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的话(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22:5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风的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风的话》。

第一篇:西风的话

教案17 西风的话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音乐出版社2014年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第五课 主 题:风景如画

课 时:共4课时,第3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武文静/郑州市二七区培育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基于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要素: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用线条做出相应反应。

音乐情绪情感:能够体验并简要描述音乐情绪的变化。基于表现

演唱: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并对指挥动作作出恰当的反应。

识读乐谱:能跟琴市场简单的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对自己或他人的表演做出评价。识读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基于创造

即兴编创:能够即兴编创通歌曲情绪一致的的律动货物单,并参与表演。

2、教材分析

歌曲《西风的话》是四年级上册第五课的内容,歌曲旋律由作曲家黄自编写,这是一首一段提抒情性儿歌,歌曲为四四拍,大调式,该去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曲调典雅,抒情,歌词蕴含诗意。歌曲旋律流畅,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我”,“你们”代表孩子,唱起来倍感亲切。

3、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至三年级的学习,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对音乐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积累,对于他们而言,音乐学习是好奇、好动的过程完成的,属于小学音乐学习的第二阶段。对音乐学习已有初步的了解、认识升华到更进一步的探知音乐领域的调式和曲式、尝试合唱、掌握一定的音乐学具的演奏等。对此,作为音乐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为他们打开学习音乐知识的大门,帮助学生学习音乐,了解音乐,从而喜欢音乐。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做律动,欣赏舞蹈,画旋律线等音乐活动,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以及歌曲所表达出的悲剧美和崇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对回忆过去和未来充满希望的情绪转变。

2、通过认识渐强减弱记号,并能在歌曲演唱时正确的运用,利用强弱对比的变化,表达出心中对长大后所失去童真的遗憾,却依然渴望着长大,期盼去感受新的世界。

3、通过小组创编舞蹈动作等不同形式的编创活动,创新思维和抽象 思维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增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评价任务

1、通过聆听歌曲,做律动,欣赏舞蹈,画旋律线等音乐活动,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以及歌曲所表达出的悲剧美和崇高美的意境,体会作者对回忆过去和未来充满希望的情绪转变,达成目标1。

2、通过认识渐强减弱记号,并能在歌曲演唱时正确的运用,利用强弱对比的变化,表达出心中对长大后所失去童真的遗憾,却依然渴望着长大,期盼去感受新的世界,达成目标2。

3、通过小组创编舞蹈动作等不同形式的编创活动,创新思维和抽象 思维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增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达成目标3。学习重点:

通过聆听歌曲,做律动,欣赏舞蹈,画旋律线,小组进行多形式的编创表演等音乐活动,感受并表达出歌曲优美、悲剧美和崇高美的意境,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作者对回忆过去和未来充满希望的情绪转变。学习难点:

通过认识渐强减弱记号,并能在歌曲演唱时正确的运用,利用强弱对比的变化,通过认识渐强减弱记号,并能在歌曲演唱时正确的运用,表达出心中对长大后所失去童真的遗憾,却依然渴望着长大,期盼去感受新的世界。

学习准备:钢琴、多媒体、音符等。学习过程

1、导入:律动《西风的话》(2分钟)走 走 | 拍胸 拍腿 | 伸 — 手 — | 走 走 | 拍胸 拍腿 | 伸手 — — — ||

2、问:听完这首歌曲,你眼前呈现出一副怎样的画面呢?(边听音乐边看教师简笔画)

3、问: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是优美的还是热烈奔放

4、问: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这首歌曲听起来这么优美?旋律?节奏?或是其他(教师随音乐跳舞)

5、问:那你能为伴随这首音乐,编创一些简单的动作么?(3分钟)

6、教师朗读歌词(1分钟)

7、介绍作者(1分钟)

10、哼唱旋律并画出旋律线(3分钟)

11、默唱歌曲(3分钟)

12、解决重难点:1)单句演唱(可以先唱该句的谱子,在加歌词进 行演唱)2)师生对唱3)小组演唱(5分钟)

13、完整演唱(2分钟)

14、情感处理:认识渐强和减弱(3分钟)

15、有感情的完整演唱(2分钟)

16、编创(5分钟)

17、小组展示(5分钟)

18、完整展示(2分钟)

19、结束语(1分钟)

板书:西风的话

渐强

渐弱 反思:

第二篇:西风的话

《西风的话》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西风的话》 教材分析:

歌曲《西风的话》 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的镜头,颂扬少年儿童的美好心灵。全曲共八乐句,歌曲节奏平稳、对称,结构自由、前两乐句为句首相同平行乐句,节奏前紧后松,给人宽广之感;旋律流畅,跌宕起伏,变化有致,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这首歌为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 X X

X X

X X| X|,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音程大跳,变化有致,加之粒度记号运用细腻恰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由于使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唱起来倍感亲切。这首歌曲的情绪比较平和,没有强烈的感情起伏,因而尽管标记有>、<和f等力度记号,但对比应该适中。本课通过歌曲的学习,初步感受和体验黄自代表作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感情和对美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学唱《西风的话》,学习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歌唱秋色的美景。

2、通过学唱歌曲,欣赏《战台风》要珍惜大好时光,热爱大自然的景象、热爱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用自然、舒展的声音、运用好力度记号、连音线来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运用力度的变化有表情地歌唱。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进入风的世界,去感受风的美 ①你们听!(课件播放风的声音)特点

②请同学们用声音来模仿风?用动作模仿风,再按照节奏x-xx来模仿风的声音。

二、歌曲教学

1、练声:用“呜”来模仿风声。要求声音饱满,嘴巴圆着唱,力度记号

师:自然界的声音是没有经过音乐家雕琢的,处理的声源,而我们音乐课中的音乐是经过了作曲家提炼过的,接下来老师想跟你们一起,把自然界的风声带入音乐的殿堂,好吗? 师:用呜的声音唱低音的5、6、7,教师用钢琴带音高,融入渐强减弱记号;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同时,秋天又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诗人眼里到处是“落雁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般的美景。在这秋高气爽的时刻,让我们借助描绘秋天的音乐,去感受秋的热烈与喜庆,去领略秋的诗情与画意。当夏天南风飘然离去,阵阵西风带来了秋天的信息,西风对我们说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聆听西风的话。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自然界中风的歌曲,让我们一起去聆听《西风的话》。

2、听录音范唱.(展示秋天风景课件)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思考:歌曲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秋天、平缓级进、较慢)

教师简单分析歌曲:这首歌为4/4拍,大调式,一段体。由四个乐句组成,这四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但旋律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对比。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音程大跳,变化有致,力度运用细腻恰当。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3、同学们细心的听老师唱,想想:西风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结:西风告诉我们,它见证了一年四季的变化,要我们珍惜时光,热爱生活,要追求美好的未来

4、朗读歌词(1)由教师朗诵第一遍,学生讨论:通过歌词让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天?(2)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把歌词朗诵一遍。

5、演唱歌曲

(1)学生尝试小声的演唱歌曲(要求:词曲结合准确无误。)(纠错)

(2)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走向,要求学生用“点”表示出来。结合歌词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讲解歌曲中力度、连音线、rit.渐强渐弱记号(3)按照老师的手势进行有强弱变化的方式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秋天、平缓级进、较慢)

3、同学们细心的听老师唱,想想:西风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结:西风告诉我们,它见证了一年四季的变化,要我们珍惜时光,热爱生活,要追求美好的未来

4、朗读歌词(1)由教师朗诵第一遍,学生讨论:通过歌词让你感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天?(2)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把歌词朗诵一遍。

5、演唱歌曲

(1)学生尝试小声的演唱歌曲(要求:词曲结合准确无误。)(纠错)

(2)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走向,要求学生用“点”表示出来。结合歌词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讲解歌曲中力度、连音线、rit.渐强渐弱记号(3)按照老师的手势进行有强弱变化的方式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这是什么样的风?(急促的、猛烈地、后半部分舒展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呢?不过同学们要继续在歌曲旋律上、歌词连贯上下功夫。但是老师这节课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老师看到了同学们积极的表现、听到了同学们优美的歌声,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要去珍惜美好的时光,要去发现、热爱生活中的自然景象的美。就让我们在同学们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吧!

反思:通过这节公开课的试讲,离上好了一节课还有一段的距离。胡老师的课后讲评观点让我受益匪浅。音乐课程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也就是说,音乐课要以审美为核心。我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充分认识到“音乐审美”的重要性,以感受西风带来的秋景的美为核心来听唱歌曲,并将它贯穿始终,达到熟悉乐曲的目的。在分析音乐作品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音乐要素来讲解,使整堂课将审美性与音乐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细微问题,我先讲解歌曲的强弱处理,再去探讨旋律走向,这样顺序颠倒,没有了实质的目的性。以后在设计每一教学环节内容时,应思考其目的是什么,结合整体分析,局部解决。

第三篇:西风的话

《西风的话》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歌曲《西风的话》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的对比,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2、引导学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3、培养学生的聆听音乐,观察乐谱,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体会音乐要素对音乐的表现作用。

2、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抒情意境。教具准备:钢琴 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乐及秋景营造秋的氛围,创设意境)

提问导入: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秋天的殿堂!你熟悉正在播放歌曲吗?知道它的名字吗?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季)歌曲中提到哪些我们熟悉的事物呢?(冬麦、田野„„)它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喜悦的 热闹的)其实,秋天不光是收获喜悦的,秋天也是多情的,一起来欣赏一下歌曲《西风的话》。

二、赏“风

1、听录音范唱 提问:西风的话语是热情欢快的还是柔美抒情的呢?它表现了怎样的速度、力度?

2、再次欣赏,体会歌曲结构

师:根据歌曲情绪、速度、力度、节奏等等的明显对比来划分歌曲乐段,有的是一段体,有的是二段体,还有的是三段体,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西风的话》,感觉一下,这首歌曲的音乐结构。3、划分乐句 师:师演唱歌曲,生感觉一下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的呢?

三、唱“风” 美“风”

1、按节奏唱旋律

(1)观察四个乐句的节奏特点。

(2)找出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组成音阶边做苛达伊手势唱唱。(3)视唱歌曲旋律,找出含有音阶上、下行的小节。(4)边划旋律线边唱旋律。

2、唱歌词

(1)用“u”模唱旋律,师纠正发声方法。

(2)体会旋律高低与演唱力度的关系并记录下来。(3)按力度记号轻声唱歌词。

一遍师伴奏生轻声唱(纠正连线的唱法)二遍提示换气。三遍随伴奏唱,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最后一句的唱法。四遍随师伴奏完整演唱。

(4)情感教育:年年岁岁,多情的西风去了又来,来了又去,看到了孩子们的

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最后这渐慢渐弱的处理寄托了西风对我们的期望,似乎在提醒我们什么?(时光过得真快,请大家要珍惜时间)

3、声音对比

如果我们采用稍快的速度,较强的力度,明亮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会是怎样的效果呢?(唱试试引导学生去体会速度 力度对歌曲情绪的影响)歌曲情绪全变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把歌曲唱的有声有色,就得注意歌曲的什么?(速度、力度、旋律的起伏、演唱的音色)

四、作者介绍

这首好听的歌曲是谁带给我们的呢?(多媒体播放作者简介)《西风的话》是音乐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黄自是我国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他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五、拓展

黄自老师通过歌曲来表现了深秋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甚至带点淡淡忧伤的意境。还有很多艺术家也在通过自己不同的形式演绎着秋天。你准备如何表现你心中的秋天呢? 小结

秋天早已悄然来到我们的身边,让我们在贪婪品位秋天收获喜悦,多情醉人的同时,别忘了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认为精彩的一面,老师期待着下节课见到你的作品,好吗?同学们,再见!

第四篇:西风的话

《西风的话》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沙平路41号(邮编:518114)

沙湾小学 熊老女(电话:***)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四年级

2、学科:音乐

3、课时:第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网上搜索关于“黄自”的相关资料(2)网上搜索并听唱歌曲《西风的话》

二、教学课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指出:“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育不仅是某种意义上的文化教育,更具有培养艺术气质和审美能力的使命。为更好地实现音乐培养人的功能,本节课我从欣赏教学视频入手,让同学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时间的流逝。然后让同学们在歌曲学习中感受乡村的美景及孩童纯洁的心灵。最后让同学们在思考中感受时间的流逝,培养同学们爱护大自然与珍惜时间的良好情操和文化意识。

三、教材分析

《西风的话》是黄自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创作的歌曲。歌曲以儿歌的形式出现,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同时作者明快地描绘了乡村儿童简单、纯洁的美好心灵,并以此鼓励青少年珍惜时光,憧憬未来!歌曲的曲式为四乐句组成的方正性单乐段,节奏平稳对称,结构自由、前两乐句为句首相同平行乐句,节奏前紧后松,给人宽广之感;旋律流畅,跌宕起伏,变化有致,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教学目标1、2、了解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黄自,并能从他的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

能通过探索、编创、唱游、背唱歌曲充分体验《西风的话》独特的音乐风格,在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团结合作的能力。

3、通过了解歌曲的产生背景,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歌唱秋天的美景,鼓励学生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能够完整熟练的演唱歌曲,并通过表演、伴奏等形式演绎歌曲,表达出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教学难点

1、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用乐曲旋律中力度的渐弱渐强的变化来感受时间的流逝和对曲作者的喜爱。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以歌曲伴奏音乐为背景,教师播放秋天的视频,请同学们感受一下是哪一个季节?并说说喜欢这个季节吗?为什么?(教师出示视频)

【百度搜索】: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U5NzMwMjg4.html

学生甲:是秋天。

教 师:说的对。秋天是个成熟的季节,也是个收获的季节,相信每个同学对秋天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心目中对秋天的印象。

学生乙:是秋天,我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我觉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是火红的季节。(说的非常有诗意)

学生丙:是秋天,我也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我觉得秋天有一种萧瑟的感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概况秋天)

学生丁:是秋天,我不太喜欢这个季节。因为我觉得秋天是个鲜花凋零,植物枯萎的季节,太萧条了,我不喜欢。(同样的感觉,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看法,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 师:你们说的太好了,大家都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用不同的词语来描述秋天,并说出自己心目中的秋天。同学们,老师也喜欢这个季节,也和你们一样喜欢秋天的成熟、收获、萧瑟、火红等等。同学们刚才用了很多词语和诗句描述秋天的,其实描述秋天的歌曲也不少?今天就有一位音乐教育家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关于秋天的歌曲,请大家听听他在秋天借“西风”的嘴给我们捎来了什么悄悄话? 播放音乐视频和没有歌词的歌曲范唱。

(设计意图:结合秋天画面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秋天的美景,为后面能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歌唱做准备。)

【百度搜索】:http://video.baomihua.com/hbzhangxing/16011201_s0p01

二、循序渐进,学唱歌曲(15分钟)

1、听完播放隐藏歌词的范唱音乐后,同学们说说作者借“西风”的嘴捎来的悄悄话。学生甲:穿上新棉袍 学生乙:变胖又变高 学生丙:时间飞快流逝

教 师:是呀,时间过得太快了,一晃你们就上四年级了。老师还记得你们刚进学校一年级时的情景呢?现在老师想问同学们几个问题,不知道同学们是否可以用相同的节奏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我们试试好吗?生答:好!(师一边拍节奏一边读以下童谣:同时出示以下歌词)师问:时 间 滴答滴答 溜 走,你 们 准备好了 吗? 生答:时 间 滴答滴答 溜 走,我 们 已经准备 好。师问:时 间 滴答滴答 溜 走,你 们 身体变化 了? 生答:时 间 滴答滴答 溜 走,我 们 变胖又变 高。师问:时 间 滴答滴答 溜 走,池 里 荷花怎样 了? 生答:时 间 滴答滴答 溜 走,池 里 荷花变莲 蓬。

设计意图:首先设计规整的童谣来熟悉歌曲的节奏,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从时间的流逝上引入歌曲歌词节奏的准确朗读,并增添了朗读歌词的趣味性和为理解歌词含义埋下伏笔,为后面的歌曲学习做准备。

2、从上面的童谣中自然的过度到师生接龙朗诵歌词:

师问:今 年 我 回 去 生答:我 们 刚穿新棉 袄 师问:今 天 我 来看 你 们 生答:你 们 变胖又变 高 师问:你 们 可 记 得 生答:池 里 荷花变莲 蓬 师问:花 少 不愁 没 颜 色 生答:我 把 树叶都染 红

设计意图:由于本首歌曲的歌词比较难理解,此举能让学生尽快的了解歌词,了解时间悄悄流逝,让学生感受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和有一个初步的节奏概念,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

3、同学们读得真好,从歌曲的节奏中可以看出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

生答:是四拍子的。

师说:对,那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呀? 生答:是: 强 弱 次强 弱

4/4 ● ○ ⊙ ○

强(拍手)弱(摊开)次强(拍身体两侧)弱(摊开)教师:说的真好!那同学们喜欢这首歌曲吗? 生答:喜欢。

教师:好的,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首先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好吗?请大家用“呼呼的风声”轻声的模唱歌曲的旋律(播放显示歌词的歌曲范唱)

4、同学们模唱的很准,下面请大家轻声、高位置的填唱第一段歌词,师用钢琴带。

5、师生接龙为第二段歌词填唱做准备。师唱前半句歌谱唱名,生唱后半句第一段歌词。第二遍生唱前半句第一段歌词,师唱后半句第二段歌谱唱名。

6、请同学们填唱第二段歌谱的唱名。

7、好,现在同学们对第一、第二段的歌词都能唱好,那老师想听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地演唱一遍可以吗?最好在演唱时能用轻声、高位置、连贯的声音演唱。学生:可以

生唱一遍,如果还不够理想,可以再次强调要求多唱一遍。并要求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歌唱出秋天的美景。

设计意图:在歌曲的教唱中,我运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尽量在探究与合作的方式下学习。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为后面的歌曲处理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斟字酌谱 歌曲处理(15分钟)

1、同学们唱得真不错,其实刚才同学们已经用了比较连贯的声音来表达圆滑线,大家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这首歌曲的歌谱中除了圆滑线记号,还有什么别的记号吗?如果有分别是什么记号呢?请自己用歌声唱有这个记号的那一句。(教师弹奏音乐让同学们变换座位队形后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讨论,后自选一位组长代表本组谈谈有什么记号?自己觉得应该怎样唱?)

2、学生分组演唱不同音乐记号的歌曲的那一句,并在各处理的地方注上音乐记号。教师分别简单讲解一下各音乐记号的意义。(如圆滑线、力度记号、MP、F、渐慢)。教师:请问把两个不相同的音连起来的线叫做? 学生:圆滑线

教师:那有圆滑线的地方要怎样唱呢? 学生:要唱得连贯、自如。

(教师弹奏相同的音乐让同学们变换回原来的笑脸座位队形)

3、带上同学们刚提到的音乐记号请同学们再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可以加上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手打节奏一起演唱。(播放歌曲伴奏音乐,学生在唱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用脚步来配合同学们的节奏。)

4、刚听到同学们对歌曲的演绎非常精彩。节奏把握的也很准。那么这种节奏我们除了可以用手表示以外,想想还可不可以用其他的身体语言表示?(教师先示范着走走)生答:可以。用脚来表示。

教师:先坐着踏脚歌唱,后面起立走节奏。

5、好,请大家站起来,指定一名同学做领头羊双手叉腰,其余同学的手搭在前一位同学的肩上跟着节奏边走圆形边唱歌曲。同时注意歌曲的意境,那是秋天的美景。

设计意图:整首歌曲的学习我都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来进行,当学生学会了歌唱以后,我再一次强调歌曲的音乐记号来进一步美化歌曲,美化声音,达到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秋天的美景的意境。并在小组讨论中培养孩子们和谐共处,快乐合作的学习过程。特别在节奏的学习上,我先让学生用手感受节奏,后逐步深化为整个身体语言来表现歌曲的美和四拍子的感觉。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感受秋天的美景。

三、知识拓展,课堂小结(5分钟)

1、同学们一首《西风的话》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画、童年般色彩的秋天。这都要感谢我国著名教育家,作曲家黄自叔叔。(介绍作曲家黄自)

【百度搜索】:http://baike.baidu.com/view/108671.htm?1331642445

2、同学们,黄自叔叔秋天回家在探望亲人的过程中,见到他的侄子侄女在一年来发生的变化,进如感叹时间流逝的飞快而写下的这首歌曲。黄自叔叔不仅写了关于秋天的歌曲,还写了关于冬天的歌曲,同学们想欣赏欣赏吗? 生答:想 教师:好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我们五年级即将要学到的关于冬天的歌曲《踏雪寻梅》(播放《踏雪寻梅》的视频)

【百度搜索】http://video.baomihua.com/mrgfang/2286661

3、同学们,秋天是美好的,冬天也是让人向往的。但是一年四季美景的变化也蕴含着我们同学们的渐渐长大。从今天开始,希望同学们都能更加热爱自己身边的美景和美好生活,珍惜时间,珍惜与自己亲人的相聚,在时间上做个真正的主人。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黄自叔叔的作品,让学生初步的了解他,并能从他的作品中获得美的小享受。并从《西风的话》的学习过渡到《踏雪寻梅》的欣赏进一步让同学们感受季节变化的美景的特点和时间流逝的匆匆,达到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的目的。教学反思

《西风的话》是一首我国早期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黄自的作品。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兴趣。歌曲为一段体,节奏平稳对称,旋律流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课后我对本课的成功和不足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在本课的导入环节,从学生的地理常识入手,了解今天所学的地方民歌在我国的分布情况,结合其他学科,拓宽学生知识面,并借助图片对凤阳的名胜、文化、风俗、音乐加以介绍,帮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学唱新歌环节,我尊重学生的音乐感受,让学生自由评价歌曲,找出难点,进而因势利导,从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出发,捕捉他们的兴趣爱好,融于课堂,在游戏和模仿比赛中,逐步解决歌曲难点,并强调这就是浓郁地方音乐特色的最好体现,帮助学生充分体验和演绎歌曲风格。

歌曲的学唱过程我打破了传统的逐句教唱和先旋律后歌词的模式,鼓励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索,实践总结,逐遍用听唱法自学,达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掌握歌曲的目的。

在处理歌曲的环节中,我鼓励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得出结论,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并通过成语接龙的举例形象比喻歌曲中“鱼咬尾”式的承递发展法,通过学生自主发现民间小调典型的五声调式来拓宽学生对民族歌曲的创作思路和风格树立的思维和视野。采用学生自己建议的演唱形式的反复练唱中巩固和演绎歌曲,教学效果良好。在知识的拓展环节,通过视听结合的手段,讲述并播放凤阳花鼓的来历,新旧《凤阳花鼓》的反差在感官上给学生带来的巨大冲击,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有鲜明的了解,从而上升到人文教育的程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以生为主,灵活教学

本节课,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欣赏歌曲、评价歌曲、发现难点、歌曲处理、唱游歌曲、演绎歌曲的过程中,充分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表达、民主参与、共同探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想象起来,律动起来,合作起来,快乐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觉、主动、大胆、自信的能动性。

通过让学生身体、情感、思维等等多方面的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教学之中。比如学生的设想,建议,我都通过敏锐的回应与反馈,把它们转换成有深层价值意义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去努力达到。所以,整节课下来,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爱学乐学,气氛热烈。

三、情感升华,以德育人

新课标提倡音乐学科的人文性,重视音乐文化的渗透。本节课在音乐文化的选择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做到了有的放矢,起到了很好的丰富课堂,促进学生了解地方音乐文化的作用。通过新旧《凤阳花鼓》的图片和唱腔形成的鲜明对比,引导学生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不忘过去,同时,也从中明白了音乐来自生活,它反映出一个地区劳动人民的生活,是一方人情感表达的方式,这些地方民歌都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需要我们世代保护、继承并发扬它。这些文化视野的开拓,认识的提升和情感的升华都给学生留下了对《凤阳花鼓》的无尽回味。

不足之处,本课教学内容容量较大,在倾听和征求学生意见的时间上花时较多,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活泼好动、知识面不够广的情况下,老师如果能主动把握好课堂的进度和时间的控制,就能让课堂更松弛有度,井然有序。

第五篇:西风颂

西风颂

珀西·比希·雪莱(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简称雪莱,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出色的英语诗人之一。英国浪漫主义民主诗人、第一位社会主义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散文随笔和政论作家、改革家、柏拉图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影响颇深。

雪莱生于英格兰萨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沃恩汉,12岁进入伊顿公学,1810年进入牛津大学,1811年3月25日由于散发《无神论的必然》,入学不足一年就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11月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王》,1818年至1819年完成了两部重要的长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和《倩契》,以及其不朽的名作《西风颂》。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称他是“天才预言家”。人物生平

1792 年8月4日,佩西·比希·雪莱生于英国苏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菲尔德·普莱斯一世代贵族家庭中。父母思想都陈腐庸俗,雪莱自幼与父母不亲,后有四妹及一弟。雪莱六岁时即被每日送往一教士处学拉丁文。1800 年,雪莱八岁,作讽刺诗《一只猫咪》,此为雪莱诗全集中所载雪莱最早的一首诗作。1802 年,雪莱十岁。入萨昂学校(SionHouseAcademy),该校在勃兰特福德(Brentford)附近。

1804年,雪莱被送到伊顿贵族学校,并在此度过了六年的中学生活。雪莱在该校近六年,处境极坏。他在萨昂学校时即受同学辈欺侮,至伊顿更甚。只有一个比他年幼的同学豪立戴(W.S.Halliday)同他友善,据豪立戴回忆,雪莱在伊顿确实备受贵族子弟同学辈欺凌;但雪莱学业优良,视作业和考试如同儿戏,尤其拉丁诗艺出众超群。雪莱在伊顿除读葛德丈著作外,读卢克莱修(Lucretius),普里尼(Pliny),美国法兰克林及法国卢梭等百科全书派、孔多塞、英国潘恩等人书,也大量阅读自然科学书籍。近人金一海尔(King —Hdle)著《雪莱著作及思想》一书中有一章详述雪莱对自然科学的钻研,及在这方面所受教育。

1810 年 ,雪莱十八岁,10月入牛津大学UniversityCollege(大学学院)。该年4 月在伊顿时己出版与其妹合著之小说《扎斯特洛齐》(Zastrozzi),9月出版《维克多和卡齐尔诗集》,始有特色。入牛津后,于11月出版《玛格雷特·尼柯尔逊遗篇》,12月出版《圣·伊尔文,或罗西克洛辛》均有反封建思想。

1811 年,雪莱十九岁。3月25日因刊行《论无神论的必然性》一文而遭牛津大学开除。他在牛津仅住了数月。3月26日离校。

8月28日与哈丽特·成斯布鲁克结婚。11月住凯斯维克(Keswick),迂骚狄,得悉葛德文仍健在。同年与黑奇纳女士(MissHitchner)通信,信件往还甚多,大部分谈哲学、政治问题,谈为理想而牺牲个人的生命等。

1812 年1月,雪莱同葛德文通信。2月12日一4月4日赴爱尔兰进行政治活动,在都柏林刊布《告爱尔兰人民书》《关于建立慈善家协会的倡议》《人权宣言》等文件,并在都柏林集会上公开发表演讲,谈天主教徒解放等问题。6月—8月住林茂斯(Lynmouth),作《效艾棱巴罗勋爵的信》,并刊行。写作《麦布女王》长诗。10月在伦敦见葛德文。

1813 年2月完成《麦布女王》长诗及散文注释(同年复印成,未公开发行)。同月离特雷玛多克(Tremadoc),第二次访问爱尔兰(至克伊拉内Kiltarney,柯克Cork 等地)。4 月在伦敦。7月—10月在贝尔克夏亚的勃拉克内尔(Bracknel1,Berkshire)。10月—12月在爱丁堡。12月在温莎(Windsor)定居。共后往还于勃拉克内尔和伦敦之间。

1814 年刊行《驳自然种论》一书。7月与哈丽特·威斯布鲁克离异,而与葛德文之女玛丽·伍尔斯东克拉夫特·葛德文同居。7月28 日~9月中,雪莱偕玛丽赴法国、瑞士、菜茵河一带旅行。

1815 年 1月祖父去世,得相当遗产,后助人散尽。8月定居温莎附近的比晓普盖特(Bishopgate)。秋,作长诗《阿拉斯特》,否定个人中心思想。作《一个共和主义者闻拿破仑垮台有感》;作《致华兹渥斯》,表示惋惜华兹渥斯背叛革命理想。这些诗,连同《阿拉斯特》长诗一起,均于下年出版。

1816 年 3月,《阿拉斯特》等诗刊行。5月—9月间旅行瑞士日内瓦一带,始与拜伦订交。12月10日,前妻哈丽特投河自杀。遂与玛丽·伍尔斯东克拉夫特举行婚礼。自年底起,与自由主义派利·亨特(LeighHunt)等人交往。

1817 年2月5日,与诗人济慈(JohnKeats)相识。

3月居马洛(GreatMarlow)。法庭判处剥夺雪莱抚养前妻哈丽特所生子女之权。作《致大法官》一诗,以示抗议。写作长诗《伊斯兰的反叛》。发表《关于在整个王国实行选举制度改革的建议》小册子。发表《为夏洛蒂公主去世告人民书》小册子。

1818 年《伊斯兰的反叛》一侍出版。4月抵意大利,从此未返英伦。访比萨(pi-sa)、莱航(Leghorn)等处。8月在威尼斯迂拜伦,彼亦早已被英国恶势力逐出英伦,漂泊至意大利。9月至艾斯特(Este),写巨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第一幕,11月访罗马和庞贝,定居那不勒斯。1819 年写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全诗剧四幕,并成诗剧《倩契》。作政论《从哲学的观点看议会改革》未完稿,约二万言。曼彻斯特群众集会遭到骑兵屠杀,对此惨案,雪莱忿极,作政治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及其他诗篇。名篇《西风颂》亦成于是年秋。这一年据一般传记家言,是雪莱最多产的一年。据雪莱夫人言,“雪莱在1819 年时已相信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一场冲突已不可避免,而他急切地愿望站在人民一边。他计划写一组政治诗,但因当时英国有所谓‘诽谤罪’的法律压制,不可能出版。”遂以隐晦的语言作《西风颂》等诗预言社会的新生。

1820 年雪莱二十八岁。1月至比萨。6月至莱航。《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及其他》诗集出版。

写《阿特拉斯的女巫》一诗,此诗为雪莱诗中措词最难解之作,意境微茫,充满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该年与雪莱往还友人中有希腊爱国者玛夫罗柯达多亲王等人。

同年,西班牙人民起义,迫使国王菲迪南实施1812 年宪法,释放爱国人士。雪莱作《自由颂》。该诗中透露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篇幅较长。

1821 年,雪莱二十九岁。2月济慈死。作长诗《阿童尼(阿多尼)》吊之。雪莱夫人谓此诗实雪莱自挽。

作《为诗辩护》,答友人皮柯克的诗论。秋,作最后巨著抒情诗剧《希腊》,颂扬希腊人民在土耳其暴君统治下争自由的斗争。卷首题辞献玛夫罗柯达多亲王。

1822 年,雪莱三十岁。《希腊》出版。5月1日移居斯贝齐亚海湾之滨,近勒里奇(Lerici)镇的一住处。

6月始作长诗《生命的凯旋》,未完。6月20日赴莱亨迎接自英来意的利·亨特。7月8日在回家途中,斯贝齐亚海上突然起风暴,雪莱等数人覆舟淹死,雪莱时年不满三十周岁。拜伦、亨特等友人参加雪莱火葬礼。文学特点

雪莱写了很多极好的抒情诗,体现了作者的民主思想和战斗精神。他在《致英国人之歌》里严厉斥责英国统治阶级,把他们叫做雄峰,指出他们是剥削英国人民的寄生虫。诗人号召人民拿起武器保卫自己 :播种吧 ———但别让暴君搜刮;寻找财富吧 ———别让骗子起家;纺织吧 ———可别为懒人织棉衣;铸武器吧 ———保护你们自己。除《致英国人之歌》外,他的政治抒情诗还有《暴政的假面游行》,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出严正抗议。西班牙人民发起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雪莱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诗人鼓动劳动人民要认识自己的力量,起来改变自己的奴隶处境。

雪莱崇尚大自然,歌颂自然美,善于描写自然现象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描写大自然的力量和变化的同时 ,寄托自己对光明、自由的追求。雪莱熟悉大自然,他把自然人格化、精灵化,在雪莱作品中,千年沉睡的山川、树林、鸟雀,突然间变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仿佛成了人,而在这些人格化的大自然中站起来的个性解放的“人”,就象征着诗人自己的人格化为了大自然的灵魂。在艺术上,雪莱完成了一个溶于伟大的自然的自我形象。雪莱说 “:诗人是一只夜莺 ,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声音歌唱 ,以安慰自己的寂寞。”他写遍“风花雪月”,经常出现的形象是山风、流水、飞鸟 ……而月下小舟的形象更是常为读者所忆及。如在《致云雀》中,诗人写道 :你好啊!欢乐的精灵/ 你似乎从不是飞禽/ 从天堂或天堂的邻近,以酣畅淋漓的乐音/ 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2] “波西、比希、雪莱,心的心”,这是雪莱生前为自己拟定的墓碑铭文。铭文也是雪莱诗歌的总体概括。他的诗是典型的心灵化了的社会生活,他的作品的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自由手法、奇妙无穷的比喻与语言的音乐性,构成了雪莱抒情诗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格。

《西风颂》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诗作。全诗共五节,始终围绕作为革命力量象征的西风来加以咏唱。第一诗节写西风的威力和它的作用,第14行点出破坏者和护持者,这是贯串全诗的两个主题。第二诗节用云、雨、冰雹、闪电来衬托描写西风的威力;第三诗节写西风作用于波浪;第四诗节写诗人因西风而发生的感慨,诗人向西风说但愿自己也像枯叶被风带走,虽然不像不羁的雨风那样自由自在,也能分得它的一分猛烈的威力;在最后一诗节里,诗人请求西风帮助他扫去暮气,把他的诗句传播到四方,唤醒沉睡的大地。最末两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预言革命春天即将来临,给生活在黑夜及困境中的人们带来鼓舞和希望。诗篇表达了诗人对反动腐朽势力的憎恨,对革命终将胜利和光明未来的热切希望和坚定信念,深刻揭示出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客观规律。全诗气势雄阔,境界奇丽宏伟,具有浓郁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通篇采用了象征、寓意手法,含蕴深远。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西风颂》是雪莱“三大颂”诗中的一首,写于1819年。当时,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正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捣毁机器和罢工事件接连不断。1819年8月,曼彻斯特八万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反动当局竞出动军队野蛮镇压,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卢大屠杀事件。雪莱满怀悲愤,写下了长诗《暴政的假面游行》,对资产阶级政府的血腥暴行提出严正抗议。法国自拿破仑帝制崩溃、波旁王朝复辟以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广大人民正酝酿着反对封建复辟势力的革命斗争。拿破仑帝国的解体也大大促进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1819年1月终于响起了武装起义的枪声。就在武装起义的前夕,海涅给西班牙人民献上了《颂歌》一首,为西班牙革命吹响了进军的号角。在意大利和希腊,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雪莱的《西风颂》发表不久,这两个国家也先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面对着欧洲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革命形势,雪莱为之鼓舞,为之振奋。这时,在一场暴风骤雨的自然景象的触发下,这种难以抑制的激情立刻冲出胸膛,一泻千里,化作激昂慷慨的歌唱。这时诗人正旅居意大利,处于创作的高峰期。[29] 创作灵感

据雪莱自注称:“这首诗构思在佛罗伦萨附近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里,主要部分也在那里写成。那一天,孕育着一场暴风雨的暖和而又令人振奋的大风集合着常常倾泻下的滂沱秋雨的云霭。果不出所料,雨从日落下起,狂风暴雨里夹带着冰雹,并且伴有阿尔卑斯山南地区所特有的气势宏伟的电闪雷鸣。”这涤荡大地、震撼人间的大自然的雄伟乐章,触发了诗人的灵感。于是,自然界和人世间的狂风暴雨一同生起在他的笔下,倾泻为激昂慷慨的歌,他的最负盛名的抒情短诗《西风颂》就此诞生。[30-31] 作品鉴赏编辑 文学赏析

《西风颂》是欧洲诗歌史上的艺术珍品。全诗共五节,由五首十四行诗组成。从形式上看,五个小节格律完整,可以独立成篇。从内容来看,它们又融为一体,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第一节描写西风扫除林中残叶,吹送生命的种籽。第二节描写西风搅动天上的浓云密雾,呼唤着暴雨雷电的到来。第三节描写西风掀起大海的汹涌波涛,摧毁海底花树。三节诗三个意境,诗人想象的翅膀飞翔在树林、天空和大海之间,飞翔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形象鲜明,想象丰富,但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就是歌唱西风扫除腐朽、鼓舞新生的强大威力。从第四节开始,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描写西风的气势转向直抒诗人的胸臆,抒发诗人对西风的热爱和向往,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而主旨仍然是歌唱西风。因此,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题集中,是《西风颂》一个突出的艺术特点。

雪莱善于把主观思想情感与自然景物完美结合起来,歌唱西风,同时也在歌唱席卷整个欧洲的革命风暴。他歌唱西风以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扫除破败的残叶,搅动着“浓云密雾”,唤醒沉睡的浩翰大海,把一丛丛躲藏在海底深处的海树海花,吓得“瑟瑟地发抖,纷纷凋谢”。他歌唱革命运动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横扫旧世界一切黑暗反动势力。这正是当时欧洲革命形势的生动写照。诗人看到了革命一方面在扫除腐朽,无情地摧毁旧世界;另一方面又在“鼓舞新生”,积极地在创建着美好的新世界。他在歌唱西风的同时,也是在激励和鞭策自己。雪莱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一个勇敢的革命战士,他以诗歌作武器,积极投身革命运动,经受过失败和挫折,但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精神。

《西风颂》采用的是象征手法,诗人用优美而蓬勃的想象写出了西风的形象。那气势恢宏的诗句、强烈撼人的激情把西风的狂烈、急于扫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诗中比喻奇特,形象鲜明,枯叶的腐朽、狂女的头发、黑色的雨、夜的世界无不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雪莱在歌唱西风。他歌唱西风以摧枯拉朽的巨大力量扫除破败的残叶,无情地把那“黑的、惨红的、铅灰的,或者蜡黄,患瘟疫而死掉的一大群”垃圾扫除干净;他歌唱西风“在**的太空中掀起激流”,搅动着“浓云密雾”,呼唤着“电火、冰雹和黑的雨水”,“为这将逝的残年唱起挽歌”。雪莱歌唱西风,同时也在歌唱席卷整个欧洲的革命风暴。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一顶顶皇冠随风落地,一群群妖魔鬼怪望风逃遁,这正是当时欧洲革命形势的生动写照。雪莱在歌唱西风。他歌唱西风“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他歌唱西风不仅扫除了残枝败叶,而且“送飞翔的种籽到它们的冬床”。待到来年春天,西风的妹妹——东风驾临大地,就会“蓓蕾儿吐馨”,“漫山遍野铺上了姹紫嫣红”,出现一个春光明媚的新世界。雪莱歌唱西风,同时也在歌唱革命。他和那些资产阶级凡夫俗子不同,他没有把革命简单地看做消极的破坏力量。尽管雪莱对新世界的理解还比较空泛,还不可能突破空想社会主义的水平。

雪莱在歌唱西风。但他不是冷眼旁观的歌者,他强烈地热爱西风,向往西风,他以西风自喻,西风是他的灵魂、他的肉体,诗人和西风合而为一。

雪莱在歌唱西风,同时在激励和鞭策自己。他早年就赴爱尔兰参加民族解放斗争,回到英国后继续抨击暴政,鼓吹革命,同情和支持工人运动。因而受到资产阶级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愤然离开自己的祖国。在旅居意大利期间,他与意大利“烧炭党”人和希腊革命志士来往密切,同情和支持他们的革命活动。《西风颂》熔铸着雪莱坎坷的人生道路,倾注着雪莱对反动统治者的满腔愤恨,洋溢着雪莱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表达了雪莱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

这首诗的格律是但丁《神曲》所用的三行诗节(Terze Rima)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体的混合。在韵律上,《西风颂》是用五个十四行诗组成的,以五音步抑扬格为主,跨行跨节安排较多,韵律优美,格律完整,结构层次非常清晰,适合了奔放自如的浪漫诗风和慷慨悲凉的革命精神。在前四个诗节中,下一个诗节第一韵脚为上一诗节的第二韵脚,虽然最后一节的结构仍为12-2的结构。它却是四个三行诗节加一个双行体构成的,其韵脚为ababcbcdcdedee。每个诗节在语法结构上彼此相连。混为一体,向读者展现了西风的绵绵不绝。最后用视角韵构成的英雄双行体表现了雪莱羡慕西风摧毁旧世界的力量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此外,诗作各部分“哦,你听”,重复吟唱。使作品表现出一种跳动的节奏感、韵律感。

整首诗由始至终围绕着秋天的西风,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没有脱离这个特定的描写对象,没有使用过一句政治术语和革命口号。雪莱在歌唱西风,又不完全是歌唱西风,诗人实质上是通过歌唱西风来歌唱革命。诗中的西风、残叶、种籽、流云、暴雨雷电、大海波涛、海底花树等,都不过是象征性的东西,它们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大自然风云激荡的动人景色,乃是人间蓬勃发展的革命斗争的象征性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风颂》不是风景诗,而是政治抒情诗,它虽然没有一句直接描写革命,但整首诗都是在反映革命。尤其是结尾处脍炙人口的诗句,既概括了自然现象,也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规律,指出了革命斗争经过艰难曲折走向胜利的光明前景,寓意深远,余味无穷。学习要点提示

1.结合本诗写作背景,理解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析本诗的的层次结构。

3.学习体会本文的浪漫主义特点。

4.具体掌握本诗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的写作特点。【作品背景介绍】

作为雪莱最负盛名的作品,《西风颂》一诗主要是在1819年秋天意大利的文化名城佛罗伦萨构思完成的。雪莱在该诗原注中,曾这样描述过当时的创作情况:

“这首诗构思在弗罗伦萨附近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里,主要部分也在那里写成。那一天,孕育着一场暴风雨的暖和而令人振奋的大风,集合着常常倾泻下滂沱秋雨的云霭。不出我的预料,雨从日落下起,狂风暴雨里夹带着冰雹,并且伴有阿尔卑斯山南地区所特有的气势宏伟的电闪雷鸣。”由自然界的闪电雷鸣,诗人自然地联想到人世间的狂风暴雨。1818年诗人受到英国当局的迫害,曾被无理地剥夺抚养亲生子女的权利,悲愤地离开祖国,飘流异乡。就在此诗创作前夕,英国又发生了一场血腥的大屠杀事件。1819年8月16日,曼彻斯特的8万工人为争取生活权利举行示威游行,英国政府竟派骑兵镇压,致使15名工人被杀,400人受伤。身在异国的雪莱听此消息,愤怒地写下了《1815年的英国》、《虐政的假面游行》等诗,抗议当局的暴行,向劳动者发出战斗的号召。《西风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自然现象激发起创作灵感,借自然景物来抒情言志,表现诗人对黑暗的反抗,对光明的热切期盼和向往,也表现了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希望。

【层次结构分析】

全诗共5节,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至3节):写西风扫落叶,播种子,驱散乱云,放释雷雨,把地中海从夏天的沉睡中吹醒,让大西洋涂上庄严秋色。这一部分是对西风的赞歌。

第1节:称颂西风“既是破坏者又是保护者”,它既能横扫枯死的落叶(象征腐朽的反动势力),又能护送“有翼的种子”暗藏地下,只等春风吹起,万卉齐放(象征革命思想终将萌发、壮大)。

第2节:再次颂扬西风扫荡腐朽事物的强大威力(象征革命的力量)。它能势卷流云,随之带来黑雨、冰雹和火焰,“将濒临的一年埋葬”。这一节把境界由地上扩展到了高空。

第3节:写西风吹醒了南国的地中海,震惊了大西洋,使汹涌的波涛为它让路,深渊的草木也为之战栗。这一节将西风的强大威力由空中扫到海洋,暗示着革命风暴终将在各处掀起。

第二部分(4至5节):诗人将自己写入诗歌,同西风合为一体,把主观感情同自然景物融合在一起。

第4节:诗人尽管在人生路上受尽挫折,他仍然渴望西风能象举起水波、树叶、流云一样,使自己振奋起来,获得新的生命,表现了诗人投入革命风暴的强烈愿望。

第5节:诗人愿西风给予他“狂暴的精神”,吹落“枯死的思想”,“促成新的生命”,从而“把昏睡的大地唤醒”。最后两句展示了光明的前景,充满着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

【思想内容概括】

这首诗将自然景物的描写和革命激情的抒发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西风作为革命力量的象征,既赞颂它对腐朽的旧势力的扫荡,又热情地讴歌它对新生事物的保护和促进作用,揭示出旧事物必将让位于新事物的客观规律,反映了诗人对反动腐朽势力的憎恨,对光明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另参考【层次结构分析】有关内容)

【艺术特色举要】

1.气势豪放,想像奇丽,境界开阔,充满浓厚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时而陆地,时而天空,时而海底,常常把读者带进雄奇壮丽的境界。流云被撕成疯女飘扬的散发,大洋深渊的花草在颤栗萎缩,摧枯拉朽,使人惊心动魄。

2.情景交融的特点。诗的前三节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后两节融入了诗人自我形象和主观感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西风的热爱与向往,由景入情,两方面联结得自然、巧妙。当然,前三节的景物描写本身也蕴含着作者对西风的赞美之情。总之,景中有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

3.通篇采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意义深远含蓄。例如第三节,写西风唤醒了地中海、震惊了大西洋,就很容易引起人们对现实的深思。当时,地中海沿岸的国家不少处于被奴役、受压制的境况,而大西洋上的英伦三岛及其沿岸的法国正是推行殖民主义的霸权国家。诗中所写的“昏睡的地中海”、“汹涌的大西洋”,未必不反映了诗人对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关切,对奴役者的痛恨。又如以落叶象征腐朽、残败的旧势力,又把落叶形容成“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痨”,“是重染疫疠的一群”,形象丑恶,不堪一击,有如“鬼魅碰上巫师,纷纷逃避”。既形象生动,又蕴含象征意义和强烈的感情色彩。

【作品汇评资料】

雪莱同拜伦曾有过友谊的交往。他们都不满于现实的黑暗,带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但雪莱不像拜伦那样忧郁、悲观。他对人类的前途始终满怀着希望和信心,这使他的诗里大多洋溢着宇宙的欢乐,对于真善美的喜悦和面向未来的积极精神。所以,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马克思也赞扬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而且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急先锋”。

雪莱的抒情诗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优秀的诗作之一。诗人的为人极其高尚,拜伦曾盛赞“雪莱是最无私而善良的人”。他的诗正如他的人品一样,表现出一种圣洁、优美的感情和崇高辉煌的理想。他善于运用巧妙的比喻、象征手法和奇特丰富的想像表现深刻的哲理,尤其善于在描绘大自然景象中寄托自己的情思。他的《云》、《云雀》、《西风颂》等具有浓郁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成为世界诗歌宝库中罕见的珍品。他的爱情诗也反映出与众不同的追求解放的精神。(许自强《欧洲名诗人抒情诗选析》)

《西风颂》的英文原诗音调铿锵,雄壮有力,犹如风暴驰骋,令人精神振奋,西方评论家认为有但丁之遗风。这首诗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恩格斯在青年时代就十分喜爱,把它译成德文,并在自己的诗《夜晚》的开端,引了雪莱的诗句作为铭言。

下载西风的话(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风的话(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风烈》观后感

    一.简单介绍下剧情:一年前,张宁(夏雨)为了女友孙静的一句话和两人的前途,受雇枪杀了一香港男子,之后便逃往内地西部苍凉的荒漠上,雇佣杀人的神秘男子发现张宁用手机拍下了证据,遂派遣......

    《西风的话》教案

    《西风的话》教案 为民小学 周富强 教学内容:《西风的话》 教材分析:本课通过歌曲的学习,初步感受和体验黄自作品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感情和对美的感受。 教......

    《西风胡杨》教案

    《西风胡杨》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西风胡杨教案

    9.西风胡杨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抓住关键词句,了解胡杨的特点,领悟胡杨的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

    西风胡杨 说课稿

    《西风胡杨》第二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叫陈**,来自**乡崇德小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九课《西风胡杨》。 教......

    《西风的话》教案

    《西风的话》教案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授课年级:七年级授课教师:刘思玲课题:《西风的话》课型:综合课课时:一课时一、唱歌:《西风的话》二、 教学准备MP3......

    西风胡杨读后感

    西风胡杨读后感1.“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西风胡杨读后感。”这是什么树?西风胡杨!西风胡杨每天和沙子为伴,与狂风做友。默默无闻地耸立在沙漠中。他用自......

    《西风胡杨》教案设计(本站推荐)

    《西风胡杨》教案设计 一、教材简析: 《西风胡杨》是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以充满激情和哲理的语言,描述了胡杨的高贵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