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教案反思
我的教案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说: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 20 年的教学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 20 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备课二十多年,自以为认认真真自以为经验丰富没想到是单一重复,现在对我平常的教案进行反思。
教案反思是针对即将进行的教案编写,或者编写中的教案,或者即将上课的教案,反思以往的同类教案及其经验、教训;反思学生已经知道的内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不仅对自己的这个教学设计方案再次进行查缺补漏,吸收、内化,重新审视这个新教案的利弊得失,预测可能的效果与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关注学生的需要、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得教案的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中也可以进行教案反思,主要是教师边教学,边反思,把反思视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及时调控教学过程。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驾驭本领和教学应变能力,并立即顺势而为,调整原有的方案,利用现有的机遇,重新调适课堂教学,最终取得教学的成功。课后也可以进行反思,主要是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反应、教学问题等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它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反思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的教学目标、良好的教学方法、创设的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充分调动、恰当的教学手段、开放的教学过程等及时记录下来,日久天长,经验积少成多,可供以后教学时参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完善,总结经验和教训。还可以反思解题方法、解题结果、问题延伸与突发问题的处理 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火花的迸发、有创见的独到见解、好的方法和思路等及时记录下来,这样既能使这些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和运用,又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有力补充和完善,还有利于教师教学思路的拓宽。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同龄学生在学习类似内容中的思维特点和规律。记下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 作业中、考试中学生错误较多的地方,进行判断和分析,寻找学生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并对其做出深刻的反思和剖析,同时提出改进的方法措施。这是进一步开展教学的重要参考。把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并对突发案例的应变处理情况记录在案,日积月累,教师就能提高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能力,对于今后进一步备课、上课,都是一次提升,更是对于个人教学机智、教学艺术的一次净化和升华。教案的改进其实也是教后进行教案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记录教案中的成功与不足,及时总结,找出教案中需要进一步修改和调整的内容,使教案更加完善、合理。
总之,通过反思教案,提高今后的教学,使越来越适应现代化教学。以《风筝》教学方案为例,内容比较接近生活,所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本以为效果会好,结果因为无人发言出现冷场,让教学过程难以进行,导致教学任务完成不了,课后我也反思过,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学生分组不太合理;二是平时指导观察生活不够,以至让学生对生活视而不见,难以表述就很正常;三是平时训练学生胆量不够,不敢大胆发言四设计教案时,只注重教学内容、以及活动的安排,没有学生知识、习惯的准备。如果再教这一课,备课会更充分。这样看来,课后反思真有用。
第二篇:《我是什么》教案及反思
《我是什么》这篇课文,以“我”为主人公,通过自述导出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现象。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让学生知道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学会生字和知道水在一定条件 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和雪,还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来猜对谜语。
本课教学目标是: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以猜谜游戏导入新课教学,为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动起脑筋来,为后面的理解课文解课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学习课文时,我采用的是先学第四自然段,猜出了课题谜底是“水”后,在反过来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这样学生会更清楚的知道“我”就是“水”。汽、云、雨、雹、和雪都是水变的。理解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游戏。
2、板书课题:我是什么
3、齐读课题。
二、读文识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纠正字音,你认为哪个字的读音应注意,给大家提个醒。
“露” “冲” “灾” “雹” “袍”
3、把你读得不通、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4、想想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启发。:“我”在池子里怎样?“我”在小溪里怎样?你们想这个“我”是谁呢?池子里有它,小溪里有它,江河里、海洋里都有它,它是什么?(水)
(3)池子里的水怎么在睡觉?小溪里的水怎么在散步?江河里的水又怎
能奔跑?海洋里的水又怎么能唱歌、跳舞?
(4)朗读第四自然段。
现在大家知道了,“我”就是“水”,现在读第四自然段,把“我”该成“水”读。
知道朗读:水在睡觉,静静地要轻点;水在散步,要比“睡觉”响点,应该由弱到强,在江河里奔跑怎么读?在海洋里唱歌跳舞又该怎么读?
2、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
(1)现在你们知道了,“我”就是“水”。课文一开始就说“我会变”意思是“水会变”,水都会变成什么呢?
(2)齐读第一自然段。指点:“有时候……有时候……”写出了变化。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水变成云,在空中漂浮,又变成什么?自渎第而自然段,回答是要求学生用上“有时候……有时候……”。
(2)课文上分别用了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落、打、飘”,你们能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选择这样的搭配呢?
(3)知道学生推敲词语:我们把她们换个位置,行不行?
(4)朗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地三自然段。
(1)水还会变成什么?自己读读地三自然段。
(2)解说“露珠” “霜”
(3)小结:水真有趣,真会变。它会变成……
5、读第1、2、3、4自然段。
6、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得到水?如果没有水将是怎样的情况?
对。水是万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但你们知道水如果发脾气会做哪些坏事?
那同学们应该想办法管住水,叫水听人们使唤。
四、总结全文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知道水可以变成雨、露、雪、雹、霜。)
(知道水对人类有好处也有害处。)
2、布置课后收集资料,把收集到的水的知识共同交流。可以的话,画一张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图。
课后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重新回顾课堂教学的安排以及教学中每一环节的临课发挥,感觉还较满意。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高昂。课堂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但遗憾之处还是有的,比如在创设场景方面准备得还不够充分;还有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如果加上课件演示,将更加生动行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意境,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热情。
第三篇:我一无所求教案及反思
《我一无所求》
泰戈尔
一、导入
1924年泰戈尔到中国访问,对中国文化给予高度的评价。当他离开北京,走出寓所的时候,有人问他“还有没有东西没带走啊?”他摇摇头说:“Nothing but my heart.” 明确:“没有什么了,除了我的一颗心之外。”
泰戈尔留下一颗怎样的心?今天,我们希望通过学习泰戈尔的《我一无所求》能读懂这位东方诗圣的心灵世界。
二、知人论世
泰戈尔,R,(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 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 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
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他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等。
泰戈尔早期的诗以写“爱”为主题——人与自然、人与人、自然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景观,他的诗歌善于选择小景小物去体现一种纯真、和谐的乡间爱情,我们今天要学的正是属于这样的作品。
三、基本解读
《 我一无所求 》 即 《 园丁集 · 13 》,现题目为课文编者所加。《 园丁集 》 收入的是泰戈尔 1913 年前后的诗作,诚如诗人在自序中所言:这些诗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风格上与 《 吉檀迪利 》 相近,带有某种宗教的神秘主义色彩。诗集的名字“吉檀迦利”原意是“献诗”的意思。这些诗到底是献给谁的呢?出生在佛国的泰戈尔自然是把它献给“神”。而且他认为这“神”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存在于一切自然中,存在于最贫贱的人们之间。基于这样的泛爱观,即使最普通最平凡的生活,在他的诗中都被赋与了牧歌式的迷梦色彩。《我一无所求》就集中反映了他的这一创作思想。
四、朗读诗歌
五、整体感知
1、诗中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哪些人物和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什么主题?
明确:本诗写了 “露润、湿草、薄雾 鸟儿、芒果树、蜜蜂、锣声、街尘、晨光、朝拜者、河边走来的女人”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恬淡、富有生机的乡村清晨图景;表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博爱思想。
六、深入探究
1、“我”和“你”之间是什么关系? 我是欣赏者,你是乡村和谐生活的一部分: 我是仰慕者,你是我的爱慕的女子等。
2、怎样理解题目“我一无所求”?这句话给你人生感悟是什么? 明确:a、“我一无所求”可以理解为“我”已经拥有了很多,对乡村宁静和谐的生活非常满足。感悟:知足常乐,珍惜当下,善于发现美。
你若爱她,让你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她,并且给她自由。
b、“我”对“你”的爱是无私的,默默地看着,不说出“爱”那个字,不走近你。感悟:爱不是索取是给予,爱不是占有,而是尊重,只有懂得爱的人才配得到爱。
七、课文小结
诗人虽然在形式上,用了“我”向“你”倾诉的对话样式,“我我你你”遍布全诗,但是,这决不仅仅是在向亲密的爱人倾诉,同时也是在向大自然倾诉,向他的人民倾诉,向他心中最高的神祗在倾诉。正因为如此,这首爱的牧歌才如此动听,如此撼动人心。
八、拓展延伸
想一想,你读过的体现人与自然、或是宇宙万物和谐相处的诗歌有哪些?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饮酒》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来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九、作业布置:
收集泰戈尔的诗集,选择你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例如:
鸟翼系上黄金,这鸟便永远不能在天上翱翔 真理是严酷的,我喜爱这个严酷,它永不欺骗。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
夜把花悄悄地开放了,却让白日去领受谢词。
世界对着它的爱人,把它浩翰的面具揭下了。
它变小了,小如一首歌,小如一回永恒的接吻。
妇人,你在料理家务的时候,你的手足歌唱着,正如山间的溪水歌唱着在小石中流过。
樵夫的斧头,问树要斧柄,树便给了他。
青春啊,难道你始终囚禁在狭小圈子里?你得撕破老年的蛊惑人心的网。
全是理智的心,恰如一柄全是锋刃的刀。它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要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权力把受害者的百般苦恼看作忘恩负义 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的沟渠中流过。虚伪的真诚,比魔更可怕。
休息与工作的关系,正如眼睑与眼睛的关系。
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
世界上的一切伟大运动都与某种伟大理想有关。我们把世界看错了,反说它欺骗我们 我给你爱的阳光,同时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人生就是一场对种种困难无尽无休的斗争,一场以寡敌众的战斗。
真理穿了衣裳觉得事实太拘束了,在想象中,她却转动得很舒畅。如果把所有的错误都关在门外的话,真理也要被关在门外了。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我希望你照自己的意思去理解自己,不要小看自己,被别人的意见引入歧途。
如果错过了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
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它自己。
十、推荐阅读: 课本必修二
P60
十一、板书
课后反思
这次公开课准备的时间有点仓促,所以课件和教案都缺少仔细打磨检查,加上经验缺乏故有点地方不够衔接连贯。上课场地又是在陌生的地方,所以对于场景和设备的掌控都显得不熟练导致上课越发紧张。学生基本没有预习准备时间,加上高一学生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大场面所以不免有点怯场和没有发挥好。学生对于这种含义模糊的现代诗歌有点摸不着头脑。而师生之间的默契也不够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课程进度推进也慢,所以下课时还有很多准备好的精彩环节没有呈现。当然之后回去班上我用了一节课把剩下的给学生补上了。这次的教训是深刻的。以后一定要认真打磨课件,备课时还要备学生,学会详略得当,教师学会巧妙地掌握课程的进度和引导学生去探讨课程的重难点。当然还有学会使用精当简练的课堂语言。课堂引导的时候适可而止。对于自己也不太确定的就不说宁可留待课后探讨。
授课者
谢慧
授课班级
高一26班
第四篇:我的牙刷教案和反思
《我的牙刷》教学设计
邢福刚
教学目标:
1、了解牙刷的种类、结构及特点,认识功能与样式之间的关系。
2、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牙刷。
3、感受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牙刷的功能与样式之间的关系。
难点:以“以人为本”原则设计出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牙刷。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教师导语:同学们猜一猜它是什么,它是做什么用的? 学
生:猜
教
师:点击课件《我的牙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牙刷》这一课。
二、了解牙刷的发展史(1)了解最古老的牙刷 教
师:点击课件(2)了解中国最早的牙刷工具
教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点击课件 学
生:听、看
(3)了解中国第一把类似于牙刷的工具
教
师:后期,人们又将牙刷加以改进(点击课件)学
生:看、听
教
师: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它并不是实用,于是又加以改进(点击课件)
学
生:听、看
(4)了解世界第一把真正的牙刷
教
师:这样的牙刷,当时欧洲人看到后大为惊叹,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欧洲人使用的牙刷,其实就是破布,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后有什么感受? 学
生:谈感受
(5)认识第一把真正的牙刷的发明者 学
生:读、看
三、了解现代牙刷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很特别的牙刷,你们想看看吗?课件:(1)、我们分四个一个小组,欣赏分析作品。找一找小小牙刷在哪些部位作了哪些精巧的设计?我们比一比看哪些小组发现的奥秘多?(2)、集体交流:说说你感兴趣的设计是哪里?
1、交流探索结果。*刷颈部位:检测功能、有弹性、添加功能
*刷头部位:多个刷头设计可以旋转、可以弯动改变外形、变形
*刷柄部位:可以注水、可以挤出牙膏来、防滑设计吸盘(可以让牙刷完成使命后,乖乖地竖立在那里,使刷毛里面的水分淋干,不容易滋生细菌。)
2、总结:
概括一下的话,就是从外形和功能2个方面来进行了设计。(出示美观、功能)
3、你看了这些设计后,是不是产生了什么新的灵感呢,和你的同桌说说。
4、集体交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美观:(外形):夸张、变形、卡通形状等颜色:一色、彩色(三个部分都可以改变)新颖:(功能)组合:水、牙膏、牙刷一体化; 添加——限时音乐、电视、MP3、测清洁度、测口味、自动
5、明确设计任务。
设计大家的想法真好,我相信还有其他同学还有更好的想法。今天老师就让大家满足一下做设计师的瘾头,我们把自己的灵感设计出来。说不定过段时间我们还能用上自己设计的牙刷呢?
6、设计要求。那么设计有什么要求呢,(1)、美观 实用 新颖;(2)、尽量设计得大一些,便于展示;(3)给自己的牙刷取一个名字。
四、生创作作品。
1、组织学生开始设计作品。
2、个别指导,不时展示优秀作品。
五、作品讲评。
4、小结:同学们,这么作品都是你们辛勤劳动的成果。相信不久的将来,老师一定能用上你们设计的牙刷。
七、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如果你对我们生活中的事物多关注一些,我们一定会有更多奇思妙想,为我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我的牙刷》教学反思
邢福刚
通过《我的牙刷》这一课的教学,学生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简单了解设计的理念,在学习和生活中提高设计意识,学会简单的设计方法,并能够将设计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创造出更有创意的作品,在这节课的作业设计中,很多孩子都能够从外型和功能上进行思考创作,尽管还有的细节不够严谨,但孩子们在设计过程中,却是真情实感的演绎,值得肯定的是孩子的情感态度,评价一幅好画的时候,不是画的好,而是看在画的过程中是否投入了真情实感,只要用心、用情画出来的画就是好画。
建立一种理念。首先本节课是“设计·应用”课,所以在课的设计中要有设计意识,既要让学生树立美的理念,如对于牙刷的色彩和样式的关注,还要把握设计的科学性,如牙刷的尺寸,材料等。设计师不能马虎,作为消费者更要用心选择,对于生活用品我们也要选择外型美观的并且功能新颖的。
学生是在学设计。因此我为了提高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思路,用了用多媒体教学将牙刷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各式各样新颖的牙刷很自然的展现给学生。为学生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生很快认识到牙刷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打破常规加以创新。但必须要以人为本。不足之处在于没能将设计图,认真的给学生讲解分析,使学生思路设计没能打开。学生主体的思路也没有切实的贯彻好。从这一课,我认识到,在本课是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把握重难点,一切都要很自然的为教学做准备工作。
第五篇:我的爸爸教案反思[范文模版]
我的爸爸教案反思
《我的爸爸》反思
活动的定位为语言,课前我将幼儿用书上的相关图片,用相机拍下来,做成了一个PPT课件,说到这里,忍不住要赞一赞这次《亲亲一家人》的幼儿用书,画面精美,体现温馨的家庭氛围,看得出编印者的精心和细致。
整个活动下来,虽然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在课堂上发言也比较热烈,但是总体感觉目标的达成度不高,在“感受和爸爸在一起愉快、甜蜜、安全的感觉。”这一点上,孩子们似乎没有贴切的表达,活动的最后一个提问:“你喜欢你爸爸吗?为什么?”居然有几个孩子,摇摇头说:“我不喜欢爸爸。”令我有些吃惊。课后,反思活动,觉得可能有几个原因造成了上述情况:
1、前期的经验准备不足,很多小朋友都没有和爸爸一起玩相关游戏的经验。
2、父亲的爱往往是比较含蓄的,甚至会用一种比较严厉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且在家庭中,很多母亲并不注重培养孩子对父亲的崇敬,往往会在孩子面前数落父亲。比如说上面提到的“我不喜欢爸爸”的孩子,问她原因,她说:“妈妈说爸爸老是抽烟,不乖。”
如果能这样做的话,可能活动的目标达成度能更高一些:
一、前期准备,为活动提供经验铺垫。
活动前期,让爸爸和孩子玩一玩散文中相关的游戏,增进父子之间的感情;发放爸爸调查表,加深亲子之间的了解程度;向爸爸发出倡议,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做做游戏。
二、后期阅读,升华活动主题。
活动后,请爸爸和宝宝一同进行亲子阅读,共同阅读《幼儿用书》的画面,让家长体验到父子同乐的温馨,还了解到培养幼儿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可谓一举两得。
儿歌《秋叶》
幼儿园小班教案
活动目标
1.从儿歌中感受秋风,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叶的认识。
2.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活动准备
1.课件-秋叶
2.幼儿用绘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1.出示一幅秋叶图
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秋的生活经验。
2.欣赏儿歌-秋叶
提问:儿歌里说了什么?
(提示幼儿试着用儿歌里的话说)
3.全班幼儿跟随老师念儿歌,教师可利用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熟记儿歌。
兼顾全体幼儿基本会朗诵。
4.让幼儿戴上头饰,扮演秋风,随配乐朗诵《秋叶》,师幼共同表演,动作根据儿歌自编。
5.引导幼儿将《秋叶》的内容画下来,可听录音作画,并可发挥想象,增加有关秋天的情节
《秋叶》
秋叶跟着秋风,悄悄溜出家门。
秋风吹口哨,秋叶把舞跳。
转转转,转上天,摇摇摇,摇下地。
累坏了,躺在地上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