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奥尔夫音乐节奏活动:一只音乐魔盒(定稿)
活动过程:
一、根据歌曲《识谱歌》跳五线谱舞。t: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客人老师们跳个五线谱舞吧。(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跳舞)
二、复习节奏,学习创新节奏。
1、播放录音,请幼儿说出乐器名称并做相应的身势。t:今天,钟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只音乐魔盒,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音乐魔盒里藏着哪些声音?(钹:x—x—手鼓:xxxx圆舞板:xxxxxx棒铃:xxxxxx双响桶:xxxxxxxx)t: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t:你会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示一样的节奏吗? t:你们除了会用手来拍,还会用哪些呢?(引导幼儿使用不一样的身势来表示节奏)
2、以小动物的形象导入,学习创编节奏型。a、复习休止节奏 t:小朋友,快看,小兔排着队来找你们做游戏了。t:你会用节奏来拍出它们吗?(xxxx)t:真棒!今天小兔想跟大家来玩捉迷藏,请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do、mi、so、do睁开小眼睛吧。咦,有只小兔藏起来了,只要你再次用好听的节奏拍出现在的小兔,它就会出来,一起来试一试。t:看,小兔出来了。谁也想来帮小兔捉迷藏的?(幼儿创编)b、学习创编。(出示贴有火车头的工作毯)t:今天天气真好,兔妈妈想带宝宝去郊游了。瞧,小火车开来了,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找座位吧。(教师请个别幼儿一起来帮小兔找座位)t: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坐好了。能干的你们还会用身体动作来拍出他们的座位号吗? t:对了,他们可以这样坐,还可以怎么坐?(引导幼儿交换位置)t:请你们用身势再试一试。
3、听音乐传乐器,并有节奏的作介绍,找火车头标记。t:瞧、乐器宝宝们也来玩游戏了。(播放音乐,直接传乐器)t:现在请开火车介绍一下手中的乐器吧。(以教师开始有节奏的、以开火车的形式自我介绍乐器)t:带上我们的乐器宝宝来开火车吧。(开火车带着幼儿有秩序的介绍火车头标记)t:咦,你们看,这里的火车头上有个标记,你们能大声地告诉客人老师们这在我们乐器中是什么标记吗?(鼓膜类、散响类、金属类、木质类)t:恩,说得真棒!就请你给手中的乐器宝宝找列小火车吧。
4、分组创编节奏并用打击乐器进行练习。t:小朋友,在你们的小火车上还有小兔们没坐好呢,请你们来帮他们排一排座位,并用好听的乐器声把他们的座位号敲一敲,行动吧。(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有意识地加入空拍提高难度)
三、结束活动:打击乐《郊游》 t:小朋友,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去郊游了,我们也带着乐器宝宝开着小火车去郊游吧。
第二篇:小班奥尔夫音乐节奏活动:一只音乐魔盒
小班奥尔夫音乐节奏活动:一只音乐魔盒
活动过程:
一、根据歌曲《识谱歌》跳五线谱舞。
T: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客人老师们跳个五线谱舞吧。
(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跳舞)
二、复习节奏,学习创新节奏。
1、播放录音,请幼儿说出乐器名称并做相应的身势。
T:今天,钟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只音乐魔盒,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音乐魔盒里藏着哪些声音?
(钹:X—X— 手鼓:X X X X 圆舞板:X XX X XX 棒铃:XX X XX X双响桶:XX XX XX XX)
T: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T:你会用自己的身体来表示一样的节奏吗?
T:你们除了会用手来拍,还会用哪些呢?
(引导幼儿使用不一样的身势来表示节奏)
2、以小动物的形象导入,学习创编节奏型。
A、复习休止节奏
T:小朋友,快看,小兔排着队来找你们做游戏了。
T:你会用节奏来拍出它们吗?(X X X X)
T:真棒!今天小兔想跟大家来玩捉迷藏,请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do、mi、so、do睁开小眼睛吧。咦,有只小兔藏起来了,只要你再次用好听的节奏拍出现在的小兔,它就会出来,一起来试一试。
T:看,小兔出来了。谁也想来帮小兔捉迷藏的?
(幼儿创编)
B、学习创编。(出示贴有火车头的工作毯)
T:今天天气真好,兔妈妈想带宝宝去郊游了。瞧,小火车开来了,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找座位吧。(教师请个别幼儿一起来帮小兔找座位)
T: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坐好了。能干的你们还会用身体动作来拍出他们的座位号吗?
T:对了,他们可以这样坐,还可以怎么坐?
(引导幼儿交换位置)
T:请你们用身势再试一试。
3、听音乐传乐器,并有节奏的作介绍,找火车头标记。
T:瞧、乐器宝宝们也来玩游戏了。
(播放音乐,直接传乐器)
T:现在请开火车介绍一下手中的乐器吧。
(以教师开始有节奏的、以开火车的形式自我介绍乐器)
T:带上我们的乐器宝宝来开火车吧。
(开火车带着幼儿有秩序的介绍火车头标记)
T:咦,你们看,这里的火车头上有个标记,你们能大声地告诉客人老师们这在我们乐器中是什么标记吗?(鼓膜类、散响类、金属类、木质类)
T:恩,说得真棒!就请你给手中的乐器宝宝找列小火车吧。
4、分组创编节奏并用打击乐器进行练习。
T:小朋友,在你们的小火车上还有小兔们没坐好呢,请你们来帮他们排一排座位,并用好听的乐器声把他们的座位号敲一敲,行动吧。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并有意识地加入空拍提高难度)
三、结束活动:打击乐《郊游》
T:小朋友,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去郊游了,我们也带着乐器宝宝开着小火车去郊游吧。
(播放《郊游》音乐,边瞧打击乐边开火车走出教室)
幼儿园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大树妈妈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调,并理解歌词内容。
2、能初步创编树的造型并随乐曲节奏表演。
3、结伴表演大树和小鸟,表现角色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已学会了鸟飞的律动。
活动过程:
1、练声
(1)复习歌曲《两只小鸟》。(要求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并且有正确的演唱姿势)
(2)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小鸟和大树妈妈相亲相爱,小鸟把家安在了大树上,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为鸟宝宝唱摇篮曲。下雨了,大树妈妈那长着叶子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基本部分:欣赏曲子《大树妈妈》(重点部分)
(1)通过课件,引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知道吗?今天小鸟也飞到小(2)班,飞在一棵大树枝上筑了巢,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摇起了小宝宝。哎呀,不好,刮风了、下雨了,你们猜猜小鸟怎么啦?(请幼儿自由讨论发言),别着急,有大树妈妈在呢,树妈妈那长满枝叶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欣赏歌曲《大树妈妈》
请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歌曲《大树妈妈》一遍。今天李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大树妈妈》,讲的就是大树妈妈和小鸟的故事,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3)提问:这首曲子的名称叫什么?你听到些什么呢?
3、第二次欣赏曲子。
(1)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大树妈妈长得怎么样?它为小鸟做什么事情呢?
(2)提问:大树妈妈长得怎样?它为小鸟做了什么事情?
小结:因为有了大树妈妈的爱护、关心,小鸟们快乐的成长,所以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听上去很轻松、愉快,让我们再听一遍。
(3)欣赏第三遍。提醒幼儿边听边摇晃身体。
(4)在音乐伴奏下自由表演大树妈妈和小鸟一遍。
3、结束部分:复习律动《碰一碰》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跳舞,提醒幼儿在唱到“碰哪里”这一句时,能马上找到朋友,两人做动作。
第三篇:音乐活动:魔盒握手
音乐活动:魔盒握手 活动目标:
活动重难点:
活动准备:自制响瓶、毛线、剪刀、动物图片、音乐魔盒握手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体验声音长短 1.发声练习故事讲述:快乐的暑假马上就要到了,小天使给我们大三班的小朋友送来了一个大大的礼盒,这个礼盒其实是一个充满魔力的魔盒,它具有无穷的力量,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就会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小天使想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力量发现魔盒的秘密。我有个好主意,咱们试着对魔盒吹吹气,看看会有奇迹发生吗?(呼------呼)三遍,怎么没反应,可能力量不够。我们换种方法试试(小叮当练功咦-----呀)。
教师尝试用手摸出礼盒里的毛线,小天使为什么要送毛线给我们呢?其实,小天使告诉我,要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必须完成他的小小任务。任务就是用毛线来表示几种动物的声音,比比谁的声音长,谁的声音短。听听是谁的声音(放声音)1)教师进行师范,并板书比较
教师总结:狼的声音长—剪长毛线
狗的声音短----剪短毛线
2)请幼儿操作剪毛线,感知并比较声音的长短。操作后幼儿总结;……………….2.倾听音乐,《魔盒握手》
师;小天使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了,他送给我们一段藏着快乐的音乐,希望我们能在音乐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快乐。播放音乐—《魔盒握手》,请幼儿欣赏
在刚刚的这段音乐里面,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幼儿回答,教师总结:军号奏鸣的时候是长音,军号结束咚的时候是表示短音。
二、游戏表演,创编动作----魔盒握手
师:小天使的魔盒告诉我们;要想得到快乐,我们必须找到很多好朋友,音乐响起我们当小兔跳,当听到军号响起就和你找到的朋友握握手,军号奏鸣的声音结束时手立即松开。第一遍教师示范(握手感受音乐,区分不同时长的音乐)总结强调要点。第二遍讨论创编动作,幼儿在音乐声中游戏表演。
师:见到好朋友要用一个动作表示友好、表示喜欢他。除了握手,你还会用什么动作? 教师总结:找到朋友自己会变得很快乐,得到朋友的拥抱、握手、碰脚、拍手、碰头、、敬礼等友好的动作自己会更开心,幸福。
四:通过打击乐器,感受音的时值长短——响瓶舞
师:在小天使的魔盒里,还藏着一件礼物,摸摸看,是什么(响瓶子),响瓶也想和大家做朋友,和大家一起跳舞,它也想变快乐。
1.用乐器响瓶表演音的长短: 怎样才能让响瓶跳起舞来呢? 如果和响瓶一起跳舞,你想让响瓶做出什么动作?
我可以让响瓶上下跳舞,发出沙沙沙愉快的声音,表示响瓶很开心,我还可以让响瓶绕着圈圈跳舞,我是这样让响瓶绕圈圈的,b、如果响瓶跳得很高兴了,它又会怎样,假如这对响瓶是好朋友,它在你手掌中跳舞很快乐了,它们跳着跳着见面了,你觉得见面后的响瓶会做什么动作来表示对彼此的热情,(亲一亲)响瓶知道我是他的主人,它就会对我表示亲热,因为是我让它跳起舞来有了活力,它感谢我并对我表示亲热的动作,它会转个圈、碰一碰,跳到地板上来,然后亲亲我的腿,当响瓶亲到我的腿后,会很害羞的跳开,又突然跳出来亲一下我的肚子(害羞跳开),又亲一下我的肩膀、(害羞跳开)亲一下我的脸颊(害羞跳开)、亲一下我的头顶(害羞跳开)。
我们用音乐和响瓶做一个好玩的游戏吧,每个小朋友人手一对响瓶,开始做响瓶舞律动 总结;-------五;听音乐和好朋友进行音乐集体舞——圆圈舞 圣诞老人的礼物让我们找到了朋友,让我们变得更快乐,我们要把这份快乐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分享,来请小朋友邀请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让我们一起跳舞,感受爱的快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现。除了握手、拥抱、碰脚、拍手、碰头、碰碰扭扭屁股、敬礼…… 六:结束
今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跳圆圈舞,开心吗,(开心)快乐吗,我们还可以将快乐传递给爸爸妈妈!
第四篇:奥尔夫音乐活动教案(小班)
奥尔夫音乐活动:三个好朋友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不同动物的动作和声音,并模仿各种动物。2.引导幼儿通过打招呼游戏,创编各种不同的肢体动作。3.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动物一起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挂图、动物图卡:猫、马、鸟、鸭、狗、猪、铃鼓 各式道具:纱巾、水袖、各类乐器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老师今天把音乐书里的宝宝请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带来了那些朋友呢?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画。
师:嗯,宝宝在草坪上正在和小动物们玩游戏呢,宝宝说啊,叫到谁的名字,谁就要大声的说“到”,可是,小动物们都不会说“到”,该怎么办呢?于是,小动物们都想了个办法,宝宝叫到它们的名字,他们就用美妙的声音来回答。
二、肢体游戏
1、点名游戏
师:我们也一起来玩点名的游戏吧!老师点到谁的名字,谁就大声的说“到”,老师要是说“小朋友”,小朋友就一起说“到”,明白了吗? 教师引导幼儿以肢体不同部位回答“到”。
师:我们可以用小嘴巴来回答,还可以用什么回答呢?还可以怎么说?(肩、手、臀、头、舌头)
2、肢体意识游戏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可以回答的部位,那他们都会怎样动,来回答老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的肩膀可以怎样动。肩:耸肩、揉肩、摆肩······ 手:挥手、波浪手、推手······ 脚:跳、跺脚、点地······
3、打招呼游戏
师:小动物们和宝宝玩的非常的开心,大家都觉得打招呼游戏真好玩,于是,他们把铃鼓宝宝也请来了,小动物们听到拍铃鼓的声音就会到处走一走,听到摇铃鼓的声音就会和好朋友打招呼,说“你好、哈罗、嗨·····”还会扭动他们的身体哦!我们也一起来玩吧!教师拍奏铃鼓,幼儿到处走,教师摇奏铃鼓,幼儿和同伴打招呼。
三、动物扮演
1、介绍动物
逐段播放CD,教师出示图卡,幼儿模仿叫声。
师:我们来听听小动物是怎么和宝宝打招呼点的吧!仔细听,看看谁会先出来呢?
2、角色扮演
依次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帮助幼儿回忆不同动物的动作及声音。发放道具,请幼儿自己装扮成自己喜欢的动物,听音乐做律动。
奥尔夫音乐活动:咿呀咿呀唷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游戏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
2、模唱唱名问答句,并体验游戏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
挂图、呼啦圈、彩色飘带、唱名卡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出示挂图,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画。
师:瞧,小动物们都在等着宝宝叫他们的名字呢,小猫、小马、小鸟、小鸭、小狗、小猪,宝宝点完了名一看,哈哈,大家都到齐了,于是宝宝带着所有的小动物一起去农场,在农场他们都非常的开心,高兴地唱起了好听的歌。
二、感应特定节奏
1、肢体律动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动物们唱歌的声音吧!播放CD,教师带领幼儿做肢体律动。
动物叫声部分感应拍子,咿呀咿呀唷部分感应“短短短短长”的节奏。
第一遍幼儿听音乐观察老师的肢体律动,第二遍请幼儿自己创造不同的肢体动作,第三遍站起来围圆圈活动。
2、道具游戏(1)呼啦圈
师:宝宝带着小动物们唱歌,还带着他们玩锯木头的游戏。看看宝宝给小动物们准备了这么多的呼啦圈房子,该怎么玩呢?原来,宝宝已经告诉了小动物们,他给每只小动物准备一间房子,听到“咿呀咿呀唷”的音乐就要跳到房子里锯木头。
教师尝试让幼儿根据“短短短短长”的节奏创编各种锯木头的动作。播放音乐,分组游戏。
师:小动物们和呼啦圈一起玩真开心,他们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请他们的好朋友一起,两个人玩一个呼啦圈,听到动物叫声就和好朋友一起抬着呼啦圈散散步,听到“咿呀咿呀唷”的音乐就两人一起用呼啦圈锯木头。
播放音乐,若干名幼儿示范,再请全体幼儿一起做。(2)彩色飘带
师:小动物们用呼啦圈锯了好多短短短短长的木头,可还是不够,宝宝给小动物们又送来了另外一种道具,瞧!这是什么?嗯,飘带也会听着“咿呀咿呀唷”的音乐锯短短短短长的木头哦!让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们吧!
播放CD,幼儿听音乐锯木头。
奥尔夫音乐活动:五只猴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创编出各种猴子爬树的律动。2.通过乐器与肢体感知数量的递增与递减。3.体验与同伴挂香蕉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挂图、五只猴子图卡、手摇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宝宝和小动物们锯完木头,一起去洗澡。每个人都把自己洗的香喷喷的,洗完澡大家有又一起开心的玩起了游戏。小动物们都和自己的好朋友开心的玩着,可是,宝宝一个人在旁边伤心的哭了起来,因为他找不到他自己的朋友。这时候小猴子开始爬树逗宝宝开心。
二、歌曲律动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猴怎么爬树的吗? 引导幼儿创编多种爬树动作。
三、感知数目递增与递减
1.播放CD大调部分,听音乐配合数量出示猴子图卡。师:你们知道小猴最喜欢吃什么吗? 引导幼儿说出香蕉,教师出示香蕉提问。师:香蕉是长在什么地方的? 出示香蕉树,把香蕉贴好。
师:哇!好多的香蕉啊!我们一起听听看,有多少只猴子想过来吃香蕉呢? 2.听音乐引导幼儿手指比出数量 3.肢体感应数目
大调部分用手拍,小调部分用脚踏。
四、手摇铃
1. 手摇铃感知数目
唱歌部分请幼儿摇奏手摇铃,数字部分请幼儿用手摇铃敲出数目。2.挂手摇铃香蕉
唱歌部分摇奏手摇铃,听到数字时挂手摇铃。
第一遍清唱,一名老师配合当树,另外一名示范挂手摇铃。第二遍请五名幼儿上台挂手摇铃,教师当树。
第三遍按照班级孩子的数量分组,分成六人一组,一人当树,五人挂手摇铃。
奥尔夫音乐活动:春晓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图卡的认识熟悉诗句,并用手之舞感知四个乐句。
2、模唱唱名旋律,感知乐曲ABCA的曲式。
3、在活动中体验扮演诗人的乐趣。活动准备:
挂图P1、诗词图卡、水袖、琴槌、黑板、三色粉笔、磁铁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有一天早晨醒来,宝宝把小手从暖暖的被窝里伸了出来,他想知道今天到底有多冷。嗯?怎么一点都不冷?原来是春天到了,所以天也变暖和了。宝宝伸了个大懒腰,开心的念起诗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情境拼图
师:宝宝刚才念了一首好听的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名字吗?是谁写的这首诗呢? 帮助幼儿回忆刚学过的《春晓》的题目及诗人名。出示图卡
师:孟浩然写了这首非常美的诗,宝宝非常聪明,把这首诗画成了漂亮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边念诗词依次出示图卡)
师:让我们和宝宝一起来年这首好听的诗!教师引导幼儿依诗词意思用手舞出动作。
三、吟诗扮演
师:小朋友们,《春晓》这首诗里有几句话呢?让我们变成古代的人,穿上长水袖衣服,来吟诗吧!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古人吟诗,并在黑板上依乐句画出四条线。
师:在古代,诗人们写诗的时候都是用毛笔,你们见过毛笔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水袖毛笔,现在大家都是小小诗人,都是会写诗的哦!
播放音乐,幼儿模仿诗人写诗,歌曲部分随乐句舞蹈,念白部分用水袖在地上写诗。
四、旋律曲式
师:小朋友们的诗写得太棒了,瞧!唱名泡泡也来了。出示已经画好的唱名泡泡,让幼儿有顺序的念出唱名。师:唱名泡泡会怎样唱这首好听的歌呢? 教师逐句带唱,并贴上磁铁。
师:唱名泡泡会唱歌,还会跳舞呢!黑板上有三不同颜色的路,唱名泡泡先在哪条路上跳舞呢? 教师画出三种颜色的旋律线条,带领幼儿再次认识不同唱名。幼儿随老师一起唱出每个乐句的唱名。
奥尔夫音乐活动:赏花
活动目标:
1.了解杜鹃花与玫瑰花的颜色及形状。2.通过肢体游戏感应歌曲中的快板、慢板。3.在创编花的造型中感受春天的美。活动准备:
挂图P3、各色杜鹃与玫瑰幻灯片、塑料花、风车花、呼啦圈、CD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小草在阳光仙子和凤姑娘的帮助下,慢慢的长大了。这时候,春姑娘带着她漂亮的彩带来了,她把彩带一扬,啊!不仅小草长大了,看,还有很多漂亮的花都开了。花的颜色可真多都有些什么花呢?
二、认识花
师:小朋友,你们想去花园赏花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1. 杜鹃花 放映幻灯
幼儿观察,教师介绍杜鹃花的别名、颜色,并告诉幼儿杜鹃花在每年的春天才会开。2. 玫瑰花
师:花园里的杜鹃花真美,我们再看看,还有什么花呢?谁会认识这种花? 观看幻灯,教师介绍玫瑰花的叶子、枝干,并知道玫瑰花有哪些颜色。
三、花的游戏 1.手腕花
师:春姑娘给小朋友带来了很多花,你们喜欢花吗?我们一起来和花玩游戏吧!教师扮演春姑娘给幼儿送花。
教师清唱,快板部分幼儿依乐句在自己不同肢体部位开花,慢板部分变成花仙子依乐句左右摇摆。2.风车花
师:小花朵和小朋友在一起真开心,瞧!这是什么啊?哦,风车花也想和大家一起游戏,那我们先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和风车花玩游戏的,风车花会听音乐哦!播放音乐,教师示范。再次播放音乐,幼儿与风车花游戏。3.花朵与蝴蝶
师:风车花好玩吗?蝴蝶仙子闻到了花香,也飞了过来,原来蝴蝶和花朵是好朋友,你们有没有好朋友呢?
请两名幼儿示范,一名幼儿扮演花朵,快板部分变不同花的造型。另外一名扮演蝴蝶,快板部分花朵蹲下,蝴蝶围着花朵绕飞。全体幼儿表演。
奥尔夫音乐活动:小毛巾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歌词,感应休止符的特点并引导幼儿学唱歌曲。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 小毛巾、CD 活动过程:
一、出示毛巾,引出课题。
小朋友,有一个好朋友每天在早上和晚上都跟我们小朋友见面呢,你们知道是哪个朋友吗?
出示毛巾:你们看是谁呀?小毛巾是不是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跟小朋友见面呀?做了什么呢?它都洗了你哪些地方呀?(洗了眼睛、洗了鼻子、洗了嘴巴……)小毛巾洗到的这些地方叫什么呀?(五官)小毛巾帮你洗了这么多地方啊!小毛巾的本领真大!今天,小毛巾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歌,你们想听吗?
二、教师出示图谱,按音乐的节奏念唱歌曲后提问。
1.教师念二遍歌曲后提问:刚才老师念的《小毛巾》这首儿歌里都说到了什么呀?
2.你们看看图谱,为什么有的地方是空白的呢?(这里没有音乐空两下的地方叫休止符,我们可以用亲亲的动作来表示。)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到休止符的地方小朋友用亲亲的动作表示。
三、幼儿人手一块纱巾,学唱歌曲《小毛巾》
1.小毛巾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跟小朋友哪些地方亲亲了呢?这首儿歌不但可以念,而且还可以唱了,我们一起来学习唱《小毛巾》的歌吧!
2.幼儿与教师一起唱歌曲《小毛巾》,唱到休止符的地方,用毛巾碰一碰五官。(提醒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唱)
3.小朋友,你们洗干净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洗干净了没有。哎哟!小毛巾真能干,把小朋友的五官都洗的干干净净。可是还有几位小朋友没有洗干净,我们一起再来帮他们洗一洗吧!(幼儿一起唱歌曲《小毛巾》)
四、音乐游戏:《小毛巾》
1.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边唱儿歌,边做游戏。休止处用毛巾轻碰别人的五官!注意提醒幼儿帮助别人清洁的时候更加要轻轻的!
2.交换游戏伙伴,边唱儿歌,边做动作。在休止符处可以帮同伴轻轻碰碰,也可以碰碰自己的五官。
奥尔夫音乐活动:过端午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和教师的讲述,让幼儿感受民风民俗,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2、在律动中感应拍子与节奏。活动准备:
挂图、铃鼓、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端午节快要到了,龙舟爷爷好高兴!原来,又要举办划龙舟比赛了。今年刚出生了一只小老鼠,却不知道什么是端午节。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
1、请幼儿说一说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家里人都会做什么。
2、教师出示挂图补充,介绍传统的民俗活动:包粽子、做香包、划龙舟、挂菖蒲、挂艾草、喝黄雄酒等。
二、语词律动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划龙舟比赛的时候,要做什么呢? 1.教师念儿谣语词,通过肢体拍打出拍子。
2.播放CD,幼儿模仿老师念语词做拍子练习,间奏部分划船。
3.教师以过端午节的儿歌节奏,在黑板上画短短长,幼儿念语词,教师画。4.幼儿拍手练习短短长,并念出短短长的节奏。5.边念儿歌,边拍出黑板上的节奏线。
三、乐器演奏
师:我们的划龙舟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有两种不同的龙舟,一种是圆舞板龙舟,一种是铃鼓龙舟哦!1.圆舞板龙舟
师:我们先来划划我们的圆舞板龙舟吧!请幼儿敲奏圆舞板并念儿歌。语词部分敲节奏,间奏部分划船。2.铃鼓龙舟
师:圆舞板龙舟比赛完,该到铃鼓龙舟啦!
请幼儿拿好铃鼓后站在蓝色线上,排成一条长长的龙舟。播放音乐,踏步前进,念儿谣敲出节奏,间奏时划船动作。
奥尔夫音乐活动:金色太阳
活动目标:
1.通过语词律动及乐器演奏,感应歌曲的问答句。2.鼓励幼儿通过寻找不同颜色太阳,认知不同颜色。活动准备:
挂图、各式物品卡、各色太阳卡、圆舞板、铃鼓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师:划龙舟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可正在这时候,一朵乌云飘过来。小老鼠担心一旦下雨,比赛就无法举行了。于是,小老鼠不停的问太阳在哪里?那小老鼠有没有找到太阳呢?我们一起听听看。
二、肢体律动
1.播放音乐,教师做语词律动。问句一拍腿唱,答句一拍手摇头唱。问句二拍腿唱,答句二拍手点头唱。2.教师带领幼儿清唱,并做语词律动。3.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做语词律动。4.教师以教室里的物品与幼儿做问答唱。5.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问答。
三、寻找太阳
师:我们都知道小老鼠怎么找太阳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老鼠吧!先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的太阳呢?
1.教师出示各种颜色的太阳图卡,让幼儿认知后,把图卡放在教室的四处。师:我们要开始找太阳咯!找什么颜色的呢? 2.教师出示任意太阳图卡,幼儿替换颜色语词歌唱。
问句一替换颜色唱,答句一将图卡藏于身后,问句二再出示刚才的图卡,答句二手指太阳唱。3.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寻找教室各个地方的太阳。
问句一遥望散步唱,答句一摊开双手摇头唱,问句二遥望散步唱,答句二拍手走到指定的太阳位置。
四、乐器感应
师:小老鼠把太阳都找到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可乐器宝宝说,他也会找太阳,你们信吗? 让幼儿尝试在问句时用圆舞板敲奏拍子,答句时用铃鼓敲奏节奏。播放CD,进行乐器演奏。
师:乐器宝宝们真能干,小朋友们也很棒,小朋友们和乐器宝宝们辛苦啦!快把乐器宝宝送回来休息吧!收乐器。
小班奥尔夫音乐活动:铃铛不见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律动让幼儿做出各种情绪表情。2.听辨音色,寻找出乐器。活动准备:
挂图 圣诞帽一个 手摇铃 沙球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圣诞节快到了,大家都很高兴,只有圣诞老公公愁眉苦脸,原来…
二、歌曲律动
情感表达:练习各种表情的变化。伤心、生气、快乐、担心……
听语词律动:慢板:听到慢的语词时,幼儿坐着左右摇摆,做出伤心、伤心、无奈的表情。快板:听到快的歌曲节奏时,幼儿站立欢喜的拍手、转圈
三、乐器听辨,替换语词 道具:手摇铃
(1)手摇铃:教师将手摇铃藏于衣服里,让学生听辨 猜一猜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慢板:老师将手摇铃藏在口袋里,让幼儿寻找音源
快板:老师拿出手摇铃跟着音乐摇动,幼儿跟着拍手替换语词唱歌(2)沙球
沙球:教师将沙球藏于袋中,让幼儿听辨 猜猜是什么声音?
慢板:老师将沙球藏在袋中,让幼儿寻找音源
快板:老师拿出沙球跟随音乐摇摆,幼儿跟着拍手替换语词唱歌
四、听找游戏
道具:触摸袋 手摇铃 沙球 触摸袋游戏
(1)老师:将手摇铃与沙球放触摸袋里,老师敲奏其中一样乐器。学生:请幼儿听辨音色并着出袋子内的乐器。(2)圣诞老公公送礼物
教师戴上圣诞帽扮演圣诞老公公,请幼儿闭上眼睛,将乐器分给幼儿人手一份 慢板:背着袋子慢慢走,结尾时将其中一样乐器放在幼儿边上 快板:请幼儿真开眼拿起乐器敲奏,并跟随音乐唱歌。
奥尔夫音乐活动:好伙伴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听辩节奏快慢。2.认识时钟,知道有长针和短针。活动准备: 音乐CD、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奶奶告诉宝宝:当长针和短针都走到十二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了.宝宝盯着时钟,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教师提问:你什么时候会不高兴呀?你不高兴是怎么样呢?
二、听辩快慢
教师敲小铃铛,让幼儿分辨第一次敲得快,还是第二次敲得快?
三、听辩节奏
1.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时钟的歌曲,听一听音乐中什么是第一快?什么声音是第二快?什么声音是最慢的?
老师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各种动作表现(叮当、滴答滴答)2.教师手臂模仿长针短针做时钟造型,幼儿一起模仿。3.引导幼儿说说还可以用身体那些地方来表现? 集体学一学。提醒幼儿句尾拍手或跳三下。4.配对游戏
老师介绍生活用品或图片,并说明两种物品的关联性。5.游戏书
老师逐一出示图中的相关的物品的好伙伴 老师指定某一物品,幼儿找出好伙伴连一连。
奥尔夫音乐活动:落叶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习数数目,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
2.幼儿能认识落叶,并会用乐器敲出落叶数,并对唱名旋律进行练习。活动准备:
落叶若干、CD、录音机、乐器(小铃)活动过程:
(一)认识树、落叶
1.教师故事引导:秋天到了,有好多好多的树,树上的树叶慢慢变黄了。树叶随着风儿一片一片落下来。瞧!
2.树的造型:小树、大树、老树、爱随风摇摆的树。让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示各种树的造型。3.认识树叶:教师撒落叶,幼儿用手接,让幼儿观察落叶,并说出其形状、触感、质感。(二)次数
1.变大树,变小树、双手变树叶。
2.配合音乐、风儿你带什么来(侧耳倾听状),问:几声?就用几片树叶表示? 3.教师示范丢捡叶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4.幼儿练习丢捡叶子(配合音乐),直到四片落叶都以此方式丢捡。
(三)乐器
1.教师出示乐器(小铃),示范敲出落叶的数目。2.配合音乐(1)歌曲:幼儿拿小铃敲出落叶数目。
(2)间奏:放下小铃做大树、小树随风飘动的造型。
(四)游戏书
1.配合音乐唱次曲,请幼儿圈选正确数量的树叶。
2.配合间奏的第二声部,指出树叶唱唱名,模仿老师以慢速指树干上的唱名唱旋律。
第五篇: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1、欣赏歌曲,能熟悉着随音乐自如快乐的表演。
2、初步能够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3、初步学习利用空间,避免与同伴相撞。
由一位教师扮小鸡,蹲在幼儿看不见的地方,“咚咚咚,快开门呀我要出来。”“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快开门呀,我要出来。”
“咚咚咚,快开门呀,我要出来。”教师出示蛋壳说:“噢,原来是……谁呀?”“是谁在蛋壳里敲门呀?是谁想出来呢?我们来看看谁在里面,原来是一只小鸡。”
教师边打开蛋壳边唱歌,提问:“小朋友看,是谁出来了?什么样的小鸡?小朋友来摸摸,有什么感觉?”
请小朋友用手做蛋壳状。“小朋友,现在你们的手里,也有一个蛋壳,咱们来学学小鸡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
说说还有哪些动物是从蛋壳里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