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3 22:0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泊船瓜洲》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泊船瓜洲》教学案例》。

第一篇:《泊船瓜洲》教学案例

《驳船瓜州》教学案例

在《泊船瓜洲》的教学上,谈一谈高段古诗教学的体会。在教学这首古诗的时候,我重点抓住“情”这一元素,挖掘古诗中蕴含的文化因子。在教学方法上,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孩子们抓住这首诗中的关键词“间”“还”“绿”这三个字来探究、感悟;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通过读古诗整体感知、探究诗词领悟诗情、感情朗诵深化诗境、分层练习拓展情感这四个层面进行教学。

一、整体感知,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泊船瓜洲》这首诗孩子们在很久前就已经能够背诵了,所以我采用了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直接让孩子们背诵这首诗,并根据孩子们对所查阅的资料了解诗人、感受诗的情感,抓住“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还”来领悟诗人的思乡之情。通过整体的把握奠定学习全诗的感情基调。

二、探究讨论,领悟诗情。

在抓关键词品读古诗,挖掘这首诗的情感上,我运用自己当场绘制的简笔画,重点设计了几个探究的问题。

1.由一个“间”字引出第一个问题:诗人所在的瓜洲与他的故乡南京是近还是远?为什么?要求学生先自己读诗寻求解答,然后进行讨论。问题一抛出,孩子们就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部分的孩子都觉得近,他们说:“是近的,因为诗中出现了‘一水’‘只’‘数重’等表示近的词语”。少数孩子觉得远,他们就说:“你看,有长江相隔,还要翻过几座大山,当时又没有火车,能不远吗!”。“你们想一想,诗人要通过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情感呢?”我在旁边启发孩子。“思念家乡的感情”孩子们马上就能够说出来。这时就有少数学生若有所悟,大胆的说:“本来是远的,由于诗人十分的思念家乡,所以就觉得很近了。”所有的孩子这时都恍然大悟,家乡虽然远在千里,心里却似近在咫尺,感叹诗人的用词准确,而且情感真切。在接下来的朗读中,孩子们就能够把“一水间”“只”“数”中流露的思乡之情读得十分的充分。通过这样的探究和自己的言语实践,字里行间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已经内化进了孩子们的心灵。

2.品读“绿”字,感悟“江南岸”中流露的思乡之情。

《泊船瓜洲》这首诗的流传,诗中的思乡之情是其一,“绿”字的推敲与活用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为了让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反复研究最终使用“绿”字,我在教学中适当的穿插了贾岛推敲“僧敲月下门”中“推”和“敲”的故事,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们感受王安石对“绿”字的活用,也能够增加孩子们的文化积累。在品读“绿”字的时候,孩子们纷纷用“到”“入”“满”“染”等字进行朗读,区别各自的好处,孩子们通过讨论,认为“染”字比较好。这时我又运用课件出示一张江南春景的图片,图上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并引导孩子们背诵白居易的《忆江南》,这时候,孩子们都纷纷说:“用绿字好。”

我又乘机提出:“为什么好呢?”孩子们的回答十分精彩:

“因为这样既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到来,还能够让我们看到绿油油的田野。”

“因为这一个绿字,使江南景色显得更加有生气,生机勃勃的样子。”

“用上绿字,可以让我们想象到绿树、绿草、绿油油的田野,给了我们一个立体的画面。”

“江南这么美,难怪如此的思念家乡。”

最后我小结:“诗人用这一个绿字,让整首诗生动起来,我们能够从中见形、见色、见情、见生机,更能够让我们体会到诗人那份真挚的思念家乡的感情,所以他说——”“明月何时照我还。”孩子们就有感情的对上了这句诗。这时,我又引导孩子:“‘春风又绿江南岸’,除了这一个‘绿’字,还与什么地方能够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思乡之情呢?”一番讨论以后,孩子们并没有发觉。我又提示孩子们:“如果‘江南’岸改为‘江两岸’好吗?”由于有了前一次对“近”和“远”的探究,孩子们马上就体会到了,春风并不只是吹绿江南岸,这样写也是突出诗人的思念家乡的感情。通过这样的咏叹和探究,孩子们对诗人表现的思乡之情感受的更加深刻了,读得的也更有感情了。

3.感受读诗的节奏,领悟诗人想还家而又不能回的无奈之情。

接下来我深情的范读了全诗,并把“春风又绿江南岸”和“明月何时”之间的节奏读得比较紧凑,而把“照我还”读得舒缓而又惆怅。我又问孩子们,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呢?在这里,我又不失时机的对王安石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虽然是第二次上京,但是前途并不明朗,心中不免无限的惆怅之情进行了介绍。孩子们在进一步了解了诗人的创作环境和心境以后,都能够理解到前面读得快是因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后面读得慢是因为自己的无奈和对国家的担忧,对这首诗流露的感情体会得更深了。还有什么比读更能够表达孩子们对古诗的理解呢?接下来,孩子们尽情地朗读这首诗。

三、拓展背诵,深化诗境,感受诗文化的魅力。

古诗的教学因该有一个整体性,在教学完这首诗以后,孩子们都有一种想表达的冲动,这时我设计让孩子们背诵一些同样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深化对这首诗的理解。在孩子们读到《静夜思》的时候,一个孩子说:“我班的同学还在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跳过这支舞呢!”“是啊,我们中华民族是诗的民族,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诗可以通过吟诵、歌唱、舞蹈、绘画、书法等许多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所以我们因该用真挚的感情来学习古诗、探究古诗,领略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学生读得跟有感情了。

四、分层设置问题,让每个孩子体验学习古诗的成功。在作业的设置上,我注重了古诗教学中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特点,自己绘制了《泊船瓜洲》的简笔画,在空白处完成当堂练习。我是这样设计当堂的练习的。请你们根据自己学习这首诗的感受,完成其中的一道或者两道题:

1.读完这首诗,我会背了,还会写出古诗的诗意,懂得诗人的感情。2.品读完这首古诗,我思潮涌动,对这首诗我有自己独特的感悟。3.品读完这首古诗,我也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我的故乡那美景、好人、乐事。

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好的氛围,我选了一段古筝曲作为伴奏,孩子们在这样忧伤而又深远的乐曲中尽情地表达。

通过这样的设计,既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动笔能力,又注重了学生不同深度的理解层面;既能够抓住基础知识,又能够深化这首诗的情感因素,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在部分学生的作业中,我们就能够深刻的体会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古诗对孩子们心灵的震撼。

第二篇:泊船瓜洲

“绿”意春风

罗君 20092108169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是由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抒发了诗人思恋家园的感情。其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传颂。诗中“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在京口瓜洲所作,其中蕴含着一定的政治寓意,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京口瓜洲之间近的只隔了一条江水,钟山也就隔了几座山。春风再一次吹绿了岸边的花草树木,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家呢?这首七绝触景生情,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此番出来做官的无奈和欲急切回归江宁的愿望。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但是官场是险象环生的,诗人望着这照着瓜洲渡口,也照着钟山的明月,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慨叹,诗人是想早点离开是是非非的官场,很有余韵。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修辞上的锤炼。据洪迈《容斋随笔》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原稿“春风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真达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其实诗人不仅仅在炼字,也是在炼意,这才符合诗的情境。

“绿”字确实用的好,可是这个“绿”字真是王安石苦苦冥想后偶然发现的,还是借鉴唐代诗人的诗句呢?这我们不得而知。但唐代诗人确实写了不少春风又绿什么的诗句。钱钟书先生也在《宋诗选注》一书中指出,“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如丘为的《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闲斋卧雨行药至馆稍次湖亭》:“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等等诗句。这些诗句都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有异曲同工之处。

同时作为名句的另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也与其他的诗句有相同的情境。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中的后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以及王维的《山中送别》诗中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都表达了同样的思想感情—强烈的思乡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两句名诗对后来的诗人同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就不一一叙述,下面我们来看看王安石写作此诗所反映的历史背景。

诗人写作此诗时,已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几年来,围绕着新法旧法,朝廷上无休止地争论和攻讦,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艰难。因而本来就有些消极思想的王安石,在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罢相的坎坷遭遇之后,心力交瘁,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罢官期间,他曾写下了许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写闲情逸趣的诗作。对于这次的朝廷以“同平章事”的重任重新起用,王安石曾两次辞官而未获准。因而他这次的上任,从心情上说,是十分勉强的。而在他上任以后,又多次请求解除宰相职务,并终于在复出后的第二年,如愿以偿地再度罢相,重又回到家乡江宁,过起了舒心适意的隐居生活。从这次短暂的复出过程可以看出,重新还朝施政并非王安石所期盼的,所热衷的,相反地他还把复出视为畏途而屡拒屡辞。显而易见,在这样的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不在字里行间注满忧郁、伤感、消沉的感情了,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他又怎么可能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喻皇恩浩荡,抒发什么如愿以偿的为复出而欣喜的感情呢?由此可以看出王安石的这首诗既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又是一首乡愁诗。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将诗人的政治苦闷和思乡之愁表达的淋漓尽致。

第三篇:泊船瓜洲范文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中的明珠,在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中共选入三十四篇古诗词。这些古诗词音韵优美,形象生动,意境清新,含义深长。让智慧初萌求知欲强的小学生学习,可以增进知识,发展语言,开拓思维,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但因古诗时、空距离大,距离小学生的生活遥远,学生不易理解,目前教师对古诗词教学还没有探索出较有效的模式和教学策略。谨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泊船瓜洲》课堂实录为例谈谈古诗词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教学实录:

一、示范朗读,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我想给大家朗诵一首诗,请大家注意听,然后说说你的感受。师(声情并茂,配以动作):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生1:这是描写怀念家乡的一首诗。生2:老师读得真好。

生3:老师读得有感情,有节奏。

生4:从这首诗中我体会到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师:是啊,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思念家乡的诗,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写的,题目是——(板书:泊船瓜洲)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师:“泊”的意思是——(生)停泊、停靠。

“瓜洲”——(生)是一个地方,(生补充)在长江北岸。题目的意思是——(生)把船停在瓜洲。

师(诗人及背景简介):王安石从小随父亲在南京长大,他视南京为第二故乡。王安石年轻时中了进士,在朝庭任宰相,因为他实行新法而受到守旧派的反对,被迫离职回到家乡,忧愤而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请打开课本自由读古诗,并划出节奏。师(指名读)„„

生(评议)1:*同学读得很有感情。2:*同学读出了节奏。

3:我认为“京口瓜洲一水间”中“间”不读jiān,应该读作jiàn。师: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学习,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学生活动)

生1:我知道“间”的意思,“间”是“隔开”的意思。生2:我知道“数重”指几层的意思。生3:我知道“何时”是“什么时候”的意思。„„

师:说说句子的意思。

生1:我认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意思是“京口与瓜洲之间只隔着一道长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着几层山。”

生2:我认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意思是“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生3::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三、品读诗文,感悟真情

师:请同学们把诗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想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练说)

生1:从京口到瓜洲只隔着一道长江水,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生2:表达了作者思想家乡的思想感情。师:文中还包含了什么感情?请读古诗体会。生:诗中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从“春风又绿江南岸”可以看出来,春天来了,家乡一片绿色,令人喜爱。师:寥寥数字,饱含了这么多感情,这首诗写得真好哇,你能说说哪些词句写得好吗?读古诗,再体会。

生1:我认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写得好。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

生2:我认为“绿”字写得好,写出了家乡的美丽景色。

师(补充):“绿”字是表达颜色的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既充满了色彩感,又包含了动感,仿佛让人看到江南一下子变成了满眼绿色,增添喜爱之情。据说,诗人当时经过反复推敲修改了很多次,才定下来。

四、质疑问难,深挖内涵

师:学完了这首诗,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我想知道诗人为写这个“绿”字,修改了多少次,他都写了哪些字? 生2:我知道。诗人先用“到”字,他觉得太呆板,又改为“过”,又觉得太俗气,又改为“入”、“满”等很多字,都觉得不如意,最后才改为“绿”字,一共改了十多次。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2:我是从网上查到的。师:你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同学。

生3:瓜洲到钟山只隔一道水,几座山,作者为什么说“明月何时照我还”呢?

生4:其实瓜洲到钟山并不是像老师说的那么近,长江不像一般的江那么窄,而是很宽很长;京口到钟山也不是只隔几座山,而是很远很远,可能有几百公里远。书中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师:你回答得真好,掌声鼓励。

生5:我不明白诗中为什么写“明月”照我还,而不写其它的什么? 生6:因为诗人当时被迫离职回家,他是被冤枉的,希望明月能为他昭雪。生7:因为明月代表团圆,作者想到他什么时候才能与家人团聚呀!生8:因为路途遥远,只有明月与他结伴而行,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五、拓展延伸,诗文积累 师:大家理解得太好了,真是出乎老师的意料,这么好的诗请你们把它背下来。(同学之间互相背诵、签名)

师(检查):背诵了的请举手。(环视)有同学没有举手。你们能背诵吗? 生:能,我刚才没有背起。

师(指名背诵):不错,不过要注意读出节奏和感情。大家一齐背诵一次。(生齐背)

师: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乡的诗文? 生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生2: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同学们知道得可真多哇!今后大家到外面学习或工作去了,想念家乡,也可以提起笔写下你的思念。下课!

板书:

泊船瓜洲

瓜洲 京口 钟山

还 思念家乡

第四篇:《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较长时间的离开过家,离开过父母?比如离开过三、五天,或十天八天,甚至更长时间?有。

师:什么时候?想家了吗?你来(去年暑假我去了北戴河的姨妈家住了半个月,刚开始一点不想家,后来特别想家,想爸爸妈妈,姨妈只好把我送了回来。)

师:想家时是什么滋味?能说说吗?你来(我想家时什么都没心思去做,挺烦的)

师:谁再来说说你想家时是什么滋味?(去年我去小五台山参加夏令营,一共去了七天,尤其是后几天,一到晚上,就特想家。当时心里空荡荡的,像丢了魂似的,特难受)师:还有谁说你来(我想家时就默默地掉眼泪。)

师:你来说(我想家时,老想着家里的事,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坐立不安)

师:是啊!老师又何尝不是呢?我也有想家的时候。23年前,老师异地求学。后来又辗转反侧来到马店工作,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便是我想家的时候,想念家中年迈的双亲,想念房前的菜园想念屋后的树林„„总之,家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我心中的牵挂。我也因此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当心中那种想家念家的痛楚无以言表时我就对着窗前的夜空默诵一首我喜欢的短诗《想家的心情》。有兴趣听吗? 师:下面,老师就为大家朗诵这首诗:想家的心情

异乡的天空/我是断线的风筝/异乡的水面/我是无根的浮萍/异乡的夜晚/月亮很瘦/如何也装不下/想家的心情/异乡的人群中/家是一团火/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如何也圆不了/想家的心情/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凝眸的憧憬/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师:其实,思乡、思亲是我们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怀。自古以来,许多作家都写过这样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伸出小手我们一起书写题目,齐读一遍。师:请看“泊“字,它有几个音?你来(两个,一个念po,一个念bo)师:本课读什么?怎么讲?你来(本课应读“bo”,停船的意思)师:非常准确,你预习得很充分。师:“瓜洲”你是怎么理解的?你来(瓜洲是地名,它是长江北岸的一个城市。)师:画简图那么,题目该怎么讲呢?那你来(题目的意思是把船停在瓜洲这个地方)师:通过预习,你知道是谁把船停在瓜洲吗?你来(王安石)师:谁能完整地说出题目的意思呢?你来(王安石把船停在瓜洲)

师:非常好,关于王安石,你们有什么了解呢?你来(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老人,临川人。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后人把王安石、苏轼等推为“唐宋八大家”名垂千古)师:谁来补充你来(他曾经在朝廷任宰相,而且还实行过变法呢)

师:对,他曾在朝中任宰相,而且是个难得的好官,不墨守成规,不断改革创新,推行新法,却遭到守旧派的反对和迫害,被贬官。后来,皇帝又突下御旨,让他回京复任。这不,王安石接到旨令,赶紧从南京赶到京口,然后乘船北上,这首诗就是他在瓜洲停船时写下的。下面我们打开书,来欣赏一下。课件一

师: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顺每一句诗。

师:刚才,我发现同学们读得特别投入,可谓声情并茂。谁来展示一下,读给大家听听。你来 师:你很不简单,本课有4个多音字,你读得都非常准确。师:还有谁愿意读你来 师:也很不错,不但准确、流利,而且也较有感情。师:下面我们听听录音。师:读得好不好?

师:读诗,不仅要读通读顺,更要读出诗的情感和蕴味,你们想不想读得更好?那我们首先去了解一下诗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师: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或工具书或运用其它方法,研究一下这首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师:通过讨论、交流,说读懂了什么?你来(我读懂了三、四句的意思:春风又一次吹绿了大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故乡呢?)师:你真不简单,轻而易举地学会了两句诗。

师:谁再来说说,你还读懂了什么?你来(我是这样理解一、二句的: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道水,钟山和瓜洲之间只隔着几座山)(师画简图)

师:其他同学同意这样的理解吗,钟山指哪?他大约在什么位置呢?你来(钟山指南京,也在长江南岸,是王安石的第二个故乡)师在刚才的简图上标画南京的位置)

师:第二句是说南京和瓜洲之间只隔几座山吗?你来(不是,是说钟山和京口之间隔着几座

师:非常好!你们还读懂了什么?你来(我体会到了王安石特别想家,想早日回到家乡)师:真棒,你读懂了作者的心。那你能试着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

师:读得不错,大家也试着读读。下面,我们进一步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

师:我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画。这就是王安石,此时他站在瓜洲,看到了什么呢?你来(他看到了一道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师:你来说(看到了与瓜洲隔江相对的京口,还有京口与钟山之间的重重山峦)

师:诗句是怎样描写诗人所见的呢?大家一起说(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师: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你来2 师:点评一下,你觉得谁读得好呢?你来(我认为第二位同学读得好)

师:你从他的朗读中感觉到什么了?(我感觉到瓜洲与家乡的距离好像特别近)师:从哪些词感觉到的呢?你来(一水、只隔、数重)

师:我们再看图,瓜洲与钟山之间隔着宽宽的长江,还有重重高山,实际上它们之间距离近吗? 师:可作者却感到近在咫尺,这是为什么呢?你来(因为作者特别思念家乡)师: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师:我们一齐来,读出两地的近在咫尺,读出作者心中的无比思念师:再来看图,假如你就是诗人,站在岸边,望着对岸,望着家乡的方向,你会想什么呢?1我会想到自己的亲人。2:我想到了和朋友们一起欢聚时快乐的时刻。3:我眼前又浮现出了临别时家人为我送别的依依不舍的情景。

师:是啊!这一切是多么令人难忘,多么令人留恋啊!诗人还会想到什么呢?你来作者还会想到自己的家乡,他多想再我看一眼自己的家乡啊!师:他的家乡在哪?在南京。

师:是,在江南的南京。现在正值春天,阳光明媚,春风送暖,那么此时家乡会是一番什么景象呢?让我们尽情想象一下。能引用学过的描写江南的诗句就更好了)你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多美的景象啊!你来:春风拂面,碧草如茵,鸟语花香„„ 师:正如诗中所写: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师:你们与诗人真是心有灵犀啊!诗人也想到了这美好的景象,他是想早日回到家乡啊!所以不禁吟出了这样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此时皓月当空,作者眺望家乡,可谓心潮起伏。

师:此刻,家乡绿荫千里鸟语花香的美景不禁浮现眼前,诗人不禁吟诵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此时,亲人的声叮咛,句句嘱托又萦绕耳畔,诗人又不禁吟诵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师:此刻,诗人思乡之切,归心似箭,怎能不借月抒怀呢?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诗中的“绿”字吧。先说说它是什么意思?你来吹绿。

师:这里的“绿”不指绿色,而是吹绿的意思。大家想想,这里的绿字还可以改成什么字呢?为什么?你来1:可改成“到”或“来”。2:可改成“过”字。3:可改成“吹”。生4:“绿”还可换成“满”字,师:王安石当年也一一想到了这些字,也曾为此感到迷茫。他煞费苦心,共修改过16次,最终选了“绿”字,可见作者写作时有一个特别值得学习的特点――善于推敲。我们一定要学习他的“推敲”精神。也正是当年的反复推敲,这两句诗才成了千古佳句,流传至今。

师:那么“绿”字到底好在哪呢?你来“绿”字写出了家乡的美,一片绿色,生机勃勃。师:好,让我们美美地读,读出作者家乡的美。师:关于“绿”,还有不同的看法吗?你来“它”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恋。师:非常棒!你对绿的的体会更深了一步,让我们深情地读,读出对家乡的爱和思恋,师:还有不同的见解吗?联系一下课前收集的资料,联系当时背景,看看你能不能进一步走进作者的心灵。(学生思考)

师:大家已知道,这一次作者出山,是第几次出任宰相?第二次,师:那作者心情会怎么样?兴。

师:对呀!因为他又可以推行新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了,所以这“绿”字中还藏着一丝“春风得意”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这一句,读出诗人官复原职的兴奋。师:好一个“绿”字,多么有有份量啊!可谓传神之笔!

师:我们再来想,作者的革新曾遭到守旧派的层层阻挠,此次出山,他们又怎能善罢甘休,改革的道路

自然艰难曲折,诗人的处境 正如诗句所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想到这些,诗人心情是怎样的呢?你来他还有一份担心和惆怅。

师:对,他还有一份前途未卜的惆怅。可见诗人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下面让我通过读再一次走进作者的内心吧。

师:让我们带着一份对改革成功,衣锦还乡的企盼,读最后一句诗师:让我们带着一份改革艰难,前途未卜的惆怅再来读

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读整首诗。

师:这节课,我们同王安石一起走进了一个美好的话题――思乡,思亲这是人类最真挚、最美好的情感。自古以来,许多作家都写过这类作品,你还知道哪些?看看他们都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呢。你来1:(背诵)《静夜思》2: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背诵《夜书所见》

师:出示课件,这些作品是怎样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呢?想谈哪首就读哪首。生1:《静夜思》是通过写景即写月光下恬淡、安详的美景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师:《乡思》也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是通过写路上眺望家乡所见到的景色来抒发魂牵梦绕,牵肠挂肚的强烈思乡之情。生2:《夜书所见》是通过写夜里作者所见,所想来抒情的。师: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两句写什么情景?你来

师:这情景作者当时看到吗?没有,是想到的。

师:对,这首诗是通过想象家乡登高情景表达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的。师:老师也收集了许多这方面的诗,出示台湾作家余光中的《乡愁》。思乡之作还有许许多多,课下大家继续收集,多多诵读品味,不要忘记“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五篇: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导语:《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接下来小编整理了泊船瓜洲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一、简介作者

二、范读诗歌

三、学习古诗

(一)、学习前两行诗。

1、学生朗读古诗,找出哪一个字写诗人想回家?(还)

2、诗人为什么想回家,看到什么景物使他想回家?我们先来看题目。

3、“泊”是什么意思?汽车停站,能否说“泊”站?

4、诗人把船停在瓜洲看到什么景色?朗读一、二行诗。

5、这两行诗中有两个地名,谁知道京口是在什么地方?瓜洲是在什么地方?教师画图表示京口的位置,指名学生在图上指出瓜洲的位置。

6、“京口瓜洲一水间”是什么意思?把“一水”放在前面可以怎么说?还有什么说法?(京口瓜洲被一条长江隔开了)还有几种说法?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多种说法,说明了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解释古诗。

7、齐读第二行诗,钟山在什么地方?(在图上画出)“数重山”是什么意思?这一行诗连起来怎么说?

8、从“一、只、数”可以看出什么?(离家乡不远)京口是在对岸,可以看得见,那么钟山与诗人有什么关系?

9、我们刚才抓住了“一、只、数”来理解,那么这两行诗该怎么朗读呢?学生练读。

10、诗人离家很近了,应该怎样?(靠家近应该还)

11、用“靠家近应该还”的语气再读这两行诗。

(二)、学习后两行诗

1、读三、四行诗,这里有一个字较难理解:“绿”是什么意思?整行诗的意思怎么说?可以用什么表达方式把这句话说得美一些?(春姑娘又一次给江南的原野披上了绿装)“又”是什么意思?说明诗人离开家的时间……这句话写出诗人怎样?用三个字概括。(离家久)靠家近,应该还;离家久,怎么样?用三个字来概括,怎么说?(更该还)

2、朗读第四句诗,这句诗中有哪些字不理解?(学生说出不理解的地方逐一解决)这句诗的意思该怎么说?加上感叹词把这句话说得更好些,该怎么说?把“明月”换成“月亮”行不行?(明月是圆圆的,代表团圆,“明”字更能突出作者思念家乡的感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我们怀着想念家乡的感情朗读这两行诗。

3、一、二行诗我们说“靠家近应该还”,第三行诗说“离家近更应还”,最后一句该怎么说?(思家切)从“何时”看出诗人能不能回去?(不能),后面三个字该怎么说?(何时还)

4、这时你会产生什么问题?(为什么不能还)教师介绍原因。

5、齐读这首诗,指名朗读。

6、师:这首诗最受后人推崇的是这首诗中有个字写得最好,(“绿”字)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教师介绍故事)把“到、过、入、满”代入诗句进行评价。从诗中的“绿”字,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桃红柳绿、鸟语花香、勃勃生机)这个“绿”字还让我们想到许多诗句(师朗读写春天的诗句)

7、练习:

选词填空

(1)旺、浓、闹

红杏枝头春意()

(2)动、拂、翻、皱、起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

四、通读全诗

1.配乐朗读:(过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诗人刚刚离开家乡、就想着回来的那种思家非常急切的心情,下面请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朗读这首诗。(视频配乐)此时你就是诗人,站立船头,仰望明月,思家心切,只能借诗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下这首诗。(生读)

2.背诵全诗。

师:通过课堂的多次朗读,同学们都会背诵了吗?(会)谁愿意背给大家听呢?

3.齐背古诗:配乐感情背诵。

五、音乐欣赏:

过渡:古诗是中华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讲究平仄押韵,言语精练,意境深远。学习古诗,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还可以将古诗与音乐结合起来,用唱的办法来学习。大家想试一试吗?(课件)

六、拓展延伸

(过渡)同学们,其实从古至今,像王安石这样身在异乡,思家心切的诗人还有很多,也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思乡诗。课前,老师收集了十首有关思乡的古诗,送给同学们。回去大家可以按照今天我们学习《泊船瓜洲》的方法,读读、议议、背背、唱唱,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一起来赏读。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

下载《泊船瓜洲》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泊船瓜洲》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最终定稿)

    《泊船瓜洲》一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是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泊船瓜洲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大体理解诗意;背诵并默写古诗。 2.领悟诗人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3.感受诗句的优美,品......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泊船瓜洲》教学实录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朝阳街小学 孟晓旭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较长时间的离开过家,离开过父母?比如离开过三、五天,或十天八天,甚至更长时间? (众)生:有。 师:......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3、使同学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同......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三读解文法”自学古诗词。 2、 通过多读,分解句子,逐词理解然后联系一起的办法理解诗句的含义。并通过深入解作者体会作者写诗......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寇润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泊,还,绿”等生字,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3.情感态......

    泊船瓜洲 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年级上册 泊 船 瓜 洲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理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 陈晨 3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听武凤霞老师的《渔歌子》有感 慈溪市实验小学史央儿 武老师整堂课只讲了这一首古诗《渔歌子》,但是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浓墨重彩的诗意江南,了解张志和的人生和唐朝的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