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全国两会政协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15全国两会政协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人民网]:3月2日15:00,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10:54] [王胜洪]: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15:00]
[王胜洪]: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我代表大会秘书处对所有中外记者表示欢迎。[15:00]
[王胜洪]:本次发布会时间大约75分钟。首先,请大会新闻发言人吕新华先生介绍本次大会主要安排,以及2014年全国政协主要工作的有关情况,之后发言人将回答大家的提问。[15:01]
[吕新华]: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对大家参加今天下午的发布会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15:03]
[吕新华]: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定于明天下午三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3月13日下午闭幕。[15:03]
[吕新华]:大会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所作的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所作的全国政协常委会关于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审议并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政治决议等决议和报告。[15:04] [吕新华]:本次政协大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开幕会议和闭幕会议及其他全体会议,还将到政协委员小组看望委员、参加讨论,与委员共商国是。[15:04]
[吕新华]:大会将安排3次大会发言,全国政协委员将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就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和文化建设、政治建设和统战政协工作等作发言;将安排12次小组讨论和界别联组讨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将听取大会发言,参加小组讨论。[15:06] [吕新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人也将听取委员们对两高报告的意见。大会期间,将召开一次主席会议,一次常委会议,听取会议相关情况汇报,审议有关会议文件。大会闭幕会上,俞正声主席将发表讲话。[15:06]
[吕新华]:政协大会的开幕会、闭幕会和其他全体会议对中外记者开放。对媒体开放的小组讨论和界别联组讨论将通过全国政协网站等提前公布,部分提案也将在网上公布,请大家留意。[15:07] [吕新华]:大会期间,将举行三场记者会,主题分别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人民政协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稳定,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应邀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将举办1次提案办理协商会,主题是“加大耕地保护工作力度,为人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新闻中心还将及时受理中外记者的采访申请,视情举办集体采访活动。[15:09]
[吕新华]:各位媒体朋友,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人民政协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政协全国委员会及其常委会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战略部署,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广泛团结参加人民政协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改革与发展履行职能,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发挥优势,强化履职能力建设提高实效,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15:12]
[吕新华]:现在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截至今天中午12时,在2227名委员中已经有1359名到大会秘书处报到。目前大会秘书处已经收到提案945件,大会发言稿337份。[15:13]
[吕新华]:下面,我愿意就本次政协会议的有关问题回答各位的提问。[15:14]
[王胜洪]:现在开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由于时间关系,每位记者只提一个问题。谢谢大家。[15:15] [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在去年有关政协的报道中我们看到“双周会”的关注度很高,聚焦了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些热点话题广泛协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请问发言人,去年的政协工作还有哪些特点和创新之处,您是如何看待和评价去年的政协工作?谢谢。[15:16] [吕新华]:去年,全国政协常委会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全年工作有四个特点:[15:18]
[吕新华]:一是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政协的工作。【2015全国两会政协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2015全国两会政协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专题研究政协的工作和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二是隆重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人民政协光辉历程,进一步提出做好工作的四项重要原则和五项基本要求。三是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广泛凝心聚力。通过组织委员集体学习、视察调研、讨论交流,寻求最大公约数、汇聚改革正能量,推动所联系成员和界别群众理解、支持、参与改革。四是拓展政协协商民主的广度和深度。如常委会议首次将党风廉政建设列为议题,积极开展领导与委员互动交流。[15:22]
[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记者]:记得在去年这时候当时吕新华发言人您是用了“你懂的”三个字来回答了反腐的问题,今年我的问题依然跟反腐有关,我们统计在去年仅政协系统就有令计划、苏荣两位副国级以及六位省部级的高官落马,请问吕新华发言人您对此有何看法?谢谢。[15:23] [吕新华]:谢谢你对我们政协系统反腐败工作的关注。我要说,政协不是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我们坚决拥护和支持对他们依法依纪进行严肃查处,虽然他们的问题大多不是在政协履职过程中发生的,但对我们政协组织的声誉损害很大。政协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15:28]
[吕新华]:人民政协坚决拥护中共中央的部署决策,不久以前,俞正声主席组织召开了全国政协的党组会议,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进一步推动政协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去年召开的政协十二届七次常委会议,专题讨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方面的内容。我们坚信,反腐败是党心民心所向,必定取得胜利。[15:28]
[俄罗斯塔斯社]:近年来,中国发生多起境内外恐怖组织勾结的严重暴恐案件。请问,2014年中国在加大反恐国际合作力度方面有何新的突破?[15:29]
[吕新华]: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中国一贯主张国际社会应该携手打击恐怖主义。去年,中国有关部门以打击“东伊运”恐怖组织活动为首要目标,重点推动我们与南亚、中亚、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的反恐合作。迄今已经与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反恐合作机制,在涉恐情报交流、线索核查、个案合作以及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实质性合作;我们还深入参与了联合国、上合组织、全球反恐论坛等多边合作机制,为国际反恐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15:32] [香港大公报大公网记者]:去年,香港发生了“占中”事件,现在香港立法会反对派议员又要求重启“政改五部曲”,并扬言在立法会最终否决政府提交的政改方案。请问发言人中央对香港政改问题的立场是否会因此发生变化?谢谢。[15:35]
[吕新华]:对于香港的政改发展问题,中央的立场是一贯的和明确的,就是中央政府坚定不移的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循序渐进的发展民主,最终达至普选。[15:37]
[吕新华]:行政长官普选制度要符合香港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解释和决定的规定,符合香港的实际情况。行政长官必须爱国爱港。希望社会各界在香港基本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的基础上,理性讨论、凝聚共识、把握机会,力争实现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的目标。[15:38]
[光明日报光明网记者]:很多公众关注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情况,请问发言人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去年一年在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反映民意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15:38]
[吕新华]:我用一些数字来回答您的问题。去年,各民主党派中央积极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他们深入十余省市、200多家基层单位调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意见建议114件,其中102件得到中央领导的批示。各民主党派中央还努力做好社会服务工作,比如去年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仅民建中央及其发起的扶贫基金会就为地震灾区捐献2172万元的款物。截至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环保部等九个中央国家机关聘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成员和无党派人士担任特约人员539人次。他们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协助中共党委和政府了解民情、解疑释惑、化解矛盾。[15:41] 学优网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去年围绕化解产能过剩、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核电和清洁能源发展等问题,举办过19次协商活动,全部都是俞主席亲自主持。座谈会上委员们的意见如实快捷地报送给党中央、国务院,不少被采纳落实,效果很好。[15:46] [吕新华]:我举一个例子,姚明委员去年四月参了双周协商座谈会时,建议将体育赛事审批改为备案。他的意见引起国务院领导重视,并体现在去年10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今年1月,李克强总理就《政府工作报告》听取意见建议时,对姚明说,我们文件的有关表述与你之前提的意见有直接关系。这是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典型#from 本文来自学优网http://。我跟我们的会员对话,我外出演讲的时候,有很多人问到同样的问题。首先,“一带一路”是谋求不同种族、信仰、文化背景的国家共同发展,强调共商、共建、共享,而“马歇尔计划”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政治意图和大量的附加条件。“一带一路”从互联互通做起,倡导成立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周边国家和区域合作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是“南南合作”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所以简单的把它比作“马歇尔计划”是不妥的。[16:21] [吕新华]:去年,国务院研究“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时候,全国政协就此专题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开展系列的调研,提出了政策建议,我们期待尽早实现互联互通,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16:21]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经济转型正迈向结构调整的新常态,请发言人谈一谈,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政协在推动中小微企业适应这个变化上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谢谢。[16:22]
[吕新华]:在座的各位不知道对中小微企业有没有研究,我看了一组数字,我以前是不知道的,中小微企业对GDP的贡献超过了65%,税收贡献占到了50%以上,出口超过了68%,吸收了75%以上的就业。所以,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推动力量,要适应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就要依靠技术创新。[16:24]
[吕新华]:去年全国政协、全国工商联将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作为调查研究的重点,还将此议题列入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计划,围绕这个问题,全国工商联组成6个调研组,深入15个省市,召开77场座谈会,走访135家企业,访谈287家企业的出资人和管理人员。全国政协也多次进行专题调研,委员们就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主管部门的肯定,相信也会对解决中小微企业的实际困难有所帮助。[16:24] [新华社和新华网记者]:中国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败选,台湾方面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意愿和能力有所下降,我的问题是,今年大陆方面如何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谢谢。[16:26]
[吕新华]:去年两岸关系克难前行,继续保持了和平发展势头,取得新的进展,符合两岸同胞的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维护和巩固两岸政治互信,继续推进两岸制度化协商,不断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加强社会各界和各阶层沟通交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让更多台湾基层民众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16:27]
[北京晚报记者]:大家都知道,今年1月6日北京与张家口冬奥申委在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提交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报告。请问发言人,如果申办成功,您认为会对北京大气污染治理有哪些帮助?谢谢。[16:29]
[吕新华]:你从治理大气污染这个角度来谈冬奥会申请的意义,我认为这个切入点很新颖,所以我本人倒很乐意跟你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北京因为有举办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功经验,我们申办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交通拥挤和大气污染还需要进一步的治理。[16:30]
[吕新华]:关于治理大气污染,冬奥申委主席、市长王安顺认为申办和筹办冬奥会能够加速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进程,从现在算起至2022年还有7年时间,如加速推进北京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原定2030年实现蓝天白云的目标有可能提前。[16:33]
[吕新华]:加速大气污染治理不仅京津冀1亿多常住人口受益,受首都圈榜样示范作用影响,全国各地也会加速,并对邻国产生好的溢出效应。我想,国际奥委会会充分考虑以上因素,让此次冬奥会落户北京与张家口。留住“奥林匹克蓝”,我们充满期待。[16:33] [王胜洪]: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16:33]
第二篇:2011两会实录
主持人 谢寿光:
尊敬的王伟光常务副院长、李克常务副省长、卢中原副主任、中共河南省委、统战部刘怀廉部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首发式。这本皮书是首部关于中原经济区的蓝皮书,而中原经济区这个概念在全国迅速升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区域。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包括我们社会科学院的专家都做了大量的认证。在国家进入“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之年,中原经济区已经进入到整个国家经济区发展的层面。
2011-03-09 10:00:01 主持人 谢寿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皮书系列里,首次把中原蓝皮书纳入我们的品牌标志性产品,在“两会”召开之际正式出版。作为这本书的出版方,我首先要向河南省委卢展工书记表示感谢,因为他为这部蓝皮书作序,向中原蓝皮书的主编以及研发团队表示祝贺,向今天出席会议的王伟光常务副院长、李克常务副省长和卢中原副主任,以及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和新闻界的朋友表示感谢!
2011-03-09 10:01:01 主持人 谢寿光:
今天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我分北京方面和河南方面分别介绍:
出席会议的领导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研究员,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怀廉。
2011-03-09 10:02:08 主持人 谢寿光:
北京方面的专家有:中国经济时报韩立军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研究员,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全国资本论研究会王天义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博士,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副总编辑李大宏同志。
2011-03-09 10:03:22 主持人 谢寿光:
河南方面的专家和领导有: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岳文海,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欧继中副主任,中原经济区研究会副会长代杰,中原经济区研究会赵亚秘书长。今天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和河南省的媒体以及其他长期关心支持中原经济区研究和发展的专家学者。
2011-03-09 10:05:05 主持人 谢寿光:
现在我们首先有请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李克致辞,大家欢迎。
2011-03-09 10:05:43 李克:
尊敬的王伟光常务副院长、卢中原副主任,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在全国“两会”隆重召开之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时报的大力支持下,《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新闻发布会今天开幕了。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对这次新闻发布会十分重视,专门做出重要批示,受卢展工书记、郭庚茂省长的委托,我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对蓝皮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对百忙中莅临指导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关心、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1-03-09 10:07:05 李克:
去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谋划“十二五”发展的过程中,审时度势,提出了以河南为主体,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引起了河南乃至全国上下热烈反响,得到了中央及国家有关部委、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今年1月21日至23日,温家宝总理深入河南考察指导工作,明确表示中央已经原则同意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就中原经济区建设讲了45分钟,提出了要求,这是对河南地位和优势的充分认可,是对河南作用和发展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河南的极大鼓舞和有力鞭策,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河南全省上下为之不懈奋斗,强力推进的伟大事业和宏伟目标。
2011-03-09 10:09:05 李克:
中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地域概念,自古有之。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持续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科学发展路子的载体和平台,是明晰定位、整合优势、凝聚合力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载体和平台。谋划和建设中原经济区,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河南科学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入实践,是历届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的重要成果,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深化,是全面实施国家促进“中部崛起”规划的重大举措。
2011-03-09 10:11:21 李克:
在全国发展大局中,中原经济区具有区位、人口、粮食、文化、基础及后发独特优势。建设中原经济区无论是对全国还是对河南来说,意义十分重大,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发展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河南坚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2011-03-09 10:12:15 李克:
当前,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大幕已经拉开,这一系统工程涉及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既需要积极运作,努力实践,更需要超前搞好理论研究,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2011-03-09 10:14:15 李克:
中原蓝皮书《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主题系统研究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内涵与特征、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举措等重大问题。该书的出版和发行,对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1-03-09 10:17:11 李克:
各位嘉宾,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建设中原经济区,作为一项关乎河南未来的重大战略构想,是亿万中原儿女的愿景所在、福祉所系,尽管开局不错,势头看好,毕竟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难题要破解,恳请在座的嘉宾和专家继续关注,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多献良言良策,为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2011-03-09 10:18:28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李克副省长的致辞。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致辞。大家欢迎。
2011-03-09 10:18:36 王伟光:
尊敬的李克常务副省长、卢中原副主任、刘怀廉部长,各位嘉宾、各位专家你们好!首先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2011年中原蓝皮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百忙之中莅临社科院参加会议表示热烈欢迎。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央直接领导的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最高殿堂,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思想“智库”。长期以来,中国社科院非常重视与省、市地方社会院的合作,以国情调研、课题研究、咨询服务等为重点,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提供了学术和人才支持,充分发挥了中国社科院的思想库、智囊团的价值和作用,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尽到了自己应有的责任,中国社科院“皮书系列”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重要科研成果,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2011-03-09 10:20:28 王伟光:
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刘国光、李京文、陆学艺等社会科学院老一代学者牵头,组织经济、社会学科各研究所专家分别对中国经济形势、中国社会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自1991年成立项目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预测》也就是《经济蓝皮书》公开出版发行开启了皮书系列出版以来,至今已经有20年了,皮书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权威发布平台,成为各级政府决策和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不仅领导重视程度高,媒体关注程度高,而且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扩大。皮书系列的出版发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每年仅在全国“两会”期间就有10多本皮书密集发布,间接地影响参政议政,目前皮书系列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规模效益和学术品牌影响力,被称为“掌握当代中国主流话语权的重要载体”。
2011-03-09 10:23:28 王伟光:
以皮书为平台,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充分发挥了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皮书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科技工作者为现实服务的工具,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为资政决策和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在海量信息时代,皮书在参与人们适应复杂社会生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西方了解中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皮书也正在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2011-03-09 10:25:28 王伟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的专业出版机构,近年来该社在专业出版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在皮书出版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除了有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学者主编、研创的图书之外,还与各省、市政府密切联系合作,策划出版了《西部蓝皮书》、《长三角蓝皮书》、《海峡西岸蓝皮书》、《陕西蓝皮书》等区域蓝皮书,这些皮书对区域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11-03-09 10:27:43 王伟光:
2011年《中原蓝皮书》是该社与地方政府和研究部门联合出版的又一本蓝皮书,是第一本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本报告的出版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亲自为该书作序,并为今天的发布会做了重要批示。河南省常务副省长李克亲自出席会议并致辞。李克是我的老朋友,他既是一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又是一位理论功底深厚的经济学家,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提出、形成和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怀廉是一位学者型、专家型的领导,亲自担任中原蓝皮书的主编,这些都体现了这次会议和中原蓝皮书出版的价值。
2011-03-09 10:28:43 王伟光:
实践是永无止境的,创新也永无止境。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当前国家加大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力度,深化全国区域发展布局的新背景下,在新的形势、新的要求下,用全局的眼光、系统的思维和区域经济的理念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河南省委、省政府把建设中原经济区作为全省“十二五”乃至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主战略,制定出台了《中原经济区发展纲要》,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思想、战略意义、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进行深刻阐释,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十大战略体系,建设中原经济区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是贯彻落实中央对河南发展要求具体的行动,是历届省委班子带听全省干部群众无限探索的重要成果,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和拓展深化,是河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战略眼光,是凸显河南地位,服务全国大局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富民强省的宏伟事业。可以说建设中原经济区作为一项关乎河南未来发展的大思路、大战略,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新探索、新实践,这些都体现了概念的创新。
2011-03-09 10:31:43 王伟光: 中原蓝皮书既包括对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内涵与特征、理论与现实依据、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又包括建设粮食核心区、加快新型工业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开放型经济的质量与效益,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与研究,书中有很多思路、观点和对策、建议和意见,不仅为广大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研究中原经济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而且为进一步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出了实践指导意义。
2011-03-09 10:34:46 王伟光:
今年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开局之年、起步之年,我相信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实践的推进,大家对实践的认识、对规律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化,有关中原建设区理论还会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作为一位理论工作者,我也和在座的专家和嘉宾一样,继续关注支持中原经济区,不断总结发展建设经验,不断创新工作理论。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贡献力量。
最后,预祝《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发布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1-03-09 10:37:46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王伟光常务副院长对皮书系列和中原蓝皮书的高度肯定和评价。下面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卢中原副主任致辞,大家欢迎。
2011-03-09 10:38:11 卢中原:
首先祝贺《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发布,感谢参与蓝皮书主编、撰写、研究的各位专家、领导,同时也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本蓝皮书。我的老家就是河南,因此我非常荣幸参加这个发布会,并且要感谢王伟光常务副院长、李克副省长、刘怀廉部长三位不同方面的重要领导同志出席发布会。我和这三位领导同志也是老朋友、老同学,所以我们聚在一堂,我感到非常亲切,不像是出席一般的官方的或者是学术界很严谨的研讨会,感到是一次老朋友、老同学的聚会,同时也是为自己的家乡呼吁、宣传、造势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我想这个蓝皮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先行发布的,是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先行,宣传造势先行的一本蓝皮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个学术报告厅里,我参加过的发布报告会,光是社科院发布的皮书就有很多次了,唯独中原蓝皮书是在实践中,它作为一个设想,作为国家战略规划,在去年上半年正式在北京开研讨会,中央党校、社科院的专家,包括国务院发展中心与河南省省委、省政府、省委副书记、宣传部长,李克常务副省长,三位主要领导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研讨会,其实在此之前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也出席过在开封召开的、由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省委统战部共同举办的《中原经济区发展研究报告》发布会、研讨会。
2011-03-09 10:40:11 卢中原:
河南在这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先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舆论宣传工作。在这个基础上出版的蓝皮书《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它并不是被正式批准以后运行一年的总结,所以请各位专家和学者还有领导注意这个特点,以往我们在这里讨论一个蓝皮书、绿皮书、黄皮书,都是对上年的回顾,对下年的展望,而我们现在参加今天的发布会,更多的是了解河南,了解中原经济区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提出这样的设想并且纳入了国家的战略。所以这个发展报告是对这个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和解说,而不是总结。我相信总结应该是明年的事情,明年再来看中原经济区的运转到底怎么样。因此,今天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嘉宾以及新闻界的朋友注意这样一个特点,更重要的是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还不是总结,现在还不到总结的时候。但我也了解到,中原经济区已经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总理讲了原则上已经同意了。“两会”结束之后,可能大家就会看到有正式的文本。因此,这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情。
2011-03-09 10:42:11 卢中原:
在去年六月开封举办的研讨会上,我当时感到比较遗憾的,就是全国许多区域都在设计、制定发展战略,并且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我们中原这样一个人口密集的第一大省,工业已经排在全国第五位了,我过去不知道,以为我们是农业大省,现在河南已经是第五位的工业大省,有这样的地位跃升,有这样的区位,却没有一个发展战略是比较遗憾的。当然,中原经济区并不是局限于河南省,而是带着周边山东、安徽、山西,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我们现在所设想的某个行政区是跨行政区划的,因此我们在研究或者是将来总结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时候,可以多关注一下。中原经济区在设立的时候,它对河南省的发展以及带动周边省份的发展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就像前不久我们在这里举办的省域竞争力蓝皮书发布会一样,我当时提出,全国各地区都在提出跨行政区划的经济战略,我们省域经济报告能否考虑一下这个省在这个经济区里起什么作用,否则将来的发展依然是以行政区划为界限,如何打破区划,打造具有内在的专业化分工、市场化联系的经济区值得我们思考。如果将来河南在中原经济区中起着龙头带动作用,那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1-03-09 10:43:11 卢中原:
所以,中原经济区的设立确实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河南省的崛起,也不仅仅是中部“三基地、一枢纽”的传统定位,它还有新的理念、新的定位、新的发展,对我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需要我们的专家和各位嘉宾、学者乃至领导同志们多提一些宝贵建议。
2011-03-09 10:45:11 卢中原:
我还想说,中原经济区的理论先行、研究先行、宣传先行,凝聚了许多方面的心血和工作成效。河南省有三条线在推这项工作,一个是宣传部,一个是统战部,还有就是李克副省长在主抓。我欣喜地看到这三条线已经落实到政府操作层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非常实际的进展。下一步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是中原经济区在操作层面遇到什么样的难题,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还有什么样的机遇需要进一步挖掘。比如说,现在我知道全国许多经济区都争取到了先行先试的权利,中原经济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如果想形成一种比较好的发展势头,围绕着科学发展主题,加快经济发展这条主线往前推动的话,是不是也要争取一种比较综合的,打包式的改革政策,而不是某一项很零碎的政策,否则就要不断跑某个部门要这个政策、要那个政策,能不能也先行先试。问题就在于别的省、别的区域都有先行先试,海西经济区有先行先试,山西省资源转型综合试验区也有先行先试,深圳综合改革配套区也是先行先试。
2011-03-09 10:48:11 卢中原:
我们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什么?原有的“一基地、三枢纽”是作为崛起的定位,中部经济区先行先试应该抓什么,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此之前,帮助河南做了中原城市群崛起的研究,他们也提出,中原经济区这个战略规划提出之后和中原城市群原来的发展思路有哪些是衔接的,有哪些是更加超越的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2011-03-09 10:49:11 卢中原:
再有,中原经济区、河南省与周边区域之间的协调,怎样使中原经济区形成整体合力,都会遇到许多操作层面的事情,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关注、进一步的推动、进一步的磨合,使中原经济区真正形成后发优势。
2011-03-09 10:51:11 卢中原:
我在这里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祝中原经济区未来的发展能够呈现出一派生机,使河南这片古老的大地焕发出不可阻挡、一日千里的生机,同时要沿着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开展工作,万变不离其宗,中原经济区的崛起就在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上有创造、有成效,并且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符合河南省情,在全国有借鉴意义的创造和实实在在的成效。谢谢大家。
2011-03-09 10:53:11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卢中原主任饱含深情的致辞和对中原经济区卓有见地的见解。下面我们有请中共河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也是这部中原蓝皮书的主编刘怀廉同志做主旨报告,大家欢迎。
2011-03-09 10:55:18 刘怀廉:
尊敬的王院长、卢主任、谢社长,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今天很高兴在“两会”召开的时候和大家相聚在这儿,所以我在这儿首先代表蓝中原皮书的编委会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中原经济区的领导、专家及新闻界的朋友表示感谢!借此机会,我把蓝皮书的背景和内容做个介绍。
2011-03-09 10:57:18 刘怀廉:
一、出版背景
中原经济区从去年上半年破题,下半年热议,到今年正式写入《全国主题功能区规划》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上了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上了贾庆林主席的报告,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一个区域经济学命题,这么短的时间取得这么快的进展,原因就在于这个区域战略的构想体现了区域发展的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中原群众的期待。回顾整个过程,大致上可以分以下五个阶段:
2011-03-09 10:57:22 刘怀廉:
一是概念提出阶段。去年4月7日,在“全省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专题研讨会”上,河南省委卢展工书记提出要厘清“中原崛起、中原城市群”的准确内涵,并且在这次会议上直接“点题中原”,拉开了构建中原经济区的序幕。随后,有关专家学者、政府部门按照区域发展的规律,结合中原的实际,在认真梳理总结河南重大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构建中原经济区这一命题。
2011-03-09 10:59:12 刘怀廉: 二是深化研究阶段。中原经济区构想提出后,迅速成为省内外研究探讨的热门话题,各类专题研讨会、座谈会、高端论坛密集召开,形成的研究成果不下千万字。其中河南省统一战线牵头召开的构建“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研讨会”、“中原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第二届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暨中原经济区建设研讨会”,还有在北京召开的高层次的“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汇报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中央、工商联主要领导出席了会议。这样就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很高理论价值、政策价值、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2011-03-09 11:00:12 刘怀廉:
三是凝心聚力阶段。民主党派从党中央、省委都纷纷献计出力。去年8月,河南省委统战部派出8个调研组,分赴到各地进行专题调研,积极为构建中原经济区建言献策。省外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去年9月至10月,先后在北京举办了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座谈会、建设中原经济区高层研讨会、中原经济区汇报座谈会等,像吴敬琏、厉以宁这些知名专家学者都表示要力挺中原经济区。新闻媒体纷纷关注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发表文章介绍宣传中原经济区,河南日报、大河报等省内媒体推出了专题、专栏,对中原经济区进行连续报道和比较深入的解读。
2011-03-09 11:01:12 刘怀廉:
四是正式实施阶段。去年11月,中共河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通过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总体目标和发展步骤,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从提出、谋划阶段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各地各部门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都站位全局,主动融入,积极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2011-03-09 11:03:12 刘怀廉:
五是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到河南考察指导工作,明确表示中央已经原则同意将中原经济区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随后,国务院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中原经济区纳入重点开发区域,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十二五”规划纲要和贾庆林主席的报告都提到了支持中原经济区加快发展。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这是亿万中原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们组织理论界的社科专家和有关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进行了深入、全面、系统地研究,并把这些研究的成果编撰为蓝皮书,目的就是有助社会各界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原经济区,研究中原经济区,关注中原经济区,支持中原经济区。
2011-03-09 11:04:12 刘怀廉:
二、主要内容
该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以当前国家加大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力度、深化全国区域发展布局为背景,围绕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主题,在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现状和发展战略进行深入分析、归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思路和对策建议。这本书分总报告、专题报告、地区报告三个部分,共42万字。主要内容为:
2011-03-09 11:05:12 刘怀廉:
1、关于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研究
中原经济区是指以河南省为主体,延及周边区域,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相对稳定、无法依存于其他经济区的区域经济综合体。这一区域地位空间相对独立,地理环境特征鲜明,生产力布局较为合理,历史文脉持续稳定,大体相当的发展阶段,经济协作密不可分,已具备建设经济区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基础。
报告还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重点任务进行了阐述。报告指出,建设中原经济区,将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以陇海经济带和京广经济带为支撑,以东部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西部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为两翼,形成“一极、两带、双翼”的发展格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型城镇化、自主创新、综合交通、人力资源开发、开放型经济、特色文化、资源环境、体制机制、和谐社会十大支撑体系,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业基地,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体系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文化旅游创新区。
2011-03-09 11:07:34 刘怀廉:
2、关于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区域布局中的战略定位
报告指出,河南及周边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粮食稳定增产长效机制建立的同时,区域综合竞争能力却相对下降。促进这一地区的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目标、完成实现全面小康任务的关键。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目的就是要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崛起之路。
报告分析认为,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以沿海地区的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产业为塔尖,以中部地区的粮食、能源原材料、交通枢纽和一般制造业为塔身,以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为塔基的“塔形”结构。其中,中部地区崛起缺乏足够的产业支撑,实现崛起的目标,必须在完成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2011-03-09 11:08:32 刘怀廉:
3、关于中原经济区四大板块的战略定位
报告按照自然资源、地理类型、产业类型、发展水平、面临的发展任务等方面的相似性,把中原经济区分为豫中及其西北板块、北部板块、东南板块和豫西南板块,研究表明,西北板块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这个板块的战略定位是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城市群;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同时也是中原经济区的文化旅游、科技人才中心。
北部板块产业结构偏重,综合经济实力较强,是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支撑,这个板块的战略定位是:钢铁与有色金属的生产基地,能源、化工及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东南板块地势平坦,农业资源丰富,是中原经济区的粮食基地,这个板块的战略定位是粮食生产加工基地,农村改革发展试验区,农业生态、观光、文化旅游区。豫西南板块是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较好、产业体系相对独立和完整,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这个板块的战略定位是:“三化”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区、国际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区和西南地区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2011-03-09 11:10:33 刘怀廉:
4、关于河南与毗邻省份临界地区发展水平比较
从行政区划看,与河南省毗邻的省份有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和湖北6个省,临界地区包括20个省辖市,40多个县,报告选用2008年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个数据来反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从这些数据对比分析的结果看,与河南省相邻的20个省辖市中间,有13个省辖市的人均GDP低于河南省临界地区,7个省辖市高于河南省,这7个邻省临界省辖市中,四项指标均高于河南省临界地区的只有山东省的泰安、济宁、聊城3个市,其中泰安和济宁2市是济南——青岛城市圈的腹地,不属于中原经济区的范围。其他4个临界直辖市与河南省临界地区相比指标有高有低,水平差距不明显,处于同一发展阶段。从44个临界县(市)层面看,人均GDP高于河南省临界县的临省县份只有4个,占1/10,其中3个是上述山东3市所辖县份。
整体上看,不仅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对毗邻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而且位于省界上的省辖市、县(市)的发展水平,绝大多数也高于毗邻地区,呈现出全方位、跨行政区向外辐射的区域经济特征。这也说明,以河南省为主体、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体,是一个客观现实存在。
2011-03-09 11:12:33 刘怀廉:
5、关于中原经济区粮食核心区建设
报告认为,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的变化,这种地位只会强化,不会削弱。建设中原经济区,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保障不断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要寻求和探索一条既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为代价加快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又不以牺牲粮食产区、粮农的利益为代价,不以牺牲粮食产区工业化、城镇化的机会为代价的粮食稳定增产、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为此,必须抓住能够促进“双赢”的关键环节,着眼于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竞争力,探索新的崛起之路。
2011-03-09 11:13:43 刘怀廉:
6、关于中原经济区工业化进程的基本评价与战略选择
报告根据工业化的一般理论和新型工业化的含义,分析研究了中原经济区工业化进程,以及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报告运用综合评价法判断,2009年河南工业化综合评价值达到57.55,工业化进程处于中期中间偏上的阶段,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凸现。但受历史产业布局和自身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中原经济区工业主导产业呈现出层次相对较低、资源指向明显、高加工度不足、主导产品仍然主要处于价值链低端等特点。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的工业化进程,必须针对上述问题,围绕中原崛起目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011-03-09 11:15:33 刘怀廉:
7、关于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进程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原经济区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全国和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不强,城镇粗放式发展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目前,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明显加速,已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互促、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根据中原经济区工业化水平远远高于城镇化的实际,报告认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是:以新型城镇化为突破口,以“一划”带“两化”,促进“三化”协调发展,推动城镇化由偏重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转变,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相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具体来讲,就是要在五个方面着力:一是创新城镇化发展理念,真正把城市集群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贯穿于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二是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培育壮大中等城市,加快发展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三是提升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四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五是进一步提高城镇文化品位。
2011-03-09 11:16:33 刘怀廉:
8、关于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
中原经济区区域面积广、人多、资源丰富,发展条件也比较优越,而且又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内外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加速带来的发展新机遇。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总的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是,通过完善扶持政策、构建投融资体系、创新体制机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
2011-03-09 11:18:38 刘怀廉:
9、关于中原经济区开放型经济发展
报告认为,中原经济区作为发展洼地,发展要素层次低,要实现中原崛起,离不开对外部条件的充分利用,必须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集聚更多的发展要素,加快发展进程,提升发展层次。但受区位条件、要素禀赋、政策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原地区不能采取与沿海同样的对外开放思路和开放模式,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实际和发展的新要求,实施具有内陆区域特色的开放战略。在发展思路上,坚持以实现“要素集聚、结构提升”作为开放型经济战略的核心,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举,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结合,走对内对外开放、内外联动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在发展路径上,重点从四个方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一是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尽快提升要素结构水平;二是发挥传统要素比较的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和积极承接跨国及沿海产业转移;三是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全方位发展开放型经济;四是大力实施跨区域发展和“走出去”战略。
2011-03-09 11:20:38 刘怀廉:
10、关于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评价与战略推进
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历史厚重、文化灿烂,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中原经济区目前的优势很多、劣势也很多,发展还处于起步的阶段,规模、结构、运作理念、创新成果也都是比较落后的,所以丰厚的文化资源和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针对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区的发展,报告指出,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树立科学的文化发展观;二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三是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企业;四是加快培养创新型文化人才;
2011-03-09 11:21:38 刘怀廉:
11、关于中原经济区人口发展
建设中原经济区,优势在于人口,潜力也在于人口,关键也在于人口。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2009年河南总人口已经接近1亿,要实现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相协调,中原经济区人口发展必须继续稳定低生育的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的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健全劳动就业和社保体系。报告还提出了建立健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五大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人口工作的领导机制;二是完善与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投入体制;三是统筹协调各项社会经济政策,建立有利于实行计划生育的经济、社会、福利制度;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和技术服务、信息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五是稳定基层的工作机构和队伍。
2011-03-09 11:25:38 刘怀廉:
12、关于中原经济区竞争力评价
报告从区域开放的视角出发,选择中原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带、成渝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做样本进行竞争力比较分析。六个经济区89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的首位城市——郑州市排名第17位,在89个城市的平均得分之上,但又不及第一名深圳市的1/10,中原经济区的其他城市均排在30名以后,且都在得分平均值之下。中原经济区内部地区综合竞争力分析表明:中原经济区发展整体上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状况。郑州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其次是洛阳、焦作、许昌、三门峡、淮北、长治等,而阜阳、亳州、宿州竞争力最弱。这说明郑州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洛阳次之。因此,中原经济区要借助新一轮区域大发展的契机,利用好自身优势,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变低于全国和区域平均水平的现状,力争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又一增长极。
2011-03-09 11:26:38 刘怀廉:
13、关于晋东南、冀南、鲁西南、皖西北地区发展
中原经济区除包括河南省18个直辖市,还包括毗邻的晋东南、冀南、鲁西南和皖西北中的部分市、县。报告从发展特色、发展水平、发展态势、区域协调等四个方面,对四个区域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从发展特色看,这四个区域的经济结构西北偏重、东南偏轻。晋东南地区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了能源化工业为主的重工业结构;冀南充分利用铁矿石储量丰富的优势,协调了钢铁和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鲁西南和皖西北依托优良的土地资源和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了以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为主,煤炭化工业快速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从发展水平看,西北地区较高,东南地区偏低。从发展态势看,这几年四个地区的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和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出现了好的态势。从区域协作情况看,这四个区域与河南临界地区,资源条件相似,产业结构相近,经济同质性强、内部协作紧密,呈现出资源共享、市场共建、产业共兴的发展格局。中原经济区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对理论研究工作者来讲,是个全新的领域,是个重大的课题。《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仍然有一些漏洞与不足,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丰富理论、改进方法、优化成果!
最后,祝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和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预祝《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蓝皮书》发布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1-03-09 11:28:48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刘部长对这本蓝皮书做了全方位的解读。
下面有请专家发言,首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环境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研究员,大家欢迎。
2011-03-09 11:29:48 魏后凯:
首先感谢社科文献出版社的邀请,祝贺《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的出版,中原经济区现在是包括以河南省为主体的29个城市,也包括安徽的4个城市、山西的3个城市,再加上山东、湖北各两个城市,按照我们这个报告的划分一共有29个城市,28万平方公里,将近1.6亿人口,占全国的12%。应该说,中原经济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交通区位条件很优越,文化底蕴很深厚,城镇和产业的基础比较好。应该说它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全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基地。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所以我们认为加快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对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培育国家层面的新增长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1-03-09 11:30:28 魏后凯:
下面我想结合我们的研究谈五点:第一,虽然党中央、国务院已经表态,要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的战略层面。所以下一步要尽快在国家层面启动编制一个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办公厅审批,这样就可以在国家层面明确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国家战略定位、发展导向以及29个城市之间的分工。我认为这点是很重要的,因为中原经济区也是一个跨省区的区域,这个区域的规划就理所当然应该纳入到国家战略层面,编制一个高层次的,具有导向型的发展规划。
2011-03-09 11:31:47 魏后凯: 第二,中原经济区,虽然是以河南省为主体,但它涉及到5个省,29个城市。虽然我们建议搞一个跨部门的、跨省的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详细组织机构,包括国家的有关部门、五省的相关机构,组织这样一个详细的机构进行统筹协调,包括政策的协调来推进中原经济区的一体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原经济区,包括郑州跟周边的省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一体化的程度还比较差,要推进一体化。
2011-03-09 11:33:47 魏后凯:
第三,我们要采取一些措施,要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的一体化,要把推进中原经济区的一体化放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体化,产业布局、城乡建设的一体化,还有五个省29个市之间的招商引资政策的协调问题,我觉得这点也是很重要的。可以打造一体化的招商引资、继续创新等方面的一体化平台。
2011-03-09 11:34:47 魏后凯:
第四,可以积极争取把中原经济区作为全国的新型城市化或者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据我们的研究认为,中原经济区农业人口的比重比较大,城市化率现在只有36.4%,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未来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的任务很艰巨,假如我们走新型城市化的道路,我们要走统筹发展的路子,我们一定要把中原经济区当做一个国家层面的综合配套经济区。
2011-03-09 11:35:11 魏后凯:
第五,要抓好郑州的龙头城市的建设,搞中原经济区,它的支撑就是中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的龙头就是郑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郑州的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还不足以在更高的层次上、在更高的层面上来辐射、带动整个中原经济区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崛起,未来的快速发展。所以我们觉得,要推进大郑州都市区的建设。上次我们在王伟光副院长的领导下,我们也做了大郑州都市区的发展战略的研究,我们想把大郑州都市区作为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个核心增长极,作为一个龙头的城市来培育,根据我们的研究,大郑州都市区具有培育成为上千万人口规模的大都市的很好条件,在全国是不可多见的。这样一个地区,在我们推动中西部城市的发展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由于时间限制,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2011-03-09 11:36:51 主持人 谢寿光: 谢谢魏后凯研究员做了很有见地的发言,我们也希望在今后中原经济区建设以及中原经济区蓝皮书编撰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指导。
下面有请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博士生导师、全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王天义教授发言。
2011-03-09 11:37:11 王天义:
我参加这个会议也很高兴,我老家也是河南的。看到河南、中原迎来了这个发展的大好机遇,感到非常高兴。第二也非常振奋,听了刘主编的讲话,感到非常详细、非常清晰,也非常全面,非常振奋。同时也表示谢意,这个书出得这么快,3月5号人大会议要审议中央经济区的规划,我们9号就开这个会议,这个书已经出来了,书出得非常及时、非常快,但背后一定包含着该书的作者大量的调研,付出了大量的劳动。
蓝皮书从总体的设计,包括主题思想、总报告、专题报告、地区报告写得都非常好,首先这个思路非常清晰,其中讲了“一极、两带、双翼”,“十大支撑”,建立五大基地,形成三个实验区。对中央经济区的定位也非常准确,比如说讲到“三化”,讲了双重定位,一个是在全国整个区域布局当中的定位,另一个是内部四大板块的布局,这个定位非常清楚。这个报告对目标的设计分“两步走”,2015和2020分别达到目标,是非常明确而且是可行的。讲了“五大措施”,这些在刘部长的报告中,在蓝皮书中都讲得非常清楚。可以说,这个报告是出版得最快、写得最好,而且又非常具有操作性的一个很好的报告。
2011-03-09 11:39:34 王天义:
当前,我们努力去建设中原经济区,但需要一些外部条件,现在的外部条件实际上已经是内部条件。中原经济区已经是国家的规划,“十二五”规划当中的一个战略,怎么能够把中原经济区发展与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国家的战略相互衔接,同时对国家的有关扶持,刚才卢主任已经讲到先行先试的问题,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记得这个问题在2004—2005年这两年,我们去河南两个地方调研,一个是李省长当时和王伟光副院长的“和谐郑州”,另一次是岳主任、欧主任直接领导我们到豫东山西调研,主讲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在这个基础上,现在我们讲“三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三化”实际上和国家有关政策是相衔接的,新型工业化所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产业,尤其是高新产业的布局问题。新型城镇化实际上指的是人口基本问题、城市布局的问题或者是城市的发展问题。农业现代化说到底是一个土地怎么自主化的问题。这“三化”背后是三大要素,就是土地、资本、人力这三大资本怎么整合。粮食作为土地的产品,作为劳动者在土地上的投资,如何实现回报率。所以国家对粮食主产区应该给予更多的利益补偿,包括生态环境,从外部条件来讲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特色城镇化里面的和谐问题就是人力资源、人口集中提升的问题,在这个方面国家应该有哪些先行先试的政策,河南是全国最大的省份,人口相对集中,城镇化过程当中应该采取哪些新型的措施。新型工业化是对资本,特别是高端资本进行整合,在国家层面怎么给予更多的扶持。
2011-03-09 11:41:18 王天义:
我来之前,我们经济学部的主任跟我商量在经济建设当中,我们党校经济学部能够做什么工作。以前的两次调研,过去中央党校都作为专门的讲题,在党校各个班次上都做了讲授,尤其是配合当时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我们结合郑州怎么构建和谐城市、和谐郑州做了大量的讲授,同时从2005年开始,我们又对如何实现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如何在粮食主产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如何给农民工更多的扶持等等问题,在中央党校也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从2005年以后,这两个讲题都是中央党校的主讲题。
现在中原蓝皮书写得非常好,能不能以它作为蓝本,对我们的国家政策进行阐释,比如说在以前西部大开发的时候,我们国家专门搞专栏办了西部大开发干部培训班,能否以这个为蓝本把相关的中原经济区里面的各个行政区,涉及很多省、涉及很多市来统一思想、积极协调,能不能以这个作为教材对河南省的干部进行教育,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作为教学单位,我们也非常高兴,也非常愿意做一些工作。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讲到这里,谢谢。
2011-03-09 11:43:28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王天义教授,作为河南籍的著名学者,他饱含深情地对中原经济区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现在我们有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主任倪鹏飞研究员发言,大家欢迎。
2011-03-09 11:46:28 倪鹏飞:
首先向《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的出版表示祝贺!由于时间比较紧,我看得不太仔细,但我认为这是十分难得的一个区域性的蓝皮书,里面的内容不仅写得比较深入,而且一些构想、一些政策建议都是真知灼见。所以是我们学者学习和参考的一个很好的教材。
2011-03-09 11:48:28 倪鹏飞:
我想讲四点:第一,中原经济区是全球区域研究和实践的最佳样本,不是最佳样本之一,是全球区域研究的最佳样本。我环顾了全世界区域的基本状况,我发现像中原经济区这么经典、这么标准的经济区域在全世界很少有,或者说是绝无仅有。一个方面,中原经济区的历史非常悠久,世界上其他区域就难以比得上去。二是它在平原区,经济学研究还要标准化、模型化,就要把复杂的东西简化,这是最好的。再有就是它的空间布局,产业资源结构的形态非常生态化,主要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所以这对于全球做标准化的经济学研究非常有价值。在这里要提醒大家对经济学领域的宣传,实际上还有很多学者没有发现,如果我们有这种宣传的话,可能会有更多的学者加入研究,对推动战略实施,对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会非常有价值。当然,它是一个研究的最佳样本,同时我相信它也是实践的最佳样本,在座的各位,尤其是领导,能够亲自描绘、亲手实施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这真的是三生有幸的事情,首先对你们表示祝贺。
2011-03-09 11:51:28 倪鹏飞:
第二,我们建设中原经济区要处理一个重要的关系,就是全球化与当地化的关系。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做什么事情,思考问题,都应该有全球的视野、全球的眼光,现在尤其是在国内,尤其是在学术界,还有一些实践部门,在分析自己发展状况的时候,在制定战略的时候,还主要以自己的条件如何如何,它的理论基础就是简单的比较优势,我这里有什么资源、有什么需求就发展这个东西,我的定位就是从这儿产生和形成的。其实这个理论、这个方法已经过时了,全球化我们要做什么事情,我们要做定位当然要考虑自己的情况,但是一定要想到利用全球的资源、全球的市场,而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现在又存在一个全国化的趋势,像全球化一样,我们在做自己的事情,在定位的时候,当然也要利用全国的资源、全国的市场,如果在这种背景下,那么你的定位可能就和紧紧依靠自己的优劣势定位不一样了。
2011-03-09 11:52:28 倪鹏飞: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仅仅用自己的优劣势来分析和定位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浙江的义乌,它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全世界的小商品中心或者是贸易中心,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说这种简单的比较优势的理论是过时的理论。我注意到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在做战略的时候讲到全国的情况,但没有把中原经济区放在世界的大坐标体系下分析,中原经济区在当今世界的位置是什么样的、状况是什么样的,世界的格局是什么样的,未来十年、未来五十年全世界的格局是什么样的,中原经济区的格局又应该是什么样。我记得去年还是前年,经济日报约我组织十几版的报告,对中部几个省都进行了研究和回顾。在那里我首先环视了全世界内陆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繁荣兴衰的历史,得出了一些发现和建议。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定位的时候,在制定战略的时候,还要站得更高一些,一个基本的方法是时空分析法,空间就是把全世界都考虑进来,时间要有历史的跨度,不仅想到过去、现在,更要想到将来。所以,我想打开这个思路,就会有更多的想法、更多的思想战略。至于具体的应用,我们能够利用世界哪些方面、怎么应用,如果有这种思维就能够做出很好的回应。
2011-03-09 11:54:28 倪鹏飞:
我们不仅要立足全球,还要从当地出发。中原经济区可以借鉴内陆经济区的发展经验,尤其是先发地区的,但它有其他地方难以相比的一些优势和劣势。一个最简单的条件,我们中原经济区是人口特别密集的一个内陆农业区,在世界上只有印度,但印度在我们后面,我们也无法模仿他们。像发达国家,他们人口相对来说都比较稀少,即使在过去他们的农业也不是非常繁荣。我们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来,尤其是要分析目前我们和全世界其他区域相比较的优势和劣势在什么地方。优势很多,刚才大家都讲了,劣势大家也讲了很多。我只讲一点,我们的劣势是软件的劣势。我们的管理、制度、文化、思想观念是劣势,无论是同全国的沿海地区相比,还是同全世界相比较,这里面也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开放。
2011-03-09 11:55:38 倪鹏飞:
刘部长刚才也讲到开放,还有一个开放是软件的开放、文化的开放、思想观念的开放,通过交流实现思想观念的开放,产业的开放也是很重要的,我所讲的软件的开放更加重要。而目前我们的优势很多,瓶颈是在软件方面,如果展开与全国比较、全世界比较,我们的劣势就出来了。突破了劣势,我们的优势就会全部释放出来。
2011-03-09 11:57:38 倪鹏飞:
第三,要处理好“三化”的关系,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心工作,中国发展的核心,其实就是这“三化”,大家只要再仔细研读一下我们的“十二五”规划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如何处理“三化”协调发展,全国还没有非常好的经验,河南正好同时面临这个问题,工业化处在中期,城市化处在中期的前段,农业产业化,农业不仅是河南也是全国的核心利益所在,所以河南如果处理好了这个关系,不仅作为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对中国的其他区域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甚至对全世界有借鉴和参考价值。因此,卢主任说其他的功能区都有主题了,比如说成都、重庆是城乡统筹,武汉是友好生态,我想我们的主题就是这“三化”协调发展中的试验区,抓住了这个就抓住了中国经济的主旋律,也是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同时也是我们河南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如何推进、如何构建三者的关系,现在它们的关系不是你先我后的关系,现在是齐头并进的关系,如何齐头并进,怎么让它们互相促进,而不是互相掣肘。
2011-03-09 11:58:35 倪鹏飞: 第四,建设中原经济区要处理好中心和边缘的关系,刚才魏所长主要强调了中心,强调了郑州的发展,我想这个很重要,但这不仅是在某一个区域,就全国范围内,我觉得包括全国的规划都存在一个误区或者是存在着一个忽视的很重要的问题,现在我们搞的综合试验区,区域发展的各项规划,考虑的主要是中心区,最后获益最大的也是中心区,事实上我们讲的区域应该是中心和边缘同时协调发展。边缘本身就有劣势,你在区域规划的时候,又特别强调中心区,资源、要素会更进一步向中心聚集,边缘就会更落后,尤其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区域政策是在构建中心区的时候,一方面通过市场的基础作用使中心区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采取公共的政策支持边缘地区的发展。简单地说,你把这个地方定为中心了,我那个地方自然是边缘,你怎么处理边缘的问题,你对边缘地区要作出承诺、作出支持,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那我们的城乡结构、城乡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扩大。
2011-03-09 11:59:37 倪鹏飞:
现在搞中原经济区,河南是主体,河南应该承担牵头的作用。这里面应该有一个协调机制,你和周边的省市究竟有没有一些协调和合作,我看到了中原经济区研究会,这非常好。按说这个规划应该是发改委做规划,讲的是河南,但要把周边都考虑进来。我注意到这个书讲的很好,我希望在这儿呼吁,把各个方面都分析了,但制定政策、制定战略的时候,河南要从整个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从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考虑,这也是很有必要的。谢谢大家!
2011-03-09 12:00:57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倪博士饱含深情的讲话,今天发言的专家都很有见地。最后我们请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副总编李大宏教授发言。大家欢迎。
2011-03-09 12:02:57 李大宏:
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直接见证过两个经济区的诞生过程,一个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另一个是中原经济区。国务院批复建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时候,我当时还在新华社福建分社做总编辑,当时我组织记者写了一篇通讯《五年磨一剑》,纪录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旷日持久、艰难取得的。在去年这个时候,我从福建调回北京工作,有一天,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欧主任,给我一本厚厚的调研报告,是他和中原经济区战略课题组的同志们撰写的一本调研报告,我第一次从他那里知道了中原经济区的概念。虽然我在看过这本调研报告之后,深深为这本调研报告的很多材料、信息、观点所折服,但在我心目中,从我的经历和感觉上来看,中原经济区的战略从概念到真正的实施可能是三五年后的事情。但是历史的发展常常超出人们的预料,看来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短短一年之后,今天中原经济区不仅写入了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和重视,而且今天《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1)》的正式发布,也将会给“两会”的新闻报道提供更加丰富、具体、生动的素材,为“两会”新闻报道增色添彩。
2011-03-09 12:05:06 李大宏: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由地方的一个概念、热议、决策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成就了几代中原人、中部人的梦想,这个巨大的成功说明了什么?我想只能用大势所趋来概括,“势”首先是优势,是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所说的12个优势。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河南都是中国的缩影。“历览古今兴衰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所以我们构建中原经济区,它不仅仅是为今天的河南,为今天的中部探索出路,而且也是为明天的中国找寻出路。
2011-03-09 12:07:02 李大宏:
所以我在衷心祝贺蓝皮书正式发布的同时,还要把这本蓝皮书的内容,包括刚才各位领导、专家发言的真知灼见报道好、传播好,并且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新闻媒体的同行今后能够更多地关注中原、关注中部,持续不断地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加油鼓劲。谢谢各位!
2011-03-09 12:09:02 主持人 谢寿光:
感谢李总编从媒体领导者的角度发言。今天的发布会各项议程全部完成,作为主持人,我非常感谢出席会议的专家、领导和媒体的大力支持,也非常感谢领导和专家发表的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和建议。蓝皮书是一个智库型的产品,是一个凝聚共识的平台。中原经济区从地方的创意到国家的战略,这只是迈开了一步,未来的路程还非常长,研究有待深入,蓝皮书是性发布的,我们希望中原蓝皮书能够成为凝聚共识,推动中原发展的平台,能够调集各方面,包括全球资源的一个载体。我们蓝皮书的出版者都有一个体会,从无到有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它存在着缺陷、问题,我们专家、读者们都比较能够宽容、谅解,但从有到好,将是一个需要做出巨大努力的过程。如同我们中原经济区的创立、规划、概念,但要把概念变成现实,必将付出巨大的努力。
作为中原蓝皮书的出版方,我们愿意和刘部长率领的研究团队继续努力,真正让中原蓝皮书成为皮书系列中的一个品牌,也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出席今天的会议,会议到此结束。
2011-03-09 12:10:12
第三篇:2012年全国两会: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解读
“综观政协工作报告,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实在。政协去年一年确实做了不少实事。报告可以概括为‘创新、发展和和进取’六个字。”报告对2009年的政协工作作了回顾。一年来,人民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团结动员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层和各界人士,委员们充分发挥议政建言、民主监督的作用,齐心协力谋发展,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为继续推动中国民主法制制的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有效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报告中谈到,一年来,政协常委会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首要任务,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发展态势和国内经济运行情况,加强动态研究,努力增强建言献策的主动性、预见性、针对性,有效地促进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具体做法:围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议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多次举办经济形势分析会。
委员们提出,应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综合效应,着力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强化科技支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创新发展中小金融体系,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意见和建议,为党和政府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成果:选取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议政建言。一年来,共开展专题调研53项,组织常委、委员视察、考察团13个,立案并交办提案1800多件。
关注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厚民生才能聚民心,顺民意才能保民安。人民政协心系国事、情牵民生,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一年来,人民政协高度关注和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具体做法:重点围绕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国际金融危机对职工权益影响等问题深入调研,提出将积极就业政策向乡镇和农村延伸,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议吸纳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等建议,许多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
二、积极引导政协委员中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不裁员、不减薪、不欠薪,为稳定就业作出贡献。
1、围绕制定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政策措施,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和职业教育,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残疾人权益保障,汶川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等重要问题,提出了许多有见解、有分量的意见和建议。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2、着力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开展建立健全非正常上访终结机制、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调研,研讨新形势下的社会和谐与稳定问题,妥善处理政协委员、统一战线成员和各界群众来信来访。
3、围绕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实施,加快少数民族自治州发展,宗教教职人员生活和社会保障,散杂居和城市民族工作,藏医藏药事业和西藏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等问题,深入考察调研,为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出实招、办实事。
成果:全年编报社情民意信息267期,反映意见和建议1435条,提出相关提案1900多件,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
三、发挥优势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发展
一年来,全国政协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主题,发挥人民政协独特优势,推动两岸同胞大交流,促进两岸各界大合作。
具体做法:以政协委员为主体,以河洛文化、书画艺术、京昆艺术、妈祖文化、黄埔精神为纽带,赴台举办展览、演出、研讨等文化交流活动,开展与台湾有关团体互访活动,增进台湾同胞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1、在香港、澳门成功举办中国戏剧艺术传承与发展论坛、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书画展、“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光辉历程和重要启示”讲座等活动。
2、开展加强粤港合作专题调研,所提建议受到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3、支持港澳委员和有关社团在当地开展专项调研等活动,围绕更好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港澳金融稳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积极献计出力。
4、及时向港澳委员通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政协工作情况,组织港澳委员赴内地考察,推进港澳同内地的合作。
成果:全年共接待港澳来访团组70多个、500多人次。
第四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2015年7月30日)
主持人:首先欢迎各位媒体朋友,来到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今天是我们例行的第三场发布会,发布单位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布的主题是“农发行积极落实稳增长措施,全力支持三农发展”,我们很荣幸请到三位农业发展银行发布人,一位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孙兰生;还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资金计划部总经理刘定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客户一部副总经理李汉光。例行发布现在正式开始。我们先请孙主任跟我们介绍一下基本情况。
孙兰生:谢谢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冒雨来参加这场新闻发布会。我们金融界的人士讲:“金融如水,水能生财。”今天大家冒雨来,恭喜大家发财。言归正传。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这些年我们为三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自身改革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可能是因为农发行没有个人金融业务、不吸收居民储蓄,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农发行主动发声太少,社会公众和广大媒体可能对农发行不太了解,有人经常把农业银行和我们农发行混在一起,也有人管我们叫做什么农开行,所以我首先跟记者朋友们介绍一下农发行的历史情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于1994年,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加强对三农的扶持和保护力度的背景下成立的。我们主要的任务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支持三农事业发展。目前农发行有总行、省级分行、二级分行和县级支行,全国一共有2100多个机构,现在全国从业人员5万多人,成立到现在21年了。这二十多年来,农发行根据国家战略的要求,业务发展大体经历了几次大的调整。
1994年农发行成立的时候,当时农发行的业务主要是三大项,一个是农产品收购资金的供应,一个是农业综合开发,还有扶贫。到1998年,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农发行将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业务划归其他商业银行,农发行专司收购资金供应管理。到2007年以后,按照国家的要求,特别是按照当时中央一号文件的规定,农发行在继续做好粮棉油信贷工作的同时,适应国家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农发行的业务范围逐步扩大到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这样,逐步形成了我们一个多方位、宽领域的支农格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到目前农发行贷款总规模达到3万多亿,特别是近三年贷款投放力度比较大,每年累放贷款平均达到1万3千亿,我们在农村金融当中骨干和支柱作用不断增强。
一方面围绕着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支持粮棉油的收购、储备、调销、加工等全产业链的发展。现在我们每年发放贷款支持的粮食收购量已经占到全国粮食商品量的60%以上,支持收购的棉花已经占棉花收购量的50%以上。我们为保护农民利益,解决农产品收购打白条问题,包括为支持国家粮食储备,保证主要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和供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我们全力助推全面小康建设,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农村公路、农村危旧房改造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投放,2007年以来累计投放2万多亿元,支持了近万个项目。这些贷款的投放改善了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在圆满完成国家交给我们职能任务的同时,我们自身的经营也得到了提升。积极探索政策性银行融资新模式,形成了以市场发债为主、企业存款为辅的多元化筹资模式,目前资金自筹率达到90%以上。我们现在已经成为市场上第三大发债主体,成为引导社会资金回流三农的重要平台和重要载体。有的金融机构是在农村领域吸收存款,我们是把城里和社会的资金归集起来投放到三农里面去。同时,我们自身的经营效益也不错,到去年我们人均利润达到了96万元,资产利润率达到了1.78%,成本收入23.3%。大家都是财经媒体的朋友们,对这些数字大家会有一个比较。特别近十年来我们农发行上缴国家各种税收800多亿元,包括我们处理消化历史遗留问题和自身的盈余、权益增加等,积累与贡献一共达到了3500多亿。大家可能觉得政策银行的资产质量是不是让人担心,事实上我们政策银行资产质量特别我们农发行资产质量很好。到去年年末我们的不良率是0.57%,大大低于同业的平均水平。同时我们的安全水平也很好,我们的拨备覆盖率达到了483%,是监管标准的三倍多。可以说农发行在有效履行职能支持三农的同时,实现了自身规模质量效益的统一,农发行内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逐步增强。
跟大家讲了半天,大家觉得农发行到底跟其他银行比有哪些不同,简要做一个概括。和其他银行相比而言,第一,农发行是国有独资银行,主要的职责是执行政府的意志,服务国家战略。第二,经营目标上突出社会性,强调承担社会责任,注重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同时兼顾自身效益,按照银行的三性原则来经营决策,保持财务的可持续。第三,业务范围严格界定在三农领域,开办的每项业务都是国家经过特定程序交办或者批准的。所以我们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履职重点,这都是根据国家要求进行动态调整的。在部分业务的客户选择上,农发行也有一定的自主权。第四,资金来源主要是依托国家主权信用,发行金融债券,同时在市县域范围吸纳一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存款,还是不能接受老百姓的储蓄。第五,我们的客户对象主要是公司类的客户,没有个人客户,贷款的利率也比较优惠,基本都是央行基准利率或下浮利率。所以,总的来说农发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政策性,是国家层面扶持三农的金融安排,业务运营坚持执行政府意志,服务三农需求和遵循银行规律“三位一体”,实行政策性目标、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确保风险可控、财务可持续。这是回顾一下20年来的情况。
大家都知道,今年年初,农发行成立了新一届的总行党委。新一届党委成立以来,农发行自觉提升战位,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认真落实稳增长的决策部署,在全面保证粮棉收储资金的同时,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上半年我们累放贷款7400多亿元,多投放500多亿元,增长了7.4%。到6月末我们全行贷款3.1万亿,比年初增加了2554亿元,增长9.02%。贷款主要投向以下方面:
全力支持粮棉油收储。一是跨年收购平稳顺利,累计投放贷款3600多亿元,收购粮食3400多亿斤,信贷投放量、支持收储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玉米收购量占东北四省区总产量的78%。二是积极配合棉花目标价改革,在新疆投放2014棉花收购贷款424亿元,支持收购量占全疆棉花收购量的84%。三是认真做好夏收信贷工作,安排1580亿元专项信贷规模,至6月末已经发放夏收贷款492亿元,支持收购粮油458亿斤。
在做好这方面工作的同时,我们加大了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支持力度。一是支持水利建设,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精神,制定了一揽子的专门优惠政策,与水利部加强合作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建设贷款业务。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审批了水利专项贷款421亿,投放了180亿。同时我们延长了原来就有的水利中长期贷款的期限,和专项贷款组合使用,上半年我们累计发放水利贷款685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利贷款的投放量。二是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的贷款业务,按照全国城镇化建设规划,农发行立足业务范围,重点支持城中村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民集中住房建设。近期,我们认真落实国发37号文,已与住建部联合发文推进这项工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发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贷款品种,并与住建部联合在广西、江苏等地开展试点。三是大力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我们把支持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对中西部地区重点倾斜,上半年累放贷款267亿,6月末贷款余额1700多亿,其中中西部贷款占73%。四是我们继续做扶贫工作,虽然1998年曾经把扶贫贷款业务划转到其他银行,但是这些年来特别是2007年以后我们加大了对扶贫贷款的投放力度,探索了许多模式,比如贵州毕节的整区域扶贫模式,还有湖北恩施的单体扶贫模式等等。五是在推进城镇化方面,积极支持“62+2”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和部分县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支持这些重大项目的同时,我们始终坚持一点,就是支持看得准、有效益、不会形成过剩产能的项目,有效落实了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决策部署,发挥了政策性银行的逆周期调节作用。
在发放这些贷款的时候,包括收购贷款和重大项目建设贷款,我们始终坚持优惠性,因为优惠性是农发行三农贷款最显著的特征。我们坚持基准利率或下浮利率,坚持少收费或者不收费或者降低收费标准。特别是在应对经济下行时期,对一些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我们坚持不抽贷不压贷,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总的来看,我们上半年工作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下一步,农发行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找准与国家战略的结合点,找准信贷支农的着力点,进一步提升站位,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上周我们刚开完年中全国分行行长会议,对下一步信贷支农做了规划,重点在四大领域加大投放,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稳增长决策。一是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坚定不移地继续落实好国家粮棉油重要农产品的收储政策,保护农民的利益,维护市场的稳定,继续支持粮棉油等全产业链的发展,提产能促安全;同时,围绕国家粮安工程建设规划,积极支持仓储设施建设、应急供应体系和物流体系建设。二是全力服务农业现代化,重点主要是支持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支持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促进生产标准化,大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支持装备机械化,支持良种繁育、大型农机具推广等,促进运营的产业化,支持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的运营、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绿色化,支持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发展。三是全力服务城乡发展一体化,重点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农棚户区改造,农村路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包括农村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的发展。四是全力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围绕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研发产品、创新服务,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我们要认真落实好国家扶贫开发纲要,以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为重点,实施精准扶贫,帮助贫困地区百姓尽快摆脱贫困,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以上四个方面是农发行阶段性履行职能的大体轮廓,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作为政策性银行,也随时做好承接国家交办的新任务的准备。我们始终坚持把服务三农作为我们的办行方向,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继续坚持以农为本,根植三农,加快推进农发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形成我们在三农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品牌特色。把农发行打造成政府的银行、支农的银行、现代化的银行。我就首先跟各位媒体朋友把农发行的情况做个简要介绍,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孙主任。我们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发布主题进行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刚才您在介绍当中提到了粮棉油的收储是农发行业务的主要方面,今年夏粮收购开始以来,在河南和安徽的一些地方出现了卖粮难的情况,您能否介绍今年夏粮收购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像棉花、大豆等这些政策都全部推出了,粮食收购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越来越明确了,作为收购资金的主要提供方,农发行在粮食收储的信贷资金政策方面是否有一些调整,您能否透露一下,谢谢。
孙兰生:支持粮棉油收储、提供信贷资金供应,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农发行的政治任务,这些年我们始终把这项业务作为全行业务的重中之重。特别今年夏收工作特别重视,包括支持目标价格改革我们也积极参与,积极推进。有关的具体情况,今天正好我们客户一部的副总经理李汉光在场,下面请他给大家回答。
李汉光:有关夏粮收购的形势,这个我来做介绍。今年夏粮应该说继续丰收,有关部门前期公布的有关夏粮收购的数据,今年夏粮总产量2821.3亿,比2014年增产了89.4亿,那么夏粮还是以小麦为主,那么从小麦上市初期的收购形势看,应该说比较复杂。那么小麦这个上市初期价格趋弱,价格是弱势运行。除了河北以外,其他五个小麦的托市收购的预案区都已经启动了小麦最低价格预案。尽管启动了最低价格的预案收购,但是与往年比,收购进度还是趋缓。主要原因:一是小麦的收购期比去年推迟,也是受天气的影响,小麦的收获期比往年延缓了一周,小麦上市也就延迟了。二是部分地区小麦品质差,主要是不完善粒超标,有的个别地区小麦比较严重。托市收购国家的标准是质量标准,这些质量差的小麦包括不完善粒,大部分不符合国家收购的质量标准。三是企业特别是一些市场收购的主体,包括一些加工企业,因为前期受小麦加工的副产品麸皮价格下降,以及一些小麦的终端需求,这种影响可能加工企业不愿意多收,所以总体小麦收购初期比较趋缓。随着后期天气转好,一些小麦的主产区通过增加收储的一些设备,比如说一些吹风机等,对不完善粒进行处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基本上恢复了正常的收购节奏。总体看目前小麦的收购市场还是以政策性收购为主,市场性收购为辅。农发行面对这种今年夏粮收购的复杂形势,刚才孙主任也讲了,高度重视夏粮收购工作,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和保护农民利益高度出发,把实施夏粮收购工作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夏粮收购顺利进行。一是及早地准备,及早地进行市场调查,及早地进行企业贷款需求摸底。二是及时足额保障小麦夏粮资金的供应,同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支持市场性多渠道的收购。第三就是及早安排夏粮资金1580亿,满足夏粮收购的需求。第四就是向企业提前发放资金,做到钱等粮。第五个就是强化信贷资金的管理,确保国家粮食信贷资金的安全。第六个是改善服务,在夏粮收购资金供应过程当中,我们要求在节假日资金供应不断档,延长服务时间,确保托市资金及时兑付到农民手中。
截至7月20日,我们投放的夏粮收购贷款,农发行投放夏季粮油收购贷款694亿元,收购粮食655亿斤、油料6亿斤。
第二个问题记者讲到了粮食收储政策对农发行资金供应政策的一些调整。我想是这样的,就是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粮食调控政策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的利益,农发行的粮食信贷政策,也是随着国家粮食调控政策的不断变化,随之不断地调整完善的。去年,国家在东北地区实施大豆目标价格试点,农发行也适应这一调控政策的变化,不断完善我们的市场性收购信贷政策。下一步我们也是进一步总结去年大豆目标价格试点以后信贷支持大豆市场收购的经验,主要是围绕下一步客户的布局定点,以及我们农发行实施的战略性客户群的建设,以及完善我们粮食收购信贷资金的管理措施,以及市场性收购贷款的风险防控等等这些方面,进一步来调整完善农发行的市场化收购信贷政策,适应调整变化的粮食调控政策,服务好粮食市场,服务好三农,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农发行的改革方案,政策性业务和经营型业务实行分账管理,分类核算,在农发行的内部这个是怎么来界定的,存量业务和增量业务怎么来做。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看到咱们的不良率现在才0.57%,不知道政策性的不良有没有算在里面,如果没算的话是多少,能不能介绍一下政策性业务风险防控的一些措施,谢谢。
孙兰生:农发行始终坚持以政策性业务为主,应该这样说,农发行的业务不管是政策性还是叫自营性,这些业务都是面向三农的,都是投向三农领域。同时不管政策性业务还是自营性业务,都是国家经过特定的程序交办或者批准的。至于政策性业务和自营性业务如何分类的问题,这是改革当中的一项内容,有关部门正在研究。
至于您说的第二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都是一样的内容。有关部门都在研究,等将来确定之后我们会正式对媒体公布,谢谢。
金融时报记者:今年2月国务院会议明确农发行要通过专项过桥贷款为地方水利提供支持,现在已经过去5个月的时间,专项贷款目前发放情况如何。作为一项新兴业务,农发行在开展这项业务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谢谢。
孙兰生:重大水利建设是国家稳增长、惠民生的一项重大战略安排。特别是通过农发行发放过渡性资金给予支持,这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创新,也是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我们接到这项任务之后,积极和水利部进行配合,和水利部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了项目对接。特别在我们农发行内部,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部门,采取了一些优惠措施,包括利率倾斜,西部地区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下浮20%,中部地区下浮15%,东部地区下浮10%。另外我们在发放贷款时采用信用贷款发放形式,优化办贷流程,提高办贷效率,要求受理之后15个工作日就把贷款批出去。同时把水利过桥贷款和原来有的中长期水利贷款包括流动资金贷款组合使用,发挥最大的效用。到目前专项水利过桥贷款审批421亿,发放了180亿,应该说整个进展情况是比较顺利的。如果说遇到哪些问题,一方面可能有些政策的衔接还需要加强,有关方面的政策需要完善,更重要的问题,我们觉得贷款投放进度低于预期,这个主要是受工程进度的影响。大家也都知道今年天气不太帮忙,部分地区连续遭受暴雨袭击,好多工程建设被迫停滞。因为贷款是根据工程进度来发放,这样影响了贷款的发放进度。下一步我们一定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水利部配合好,抓紧安排项目,抓紧跟踪项目,投放资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好,谢谢。
农民日报记者:您刚才在介绍中提到,特别是2007年之后农发行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请你进一步介绍一下农发行在支持扶贫开发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谢谢。
孙兰生:扶贫开发工作是我们农发行一个重要工作,也是政策性银行必须履行好的职责。特别是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到了关键阶段,大家都知道,总书记说过,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尤其看贫困地区的老乡。这个贫困地区人口数量还不少,扶贫开发的任务还很重,前一段大家也看到一些媒体公布了贫困地区一些数字,这些数字都沉甸甸的。如果这些贫困地区的人口脱贫问题解决不了,全面小康建设就难以实现。作为政策性银行,支持扶贫一直是我们的一个重点。我们这几年通过优先支持,利率优惠,延长期限,规模保证等一些办法,保证了这个贫困地区的建设。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投放的力度很大。另外我们也支持一些整体的扶贫搬迁,扶贫工作推进这么多年,现在已经到了关键阶段,到了攻城拔寨的冲刺期,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特别是有些地区采取常规的扶贫办法可能一时也解决不了贫困问题,或者是脱了贫也稳定不住。下一步,可能重点采取异地搬迁的办法,把一些居民从不适宜生存生产的地方搬出去。我们下一步安排了大约四、五千亿的资金,专门成立了工作机构,研究专门的信贷产品,专门的信贷管理办法,加大扶贫贷款的投放,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出把力。谢谢。
农村金融时报记者:我想了解的是当前农村金融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农行、农信社、邮储银行也在服务这个板块。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在支农方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孙兰生:政策性金融与商业金融最大的不同,一个是政策性,一个是优惠性。所谓政策性就是我们的信贷资源配置一定要符合国家战略导向,一定是三农领域的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去。这么多年来农发行的信贷资金始终按照这一个原则来配置。从优惠性上来说,我们这么多年对三农领域的贷款,一般把门槛降得很低,优化办贷条件,同时我们的利率也比较优惠,前面我已经讲过,我们95%左右的贷款都是基准利率,甚至是下浮利率。另外一个我们的办贷方式也相对更优化一些,都采取信用杠杆的方式和组合担保的方式,减轻企业寻找资源担保的压力。
我们这两年在三农领域的优惠贷款体现在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涉农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包括一些中等企业,都存在财务不规范,还有一些抵押资源缺乏的问题。我们对这一部分贷款的客户尽可能采取一些循环贷款或者中期流动资金贷款,解决它的融资困难,减少企业当年周转还贷的压力。特别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针对企业的困难,我们采取了一些风险缓释措施,保证企业只要基本面是好的,就能够让它相对便利地得到资金。
经济日报记者:我想问一个关于筹集资金的问题,刚刚孙主任在介绍情况的时候提到,农发行的资金自筹率达到九成,这是很高的比率,主要以发债的方式。发债有可能会面临利率方面的挑战,未来咱们行的筹集资金会不会有一些新的考虑和完善的打算,谢谢。
孙兰生:资金来源是银行的血脉,没有资金来源任何一个银行都无法运营。在资金筹集上,这些年我们坚持自主自立,面向市场,应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刘总经理在,请刘先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刘定华:提到筹资的问题,目前我们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这样的,就是政策性金融债占资金来源71%左右,存款占资金来源的20%左右,再有一部分主要就是央行的再贷款。我们这几年的筹资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过去高度依赖于中央银行的再贷款,2004年左右,央行的再贷款占资金来源的90%。这些年我们坚持走市场化的筹资道路,利用国家信用发行政策型金融债,再一个就是我们自筹资金能力在显著增强,这是一。第二就是利率市场化以后,农发行确实是受到冲击最大的一家银行。一个是利率市场化,一个是企业直接融资的增加,再一个是农发行所承担任务在逐步增加。
我们在筹资上面临三个问题。第一个是量的问题,就是资金的需求量显著增加,就是我们的发债规模,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年发债量已经到了8千亿,每年的增幅在40%左右。而现在市场上债券的发行主体显著增加,今年银行间市场的发债量已经达到了14万亿,比上年增加了4万多亿。所以政策性银行能不能在市场上筹集到这样的资金量,确实对我们是一个挑战。
第二是价格的问题。就是利率市场化以后,我们发债的成本是显著增加的,而我们的贷款利率,就是央行三次调整贷款利率对我们这一家主要依靠贷款收入的行来讲,影响是很大的。这三次降息我们减少贷款利息收入190亿。而同时从去年开始,利率市场改革以后,我的发债成本显著增加。今年上半年我行的发债成本是3.75左右,去年市场上流动性比较紧张的时候,发债成本将近上升了200个BP,就是我行的存贷差明显收小。我们发放政策性贷款基本上是无利可图的,有时甚至是赔本的。
第三就是我们承担职能任务的加重,特别是扶贫搬迁,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再就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中长期资金的贷款需求显著增加,对农发行资金来源的期限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我们以短债为主,因为粮棉油收购基本上是一年一清,这个中长期贷款现在都是五年甚至十年,水利贷款甚至达到20年以上。这样就需要发一部分长债。发长债就是十年期以上的长债,按照目前债市的水平,与五年以内的利差要高80个BP左右,所以对农发行来讲成本上也是考验。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刚性的信贷需求,需要我们在市场上筹集大量的资金,而我们同时又要管控好成本,实现在财务上的可持续性。这对我们来讲确实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在市场上面也是在统筹考虑,第一,就是坚持走市场化筹资的这个道路,我们是不会动摇的。因为现在的大方向就是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经过十年的发债,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发债的经验,也锻炼了一支发债队伍,所以我们有信心从市场上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第二,我们想利用好两个市场,既主要依托于国内市场来筹集资金,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面发展债券,我们在国际债券市场上发行了四期人民币债券。去年境内境外的人民币利率债利差200个BP左右,这样可以相对稀释一部分我们发债的成本。
第三,就是争取央行的政策,就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支持。央行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比如说抵押补充贷款。
第四,就是争取贷款的财政支持。另外,我们还管好自己的这个存款资源,过去农发行不太重视存款,这几年我们也重视了对我们存款资源的管理和对公共存款的营销工作。我们每年的新增存款量都在一千亿元左右。所以通过上述这些综合性的措施,我们有信心,有能力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来引导社会资金回流农村,谢谢。
主持人:时间关系,我们最后一个问题。
中央电视台记者:还有一个多月就开始秋收了,我想问一下农发行今年现在有没有开始启动秋收的工作,准备投多少资金,具体政策方面有没有调整和变化,谢谢。
孙兰生:我们和你一样都非常关注秋收。根据前一段发布的消息看,今年秋收有望再获丰收。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农发行现在已经开始启动秋收的准备。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秋收的几大品种,大体上还是延用原有的一些收购的政策。我们农发行要按照原来的计划安排,把资金准备好。我们目前的考虑就是,一方面把规模备足,按照今年的收购量提前备足了资金,这方面让大家放心,资金规模肯定没有问题。另外在贷款方式上,我们继续根据不同的收储政策,安排不同的信贷模式,比如目标价改革推进地区,我们按照既定的信贷政策推进。支持秋粮收购,我们的基本要求还是一定资金提前到位,做到“钱等粮”,底线还是保证不因为我们收购资金供应问题让我们的开户企业给农民打了白条。这不仅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需求,同时也是维护市场稳定的需求,更主要是保护农民利益的需求。不管怎么改,今年的收购政策怎么出,农发行一定跟着国家的收购政策走,一定把收购资金供应工作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各项工作做好,保证不因为我们资金供应工作影响国家有关收储政策的落实,谢谢。(完)
第五篇:中国工商银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中国工商银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时间:2015年8月6日 地址:银监会403会议室
主持人:今天我们召开第四场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请中国工商银行来进行发布。工商银行的发布主题是“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今天我们请到的发布人是中国工商银行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高志新主任,电子银行部侯本旗总经理,产品创新管理部薛鸿健总经理、小企业金融业务部熊燕总经理。
接下来,我们请发布人高志新主任来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高志新:谢谢!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出席工商银行专场发布会。今天我和我的三位同事将与朋友们就工商银行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的相关情况进行沟通交流。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工商银行这方面的进展,之后请三位总经理一起回答大家的问题。
在座有的朋友可能参加过今年3月23号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布会,我们发布了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也宣布了互联网金融战略的总体布局。近半年的时 间里,工商银行以三大平台和三大产品线为主体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快速健康发展,较好地服务了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这里我先简要报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融e购”电商平台交易额累计达到2044亿元,同比增长26.8倍;“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用户总数达到130万户,“融e行”直销银行平台交易额突破230亿元,整体呈现加速态势;快捷支付工具“工银e支付”客户突破6000万户,交易额突破800亿元,是去年同期的5.4倍;基于客户线上线下直接消费的个人信用贷款产品“逸贷”,余额超过1900亿元;契合小微企业“短频急”融资需求的互联网贷款产品“网贷通”,累计向7万多家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73万亿元,余额超过2000亿元;依靠大数据技术开发的纯信用贷款产品“公司逸贷”,累计发放贷款87.3亿元。
总的来看,工商银行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有四个特点:
第一,工商银行互联网金融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稳增长、调结构和提质增效方面有三个亮点,其中突出的一个亮点就是互联网金融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式。目前工商银行正在对信贷服务模式进行一系列创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利用互联网金融和大数据手段,将信贷业务划分为标准化和专业化两大基础类别,实行差异化的经营管理。标准化服务主要是对一些基于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合一”,额度相 对较小、适合标准化作业的信贷服务,将重点通过开发互联网金融产品,开展纯线上的融资服务。专业化信贷服务,主要是针对一些复杂的大客户、大项目和大宗信贷业务,以及少量小微企业的个性化等非标准化信贷业务。这主要是说线下的,过去讲传统的信贷模式,当然它也会有一系列的流程和机制的转换,有线上线下两类创新和分开的管理。线上这一块,近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已进行了很多创新和探索,推出了面向个人、基于消费的“逸贷”、面向商户的“公司逸贷”以及面向小微企业的“网贷通”等产品。今年上半年,我们又对这类标准化信贷产品进行全面整合、整体开发,以逐步实现纯线上、集约化经营。前不久,我们成立了个人信用消费金融中心,全面发展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全线上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支持居民扩大消费和消费升级。近期还将成立全行统一的网络融资中心,全面开发运营面向个人和法人的标准化线上融资产品,特别是适应小微企业“短频急”融资需求特点的线上融资产品。当然,线上标准化与线下专业化的有机结合是我们的优势,如对小微企业的非标准化信贷业务,我们通过小微中心实行集约化专业经营,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和可获得率。到6月末,我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8万亿元,上半年实际增加1065亿元,增幅6.2%,贷款客户同比增加2.16万户,申贷获得率提高至91%,达到“三个不低于”的监管要求。
第二个亮点是信贷增量与信贷存量并轨管理有机融合。上半年我行新增本外币贷款6226亿元,增幅5.6%,累放贷款4.65万亿元,相当于新增量的8倍,其中收回移位再贷1.02万亿元,加上新增实际新投放信贷总量达1.6万亿元,将更多的存量信贷资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收回再贷1.02万亿元,这是什么意思?贷款到期之后,如果还继续给这个企业,这不叫收回再贷。收回再贷,比如这个项目建成了,贷款回来了,肯定用在别的新项目上去。再比如个人按揭贷款,他还了之后肯定会用到别的地方去,要把这些用好,真正用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第三个亮点是信贷和非信贷融资有机融合。以前关注比较多的是贷款增加了多少,其实融资工具是非常多样化的,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工具的创新发展非常快,工商银行也特别注重这方面的创新,把信贷和非信贷融资有机结合起来。上半年债券承销、金融租赁、委托贷款等非信贷融资累计办理5215亿元,成为支持实体经济重要的资金来源。其中,主承销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居国内同业首位;银团贷款总额居亚太地区银团业务牵头行、簿记行榜首。
工商银行的第二个特点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心还是在金融。互联网金融不管融合了多少互联网技术的特征,其创新发展仍离不开金融的基本功能和属性,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还是“金融”。工商银行推出电商平台开展跨界服务,可是我们建设电商平台不是为了靠商品经营盈利,而是为了实 现商品交易与支付、融资等金融功能的无缝结合来提高客户粘性和活跃程度,拓展信息数据积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创新出更为贴近市场、更加符合客户需要、更富效率和价值的金融服务,探索一条“以融引商,以商促融”的电商平台发展新路。
第三个特点,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中注重利用金融杠杆服务各行各业实现“互联网+”。大家都关注到“互联网+”正由消费领域加速向生产经营、政府服务等领域拓展。工商银行通过大力发展B2B商城、B2G采购平台,使之成为服务政府机构、集团公司、企业供应链的“云”平台,打造“互联网+产业+金融”的多方共赢发展模式,带动各行各业实现“互联网+”。
第四个特点,工商银行的互联网金融走的是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的道路。现在工商银行超过87%的业务是通过电子银行渠道办理,三分之一的客户基本不来银行,主要通过互联网办理业务。但同时线下网点中高端客户总量和业务占比却呈增长之势,这说明网点在办理复杂业务,以及支持客户个性化、差异化服务有着不可替代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工商银行在境内近1.7万家网点以及连通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境外机构,是区别于其他互联网企业的优势。因此,我们利用互联网理念和技术,加快对线下网点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在境内已符合条件的1.5万多家网点全面开通WiFi服务,发挥网点在客户引流、业务拓展方面的作 用。同时,通过推出适应不同人群的APP以及融e购、手机银行等线上平台,我们将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业务接入的整合、信息共享与流程互通,从而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和服务效能。
各位媒体朋友,关于工商银行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情况,我就先简要介绍这些,下面请大家提问。
提问环节
经济日报:首先我想追问一个问题,您刚刚提到我们将会成为一个网络融资中心,能不能再详细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以及产品的形态?第二个问题想请问侯总,关于直销银行我知道从国外的实践看,不少是以独立法人的形式在运行,工行有没有试水独立法人的规划?前段时间有消息称,交行在探索引入民营资本,考虑是不是存在成立互联网金融子公司的可能性。我想请问,工行对于这种有可能出现的新的组织形式有什么样的看法?
高志新:工行网络融资中心下个月可能就要正式挂牌,具体情况到时候挂牌时我们会一起发布。
侯本旗:直销银行大家都比较关注,我们的直销银行叫“融e行”,也已经上线营运一段时间了。它有两大特点,一个是便捷服务,第二是完全开放,只要是国内银行的客户,都可以通过电子账户来体验工行的产品和服务。
具体到直销银行的运作,国内各家银行也都在探索,我 们实践中也在探索,在探索这块业务到底怎么做,跟其他的业务怎么样协同。刚才你谈到的问题,有没有作为独立法人的打算,至少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我们整个互联网金融这一块业务发展比较快,在组织架构方面现在还没有大的变化。当然我们也非常关注业务协同的问题。6月1日我们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叫互联网金融营销中心,来统筹全行的互联网产品营销组织和推广。我们的架构是三大平台三大产品线,涉及到很多部门,涉及到总行、分行、支行,怎么样统筹、怎么样协同也是我们一直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专门成立了这个中心。它的主要职能就是统一负责三大平台的运营,统一组织三大产品线的推广,尤其是直接负责一些重要客户线上市场的拓展。我们想通过这么一个中心,能够加快专业间的协同,能够加快总分行的联动,能够形成一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型营销格局。
你关注的问题很重要,“互联网+”表面上是一个技术的变化,它背后可能会引发新的业务做法、新的业务模式、新的业务组织架构的可能性。我们在做业务的同时也关注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和同业的情况,我们会根据这些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发展策略,来研究怎么样服务好实体经济,怎么样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在这些方面,我们会根据工行自身的特点,走一条有工行特色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道路。证券时报:刚才讲到工行会关注监管环境的变化,刚刚十部委出台了关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工行这边怎么样看待这个指导意见?您认为这个指导意见对第三方支付和P2P新兴互联网业务做了哪些规范,对工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薛鸿健:我们认为《指导意见》对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工商银行对于发展互联网金融是抱着开放、共享、创新、包容的心态,并且一直致力于和各方携手,共同打造健康良性、包容开放、生机蓬勃的互联网金融生态。我们看到,《指导意见》在鼓励创新、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方面提出了很多积极的政策措施,例如鼓励互联网金融平台、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从业机构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拓宽从业机构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环境;相关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提供优质服务,营造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落实和完善有关财税政策;推动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互联网金融配套服务体系等等。这些措施的出台和付诸实施,将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和产业生态环境,有利于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
同时,《指导意见》鼓励银行业开展业务创新,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和网贷平台提供资金托管、支付清算等服务,这也有利于拓展银行的业务领域。
随着《指导意见》各项措施的实施,我们觉得互联网金 融将来会呈现出一个更加健康的发展态势。当然对商业银行,包括对工商银行的创新和服务能力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会加大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e-ICBC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努力为客户提供集信息、商务、金融于一体的综合化服务,并且更加注重用更好的服务体验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比如我们会大力拓展客户需要的生活场景,丰富产品,提高客户黏性。同时工商银行也会进一步应用大数据研发更多满足小微企业需要的互联网信贷产品。
农村金融时报:今年以来,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这些纯线上银行开张,有观点认为未来很多小微企业线上贷款会通过这些机构来做。我不知道工行在这方面有没有感受到压力?工行在“互联网+”方面,对小微企业贷款方面有什么样的举措?
熊燕: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服务小微企业,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是一个福音。工商银行这几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的特性决定了它们和互联网的大数据、信息化这一块契合度非常高。刚才高志新主任在介绍我们服务实体经济的时候已经讲到这个方面,工商银行在线下建立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的基础上,依托在大数据挖掘应用上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潜力,通过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构建了全新的小微企业管理服务模式,为在有效控制实质风险的前提下,提升小微融资可获得性和 便利性创造了条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在小微企业的融资创新方面,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怎么通过互联网的技术与我们传统的信贷结合来做这方面的产品创新。比方说通过POS商户收单的信息流,根据这些情况来做一些公司逸贷的产品。比如跟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合作,包括我们融e购电商平台的开发,基于商品流、资金流、物流来做网上贷款。我们有一款产品叫“网贷通”,它的特点就是我们在线下签订担保合同,在线上可以随时在线申请、在线提款、在线还款,这是非常契合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短、频、急的特点,显著提高了融资的便利性。今年上半年我们“网贷通”贷款的余额是2400多亿,其中小微客户是2200多亿。
再以小微企业电子供应链融资产品为例,针对小微企业贸易融资频度高、金额小,而传统手工模式手续复杂、效率低的特点,我行通过与核心企业合作,将我行业务系统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ERP系统实时对接,将网络融资完全嵌入供应链交易当中,通过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信息的相互验证,为小微客户办理信用融资。这一产品大大提高了小微企业申请贷款、银行审批、回笼货款的效率,而且通过核心企业有效信用支持,无须提供额外担保,解决小微企业提供担保难的问题。截至6月末,我行已与32户核心企业开展电子供应链融资业务,为供应链上下游客户累计发放融资71.4亿元。下一步,我们还会进一步推出纯信用的线上小微企业贷 款,在控制实质性风险的前提下,通过更多的手段来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
在整体的存量贷款改造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个很大的尝试,刚才有记者问到网络融资中心的问题,我们计划9月份挂牌,具体情况到时候再发布。工商银行11万亿的贷款里面,通过互联网、网络融资的产品,占比在4%到5%左右的量,这里面我们还想做一些改造,通过研发推广线上融资服务、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化信贷服务模式,加快提升小微企业融资的便利性和可获得率。这个中心今后主要的只能,是为个人客户、公司客户、小微企业客户提供一个统一的网络融资产品创新平台、研发平台,推广平台。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率先完成了对部分金额小、周转快的小微企业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业务的网络化改造,先期已办理网络化融资258亿元。经过互联网改造以后,这些业务可以实现客户线上一键式操作办理贷款,实现了对小微企业高效便捷、全天候的融资服务。
在风险控制方面,小微企业的一个特点是风险比较高、信息不对称,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风险高,导致了融资难。工商银行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对潜在风险进行集中监测、系统预判、及时预警,构建了智能化的风险防控体系。作为数据依赖型行业,银行具有完整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应用体系。工商银行所积累的数据规模大、历史长、且是真实的交易记录,是一座蕴含无限价值的“宝藏”。我们从2007年就 开始建设数据仓库和集团信息库“两大数据基础平台”,实现了对全部客户、账户、交易等信息的集中管理,目前存储的数据量超过1300万GB,且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爆发式增长。以客户信用记录为例,我们对个人客户和法人客户的违约率、违约损失率数据的完整积累长度分别超过了8年和6年。我们在总行专门成立信用风险监控中心,在全面梳理行内系统数据的基础上,引入行业共享数据、工商登记、海关进出口贸易、外部欺诈、网络舆情等外部信息,并对内外部数据信息进行整合、校验和挖掘,为信用风险监控提供数据支持。目前,工商银行已实现了对全行超过10万亿信贷资产和每年8-9万亿累放贷款的动态风险监测和实时预警控制,并能全流程监测到每一个机构、每一户企业、每一笔贷款的具体运行情况,提高了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未来,工商银行将继续加大小微企业融资的网络化改造,加快实现小微企业的标准化、精品化、规模化发展,致力于为小微企业提供“全客户、全产品、全天候”的金融服务。
路透社:刚才我看有媒体同行也问到互联网监管规则的问题,从一个宏观层次来说,确实是创新的。近期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很多市场人士认为压缩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模式。工行作为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发展最快的银行之 一,对于这个监管规则怎么看?包括这个监管规则推出之后,这个新规对于工行的业务上会有什么影响?
薛鸿健: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对于《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我们非常关注。这里面主要是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业务进行规范,但其中也涉及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的关系等问题,对此我们将进行认真研究,并将根据最终生效的管理办法依法合规开展相关业务。
金融实质是管理和经营风险的行业,服务效率与风险控制,换句话说服务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始终是需要平衡的一对矛盾。应该说,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有关限额管理的规定是对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和支付便捷性的一种兼顾和平衡的考虑。相信在征求公众意见后,管理办法一定能够更加完善,更能体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规律,进一步促进支付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作为支付服务市场的参与者,我相信工商银行未来的支付结算业务也会继续得到健康的发展。
北京晨报: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一下,一个是关于“融e购”的问题,工行推“融e购”这一块的力度非常大,但是从电商这一块和天猫、京东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未来工行在“融e购”这一块,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是沿袭天猫或者京东,还是有自己的模式?
侯本旗:“融e购”我来说说。我们工行“融e购”商城 现在在初创期,所以刚才你说跟他们有一些差距,更客观的说,差距还比较明显,因为他们都是经营了十几年的商城了,我们在交易额和流量方面,和他们相比还不是很高。在服务上面,也在借鉴他们的一些做法,来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另外一个特点是发展特别快,上半年交易额同比增长26.8倍,是去年全年的3倍,到7月底是去年全年的4倍,一直呈加速发展的态势。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增长?关键就是业务模式。开始做电商我们也没有经验,也没有人才,重点考虑的问题就是,作为银行我们的电商到底怎么做?我们分析了一下有代表性的两个电商,一个是天猫,一个是京东,天猫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他的开放模式,他自己是不做经营不做产品的。京东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他的产品质量,他是自己经营来掌控质量。我们的模式是将这两个好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把我们的商城定义为名商、名品、名店这种错位的竞争,是好的商品和服务,而不一定是产品要多少,当然好的东西越多越好。我们提出了两个方向,第一个是真,作为线上的交易,产品的质量要高。我们做真又不能像京东一样直营,那怎么办?我们想了一个办法,我们选择商户,“融e购”上的商户都是我们邀请来的,我们不接受报名,我们根据市场的反映,邀请好的商户到我们这儿来经营,而且我们要求商家直营,自己卖自己的东西他就不会拿假的东西来卖。有的企业说我经营模式不一样,我自己不销售,我们就请商家指定一家代理来我们这个商城。所以通过选择商户,保证了商品的质量。
另外一个特点对于商户有吸引力,我们把它叫做值,什么叫做值?就是不收费。商户在“融e购”电商平台上来经营没有入驻费,没有交易佣金,也没有宣传推广费,对于商户来讲,他的经营成本节约了很大一部分,节约了以后,商户为了扩大销售,他又通过做营销活动,通过价格优惠,通过商品分期付款的贴息来扩大他的销售。很多产品在我们这个平台上有一些价格方面的优势,这个产品质量有保证,价格又公道,就会吸引更多的客户进来,客户多了以后,又会吸引更多的商户进来,所以这个平台就做起来了。“融e购”是很好地体现平台的双边效应,双方互相吸引的一种趋势。
发展快关键问题还是定位的问题。由于这个定位,所以我们的“融e购”商城在商业模式上跟其他的电商平台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是一个免费的平台。不收费怎么样生存、怎么样发展?作为银行,我们关注的是延伸的机会,交易延伸的结算机会、融资机会和获取新客户的机会。我算了一下数,去年全年是这样,到现在也是这样,在“融e购”商城上经营的商户有1/3原来不是工商银行的客户,这些公司原来跟工商银行没有关系,因为它们的商品好,我们邀请它们来经营,它们就来了,它们一来结算账户也来了,平台也来了,贷款也来了。所以这个平台更好地体现了平台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网络的外部效应。有一次讨论时我讲到,“融e购”电商平台是平台效应最好的例子,两个特点,一个是 双边效应,一个是网络外部效应。
关于今后的发展,我们还是继续这样一个定位,对未来的发展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今年4月20号,我们跟云南大理市政府做了一个合作项目,大理有很多小客栈,有很多旅行社,他们跟外部对接渠道不是很通畅,也没有自己的网站,我们跟172家商铺进行了合作,有客栈,有旅行社,一起合作推出了六项服务,吃、住、行、网、娱、用,推出以后我们没有想到交易量会这么大,到现在为止交易额已经突破了3亿。3亿对我们银行来讲,不是很大的数,但是对于大理旅游细分市场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数,通过这个我们服务了172家小微企业,原来他们都是通过其他的平台来交易,其他的平台会收他们的渠道费,高的要收20%,而我们是免费服务。
另外一个是卖樱桃。山东栖霞亭口镇是有名的“大樱桃之乡”。4月份开始整个活动期间“融e购”卖了20万斤樱桃,他们绣了一个锦旗给我们送过来,说比其他的平台加起来还要多。樱桃好吃但不好存,我们迅速的帮他们把樱桃卖掉了。
前几天有一个记者很细心,发了一个新闻说我们工行的“融e购”卖iPhone手机卖得比靠卖通讯产品起家的大型电商还要多。主要原因就是分期付款、商户贴息,分期付款手续费买手机的人一分钱都不用付,是商户为他贴的。我们还尝试着做不一样的营销,今天我们卖了1000台iPhone、200台iPhone6,为什么这么快卖完了?因为中国队在东亚杯上 昨天踢进了两个球,踢进一个球,降888块,踢进两个球,降1000块。很多事情我们也没有想到,电商平台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帮助消费者方面做出了这么多的事情。也感谢你关注“融e购”的发展,你如果成为我们用户以后,有好消息再推荐给你。
第一财经电视:在前段时间出现P2P跑路的事情,有媒体说今后P2P平台的资金存管必须通过银行来存管。我想问下一步工商银行这方面有没有开展新项目的计划?另外在之前的时候,P2P通常会把自己的资金存管在第三方支付机构,把资金存管在银行和存管在第三方支付机构有什么模式上的区别?
薛鸿健:我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互联网《指导意见》已经明确P2P的从业机构应该选择银行作为资金的存管机构,本着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宗旨,工商银行正在开展对P2P资金存管进行研究。
至于你刚才问到的第二个问题,我介绍一下银行是怎么做资金存管或者托管业务的。目前工商银行可以为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产、企业年金、理财资金提供整个总分账户的托管业务,大概托管的证券资金规模超过1万亿,保险资产超过2万亿,企业年金超过3万亿,理财资金超过1.5万亿。工商银行的资金托管包括投资的清算、交易的监督、风险的分析等一系列的托管业务。作为金融领域领先的资产托管银 行,开业以来我们始终保持非常好的行业领先的运作进度,托管交易的差错率也非常低,满足了不同的投资机构在不同市场上投资所需要的资金托管业务的要求。
金融时报:现在我们看到很多互联网公司,包括银行在内都在打造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工行也提出自己打造三大平台。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工行三大平台下一步的战略规划?另外,怎么看待跟这些机构之间的竞争,包括银行之间的竞争?
侯本旗:平台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有一本书叫《平台战略》,我同意他其中一个观点,今后大公司的竞争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但是更重要的是平台的战略。平台有明显的双边效益和网络外部性,像滚雪球一样,吸收各种各样的资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在工行的互联网战略中一个重点就是打造三大平台,“融e购”电商平台刚才做了一些介绍,上半年交易额是2000多亿,今年我们的任务是5000亿,5000亿是个什么概念?去年B2C平台全国排名下来,只有两家的交易额超过1000亿,“融e购”这个平台我们内部叫开局良好。
另外一个平台叫“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我们的口号是“把客户经理带在身边”,通过这个APP下载以后,可以直接找到客户经理。这种方式我们推广好了以后,可能会颠覆目前的银行客服方式。现在银行客服很多时候是靠客服中 心,打电话进来,我们这些客服人员接听,首先验证你是谁,你有什么事儿,很大程度上是陌生人的被动式应答。“融e联”这个平台推出以后,很可能这个服务变成熟人间的双向沟通,客户经理知道你是谁,知道你的大概背景,知道你的行为习惯,客户经理也可以回答问题,也可以做一些主动的营销推送,这跟原来的模式就完全不一样。
第三个平台就是直销银行平台,我们已经开发出来,也在探索跟其他业务的协同。
另外一个更大的平台是我们的网络银行平台,我们正在重构我们的网络银行服务。有两个特点,一个是整合。各家银行的服务都是这样,从柜面开始做到网上银行的服务,一套系统;做到手机银行的服务是一套系统,短信银行的服务一套系统。我们现在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整合,一个用户名,一个密码,一个账户体系,有同样的服务,手机和PC都是兼容的。还有一个特点是开放,比如不用先登录就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服务,非工行的客户也可以用工行的网络银行服务,同时我们的平台也向金融同业开放等。开放的目的还是想抓住平台的优势,发挥平台的双边效应,我们开放以后,客户就知道到工行的网络银行平台能找到最好的金融服务。全国人民都知道到工行的网银上面,有各种各样的综合性服务。工商银行有很好的客户基础,现在网银的用户有2亿户,手机银行的用户有1.6亿户,具备很好的打造一个综合性、开放式金融服务平台的基础。简单一句话,我们重视平台的 构建,做好三大平台的同时,也在构建开放式的网络银行服务。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真的没有太考虑到跟同业怎么竞争,我一直觉得李善友教授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你以为你的对手是友商,实际上你的对手是时代”,我们做这些事情的目的都是为了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了顺应客户行为的变化,来改善我们的服务。
主持人:今天发布会时间到了,屏幕上面已经给到了联系方式,如果各位媒体还有什么事,可以跟上面的联系人联系。谢谢大家!