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时间:2019-05-13 22:4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机械效率”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机械效率”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第一篇:“机械效率”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学生基础影响着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现教的学生比较差,物理没有虚套,我打算先让学生背诵这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等学生有了点基础后,对学生展开全面的进攻,对于思想顽固分子,如何都不能理解的学生,会让他们每人写十几遍,强化记忆,这样就算是就低级的因材施教了,希望大家多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篇:教学研究《如何判断斜面的机械效率大小》

教学研究《如何判断斜面的机械效率大小?》在初中阶段运用控制变量法判断

(1)控制斜面粗糙程度和高度不变,探讨机械效率大小与倾角的大小关系。设有两个等高的斜面长为L1>L2;倾角大小为θ1<θ2;滑动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由于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正压力的最大,因此在水平面匀速直线滑动时的滑动摩擦力最大,那么随着斜面倾角的增大,斜面长度和正压力都要逐渐减小,导致滑动摩擦力逐渐变小,所以应该有f1>f2。利用这两个等高斜面对同一物体所做的有用功相等,斜面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做的功为总功,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得:

η1(f1L1+Gh)=η2(f2L2+Gh)

f1L1>f2L2 →(f1L1+Gh)>(f2L2+Gh)→η1<η2 因此,在斜面粗糙程度和高度不变的条件下,斜面的机械效率是随着倾角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倾角的减小而减小的。

(2)保持斜面的高度和倾角不变,探讨机械效率与粗糙程度的大小关系 由于两个斜面的高度相等,那么沿着斜面方向做的有用功也相等,由公式η1(f1L1+Gh)=η2(f2L2+Gh)可知L1=L2,如果f1>f2,做额外功越多,其总功越大,机械效率越小。则有

η1(f1L1+Gh)>η2(f2L2+Gh)因此 η1 <η2。在初中阶段常用这种方法。运用高中阶段的重力分解和直角三角函数关系判断

(1)弹簧测力计在沿斜面向上的方向拉力做的总功 FL=(Gsinθ+μGcosθ)L(2)斜面上的有用功GLsinθ与竖直方向上的有用功Gh相等(因为sinθ=h⁄L)。(3)根据机械效率公式得η=GLsinθ⁄(Gsinθ+μGcosθ)L

η=1⁄(1+μctgθ)

分析与判断:两等高的斜面,在保持斜面粗糙程度μ不变时,如果斜面倾角增大,其额外功μctgθ要减小,由于有用功“1”不变,使得总功(1+μctgθ)变小,因此机械效率要增大,反之,机械效率变小。在保持斜面倾角θ不变时,如果减小斜面的粗糙程度μ,那么额外功μctgθ要减小,使得总功(1+μctgθ)变小,机械效率就变大,反之,机械效率变小。并且根据公式可以判断:斜面的机械效率大小只与斜面的粗糙程度和倾角有关系,跟其它一切因素都没有关系。

第三篇:初中物理“电功率”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初中物理“电功率”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王京燕(北京汇文中学,中学高级)

《电功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内容。它是在理解电功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概念,电功率不仅是在已有电学知识的基础上的实际应用,是整个初中电学知识的综合和总结,而且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的基础,并且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是初中物理考查概念和规律的热点,又是考查能力的热点。因此我们在做电功率的教学研究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深入探讨:

一、对电功率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二、电功率的教学策略。

三、学生常见错误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策略方法

一、对电功率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一)电功率在初中物理中的位置

一般而言电功率分两个方面,一是对电源而言;一是对用电器而言。初中物理不要求对有关电源的各种功率的计算分析,只要求对用电器而言的各种功率的分析和计算,如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热功率、输电线损失功率、电阻器消耗功率、电灯泡的发光功率、电路的功率等等。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考对本专题知识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一般是:电功率的概念和单位、计算公式和应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探究实验,电功率和安全用电。本专题综合性强,重点内容密集,知识应用面广,既是考查概念和规律的热点,又是考查能力的热点。在近年的中考中,考查这一专题各知识点的形式多样,既有填空、选择和作图题,也有实验题和计算题,并且计算题作为试卷压轴题的频率极高。另外,这一知识点由于是电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十分紧密,所以它的题目也往往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体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和需要。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的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而这一点恰恰和我们新课标的要求一致。它在我们三维目标中的任一目标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初中电功率的特点: 研究电功率的特点,可以看到这一知识点有两大特点:

1.综合性强。不仅要综合前面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知识,还涉及到一些力学知识,既综合了实验现象和理论内容,还涉及到定量计算。

2.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电功率中几乎每个知识点无论是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引入,还是电功率的实际测量都可以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讲了知识后,又可以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现代生活中我们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一些用电器,我们对它的工作原理并不是十分熟悉,通过一些题目的计算,我们就能基本上了解他们的工作原理。并对电功率有更深的认识。

除了这两个特点以外,还可以为以后更广义的功、功率做好准备。所以,无论从新课程的要求上看,还是从物理知识的拓展上看,电功率都具有呈上启下的作用。

(三)电功率的知识拓展与生活应用

1.区分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机械能功率和热功率

某一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重物的质量为 m= 50 千克,电源电压U=110 伏,不计电源内阻及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 v= 0.9 米 / 秒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 I=5 安,由此可知,电动机线圈的内阻为多少?若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卡住,电动机的热功率为多大?

该电路中的电动机在正常工作时可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故其总输出功率包括提升重物的机械能功率和电动机内阻产生的热功率。而求电动机线圈内阻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知道线圈内阻的热功率,但根据题设条件中的已知量不能直接求出线圈内阻的热功率,这就需要先求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和机械能功率。由题意分析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可根据题设条件中已知量 U 和 I 应用 P=UI 求得,机械能功率则等于电动机对重物的做功功率。可学生经常将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机械能功率和热功率混为一谈,误以为电动机的热功率即等于电动机对重物的做功功率。故在求电动机内阻时出现“mgv = IR”的错误。当电动机被突然卡住后,即变为一个纯电阻电路,虽然加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但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却发生变化。要用“P=UI”或“ P=IR ”求解,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动机不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故在此情况下求电动机的热功率。

2.正确使用家电可以省电:根据季节和存放食物种类、数量的变化,合理调节冰箱温度控制器,冰箱内存食物不要超过 80%,以便箱内冷空气流通,能起到更好的冷冻效果,也更省电;电视机音量适度,通常音量大耗能多,每增加 1 瓦的音频功率,要增加 3 - 4 瓦耗电量;不同材料的家电,耗电能不同,比如使用电子镇流器就比传统镇流器省电 30%,11 瓦的节能灯就相当于 60 瓦的白炽灯亮度,电子管电视机就比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电视机

22多耗 5 倍电。洗衣机的耗电量取决于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和使用时间的长短。电动机的功率是固定的,所以恰当地减少洗涤时间,就能节约用电。电风扇节电一般扇叶大的电风扇,电功率就大,消耗的电能也多。同一台电风扇的最快档与最慢档的耗电量相差约 40%,在快档上使用 1 小时的耗电量可在慢档上使用将近2 小时。所以,常用慢速度,可减少电风扇的耗电量。这些生活中的小常识可以通过电功率的教学介绍给学生。

二、电功率的教学策略

谈起电功率的教学策路,新课标对电功率知识的要求即它是初中电学考察的重点也是难点, 和它本身的特点即综合性强来看, 我认为讲电功率的教学策略不能单单从一节课的教学去讲,而应该从新课的教学和习题的教学两个方面去探讨。

(一)设计理念

1.在引入电功率概念的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去讨论、去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动手做实验,使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如研究课题那样去进行。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猜想、分析,从中点拨其思维。

3.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探索规律,获得研究、思维的方法,然后通过方法的获得以及运用方法探索、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形成对科学研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融的情感,具有乐于探索物理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课将把思维程序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确定教学目标

作为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过程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受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我们不仅要做传授知识的老师,还要做学生灵魂的设计师。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授予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的内涵。

新课改以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等为基本理念,强调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由此可知,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物理知识,而是通过学习物理,学会探究,学会学习,提高科学素养,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不能再如以往,只依靠上课听、课后练等传统的学习方法来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方式,体味知识的形成过程,领悟发现知识的方法,学以致用,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适应课改精神,实验课不再是单纯的验证,也不是单纯训练操作的熟练程度,而是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以探究和研究为主的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种全新的自主学习方式。根据新课标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来确定每一个知识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记住电功率的单位。(2)理解测定小灯泡功率的原理。

(3)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含义,会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知道灯的亮暗是由实际功率的大小决定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生活情景发现小灯泡的电功率随它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并探究掌握其变化规律,体验小灯泡(用电器)在不同功率下的工作状态

(2)自主设计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3)通过电功率概念的建立和测小灯泡功率的活动,使学生领悟可以用类比、实验等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设置的“失败”实验及讨论、探究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通过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学习,使学生感悟这部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的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作为一节概念课,从概念的建立到运用都很重要,而且教学目标中对电功率的公式要求到掌握的层次,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是电学中重点实验,所以把电功率的概念和公式,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作为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

(1)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2)设计实验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

(四)教学环节的设计:

为了实现这一三维目标,在电功率的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三个主要环节:

一、电功率概念的建立;

二、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三、小灯泡功率的测量。1.电功率概念的引入

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物理来源于生活,那么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在物理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教师能有意识地寻找出生活中一些有关物理的现象和事物,并将它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通过它将众多的有关物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身感受、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将会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产和生活中的物理的习惯,教会学生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物理的能力。所以,在电功率新课的教学中,通过实际生活引入物理情景是

实现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三维目标的有效手段。电能、电功、电功率等。即看不见也摸不到,学生无法直接体验到这些物理量。这使学生感觉书本知识冰冷而陌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创设情景的方法。

(情景一)

[演示]让学生观察不同用电器工作时电能表转盘转动的快慢。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会发现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电能表转盘转动快慢不同(或电能表上小灯闪动的快慢不同),引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电功率

(1)先将 15 W 的电灯接入电路,合上开关,灯发光,同学们观察电能表转动情况。(2)将 15 W 的灯泡取下,换上 100 W 的灯重复第一步实验。同学们观察并比较两次转动快慢情况。[生]电能表第二次比第一次转动得快,灯也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

(3)将两只灯泡并联接入电路,合上开关,两灯均亮。再观察电能表的转动情况,并和前两次做比较。

[生]第三次电能表转动得比第二次还快。

[师](断开电源,取下两只灯泡)同学们再观察这两只灯泡,有什么发现?。[生]两只灯泡不一样,一只上标着“220V,15 W”,另一只灯泡上标着“220V,100 W”。

[师]电能表转得快说明了什么?转得慢又说明了什么呢?

[师]同学们作分析:原来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不同,表示了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描述用电器的这种物理性质,这个物理量叫电功率,它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用电器消耗电能。

(情景二)教师设问: 某家庭上月在用电管理所交费购入 100 元的电,约 200 度(按本地电价水平计算), 结果 40 天后全部用完。同样的情况下另一家庭却用了 60 天。哪个家庭耗电更快 ? 能否从电表上反映出来 ? 从家庭用电的实际情况入手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不同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这正是我们课堂上要给出的电功率。使这一抽象难懂的物理概念变成学生身边的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出来的知识点,理解起来就会很容易。

(情景三)问:

(l)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速度。)(2)怎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是一功率。)(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挂出写有例题的小黑板。)

例: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通电半小时做功 180000 焦;电流通过公共电车的电动机,通电 2 秒钟做功 120000 焦。问:

① 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多?(通过洗衣机电动机)② 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

告诉学生,电流做功的快做,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须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跟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分别计算出电流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电车电动机每秒钟做的功:100 焦、60000 焦。结论: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快。

电功率概念这一环节的引入让学生感觉到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知识就产生于自 己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使知识变得亲切且鲜活,学生自然就没有了畏惧心理。顺应了学生的认知习惯,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轻松。对电功率的恐惧不攻自破。

(情景四): 首先将标有“220V 200W”的白炽灯与标有“220V 1000W”的热水壶分别接入带有电能表的家庭电路示教板中,通过实物投影,让学生仔细观察、陈述现象、分析原因。并说明家中电能表何时转的最快。

接着重复上述实验,特意将标有“220V 200W”的白炽灯通电时间延长,让学生仔细观察分辨:电能表的铝盘转动的圈数多少与铝盘转动快慢的比较。提出电能消耗快慢的度量问题,引入电功率的概念。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物理。通过这些感性材料形成对电功率的意义的理解,并突出了电功率与电能的区别。

然后通过多媒体给出三组用电器消耗电能的测定数据,同组数据进行比较,谁消耗电能多?谁消耗电能快?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得出电功率的定义及定义式。这是学生思维的升华。通过学习活动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体会运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这样教学重点和难点得以突破。

2.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对于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这一难点的突破,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案例一)我们可以故意设置一个烧毁小灯泡的“失败”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寻找“失败”的原因中领悟到,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电压。同时也为后面正确设计测小灯泡功率埋下伏笔。

(案例二)

分别用干电池 1、2、3、4、5、6 节做电源接入小灯泡,让学生仔细观察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学生观察实验并描述实验现象,学生思考并讨论原因。电压增大、电流增大、灯电功率增大、灯的亮度增大。

引出额定电压的概念是 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它的值是一定的。额定电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学生观看课件,看小灯泡的铭牌。练习:

一个额定电压为 220 伏、额定功率为 500 瓦的电热水器,在正常工作时通过电阻丝的电流多大?当把它接到 110 伏电源上时,测得它的电流是 1.14 安,这时它的实际电功率多大?

当用电器两端实际电压不等于额定电压时,实际电功率也不等于额定电功率。区别额定电压与实际电压,额定电功率与实际电功率。

(案例三)

1.投影展示:你想过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在用电高峰时,电压较低,这时电灯会怎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法呢?(启发学生讨论、思考)

2.猜想与假设:

你的猜想:你认为当电压变化(变大或变小)时电功率如何变化呢?你的依据是什么?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如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此处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交流讨论)

最后由学生描述自己设计的实验思路和方法(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出思路,让每个学生都要明白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观察亮度和电压的关系

投影引入:额定电压(U 额):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P 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投影展示:小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功率(P 实)

3、小灯泡功率的测量。

测量电功率实验理所当然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实验。它涉及到电学中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这三种常用仪器的使用,是一个综合性实验。按照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它教学目标应定位为:会测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进一步练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培养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能力。除了对科学内容的要求以外,还对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要求,主要应定位在“培养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能力,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尝试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和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这几个方面。

在本知识点的导入过程中,执教老师可先对电功率的概念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进行复习再按照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组织教学,符合新课标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引入时尽量在老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和修改电路,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做好这个实验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熟练正确使用电学的基本仪器,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小灯泡的工作情况,同时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上分三步做:

第一步:学生在演示实验中解决操作中基本问题(例如线路的连接顺序、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要求等),第二步:在学生初步理解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选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第三步: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深化学生对灯泡的实际功率与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的理解,进一步内化了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概念。在新课教学中能按照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组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能力,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让学生尝试和体验评估有关信息的科学性和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一丝不苟、爱护公物的品质,同时通过 LED 光源对学生进行节能意识等的价值观教育。在实现知识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能力与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三维目标。

对电功率测量的拓展:

在小灯泡的测量试验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试验的能力。

当仪器不足,无法用伏安法测量时,如何只用电流表或只用电压表采用双安或双伏、或等效替代来测量电功率也是对小灯泡功率测量的要求。

三、学生常见错误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的策略方法

(一)混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对学生来说,问题不在于他们不能理解概念,而在于他们不能把两个概念区分开来。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用电器工作时的电压往往不是额定电压,实际的电流强度、电功率也就不再与其对应的额定值相符,例如有一只白炽灯泡,标有“PZ220 — 100”字样,当它接在 110 伏的电路上时,实际消耗的电功率多大?

同学们很容易选择电流作为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联系点,先通过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计算出额定电流,之后再用这一额定电流与实际电压相乘得到实际功率。

解决策咯:

显然在实际电压发生改变时,实际电流不可能等于额定电流而保持不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唯一不变的是用电器的电阻值,由于它只由用电器本身性质决定,在不考虑温度影响的情况下,可以认为是恒定不变的,这也是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建立等式的依据。

只有用电器的电阻才能将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联系起来,这也是我们解答本题的着手点。所以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我建议用题和实验结合起来讲,使理论知识和感性融合,孩子们更容易理解。

(二)电功率导出的公式多, 导致学起来容易混 解决策略:

1.熟记电学公式及电路特点,强化基础训练。

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让学生熟悉多个变形公式。要做到“一注意”、“二同性”。根据已知条件的不同,计算电功率所采用的公式也不同.无论用哪个公式计算,“一注意”是一定要注意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都必须是同一段电路、在同一状态的量,即公式中各物理量是和电路、状态一一对应的(不同电路、不同状态的物理量不能代入同一公式),这就是“二同性”。

例如:“一白炽灯标有‘PZ220-100 '字样,现因电网电压降低百分之十,求该灯的实际功率(假设灯丝电阻不变)。”

本题 : 已知: U2 =220V,P1=100W,U2=220v-22v=198v 求: P2 = ?

方法一:有 P=U2 /R 得 R= U1 /P1 =(220v)/100w = 484 Ω

22P2 = U2 /R =(198v)/484 Ω =81W 列出同类型的试题,要求学生当场按此方法求解,巡视,检查,纠正个别计算错误。

方法二: 有 I=U/R 得 I2 =U2 /R=198v/484 Ω = 0.409 A P2 = I2 × R=80.97 W 方法三:P1 =U1 /R(1)P2 = U2 / R(2)

(2)/(1)得 : P2/P 2 = U2 /R / U1 /R P2 =(U2/ U1)× P1 =(220v)/(198v)× 100w=81W 总之要用电阻才能把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联系起来。

2.在熟练掌握公式的基础上 分析、分类找出各种题型最适合的公式

3.在巩固欧姆定律的基础上,展开电功率的综合题

关于电功率的计算对许多学生来说是难中之难。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电功率习题的综合性和难度性相对要求比较高,所以一般的任课教师都在处理此处习题所用时间比较多。我认为电功率的综合题,最好能够分步处理,因为电功率的综合题大部分难在两点:

一、题型的处理方法,比如:比例题;

二、公式多;两个难点放在一起,使学生处理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建议教师能够在欧姆定律的习题上多下点功夫,因为电学的题型无论欧姆定律还是电功率基本题型是一致的,而在欧姆定律时,它的公式非常少,教师在此让学生们熟练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在进行电功率习题时再把各个公式加上练习,这样的教学让难点各个击破。

例 1 : 如图所示,R1、R2 为两个定值电阻,小灯泡的电阻为 6 欧。当开关 S1、S3 闭合,S2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I,电压表示数为 U1 ;当 S2、S3 闭合,S1 断开时,小灯泡电压为 6 伏,电流表示数为 I ´,电压表示数为 U 2。已知 I : I ´ =3 :4,U1∶U 2 = 3:2。(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2

222

222222求:(1)定值电阻 R1、R2 的比值。

(2)电源电压。

这道比例题在讲电功率之前,因为在公式中只涉及到欧姆定律一个公式,所以我们可以更注重解题方法的训练。比如画等效电路图,列比例题的等式等等。做题的时候要紧扣物理过程,对物理过程应一清二楚,尤其在解关于电路方面的题目时,要尽量画图,这样比较直观,已知量、所求量及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往往能在图中一目了然。学过电功率后,此题可以改为

例 2 . 如图所示,R1、R2 为两个定值电阻,小灯泡上标有“ 6V 6W ”字样。当开关 S1、S3闭合,S2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 I,电压表示数为 U1;当 S2、S3 闭合,S1 断开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 I ´,电压表示数为 U2。已知 I : I ´ =3 :4,U1 :U2=3 :2。(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求:

(1)定值电阻 R1、R2的比值。(2)电源电压。

(3)当开关 S2 闭合,S1、S3 都断开时,电路的最大电功率为 P,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 a 点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 Pa,P :Pa= = 2 :1。求滑片在 a 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题目难了,但在上题的基础上解决起来就容易得多。

(三)忽略温度对小灯泡电阻的影响

举例:如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问题,有些同学认为只要测出小灯泡的电阻用公式 P1=U1 /R 就行了。但实际上小灯泡的电阻是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增大,按实际方案测量时,没有保证小灯泡正常发光,测出的电阻不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测小灯泡电阻时,灯泡亮与不亮相差很大,电阻变化也很大。若要准确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必须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值。

(四)不能灵活应用电功率的知识分析和解释自己身边的物理现象。1.由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缺陷而产生的错误

物理问题源于实践,是从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但又不能完全脱离实践。在一些物理问题中往往包含了一些隐含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往往是与实际相联系的。比如:

发电站向某地远距离输电,如果发电机输出功率为 P,输送电压为 U(即经升压变压器升压后的电压),恰好能满足该地原来用电需要。现由于该地经济发展,用电量增大,要求用电功率增加 2O %,采取以下哪个措施恰好可达到新的用电要求 ? A.保持输送电压和输电线结构不变,发电机输出功率增加 20 % B.保持输电线结构不变,发电机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都增加 20 % C.发电机输出功率、输送电压及输电线的截面积都增加 20 % D.保持输出电压不变,发电机输出功率及输电线的截面积都增加 20 %

由于一些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不能自觉地将物理问题与实际相联系,这些学生就不能发现这个问题中的隐含条件,即输电到目的地时,前后两种情况下的电压应该是一样的。这就直接导致这些学生认为该题条件不够无法选择的错误。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要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还未真正有效落实在课堂上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解决策略:建议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的实际,要将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让学生的头脑中不再是枯燥的公式、概念和规律,而是随时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情景化,情景问题理性化。让学生亲身感受、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将会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产和生活中的物理的习惯,教会学生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物理的能力。2当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遇到过困难时,有一些问题完全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自行解决。如 : 排除一些简单的电路故障,更换保险丝,维修手电筒,维修小闹钟,安装一些简单的电路,改装家庭中的燃具等,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提高他们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提高他们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了电能、电功率以后,可让学生查出家中电能表的标定电流,推算一下,允许接在这个电能表上各种用电器额定功率总和是多少 ? 记录电能表 的转数,怎样用这种方法测量一个用电器的电功率 ? 我们还可以利用所学电功率知识进行节能教育,我们让学生算算。

例:一盏 8W 的节能灯价格 29 元,使用寿命 6000 小时,一盏 40W 的白炽灯价格 2.7 元,使用寿命 1000 小时,8W 的节能灯的亮度相当于 40W 的白炽灯的亮度,若分别使用两种灯照明 6000 小时,哪种灯更经济?

学生展开讨论:利用 W=Pt 计算每盏灯消耗的电能,再乘以每度电的钱数。(按每度电 0.5 元计算)还要加上灯泡的钱数。

计算结果:节能灯省电又省钱,照明 6000 小时,共耗费 53 元,白炽灯费电又费钱,照明 6000 小时,共耗费 136.2 元。差别明显,学生既恍然大悟又惊叹不已。

教师投影有关节能的一些资料:各种家电的能效标识和各国使用节能灯替换白炽灯的情况,以及节能灯的有关知识。

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同时还可以在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是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资料查询.也可以是研究性实验及科技制作。这项活动可以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见物思理的学习意识,教师就必须把课堂放开,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要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和器材,真正体现“身边物理”、“见物思理”。让物理真正走进生活,让学生爱上物理课!

第四篇: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让学生体验到锻炼的乐趣。让学生在玩中享受体育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技能,获得成功体验。

第五篇:初中美术“版画”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课程简介】

一、本课程的主要目标

认识初中开展版画教学的意义,了解如何根据本地的实际,选择版画创作的材料与工具,开出有特色的版画课。学习初中版画课欣赏部分、实践部分、赏评部分的教学方法。落实课标要求,学习指导学生开展版画创作的方法和策略。

二、本课程的内容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提高认识,了解版画教学的意义。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对版画知识的积累与提炼,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中国传统版画;观摩课例,了解怎样让学生认识版画种类。

第二部分,根据本地实际 选择版画创作的形式。了解教学中的各类版画,版画的特点和基本技法,对各类版画作品进行赏析。使参训教师了解并为教学选择其中的种类。

第三部分,介绍开展版画赏评活动的方法,教师如何确定赏评的形式与核心问题。第四部分,针对版画教学中的困惑、学生学习版画遇到的问题、教师认识上的一些误区,从三个方面谈个人认识及建议。

三、本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了解初中版画课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版画创作水平的提高。

【学习要求】

1.认真收看讲座,认真分析视频、课件、版画创作,了解各类版画的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课后自己尝试其中的一种版画制作方法,进行艺术实践。2.结合自己的版画教学,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收获、不足与困惑,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找出学生学习版画的最大困难,制定出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纸版画教学的教案。

3.本课程的“思考与活动”有两项:第一个作业是完成一幅版画作品,二是分析本校版画的实际情况并思考对策。初中美术“版画”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课程简介】

一、本课程的主要目标

认识初中开展版画教学的意义,了解如何根据本地的实际,选择版画创作的材料与工具,开出有特色的版画课。学习初中版画课欣赏部分、实践部分、赏评部分的教学方法。落实课标要求,学习指导学生开展版画创作的方法和策略。

二、本课程的内容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提高认识,了解版画教学的意义。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对版画知识的积累与提炼,引导学生了解、热爱中国传统版画;观摩课例,了解怎样让学生认识版画种类。

第二部分,根据本地实际 选择版画创作的形式。了解教学中的各类版画,版画的特点和基本技法,对各类版画作品进行赏析。使参训教师了解并为教学选择其中的种类。

第三部分,介绍开展版画赏评活动的方法,教师如何确定赏评的形式与核心问题。第四部分,针对版画教学中的困惑、学生学习版画遇到的问题、教师认识上的一些误区,从三个方面谈个人认识及建议。

三、本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了解初中版画课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版画创作水平的提高。

【学习要求】

1.认真收看讲座,认真分析视频、课件、版画创作,了解各类版画的艺术特点和制作方法,课后自己尝试其中的一种版画制作方法,进行艺术实践。2.结合自己的版画教学,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收获、不足与困惑,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找出学生学习版画的最大困难,制定出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纸版画教学的教案。3.本课程的“思考与活动”有两项:第一个作业是完成一幅版画作品,二是分析本校版画的实际情况并思考对策。

初中美术“版画”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何墨荣(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北京市特级教师)

引入:目前中学版画教学现状

1.热衷于版画创作的教师极力提倡版画课。他们挖掘本地可作为版画材料的版,尝试创作手法,自己创作并带动本校的版画创作活动,有的将版画作为校本课程,取得成效,作品多,效果好。

2.部分教师克服困难开版画课,初中三年开过

一、两课时,学生有兴趣,但作业效果一般。

3.不少教师苦于材料问题和教室设备问题,同时认为课前准备量大,学生带不齐工具材料,收拾教室更烦人,于是只欣赏不实践,或干脆放弃此课。怎样开版画课?怎样开出有质量的版画课?下面从以下四部分、结合教师们所做的版画教学研究和版画教学课例,和大家一起,在观摩中分析,结合反思自己的版画教学,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一、认识版画教学 重视版画欣赏

(一)提高认识 了解版画教学的意义

《美术课程标准》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说明”中指出,“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拼贴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美术创作活动。表现则是通过多种媒介进行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不仅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将“学习速写、素描、色彩面、中国画和版画等表现方法,进行绘画练习。”作为初中学段“学习活动建议”中的一条。

对课标的解读:美术作为造型艺术,造型的过程是使用媒介、运用造型方法,将构思转化为形象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可塑造形象的材料、尝试不同的材料,进行艺术探索,学习艺术创作,从而体现美术课程性质——实践性,愉悦性。而拓印、拼贴是美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手段与方法,初中生要学会版画的表现方法。

(二)版画欣赏课的内容与方法

1.版画知识的积累与提炼

开好版画课关键是教师,首先,教师自己要对版画及版画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美术表现形式的艺术实践、经验积累到知识熟知、再到研究教法,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必然有要对其普及的愿望。教师需要掌握的版画的知识,其中包括:版画的基本概念、中外版画的历史概括、最早的版画、著名的版画家及作品,版画的种类、版画的价值、版画的创作方法与过程;还有版画的操作印制技能等。对于初中教学,不是要将版画知识与技能完整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应找出最重要的、对学生有意义的内容。

以版画的关键词为例,可概括为:“间接性与复数性”“绘制三部曲”这两点知识。

第一,它是间接性与复数性艺术。画稿不是完成作品,将画稿变为刻板,再经印刷出来的才是作品。制好的版可多次印刷。第二,版画绘制三部曲——画稿-制版-印刷。2.了解、热爱中国传统版画

我国版画有很悠久的历史。汉代精巧的图形肖形印,将刻有龙、虎、禽、鸟等图形印在绢、纸上,应该是中国最古老、最早的版画作品。隋唐时的佛画,盛于宋元,到明末而登峰造极,如艺术家陈洪绶(老莲)的《水浒叶子》。清代版画普遍发展,年画盛行于民间。咸丰年间的任渭长,一般认为是我国传统版画最后的一位大师。

播放《五台山永宁寺印刷木板》。中国传统的印刷用的“石版”。

中国传统木版年画(水印木刻,梨木版)

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山东潍坊年画,并称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其中,杨柳青被誉为四大木版年画之首。“户户全善丹青”。每逢农历冬至,各地客商云集杨柳青,一派车水马龙景象。杨柳青木版年画始创于明代,清乾隆、嘉庆年间达到鼎盛,富有点缀年华、祈福纳祥的美好寓意,其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刻功精美、绘制细腻、色彩绚丽、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代表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播放《走进版画》课例欣赏课片段。

课上,安老师为学生讲解杨柳青木板年画的艺术特点,出示《金玉满堂》《连年有余》《连生贵子》让学生猜“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形象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到:杨柳青木版年画几百年来深受百姓喜爱,列藏于英法各大博物馆内,影响了当时国内很多木版年画的画种,并成立了杨柳青博物馆。

(三)多种方法了解版画的种类

如何让学生认识不同的版种,了解制版与印刷的方法及原理。以铜版画为例,十七世纪时铜版画在欧洲非常盛行。铜版画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它以黑白为基础,重视线条造型,色调层次丰富,柔和细致,尤其适于表现光影效果。在欧洲,铜版画一直是很名贵的艺术品种,十分普及,很多家庭、办公室都悬挂铜版画的原作。纸币也是铜版画。

学生感兴趣的是“铜版画是怎样印出如此精细的线条的?”很多老师都认为没法演示,简单描述一下就一带而过,其实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在本课教学中,安老师边播放介绍铜版画的录像,边讲解。铜版画制作过程欣赏片段。丝网版画印刷师生操作片段。

二、根据本地实际 选择版画创作的形式

版画创作,工具材料是第一位的,开展版画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要了解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挖掘可利用的资源,找到适合学生使用、廉价、出效果的资源,包括版材、印刷材料等。下面介绍几种适合在课堂上操作的版画种类。

(一)转印版画

转印版画的特点是非常易于操作,它既具备版画所有的特点,又不用调颜色。这种方法适合没有专业教室、没有印刷工具的学校。转印版画的方法是将涂满油画棒的纸放在正式作品纸的下面,随着用笔在纸上画形象,线条就印到纸的背后了。

(二)纸版画

以使用纸为主要材料,纸的可塑性强,易加工制作。用纸材做版可以剪贴、叠加、手撕、镂空等,可以是凸版、凹版、孔版、综合版等。纸版画从黑白到多色,可以水印、拓印、漏印、油印等。纸版画有独特的艺术美感,艺术表现力丰富,既有纸材的自然纹理,又有剪贴等手工制作的加工之美。纸版画艺术作品情趣盎然,不管是专业画家,还是业余作者,甚至儿童、少年等都能创作出取材新、制作新的艺术效果。1.剪贴法(凸版)主要方法是对纸板进行堆叠、粘贴,然后印刷。

用纸板分别剪出形象,堆叠、粘贴,形成凸版的形象,在滚印油墨时,由于衔接的凸起部分油墨滚印不上去,所以,在印制时形成白线,形象就有白色的轮廓线,这是少年儿童比较好掌握的一种版画形式。

2.撕纸法(凹版)主要方法是在厚的卡纸上,一层层地撕出形象。在滚印油墨时,撕掉的部分因为没有光泽面,所以油墨容易渗入,印在纸上呈灰调子,而没有撕掉的部分光滑面因为不渗入油墨,油墨都附着在表面上,油墨印出来颜色黑亮,画面效果特别。学习这种版画时,需选择较厚的、好撕起的纸。3.刻版法 用较硬的版刻去线,留地,印出的效果是白线。

4.漏版法 是镂空模版印刷方法。此法历史悠久,最早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印花纱,当时的印刷技术已能用镂空版套印制丝织品。山东的民间印花布是利用剪纸制作漏版印花板的镂空纸板,经过刻花、打蜡、上桐油等工序制成,其色彩斑斓,种类多样。

5.吹塑版画 取材容易,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制作简便,无危险性,制作周期短,见效快。工具材料有:吹塑纸、无色圆珠笔、剪子、铅笔、泡沫水彩笔、电烙铁等。用于印刷的工具材料有:水粉广告颜料、白乳胶、橡胶滚筒、水粉笔、油画棒、纸、水桶、夹子等。

制作过程。第一步:画稿。用铅笔起稿,注意构图和构成画面线条的疏密关系:注意相互间的大小、长短、曲直的艺术变化。第二步:过稿。第三步:制版。用无色圆珠笔沿稿子的笔迹用力刻画,要有一定的深度,刻出画稿的外轮廊,注意不要划穿吹塑纸。第四步:印刷。先将水粉广告颜料放在一个平板上,用橡胶滚来回滚动,也可有手在纸的背面来回轻擦。当感觉印的差不多时,揭起一角看看是否印好了,如印的不实,可在缺少颜色的地方再滚点颜色,如印好的压力不够,可把纸版平放继续磨印,直到满意为止。

(三)木塑版画

木塑板是近年来引进成为美术学具的一种板材。具有板面易于刀刻,效果清晰的效果。

(四)微型版画-藏书票

中学美术教材中有以“学做藏书票”为课题的课程。国际上流行的书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大类。第一类:手绘藏书票。一幅一幅绘制而成的。第二类:版画藏书票。第三类:可大量印制的复制品,可称之为“通用藏书票”或“复制藏书票”。第四类:“电脑藏书票”。可大量生产。第五类:剪纸藏书票。将剪纸贴在纸上。

三、“版画作品赏评”课 在课堂教学中,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对自己、同学的版画作业进行赏评,目的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对版画这一艺术形式的了解,对其创作立意尤其是制作过程、绘制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因此,有的学校以版画作为校本课程,老师安排用整节课的时间开展赏评活动,对版画教学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收到较好成效。

开展版画赏评活动,需要教师确定赏评的形式,赏评的核心问题。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版画创作活动可持续发展,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使赏评活动不流于形式,让学生真正爱上版画,认识版画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与实用价值。

 某老师版画赏评课例片段。(确定赏析版画的核心问题)(对学生的鼓励方法)

四、针对版画教学的困惑与问题谈个人认识

观点一:初中课提倡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工具、技法。

我的看法:初中课首先教师要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

一、两种新的知识和技能。而对于版画来说,吹塑纸和一般纸,从材料、工具、技法上几乎没有相同点,所以,过度地强调学生的自主、自由,带来的后果是教师无法指导,课堂秩序混乱。

建议:由教师讲授一种技法,让学生探究、产生多种方法和效果,或由学生实验、总结出一些方法,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操作,注意其中的一些问题。观点二:吹塑纸版画效果不理想。

建议1:吹塑纸版画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印不上,印的效果不清晰。第一,可以先用粉笔在吹塑板上轻轻擦一遍,这样可以让颜色更好地附着在上面。第二,用秃笔尖等物件进行划刻时,深浅要掌握好。第三,划刻好画稿后,可以用毛笔或者水粉笔沾较浓的水粉色,刷涂在板上,用深色纸印制。需要注意的是,在往板上涂色的时候,不要涂的面积太大,因为水粉色干的比较快,如果涂的面积太大了,没有等印制,颜色就干了,这样就容易出现印不上的问题。第四,提醒学生,在往板上刷涂颜色时,不要将颜色涂在划刻的线上,这样就不会出现“糊版”问题了。

建议2:吹塑纸版画的两种印制方法。

第一种印制方法。涂一块颜色,印一下,如果印的颜色不足,可以再涂一遍颜色,再印,直到印足为止。水粉颜料里可以滴一滴洗洁精或者撒点洗衣粉,搅拌均匀,这样颜色能更好的附着在板上。

第二种印制方法。先将每块颜色都涂完,涂的颜色不要过厚或过薄。当整个板都涂上颜色后,有的颜色已近干了,这时使用喷雾器(喷头发或喷花的),用喷雾器喷向涂好色的吹塑版上,喷匀,然后覆上黑色卡纸,印制,揭下,一次成功,印出一张粉印版画。

建议3:吹塑纸版画怎样裁剪利于印刷。

建议把黑底纸裁成对折式,在右半边贴上吹塑纸(比黑纸小一些),左半边是完成部分。这样在上色印制时,完成的每一笔都能与画稿对齐,不至于跑偏。并且,完成的作品的四边都留有一个小边作为装饰。观点三:提高初中生的版画作业水平有难度。

我的建议:每节版画课要有重点解决的问题,如版画如何体现黑白关系问题,如何将画稿变为剪贴法的版的问题,吹塑纸版画的一版多色、色彩搭配问题。

课例

如何体现黑白关系。

案例评析

案例名称:人民版初中课《版画》“版画与生活——版画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评析教师:何墨荣(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北京市特级教师)

赵方军(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案例评析】

一、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新的课改精神强调“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活动,但真正能让学生十分喜欢、投入地去主动探究问题的现象还是不多,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活动存在着一定的盲从与虚假性。这节课是版画教学,版画教学一贯都给人以专业性太强、与学生距离太远的印象,如何拉近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是设计本课的初衷。从课堂的学习主题出发,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主动的对所说、所看、所想的知识产生起兴趣,从而投入探究,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在这方面,本课做了一个真实、有成效的尝试。

二、搭建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框架

这节《版画与生活》是版画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生活中对版画知识的拓展,所以,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生活中的版画应用是十分普遍的,但是学生、甚至许多成人都无法说清,他们不知道版画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这节课就是通过师生互动的一个个环节的延伸,使得学生真切感受到版画在我们生活中起到的作用。教师是这样考虑的:他把几种版画的种类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木板-荣宝斋,丝网版画-文化衫,铜版-人民币,新的形式-各个版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的同时把以前学过的各种版画知识,各种版画的特点再一次得到复习与回顾。

教师要了解初中生具有好奇、审美观正在形成阶段、兴趣易于调动等特点,在对版画欣赏、体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版画与生活关系了解的拓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版画的目的是用到生活中去。

三、强调审美性与趣味性

本节课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如分组选代表辨析齐白石画真伪,每组都畅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了解“荣宝斋木版水印技术”、认识假币、认识文化衫图案的意义等活动,使学生对生活中的版画有了更多了解。

学生对本课最感兴趣的是猜齐白石画的价格和找人民币上的图案。每组选代表来看齐白石画的真伪,并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则讲解了荣宝斋技术。通过介绍文化衫,学生认识到文化衫能够传递文明以及它对社会、对人的影响力,使学生了解了丝网版画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学生介绍自己文化衫上的图案的意义,了解了在重要的历史时期(非典、地震、啤酒节等)传播本地文明(动物)、号召穿衣文明等,对构建文明社会发挥出的多方面的功能、作用。

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恰当使用,如用视频介绍鉴别版画真伪的方法。用实物介绍齐白石水印木板,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视觉感受。

四、灵活的评价方式

本节课的评价设计是在课上与课下都可以进行的,学生在参与教学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对本课知识理解的一个检验,通过问答、“竞猜”、争论等形式,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凸现出来。学生只有理解了教学内容,才可能回答出相应的问题。

本课对我们的重要启发是:美术课唤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以下三个方面非常重要,第一,学习的内容要有意义。第二,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第三,能产生对未知领域学习的渴望。

思考与活动

一、实践与思考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版画形式,完成一幅版画作品,也可为版画课绘制一幅范画。

二、分析与对策 1.本校开展版画课的主要困难什么?学生作业的主要是什么? 2.听完本课后,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要求:(约500字)

下载“机械效率”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械效率”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化学“碳及其化合物”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初中化学“碳及其化合物”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谢劲松(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中学高级 ) 一、该主题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1.该主题知识结构 本主题知识包括碳单质 ( 金刚石、石......

    初中体育与健康“篮球”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案例导读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导读教师:康栋 ( 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中学高级 ) 【导读文本】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

    初中生物“植物光合作用”的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范文合集

    初中生物“植物光合作用”的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凤庆县新华中学郝永胜 【课程简介】 众所周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淀粉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不仅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

    初中物理“电功率”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专题讲座(范文模版)

    课程简介 初中物理“电功率”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课程简介】 电功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既是重点,也是的难点内容。它是在理解电功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概念,电功率不仅是......

    电动车机械效率专题(本站推荐)

    历年中考功率计算题复习经典(带答案) 1、油价在飞,电动自行车很可爱,既经济又健身.它可以电动骑行,亦可以脚踏骑行(如图所示).使用前,应先对车上的蓄电池充电.电动骑行时,蓄电池对车上电......

    机械效率总结

    1.机械效率:(1)公式:η=W有W有η= W总W有+W额(2)提升机械效率的方法:①.有用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 ②.额外功一定时,增加有用功; ③.减小摩擦 2.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①S=nh ②(不计f)nF=G物+G动......

    机械效率教案

    篇一:12.3机械效率教案 12.3机械效率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实例分析常见机械的有用功、额外功及总功 2.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 3.会对机械效率进行一般计......

    机械效率教案

    《机械效率》教案 焦村乡初级中学 侯伟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 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