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殊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姓
名:胡基数
单
位:牛滩镇中心小学校 记录人:张露
案例所属专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一、产生背景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悲观、不信任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给老师,家长,社会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难题。
二、案例描述
从小活泼可爱,乖巧伶俐。可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从此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当我初次见到她时,我看到她睁着大大的眼睛,眼睛里满是忧郁。通过观察,我发现她课堂上几乎不发言,经常走神;课外也很少说话,不喜欢交朋友。即使老师问她问题,她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要不就是简短的几个字。孩子内心是一种怎样的痛啊!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原一个健康快乐的她,成了我困扰于心的一个难题。
三、主要做法
(一)开启心扉 吐露心声
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何况是遭受家庭变故后的孩子。她们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忧郁。郁结在心的情感,太久了,必定要发泄,否则,对身心都是极大的摧残。可她们是那么敏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在这方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也考虑通过家访的途径和孩子进行沟通,但又觉得冒昧造访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要体育课中重视这个孩子,让她多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和她一起玩,交流,让他树立信心。能坦诚的告诉老师心里话。并让班其他孩子一起和他玩,在我的动员下,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玩,一起游戏。通过在活动中,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想法,使她变得活跃了。重而树立了信心,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二)有的放矢 增强信心
为了让小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她,我故意提比较简单对她来说比较有把握的问题,点她起来回答,然后及时给予赞扬。经过几次后,她犹豫很久的小手终于举了起来,那一刻,我看到了她脸上的红晕像绽放的花儿般灿烂,美丽!课外,我有意识的让她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信赖与喜爱。渐渐的,她的笑容多了,课堂上变的专注了,发言积极了,和同学的交往密切了……期末考试,她的成绩直线上升,一跃而名列班级前矛!
(三)加强练习促进沟通
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家庭的责任。毕竟紧靠老师的力量太过于单薄。我成立的留守学生档案,掌握了各个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然后要求家长每周给孩子写封信,和孩子通一次电话。让孩子及时回信,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一来二往,是啊,沟通如丝丝春雨,滋润孩子心田,如徐徐春风,化解心中疙瘩!
四、成效及反响
老师的关爱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如今的她勤奋上进,自强不息;热心助人,知孝行善。她不仅是同学的好朋友,老师得力的小帮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留守儿童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但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共性。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她们将会演绎更过精彩!
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姓
名:梁倩
单
位:牛滩镇中心小学校 记录人:张露
案例所属专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一、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下面是我就班上的一名留守生进行调查分析
二、案例描述
1、行为习惯差,个人卫生差,上、下课都特别好动,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2、懒惰心理。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只想在家随心所欲地玩。
3、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热情,总想逃避,参与意识淡薄。
三、主要做法
1、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我利用课余时间和他的外公、外婆交谈,同时我提出建议:
①在孩子犯错时应该让他接受正确的批评,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
②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的办法,先让孩子自己钻研,借助字典、词典这些必备的工具书解决,实在不懂的让他问老师和同学,不能养成不做作业和抄袭他人作业的坏习惯。
③父母要经常回家看望孩子或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微小进步给予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2、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龄人交往的快乐 ①利用表扬树立信心。针对孩子平时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成功都给予表扬,让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
②针对实际,设立小目标。在孩子走出低谷后,我立即把他的注意力转到学习上,使他知道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按时上学,完成作业是一名合格学生最起码的任务。
对自己的学生要一视同仁,甚至要付出更多更多,只要我们不放弃,肯定会有收获。作为班主任,更应该经常给他们创造不同的成功机会,只要他在学习上获得点滴进步,我就会对他表扬和奖励。能转化一个问题学生,看到他健康茁壮地成长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的确,留守孩儿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捕捉儿童兴趣和行为的闪光点。有些留守孩儿虽然孤僻、不善言谈,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爱画画,有的爱写字,有的爱参加体育活动等。如果我们老师能及时地发现他们的爱好,为他们的兴趣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
四、成效及反响
平时多注意他们的行为表现,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在班里为他们作宣传,那么,这些多愁、怯懦的留守孩儿慢慢地也会变得自信、开朗起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特殊对待这一类学生,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象他们的父母,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二篇: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姓
名:林枫 单
位:马坑小学 记录人:胡艳玉
案例所属专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一、产生背景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悲观、不信任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给老师,家长,社会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难题。
二、案例描述
从小活泼可爱,乖巧伶俐。可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从此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当我初次见到她时,我看到她睁着大大的眼睛,眼睛里满是忧郁。通过观察,我发现她课堂上几乎不发言,经常走神;课外也很少说话,不喜欢交朋友。即使老师问她问题,她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要不就是简短的几个字。
孩子内心是一种怎样的痛啊!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原一个健康快乐的她,成了我困扰于心的一个难题。
三、主要做法
(一)开启心扉 吐露心声
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何况是遭受家庭变故后的孩子。她们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忧郁。郁结在心的情感,太久了,必定要发泄,否则,对身心都是极大的摧残。可她们是那么敏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在这方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也考虑通过家访的途径和孩子进行沟通,但又觉得冒昧造访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要体育课中重视这个孩子,让她多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和她一起玩,交流,让他树立信心。能坦诚的告诉老师心里话。并让班其他孩子一起和他玩,在我的动员下,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玩,一起游戏。通过在活动中,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想法,使她变得活跃了。重而树立了信心,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二)有的放矢 增强信心
为了让小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她,我故意提比较简单对她来说比较有把握的问题,点她起来回答,然后及时给予赞扬。经过几次后,她犹豫很久的小手终于举了起来,那一刻,我看到了她脸上的红晕像绽放的花儿般灿烂,美丽!课外,我有意识的让她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信赖与喜
爱。渐渐的,她的笑容多了,课堂上变的专注了,发言积极了,和同学的交往密切了……期末考试,她的成绩直线上升,一跃而名列班级前矛!
(三)加强练习促进沟通
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家庭的责任。毕竟紧靠老师的力量太过于单薄。我成立的留守学生档案,掌握了各个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然后要求家长每周给孩子写封信,和孩子通一次电话。让孩子及时回信,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一来二往,是啊,沟通如丝丝春雨,滋润孩子心田,如徐徐春风,化解心中疙瘩!
四、成效及反响
老师的关爱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如今的她勤奋上进,自强不息;热心助人,知孝行善。她不仅是同学的好朋友,老师得力的小帮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留守儿童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但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共性。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她们将会演绎更过精彩!
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姓
名:林枫
单
位:马坑小学(二年)记录人:胡艳玉
案例所属专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一、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下面是我就班上的一名留守生进行调查分析
二、案例描述
1、行为习惯差,个人卫生差,上、下课都特别好动,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2、懒惰心理。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只想在家随心所欲地玩。
3、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热情,总想逃避,参与意识淡薄。
三、主要做法
1、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我利用课余时间和他的外公、外婆
交谈,同时我提出建议:
①在孩子犯错时应该让他接受正确的批评,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
②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的办法,先让孩子自己钻研,借助字典、词典这些必备的工具书解决,实在不懂的让他问老师和同学,不能养成不做作业和抄袭他人作业的坏习惯。
③父母要经常回家看望孩子或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微小进步给予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2、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龄人交往的快乐 ①利用表扬树立信心。针对孩子平时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成功都给予表扬,让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
②针对实际,设立小目标。在孩子走出低谷后,我立即把他的注意力转到学习上,使他知道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按时上学,完成作业是一名合格学生最起码的任务。
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姓
名:林龙维 单
位:马坑小学 记录人:李凤华
案例所属专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一、产生背景
作为农村小学的班主任,留守儿童,是我们经常接触的学生。众所周知,留守儿童不论是生理上,心理上还是学习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那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应该多关注,关心留守儿童,用新的方式和方法,用我们的爱心和耐心去教育帮助他们。下面我就以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个例谈谈如何引导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案例描述
林龙维同学就是我们班一名典型的问题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上网吧、撒谎、不做作业,逃学……都是他的拿手好戏。正因如此,他是我最头痛,当然也是最关注的学生。每天早上,我都要到班里去看看他来了没有,作业交了没有……。由于他经常无故逃学,他家的电话几乎变成了我的专线,可是每次询问不来上学的原因,得到的回答都是肚子痛,对此,我明知是假,但也无计可施。他的家庭作业也经常不按时完成,问他原因,回答永远只有一种:作业本忘记带了,到
后来干脆告诉我找不到了。开始,我都是耐心说教,他也虚心接受,但没过几天,他又会故技重施,我行我素。看来,我耐心的说教对他不起任何作用。于是,我改变策略,从照顾他生活的爷爷下手。但由于爷爷年事已高,又由于爷爷对孙子的溺爱,我的计划再一次宣告失败。无奈之下,我只能电话联系他远在江西打工的父母。他的父母听我说了孩子的情况,也很着急,但毕竟自己不在孩子的身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得到家长的配合下,我实施了我的计划。
三、主要做法
1、识破谎言,改变孩子
孩子逃学的理由是每个早上都是肚子痛,以我的判断。肯定是装病,我向他的父母说明原有,并叫他阿姨陪他到医院做了个检查,确定他是健康之后。由于他家离校较近,每天早上由他爷爷准时送到校园。对于孩子不做作业,作业本找不到了,我发动全班学生在教室找,确定找不到以后,叫他爷爷在家找,终于在电视机下面找到了作业本。对于他经常忘记带作业本的回家的问题,每天下午我命令我们班长,对他的书包进行检查以确定他把作业本带回家。对于家里作业无人监管,我叫他父母下午把他托付给他阿姨监督作业(阿姨离他家较近)。通过这些措施,柳均想逃学,不做作业那就难了。
2、关心孩子,改变孩子
父母常年在外,缺少关爱。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溺爱孩子,缺乏教育孩子的条件。我叫他的父母把他儿子下午托付给他妹妹监管,监督他按时完成作业。给予他一定的爱,在满足他学习用品和零食上的需求后,平时不给他零花钱,阻断他上网的的条件。和他父母约好,每星期至少打两个电话回家和孩子沟通,每个星期和我沟通一次,我把情况反应给他们。然后由他父母和家里沟通,使孩子摆脱心理上的空虚,寂寞。在学校里我作为班主任的,经常询问他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尽力帮助他解决困难,鼓励他和其他孩子融为一体。表扬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使他感到学习是快乐的。
3、认可孩子,改变孩子
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缺乏肯定。对于他每取得的一点进步,我都极力去肯定他,表扬他。在学习上所犯的错误,我尽量去淡化,让他慢慢地远离网吧,爱上学校,爱上老师,爱上学习。
四、成效及反响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行为习惯明显改变了。现在我再也不在为他感到头疼了,不但能按时到校了,而且也不撒谎,上网吧了。作业不仅每天能按时完成了,而且完成质量也越来越高了。本学期换了个老师,他还经常受到表扬,如果不说明他以前的种种,谁都不会相信他以前是个逃学的孩子。
这个教育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耐心﹑细致地去了解每个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每个孩子都需要有人监管,也都渴望得到关爱与赏识,所以希望每位父母、每位班主
任都能用心去关爱孩子,让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细心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姓
名:袁遂(女)单
位:磨溪中学 记录人:唐洁
案例所属专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一、产生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村出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群儿童父母在外打工,缺少大人的关爱,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研究表明,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湖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严梅福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从心理学讲,小孩在幼年时期如果没父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他的性格、个性会受到影响,除了遗传因素外,情感的缺失可能会使他们的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因为这些影响是潜在的,大家一般不易察觉,其实造成了很多无形的损失。留守小孩和父母在家的小孩,在攻击性、抑郁性和协调性上差异显著。留守子女在人际交往、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业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
明显上升趋势。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接触了这类儿童,亲身感受了教育这类儿童的复杂性、艰巨性与重要性。
二、案例描述
袁遂是我们班里一个很特别的女孩,性格孤僻,平时总是喜欢独来独往,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在集体生活中极不合群,她生活简朴,衣服只有仅够换洗的两套,同学都嫌弃她,不愿与她交朋友。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决定找袁遂谈一次心,开导开导她,让她能快乐地融于集体生活中,但袁遂不善言谈,胆小怕事,一谈到这一话题,便不停的流泪。我只好找班干来了解情况,原来班上的几个调皮男生经常欺负她,笑话她是没有爸妈的孤儿,并给她取了一个绰号叫“多余人”,我感到很震惊,袁遂在注册本上不是分明写着父母的名字吗,怎么会是孤儿呢?带着疑问,我调查了解了袁遂的家庭情况。
原来袁遂生活在一个交通闭塞的小山村,一家四口人,由外出打工挣钱。只有到春节才能与父母团聚,春节过后便是漫长的思念与等待,父母到外地打工后,袁遂便与父母失去了联系,两年前,袁遂的弟弟出生了,有重男轻女思想的父母带着弟弟继续在外面打工,对家里的袁遂不闻不问,袁遂长期得不到母爱与父爱,得不到亲情的温暖。据袁遂的奶奶所说,小时候的袁遂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自从她父母不在家后,村子里的小孩有意取乐她,排斥她,导致她的性格越变越内向,在初中的集体生活中,袁遂陈园总是封闭自己的心灵,没有可以倾诉的朋友,性格变得特别郁闷,不善与人交流,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本该活泼开朗的花季少女变得沉默寡言。
袁遂陈园幼小的心灵承载着如此之多的心灵创伤,作为班主任,我有职责让袁遂走出心灵的阴影,走出孤独,让他象所有孩子一样无忧无虑,为了让袁遂能融于班集体生活中,我召集班干,让他们了解袁遂的家庭背景,了解陈园内心的自卑,让他们先行动起来,主动接近袁遂,做袁遂的知心朋友,班里有名的“小甜嘴”在这一行动中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说会道的她有讲不完的笑话,一条条的脑筋急转弯逗的袁遂开了心。爱心行动已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为了巩固成果,把爱心行动扩大到每一个人,我和班委筹划了一个名为“团结友爱,关心他人”的主题班会,全体同学在班干的带领下,都向的心灵靠拢了,不在鄙视她,就连班上几个调皮男生也不好意思叫她的绰号,袁遂在同学的帮助下,渐渐找回了自信。作为班主任,我想方设法给袁遂更多的母爱,平时对她生活予以特别的关心与帮助,包括心理和生理方面成长的知识。在假日里,我经常邀请班上几个同学陪同她到我家里玩耍,一起做好吃的东西给她感受家庭的温暖,在接触中我发现,袁遂其实是个很懂事的女孩,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袁遂学会了做许多家务劳动袁遂的动手能力非常强,而且特别勤快,她会抢着做他力所能及的活,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好,这些生活技能是其他同学远远未能及的,我把袁遂这些优点及时在班上进行了表扬,号召全班同学以她为榜样,多学习掌握各种生活技能。不管是何时何地,我对袁遂的关心总是特别多,课余时间,我常常找她聊天,有什么好看的故事书都拿出来和她一起看,一开始,她不会多说话,心里有什么烦恼也不敢说,她是个住校生,有时米没有了,菜吃完了,她也不
说,就是哭泣。过了一段时间,她渐渐胆子大了,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向我提起,我会马上给她解决,比如,给她炒点菜,拿些米,买些学习用品等,平时多嘘寒问暖。久而久之,她就把我当成她最信赖的朋友。她不善与人交往,我就要求班里别的同学主动找她玩,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学习上,各任课老师对她也特别关心,我经常给她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她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她建立自信,不再自卑,孤僻。通过这些活动,袁遂的自信心倍增,融于了快乐的集体生活之中。
教育反思:在农村,留守儿童占有相当比例。他们是一群弱势群体,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情的温暖,孤僻、偏执,情感冷漠是他们的通病。留守儿童大多是问题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成绩差。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欠缺主动性、自觉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具体表现在有迟到、早退、上课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较好的完成家庭作业,甚至旷课中途辍学的现象,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较班级平均水平低,较自己以往成绩低。学校对留守儿童旷课迟到等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十分头疼,有的教师干脆放任不管。
(二)行为习惯不良。存在说谎现象,在家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在校骗老师。不服管教,我行我素,在学校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早退、打架斗殴的现象,在家里好吃懒做,不做一些诸如洗碗、扫地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对监护人不礼貌,时有夜不归家的现象发生。生活
习惯较差,有的形成了早上不洗脸不濑口,晚上不洗脚,长年不理发的坏习惯。易于沉迷,整天疾迷武侠小说和网络游戏中;易于模仿,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模仿武侠小说拉帮结派,结拜师兄师弟。
(三)人格发展不健全。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消极,孤独,言语少,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
三、主要做法
面对留守儿童的诸多难题,有的教育工作者干脆就产生这样的想法:没有家教的孩子我们管不了,做父母的不严加管教,光靠我们老师有什么办法?其实,留守儿童并不是天生的调皮捣蛋,不是天生的冷漠无情,他们是缺少成人的正确引导,做老师的决不能推卸责任,对自己的学生要一视同仁,甚至要付出更多更多,只要我们不放弃,肯定会有收获。作为班主任,更应该经常给他们创造不同的成功机会,只要他在学习上获得点滴进步,我就会对他表扬和奖励。能转化一个问题学生,看到他健康茁壮地成长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的确,留守孩儿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捕捉儿童兴趣和行为的闪光点。有些留守孩儿虽然孤僻、不善言谈,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爱画画,有的爱写字,有的爱参加体育活动等。如果我们老师能及时地发现他们的爱好,为他们的兴趣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
四、成效及反响
平时多注意他们的行为表现,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在班里为他们作宣传,那么,这些多愁、怯懦的留守孩儿慢慢地也会变得自信、开朗起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特殊对待这一类学生,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象他们的父母,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篇: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学生姓名:李林泽(女)单
位:点点水星园 时
间:2015年11月
案例所属专题:大班新生恐惧心理指导
一、产生背景
由于是即将由幼儿园升入小学,家长会有“你再不是在幼儿园了,你再不能玩了”话语,再加上是“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悲观、不信任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心理上就怕了;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给老师,家长,社会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难题。
二、案例描述
从小活泼可爱,乖巧伶俐。可在她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离异了。从此跟着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当我初次见到她时,我看到她睁着大大的眼睛,眼睛里满是忧郁、恐惧。开学来一连几天都是妈妈送来的,可一旦妈妈要走了,就拉着妈妈的衣服哭。通过观察,我发现她课堂上几乎不发言,声音很小,经常走神;课外也很少说话,下课一个人坐在位上,不喜欢交朋友。即使老师问她问题,她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要不就是简短的几个字,听都听不见。
孩子内心是一种怎样的痛啊!是怎样的一个孤独啊!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原一个健康快乐的她,成了我困扰于心的一个难题。
三、主要做法
(一)开启心扉,吐露心声
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何况是遭受家庭变故后的孩子。她们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忧郁,郁结在心的情感,太久了,必定要发泄,否则,对身心都是极大的摧残。可她们是那么敏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在这方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也考虑通过家访的途径和孩子进行沟通,但又觉得冒昧造访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在体育课中重视这个孩子,让她多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和她一起玩,交流,让他树立信心。能坦诚的告诉老师心里话。并让班上其他孩子一起和他玩,在我的动员下,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玩,一起游戏。通过在活动中,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想法,使她变得活跃了。从而树立了信心,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二)有的放矢,增强信心
为了让小晴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她,我故意提比较简单对她来说比较有把握的问题,点她起来回答,然后及时给予赞扬。有的问题先提问其他同学,再让她来回答。别人懂的,她不懂,就叫到讲台前单独跟她讲解。经过几次后,她犹豫很久的小手终于举了起来,那一刻,我看到了她脸上的红晕像绽放的花儿般灿烂,美丽!课外,我有意识地让她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信赖与喜爱。渐渐的,她的笑容多了,课堂上变的专注了,发言积极了,和同学的交往密切了……一个月下来,她是班上字写得最好的,画画得最好的,尽管学习还不如别人。
(三)加强联系,促进沟通
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家庭的责任。毕竟仅靠老师的力量太过于单薄。我成立的留守学生档案,掌握了各个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然后要求家长每周和孩子通一次电话。让孩子及时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一来二往,是啊,沟通如丝丝春雨,滋润孩子心田,如徐徐春风,化解心中疙瘩!
四、成效及反响
老师的关爱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如今的她勤奋上进,自强不息;热心助人,知孝行善。她不仅是同学的好朋友,老师得力的小帮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留守儿童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但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共性。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她们将会演绎更多精彩!
第四篇: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峏山中学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样本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五 年级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四年级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五年级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六年级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六年级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三年级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留守儿童帮扶记录
第五篇: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新桥一中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姓
名:张冰川
家庭住址:张小庄行政村张大庄自然村
记录人:李奎
案例所属专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一、产生背景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悲观、不信任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甚至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给老师,家长,社会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难题。
二、案例描述
从小活泼可爱,乖巧伶俐。可在他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外出打工了。从此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成了一名留守儿童。当我初次见到他时,我看到他睁着大大的眼睛,眼睛里满是忧郁。通过观察,我发现他课堂上几乎不发言,经常走神;课外也很少说话,不喜欢交朋友。即使老师问她问题,他也只是点头或摇头,要不就是简短的几个字。孩子内心是一种怎样的痛啊!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原一个健康快乐的她,成了我困扰于心的一个难题。
三、主要做法
(一)开启心扉 吐露心声
孩子的心是最脆弱的,何况是遭受家庭变故后的孩子。他们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忧郁。郁结在心的情感,太久了,必定要发泄,否则,对身心都是极大的摧残。可她们是那么敏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愿意在这方面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也考虑通过家访的途径和孩子进行沟通,但又觉得冒昧造访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要体育课中重视这个孩子,让他多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和她一起玩,交流,让他树立信心。能坦诚的告诉老师心里话。并让班其他孩子一起和他玩,在我的动员下,同学们都愿意和她一起玩,一起游戏。通过在活动中,我了解了这个孩子的想法,使她变得活跃了。重而树立了信心,对生活充满了热情。
(二)有的放矢 增强信心
为了让小尽快从阴影中走出来,我在课堂上特别留意她,我故意提比较简单对她来说比较有把握的问题,点她起来回答,然后及时给予赞扬。经过几次后,他犹豫很久的小手终于举了起来,那一刻,我看到了她脸上的红晕像绽放的花儿般灿烂,美丽!课外,我有意识的让她帮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他感受到老师对她的信赖与喜爱。渐渐的,她的笑容多了,课堂上变的专注了,发言积极了,和同学的交往密切了……期末考试,她的成绩直线上升,一跃而名列班级前矛!
(三)加强练习促进沟通
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家庭的责任。毕竟紧靠老师的力量太过于单薄。我成立的留守学生档案,掌握了各个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短信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然后要求家长每周给孩子写封信,和孩子通一次电话。让孩子及时回信,汇报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一来二往,是啊,沟通如丝丝春雨,滋润孩子心田,如徐徐春风,化解心中疙瘩!
四、成效及反响
老师的关爱加上自己不懈的努力,如今的她勤奋上进,自强不息;热心助人,知孝行善。她不仅是同学的好朋友,老师得力的小帮手。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留守儿童虽然各有自己的个性,但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共性。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她们将会演绎更过精彩!
新桥一中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姓
名:李春阳(男)
家庭住址:孙营行政村西周庄自然村 记录人:胡春琪
案例所属专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一、产生背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下面是我就班上的一名留守生进行调查分析
二、案例描述
1、行为习惯差,个人卫生差,上、下课都特别好动,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2、懒惰心理。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业,只想在家随心所欲地玩。
3、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都显得没热情,总想逃避,参与意识淡薄。
三、主要做法
1、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我利用课余时间和他的外公、外婆交谈,同时我提出建议:
①在孩子犯错时应该让他接受正确的批评,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
②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的办法,先让孩子自己钻研,借助字典、词典这些必备的工具书解决,实在不懂的让他问老师和同学,不能养成不做作业和抄袭他人作业的坏习惯。
③父母要经常回家看望孩子或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微小进步给予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2、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龄人交往的快乐 ①利用表扬树立信心。针对孩子平时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成功都给予表扬,让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
②针对实际,设立小目标。在孩子走出低谷后,我立即把他的注意力转到学习上,使他知道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按时上学,完成作业是一名合格学生最起码的任务。
新桥一中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姓
名:李军辉(男)家庭住址:孙营 记录人:杨培荣
案例所属专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一、产生背景
作为农村小学的班主任,留守儿童,是我们经常接触的学生。众所周知,留守儿童不论是生理上,心理上还是学习上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那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应该多关注,关心留守儿童,用新的方式和方法,用我们的爱心和耐心去教育帮助他们。下面我就以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个例谈谈如何引导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案例描述
2015年9月,我新接手了9(1)班。李军辉同学就是我们班一名典型的问题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上网吧、撒谎、不做作业,逃学……都是他的拿手好戏。正因如此,他是我最头痛,当然也是最关注的学生。每天早上,我都要到班里去看看他来了没有,作业交了没有……。由于他经常无故逃学,他家的电话几乎变成了我的专线,可是每次询问不来上学的原因,得到的回答都是肚子痛,对此,我明知是假,但也无计可施。他的家庭作业也经常不按时完成,问他原因,回答永远只有一种:作业本忘记带了,到后来干脆告诉我找不到了。开始,我都是耐心说教,他也虚心接受,但没过几天,他又会故技重施,我行我素。看来,我耐心的说教对他不起任何作用。于是,我改变策略,从照顾他生活的爷爷下手。但由于爷爷年事已高,又由于爷爷对孙子的溺爱,我的计划再一次宣告失败。无奈之下,我只能电话联系他远在江西打工的父母。他的父母听我说了孩子的情况,也很着急,但毕竟自己不在孩子的身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得到家长的配合下,我实施了我的计划。
三、主要做法
1、识破谎言,改变孩子
孩子逃学的理由是每个早上都是肚子痛,以我的判断。肯定是装病,我向他的父母说明原有,并叫他阿姨陪他到医院做了个检查,确定他是健康之后。由于他家离校较近,每天早上由他爷爷准时送到校园。对于孩子不做作业,作业本找不到了,我发动全班学生在教室找,确定找不到以后,叫他爷爷在家找,终于在电视机下面找到了作业本。对于他经常忘记带作业本的回家的问题,每天下午我命令我们班长,对他的书包进行检查以确定他把作业本带回家。对于家里作业无人监管,我叫他父母下午把他托付给他阿姨监督作业(阿姨离他家较近)。通过这些措施,柳均想逃学,不做作业那就难了。
2、关心孩子,改变孩子
父母常年在外,缺少关爱。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溺爱孩子,缺乏教育孩子的条件。我叫他的父母把他儿子下午托付给他妹妹监管,监督他按时完成作业。给予他一定的爱,在满足他学习用品和零食上的需求后,平时不给他零花钱,阻断他上网的的条件。和他父母约好,每星期至少打两个电话回家和孩子沟通,每个星期和我沟通一次,我把情况反应给他们。然后由他父母和家里沟通,使孩子摆脱心理上的空虚,寂寞。在学校里我作为班主任的,经常询问他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尽力帮助他解决困难,鼓励他和其他孩子融为一体。表扬他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使他感到学习是快乐的。
3、认可孩子,改变孩子
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缺乏肯定。对于他每取得的一点进步,我都极力去肯定他,表扬他。在学习上所犯的错误,我尽量去淡化,让他慢慢地远离网吧,爱上学校,爱上老师,爱上学习。
四、成效及反响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行为习惯明显改变了。现在我再也不在为他感到头疼了,不但能按时到校了,而且也不撒谎,上网吧了。作业不仅每天能按时完成了,而且完成质量也越来越高了。本学期换了个老师,他还经常受到表扬,如果不说明他以前的种种,谁都不会相信他以前是个逃学的孩子。
这个教育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耐心﹑细致地去了解每个孩子生长的家庭环境。每个孩子都需要有人监管,也都渴望得到关爱与赏识,所以希望每位父母、每位班主任都能用心去关爱孩子,让孩子们在家长和老师的细心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新桥一中留守儿童帮扶活动记录
姓
名:李彬艳(女)家庭住址:北李营行政村 记录人:李磊
案例所属专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一、产生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村出现了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群儿童父母在外打工,缺少大人的关爱,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研究表明,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湖北大学心理学系教授严梅福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从心理学讲,小孩在幼年时期如果没父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他的性格、个性会受到影响,除了遗传因素外,情感的缺失可能会使他们的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不良影响,因为这些影响是潜在的,大家一般不易察觉,其实造成了很多无形的损失。留守小孩和父母在家的小孩,在攻击性、抑郁性和协调性上差异显著。留守子女在人际交往、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业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接触了这类儿童,亲身感受了教育这类儿童的复杂性、艰巨性与重要性。
二、案例描述
李彬艳是我们班里一个很特别的女孩,性格孤僻,平时总是喜欢独来独往,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在集体生活中极不合群,她生活简朴,衣服只有仅够换洗的两套,同学都嫌弃她,不愿与她交朋友。我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决定找袁遂谈一次心,开导开导她,让她能快乐地融于集体生活中,但李彬艳不善言谈,胆小怕事,一谈到这一话题,便不停的流泪。我只好找班干来了解情况,原来班上的几个调皮男生经常欺负她,笑话她是没有爸妈的孤儿,并给她取了一个绰号叫“多余人”,我感到很震惊,李彬艳在注册本上不是分明写着父母的名字吗,怎么会是孤儿呢?带着疑问,我调查了解了袁遂的家庭情况。
原来李彬艳生活在一个交通闭塞的小山村,一家四口人,由外出打工挣钱。只有到春节才能与父母团聚,春节过后便是漫长的思念与等待,父母到外地打工后,李彬艳便与父母失去了联系,两年前,李彬艳的弟弟出生了,有重男轻女思想的父母带着弟弟继续在外面打工,对家里的李彬艳不闻不问,李彬艳长期得不到母爱与父爱,得不到亲情的温暖。据李彬艳的奶奶所说,小时候的李彬艳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自从她父母不在家后,村子里的小孩有意取乐她,排斥她,导致她的性格越变越内向,在初中的集体生活中,李彬艳总是封闭自己的心灵,没有可以倾诉的朋友,性格变得特别郁闷,不善与人交流,总感觉自己低人一等,本该活泼开朗的花季少女变得沉默寡言。
李彬艳幼小的心灵承载着如此之多的心灵创伤,作为班主任,我有职责让袁李彬艳出心灵的阴影,走出孤独,让他象所有孩子一样无忧无虑,为了让李彬艳能融于班集体生活中,我召集班干,让他们了解李彬艳的家庭背景,了解李彬艳内心的自卑,让他们先行动起来,主动接近李彬艳,做李彬艳的知心朋友,班里有名的“小甜嘴”在这一行动中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说会道的她有讲不完的笑话,一条条的脑筋急转弯逗的袁遂开了心。爱心行动已取得了成功的第一步,为了巩固成果,把爱心行动扩大到每一个人,我和班委筹划了一个名为“团结友爱,关心他人”的主题班会,全体同学在班干的带领下,都向的心灵靠拢了,不在鄙视她,就连班上几个调皮男生也不好意思叫她的绰号,李彬艳在同学的帮助下,渐渐找回了自信。作为班主任,我想方设法给李彬艳更多的母爱,平时对她生活予以特别的关心与帮助,包括心理和生理方面成长的知识。在假日里,我经常邀请班上几个同学陪同她到我家里玩耍,一起做好吃的东西给她感受家庭的温暖,在接触中我发现,李彬艳其实是个很懂事的女孩,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李彬艳学会了做许多家务劳动袁遂的动手能力非常强,而且特别勤快,她会抢着做他力所能及的活,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好,这些生活技能是其他同学远远未能及的,我把李彬艳这些优点及时在班上进行了表扬,号召全班同学以她为榜样,多学习掌握各种生活技能。不管是何时何地,我对袁遂的关心总是特别多,课余时间,我常常找她聊天,有什么好看的故事书都拿出来和她一起看,一开始,她不会多说话,心里有什么烦恼也不敢说,她是个住校生,有时米没有了,菜吃完了,她也不说,就是哭泣。过了一段时间,她渐渐胆子大了,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向我提起,我会马上给她解决,比如,给她炒点菜,拿些米,买些学习用品等,平时多嘘寒问暖。久而久之,她就把我当成她最信赖的朋友。她不善与人交往,我就要求班里别的同学主动找她玩,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学习上,各任课老师对她也特别关心,我经常给她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她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她建立自信,不再自卑,孤僻。通过这些活动,袁遂的自信心倍增,融于了快乐的集体生活之中。
教育反思:在农村,留守儿童占有相当比例。他们是一群弱势群体,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情的温暖,孤僻、偏执,情感冷漠是他们的通病。留守儿童大多是问题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成绩差。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欠缺主动性、自觉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具体表现在有迟到、早退、上课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较好的完成家庭作业,甚至旷课中途辍学的现象,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较班级平均水平低,较自己以往成绩低。学校对留守儿童旷课迟到等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十分头疼,有的教师干脆放任不管。
(二)行为习惯不良。存在说谎现象,在家骗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在校骗老师。不服管教,我行我素,在学校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早退、打架斗殴的现象,在家里好吃懒做,不做一些诸如洗碗、扫地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对监护人不礼貌,时有夜不归家的现象发生。生活习惯较差,有的形成了早上不洗脸不濑口,晚上不洗脚,长年不理发的坏习惯。易于沉迷,整天疾迷武侠小说和网络游戏中;易于模仿,模仿成年人抽烟喝酒,模仿武侠小说拉帮结派,结拜师兄师弟。
(三)人格发展不健全。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消极,孤独,言语少,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
三、主要做法
面对留守儿童的诸多难题,有的教育工作者干脆就产生这样的想法:没有家教的孩子我们管不了,做父母的不严加管教,光靠我们老师有什么办法?其实,留守儿童并不是天生的调皮捣蛋,不是天生的冷漠无情,他们是缺少成人的正确引导,做老师的决不能推卸责任,对自己的学生要一视同仁,甚至要付出更多更多,只要我们不放弃,肯定会有收获。作为班主任,更应该经常给他们创造不同的成功机会,只要他在学习上获得点滴进步,我就会对他表扬和奖励。能转化一个问题学生,看到他健康茁壮地成长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的确,留守孩儿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捕捉儿童兴趣和行为的闪光点。有些留守孩儿虽然孤僻、不善言谈,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爱画画,有的爱写字,有的爱参加体育活动等。如果我们老师能及时地发现他们的爱好,为他们的兴趣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
四、成效及反响
平时多注意他们的行为表现,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并在班里为他们作宣传,那么,这些多愁、怯懦的留守孩儿慢慢地也会变得自信、开朗起来。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特殊对待这一类学生,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象他们的父母,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