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练习一案例分析
练习一案例分析
(一)幼儿园开展活动,一位小班幼儿家长用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有意义的镜头。第二天,家长将冲洗好的照片带到班上。离园前,老师将有幼儿镜头的照片分发到对应的小朋友手上。事后老师正在整理桌椅,做下班前的准备。琪琪的妈妈拉着琪琪未了,她气冲冲的对老师说:“为什么琪琪没有照片?你们做老师的真偏心,琪琪的座位也在最后面……”说完,拉上琪琪头也不回地走了……试对此案例中教师,家长的行为进行分析。分析:
1.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活动的关注方式和支持程度不同。部分家长能主动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活动且有主动关心的意识,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不了解活动及照片的缘由,但是又很在意活动中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注程度,所以会发生这一幕。
2.案例中教师处理照片的方法也有欠妥的地方。一方面带照片的家长是对班级工作的支持应给予感谢,另一方面应考虑到部分家长由于不清楚照片的来源,而对老师产生误会。教师可将这些照片作为布置主题墙或相关专栏的材料,设置一个关于此活动的集锦专栏。这样既能促进活动的深入,又能淡化家长对照片的过分注意。3.案例中,家长从照片联系到孩子座位在最后,从而得出“老师真偏心”的结论,说明教师平时工作中缺乏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应对方法:
(1)主动与生气家长沟通,说清照片的来源,并不是琪琪表现不好,其实琪琪在各方面表现还是很好的,以取得家长的理解。
(2)利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如家园小报可引导家长参与讨论,让家长互相交流。也可在家长学校中邀请专家学者讲学,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二)我刚走到小班教室就听见特别的闹,进去一看,原来刘老师正在组织活动:学穿鞋子。最近我班在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的主题,想来这是根据主题目标而设置的一个活动。这时,只见刘老师拿孩子的一只鞋大声喊道:这是左边的鞋子穿在左脚上。又举了举右手“---右脚上的鞋,这只穿在右脚上,一只一只的展示给每个孩子。而吵闹声也由此而生,一个孩子大声地叫了起来:“老师,我会穿鞋子!”另外几个孩子也大声嚷嚷:“老师,你看我这样穿的对不对?”“老师,我教小朋友穿吧”“我不会系鞋带,老师,帮帮我。”,有几个孩子则一声不响地离开位置跑到别人旁边帮别人穿鞋子,系鞋带。于是“抢穿鞋子”大战开始上演。呵,原来这些鞋子是孩子们早脱下来的,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班孩子来说,根本不能容忍老师擅自把它们分发给其他小朋友。对此,刘老师先是好言劝说,先是表扬激励,可还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没办法,只得“知错就改”,把一只只鞋子物归原主。我一看手表,就分发鞋子用了整整十分钟。(1)刘老师组织的这次活动是否符合小班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2)你对该活动的评价如何?你有哪些改进的建议?
(一)小班幼儿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认清自己的鞋子就不错了,孩子分不清左右方位,听不懂教师的话他不会用别人的鞋子来练习穿鞋子,学习穿鞋子可以成为教学内容,但教师的组织方式,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这是一次极不成功的活动,其建议如下: 1.让孩子们用自己的鞋练习穿鞋
2.不是所有幼儿都不会穿鞋,请会穿鞋的小朋友帮助不会穿鞋的小朋友。
3采用小组或个别教育的方式,教不会穿鞋的小朋友学习穿鞋。
4.在活动区中投放学习练习材料,让孩子练习系鞋带,扣鞋扣。
(三)早饭后,我带孩子们到操场上散步,忽然韩文哲小朋友在地上捡起一片柿子树叶。他拿起来说,“李老师,你看大树叶”我说:“哦,真是一片大树叶”。听着我和韩文哲的话,许多小朋友开始注意身边的树叶,纷纷去捡,孩子们也针对树叶发表了议论。“我的树叶是绿色的”“我的树叶是红色的,还有小尖尖”。孩子们说得多好啊!我紧接着说:“李老师也捡到一片树叶,我的树叶也是红色的,我看他像一条小船,真有意思。小船飘啊飘啊,漂在水中”。我一边说着一边观察孩子的表情,孩子们随着我的语言身体晃动起来,聪明的潘华接着我的话说:“我的树叶反过来像小乌龟,慢慢的爬”!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的说着。听着孩子的话语,我很惊讶,平时的语言课听不到它们这样生动的语言。今天,在无意的散步中,他们却能自然的学习语言,使用语言!
请结合《指南》精神,分析教师的教育行为。
(一)年龄越小的孩子,其语言表达越离不开具体情境的支持。老师在语言教育中,能很好地的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原有水平上扩展和丰富幼儿的语言内容。当她发现孩子们对满地落叶发生兴趣时,适时地融入教育,让她们在拾落叶的同时描述落叶,让孩子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向老师和同伴表达自己的感受。老师在教育中并没有把幼儿乐说、愿做作为教育的终点,她注意从幼儿的表现中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并以此作为教育深化的起点。针对孩子们表达单一,局限的状况,老师通过和幼儿对话的方式,以自己生动的语言感染幼儿,激发他们主动的想象。事实上,孩子们由极为丰富的形象力。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都在各自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感受了,描述了树叶。幼儿间的交流和分享,又拓展了幼儿的想象,丰富了幼儿的语言。
(二)李老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善于以自己的情感、兴趣和表达感染和激发幼儿,善于用同伴间的交流和分享去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在与教师、同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幼儿的语言得到了扩展和深化。教案
中班健康活动:我会用筷子
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筷子,体验活动的乐趣。
2、培养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幼儿人手一双筷子、一只碟子;每组一个小筐子内放薯条、小馒头、彩虹糖。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我在一开始就直接出示筷子引入,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学习情绪,并介绍它的来源和用途,激发幼儿操作筷子的欲望,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2、学习活动。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我在幼儿第一次练习前,我没有强调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让幼儿练习自由练习,让幼儿带着疑问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然后教师再讲解使用筷子的动作要领。落实了第一个目标。
3.实践活动。
学习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在这环节里我为幼儿提供了薯条,小馒头、彩虹糖,让他们通过夹薯条,小馒头、彩虹糖来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协调性,落实了第二个目标,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最后是小结使用筷子的好处。
活动前组织谈话活动:说说筷子的作用并介绍筷子的来历。(筷子最大的用处是作为餐具供大家使用,筷子是我们中国人最早发明的。)
在实践活动后组织讨论:为什么某某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夹起食物,某某小朋友食物夹得很慢?他是怎么拿筷子的? 结论:要用正确的姿势拿筷子、夹食物时先要张开筷子,夹住食物后要夹紧。
最后可和筷子做游戏
1、将幼儿分成5组,在规定的时间里看谁玻璃弹珠夹得多。
2、每组评出夹得最多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平时多练习使用筷子。(设计意图:
由于幼儿在家中娇惯吃饭让大人喂,生活自理能力弱多依赖家长,为了培养幼儿自己吃饭习惯,我决定教幼儿使用筷子。让幼儿感到自己长大了,应该自己的事儿自己做,以及长大了的自豪感。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筷子的本领,探索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增强“我长大了的”自豪感。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一双了筷子。每人一个小盘。
2.老师为幼儿准备花生米、(或豆子)橘子、苹果。
3.《幼儿画册》上学期一第23页。
活动过程一.导入--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
小朋友我们都听过《小河马吃饭》的故事,小河马为什么没吃到饭呢?我们的小手懒不懒呢?对了,我们有一双能干的小手,我们用学过的儿歌来夸夸它吧。
我有一双小小手,它是我的好帮手,能洗脸,能刷牙,穿衣服,会梳头,扫屋地,擦桌子,做手工,拍皮球。我爱我的小小手,它是我的好朋友。
二.幼儿自由探讨使用筷子的方法。
1.我们的小手这么能干,它能帮我们吃饭吗?我们用什么来吃饭?(筷子)现在我发给小朋友每人一双筷子,我们也学一学用筷子吧!(幼儿试着用筷子)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用的?
2.总结拿筷子和使用筷子的方法:
两根筷子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的中间(准许个别幼儿习惯用左手),大拇指在两根筷子的上面,食指、中指、拇指尖夹住外面一根筷子,无名指和拇指内侧抵住里面一根筷子,小拇指在无名指的下面。
3.组织幼儿讨论:使用筷子是要注意什么?
老师:筷子可以帮我们用来夹菜、夹鱼等食物,在使用筷子时要注意安全,以防戳到自己或周围的小朋友;还要注意文明卫生,做到不敲打桌碗,不乱翻菜。
三.游戏活动1.练一练--我要吃水果。(教师指导幼儿用筷子,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2.看谁的小手本领大。比赛夹豆子看谁往自己的小盘里夹的多。
3.奖励幼儿,吃豆子。
4.做练习《幼儿画册》。
5.游戏结束,儿歌《小筷子》
小筷子本领大吃饭夹菜全靠它,我用小手紧紧拿,不乱翻,不乱扒,不让饭菜满地撒。
四、活动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使筷子,还增强了自己要动手的勇气和信心,使幼儿在比赛中增强了动手的乐趣和会用筷子的自豪感。)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防止、小心烫伤
1、初步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2、了解简单的预防和自救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收集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
2、收集容易造成烫伤的高温设备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1)这些图片上的人怎么啦?他们怎么会这样的?你被烫伤过吗?
(2)教师小结:这些人都是因为自己或别人大意把自己烫伤了,烫伤后有时会留下很难看的疤痕,有时会对自己的生活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2、讨论生活中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
(1)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
(2)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样做才能避免烫伤?
(3)幼儿园哪些东西可能会烫伤我们?
(4)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样做才能避免烫伤?
(5)还有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对这些东西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3、讨论一些轻度烫伤的处理方法。
(1)讨论:如果我们不小心烫伤了,怎么办?怎样处理才是最好。
(2)教师小结:烫伤了先用冷水冲一会儿,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盖在上面不动,再找大人帮忙上药或去医院。千万不能随意拨弄烫伤的地方。如果烫得很厉害,就不能直接脱掉上面的衣服,不然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中班德育教案《小心烫伤》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2、了解简单的预防和自救的方法。活动准备
1、收集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
2、收集容易造成烫伤的高温设备图片。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皮肤烫伤的各种图片,了解烫伤对身体的危害。
老师提问:这些图片上的人怎么啦?他们怎么会这样的?你被烫伤过吗?
教师小结:这些人都是因为自己或别人大意把自己烫伤了,烫伤后有时会留下很难看的疤痕,有时会对自己的生活也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基本部分:
讨论生活中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
1)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
2)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样做才能避免烫伤?
3)幼儿园哪些东西可能会烫伤我们?
4)这些东西会怎么会把我们烫伤的?怎样做才能避免烫伤?
5)还有哪些东西会烫伤我们?对这些东西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三、结束部分
讨论一些轻度烫伤的处理方法。
1)讨论:如果我们不小心烫伤了,怎么办?怎样处理才是最好。
2)教师小结:烫伤了先用冷水冲一会儿,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盖在上面不动,再找大人帮忙上药或去医院。千万不能随意拨弄烫伤的地方。如果烫得很厉害,就不能直接脱掉上面的衣服,不然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第二篇:案例分析练习
案例分析
1分析案例中的心理问题是什么。2确定心理问题的类型以及性质。
3探索产生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并附上详细的分析说明。
案例一
南昌大学某女生,学习成绩在班上为第一名。自卑,看不起自己。在大众场合不敢发言,跟别人交流时总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尤其是跟老师或陌生人谈话,总觉得十分局促,举手头足不知如何是好,并且脸红得很厉害。很羡慕别的同学在公共场合能够从容不迫,侃侃而谈。强烈希望改变自己,虽然作过很大的努力,但一直得不到明显改观,内心非常苦恼。从高中到大学很少异性同学交往,别人评价她是个冷漠、孤傲的人。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因此,在成长和交往的过程中,朋友越来越少,慢慢地脱离了群体,把自己封闭起来。后来开始反省自己,自责,决得都是自己的错。时间一长,发现自己好象已经没有脾气了。不管跟谁发生矛盾,都以为是自己的错,然后深深自责,或者把怨气都闷在心里。总觉得难以与周围的同学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非常担心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近来更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极度自卑,没有勇气参加任何活动。
答:该女生的心理问题是过度自卑,不能融入群体生活。其问题类型属自闭症,和周围人群的交往,适应生活问题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该同学缺乏应有的自信,比如她学习成绩是班上第一名,去看不起自己;还有过度自责,不论和谁发生矛盾都认为是自己的错,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案例二
某女生C,在家是独生女,漂亮聪明,学习优秀,堂、表兄弟姐妹中数她最出色,父母爷姥万千宠爱,家庭经济条件好,很早就有自己独立的卧室。到学校后,四人一间宿舍,感到委屈和不适应,经常抱怨寝室同学,还耍娇小姐脾气,支使别人干这干那,好像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其他三位同学开始逐渐疏远她,她感到十分孤单,却又不知道别人为什么远离她。
答:该女生的心理问题是长期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其不能和同学们相处融洽
问题类型属于与人交往问题
产生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女孩的家庭,在家庭教育方面,只是给孩子创造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却没有教会孩子怎样去适应群体生活,如该女生在学校里耍娇小姐脾气,支使别人干这干那,当别人远离她时,自己却还不知道原因。
第三篇:案例分析一
案例分析一
1.现在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使用违法材料生产伪劣商品,坑害消费者。请运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分析这种现象。
2.日用消费品上升、房价上升,农民工要求涨工资;工资低的地区则出现了“民工荒”。请运用劳动力价值理论分析这种现象。
第四篇:一、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题(共1 0分)
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
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答案与解析
(1)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2)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3)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社会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图案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即使3岁孩子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一味地追求某个方面发展,忽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可能严重损伤儿童生长发育的自然进程,损伤儿童潜能发育,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发展迟缓、压抑和伤害。
二、案例分析题(共1 0分)
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 “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 “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 “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
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答案与解析
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2)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教师、家长均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这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案例中的A、B两位教师的观点正是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三、案例分析题(共1 0分)
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 “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作出积极反馈。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
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案例分析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
(2)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
①引发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比如: “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
②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
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下去。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比如: “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吗?”
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谈。比如: “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
四、案例点评审 春天的颜色
春天悄然而至,为让幼儿感受春天赋予我们生活的诗情画意,我(老师)教幼儿学习诗歌《春天的颜色》。在第一次语言活动中,为了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理解诗歌大意,我特别画了几幅有关春天美景的图画。但无论我怎么解释,孩子就是记不住诗句,也不明白春天怎么会有颜色。
带着孩子们的疑惑,我组织了一次外出寻找春天的活动。我们来到了公园,让孩子们置身美丽的大自然中。在这里,孩子们发现了嫩绿的小草,粉红的桃花,淡紫色的丁香,淡黄色的迎春花。在这一情景中,孩子们理解了“春天的颜色”这一抽象的语言和它丰富的内涵。第二次语言活动,我抛开原来的歌词,让幼儿自己创编《春天的颜色》。看过了姹紫嫣红的春天美景,孩子们的语言生动、形象起来。他们共同创编了如下诗句: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迎春花吹着小喇叭告诉我们,春天是黄色的。” “桃花穿着粉红色的新衣,笑眯眯地告诉我们:春天是粉红色的。” “梨树开满了雪白的花朵,得意地告诉我们:春天是白色的。” “丁香花散发着清香,高兴地说:春天是紫色的。”
“小草伸直了腰,柳树摇着新芽一起告诉我们:春天是绿色的。”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小朋友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告诉我们:啊!春天是五彩缤纷的。” 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的原则。请具体说明该老师是如何体现这一原则的?
大班早期阅读教案《母鸡萝丝去散步》
作者:天津市市辖区宝坻区宝坻区霍各庄镇西霍中心园大一班阮晓霞
活动前评析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畅销中外的经典图画书,书中寥寥无几的文字讲述了一只名叫萝丝的母鸡出门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丰富生动的画面却描绘了一只倒霉的狐狸追逐萝丝却屡遭失败的情节。书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了幽默、诙谐的对比,有了喜剧的色彩。考虑到幼儿的识字能力有限,但是,如果老师过多的去讲述就剥夺了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的权利。
如何在保留图画书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带领幼儿去阅读呢?于是我设计让幼儿和我一起在狐狸每次失败遭殃的时候加入拟声词,这样通过刺激幼儿的听觉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真正读懂这本书并感受图画书的风趣、幽默。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2.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放大的图画书散页、图画书10本活动过程实录
一. 介绍书名,展示封面,引起兴趣。
1.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有趣的图画书,书名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2.你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 ﹙母鸡萝丝,一只狐狸﹚
3.你来猜一猜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幼儿大胆猜想发言﹚
二. 观察图片,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想和表述。
出示图片①
1.你看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母鸡萝丝,一只狐狸﹚﹙萝丝在散步,狐狸想吃掉它﹚﹙狐狸趴在房子下面,眼睛咕噜噜转﹚ 2.你猜狐狸会怎样做?﹙幼儿大胆猜想﹚
出示图片②
1.萝丝走过院子的时候,狐狸在干什么?萝丝脚下有什么?﹙狐狸跳起来,扑向萝丝﹚﹙向幼儿解释一下什么是“钉耙”﹚
出示图片③
1.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你猜对了么?﹙幼儿发出开心的笑声:狐狸没抓到萝丝却被钉耙打到了头﹚
2.说一说狐狸被打到头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回忆一下你撞到头时的情景。﹙幼儿这时有了不同意见,最后大部分幼儿都同意用“铛”﹚
3.幼儿边看图边听教师示范加入拟声词声情并茂讲述图①②③。
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一只狐狸跟在他后面。萝丝走过院子,狐狸扑上来﹙停顿一下﹚“铛”…
出示图片④
1.萝丝又来到哪里?﹙池塘﹚
2.狐狸又干了什么?结果怎样?﹙他又扑向萝丝,他掉进了池塘里﹚
出示图片⑤
1.你猜对了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狐狸掉进池塘的声音。﹙经过讨论决定使用“扑通”﹚
2.请一个幼儿试着加入“扑通”来讲述图④⑤﹙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萝丝绕过池塘,狐狸扑上来﹙停顿一下﹚“扑通”…
出示剩余图片
1.引导幼儿用相同的方法理解故事的后半部分。看看母鸡萝丝又经过了哪些地方?又发生了生么事情?结果怎么样?萝丝最后怎么样了?﹙幼儿自由阅读思考﹚
2.幼儿分组阅读,交流讨论故事情节,加入适当的表示声音的词语进行讲述﹙“出溜”…,“哗”…,“咣当…嗖“…,”轰隆“…,”嗡嗡"…﹚
3.教师请个别幼儿选择喜欢的情节加入拟声词讲述。﹙幼儿纷纷挑选喜欢的情节进行讲述,气氛活跃﹚
4.教师加入拟声词,声情并茂的讲述完整的故事。幼儿边看书边感受故事的诙谐幽默。【幼儿发出开心的笑声】
三. 讨论:
1.你觉得这本书里哪个情节最好笑?﹙幼儿纷纷选择感兴趣的情节发表看法﹚
2.你觉得加入表示声音的词来讲述这个故事好在哪里?﹙教师先不加拟声词讲述一遍故事,停顿一会再加入拟声词讲述一遍。引导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更有意思,更好笑﹚
四. 总结延伸:
我发现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今天这本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回家以后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这本书的乐趣。如果你还想阅读更多有意思的图画书,我给你们推荐两本,它们是:《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和《我不知道我是谁》。希望小朋友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发现书中的秘密和乐趣,回来讲给我们大家听。
活动内容选自经典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故事原文只有44个字,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观察画面从而理解故事内容。因此,在活动目标的制定,方法的运用等都遵循这一原则,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表现。从活动效果来看,幼儿对目标能较好的达成,能够大胆想象和猜测并运用自己的经验加入适当的拟声词讲述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幼儿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对图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
阮老师在充分了解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语言发展的水平上,很好的解读了图画书,抓住了图画书本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她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感兴趣的去观察图片内容,并通过加入拟声词帮助幼儿理解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给予每位幼儿大胆猜想和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为幼儿的阅读活动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点燃了幼儿对图画书的热情。
作者:江苏省连云港市市辖区东海县幼儿园 曹长红
一个偶尔的机会,在网上看了《带进酒桶的老鼠》故事录像,故事中,当馋嘴的 小老鼠掉进酒桶里时,跑来的却是老鼠的死对头小猫,小老鼠怎么办?小花猫会救小老鼠吗?被救后小老鼠会被小花猫吃掉吗?故事中充满矛盾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给人以丰富想象的空间,这使我产生了灵感,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幼儿来说,这不单单是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还是一个极好的语言想象创编活动素材,于是,我设计了这次大班创造性讲述活动,通过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讲一讲,发展幼儿的创造性讲述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知道在危险的情况下用智慧战胜困难,做个聪明勇敢的孩子。活动目标
1、能借助画面内容创编“救鼠”和“逃生”故事情节。
2、能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讲述,发展语言能力及想象力。
3、体验创造性讲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掉进酒桶的老鼠》录像带、电视、VCD机一台
2、鼠、兔、鸟、狗、羊、鸭、鸡、猴、猫、牛、装有许多酒的酒桶图片各一张,布置在黑板上:酒桶图片在中间,猪、兔、鸟、狗、羊、鸭、鸡、猴、猫、牛图片呈圆形翻贴在酒桶图片外圈。
活动过程实录
一、出示小老鼠图片,激发幼儿观赏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这是一只聪明勇敢的小老鼠,今天让我们听一听、看一看这只小老鼠的故事吧!”(教师用一种神秘的口吻介绍幼儿即将看到的录像)
二、分段播放录像,幼儿欣赏并创编故事。
1、播放录像第一部分:从故事开始到小老鼠掉进酒桶里等着有人来救它。
★教师出示事先布置好的黑板,把小老鼠图片放在黑板上的酒桶图片中。教师提问:“小老鼠为什么掉进酒桶里?”“小老鼠在酒桶里怎么样?”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救鼠”情节:“谁会来救小老鼠呢?”“怎样救的?”幼儿每说出一种动物,老师就把相应的图片反过来,用粉笔画线把动物与酒桶连起来。如果黑板上没有幼儿创编的动物,教师就用粉笔画出来,幼儿没有提到的动物老师最后把它反过来,并引导幼儿进行创编。(教师给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
2、播放录像第二部分:从来了一只小花猫到小老鼠同意小花猫救自己上来。
★教师:“小花猫和小老鼠是好朋友吗?”“小花猫为什么要救小老鼠?”“小老鼠为什么同意小花猫救自己?”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为下面的创编打下基础。
3、播放录像第三部分:从小花猫把小老鼠救上来到张开嘴巴要吃小老鼠。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逃生”情节:“小老鼠被小花猫吃了吗?”“它是如何逃脱的?”幼儿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创编小老鼠“逃生”过程。
4、播放录像第四部分:从小花猫张开嘴巴要吃小老鼠到最后。
★教师:“当小花猫要吃小老鼠时,小老鼠说了什么?”“小花猫是怎么做的?”
“小老鼠逃回洞里又是怎么说的?”教师要求幼儿用故事中语言进行讲述。
三、幼儿完整的欣赏故事录像。(教师要求幼儿边看边默默的讲述故事)
四、幼儿借助放慢的无声录像,复述故事。
★教师:“这个故事真好听,小朋友还想听吗?”“下面,我们请几个小朋友看着没有声音的录像为我们讲故事。”教师把录像放慢一倍,请4名幼儿采用接龙方式,看着无声录像为大家讲故事。
★教师:“这个故事那么好听,想不想学会了回家讲给家里人听呢?”“下面,请小朋友跟着无声录像一起讲讲这个故事。”(录像放慢一倍)
五、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教师:“你喜欢故事里的小老鼠吗?为什么?”“我们应该向小老鼠学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结合自然灾害、迷路、★教师小结:我们应该向小老鼠一样做个聪明勇敢的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害怕,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学会保护自己。
1、故事教育价值的深入挖掘:
《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酒桶里的小老鼠》故事中,小老鼠和小花猫这对冤家却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相遇了,使得故事情节更加戏剧化,给人以丰富想象的空间,于是,我改变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不単纯的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进行感情教育,而是充分挖掘故事本身的教育价值,站在幼儿发展的角度上创造性的设计本次教学,用幼儿喜欢的录像、图片直观教具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创编故事情节,积极讲述,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机会,发展幼儿讲述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2、直观教具的巧妙运用
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因此我采用录像、图片的直观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以录像贯穿整个故事教学,用动物图片引导幼儿发散讲述,直观教具的巧妙运用,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充分体验到了创造学习的乐趣,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轻松的完成教育目标。
该活动充分利用故事的情节冲突,为幼儿打开想像的空间,用自己的语言尽情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情节,师生互动积极有效,活动效果好。
附故事:
酒桶里的老鼠
农夫买了一桶葡萄酒,放在了地窖里。有一天,他想喝酒,就叫小儿子去舀酒,可是小儿子太粗心,舀完了酒,却忘了把酒桶的盖子盖上。酒的香气呀,就慢慢地飘了出来,飘呀飘呀,地窖里到处都能闻到,有只小老鼠闻到香味,它嗅着嗅着就爬上了酒桶,准备好好喝上一喝,一不小心脚下一滑,“扑通”一声,就掉到桶里去了,酒桶里呀满满的都是酒,老鼠四只爪子乱扑腾,怎么也爬不出来,只好一边喊救命,一边拼命的游啊游啊,等着有谁来救它。这时来了一只小花猫,老鼠连忙对小花猫说:“猫先生,快点救救我吧!”小花猫说:“让我救你也行啊,但是你上来后愿意让我吃掉吗?”小老鼠有点犯愁了,但又想,能出去总比淹死强啊。就对小花猫说:“我尊敬的猫先生,只要能把我救上来,我的命就是你的了。”小花猫听了很高兴,就伸出爪子,把老鼠救了上来。
小班故事教学:三只小兔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冬。
2、通过看看、说说、玩玩,了解小兔巧妙利用四季色彩的变化保护自己,战胜红狐狸的办法。
3、能积极参加讲述活动,初步体验与同伴共同讲述、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故事内容相应颜色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字卡;与季节相对应的衣服图标。与书中一只小兔的衣服同样大小的红衣服卡片一张。
2、红狐狸头饰一个,兔子头饰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
3、《三只兔子》的故事图片;实物投影仪;《小兔捉迷藏》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导入课题。
1、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森林里的客人。(放大图一中的红狐狸)你认识它吗?
2、师:对,它就是红狐狸。仔细看一看,红狐狸在干什么?它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呢?
3、师:猜猜看,红狐狸看见了谁?它会怎么说呢?
4、师:它到底看到了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讲一讲。(放大图一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完整讲述图一内容,用等待、暗示的方法提醒幼儿讲述对话部分:“我要把你们全都吃掉。”)
二、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讨论、交流。
1、师:狡猾的狐狸想要吃掉小兔,可怎么办呐?请你们赶快帮它们想个办法。
2、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巡回倾听。
3、请个别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4、师:这三只小兔会想什么办法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故事《三只小兔》。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并用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放大画面,并有感情地完整讲述故事。
2、师:小兔用了什么办法,使红狐狸没有发现它们的?
3、师:①(放大图二)春天的时候,小兔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②它们为什么要穿上绿衣服?
③如果有一只小兔穿上红衣服,又会发生什么事呢?(为其中一只小兔贴上红衣服,使幼儿在视觉上有一个颜色对比。)
④(出示字卡“春天”)老师这里有一个字宝宝,它是什么字呢?(幼儿集体认读。)
⑤有谁愿意来把春天里的故事讲一讲?(请2-3位幼儿讲一讲后再集体看图讲述。)
4、师:①(出示图三)现在山坡上、树上和春天有什么不一样了呢?
②这会是什么季节呢?(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夏天”字卡。)
③小兔这次又会穿上什么衣服呢?老师这里还有三件衣服,谁来帮它们找一找?(请一幼儿上前找出夏天穿的衣服。)
④为什么要为它们穿上花衣服呢?
⑤请男女幼儿分别讲述夏天的故事。
5、师:(同时出示“秋天”和“冬天”的字卡)我这里还有两个字宝宝,谁会是秋天,谁又会是冬天呢?(请一幼儿指认)
6、师:(放大图四)请你们看看,我这又是什么季节呢?你会讲一讲这幅图吗?(请一幼儿讲述后再请小组幼儿讲一讲。)
7、师:(放大图五)我知道,你们肯定也会讲这幅图上的故事了,对吗?让我们一起来讲一讲吧!(幼儿集体讲述。)
四、再次边看图边完整讲述故事。
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一遍,让老师听一听,谁的声音最响亮?
2、师:你喜欢这三只小兔吗?为什么?
3、师:如果让你来当小兔,你能象它们一样聪明吗?
五、布置场景,与幼儿玩《三只小兔》的游戏,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1、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三只小兔》的游戏。我来当红狐狸,你们都来当小兔,先请你们戴上小兔的头饰,再到老师这里来,听一听我们该怎样玩这个游戏。(幼儿自选头饰戴好。)
2、师:当你们听到“三只小兔穿上了绿衣服”的时候,要赶快躲到什么地方呢?(引导幼儿躲到贴有绿衣服的椅子后面。)
3、师:让我再来考考你们。“穿上花衣服”、“穿上花衣服”、“穿上花衣服”(幼儿根据老师指令跑到相应的椅子后面躲好。)
4、师:再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红狐狸的耳朵可灵了,谁要是发出一点点声音,它马上就会发现你们的!所以等会儿千万不能发出声音喔。
5、播放《小兔捉迷藏》音乐,与幼儿共同玩游戏,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记忆,并通过游戏使老师了解幼儿对“春、夏、秋、冬”了解的情况。作品分析:
爱是一种弥漫于心灵的情感,真真切切而又难以言状。然而,表达言状或者说符号表征(尤其是以语言符号为主表征)对人的自我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幼儿以肢体动作以及语言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浓浓深情时,他们也就内化了这种情感,建构着自己的人格,影响着今后的行动。因而,这个活动应该以“表征”为中心来组织。首先教师在讲述作品时,应该以生动而又自然的神情、真挚而又夸张的体态和语言将小兔和妈妈之间的那种情感浓墨重彩地渲染出来。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情感。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感悟真挚深切的母子深情。
2、以生动自然的表情和真挚夸张的动作、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片、玩具小兔一只。
活动过程:
一:猜猜我有多爱你
——出示玩具小兔。小兔很爱他的妈妈,他要妈妈猜一猜,他有多爱妈妈。你能帮助兔妈妈猜一猜,小兔有多爱她吗?
——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比如“搂住妈妈,悄声细语的说„妈妈,我非常爱你‟;展开双臂,说„妈妈,我爱你有这么多。‟踮起脚,举起手说„妈妈,我爱你,就象我举的那么高……‟” 二:听听爱的故事
——有一个故事的题目就叫〈猜猜我有多爱你〉,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兔是怎样对妈妈说的,妈妈又是怎样对小兔说的。
——讲述故事《猜猜我有多爱你》。教师应该以生动而又自然的神情,真挚而又夸张的语言及动作来讲述。故事结尾处渐轻渐慢,将妈妈深受感动时的柔情充分表达出来。
三:我爱你更多
——小兔是怎样告诉妈妈自己有多么爱她的?兔妈妈又是怎样告诉小兔的?
——引导幼儿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片段。——逐幅出示挂图,逐段讲述故事。将小兔总想告诉妈妈自己爱妈妈更多的急切心情表达出来。
——小兔爱妈妈,很多很多,兔妈妈爱小兔,也是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来表演。
——听故事录音,幼儿一边做动作,一边跟学小兔对妈妈说的话。
——建议幼儿回家跟妈妈说一说爱有多么爱她。
数学活动设计:学习按高矮、大小排序
目标:
1、能按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7个以内的物体。
2、知道可以通过两两比较解决排序中的困难。
3、能仔细观察物体的差异,并进行调整。
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接触过排序活动,有一定的排序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大图片两张;学具:《幼儿用书》(P4——5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过程:
1、排队坐火车去旅游。
——教师:我们今天来做“开火车去旅游”的游戏。教师请5个个子比较明显差异的孩子:我是火车头,我想请一个最矮的旅客排在第一个,请下面的小朋友帮我找一找。
——幼儿指认,找出最矮的一个孩子排好队。
——教师:剩下来四个小朋友也请你们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帮他们排排队。请个别幼儿帮助排队,并请他们说一说用了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从矮到高排队时可以每次都找最矮的来一个个排队。那从高到矮排队呢?帮助幼儿一起总结方法:从高到矮排队时可以每次都找最高的。并进行验证。
——教师:还有两个小朋友也想一起来坐火车去旅游呢,我们帮他们来排排队,那现在的队伍应该怎么排了呢?请小朋友按照从矮到高和从高到矮的顺序重新排列。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出示大图片:排排队。观察画面上的长颈鹿,说一说那个长颈鹿最高、哪个最矮,然后按从高到矮的顺序在圆圈中给长颈鹿标上数字。
——教师出示大图片:给放对的打勾。请幼儿逐一观察每一排的物体,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排列的。给按从大到小排的物体涂上红色;按从小到大排的物体涂上绿色;给从长到短排的物体画圈;给从短到长排的物体打勾。
3、活动评价。
——请幼儿示范从高到矮排队的方法,引导幼儿在排序有困难时,将两个物体放在一起比一比。
——表扬活动中仔细观察的幼儿。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设计:图形游戏
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准备:
教师用具:大的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各一个,小箱子一个(里面放图形若干,纸做的小鸟一只),幼儿学具:每人一套几何图形(有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半圆形,圆形等若干)
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起兴趣
今天我带来了几位图形宝宝,这些图形宝宝可真有趣,它们会变魔术,变成另外一个图形宝宝呢。
二、复习巩固几何图形
1,教师从小箱子摸出圆形,请幼儿猜猜圆形会变成什么?有几个?
2,请两位幼儿上来从小箱子里分别摸出正方形、三角形,并猜猜分别会变成什么?
3,教师出示小鸟,请幼儿说说这只小鸟是用哪些图形拼成的?
三、游戏“图形变变变”
1,请你们来试试用两个三角形宝宝能拼成什么图形?(教师观察幼儿拼的结果,并在黑板上演示给大家看)
2,我们来比赛,用四个三角形宝宝拼一个正方形,看谁拼得最快。
四、幼儿操作活动
请你们用小筐里的几何图形,给小鸟造一间漂亮的小房子,小房子旁边要有树,比比谁设计的小房子最漂亮。
五、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设计的房子用了哪些图形?
中班数学:分类
目标:
1、学会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学习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在观察比较中,训练幼儿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
准备:
1、红、黄帽子各12顶,围巾长短各12条。
2、小猫、小狗、小鸭、小羊头饰各1个,带上帽子围上围巾的4种动物各1个。
3、男、女、红帽、黄帽,长围巾、短围巾标志各1个;红帽-长围,红帽-短围,黄帽-长围,黄帽-短围的小图 片各1张。1,2,3,4数字各1个,篮子4个
过程:
一、幼儿自选帽子围巾带上
师:今天天气真冷,这里有些帽子、围巾,小朋友可以自己找一顶帽子带上,找一块围巾围上,带以前请小朋友先看一下,你带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围的是长围巾还是短围巾。
二、按物体的特征分类:
1.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分类:
师:哈,带上帽子,围上围巾,可真暖和。小猫、小狗、小鸭、小羊也都来了,他们也想和我们一起去公园玩呢!(出示小狗头饰)小狗说:我们要去公园,得先分一下,哪些小朋友坐1号车,哪些小朋友坐2号车。(出示男孩、女孩头饰)那就请男孩子坐1号车,女孩子坐2号车。(幼儿分好后,小狗检查有没有坐对)小鸡说,不行不行,我不喜欢这样分,我看还是红帽子小朋友坐1号车,黄帽子小朋友坐2号车(幼儿分好后,小鸡检查有没有坐对)小鸭说,不行不行,我不喜欢这样分,我看还是围长围巾小朋友坐1号车,围短围巾小朋友坐2号车(幼儿分好后,小鸭检查有没有坐对)
2.按物体的二维特征分类:
小猫说,不行不行,我不喜欢这样分,我喜欢让带红帽子围长围巾的小朋友坐1号车,带黄帽子围长围巾的小朋友坐2号车。(幼儿坐好后说)咦、中间的小朋友为什么会站在这里呢?小猫这样分,能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去公园吗?那怎么办呢?(幼儿讨论,引导幼儿可以分为3队或4队)
三、进一步巩固按二维特征的分类:
现在,小朋友都已经坐上车了,我们开车去公园吧。嘀嘀嘀,公园到了,公园里面真漂亮,今天天气也不错,小动物们想和我们一起唱唱歌、跳跳舞,小狗想和红帽子、长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小羊想和红帽子短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小鸭想和黄帽子长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小猫想和黄帽子短围巾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们在哪里?(幼儿招招手)等一下哪个小动物出来,就请他的好朋友和他一起唱歌、跳舞。
四、结束:今天,我们玩的真开心,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那么快,一下子就很晚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小朋友们,我们和小动物们再见吧。
大班英语活动:Let's go to...活动目标:听懂、理解、并会说出单词school、park、hospital。初步学会运用句型Let‟s go to… 活动准备:school、park、hospital图片各一张,Teddy和Nicky头饰。
活动过程:
(一)Warming-up 热身活动:
Sing a song《Table Number》
(二)New words learning单词学习
教师:展示图片school,看看这是哪呀
幼儿:学校。
教师:Yes,It‟s a school。Follow me,school。
幼儿:School。(通过对窗户说、对地板说单词,练习发音)
同法,教授park、hospital的发音。
(三)Correct the sounds:语音练习
通过触摸练习(用手拍打图片并说出school)、大小声(教师在幼儿耳边大声说,幼儿则小声说出单词,教师在幼儿耳边小声说单词,幼儿大声说出单词park)、接触练习(用头顶图片hospital,并说出单词)
(四)Game游戏:Guess:
1教师把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图片上的地点。请幼儿上眼睛,教师将图片反面朝上,让幼儿睁开眼睛,猜一猜图片上的地点。如果幼儿顺利猜出,则加大难度:将图片反面朝上后,交换其位置。将幼儿分为两组Teddy Team 和Nicky Team,每次请两名幼儿到集体前,教师快速闪图,幼儿抢答看到的图片上地点的英文名称。
(五)Sentence Learning句型学习:
教师把school、park、hospital三幅图片分开放置于地上,请三位幼儿到集体前,说Let‟s go to school,幼儿就走到school前,教师说Let‟s go to the park,幼儿就快速走到park之前。让幼儿感受句型Let‟s go to…,带领幼儿跟读几遍句型。
(六)句型游戏:看谁反应快
请一名幼儿到集体前做“小老师”,请三位幼儿听指令:Let‟s go to school/hospital/the park,听到哪个地点,则快速走到图片周围。
(七)结束:儿歌《Music Room》
小班英语教案:blue green 一,活动内容:
1,单词(重点):blue,green
2,词组(非重点):a blue rubber,two green pencils
二,活动目标:
1,掌握单词的汉语意思及正确发音
2,了解词组的意思
三,活动准备:
1,配套磁带
2,相关图片两张
3,准备一些实物“rubber,pencil”
四,活动过程:
1,律动:
T:Hello,boys and girls.Now stand up and follow me.2,导入:
(1)教师把“blue,green”两张卡片藏在身后,边问边拿出卡片。
T:What colour is it ?
T:Blue.教师还可以把自己或幼儿衣服上的蓝色指出来,加深幼儿记忆。
(2)T:What‟s this ?(手拿实物)
C:Blue.T:Yes.A blue rubber.用同样的方法导入“green”
3,输入
(1)教师把“blue,green”两张卡片贴在教室的两个角。
T:Les‟s play a game “shooting”.Now do like this.(教师把手做成手枪状,让幼儿模仿。)
T:Listen to me,please.“Blue,blue-green!”
(教师边说边指向“green”这张卡片,让幼儿跟着教师动起来,不强迫幼儿开口跟读。)
(2)听录音。
T:Now let‟s listen to the tape.(3)教师领读时,要夸张自己的口型,利于幼儿观察并模仿。
T:Look at my mouth.Read after me.“Blue.”
C:Blue.注意:整体输入和个体输入。
4,操练:
Game:Look at the blackboard.T:If I read this card “Blue”,please follow me.But if I read this card “green”,please keep silence.OK?(教师边用肢体语言边解释说明,如果教师口中的单词和手指的卡片不一致的话,幼儿不跟读并保持沉默。)
5,输出:
T:What colour is it?
C:Blue.教师指着教学卡片来问,先进行集体回答再进行个人问答。1习得性愚蠢
对学习的无能感和由此产生的自信心的丧失。2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
3知识存在的形式有哪几种? ⑴以语言存在的陈述性知识
⑵以各种抽象符号形态存在的表征性知识 ⑶做的知识(程序性知识)⑷“实践”、“体验”的知识 4请写出科学领域的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才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5成为流畅阅读者的策略预备能力包括哪些?(1)反思的策略预备能力(2)预期的策略预备能力(3)质疑的策略预备能力(4)假设的策略预备技能
6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在做的过程中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首先要经过感知、熟悉、提问、回忆来明晰自己的研究对象,提出自己真正关心或有疑惑的问题;然后分析自己面临的问题,充分运用已有经验在猜想和假设;再带着问题经过亲自动手做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依据观察到的实事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同伴间表现、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7如何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首先,安全、快乐、宽松的外部氛围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其次,师生双方特别是教师在师幼互动中保持关注也是构建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此外,要重视教师和幼儿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同时,教师深入、有效的参与和引导也是构建积极、有效互动的关键所在。
最后,师幼互动绝不仅仅是幼儿主体建构和发展的过程和重要途径,对教师的主体发展,师幼互动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8(1)请以“我爱家乡——济宁”为内容写一个300字左右的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内容1分 教学目标2分 教学准备1分 教学过程10分
(2)请在设计后面写出这个教学活动设计中,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哪些教育理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
(学前班)教育指导纲要
为贯彻落实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新党发〔2004〕2号)、《自治区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新党办发〔2005〕28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的意见》(新党办发〔2008〕19号)的精神,正确指导我区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我区农村学前“双语”教育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纲要。第一部分
总 则
一、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新疆农村“双语”幼儿园(学前班)学制为两年。
二、“双语”幼儿园(学前班)应从实际出发,实施“双语”教育和素质教育,为少数民族幼儿身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要特别注重培养幼儿热爱祖国、民族团结、互帮互助、文明礼貌的良好品德。
三、“双语”幼儿园(学前班)要在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遵循语言学习规律,重点培养少数民族幼儿汉语交流的能力,打好汉语的听、说基础,为少数民族幼儿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准备。
四、“双语”幼儿园(学前班)必须遵循少数民族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选择和实施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的课程,寓语言学习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幼儿获得健康、快乐,富有个性的发展。避免 “小学化”教育倾向,杜绝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有损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五、“双语”幼儿园(学前班)应利用家庭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六、“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师要尊重少数民族幼儿身心特点,满足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需要,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愉快的“双语”学习环境。
七、“双语”幼儿园(学前班)必须科学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游戏和教育活动时间。建立一日生活常规,注重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第二部分
教育目标与建议
“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的,幼儿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依据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考虑到我区实施两年制学前“双语”教育的目标和少数民族幼儿“双语”发展的需要,“双语”幼儿园(学前班)教育内容要特别突出语言领域(包括母语和汉语,本纲要中所涉及的语言均含这两部分内容),同时兼顾健康、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使之相互渗透融合于整体教育活动之中,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少数民族幼儿全面发展,尤其是促进少数民族幼儿汉语听、说能力的发展。
语言领域教育使用汉语和母语教学,健康、社会、科学和艺术领域教育使用汉语教学。
一、健康
(一)教育目标
培养少数民族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乐意参加体育活动,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在集体生活中具有健康、愉快的情绪,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二)教育建议
1.幼儿园(学前班)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保证幼儿有充分的锻炼机会。要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中每个环节,利用园内外的一切可利用的场地,为幼儿提供活动空间。
2.尊重幼儿成长发育的规律和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指导,避免过高、过低或强求一律的要求。
3.健康教育应当结合幼儿园其他各领域教育进行,使幼儿在“玩中学,动中做”,注意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和积极、主动、乐观的心理品质。
二、语言
(一)教育目标
培养少数民族幼儿具有学习汉语和母语的愿望和兴趣,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注意倾听对方用汉语和母语讲话,理解日常用语。能够运用汉语说出自己想说的事情,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和体验;喜欢倾听汉语故事、儿歌、15 诗词,对阅读汉语图画书有兴趣,对生活中常见的汉语文字感兴趣;能听懂和会说日常汉语。
(二)教育建议
1.语言教育的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应保证幼儿学习汉语和母语的时间。
2.创设一个乐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双语”学习环境。
3.尊重幼儿语言发展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尽可能考虑幼儿语言学习方式和速度的不同,关注每位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并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指导。
4.注重激发幼儿对汉语学习的兴趣,采用表演游戏、听说游戏、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体验到汉语学习的愉悦,使他们能够正确发音、丰富词汇、掌握日常句式,不断提高他们的汉语听、说能力。
5.少数民族教师应当具有“双语”教学能力,在教育活动中要做到语言规范、亲切、文明,发挥在幼儿语言学习中的榜样示范作用。
6.教师应当有效利用家庭和社会良好的母语环境,结合课堂教学,提高幼儿的母语听说能力。
三、社会
(一)教育目标
培养少数民族幼儿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的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初步的责任感与同情心;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
(二)教育建议
1.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幼儿反复实践的机会,使幼儿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并落实到幼儿行为习惯的形成上。
2.教育活动要通过创设丰富和多样的物质环境,宽容和接纳的心理环境,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3.社会教育活动应采取情境化、游戏化、随机化的教育方式,以幼儿体验为重点,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方式,坚持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4.积极开展“四个认同”教育(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特别是要通过识国旗国徽、学国歌、颂首都等方式,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介绍各民族的文化和生活,增进理解,加强团结。
5.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因此幼儿园、家庭、社会应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社会品质。
四、科学
(一)教育目标
培养少数民族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的环境、事物和现象感兴趣,能够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兴趣;知道爱护动植物,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教育建议
1.科学活动的内容要从幼儿身边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出发,引导幼儿对生活中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2.重视科学教育的游戏化、生活化,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中运用多种方式去探索科学、理解科学,形成初步的科学态度。
3.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支持、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想和解释;支持幼儿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和实验,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等。
4.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五、艺术
(一)教育目标
培养少数民族幼儿能够初步感受并喜爱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让幼儿体验艺术的多样性,乐意参加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二)教育建议
1.艺术教育的内容应体现直观性、真实性并贴近幼儿生活。音乐、美术、舞蹈等不同的艺术门类要互相交叉、融合、彼此相通,形成一种有机的融合。
2.在组织实施艺术活动时,应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大胆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
3.教师要利用当地各民族的风俗、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帮助幼儿充分感受自然、生活和艺术作品的美。
第三部分
组织与实施
一、教育环境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心理环境
1.保教人员对幼儿的态度要和蔼、真诚,以尊重、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主动与幼儿交往,经常采用鼓励、表扬等正面教育手段,形成使幼儿感到宽松、愉快、文明的集体生活氛围,严禁对幼儿体罚和变相体罚。
2.保教人员应在一日生活和各项活动中,引导幼儿友好相处,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3.幼儿园的工作人员之间应建立和谐、民主、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4.教师要重视为少数民族幼儿创设良好的汉语交流环境,使幼儿乐意倾听汉语,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喜欢说汉语。
(二)物质环境
1.合理利用幼儿园现有空间和条件,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为幼儿提供的各种活动材料要安全、卫生,摆放便于幼儿操作。
2.重视操作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依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发展需要设置不同的活动区(如语言区、美工区、建构区、游戏区等)。
3.环境的创设与布置应有利于幼儿欣赏、参与和互动,发挥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功能。
二、教育活动
幼儿园应根据动静交替、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学习、游戏及体育活动。
(一)生活活动
1.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帮助幼儿建立有序、健康的生活方式。
2.保教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修养,注重自身行为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
3.在幼儿的生活活动中要尽量减少包办代替和不必要的等待现象。关心照顾有特殊需要的幼儿。
4.幼儿的生活习惯和能力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幼儿在形成过程中易出现反复,保教人员应做到耐心细致。
(二)学习活动
1.确定学习目标应从培养幼儿的汉语听说能力、情感、态度、知识等方面入手。学习目标应做到要求明确、具体、恰当、有层次、有弹性。
2.选择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幼儿各种潜能的开发和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围绕幼儿生活周围的人或事进行,做到容量适度。
3.学习活动的时间应安排在幼儿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组织学习活动时应培养幼儿坐、立、行的正确姿势。
4.教师在组织幼儿的学习活动时方法要灵活多样,根据内容恰当地选择集体、小组和个别教育的组织形式。
5.教师要面向全体幼儿,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注幼儿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鼓励并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6.汉语应成为“双语”幼儿园教师之间、师幼之间日常教学的语言,但根据幼儿汉语听、说发展的不同阶段,可采用母语与汉语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地促进幼儿汉语听、说能力发展。
(三)游戏活动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围绕贴近幼儿的生活,有助于扩展幼儿的经验来组织开展游戏活动。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机会与条件,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现有空间,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充分运用代用品、半成品、本土材料。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交流、合作,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汉语的听说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体育活动
1.在季节和天气允许的条件下,要保证幼儿每天在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其中体育活动1小时以上。
2.根据天气、气候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体育活动内容,使幼儿的各项基本动作都得到锻炼和发展。
3.为幼儿准备丰富多样的活动器材和安全的活动场地,因地制宜,可以自制部分体育活动用品。
4.活动时注重检查幼儿服装是否整齐、便于活动,随时随地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教育资源
幼儿园(学前班)应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做好家长工作
幼儿园(学前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宗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家长工作,指导家庭教育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家园联系形式,如家长会、家园联系册、幼儿园开放活动日等建立家园联系,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利用好周边教育资源
幼儿园(学前班)应合理有效地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种资源,拓宽幼儿教育的空间。
(三)做好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幼儿园应与小学加强联系,切实为幼儿的入学作好身心发展、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准备,尤其是汉语的听、说能力的准备,为其进入小学继续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第四部分
教育评价
一、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基本反馈机制。评价工作与提高“双语”幼儿园教育质量具有密切的关系。
二、实施教育评价时,要注重评价者的多元化。评价过程是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三、教育工作评价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计划和活动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是否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各项教育活动。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环境资源的利用是否能有效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幼儿园内营造的语言环境是否有利于促进幼儿汉语听、说能力的发展等。
(四)教育内容和要求能否兼顾整体与个体差异,能否有效地促进每一个幼儿汉语和母语能力的提高,使每一个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四、教师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构建或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幼儿身体、语言、认知、社会性等方面,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单一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二)评价宜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尽量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注意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和积累的各种作品。
(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他们的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第五篇:案例分析一
案例分析:
赵林德是某汽车零件制造厂的副厂长,分管生产。一个月前,他为了搞好生产,掌握第一手资料,就到第一车间甲班去蹲点调查。一个星期后,他发现工人劳动积极不高,主要原因是奖金太低,所以每天产量多的工人生产二十几只零件,少的生产十几只零件.赵林德和厂长等负责人商量后,决定搞个定额奖励试点,每天每人以生产20只零件为标准,超过20只零件后,每生产一只零件奖励0.5元。这样,全班二十三个人都超额完成任务,最少的每天生产29只零件,最多的每天生产42只零件,这样一来,工人的奖金额大大超过了工资,使其他班、其他车间的工人十分不满。
现在又修改了奖励标准,每天超过30只零件后,每生产一只零件奖励0.5元,这样一来,全班平均生产每天只维护在33只左右,最多的人不超过35只,赵林德观察后发现,工人并没有全力生产,离下班还有一个半小时左右,只要30只任务已完成了,他们就开始休息了。他不知道如何进一步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了。
【思考问题】
分析:1.赵林德在激励员工时有哪些不妥之处,该如何改正? 2.如果你是赵副厂长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第四,3.结合这个案例,运用所学理论,为厂长设计一个较为系统的激励计划? 分析: 没有一视同仁 案例中明确指出: 这样一来,工人的奖金额大大超过了工资,使其他班、其他车间的工人十分不满。为何会产生不满?
试点是如何挑选的?自愿参加?还是强制性点名?
有必要向其他车间的的员工提供平等或自愿的参与机会。并且,应该适当披露一旦试点成功,工厂对薪酬调整的计划 2 为何不继续调查?
第一次蹲点后“他发现工人劳动积极不高,主要原因是奖金太低,所以每天产量多的工人生产二十几只零件,少的生产十几只零件.” 那经过“修改了奖励标准,每天超过30只零件后,每生产一只零件奖励0.5元”调整后,工人生产积极性降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3 计划
试点试点,一定要有参照对比组。既然甲班是生产20个后提成0.5,为何不能在乙班试点“生产30个后提成0.7”呢? 如果我是厂长?
赵副厂长应首先调查/确定标准是什么,即员工在正常情况下一天应该完成多少,那么在标准内应该是没有计件工资的,或计件工资额度较小,然后每超出一定比例提成额度有所增加,这样会有利于员工激励。另外,标准定了下来要坚持执行,频繁的调整会有负面影响。在取得一定效果后在其他部门进行推广。
参考答案: 1,一、赵厂长的失误有两点:(1)、事先在设计奖励机制前,没有充分估计奖金与工资的差别;(2)、既然制定了奖金机制却“朝令夕改”。其实,进行设立奖励机制来刺激员工的积极性方向是对的。只是赵厂长在设立奖金方案前,应做好充分的调研和预算。(3)、工作的设计有问题,对机器性能不了解,对工人素质不了解,造成了现状。此外,他还要明白一点:工资和奖金对员工来说分别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因此在设计上,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否则会适得其反的。
二、该怎样做:首先要打破原有组织惯性的力量。应旗帜鲜明地将第一车间甲班树立为公司样板,号召其他班组和车间向他们学习。其次要建立新的标准。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比如可以在公司内部开展“比、学、赶、帮、超”的活动,比是比贡献;学是学技术;赶是赶先进;帮是帮后进;超是超目标。并根据整体生产率提升后的平均水平制订新的工作定额。第三要提高奖励标准。进一步提高超额奖励,如由超产一件奖励由0.5元提高的1元来进一步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了。第四、标准定了下来要坚持执行,频繁的调整会有负面影响。2,(1)财务调研:
按照每个工人生产20个零件后,每个提成0.5元一日生产50件的情况进行压力预算,检测若果全厂员工在此生产能力下,薪酬机制是否会对工厂现金流造成影响(2)质量监控:
监控产量提升后,产品质量是否有波动。不排除部分工人急功近利(3)将初步薪酬调整成果进行实践试用,但不适宜铺开
将 “ 超过20只零件后,每生产一只零件奖励0.5元” 推广到全厂,但各车间单位的员工需通过自愿报名确定是否参与到该薪酬调整中,若不参与的,工厂也可以按“最少的每天生产29只零件”的情况下产生的提成进行补贴,减少员工间的妒忌与摩擦。
自愿报名参与薪酬调整试行的员工,如果产品合格率不合符公司要求或下降,将被强行推出试行计划,以便保证产品质量 3,可以规定达到30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得到基本工资,每超过一件给予1元(或更高)的奖励,同时对其质量、工作效率做对比进行考核,也可以给予第一名的精神奖励,实行物质和精神同奖励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横向和纵向的考核比较。
通过以上实践,两种不同的结果都摆出来啦,可见第一种方式更有效,应该推广。当然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建议,在第一种方式的基础上,再设定一个指标,超出此指标,即可每多生产一个奖1元。这个指标个人认为设在45个,让每个员工去因为这样的激励,去挑战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