,感受影子的奇特造型。试着在阳光下做手影游戏。
活动二:再现影子
以游戏的形式与学生一起通过阳光的照射画影子。学生们自由组合,一人在灯光下做手影游戏,另一人将投影在作业纸上的手影描画下来。
活动三:再造影子
通过对物体的旋转,观察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影子变化,了解物体外形结构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活动四:创作影子
学生在阳光下做出各种形体姿态,互相描画。创作出美丽的影子。活动五:美化影子:
在描画影子的画中进行联想与添加,使它成为一张完整的创作画。
第二课时
活动一:看剪影
欣赏民间剪影作品,体会其简洁图形的艺术美。活动二:把影子留住
师生一起以游戏的形式,在投影仪的帮助下将一位小朋友的影子轮廓画在一张彩色纸上,然后用撕或剪的方法作成剪影。
活动三:我来抓住你的影子
学生自由组合,利用手电筒将同学的侧影投射到彩卡纸上画下来并用撕或剪的方法使其变成剪影。活动四:我们一起演皮影
将作好的剪影放到投影仪上动一动,请大家猜猜表现的是哪位同学。
课题:妈妈的节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描绘、制作,在妈妈的节日中为妈妈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出自己的愿望,并敢于在一幅画中使用多种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在课前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并收集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听《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进教室。分小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妈妈的辛苦与喜好、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的资料,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活动二:
集体交流:“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
分小组讨论:在妈妈的节日里,自己可以为妈妈送上一份怎样的心意?
活动三: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注意构图、色彩搭配、材料与形式等。
活动四:
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将自己组要表现的情景表演出来,同学们讨论这样构图是否合适,再添加哪些道具会更好。
活动五:
小组为单位画一幅表现“妈妈的节日”的画,可以用拼贴加画的方法。
可先让学生将“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给妈妈过节的礼物”放在显著的位置上,再添加当时的环境(以家为主,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家具、家用电器等的图片资料)提示学生注意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彩搭配。
活动六:
在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表现的基础上,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收拾整理。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向学生展示一幅表现妈妈的画,向学生展现这幅画是怎样“变”成一幅贺卡的。启发学生回忆自己还见过哪种贺卡形式。
活动二:
欣赏马蒂斯、夏加尔等艺术家的粘贴作品,体会其画面的构成。活动三:
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如何为妈妈制作一幅贺卡?用何种形式、哪些材料、表现什么主题及贺卡的打开方式等。
集体交流: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活动四:
分组合作送给妈妈的贺卡。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各种材料包括废旧物品,并尽量做到色彩搭配和谐。
活动五:
欣赏交流,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妈妈。还可以独立的再做一份。
收拾与整理。
课题:走近大自然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垂手可得的材料进行造型游戏。2、同学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作品。3、走进自然,更加热爱大自然。教学重难点: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准备: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通过录像、实物投影设备观看岩画、沙雕等装饰大自然的造型活动的录像。欣赏大地艺术作品的图片。
请学生谈一下观看的感受,说一说这种艺术形式与自己以前接触过的艺术形式有何不同。
活动二:
出示教师制作的小冰花,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引起学生兴趣。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它是怎样做成的。活动三:
看看自己带的材料哪一些直接就可以用来制作小冰花,哪一些还需要进行改造再做。
2-3人一组,制作小冰花的胚子。活动四:
将冰花胚放到小碗或小盘里,拿到操场上使其上冻。
在等待冰花上冻的时间里,学生观察自己学校的校院里哪一个地方、适合进行什么样的大地艺术创造活动。并根据各组讨论结果分配各组下节要准备的工具材料。
活动五:
将冻好的小冰花小心的取出,大家一起玩一玩,并把它吊到学校里的松树上,再运用带来的其它材料,把松树打扮成圣诞树。
活动六:
收拾整理,整队回班。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带队来到校园里。将材料工具放好。
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小动物是怎样在雪地里作画的。利用带来的工具在沙地上仿造一下各种小动物的脚印。体会造型的快乐。活动二:
各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组上节课讨论得要进行的艺术活动的创作思路,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建议,使其思路更趋合理。可以根据造型内容交换各组需要的工具、材料。
活动三:
小组合作完成作品。教师要指导组长分配任务,鼓励每个人都要发扬合作精神,还要注意安全。
活动四:
“大地艺术展”,互相参观。活动五: 收拾与整理。教学评价:
1、是否能积极参与这次活动的全过程。是否能与学生团结合作。
2、是否能对自己所选材料的特性有近一步了解,是否进一步领略大自然的美丽。
课题:花地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地毯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2、引导学生运用剪贴及绘画方法来设计一块小地毯。3、指导学生用许多“小地毯”拼成一张“大地毯”,从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创作出富有特色的图案。
2、能否积极参与讨论、绘画、拼贴、欣赏等活动。
3、在拼贴“大地毯”的过程中,是否发扬合作精神,色彩搭配是否合理。
教学准备:
带一块泡沫拼图地垫。准备旧挂历纸、画报纸、油画棒、剪刀、水彩笔、胶水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地垫拼图游戏:由一个小组的同学一人拿一块地垫,拼插起来,看拼成的大地垫的图案是不是更美,更富有变化。
活动二:
出示一幅大地毯,然后把它拆成小块,分发到各组,小组欣赏交流。
讨论:“小地毯”图案是怎样组成的,“小地毯”都有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它美在哪里?
集体交流,再把发到手中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反复体会形式美。
活动三:
利用实物投影仪具体展示、分析设计“小地毯”的方法:剪贴、绘画,懂得选择不同的图案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独特的设计。
按设计方法不同学生自由组合,互相交流设计构思。学生运用间或绘画的方法设计一块“小地毯”。
活动四:
分组把做好的“小地毯”拼成“大地毯”,小组互评。“地毯展销会”展示所有的地毯。
收拾与整理:提醒学生收拾好学习用具。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旧材料,如布、线、绳、绒线等来设计制作“小地毯”。
课题:分蛋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2、激发学生想象,并描绘出造型各异的蛋糕。3、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分割方法,把蛋糕分割后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1、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描绘出新颖独特的蛋糕。2、在重组画面时要采用与众不同的构图。教学准备:
准备油画棒、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分蛋糕与吃蛋糕时的喜悦。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和吃过的蛋糕的种类。
活动二:
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的范画。请学生先讨论再说一说,还可以设计出什么样的蛋糕,蛋糕上还可以画什么?
教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几种描绘蛋糕的方法,并说明绘画要求。活动三:
各组将教师发的范画按本组的人数做随意形状的切分,要每人分到大小基本一样的蛋糕,看哪一组分的巧妙。
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表演“切蛋糕”及切开后蛋糕重新排列的画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活动四:
分组做画蛋糕、切蛋糕、重组蛋糕的游戏。做得快的小组还可以做分西瓜、分菠萝等切分圆形物体的游戏。活动五: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纸盒制作立体的蛋糕。
课题:有趣的半圆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各种不同的景物。
2、通过对半圆形的设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将半圆形变化出各种景物。2、引导学生将剪贴出的景物组成有趣的画面。教学准备:
各种颜色的彩色纸、半圆尺、剪刀胶水、水彩笔、旧挂历、画报等。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通过教师的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半圆形,并认识到其他半圆形的物体:
实物投影仪展示:半个月亮爬上来了,老师为它添上几笔,它会变成什么?(学生提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半圆形变成各种图案。)出示课题:有趣的半圆形
活动二:
看书,分析平面的、立体的半圆形的做法。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办法及可以利用哪些工具。总结:剪、画、综合
教师把做好的各种颜色的半圆形贴到黑板上,请学生根据颜色说说这些半圆形都可以变成什么?
活动三:
以小海龟为例先分析再示范如何用半圆形的纸片制作。最后将做好的小海龟选择合适的背景粘贴。活动四:
你想运用半圆形做什么?怎样做?想好了就动手吧!活动五:
学生将制作好的半圆形物体选择适合的背景组成有趣的画面。活动六: 收拾整理。
课后拓展:启发学生利用其他形状变化出各种动物或物品。
课题:摸一摸,画一画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2、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3、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触摸对对象产生知觉,自觉地采用不同的线条、色彩、采用不同的笔触,进而产生新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表现身体触觉的图片资料、不同的材料以及各种绘画制作工具。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水彩笔、绒线、棉花、石头、木片、胶水、彩色纸等。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你来猜猜我带的是什么?”游戏,选一位同学将自己带来的东西装到布袋里,另外一位同学将手伸到袋子里,说说自己摸到的东西的触觉感受,从而引导大家判断出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活动二: 想想如何描绘表现出刚才的触觉。
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表现触觉的大师作品,让学生了解运用各种造型语言表现触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活动三:
由学生表述自己的触觉,教师实际操作示范各种用笔方法,做出不同的笔触效果和肌理效果以表现不同的触觉
活动四:
鼓励学生自己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拼贴等造型手段表现出自己对不同触觉的感受。
在活动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通过多次实践,力争表现出对某一种触觉的独特感受。
引导学生上访设法突破平面的绘画形式,将绘画与制作结合起来。
活动五:
作业完成后展示在教室里,又学们互相猜一猜对方画的是什么触觉。
收拾与整理。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做一些触摸实物的游戏,并与家长一起感觉与表现,提高造型语言的应用能力。
课题:小挂饰
教学目标:
1、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2、将收集、加工后的饰物穿起来,制作1-2串挂饰。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找到与众不同的材质来制作挂饰。2、启发学生就作品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3、安全熟练的使用工具。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彩色纸、吸管、麦秆、果核、果壳、钮扣、贝壳、小石子及针线等材料。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请学生看上面人们自己选用各种珠子、小石子等材料串制的小挂饰。欣赏小挂饰,体会其装饰美感,了解挂饰的形式与种类。
活动二:
启发学生思考:你想做一件什么挂饰?生活中还有那些垂首可得的材料可以来制作小挂饰? 引导学生从书包里、教室里、操场上收集制作材料。活动三:
先让学生将收集到的东西随意的用针线串起来,展示给大家看好不好看。从而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东西穿在一起都好看。
引导学生按小组将有联系的材料归类放置到不同的袋子里,再观察、讨论:像纸片这样的材料需要进行什么样的加工串起来才好看?小石子等较硬的、无法穿孔的材料可以用什么办法连起来?各组可以试一试。
以“新专利发布会”的形式请各组派代表来说说自己组尝试的结果。
将已分好类的材料用不同的袋子装好,收拾起来,准备下节课用。
第二节
活动一:
实物投影仪欣赏优秀的挂饰作品,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直接串上,还可以用哪些材料哪些方法来装饰好小挂饰。(如将彩纸剪成穗状粘到被穿的东西之间)
小组讨论、试验,交流结果。活动二:
运用讨论好的方法,用线串联整理好的材料,做一件小挂饰。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运用的材料的大小、形状引导学生将挂饰做成项链、手链、腰带、包饰、钥匙链、风铃等多种形式。
活动三:
拓展:出示用自制小挂饰加工的学生卡、班牌、小信插等,引导学生思考:还可将小挂饰于什么相联接,制成为生活服务的工艺品?
活动四:
将自己制作的小挂饰送给同学或老师,共同体会创造的乐趣。收拾整理。
课题:瓢虫的花衣裳
教学目标:
1、观察瓢虫,能够说出它的外形特征。2、能过用2-3种方法来制作瓢虫。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制作方法来做瓢虫。2、引导学生表现出瓢虫的外形基本特征。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范作及各种资料
学生:收集瓢虫的资料,收集半球形的物体,各种透明的包装纸,准备透明胶带、彩色纸、剪刀、金属丝、笔等。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启发学生谈谈自己见过的瓢虫有什么颜色、花纹的,说说它的生活习性,知道那些瓢虫是益虫。
观察瓢虫的图片,先说它的外形是怎样的,并找一找它的特点。(从光泽、斑点、对称方面说)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来画一画瓢虫,比比谁画得快、画的圆。
活动二:
瓢虫的花衣裳很美丽,请学生想一想准备如何用绘画和剪贴的方法表现它的花衣裳。(主要从色彩搭配方面谈)
建议学生使用对比强烈的色彩,甚至可以改变瓢虫的固有色,或者一边用一种色彩。
学生试着用绘画、剪贴的方法表现瓢虫。拓展:
学一下展翅欲飞的瓢虫的样子,并像“切蛋糕”一课学得那样用切开再组的圆来表现一下展翅欲飞的瓢虫。
布置学生下一课时带瓶子盖等半球形的东西和其他材料。
第二节
活动一: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作品,讨论:书上的作品用了哪些材料,猜猜作者是怎样做的,并交流。
教师向学生介绍几种制作方法。
1、在一个圆形的瓶子盖上画上或贴上斑点,再粘上触角。2、将一团纸揉成圆球形,用透明包装纸或彩色纸将它包起来,用一根金属丝将开口处捆扎起来,使金属丝成为触角。
3、用乒乓球作为瓢虫的身体,再粘上足与触角。4、用纸盒作瓢虫 5、用橡皮泥捏瓢虫。活动二:
请学生自己试着用一种方法做一只瓢虫。鼓励学生想出与教师介绍的不一样的方法。
对于动作快的学生,可让它们为画好的瓢虫绘画或制作一个相称的背景。
收拾与整理。课后拓展:
选择一种昆虫作为观察对象,用制作或绘画的方法将观察结果表现出来。
课题:生活中的趣事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各种奇闻趣事,体验生活中点滴乐趣。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表现生活中趣事的绘画作品。教学重、难点:
1、能否把生活中的趣事表现清楚。2、是否突出了主题、画面生动有趣。3、能否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学。教学准备:
准备油画棒、水彩笔、图画本等。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小组交流生活中的趣事,派代表把最有意思的事向大家讲一下。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绘画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图上表现的故事。
活动二:
教师放课件,展示多幅儿童绘画作品,通过分析与对比了解创作的方法:明确主题、确定人物,添画相应的背景。
教师为每一组发一幅儿童绘画作品,学生分析与讨论作品中的优点与不足。
教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活动三:
学生进行创作,创作完后,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同学。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运用其他的方法进行创作。
课题:泡泡飞呀飞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边吹泡泡边观察泡泡飞起来的情景。
2、引导学生想象泡泡飞起来的时候,透过泡泡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有创造性的构思。
3、引导学生试着用各种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及泡泡与人、建筑、动物等各种物体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2、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
3、引导学生在泡泡装饰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新颖的特征。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带一小瓶泡泡水、吸管、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塑料袋。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组织学生到校园里,在愉快的游戏中观察泡泡飞动的情景,激发表现这一情景的兴趣。
要求学生边游戏边思考通过透明的泡泡可以反映那些景物,除绘画外,还可以运用哪些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
活动二: 回到教室,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作品是怎样透过泡泡反映出各种自然美丽的景色和梦想的,使用了哪些新材料?
启发学生讨论:如果让你表现“泡泡飞呀飞”,你会运用什么表现方法,表现什么情景?
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教师建议:可以运用气球,塑料袋、图钉等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还可以在这些材料上装饰、美化,表现各种泡泡新颖有趣的特点。
活动三: 表现“泡泡飞呀飞”,学生完成作业后,要求学生边欣赏边评一评谁设计的泡泡有新意,谁画的图想象力丰富。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欣赏其他同学富有创意的构思和有个性的表现形式。
收拾与整理。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尝试,用各种材料及表现形式,用画泡泡或做泡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
课题:太空里的植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设计。2、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太空里的植物。3、引导学生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2、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构思、创作。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材料。教学准备:
彩纸、吸管等各种材料。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放音乐及课件创设情境,让每一位学生做一位太空人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在太空看到了哪些奇异的植物,互相交流想象中的太空植物。要求学生想象出太空植物与常规植物的异同。活动二:
每位学生在小纸上画出想象中太空植物的草图,并在小组内交流、修改。
老师和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共同制作一棵太空植物。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创作方式,通过大胆的想象与构思,制作或画出一种太空植物。
在作业过程中肯定学生大胆构思、激励学生打破常规,自由的创造和表现。
活动三:
作业完成后,以“探空植物博览会”的形式展出学生作品,让学生欣赏、评价其他同学的作品,并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太空植物”。
收拾与整理。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废弃材料,化废为宝,进行创作,正当环保小卫士。
课题:香甜的水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各种水果造型,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2、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突破水果常规的造型和色彩,谈谈感受。2、引导学生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创新。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垫板、尺、铅笔、剪刀、牙签、彩泥等材料和一些新鲜水果。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最喜欢的水果的造型与色彩,谈谈自己的感受。
分组展示,观察课前准备的新鲜水果的造型与色彩,引导学生讨论制作方法,尝试用彩泥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造型。
活动二:
展示尝试制作的作品,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怎样利用彩泥制作出香甜的水果。(提示:可以从色彩的搭配、造型拟人化等方面引导学生的想象。还可以介绍一些团、搓、压、接、印、刻等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独立制作一两件有趣的水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用“水果店”、“水果吧”等形式展出作品,并可以通过“选购自己喜欢的水果”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评价。
收拾与整理。课后拓展:运用学过的制作方法制作不同的水果。运用其他材料(陶土、纸张、布等)制作水果。
课题:运动场上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彩泥表现具有动态的人物造型。2、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对运动中的人物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造。2、引导学生掌握泥工的制作方法。教学准备:
准备垫板、尺、铅笔、剪刀、牙签、彩泥等材料和一些运动场上的各种人物造型的照片、录像。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活动一: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展示幼儿园时参加运动会的照片,引导学生回忆运动场上发生的事情。
欣赏教师带来的运动场上的各种人物运动的照片、录像,丰富学生的形象记忆。活动二:
针对跑步的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怎么制作跑步的人? 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鼓励学生尝试制作一个跑步的人。展示尝试制作的作品。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讨论、思考:怎样利用才你制作出更多不同造型的运动的人物造型(可以从色彩搭配、立体造型、半立体造型等方面引导学生想象)
为每组提供一幅运动场上的各种人物运动的照片和相应的运动骨式图。
活动三:
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运动的人物造型,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并可以通过创设“小小运动会”的情景等方式对作品进行欣赏与评述。
收拾与整理。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制作方法制作出不同的人物造型 2、用其他材料如:陶泥、纸、布等制作运动场上的人物。
课题:乘上大船游世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撕、画、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轮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轮船的造型。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大胆想象,并画出、做出与别人不同的轮船造型或画面情景。
2、引导学生能够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运用于作业中。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回去搜集各种轮船的照片。学生准备铅笔、蜡笔、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各种绘画制作工具。
教与学活动的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轮船的图片,说说自己从家长口中、电视、书本中得到的关于轮船的知识。
活动二:
教师通过课件、图片、录像资料向学生展示各种轮船的造型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启发学生想象祖国现代化蒸蒸日上,同世界各国交往与日俱增,水上交通日益繁忙的情景,想象自己乘着大船游世界的美好情景。
活动三: 你想乘一艘什么样的船来游世界呢?
参考着图片来画一艘大轮船,也可以想象着画。活动四:
将大家画的轮船贴到一起组成一支船队。
布置下节带多种材料、工具来运用多种手段表现轮船。
第二节:
活动一:
出示纸折船,问学生:“你还会别的纸折船的方法吗?”启发学生回忆并向大家介绍自己会的、看到过的纸折船的方法。
活动二:
欣赏书上的范作,启发学生思考:除了用纸来折,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船?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利用多种造型手段大胆、自由的表现立体的船。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集体制作,如在一个组中,有做船身的,有做船帆的,有做桅杆的,有做其他设施的……
活动三:
作业完成后布置在教室里,互相评价、欣赏。
提醒学生收拾工具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卫生的整洁。
课后拓展: 回家收集一些表现水上交通工具的图片,通过想象自己设计未来的轮船。
课题:打开的冰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选用画、撕、剪、拼贴、纸工制作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冰箱的造型特征,通过想象大胆表现各种冰箱及其内部的结构。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善于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做出与别人不同的冰箱造型或画面情景。教学准备:
回去观察冰箱的内外结构,查资料或向家长了解有关冰箱的情况,准备盒子、包装纸、剪刀、水彩笔、胶水、广告宣传纸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通过交流课前查到的、了解到的关于冰箱的情况及展示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冰箱的知识及其发展历史、造型特征、内、外结构的共同特点。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启发学生讨论冰箱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便利,设想未来的冰箱是什么样子。
活动二:
“变魔术”:教师用清晰、简洁的手法在实物投影仪下将一个小盒子变成一个双开门的、能打开的、有隔板的冰箱。学生通过观察,说说教师用了那些技法,怎样制作的。并分小组讨论还可以怎样制作。
交流讨论结果。活动三: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撕、剪、贴等造型手法表现出冰箱的造型和自己对冰箱的想象。引导学生合理分工,高效合作。
(本课时主要完成冰箱的毛胚形及内、外结构的制作)活动四:
各组展示自己组设计的各种形状、结构的冰箱。表扬大胆创新、制作精美的作品。
布置学生回去搜集“家乐福”等超市的宣传广告画、带彩色纸、双面胶和彩色笔。
第二节
活动一:
欣赏老师带来的“画王子”冰箱,请学生猜猜老师用什么材料包装的。(彩色包装纸)再打开冰箱们请大家看看冰箱里储存着什么“食物”,把“食物”发给大家,看看是怎么来的(利用超市宣传资料上的小图片剪贴)
活动二:
启发学生思考:除了剪贴,还可以用什么手法表现冰箱里的食物?
试着做一下。
鼓励学生想方设法利用各种包装纸、食品广告资料等材料,将绘画、纸工、橡皮泥雕塑等学过的技法结合起来,诞生独特的作品。
活动三:
做完后将作品布置在教室一角,同学们有秩序的打开冰箱请大家“享用”自己冰箱里的“食物”。
提醒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的整洁。课后拓展:回去试着用纸盒做一下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课题:会摇的玩具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想象与积极思考。2、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体验创造的乐趣。3、培养学生独立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积极的思考,利用不同材料独立的完成与别人不同的作品。
教学准备:
图画纸、废旧画报、颜料、剪刀、胶水等。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时曾作的滚动的玩具是靠什么来滚动的?(靠圆柱体或圆的外形)
展示学生熟悉的不倒翁玩具,请学生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等实践活动找出其摇动的原因。
从老师带来的玩具中找出那些是会摇的,在找的过程中总结出会摇的玩具共同的规律。
活动二:
教师展示自己带来的各种工具和废旧材料,请学生从中找出可以改造成会摇的玩具的,师生共同思考、设计方案,由教师迅速的将其改造成会摇的玩具。
学生以一组为单位,将自己找来的材料集到一起,制作会摇的玩具。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积极大胆的创造,也可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材料进行创造。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活动三:
把大家制作的会摇的玩具放到一起,摇一摇、玩一玩,看谁做的摇的好,做得最合理。
出示会转的玩具,布置学生回去找找家中会转的玩具,搜集做会转的玩具的材料。
第二节:
活动一:
学生展示自己在生活中找到的会转的玩具,通过玩一玩、研究一下,找出这些玩具会转的原因。
活动二:
教师以“风车”为例,与学生一起研究性的学习会转的玩具的制作方法。
学生开动脑筋,做不同造型、不同材料的风车。教师引导学生尽量的研究好风车的连接点,使其能够较灵活的转动。
活动三:
根据自己找到的材料,充分利用资源,动脑筋做一个会转的玩具。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并将想象中的东西通过实践和改进变成现实。
活动四:
展示作品,同学们之间互相评一评,共同体验创造的乐趣。
课题:电脑美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板程序的界面。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简单的绘画游戏。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敢于上机操作,并能利用矩形、椭圆形等工具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准备:
准备电脑演示操作示范作品及电脑软、硬件设备。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做好学生进电脑教室上课的组织工作,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上机的电脑。
引导学生正确的开机,进入windows 画图程序,复习上学期填色知识。
活动二:
通过大屏幕欣赏一些优秀的电脑美术作品,并当场演示一幅电脑绘画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打消学生对用电脑作画的恐惧。
教师清晰的演示如何利用画图程序界面中的各种工具组合成有趣的画面。
请学生随意的使用一下各种工具,熟悉工具的使用。教师演示并带领学生共同完成一些电脑绘画的操作。活动三:
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电子画笔和颜色,通过想象与构思,利用矩形工具和椭圆形工具设计并画出一幅有趣的电脑绘画作品。
在作业重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和绘制。活动四: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在屏幕上互相欣赏、评述其他同学的作品。安全关机,有秩序的离开电脑教室。
第二节
活动一: 电脑大屏幕出示教师用画图软件制作的《拔萝卜》童话故事的连环画。
请学生具体分析画面中的人物、背景等分别用了哪些工具,怎样进行组合的。
请学生照老师做的试着用各种工具组合一下。活动二:
教师出示画在纸片上的小猫、小熊、兔子、猪、熊猫等小动物的头像,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选择画图软件中合适的形状工具画出来。
选取最漂亮的颜色涂色,使画面更丰富。用画笔、喷壶等工具装饰背景。
鼓励有基础的或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自由的发挥,大胆的创作。活动三:
在大屏幕上互相欣赏作品,体会成功的愉悦。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关闭电脑,保持教室环境整洁。鼓励学生回家积极的寻找上机的机会,去创作更加生动有趣的形象。
课题:化妆舞会
教学目标: 1、运用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综合性的活动方式,体验“综合*探索”课的乐趣。
2、引导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3、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1、头饰形象的设计,大小、比例合适。2、引导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3、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教学准备:
图画纸、颜料、剪刀、胶水、化妆品、表演的服装,简单的布景。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教师化妆成森林通讯员小百灵,放动画片请同学们猜小动物们都去干什么了。出示课题:化妆舞会。
继续看动画片,体会童话世界的化妆舞会的神奇与美妙。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揭示课题:我们今天也来营造一个童话世界的化妆舞会。活动二:
教师改扮成大魔法师,向大家介绍参加化妆舞会的三个诀窍:
1、灵活的大脑
2、灵巧的双手
3、团结协作。
请学生复述这三个诀窍。电脑出示化妆的三件法宝:
1、变头
2、变脸
3、变身 活动三: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多种多样的头饰的形象,启发学生谈谈还可以表现那些形象。
教师用哑剧形式表现制作头饰的几个步骤,请学生总结出来:
1、构思
2、绘制
3、剪
4、贴
5、加上带子 活动四:
请学生运用三个诀窍来制作头饰,为下一节进行化妆舞会做准备。
学生制作,教师辅导,重点是启发学生作出与众不同的形象,制作时比例要合适,带子可做成插接式可调节的。
布置带好下节课要用的服装、佩饰、背景、海报材料。收拾整理。
第二节
活动一:
请大家戴上头饰,看看大家表现的都是什么形象? 提问学生我们还需哪两件法宝才可以举行化妆舞会? 活动二:
以四位学生为例,启发学生来说说根据他们扮演的形象特征、性格,应如何的来变脸、变身。将四位同学分配到各组,大家一起运用各种化妆品来为它们变脸,再挑选合适的服装或用布、纸、小佩饰等来为它们变身。
请这四位打扮好的同学到讲堂上来随着音乐表演自己的角色,大家评论他们化妆的好不好。
活动三:
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资源共享,互相帮助,来为自己变脸、变身。另外小组中有布置环境的,还有制作海报的。
活动四:
放音乐,各组用海报来介绍自己的节目,在布置好的情景中开化妆舞会。最后全班一起联欢、表演。
表演完后,可互相谈谈体会和感受。收拾整理。课后拓展:
学生表演完后,写一写参加化妆舞会的过程。
课题:有趣的汉字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的造型美感,激发爱国热情。
2、引导学生用图画形式表现一段话。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对象形文字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产生兴趣。2、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象形的造型方法,较明确的表达词语的意义。
3、培养学生对想象、创新的热情。教学准备:
回去搜集有关象形文字的资料。带绘画工具。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展示中国古代岩画中的一段象形文字,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争辩。
教师公布答案,告诉学生这是象形文字。
教师讲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学生将自己搜集、了解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了解祖先创造、运用象形文字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模仿兴趣和表现欲望。
活动二:
教师播放光盘《文字国》,向学生展示象形文字的演化轨迹使学生得到启示。引导学生寻找象形文字是怎样抓住实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特征,略去细节的。
活动三: 学写象形文字。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示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色彩来临摹象形文字的演变,可以给每一组字画上漂亮的边框。
活动四:
试着自己造一个象形文字,指导学生大胆的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夸张表现。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思。
作业完成后又学生来向大家进行介绍。
第二节:
活动一:
教师运用象形文字在黑板上写一段祝福的话给学生,请学生根据每个字表现对象的最主要的特征情况猜猜老师写的是什么祝福。
出示几段学生运用自造象形文字写的话,请学生欣赏、评述。活动二:
想象自己是原始人,要用象形文字来记日记。
老师在黑板上写几句简单的话,请学生选择一句用自造象形文字来表现。
1、今天天气真好,我和爸爸去森林打猎,打到一只羊,我们把它烤着吃了。
2、今天我和姐姐去河边捕鱼,一共捕了三条。3、下雨了,我们住的屋子漏雨了。4、晚上,我和哥哥坐在石头上看月亮。
在作业过程中激励学生自由的创造表现,通过多次实践,力争表现出词语的意义。
活动三:
引导学生用图画形式表现一段话,内容不限。
告诉学生象形文字能用容易、准确的表现实际的具体形象,但对抽象的概念很难准确的表达,提醒学生注意选择那些可以表达的词语进行作业,增加成功的机会。
活动四:
将做好的作业展览在教室的展板上,互相欣赏、评述。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多看一些古代文字资料,尽可能寻找可以辨认的象形文字,增进对传统文化的情感。
第四篇: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课题
我的美术“百宝箱” 课型
设计·应用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的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室将同学们的意见总汇,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法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的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评价。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总汇,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法案。
课后总结
实际上,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拥有属于自己的“百宝箱”,用来盛放自己收集的综合材料和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所以这节课的起点不是很高,重点放在对作品的创意、构思上。
课题
奇妙的倒影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对印的方法。
2、能够利用对印的方法,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3、喜欢对印这种具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几幅对称形的图片,欣赏;
2、请学生说说有什么特点;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用对印的方法把这些美丽的图画印出来!
二、发展
了解对印方法:把纸对折,涂上颜色,合起来,印一印。即:调色——绘画——对印 尝试对印:引导学生在纸上尝试着对印一个图案。
发现、解决问题:学生交流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室举例相关学生作品中的典型问题,让大家出主意,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
欣赏、讨论、表述:欣赏老师的范作及教材上的作品,思考:这些图案在内容、形式和技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正式的作业纸上练习。添画作品。
印完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放远些,看一看,印出的东西像什么?进行添画提示:添画的时候注意对称,还可以用几次对印的方法来完成一幅作业。展示与评价
欣赏同学及教材上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称的图形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感受”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欣赏在对印的过程中产生的偶然的、奇妙的肌理效果。
三、收拾与整理
四、课后拓展
将作品制成卡片或书签送给朋友或师长。课后总结
学生对印、添画后,展示作品,启发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欣赏、评价作品,引导学生说说对称图形给人们的一般感受。
课题
蜡染花布 课型
设计·应用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感受和初步了解蜡染工艺。
2、学生能够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作品。
3、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魔术激趣 出示一张“白纸”,调色后涂在纸上,然后很快就变成一幅装饰画。
通过和学生的共同探讨,得出答案:教先用白油画棒在纸上图上想要的花纹,再把颜色涂在有白蜡的地方,事先画好的图形就呈现出来了。导入本课——蜡染花布
二、深入探讨
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作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在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简单介绍蜡染的工艺和最后的效果。
三、指导操作
指导学生用水性颜料给蜡笔画涂底色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蜡不溶于水的道理。进一步引导,用蜡笔画过的地方就不再吸水,说明蜡和水不能融在一起。在设计制作前,演示作画步骤。(1)构思;
(2)用油画棒在纸上画各种图案;(3)调色;
(4)涂上较深的颜色;(5)给作品命名。
四、学生实践
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我画的图案看不清?为什么我画的不像“蜡染”等。
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让他们通过比较和尝试让学生发现:用油画棒画图案时要用力,涂色要均匀。
课题
蚂蚁的巢穴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对蚂蚁的生活习性有一些了解。
2、通过练习,了解和运用压、捏、搓、团等泥成型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对泥塑产生兴趣,并增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引导主题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蚂蚁的了解,随着学生的讨论,展开对蚂蚁知识的探索。
二、引导设计
把用泥土制作的蚂蚁巢穴展示给学生看。
(1)看一看,猜一猜:引导学生寻找并分析作品的特征以及制作方法。
(2)找一找,试一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发现并掌握压、捏、搓、团等基本技法,让学生在玩泥的过程中自己总结方法,看谁找得最多。
(3)想一想,做一做:这一环节注重的是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蚂蚁的巢穴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呢?它们的巢穴里有娱乐设施吗?蚂蚁们也要上学吗?
(4)评一评,说一说:本环节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三、辅导作品
尝试用笔棱压出横条纹,用铅笔尖扎出点状花纹,用瓶盖、尺子、手指……压出各种图形。
手指和这些平常的物品,此时变成了多用途的制作工具,而且使用方法不同,就可以
变化出不同的造型。另外,还可利用其他物品装饰蚁穴周围,使之更合理,更富有创意。
四、展示评价
选出夸张造型、构思独特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
由学生为主参评,同学间互相评价,讲一讲作品的优缺点。
五、作品保管
泥工作品保存有一定困难,提醒学生要把作品安置在阴凉通风且不易被人碰撞的地方,待晾干后才便于保存。课后总结
泥工课学生的情绪比较高涨,总会出现一些偏离教学目标的不和谐音符,值得深入的思考的研究。
课题
插插接接 课型
设计·应用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插接的基本构成方法,设计、制作插接造型作品。
2、通过运用插接方法制作纸雕塑,培养学生立体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造型与色彩中勇于发表独特见解,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彩色卡纸、剪刀、示范作品、学生作品及精美艺术图片。教学过程:
一、授课
1、制作方法对比导入——点出课题
小朋友们,我们在上几个学期的美术课中,上过很多的手工课,学到了许多新的制作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制作方法——插接(制片插接)。
2、欣赏、对比,发现新的纸工技法。欣赏制作精美的插接作品。(扑克牌插接、几何插接、水果形插接及粘贴式的立体桥梁作品。)
请学生观察这些纸艺作品与以往的手工课制作纸艺作品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些作品都巧妙的利用了插接方法。
3、观察范作:
观察作品并告诉老师哪些比较好看,为什么?
纸片的图形十分漂亮,颜色丰富,搭配和谐。
4、教室边示范制作,边讲解: 刚才我们经过观察,已经发现了这课要学习的内容——纸片插接制作的一些要点,现在老师把具体的制作步骤示范,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其中的制作技法要点。(1)设计纸片造型(由于时间较久,也可用简单方法代替)(2)剪。
(3)研究插接方法(提醒学生先由设计作品的底座)(4)插接。
提醒学生插接的底座一定要牢固,可选择井字格形结构。若想插接的越高,底座建议
做大些。
5、让学生先讨论,并分组动手先制作插接底座。
6、看看谁的底座最牢固,并把这个新发现方法介绍给大家。
二、布置作业
1、学生可自行分组制作。
2、要求色彩搭配合理,插接牢固。
3、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发现底座不牢固的立即给予指正、修改、加以巩固。
三、评价、作品展示、比一比:
选出造型夸张、拼接牢固的小组作品,比比看,谁的最有创意,谁最有办法,插接得最高,由学生为主参评,小组间互相评价,讲一讲,这些作品的优缺点。
四、教室小结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种新的纸艺制作方法,知道了利用插接也可以做出精美的纸艺作品,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还没学到,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多动动手,你们就慢慢会发现这其中的美,并且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课后总结
学生在创作时往往会遇到重心不稳的问题,这一点虽然已经在教学时重点处理,但是还应对学生进行帮助辅导。
课题
形形色色的线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观察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线感比较强的景物,欣赏美术作品中各种各样的线,体味其美感。
2、尝试用不同的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喜欢用艺术的眼光观察世界,喜欢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感觉。课前准备
纸、笔 教学过程 课前作业:
让学生在课前搜集一些线感比较强的生活图片。
一、认识线 引出话题:“调皮的线藏在哪儿?它都告诉了你些什么?”
让同学们互相观察,从大家的身上开始寻找线条,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用线条试着来表达;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观察的视野逐渐扩大到自己的教室、操场、马路、等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二、了解线
转化话题:这些线条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会发现,炼钢炉前,钢花飞溅,形成许多短促而绚丽的线,是那么地热烈而奔放;树叶的背面,网状交织的叶脉的线显得纤细而灵巧·······使学生认识到线也是有性格的和情感的。
三、研究线
引申话题在艺术作品中是怎样用不同的线来表达画家情感的?
欣赏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了解艺术家是怎样用灵活多变的线条表达自己的感受的。
四、体验线
尝试着自己做线条练习,学生作画时可选用各种表现线条的笔。
提出要求:观察不同树皮上的花纹,试着用线条把自己的感觉表现出来。先认真观察、感受,去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然后在尝试用合适的线条表现出来。指导学生用线作画时进一步要求:用线要大胆、肯定,要轻松、活泼自如,要探索,尽量使其富有变化。
五、品评线
对学生作品进行欣赏与点评时,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是否敢于生动地用线条表达,是否能探索出不同的线条形式,是否能发表自己对不同线条的感受。课后总结
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的重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不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体验和审美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课题
美丽的陶瓷 课型
设计·应用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用线条进行陶瓷的设计和装饰
2、欣赏陶瓷作品,了解陶瓷的有关知识,感受中国陶瓷的艺术魅力。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以及热爱美好生活的美好情感。课前准备
纸、笔 教学过程
一、认识陶瓷
1、图片展示,鼓励学生大胆交流他们所知道的陶瓷知识。
2、在学生对陶瓷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深入的了解陶瓷的年代、质地、外形、色彩、线条等。
3、引导学生去欣赏、品评看到的陶瓷图片,打开他们的思路。
二、感受线条
1、利用比较的方法,在黑板上绘出不同状态的线条,引发学生联想。
2、将无数线条密集在一起形成一个“面”,把线条变得很短很短就像一个个“点”,让学生体会线条疏密变化。
三、创作表现
创设“小小陶瓷设计师”的“陶瓷艺术作品展”的情境。提出要求:设计、“生产”瓷器时,注意形体粗和细、起和落、收和放的变化,在花纹设计时,运用不同的线条,尝试不同的独特的组织形式,还要注意线的疏密。
三、交流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陶瓷艺术作品展”交流活动。
1、请小设计师们用最简洁的语言说一说作品中最得意的地方。
2、请小评委们评判哪个陶瓷制品造型优美,设计最独特,线条的表现力丰富。
3、让大家谈一谈在这节课中什么时候最高兴。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对陶瓷建立起一个初步的审美感受,为课堂上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课后总结
我国悠久的陶瓷史以及很多世界领先的陶瓷技艺,英文单词China和china的介绍是学生非常感兴趣,不由得萌生民族自豪感。
课题
用线造房子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深刻理解线的表现力和美感,提高线的组织运用。
2、学习深入细致描绘复杂对象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都有美。课前准备
纸、笔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房子,丰富学生对房子的认识和感受,还可以搜集有关房屋建筑的图片、知识。
一、初步感受
分组举行“竞聘房屋销售员”活动,让学生对自己搜集到的典型的、有特色的图片进行推销,学到很多有关房屋建筑的常识。
二、重点感受
引导学生关注造型之外,还要体会建筑结构线和装饰线给人带来的视觉感受。如,瓦房的瓦片、墙砖由许多密集曲线和直线构成,这本身就构成了线的疏密变化等等。
三、表现感受
提出要求:用几何形概括房子的外观,各部分的大小搭配要和谐,高低错落有秩序,造型要别致新颖,做到与众不同。用线条画细节时,要大胆、肯定,线的长短、疏密要组织好,要有节奏和韵味。
四、分享感受
在房屋设计好后,可以组织一个房屋竞买会。
看一看:谁设计的房屋更受大家的欢迎?谁喜欢哪幅作品? 把这幅作品的成功之处说一说。重点引导学生说说线条的运用。课后总结
线是绘画造型重要的表现手段,关于线的认识和感受以至能灵活运用。所以在今后的绘画造型课中,也应不断地提示学生关注线条的合理运用。
课题
蔬果巧打扮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够运用切、插、挖、嵌等基本方法加工水果。
2、愿意利用蔬果材料制作自己喜爱的形象。
3、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设计意识。教学过程
一、认识水果
说说自己都见过那些蔬和水果,谈谈自己吃水果的感受和故事。
出示有关蔬果的图片,让学生看一些他们没有说到的或平常不太常见的蔬果,简单介绍产地、味道、特点等。
引导学生观察:一个蔬菜或水果的外形像什么?怎样能让它更像呢?
二、分析作品
欣赏教师带来的范例和书上的学生作品。
说一说,做成的都是什么?用哪些蔬果做成的?是怎样做的?
学生分组商量一下要做什么,说说本组的构思。鼓励学生不时提出疑问,寻找解决办法。
三、创作作品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尝试各种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不局限主题。
四、欣赏作品
完成创作后选几小组从构思、制作过程和意图等方面来评述自己的作品,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这节课收获了什么? 课后总结
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鼓励,从而保护并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美术的热情。
课题
我爱我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5课时 教学目的
1、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爱家爱家人的感情。
2、学习黑白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3、能制作简单的小相框来装饰自己的家。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一、切入新课
1、教师表放歌曲《我想有个家》的音乐,设问:为什么要想有个家呢?
2、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家充满温暖、乐趣、祥和、安宁和关怀。
二、引导记忆
1、设问:你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喜欢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2、分组充分讲述后教师小结:家由两部分组成:物的部分,有房子、有家具等;人的部分,有父母、家人等。
三、技法传授
设问:怎样画出自己的家呢?
1、要充分熟悉了解自己加的陈设特点和家庭成员的形象特征。
2、如果要同时画家居陈设和家里的人,应该选取家人平常最喜爱的活动,先画出人的面貌与活动,后画家具陈设。
3、教师在黑板上徒手画出一些家具的样式与构图关系示意图,之后观摩教材上的学生作品。
四、表现创作
作业要求:可用记忆画得形式初画家具一隅,或回家后再画。第二课时
进一步创作第一课时的作品,画家人的生活物景。第三课时
一、欣赏范画
1、浏览本课中的范图,思考这些话和我们平时画的有什么不同。
2、板书课题,简介纸版画
二、分析技法
1、指导学生认真读图,教师提供一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这四幅画的画面上个表现了什么内容?(2)画面效果有什么不同?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三、剪贴制版 提出要求:
1、画出主要人物,要求线条流畅,造型生动简练。
2、把设计好的任务剪贴在底板上。第四课时
一、示范印制
1、在底板上滚好油墨,再盖上白纸,用手均匀的拓一遍。覆纸不要移动,手用力方向要一致,不能太随便,也不能太猛。
2、把覆盖在底板上的白纸轻轻揭下,注意不要弄花画面,放在一边晾干。
3、制作好的底板可以反复印刷多次。
二、学生尝试
按步骤让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作品点评
1、展示作业,并进行分析。
2、用优秀作业布置一个“我爱我家”作品展。第五课时
一、探究方法
分小组学习:相框的折法和折剪立体纸花边的基本方法。教师到各组进行指导。
二、解决问题
纸立体花边在制作时要细心折、勒、剪、粘,使之立起后美观大方。
三、学生制作
提示学生:创造性的利用综合材料可以使作品变得充满趣味和吸引力。
四、交流欣赏 课后总结
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是美术教育的人物之一。让学生在绘画中体会和感受,回忆家的温馨、家的和睦,结合家的图片以及音乐让学生充满感情的绘画,产生了较
好的效果。
课题
做个存钱罐 课型
设计·应用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够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富有特色的存钱罐。
2、在构思和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教学过程
一、激趣
让学生将自己的存钱罐拿到课堂上,引发存钱罐的话题:
1、存钱罐的造型、色彩、材料上有何特点?
2、存钱罐的取放是怎样设计的?
3、你带来的存钱罐适合什么样的人使用?
使学生认识到设计师将造型与实际应用巧妙地结合,使他们感受到,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方便我们的使用。
二、探讨
指导学生分析教材上的师示范作品:
1、这些作品用了怎样的材料?
2、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适合用来制作存钱罐?
3、它适合给谁使用?
分析讨论的话题逐渐转到:
如何将自己的设想转化成实际的物品呈现出来?
三、操作
进行必要的技法指导,如:怎样在纸盒上开洞,塑料瓶要如何切割等问题。
四、实践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分层次指导。
五、延伸
在制作完成后,提出问题:
对于学生不正确的回答予以积极正确的指导。课后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有关存钱罐的发展历史、民俗和文学作品来增强本课人文情感的含量,可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
课题
猫儿去哪了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主题创作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及绘画创作能力。
2、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了解外貌
出示一件教师的衣服,问:上面的图案是什么?
从学生的答案中提炼猫的外貌特征、动作、姿态,适当介绍猫的有关知识和生活习性的了解。
二、展开话题
从猫本身的特点拓展到了解猫在生活中有趣的表现,问: 小猫会到哪儿去呢?它会遇到谁?可能发生什么事? 引导学生大胆的想,大胆的说,为下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三、创作提示
提示基本的绘画技能,你想画什么?什么是你绘画表现的重点?你画的小猫是什么样的?在做什么动作?
四、自主创作
学生创作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用一种方法来创作,既可以是单幅作品,也可以是连环画等等。
五、展示交流
创作完成后,进行交流展示,大家相互欣赏作品,相互评价。课后总结
“猫儿去哪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用绘画创作的形式表现趣味性就更强了。
课题
在医院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认识、记忆周边的事物。
2、大胆运用色彩、线条表现对生活的感受与记忆。
3、激发学生热爱健康、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积淀情感
出示关于医院的情景图片,引起孩子们的回忆,说说自己去医院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导学生着重于情感体验:你看到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二、创作构思
在创作前先进行构思:
首先确定自己要表现的内容; 其次是绘画中如何布局画面;
最后还要思考怎样借助色彩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创作表现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大胆的运用色彩线条来表现,要求学生在绘画时尽可能地表现得深入与细致。
四、评价交流
作品完成后,可以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彼此谈谈自己的所画内容,在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谈给学生听。
课题
大海上的船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船的发展史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2、通过不同的船只造型,了解船的一般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
黑板上画出大海,今天啊老师要领大家去大海远航!
二、新授
1、老师准备了几种简单的几何图形,谁能用这几个图形拼出一艘船来?
2、其实远洋船的种类有很多,下面老师就领大家去见识一下它们!学生认真观察。
3、看了这么多的远洋船,你想亲自造一艘这样的船吗?
4、老师也设计了几种远洋船,你们看,有用线描的,有用排水法的这些方法都可以设计远洋船。
三、作业要求
好了,现在就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设计一艘远航穿。
四、学生作业、展评:
引导学生从设计上,从造型上,评出奖项。课后总结
让学生了解船的发展历史和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课题
小棋手 课型
设计·应用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握棋盘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通过棋盘的整体布局渗透浅显的设计意识。
3、相互交流合作,体验学习与游戏活动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
利用简单的道具玩大型的探险游戏。
二、观察了解
1、结合游戏,引导学生思考棋盘设计的基本规律。
2、教师示范,体现棋盘设计的步骤、方法。
三、分析认识
1、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探险棋盘中遇到的关卡。
2、总结关卡的表现内容:人物、动物、植物等。
3、对比欣赏学生作业。
四、学习获得
1、提出作业要求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想法独到、线路清楚、关卡有趣的游戏棋盘。
2、开展交流与讨论:
(1)你们的棋盘将围绕一个怎样的主题进行设计。(2)你们在集体创作中会怎样分工呢。
3、学生合作表现,教师指导。
五、游戏体验
1、作业评价
2、在自己设计的棋盘中玩游戏。
课题
漂亮的虎头帽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欣赏并传承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2、感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学习其色彩、想象力丰富的表现手法。教学过程
1、虎头帽也叫做风帽,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传统手工艺品。
2、思考:为什么要用虎来装饰给孩子带的风帽?
3、通过欣赏发现虎头帽的装饰一般集中在三个部位:前顶部、后披风、周边,这是制作时要装饰的重点。
二、制作要点
用彩色纸通过折叠、剪贴形象、添画细节的方法制作纸质虎头帽。适当的示范虎头帽的基本折法。
引导学生遵循设计——折叠——剪贴装饰——细节添加——逐渐完善的步骤进行。
三、大胆创作学生在具体制作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帽子容易做得过小,教师可让学生先试戴调整合适后,在进行装饰。
四、品赏评价
学生戴着自己制作的虎头帽,互相评价一下:谁的帽子最好看?谁的制作最精良? 教师评价
认识了解这种民间艺术,体会蕴含的是来自长辈深深地祝福和浓浓的爱。
课题
冬天里 课型
综合·探索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欣赏冰雪造型的作品并能进行评述,抒发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
2、能够利用冰雪进行创作。
3、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感受和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
一、感受雪景的美
1、看到眼前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
2、你接一些雪花仔细看一看它的长相。
二、分组游戏
1、看看你能踩出多少花样?
2、在雪地上你能画出彩虹吗?
3、这些工具很有趣谁来试一试?
三、交流欣赏
欣赏雪景图片,感受雪景带给人的洁净之美。
四、尝试与练习
1、教师演示:
用铅笔轻轻画骨式动态人物,姿态多样,有前后关系,使画面充实,主题突出。
2、学生作画,自由选择不同颜色的作业纸。
3、结束工作 课后总结
自然与人密切相关,许多自然现象通过感受、观察、描绘显得非常生动有趣。
课题
我的童年 课型
欣赏·评述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欣赏以童年为主题的美术作品,感受其艺术特色。
2、能口头描述自己对艺术品的感受。教学过程
一、引入欣赏
1、欣赏《新课本》让学生回忆新学期开始发新书的情形,心情怎样。
2、欣赏《藏童上学》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二、自主欣赏
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艺术特色的感受上,用简短的文字进行表达的要求。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可以组织学生对同一幅美术作品的描述练习,看看那些同学抓得住欣赏对象。
三、交流欣赏
同学间相互进行品评。课后总结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的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补充内容: 课题
线描大树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和欣赏纯粹的线条美,认识线的丰富、强烈的表现力。
2、学习用各式各样的线来描绘质感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启发观察
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提问:常见的线有几种?怎样表现
2、展示上节课作品:
鼓励学生:在画图构图方面控制能力有所增强。
3、板书课题《线描大树》
二、自主学习作业要求:
1、四人一小组画一组树。
2、以线为主、单色绘制。
3、每次老师出题,大家创作。
4、教师和学生互动,请老师和两个同学在黑板上一起作画。
三、想象创新
学生自主作画,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创作并参与到学生的绘画活动中去。课后总结
通过补充内容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更加明确了在画面中如何充分利用“线”的样式来为作品内容服务,同时增强了同学们的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第五篇:冀教版小学第七册美术教案
课题 描龙画凤 课型 欣赏·评述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1、欣赏饰有龙或凤造型的艺术品,了解龙或凤的造型特点及应用的多样性。能够用线描的方式,运用龙凤纹样进行装饰画练习。
2、通过欣赏、交流,讲故事等方法了解中国的龙或凤的艺术形象。进行有创意的表现。
3、使学生愿意了解中国传统的龙凤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手非常好听的歌曲《龙的传人》,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龙的世界,来共同感受了解龙文化。
二、探究新知:
1、通过讲故事,让学生了解龙的这一艺术形象的由来。
2、引导学生讲关于龙的传说故事,进一步认识龙及和龙有关的事物,为绘画背景作铺垫。
3、欣赏饰有龙图案的陶器、建筑、服饰、书法图片,了解龙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展现的艺术魅力。
4、在古代传说中,还有一种象征吉祥的艺术形象----凤(师出示图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欣赏图片。
5、启发学生作画: 龙是吉祥的象征,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
三、创作实践,审美体验
(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四、小结:
展示评价——“审美提升” 学生欣赏歌曲,感受情境
同学间相互介绍关于龙的传说,共同了解龙的起源。学生讲故事,大家共同了解学生欣赏。
学生对凤这一艺术形象进行简单了解,通过欣赏图片,了解凤的结构特征,交流自己最欣赏的部分进行分析。学生说说或相互形容心中的龙的形象。
学生创作
学生互评作品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收集与龙有关的相关资料如:传说故事、图片等。
课题 昆虫与花朵 课型 综合·探索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在画面中组织昆虫与花朵,精细描绘昆虫与花朵,提高学生对画面美感的把握能力、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2、通过欣赏、仔细观察、讨论交流,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界中事物的美妙,在绘画中体会其中乐趣!
3、通过对昆虫与花朵的表现,使学生感受美术语言的神奇,唤起学生对生命与环境的热爱,使之体验探索与发现的乐趣。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同学们,大自然中的事务是美妙生动的,歌唱家用歌声来歌颂大自然,诗人用美丽的词语来赞美大自然。由此,我想到了一首诗:《小池》,谁能背诵这首诗?你知道其中赞美的景色都有什么?(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自己看到的这样美妙的景色,从结构特征、色彩等方面进行描述自己喜欢的昆虫与花朵。
2、欣赏图片作品,感受自然之美。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进行分析,教师从构图、造型、色彩、结构等方面引导学生。
3、欣赏书中线描的绘画作品,分析表现方法。
4、启发绘画思路:讨论交流自己的绘画想法,相互补充发言,教师小结。
三、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1、学生选择绘画内容
2、师讲解画面组织方面的相关知识
3、学生绘画,师巡回指导(起铅笔稿)
四、小结
展示优秀作业,发现优点,找自身不足。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去捕捉自然中的美丽事物。
课题 自行车 课型 欣赏·评述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了解自行车的基本构造,通过观察,能够大胆的对自行车进行描述与绘画。
2、通过多角度观察、分析, 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3、使学生体验观察与发现的乐趣,感受线条的神奇,培养他们用线条表现形象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师们制造出了各式各样的自行车,你们见过什么样式的自行车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自行车的基本构造。(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回忆自行车的构造,它有哪几部分来组成?
2、欣赏图片,加深学生对自行车结构的印象,选择自己喜欢的自行车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3、欣赏学生作品,请同学们把自行车各部分的线条对比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4、如果让你把自己家里的自行车画出来,你打算怎么画?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谁来说说?
5、教师补充学生的回答,强调绘画步骤,提出作业要求。
三、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对绘画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帮助
四、小结:
1、展示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
2、谁来谈谈这节课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3、通过这节课的写生练习,我们在课下要多观察周围的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要用不同的形式去表现它。
课题 趣味小台历 课型 设计·应用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制作台历的基本方法(剪、折、画等)和步骤。
2、通过欣赏、动手实践操作,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
3、培养细心制作的习惯,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让我们翻开台历来看看吧。(出示实物台历)台历有什么作用呢?台历放在什么地方?我们来给新的学年或者新的一周某一月作一个台历好吗?
二、探究新知:
1、台历范品出示:台历由哪两个部分组成?
2、台历要放稳在桌上,必须立起来。怎样使小纸片立起来?
3、怎样让折好的基座更加有趣呢?师示范将对这方法的基座剪制成双兔外形。
4、讨论:你有什么新的想法和创意?(动物外形,植物外形,物品外形)
5、配日期:可选择一个月或者一个星期的日期配上去。教师出示范品(正误对比)(1)日期写得很小,写得乱。(2)日期写得大,并配上画面,干净等)
6、指导学生欣赏书中作品
7、组织学生讨论: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台历?
三、学生制作,师指导
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做一个精美有趣的小台历。
四、展示评价,评选最优秀的台历。
课题 行走的动物 课型 综合·探索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用生活中废旧物制作行走动物的练习,培养学生由平面到立体的形象思维能力。
2、掌握动物会走的原理及会走的动物的制作过程。
3、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变废为宝,用灵巧的双手在生活中寻找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小朋友经常去玩具店,肯定认识了不少玩具,老师知道你们一定非常喜欢,告诉老师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除了这些,我们还能在许多书上看到许多小动物图片,比如蓝精灵、机器猫、唐老鸭,还有什么?
老师也喜欢玩具,而且我也会做各种各样的动物玩具,今天我把它们都请过来了,你们想见见它们吗?
1、学生欣赏教师准备好的各种小动物的作品
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动物玩具,找一找,这些动物与我们平时做的,画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对了,那我们就叫它们“行走的动物”好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再次观察,这些动物为什么会走呢?
2、介绍方法: ①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草图(拼摆,以公鸡为例)②选择合适的彩纸剪出公鸡的翅膀、嘴巴、鸡冠等部分 ③将各部分进行粘贴组合,完成作品 ④将做好的玩具涂上颜色花纹。
⑤把手伸进身子裸空位置,指头当脚进行行走。这样一只会走的玩具就做出来了。会了吗?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书上都做了些什么会走的玩具。
3、分析课本作品: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三、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指导学生利用自己搜集到的废旧材料做一个行走的动物。
四、小结:
1、展评作品,学生自由结组,表演小故事
2、教师总结:这节课同学们都能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成有趣好玩的动物玩具,你们都是最棒的,希望同学们以后以敏锐的眼光从欣赏美的视角去发现、装点我们的生活。
课题 老鼠嫁女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了解民间剪纸的主要特点;并根据主题设计和剪出自己喜爱的剪纸。
2、通过欣赏、感爱民间剪纸艺术,学会剪纸的基本剪法。
3、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以剪纸表现自己喜爱的题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了解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首先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故事《老鼠嫁女》让学生在故事中激起兴趣。(课件动画《老鼠嫁女》的片段)剪纸的内容题材大都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老鼠嫁女》也是中国剪纸艺术中被经常表现的题材,好玩有趣。今天我们的剪纸练习就是《老鼠嫁女》。
二、探究新知: 师提问:
1、你们知道老鼠的特征吗?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能描述老鼠的形状对下面制作很有帮助。
2、你对老鼠有多少了解?说说老鼠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3、引导学生欣赏剪纸作品
师: 老鼠嫁女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它的内容有趣通俗人们经常用这个故事制作剪纸来美化生活,民间的剪纸有好多。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几组剪纸:
4、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剪纸中老鼠的外型特征有什么变化?
5、老鼠身上都装饰有哪些纹样?
毛毛剪、月牙剪、柳叶剪、圆点剪、飞燕剪
6、你能发现有哪几种剪法吗?
阳刻 阴刻 混合
三、学生实践创作,师指导
共同创作一场老鼠嫁女的热闹情景(合理安排,可自编老鼠嫁女的故事)
四、小结:
展评作品:学生自己介绍作品,并说说创作的体验。课题 色彩的冷暖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2、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
3、让学生在欣赏体会学习的基础上,认识冷暖色,能用冷暖色进行简单绘画练习。
4、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热爱、对美丽自然热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谁来说说自己喜欢的颜色?为什么喜欢?(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出示色纸为下一步认识色相环作铺垫)
“色彩的联想”
1、红、黄、橙使你联想到什么?谁来给它们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师小结:给人带来温暖感觉的颜色,我们就叫它“暖色”。
2、蓝、绿、紫使你联想到什么?
师小结:给人带来凉爽、寒冷的颜色,我们就叫它“冷色”。师小结: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联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色彩的世界来认识色彩的冷暖!(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欣赏自然风光、居室环境、人物服饰等图片,认识理解冷暖色。
师:请同学们随着照相机的镜头一起来感受生活中的冷暖色吧!
2、请同学谈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3、游戏:“认识色相环”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色彩小游戏,比比谁最聪明?请听好:①谁能把黑板上的色纸按照冷暖色分出来? ②谁能有规律地把这些颜色围成一个圆环?
师小结:在这个色相环中最冷的颜色是蓝色,也叫冷色的极色;与之相对的是橙色,它是暖色中的极色。
4、欣赏课本中的绘画作品,分析冷暖色,总结特点。师:谁来说一说这些作品中哪些画面是冷色的,哪些画面是暖色的?同学们可以交流讨论一下。
师小结:画面中以红黄橙为主组成的画面为暖色画,以蓝绿紫为主组成的画面为冷色画。因此说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冷暖”
师: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景物会给我们带来温暖或寒冷感觉,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和我们身边事物说一说。
6、启发思路:如果让你来表现一幅冷色或暖色的画面,你打算画哪些内容?
三、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指导学生用线描或色块作画表现画面。画面造型可以抽象也可以是具体的,来表现一幅冷色或暖色的画。(起铅笔稿)
四、小结: 展评作品,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冷暖色,感受生活中的美。
课题 我的小笔筒 课型 设计·应用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泥巴材料的特性及用途,学会用挖、捏、堆、塑的方法制作有趣的小笔筒。
2、在玩的过程中,感受泥土带来的乐趣。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好不好?
1、游戏内容: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盒子里藏着一件宝贝,谁愿意到前面来摸摸,猜猜里面是什么?
2、揭谜:下面老师就揭示谜底,看看谁猜对了?原来是一块泥巴。
3、说用途:你们知道泥巴有什么用途吗?
其实泥巴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用途那就是做出好看又实用的笔筒。你们想不想用泥巴做一件,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我的小笔筒》。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作品,师:你们想不想看看用泥巴做出来的小笔筒是什么样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我们的朋友给我们带来的泥塑笔筒。
2、观察作品,探究制作方法
师:看了这么多有趣的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在这些笔筒中,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你能说说她都用了哪些方法吗?其他同学同意他说的吗?你还有没有补充?
3、学生尝试方法:谁愿意到前面来尝试这些方法?下面的同学你会了吗?
4、看了这么多,你们现在最想干什么?
5、启发创作思路:你想做个什么造型的笔筒?
三、学生动手实践,教师指导
对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随时提示(面向个别或全体)
四、小结: 展评作品
课题 用色彩画心情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色彩是如何表现我们心情的,能学会用色彩表现自己的心情。
2、通过感受那些用色彩表现心情的作品,走进他们的世界,体会他们的心情,认识他们用色彩表现心情的手法。
3、通过对色彩表现情绪的心理体验,感受到色彩(绘画)表现作者内心的意义,懂得艺术是需要打动别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你们的心情怎样?谁来说说?你能说说原因吗? 你们知道吗,色彩也是有情绪的,它也会高兴、忧伤和愤怒。你有没有尝试过用色彩表现心情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用色彩画心情(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欣赏图片,感受不同的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
2、对不同的心情进行大胆的色彩想象,如高兴、忧伤、愤怒的心情,你想用哪些颜色表现?
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用色彩表达自己的心情的。
4、启发绘画思路:如果让你来用色彩表现一幅画,你最想画什么?都用哪些颜色?
三、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用色,教师巡回指导,对绘画有困难或有问题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帮助引导。
四、小结:
评价作品,把学生表现的心情与大家一起分享,师生互评。教师作补充发言。
课题 我的家,你的家 课型 设计·应用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手工制作居室内部的基本方法及色彩应用,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
2、用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居住的房间的形状、布局、并用色彩进行装饰。
3、增强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增进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1、谈谈自己的家
2、教师小结学生的谈论
3、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家”的图片
4、出示教师作品(居室模型)让学生体会室内各种物体的制作材料
5、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结合材料的应用和色彩的搭配让学生总结制作方法(剪、折、粘、切、插)等。
6、启发设计思路:你想设计哪种房间-----客厅、卧室。。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1、提出制作要求,提示注意安全
2、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及时解决问题。
四、作品展示: 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五、小结:
播放歌曲结束,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和爱国教育。
课题 物象重组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对各种物象的联想,能创造性地表现出新的形象。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2、通过欣赏、想象感受物象重组之后的快乐。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搜集图片吗?谁说说你喜欢搜集哪些图片? 师:我也搜集了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师:图片欣赏完了,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原来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不同形象的局部组合而成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组合叫做“物象重组”。(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给学生出示1—2幅图片培养学生对一个物象产生多种联想组合。师:你们觉得用这种方法变图片好玩吗?
师:那我可要考考你们了,同学们请看这张图片,谁能大胆想象把其它物象的局部和它重组在一起? 师:通过组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作品,从色彩、物象组合到图案各方面分析作品,感受创作的乐趣。
师: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绘画作品,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师:在这些作品中,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他是用什么方法画的?
3、启发学生创作思路:如果让你来进行物象重组,你打算把哪些形象组合在一起来创造出新形象?是把两个形象组合在一起还是更多个?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讨论交流一下。
三、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鼓励学生大胆创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
四、小结:
展评作品,各小组评选出优秀作品入住黑板上的创意屋。
课题 多变的大自然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丰富多变的相关知识,能运用绘画的方法进行表现。
2、通过欣赏感受,讨论交流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而又多变的景象。形成印象画出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增强防灾意识!教学过程
三、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你们愿意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神奇而又多变的大自然。
四、探究新知:
1、通过图片欣赏,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带来的天气变化。
2、原来大自然有这么多的情绪,谁能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当时是什么情景,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3、出示学生范作,让学生感受绘画作品中大自然的不同表现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评析。
4、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1)教师小结:大自然的天气可以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心情,但当它发脾气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你们想不想画画大自然多变的情绪? 2)你想画哪一种,画哪些事物来增强效果?
三、学生绘画,教师辅导:
教师对个别学生的画面内容,表现手法给与帮助指导。
四、小结:
1、师生互评作品
2、对学生进行防灾意识教育培养,同学们各抒己见。下课。
课题 我设计的新机器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科技的进步,提高学生对高智能机器设计的意 识;培养学生对设计新机器的想象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通过图片欣赏了解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到现在计算机的高速运转等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创新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体验创作带来的喜悦心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进步发展创新的时代,那么,你们知道古时候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教师提问:通过欣赏,你都知道了什么?
3、教师小结并揭题:的确,先进的 机器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节省人力资源。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设计的新机器》。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2、欣赏学生设计的新机器,教师启发: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发明家,为社会做出贡献。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几张设计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3、启发学生创作思路:你想不想设计一个先进的新机器?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学习说一说?
三、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提出作业要求:
1、功能新、多
2、造型美观
3、画面饱满、色彩丰富
四、小结
课题 绘画日记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记录生活的特点并能应用到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通过欣赏、交流、评述了解绘画日记的特点,使学生通过记忆描画表现日记内容。
3、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导语:我们很多同学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大部分同学都用问文字记录的形式,你们知不知道,还有一种比它更直观、更形象的表现形式是什么吗?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绘画日记吗?
3、教师小结并揭题:绘画日记就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每天发生的有意义、有趣的事,我们这节课就学习《绘画日记》。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欣赏范画并进行分析:画面和文字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者记录的是生活中的什么事例?
2、总结日记画的特点:以画为主,文字叙述为辅,文画一体,相映成趣。
3、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讲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引导其他同学构思画面内容,大家相互补充。
4、教师小结:刚才很多同学回忆了一些美好的生活情景,我知道还有好多同学想好了情景还没说,现在我们就用手里的画笔把刚才讲的和想好没讲的表现出来,好不好?
三、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1、教师提示绘画方法:①选择利于自己表现的事和物;②合理分配画面与文字叙述的位置;③起稿;④草拟与画面相符的文字;⑤着色。
2、教师提出绘画要求:①注意文与画的整体关系;②画要形象鲜明、主次分明,能反映出事情发生的特定环境;③文字叙述言简意概,与画面相呼应。
四、小结:
1、展评优秀作业,师生互评
2、学生谈感受,经验交流,教师总结
课题 模版上的艺术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漏印工艺制作过程,掌握刻板、漏印技能,运用这一制作方法创作一件作品。
2、通过欣赏,起稿设计,完成模板制作,注意衔接部分的处理。
3、体验漏印工艺带来的乐趣和创作美感,培养学生创造生活中的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欣赏一些漂亮的传统手工艺作品,使学生产生喜欢心情,教师揭示:这些漂亮的花纹和图案用到了一种民间手工艺制作方法----漏印,你们想不想学用这种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探究漏印方法:你们觉得漏印的制作步骤是怎样的?下面就用你们自己说的方法试着做一做?看看谁的说法正确?
2、教师通过视频展台演示正确的制作过程。1)画图 2)刻板 3)着色、漏印
3、学生遵循老师教的方法每人尝试设计一块模板。
4、漏印的方法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同时还可以美化装饰生活,想一想,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漏印的方法?
5、欣赏课本作品,让学生了解用漏印的方法可以创作漂亮的艺术作品并分析其中用到的模板。
6、启发学生用做好的模子创作:现在我们每位同学手里都有一块模板,你能不能用它创作一幅画?
三、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指导学生在体会漏印快乐的同时,要考虑画面的美感。
四、小结:
1、展评作品,师生互评
2、学生交流感受,总结经验
3、教师总结发言,激励学生敢于想象、发挥创意,装扮我们的生活。
课题 电脑小画笔 课型 造型·表现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掌握画图程序上菜单的功能及画图工具的使用,运用画图程序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复制、粘贴和翻转表现一幅有趣的画。
2、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
3、激发学生学习电脑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过程
三、激趣导入:
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我们为什么在这里(微机教室)上吗?
2、欣赏图片作品,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画是怎样画的吗?
3、教师揭示答案并介绍电脑小画笔的功能:这些作品就是利用电脑小画笔制作的,这种美术表现形式称为电脑绘画。电脑小画笔是一种新型的绘画技术手段。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我们很多在实际绘画中遇到的小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尝试用电脑小画笔进行创作(揭示课题)
四、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认识电脑小画笔的程序,教师指出:利用电脑小画笔提供的各种功能,进行巧妙地组合及填色,就可以创作生动有趣的美术作品。
2、分析作品,了解作品艺术特色,体验作品形式美感。
3、通过欣赏和分析作品,请学生谈谈对利用电脑小画笔创作的作品的感受。
4、教师鼓励学生和老师一起探究绘画步骤和制作方法。1)熟悉工具 2)构图、确定主题 3)制作,绘画,着色
5、启发学生设计思路
三、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运用所学技法,每人利用电脑小画笔创作一幅美术作品。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指点、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四、小结:
1、展示作业,师生评价,指出优点与不足。
2、教师小结本课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印象。
课题 正月十五闹元宵 课型 欣赏·评述 教法 讨论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灿烂的民族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风俗及节日文化;学会用多种材料和方法来制作元宵节花灯。
2、通过学生小组课前收集、准备,课上成果展示的形式,了解元霄节的来历、风俗和节日文化。
3、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五、激趣导入:
欣赏歌曲《卖汤圆》,教师提问:
1、这首歌唱出了一个喜庆热闹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2、大家都知道元宵节,也知道元宵节我们要吃汤圆、打花灯、跳秧歌等,元宵节是我们中国传统的重大节日之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教师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书中作品,鼓励学生用我们身边的废旧材料就可以制作花灯和表演用的道具,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启发学生的创作思路: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你想做什么来表达你的喜悦心情和大家一起分享?
三、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小组同学可以合作完成,也可以单独完成制作,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小结:
1、展示作品,学生表演节目
2、教师小结,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的情感教育。
课题 花鸟鱼虫 课型 欣赏·评述 教法 观察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资料的收集和学习,了解艺术家们的成就、艺术生涯、艺术特色等,能运用艺术语言(如写意、工笔、虚实等等)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2、通过欣赏了解,体会“勤奋”与“毅力”带给人的影响;明白要认真观察生活,才能感受到美。
3、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花鸟鱼虫在自然环境中无所不在,它们与人类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古往今来,中国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花鸟鱼虫形象难以数计。其形态之生动,情趣之高雅,在世界艺林中独放异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中国画中的花鸟鱼虫去了解艺术家们为我们带来的艺术享受。
二、探究新知
1、教师介绍中国画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写意和工笔,通过齐白石的《祖国万岁》来了解中国花鸟画家在表现“花鸟鱼虫”的题材时,并不只是单独再现绘画对象,而是在画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学会从不同方面欣赏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内涵。
2、运用自己了解的知识与方法,分析欣赏中国画作品和笔墨特点。
3、引导学生讲述关于画家的小故事和对其他著名画家的了解,增加学生的认识层面。
三、小结:
学生交流本课学习感受,谈谈如何欣赏评析中国画作品,教师作补充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