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船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红船精神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的是对“红船精神”的解读及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近年红色旅游的兴起,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研究,其中以“红船精神”为源的红色文化最为惹人注目。红船是第一次代表大会最后一天的召开会址,在危险时刻坚定的完成了党的创立,是一切的起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身处嘉兴地区,人们尤其以“红船”为骄傲。本着中华儿女的一腔热情,本人对在战火中传承下来的“红船精神”内涵作了研究,并且将之与当代文化价值结合起来,探讨其深刻的内在精髓,希望在周围人熟悉他的同时,影响更多的人,并将这种伟大的精神传承下去,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沐浴在它的熏陶之下。
一、关于红船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举行。7月30日晚,因突遭法国巡捕搜查,会议被迫休会。8月2日上午,“一大”代表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领导下,从上海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在南湖的一艘丝网船上完成了大会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艘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船日后即被称为“红船。”
二、红船精神
红船精神内涵: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 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地位: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华民族忧患意识的升华,是马克 思主义革命理论的硕果,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红船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的压迫,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救亡图存,演出了一幕幕壮剧。红船精神,是中国的先进分子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不懈奋斗中,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的精华和结晶。
红船精神即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具体表现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是党的革命精神之源,党的先进性之源。首创精神是灵魂,动力之源,奋斗精神是支柱,胜利之本,奉献精神是本质,政徳之基。
红船精神的意义: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船精神是激励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强大思想动力;红船精神是鼓舞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红船精神是鞭策我们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强大道德力量。
三、红船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
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救亡图存,演出了一幕幕壮剧。红船精神,是中国的先进分子在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不懈奋斗中,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思想品德的精华和结晶。
(一)救亡图存是红船精神产生的时代特征。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成为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呼唤着新的领导阶级和新的政党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进一步加深和封建军阀日益残暴和腐败的情况下,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中国先进分子又一次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介绍和传播国外的各种新思潮,从中探求改造中国社会的各种新方案。他们在反复分析、实验、比较和推求后,最终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认识到只有用“阶级战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办法,才是“改造现世界的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只有“急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这样,中国的先进分子终于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武器,选择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并根据列宁的建党学说组建起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
(二)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是红船精神产生的政治基础。历史呼唤新的阶级来承担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领导任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开始产生。因此,近代中国无产阶级“伴随着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发生和发展而来,而且是伴随帝国主义在中国直接地经营企业而来”。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中国无产阶级除具有各国无产阶级的基本特点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特点。一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很大一部分较之中国资产阶级的年龄和资格更老些,因而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些。二是中国无产阶级身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压迫,过着极其痛苦的生活。所以他们具有坚决彻底的革命性,特别能战斗。三是中国无产阶级高度集中。四是中国无产阶级“从破产农民出身的成分占多数”,因而他们能够充分了解劳动人民中占绝大多数的农民的痛苦和要求,“便利于他们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
(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红船精神产生的理论基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在李大钊的宣传和帮助下,一大批先进青年如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周恩来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在中国传播,就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逐渐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四)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是红船精神产生的组织基础。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了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处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了解中国革命的情况,并同中国革命组织建立联系。维经斯基先后在北京、上海会见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讨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此后,共产党早期组织便在各地出现。为促进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进一步结合,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加强马列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领导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出版工人刊物,举办工人夜校,帮助工人建立自己的工会。1921年7月23日,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举行,8月初,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正式成立了。
四、红船精神的当代价值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一些人口袋满了,脑袋却空了,新功利主义、新实用主义思潮甚嚣尘上,部分人丧失了理想信念,拜倒在金钱面前。一部分党员干部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利用手中的权利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疏远了党群关系。少数人甚至置党纪国法于不顾,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红船精神没有过时。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红船精神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迈向小康、实现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关键在党。要集中和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红船精神为加强党的建设提供了历史经验。我党在建党之初就非常重视对党员的思想教育,以此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党的一大召开之时,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他们”。大会通过的纲领还规定,申请入党的人,不得具有非共产主义的思想倾向。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用红船精神教育党员,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党所面临的历史课题,始终保持党的两个先锋队的性质,使党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使党永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本色,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精神总是在解决重大时代课题和突出社会矛盾中产生和形成的,伟大精神的时代价值、生命力和战斗力,又总是体现和实现在与时代任务的紧密联系和和对有效社会课题的积极作用上。五四运动之后,各种思想流派纷繁杂陈,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审时度势,大胆接受并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要弘扬红船精神,不断解放思想,敢闯新路,不断探索和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正确应对和妥善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在创新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发展。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深入到工人中去做群众工作,所以尽管人数很少,却立刻使一切腐朽势力深感恐慌,视之为洪水猛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不得不处于非法的秘密状态,长期遭到反动军警的严密搜捕和血腥镇压。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现在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是在一个极为复杂的内外环境中进行的。从国内来看,我国已经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更趋复杂。从国际来说,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较量长期存在,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从未放松。这就需要我们对所从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形势下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地判断事物发展的大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培养教育下一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合格。中国共产党在建党之初就自上而下地建立了各级组织和领导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构成了严密的组织系统,形成了坚强的战斗集体,由小到大不断地发展,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胜利来之不易,需要后继有人。培养教育好接班人,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工程,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是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当今部分年轻人,在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下,崇尚金钱至上,强调自我价值,出现了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脱节。这些思想与现象,与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历史使命极不相称。面对青年人的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用红色资源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教育他们,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不忘本,不变质,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使红船精神代代相传,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 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中国共产党诞生于革命年代,第一代领导者们白手起家,创立了一个如今兴旺发达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壮大的90年中,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这个政党在人们的创新建设下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即使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人们也未曾停过前进的脚步,在恶劣的条件下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种革命精神极大地激励着现代人们在社会的竞争中不断创新。创新是21世纪的主旋律,是时代对我们的期望。人们视创新为动力为源泉,希望通过创新革新手段和技术,提高效率。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经济时代,这也是一个不被淘汰的良方。创新为人们注入了活力,改变了人们一成不变的生活方式,流水线生产使得人们不必再在机械重复的岗位上消磨时间,机器人等先进工具也使人们不必再在危险的情况下顶压工作。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励下,人们加快了前进的脚步。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水平还不高,为了在世界之林立足脚跟,我们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采取了若干具体政策:
1、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化集成能力。
2、启动实施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工程。
3、切实落实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税收扶持政策。
4、完善自主创新成果发布机制。
5、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向企业转移自主创新成果。
6、鼓励科研人员开展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活动。
7、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8、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
9、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10、积极推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11、加快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环境建设。
12、建立健全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中介服务体系。
13、积极培育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人才队伍。
14、加强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引导和协调。
15、抓紧制定完善具体落实措施。
四、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意见
2013年12月23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该《意见》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6部分23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24字核心价值观分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二、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五、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
“《意见》的印发,对更好地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思想舆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意义重大。”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认为,这些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软实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而软实力中最核心的就是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是“兴国之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认为,这24个字内涵丰富、涵盖面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向承接。
谢春涛同时指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发挥作用,还要做很多事情。首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它融入国民教育,让每个人都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自觉自愿践行。
此次印发的《意见》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并明确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等。“青少年如果不能从课堂上接受正面力量的潜移默化,负面信息就会乘虚而入,影响青少年的思想健康。”辛鸣指出,一定要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主动配合学校教育,让大家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见》还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辛鸣对此指出,价值观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针对《意见》提出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谢春涛说,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让每个人都感觉到核心价值观与自己有密切联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去努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的自觉行动。”辛鸣说。
五、总结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无需再在战场上厮杀拼搏,但我们必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生活安定的今天仍然保持奋斗精神,继续深化创新精神,发扬奉献精神。身为中华儿女,我们应继承和弘扬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发扬 “红船精神”为己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更好地向人们宣传及普及。在新时代下,我们更要坚定不移地紧抓时代赋予我们的内涵,将红船精神发大至全世界,让全世界的人民感受一下这种经历了时间磨练的精神如何在当下继续成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雷锋同志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由此可见,不管是大是小,螺丝钉的作用都是无穷的,必要时,它可以救起整只船。所以让我们都来做红船上的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为党旗增光,为红 船添彩
王芊乃 建环132班 第三支部
第二篇: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有力的精神支撑。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些思想、理念和精神,在凝聚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更为简洁、更为有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四方面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前,我们大学生要大力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科学的定位人生。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精髓,它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我们现在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同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坚定这一伟大的理想。
三、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是要知道如何去爱国,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来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恩来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之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来发扬光大。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寄出。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需要始终坚持的浩大工程,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三篇: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活泼的群体,是一个正在成长并且发展的群体,肩负着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承担着祖国和历史的重大责任。因而,大学时期在人生阶段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当在大学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型人才。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决策部署的重大意义,全面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工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有力的精神支撑。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方面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范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明确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些思想、理念和精神,在凝聚全社会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概括更为简洁、更为有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的四方面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前,我们大学生要大力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科学的定位人生。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精髓,它包含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我们现在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同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坚定这一伟大的理想。
三、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是要知道如何去爱国,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来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恩来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之
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来发扬光大。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寄出。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需要始终坚持的浩大工程,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第四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小我”做起
漳县一中
崔应芳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本文主要从教师及学生两方面阐述了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目标
价值取向
价值准则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12个词,共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注重 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激励全体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着力铸牢人们的精神支柱;坚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和对象,加强分类指导,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坚持改进创新,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积极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增强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
三、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一)作为教师,应该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应该从小抓起,从教育入手,而且要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人不学,不知义。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关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没有这样的价值观作为教育的主导,就不可能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限于基础教育,还应该深入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各个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每个环节。只有覆盖到所有教育平台,形成长效的教育机制,不断用各种方式和载体加以引导和熏陶,才能立德树人,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国民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的养成不可或缺。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益德益智的科研发明、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都可以让青少年深刻领悟价值观在人生中的重要意义;各类实践教育基地、高职实训基地、社会活动基地,都可以让青少年将价值观融入日常学习生活里;网络、校园文化、学校周边人文环境,都可以使价值观鲜活地印刻在青少年的形象思维中。因此,注重实践教育、开发实践课程、让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密切相连,建设有情操有品位有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青少年有其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因此,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就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多用生动的形式、感人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需要形成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课程,以坚持不懈的德育和美育,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植根于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引导家庭和社会主动配合学校教育,让良好的社会风气与学校的教育成果相辅相成。
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国民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师德高尚,如果老师、校长的品德低劣,培育核心价值观便无从谈起。为此,必须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将师德作为教师聘任和考核的首要标准。要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二)作为学生,应该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在行动上。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其次要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英雄集体的行为诠释着青年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肩上负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们以后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二是我们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强化理想信念学习,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这个共同理想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
三是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爱国热情,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四是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我们道德实践的评判标准,引导我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
总之,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
一是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二是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者,本也。”蔡元培先生说 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验,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四是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滴水可以穿石。只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成功就一定在前方等你。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作者:崔应芳
女
汉
甘肃省漳县一中教师
联系号码:***
邮箱:953122566@qq.com
第五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我们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形势下面对社会大变革和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的必然要求。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精神实质;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最后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生活的点滴当中。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培育 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把握好这目标、取向与准则三者的关系是每个公民养成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基础,而只有从这两条出发,才能达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部门乃至一个个体的前进目的、奋斗源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使命。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可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50多年,毛主席的话依然回荡在我们的耳边,激励我们每一个青年人积极向上,奋勇拼搏,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没有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没有了方向的支撑,国家怎么才能进步呢? 作为尚未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如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于社会中,如何去影响别人,这些无疑都是我们应该积极面对的问题,要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提高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始终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不断提升自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修养,为社会作出一份贡献!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设计、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体活动,让我们在践行活动中,深化认识,践行体会。从而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正确的行为影响人。我们要牢牢树立社会责任,自觉主动承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在校园建设、在校园践行的任务,做忠实的实践者和代言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目标、学榜样、重落实。注重“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落实。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面对社会大变革和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新形势下。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精神实质。古语云:“论先后,知为先”。没有深入的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我们又怎么能在实践中切实践行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不仅要记住文字的表述,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体会其真正的内涵,从而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仍是首要任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应到学习上就是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尽最大努力取得优良成绩,圆满完成学业。除了自己学好专业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完成学习任务外,大学生还应该“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平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关心在学习上相对偏弱的同学。对于同学的一些错误言行要善意的加以提醒,帮助同学共同进步。例如,有少部分大学生有通宵上网,玩游戏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作为同学,应该友善提醒,尽力劝阻。
最后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生活的点滴当中。“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实践的真枪实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闪现出它的价值,只有在实践的大浪淘沙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不断发展更加完善。作为大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做到勤俭节约,“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离开寝室之前确保水电都已经关闭,爱惜粮食,做好寝室清洁卫生,不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等。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学校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志愿服务的机会,大学生应该明确志愿活动不仅仅是应付志愿证上那几个工时,更重要的是要把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深入心中,切实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事无巨细,如半年一次的义务捐血,主动打扫寝室卫生等。胡锦涛同志指出:“青年代表未来,青年创造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希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义不容辞,我们刻不容缓,我们必将一马当先!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则不强。信念是一种精神,它能在逆境中给人希望,在困难中给人力量,它能让人超越自我,更能让国家繁荣富强;信仰是一种指引,它能在黑暗中给人光明,在迷茫中给人方向,它能让人昂首阔步,更能让国家开拓前行;信仰是一种鞭策,它能在失败时给人信心,在痛苦时给人鼓励,它能让人不屈不挠,更能让国家顽强屹立。正是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我们应该培育、践行的信念。大学生是社会的引领者,民族的开拓者,更是祖国美好的未来。我们具有青春活力,我们引领社会风气,我们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我们促进时代快速的发展,因此,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祖国的未来再铸辉煌,让我们在祖国的建设中努力拼搏,在社会的发展中坚韧开拓,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我们最值得骄傲的青春。参考文献:
[1] 十七大报告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胡锦涛.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姓名: 马健杭
党校学号:20165720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