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幼儿教育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题,45分)
1.()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2.幼儿园教育应以()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学习
B.上课
C.玩耍
D.游戏
3.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
A.陈鹤琴
B.张宗麟
C.张雪门
D.陶行知
4.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因素是()。
A.成熟
B.生长
C.遗传
D.发育
5.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
6.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
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洛克
D.福禄倍尔
7.儿童的发展是通过()。
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8.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基础教育
B.启蒙教育
C.属于义务教育 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9.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
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10.“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针对幼儿教育界普遍出现的()倾向提出来的。
A.幼儿教育多元化
B.幼儿教育制度化 C.幼儿教育小学化
D.幼儿教育特色化 11.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12.所谓(),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
A.吸收的心智
B.“整个教学法” C.全面教育
D.教、学、做合一13.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
A.游戏
B.交往
C.活动
D.游玩
14.尊重和保护幼儿原则并没有明确要求()。
A.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
B.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
C.尊重幼儿的观点、意见
D.尊重并同意幼儿的主张、决定
15.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来自()。
A.同龄人
B.社区人士
C.家长
D.教养员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9题,27分)
1.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是1989年正式颁布施行的。()
2.“教师讲、幼儿听”是灌输式的机械教育。()
3.开发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就是鼓励、引导家庭和社区把物资提供出来,供教育幼儿使用。
()
4.教师指导的频率越高,越有助于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
5.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来安排教育活动。()
6.保教结合就是教师要与保育员沟通、相互帮助。()
7.幼儿与成人有同样的权利。()
8.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没有必要进行教学。()
9.为了保证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教师应该树立指导游戏的权威。()
三、解答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8分)
1.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哪些?
2.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能力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有位幼儿老师每天总是板着脸空洞地说教,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地对不守规矩的幼儿总是大声训斥,总是说“不要再做什么错事,否则重罚!”。
请分析:
(1)这位老师的行为违背什么教育原则?(2)做为教师应该如何与幼儿做有效沟通?(3)做为教师应该如何与幼儿的家长做有效沟通?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幼儿园工作规程》于1989年开始试行,1996年正式颁布实施。
2.D.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3.D.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陈鹤琴倡导“活教育”。4.C.遗传因素是先天因素的最重要内容。5.C.教育目的直接影响教育的全过程。
6.D.福禄倍尔是最早命名幼儿园,提出完整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人。7.A.儿童的发展包括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8.C.义务教育只包括初中和小学共九年。9.B.教师在保教结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0.C.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征进行教育,是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背景下提出的。
11.C.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
12.B.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提倡的,他反对分科教学,主张综合的单元教学。13.C.幼儿园的活动是幼儿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14.D.尊重幼儿不是要听从幼儿的所有决定。15.C.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判断题,1.×。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是1996年正式颁布施行的。
2.×。教师讲、幼儿听不完全是机械教育。
3.×。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是指幼儿园与社区实现资源互享、互通。4.×。教师的指导过多与效率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5.×。尊重幼儿权利是指尊重幼儿的意愿和发展需求。6.×。保教结合要求教师和保育员要有保育意识、合作精神。7.×。幼儿和成人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是特殊领域权利上有差异。8.×。游戏是幼儿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者并不矛盾。9.×。教师的绝对权威反而影响游戏的教育作用。
三、解答题
1.答: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主要有3种,即分科课程、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1)分科课程,是以科目为单位对课程内容进行组织的一种方式。(5分)(2)核心课程,又称为生活中心课程或单元课程,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幼儿的学习有一个中心,所有学习活动都围绕着一个中心来进行。(5分)(3)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强调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课程内容组织的起点,重视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的变化不断调整和组织课程内容。(5分)2.(1)尊重原则、全面发展原则、重视差别原则、保教结合原则
(2)教师与幼儿的沟通
首先,教师与幼儿言语沟通时,要求口语表达要规范,应符合幼儿的接受水平,口语应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关伴有动态语言,始终要用积极的语言与幼儿谈话,告诉幼儿应当做什么,而不是指出他不应当做什么。
其次,教师与幼儿非言语沟通时,教师通过微笑、点头等非言语的沟通,表达出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也可以通过掌握一定的沟通技能,用准确的言语沟通,平等地与幼儿交流。
(3)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不仅需要教师掌握与家长沟通的技能,比如,根据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等选择沟通策略,还需要掌握传达信息的技巧。首先,本着关心孩子成长的目的,确立平等信任的态度;其次,掌握沟通的技巧;再次,利用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
第二篇:《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1、教材就是全部的教学
答:这种说法错误。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并不是单一指教材内容。
2、学生就得完全听从老师的不应有什么个性的答:这种说法错误。学生在某些方面是得听从老师,但是,学生还应具有独特性的人,生成性的人,具有自主性的人,整体性的人所以这种说法错了。
3、教育和教学是完全不同的答:这种说法错误。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向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4、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是教师上好一堂课唯一标准?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教学内容正确;教育方法恰当;教学结构紧凑;教学组织合理。这些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也是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第三篇:幼儿教育学试题
选择题
1.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尔》 B.《教育漫话》 C.《人的教育》 D.《母亲读物》
2.儿童身心发展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是(A.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 B.家长教育程度的差异 C.家长教育能力的差异 D.个体遗传素质的差异
3.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降生到成年到老年(程。A.形体 B.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 C.心智 D.行为习惯
4.在多数情况下,儿童厌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身体出现了病变
B.情绪压抑或紧张等心理原因 C.挑食的坏习惯 D.吃过多的零食
5.有关研究表明,儿童首先掌握词汇的种类为()。A.名词 B.代词 C.形容词 D.数词
6.在教育史上,()是提倡爱的教育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他强调指出:“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福禄贝尔
7.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当儿童的心理特征表现出“自我中心化”阶段时,称为()。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8.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发表《情感智力》一书,提出了“()”这个新概念。A.IQ B.TQ C.EQ D.BQ 9.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小时。A.1-2 B.2-3 C.3-4 D.4-5 10.小明在滑梯上突然被小朋友从后面推了一下,飞快地滑了下来,吓得大声哭叫,下列哪种处理方式最为合理?()A.立刻制止小明哭叫,力图尽快恢复秩序
B.察看小明是否受伤,同时不制止他哭,让他把内心的恐惧发泄一下
C.马上寻找闯祸的小朋友,批评他,以安慰小明 D.旁观
11.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教育原则。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12.儿童因为长期精神压抑或紧张而导致厌食、自闭、孤独等症状,这是由于()。A.学校与家庭教育不一致所致 B.幼儿园教育条件不够好所致 C.现在的医疗条件不够好所致
D.儿童心理上积聚的能量得不到及时发泄所致 13.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是()。A.家庭生活方式 B.家庭经济状况 C.家庭结构
D.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14.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以()为主要教育类型。A.民办幼儿班 B.私立幼儿班 C.学前班 D.家庭教育
15.()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16.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17.下列哪种做法适合学前班的教育?()A.应该开始学习汉语拼音
B.每天至少上课三节以适应小学教学 C.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 D.与幼儿园大班没有根本的区别
18.教师在与那些认为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的家长交谈时,采取以下哪种谈话方式较易被接受?()A.首先向家长指出孩子在园的不足之处,让家长明白孩子并非十全十美
B.告诉家长他们的教育观有问题,需要改进 C.向家长介绍别的孩子的长处,建议向他们学习D.首先肯定孩子的优点,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谈论问题 19.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中,()是首要的因素,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A.爱心 B.观察力
C.组织能力 D.与儿童沟通的能力
20.()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A.开放日制度 B.家长接待日 C.家访 D.电话联系
21.美国的“提前开端计划”是指()。A.政府出资对智力超群的学前儿童实行的早教计划 B.政府出资对家庭环境不佳的儿童提供的学前教育
C.在幼儿园正式开学之前允许有特殊需要家庭的儿童提前入学 D.由社区开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制定的学前教育计划
22.思维处在直觉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或转移。这是()的思维特点。
A.托班幼儿
B.小班幼儿
C.中班幼儿
D.大班幼儿 23.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在学前阶段通过教育已经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了,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这种做法()。
A.有道理,通过提前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B.违背“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么做 C.在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大班可行
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利于儿童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
24.对幼儿园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A.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 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活动
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5.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于()的美国。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20世纪五、六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二、名词解释
1.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并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2.综合性原则: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
3.现代儿童观:指现代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4.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5.幼儿体育: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发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增强幼儿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简答题
1.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观:
(1)有吸收力的心灵:蒙台梭利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特定经验的吸收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驱动的情况下进行的。
(2)专门为小组设计的情境能提供恰当刺激。(3)恰当的环境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变化。
(4)儿童有内部动机;儿童的学习、操作受内部动机的驱动,特别是当他们处于这种能力的边缘时。
(5)强调感觉和儿童的经验,不强调测验。
(6)支持者和指导者通过环境、短期的个体或小组教学;一日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儿童可以自由选择活动。
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偏重智能而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
第四篇: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
1、教育的实质:一种特定的培育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的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3、杜威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说
4、教育揭示的两大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相联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相适应
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组建班集体
6、教师的劳动特点: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专业性、长期性
7、判断德育水平的标志(未找出)
8、教师的素质: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简答
(1)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遗传素质——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①遗传素质提供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逐步成熟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
(2)环境——人的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制约着人的发展的方向、进程和速度
环境——围绕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3)主观能动性——人的发展的内因和动力,对人的发展起关键作用
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自己。
(4)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即主要的、引导受教育者按照教育者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的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性化的功能(3)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2、如何转化后进生? 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②深入了解分析后进生原因,有的放失,因材施教 ③热爱关心后进生
④善于发掘后进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 ⑤善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感化作用 ⑥联系学生家长,共同教育后进生
⑦对后进生要有耐心和信心,要反复抓,抓反复 ⑧学会用多元化手段拓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空间
3、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关系?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的一种最基本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是一条重要的教学规律,它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交往中和情感交往中是平等互助、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因此,教师应该扮演好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体谅学生的情感和需要,与学生一起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中去,以自身充满热情、活泼向上的情感表达方式去感染学生,使其产生共鸣,受到潜移默华的影响,并积极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堂情景,使课堂心理气氛向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师生心理在融洽、愉悦的气氛中交往,产生互动作用。
三、论述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优缺点?他们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学科课程:强调以学科为中心来设计课程。根据其包含学科门类多寡不同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两种: ①分科课程:根据各门科学的知识体系,以学科知识为中心来设计的课程。
分科课程能最大限度地保持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易教易学。但课程缺乏知识间的整合性和联系性,容易脱离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
②综合课程: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了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构成一门学科。综合课程有利于减少课程门类,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世界。但具体操作上难度较大。
(2)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它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和克伯屈。活动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活动课程的缺陷: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案例分析
1、德育原则
2、教学原则
第五篇:《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不具有(B)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2、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
A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
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
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
A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7、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共10分)
1、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5、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
7、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8、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9、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
10、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学: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
3、教学原则:教育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4、教育评价: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5、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较稳定的教学行为。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答:(1)学生的心理能力因素(2)学生的心理动力因素
(3)学生的适应性因素(4)学生的创造性因素
2、学生的本质
答:(1)学生是发展中心的人
(2)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3、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1)教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
(2)教育的经济功能
(3)教育的政治功能
(4)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注意
答:(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
(4)组织得好(5)积极性高
5、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
答:(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2)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3)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4)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谈谈现代教学评价改革发展的趋势
答:现代教学评价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更注重质的分析,把评价范围扩展到与学生发生紧密相连的徳、智、体等诸多方面,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与此同时,现代教学评价的主题也由教师操作逐渐转移到让学生成为教学评价的积极参与者,以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同时,也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
在评价类型上,传统教学评价比较重视总结性评价,而现代教学评价多重视形成性评价,力求在评价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及时调节教学行为方式。由此也是教学评价的功能发生重大的转折,具体表现在从过去着重评优劣,分等级,排名次的鉴定功能和选拔功能向侧重导向、改进、调节和激励的教育功能转变,为客观教育学目标服务。
在教学评价的技术上、方法上力求科学化。现代教学评价把各种定量的方法作为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的基础,同时,注重定性评价,多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六、案例分析(每题15分,共15分)
一位家长在星期一发现儿子上学时磨磨蹭蹭,遂追问是怎么回事,孩子犹豫了半天才道出实情。原来在上个星期二早上,班主任老师召开全班同学会议,用无记名的方式评选3名“坏学生”,因有两名同学在最近违反了学校纪律,无可争议地成了“坏学生”;而经过一番评选,第三顶“坏学生”的帽子便落在儿子头上。这个9岁的小男孩,居然被同学选出了18条“罪状”。当天下午初二年级组长召集评选出来的“坏学生”开会,对这三个孩子进行批评和警告,要求他们写一份检查,将自己干的坏事都写出来,让家长签字,星期一交到年级组长手中。该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没有表示什么,签了字便打发孩子去上学。随后,她打通班主任的电话,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班主任说:“你的孩子是班上最坏的孩子,这是同学们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来的。”当她质疑这种方法挫伤脑筋孩子的自尊心时,老师却回答:“自尊心时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并说他们不认为有什么不对,其目的也是为了孩子好。
自从这个9岁的孩子被评选为“坏学生”后,情绪一直非常低落,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问题:请用相关的德育教育原则对该班主任的做法进行批判。
答:这位班主任用无记名方式评选了3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以其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引以为戒,想用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名种形式,不断强化和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