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特色教案

时间:2019-05-13 22:3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下册特色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下册特色教案》。

第一篇:五年级下册特色教案

蚕桑

教学要求:

了解蚕桑的生长及管理。教学过程:

一、全面规划

全面规划就是做到使新种桑园适当集中成片、成方成块,避免在排放对桑、蚕有害物质的工厂(砖瓦厂)附近建立蚕桑园区,同时要全面规划好道路系统、排灌系统,这样既可便于管理,又能避免农药及其它有害物质的污染。

二、土地处理

土地处理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平整土地。平整土地是实现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基础,因此,种桑前必须进行土地整理,使整个规划区内的土地保持平整。(2)建好路渠。考虑到今后在桑园管理、桑叶收获上逐步使用机械化,首先应建好园区内的道路,道路的标准以能适应一般的机械和农用车为准,排灌沟渠以保证能在洪涝时及时排水、干旱时及时灌水为准。(3)全面深翻。全面深翻可以增厚松土层,提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扩大桑树根系吸收面积。深翻深度要求达到25厘米左右。(4)施足基肥。结合深翻施入有机质,不仅能加速下层土壤熟化,提高土壤供给桑树水、肥、气、热的能力,促进新种桑根深叶茂。施肥标准以亩施有机肥100担左右为宜。

三、选用良种

选用抗逆性强、产叶量高、叶质优良的桑树品种。选栽优良的桑品种,能够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的桑叶产质量,从而显著地提高单位面积的效益。目前适宜我市种植的优良桑品种主要有农桑14号、农桑12号、盛东1号、育711、荷叶白、海宁桑、大中华等。

四、合理密植

为达到桑园快速、高产、稳产、优质及有利于桑园管理的目的,以每亩桑园种植800~1200株为宜,提倡以亩栽1000株为中心,亩栽1000株的种法为行距133厘米,株距50厘米。

五、科学种植

科学种植主要应掌握以下二点:(1)要掌握种植时间。我市蚕农目前以农历过年后至桑树发芽前种植为主,此时期种植要掌握早种,务必在桑树发芽前种植。(2)要掌握种植质量。首先要挖好种植沟,施足基肥。种植沟深宽各30厘米,做到毛边松底,两端必须与四周沟渠相通,沟底施入基肥,每亩施猪羊灰40~50担,然后在底肥上面再盖上厚度10厘米左右的泥土,以免肥料发酵灼伤苗根。其次要做到深耕浅种,细土踏实,桑苗种植深度应埋没根颈5厘米左右,种植时应先按行距拉好绳子,把桑苗放入预定位置,舒展苗根,苗正根伸,根部周围填入泥土,然后轻轻提苗,使土壤充分填满根部空隙,这时是掌握种植深浅的关键,轻轻踏实并使桑苗四周泥土呈馒头状,最后浇上一勺清水粪。第三,要做好种后管理工作。桑苗种植后,要立即作畦开沟,一般每两行作一畦,畦面略呈弧状,畦沟宽约30厘米,桑地四周沟渠开深疏通,达到畦沟通边沟,边沟通总沟,最后按养成树型的主干高度剪去苗梢。

准备养蚕

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

蚕是怎样一种小动物?人们为什么要养蚕呢?

那么农民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然后再亲眼抽丝吗?

二、教学过程

1、蚕室蚕具

(1)蚕室 蚕室是蚕生活和饲养人员操作的场所,其结构要有利于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和养蚕操作,其位置要远离毒源、便于清洗消毒及微气候的调节等。目前农村养蚕多为副业生产,一家一户的饲养规模一般较小,农户都是将住房兼作蚕室,因此,蚕区在新建住房时应考虑兼作蚕室的要求。根据养蚕生产的用途和要求,蚕室可分为小蚕室、大蚕室、贮桑室和上族室。

①小蚕室指用于饲养1~3龄蚕的蚕室。由于小蚕需要高温多湿的环境,所以要求小蚕室具有较好的保温保湿性能。养蚕生产上,条件好的农户建有小蚕专用蚕室,条件不允许的农户则用塑料薄膜等从原有住房中围出一小间作为小蚕室。小蚕室的加温设施要根据房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形式,当前较适宜于农村各家各户饲养的简易加温设施有以下几种: 地面地火龙:在蚕室地面上用砖块修建回转式烟道,散热加温蚕室。建造容易,不用时可拆除,不损坏地面,但占用空间,影响养蚕操作。

地火龙:在蚕室地坪下修建回转式烟道,在烟道上铺上薄层黄沙,散热加温蚕室。具有加温补湿性能好、不占空间、操作方便等优点,但建造时要损坏原有地面。

天火龙:用铁皮管作烟道,回转挂于蚕室空中而加温。装置方便,但占据蚕室内空间,影响饲养操作,并且保温保湿性能不如地火龙。

②大蚕室指用于饲养4~5龄蚕的蚕室。大蚕室要求通风透气性能好,当前农村养蚕农户那是将住房兼用大蚕室。

③贮桑室为贮备桑叶的场所,要求低温多湿、光线较暗、邻近蚕室及便于清洗消毒。专用贮桑室则采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兼用贮桑室则选择水泥地面、无直射光的小间。④上蔟室通常与蚕室套用,要求通风排湿性能好,光线均匀。

(2)蚕具 养蚕所需的用具统称为蚕具。蚕具种类很多。按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消毒用具 喷雾器、水桶(或缸)、皮管、消毒锅、扫帚等。②收蚁用具 蚕筷、鹅毛、收蚁纸(或网)等。

③饲育用具 蚕匾、蚕架、给桑架、蚕网、塑料薄膜、防干纸、干湿温度计、切桑刀、切桑板、秤、除沙筐等。

④采桑、贮桑用具 采桑箩、桑剪、贮桑缸、气笼、盖桑布等。⑤上蔟用具 蔟具(方格蔟或折蔟或娱蚣蔟等)、芦帘、蔟架等。

蚕具制作可因地制宜,但在用材结构上要求适合蚕的生理卫生,便于清洗消毒;且取树容易,制作简单,价廉物美,有些还能与日常牛活和生产用具兼用;坚实耐用,使用轻便;便于搬运、收藏及保管。

2、实行六步走策略: 浸、扫、铲、洗、晒、消毒。

三、领养小蚕。给蚕宝宝安家

教学目的: 本课是养蚕前的准备课。本课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养蚕热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土地辽阔,各蚕区的养蚕生产布局存在着很大差异。长江流域蚕区,自4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一年养蚕4、5次;珠江流域蚕区,从3-11月,一年可养蚕7-8次;华北地区,从5-9月,一年养蚕2-3次。蚕是一种娇弱的动物,对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二、教学过程

(1)蚕品种的选择 选择优良蚕品种是安全蚕作、提高蚕茧产量与质量的重要环节,不同蚕,品种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也不同。为此,选择蚕品种应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叶质、饲养条件及饲养技术等方面综合考虑。春蚕期气候适宜,叶质好,应选用多丝量的春用蚕品种;夏秋季气候较恶劣,叶质也较差,应选用体质强健的夏秋用蚕品种;大气污染(氟化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可选用耐氟性较强的蚕品种。具体参照前面的“蚕品种及性状介绍”。

(2)桑叶的准备 养蚕前要做好桑叶产量的估测工作,做到“以叶定种,叶种平衡”,在充分利用桑叶而又不影响桑树生理的前提下,提高亩桑产茧量。桑叶的估产应根据桑树品种、树龄、栽植形式、肥培管理、气候条件、用叶时间及历年产叶量等因素综合分析。春叶的估产主要有条长估产法和经验估产法两种,条长估产法是根据桑园总条长和每米桑枝杖条的产叶量来估计桑叶产量的方法,它是生产上常用的方法。首光根据桑树长势、树龄、桑品种等将桑园分类,然后每类桑园分别选15~20株代表性桑树,调查亩桑总条长,再估计米条长春叶产量(米条长春叶产量在0.08~0.1公斤,据桑树品种、树龄、肥培水平、气候条件、发芽率、上年春期实际情况等灵活掌握),最后推算出商桑产叶量;经验估产法是根据上年春叶产量再结合肥培管理、枝条条长条粗、当年气候条件和收获日期来确定春叶产量,一般适用于有丰富栽桑经验的蚕农运用。夏叶与秋叶的估产,均是根据春叶产量再考虑夏伐迟早、当时气候条件、肥培管理、桑树长势等情况面进行的,以春叶产量为100%,一般夏叶产量为15%~20%,早秋叶产量为30%~35%,中秋叶产量为65%~70%、晚秋叶产量为15%~20%。用叶量的多少,因饲养季节、蚕品种、饲养条件和饲育技术不同而有差异。春用品种蚕,每张蚕种一般需用叶650~700公斤(芽叶,春季);夏秋品种蚕,每张蚕种~般需用叶450~550公斤(片叶,夏秋季)。

(3)蚕室、蚕具及消耗物品的准备 蚕室、蚕具及主要消耗物品所需的数量,应按所饲养蚕种数量来计算,在养蚕前全部准备好。

我是养蚕小能手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我国养蚕的悠久历史,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在4000多年前就已经利用蚕丝来织丝绸。2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就有大量的蚕丝和丝织品运往国外,有“丝绸之国”之称。外国人学到养蚕抽丝技术已比我们晚了两千多年。

中国丝绸在国际上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外国人争相购买,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起了重要作用。

二、教学过程

1.了解学生的养蚕经验

谈话: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些养蚕知识和技能,谁养过蚕?蚕吃什么?蚕的一生是怎样变化的?

2.指导学生养蚕

(1)卵期的管理

讲解:养蚕要准备蚕卵和养蚕的纸盒。(出示纸盒)盒里面铺一层干净的白纸,把蚕卵放在纸盒内,放在温暖的地方,如果气候比较干燥,每天喷洒少量的水。盒内不用放棉花,更不要把蚕卵放在火炉上烤,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小蚕自己就会出来,我们这里一般3月底或4月初是小蚕孵出的时期。在这段时间,每天都要看看有新出的小蚕没有。小蚕一般上午出得最多。小蚕一出卵壳就要吃,因此要赶快用毛笔或羽毛轻轻把它刷到桑叶上。

(2)幼虫期的饲养和管理

蚕最好的食物是桑树叶。桑树是一种落叶乔本,叶卵形,边缘有锯齿(出示标本),叶片比较光滑。在喂蚕时,一定要确认是桑叶的,才能给小蚕吃。如果找不到桑叶不要紧,莴笋叶也可以养蚕。吃莴笋叶的蚕虽然身体不那样白,但一样生长发育,能吐丝结茧变蛹化蛾,并产卵繁殖后代。有人做过实验。蚕小时候用莴笋叶喂,最后一段时间用桑叶喂,效果很好。

无论用桑叶还是莴笋叶喂蚕,叶子都要洗净擦干。不要用变黄腐败的叶喂蚕。为使富余的叶不至于很快萎蔫。可以把它装入塑料袋内扎紧袋口,放在阴凉处,可保鲜好几天。

给蚕喂叶,每天至少4次,清早、中午、下午、晚上。每次量要适当,以免造成浪费。但晚上要多放些叶子,因为蚕整夜都在吃桑叶。小蚕要用嫩叶喂,叶不一定切碎。给小蚕换叶时,可以直接把新叶盖在旧叶上。等小蚕都爬到新叶上,就把新叶拿开放在一边,再检查旧叶上是否还剩有蚕。这样可减少蚕的伤亡和丢失,同时也便于清除残叶和蚕粪,蚕盒要保持清洁,及时消除残叶和蚕粪,特别是用莴笋叶养蚕更要注意这个问题。如发现病蚕,要赶快拿开,以免其他蚕被传染。病蚕一般食欲不振,身子发僵发硬,或没有精神,身体渐渐发软,流出臭水等。注意不要在养蚕的房里喷洒杀虫剂、这样会伤害蚕。

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它的表皮不能随着身体长大而长大,当蚕的身体长大受到限制时,就要脱皮。蚕脱皮时不吃不动,好像睡眠,经一日左右。新皮形成。蚕又开始活动。

蚕眠时,不要认为是病蚕而把它扔掉。在没有弄清是脱皮还是生病时,可先拿开隔离观察。如一日后恢复活动和吃食再拿回来。

(3)蚕吐丝作茧期的管理

蚕长到一定的时候就要吐丝作茧。快吐丝的蚕身体透明发亮,不再吃桑叶爬到一边,头时时仰起,晃来晃去。这时要赶快把蚕拿出来放在纸条做成的方格内(出示纸格茧山,并拆开,再插好,让学生知道怎样做纸格茧山)。最后在格上盖一厚纸做盖,让蚕在格内吐丝做茧。

(4)蚕蛾期的管理

(蚕蛾出茧多在清早)蚕蛾出茧后,雌雄蚕蛾就要交配。如果蚕蛾出茧时间相距较大,且蛾的数量少,又偏偏都是雌的或雄的,就不能配上,白白等死。因此几个同学可把刚出茧的蚕蛾凑在一起,让它们能及时配对交配。

雌蛾交配后就要产卵,这时要在盒底放一白纸,最好是白棉纸,让雌蛾把卵产在上面,以便保存。

3.指导学生写观察记录

(1)讲述:在养蚕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认真记录。写时参照观察记及表中的提示,重点观察,并把观察结果写在记录表中对应栏目中。

(把观察记录表发给学生)(2)学生看观察记录表

(3)提问:在养蚕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什么?在蚕不断长大的过程中观察什么?在蚕吐丝结茧变蛹这个阶段观察什么?在蚕蛾阶段观察什么?

(4)对蚕卵进行观察

(把蚕卵和放大镜发给学生)

①讲述:按观察记录表中的提示,先看看蚕卵是什么样?形状怎样?大小怎样?颜色怎样?还有其他什么发现?

②学生分组观察

②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④教师小结:蚕卵扁圆形,像小米粒大小,中间有些凹下去,即将孵化的卵黑灰色。如果小蚕孵出后,卵只剩空壳是白色,壳上有小洞。

⑤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

最后,记住提醒学生在采摘桑叶时一定要爱护桑树,只采叶不折枝,采摘的叶要适量。另外要注意安全,不上树,不到太远和危险的地方去采桑叶。不得别人允许,不采私人住宅和公园、单位的桑叶。最好把养蚕的事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理解和支持。

可爱的蚕茧

教学要求:

了解蚕茧的功效。教学过程:

一、导入

蚕长大结茧后有什么作用呢?

二、了解蚕茧的作用

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联系实际生活回答:

1、可增加农民收入。

2、蚕丝可制成天然的蚕丝倍。

3、制作衣服。

4、制成各种工艺品。

三、动手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小饰品。

四、养蚕想到的

1、交流养蚕心得

(1)写一些帮妈妈养蚕的心得。

养蚕的经过、养蚕的收获;如遇到困难是如何解决的,采取的什么方法;养蚕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什么让你难忘后值得回忆的事。

2、想一想在养蚕方面还有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还需要做那些改进?

五、小结。

海安——丝绸之乡

教学要求:

了解蚕丝的作用,激发爱家乡的热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

蚕丝是天然的厂丝蛋白质纤维,被誉为“纤维皇后”,富含18种氨基酸,具有独特的光泽,具有透气性佳,吸湿性强,手感柔软的特点,能防静电,抗紫外线,冬暖夏凉,活化细胞、追风、除湿、安神、滋养及平衡人体肌肤之妙用。

二、了解蚕丝

1、知道它的分类。

2、了解蚕丝产品

如抗菌蚕丝倍、蚕丝毯、蚕丝面料等。

三、海安与丝绸的关系

1、知道海安是全国有名的“茧丝绸之乡”,拥有中国最大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蚕茧产量连续24年居江苏省之冠,连续三年微机全国县级职守,“鑫缘”牌真丝绸成为南通市唯一的中国名牌产品。

2、了解海岸悠久的养蚕历史。

四、参观仁桥巢丝厂

1、采访丝厂厂长了解仁桥丝厂的发展史。

2、参观仁桥丝厂,了解厂丝的制作过程。

小火箭

教学要求:

学会制作小火箭,了解制作原理。教学过程:

一、发射原理:

用橡皮塞塞紧的可乐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

二、水火箭的制作:

1.材料准备:3~6个2.25L的可乐瓶、剪刀、单面刀片、木塞、球类气针、圆珠笔芯、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

2.制作过程:如图1,取出其中一个可乐瓶,大约以1/3的间距切成三等份.如图2,留下瓶口及中段部分,将第二个可乐瓶倒过来.如图3,将第一个的瓶口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底,再将第一个的中段瓶身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口.盖上后,用双面胶粘紧.再找出一个硬纸板,参考图4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4个.太大的平衡翼很重,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平衡翼的装法参考图5.剩余的工作就是装饰了,弹头的做法参考图6、7.3.制作重点:在制作过程中,喷口是最为重要的,密封一定要好,否则不能提供良好的压力.气针在木塞中,也要达到密不透水,最好用烧红的针尖穿洞.如果还有漏水情况,可以在气针上加装一个圆珠笔芯,圆珠笔芯的顶端伸出水面,可防止打气时气泡的翻滚和漏水情况.

三、延伸制作.

1.于大型水火箭的制作.熟悉了水火箭的基本制作后,可以尝试制作大型水火箭.由质量较轻的金属做成,提供气压由气泵完成.

2.多级火箭的制作.

把几个水火箭绑在一起,由一个进气孔提供气压.同时喷出水柱,提高水火箭的飞行能力.

连通气球

教学要求:

学会制作连通气球,了解制作原理。教学准备:

材料:两个气球,四条细线,一根吸管

步骤:

1、吹起两个气球,一大一小,分别用线扎住(注意不要打死结)。

2、把两个气球分别扎在吸管的两端,注意扎紧。

3、打开步骤1的两个活结。教学过程:

师:我当学生的时候相当幸福,天天玩,从小玩到这么大。通过玩,我学到了好多知识,好多本领。今天我就带着大家玩一回,好不好? 师:玩什么呢?我带来一个玩具。(出示气球)学生上台,先吹气球,然后松手,气球飞跑了)师:你说这里有什么道理吗? 这是物体的反冲。

师:你们讲了反冲,我这里也有一个反冲。(出示气球反冲车,吹气球放气后,载着气球的小车在桌上跑)如果桌子长,小车还可能走很远。这是什么道理?

师:我这里还有一个气球的玩法(气球上系着一个哨子,吹气球,气球放气吹响哨子,学生大笑),我从小就爱玩这个。我把气球吹起来了,气球把哨子吹响了。还有一个玩法。(将气球放在裤子上摩擦,然后掌心朝下,气球贴在掌心下)

生:因为桌面和光碟之间有滑力,有气,很有点气垫船的味道,它就能自动在桌面上行进。师:很好。气球充了气以后,它就往外跑,从口子里出气,出气后就在桌面和光碟之间产生一层空气的垫子,我们把它叫做气垫,气垫船就是这个道理,回家后自己玩一玩。为什么它不往天上冲?

我想这盘子太重了,气球往外冲的力量不足以把它带上天去。今天还有一个新玩法,你们肯定没玩过。假如给你一根管子(在黑板上画塑料管),两个大小差不多的气球,其中一个气球吹得稍微大一点(在管子一端画大气球),用绳子把它系牢,另外一个气球稍微小一点(管子另一端画小气球),也用绳子把它系牢。那么,一个大一点的气球,一个小一点的气球,通过一根管子连接起来了,里面的气就会连通,是。巴?当连起来的时候,这两个气球会有什么变化吗?

师:我们通过实验来看一看,到底哪一种意见对,很可能真理在少数人手里。实验是这样做的,我先说一下,你们再做。两个同学一个小组,信封里准备好了两个气球,一根管子,还有三段棉纱线,你们两人要商量实验怎样才能做成功。我不教你,让你自己去研究自己去探索,到底这个实验怎么做才行,吹起气球往管子里一安,气肯定会跑掉的,你怎么办?想些办法,克服困难把这个实验做成功,看哪个组能够做成功。好不好?

(学生实验。每组2人,先吹一个气球,系在管上,封住管口,再吹另一个气球,系在管子的另一端,然后站起来,解开线,给大伙看)师:现在发表一下你们通过实验的结果吧!师:(板书:小的更小,大的更大)这句话和刚才我们写的这句话(指开始猜测的第二条)有区别吗?

师:那么,一开始我们统计了一下,只有他一个同学提出这种想法,我们绝大多数同学是这个(指“一样大”)想法。我们通过上课研究,你们有些什么想法?有些什么感想? 师:我也有这个问题,我在家做实验的时候也奇怪,怎么小的更小了,大的更大了呢?我也没弄清楚,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回家去研究。

第二篇:五年级下册教案

2010-2011第二学期五年级音乐教案1-3课

第一课 世界需要拉起手

教学目标:

1、用自信、有感染力的歌声表现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2、用自制音源表现足球场上的热烈气氛,并对音源有一个新的认识,真正体会

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3、分辨二拍子及三拍子的音乐,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线。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拉起手》,《来吧,来踢球》,从中感受培养团结友爱、热爱和平的精神。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表现这两首歌曲。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 他音源材料表现模仿足球场上热烈沸腾的气

氛,培养创编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辨别三拍子与二拍子的音乐。

2、听辨《大路歌》开头的节奏,感受朝鲜民歌《思乡》的旋律走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钢琴、节奏卡。

教学方法:

视唱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 学唱歌曲《拉起手》

(一)学唱《拉起手》、《来吧,来踢球》。

课前放《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营造热烈的气氛。

(二)听、议:

听教师范唱,议一议歌曲表现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齐读歌词一次。

2、跟着录音范唱自学歌曲二次。

3、跟随钢琴伴奏齐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唱准切分节奏加跨小节连线的地方)。

4、用拉手上下摆动的动作体验切分节奏加跨小节连线节奏型。

5、边打节拍,边随音乐伴奏齐唱歌曲。

6、学唱歌曲乐谱,并用打击乐伴奏。

7、分组演唱并个别表演。(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表扬表现好的组)

(四)学习音乐知识“延长音记号”:

1、自学课本第2页的相关内容。

2、教师提问,并解答:“什么是延长音记号,是表示什么意思?在课本中找出

来,并按它的指示去歌唱。”

(五)总结评价,结束活动。第二课时 《来吧,来踢球》

(一)歌曲简介:

1、听录音范唱一次。

2、教师简介:“歌曲《来吧,来踢球》曾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是

一首脍灸人口的歌曲。”

(二)学唱歌曲:

1、齐读歌词一次。

2、跟着录音范唱自学歌曲二次。

3、跟随钢琴伴奏齐唱歌曲(重难点在衬词)。

4、边打节拍,边随音乐伴奏齐唱歌曲。

5、学唱歌曲乐谱,并用打击乐伴奏。

6、分组演唱并个别表演。(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表扬表现好的组)

(三)律动、表演:

根据歌曲情绪,分组律动表演《拉起手》和《来吧,来踢球》,突出运动的特点,想方设法让学生动起来。

(四)声音的模拟与创造,即兴创作。

1、(课前布置学生回家寻找可表现足球场景的音源,打击乐、哨子、彩球、表

现该类场景的音乐等等。)

2、(出示图片)观看足球场上的精彩画面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3、可分组表演,可表现啦啦队的呐喊助威,也可表现足球入门时的狂欢。(教师引导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乐器或音源将

自己心中的场景用音乐表现出来。)

4、即兴创编歌曲,音符不限,调式不限,能表现出热切期盼进球的情绪即可。

(五)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第三课时 欣赏

(一)听辨节拍:

引导学生用律动的方式体验两首歌曲的节拍,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用身体左右摆动体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用踏步体验《婚礼进行曲》的二拍子音乐的特征。

(二)听辨节奏型:

先拍教材中的两条节奏,再听辨。

(三)听辨旋律线:

(1)听歌曲《思乡》,用手臂画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

(2)随着录音哼唱曲子,判断是哪一条旋律线。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第二课 我们学校的合唱节

教学目标:

1、对合唱形式有一定的了解,感受二声部合唱的魅力,热爱合唱艺术。

2、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声与微笑》,声部平衡、和谐,并能背唱。

3、能用连贯、跳跃的声音演唱《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教学重点:

1、了解合唱的形式,乐意参加合唱的排练。

2、能用和谐、有感情的歌声演唱《歌声与微笑》。

教学难点:

1、对指挥动作与前奏、间奏作出正确的反应。

2、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钢琴、节奏卡。

教学方法:

视唱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一)导入。

初听童声合唱《五彩缤纷的大地》、《街头少年合唱》,简介合唱的形式。

(二)学唱《歌声与微笑》。

1、齐读歌词一次。

2、跟着录音范唱自学歌曲第一声部。此歌基调亲切优美,明朗愉快,不可唱得过于强烈,不能过于快速,否则4/4拍子会变成2/4的感觉,是不符合此曲原意的。

3、跟随钢琴伴奏齐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唱准附点节奏)。

4、边打节拍,边随音乐伴奏齐唱歌曲。(注意发声位置及声部和谐,“明天明天”这些同音反复的句子要用轻快的顿音来演唱。)

5.重点学习范唱歌曲第二声部。并结合教材中的三度练习曲,进行练习。二声部中的sol到升sol的地方教师用手号提示音准。

6、跟随钢琴伴奏,分组合唱全曲。(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表扬表现好的组)

7、学唱歌曲第一声部乐谱,并用打击乐伴奏。

(三)欣赏《五彩缤纷的大地》、《街头少年合唱》。

提醒学生注意《五彩缤纷的大地》的情绪,《街头少年合唱》中旋律的色彩变化

等。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第二课时 学唱《在卡吉德洛森林》

(一)学唱《在卡吉德洛森林》。

1、齐读歌词一次。

2、跟着录音范唱自学歌曲第一声部。(引领学生作第一拍跺脚、第二、第三拍拍手的动作感受三拍子音乐的风格。)

3、跟随钢琴伴奏齐唱歌曲。(前两个乐句要求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后两个乐句

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

4、边打节拍,边随音乐伴奏齐唱歌曲。

5、结合教材中的练声曲,学习连音和跳音的唱法。

6、重点学习范唱歌曲第二声部。(二声部第二乐句接第三乐句处,注意唱准五

度音程。)

7、跟随钢琴伴奏,分组合唱全曲。(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表扬表现好的组)

8、学唱歌曲第一声部乐谱,并用打击乐伴奏。

第三课时 欣赏《游击队歌》

(一)欣赏《游击队歌》 1、简介《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是我国老一辈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的代表作。它诞生在1937年的抗日烽火岁月。全曲具有鲜明的进行曲风格特点,曲调轻快流利,节

奏活跃,富于变化,充满旺盛的活力,生动地刻画了游击健儿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形象和乐观昂扬的精神面貌。

2、回顾历史、展示图片(南京大屠杀)触发民族自尊心和自强心,调动学生积

极性。

3、师:“面对敌人的凶残,中华儿女没有屈服,他们拿起武器,保家卫国„„

不信请听:”

4、播放录音欣赏,体验乐曲韵涵。

5、自主学习,学唱歌曲《游击队歌》旋律(老师进行巡回辅导)

6、合作学习,自由搭配试唱词曲。

7、师生互动:

①教师伴奏学生唱,反之亦可。

②分组合作:一组唱词,一组唱旋律。

(二)拓展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优秀的,英雄的民族,我们要继承先烈们的精神,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同学们有信心吗?

(三)欣赏混声合唱《茨岗》:

1、初听歌曲并讨论:“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2、教师小结:“《茨岗》是一部混声合唱,是浪漫派音乐的代表作曲家——舒曼的作品,体验茨岗人丰富的感情和富有异国情调的诗意。”

3、复听歌曲,并跟随轻声演唱。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第三课 多彩的乡音

教学目标:

1、继续了解多彩的乡音,愿意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民歌及其相关文化,积极参加

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从语言朗诵中学会 的节奏。学唱民歌《桔梗谣》、《青春舞曲》、《在北京的金山上》,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并背唱。能比较和发现不同少数民族民歌的异同,体验歌舞音乐的特点。

3、了解我国常用的弹拨乐器,通过欣赏器乐曲,了解弹拨乐器的性能和特点。

4、学习牧童笛,用正确的方法吹奏高音的“do、re、mi”,通过即兴创作练习,提高牧童笛即兴演奏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1、从歌声中,从创编动作、节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了解学生是否愿意了解并

喜爱少数民族民歌。

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背唱《青春舞曲》。

教学难点:

1、积极参与节奏及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

2、学习牧童笛,用正确的方法吹奏高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钢琴、节奏卡。

教学方法:

视唱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唱《桔梗谣》

(一)导入新课:

播放《阿里郎》的视频或朝鲜族舞蹈,请学生说出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或舞蹈,师生共同分享对朝鲜族相关文化的认识(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二)学唱《桔梗谣》

1、初步欣赏歌曲一次。

讨论:“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2、学生齐读歌词一次。

3、跟着录音范唱自学歌曲二次。

4、跟随钢琴伴奏齐唱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唱准节拍)。

5、边打节拍,边随音乐伴奏齐唱歌曲。

6、学唱歌曲乐谱,并用打击乐伴奏。

7、分组演唱并个别表演。(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表扬表现好的组)

(三)总结评价,结束活动。第二课时 学唱《青春舞曲》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达坂城的姑娘》,优美的音乐,动人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歌舞之乡——新疆[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情境交融,以情诱兴,为

学好新课做铺垫]。

2、引出学习的课题——“新疆民歌”。

(二)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

1、感性欣赏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

设疑置问:“A、乐曲的音乐风格怎么样(音调、节奏)?B、乐曲用什么乐器

演奏的? ”

2、理性欣赏,突出重点。

(1)视唱主题(手拍节奏型 X X X | X X | 为音乐伴奏)

(2)复听音乐,加深对音乐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理解,达到感性到理性的升

华。

1=D 2/4 《新疆之春》主题

(三)“学习新的节奏型”,朗读教材中的歌谣,学会节奏型,拍拍、读读时可用慢速,4/4拍的感觉来读,真正掌握了再加快。

(四)学唱《青春舞曲》。

1、初步欣赏,请学生们说出这首歌的情绪及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教师小结:这首歌的歌词用富于哲理的生活现实告诉年轻人:有些事物可以去而复返,有些事物却是一去不复返的,而人的青春正像那鸟儿一样,飞去后即不再回来。这首词虽没有什么明确的警句格言,但它却真挚地警示着年轻人:要

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

3、跟随录音学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地歌唱)

4、创造实践,播放一段维吾尔族舞蹈,请学生模仿其动作,加上打击乐器,边歌边舞,在律动和创编节奏中感受和体验新疆民歌的风格特征。(培养学生的节

奏感、韵律感和音乐感。)

5、合作,将演唱、打击乐、舞蹈一起合作表演,将孩子们的学习推向高潮。

(五)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第三课时 学唱《在北京的金山上》

(一)谈一谈,感受西藏文化。

1、师:“由于每个少数民族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的不同,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民族文化。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播放有关藏族相关文化的录像)

2、师生共享对西藏的认识,在地图上找到其位置。

3、说说西藏的地理地貌、风俗习惯等。并引出藏族民歌《在北京的金山上》。

(二)学唱《在北京的金山上》。

1、听一听:

通过听赏《在北京的金山上》,体验感受藏族民歌中高亢嘹亮的音乐特点。

2、引导学生随音乐有节奏地自由舞动身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

3、唱一唱,采用听唱、模唱的方法学会此歌。

(三)欣赏藏族《弦子舞曲》。

1、初步欣赏歌曲一次。

讨论:“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

2、再次欣赏《弦子舞曲》。

3、跳一跳。

学习藏族舞蹈的典型动作“曲肘甩袖”,随音乐律动。最后再加上“曲肘甩袖”的动作。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第四课时 牧童笛教

(一)复习第九册学吹过的歌曲《可爱的家》片段。

(二)教授学生正确吹奏c1 d1 m1 的方法,反复练习,要求全班笛声和谐一致。

(三)教师不断在各音上吹出不同的节奏,由学生模仿练习。

(四)学吹《故乡的亲人》

1、复习视唱乐谱两次。

2、教师示范吹奏,学生学吹。

3、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重点在第一乐句第二小节,提醒学生注意控制

气息,不要吹“冒”了)

(五)学习《梭罗河》的吹奏。

1、教师带领学生熟悉旋律,先听范唱再视唱。

2、指导学生掌握弱起节奏。

3、本曲作为课下作业。

(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第三篇:五年级下册教案

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1.精读课文:《古诗词三首》 《冬阳.童年.骆驼队》

2.略读课文:《祖父的园子》 《童年的发现》 《儿童诗两首》 3.语文园地二:口语交际习作 日积月累 课外书屋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就是以童年为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古诗词三首》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画面──《牧童》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闲散与惬意的生活;《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清平乐〃村居》则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分别写了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的快乐。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积累激励少年立志的名句,课外去阅读关于童年的故事等项内容。

2.教师应从整体上观照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把理解内容和体会感情、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德育目标:

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丰富语言积累,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积累激励少年立志的名句,课外去阅读关于童年的故事等项内容。课时安排:

共12——14课时

5古诗词三首 2课时 6冬阳.童年.骆驼队 2课时 7*祖父的园子 1课时 8童年的发现 2课时 9*儿童诗两首 1课时 语文园地二 4课时 古诗词三首(精读课)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牧童、蓑衣、鸡笼、莲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教学难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牧童》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铺,铺开。弄,逗弄。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二、学习《舟过安仁》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 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第二课时

一.学习《清平乐〃村居》。

(一)导入,解题。1.板书课题,读题。2.解题: 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yue‛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二)初读,正音。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

(三)再读,解意

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 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

(四)精读、悟情。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3.学生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

(五)熟读,成诵。

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3.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 5 古诗词三首

草铺 笛弄

《牧童》 饭饱 卧月明 安然自乐

收篙 停棹

《舟过安仁》 张伞 使风 聪明伶俐 冬阳〃童年〃骆驼队(精读课)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毡帽、卸煤、咀嚼、交错、幼稚、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德育目标:

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

1.教师 多媒体课件

2.学生 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激情,解释课题。

1.上课前,咱们先一起来听一支歌,会唱的跟着一起唱,认真听注意歌词。(课件播放歌曲:《童年》)

2.谁能说说歌词都写了什么?(生自由说,师板书题目)

3.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

老师读题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

二、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1.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教师总结,出示:‚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林海音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她原籍台湾,1918年出生于日本,童年时随父母回国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举家迁回台湾。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课件出示): ① 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② 思考: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2.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① 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

② 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断: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再讲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最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11—14自然段)。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二课时

一、深入感悟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1.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① 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细地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课件出示: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后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② 全班交流。(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抓住最后一句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体会童真童趣、体会‚我‛的傻样)

③ 总结学法:反复读、品味→画词句写感受→有感情朗读。2.分小组合作学习后三个片断

① 从后三个片断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断,用上述方法分小组合作学习。② 同兴趣的同学自愿结合小组,互相交流、探讨。③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猜测挂铃铛的原因。

课件出示: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到的,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从‚想象铃铛用处‛片断中体会‚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和爸爸的认同)

看骆驼脱毛。

课件出示: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暧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从‚想替骆驼剪毛‛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

夏天见不到骆驼感到奇怪 课件出示: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 ‚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从‚追问骆驼去处‛片断体会作者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之中穿插对一些语句的感情朗读)

*分角色朗读

*思考:课文中‚我‛问妈妈骆驼夏天到哪里去,妈妈也回答不出来。想想看,骆驼夏天可能到哪里去了? 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学习最后两段,体会怀念之情。

这些童年生活的片断,像一朵朵洁白的浪花,翻滚向前汇成了一条记忆的长河,以至于多年以后仍然记忆犹新。

1.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2.你读懂了什么?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3.引导学生理解‚童年一去不还‛和‚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童年‚一去不还‛是因为‚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来了‛,说明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已长大,不再是童年了;‚童年重临我的心头‛,这个‚童年‛是指童年时那段有趣、难忘的生活,是因为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时,触景生情,不禁想起儿时的那段难忘的生活)

三、拓展延伸──说童年。

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而你此时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四、总结全文。

(歌曲《童年》再次响起)教师总结:‚钓龙虾‛、‚捉知了‛、‚学游泳‛……甚至咱们还煮过西瓜。回想起童年多彩多姿的故事,每个人脸上都会露出一抹甜甜的笑,因为童真,因为幼稚,更因为它匆匆易逝。孩子们把握好自己的美好时光,让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色彩斑斓,也让它成为明天最美的记忆。板书设计:

学骆驼咀嚼

驼铃的遐想

6冬阳〃童年〃骆驼队 骆驼脱毛 怀念童年 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追问骆驼队

7*祖父的园子(略读课)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德育目标:

让学生自主地、入情入境地读书,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和快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做准备。板书设计:

7*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8童年的发现(精读课)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淘气、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德育目标:

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 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 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 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2.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

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 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2.朗读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 愤懑。

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开放拓展。

收集同学间童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童年的秘密的 导入新课教学。

二、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 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 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 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 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 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 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 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引导学生说出哥白尼、布鲁诺、伽 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这句话。

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

四、从课文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

五、总结交流。

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 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板书设计:

九岁 发现了胚胎发育规律 童年的发现 发现 过程 观察思考 发现规律

得到证实 受惩罚

9*儿童诗两首(略读课)

教学目标: 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德育目标:

通过朗读儿童诗,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一是进行语言的积累,激发学生读儿童诗和写儿童诗的兴趣。教学重点:

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喜欢的儿童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童年图,孩子们回忆童年中的趣事,讲给大家听听,一起分享快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9 儿童诗两首(板书)分享童年的快乐

二、初读儿童诗,整体感知。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

2.找喜欢的伙伴读诗、互评、互相正音。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三、再读儿童诗,交流学习。

1.再读诗,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勾出来。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诗。你最喜欢哪首诗?为什么?

预设:《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童年美好幸福。表示动作的词既准确又形象,如‚安、接、装、种、悠、长、望、飞‛

《童年的水墨画》使我感受到童年快乐。3.小组内读诗。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五、感情朗读,背诵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六、拓展延伸。

1.交流课前搜集的儿童诗。2.学写儿童诗。3.办儿童诗主题手抄报。板书设计:

9*儿童诗两首

我想什么

《我想》 干什么 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怎么样

街头(闹市读书)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欢快垂钓)快乐

江上(游泳嬉戏)

口语交际〃习作二(复习课)

教学目标:

1.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通过相互交流,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4.打开学生思路,为后面的习作做准备。

5.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6.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德育目标:

通过相互交流,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学重点:

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并能把说到的内容写下来。教学难点:

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并能把说到的内容写下来。教学准备:

1.《童年》歌曲。

2.能勾起对童年生活美好回忆的照片、物品。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

播放歌曲《童年》。师: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让我们把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说出来,和同学共享。

二.同桌间就近交流。

以同桌同学为一组,就自己的照片内容互相说说照片中相关的人和事,或者由一件物品引起的相关回忆。要求:口齿清楚,条理清晰,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学生充分参与交流。教师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加入学生们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转变角色,进入交际情境,在其间教师可以点拔,引导。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全班汇报。

(1)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对同桌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

组织学生评议。评议着重围绕是否有条理展开,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2)另请一对同桌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 还要求讲得生动有趣。学生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评议时,以是否有条理和是否生动有趣两点要求为侧重点,但应兼顾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听说态度等。4.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有趣的往事。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5.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

第二课时习作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②要符合我们生活的实际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玩赛车,可以是捉迷藏,可以是异想天开做傻事……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四、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下水文:

童年趣事

每个人的童年中都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我当然也不例外,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个在我童年中一件有趣的事情吧。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在姥姥家玩,姥姥家住农村,她养了很多鸡。有一天,姥姥、舅舅、姥爷出去玩把我一个人扔在家,我很生气,心想,他们怎么这样,出去也不带我。在屋里闲着没事干,便想去鸡舍中,看看那些鸡在干什么。我刚进去,只听‚砰‛的一声,一只母鸡生了一个蛋。真好玩,我好奇地摸了摸蛋,咦,热热的,湿湿的。这是,一个念头冒了出来。心想,鸡会生蛋,那鸡舍中所有的鸡一定都会生了,要不掏鸡蛋吧,姥姥回来看到这么多的蛋,还不夸奖我,没准还奖励我呢,对掏鸡蛋!想完,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一只鸡就掏,那只鸡好像知道自己命运似的,使劲拍着翅膀,想要逃,我呢,死抓着鸡爪不放,看是它厉害还是我厉害,掏了半天没掏出来,怎么回事,怎么掏不出来,难到我的奖励没了吗?我偏不信,这只掏不出来在掏另一只吧,我随手把鸡一扔,又去抓别的鸡,那些鸡看见我走来,一个个上窜下跳,好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拔腿就跑,我呢,就不放手,一个劲去抓鸡,这不,还没半个小时我就快变成鸡毛人了。好不容易才抓到一只鸡,我上手就掏,掏的那只鸡‚嗷嗷‛直叫,又没掏出来,再抓一只……掏的这只鸡直吐白沫,我又……姥姥她们回来了,看见我的狼狈样,不禁哈哈大笑,问清原因,姥姥不仅没夸奖我,还训了我一顿。后来,我才知道除了鸡舍中的那只母鸡外,剩下的全都是公鸡。

这就是我童年中一件有趣的事,它不仅好玩,还时时告戒我:偷鸡不成拾把米,千万不要好心办坏事。

第三课时习作修改

一、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二次作文。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3.师巡视。

第四课时 回顾〃拓展二

一、交流平台。

1.学生自由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弄清他们交谈的内容。你对哪些话有同感呢?在四人小组内,结合本单元的课文例子来讨论。

2.学生汇报:略。

3.教师引导学生说自己的独特发现与体会。师:你读本单元课文,还有哪些发现,哪些独特的感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4.生再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5.教师小结:作者写的都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我们读课文时,就要入情入景,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传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本单元的每篇课文都值得我们有感情的再读一读,请同学们选者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二、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句子,读通顺、流畅。2.指名朗读、齐读。

3.比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背的句子多。交流评比。

4.谈理解:学生自由读背后,对句子会有体会,教师引导学生谈对句子的理解。教师适当评价,不要讲得太多,学生有疑则答。在各小组交流基础上,全班交流,弄懂大致意思即可。当人民满意的教师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5.生交流:我在哪里见过这些词句?我曾经用过这些词句吗?师生集体评议。6.诵读练习:这些句子能背了,能诵吗?引导学生诵读。

7.课外要求:课外看看这些名句出自哪篇文章,找来读一读。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满江红》,课外读一读《满江红》全文。

三、课外书屋。

1.教师诵读,激情引入:教师深情地朗读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童年》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师:刚才的文章怎样?知道是谁写的吗?待学生回答,教师点明:这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著名小说《童年》。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童年》这本书。大家有兴趣读吗?本周,我们将开展一个读书交流活动,主要就围绕这部书来进行,现在我们就分头准备吧!

3.我们先集中看看这部书的精彩片段吧!老师用课件呈现《童年》的四-五则精彩片段。

4.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5.待学生分头读书后,组织开展读书交流评比活动。注意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交流收获与体会。如果学生没有这本书,交流其它反映童年生活的书籍也可以。板书设计: 童年趣事

语言 动作 神态 心理活动

第四篇:五年级下册教案

课题: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

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齐读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 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数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二)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生:只要用2去乘

1、乘

2、乘

3、乘

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 3的倍数有:3,6,9,12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

你是怎么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

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独立作业: 完成练习二1~4题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

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掌握 2、5 倍数的特征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

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是2、5 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学用具: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

① 说出 20 的全部因数。② 说出 5 个 8 的倍数。

③ 26 的最小因数是几?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几?

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

二、学习新课: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练习2)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 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 0,2,4,6,8。)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学生随口举例。

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口答练习:(投影片)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1,3,4,11,14,20,23,24,28,31,401,826,740,1000,6431。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

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 “ 偶数 ”,“ 奇数 ”。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

在本题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

教师: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单数、双数。)

3、练习:(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① 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②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③ 说出 15 ~ 35 以内的偶数。

④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二)5 的倍数的特征。

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教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请举几个多位数验证。

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2、练习:

①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②(投影片)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

240,345,431,490,545,543,709,725,815,922,986,990。

③(投影片)从下面的数中挑出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12,25,40,80,275,320,694,720,886,3100,3125,3004。

学生口答后教师板书:个位数字是 0。

④ 教师随口说出数,请立即说出这个数是2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或者同时是2和5的倍数,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三、巩固反馈:、在1~100的自然数中,2的倍数有()个,5的倍数数有()个。2、比75小,比50大的奇数有()。、个位是()的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用 0,7,4,5,9 五个数字组成 2的倍数;5的倍数;同时是 2 和 5 的倍

数的数。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在100以内的自然数表中找3的倍数的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感悟3的倍数的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特征。

2、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奥妙;在运用规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是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教学过程:

一、提出课题,寻找3的特征。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测一下?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生2:不对,个位上是3、6、9的数不定是3的倍数,如l

3、l 6、19都不是3的倍数。生3:另外,像60、12、24、27、18等数个位上不是3、6、9,但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师:看来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揭示课题)

师: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人手一张。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二、自主探索,总结3的特征师:

先请在下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学生利用p18的表。在学生的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并呈现学生已圈出3的倍数的百以内的数表。)(如下图)

师:请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3的倍数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同桌交流后,再组织全班交流。

生1:我发现10以内的数只有3、6、9是3的倍数。

生2:我发现不管横的看或竖的看,3的倍数都是隔两个数出现一次。

生3:我全部看了一下,刚才前面这位同学的猜想是不对的,3的倍数个位上0~9这十个数字都有可能。

师:个位上的数字没有什么规律,那么十位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也没有规律,1~9这些数字都出现了。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3的倍数按一条一条斜线排列很有规律。

师:你观察的角度与其他同学不同,那么每条斜线上的数有规律吗? 生:从上往下观察,连续两数都是十位数增加1,而个位数减少1。师:十位数加

1、个位数减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我发现“3”的那条斜线,另外两个数12和21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等于3。师: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其他斜线呢?

生1:我发现“6”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6。生2:“9”的那条斜线上的数,两个数字加起来的和都等于9。

生3:我发现另外几列,除了边上的30、60、90两个数字的和是3、6、9,另外的数两个数字的和是12、15、18。

师:现在谁能归纳一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等于3、6、9、12、15、18等,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师:实际上3、6、9、12、15、18等数都是3的倍数,所以这句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一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3的倍数。

师:刚才是从100以内数中发现了规律,得出了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是三位数甚至更大的数,3的倍数的特征是否也相同呢?请大家再找几个数来验证一下。学生先自己写数并验证,然后小组交流,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全班齐读书上的结论。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9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课题:质数和合数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

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

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 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

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

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

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师:这表从哪来呢?(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

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

3、集体交流方法。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四第1、2题。

四、课题小结:

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 单元计划

一、教学内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

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m3、1dm3、1cm3以及1L、1ml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表面积与体积概念的建立

四、授课时数:1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教学重点:

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教学难点: 建立体积概念。教学用具:学具袋。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新授:

1、体积的意义。(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2)、每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

2、体积单位:(1)、讲: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

认识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别写成(2)、认识立方厘米:

出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 说明: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3)、认识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4)、认识立方米:

①出示1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观察后总结: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②认识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

1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500个暖瓶。1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50张。小结: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 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5)、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用(),火车的体积用(),书包的体积用()。(6)、比一比:

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了学哪些测量单位?(板书)长度、面积、体积三种单位的区别:(7)、练习:

①说一说: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单位。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单位

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单位。②、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表面积是(),体积是()。(你想怎样填?)③、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

3、体积初步认识:

①决定体积大小,是看它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

A、演示:用棱长1厘米的4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是多少? B、说出下面物体的体积(3个体积单位,4个体积单位,)

C、摆一摆:请你也摆出一个体积是3立方厘米的物体。摆出体积是4立方厘米的物体。D、小结:怎样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同一个体积数,可以摆出不同的形状。②动手摆一摆:

请大家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拼一个体积是8 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想一想你拼的物体体积是多少?)可以怎么摆?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推导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空间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长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运用公式计算。教学用具:1立方厘米学具。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3、什么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

二、导入新课:

1、导入:

我们知道了每个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我们也知道可以利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计算物体的体积。

要知道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你有什么办法?(用将它切成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后数一数的方法。)

说明:用拼或切的方法看它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是切不开或不能切的,如:冰箱,电视机等,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他们的体积会和什么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2、新课:

(!)、请同学们任意取出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在小组里合作摆出一个长方体,边摆边想:你们是怎么摆的?你们摆出的长方体体积是多少?

(2)、板书学生的:(设想举例)

体积

每排个数排数

排数

层数 4

1 8

1 24

2(3)、观察: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板书:体积=每排个数排数排数×层数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相当于长方体的什么?

因为每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所以,每排摆几个小正方体,长正好是几厘米;摆几排,宽正好是几厘米;摆几层,高也正好是几厘米。

(4)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板书: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字母公式:V=abh

三、练习:

1、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2、导出正方体体积公式:

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你能想出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吗?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读作a的立方

3、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6分米,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4、看表计算:

请同学们摆一个体积是24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摆后说一说长、宽、高各是几厘米?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提问: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体积相同这是为什么?

四、小结: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怎样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研究。作业: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理解了长正方体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求长正方体体积的其它计算公式。

2、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

1、计算长正方体体积的其它公式。

2、逆向思维的题可以用方程方法解。教学难点:

几何知识与一般应用题的综合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如何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及字母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二、新授: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怎样求呢?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积 底面积

所以长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 长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 =sh

三、巩固练习:

1、长方体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V=sh 24×5=120(立方厘米)

2、一根长方体木料,长5厘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06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 理解横截面积的含义,体会长方体不同放置,说法各不相同。出示另一种计算方法:长方体体积=横截面积×长

3、家具厂订购500根方木,每根方木横截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长3米。这根木料一共是多少平方米?

理解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要一致。但不可能相同。

5、练一练:用方程法。(1)、一块长方体的木板,体积是90立方分米。这块木板的长是60分米,宽是3分米。这块木板的厚度是多少分米?(2)、一根长方体水泥柱,体积是1立方米,高是4米,它的底面积是多少?(选择方法解答)

1、学校要修长50米,宽42米,的长方形操场。先铺10厘米的三合土,再铺5厘米的煤渣。需要三合土和煤渣各多少立方米?

2、有一块棱长是10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宽和高都是5厘米的长方体钢材,求长方体钢材的长。

3、用15根规格完全相同的木板堆成一个体积是3.6立方米的长方体。已知每根木板宽0.3米,厚0.2米,求每根木板的长。

四、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体积单位的进率

教学目标:在认识体积单位,知道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基础上,学习掌握体积

单位间的进率与化、聚方法。学习计算重量的解答方法。教学难点:体积单位的进率。计算物体的重量。教学难点: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化聚。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计算体积用 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填空:

1厘米 1平方厘米 1立方厘米

单位 单位 单位

说一说:计算长度用 单位,计算面积用 单位,计算体积用 单位。1米=()分米,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分米=()厘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新课:

1、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1×1=1立方分米。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棱长改用厘米作单位:体积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

底面积是1平方分米,也就是100平方厘米,利用体积的计算公式100×10=1000平方厘米 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能告诉大家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2)根据上面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1×1=1立方分米 棱长改用厘米作单位:体积是10×10×10=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板书)

(3)小结: 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4)练习:

5立方米=()立方分米 1.5立方米=()立方分米 2400立方分米=()立方米 125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3.6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填写比较表 50×30×4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3、一块长方体的钢板,长2.5米,长1.6米,厚0.0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7.8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 钢板的体积:2.5×1.6×0.02=0.08(立方米)0.08立方米=80立方分米 钢板的质量(比重×体积=质量): 7.8×80=624(千克)答:这块钢板的体积是80立方分米,质量是624千克。求物体的质量公式为:比重×体积=质量 注意前后单位是否统一。

三、巩固练习:

1、一块正方体的钢板,棱长是20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8.9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 20厘米=2分米 2×2×2=8(立方分米)8.9×8=71.2(千克)

2、一根长方体钢材,长4.8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材重多少千克?

3、一块长方体铁板重468千克,又知铁板长2米,宽1.5米,厚2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铁板重多

少千克?(列方程解答)

四、作业: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容积 教学目标:

1、知道容积的意义。

2、掌握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的进率,及它们与体积单位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3、会计算物体的容积。教学重点:

1、容积的概念。

2、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 容积与体积的关系。

教具:量筒和量杯、不同的饮料瓶、纸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说出长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二、准备:

把泥放入一个长方体的小木盒中(压实,与上口平),然后扣出来,量一量泥块的长、宽、高。计算泥块的体积。这个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

三、新授:

1、认识容积及容积单位:

(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们的容积。

通过上面的“做一做”,我们知道长方体小木盒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是这个小木盒的容积。(2)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体积,如药水、汽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

(3)演示: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或毫升。升和毫升有什么关系呢?教具演示。①1升(L)=1000毫升(mL)将1升 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里。小结:1升(L)=1立方分米(dm3)②1升 = 1立方分米 1000毫升 1000立方厘米 1毫升(mL)=1立方厘米(cm3)练一练:

1.8L=()mL 3500mL=()L 15000cm3 =()mL=()L 1.5dm3 =()L(4)小组活动:(1)将一瓶矿泉水倒在纸杯中,看看可以倒满几杯?

(2)估计一下,一纸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几纸杯水大约是1升。

2、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是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宽、高。

例一个小汽车上的油箱,里面长5分米,宽4分米,高2分米。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多少升?

5×4×2 =40(立方分米)40立方分米=40升 答:这个油箱可以装汽油40升。

做一做:一个正方体油箱,从里面量棱长是1.4米。这个油箱装油有多少升?(订正)小结:计算容积的步骤是什么?

3、我们知道了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如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用长乘宽乘高,计算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的3次方。那有些不规则的物体怎么计算它的体积呢? 出示一个西红柿,谁有办法计算它的体积?小组设计方案:

四、巩固练习:

1、生物小组买来一个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长是6分米,宽是4分米,深2.5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 2、一个长方体油箱的容积是20升。这个油箱的底长25厘米,宽20厘米,油箱的深是多少厘米?

3、有一个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水箱,装满水后,倒入一个长方体水箱内,量得水深3分米,这个长方体水箱得底面积是多少? 4、提高题:p55、16

五、作业:

单元复习第一课时: 复习目标:

1、使学生对长正方体的有关概念掌握得更加牢固。

2、进一步掌握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体积单位的进率。复习重点:

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体积单位的进率。复习用具:长正方体的学具。复习过程:

一、复习单元的主要内容:(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问:看到课题你能想到到哪些知识?

1、特征及关系: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集合图)

2、表面积:怎样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说出公式)

3、体积和容积:(1)、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2)、容积单位:一般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时用:升、毫升。(3)、体积和容积的计算:(说出公式)

二、练习:

1、填空:

(1)表面积和体积的意义不同,表面积是物体 的大小,体积是物体所占 的大小。(2)、表面积和体积所用的计量单位不同,计量表面积用 单位。常用的单位有、、;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计量物体体积用 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3)、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不同。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计算正方体的体积

是 或。计算长方体的表面是 ;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是 或。(4)、一个正方体,棱长是8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场之和是 ;表面积是 ;体积。(5)、一个长方体,长2米,宽5分米,高0.4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6)、一根长方体材料,宽3分米,厚2厘米,体积是0.12立方米。这根木材的长是,放在地上占地面积最大是。

2、判断:(1)、长方体中可以有两个相同的面是正方形。()(2)、长方体中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3)、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4)、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一定不完全相同。()(5)、用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最少要用8个这样的正方体。()(6)、长方体中有四个面是完全一样的长方形。

()(7)、当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时,它的表面积和体积就相同。()

3、选择正确答案:(1)、3.05立方米=()A 305立方分米 B 3050立方分米 C30.5立方分米(2)、4560立方分米=()

A、4.56升 B、4560升 C、4.56立方米 三、作业:

第二课时:

复习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和体积等知识得以巩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复习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和体积等知识得以巩固。复习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复习用具:火柴盒,尺子,幻灯。复习过程:

一、准备: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上一节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

2、拿出火柴盒,汇报侧量长宽高的结果。外套:长4.5厘米、宽3.5厘米、高1.5厘米 内盒:长4.3厘米、宽3.4厘米、高1.4厘米

3、小组活动:

根据以上条件,想一想可以求什么?(摆放的位置,求哪些面)只列算式。

商标面在上、磷面在上、非磷面在上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求法。如:求磷面的总面积,求外套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求内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求怎样设计内盒最合理(最省料),求火柴盒的容积,求火柴盒的体积等。

二、研究:(先摆,互相说,列式。)

1、把火柴盒最大的面相对,拼成一个长方体。求新长方体的表面积。(还可以怎样拼成一个长方体?)

如果10盒火柴包成一包,怎样码放最省包装纸?(小组合作摆一摆)如果用长45厘米,宽30厘米,高15厘米的硬纸盒装,能装火柴多少盒?(讨论一下怎样求。)

三、通过刚才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

四、巩固练习:

1、学校要靠墙修一个长4.5米,宽3.5米,高1.5米的长方体领操台,要在领操台的表面(四个面)抹一层水泥,求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学校有一个长43分米,宽34分米,深5分米的沙坑,沙坑内沙面离坑口1分米。求沙坑内沙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若每立方分米沙子重1.4千克,长满这个沙坑需要沙子多少千克?

3、一列火车有容积相同的车厢20节,每节车厢从里面量长13米,宽2.5米,装煤的高度是1.2米。这列火车每次运煤多少立方米?(独立完成:先求体积,再求20个这样的体积。)13×2.5×1.2×20=78(立方米)补充问题:(1)、每立方米煤重1.4吨,这列火车共运煤多少吨?(质量=比重×体积)1.4×78=109.2(吨)(2)、这批煤由甲乙两个运输队全部运走,甲队运的吨数是乙队运的2.5倍。两队各运多少吨?

分析:,甲队运的吨数是乙队运的2.5倍。

想: 甲乙运的和是3.5倍的数,109.2吨就是甲乙的和。乙: 109.2÷(2.5+1)=3.12(吨)甲: 3.12×2.5=7.8(吨)

4、一个正方体水箱的容积是125立方分米,把这一满水箱水全部注入到一长方体水箱内。已知长方体水箱长10分米,宽5分米,这个水箱内的水深多少分米? 你想怎样解答?独立完成,汇报。

方法一:解:设这水箱内的水深是X分米。10×5X=125 50X=125 X=125÷50 X=2.5

5、一个正方形的铁板(如图),从四个顶点个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后,所剩下部分正好焊接成一个正方体铁皮盒。(铁皮厚度忽略不计。)(1)这个铁皮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这个铁皮盒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3)原来铁皮的面积是多少?

6、有一个长方体玻璃缸,长3分米,宽2分米。放入一块不规则的石头后水深1.5分米,捞出这块石头后,水面下降了0.5分米。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么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3,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并能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重点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2,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含义,知道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部 分,能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和除法的关系,能根据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解答求一个书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2,使学生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学会真分数,假分数及带分数的互化;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根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有关问题.第一课时

1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提问:A,大家知道分数吗 谁能说一个分数 B,你能举个实例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吗

2,述:说得好,对不能用整数准确表示结果的问题,我们可用分数来解决.即: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或者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3,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分数的知识.(1)相互交流:① 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 请把已知道的讲给同学们听.(2)自学理解:① 关于分数,自学后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② 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 ③ 关于分数我还想知道什么

2,探究深化,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课件1](2)填空.[课件2] ①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4份是它的()/().② 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③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3份是它的()/()(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4,并涂上阴影.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3/8,并涂上阴影.(4)抢答.[课件3] ① 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② 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③ 把这个文具盒你所有的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为什么是1/2 若平均分给5位;10位;50位同学呢

④ 如果这个文具盒里只有6枝铅笔.现在把它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

⑤ 如果把8枝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 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如果是100;1000枝呢(5)说说下列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课件4] 5/7 3/8 3/()()/9()/()3,小结.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把它叫做单位 “1”.板书: 一个物体

单位“1” 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比赛:请两位同学站起来.提问:A,这两位同学是这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B,这两位同学是两组人数的-------这两位同学是全班人数的-------四,家作 1,P88.1,2 2,P89.3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单位“1” 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第二课时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目标: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进一步理解分数单位.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分数单位.教学难点:正确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习,准备迁移 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2,操作.(1)拿出正方形的纸用折叠的方法表示它的3/8;5/8(2)拿出长方形的纸用折叠的方法表示它的5/8;7/8 二,探究新知,激发思维 1,教学分数的读写法.(1)读分数.[课件1] 1/4 4/5 1/7 8/9 1/15 12/17 30/19 63/37 板述:读分数时,应先读分母,再读分子.(2)写分数.[课件2] 三分之一 四分之三 五分之二 六分之一 六分之五

四十分之一 十八分之十三 三十分之一 四十五分之三十七 板述:写分数时,应先写分母,再划分数线,最后写分子.※ P87.做一做(上)2,教学分数单位.(1)P87.做一做(下)1(2)3/5,1/2,13/15,19/36的分数单位是多少 分别由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组成(3)小结.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3,教学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分数: ※ P87.做一做(下)2 4,教学教学P88.例1: 文化路小学五年级一班有42人,其中有5人是三好学生.三好学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1)分析:A,谁是单位1 B,分母是几 分数单位是几

C,三好学生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子几

(2)板书:∵ 1人占全班人数的1/42,5人就是5个1/42,5个1/42是5/42 ∴ 三好学生占全班人数的5/42 P88.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P89.1 2,P89.5 3,P89.6 4,P89.7 提问:问题所表示的分数意义是什么 5,P89.8 四,课堂小结,抽象概括

提问:A,读分数时应先读什么,再读什么

B,写分数时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C,分数中的分子表示什么,分母呢

D,什么叫分数单位 想想什么样的分数的分数单位相同,什么样的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 E,有关分数的意义,你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明白,需要大家帮助 板书设计: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3/4的分数单位是1/4,3/4里有3个1/4 读分数时,应先读分母,再读分子.写分数时,应先写分母,再划分数线,最后写分子.第三课时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培养学生 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归纳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数的数感培养,以及与除法的联系.教学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 [课件1] 1,提问:A,7/8是什么数 它表示什么 B,7÷8是什么运算 它又表示什么 C,你发现7/8和7÷8之间有联系吗 2,揭示课题.述:它们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发展智能

1,教学P90.例2:把1米长的钢管平均截成3段,每段长多少 提问:A,试一试,你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板书:用除法计算:1†3=0.333……(米)用分数表示:根据分数的意义,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1/3,就 是1/3米.B,这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吗

(从上面的解法中可以看出,它们表示的是同一段钢管的长度,所以1÷3和 1/3是相等的关系.)板书: 1÷3= 1/3 C,从这个等式中,我们发现:当1÷3所得的商除不尽时,可以用什么数来 表示 也就是说整数除法的商也可以用谁来表示

2,教学P90.例3: 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块 [课件3](1)分析:A,想想:若是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怎么列式 B,同理,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 怎么列式 3÷4的商能不能用分数来表示呢 板书: 3÷4= 3/4(2)操作检验(分组进行)

① 把3个同样大小的圆看作3块饼,分一分,看每个孩子究竟能分得多少块饼 ② 反馈分法.提问:A,请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分的

(第一种分法:把3块饼一块一块地分,每个孩子分得每个饼的1/4,共得3个1/4 块,也就是3/4块.)(第二种分法:把三块饼叠在一起分,每个孩子分得3块饼1/4的 ,拼起来相当于一块饼的3/4 ,也就是3/4 块.)B,比较这两种分法,哪种简便些

※ 把5块饼平均分给8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得多少说一说自己的分法和想法.3,小结提问:A,观察上面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板书: 被除数 ÷ 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B,你能举几个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的例子吗 C,能不能用一个含有字母算式来表示所有的例子 板书: a†b=b/a(b≠0)D,b为什么不能等于0 4, 看书P91 深化.反馈:说一说分数和除法之间和什么联系 又有什么区别 板书: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三,巩固练习[课件5]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5÷8 24÷25 16÷49 7÷13 9÷9 c÷d 2,口算.7÷13=()÷9= 1/2=()÷()8/13=()÷()3, 7/10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的数.1÷21表示两个数(),还可以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四,全课小结

当两个自然数相除不能整除时,它门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由于除法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因此,我们只能说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故此,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整数除法中零不能作除数,那么,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五,家作 P93.1,2,3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2:1†3=0.333……(米)=1/3(米)例3:3÷4= 3/4 被除数 ÷ 除数 = 除数 / 被除数 a†b=b/a(b≠0)

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第四课时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应用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以及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教学重点:名数之间的互化.教学难点:名数之间的互化的实质理解.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课件1] 5÷6 14÷25 12÷12 18÷35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字母.[课件2] 12÷35=()/()()÷()=4/7()÷()=a/b 8÷()=()/9()÷17=7/()1÷()=()/d 3,把5个饼分给9孩子吃,每个孩子分得多少个 [课件3] 4,小新家养鸡30只,养鸭10只.养的鸡是鸭的几倍 5,填空.[课件4] 30分米=()米 180分=()小时 二,变式类推,深化理解

1,教学P91.例4:(1)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2)17分是几分之几时

思考:A,这两题与复习题有什么区别 有什么相同

B,第(1)题要把分米数改写成米数应该怎么办 怎样计算 板书: 3÷10=3/10(米)C,第(2)小题是要将什么改写成什么 怎样求得 板书: 17÷60=17/60(时)※ P91.做一做

2,教学P92.例5: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的鹅是鸭的几分之几(1)提问:A,用谁作标准 该怎样计算

B,与复习题对比,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2)归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都用除法计算,除数都作标准数,得到的商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都不能写单位名称.※ P92.做一做

习前提问:说说用什么作标准数 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1,P93.4 § 要求说说题目的思路和单位之间的进率.2,P93.6 提问:这两个问题中的标准量相同吗 请说说标准量分别是什么 3,P93.7 四,全课小结,抽象概括

1,本节课所学的两个内容分别是什么 2,你还有问题要问吗 五,家作.P93.5,8

第五课时

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和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理解.会熟练地比较分数的大小.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能在实践中进行运用.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揭示矛盾

1,下列图形中的阴影能用分数表示吗 [课件1] 2,用分数的意义说明下列分数,指出每一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课件2] 1/4 3/5 9/14 17/36 3,指出下面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分数,谁大谁小.[课件3] 2/4()3/4 1/5()1/3 二,操作实验,认识矛盾.1,揭示课题:分数大小的比较

2,教学P94.例6: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1)设问:A,图中的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B,从图上比较2/3与1/3,哪个大 哪个小

C,如果没有图形供观察,那么怎样比较2/3与1/3的大小(想:2/3是2个1/3,1/3是1个1/3,所以2/3>1/3)板书: 2/3>1/3 D,第二组图中用括号表示的线段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 E,看图比较,谁大于谁

F,若没有参照图,你会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板书: 2/51/3 3/81/3 2/51/3 3/8 3/5 > 2/5 4,P97.11习前分析:想想,括号里填的这个分母与8和3之间有什么关系 板书 ∵ 1/8 < 1/7 < 1/6 < 1/5 < 1/4 <1/3, ∴ 括号里可以填7,6,5,4这四个数字.习后提问:从这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述: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5,P97.12 § 因为快车从甲站到乙站要行10小时,那么快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10;慢车从甲站到乙站要行15小时,那么慢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15.因此,相遇时: 快车6小时行了全程的:1/10×6(即6个1/10)=6/10, 慢车6小时行了全程的:1/15×6(即6个1/15)=6/15.三,课堂练习1,P97.7

先要求学生用直线上的点把各分数表示出来.再指导学生比较出各分数的大小,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应用题.[课件2](1)甲车从东站开往西站要7小时,乙车从西站开往东站要8小时,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哪一辆车行的路程长

(2)某小学学生在一块地里收棉花,第一天收了这块地的3/25,第二天收了这块地的3/20,第三天收了这块地的2/25,三天中哪一天收得最多哪一天收得最少 四,家作 P97.8,9,10

第六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总48(电42)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学会把假分数化成 整数.教学重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教学难点:等于1的假分数.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概念

1,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1)观察比较下列每个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大小,并试着按一定的原则把这些分数分组.[课件1] 1/3 3/3 3/4 1/5 5/6 2/5 3/5 4/5 5/5 7/4 9/5 10/5 11/5 15/5 ① 板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请说出3个真分数,3个假分数.② 观察比较:A,说一说第二组中的两个分数的意义 这样的分数等于多少 B,再请观察第一,三组的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分数值 与1的关系,你发现有没有规律

板书: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2)在下面的线段图上,哪一段上的点表示的是真分数 哪一段上的点表示的是假分数 [课件2](3)揭示课题: 由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真分数,假分数实际上是以1为界,把分数分为了两类.所以这节课我们看上去研究的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而实质却是真分数和假分数.板书课题: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 ① 下面分数中哪些是真分数 哪些是假分数 [课件3] 1/3 3/3 5/3 1/6 6/6 7/6 13/6 ② 把上一题中的分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看一看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课件4] 2,把假分数化成整数.观察下列分数,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课件5] 3/3 5/5 10/5 15/5 提问:A,这些假分数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B,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化成整数 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分子除以分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教学P99.例 3 : 把3/3,8/4化成整数.板书: 3/3=3÷3=1 提问:A,3÷3表示什么 8/4=8÷4=2 B,8÷4表示什么

C,说一说怎样把假分数化为整数

(3)练习:把8/2,9/3,4/4,12/6化成整数.[课件6] 二,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说出四个分母是7的真分数.2,说出3个分数值是1的假分数.3,说出两个分母是9,分数值比1大又比2小的假分数.4,把下面这些分数化为整数.[课件7] 24/4 25/5 72/4 54/6 100/25 5,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课件8](1)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数是真分数.(2)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6,分数a/b中,当a,b分别是什么数时,它为真分数什么数时,它为假分数 三,全课总结,抽象概括

提问:怎样将真分数,假分数,假分数化整数 四,家作 P 101.1,2,3 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例:1/2,3/5,11/12 真分数<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例:5/3,8/8 假分数≥1.第七课时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带分数的意义及特征,掌握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带分数的意义及特征,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学难点:学会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做好铺垫.1,下面的分数中哪些是真分数 哪些是假分数 [课件1] 3/4 8/5 7/7 11/18 36/12 51/17 19/14 50/50 2,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课件2] 6/6 25/5 45/15 67/67 65/13

3,下面的假分数哪些能化成整数 哪些不能 [课件3] 16/4 9/2 18/18 23/7 35/12 4,揭示课题.述:通过复习大家知道,当假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能把假分数化成整数;但当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不能把假分数化成整数.那么,这样的假分数又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它们呢

板书课题: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带分数的概念.(1)分析:A,9/2可否看作是8/2和1/2合成的数 8/2化成整数是多少 那么,9/2是否可以写成4 B,4 中4是什么数 1/2是什么数

C,23/7可否看作是21/7和2/7合成的数呢 21/7化成整数是多少 那么,23/7是否可以写成3 D,3 中3是什么数 2/7是什么数

观察讨论: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 的,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它们

归纳: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 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它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2,介绍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板书: 4 读作:四又二分之一 整数部分 分数部分

3,教学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述:用上面实例中的方法化带分数比较麻烦,下面向同学们介绍一种简便方法.(1)教学P100.例 4 : 把6/5,8/3化成带分数

思考: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计算来改写呢 板书: 6/5=6÷5=1 8/3=8÷3=2 ※ 下面的假分数哪些可以化成带分数把它们化成带分数.[课件4] 7/3 8/2 15/5 9/4 13/13 11/6 30/11(2)总结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的方法.提问:A,通过上例的学习谁能说说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板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母去除分子,得到的商作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B,比较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和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什么共同点和不 同点

(共同点:都是用分母去除分子.不同点:商不同.一种无 余数,可以写成整数;一种有余数,可以写成带分数.)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P100.做一做 2,P101.4 3,口答:3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4,P102.6 5,P102.7 6,P102.8 7,P102.9

四,全课总结,深化概念

提问:A,什么是真分数 什么是假分数

B,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和带分数的条件和方法是什么

强调:带分数只是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五,家作

P102.10,11,思考题

板书设计: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当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可以写成整数 2/9=4 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第八课时

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教学重点:熟练地进行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教学难点:能进行知识运用,培养实践能力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准备迁移

1,用分数的意义说明下列分数,以及每个分数的分母,分子和分数单位.[课件1] 3/4 2/2 1/6 5/5 7/7 8/23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课件2] 2个1/3是()/()6个1/6是()/()8个1/8是()/()l4个1/2是()/()18个1/5是()分之()17个1/4是()/()二,探究新知,激发思维

1,教学P103.例 5: 把1化成分母分别是2,3,4,5,…的分数.提问:A,说说图意是什么 你有没有反对的意见 板书: 1=2/2=3/3=4/4=5/5=……

B,其它整数能不能化成分母是任意非0自然数的假分数呢 2,教学P103.例 6: 把2和5分别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1)同桌相互说说怎样把2和5化成分母是4的分数.(2)集体说说怎样把一个整数化成指定分母的分数

(3)小结:把整数(0除外)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0除外)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0除外)的乘积作分子.※ 把1,2,5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3,教学P104.例 7: 把2 化成分母是5的假分数.(1)提问:A,谁能说说假分数是怎样化成带分数的 B,那么,由此及彼,怎样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呢(2)板书: 2 =5×2+4/5=14/5

(3)小结: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把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 P104.做一做1,2 三,总结反馈,巩固提高

1,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P105.1,3 四,家作 P105.2 板书设计: 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P103.例 5 1=2/2=3/3=4/4=5/5=…… 把整数(0除外)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0除外)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0除外)的乘积作分子.P103.例 6 把2和5分别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把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第九课时

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教学重点:加深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教学课型:练习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判断下列分数哪些是真,假,带分数 [课件1] 2/3 8/5 13/24 35/2 23/18 156/7 2,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课件2] 36/18 12/5 24/4 48/15 64/16 50/29 3,用分数表示商,能化成带分数的化成带分数.[课件3] 15÷16 35÷18 27÷29 132÷35 4,把下面的分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课件4] 2 7/8 3 26/7 31/7 22/8 25/9 5,填数.[课件5] 3=()/8 7=()/1 6=()/12=18/()9=()/8 5=()/7 4=4/()=24/()6,把下面的带分数化成假分数.[课件6] 2 4 8 7 12 二,综合练习1,P105.4 2,P105.5 § 弄清楚0~1;1~2;2~3……都被平均分成了四份.3,P106.8

(1)提问:题中是要把什么数化成什么数

(2)板述: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分数部分是假分数的带分数,必须从整数中或原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拿出1来进行改写.4,P106.11 提问:依题目要求,想想首先应确定哪个分数 为什么 三,全课总结,深化认识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对于分数的知识你还想掌握些什么 四,家作

P106.6,7,9,10 板书设计: 整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练习

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分数部分是假分数的带分数,必须从整数中或原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拿出1来进行改写.课十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基本的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基本的性质.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准备迁移 [课件1] 1,120÷30的商是多少 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 2,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3/4()3/5 15/20()4/20 3,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两个数相除的形式.2/3=()÷()5/8=()÷()二,探索新知,发展智能

1,学生操作:将手中的纸圆片平均分成若干份.2,反馈.(1)提问:A,若要求剪下其中的一半,想想剪下的份数各自占圆的几分之几 B,虽然每个同学所剪的份数不同,但它们之间大小关系怎样 板书: 1/2=2/4=3/6 C,观察一下:这些分数的分子,分母变化有什么规律

(2)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与前面的猜想相回应.(3)小结:这里的“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呢(零除外)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3,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的比较.提问: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里有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4,巩固认识.P109.1(2)说数接龙.5/6=5+5/()……

三,运用延伸,深化概念 1,要求大小不变.[课件2] 1/3=()/6 10/15=()/6 1/4=5/()2,下面分数中哪两个分数相等 [课件3] 3/4 21/32 15/20 1/5 4/20习后提问:A,依据是什么

B,3/4和1/5哪个大 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

C,那么,从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你的新发现是什么

四,全课总结

提问: A,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 B,运用分数的性质,你能做什么

C,本节课你还有哪些疑问 你还想从哪些方面去探索分数 的知识呢 五,家作 P109.3,5,6 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1/2=2/4=3/6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第十一课时

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地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教学重点:应用分数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教学难点:能正确应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迁移类推,导入新课

1,口答: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课件1] 3/4=()/8 1/2=()/10 6/()=2/7 2/3=()/18=16/24 12/24=()/()二,探求新知,提高能力

教学P108.例 2: 把2/3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提问:A,怎样使2/3的分母变成12

B,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要使分数2/3的大小不变,分子应怎样变化 板书: 2/3=2×4/3×4=8/12 C,怎样使10/24的分母变成12 D,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要使分数10/24的大小不变,分子应怎样变化 板书: 10/24=10÷2/24÷2=5/12 补充例题: 把2和3/7,5/8化成分母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析: A,想想,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几

B,2是个整数,怎样化成分数呢 以多少做分母,分子又是多少呢 ※ P108.做一做1,2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P109.2 2,P109.4 3,P110.10 提问:这道题是在什么情况下份数的大小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有没有规律呢

述: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分数大小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如果分子不变,分母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分数大小反而缩小(或反而扩大)相同的倍数.即: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乘以3,这个分数就扩大3倍;如果分子不变,分母除以5,这个分数就扩大5倍.2,P110.11 § 要根据分数和除法关系,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联系起来思考,进行填空.3,P110.思考题 § 先用5升水桶量出5升水,倒入7升水桶中;再用5升水桶量出5升水,倒满已装入5升的7升水桶,这时5升水桶里剩下3升水;将7升水桶中的水倒掉,把5升水桶中的3升水倒入7升水桶中;再用5升水桶量出5升水,倒满已装3升的7升水桶,剩下的就是1升水.四,家作 P110.7,8,9 第十二课时

内容:约分和通分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渗透恒等变换思想.教学重点:最简分数的概念.教学难点:约分的方法和正确的书写格式.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口答.[课件1] 3/4=9/()=()/20 8/24=()/6=1/()50/125=()/25=2/()18/60=9/()=()/10 问答:请说出填写上上面各数的依据是什么 2,什么是互质数 怎样求最大公约数 3,说出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二,激发兴趣,引出概念 教学最简分数的意义.(1)提问:A,有一个分数18/24,你能不能找到与它大小相等,而分子分母又比它的分子分母小的分数 [课件2](2)分组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找到的 你的依据是什么 找到3/4以后为什么不继续找了 板书: 18/24 =(18÷6)×(24÷6)= 3/4 述:像3/4这样的分数就叫做最简分数.B,分析观察3/4,想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呢 ※ P112.做一做(上)※ 请各举5个最简分数.2,教学约分的意义与方法.板书: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通常是把一个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1)教学P112.例 2: 把12/30约分

提问:A,想一想,怎样把这个分数进行约分

(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B, 约分时需要运用到什么知识 板书: ※ 先找出8/24的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再约分.想一想8/24用什么数去除可以使它更快地化成最简分数 [课件3] ※ 把12/30约分.C,要使约分过程比较简便,应该怎样做

(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去除则比较简便.)板书: 12/30=(12÷6)/(30÷6)=2/5 ※ P112.做一做(下)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P113.1 2,找出最简分数.[课件4] 2/3 6/8 9/12 5/6 5/18 21/28 34/51 3,P113.3 四,课堂小结,抽象概括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谁能概括 五,家作 P113.2,4 板书设计: 约分的意义及方法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P112.例 2 把12/30约分 12/30=(12÷6)/(30÷6)=2/5

第十三课时

约分及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计算和解题中将得到的分 数能约分的约分.养成自觉进行约分的习惯.教学重点:约分的方法.教学难点:约分的方法和正确的书写格式.教学课型:练习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最简分数 是的请化成最简分数.[课件1] 15/20 16/9 7/15 32/40 11/121 39/65 5/3 问答:请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分数 判断.[课件2]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最简分数,叫做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下面各分数变化后,能说是约分吗 [课件3] 12/16 3/4 4/8 2/4 2/3 6/9 15/12 5/4 二,指导练习

把下面各数约分.[课件3] 32/40 34/57 225/500 45/150 强调:约分时通常要配合数的整除特征进行,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2,P113.6 § 审题,弄清在直线上用同一个点表示的分数,应该是同样大的分数.若把题中的五个分数都化成最简分数,则可直接看出哪些分数一样大了.3,P114.7 4,P114.12 § 这是一道逆思考题.要求原来的分数,就是把5/6的分子,分母同乘以2×2×3 即:5/6=5×2×2×3/6×2×2×3=60/72 5,P114.`13 订正 ∵ 4/14=2/7 18/24=3/4 10/25=2/5 13/39=1/3 30/50=3/5 2/7<1/3<2/5<3/5<3/4 ∴ 4/14<13/39<10/25<30/50<18/24 三,家作

P114.8,9,10,11 板书设计: 约分及巩固练习

约分时通常要配合数的整除特征进行,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P114.`13 订正 ∵ 4/14=2/7 18/24=3/4 10/25=2/5 13/39=1/3 30/50=3/5 2/7<1/3<2/5<3/5<3/4 ∴ 4/14<13/39<10/25<30/50<18/24

第十四课时

通分的意义及方法

教学目标: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通分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确定公分母的方法.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揭示矛盾

1,求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求的 [课件1] 8和9 9和27 5和6 6和8 12和18 10和15 2,口答.[课件2] 3/4=()/8 3/4=9/()3/4=()/24 3/4=()/20 3,把1/3和1/5化成分母都是15的分数.[课件3]习后提问:A,说一说该题中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B,分母15与原分母3和5是什么关系

C,由异分母分数到同分母分数,这个转化过程是依据什么来实现的 4,揭示课题:通分

二,探究新知,激发思维 认识公分母和通分的意义.(1)教学P115.例 3: 比较3/4和5/6的大小

① 提问:A,3/4和5/6能直接比它们的大小吗 想想用什么办法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B,想一想:“相同的分母”与4和6有什么关系 ② 试一试把它们化为同分母分数.观察学生的几个算式,有没有达到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目的.③ 反馈讨论:对比一下,“相同分母”选哪个数比较好为什么

④ 小结:我们在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时,首先选定的“相同分母”我们称为公分母.一般我们选已知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它们的公分母.板述: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2)我们从下面的图中看一看,通分前后的两个分数,什么发生变化了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课件4](通分并没有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了,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2,教学通分的方法.(1)教学P116.例 4: 把下面每组数的两个分数通分.2/3和5/7 1/6和7/12 讨论:A,想想:要把这两组分数分别通分,第一步要做什么 第二步做什么 B,说说公分母21是怎样确定的 公分母12是怎样确定的 C,能说一说通分的一般方法吗

板书:通分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把下面两组分数通分.[课件5] 9/10和8/15 3/8和5/12 D,请再说一说通分过程分几步 每步做什么 ※ 口答填空.[课件5]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说出下面每组分数的公分母.[课件7] 1/4和2/3 2/3和5/6 3/8和5/6 5/12和5/48

2,P117.1 3,P117.3 四,课堂小结,抽象概括

什么叫通分 通分的一般方法 五,家作 P117.2,4 板书设计: 通分的意义及方法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第十五课时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通分和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的方法.教学难点:使学生能解决与通分相联系的有关问题.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准备迁移 1,P117.5 2,口答: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课件1] 2,3和6 2,3和5 4,6和12 5,15和10 4,8和12 3,12和24 3,6和9 7,14和28 3,把下列各组数通分.[课件2] 4/5和2/3 5/7和5/21 7/21和3/8 二,自主探究,提高能力

揭示课题: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 自学P116.例 5: 把2/3,1/4和3/8通分.(1)思考:A,要将三个分数进行通分,必须先求出什么 B,怎样将这几个分数通分呢(2)反馈并小结.板书:∵ [3,4和8]=24 ∴ 2/3=2×8/3×8=16/24 1/4=1×6/4×6=6/24 3/8=3×3/8×3=9/24 板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必须先求出这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用它作 公分母,一次进行通分.※ 把下面每组分数通分.[课件3] 2/3,3/4和3/5 4/7,9/14和15/28 11/12,15/16和19/24 2,运用通分解决有关问题.(1)先通分,再把9/10,17/20和13/15这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课件4] ∵ [10,20和15]=60 9/10=54/60 17/20=51/60 13/15=52/60 51/60<52/60<54/60 ∴ 17/20<13/1520/44

∴ 4/7>5/11(2)利用折半法进行大小比较.∵ 3.5个1/7正好是一半(1/2), ∴ 4/7比一半大;∵ 5.5个1/11也是一半(1/2), ∴ 5//1比一半小;∴ 4/7>5/11 4,P118.12 § 解答此题要综合应用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基本性质这两方面知识.要在1/6和1/5之间找出一个分数,其方法有——通分法.∵ [6,5] =30 ∴ 1/6=5/30 1/5=6/30 由于通分后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差1,仍不能找到一个比5/30大比6/30小的分数.则可将这两个分数再扩大2倍,得10/60,12/60,这时可以找出一个比10/60大比12/60小的分数是11/60了.如果还要再找两个这样的分数,则再次将两个分数扩大倍数.四,家作

P118.6,8,9,10 板书设计: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 P116.例 5: 把2/3,1/4和3/8通分.∵ [3,4和8]=24 ∴ 2/3=2×8/3×8=16/24 1/4=1×6/4×6=6/24 3/8=3×3/8×3=9/24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必须先求出这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用它作 公分母,一次进行通分.通分时遇到有带分数的,可以只把分数部分通分,整数不变,但通分的过程中和通分的结果中,不能丢掉整数部分.第十六课时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小数化分数,十进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与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小数化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化小数后,小数位数不足的要用“0”补足.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揭示矛盾

说出下列分数的分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课件1] 9/10 3/100 1 425/1000 填空.[课件2] 0.9里面有9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0.07里面有7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0.013里面有13个()分之一,它表示()分之().4.27表示()又()分之().3,揭示课题: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二,指导自学,认识矛盾

自学课文P119 ~ 120.例6 ~ 例7 [课件3](1)思考:A,为什么说小数实际上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B,怎样将小数化成分数

C,带小数化分数时,其整数部分怎么处理

D,应用什么知识可以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 E,如何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2)反馈.P119.做一做

习后提问:谁能说说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板述: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② 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课件4] 3/10 5/100 1 3习后提问:A,观察这几个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

B怎样将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即十进分数)化成小数呢

板述:分数化小数,可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中1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P122.1 2,P122.3 四,家作 P122.2,4,6 板书设计: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化小数,可直接去掉分母,看分母中1后面有几个零,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第十七课时

一般的分数化小数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分数化小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罚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学会把一般的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一般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

1,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课件1] 4 25 40 9 14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课件2] 1 3 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课件3] 0.25 0.6 0.03 0.328 0.012

3,揭示课题:一般分数化小数 二,合作交流,发展智能

自学P120.例8 : 把3/4,7/25,9/40,2/9,5/14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 三位小数)1,思考:A,将分数化成小数,是根据什么来进行的 B,遇到除不尽的情况时,该怎么办 板书: 3/4=3÷4=0.75 7/25=7÷25=0.28 9/40=9÷40=0.225 2/9=2†9≈0.222 5/14=5†14≈0.357

2,小结: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小数,要用分母去除分子;除不尽的,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C,再观察例8中每个分数所化成的小数,是什么样的小数

D,再看看每个分数的分母与这个分数所化成的小数有什么联系 板述: 4=2×2 25=5×5 40=2×2×2×5 只含有2和5的质因数 14=2×7 9=3×3 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

E,由此你发现分母是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吗

3,小结: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P121.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P122.6 2,P122.7 3,P122.9 4,P123.11 5,P123.13 § 1/7=0.142857 2/11=0.2854714 4/33=0.12 四,家作 1,P122.8 2,P123.10,12

第十八课时

5,整理和复习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熟悉分数的意义,正确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进一步熟悉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二,整理知识,形成网络 1,复习分数的意义

提问:A,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那么,什么叫做分数呢这里的单位“1”表示什么

B,真分数,假分数有什么区别 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真分数—— 分子<分母的分数 假分数—— 分子≥分母的分数

整数 带分数—— 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 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 ※ P124.2 2,复习整数,假分数,带分数的互化

(1)提问:怎样进行整数,假分数,带分数的互化

(2)小结:①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要用分母去除分子.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② 整数(零除外)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的假分数户.把整数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③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 P124.4 3,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1)P124.6 讨论:A,约分的意义和依据是什么 B,约分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2)P124.7 讨论:A,通分的意义和依据各是什么 B,通分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3)提问:刚才在练习约分和通分时,大家都说到了进行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谁来说说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P124.5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P124.1 2,P124.3 §:从两种思路解答:(1)根据分数的意义解:求洗衣机的台数是录音机台数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160台是250台的几分之几.把250台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50份,每份1台,160台就是整体的160/250=16/25;(2)根据除法的意义解:求洗衣机的台数是录音机的几分之几,是以录音机的台数位标准,可以用除法计算,所以:160÷250=160/250=16/25.3,P125.3 §:把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用进率去除,然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结果写成分数形式.注意能约分的要约分,能化成带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三,课堂小结,抽象概括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分数的意义以及性质是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有哪些疑惑之处吗 四,家作

1,P125.1,2.(做书上)2,P125.4,5,6

板书设计: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真分数—— 分子<分母的分数 假分数—— 分子≥分母的分数

整数 带分数—— 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 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第十九课时

分数的意义及性质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熟练地依据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课型:复习课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基础训练

把下列各数约分.[课件1] 120/80 18/24 30/45 17/34 69/156 28/35 22/77 135/105 180/150 把下列各组分数通分.[课件2] 58/12和11/24 5/6和2/9 1 ,1 和1 二,复习指导

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提问:怎样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 P123.10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b=a/b(b≠0)

在整数除法中,除数不能是零.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是零.※ P126.7 3,综合练习.(1)P126.8(2)P126.9 §: 提醒学生注意两个问题的区别: 第一:求平均节约用水几分之几吨,是要把2吨水等分成7份,求一份是多少,2÷7,因为求的是用水吨数,所以得到的结果要注单位名称“吨”;第二:求平均节约用水几分之几吨,是要把2吨看作单位“1”,求一份是整体的几分之几,1÷7,得到的分数不注明单位名称.(3)P126.`10(4)P126.11 订正: 1千克=1000克

蛋白质:400/1000=2/5 淀 粉:290/1000=29/100 脂 肪:200/1000=1/5(5)P126.12 §:将1/4和1/5分别扩大倍数,得:10/40和8/40,中间可插入9/40;同方法:将4/5和7/10分别扩大倍数,得16/20和14/20,中间 可插入15/20.(6)P126.8思考题 [课件3] 推想:在所求的三个大小相等的分数中,必定有两个是由第三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数而得到的.由于题中给出的数字是1~9,且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所以,在所求的分数的分母或分子中,5应在时位上,如果5在个位,就不可能约分,而先从分母(或分子)是五十几或一百五十几的几个分数去考虑,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答案.另外,用9个数字组成的3个分数,一般约成最简分数都是比较简单的,因此可以从能约简为1/2的分数试起;先找出在分母是五十几或一百五十几的分数中,分数值位1/2,且分子,分母中没有相同数字的分数.即有: 27/54 28/56 29/58 76/152 78/156 79/158 然后用它们逐个来试,探索所剩下的几个数字能否再组成两个与它等值的分数.答案有: 27/54=9/18=3/6 29/58=7/14=3/6 79/158=2/4=3/6 8/56=7/49=3/21 9/81=6/54=3/27 三,家作

向家长或通过网站查询了解身份证编码的结构与含义.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及性质综合练习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a†b=a/b(b≠0)

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2 .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体会分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难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7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教材第104 一106 的内容及第108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3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三 重点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个是,里有()个。(3)3个是(),是4个()。.谈话: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1。

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 份,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提问: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口答:+,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

学生可以这样思考:是1 个,是3 个,合起来也就是。提问:+的和是,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提问: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 板书:+===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

观察图可以看出结果是,也就是。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提问: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3 .出示例2。

请学生看题,试列式并计算。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

因为这道题中已知两个数的和是,其中一个数是,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

提问:计算过程中,为什么分母不变?你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观察例1 和例2 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完成教材第105 页的“做一做”和第107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选择2、3 个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说一说应注意什么。7 .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2 题。

其中()一=-()=,让学生说说是依据什么关系进行计算的?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教材第108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4题。二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2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三 重点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 练习过程

(一)、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4 题。提问:有几组分母相同的分数?各有几个? 让学生试着组成不同的算式并进行计算。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 +=-= +=-= 2 .从乐乐家出来,向东走千米是街心公园,向西走共千米是少年图书馆。从少年图书馆到街心公园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从乐乐家到少年图书馆的距离比到街心公园远多少千米? 3 .在○里填入“> ”、“< ”或“= ”。-○=-+○+ +○+ +○-

(四)思维训练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 += +=-=-= =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使等式成立。()+()=()—()=()+()=()—()=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法 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第三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教材第107 页的内容及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5 一8 题。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三 重点难点

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昨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谁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二)教学实施 .出示例3。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如下:(l)请学生根据所给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要求用一步计算的问题)学生自己将所提问题及解答过程写在练习本上,集体交流。

(2)老师提问: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学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老师巡视,并请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同学板书在黑板上。方法一:+== +=== 方法二:+==== 引导全班学生观察对比这两种方法,并作出评价:“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交流,达成共识:用三个分数直接相加比较简便。

(3)出示问题: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学生思考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板书:1--请学生试着计算。老师提问:“1 ”应化为分母是几的分数?为什么?请学生将计算过程板演出来:1--=--== 提问:如果将换成,请你算出结果。学生计算:1--== 提问:是多少?你能解释吗?

小结:分子是0,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用除以任何整数都得0,所以,凡是分子是0 的分数都等于O。.完成教材第107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3 .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5 题。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6 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7 题。

学生先自己填空,交流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6 .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8 题。

根据学生课前的调查进行解答。并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应用时间的教育

(四)思维训练

先计算,再把计算结果化成分母是2 的假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 +++= ++=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注意在计算分数连加、连减时,用几个分数直接相加或相减比较简便。另外,如果被减数是“1 ”时,将被减数化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假分数再计算,当分子出现O 时,这个分数就等于O。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 一112 页的内容及第113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二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3 .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三 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二)教学实施 .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 2.探讨“+”的算法。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① +=+== ② +=+= ③ +===(2)集体评价。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和通分时,没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

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师用图加以说明: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 份,这样变成,变成,所以+=+。老师:通过计算+,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110 页,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3 .教学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题。(1)由验算引人异分母分数减法。

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有两种:一种重算法(将原式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算。① 利用关系式“减数+差=被减数”。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因为+=≠,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② 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结果为负数),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利用实物投影将上述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当学生说到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进行验算时,着重让他们说一说-(先通分,将化成)。

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2)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再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中右边两道小题。

老师:“你会验算右边两道小题吗?请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集体反馈时,先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验算,然后请用“和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的同学说一说,如何计算是-和-。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去。

老师:通过计算+、-等算式,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3)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 道题目,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完成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5 .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6 .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四)思维训练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2 .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教材第114 一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一13 题。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三 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回忆并口答。

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 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

(二)教学实施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 2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l)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2)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3)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学生举例,如:+=-= 3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

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4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6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 题。

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

出示“杨辉三角”图:

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换成“”呢?(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7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 题。

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8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 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可以这样操作:先将4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4÷8=(个);再将剩下的2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2 ÷8 =(个),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个)。9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 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

(四)思维训练 .在O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 .写出两个不同的最简分数,使它们的和是。你能写出几组?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律,这个规律是: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1,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了。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117、118 的内容及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一4 题。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 .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三 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 16-4+21 24-(18+3)2.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教学实施 .出示例1 的表格。

(l)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4)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方法一:+一 方法二: +一

=+一 =+一

=一 = = =(5)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出示例1 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l)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 ?是什么意思?

(2)请学生列出算式:1 --或1 -(+)(3)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1 -- 1 -(+)=-- =1 -(+)= =1 - = 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 3 .小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4 .完成教材第118页的“做一做。

学生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看运算顺序及书写美观情况。5 .完成教材第120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 — 4 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思维训练

某市举办一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综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材第119 页的内容及第121 页练习二十三第5 ? 8 题。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3 .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三 重点难点

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53 + 36 + 64 + 97 1.5 + 3.8 + 6.2 2 .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3 .老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 + b = b 十a 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十(b +c)

(二)教学实施 .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2.出示教材第119 页的例2,学生计算两边是否相等,集体交流结果。板书:++(+)++(+)提问:① 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② 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3 .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完成教材第119页“做一做”的第l 题及第121 页的第5、7 题。学生在教材上填写,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119 页“做一做”的第2 题。

学生根据数的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进行简算。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并说出简算的依据。6 .完成教材第121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8 题。

学先计计算出3 个算式的结果:-= -= -=。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0)再应用规律计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四)思维训练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5 -- -+ -+- +- - -(+)2.请将、、、、和填在圆圈中,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计算。(1)++++

(2)1-+-+-+-+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如何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分数加法。今后,在计算分数加法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

第六单元 统计 单元计划:

教学内容:统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标: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重难点:理解众数的作用,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授课时数:5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众数

教材第122、123 页的内容及第124、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二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三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l)算出平均数是1.475,认为身高接近1.475m 的比较合适。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身高接近1.485m 比较合适。(3)身高是1.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52m 左右比较合适。.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第五篇:五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五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习作一 给手拉手的小伙伴写信

教学目标

1、能通过书信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把“手拉手”活动开展下去。

2、能在信中把自己对活动的打算做具体清楚的描述,同时能合理地提出可行性建议。

教学重点:营造氛围,激发活动热情。

能够在表达中理清思路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的写出来。

教学准备:了解一些遥远地方小学的情况及他们对交友的渴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内容,激发写作灵感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

1、写信方式:

(1)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2)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

3、交流写信的格式。

4、交流第一部分内容:自我介绍

在交流中知道自己还需要如何修改,如何补充材料,才能让对方更了解自己,了解我们的大家庭。

第二课时

一、继续写作,在交流中充实内容

1、交流第二块内容:活动的方案

学生各抒己见,边讨论边修改,把自己的内容改得更加丰满。

2、注意信封的写法。

(1)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2)注意检查信的书写格式。

二、合作交流,在修改中完善

1、小组合作写信的同学,把自己所写的一个部分与其他几位同学合起来,再读一读,一同修改: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文章内容是否饱满。

2、课堂交流。

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一部分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小组合作写的文章就把自己组认为比较有新意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习作二

教学目标

1、看图作文——一场球赛。要求把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写下来。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并加上个性化的题目。

2、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3、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课前准备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准备范文一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说说,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①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②要根据我们的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钓龙虾,可以是恶作剧,可以是有趣的经历……

4、全班交流:有趣的经历和故事(共同讨论,选材是否新颖,是否能突出“有趣”。)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读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

(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

四、写出“有趣”,写出个性

1、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好的题目告诉大家。(材料可以是课文图中的内容)(“虎口”脱险、夏天的“雪花”、龙争虎斗……)

2、用心写一段开头。

3、全班交流自己写的开头,修改。

第二课时

一、用“情”写,写出“童趣”

1、朗读自己上节课写的开头,然后继续快速作文。(可以选择自己的材料,可以选择课文中的《球赛》)

2、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3、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二、用“心”改,改出水平

1、请划出你自认为写的比较好的句子与大家共享。

2、再次修改。

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3、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随后学生修改作文。

习作三 写发言稿

教学目标:

了解发言稿的一般写法,能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写一份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的发言稿。课前准备: 不同类型的发言稿若干份。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说说你听到过的最精彩的、印象最深的发言。

2、今天,我们要学写发言稿,想一想你在哪些场合需要准备发言稿。

(竞选班干部,运动会上代表运动员发言,领奖时发言等)

二、明确情境,试写发言稿

1、假如班里要改选班干部,你打算竞选班长,怎么来写发言稿呢?

2、讨论:这份发言稿,至少要说明白什么?

(1)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我要竞选班长。

(2)要讲清楚自己的优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

(3)要讲清楚我的打算: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3、尝试写一份竞选班长的发言稿。

三、共同评议,修改发言稿

1、同桌相互读读各自写的发言稿,相互探讨,提出修改意见。

2、选择三位同学的发言稿,展示评议。

(1)评议标准:有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即有没有说清:“我要竞选班长”、“我为什么能当班长”和“我当班长会怎么做”。

(2)评议过程:一项一项的对照,同时评价语言是否通顺。

3、各自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写的发言稿。

第二课时

一、对照比较,发现问题

1、教师发一份事先准备的发言稿(见附件),让学生和自己的发言稿比较,发现什么?

2、课堂交流,各自的发现。

教师要在学生发言时,随机归纳:

(1)发言稿的格式:称呼、问候、致谢等。(2)发言稿的语言风格:诚恳,坦率,简洁等。

(3)发言的吸引力:条理清楚,有创意等。

3、学生根据新的发现,各自修改自己的发言稿。

二、尝试发言,不断完善

1、学生自由准备发言。

2、课堂模拟竞选,学生上台发言。

3、师生共同评议。

评议的重点:

(1)发言稿的语言是否适合发言: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口语化等。

(2)发言人的情绪状态等。

4、学生再次修改发言稿。

三、拓展延伸,学写其他发言稿

1、学生阅读其他情况下的发言稿,说说有什么发现。

2、课堂交流:

(1)发言稿的共同特点:①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②条理清楚。一篇发言稿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③语言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罗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2)不同发言稿内容有区别,对象不同,有不同的特点。

3、尝试写一写其他的发言稿。

4、课堂交流、评议。

习作四 感动

教学目标: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2、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课前准备:例文一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文:

1、怎么样才能把一件感动的事写具体呢? 出示例文《感动的心》

(1)自由读故事,划出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2)交流:课文是怎么把这些感动的地方写具体的?

夜,深了,端茶、喂水还在进行着,疯女人还在不停地说着。忽然,她对着一位二十多岁的乘务员叫了一声“妈妈”,那位乘务员居然毫不犹豫地答应着,就是这一声“哎”,却深深地感动了一个神经不正常人,它让一个疯女人说出了一声久违了的“谢谢”。

为什么用上“居然”?去掉行吗?为什么?

(3)再读文章,哪些句子写得特别有感情,划下来,有感情地进行朗读。(4)交流朗读,小结:抓住故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来具体描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能把文章写具体。

二、指导写作

1、选择自己最感动的故事的片断,写下来。

2、交流写作: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3、按方法小组评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完成习作:把这篇文章全部写下来。题目自定。教师巡回指导。

二、讲评习作:指名读,说说写得好的地方,再提出修改意见。独立修改。

附:例文

感动心灵

今年七月,我到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少年之星”创新作文大赛颁奖大会,在返程的北京西站——重庆T9次列车13号车厢上,发生了惊人的一幕。

像晴天霹雳,一个疯女人搅乱了旅客们的兴致。

她一上车就说个不停,开始,人们似乎没有察觉到她的反常,不一会儿,就发现她是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有人报告了列车长,列车长带着两名乘务员立即来到了13车厢,并在13车厢的旅客中找到了一位医生,那位医生很乐意地为这位病人看病,并将自己随身带的安定药给那位病人服下。

为了照顾好这位疯女人,列车长决定,派两名乘务员日夜守护在她身边,以确保病人和乘客的安全,那位医生也把自己的下铺让给了那位病人,自己就睡在那位病人的中铺,以便随时照顾她。

就这样,乘务员、医生、乘客他们并没有嫌弃那位疯子,而是用爱心演绎了一段人间真情。

列车长和乘客们开始为这位疯女人的命运担忧起来,她是哪里人?家在哪里?为什么没有人护送?列车长说:“从她的行李中没有找到可以证明她身份的证件,她既然上了我们的这次列车,我们就要对她负责,保证安全地把她送到重庆站,然后再想办法联系家人。”

乘务员轮流照看着这位疯子女人,他们既要耐心地听她说个不停,又要防备她对乘客的伤害,列车每到一站,乘务员都要特别小心,将她紧紧地拉住,以防她下车跑了。一位乘务员阿姨说:“我当了二十几年乘务员,遇到这种特殊的旅客还是第一次,我们要尽力照顾好她。”他们为她买来了方便面、面包等。

乘务员们的爱心深深地感动着乘客们,几位好心的乘客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到看护那位疯女人的队伍中,他们有意地去和她说话,然后给她东西吃,给她水喝。在他们爱的呵护下,那疯女人似乎有一些清醒了,她说她叫穆仕晴,三十三岁,在北京做清洁工,家在贵州,其它什么都不知道了。

夜,深了,端茶、喂水还在进行着,疯女人还在不停地说着。忽然,她对着一位二十多岁的乘务员叫了一声“妈妈”,那位乘务员居然毫不犹豫地答应着,就是这一声“哎”,却深深地感动了一个神经不正常人,它让一个疯女人说出了一声久违了的“谢谢”。

爱是多么伟大,她可以让没有正常思维的人心灵感动。

用爱抚平寒冷的心扉,让心灵去感动心灵,使黑暗的世界打开一扇光明的大门。

习作五 缩写课文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明确这次习作训练的要求和内容,初步懂得缩写方法;

2、找出与文章的主要内容关系密切的句子:重点指导一个自然段的写法,学生作片断练习。

课前准备:搜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缩写目的

我们以往的作文,都是要求写把文章写具体,这是一种作文能力,但是仅学会写具体还不够,还要学会写得简洁。这也是一种写作能力。写文章,应需要具体就具体写,需要简洁就写得简洁。这次作文,是缩写课文,就是训练我们把长文章压缩成短文章。

二、明确缩写要求

1、读课文中的(习作要求),想想:缩写要达到什么要求?

2、引导板书:

缩写成的短文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

文章的语句简洁、通顺、连贯。

三、学习习作提示,掌握缩写方法

1、怎样缩写课文呢?

2、同桌互相讨论

3、小结:跟简要复述一样,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把课文中的某些细节或某些情节删掉。

4、看课文中的习作提示,边读边想边划:

怎样压缩才能使缩写后的文章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用“——”划出句子。

四、尝试取舍

1、快速默读《景阳冈》,划出需要保留的内容。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武松打虎时的过程)

哪些内容是在叙述“武松打虎时”的,需要保留?用“[ ]”划出来。哪些情节可以删去?

2、讨论上面思考题。

(1)指名说说划出的需要保留的内容。

(2)师生小结:应保留的内容有:

武松打虎空拳打死猛虎的过程;武松的有关动作和语言;店家等相关人物的反映。

3、学生对照自己划的内容,作适当增删。

五、集体交流

1、讨论:这一段中,哪些可压缩?

根据学生讨论,板书:

可压缩:具体描写老虎的反映的词、具体描写武松动作的词。(即动作前的修饰)

2、片断练习。

缩写“武松打虎时”的经过。

第二课时

一、讲评第一课时写的片断。

1、出示学生写的缩写片断。

2、重点讲评以下几方面:

(1)修改后的段落是否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2)该压缩的是不是都压缩了?

(3)语句是否简洁、通顺、连贯?

二、学生修改片断。

1、听老师、同学讲评片断后,修改自己写的片断。

2、四人小组对照上面3点要求评价同学的片断。

三、缩写全文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中的习作内容和习作要求,进一步明确缩写要求。教师强调删去次要内容,保留主要内容。

2、学生按要求缩写全文,教师作巡回指导。

四、拓展延伸,缩写课外故事。

1、学生独立地阅读课外搜集的一个故事,简要复述的主要内容。

2、明确在缩写课文时的共同点:

(1)缩写成的短文不能改变原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的语句简洁、通顺、连贯。

3、尝试缩写课外小故事。

4、课堂交流、评议。

习作六

撰写研究报告

教学目标

研读两篇研究报告,了解撰写研究报告的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方法,讨论撰写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研读研究报告,领悟写作要点

1、认真研读两篇研究报告,思考:两篇研究报告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组讨论。

3、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归纳:

(1)相同点:

①两个研究都有明确的结论。②都有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过程。(2)不同点: ①《奇怪的东南风》的写作思路:记录信息—→分析信息—→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②《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的写作思路:问题的提出—→调查方法—→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结论。

③两篇研究报告的语言个有特点:前一篇语言更形象生动一些;后一篇更严肃一些。

二、充分讨论,准备撰写研究报告

1、根据前一阶段搜集整理的资料,小组内讨论:(1)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拟定研究报告的标题(2)我们的研究的结论是什么?(3)我们有哪些治疗?可以怎样表达?(4)我们采取哪一种研究报告的写法?

2、课堂交流讨论结果,相互借鉴启发。

3、取长补短,进一步讨论。

三、小组合作,撰写研究报告

1、确定组内执笔的同学。

2、一边讨论一边拟写初稿。

第十课时

教学目标

继续撰写研究报告,修改完善研究报告。

教学过程

一、继续撰写研究报告

二、组内讨论修改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标题是否表述清楚?

2、有关的信息资料表达是否明确?

3、语言是否通顺?

4、是否还可以用图表等方式更清晰直观的表达信息?

……

三、修改制作研究报告

小组合作誊写或打印研究报告,并做好装帧美工等工作。

第十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交流汇报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总结综合性学习的收获。

课前准备

各小组做好汇报准备:(1)人员分工,确定主报告人;(2)准备好要展示的材料;(3)在教室内做好必要的布置等。

教学过程

一、交流汇报研究报告

1、支持人宣布汇报展示活动开始,说明有关的注意事项。

2、各小组轮汇报展示。

(1)小组内的主报告人汇报研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①研究的主题。②调查研究的过程。③研究的结论。

(2)同一小组的成员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意见。(3)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其他成员解答。各研究小组一次轮流汇报。

二、评价研究成果

1、全班同学对各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及其汇报作出评价,如,打分、评星级等。

2、教师作出综合评价。

三、畅谈综合性学习体会

1、自由交流: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提出今后活动的方向。

(1)经常浏览报刊、杂志、书籍、网络,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建立自己的信息库,比如:简报本、信息卡片等,并能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以便今后查找。(2)经常和其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养成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合理的使用各种信息的习惯。

(3)经常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试着写写研究报告,到时候还可以汇编自己的研究报告集。

习作七 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教学目标:

1、回忆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人,能在头脑中再现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并能准确把握人物的特点。

2、学习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的刻画,突出人物的特点。

课前准备:回忆生活中特点鲜明的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忆人物,激活形象

1、回忆本组课文中的几个人物,说说他们的特点。

2、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人也给你留下了深刻鲜明的印象? 课堂交流,要求学生说清:(1)这个人是谁?(2)这个人有什么特点。

3、这个人为什么会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呢?仔细回忆这个人的一些情况,比如做过的事,他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闭上眼睛,让人物在你的头脑里动起来,像放电影一样。

4、说说回忆起来的一些情况。

在学生说得过程中,教师可以追问一些关键的细节,帮助学生在头脑中进一步清晰人物形象和特点。但是不要把学生头脑中的人物概念化,而是要典型的形象的语言和行动。比如:他的习惯动作是什么?他在这样的时刻说了什么?他的手怎么放的……

二、快速作文,固定形象

1、读读本组课文中的一些人物描写的片断,简单的说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2、想想准备怎样来描写自己头脑中的人物。

3、课堂交流:抓住人物的那些方面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可以用具体的描写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怎样写得更好。

4、学生作文,教师可以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典型讲评,修改作文

1、选择典型的作文。

教师在巡回的指导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写作情况有大致的了解,要迅速判断学生作文中的普遍问题是什么,并选择带有这些问题的作文作为讲评的例文。

2、课堂评议。

评议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来说说例文中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把整篇例文都读完,再请学生评议;也可以在关键的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学生评议。

评议的重点是人物的特点是不是突出,如果不突出,原因在哪里?怎么改? 一般包括这些方面:

(1)描写外貌,不宜千人一面,面面俱到,要因人而异,根据表达的需要有重点地写,必须学会抓住人物与众不同的特点,灵活地描写人物的外貌——既可以用一般文字集中介绍,又可以穿插在人物做事的全过程中多次描写,力求用较少的笔墨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职业、生活经历和个性等特点,给人以鲜活之感。

(2)语言描写不能千人一腔,众口一词,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点,要辅以恰当的动作、神态、姿势、语气或情绪,这样写语言会更生动形象。(3)准确的动作描写,能体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描写人物的动作,既要写出做了什么,更要写出怎么做的。首先,要精选动词,把动作写准确具体;其次,要写出人物的连续动作,活现出人物的动态情景;然后,尽力写出人物的动作细节,反映出个性风采。

(4)写人还要有典型事例,用事实说话,借助一两件典型、新颖的事例来表现。

3、学生根据评议的要求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互相评价,互相修改

1、把写好的作文给同学看,请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2、再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习作训练八 自由创作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想象的内容记下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敢于想象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准备一周的观察日记。

第一课时

一、唤起记忆的小船:

1、同学们,一个学期转眼已过,开学时还是春赛料梢,如今已是满目夏花。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中,我们曾经经历过多少平凡的小事呢!

2、老师声情并茂地回忆自己和学生经历的小事,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互动。

3、看看自己的日记,回忆一学期来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是点点滴滴的想法。

4、学生谈自己经历过的事情。

二、让风扬起船帆

1、这节课上,你觉得自己最值得一写的是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如何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清楚,写具体呢?

3、回忆第八单元中印象最深的一段话,说说它的写法。

4、片段训练: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瞬间用精彩的语言记录下来。

三、能量加油站:

学生出示自己的片断,展示:

读一读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地方;请大家提出他(她)写得好的地方;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1、小组互相评改。

2、独立修改。

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由创作:

把自己要写的内容全部写下来。

二、交流评议:

1、展示自己写得比较好的地方。

2、说说哪里比较难写,小组帮助,提出修改意见。

3、欣赏佳作。

下载五年级下册特色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下册特色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小学体育科集体备课教案科目:体育年级:五年级主备人:授课时间:教学内容:1.向后转走(齐步)2.迎面接力跑`教学任务:1、学会向后转走(齐步)动作,培养学生遵守组织纪律和集体行动的能力......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教学重点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2.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课:什么叫机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分析、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2、能够通过对比,知道机械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知识与技能: 1、知......

    五年级下册花鸟画教案

    人美版第十册美术教案 13花鸟画(一) 人美版第十册美术教案 13.花鸟画(一) 武都区贡院中心小学焦新娟 人美版第十册美术教案 13花鸟画(一) 第13课 花鸟画(一) 教学内容与目标: 知识与......

    五年级下册recycle1教案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recycle1 第一课时:Ask and answer Listen and write 一、教学目标 1. 复习有关一天中的活动及活动时间的短语和句子。 2. 制作作息时间表。 3. 培养合理......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合集]

    第1课地 球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基本了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和面积的大小。 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了解地球内部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

    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 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五年级下册 美术教案

    第一课巨匠童心 教学目标 ◆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 ◆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用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