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教学案例(xiexiebang推荐)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教学案例
如何使孩子们会阅读、爱阅读,阅读能力逐步提高呢?我们课题组经过实验,做了以下尝试,已初见成效。
一、阅读方法。
“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说的便是课内要严格训练,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在课内,首先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我们尝试着采用范读、领读、讲读、朗读、默读、背诵等方法,再逐步培养学生能运用精读、速读、选读、批注等多种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叶圣陶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我们把阅读方法的指导,赋予课堂阅读教学之中,以教材为依托,变“教”材为“学”材。
1、读是给学生阅读做示范,激发学生的摹仿兴趣。如我们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时,在大家评论戴嵩的画时,不同的人物在评论画时的语气和也是不一样的,商人大誓渲染,教书先生极力赞扬肯定,小牧童直言面对戴嵩则对待小牧童态度和蔼,诚恳的接受牧童的问题,我们读好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喜欢读了,就会读了。另外,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背诵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和发展记忆力。在教学中,我们根据文章的长短采用整体背诵(如诗歌、短文)和分步背诵(长的课文),调动学生背书的积极性。课后,我们开展背诵、诗歌朗诵会、读报等比赛,看哪个学生的课外知识最丰富、了解得最多,并对了解最多的学生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2、养学生学会精读,即逐字逐句精研细读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强语言修养,提高语文能力。如我们在教授《凡卡》一课时,指导学生精读凡卡向爷爷诉说学徒痛苦的生活一部分时,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从而理清凡卡是从几方面向爷爷诉说学徒生活的痛苦的,真切的感受凡卡悲惨的命运。这样,学生学会了精读,更能准确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主旨。
3、给学生学会略读,就是大略地读,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阅读较多的书籍。
略读的目的就是把握全篇的大意,得其要领。因此在阅读中,对某些难点,只要不影响对整体的把握,可采取“以绕为进,以避为进”的方法,不在一处多耗时间,遇到难词、生字,只要不影响对大意的理解,可以跳过去。然而,略读不是走马观花、漫不经心,而是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读。
4、求学生能够速读,即用最快的速度阅读,用尽量少的时间,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并能正确理解文章的阅读方法。
5、养学生学会选读,就是有所舍弃,选其所需而读。根据需要或针对问题,学会有目的选读有关文章或选读文章中的有关部分,达到迅速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如我们在教授《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提问学生:“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如何?”学生会答道:“非常的艰辛。”于是,作为老师我们会接着问道:“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提炼镭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此时,学生便会选读这一部分内容,并找出有关语句。
6、注阅读法,就是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批注,引导学生对重点疑难边阅读边圈点勾画,或写上几句心得,既动脑,又动手,旨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外,我们还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特点,教给儿童用不同的方法阅读不同体裁的文章。
二、外广泛阅读,拓展生活空间。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课内得法,还应指导学生及时把课内所得之法,应用于课外阅读之中,让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拓宽知识面,拓宽生活空间,以“课外促课内”使之相得益彰。
1、合课文学习,实施拓展性阅读。以课文为中心,向课外材料辐射,须找准课内材料与课外材料联结点、切如点,这也是有效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关键。如我们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时,同学们通过诗歌了解了一些雷锋的事迹,可是我又说:“你们知道吗?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你们想知道他做的其他好事吗?你们可以去看看《雷锋的日记》,《雷锋的故事》或看《雷锋》电影,你会从中找到答案的。”学生听了这段极具启发引导性的语言,一定会产生一种“没吃饱”的感觉和“再探究”的欲望。
由于时空的距离,当今少年儿童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等历史都比较陌生。课堂上我们有限的介绍也只能让学生“云里雾里”、不能达到“人同此心”的境界。我们在上完《马背上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这类课文后,都觉得学生的思想境界不能达到预定的高度。课后,我们充满感情地说:“你知道多少生命、多少英魂,为了革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被这茫茫草地吞噬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又有多少感人的故事等着我们去读啊!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这番激励性的语言一定会激发学生再探究的欲望。学生会利用图书馆、历史文化博物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去寻找红军的足迹,更加真切地感受英烈忠魂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质,能更深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班会课时间举行读书报告会、英雄事迹介绍会、英雄事迹网络图片展览等,提供交流的平台。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2、用图书资源,广泛开展阅读。鲁迅先生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专看文学书也不好。要博览全书,要涉及名家名篇,现代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籍。目前学校拥有大规模的图书室,图书种类繁多,科目齐全,我们要利用图书资源,要求每周每生借阅不少于1次,教师有选择地给学生推荐,达到资源共享。
3、绍优秀报刊,做好阅读指导。
随着现代家庭对子女“智力投资”的不断升温,订阅儿童报刊的学生越来越多。如《少年智力开发报》、《东方少年》等。我们利用每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们阅读报刊的方法,让他们在课下自由阅读。
三、开辟活动天地,提升阅读水平。
1、前精彩三分钟。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我们都让一位学生到讲台上讲演,把课外阅读收集的小故事、名人名言、谚语、谜语、歇后语或新人新事与全班同学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发言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促使学生更好地去读课外书刊。
2、期开展“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活动。
此项活动由学生代表设计和组织,教师参与其中,在课内完成。活动内容主要是把在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收集整理的学习成果,向大家展示交流。主持人尽量为全体同学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位同学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项活动的开展,既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实现了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积极交往互动,又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真正使他们在广阔的空间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砥砺能力。
第二篇: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案例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案例)
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很高,每次考试下来,不少老师都会抱怨,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不该出现的失误等等……那么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和专家、老教师的经验,谈谈我对计算教学的看法:
一、严把基础计算关
要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过关,20以内的加减法及乘法口诀必须掌握熟练。因为只有把这些掌握好了,学生对于大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也就会更简单了。比如在教学8+7时,我除了教给学生用小棒数外,还提倡他们掌握“凑十法”。引导学生先想8+(2)=10,再想10+5=15。这样,只有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起来才会更灵活、方便。
二、重视口算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簇而就,因此加强平时的练习和口算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我坚持每天课前五分钟的口算练习。对于一些经常要掌握的数据要牢记在心,如:25×4=100、125×8=1000等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从而能够正确、迅速、灵活的进行计算。
三、讲清算理,为正确计算提供依据
我们知道,算理是运算正确的前提和依据。学生头脑中算理清楚,计算起来就有条不紊,因此在教学时,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算理也是很关键的。如教学(36×72)+(36×28),99×45,25×48……学生只有掌握好了运算定理,弄清算理,才能更好地进行计算。
四、培养学生良好地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考试学生计算题失误大多是因为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审题,仔细算题,细心检查,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让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更清晰。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求我们教师在工作中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使学生准确、无误的熟练计算
第三篇: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教学设计
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生物多样性”,第四节《种类繁多的动物》。
教材分析:三年级时学生已经研究过动物,再加上日常生活的积累,已经有了许多关于动物的知识。又通过本单元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第2课《校园生物分部图》的学习,学生更加了解了他们所熟悉的校园中生活着的各种各样的动物。自然界会有多少种动物?这个问题必然会引发学生了解动物种类的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说,每个学生能说出的动物名称都数不胜数。但动物怎样科学地分类,学生并不清楚。基于这样的原因,本节课以学生常见的动物为研究基础,让学生通过分类的活动感受动物的繁多,从而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的分类能力。
学情分析:
小河中心学校
段宗全
2012.9.24
第四篇: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就开始要求孩子们一定要写日记、周记了,但是很多孩子往往敷衍了事,除了不想写的偷懒心理之外,最主要的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倘若家长和老师只是简单的指点和引导,效果也不太明显。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带动孩子的自主性,通过拓展课外阅读,开阔孩子们的视野,让孩子们了解更多,关注更多,这样才会写的内容更丰富,更加有趣和精彩。那到底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呢?且看下文细细分析: 一、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福尔摩斯的推断》时,我发现学生对福尔摩斯特别佩服,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去收集、阅读有关福尔摩斯的文章。学习了《嫦娥奔月》后,让学生收集如《开天辟地》、《女蜗补天》等许多中国古代有名的神话故事。这样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班级读书会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共同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学的读后感等。可以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
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二、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在阅读中,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不知读哪一本好,也不知如何去读,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如果不重视,学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要注意以下几点。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根据这些特点,我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的作品甚至迪尼斯的故事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其次,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系列童话故事,成为众多小学生童话梦中的主人公;近两年,《哈利·波特》、《魔法学校》这样的儿童畅销书风靡校园,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教师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杀。很多图书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亲身体验,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
第五篇: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中捷友谊小学胡艳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常听同仁们说:“作文难,难作文”,但我同样也觉得“阅读难,难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可以说是与作文教学并驾齐驱的“拦路虎”一个人阅读量的大小,决定着这个人写作水平的高低。那怎样才能有效持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是我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点滴看法。
一、激发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看一些课外读物,组织安排一些文学业余活动,让各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总量。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讲一些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高年级的学生,要求适当高一点,让其慢慢接触一些中国现代和古代的文学名著以及外国文学经典名著。(1)要求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读书。由于小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使得他们辨别事非的能力有限,在要求阅读时,要加以正确引导。(2)让学生从开始读书便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每个学生都用一本专用的笔记本,在平时阅读中将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优美的修辞,好的用词„„可以摘录下来,在空闲时可以拿出来琢磨琢磨,以加深记忆,阅读中积累一些原始的东西。引导学生写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之类的,加强对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恢复记忆。
二、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现在不少小学生到毕业时还不会读书,朗读时丢字加字,甚至读破句;看课外书籍,走马看花,不求甚解。所以我们从低年级起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认真读书的习惯;带着问题读书的习惯;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自我评价习惯等等。
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
小学生都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创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能使学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
(l)课前三分钟,轮流朗读。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念一段自己摘抄的优美语段,不仅能增加语汇的积累,又能促进学生在课外自觉认真的阅读。
(2)举办朗读,讲故事比赛。通过举行比赛,在班里掀起读书的热潮,引发课外阅读兴趣,促进学生大量阅读。
(3)结合课文内容,编课本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演能力,还提高了他们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4)结合一个话题,开展有趣的辩论会。在阅读的基础上,巩固读书成果,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开展“向你介绍一本好书”的读书活动。由学生经过自己筛选后,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学生为表现自己,必定行动起来,积极阅读并认真比较。这样既达到了训练阅读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总之,阅读是我们人类的一个新的生活领域,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我们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更应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并重视阅读效果,给予正面的引导,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健康、和谐、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