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桥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名
称: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桥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文
号:交办海〔2018〕52号
发布机构:海事局
主题分类:交通运输部规范性文件 发文日期:2018年05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桥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桥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保障桥区水域通航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沿海及内河通航水域桥梁建设、运营期间与水上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桥梁建设和管理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桥梁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船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船舶航行、停泊、作业管理,督促船舶、船员遵守本办法相关规定,保障船舶在桥区水域航行、停泊、作业安全。
第四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依法对桥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桥梁应充分考虑船舶航行安全需要,合理确定桥位和桥跨布置方案,最大限度减小桥梁对水上交通安全的影响。
桥梁通航净空尺度、防撞能力等应满足航运实际和远期发展需要。
第六条 桥梁建设涉及码头、渡口、航道、锚地等搬迁调整的,建设单位应在桥梁施工前积极协调、落实到位。
第七条 桥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桥梁建设期间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落实各项安全与防污染保障措施。
桥梁施工单位在取得海事管理机构颁发的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后,方可进行相应的水上水下活动。在施工期间,桥梁施工单位应采取下列措施,维护良好的作业秩序,保障桥梁施工水域水上交通安全。
(一)配备相应安全和应急设施设备,落实专业力量,做好施工水域安全警戒和应急处置;
(二)按规定设置助航标志和有关警示标志,并做好维护工作;
(三)严格执行施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安排施工计划与进度,优化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尽可能减小对通航水域的占用和对水上交通安全的影响;
(四)加强施工船舶、设施的安全管理和船员教育,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
(五)对水上交通安全影响较大的建设工程,应制定并落实专项通航安全保障方案和现场维护措施。
监理单位应履行监理职责,监督督促建设单位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第八条 新建、改建、扩建桥梁竣工验收后,桥梁建设单位应及时向海事、航道管理机构提供相关通航安全数据,海事、航道管理机构按有关规定及时发布航行通告、航道通告:
(一)桥梁名称、位置;
(二)通航桥孔、通航净空尺度;
(三)设计通航水位;
(四)通航桥孔梁底标高;
(五)防撞设施及防撞能力;
(六)导助航标志及设施。
第九条 桥梁建设单位应明确桥梁投入使用后的桥梁管理单位。桥梁管理单位应当组织落实桥梁营运期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并报告海事管理机构。
第十条 桥梁建设单位应当设置桥梁警示标志和桥区水上航标,维护桥区水域良好通航环境。
第十一条 限制性桥梁建设单位或管理单位还应落实下列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一)按设计标准设置桥梁防撞装置并定期检测维护;
(二)加强桥区安全监控,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置,并向海事管理机构等相关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 船舶航经桥区水域时,驾驶人员应掌握通航桥孔净空尺度等参数,从限定的通航桥孔通过。
第十三条 船舶通过桥区水域,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一)进入桥区水域前,保持主机、舵、锚、航行信号、导航设备、拖带设备及应急设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
(二)加强瞭望,及早与过往船舶取得联系,明确各自动态及会让意图;
(三)遵守桥区水域的限速规定,保持安全航速航行。
第十四条 遇有下列情形之一,船舶不得通过桥梁:
(一)水文、气象条件影响船舶安全通过时;
(二)发现桥区水域航道、航标等存在异常情况妨碍本船正常通过时;
(三)本船操纵能力受限或航行设备故障,不能确保安全通过时;
(四)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禁止船舶通过桥梁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船舶在桥区水域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淌航、掉头、横越;
(二)编解队、过驳、采砂作业;
(三)船舶罗经校验、试航船舶效用试验;
(四)限制性桥梁通航桥孔内追越或并列行驶;
(五)捕捞作业,以及其他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行为。
第十六条 除紧急情况或航道疏浚、维护外,船舶不得在桥区水域内锚泊。
船舶因紧急情况在桥区水域内锚泊时,应当立即向当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采取有效措施并尽快驶离桥区水域。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船舶和个人发现桥区水域导助航标志移位、损坏、灭失及其它有碍水上交通安全的异常情形时,应及时向海事、航道管理机构报告。
第十八条 船舶在桥区水域发生水上交通事故、险情时,应立即报告海事管理机构,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组织自救、互救,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轻可能对水上交通和桥梁安全造成的危害。
第十九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加强桥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督促有关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各项安全保障措施,保障桥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
第二十条 桥梁建设、管理单位应当配合海事管理机构依法履行监管职责,不得拒绝或阻挠。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非限制性桥梁,是指一孔跨过通航水域的内河桥梁或通航水域中不设桥墩的跨海桥梁,其他桥梁为限制性桥梁。
(二)桥区水域,是指桥梁轴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水域,其范围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航道管理机构、海事管理机构及桥梁建设或管理单位确定并公布。
第二十二条 各直属海事局和省级地方海事局可根据水上交通安全管理需要,制定桥区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特别规定。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8年6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5年。
第二篇:桥梁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桥梁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政策解读
2009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桥梁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桥梁安全规定》)正式颁布实施。现就《桥梁安全规定》的出台背景、制定依据、主要内容等方面作政策解读如下:
一、《桥梁安全规定》的出台背景
近年来,世界各地陆续发生大桥坍塌事故,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和严重社会危害。1994年,韩国首尔汉江SONGSU大桥断裂,造成31人死亡。2002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一座大桥被驳船撞击后断裂,造成14人死亡。2007年,中国佛山九江大桥被运砂船碰撞坍塌,造成10人死亡。2008年,上海苏州河浙江路桥被超高货船碰撞,造成1人死亡。2008年,浙江在建金塘大桥被货船碰撞,致使钢箱梁坍塌,4人死亡。
引起上述大桥事故的原因多种,有的是由船舶碰撞引发,有的是由大桥自身质量因素导致。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大桥坍塌事故,其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危害都十分严重,引起公众对大桥安全状况的普遍担忧。为吸取教训,防范未然,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大桥安全。
目前,长江江苏段水域已经形成桥梁群,已建成的跨江大桥有南京长江大桥、南京二桥、南京三桥、润杨大桥、江阴大桥、苏通大桥等,在建和立项的有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南京长江隧道支汊桥、南京四桥、泰州大桥、崇启大桥等。大桥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在促进全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海事部门作为水上交通安全的主管机关,历来将大桥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早在2001年,江苏海事局就颁布了《桥梁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试行)》,但是随着长江桥梁群的建设、长江沿江大开发和船舶通航密度的进一步加大,原规定已不能适应桥梁水域安全监督管理的需要。为此,江苏海事局通过详细调研、认真研究,于2008年底,出台了《桥梁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标志着我省桥梁水上交通管理迈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桥梁安全规定》制定的依据
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三、《桥梁安全规定》的适用范围
规定明确,在江苏海事局辖区(长江江苏段、江苏沿海)桥梁水域范围内航行、停泊、作业或者从事其他与水上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四、《桥梁安全规定》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桥梁水域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
规定明确桥梁管理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桥梁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按照职责权限,具体负责桥梁通航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
(二)桥梁安全信息的发布
规定明确在桥梁投入使用前由桥梁管理单位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由海事管理机构统一发布:桥址;通航桥孔、非通航桥孔;通航水域、非通航水域;设计通航净空尺度,包括通航净空高度和净空宽度;设计防撞能力;通过桥梁的设计代表船型和其他需要发布的信息。
(三)桥梁防碰撞措施的落实
规定明确桥梁管理单位应当落实六条防碰撞措施。一是在通航桥孔航道上方显示桥梁通航净空高度,必要时,设置超高船舶进入桥区水域的防碰撞报警装置;二是配备必要的桥梁水域监控设备,对通过桥梁水域的船舶实施有效监控;三是配备通航桥孔涉水桥墩的防碰撞设施,并设置防碰撞设施的明显标志;四是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设备;五是建立和健全防碰撞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并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六是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同时,桥梁管理单位应当保障通航桥孔满足通航条件,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设置桥涵标、桥柱灯、桥梁水域的助航标志以及非通航桥孔的禁航标志,并加强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四)桥梁水域的禁止性行为
规定明确未经海事机构批准,桥梁水域禁止勘探、采掘、爆破、航道疏浚;打捞沉船、沉物;构筑、设置水上水下建筑物或设施;设置助航标志或者可能影响航行安全的其他标志;举行大型群众性活动、体育比赛;在桥梁水域内进行编解队、过驳、抛锚、捕捞等活动。
(五)船舶在通过桥梁水域前的准备工作
规定明确船舶在通过桥梁水域前应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对舵、锚、主辅机、航行信号、船队系缆、拖带设备及应急设备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安全通过;加强了望,尽早与过往船舶取得联系,明确各自动向及会让意图;必要时,安排拖轮在桥梁水域护航。
(六)船舶通过桥梁水域时要执行动态报告制度
规定要求客船,危险品船,载运或者拖带超重、超长、超高、超宽、半潜的物体的船舶,1000总吨或者主机功率588千瓦以上的船舶(队),试航船舶在通过桥梁水域前应向桥梁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动态。并规范了船舶在桥梁水域航行的声号和驾驶人员要求。
(七)禁止船舶通过桥区水域的若干规定
规定明确逆流航行江面视距不足1000米,顺流航行江面视距不足1500米时,禁止船舶通过长江桥梁水域。海上视距不足1500米时,禁止船舶通过海上桥梁水域。风力达到七级以上时,禁止船队通过桥梁水域。装载爆炸品的船舶、试航船舶禁止夜间通过桥梁水域。
(八)船舶在桥梁水域的禁止性行为
规定指出船舶在桥梁水域不得淌航;并绑航行;掉头、横驶;穿越非通航桥孔和其他影响通航安全的行为。
(九)险情处置情况
规定要求船舶在桥梁水域内发生异常情况,危及或者可能危及船舶和桥梁安全时,应当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并立即向桥梁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发现桥梁水域内存在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十)桥梁水域的监督检查
规定最后强调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桥梁水域的通航环境、通航秩序的监督检查,督促桥梁管理单位、船舶以及相关单位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保障桥梁安全。海事管理机构发现桥梁水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有关单位和个人不立即消除或者逾期不消除的,海事管理机构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随着本《桥梁安全规定》的出台,对于规范桥梁管理单位、航行船舶的责任和义务,强化桥梁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保障“人命安全、桥梁安全、通航安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2008修订)
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1995年12月2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55号公布 根据1997年12月3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99号《关于修改〈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的决定》第1次修订公布 根据2002年3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52号《关于修改2001年底前发布的部分规章的决定》第2次修订公布 根据2008年1月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19号《关于修改〈湖南省农村合作经济承包合同管理办法(试行)〉等6件规章的决定》第3次修订公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通航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排筏、设施及其所有人、经营人、船员和与水上交通安全有关的单位或者个人。
军事、渔业、体育运动船舶的检验、登记、发证和船员考试等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乡镇人民政府对其所属乡镇船舶和渡口的安全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应当根据任务大小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海事管理机构具体实施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
第五条 公安、渔政、水利水电、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第六条 在水上设立检查站,须经省人民政府批准。
除海事管理机构依法执行公务和公安机关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外,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拦截航行中的船舶。
第二章 船舶、排筏、设施
第七条 自然人的船舶、企业事业法人的船舶、政府公务船舶,以及海事管理机构认为应当登记的其他船舶,均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
第八条 船舶、设施必须经船舶检验部门检验,取得合格的技术证书或者文件。新建或者改建船舶、设施的,应当按照规定报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其设计图纸在动工前应当按照船舶检验部门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或者审批的,不准开工;擅自建造的,不予检验发证。
买卖船舶,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审批及过户手续。
第九条 船舶、排筏、设施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对船舶、排筏、设施的安全负责,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并做到:
(一)遵守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保持船舶、排筏、设施的良好技术状况和适航状态;
(三)按照规定配齐船员,对船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四)合理调度使用船舶;
(五)督促船员定期进行消防、救生等应变演习;
(六)接受海事管理机构、水上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 用于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生活自用的乡镇船舶,由船舶所有人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本省有关规定加强管理,不得从事经营性客货运输。
乡镇船舶从事营业性运输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船舶险和旅客意外伤害险。
第十一条 利用船舶、排筏进行游览经营活动或者在通航水域设置水上娱乐餐饮设施的,应当事先经船舶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经海事管理机构审核,划定停泊地点和游览水域。第十二条 游览船舶、游览排筏、水上娱乐餐饮设施应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操纵设备,配备符合规定的救生、消防、卫生设备。供游客自行操作的游览船舶、游览排筏,严禁进入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的水域。
游览船舶、游览排筏、水上娱乐餐饮设施的彩灯、音响,不得影响和混淆船舶的灯号和声号。
第三章 航行、停泊、作业
第十三条 船长、轮机长、驾驶员、轮机员、驾机员、驾长、渡工、无线电报务员等必须持有效船员适任证书方可上岗。船员适任证书应当在有效期内进行审验。
第十四条 船舶、排筏应当在核定的航区、航线内航行,航速应当保障自身安全和不危及堤防安全及其他船舶、排筏、设施的安全。船舶、排筏尾随行驶应当保持安全距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使、强迫船员违章操作和违章航行。
第十五条 船舶、排筏进出港口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签证。通过交通管制区、通航密集区、危险狭窄浅滩河段、桥梁水域、船闸引航道或者其他航行条件受到限制的水域,必须遵守海事管理机构的特别规定。
第十六条 船舶从事拖顶航行必须有足够的控制能力。挂桨机船不得从事拖顶航行。B级航区不准采用隔滩拖带法。
第十七条 船舶、排筏应当在划定的锚地或者停泊区停泊。在没有划定锚地或者停泊区的港口和航段停泊的,必须采取安全保障措施,不得妨碍其他船舶、排筏的正常航行和危及设施、堤防的安全。
停泊船舶、排筏、设施,必须显示停泊信号,并按照规定留足值班船员。
第十八条 船舶不得超载、超高运输,非客船不得载客。船舶未经核定载客或者载货的部位,不得载客、载货。不得利用报废船舶从事运输。第十九条 水上运输、装卸、储存危险货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载客船舶和乡镇货运船舶不得装载危险货物。因交通原因确需由乡镇货运船舶承运危险货物的,须遵守国家有关危险物品管理和运输的规定。
第二十条 船舶、排筏、设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港航监督机关有权禁止其离港或者责令其停航、停止作业、驶向指定地点接受处理:
(一)不适航或者不适拖;
(二)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善后处理手续未清或者肇事逃跑;
(三)未交付应当承担的费用,也未提供担保;
(四)其他违反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船舶、排筏、设施发生事故,对交通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时,海事管理机构有权采取解除动力等强制性措施。
第二十一条 海事管理机构采取第二十条规定的措施,不免除船舶、排筏、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或者船员对自身船舶、排筏、设施的安全保管责任。
第四章 安全保障和渡口管理
第二十二条 航道管理部门应当保持航道畅通和助航标志明显、有效。
助航标志周围不得建造、设置影响其效能的物体。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或者航道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助航标志。
第二十三条 设置禁航区、进行水上水下施工作业或者体育竞赛、在港区岸线构筑设施以及进行其他有碍水上交通安全的活动,应当事先经海事管理机构核准并发布航行警告或者航行通知。
第二十四条 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必须在海事管理机构核准的范围内进行,施工作业水域的交通管制及航行指挥由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所需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施工作业水域需增设临时助航标志的,由建设单位申请航道管理部门办理。水上水下设施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航标或者标志。第二十五条 在通航水域挖砂、采金、设置娱乐餐饮设施,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得侵占、破坏航道和妨碍船舶、排筏、设施的安全。禁止向通航水域倾倒砂石和废弃物。
第二十六条 禁止在航道或者习惯航道内设置渔栅、水产养殖网箱和拦河捕捞网具。在其他通航水域设置水产养殖网箱不得碍航,设置的位置必须经海事管理机构审核。
第二十七条 船舶和其他物体在通航水域沉没,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必须立即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并设置标志。
对影响航行安全的沉没物、漂流物,海事管理机构有权责令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在规定期限内打捞清除。逾期未打捞清除的,海事管理机构有权强制打捞清除,费用由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承担。
第二十八条 设置或者撤销渡口,应当经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县级人民政府审批前,应当征求当地海事管理机构的意见。跨设区的市州、县市设置或者撤销渡口的,报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渡口上、下游各500米内,不得重复设置同类功能的渡口。不得在渡运航线上设置妨碍渡运安全的设施。
第二十九条 渡口两岸应当设置码头、标志牌、候船设施和其他安全设施。第三十条 渡口管理机构、渡运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发的《渡口守则》,加强渡口、渡运船舶安全管理,不得擅自变更核定的渡运航线、渡运船舶。
第五章 水上交通事故处理及救助
第三十一条 船舶、排筏、设施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自救,并迅速向就近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不得擅自离开事故现场,接到事故报告的海事管理机构,应当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
事故现场附近的船舶、排筏、设施或者人员,收到求救信号后,应当全力救助遇险人员。第三十二条 船舶、排筏、设施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后24小时内,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海事管理机构提交事故报告书、事故现场图和有关证据材料。事故报告书应当如实填写。
第三十三条 有管辖权的海事管理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及时、客观、全面地调查取证,分析事故原因,确定当事各方的责任,编写事故调查报告。海事管理机构的事故调查报告应当报送上级主管机关,抄送事故当事方及有关单位。
事故当事人对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事故调查报告后15日内向上一级港航监督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海事管理机构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30日内,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
第三十四条 水上交通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当事人各方可以申请海事管理机构调解。不申请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罚则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对违章人员予以警告,并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一)进出港口不办理签证的;
(二)航行、停泊、作业不按照规定显示信号或者停泊不留足值班船员的;
(三)不按照规定停泊船舶、排筏的。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对违章人员处5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扣留证书、证件6个月以下;对负有责任的所有人、经营人或者违章单位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不按照规定配齐船员的;
(二)通过交通管制区等航行条件受到限制的水域不遵守海事管理机构特别规定的;
(三)超越航区、航线航行或者不按照规定从事拖顶航行的;
(四)游览船舶、游览排筏、水上娱乐餐饮设施不符合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的;
(五)超过核准范围施工作业的;
(六)擅自在习惯航道内设置网箱或者拦河捕捞网具的;
(七)沉没在通航水域的船舶、设施或者有碍航行安全的物体,不按照规定设立标志的。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对违章人员处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扣留证书、证件6-12个月;对负有责任的所有人、经营人或者违章单位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船舶超载运输的;
(二)船舶、排筏、设施不适航强行航行的;
(三)不经核准装运、储存危险货物的;
(四)擅自移动助航标志的;
(五)未经核准设置禁航区、进行水上水下施工作业、体育竞赛、在港区岸线构筑设施以及进行其他有碍水上交通安全活动的;
(六)擅自设置、迁移渡口的;
(七)事故发生后不报告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海事管理机构对违章人员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吊销证书、证件;对负有责任的所有人、经营人处2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罚款:
(一)强令他人违章操作的;
(二)非客船载客的;
(三)发生事故后擅自离开事故现场或者不接受调查处理的;
(四)对发生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
第三十九条 对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藉港的船舶,由海事管理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 本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罚款额度,按船舶等级进行处罚,其中:五等船舶按照罚款额的1/2处罚;四等船舶按照规定的罚款额处罚;三等船舶按照罚款额的2倍处罚;二等船舶按照罚款额的3倍处罚;一等船舶按照罚款额的5倍处罚。
第四十一条 拒绝、阻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人员依法履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二条 从事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含义是:
“乡镇船舶”是指乡镇和农村中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船舶和从事客货运输的个体、联户、承包户船舶以及农民专门用于农业生产的船舶。
“政府公务船舶”是指工商行政管理、税务、公安、水利水电、交通、环保等部门从事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船舶。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5年11月18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发布的《湖南省船舶安全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10-11-17 16:03:02字体: 【大 中 小】
《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
(1995年12月2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根据
1997年12月30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
〈湖南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通航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船舶、排筏、设施及其所有人、经营人、船员和与水上交通安全有关的单位或者个人。
军事、渔业、体育运动船舶的检验、登记、发证和船员考试等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领导。乡(镇)人民政府对其所属乡镇船舶和渡口的安全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应当根据任务大小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其设置的港航监督机关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的具体实施。
第五条公安、渔政、水利水电、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配合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凡在水上设立检查站、卡的,除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须经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报省人民政府批准。除交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执行公务和公安机关查处违法犯罪行为外,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拦截在航船舶。
第二章 船舶、排筏、设施
第七条公民的船舶、企业事业法人的船舶、政府公务船舶,以及港航监督机关认为应当登记的其他船舶,均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
第八条船舶、设施必须经船舶检验部门检验,取得合格的技术证书或者文件。新建或者改建船舶、设施的,应当按照规定报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其设计图纸在动工前应当按照船舶检验部门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或者审批的,不准开工;擅自建造的,不予检验发证。买卖船舶,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审批及过户手续。
第九条船舶、排筏、设施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对船舶、排筏、设施的安全负责,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并做到:
(一)遵守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保持船舶、排筏、设施的良好技术状况和适航状态;
(三)按照规定配齐船员,对船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四)合理调度使用船舶;
(五)督促船员定期进行消防、救生等应变演习;
(六)接受港航监督机关、水上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检查。
第十条乡镇船舶从事营业性运输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投保船舶险和旅客意外伤害险。
第十一条利用船舶、排筏进行游览经营活动或者在通航水域设置水上娱乐餐饮设施的,应当事先经船舶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经港航监督机关审核,划定停泊地点和游览水域。
第十二条游览船舶、游览排筏、水上娱乐餐饮设施应当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操纵设备,配备符合规定的救生、消防、卫生设备。供游客自行操作的游览船舶、游览排筏,严禁进入未经港航监督机关批准的水域。
游览船舶、游览排筏、水上娱乐餐饮设施的彩灯、音响,不得影响和混淆船舶的灯号和声号。
第三章 航行、停泊、作业
第十三条船长、轮机长、驾驶员、轮机员、驾机员、驾长、渡工、无线电报务员等必须持有效船员适任证书方可上岗。船员适任证书应当在有效期内进行审验。
第十四条船舶、排筏应当在核定的航区、航线内航行,航速应当保障自身安全和不危及堤防安全及其他船舶、排筏、设施的安全。船舶、排筏尾随行驶应当保持安全距离。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指使、强迫船员违章操作和违章航行。
第十五条船舶、排筏进出港口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签证。通过交通管制区、通航密集区、危险狭窄浅滩河段、桥梁水域、船闸引航道或者其他航行条件受到限制的水域,必须遵守港航监督机关的特别规定。
第十六条船舶从事拖顶航行必须有足够的控制能力。挂桨机船不得从事拖顶航行。B级航区不准采用隔滩拖带法。
第十七条船舶、排筏应当在划定的锚地或者停泊区停泊。在没有划定锚地或者停泊区的港口和航段停泊的,必须采取安全保障措施,不得妨碍其他船舶、排筏的正常航行和危及设施、堤防的安全。
停泊船舶、排筏、设施,必须显示停泊信号,并按照规定留足值班船员。第十八条船舶不得超载、超高运输,非客船不得载客。船舶未经核定载客或者载货的部位,不得载客、载货。不得利用报废船舶从事运输。第十九条水上运输、装卸、储存危险货物,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和监装、监卸手续。载客船舶和乡镇货运船舶不得装载危险货物。因交通原因确需由乡镇货运船舶承运危险货物的,须遵守国家有关危险物品管理和运输的规定。
第二十条船舶、排筏、设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港航监督机关有权禁止其离港或者责令其停航、停止作业、驶向指定地点接受处理:
(一)不适航或者不适拖;
(二)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善后处理手续未清或者肇事逃跑;
(三)未交付应当承担的费用,也未提供担保;
(四)其他违反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船舶、排筏、设施发生事故,对交通安全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危害时,港航监督机关有权采取解除动力等强制性措施。
第二十一条港航监督机关采取第二十条规定的措施,不免除船舶、排筏、设施的所有人、经营人或者船员对自身船舶、排筏、设施的安全保管责任。
第四章 安全保障和渡口管理
第二十二条航道管理部门应当保持航道畅通和助航标志明显、有效。助航标志周围不得建造、设置影响其效能的物体。未经港航监督机关或者航道管理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助航标志。
第二十三条设置禁航区、进行水上水下施工作业或者体育竞赛、在港区岸线构筑设施以及进行其他有碍水上交通安全的活动,应当事先经港航监督机关核准并发布航行警告或者航行通知。
第二十四条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必须在港航监督机关核准的范围内进行,施工作业水域的交通管制及航行指挥由港航监督机关负责,所需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施工作业水域需增设临时助航标志的,由建设单位申请航道管理部门办理。水上水下设施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设置航标或者标志。
第二十五条在通航水域挖砂、采金、设置娱乐餐饮设施,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得侵占、破坏航道和妨碍船舶、排筏、设施的安全。禁止向通航水域倾倒砂石和废弃物。
第二十六条禁止在航道或者习惯航道内设置渔栅、水产养殖网箱和拦河捕捞网具。在其他通航水域设置水产养殖网箱不得碍航,设置的位置必须经港航监督机关审核。
第二十七条船舶和其他物体在通航水域沉没,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必须立即向港航监督机关报告,并设置标志。
对影响航行安全的沉没物、漂流物,港航监督机关有权责令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在规定期限内打捞清除。逾期未打捞清除的,港航监督机关有权强制打捞清除,费用由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承担。
非紧急抢险情况下,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港航监督机关批准,不得在航道内打捞沉没物、漂流物。
第二十八条设置、迁移渡口,必须经当地港航监督机关审查,县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部门批准;跨地、州、市、县设置,迁移渡口的,由双方渡口批准机关报共同上级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部门批准。设置、迁移渡口的批准文件,须送同级公安机关备案。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迁移渡口。
渡口上下各500米范围内,不得重复设置同类功能的渡口。不得在渡运航线上设置妨碍渡运安全的设施。
第二十九条渡口两岸应当设置码头、标志牌、候船设施和其他安全设施。
第三十条渡口管理机构、渡运船舶所有人或者经营人应当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发的《渡口守则》,加强渡口、渡运船舶安全管理,不得擅自变更核定的渡运航线、渡运船舶。
第五章 水上交通事故处理及救助
第三十一条船舶、排筏、设施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其所有人、经营人和船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自救,并迅速向就近的港航监督机关报告,不得擅自离开事故现场,接到事故报告的港航监督机关,应当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
事故现场附近的船舶、排筏、设施或者人员,收到求救信号后,应当全力救助遇险人员。
第三十二条船舶、排筏、设施在港区外发生水上交通事故48小时内或者在港区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后24小时内,当事人应当向有管辖权的港航监督机关提交事故报告书、事故现场图和有关证据材料。事故报告书应当如实填写。
第三十三条有管辖权的港航监督机关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及时、客观、全面地调查取证,分析事故原因,确定当事各方的责任,编写事故调查报告。港航监督机关的事故调查报告应当报送上级主管机关,抄送事故当事方及有关单位。
事故当事人对水上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事故调查报告后15日内向上一级港航监督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港航监督机关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30日内,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销的决定。
第三十四条水上交通事故引起的民事纠纷,当事人各方可以申请港航监督机关调解。不申请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罚 则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港航监督机关对违章人员予以警告,并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一)进出港口不办理签证的;
(二)航行、停泊、作业不按照规定显示信号或者停泊不留足值班船员的;
(三)不按照规定停泊船舶、排筏的。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港航监督机关对违章人员处5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扣留证书、证件6个月以下;对负有责任的所有人、经营人或者违章单位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不按照规定配齐船员的;
(二)通过交通管制区等航行条件受到限制的水域不遵守港航监督机关特别规定的;
(三)超越航区、航线航行或者不按照规定从事拖顶航行的;
(四)游览船舶、游览排筏、水上娱乐餐饮设施不符合水上交通安全管理规定的;
(五)超过核准范围施工作业的;
(六)擅自在习惯航道内设置网箱或者拦河捕捞网具的;
(七)沉没在通航水域的船舶、设施或者有碍航行安全的物体,不按照规定设立标志的。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港航监督机
关对违章人员处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扣留证书、证件6—12个月;对负有责任的所有人、经营人或者违章单位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一)船舶超载运输的;
(二)船舶、排筏、设施不适航强行航行的;
(三)不经核准装运、储存危险货物的;
(四)擅自移动助航标志的;
(五)未经核准设置禁航区、进行水上水下施工作业、体育竞赛、在港区岸线构筑设施以及进行其他有碍水上交通安全活动的;
(六)擅自在通航水域内打捞沉没物的;
(七)擅自设置、迁移渡口的;
(八)事故发生后不报告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港航监督机关对违章人员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吊销证书、证件;对负有责任的所有人、经营人处2000元以上4000元以下罚款:
(一)强令他人违章操作的;
(二)非客船载客的;
(三)发生事故后擅自离开事故现场或者不接受调查处理的;
(四)对发生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
第三十九条对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藉港的船舶,由港航监督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条本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罚款额度,按船舶等级进行处罚,其中:五等船舶按照罚款额的1/2处罚;四等船舶按照规定的罚款额处罚;三等船舶按照罚款额的2倍处罚;二等船舶按照罚款额的3倍处罚;一等船舶按照罚款额的5倍处罚。第四十一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据《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二条拒绝、阻碍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人员依法履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从事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下列用语含义是:
“乡镇船舶”是指乡镇和农村中的企业、事业单位的船舶和从事客货运输的个体、联户、承包户船舶以及农民专门用于农业生产的船舶。
“政府公务船舶”是指工商行政管理、税务、公安、水利水电、交通、环保等部门从事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船舶。
第四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85年11月18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发布的《湖南省船舶安全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五篇:江苏海事局桥梁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江苏海事局桥梁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桥梁水域水上交通秩序,保障桥梁和过往船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和《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等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江苏海事局辖区桥梁水域范围内航行、停泊、作业或者从事其他与水上交通安全有关的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统一负责桥梁水域水上交通秩序和公共通航安全的依法监督管理。
桥梁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按照职责权限,具体负责桥梁通航水域的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
第四条 桥梁水域的具体范围由桥梁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确定并发布。
桥梁水域由两个或两上以上海事管理机构共同管辖的,由江苏海事局确定并发布。
第二章 通航环境管理
第五条 桥梁管理单位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承担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第六条 下列有关桥梁安全的信息,应当在桥梁投入使用前由桥梁管理单位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经核验后,由海事管理机构统一发布:
(一)桥址;
(二)通航桥孔、非通航桥孔;
(三)通航水域、非通航水域;
(四)设计通航净空尺度,包括通航净空高度和净空宽度;
(五)设计防撞能力;
(六)通过桥梁的设计代表船型;
(七)海事管理机构认为其他需要发布的信息。
第七条 桥梁管理单位应当保障通航桥孔满足通航条件,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设置桥涵标、桥柱灯、桥梁水域的助航标志以及非通航桥孔的禁航标志,并加强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进行通航桥孔桥梁结构维修,影响或者可能影响桥梁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的,应当向海事管理机构申请,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进行。第八条 桥梁管理单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桥梁水域的水流、水深等水文情况进行测量、跟踪。水文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桥梁水域满足通航条件。
第九条 桥梁管理单位应当落实下列防碰撞措施:
(一)在通航桥孔航道上方显示桥梁通航净空高度,必要时,设置超高船舶进入桥区水域的防碰撞报警装置;
(二)配备必要的桥梁水域监控设备,对通过桥梁水域的船舶实施有效监控;
(三)配备通航桥孔涉水桥墩的防碰撞设施,并设置防碰撞设施的明显标志;
(四)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设备;
(五)建立和健全防碰撞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并报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第十条 桥梁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值班制度,加强对桥梁水域的安全管理,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当及时按应急处置预案采取措施,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十一条 未经海事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桥梁水域进行下列活动:
(一)勘探、采掘、爆破、航道疏浚;
(二)打捞沉船、沉物;
(三)构筑、设置水上水下建筑物或设施;
(四)设置助航标志或者可能影响航行安全的其他标志;
(五)举行大型群众性活动、体育比赛。
禁止在桥梁水域内进行编解队、过驳、抛锚、捕捞等活动。
第十二条 船舶、设施在桥梁水域沉没,其经营人、所有人应当立即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如有碍航行安全,应当设置临时标志,并在海事管理机构限定的时间内打捞清除。
第三章 通航秩序管理
第十三条 通过桥梁水域的船舶,应当根据桥梁的通航净空尺度留足安全系数。第十四条 通过桥梁水域的船舶,应当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并在通过桥梁水域前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一)对舵、锚、主辅机、航行信号、船队系缆、拖带设备及应急设备等进行严格检查,保持良好技术状态,落实安全措施,确保安全通过;
(二)加强了望,尽早与过往船舶取得联系,明确各自动向及会让意图;
(三)必要时,安排拖轮在桥梁水域护航。第十五条 下列船舶通过桥梁水域前应当按规定向桥梁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船舶动态:
(一)客船;
(二)危险品船;
(三)1000总吨或者主机功率588千瓦以上的船舶(队);
(四)载运或者拖带超重、超长、超高、超宽、半潜的物体的船舶;
(五)试航船舶。
第十六条 机动船进入桥梁水域前,应当鸣放声号一长声,发现桥梁水域航道、航标等异常或者本船船位不正,不能确保安全通过时,不得通过桥梁水域。
第十七条 船舶通过障碍性桥梁水域时,应当由船长指挥操作,同时,轮机长应当在机舱值守。
船舶在通过非障碍性桥梁水域时,可以由船长或者船长指定的驾引人员指挥操作;船舶操纵困难时,必须由船长亲自指挥操作,必要时,轮机长应当在机舱值守。
第十八条 船舶通过桥梁水域时,应当保持足够舵效的安全航速。
船舶通过桥梁水域时的最低和最高航速,由桥梁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发布。
第十九条 船舶逆流航行江面视距不足1000米,顺流航行江面视距不足1500米时,禁止船舶通过长江桥梁水域。海上视距不足1500米时,禁止船舶通过海上桥梁水域。
风力达到七级以上时,禁止船队通过桥梁水域。装载爆炸品的船舶、试航船舶禁止夜间通过桥梁水域。第二十条 船舶在桥梁水域航行时,禁止下列行为:
(一)淌航;
(二)并绑航行;
(三)掉头、横驶;
(四)穿越非通航桥孔;
(五)其他影响桥梁水域通航安全的行为。试航船舶不得在桥梁水域进行效用试验。
船舶在通过非障碍性桥梁水域时,不得在同一航路内追越或者并列行驶;船舶在通过障碍性桥梁水域时,不得追越或者并列行驶。
第二十一条 船舶靠离桥梁水域内的码头、泊位时,应当加强了望,谨慎驾驶,并主动避让在规定的航路内正常行驶的船舶。船舶在桥梁水域内的码头、泊位停靠,不得超过核定的靠泊宽度。停靠、作业期间,应当确保系泊牢固,并加强值班。
第二十二条 船舶在桥梁水域内发生异常情况,危及或者可能危及船舶和桥梁安全时,应当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并立即向桥梁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船舶发现桥梁水域内存在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桥梁水域水上交通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并组织落实。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采用现场巡查、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情况、查阅有关资料等方式进行。
第二十四条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桥梁水域的通航环境、通航秩序的监督检查,督促桥梁管理单位、船舶以及相关单位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保障桥梁安全。
第二十五条 海事管理机构发现桥梁水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有关单位和个人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有关单位和个人不立即消除或者逾期不消除的,海事管理机构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第二十六条 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船舶和有关单位违反本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应当责令改正,并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第二十七条 海事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实施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协助和配合,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桥梁,是指跨越江、海水域,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等使用的水上建筑物。
(二)桥梁水域,是指桥梁桥轴线两侧各一定范围内的水域。
(三)桥梁管理单位,是指对桥梁负有实际管理责任的经营人、所有人或者管理人。
(四)障碍性桥梁,是指在通航水域内设置有碍航性构筑物(不包括桥面)的桥梁。
(五)非障碍性桥梁,是指在通航水域内未设置有碍航性构筑物(不包括桥面)的桥梁。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未作规定的,按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2001年江苏海事局发布的《桥梁通航安全管理规定(试行)》(苏海法规〔2001〕217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